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谚语

2024-12-26

立秋的谚语(通用12篇)

立秋的谚语 篇1

1、立秋三天遍地红。

寓意:春天种下的作物,到了秋天就要逐渐泛红成熟了。

2、立秋三天,寸草结子。

寓意:立秋之后,作物步入成熟期,就连一寸长的小草也开始结子。

3、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寓意:立秋之后,已过了大部分作物的播种时节,如此时才种芝麻,已无收获的可能性。

4、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寓意:立秋若是在农历七月,日子感觉过得慢;立秋要是出现在农历六月,人们就会感觉日子过得很快。

5、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寓意:秋风指北风而言。农历七月间正是暖空气势力还较强的时候,如这时出现北风,就容易把当地的暖空气抬升起来产生降水。这就是“七月秋风雨”的道理。农历八月间,南方的暖空气日益衰退,北方的冷空气大举南下,气温一次比一次降低,故有“八月秋风凉”的说法。

立秋的谚语 篇2

作为一个山西人,我有着对于山西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不论是山西人民的淳朴热情还是厚重的地域文化, 都早已融入到了我的骨髓之中。向西而行,伴随着阵阵驼铃的是晋商们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暮鼓城钟,伴随着石刻上佛祖神秘微笑的是山西巧匠们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精湛手艺;流连忘返,层出不穷的高山瀑布是山西美景的形象代言;回味无穷,花样百出的面制食品是山西美食的生动描述。

但是,在自豪之余,我们也感叹繁华的衰落,昔日富甲天下的晋商大院现在也只剩下零零散散的破碑残匾, 往日汇通天下的票号,如今也成了只供游客观光赏景的花架空壳,就在我们怀疑以晋商为代表的山西精神是否早已在我们身上旁落的时候,话剧《立秋》的横空出世将这种疑虑彻底地打消,在这个话剧中,我们看到了山西精神的回归。

在那个时局动荡不安的年代,生意遍布全国的晋商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汇通天下的丰德票号也在劫难逃。 总经理马洪翰面对客户挤兑、天津分号被烧、大批国内外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他谨记祖训,立誓无论如何也要让丰德票号度过难关。副总经理许凌翔则另有想法, 他要让丰德票号顺应潮流,融入到现代银行之中。丰德票号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一场关于手足之情与事业的战争开始了。

在处理丰德票号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之间展开了一场较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使得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的复杂。马洪翰索要面对的挑战还不仅仅是这些。他唯一的儿子不愿意再走父亲的老路,一去不会。他送去西洋留学深造,想要将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未婚女婿———许凌翔之子许昌仁,回来之后却带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友, 并且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银行的筹备人员。他疼爱的女儿在绣楼上苦守了六年,等到的确实未婚夫另有所爱的消息,最后离家出走赴上海求学。森严巍峨的马家大院就在这种社会的变革之力中瓦崩离析,是时代的前进彻底摧毁了马洪翰的根基———晋商的根基。马洪翰的家庭在时代的漩涡中来回翻滚,一系列的生动人物就被放置于具体情感与情理的激烈冲突之中,在环环相扣的故事链条里共同演绎出一场波澜壮阔的戏剧人生。

故事以两条线交叉并进展开,一条是在时代的变革中如何发展家族与事业;另一条是几代人之间反复纠缠的恩怨情仇。由此产生了一对又一对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在随着地点的变换在不断的转换,矛盾与矛盾之间环环相扣,大矛盾之下有数个小矛盾,在丰德票号何去何从这个大矛盾的斗争下,又置入昌仁与瑶琴的婚姻悲剧、马洪翰父子的价值观差异,也正是这些小矛盾一点点地把大矛盾充实起来,通过小矛盾的演绎把特定历史时期的大矛盾衬托得淋漓尽致,使得剧情丰富动人。整出戏就是在丰富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气呵成。

首先,《立秋》打破了以往影视剧作中的传统的创作主旨,更加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批判性质,对于晋商荣辱兴衰有了更加深入的反思,同时又对晋商坚韧不屈的精神予以肯定。其次,《立秋》拥有更加广阔的创作视角, 运用了当代人的独特眼光去审视那段历史,在重现历史的同时,又加入了更多现代的观点,使得这出戏剧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在剧末,剧末,一个男童牵着马洪翰的手不停地,天真地询问。

男童:老爷爷,这树叶长的好好的,怎么就落了呢?

马洪翰:立秋了。

男童:后来呢?马洪翰:白露。

男童:后来呢?

马洪翰:霜降。

男童:后来呢?

马洪翰:立冬。

男童:后来呢?

马洪翰:小雪。

男童:后来呢?

马洪翰:大雪。

男童:后来呢?

马洪翰:立春。

男童:后来呢?

马洪翰:(陷入沉思)……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剧作者对于未来的期望, 尽管在立秋之后会有更加严酷的天气,但是,在苦难的最后,终究会有希望的到来,就像立春一样,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给予了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

立秋的养生秘密 篇3

防“秋老虎”伤人高招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特别是秋后久晴无雨时,暑气更加逼人,民间素有“秋老虎”之说。但只要注意饮食和正常的起居习惯,“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1.注意防晒,白天尽量在阴凉处工作,如果无法避免在烈日下的工作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做好防晒工作。

2.注意饮食,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就从餐桌上撤除,要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但也不能过于清淡,要注意营养均衡。

3.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要多饮水,每天至少饮1000毫升以上。

4.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出丢失的钾,但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

5.要注意保护室内空气流通,空调房室内外温差不要大于7℃。

6.要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7.在“秋老虎”这样的天气里,不要放松对寒凉的警惕性,不要忘记秋天昼夜凉的特点,早晚要注意加衣,防止受寒。

8.心脑血管病人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绿茶有强抗氧自由基作用,有防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首选夏季饮料。

立秋后运动排毒攻略

过后,空气干燥,空气中漂浮的粉尘、有害气体与金属微粒等有毒物质会通过呼吸侵入肺泡与支气管。此时,不妨借助主动咳嗽法予以清扫。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呼气时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遍,每做完一遍后进行几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只要每天坚持这样做,可保持肺部清洁。

此外,以下这些合理运动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帮助皮肤和肺脏排毒。

快步走 我们每天都要走路,只需在走路时加快速度,尽可能大地摆动和舒展手臂,就是最简单方便的排毒运动,它可以刺激淋巴、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

瑜伽 瑜伽是很好的排毒运动,能够帮助血液循环,润滑关节,通过把压力施加到身体各个器官和肌肉上来内外调节身体,展开排毒行动。

弹跳 弹跳可以刺激淋巴系统排毒,松弛紧张的情绪,降低胆固醇,改善循环和呼吸。

冷水浴健身正当时

冷水浴指用5-20℃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其次,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而且洗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立秋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这样到了深秋和冬季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应,特异体质的人群如碰冷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不可进行冷水浴,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

立秋养肺

饮食养肺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

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古代医书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是说如果没有适当保暖、避风寒,或者经常吃喝冰冷食物饮料,则容易损伤肺部机能而出现疾病。

因此饮食养肺应多吃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但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

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疗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搭配则功效更佳。

药物养肺

药补主要是指配以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比如:西洋参、百合、杏仁、白木耳、黑木耳和鳖甲等中药材,在秋季都可以使用。

当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也要有所选择,“凡药能治病,一定要对症。”因此,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下药,不能滥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儿童及老年患者来说,秋季忌滥用补药。

药粥养肺

枇杷梨皮川贝饮(润肺止咳): 枇杷叶15克,鲜梨皮15克,川贝10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适用于肺热,口干咳嗽者。

黄芪山药粥(补肺气):黄芪3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药、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适用于肺气虚,容易感冒者。

百合杏仁赤豆粥(清肺火):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运动养肺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立秋饮食进补八大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nlc202309011447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 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 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 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立秋吃什么好

10颗葡萄狙击中风

男人患心脏病、中风的概率比女人大得多,不过要化险为夷也不难。轻松解决之道就是坚持每天吃上10颗葡萄,而且最好连皮一起吃。

3杯橙汁减少一半心脏病危险

医学专家认为,一个人每天饮用三杯半鲜榨橙汁(约750毫升),血脂水平便可以下降30%,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可降低一半。

50克南瓜子保护前列腺

对中年人来说,前列腺疾病发病率最高。每天坚持吃1把南瓜子(50克左右)就可保你无病一身轻。

1/2瓣生蒜防肠癌

肠癌是危害中年人健康的第三大肿瘤,尤其对于爱乱吃海鲜的人们来说,肠癌比较喜欢“光临”。新西兰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蒜具有一定的防肠癌功效,每天半瓣大蒜就足够了。

4餐菠菜保护视力

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来说,对眼睛的呵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专家认为,每周吃上2-4次菠菜,即可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秋天在人们的眼里都是很悲凉的,不过对于立秋这个时节来讲并非如此,它还会让你感受夏季的炎热,不过过后天气就会慢慢转凉了。

立秋防食品、衣物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 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预防

一是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二是经过清洗的水果更易发生溃烂,所以应现吃现洗。如果局部发生霉变,可以将霉变的部分削掉后,再往周围扩大去除一厘米,其他 部分可以食用。如果一半霉变,就应丢掉。三是衣物洗后最好晾在阳台上,阳光照射、通风可防霉变。冬天衣褥也应每月拿出通风日晒,防止发霉。

总之,立秋之时天气仍然很热,暑湿未去,还应防暑降温、防霉变。

立秋节气的谚语 篇4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

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

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

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

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

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

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

畜禽管理要加强,要紧预防牛流感。

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

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六月立秋紧“丢丢”,七月立秋秋里游.(闽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秋后还有二十四个饿老虎。(陕西安康)

秋后加一伏。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立了秋,凉飕飕。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得用。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浅谈话剧《立秋》 篇5

关键词:立秋,话剧,艺术性,晋商

《立秋》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话剧,且不说它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单从剧中每次有演员念到“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观众也会跟着默默念,就足以说明它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

《立秋》作为山西话剧院重振的一部大作,启用了著名导演陈颙及一流的舞美、音乐等制作,在全国巡演200多场,好评如潮,影响力广泛。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自有它的成功之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立秋”的选择与运用

该话剧以“立秋”命名,整个剧中也贯穿着立秋这一概念。话剧以马洪翰拉着孩子从门里走出来说到“立秋”开始,也以此情景的延续作为结束,首尾呼应,使整个话剧完整、统一。同时,“立秋”是由热转凉的标志,预示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话剧结尾处说“立秋了,冬天接踵而至,春天还会远吗?”与马洪翰牵着的孩子这一意向共同展现了“希望”,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另外,“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立秋”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立秋》的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该话剧选取24节气中的“立秋”这天讲述故事,也就把宏大的历史主题、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故事中的多重矛盾集中在一起表现了。因为故事层次多、主题高,选择立秋,并按时间顺序循规蹈矩的去讲述,使整个话剧显得平稳、有气势,浩浩荡荡直抵人心,有了大家风范。也就是这种中规中矩的方式,使观众感受到一份厚实的尊重和一种对人们的审美的呼应。靠着不疾不徐的演绎,观众在没有大喜大悲的情绪跌宕之下,默默地承受着难以宣泄的家仇国恨,那是一种过于深沉的爱以及对于社会诚信的价值的思考。

二、两条线索

“矛盾”是戏剧的核心、故事展开的方式,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立秋》围绕两条线索交叉并进的讲述方式,使情节与情感不断累积,推向高潮。其两条线索为:1.发展事业与家族该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2.几代人不同的生活与命运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由此也产生了多重矛盾,这些矛盾随着地点的转换前一个矛盾又为后一个矛盾做了铺垫。《立秋》中大矛盾套小矛盾,在“银行派”与“票号派”这对大矛盾的斗争下,又置入昌仁、瑶琴的婚姻悲剧、马家父子的价值观的冲突等小矛盾,也正是这些小矛盾才把这样的大矛盾充实起来,通过《立秋》中的小矛盾的演绎把特定时期的大矛盾衬托得淋漓尽致,使得剧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立秋》的整场戏都是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一气呵成的,所有的情节安排也都按照戏剧矛盾的冲突进行设置。

三、题材的选择

《立秋》的题材是很热的晋商题材,讲述了丰德票号马氏家族在民国初年,面对客户挤兑、天津票号被烧、大批国内外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总经理马洪翰恪守祖训,循规蹈矩,誓死为丰德护牌守门,副经理许凌翔则主张革新,将丰德票号融入现代银行业的轨道。他的儿子不愿继承祖业,随戏班一去不返。他送去西洋留学的未婚女婿许昌仁,学成回国时却带着留学女友,并且变成了国家银行筹备人员。他的女儿独守了六年,遭遇情变痛不欲生,离家出走赴上海求学的悲剧故事。题材似无新意,但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是一场不同以往的晋商故事。它不像其他电影电视中那样重叙晋商辉煌,而是讲它的没落,开始反思和批判。它客观地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清醒的反思,同时也对其传统精神予以肯定,不局限于历史的视角,而是运用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去翻新历史,在传统重现的同时,又加入现代话语阐释,具有了更深的意义。

四、深刻的思想内涵

剧中多次提到“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不由让我们去回想那些古训: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不可废,道唯一勤。功不妄练,贵专本业。本业者,所生所托之业也。假如厕身士林,则学为本业;寄籍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计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此其为一,虽云不一,然无不可资以养生,资为送死,资以嫁女娶妻。……无论士为、农为、工为、商为,努力自强,无少偷安,则人力定可胜矣,安在今日贫族,且不为将来富矣!是啊,人,一撇一捺,要立,人无信不立,只有立着的才是“人”。

《立秋》还有另一层深刻的内涵,即新思想与旧思想,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冲突。终于,丰德因不顺应潮流,不与国家银行合作最后淹没在历史的潮流里。这便是时代大历史背景下的悲哀和反思处,也不禁让我们想起剧中的一句台词,历史的辉煌是历史的骄傲。而遵守老祖宗留下的遗训,当是我们自省的地方:勤奋、敬业、谨慎、诚信。

立秋三伏话饮食 篇6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三伏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是香薷。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此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慢慢增长,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避免进寒凉瓜果。

立秋之际属四时中的长夏,应以淡补为主。所谓“淡补”,是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除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适宜在立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推荐几个秋季良方:

■玉米:平肝祛秋燥

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推荐菜品:松仁玉米

原料:玉米,松仁,红菜椒,葱末,白糖,盐。

做法:红菜椒去籽洗净,切成1厘米大小的菱形片;玉米棒去皮和须,剥下玉米粒。大火将平底煎锅烧热,放人生松仁,调小火焙干。要用锅铲经常翻炒,使松仁滚动,颜色均匀。当焙至松仁全部为金黄色时,盛出摊在大盘中凉凉。煮锅中放水,大火烧沸,将玉米粒放入,调中火煮5分钟,然后取出沥干水分。大火烧热炒锅,倒入油,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先放葱末煸香,随后再放入玉米粒和红菜椒片,调入适量盐和白糖翻炒片刻。沿锅边加入约1汤匙(15毫升)清水,再盖上锅盖焖3分钟。打开锅盖,加入松仁,大火翻炒均匀即可。

■丝瓜:解毒通肠便

丝瓜,翠绿鲜嫩,清香脆甜,是夏秋之交季节非常适宜的蔬菜。丝瓜的营养价值很高,丝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以及核黄素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还含有人参中所合的成分——皂苷。

立秋时令多吃丝瓜对身体很有好处。中医学认为,丝瓜实味甘性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等功效,其络、籽、藤、花、叶均可入药。

推荐菜品:凉拌丝瓜

原料:丝瓜、香菇、香油、酱油、醋。

做法:将丝瓜洗净切片经开水焯后,拌以香油、酱油、醋等,即可做成凉拌丝瓜。

丝瓜也可以榨成汁饮用以提高食疗效果。例如,取生丝瓜适量洗净榨汁,按10:1的比例调入蜂蜜搅匀而成的生丝瓜汁,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

■莲藕:凉血健脾胃

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

1.清热凉血: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2.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3.益血生肌: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4.止血散淤: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淤,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推荐菜品:蜜汁桂花藕

作法:

1.莲藕洗净,削皮后切片。

2.将1放锅里,加入适量水与冰糖。煮至莲藕熟透。

3.加入桂花,至汤汁黏稠。收干后捞起。

4.装盘,将蜂蜜调匀,淋在莲藕上即可。

■芹菜:降压降血脂

芹菜性微寒,味甘苦,无毒,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钙、磷、铁等,叶茎中还含有药效成分的芹菜苷、佛手苷内酯和挥发油,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神经衰弱、月经失调、痛风、抗肌肉痉挛也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它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活动量小、饮食量少、饮水量不足而易患大便干燥,经常吃点芹菜可刺激胃肠蠕动利于排便。在生活中,人们习惯把芹菜叶摘掉抛弃,这是不科学的,营养成分——绿叶素都含在叶中,叶比茎营养价值更高。所以,在食用时除烂、黄叶摘掉外,应茎叶同食。

推荐菜品:杏仁炒西芹

主料:西芹100克、杏仁50克、姜、蒜

作法:

1.西芹洗净,用刀斜切成片,放开水锅中焯水后马上放凉水中备用。姜切丝,蒜切片。

2.锅中放油烧热,爆香蒜片和姜丝,放入西芹翻炒1分钟。放入杏仁翻炒均匀后,放盐炒匀即可。

相关链接

nlc202309021838

立秋后饮食八忌

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三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忌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五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六忌重“进”轻“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七忌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_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八忌越贵越补。“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关于立秋经典谚语 篇7

2、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儿起热。

3、五黄六(读作lou)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五黄六月”应该指立秋前)。

4、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时间在上午曰早立秋,在下午或晚上曰晚立秋)。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霜儿见。

6、(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7、雷打秋,冬半收。

8、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9、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10、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11、秋后一伏热死人。

12、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13、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14、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

15、七挖金,八挖银(秋耕重要性)。

16、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17、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18、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19、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20、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21、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2、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23、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24、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25、秋不凉,籽不黄。

26、立秋十天遍地黄。

27、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28、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29、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节气谚语整合 篇8

2、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3、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4、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5、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6、麦种晒和扬,粒实出苗壮。

7、砘子响,地瓜萝卜长。

8、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9、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10、二指浅,四指闷,种麦三指正当心。

11、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12、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13、膘要肥,体要壮,耕耙拉运才顶钱。

14、秋不凉,籽不黄。

15、早麦要稀,晚麦要密。

16、稀麦稠豆,没啥来头。

17、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18、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9、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20、家家吃萝卜,疾病哪会有!

21、秋前北风立刻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2、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23、朝立秋,冷飕飕。

24、九月九,大夫抄着手。

25、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26、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27、秋分牲口忙,运耕把粉排。

28、苹果果子为上果,乌冬李子更值钱。

29、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30、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31、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就退化。

32、重阳晴,米粮平。

33、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

34、秋分,暝日平分。

立秋时节?增强免疫 篇9

蛋白粉

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室外气温通常还很高,空气湿度也大,人们仍然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生冷食品,很多人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不能及时适应这种情况,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补,特别是应该补充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隆顺榕蛋白粉能为您全面补充优质蛋白质,它是采用大豆分离蛋白、浓缩乳清蛋白粉、低聚异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隆顺榕牌蛋白粉中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为荷兰进口,大豆分离蛋白为非转基因蛋白,其中氨基酸种类有近20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每100克蛋白粉含蛋白质70克,营养丰富,且不含胆固醇,是天然、无糖、低脂的优质蛋白粉。

消费者购买蛋白粉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隆顺榕蛋白粉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健字号保健食品(俗称“小蓝帽”),有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隆顺榕蛋白粉可在立秋之际为人体补充优质蛋白,提供均衡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力。

蜂 胶

蜂胶是动植物双性特殊物质,含有2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还有多种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一种极为稀少的天然资源,是蜂产品中的珍品。蜂胶十分稀少,据统计,一个蜂巢一年仅能采集蜂胶150~200克。蜂胶的价格十分昂贵,由于有些地方出产的蜂胶颜色为黄色,人们还将蜂胶称为“软黄金”。

隆顺榕蜂胶为小蓝帽保健食品,是采用高新技术精制而成的健康食品,其纯度高,剂量小,溶解吸收好。立秋时节服用蜂胶,特别适宜身体素质较差的朋友,可以帮助您提高免疫力,远离各种身体不适的困扰。

有趣的英语谚语 篇10

一、n.+is+the n.of...

1.Confidence is the sunshine of success.自信是成功的阳光。

2.Earnestness is the soul of work.认真是做工作的灵魂。

3.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谨慎是安全之本。

4.Complacency is the enemy of study.自我满足是学习的敌人。

5.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6.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

7.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言以简为贵。

8.Experience is the father of wisdom.经验是智慧之父。

9.Memory is the mother of wisdom.记忆是智慧之母。

10.Sloth is the key of poverty.懒惰是贫穷的关键。

11.Reason is the guide and light of life.理智是人生的向导和指路明灯。

12.Hum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virtues.谦逊为一切美德之本。

二、n.+is+n.

1.Silence is gold.沉默是金。

2.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

3.Health is happiness.健康就是幸福。

4.Will is power.意志就是力量。

5.Health is wealth.健康就是财富。

6.Business is business.公事公办。

三、A/An+adj.+n.is a/an+adj.+n.

1.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好书如挚友。

2.A good tree is a good shelter.大树底下好乘凉。

3.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

4.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老马识途。

四、It is a/an+adj.+n.that...

1.It is a silly fish that is caught twice with the same bait.智者不上两次当。

2.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家丑不可外扬。

3.It is a poor mouse that has only one hole.狡兔三窟。

五、A...makes a...

1.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善始善终。

2.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不善始者不善终。

3.A still tongue makes a wise head.少说多听, 处事聪明。

4.A wise head makes a close mouth.头脑灵, 嘴巴紧。

5.A happy heart makes a blooming visage.心中高兴, 满面春风。

6.A merry heart makes a long life.笑一笑, 十年少。

六、Every...has...

1.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风水轮流转。

2.Every Jack has his Jill.人皆有偶。

3.Every bean has its black.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4.Every man has his hobby horse.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

5.Every flow has its ebb.潮水有涨必有落, 人生有起也有伏。

6.Every heart has its own sorrow.各人有各人的烦恼。

7.Every man has his own fault.人无完人。

七、No..., no...

1.No pain, no gain.不劳则无获。

2.No mill, no meal.不磨面, 没面包。

3.No sweat, no sweet.不流汗, 没甘甜。

4.No work, no money.不劳动, 没钱用。

5.No honey, no funny.没甜蜜, 没乐趣。

八、No...without...

1.No pleasure without pain.没有苦就没有乐。

2.No sweet without sweat.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3.No smoke without fire.无火不生烟, 无风不起浪。

4.No rose without a thorn.没有不带刺的玫瑰。

九、Like..., like...

1.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2.Like teacher, like pupil.有其师必有其徒。

3.Like question, like answer.有所问必有所答。

4.Like tree, like fruit.什么树上结什么果。

十、Where there is..., there is...

1.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2.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有生命就有希望。

3.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无风不起浪, 无火不生烟。

4.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wealth and success.哪里有爱, 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十一、A/An/One...is worth two...

1.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2.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3.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十二、n.is the best n.

1.Observation is the best teacher.观察是最好的老师。

2.Practice is the best master.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3.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笑是最佳良药。

4.Time is the best doctor.时间是最好的大夫。

5.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才是上策。

十三、Out of..., out of...

1.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 心不念;别久情疏。

2.Out of season, out of price.季节过, 价钱落。

3.Out of debt, out of danger.无债一身轻。

十四、One man’s...is another man’s...

1.One man’s loss is another man’s gain.一人之失即是他人之得。

2.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3.One man’s fault is another man’s lesson.一人的过失是他人的教训。

十五、a b, a c型

1.First come, first served.先到者先得。

2.Harm set, harm get.害人反害己。

3.Many men, many minds.人多心不齐。

4.Other times, other manners.俗随境迁;此一时, 彼一时。

5.Over shoes, over boots.一不做, 二不休。

6.Soon learnt, soon forgotten.学得仓促, 忘得迅速。

7.Merry meet, merry part.好聚好散。

8.So said, so done.言出必行。

9.New lords, new laws.一朝天子一朝令。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别 篇11

一般而言,立秋多在阴历六、七月之交,因此立秋在阴历六月为早,阴历七月为晚。

而考量“凉热”的时间段应该指的是阴历七月,这个和我国古代的历法有关。我国古代还根据天干地支来纪月,节气就成了月份的起止点。立秋对应申月的开始,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七个月。另外,立秋又多出现在阴历六七月之交,所以人们就通过立秋早晚比较阴历七月凉热的关系。

早秋晚秋养生方法各不同:

早秋季节多温燥,气温仍然较高,饮食应以清淡滋润为宜,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适当多饮开水,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雪梨、银耳、蜂蜜、香蕉、葡萄、萝卜、冬瓜、百合、番茄等。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与调料,可增加酸味的食物如山楂、酸梨、柑橘、柠檬类水果。由于气温较高,还要注意饮食卫生,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以免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天热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晚秋季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补品易吸收藏纳,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此期间可适当多吃鸡肉、牛肉、猪肝、鱼肉以及红枣、莲子等。由于气温渐凉,气候多寒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饮食应滋阴润燥养肺,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番茄、梨、香蕉、红枣、莲子及禽蛋、瘦肉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立秋之后为什么是处暑

立秋在8月7、8或9日。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仍然一时暑气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气候学上就是这样划分的。

立秋后还会热吗

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凉,那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

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说,就是说秋热,到了秋天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凉快,中午还是热的早晚的温差大,中午的日头也很毒。其次,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并没有过完。

处暑标志着夏季正式结束

浅论英语谚语的汉译 篇12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 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国家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英语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用词精炼等特点, 一般没有一个多余的词, 单句讲究韵律, 双句讲究对仗, 文体非常口语化, 读来琅琅上口, 便于记忆流传。

英国作家和哲学家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 曾说:“the 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 (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中可以发现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 具有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表达力的英语谚语在英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让英语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背景文化,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作为极富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 英语谚语在汉译的过程中, 译者要将所有的特色都准确地翻译出来, 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人都能明白其中的特殊含义, 着实并非易事。下面就介绍英语谚语汉译的几种常见也是实用的方法。

一、英语谚语汉译的方法

(一) 直译法

直译, 是指在符合汉语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 把原文的内容、形式、精神、修辞手法和民族特色都输入到汉语中去, 努力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损失。

英语谚语大多数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只要不影响译文读者的理解, 我们都应当尽可能地使用直译法。英语和汉语谚语中有一些相同或近似的谚语, 这些谚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 此类谚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 可以直接采取直译的方法。如:

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二) 意译法

意译, 是指译出的汉语在遣词造句这两方面均用自然的表达形式, 是地道的符合习惯的汉语, 读起来不像是译文, 而像是原文。

运用意译法翻译英语谚语是指根据英文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不逐字逐句翻译, 通常主要适用于英语与汉语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 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 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

有些英语谚语所用的比喻表达方式如果采用直译, 译文很难被中国人所接受, 也有一部分谚语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 无法直译, 同时有的谚语没有很强的比喻, 或根本没有比喻, 直译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 增加补充又会使译文显得冗长, 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 舍弃原文的形象, 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将其意义表达出来即可, 这样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如: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

Throw away the apple because of the core.因噎废食。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三) 套译法

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 两者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隐义, 而且还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和比喻, 或相同的说理方式。对这些对等或基本对等的谚语, 我们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使译文更加通顺, 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套译法也称“借译法”, 即借用汉语谚语来复述英语谚语, 这种方法是翻译英语谚语的普遍而又重要的手法, 采用此译法, 既能保持英语谚语的风采, 又与汉语谚语相吻合, 读起来颇有浓郁的汉民族谚语风味。如:

He that sows the wind will reap the whirlwind.玩火者必自焚。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五十步笑百步。

Don’t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

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

(四) 直译意译结合法

在翻译有些英语谚语时, 单纯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为了弥补直译难达意, 意译难传神的不足, 可以双管齐下, 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来翻译, 也就是前一句翻译词意, 后一句翻译寓意, 这样就能将字意和寓意均表达出来, 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 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直译意译结合法和直译加注法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在单独的直译或者意译无法完美译出英语谚语的情况下使用的, 都可以使要表达之意更加一目了然。按形式来看, 运用这种方法翻出来的译文有点像我们汉语的歇后语, 但又绝非歇后语。汉语的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个比方, 后面部分是对比方的解释, 即本意。在交际中有时只说前半部的比方, 让听者或读者领会后面的本意, 而这类英语谚语译出后只有一部分, 后面部分是译者加的。如: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鱼要腐烂头先臭——上梁不正下梁歪。

Let sleeping dogs lie.睡狗莫惹——麻烦莫招。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捷足先登。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The blind eats many a fly.瞎子吃苍蝇——眼不见为净。

二、汉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切忌望文生义

一般说来, 谚语是浅显易懂的。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 有一些看似一模一样, 然而其寓意却相异乃至相反, 造成一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假象, 这使得译者在翻译时容易望文生义, 忽视谚语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谚语内容丰富, 含义深刻, 翻译时常常需要认真推敲, 才能弄明白其深刻内涵, 同时也要格外警惕小心, 确切地理解谚语的含义, 既不能拘泥于文字, 刻板翻译, 也不能望文生义, 词不达意。如“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不可译为佛要金装, 人要衣装, 而是“Said of an overdressed person who does not really up to his or her clothes”, 即指“那些长得并不漂亮, 而过分打扮的人”, 含有讽刺意义, 可译为“好的衣裳只能打扮出好的外表”。

又如,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直译为“给一只狗一个坏名声, 然后勒死它”, 有的词典里面就译作“欲加之罪, 何患无词”。这些都是望文生义的结果, 事实上, 这条谚语的真正含义是“Give a person a bad reputation, slander him, and the bad reputaion will remain”即“人一旦有了坏名声, 他永远也洗不清”。

还有一个容易犯错的例子。“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不可译为亡羊补牢, 英语谚语的意思即“take precautions too late to be effective”, 强调的是“迟了”, 相当于“贼去关门”或“雨后送伞”。而汉语谚语出自《战国策·楚册四》“亡羊补牢, 犹未晚也”。此谚语强调的是“未迟”, 这更像英语中的另一谚语“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二) 注意保持原有风格

英语谚语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有着特定的民族风格。在翻译的过程中, 有的英语谚语很难找到合适且对应的汉语谚语。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要盲目追求对应, 以免失去原有风格, 影响表达效果。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套译原文, 也就是说不能用包含中国地名或人民的汉语谚语去套译英语谚语, 以免外国人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典故的了解而造成歧义。如“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最好不要译作“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样的话, 中国的读者看了这个译文, 不禁会想:难道外国也有个西施?最好是译成“情人眼里出美人”。

又比如,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和“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最好分别译作“说到魔鬼, 魔鬼就到”和“两个人的头脑总比一个人的好”, 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说曹操, 曹操就到”和“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因为这样的译文中国读者也许容易理解, 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就不知所云了, 让他们感觉莫名其妙, 不伦不类。

(三) 注意通俗易懂

谚语来自人民的日常生活, 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因此, 口语化是谚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谚语翻译过程中, 我们要体现翻译的“俗”而不是“雅”, 即把谚语翻译成符合群众口头语言的文学形式。译文不应该是文绉绉的, 语体应更接近日常口语。如“Waste not, want not”就不应该翻译成“俭以防匮”, 而应译作“不浪费, 不愁缺”。又如“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应当译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不是“能善其始, 事以成半”。

当然, 并非所有的谚语在翻译的过程中都要尽量“俗”, 有的英语谚语出自《圣经》、典故, 或具有时代特色, 或与一定人物、地点相关联, 或具有一定的文化根基, 这样的谚语就只能尽量保持其“雅”的特点, 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俗”。如“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应译作“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三、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 它们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精华之一, 而且还反映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理。在英语谚语汉译的过程中, 译者不仅应忠实、准确表达出丰富的寓意与原来的思想内容, 又要符合英汉各民族语言习惯, 翻译通顺流畅, 彰显语言魅力, 并尽量保持谚语的原汁原味。因此, 译者既要熟悉西方文化, 又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中文功底, 才能游刃有余地把英语谚语翻译得传神、到位。

参考文献

[1]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徐向群.浅谈英语谚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0) .[2]徐向群.浅谈英语谚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0) .

[3]金天杰, 李志红.浅议谚语翻译[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6 (3) .[3]金天杰, 李志红.浅议谚语翻译[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6 (3) .

[4]卢伟萍.浅谈英汉谚语的翻译[J].河池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4]卢伟萍.浅谈英汉谚语的翻译[J].河池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6]周亚娟.试论英语谚语的翻译[J].温州大学学报, 2003 (9) .[6]周亚娟.试论英语谚语的翻译[J].温州大学学报, 2003 (9) .

[7]田然.英语谚语翻译技巧浅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10) .[7]田然.英语谚语翻译技巧浅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10) .

[8]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8]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9]樊初芳.食品、水果类英语习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初探[J].希望月报, 2008 (5) .[9]樊初芳.食品、水果类英语习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初探[J].希望月报, 2008 (5) .

上一篇:1创优策划编制大纲下一篇:你的优雅让我记住了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