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记忆中的莲(精选5篇)
作文:记忆中的莲 篇1
泥中的莲优美散文
世人都知道,莲是高洁的,它出淤泥而不染。也只有莲知道,在泥的粗拙的外表下,有那般的细腻和深厚,它愿意把心交给它,藏在它深深的沉默里。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个微不足道的平凡人,是个出生卑微的下等人。而我却认为,他的心灵很美,是位品德高尚的人,是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位值得世人尊敬的人。
他姓张,人们都习惯地喊他“破烂张”,因为他既是一名环卫工人,又是一个在业余时间常年收破烂的人。此人其貌不扬,年过半百,个子矮小,脸上还有几粒白麻子,终年穿着脏不拉叽的衣服,拉着一辆破板车,上面放着扫帚、铁锹和火钳等物,早晚时间他就收垃圾扫大街,其余时间就沿街收纸壳、酒瓶、塑料袋等废旧物品,一边走一边收,边秤物边付钱,钱物两清,从不赊欠,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十几、二十元钱。
“破烂张”管理我们南街的环卫工作,一年四季,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天刚蒙蒙亮,他就出现在街头上,他是小城里起得最早的人,他担负着这条南街的“洗脸”、“美容”,清洗污秽的工作,他是小城的“美容师”,南街因为有了他的辛勤劳动而变得更加干净美丽。
我与“破烂张”的相识,是在退休后帮老伴看店的那些日子里。一天,他到我的`店里收纸壳,见了我,诧异地、小心翼翼地问:“这位先生好面熟……”我没有说出我的身份,只是答:“我就是这位女老板的丈夫”。他“嗬、嗬”几声,收了纸壳就拉板车走了,以后每次见面我都要与他攀谈几句,一来二往,也就很熟悉了。
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孙儿,在路上与他相遇,他正在掏钱给一个路旁的乞丐,那个乞丐,两条腿都断了,用手肘着地坐在地下,破烂张走近他说:“胡伢子,天太热了,不要坐在地下,我今天也只挣十几元钱,我给你五元钱去买点饭吃吧。”我见他给钱,也甩了一块钱给那个乞丐,问他:“张师傅,这讨饭的你认识?”“认识,是胡村的,脚是七十年代修水库时塌方给压断的。”他答。
还有一次,是在我店门口,一群人围成一圈,圈内好像有人打架,“破烂张”正好路过,歇下车子,往人群里一钻,不一会只见他拉出一个血流满面的孩子,大约只有十三四岁,原来是这个孩子偷了邻桌同学的一个铅笔盒,几个学生联合起来殴打他,“破烂张”见状,甩了五元钱给那个学生,说:“打人是不对的,这钱赔你,”接着把被打的学生拉了出来。只见他边给那孩子揩血渍边教导他说:“你家里有困难我知道,但不能偷呀,今后缺什么找张伯伯。”孩子低下头说声:“谢谢张伯伯”,就回学校去了。事后,我问张师傅:“你认识那孩子?”他笑了笑说:“何止是认识,他父亲是我的同事,下岗后又得了不治之症,难啊……”听罢此言,我心里也沉沉的。
去年的年底,“破烂张”突然领来两个青年学生走进了我的店堂,我仔细一打量,长相很像“破烂张”,就疑疑惑惑地问:“这两位同学是?……“破烂张立即接口答道:”“这是我的两个儿子,都在上大学,明年就要毕业了。放假回家我就领来见见你这位王伯伯。”两个小侄同声说:“王伯伯好!”原来,“破烂张”与我相交还藏了一手,我只知他是个环卫工人,家住河西,妻子身体不好,家境困难,岂不知他天天收破烂是为了挣几个钱,供两个儿子上大学。我这位朋友的远见卓识和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精神,实在是令我感动。
浅谈《爱莲说》中的莲意 篇2
一、莲意流变
中国古典文学关注描写莲花是很早的。《诗经》唱到:“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郑风·山有扶苏》)。屈原在楚辞中也吟出这样的句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芙蓉兮木末”(《湘君》)。两汉时期民歌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魏晋时期,描写芙蓉的作品亦不少,并且以芙蓉衬托美貌比拟德行,基本上沿用的是屈原在楚辞中确立的莲意。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土流行已经很久了,文学作品中的莲意终于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色彩。梁陈之际的《欢闻歌》写到:“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乐府诗集》卷四十五)这里的“梵天”已经在明白地表明早期的莲意至此开始在表面上有了一些佛门色彩,这是一个富有意味的变化,预示着古已有之的莲意开始悄悄地由表及里发生内涵上的深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题义公禅房》)更进一步说明古已有之的莲意正由着重于外在形象之美,着重于烘托人物的德行之善,着重于比喻双关的情爱之洽,而在域外佛教的影响下开始向新的意涵挺进,开始和人的心性修为、人格观照有了更加密切圆融的联系。
二、禅宗浸染
有宋一代儒学再度繁荣,理学尤其发达。理学的建立,就是从周敦颐开始的。但是宋代又不仅仅是理学一家独秀。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行。禅宗以彻见心性、顿悟成佛为宗旨,宣扬人人本来具有佛性,提倡“一悟即至佛地”(《坛经》),在生活态度上随缘任运,和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一拍即合,成为中国士大夫化了的佛学思想。
政坛风云变幻,党争倾轧激烈,命运更加浮沉不定,宋代士大夫们似乎从感性和理性双层上意识到,在复杂的社会中,单纯的热情无异于幼稚,痴情的苦恼无异于自戕。而根据印度的大乘佛教发展起来的风靡有宋一代的禅宗的修行方式、成佛条件、人生观等显然更加符合士大夫的口味。“明心即见佛性”,禅宗简化了到达彼岸世界的手续,机锋公案又富于中国化的思辨与理趣,且宋代士大夫生活安闲优越,理性修养又远高出前代,参禅的闲暇与必要得到统一。因而他们更为成熟、超脱、沉稳、内向,思想境界更加沉静脱俗。穷则独善其身,上升为一种具有新含义的心性修养和理性追求,并渐渐积淀成一种社会风尚。
因而宋代大部分作家都喜欢谈佛参禅。禅学思想有了极大的渗透力量,理学家们虽然自认为坚守了淳而又淳的儒家道统,但是“三教一理”“三教本一”的思潮在文人中广为流行,所以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很多佛家特别是禅宗的思想。因而,无论是理论思辨还是在文学创作都开始全面地受到佛教经文中的观念、物象有力地浸染了。新的莲意开始大规模地盛开在这时以及以后的古典文学当中。
三、天竺莲意
在印度的古老史诗《罗摩衍那》中曾有过这样的关于莲花的句子:“悉多这个女郎莲花眼睛”、“她虽然长得仪容秀美,浑身却涂满了泥污,好像涂上泥的莲藕,美丽闪光却显不出”。正如黑格尔所说“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美学·艺术对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天竺佛经从古老的文艺作品中引入莲花这个美好形象,同时又赋予特殊的宗教寓意。
佛教是着重探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把进入佛国甚至成佛作为最高的理想。《佛所行赞》说佛祖释迦牟尼有“如莲花的双手”和“似出于淤泥的莲花大眼”。《六度集经》描绘三禅境界说:“心犹莲花,根茎在水。”《华严经》里则更加详细地展现了香水海上的莲花藏世界。佛教的解脱是自此岸到彼岸,由凡夫而圣人,离尘世至净土,弃众恶臻尽善的过程,这恰似莲花在污泥中生长出碧绿的的荷叶洁美的荷花一般。所以《莲华经·方便品》中说:“诸佛出自五浊恶。”流行于中土且孕育出禅宗的大乘佛教有一部经典《涅槃经》也有这样的句子“入淫女舍,然无贪淫之想,清净不污,犹如莲花”。
佛经中的莲花莲意就这样著染着独特的异域宗教色彩而随着文化的交流在遥远的中土落子发芽擎叶开花,丰富了中土已有的传统莲意。成为中国士大夫观照自我的新客体,独立高洁人格的新象征,自我心性修养的新寄托。
四、独特之选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整体是趋向萎缩的,文人士大夫越來越倾向于内视,到宋代时,总体上士大夫们的人生观是普遍退缩的,外在的仕隐矛盾,已经演化为内在的深刻的心灵冲突。这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生意义更为深刻的思考,例如理学的产生;另一方面体现为对社会事务的超脱,热衷于宗教思考,禅宗风靡一时。于是,幽独的梅花、污净的莲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诗文中,具有积极抗争意味的青松却在诗词歌赋里越来越难觅踪迹了。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象征人生志趣的意象已经不少了,如青松、修竹、梅花、兰草等,而且这些根据儒家的“比德说”、道家的“道存万物说”创造的松、菊、梅、兰、竹等意象也是非常优美的。但是我们还要借天竺佛经中的莲花来作自我的写照,就是因为前述这些意象在表现中国士大夫仕隐矛盾、生死观念、人生通达态度、此岸彼岸的终极思考等方面却显得十分无力。因此,中国的文人们依据万物唯心说向佛教借出来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意象,以此抒发带有宗教色彩的关乎灵魂心性的生命和人生的深处的那一缕。
美丽的莲河公园作文200字 篇3
莲河公园就在我们莲河小区的北面,公园很大,在楼上看,真是一眼望不到边。有一条长长的小河弯弯曲曲的.穿过公园。河上有一座小桥,如果下了大雨,水就会漫过桥来,所以叫漫水桥。夏天,河面上生长着碧绿碧绿的荷叶,荷叶又大又圆,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看到这种景象我想起了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河北面有一片沙滩,沙滩上时常有小朋友去玩。
春天,芬芳扑鼻的桃花开了,柳条垂了下来,春风吹来,它们随风舞动。秋天,树上的落叶纷纷的落了下来,地面上有厚厚的一层,走在上面很柔软。
冬天,河水结了厚厚的冰,有很多人就在上面快乐的溜冰。
我爱美丽的莲乡散文 篇4
世上有种花我不会不爱,因为她圣洁、脱尘,就像伫立尘世中的美丽女人,引人进入遐想的圣地;世上有抹清香我无法拒绝,因为她由里至表,从始而终,那是何等境界?
――题记
荷花撑开羽翼,亲吻赣江源的露唇,晨晖洒落玉瓣,惊艳客家园的山水;莲蓬从莲心中探头,戴上小帽,推开瓣瓣玉衣,和着清风溪流唱着童谣,绿叶掩不住花开蓬长的风景,一池池、一块块、一片片、一望无际漫过这纯净的土地,这,就是东华山下的莲乡――江西赣南美丽的石城。
去年晚些时候我途经石城,荷花依旧像等待亲人似,在秋凉中待我路过,稀少荷叶,在寒流风干中、或发黄、或落败,有些在我眼下慢慢卷紧坦荡荡的身体,像是怕冷,也像是寒冬里似曾饥饿,亦像做错了事的乖孩子,哆哆嗦嗦疑被家人遗弃,风雨中期许过往路人的施舍……其实都不然,这是自然规律;当然这一切竟显荷叶为生命努力之顽强;留下破败,酸楚一番怜情?
十里荷池,一杵杵在冰雨中守候,守候再春吟唱,守候返青绽放,诗情画意于来年仙子,舞动多姿,或婀娜、或妖娆,明媚客家发源地的文化。
我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领略过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想,而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才让我感到,莲乡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细、柔,那样富有画意,也许这才是石城一道旅游资源,明媚的初夏风光;亦像这里的厚民,自然干洁,朴实真切。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映照今日石城,显色一幅原景。游弋花海莲池间,只见采莲老伯、阿嫂、村姑一筐筐、一篓篓、一袋袋写就丰硕喜色中,街头巷口、村寨民院,处处可见拨莲忙,一堆堆脱子莲蓬渣、一盆盆脱玉莲子壳、一地地透明莲子衣,在老人、童孩、女人们的分拣中芬芳扑鼻、清香可读;最令人敬畏的当属针入心出,分离莲心一招,而莲子玉体完好无损。
最美莲乡,虽少为人知、外来赏阅者甚少,这和抚州广昌中国莲乡,和石城地理位置交通不顺等因素有关,其实石城是个很美的地方,天然有着“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的野趣;粉墙黛瓦的古客家建筑,即便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在绽放的莲花千姿百态前,依旧是均匀地呼吸着,只不过岁月多赋予了她们一份沧桑与繁花的感慨,黑白与色彩的同遇;通天寨绝妙景观、八卦脑万亩杜鹃迎春、九寨温泉、中国最大落差的赣江源漂流、登高上香东华山、保卫苏维埃政权二次阻击战展馆等等都值得一去。
漫步石城乡村小路,能感受到古建筑透出的习习古韵古风,接近之后,便觉暑热全消。石城的莲花不管在小村还是小寨,房前还是屋后,山涧还是溪边,只要有水经过的地方就会有莲的踪影,就会有花的清香。荷池平日总是静悄悄,只有调皮的青蛙,偶尔荡起涟漪,发出“扑通”、“扑通”的声响,有时也结伴小鱼儿扑腾出的玲珑水声。
在清浅的短暂时光里,因为感动,我几次伏案,很想借一笺心语,留下指尖的余温;在心底也曾恨不得把自己包裹成一娜千古的女子,长发飘逸,穿上纱裙,与荷溪涧潮汐嬉戏,无忧在这块净土;有时幻想前世我也曾这样,是一位妩媚女子,步态娇媚,轻移步履……停留千年,不然我今生怎能找到石城这片时空?枕边的香,早已化作尘世的轻叹,守着自己,守着上世的眷恋、痴缠,我愿为莲,痴守这“石泉石美石城”,痴守池塘湖田、溪泠山涧,许身那一朵白莲,嫁给这寂寞下的莲花,在深深的夜色中,绽放凋零,带去我心,放在她的灵魂之田。
莲的美丽属于夏天,也属于老区―石城。那是一种清香抵达的回迁,一种心地柔美的直接表述。
初夏的阳光,明媚温和,云淡风轻,应约看荷,那无缘由之心让我一次次拿起手机,像真是赴千年之约,挚爱荷塘。
漫步荷塘,绕过流水的石桥,驻足田埂中央,惊觉莲的美丽,亲近的和我似乎一起合影,仿佛才刚刚得知她有一个静美的名字叫莲,亦或荷,才感知她的清丽,出尘静雅,冰洁玉质,令我欢喜到不敢相思。
莲算是人间草木里与人最亲的植物,也算是我自以认为红尘路上的知遇,是前世的善因;当然也有如水的情谊,总不愿逾越界线,生怕弄丢了依恋的情感,我珍惜她胜过自己的生命,喜欢她是因为莲是佛教的象征,莲花的茎、荷叶的杆以及莲藕,都是空的象征,空教人悟。莲生长在污浊中,而不改其洁净的美丽,清香的本色。
放眼荷塘,一片片如蒲的荷叶,在停满绿色浮萍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着一支支温柔身影;三分娇柔,七分妩媚,盎然飘逸脱俗,与荷互映着的是支支莲蓬,依靠着,诉说着前世今生轮回的毗连。
莲,素面映翌,碧净池水,看着深处划过的缕缕白云,没有骄傲,始终平和抬起头,望着远处沙洲上敛翅曲颈,阿娜多姿的仙鹤,也没有自卑,依然小鸟依人,依偎在张开宽阔胸怀的荷叶胸前,静观池水的涟漪,来来去去,拥吻蓝天留给她的靓影,拥吻雅洁,荡涤陶冶,唯美独尊。
盛放的莲花,犹如情感丰满女子,妖娆和美丽,只为红尘一颗知己之心,任轰轰烈烈的情感,在静怡的花中绽放,开出淡然,与世无争。莲的美在于亦独亦群,独处时简单、素净,从荷箭到花蕾,再到盛开的花朵,以及轻吐莲子的莲蓬,都是那么淡雅,那么自然,那么让人倾心!一支芙蓉出水的莲花,不染尘而美丽,装裱心中洁白圣雅;在尽责极致灿烂之后,无声凋谢,将那纯洁如许的情怀献给那挚爱的.季节。
世界上最近的凭靠,不是身体与身体的靠近,而是灵魂与灵魂相依。在那一颗无声震颤的心中,在相见恨晚的眼眸里,心灵与心灵会开成两只并蒂的莲花,美丽大方、卓写盛世,美丽的能让天空的云彩羞红脸庞,变成俗人眼里最美的朝霞和晚红。
总以为一朵莲的盛开,包含着一种人生的期待。我站在荷池旁,看挚爱的莲,看她是否也在水中用温柔的心与我对望?看她是否能抵达我的灵犀,让我的心早已在那一眸对视中懂得,或紧紧的萦系着……
天空不知不觉飘起了丝雨,我有些像孩子那样欣喜若狂,因为我最钟爱雨荷,雨荷是我的另册风景,她令人脱胎换骨,摇身仙境之感;此时如果独撑一把花雨伞,站在荷边,静下心来,幻听那雨打荷叶的清音,聆听雨丝滴落伞面的节律,幻景那飒飒轻微的风摇,欣赏烟雨摇曳荷塘的吟韵,看无边的荷塘满是如伞的荷叶下争相躲雨的小生命,那世间万象又会是另一道风景,令人好生遐思……这不就是一台世间微型舞台情景剧吗?万物翩然起舞,和睦在这世雨故风之下。
荷塘上有一番景象,许多高傲的荷花箭蕾,在雨滴中承受雨击低头的命运,有人理解为上天自然洁身,也有人解析为上帝在惩处藏污者。偶有被荷叶遮掩下的花蕾,那些应是孩童,她们依旧无虑的静美,温暖在不承袭风雨的空间,完全不懂烦世的纷纷扰扰与无奈。面对眼前此景,我在伞的庇护下,也享用着无尽的幸福和快乐,心也在这极致的风景里释然着,以一支洁荷的姿态将自己开放在风雨里,暴露在阳光中,落幕在月华深处。
天渐渐黑了,我依然不舍得离开,夜色朦胧,让我再次想起朱自清在月下漫步行至幽静的荷塘,“流水倾泻在花叶上,薄雾中的荷千姿百态,清幽淡雅,安静柔和”属于荷的夜晚似一个飘渺恬静的梦,落在我静静地心湖上,遥念的情怀,被一指轻柔触摸,躁动的心忽然化作了一湖天然的纯净,一缕的荷香,诗意了我的岁月?
执一朵禅意的莲花,立于尘世,我该是千年的那一朵莲,今生为爱而来,用一生的时间,守一池清水,无怨无悔,平静明澈。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心始终站在为爱相遇的路口,静立于莲。即使,最终残荷听雨,也以千年不变的情怀,安居我灵魂的家园,为你、或我选择最禅意的姿态飘零,握一颗淡然的心,不惧烦恼忧伤,相信有一天,有人会为我跋山涉水从赣东北而来,取荷叶上的晨露,煮一杯清香的茶,邀我走进你心灵的家园,举杯共饮,私语缠绵的情话,诉说离愁别绪,静静地将一段如水的光阴还给我品尝,不辜负世味熬煮,坦然面对人生的悲欢。
柏临河的莲的散文随笔 篇5
前几天,远在北京的三姑与三姑父时隔十几年回来。我们中午赶回娘家吃团圆饭。因照顾生意虽说娘家并不远,却鲜于白天回去。一路领略着沿途优美的景色,河堤的紫薇花开荼靡,紫色的飘渺,红色的热情。我竟惊奇的发现从龙凤二桥直到青龙,十几里的河床种满了莲花。因为漂流项目对河道的改造治理,河床被分割成一池一池的小块,每个池里都种满了莲。零零星星开着红的,粉的,白的莲花。莲叶并不稠密,零零散散的。“这是今年种下的吧?”我转过头问坐在一旁的先生。先生回答说:“噢,是的.,这都是从洪湖拉回来的。”果真如此。车一路前行,我望着车窗外,贪婪的不放过每一池的莲。有的池荡里莲叶稀稀疏疏,几朵莲花跃然水面,有的池荡里莲叶稠密,虽说莲叶未曾如伞盖,但也颇有了铺满一切的气势。到了青龙路口,一池的白莲又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里的莲叶长满了池荡,荷叶田田,一片挨着一片。一朵朵白莲花洁白似雪。或漂于水面,或兀自独立,清绝于世,惹人爱怜又心生敬意。荷叶罗裙,凌波仙子的美名果真不同凡响。我心里感叹:待到来年,莲叶满河,这十几里荷花要把这柏临河打扮妖娆妩媚的成啥样?荷花涟滟,荷香阵阵,游人一路竟渡,一路欢笑,把这夏日搅动的热烈又多情,何等美哉!
我抬眼望向柏临河对面沿途的农家乐,如火如荼的开着。刚刚送花去的花间小厨,一路美景也让我赞不绝口。与其说是路口的招牌指引着我们找到的地方,还不如说是公路两旁盛开着的美丽的花儿,指引着我们径直前往。颇有列宁蜜蜂指路的味道。惊诧我们的身边在不知不觉中依托着柏临河,有了许多如此美丽消遣的去处。纵使美景不可辜负啊。一河一路总关情,一景一情总连心。这柏临河啊,依托着你,又将富裕多少的乡民?春有百亩桃花灼灼,夏有十里莲花绰约,秋有百亩果园飘香,冬有暖暖灶台红火。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春夏秋冬瓜果飘香。正如歌里唱的: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收回目光,从车窗里回望这一河的莲花,正是:柏临河里莲花艳,路人驻足乐开颜。待到来年花开时,金子洒满莲叶间。
【作文:记忆中的莲】推荐阅读:
泪光中的记忆作文06-03
作文记忆中的童年06-30
记忆中的人作文09-21
消逝中的记忆作文11-07
记忆中的味道-初二作文05-19
我记忆中的妈妈作文05-29
那记忆中的故乡作文09-28
记忆中的快乐童年作文10-10
记忆中的古城作文400字06-02
留在记忆中的笑脸初二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