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2024-07-01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精选9篇)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篇1

危险驾驶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作者:濮阳县法院刘耀光 发布时间:2011-08-05 08:58:

53危险驾驶犯罪行为在刑法上应作广义理解,是否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进行规范评价需要区别对待,特殊情形的完全昏醉和作为原因自由行为的危险驾驶不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范畴。在对危险驾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界定时,应当在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建立特定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尤其要特别考虑其主观状态和具体所侵犯的法益,而司法认定中,要在正确刑事司法理念指导下特别注意若干问题。考虑到社会发展现实,认为将来有必要将危险驾驶作为公共危险犯予以规定。

针对我国交通肇事现状,危险驾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现行法律对危险驾驶的立法规定不足。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无法正确评价该行为,有必要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准确的界定。在刑法中单独增设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等正式写入刑法,有其现实合理性,但在犯罪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在入罪范围和入罪程度上的谦抑性。本文认为危险驾驶行为按照交通肇事罪加以定罪量刑,不能体现罚当其罪,建议在立法上增设“危险驾驶罪”,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以明确国家对此类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从而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有效遏止,实现公平正义。

近期所发生的醉酒驾车、无技术驾驶、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引起的最大的争论就在于行为人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就我国刑法规定来讲,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同属《刑法》分则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二者在同类客体上是一致的,即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之所以会产生定性问题的争论,其原因就在于两罪在法定性上的巨大差异。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法定性也在3年以上10年以下,在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时其最高法定刑则是死刑;而对于交通肇事者行为究竟应当如何认定也就掺杂了大量的愤怒甚至仇恨心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未能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现实所产生的后果,因而存在可以理解之处。但是,对于法院的定罪量刑而言,则必须正确考察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准确理解刑法的规定,充分考虑案件的主客观因素,进而作出理性的判决。

从理论上讲,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前者是过失犯罪,后者是故意犯罪。醉酒驾驶、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呢?包括三种情形:其一,行为人因怀有对社会的仇恨心理,为了报复社会、制造混乱,而无视交通规则,驾驶车辆在大街上超速行驶,横冲直撞,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或者产生实际危害结果的;其二,行为人根本就不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而执意要行驶,而且还要超速行驶,作为一个正常人,他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是有认识的,但却置公共安全于不顾,仍然驾驶并超速行驶,显然对自己行为所发生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放任态度,这属于间接故意;其三,行为人因饮酒、吸毒等原因使自己的身心状态已经难以正常操控车辆的运行而仍然飙车,此时行为人的超速行驶行为就已经具备了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的危险。按照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对饮酒或者吸毒后飙车的,其主观方面仍认定为故意犯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具备驾驶技术和驾驶资格,飙车时处于正常的身心状态,在正常行驶时能够操控车辆的运行,只是由于为了寻求刺激或者争强好胜而超速行驶的,那么行为人此时虽然对飙车行为的违法性质是有认识的,但通常都是自认为驾驶技术好,能够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刑法规范的角度评价,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当然,对行为人主观心理的认定,还必须结合其在飙车过程中的客观表现,如是否能够遵守基本的通行规则,遇到红灯时是否停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表现等。例如,行为人虽然飙车,但对于其它基本的道路通行规则仍然遵守,再出现交通事故后能够及时报警并积极抢救伤员的,通常情况下应当认定为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而如果行为人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根本就无视其它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又不及时采取措施甚至逃逸的,则应当认定为主观上是故意。

以杭州“5·7”飙车案件和孙伟铭为例,杭州“5·7”飙车案与孙伟铭案在事实上至少在三个方面的不同:(1)胡斌是具有驾驶资格的,而孙伟铭则是在未取得驾驶资格的情况下无证驾驶;(2)案发之前,胡斌的身心状态是正常的,具备驾驶机动车的身体和心理条件,而孙伟铭则在驾驶之前饮酒,且血液中酒精浓度达135.8㎎/100ml,严重超过80㎎/100ml的国家标准,已经不具备驾驶的身心条件;(3)胡斌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停车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而孙伟铭则在整个肇事过程中存在5次接车行为,当其第一次撞车后不但没有停车反而逃逸,严重超速并越过道路中心线,先后与对面开来的4辆车相撞。结合这些具体事实,对二者的主观罪过就不难认定,胡斌明知飙车行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预见到这种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的发生,导致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而孙伟铭明知自己不具备驾驶条件,在醉酒后仍然超速行驶,在第一次发生碰撞后不仅不停下来,反而逃逸并且继续肇事,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至少存在放任的态度。因而胡斌在主观上应当属于过失,而孙伟铭则属于故意。所以,笔者认为,在现行刑法规定的框架之内,认定胡斌构成交通肇事罪和认定孙伟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没有问题的。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篇2

近年安全生产状况

当前, 生产安全进入了事故高发期。2010—2015年, 平均每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0多万起, 死亡7万人左右;每年发生重特大事故50起左右, 平均7天一起,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000亿元, 相当于GDP的2%。例如, 2013年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的“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2013年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7.52亿元。2014年8月2日, 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的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 死亡97人、185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截至目前, 导致161人遇难、12人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或达700亿元。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不仅死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巨大, 而且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和国际影响。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2015年, 国家安监总局颁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但事故单位均未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或机构形同虚设, 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 未考核各级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致使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淡薄。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或人员配备不足

2014年颁布的新《安全生产法》规定, 非高危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 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实际情况看, 有些企业经过改革改制, 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只考虑经济效益和用工成本, 极力精简机构、压缩管理人员;有些企业撤销原有的安全管理部门, 将安全工作人员并入设备、动力或行政部门, 淡化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兼职过多, 无精力抓安全工作, 而且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抓不住安全工作的重点。

3.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缺失或流于形式

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明确规定了新员工三级教育、转岗复工、特种作业人员、“四新”教育的内容和学时要求。目前, 企业存在员工流动性强、招工难的问题, 要满足新员工24学时的安全培训要求,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而且员工培训后尚不知能否留住。因此, 员工往往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操作, 导致他们不了解岗位的危险性和必要的安全操作要求, 时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4.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据统计, 我国每年平均安全投入占GDP比例不到1%, 而发达国家高达3%以上。一些国企和民营企业仍处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初期, 仍使用一些老旧设备, 安全设施和防护不到位, 生产工艺和管理落后, 安全教育培训投入不足。整改需要投入不小的资金, 加大了生产成本,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使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企业生存面临困境。

5.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许多企业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注重产品生产、销售、质量等环节管理, 认为安全生产只能增加生产成本, 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而忽略安全生产的管理。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不能及时依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 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无章可循, 导致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 经济是两条边, 安全是底边, 如果没有底边的支撑, 即使经济发展再快也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 可见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把“安全发展”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强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粉尘爆炸事故、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就是反面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要坚持防患于未然, 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确保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责任如山。轻视安全生产的严重后果, 绝非一时的经济效益所能弥补。“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如果把企业的经济发展比做“九层之台”, 那么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这九层之台的最关键的“累土”, 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石。

2.经济发展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

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大量投入有赖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事故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产物, 而事故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就证明了这一点。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经济发展加大投入, 如果经济发展上不去, 没有足够的资金, 那么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难以维持, 员工的基本保障就难以实现, 安全投入也无从谈起。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 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突发性应有清醒的认识。要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红线”不能触碰、“底线”不能逾越, 完善相关程序, 不留任何隐患。

许多安全隐患是长期经济发展阶段安全投入不足带来的欠账, 要依靠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完善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基础上,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整改隐患。没有快速、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作为安全投入的资金源泉, 就扭转不了事故高发的现状。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维护企业、职工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联合颁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了不同行业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标准, 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项目安全生产条件, 并在生产成本中列支。因此, 从长远角度看,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 就要加快经济发展。

3.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三个重要文件中, 安全生产被提到了一个极重要的位置。安全生产要与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 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计划,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系, 与经济发展一样使安全生产实现量化考核, 纳入政府、企业和干部业绩考核内容, 真正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既像利矛和坚盾, 相互矛盾, 又像人们的左右手, 缺一不可。企业追求的是确保资产最快最大地增值, 同时通过资产的增值, 为员工提供成长的平台, 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一个没有安全生产秩序和环境的企业, 一定是个没有希望的企业。著名安全经济学家罗云在其《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一书中指出:“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事故整改产出比, 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的比例是1:5, 这是安全经济的基本规律。”现代安全经济学“金字塔法则”认为:预防性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 相当于制造时的10分安全型效果, 进而达到运行投产后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

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 不仅可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下降, 而且能够通过避免事故发生, 给企业和社会带来隐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像走钢丝, 必须不偏不倚、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有效地实现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离不开安全生产的稳定基础。只有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是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重要抓手。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篇3

关键词:危险驾驶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吸收 竞合

关于危险驾驶罪,《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此规定,学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在司法实务中二者关系的界定,从而更加明确地区分二者的关系,更好的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得到运用。

一、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关系

在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与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没有明文规定具体行为结构与方式,导致"其他危险方法"没有限定,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还存在距离。所以,笔者一直主张"以其他危险方法"仅限于与放火、爆炸等相当的方法,而不是泛指任何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方法,"以其他危险方法"只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的"兜底"规定,而不是刑法分则第二章的"兜底"规定;单纯造成多数人心理恐慌或者其他轻微后果,不足以造成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致人重伤、死亡结果的行为,不得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某种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犯罪构成,以其他犯罪论处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尽量认定为其他犯罪,不宜认定为本罪。

但是,这并不意味危险驾驶罪的增加,使得一切危险驾驶行为均仅成立危险驾驶罪。相反,危险驾驶行为依然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首先,刑法增加危险驾驶罪是为了合理扩大处罚范围,而不是为了限制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的适用。其次,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与罚金,将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的行为认定为危险驾驶罪,明显不当。最后,人们习惯于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称为"口袋罪",进而对该罪持否定态度。其实,如果从适用的数量来说,最大的口袋罪是盗窃罪,但没有人对盗窃罪持否定态度。如果从适用的具体形态来说,盗窃罪、故意杀人罪都是最大的口袋罪。因为盗窃罪包括了盗窃形形色色的财物和形形色色的盗窃行为,故意杀人罪包含了杀害各式各样的人和各式各样的杀人行为。所以,仅以某罪属于所谓口袋罪为由予以否定的做法,并不妥当。本文的观点是,只要危险驾驶行为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就属于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罪名,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笔者观点

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存在着竞合的关系。只有当危险驾驶行为相当严重,采取避让措施对阻止实害结果的发生没有意义或者意义很小时,该危险驾驶行为才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行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只有当行为人对其危险驾驶行为具有直接故意时,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才具有相同的主观恶性。此时,二者才发生竞合。其他情况下,二者不竞合。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研究何种情况下两罪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

(一)何种情况下,两罪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兜底条款,该罪的客观行为有两个特征:一是该罪具有与放火、爆炸等相当的危险方法;二是行为人对于危险状态的出现和重大实害结果的发生,不会采取措施来避免。而危险驾驶罪行为特征表现为,在实施危险驾驶的过程中,行为人会采取措施避免危险状态和实害结果的发生。

因此,一般情况下,二者不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但某些严重的危险驾驶行为,如在醉酒并丧失驾驶能力的情况下驾车,或在城市道路上高速飚车等,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巨大威胁,且有转变为重大实际损害的现实可能,是与放火、爆炸等相当的危险方法,而且即使行为人采取避免措施,但其阻止实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此时的避免措施没有意义,此时的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可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何种情况下,两罪具有相同的主观恶性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放火、爆炸等罪一样,都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足以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或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实害结果发生。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危险状态与实害结果的出现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直接故意或者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一般情况下,二者不发生竞合,只有当危险驾驶行为相当严重,采取避让措施对阻止实害结果的发生没有意义或者意义很小时,该危险驾驶行为才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行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只有当行为人对其危险驾驶行为具有直接故意时,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才具有相同的主观恶性,二者才发生竞合,才能将危险驾驶行为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危险驾驶罪的立法不足及完善

本罪的立法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本罪的行為范围过窄。实践中,除了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之外,还有诸多类型各异的危险驾驶行为,譬如,超载驾驶、药后驾驶、疲劳驾驶、逆行驾驶、无技能驾驶、驾驶有严重安全隐患机动车,等等。不言自明,这些违章驾驶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其危险性及其程度并不逊于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行为,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只规定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这两种行为表现,有挂一漏万之憾。从刑法严密性和实用性上讲,在本罪罪状中增加兜底条款,实属必要。

其次,本罪的刑事责任存在重大断层。这主要表现在,危险状态下的危险驾驶行为与实害状态下的危险驾驶行为的刑事责任之间存在严重的罪刑失衡。当行为人对自己的危险驾驶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心理时,如果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以危险驾驶罪论处,最高法定刑为拘役;如果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应依照《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其最低法定刑为十年。这样,危险状态下的危险驾驶行为和实害状态下的行为驾驶行为在刑事责任方面存在一个极大的断层,导致立法上无法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以笔者之见,由于本罪的危险性与普通公共危险犯的危险性具有相当性和类似性,因而,有必要提高本罪的法定刑,从而使本罪的法定刑与普通公共危险犯的法定刑大体保持统一。

基于以上分析,就本罪的立法完善笔者提出如下修改建议:"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实施其他危险驾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危险驾驶罪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关系[J].人民法院报,2011,05,11.

[2]张健.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分[J].检察日报,2011,08,10.

[3]戴有举.危险驾驶罪初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22条之解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1期.

试析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 篇4

论文摘要:危险驾驶罪入刑后,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以及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等三个问题是必须理清的,本文致力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本罪与相关犯罪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追逐竞驶 醉酒驾驶 相关犯罪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本罪包含两种行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其中,前者须达到情节恶劣方能定本罪。自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生效实施以来,司法机关对危险驾驶案件的处理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更准确有效打击该类犯罪,司法机关应当正确而全面理解本罪的构成要件,并处理好本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这是司法实务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根据刑法规定,危险驾驶罪包含两个行为类型: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

(一)追逐竞驶的构成要件

所谓追逐竞驶,是指行为人在道路上高速或者超速行驶,随意追逐、超越、频繁、突然的并线等行为,然刑法规定,追逐竞驶达到情节恶劣才科处刑罚,因此,追逐竞驶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并且达到了情节恶劣,才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当科处刑罚。作为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追逐竞驶的行为我们需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本罪的构成要求并不限定发生的公共道路上,前已述及,因为本罪为危险犯,因此,只要行为人的追逐竞驶行为对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或者生命产生危险即可构成本罪,因此本罪可发生在其他道路上,如学校的道路,工矿厂区的道路上及人行道上。第二,本罪以高速驾驶、超速驾驶为前提,但单纯的高速及超速驾驶并不构成本罪,还须有随意追逐、超越,频繁、突然的并线等危险行为。因此,非高速、超速驾驶不构成本罪,但本罪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国外某些国家规定的超速驾驶罪。第三,本罪行为方式有多种,包括超速驾驶,也包括随意追逐其他车辆,超越其他车辆,频繁或者突然的与其他车辆并线,近距离的驶入其他车辆之前等等。第四,二人以上基于意思联络和单个行为人均可实施本罪的行为,可以构成本罪。如行为人驾驶机动车针对救护车或者消防车等车辆实施刑法规定为危险驾驶的行为,可以构成本罪。最后,追逐竞驶成立本罪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对情节是否恶劣的判断标准应是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造成了对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生命的危险。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达到情节恶劣在实践中应以道路上的车辆多少,行人的多少以及驾驶的时段与路段,速度以及驾驶的`方式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若在完全没有其他车辆或者行人的欢叫野外追逐竞驶的,未对他人的生命和身体造成危险的,笔者认为不应认定为情节恶劣。另外,追逐竞驶的主观方面要求为故意,但对目的和动机无要求,只要行为人的追逐竞驶行为产生了抽象的公共危险且到达情节恶劣的定罪标准,就应当科以刑罚。

(二)醉酒驾驶的构成要件

刑法规定,所谓醉酒驾驶,是指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相关规定,行为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即为醉酒状态。因此,机动车驾驶人员明知已经饮酒,故意驾驶机动车辆,被查出后的酒精含量在80mg/100ml以上即构成危险驾驶罪。由于本罪是抽象的危险犯,因此现有司法实践中查处醉驾的做法是由交警进行抽查,首先对司机进行呼气检测,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抽血取证。检测结果如果行为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即属于醉酒驾驶行为,无需具体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公共危险性。

实践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醉酒驾驶为故意犯罪,行为人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那么就不构成本罪,当然,行为人对醉酒驾驶的认识并不需要细化到对酒精含量多少的认识,只需要行为人认识到喝了一定的酒然后又驾驶机动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醉酒驾驶。因此可以排除行为人关于只认识到其为酒后驾驶并未认识到醉酒驾驶的辩解。行为人并未主动喝酒(如在饮料中被他人掺了酒精),且在驾驶前也未意识到已经喝酒,不构成本罪,但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在驾驶机动车之前意识到其已经醉酒的,应当认定为故意醉酒驾驶。

二、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关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分项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危险驾驶罪为故意犯罪。在实务中,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点值得一谈。

1.交通肇事以危险驾驶行为为前提。前已述及,危险驾驶罪乃故意犯罪,但由于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过失造成他人伤亡的结果,如果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2.不以危险驾驶行为为前提的交通肇事罪。这种情况是单纯过失犯的交通肇事罪,如未依法取得驾驶资格证的行为人驾驶机动车辆,虽然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行为人对此行为应当以交通肇事罪罪定罪处罚。

3、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与方式与危险驾驶行为的关联。交通肇事后行为人逃逸的情节是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升格的条件。在实践中,逃逸行为与方式又于本罪中的危险驾驶行为相关联。因此,行为人喝酒后驾驶致人伤亡之后又逃逸的,由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升格重于本罪,构成想象竞合犯,依照从一重处罚的原则,应当一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但适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

综合以上所述,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既符合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又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三、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 篇5

安全标签与标识的管理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上应有符合规定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当危险化学品由原包装物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包装物内时,转移或分装后的包装物应及时重新粘贴标识。

化学品安全标签脱落后应确认后及时补上,如不能确认,则以废弃化学品处置。

实验室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标识应保持清晰、完整,包括:警示标签;消防安全标志;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永久性安全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领用

危险化学品的发放应有专人负责,并根据实际需要的最低数量发放。

剧毒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的领取,应由两人以当日实验的用量领取,如有剩余应在当日退回,并详 细记录退回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领用时应填写危险化学品领用记录,按品种、规格记录购入、发放、退回的日期、单位及经手人、数量以及结存数量和存放地点。领用剧毒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时还应详细记载用途。

样品管理

应有专人对送检样品的管理负责,并对保存期内的样品实施监督。

送检样品应有标签,样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签。

样品应存放在符合送检方要求的专用样品柜或样品间内。

5、储存条件

储存条件和方法

需要低温储存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防爆型冰箱内。

腐蚀性化学品宜单独放在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储存柜或容器中。

爆炸性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应分别单独存放在专用储存柜中。

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的通风型储存柜内。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可参照 GB 15603 执行。易燃易爆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毒害性化学品的储存方法可分别参照 GB 17914、GB 17915 和 GB 17916 执行。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应与相禁忌的化学品混放。

气瓶应按气体特性进行分类,并分区存放,对可燃性、氧化性的气体应分室存放。气瓶存放时应牢固地直立,并固定,盖上瓶帽,套好防震圈。空瓶与重瓶应分区存放,并有分区标志。

危险化学品包装不应泄漏、生锈和损坏,封口应严密,摆放要做到安全、牢固、整齐、合理。不应使 用通常用于贮存饮料及生活用品的容器盛放危险化学品。

储存限量

每间实验室内存放的除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外的危险化学品总量不应超过 100L 或 100kg,其中易燃易 爆性化学品的存放总量不应超过 50L 或 50kg,且单一包装容器不应大于 20L 或 20kg。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篇6

一 本岗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带电操作或移动设备、电缆,误送电、误操作。二 操作规程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各部感官无严重缺陷。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鉴定合格,持有国家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认可的《电工操作上岗证》才能进行电气操作。必须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器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电工对车床、仪表、设施、灯光及电路检修时,应根据车型和线路设置正确操作,避免因电路漏电、断路、短路现象引起高温着火,确保车床、仪表、设施工作正常,准确,灯光明亮,接触良好。6 局部照明必须用36伏及以下的安全电压,在特别潮湿的现场和金属封闭容器内,用12伏电压,不准使用单线圈降压,变压器的一次线不得长于二米。7 行灯变压器的外壳,必须牢固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严禁在接地接零线路上接熔断器和开关,更不准以工作零线代替保护零线。在同一电网中,不准某些设备采用接零保护而加一些设备采用接地保护,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在设备和设备之间不准串联。设备与电器安装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测试运行,方向正确后方可交付使用。10安装临时线路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与标准敷设,使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需长期使用的设备,应及时敷设正式线路。临时线路不用时,需即时拆除。11维修线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12在大的工程安装和分散的检修中,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工作前要交待相关安全及应采取的措施,工作范围以及应注意事项。调试前要清点人数、工具和清理 现场,在不可少于两人对线路进行调试,确认人、物无遗漏时方能试送电。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停电作业时,须经领导批准,并在有经验的电工监护下,采取安全措施方可工作,严禁带负荷接线和断线。

1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工作中所有拆除的电线要处理好,带电线头包好,以防发生触电。

16所用导线及保险丝,其容量大小必须合乎规定标准,选择开关时必须大于所控制设备的总容量。17 遇有雷雨天气时,在户外线路上和引入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及连接的刀闸上,工作的人员应停电工作。工作完毕后,必须拆除临时地线,并检查是否有工具等物漏忘电杆上。19发生火警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粉质灭火器或黄砂扑救,严禁用水扑救。

20工作结束后,必须全部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段,拆除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仪表等随之撤离,原有防护装置随时安装好。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我院体检(公务员、企业员工)中确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82人为实验组,男性140人,女性42人;对照组是从同一单位中选取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性别相同、尿酸正常的体检者所组成。两组平均年龄为43.62±11.35岁、45.28±12.13岁,无显著差异(P>0.05);尿酸分别为396.78±51.22 umol/L、322.24±49.64 umol/L,有显著差异(P<0.01)。

1.2 方法

血压测量采用汞式标准袖带血压计,取坐位至少休息5分钟以上测量右上臂血压,以Korotkoff第1音及第2音作为收缩压与舒张压,连续测量3次,间隔30秒,取平均值作为被调查者的血压值。身高、体重脱去外衣和鞋帽后测量。采被调查者空腹静脉血(禁食12小时),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均用酶法测定。检验仪器采用罗氏MODULARP生化仪,原厂配套试剂。

1.3 诊断标准

男性尿酸≥420 umol/L、女性≥360 umol/L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SBP)≥140 mm Hg(1mm Hg=0.133Kpa)、舒张压(DBP)≥90 mm Hg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者。BMI 24~27.9 kg/m2为超重,BMI≥28为肥胖。符合下述3项中任何一项者为血脂异常:TC>5.2 mmol/L、TG>1.7 mmol/L、HDL-C<0.9 mmol/L;高血糖者为空腹血糖≥6.1 mmol/L。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患病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高尿酸血症组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

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SBP、DBP、TC、TG、空腹血糖平均水平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性分析。

表2显示,高尿酸血症组中具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超重肥胖)比例高于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同时有0、1、2、3~4种危险因素的比例依次为13.70%、27.50%.33.00%、25.80%,正常组依次为45.60%、29.10%、19.80%、5.50%,具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流行病学提示,高尿酸血症是成人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2]。本研究也显示高尿酸血症组的SBP、DBP显著高于正常组,血尿酸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相互影响。Mazzali[3]等动物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下调,导致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可引起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使组织缺氧、血乳酸水平升高,与尿酸竞争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本次研究高尿酸血症BMI、TC、TG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明显的聚集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与文献结果一致[4]。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及其聚集性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共同原因[5]。研究认为,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使肾脏排泄尿酸减少[6],而且影响肝脂肪酶和脂蛋白酶活性,使脂代谢紊乱,促进TG的合成,抑制HDL-C的合成。尿酸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仍有争议,尿酸与CVD的关系呈J型曲线,尿酸最低者抗氧化能力减弱,CVD事件反而增加;尿酸最高者,由于尿酸的毒性作用,CVD事件也增多;只有中等尿酸水平,CVD事件最少[7]。这可能与尿酸的“双重”作用有关,有益作用是其抗氧化作用,不利作用是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引起内皮功能异常[8]。

综上所述,血尿酸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互关联,血尿酸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高嘌呤、高蛋白食物,少饮酒、适当运动,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各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Milionis HJ,Liberopoulos E,Goudevenos J,et al.Risk fastorsfirst ever acute ischemic non-embolic strockein elderly individuals[J].Int J Cardiol,2005,99(2):269-275.

[2] Sundstro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Relations of serum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33.

[3] Mazzali M,Hughes J,Kim YG,et al.Elevated uric acid increaserblood pressure in the rat by a novel crystal-indeprndent mechanism[J].Hypertension,2001,38(5):1 101-1 106.

[4] Nagahama K,Iseki K,Inoue T,et al.Hyperuricemia and cardio-vasular risk factor clustering in a screenedcohort in Okinawa,Japan[J].HypertensRes,2004,24(4):227-233.

[5]李秀钧.胰岛素低抗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Alderman M,Redfern JS.Serum uricacid-a cardiovasular risk factor[J].Ther Umsch,2004,61(9):547-552.

[7]高血压杂志编辑部.血尿酸的两重性——不要谈“尿酸”色变[J].高血压杂志,2004,12(4):281-28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探讨 篇8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监管 制度体系

1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放射性、腐蚀性,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损伤的化学品。这些危险化学品在其生产、经营、存储、运输、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若处理不当疏于管理,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的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显著增加,很多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性、反应性和毒性本就决定了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现代化学工业的生产呈设备多样化、复杂化及过程连接管道化的特点。如果管线破裂或设备毁坏,会有大量易燃气体或液体瞬间泄放,迅速蒸发形成蒸气云团,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云团随风漂移,飞至居民区遇明火爆炸,造成极大灾难。危险化学品由于设备密封不严,人员操作失误或处理不当等因素,容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会导致人员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死亡,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严重污染。正是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使我们在利用其益处的同时,也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避免其带来的对生命、财产、健康及环境的伤害和损失。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我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法规体系,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和标准,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名录》等,这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制度建设本身存在着立法滞后、制度体系标准矛盾、与国际不接轨等突出问题。

化学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至今为人们所知的化学品有500-700万种之多,且每年以数万种的速度产生新合成化学品,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危险化学品。国家现行最新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和《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都是2003年出台的,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新化学品没有按照危险化学品登记要求进行注册登记,造成安全监管的漏洞,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制度中包括原化工部、交通部、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规定和标准。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执法者无章可循,企业无所适从。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管理上缺乏多部门共同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各部门按照行业特点自行制定标准,造成了实际监管的难度。

我国作为危险化学品进出口大国,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不接轨。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登记中产品归类不同。危险化学品标签差异明显,给安全监管带来困难。

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登记监管难度大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行登记注册制度,这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缺乏有力的制约手段。在登记开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认为登记工作进行与否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不能积极响应和认真配合。

危险化学品登记对象为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化学品登记机构,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在实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中很多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达不到登记注册条件,市级和企业没有明确的登记监管部门,缺少技术支持指导,监管体系不完善。同时存在监管部门不同,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例如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需要公安部门进行登记,剧毒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名单一部分掌握在安监部门手中,还有一部分为公安部门所掌握。实际登记过程中就有一个互相协调、沟通及资源共享的问题。

2.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备 危险化学品大多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性,如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过程中如有不慎,会造成的大量危险化学品泄露,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污染。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苯胺爆炸,造成影响恶劣的松花江污染国际事件,暴露出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问题严重。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方面法规和要求,各部门、企业组织人员编写了应急预案,但大多都是敷衍了事,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没有针对性及目的性,可操作性差,且没有按照要求认真进行演练。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还是处于手忙脚乱,临时抱佛脚,仓促面对的现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一个多部门合作,分工明确,综合协调的体系,而今我国目前的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理还处于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状况,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接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得执法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修改,消除法律、法规、标准的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弊病。

一是尽快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部分条款,尽快修订新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当前应对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实施新的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完善新化学物质申报监管;二是加快制定完善有关危化品安全的配套规章,在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技术、危险化学品限量标准、重大危险源鉴别标准、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等方面需加强研究,统一监管标准;三是在危险化学品分类制度、标签和标志、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需进一步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从而基本建立起以《安全生产法>为总纲,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核心,以相关配套规章、规程、标准和地方性法规为基本组成部分的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的全过程的依法管理新局面。

3.2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全程监管 进行化学品登记管理是各国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行作法。国外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欧盟、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等,都制定或实施了化学品登记制度或新化学品申报制度。我国应将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作为一种行业准人凭证和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将不能通过登记审核,不能领到证书。没有证书的企业,可以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证等,可以取消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等工作的资格。

危险化学品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环节多,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显著特点,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对全部危险化学品采取登记管理,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对管辖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废弃等环节进行实时的监管。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环保、经贸、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3.3 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应注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预案体系、开展风险分析、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科技术水平和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其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要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其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我国已在全国8个地市(上海、吉林、沈阳、天津、济南、青岛、株洲、大连)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初步建立起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网络,应加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提高自身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

[2]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6).

[3]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26(6).

[4]韩丹琦,范礼彬.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1.

安全与危险的发展关系 篇9

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若干重要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2008‟113号)要求,为准确评估我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深入剖析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研究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认识和把握工作规律,探索建立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途径,决定开展危险化学品与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情况调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巩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成果,通过进一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完善工作思路,研究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管理工作,提出工作措施和建议,探索构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途径和措施,形成基本情况清楚、问题分析准确、工作目标明确、对策措施有力的课题研究报告,为总局党组决策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

(一)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主要问题与对策 ⒈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重点了解氯碱企业、涉及光气的企业、大型化工企业情况。

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地方法规情况,规定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的情况。

⒊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队伍(包括体制、机构、人员情况)。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主要工作情况(包括行政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许可、专项整治、隐患治理、园区规划、科技进步)。

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

⒍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情况。

⒎近三年来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及原因分析报告(包括典型事故案例)。

⒏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⒐各地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好做法和经验。⒑下一步工作措施与对策、建议。

(二)我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现状、主要问题与对策 ⒈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及其培训情况、产品种类、产值(销售额)及出口情况、安全生产和经营许可情况等。

⒉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机构、人员情况: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其落实情况。

⒊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及产业整顿提升情况:湖南、江西、安徽、广西、河南、四川、贵州、内蒙古8个重点省(区)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制订情况,规划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政策措施;设区的市贯彻落实省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措施情况;湖南浏阳、醴陵,江西上栗、万载,广西合浦,内蒙古敖汉旗等重点烟花爆竹生产县(市)地方产业政策情况。

⒋烟花爆竹标准执行及标准化工作情况:现行有关烟花爆竹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情况;亟待制订(修订)的烟花爆竹国家和行业标准需求情况。各地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

⒌烟花爆竹安全评价工作和“三同时”情况:各地具有相应资质的烟花爆竹安全评价机构情况;各地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近年来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实施新建、改建、扩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三同时”要求及工作情况。

⒍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情况:各地已经成熟使用和正在研发的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基本情况;针对使用机械生产烟花爆竹的新情况采取的安全监管措施。

⒎烟花爆竹药物安全监管情况:氯酸钾购买、销售、使用登记档案的建立情况;各地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工作开展情况;

对检查发现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和违规经营含氯酸钾烟花爆竹企业的处罚落实情况;企业对新配方药物的检验检测情况。

⒏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情况: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从事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及近年来接受的培训情况。

⒐烟花爆竹事故情况及原因分析:近三年来烟花爆竹事故分析。

⒑烟花爆竹“打非”工作情况:各级政府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工作情况;基层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经验做法。

⒒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排查发现隐患整改落实情况;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建立情况;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及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情况。

三、调研方式

(一)危险化学品方面。要结合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召开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专题研讨会,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有效对策措施。

(二)烟花爆竹方面。针对调研内容,编制相关调查问卷表格,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全面细致地摸清烟花爆竹行业及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情况;在调研省份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讨论有关工作措施。

四、调研要求

(一)全面摸清我国危险化学品与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现状,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二)在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当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探究内在规律。

(三)明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明确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提出有理论高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四)请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在10月底前根据调研内容的要求形成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报告和相关调查统计表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司。

联系电话:010-64463239(危化品)、64463354(烟花爆竹)传真:64463070

电子邮箱:chemsos@chinasafety.gov.cn 附件: 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基本调查表

2.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调查表

3.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基本调查表

4.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调查表

5.氯酸钾专项治理工作调查表

6.烟花爆竹产业发展(或安全发展)规划制订调查表

7.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调查表

8.烟花爆竹安全评价机构情况调查表

9.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情况调查表

10.烟花爆竹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调查表

上一篇:论孤独作文下一篇:乡镇广播电视台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