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2024-06-08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精选6篇)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篇1

庆阳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目的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展现妇幼健康服务系统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全市妇幼健康服务战线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保障母婴安全,推动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领导

全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由市卫计委和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妇计中心)具体承办。

竞赛成立组委会(见附件1),下设办公室、专家组、监察组(见附件2)。组委会负责组织领导,研究确定竞赛重要事项,解决重大相关问题;办公室设在市卫计委疾控妇幼科,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宣传报道工作;专家组负责竞赛命题、问题解答、竞赛评判等工作;监督组负责监督竞赛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竞赛规则如有重大调整须经组委会讨论通过,未尽事宜由组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三、竞赛内容

竞赛设“围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4个专业项目,内容包括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操作。

(一)政策规范与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4.《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 5.《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6.《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4号)7.《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 教育部令第76号)

8.《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6号)

9.《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妇幼发〔2018〕9号)

11.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卫妇社发〔2011〕56号)

12.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7〕40号)

13.原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的通知(卫妇社发〔2010〕96号)

14.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235号)

2.儿童保健。包括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母乳喂养指导、辅食添加指导。

3.妇女保健。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癌细胞学取材及结果判断、分段诊刮。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T型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环形宫内节育器取出技术。

(四)参考书目

1.围产保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参考书目为《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南》(王临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第3版)》(王临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参考书目为《儿童保健学(第四版)》(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妇女保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参考书目为《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妇女保健学》(熊庆,吴康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参考书目为《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临床诊疗指南(计划生育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咨询指南》(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出版社)。

四、竞赛形式

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县区卫计局、总工会分别组织实施,并按要求选拔人员参加市级决赛,具体组织形式由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可直接组队参加市级决赛;决赛由市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市妇计中心承办。市级竞赛分综合笔试、操作技能、知识竞答三个部分。

(一)综合笔试

每个队员根据参加的竞赛项目参加本项目的综合笔试,时间为60分钟。

(二)知识竞答

每个参赛队4名队员同时参加,叫号逐人进行,竞答时间约120分钟。

(三)操作技能

每个队员根据参加的竞赛项目参加本项目的操作技能竞赛,时间为30分钟。

五、参赛范围与人员要求

(一)决赛参赛范围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从事围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妇幼健康专业技术人员,以各县区和市直医疗单位分别组队,各县区代表队由领队1名和参赛队员4名组成,各县区由卫计局分管妇幼健康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领队,4名参赛队员(其中1名从事计划生育服务)要求由2名县级、2名乡镇(社区)级组成;市直医疗单位代表队分

九、竞赛要求

(一)各县区卫计局要按省、市统一安排,会同县区总工会联合制定本县区竞赛方案,成立竞赛组织机构,确保竞赛顺利实施。各县区7月10日前将竞赛实施方案上报市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二)各县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妇幼健康技能竞赛的重要意义,以竞赛为抓手,层层开赛,开展岗位练兵,切实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对发现未开展竞赛直接组队参加市级比赛的,取消组织工作考评成绩,并予以通报批评。

(三)各县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要综合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注意收集整理竞赛活动中的信息、图片和照片,以简报的形式上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各县区的竞赛活动总结、奖励决定及图片等资料于7月底前上报市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四)参赛组织单位负责参赛人员资质审查,严格按照参赛人员要求选拔参赛队员,如有弄虚作假情况,将取消参赛资格。

(五)各参赛单位按照竞赛内容自行准备复习资料和赛前强化练习,市竞赛组委会不再统一购买复习资料和组织赛前练习。

(六)市级比赛初步定在8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及其它要求另行通知。

十、联系方式 市级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

李学平

联系电话:8855026 邮箱:1623017926@qq.com 市总工会 联系人: 权明敏 联系电话:8224945 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联系人:

周玉霖 联系电话:8614143

附件:1.全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组委会人员名单

2.全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办公室、监察组名单 3.全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县区组织工作考评细则

市总工会副主席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市妇计中心副主任 市总工会职工技协办主任

市卫生计生委办公室主任 市卫生计生委人事教育科科长 市卫生计生委宣传科技科科长 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妇幼科科长

市妇计中心党支部书记

附件2

全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

办公室、监察组、专家组人员名单

办公室

任: 张

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妇幼科科长 副主任: 权明敏

市总工会职工技协办主任

周玉霖

市妇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 成员: 李学平

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妇幼科副科长

姚小峰

市妇计中心医务科负责人

付继峰

市妇计中心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监察组

长:

市纪委派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专家组

从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推荐人选,由竞赛组委会审定后予以公布。

314

庆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6月27日印发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篇2

一、仙居县老龄办概况

(一)主要职能

(1)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开展老龄工作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制定我县老龄工作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2)加强基层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开展农村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积极宣传老龄方针政策,继续做好“孝行乡村”活动,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不断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

(3)走访慰问全县百岁老人和特困老人。

(4)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和行政、企事业单位高龄老人津贴费发放工作。

(5)老年人维权工作稳步发展。

(6)在全县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7)深入开展“银龄互助”活动,进一步发挥涉老社会组织在促进“老有所为”中的积极作用,帮助涉老社会组织提高能力水平。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县老龄办部门预算包括本级预算。

二、县老龄办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县老龄办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上年结转;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其他支出。县老龄办2018年收支总预算 223.10 万元。

(二)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县老龄办2018年收入预算 223.10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210.10万元,占94.17%;政府性基金收入13.00万元,占5.83%。

(三)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县老龄办2018年支出预算 223.10 万元。

1.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88.85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16万元、其他支出13.00万元。

2.按支出用途分类,包括人员支出

74.26万元,日常公用支出

8.45万元,项目支出140.39万元。

(四)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

县老龄办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223.10 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10.10 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 13.00 万元;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88.85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16万元、其他支出13.00万元。

(五)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县老龄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210.10 万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66.34 万元,主要是高龄老人和低保老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费纳入2018年预算。

2.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2013101行政运行61.46万元。

(2)201310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127.39万元。

(3)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6.62

万元。

(4)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65

万元。

(5)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7.82万元。(6)2210201住房公积金4.16万元。

(7)2290499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3.00万元。

(六)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县老龄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82.71 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

74.26万元,公用经费 8.45 万元。

(七)关于县老龄办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县老龄办2018年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13万元:2290499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3万元,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

(八)县老龄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用:无。

2.公务接待费:2018年安排公务接待费预算 3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为0.16万元增长。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各县市区来仙交流工作估计将比以往有较大幅度增加。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为3万元。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6年9月县老龄办按规定进行公车改革,故2018年公务用车为零。

(九)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2018年县老龄办政府采购预算总额 76.1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 13.10万元。

(十)绩效目标设置情况

2018年县老龄办专项公用类和发展建设类项目31.40%绩效目标管理,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 40 万元。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本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篇3

重点,激发发展活力,狠抓项目储备、论证、上报、衔接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全面推进发展和改革各项工作,奋力加快××赶超发展步伐。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着力加强宏观调控,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成效

1.科学规划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认真分析2008年全县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精心编制了《××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了200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建设规划和对策措施,提请县人代会和政协会审议通过后印发至各乡(镇)、县级各部门执行。

2.认真编制了××县楚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楚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了《楚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规划形成了17个既有机统一又能独立运用的专项规划,各专项规划的近期目标至2012年,中期目标至2015年,远期目标至2020年。17个专项规划提出了未来5到10年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17类349项300.3亿元的发展项目,为我县制定“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扎实做好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和分析。以跟踪月度主要经济指标动态为抓手,全面分析我县经济发展走势,密切关注周边地区经济运行动态,注重积累宏观经济形势走向和宏观政策对我县经济的影响,抓住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认真搞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全年共编制《发展和改革》8期。另外,抓住中期发展及元双公路开工的机遇,做好我县元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扎实做好××县国防动员潜力经济调查统计工作。2009年以来,全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工业经济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消费需求继续扩大。1—10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42亿元,同比增加1.31亿元,增长10.5,预计全年可实现17.7亿元,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4.62亿元,同比增长16.3;完成财政总收入8476万元,同比增长9.8,为年初预算数1.32亿元的77,为州下达任务数1.21亿元的70;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76亿元,同比增长39,为年初预算数4.64亿元的9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9亿元,同比增长55.4,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1867元和2361元,分别增长8.8和20.5,可超额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亿元,同比增长21.7,预计全年可达4.8亿元,同比增长2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7,同比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和4‰,低于年初人代会确定的控制目标。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4.及早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提出了××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州政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组2008年9月对我县“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后,我委及时对“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13项重大指标的完成进度及今后两年的执行情况作了认真分析,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提出调整指标的建议。同时,结合《纲要》提出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及完成五年目标的趋势,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及早启动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从着力解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县发展的战略定位、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等重要问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6个重点研究课题,18个部门(行业)规划,14个重点专项规划。

(二)奋力争取项目资金,项目投资工作形势喜人

1.项目上报情况。按照“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上报一批,争取一批,开工一批”的项目良性工作机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元双公路开工建设的机遇,经过认真分析、调研、结合××实际,完成了《××县2009年—2012年建设项目规划》及《楚

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县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共规划了17类349项,概算总投资300.26亿元的项目和2009年概算总投资60.89亿元的65个重点项目上报州发改委,姚安6.0级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县“7·09”姚安地震恢复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全县共上报恢复建设项目19大类276项,总投资52661.912万元,积极向州发

改委地区科上报了2009年至2012年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使我县有了足够的项目储备。

2.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经过认真的筛选论证,年初确定了2009年65个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60.89亿元,加强与省、州发改委和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实行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明确了重点项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实施进度和奖惩措施,对每个重点项目完成前期工作确定了具体的时间要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求,跟踪督办,强势推进。并加大财政投入,全年县财政安排项目工作经费15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财政贴息贷款做项目可研经费,50万元用作项目争取工作经费,50万元用作项目工作考核奖励,采取财政贴息贷款做可研,调动了项目单位做前期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全年共审批全民基建投资计划78项,概算总投资11428万元;办理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备案19项,总投资46867.3万元;下达了2009年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投资计划项目12项,项目总投资114万元。

3.项目争取落实情况。县发改委以2009年县政府承诺的10个关注民生项目和20个重点督查项目为核心,以县政府确定的2009年65项概算总投资60.89亿元的重点投资项目为重点,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采取超常规的方法和措施加强与省、州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汇报和衔接,千方百计协调落实项目资金。1至10月,共落实国家、省、州项目123个,落实项目资金2.51亿元,已完成县政府确定的2.5亿元的目标任务,10个关注民生项目已有9个开工建设,20个重点督查项目已有14个开工建设;65个重点项目中已落实的项目23个,落实项目资金13291.26万元;争取到一至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33项,争取中央、省、州资金8531.6万元。

4.项目监管实施情况。在抓好项目资金争取落实工作的同时,我委切实加大对在建项目的监管督查力度,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等要求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三个“百分之百”工作要求,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确保项目严格按照建设期限、建设内容和建设质量要求开工建设,早日发挥应有的效益。10个关注民生项目和20个重点督查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实施了59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建成了48套2400平方米廉租房,全面启动了396套19800平方米廉租房建设。投资3498万元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启动实施,投资6557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通过省级评审,即将启动实施。启动了48366平方米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争取到了投资1029万元的安乐中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已开工建设,投资2005万元的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启动建设,县文体综合场馆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正争取省、州立项。2008年州发改委会下达我县总投资46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新桥镇大蒙恩河道治理),现已全部完工;重点项目的争取落实和顺利实施,有效支撑了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1—10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6亿元,增长55.43。

(三)倾力做好价格监管,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以安民生、保改革、促发展为工作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入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切实做好清费治费减负工作,努力控制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1.认真做好收费许可证审验工作。加强价费监管,及时调整我县县乡道路旅客运输价格,农村客运票价平均降低10,切实减轻了农村乘客的费用负担。认真对2008年全县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资格的81家单位(行使国家职能收费单位21个,事业性收费单位60个)进行年审。核发收费许可证总数81套,其中核发正本数81个,副本数103个。新核发收费许可证3套,注销收费许可证1套。年审中注销收费许可证3套,变更1套,变更收费项目5个,新增收费项目2个,取消收费项目22个,金额达24万元,年审率达100。认真落实好教育、医疗、药品、成品油等民生价格,一年来,及时取消农机监督费、教育证书工本费等收费项目11项,减轻了企业、群众的负担共计7.2万元。通过审验、换证,督促收费单位加强收费公示栏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各执收单位的收费行为。

2.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一是加大对粮油、主要副食品、液化气、交通运输等价格的监管,制止了各种价格违法和扰乱市场的行为,维护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二是加大对教育、医疗、药品、成品油等民生价格的监测。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对居民生活必需的粮食、肉类、食用油、蔬菜等副食品及仔猪、农资、燃料、建材等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分析、上报。四是积极探索价格诚信建设,按照“云南省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条件,经公告,自愿报名,组织评选等程序,公开、透明的评选了8家价格诚信单位,并授予××县第一届“价格诚信单位”荣誉称号。通过授牌、表彰,更好的发挥其示范作用。

3.深入开展惠农价格和收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一是扎实开展了电价检查。深入到各供电所、用电企业、居民用户及未电网改造地区进行了实地检查,督促电力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确保了国家电价政策全面落实。二是开展涉农收费检查。重点检查了建设、城管、交警、工商、林业、畜牧、农民建房、农用机动车、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就医用药等收费。三是开展客运收费专项检查。认真对2008年1月1日以来涉及从事客运经营的单位和个人的客运收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公司提高标准收取客运代理费和部分驾驶员提高票价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维护了客运价格秩序。四是开展村级卫生所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检查。通过检查,规范卫生所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2009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84人次,检查单位71家,查出违规金额7.01万元,已上缴财政1.19元,退还群众3.34万元,其余的正在办理当中。

4.高度重视群众来电来访。严格按照办案程序,及时地作出处理,对所举报的案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1—11月共受理群众反映举报37件,其中受理来电7件,受理来访6件,咨询24,退还群众15元,办结37件,办结率为100,通过对举报案件的认真受理和严格查处,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作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5.认真办理涉案价格鉴证。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对委托方办理的案件准确、及时、公正地作出鉴定。2009年共受理各类价格鉴证(认证)案件67件,办结67件,总案值862500.00元。其中:刑事案件61件,案值845500.00元;行政案件2件,案值11000.00元;价格认证2件,案值600.00元;价格成本调研认证2件。

(四)全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的指导下,今年3月至8月,在为期5个月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和县委提出的“三比拼、五争先”及我委“五先行、七突破”这一实践主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扣重点环节,突出发展改革工作特色,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以发展改革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规定内容,并创造性的开展自选内容。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委全体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许多同志已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事业发展的理念得到加强,在创新工作方式方面有了初步成效,全体干部职工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自觉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了我委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五)努力改善机关效能,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

一是完善了制度,转变作风。完善出台了委班子学习制度、议事制度、内部职工管理制度,完成了定岗、定人、定责三定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委内进一步营造了“真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工作。结合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容逐项分解,与各股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到各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实行一级抓一级,年终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评先进行挂钩。三是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实行公开办事承诺,开设了我委规范权力运行政务公开专栏,把工作职责、内容、程序、时限等向社会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财源结构单一。新增税源少,自给率低,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足,农民增收还很困难。三是以矿冶化工为主的工业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下降,工业税收增收难度加大。四是缺乏大项目支撑。龙虎水库工程竣工后,由于缺乏大项目支撑致使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乏力。

三、2010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2010年,我们继续坚持“农业稳县、兴工强县、引资兴县、城镇活县、特色富县”五大战略,巩固提升烟草业,培强做大矿冶化工业,大力开发建筑建材业,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锁定在强力突破工业经济、加快提升县城品位、大力培植特色农业上,以项目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民生条件,优化经济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和重点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立足我县的发展基础、优势和潜力,我们初步确定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gdp)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1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工作重点是:农业抓特色,依托生猪、油料、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在基地建设、龙头培植、科技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工业抓总量,集中力量培强做大矿冶化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建筑建材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出5个左右产值超亿元、税收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城镇抓扩张,依托元双公路开工建设的契机,坚定不移推进扩城活商战略,加快开发县城东片区的开发;三产抓旅游,打好资源牌,唱好文化戏,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三)工作举措

1.抓项目、促投资。一是继续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尽力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扎实有效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围绕投资导向,超前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可研及用地、环评等建设条件的落实,增强项目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谋划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广、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大项目,特别是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二是强化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形成全县上下高度重视、齐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好项目争取落实。进一步加大对已上报项目的跟踪衔接,认真落实好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26项续建、62项新开工支撑项目,特别是要盯住2009年中已完成可研重点项目的跟踪问效,争取尽快下达投资计划,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实施好牟化油路、农村通达工程、县医院住院大楼、左脚舞文体中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建设项目,争取实施综合建材市场建设、农网完善工程、铬渣无害化处置、中医院搬迁扩建项目。四是加强项目监管。加大对在建项目实施的跟踪服务监管力度,按照中央和省、州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重点做好扩大内需1—4批新增中央投资下达我县33个项目的监管,确保按时开工,顺利推进。

2.稳工业、保增长。继续抓好工业园区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引导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和扩大产能。对企业采取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企业的纳税数额,按比例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销售;对银行采取按贷款金额给予适当奖励的办法,鼓励银行加大对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协调服务。重点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用电、用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支持星焰公司推进郝家河铜矿石深部开采,兴宏有色金属公司新建桉叶油精深加工生产线,促进企业加快生产。三是继续帮助企业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技改扩建,打牢发展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借助当前的市场调节力量,加大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整合力度,重点做好安益钒钛铁资源项目整合工作。五是加快园区建设,搭建工业发展良好平台。加大对入驻园区企业的鼓励、扶持力度,加快水、电、路、网络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软硬件建设标准和项目承载能力。

3.扩县城,夯基础。立足元双公路建设带来的机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着力破解融资难题,突破推动元双经济带××段的整体开发,主动融入楚雄“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完善东片区路网配套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实施好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争取启动化湖酒店、县城旧城区改造、龙池北路、“盛世洋人街”、“化湖新天地”等项目,加大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力度,聚合商气、财气、人气,提升县城品味。

4.突特色、促“三农”。以培植基础产业为重点,继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突出抓好投资7000万元的整县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4583万元的××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继续实施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突出抓好投资2397万元的中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580万元的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和安全饮水五小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1200万元的××县共和镇土地整理项目,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促招商,增活力。继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招商项目洽谈、协调、推进机制,加大对10兆瓦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发电、5.1万千瓦羊旧河水电开发、2000吨油腐乳生产线等13个已签约招商项目的建设工作力度,促成早日建成投产。进一步加大与重庆市渝中区和西南大学的合作力度,深化与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实效。加强招商引资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工业园区。

6.突重点,抓规划。一是认真做好××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国民经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做好计划编制工作,监测分析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时为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二是围绕《楚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元双公路开工建设的机遇,深入调研分析,精心编制《××县2010年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规划》,提出明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三是结合我县工业发展实际,做好新桥循环经济产业片区、共和天台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片区组团规划;四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县情认识,准确把握我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提出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十二五”规划。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篇4

1.会同市供电公司做好迎峰度夏与世博保电工作;

2.会同市相关部门做好热电企业集中供热相关工作;

3.协助沙钢、永钢和华昌化工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4.配合沙洲电力公司做好二期扩建相关工作和500千伏锦丰变投运后相关工作;

5.会同市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和热电归并工作。

——承办科室:电力管理科

6.召开部门座谈会,分析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研究下阶段经济工作重点;

7.对接规划局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张家港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大纲;

8.汇总梳理各区镇和部门上报的“十二五”期间拟实施重大建设项目;

9.按照苏州发改委要求,完善农林项目储备库,报苏州发改委农经处;

10.汇总分析“协调张家港”评价指标体系执行情况,报市政府;

11.会统计局,汇总各区镇半12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

报市政府;

12.总结半科室各项工作。

——承办科室:综合计划科

13.跟踪2010年省重点、苏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上报项目形象进度;

14.做好2010年我市重点建设项目上半年的督查工作,跟踪项目建设进度;

15.编制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

16.适时上报市域污水处理扩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17.收集上报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信息;

18.做好已下发中央新增投资计划项目的跟踪、督查工作,上报项目进度情况;

19.继续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有关工作;

20.做好半年工作总结;

21.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承办科室:固定资产投资科

22.重点做好省级开发区、冶金园争取点供指标工业项目的对上争取工作;

23.开展2010年3季度工业景气调查;

24.重点了解并掌握全市引进建办投资超5000万元的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情况;

25.做好上半年政府工作目标统计及有关项目调查工作;

26.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信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管理、情况报送工作;

27.继续做好利用外地资本统计管理工作、重点工业项目形象进度的统计检查和市政府目标分解的统计汇总工作。

——承办科室:工业与经济协作科

28.做好2010年实事工程工作建设的推进工作和往年实事工程结转项目建设进度督查和市人大视察实事工程的相关准备工作;

29.着手开展2011年实事工程预选项目调研工作;

30.做好沙钢奔辉码头改造、大新重件码头、东沙公用码头、圣汇气体公司重件码头工程前期报批的推进工作;

31.做好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第三期省级专项资金实施项目的争取工作;

32.做好张家港港区集疏运高速公路工程前期报批的推进工作;

33.做好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承办科室:基础产业社会发展科

34.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配合做好我市医改相关文件出台工作;

35.继续深化企业改革,重点推进宏宝集团公有股权转让工

作;

36.妥善解决企事业单位改革遗留问题,重点关注好改制医院职工稳定工作。

——承办科室:体制改革科

37.积极做好金融办、服务业办搬迁协调工作;

38.认真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工作;

39.做好上半年市政府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督办工作;

4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承办科室:办公室

市金融办2010年7月份工作计划

1.推动金融创新措施落实;加强跟踪督促,保持信贷投放平稳增长;

2.筹办华夏银行张家港支行开业仪式;继续做好国泰小贷公司筹备报批服务工作;

3.抓好高新张铜重大资产重组的后续工作;做好牡丹汽车复牌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关注在会审核有关企业的工作进展;跟踪、掌握并服务好拟于近期上报首发申请材料企业的情况;

4.加快推进华汇玻璃、圣汇气体、苏州浩波、联冠新材料等重点后备企业的上市步伐;加强对各镇区拟上市后备企业的调研和培育;

5.保持对上的联络、沟通,关注我市企业债券材料的审核进度;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市服务业办2010年7月份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调研编制工作;

2.组织新一轮技术辅导,扎实推进企业分离工作;

3.组织开展服务业重点项目督查活动,协调做好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国债项目争取工作;

4.做好全国服务业500强、物流A级企业的申报跟踪工作。

5.做好省、苏州市服务业集聚区组织申报工作。

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一O年六月二十四日

报送:市委书记黄钦,市长徐美健,常务副市长王亚方,张家港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篇5

2012年是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冲刺之年。权威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立足于服务发展改革大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好研究政策、当好参谋、抓好项目、管好资金、超前谋划、调节运行、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等职能作用,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的台阶。2012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立足全局,努力当好参谋助手

1、研究把握国家政策。把研究政策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重点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政策。努力做好对现行的政策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对新出台的政策及早关注、科学分析,对未来政策走向超前预测、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邢台实际,及时提出积极有作为地落实国家政策、促进邢台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对策建议。

2、加强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权威要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展示发改委工作水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一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深入调研,谋大政策,出大主意。2012年重点开展以下重大问题研究:按照走生态发展之路的要求,谋划邢台发展新思路;围绕构建科学发展大平台,研究谋划全市工业聚集区(园区)发展空间布局及功能区分;围绕破解黑龙港流域制约,研究提出突破黑龙港发展的思路、政策及措施;围绕更好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研究提出更加科学的重点项目考核办法等。

3、搞好宏观经济预测预警。一是继续坚持月分析、季报告和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工作,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企业座谈会,到县(市、区)和企业调研等多种方式,及时分析,科学建议,做好预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进一步完善30家企业直报制度,建立全市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系统,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相关部门、各县(市、区)设立预测预警点,明确信息专报员,以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提高监测分析水平。

二、全力以赴,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4、完善重点项目管理办法。一是要体现把握关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里重点列一批事关邢台发展大局的、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大项目。二是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传统产业项目,必须是符合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必须体现改造提升,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新兴产业项目,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一城五星”范围内的项目,必须符合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必须是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品质的项目,坚定不移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三是要体现集约发展的原则。市级的重点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投资强度,真正用好省里分配的65%的用地指标。

5、科学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以四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积极谋划筛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充实市级项目库。重点推进卡博特30万吨炭黑等重大前期项目前期工作进程,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加快平乡好孩子集团童车北方生产基地、中航上大特种合金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6、积极推进交通能源项目建设。切实搞好石武客专站房建设、站前广场规划及水、电、暖等各项配套建设,争取早日投入运行;积极协调邢黄铁路建设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协调解决好邢黄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跑办邢和铁路各项前期手续,尽快完成邢和铁路项目批复,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会同交通部门,抓好邢汾、邢衡、京港澳(改扩建)3条段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启动邢台军民合用机场民航复航征地拆迁及航站楼建设,构筑立体交通格局。加快推进沙河电厂建设进度,争取年内竣工投产;积极推进任县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7、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一是搞好项目包装争跑,争取上级更多用地支持。二是搞好土地挖潜,规范项目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三是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争跑中央和省投资项目资金。四是组织企业与市属职教学校开展校企对接,为企业定向培训技术工人。

三、注重效果,管好用好政策性资金

8、加强中央及省预算内项目资金管理。出台邢台市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由委各业务科室对本科室下达的利用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督查,确保国家资金专帐、专款、专用和发挥最大效益。

9、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一是严格招标方案核准制度。在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重要材料采购等环节推行招投标制度,在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方面严格把关,依法核准招标方案。二是依法监督招投标活动。以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违法违规评标等违法违规问题。

10、依法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研究制订《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稽察计划》,重点加强对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水利项目的稽查,严肃查处挪用国家资金、违规转包工程、重大施工质量以及长期不开工等问题。同时,注重项目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四、着眼长远,科学做好规划计划

11、科学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一是科学编制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考虑我市发展实际,立足赶先进位,设计计划指标体系,研究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指标的设计与考核办法。二是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突出把握大势、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力求谋划的思路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既具有现实性,从邢台实际出发,又具有科学性,体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要求。三是做好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汇报、协调、沟通等工作。

五、立足职能,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12、严把项目审查关口。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作用,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和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项目,高效办理,快速审批。严格能评环评制度,对不符合国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的新上项目,一律不给予核准或备案,一律不给予土地供应,一律不给予信贷支持。

1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积极做好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工作。加大协调督促力度,重点落实好玻璃、水泥磨机、制革、铁合金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任务,促使淘汰落后装备按计划如期退出市场,促进结构进一步调整。

14、着力打好节能攻坚战。一是抓责任落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年初分解下达节能目标,年中督导检查,年底严格考核,定期通报。二是抓重点突破,加大对标挖潜力度。抓好省新老“双三十”单位和列入省“双千”的115家重点企业,每季度调度通报,深化、拓展重点企业“能效对标”行动。三是抓工程实施,加大谋划推进力度。组织实施5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形成年节能能力40万吨标准煤。重点培育市内5家节能服务公司,抓好15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四是抓督导监察,确保完成目标。重点对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和省“双三十”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察。

15、加强对发展服务业的指导协调。一是筹备好全市服务业大会,把全市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狠抓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二是加快编制《邢台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14个服务业重点专项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检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有效引导作用。三是突出服务业平台建设。重点推进邢台市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规划建设“一城五星”综合功能区、商贸流通区、旅游休闲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四是办好“邢台服务业网”,为我市服务业跨越发展助力。

1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抓好中钢邢机、冀中能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龙星化工、三环太阳能、远大阀门等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瑞晶康生物、吉杰太阳能省级工程实验室的规

范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谋划发展一批新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申报一批省级工程实验室,带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推广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建设经验,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四是研究出台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六、精心协调,保障要素供应

17、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一是加强电力运行监控,做好每月电力运行分析,准确把握电力供需形势,提早谋划制定电力迎峰度夏和冬季电力保障工作方案。二是加强电力协调调度。加强地方机组并网运行管理和协调调度,促其发挥最大作用,增加地方可供能力。三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以实施“双十”工程为重点,组织工矿企业参与错、避峰生产,重点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加强用电管理,有效调控负荷需求,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重点用户电力供应。组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先进的节电和移峰填谷技术。

18、抓好重要物资供应协调。一是及时分析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形势,组织煤电油气等重要生产要素向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鼓励的领域和企业倾斜。二是做好迎峰度冬保障和2012年春运工作。对电厂用煤、天然气加气站早调度、早排查,切实保障电煤和天然气需求。提前做好2012年春运方案,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避免春运期间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对煤炭经营企业的管理。加大规范管理工作力度,做好资格证年审和换发工作,严防出现买卖、出租、转借资格证等违法行为。

七、创新机制,积极推进改革开放

19、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结合国家和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台我市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思路。认真落实新一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加强指导,稳妥推进市建筑设计院、城乡房地产开发股份合作公司改制工作。

20、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国家和省对今年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县级医院改革试点步伐,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抓好基层医疗机构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

21、积极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抢抓“百家央企进河北”机遇,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专抓队伍,实行专项考核。对已签约的中航工业集团中重卡及特种车辆底盘生产基地和特种装备生产基地等5个项目,要制定任务完成节点,明确完成时限,实施挂图作战,力促尽快落地开工;对已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要抓紧与央企沟通对接,确定建设方案、合作条件等,尽快形成实质性的签约项目。要主动寻找与央企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对接洽谈推荐项目,争取有新的重大项目签约。

2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协议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和外资到位率;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利用内外资项目的谋划、筛选、包装和推介,下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新的合资合作项目。

23、全力抓好工业聚集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聚集区规划,加快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创新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对聚集区的考核管理,全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发展。二是择优推荐申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工业聚集区,争取省级支持。三是适时组织第二批市级工业聚集区评审工作。

八、强化支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4、大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积极协调帮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集中供热、供水、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设施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建设条件和前期手续,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合抓好2.25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2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以工代赈、国有林区和垦区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工程建设,做好前期、申报和建设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力争40万人列入全省投资盘子,全年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抓好3600户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

村户用沼气工程。

26、支持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支持一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项目;加快以农村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体育、计生、妇幼、残疾人等社会事业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九、转变作风,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7、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六大投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各县(市、区)搞好项目谋划、筛选、包装和上报工作,并积极向上争跑,提高成功率,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我市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

库尔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部门 篇6

甘卫医管发〔2011〕394号

关于印发2011年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市(州)编办、卫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社局,省卫生厅直各医疗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现将《2011年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省卫生厅和相关部门报告。

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甘肃省卫生厅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O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2011年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重点工作安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10号)、《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为加快我省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现就2011年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坚持点面结合、远近兼顾、突出重点、边试边推。以强化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坚持“以公益性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以优化外部因素为推力,以强化内部管理来深化改革,以完善“三个机制、突出一个特色”(监管机制、补偿机制、服务机制和中医药特色)为切入点,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走具有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要把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和推进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二、积极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在金昌、庆阳两个省级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试点城市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非试点地区和省属各医疗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可以参照试行。

(一)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全行业管理职责。

全省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除部队医疗机构外)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能力建设。

2.理顺公立医疗机构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结构。

将公立医疗机构人、财、物、运行等内部管理事务管理权归属于医院,有效保障经营自主权,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医疗机构提供配套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督管理,不干预医疗机构的具体事务。

3.探索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与二级公立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办医的新模式,建立三级医疗机构全面托管二级医疗机构机制。

对于近3年床位平均使用率低于75%的二级医疗机构,可由区域内三级医院全面托管。托管形式可以打破以往医疗机构之间不涉及人、财、物的松散协作,通过托管,医疗机构现有人员人事关系不变外,医疗机构全部资产及日常管理均交给托管医疗机构负责,签订责任书,明确托管期限及期内所要实现的目标。允许在省域内跨区域协议托管。

4.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

在金昌、庆阳两个省级试点城市所辖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按照卫生部关于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鼓励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可根据执行服务的质和量获取相应的报酬,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在金昌、庆阳两个省级试点城市所辖二级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工作量、成本耗用控制与结余效益分配为导向,按医、技、护分职系进行核算,以工作量计酬为主,综合考虑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难度、劳动复杂程度、成本控制、承担风险、群众满意度的不同情况,拉开医务人员的分配档次,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

两个省级试点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指导辖区内公立医院制定人事聘用工作方案及切实可行的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推进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1.实施范围。

金昌、庆阳两个省级试点城市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含中医医院)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要求二级医疗机构必须配备全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临床使用比例不得低于50%(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同期总药物销售额之比)。临床使用比例低于要求每1%,扣除床位补贴2%;临床使用比例低于40%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对主要负责人予以诫勉追责。

三级医疗机构必须配备全部基本药物并优先使用。

2.建立补偿机制。

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鼓励以收付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三)推进医疗机构分级管理,优化资源使用

1.切实推进分级分工管理。

按照《甘肃省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优化医疗资源使用,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合理分流患者,有效解决城市大医院患者过度集中和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

2.明确医疗机构分级管理。

将省、市(州)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规划入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将县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规划入二级医疗机构建设,对于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国家要求的县(市、区),经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其县级政府所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可以规划入三级医疗机构建设;乡镇卫生院规划入一级医疗机构建设,适用《甘肃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指导意见》。

(四)加强社会资本办医管理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并鼓励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而有效弥补公立医院资源不足,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办医的有序竞争和资源优势互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加强社会资本办医的规范化管理,引导、监督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法规范执业。

三、全力推进三个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一个特色,努力实现五个目标

全面加强监管机制建设,规范执业行为,完善公立医院公益性考核体系;完善补偿机制,保障公立医院高效、持续运行和健康发展;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突出中医特色,加快中医医院建设,强化综合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实现群众就医费用基本稳定、自费比例下降、报销比例上升及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强化监管机制,规范执业行为

1.继续实施医疗机构评审与运行评价工作。

开展医疗安全质量控制评价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评价评审工作。充分发挥各专业质控中心职能,实施质量控制。继续按照《甘肃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做好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积极推进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坚持医疗质量及安全分析会议评议制度,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2.落实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

坚决贯彻落实《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甘卫医发〔2009〕112号)、《甘肃省医务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甘卫医发〔2009〕113号)、《甘肃省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记录备案制度》(甘卫医发〔2009〕312号),规范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和《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暂行办法》(医管发〔2011〕3号)。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3.有效防范过度诊疗。

坚持推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即:医疗机构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及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制度(即: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严格执行处方权监护制度和点评制度,有效防范过度医疗。对于排队结果以院务公开形式向社会、向职工公开,并将有关结果列入绩效考核范围内考核。

4.实施单病种费用“包干”制,有效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在试点地区公立医院实行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甲状腺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白内障手术单病种付费等。逐步扩大到其它适合单病种付费的病种。5.降低医用耗材价格。

完善医用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推进一般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重点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价格。

6.组织开展医疗安全质量专项检查治理活动。

继续实施对医疗机构的定期综合监督检查工作,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质量专项检查治理活动,对检查结果实行公开通报。适时对医院进行“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抽查部分病历,评估、总结、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成效。

7.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得超过本院医疗服务资源的10%,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在高端服务市场规范化发展。把更多的特需服务交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来承担。

(二)完善补偿机制,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1.完善政府财政补偿机制。

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由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

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也可以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及时足额支付符合医疗保障政策和协议规定的费用;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2.加快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重点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对公立医院间接转移性财政补偿的主渠道。

3.加快人才补偿与储备。

根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率等因素,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编制,全面推行招聘护士人事代理制,切实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继续招录医学类大学毕业生或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要根据业务需要适时补充和储备本科及专业人才,要使人才的专业、学历、年龄和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把公立医院专业人才建设当作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实抓细。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机制,通过在基层工作、锻炼和提高,把优秀的专业人才选拔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形成合理的人才补偿机制。

(三)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实行“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模式。

全面推广卫生部制定的各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增强医生临床路径意识,提高医疗规范程度,优化医护流程、控制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使患者普遍从中受益。2011年内,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分别不少于每家医院10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分别不少于5个。

2.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强化基础护理,推广专科护理,重点是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用药护理指导师和饮食营养指导师等专科护理,将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有机结合。2011年内,三级医院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所有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50%以上的病房,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覆盖30%以上的病房。

3.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按照《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30号)要求,全面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

4.开展无假日门诊服务。

三级医院普遍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服务,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无论工作日还是法定节假日,医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都要正常开放,行政、后勤部门正常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随时就诊。可以安排部分科室专家上双休日门诊或接受患者双休日预约门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不间断医疗服务。实行无假日医院后,医务人员实行轮休制和带薪年休假制度。

5.实施预约诊疗及转诊预约。

全省各公立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除急诊外,坚持预约优先原则,逐步实现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住院、预约手术,有效缓解门诊排队长、门诊就诊压力大、入院难、术前在院等待时间长的现象。

实行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预约,方便患者由社区转到大医院看病、由下级医院转向上级医院诊疗及由上级医院转向下级医院或社区进行康复治疗。

6.落实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项目结果互认制度。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部分检查项目结果互认的通知》(甘卫医发〔2009〕229号)要求,全面推行下级医疗机构对上级医疗机构及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影像资料和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结果“互认”,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7.建立巡回医疗机制,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就医问题。

每所三级医院组建一支由眼科、妇科、骨科、儿科等专业组成的巡回医疗队,常年在贫困边远山区开展巡回医疗,彻底解决边远地区就医难的问题。相关运行经费及人员补贴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支付。

8.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完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

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大力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认真并及时受理、妥善解决患者投诉,提高群众满意度。切实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及患者维权工作。

(四)推进公立中医医院(含民族医药)改革发展,加快综合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

1.按照《甘肃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甘卫中发〔2009〕27号),大力发展中医药工作。完善公立中医医院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基层、进农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挥公立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

2.按照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0〕32号)要求,对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按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标准的1.5倍给付。

3.按照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运用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疾病工作的通知》(甘卫中发〔2010〕543号)精神,在全省新农合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大力推行运用中药材及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疾病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和我省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带动中药材种(养)植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探索完善中西医并重、互补发展的路子。加强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工作,深入推进“西学中”活动,提高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标准;建立西医科室邀请中医师查房、会诊制度。综合医院成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科,加强对西医科室的中药消耗量和中医治疗人次的考核。探索中医与现代化仪器的使用有机结合,创造一个新的医学模式。

5.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建设,出台鼓励政策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师带徒”活动,继续完成1000位名中医带教3000名左右的中西医执业医师活动,通过结队培养三年,有效缓解我省中西医结合人才匮乏的问题。

四、夯实基础,规范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依法行医,规范执业,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一)加强硬件建设。

1.促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

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要求,促进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2011年,为每所县级(二级)综合医院配置200万元医疗设备,投入5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2011年底前,在人口数超过30万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1所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使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

2.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要求,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建立诊疗系统平台,将患者各种诊疗信息、费用、药材、检查等各类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物价、用药、检验、医嘱和处方管理等诸多业务的自动审核,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建设。

(二)强化医师培训,规范执业行为。

1.建立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完善培训模式和政策措施,落实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支持医院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加强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

2.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

完成全省230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任务。

(三)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1.深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二级医院工作。

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天津对口支援我省10家县级医院项目,加强项目执行评估。

推行三级医院向二级医院轮换派驻医生制度。每家三级医院必须向2个县不少于2所医院常年派驻医生,每所医院不少于5名医生,以三年为一个周期。通过派驻指导二级医院技术、管理全面发展。妥善解决三级医院派驻人员涉及的人员编制、职称晋升和补助问题。

2.探索采取合作、托管、选派院长、团队支援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政府主导,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医改办牵头负责,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工作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制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是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机构。省卫生厅、省医改办是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牵头单位,要加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整合内部力量,设立专门的临时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机构。编办、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工商、税务部门要协同其他部门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管理。

(二)强化支持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支持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跟踪工作进展,积极制定完善有关配套政策。

(三)建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加强信息交流。

各地要建立公立医院改革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本地区本单位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动态、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区域间工作信息交流,为各级领导掌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程、整体推进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积极宣传引导。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拥护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发挥改革主力军作用。要广泛宣传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政策解读,使全社会理解、配合和支持改革,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环境。

主题词:医管 公立医院改革 △ 通知

主送:各市(州)编办、卫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社局,省卫生厅直各医疗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上一篇:四季之美作文550字下一篇:观九年级开学典礼有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