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之美

2024-10-22

浅析边城之美(精选4篇)

浅析边城之美 篇1

品味《边城》之美——自然美和人性美(社会美)

品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后,我深深陶醉于那里面所展现的自然美和在这自然美之上而孕育的人性美。这自然美包含在湘西纯朴的自然风情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中,而这人性美又是由这瑰丽而浪漫的山水人情中培育而来!

(一)、清新、明丽、如流水一般的自然美。

《边城》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湘西纯朴、自然、瑰丽、浪漫的山水人情的诗歌图画。

且看那依山傍水的小城,那依城而过的小河,那河街两旁络绎不绝的行人,那旅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还有那一半在水中,一半在陆地的吊脚楼,楼上脉脉含情的娼妇,随意而谈的水手,那喝着烧酒醉倒的汉子;那迫人眼目的翠色的山,那山下小河中渡船的船夫和行人,着实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湘西纯朴、自然、瑰丽、浪漫的山水人情的诗歌图画。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景物)美,置身其中,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而山美水美,人更美。这一纯朴的山水中养育了更美的人,“她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就是故事的主人翁翠翠;还有“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眉眼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的二老岳云。这是一种山水或者只有山水才能养育的个体美(人体美),这种景物美和人体美为我们生动的传达了一种纯洁,清新的自然美!而这由景物美和人体美所构筑的自然美又孕育了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

(二)、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

《边城》中的主人翁老船夫,孙女翠翠,码头总长顺顺,他的儿子大老天宝、二老岳云,以他们纯朴的,与生俱来的人性美感动着我们。这是《边城》为我们呈现的一幅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君子国”景象。而他们以及他们的人性美都以他们生于此长于此自然美境为基础,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心灵以及他们所处的人文环境来展现出来。老船夫替公家为人们摆渡,有的人心中不安,给他送钱,他却固执塞给那人,“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如果客人执意要给,他就用那钱买了烟和茶,慷慨馈赠过路客人。他对自己违背世俗未婚先育的女儿,没有指责,而是默默的照顾着她。他很关心孙女翠翠,并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劳过度,因为众多的误会,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翠翠也常常为老人着想,见到客人来了,主动上船,替老人摆渡,这位老人和孙女通过自己的可敬行为展现了自己的心灵美,进而突显自己的人性美。

还有码头总长顺顺,“大方洒脱”,“明白出门人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在被人遇到困难或遭受损失时,“慷慨而又救人之急”,倾囊而出,因此事业总不能发家,但他成为了人们心中“高年硕德”的长者。并且擅于教子,用勇气和义气培育他们,因此造就了“结实如虎,却又和气亲人,不矫情,不浮华,不依势凌人”受人尊敬的水乡汉子。这是他的行为美,心灵美的体现。同时从侧面也展现了大老二老的真贵品质,体现了他们的人格美,人性美。二老主动让人帮助等爷爷一块回家到很晚的翠翠回家,当知道哥哥同自己都喜欢翠翠时,为了不伤及兄弟感情,通过唱山歌的公平方式,勇敢追求自己所爱的人,当得知哥哥落水身亡时,为了表示愧疚而远走他乡,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展现了哥俩,尤其是二老的人性美。翠翠与二老对话,“是谁人?”“是翠翠。”“翠翠又是谁?”,„„,“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还回家去。”„„,“这里等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你爷爷来找你好不好?”。“回头来大鱼咬了你!”“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这些对话,简短干净,清凉宜人,跃动着生机俏皮的气息。翠翠唱山歌(巫师12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时,柔和,爱意和而又略带忧伤惆怅的语言。这些都体现了纯洁,原始,自然的语言美,进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的心灵美。还有在端午节,龙船比赛时,二老一样的水乡汉子们,驾着龙舟,敲着鼓,放着鞭炮,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体现了社会风俗之美。还有城里的军官放鸭子,让人们比赛来捉,谁捉住归谁,体现了官爱民之美。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人性之美!就连娼妇的忠贞行为也显示着某种人类本质的自然人性之美!

他们通过行为,语言,心灵之美展现了人性之美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这是环境使然,更是人类自身的原始性质使然。

后记:

(一)、这篇对《山城》之美的欣赏,触发点来自于两个:一个是,当我看到这篇小说时,我被里面的景色之美和人心之美所深深陶醉,我想到了我的故乡,我有话要说;一个是,我看到了春天的到来,春的生机触发我对美的自然欣赏,我想说说我的感受,通过这个范本。

(二)、我对《边城》之美的分析的思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美,一个是人性美,也就是社会美。而对于自然美,我从景色美和个体美(人体美)两个点来说明;对于人性美(社会美),我从人的行为美,语言美,以致上升到的心灵美来分析,另外,我觉得,人文民俗环境也应该算在人性美,社会美当中,因为那里有人的社会群体活动,隐藏人性的美,所以我加上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民俗,来分析人性美。

(三)、我越来越感觉到对《边城》所显现的美是说不透,赏不尽,感受不完的。自从我构思完之后,我还信心勃勃的认为只要我按照这个思路去欣赏,分析,一定会分析的很精彩,把《边城》里的美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分析时,我突然感到我的力不从心,我感到那里边的美是说不出的。因为我感到,每一个美的显现都要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在一连串的美的结合中,在人与自然的原始结合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能达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应,(就像翠翠的美,“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就是在那美的景色中,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在人与人的理想愿望中,在纯净原始的社会中,才能显现的纯真的,自然的,原始的美,所以我说是这个美的自然和社会养育了这个美的人,但分析的还不够深刻,不够具体,不够实在。)而对于此,沈从文先生用文字做到了,这本身有蕴含着一种美。我做不到,至少现在还做不到,所以我的这篇分析,不够集中,不够深刻,而这些都是我不够成熟的表现,一则我的阅历缺乏,常年在学校中,没有先生一样的社会大经历和大感受;二则我的知识有限,不能从更深的层面上,从更广的空间中,更大的视野中去欣赏先生的文章之美。尽管我反复看了几遍,还专门看了电影。

(四)、这篇文章是仓促完工的,但也是我花费了四天时间思考的结果,这是我独立的思想。而如果说借鉴其他人的东西的话,那只能是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我用的别人的,而其他的都是我自己的。我爱惜我的思想,并且尊重她,我为此感到自豪!最后,感谢您的欣赏!尽管她(我的这篇拙作)并不美!

浅析边城之美 篇2

沈从文浪漫主义的文笔, 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卷:风光秀丽的湘西, 边远小城中人性质朴。祖孙二人以摆渡为生。外公七十, 健壮依旧;孙女年方十五, 情窦初开。祖孙俩为人热情, 善良淳朴。在两年前端午节赛龙舟的大会上, 翠翠与当地船总家二少爷傩送不期而遇, 爱情萌芽。巧合的是傩送的大哥天保也爱上了清纯善良美丽的翠翠, 请人向翠翠外公求亲。同时地方上的王团总觉得傩送是个好青年, 允诺以磨坊作为陪嫁把女儿相许傩送。然而, 傩送只想翠翠, 宁愿做一个摆渡人。两兄弟相约唱歌求婚, 听歌选择爱情。天保为了成全弟弟, 闯滩外出, 意外丧命。傩送心中自责, 抛下翠翠远走他乡。外公因为心事重重在风雨之夜辞世离开翠翠。“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翠翠孤独地守着空船, 一片痴心, 苦苦等待, 等待傩送的回来。

所以, 《边城》似乎是一曲童话, 又似乎是一首抒情诗, 充满爱, 蓄满怨, 只是没有恨。湘西可爱的“凡夫俗子”的人生正是作家内心诉求的人生, 田园牧歌情调下的“乡下人”温暖着作家的思乡情怀。遥远的边城, 却有着作家的人生梦想, 作家赋予这些人以淳朴、善良、正直、热情等美好人性。很鲜明地对照了城里诸多恶之花, 比如虚伪、自私、懦弱、势利以及男盗女娼。作家在这种对比中, 想要留住曾经的“人性之美”, 想回避唯利是图, 发现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情感, 对于今天而言就是和谐之美, 和谐的根源就是爱。正是基于这种思考, 重读《边城》就是发现美的过程, 就是心向往和谐之旅的关于美的情愫的提高。

人间最美之情——亲情美好

祖孙之情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情节。撑渡船的外公忠厚、勤劳、善良、淳朴, 老船工无疑是湘西世代相传的山里人的集中代表, 他身上汇集了这里的古老民族的所有优点。外孙女翠翠是一个美丽、纯洁、温顺、可爱的溪边女孩, 她圣洁脱俗, 没有遭到来自外界凡尘的污染。这个苗家姑娘是外公的唯一亲人, 也是外公活着、劳作的生命原动力。“风日晴和的天气”里, 祖孙一起晒太阳、看木头水上漂流、与爱犬嬉戏、讲听很久以前的城里的古老战争故事、做竖笛、吹曲子。在宁静的湘西, 作家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和谐的、温婉的亲情美景。这里找不到做作, 更与虚伪无缘, 所有的只是纯净的、天然的亲情自我张扬。“《边城》如一支淳朴的牧歌, 娓娓道来生命的质朴美丽, 静坐聆听那些自善良人心传来的天籁, 感受着这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民风人性的美丽。” (2)

外公的爱不是简单的溺爱, 他不仅教会翠翠撑船, 而且还教她熟悉家乡的秀美山水、风土人情。在生活上, 外公集“爹娘”身份于一身。比如他想起自己的女儿, 就会阻止翠翠去坐热的石头。他不想让自己的外孙女难受, 就为她讲解消除寂寞忧伤的开心故事。在某种意义上, 翠翠就是自己女儿的化身, 于是翠翠的幸福就成了他最大的心事。他这样的一个“纯天然”的老汉居然也会在外孙女、天保、傩送、船总顺顺之间极力撮合, 左右劝说。这种深爱无疑就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好情愫, 这是我们东方民族古老而又恒久坚韧的爱的传递。这种亲情伴随着翠翠, 使她尽管失去了爹娘, 但是并不孤独, 也并不忧伤。故事的结尾, 外公突然辞世, 翠翠也因为一度被外公误解, 种种纠结冲突使得这个令人倍感孤苦的小姑娘却可以顶天立地, 宁愿守看孤坟, 也不愿去城里生活。这是什么力量使然?还是亲情的力量。

没有结果的爱成就了最唯美的爱情

翠翠的爱情是唯美悲情的。“伟大的著作, 离不开真实的人性, 情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3) 这似乎与她与生俱来缺乏母爱有关。仿佛是一种宿命, 不管外公怎样奋力撮合, 翠翠的爱情始终没有开花结果。天保与傩送一对兄弟, 当他们同时爱上翠翠的时候, 既是翠翠的幸福, 同时淡淡的悲情已经开始弥漫, 注定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中我们的翠翠将承受爱情的不幸。作家不惜笔墨地为我们演绎了当地古老的传奇, 马路与水路之“爱情公平竞赛”。然而同样的美好的人性, 两兄弟互为退让, 天保遭遇不幸, 傩送在负罪心理中远走他乡。这场轰轰烈烈的壮举一时间“曲终人散”。静悄悄的湘西, 美丽的水畔永远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处子翠翠:健美的身材、明眸善睐的眼睛、一尘不染的纯真, 渡船悠悠, 岁月如歌。此时我甚至怀疑翠翠的爱情被蒙上了一丝忧伤的色调, 其实正是作家沈从文有意之举:他似乎太过珍爱翠翠这位处子。他不想让她成为任何人的妻子或未来某个孩子的母亲, 那样似乎都不是作家心中最美的结果。作家更愿意时光凝滞, 翠翠在永远的等待中永远不老。

在这样的爱情里, 作家为了演绎爱的神圣, 他在对天保的仁爱加以赞扬的同时, 给予傩送更多的会心的天然描述, 这是一个为情所动的有心少年。他感情丰沛, 有情有义, 他不要磨坊, 放弃了财富与地位, 他选择了渡船, 义无反顾地与贫困、下层为伍。在他眼里, 爱情同样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他们有分寸、有尊严地彼此倾慕着、爱恋着,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龌龊铜臭。他们之间的爱情之美讴歌着传统的东方之美——含蓄、感人, 就像那静静的流水, 绵长久远, 内涵丰富。只是作家没有告诉我们傩送什么时候回来, 让我们始终为翠翠的爱情命运而牵肠挂肚, 这正是作家的高明之处。

山高水远, 人性古朴而美好

《边城》一个“边”字, 似乎一下子把时空变得久远, 而人性的光芒就在那遥远尘封的边城熠熠生辉。这种主题与小说的名字是美妙的契合。一部《边城》似乎就是“人性”的赞歌。沈从文先生把平和、友善、勤劳、淳朴等诸多美好的情愫统统赋予了这些深深的大山里的人。历史造成的原因, 外公与外孙女这样一个从家庭结构上并不完美的组合却因为人性的美好而相依为命, 和睦和谐, 情感上也是相濡以沫, 互相慰藉。亲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少女, 爱情敌不过亲情的高贵。

老船工是憨厚的, 他是朴实、善良、勤劳的代名词。他一生劳作, 恪尽职守。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一生为他人服务, 不求任何回报。他的形象就是作家人生理想的化身。偶有坐船人送些零碎小钱, 老人家也是到茶峒购置茶叶与烟草, 把这些物品放置船上, 重又归坐船人享用。

《边城》的翠翠, 她是湘西山水孕育的处子, 她集美丽、纯真、健康于一身。作家说她的成长是一种奇迹, 孤苦之中长大, 这就为她的纯真善良做了铺垫。外公随意而起的名字翠翠, 是一种朴素与天然的象征。与外公的相依为命中, 她对外公关心备至, 当外公不理解她时, 她曾经幻想出逃, 好让外公寻她不着, 然而转念一想, 外公会出现的焦灼、无奈, 她不仅为外公担心, 并开始为自己的冲动想法而自我责怪。她情窦初开, 她爱傩送, 但她也没有勇气与狠心拒绝天保。傩送出走, 痴心等待, 尽管不知归期, 她也矢志不渝。然而她的身上也流露出孤寂的色彩。父母双亡的她, 外公怎容易理解洞察情窦初开少女的心, 于是她“看着天上的红云, 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 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这种感情是少女的思春意识, 她单纯地以为“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于是她就突然因为无奈而痛苦, 外公当然不明白。这就是代沟, 也是翠翠的生活没有母爱的欠缺。外公的劝说“不许哭, 做一个大人, 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 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这些话语是一个老船工一生风里来雨里去的人生总结, 但是面对花季少女翠翠就有些显得大而不切实际。她的一举一动在稚气未消中彰显着童真之美, 对爱情的向往朦胧、害羞而又矜持。人性的美含蓄着返璞归真。

山水之美, 人与自然之和谐

《边城》的创作, 是以湘西的灵山秀水为背景的。小说一开始, 就饱含热情地讴歌了故乡湘西的美景。“沈从文所描绘的小城,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所以成为‘天国’, 不光因为美丽善良的人;纯真、仁厚的情;秀美的边城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也为之增添一色。” (4) 小说写到溪边的白色小塔、溪水、小溪底部的石头, 甚至细致到写得很清楚的游鱼的尾数。这些场景是为读者十分熟知并且向往的境界。是水都见底, 难道不是人性透明的写照?小城依山傍水, 湘西的风情因为沈从文而蜚声海内外, 河边的吊脚楼, 简直就是湘西小说的名片了。白塔是风水, 竹林鸟鸣有一种高雅超越凡俗之美感。这种美丽的描绘, 让人物活动其中, 人性的美好自然天成, 正所谓天人合一。“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天亦有喜怒之气, 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中国传统美学、哲学都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 在感应、交流中相互共鸣。我们从《边城》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 感受的是灵动超逸。作为新生代翠翠连同渡船的新生一起重新在渡口的生命轮回, 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渡船与码头, 湘西的人们形影不离、不离不弃, 是对故土的眷恋, 也是故土给予子民们的生活内容。人与自然和谐了, 相依为命的不但是爷孙, 还有爷孙与船以及这码头还有船客。

《边城》是一首忧伤抑郁的关于爱的人类之歌, 它所唤起的是关于美好、关于和谐的人类希望!

注释

1 刘勇、张睿睿编著:《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走进沈从文的〈边城〉世界》,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2]常丽娟:《浅谈〈边城〉之美》, 《文学教育》, 2010 (1) 。

3[3]严声明:《浅谈〈边城〉的人情美》, 《中教研究》, 2010 (1) 。

《边城》的凄凉之美 篇3

一、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反衬着凄凉美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偏于中国西南一隅,四周环有武陵山、雪峰山与云贵高原。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边城是与都市相对的乡村社会,这里拥有着淳朴、自然、宁静的生活,每个人都安于现状,满足自己的生活,正如《诗经》中的“适彼乐土”。

文章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首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片风光绮丽的清幽环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接着又展现出一个神话般的新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没有政府、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团结友爱的理想社会,和“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的现实世界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作者憎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生活的思想感情。

《边城》中的人物,翠翠及其爷爷、顺顺父子等都承受不同的生活苦难,这与文章中所描写的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不能协调一致。中国人传统上一直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但强调自然要能给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要求人能够主动适应自然,能够在把握自己命运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只有在心灵上与美好的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够充分地享受生活,这就是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志士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边城》中的边民们虽然淳厚善良,但命运总是捉弄着他们,他们与美好的自然生活难以融为一体,难以达到王阳明所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边城》中的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都是通过写乐景来反衬出人物某种凄凉的感情,使其更加悲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即使面对这一遭遇,这里的人物的品性与环境的状况依然未变,这就更让一种凄凉美在人心中油然而生。

二、至真至纯的湘西民众承受着凄凉美

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读完《边城》,感觉全文前后到处都浸染着清水,润了肌肤,湿了心田。沈从文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关系。”由此可见,作者在小说中无时不写水,也是极有寓意的。文中渡船、溪水、深潭、浪滩,宛然如一张淡抹素描的山水画,其中人物当然也因袭了山水一样的美。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她依水而生,傍山成长。“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她明慧温柔,体贴乖顺,“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些淳朴性格轻盈纯洁,像一首不忍凌辱的诗。

还有翠翠的祖父,终生摆渡,毫无倦意,不收人的钱财,就是收了也将钱买些茶叶,砌茶让渡船人解渴解疲。他深深地关心着翠翠,希望她可以有个好的归宿,然后他自己才可安心地死去,这样充满人性的形象又何尝不是一首美丽的诗!

船总顺顺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的贪婪和世故,少了奸佞小人的阴险和奸诈;多了乡村人的宽阔与豪爽,多了乡里人的仗义与疏财,多了边民的磊落与正直。

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都“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天保则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人间美好、善良和友爱的愿望。人性美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世界,让读者在领略湘西风土民情的同时,接受美的洗礼与熏陶。但是,《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这种忧郁不是作者故意用笔写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从作品中流淌出来。翠翠的父母因为爱而双双殉情,一身好水性的天保因得不到翠翠的爱而葬身鱼腹,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与老船夫产生隔膜、误会,后终远走他乡。老船夫因担忧翠翠的命运,以致身心交瘁,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气绝身亡。象征着当地风水的白塔坍倒了,只剩下翠翠这只“孤雏”无望地等待着情人的归来。

在沈从文的思想里,自然和人事是并列在同一层面的两种现象。人可以在自然中“长养”,接受自然的“教育”;也可以在人事中历练,接受人事的“教育”。但“天”不是自然,“天”是笼罩自然和人事的东西,它有意志、有力量安排人事,甚至可以不按人的意愿去办。《边城》中的人物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但总是事与愿违,最终便产生了悲剧。然而,作品的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作品通过人物的种种悲剧,揭示出了湘西下层人民不能自主把握人生命运,一代又一代继承着悲凉人生命运的深层次原因。

三、似梦似幻的小说结局蕴含着凄凉美

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是采用了荒诞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剧中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整个心思与全部活动就是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认为,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能摆脱浑浑噩噩的悲惨处境。然而,戈多始终没有来,因为他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但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除了等待,他们别无选择,不仅活着没有意义,连自杀寻死都不可能。即使是戈多永远不会来,他们还得继续等下去。剧本通过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等待情结”,深刻揭示了人类生活在荒诞世界中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尴尬处境,揭示了西方现代人痛苦、焦虑而又悲观、绝望的畸形心态。

沈从文在《边城》结尾处的写法与《等待戈多》的表现手法有很大的相似性,充满了荒诞性。《边城》的结尾写道:“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作者在结尾并没给出明确而清晰的答案,这就使结果充满了未知的神秘色彩,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来探寻他们认为的最合适的答案。其实,我们只要分析当时湘西民众的风俗习性,以及结合二老傩送的个性品格,就可以看出傩送是应该不会回来的。《边城》中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图财害命的金钱交易,没有尔虞我诈、逢场作戏的官场交易,有的只是纯真的友情、真挚的关系。生活在这种人文环境中的二老傩送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有着浓重的“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他对哥哥的死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他觉得远走它乡,离开这个造成悲剧的地方,他的心灵或许可以得到一种解脱。这时的二老傩送实际就是《等待戈多》中的戈多,只能成为翠翠无望的等待。

沈从文的美学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对“神性”的赞美,这种“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在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侠骨柔肠的外祖父等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特别是翠翠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远比绝望的母亲更勇敢、更坚强,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的命运作持久的抗争。虽然翠翠没有和二老顺利结合,留给她的只是一个漫无边际的等待,这个等待是孤独的,是惆怅的,但从这可以展示出翠翠柔中有刚的美。沈从文对《边城》结尾的安排,既是不得不接受这一种相爱两人不能相守的事实,又是希望这个事情能够产生某种奇迹。我们透过翠翠苦苦地痴情等待的事实,以及作者对结尾善意安排的苦衷,便会感觉到诗意中的忧伤呼之即出。然而,我们并不会感觉这有碍于文中美的表达,反而更增添了另一种难言的美,增添了诗意,增添了心中的希冀与向往。

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关于《边城》的评论中,沈从文似乎只首肯过刘西渭(李健吾)的一篇,这篇文章里有这么一段:“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从这里可以看出,沈从文就是通过写人物的凄凉美,来进一步展示人性美,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

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 篇4

姓名:孔丽莎 班级:12级函授本科怀广班 学号:12520305032 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以自己丰硕的创作成果为京派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出生于湘西凤凰县,湘西的生活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的他的小说故事里充溢着浓浓的乡土味、乡土情。他的小说创作,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边城独特的乡土气息,也为我们奏响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作品通过抒写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来表现人情与人性美,突出了人性与人情的美好与纯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关键词: 沈从文 人性美 湘西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影响颇大的作家,他的作品独具风格、以诗意的展示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而奠定了在文坛上不朽的地位。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生命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他坚执地相信文学的功能不止于社会道德的观照,更在于能使读者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他在小说《边城》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突出的表现了人性的美,通过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们在自然和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翠翠在重复着她母亲的悲剧人生,湘西人们也在一代一代地重复着他们的悲剧人生,表现出作者对民族和个人的深深的担忧。

人性究竟是什么,它的具体内涵有哪些,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沈从文的心中人性是美的、善的。他曾经这样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了表现这样的“人生形式”,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基地”,创作出了《边城》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它直指人性中的善与美,是“一幅描绘人性的风俗画,一首讴歌人性的赞美诗”。

一、《边城》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作者通过对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地茶峒的秀丽风光的描写,在那青山绿水,秀丽的自然风光里,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翠翠和她的外公,外公虽然年老但是精神依然很好,每天翠翠和外公都守着渡船,为来往 的过渡人摆渡,他们是那样的热情。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人们之间的那种和谐,人性的美和古朴的湘西风土人情有机的结合和自然的融合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乡村世界的和谐画面,体现出湘西人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一)纯真自然的爱情美

《边城》中的人性美首先体现在翠翠与傩送纯真的爱情上。翠翠是《边城》之魂,是温柔、贤惠的凤凰女子,是大自然的女儿。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翠翠是美神,是没有固定形象的美神,她就像倒映在沱江中的月亮,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美丽留在不同人的印象里,时间越久,就越朦胧。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翠翠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和爷爷相依为命。一不羡贵,二不嫌贫,三不偷懒,甘守清贫,乐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质朴、淡泊。幼小的翠翠正是在湘西祥和而又古朴的生活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人性美德,弘扬了本该弘扬的人性哲学。

端午节,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一个戏剧性的相识:“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轻、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她那少女的纯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其实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翠翠始终面临着这种考验:是信守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最初选择还是因为人事的相左而改变初衷,而翠翠自始至终将情感倾注在傩送身上,在傩送走后仍孤寂地守着渡口,执着地等着傩送的归来。傩送对翠翠的爱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为了得到翠翠的爱情,他在半夜里为翠翠唱情歌。当一座碾坊横在他俩之间,是要渡船还是碾坊,这实质上是要爱情还是要金钱的选择。傩送选择了渡船,他说“如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生命里或只许我得个渡船。”可见,傩送对翠翠的爱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丝毫没受到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二)相濡以沫的亲情美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烟草”。“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而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里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老船夫请人喝酒,能把酒葫芦喝丢了。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以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服毒自杀,女儿在生下腹中胎儿后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在老船夫的心理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当杨马兵为天保传话时,老船夫说:“等他来时你说,老家伙听过了笑话后,自己也说了个笑话,他说下棋有下棋的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老大若走的是车路,应当有大老爹爹做 3

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一切有翠翠自己做主!”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使顺顺和傩送认为是他害了天保老大,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老船夫慈祥、憨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淳朴的人性之美。

(三)淳朴和谐的乡情美

《边城》中的人性美还体现在淳朴的乡情中。作者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社会形态,这个社会中的人和事是那么质朴、单纯,人们都在一种淳厚古朴的人情中享受着一定的人格平等,富人也与穷人一样的豪爽,慷慨和救人之急,他们的心灵同样单纯、温存、善良。边城人的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美的光彩,边城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体现着善和美,老船夫就是一个“人性美”的化身。他善良、勤劳、朴实、忠于职守。他生活虽清贫,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渡船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但看到老船夫如此辛苦,渡客心里不安,临下船时总要抓把铜钱掷到船板上,留给祖孙俩。老船夫则必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里,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老人有时却情不过,便用此钱买回茶叶和烟草,弄茶水供给过渡人解渴,或是把烟草给过客,供爬山乏时提神。老船夫喜欢结交朋友,偶尔进城买酒,每遇熟人必邀到家中喝酒,若有人想尝他的酒,他立即把葫芦推给别人喝光为止。颇有家资的本地首富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不以财富自居,盛气凌人,不贪恋于物,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豪爽大度,是地方上极受人尊敬的人。他大方洒脱,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只要有失意人来求助都尽力帮助。体恤老船夫生活穷困,送来白鸭、粽子;不嫌翠翠家贫,请媒人带了礼物为儿子驾渡船的攀亲戚;老船夫病逝,派人送来一副白木匣子,还送来食物,并亲自帮忙料理后事,多次提出接翠翠到他家中去住。在顺顺身上也体现了“边城”人的人性美。就连城中的杨马兵在老船夫去世后也赶来帮忙,并担负起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

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这种自然的人性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这样的乡邻之情是多么让人向往和憧憬。”对于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在湘西边城的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汪曾祺《读〈边城〉》:“《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小说《边城》正是通过“邻里之爱”来展示这块净土上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从而体现作者拒绝“现代”,厌恶“文明”,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

在边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都投注在这片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乡村世界里。在作品中,老船工的古朴厚道,天宝的豁达大度,傩送对感情的执著,顺顺的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诚质朴等,这些都体现在边城的人们身上,子啊他们身上都体现着一种人格的魅力,展现着理想人生的形式的人性美,作者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刻画,将自己的感情融注在故事情节里,表现出作者对美丽的,充满人性美的桃源般的湘西世界的向往,在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充满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争夺,对于作者来说,正是他所追寻的“世外桃源”。

二、美丽的桃源世界

《边城》把自然和谐的人生形式推向了极致,边地的美丽景色、淳朴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人物的没好心灵融为一体,表现了边地人们的人性之美。作者在《边城》中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作者将湘西极力渲染成他那所向往的世外桃源,其实也就是沈从文的文化价值寄托。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用这种新的文化信仰为人们描绘着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自然、自主、自为的生命形态和美好人生,赋予翠翠等湘西人们以象征意义,5

她们是这种自然人性文化的象征和最完美的模特。翠翠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化和现代都市文明的浸染,完全是大自然孕育和教化的女儿,翠翠就是湘西健全人性和自主、自为、自然生命形态的活的标本,是一种原始本真的人性生命形式,是沈从文所要创立和张扬的自然人性文化至善至美的模特,作者就是要借她们——这些自然人性的模特,来反对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文化,反抗社会的黑暗,表现出其对现实生活的愤概,表现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边城》里,作者描写了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地茶峒的秀丽风光。在那里,山清水秀,秀丽的自然风光沐浴着一群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人民,他们是那样的淳朴老实,处处洋溢着一种人性的光辉,那里的人们都有着一种君子的风度,当傩送和哥哥天宝同时爱上翠翠时,天宝表现出那种豁达大度,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他毅然选择离开去闯滩。当翠翠的外公去世以后,留下翠翠孤身一人时,以前喜欢翠翠母亲的杨马兵毅然担负起了照顾翠翠的责任,他是那样的热诚质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湘西人们淳朴的传统风俗习惯,体现了边地人们的人性之美。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能客观地反映生活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就是真实性。但是在当时,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充满人性和谐的湘西世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作者借用现实的湘西,加以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塑造出这样一个美丽的和谐世界,表现了一个城市人对家乡或一种远去了的生活的怀念。《边城》寄托了沈从文对故园的本真怀念,然而不能说《边城》中的故乡就一定是本真之所寄,也不能说只有边城这世外桃源才叫真实,否则我们不能理解沈先生年轻时,为什么出走家乡,也不能解释他为什么晚年也终于没有离开城市而回到边城。作者正是将现实中的湘西边地进行艺术的加工再塑造,从而展现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湘西桃园世界,让人无限的神往。

三、《边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专注于在近乎原态的翠翠与傩送的身上,去揭示一种新的、健全的、理想的、自主自为的生命存在形态,这种生命存在形态的内涵是纯洁、勤劳、朴实、善良、热情,信守自己的爱情初衷,保持乡民的淳朴本色。在爱情、婚姻关系上,它表现为自然、纯真、健康,而且又自主自为地拒绝着封建文明与城市商业文明的污染。在关系到人生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它还自主自为地把握着人生之舟的航舵。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图景。

沈从文正是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和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作者正是通过老船夫对子女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无悔无忧”的远古社会,去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

小说《边城》正是通过“邻里之爱”来展示这块净土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从而体现作者拒绝“现代”,厌恶“文明”,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

《边城》正是通过从翠翠、爷爷、船总、天宝、傩送等众多人物的言行、心理等方面体现出了人性美,包含着人的潜意识和共同性,这种美朴实纯真,令人向往,有着陶渊明似的“世外桃源”之美。《边城》用人性描绘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里人性皆真,人性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经营、营造了这个世界。

这种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性美”,实际上就是作家所追求的理想的美与善,是作家内心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是作者与现实社会的隔膜的反映。《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艺术精品。《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边城》的出现,造就了沈从文的希腊神庙。沈从文“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的地基。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自由、自然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 7

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边城》不愧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篇章。

在当时文学创作重视反映社会矛盾及阶级斗争的年代,很多作家都不理解沈从文的这种“逃避”社会风云变幻的写法。而沈从文论及自己这样安排的原因时解释说,他要表现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的魅力即在于它的让人置身于其中的质朴,如青山绿水般的风土人情。它使我们这些习惯于喧嚣吵闹,淡泊人情的都市人看到了久别的人间真情,翠翠与祖父的亲情,天宝、傩送的感情,翠翠对傩送美好单纯的爱情,无不给我们这些尘世中的人们久违的感觉。

文学作品有两种,一种是借助文学表现社会的复杂变化,一种表现单纯个人对世界的感悟,是作者本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望。《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虽然是作家的虚构,但是他用抒情式的笔调谱写了美好的人生形式的田园牧曲,永远以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无形地激励着一切善良的人们对美和爱的渴求。这就是沈从文对其精神家园的守望。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2月第3版。

2、沈从文,《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1版。

上一篇:监理检查汇报材料下一篇:小区物业办公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