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2024-10-29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精选8篇)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1

最近,我看了一部关于抗日的电视剧《生死密码》,它是一个真实的抗日故事,是由一位抗日女战士(女党员)讲述的。

我感受到了日军何等的凶残,抗日战士坚持不懈的努力,想要战胜日军的决心,但那时候的日军,军火很足,想要战胜他们,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记得那部电视剧中,有一个片段,日军把抗日英雄们逼上了悬崖与他们的包围圈中,但抗日英雄凭借着聪明,用一种能能把人昏迷的草,点着,日军闻到后,昏迷不醒(因为抗日英雄们用围巾捂住了口鼻,所以没有被迷昏),小鬼子昏迷后,他们就用(步)枪在小鬼子的身上打了一两枪(他们应该是怕小鬼子醒来后,把抗日英雄们已经逃走了和一些密切关联着抗日英雄的安危的一些信息)。

在抗日英雄逃走的途中,他们看见了一具尸体,根据抗日英雄的分析,那具尸体应该是一具抗日战士的,他死的原因应该是怕被日军抓去当俘虏,变成马路大(马路大:马路大是日本话,意思是试验品)给国增加耻辱吧!所以拿枪自杀了。其中一位抗日英雄路南边说:“我想把他埋了再走。”于是,抗日英雄停下了脚步,埋葬哪位革命战士。那些抗战英雄中有一位说:“能做这样大的决心的,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开一枪的,那个应该是个老兵。”抗日英雄中的一位医生说:“从那具尸体的骨骼上来看,那具尸体比你还年轻。”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下面我还没看)

这些抗日英雄真英勇,不管日军的火力多猛烈,他们都一如既往地向前冲。哪怕一冲出去就被日军的枪炮打死,他们也毫不畏惧地向前冲。只要有一分一毫的希望,就能给予他们无限的动力。

他们这么英勇的打仗,抗日,就是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要不是抗日英雄们奋不顾身的守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哪有今天蓬荜生辉的美好家园呢?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那些在那些残暴的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2

一、回顾八年抗日战争历程

1.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抗战, 我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之下创建了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在内的敌后根据地, 它与群众共同抗战, 实行以游击战为主, 阵地战为辅的作战方针。虽然在1937年展开了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但是我军仍以游击战为主。由林彪、聂荣臻指挥的平型关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这次作战中歼灭1000 多人的板垣师团人员, 击毁100 多辆汽车。八年作战取得巨大胜利, 据统计, 我军对日伪军有12.5万多次作战, 歼灭包含日军52 万余人在内的171.4 万余日伪军, 缴获60.4 万支枪支和1852 门。同时我方付出了沉重代价, 有60 多万人战死沙场。这表明, 在敌后艰苦恶劣的作战环境之下, 利用有利的地形, 开展游击战的重要作战方式, 可以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那时候的很多歌曲和电影纪录都是歌颂八路军作战的。如八路军部队出操所唱的“太行有个黄崖洞, 鬼子常常来进攻, 385旅老二团, 打的敌人心胆寒……”就是歌颂1941年发生在山西黎城的黄崖洞保卫战。八路军经过8昼夜的激战, 歼灭敌军1000余人, 在几天之内收复攻入兵工厂的日寇。再就是电影《地道战》的主题歌所唱“千里大平原开展了游击战”“地道战, 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是歌颂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华北平原的英勇作战。在八年抗战之中, 解放区的面积达到了104万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1.255 亿, 解放285座县级以上城市和590 个县 (市) 一级政权。我军人数从数万人发展到127 万人, 并发展了120 多万共产党员和265 万民兵。

2.正面战场的抗战

在八年抗战中, 国民党政府军进行了多次正面抗战, 杀敌53 万多人。与依靠群众配合的八路军敌后作战相比, 正面战场更多是国民党政府军队的投入。在八年作战中,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中发动22次大会战, 1117 次战役, 28931 次普通战斗, 牺牲206 名将军和4321 名飞行员, 战毁2468 架战机, 造成海军和舰艇全部覆没, 牺牲总人数达3211419 名。上海淞沪抗战、山西忻口战役、山东台儿庄大战、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战役。还包括湘、桂会战, 三次长沙大战。在这些作战中有几次战役非常出名, 比如说发生在1943 年11 月的常德一战, 74军57师守军与日军在常德反复斗争激战, 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 日军被迫12月底停止攻击。1937 年发生在上海的淞沪抗战中, 70 余万国军与22 万余日军进行激烈攻防战, 在72 军88 师54 团团长谢晋元带领的包含湖北通城籍200 多人在内的452 名战士, 在与敌军进行4 天5 夜的孤军奋战之后最终受命撤到英租界, 上海市民很受鼓舞, 并自发给他们送慰问品。由著名音乐、教育家夏之秋作曲的《歌八百壮士》, 在东南亚华侨中广为流传。“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 不投降。我们的战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就是歌颂当时军民英勇抗战和视死如归的气概。

谢晋元团长于1941 年9 月24 日被叛徒杀害, 年仅37 岁。他在先前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就表明誓死杀敌、英勇抗战的决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誉, 并将其列为“民族革命典型”, 与“平型关”“台儿庄”的勇士同列。

在1938 年3 月16 日至4 月15 日, 李宗仁指挥的山东台儿庄大战中歼灭矶谷师团主力、造成两万多日寇死伤, 它给中国抗战的军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将敌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呓彻底打破。

在武汉会战中, 百万国民政府军不敌25 万日军, 最终在1938 年10 月27 日失守, 由日军占领武汉。在抵抗日军的英勇作战中, 有很多值得歌颂的英雄事迹。张自忠上将牺牲在枣阳县方陈乡, 遗体运往重庆时, 蒋介石、冯玉祥亲自到朝天门码头迎灵, 并举办仪式隆重追悼。至今解放公园立墓祭念25 名在武汉空战牺牲的苏联空军飞行员。张效贤、杨慎贤、陈怀民、孙金鉴四烈士是在中国空战中牺牲的。现在金口设的纪念馆就是纪念在1938 年10月发生的保卫武汉战中的“金口血战”, 在此战中敌机击中“中山舰”并被沉没, 造成舰长萨师俊及多名官兵英勇牺牲。

3.远征军跨国对日作战

在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派出第5、6、66军三军入缅协助英军作战, 中国军队做出了英勇贡献, 三个军组共计10.3 万人, 伤亡5.548万人, 在1941年4月中旬的“仁安羌大捷”, 解救了7000 多被包围的英军, 并成功地安全转移了英军司令亚力山大。然而英军与中国军队在曼德勒还未对日本展开战争, 就慌乱地逃往印度躲避战争。毛主席曾作诗“沙场竟殒命, 壮志世无违”赞颂在收复棠吉战斗中牺牲的200师师长戴安澜, 周恩来称赞他是“黄埔之英, 民族之雄”。雕塑家李春华为了纪念在缅作战牺牲的烈士们, 由自己出资花费三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松山上共塑雕像402 尊, 很多的内地和港台同胞为了纪念这些勇士, 在当年激战的501 高地竖起“仁安羌大捷纪念碑”。

1946 年6 月8 日, 英国邀请各同盟国在伦敦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游行, 是为了隆重庆祝第二次大战胜利,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先生亲自到中国营帐, 高度赞扬了我军在对抗日军的侵略中所做的英勇贡献, 并一直高举着表示胜利的“V”字手势, 直至离开中国营帐。

以上抗日战争过程中, 鼓舞中国将士的, 不仅仅是民族气概, 更是革命精神。下面我们就来重点阐述革命精神之一——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孕育与发展。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是什么?在理论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详述和定义, 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将其进行归纳, 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 延安精神是一种“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这种说法的重点在于赞扬延安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时候, 经过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之后, 逐渐形成的革命传统和精神。

第二, 延安精神是一种“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种说法将精神与作风划等号,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全体军民在延安进行艰苦奋斗所树立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作风。换句话说也就是我党我军的优良革命传统作风。

第三, 延安精神是一种“社会风尚和精神态度”。这种说法认为, 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艰苦环境造就的一种精神态度和社会风尚, 是每一位优秀革命军人都应该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品格。

第四,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说法认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进行艰苦的抗战斗争总结出来的, 并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优良的革命精神。它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实践, 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标志着我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上述四种不同延安精神从不同的角度、重点、判定上的诠释, 虽然存在差异, 但是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三、延安精神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孕育与发展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所在的根据地, 在这里, 艰苦奋斗的延安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的伟大篇章;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后方, 广大军民在艰苦的环境之下响应毛主席的号召, 自己动手、自给自足开展全面大生产, 解决革命的后备物资不足问题;延安代表着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程;毛主席在延安撰写了大篇的理论著作, 包括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在延安, 中国共产党举办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这块中国革命的圣地上十三年间, 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 多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成为延安精神的一部分, 延安精神成为鼓舞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它的影响之下, 我军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也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1.延安精神的孕育期

自1935年10月至1938年9月期间属于延安精神的孕育期, 关键性的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提议抗大及白求恩两种精神, 以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性使命。

“抗大”的全称就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其属于党在延安阶段建立的栽植军政领导的最高级别的军事学府。抗大提出的培养人才的原则是:努力遵守非错误性的政治原则, 勤奋努力的办事方针, 灵敏快捷的战略方向。毛泽东反复的在抗大指出, 不断地说到建立正确的政治原则的关键地位。同时还说到需努力遵守“抗日救国”原则, 必须具备“三个牺牲”的信念。“首个信念是以升官为代价, 其次是以发财为代价, 最后则是要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抗日战争里面, 抗大教育处超过十万名极有才能的人才, 其在民族战争里面, 发挥着关键的指导及良好的带头作用, 同时还培养出了勤奋努力、勇于牺牲的抗大精神。

白求恩是来自加拿大优秀的胸外科医生, 他加入了共产党员的队伍。1938年, 其被美国、加拿大两个国家委派至中国, 在晋察冀抗日基地救助伤者。在1939年12 月21 日, 毛泽东提笔的《纪念白求恩》文章中, 对其在工作方面展示的积极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还说到白求恩具有工作负责及大公无私高尚的品德。崇高的医生白求恩, 让中国及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别人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1938 年9 月, 牵涉到中国衰亡的六届六中全会隆重召开。于此次会议, 毛泽东首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使命。毛泽东尤其指出:“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让它于所有的行为里一定显示出中国特色, 换句话而言, 根据中国的特征有效的使用它, 变为了中国共产党亟需掌握及处理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发挥的极其关键的作用, 既带领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又推动了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进步。在党的理论创新及延安精神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延安精神的形成期

1938年9月至1945 年6月属于延安精神的形成期, 关键性的代表是大生产运动及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把这期间叫做中国革命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两个部分, 紧握上述两个部分, 则控制了中国革命的整体形势。

1939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时期, 根据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1939 年2月, 中共中央举出了“自食其力, 勤奋努力, 应对困难”的崇高的旗帜, 随之伟大的大生产运动被发展起来。三五九旅于南泥湾垦荒的时候展现出的自食其力、勤奋努力的精神, 也就是国际上都著名的“南泥湾精神”, 在延安精神中占据着关键地位。

为了提高党性, 维护党的优越性, 自1942 年开始至1945 年, 我党以延安为核心, 于全党领域里大力推广进行了整风运动。延安整风, 开拓出维护党的优越性的关键的模式, 做到了全党整体的团结及和谐, 同时出现了求真务实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方针。

3.延安精神的成熟期

1945 年6 月至1948 年3 月属于延安精神的成熟期, 关键性的代表为党的七大成功的举办, 明确了毛泽东思想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的位置。毛泽东于七大上归纳出的党的良好作风, 包括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和人民群众具有关联性、批评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在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中占据着关键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别的政党进行区分的典型的代表, 针对适当意义而言, 还属于对延安精神的基础理论进行的总结, 代表着延安精神的进一步的完善。随之延安精神一直做到与时俱进, 同时经历了长期的实践, 实现了快速的进步。

四、延安精神的现代意义

1.与其他革命精神的关联性

延安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是具有一定联系的, 其和我们党于长阶段革命斗争里出现的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间, 存在着一定的延续的联系。我们需认真掌握延安精神的内涵, 将其和别的革命精神进行对比, 发现异同点。

针对长征精神而言, 江泽民在纪念长征胜利60 周年的时候就有下述讲话:“此类精神, 就是十分注重全国人民及中华民族的直接利益, 努力遵循革命的理想及决心, 奉行公平一定会成功的精神;根本目的就是救国救民, 不畏惧任何一种的困难, 坚持牺牲全部的精神;就属于遵循自力更生, 求真务实, 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就是以大局为重、遵守党的方针、团结一致的精神;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核心,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勤奋努力的精神。”

党的十六大结束的时候, 胡锦涛同志带领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去了西柏坡进行了视察。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不管获得了怎样的成果均需要努力遵循勤奋精神时说到:“针对共产党员及领导班子而言, 维护及推广勤奋努力的精神, 其实就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必须由源头上处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建立群众观点, 才可以让勤奋努力的精神于思想部分逐步牢靠并运用到实践中。”

由此可见, 我党在长阶段革命斗争里展示的革命精神, 不管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或者西柏坡精神, 它们的关键及灵魂均属于在共产主义理想方面的决心。假使不存在此类决心, 革命则可能由于没有精神支柱而失败。如此一来自食其力、勤奋努力也罢, 自力更生、求真务实也罢, 为人民服务、紧密联系群众也罢, 均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那么就没有了延安精神!

2.深入开展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 不仅仅需重视延安阶段的历史信息的搜集, 还需重视它取得胜利的研究。对所有文献、实物、亲历者口述一系列的信息, 都要尽可能搜集整理。胜利意义的研究需符合时代背景, 通过延安精神引领处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分析延安精神的过程中, 不单单需细致地整理它的历史, 还需重视通过现代观点以查找它的现实意义, 通过国际层面以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不同的层次及事业以找出它的非单一性的意义。针对研究群体的构建而言, 维护非封闭性的姿态及系统, 不单单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党校体系的学者, 还需要不同一般社会高校、科研部门的职员的积极加入, 使得延安精神变成中国人文社科学者一起分析信息及重视的核心。

3.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延安阶段, 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 明确了和日本侵略者斗争、解放全中国、构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整体性方针, 鼓舞很多激情澎湃的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 力求加入抗日救国的斗争中。教育实践中, 我们将延安精神当成关键的案例, 通过延安精神的展示, 和遵循政治方向的标准进行比较, 更深层次地发现理想决心部分的差异性, 努力提升政治性, 贯彻政治方针。大力宣传延安精神, 落实群众路线, 也就是需指引党员领导进一步掌握人民群众于历史进步里的关键的地位, 推广敬畏观念, 敬畏历史、人民、权力, 一直奉行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立场不变、政治方向明确。

4.强化群众观点

延安阶段, 党中央可以打败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的反攻, 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主要取决于党及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一起住在土窑洞、共吃小米饭、共穿粗布衣, 和人民群众培养出亲密的感情;取决于党完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 紧密和人民群众联系。宣传延安精神、培养敬畏观念, 需要不断记住“群众在我们心里的重要性就等同于我们在群众心里的重要性”, 努力贯彻于所有的情况下和人民群众共呼吸、共生活。积极端正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 将人民群众视为主人、亲人还有恩人, 不能改变自身的原则、坚持奉行爱民、亲民, 保障群众利益不受侵害。获得人民群众的赞同, 核心在于需保障百姓的利益。延安阶段, 中国共产党遵循“共产党指明的让所有人民均具备说话的机会、有事做、有饭吃的原则”, 努力将达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关键位置, 将位于非开放条件下的边区建设成民主、模范的抗日根据地。现阶段, 我们需将宣传延安精神、加强服务观点当成强大的武器, 指引各级党员干部紧抓党的方针, 重视加强社会民生, 提高群众薪资,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关注就业、上学看病、住房等和群众利益紧密联系的事务, 将党的所有惠民政策贯彻至紧急时刻、落实到关键时刻, 使得人民群众可以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优势, 培养对党及政府的热情。

5.坚守党的立场

党的立场要不断坚守,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切实体现。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延安时期, 党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 开展“三三制”政权建设, 发展民主政治等,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 就是要自觉、全面、具体、持续地向中央基准看齐, 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6.拥护党的方针, 敬畏权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 我党纪律严明, 组织生活严格, 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从而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如今虽然没有战争, 我们依然要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 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杜绝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做到令必行、禁必止。更加自觉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要更加敬畏权力, 自觉把权力行使置于党的纪律之下, 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 多年的历程, 可以说, 延安精神以及其他革命精神在这漫长的历程中都不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它们并没有过时, 反而不断创新、发展, 为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 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进一步理解延安精神及其他革命精神的实质和丰富内涵, 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 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让延安精神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志地.延安精神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意义[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 2013.

[2]鲁琼.中国共产党对中央苏区社会问题的治理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 2014.

[3]朱宇静.延安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8.

[4]曾文怡.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3

日本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花中樱为王,人中兵为贵。”樱花,当其灿烂盛开之日,也是它凋谢零落之时;武士,当其命殒疆场之时,也是他最荣光之时。日本人认为这二者都是美的极致。我曾在冬天去过日本,那年大雪,但日本小学生们一律都穿短裤,裸露着冻得发紫的小腿。孩子们都在奔跑。大阪人在全世界走路速度最快,平均每秒走1.6米。

日本谚语道:“快吃快拉是美德。”而中国人则总是劝人“慢走”,“你慢慢吃”。这种精神下培育出来的日本人是看轻生命的。世界公认西方最强悍的军队是德国国防军,但在斯大林格勒,保卢斯元帅率领9万名士兵集体投降。而日本军人在绝境中通常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尸骸遍野,极少降服。

甲午战争中,中国人“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李鸿章幕僚罗丰禄语)的情景令世界耻笑。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屠杀比上一场战争更为酷烈。它是循清朝灭亡明朝的旧路这么做的。听父辈说,在我的家乡,日本人设哨卡,中国人经过时,日本兵伸到人胸口摸一摸,发现心嘭嘭乱跳的,牵到一边,——刀砍掉。

尤其是南京大屠杀,杀得天地为之改色。南京大屠杀之前,中日双方的战斗还是胜负之战;南京大屠杀之后,双方已是生死之战。日本军阀惊讶地发现,仅仅过去40年,这个大陆种群已经变得有些陌生了。甲午战争中,中国人只有两种情景,一种是悲惨,另一种是非常非常悲惨。抗日战争中,这两种情景改变了:一种是坚强,另一种是非常非常坚强。

特别是共产党员,内心极其强大。起初日本人并不在意,在打了一段交道后才引起重视。史料表明,日军曾煞费苦心研究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比如,凡听到别人说话就起立者,不是党员就是干部;询问出生年月,回答“公元某年”而不是“民国某年”者,多是党员,并受过教育。日本人对共产党越是了解,就越是敬重。日本武士有尊重伟大对手的传统。

日军攻上狼牙山主峰,目睹了五位八路军战士跳下悬崖的壮举,肃然起敬。日军排成整齐的队形,随着一个军曹的号令,向五壮士跳崖处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派叛徒向他劝降,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它让人触到了信仰的力量。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无不受到莫大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流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后,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自杀。他在遗嘱中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

精神一变天地宽。中华文明浩瀚如海,一旦拨乱反正,它的大气象和大气魄就显现无遗。这一点,日本就显得局促多了。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就连最著名的右翼反华分子石原慎太郎也不得不承认,一翻开唐诗宋词,心中就涌起一缕乡愁。这是一缕文化的乡愁。中国人和日本人虽然语言不通,但可以通过笔谈沟通,而我们与很多少数民族就不行。这说明日本在文化上是中国的下游。

抗日战争,中日两个民族除了在精神上对决外,就是在格局上对决。中国重新成为日本的老师。日本是个岛国,眼光不开阔。毛泽东的眼光则掠过千山万水。毛泽东看到,甲午战争时,日本始终是攥着拳头对付中国的,而中国却如张开的五指,极易折断。中国不能产生合力的深层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农耕文明,自给自足。只有个人,没有集体;二是精神世界封闭,不相信他人。民族的出路在于团结。《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团结的冲锋号。它至今仍是我们的国歌。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华丽的乐章。

毛泽东还摒弃前嫌,果断地建立统一战线,国共开始合作。中国团结之日,就是日本衰败之时。日本军阀此时认为不能再拖了,于是匆忙发动全面战争。当时,八路军的武器还不如甲午战争时的清军,但军事思想非常先进,连美军都派人到延安学习八路军的军事思想。毛泽东不仅是战争大师,更是战略大师。日本是一个强盛国家时,毛泽东坚决拒绝与其谈判,甚至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日本战败后,成了非正常国家,毛泽东反而主动与其交往。

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毛泽东在《研究沦陷区》和《目前形势和当前的任务》中两次指出,日本妄图“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他对抗大学员说:“我们‘抗大’人,不能有一个是不抗战到底的!不能有一个是不反对投降的!”他提出“论持久战”,是精神上的长征,也是大战略。毛泽东是以思想家的眼光去把握战争风云大势的,能够高屋建瓴地抓住问题本质,而他手下将领如彭德怀、刘伯承等,则从另一个角度对待战争。他们的战争智慧,体现在对战争细致过程的见解上。刘伯承、彭德怀起自行伍,有很深的连排长情结。他们对局部细节的追求,完全是一种连排长的眼光。毛泽东善于把大仗当小仗打,他们善于把小仗当大仗打。理解一个士兵,懂得一个排长、一个连长,也能赢得一场伟大的战争。

我研究过日本陆军大学和海军大学。这两所大学成立于明治维新时期,一直特别重视对战役的研究,反而对战略不甚看重。日本军事院校至今还津津乐道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某些战役。战略需要哲学。毛泽东指出,日本是没有哲学的。战略要有全局,日本则特别看重局部。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打赢了每一场战役(太平洋战争后期除外),可是输掉了整个战争。它太看重胜负,于是只有小胜,没有全胜。

毛泽东从不看重胜负,他总是从事物的本质入手,时或举重若轻,时或举轻若重,格外大气。抗日战争胜利五年后,他就挥师入朝,对抗世界第一强的军队,就是战略大手笔。彭德怀掷地有声的那句名言“不过解放战争晚胜利了几年”,何尝不是毛泽东的精神写照?毛泽东还说:要把中国军队建成世界第二强的军队。他的胸怀比宇宙大,又幽默得紧。

nlc202309030947

遍数日本,不要说没有毛泽东这样的大家,连刘伯承、彭德怀、邓小平这样出色的统帅也没有。山本五十六是日军的另类了。用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是他的杰作。70多年前,他就知道空中决定论,仿佛触摸到了现代战争的本质。其实,这个神来之笔只是他一时冲动的结果。他居然没有理解自己这一独创战法的划时代意义。他仍然把目光投向大炮巨舰。就在偷袭珍珠港后不久,日本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7万吨的“大和”号。仅这一艘舰的吨位就超过了中国海军全部舰船吨位的总和。反而是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的美国人从惨败中捕捉到了胜利之光。美国人把目光投向了天空。从此,美国人给战争插上了翅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废墟,“国在山河破”,但精神上获得重生。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战争没有在日本本土进行,因此,日本是“国破山河在”。这个“国破”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灭亡,还指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死亡。日本民族的精神在这场战争中遭到重创,其完整性直到今天也无法恢复。

美国占领日本,主要还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而更看重精神上的征服。麦克阿瑟飞往东京时,随从问他带不带枪,他说:“什么也不带,就空手去,这样对日本人更有震撼力。”结果,日本人看见麦克阿瑟,就像看见神一样。日本外相重光葵到“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的前一天,裕仁天皇对他说:“你要把明天当做日本新生的第一天,所以你要趾高气扬地去签这个字。”

裕仁大大低估了美国人。美国战后对日本进行改造,主要是在精神上瓦解和压制这个民族。美国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这个东方民族头上。事实证明,东方民族西方化是不健康的。美国利用雅尔塔体系把日本打回到了明治时期的起点。它是不是想让大和民族也回到最初的起点呢?

70年来,日本右翼政客每次参拜靖国神社,骨子里都有挑衅美国的意味,因为那些甲级战犯正是被美国人逮捕并处死的,但美国沉默如山。它在日本驻有重兵,而且都在战略要冲。70年前两颗核弹爆炸的巨响声犹在耳边。美国根本不怕日本闹事。美国成功了。日本输得服服帖帖。美国占领世界那么多地方,无论在阿富汗,还是在伊拉克,袭击无日无之,只有在日本一次也没有发生过这种袭击。

不错,日本是如裕仁期望般“新生”了,但这是在美国人强势主导下的“新生”。日本成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枚棋子,再也没有了对弈者的身份和心态。明治时期的精气神一点儿也没有了。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东京剧烈摇晃,一栋栋大楼都“吐出”滚滚人潮。一位中国作家写道:“大街上全是人。他们都在一种异样的沉默中缓缓移动脚步。打个不恰当比方,好像遗体告别仪式时那种静默和步履。虽然没有哀乐,但所有人脚步移动的节奏都是一致的、有序的。上百万人在一步一步往家的方向走。”

有人赞赏这种状态,认为日本人井然有序。我却不这么看。从这种举动中你难道看不出压抑和窒息吗?这是万众一心吗?这是万人一面。明朝人在扬州和嘉定不也都出现过类似情景吗?人一旦成了机器还叫人吗?恰恰是两个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民族都被人称为“机器民族”,难道其中有什么深奥之处吗?我经常研究日本人的名字。从日本人名字的变迁中可窥一二。

明治时期,日本人的名字大都英气蓬勃,如伊藤博文(君子博学于文)、山县有朋(有朋自远方来)、夏目漱石(枕流漱石)、大隈重信(民无信不立)、官崎滔天……上世纪初,还是中学生的毛泽东给宫崎滔天写了一封信,上来就称呼道:“白浪滔天先生。”我想毛泽东一定注意到了日本姓名的不凡之处,否则他不会这么叫。这些铿锵的名字已经离今天的日本人远去了。

抗日战争过去70年了,日本仍有些人对战胜了他们的中国人民耿耿在念,这是日本民族精神矮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哪有一个战败国,对彻底的战胜国——原谅并宽恕了自己的战胜国,这个战胜国还放弃了战争赔款和对日本的占领——过了70年,还充满了怨妇般的愤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日本人是宽宏大量的。

抗日战争中,由于精神的转换,中华民族已成为精神的强者和巨人,所以才宽宏大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不能忘却,可以宽恕。新华社记者穆青曾是八路军120师的干部,一次,他随部队攻占了日寇的一个炮楼,在炮楼角落里发现了两个大木箱,打开后,竟是被日本鬼子剁下来的人手,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满满两箱子。穆青所在连的连长是个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也禁不住捂住嘴蹲下身去。战士们都哭了。

国民党远征军将领孙立人在缅甸作战,俘虏了不少日本兵,部下请示他如何处理,孙立人说:“这些狗杂种,你再审T,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就这么办!”国民党军也同日本人打了不少仗,多是败仗。但败仗也是仗,至少是打了仗。不过在对待日本俘虏问题上,就远比不上共产党人了。在八路军的队伍里,有不少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他们大多数是被俘虏的日本士兵。

后来,他们当中很多人随共产党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在国民党军队中就没有听过这种事。华盛顿说:“如果一个民族长久地仇恨和崇拜另一个民族而无法自拔,这个民族心理上就是奴隶之邦。”日本不对战争罪行道歉,继续仇恨中国人民,它在精神上就永远是侏儒,永远是心理上的弱者。1973年,已经80岁的毛泽东曾评价日本:“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也许道理就在于此。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4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敬献花篮、肃立默哀寄托着对抗战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凛然千秋的英雄之气回荡于祖国山河,激荡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伟大斗争迎来了这山河壮美与大地春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抗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抗战精神,我们当深悟抗战精神的“伟大”内涵,沿着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轨迹,不断汲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养分,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把“大义”印刻在民族脊背上,薪火相传着“同舟共济”的伟大人格。伟大的抗战精神汇聚了勇气、信念和智慧,在新时代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凝聚成无往不胜的大国力量。抗战精神是历久弥新、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蓬勃生长于中华儿女血脉的无畏气概,是流淌奔涌于祖国山河的复兴伟力。抗战精神烙印在民族记忆中,高扬着坚韧不屈的时代光芒,无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克时艰的联防联控,抗洪抢险阵地战中共赴前线的中国面孔,还是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快到惊人的建成速度,都是抗战精神的历史意蕴在新时代的延续与生动体现,中华儿女在“千子合抱”的深情厚谊中,用实际行动筑起了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同舟”担当和“共济”精神,执冲锋钢枪、开顶风之船,顶得住千难万险,豁得下小我之利,印刻了慨当以慷的“大我”,托举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大义”。这种无私无畏的伟大人格彰显了中国风范,是抗战精神的鲜明品质,又深化和升华了抗战精神。

把“国家”镌刻在光辉旗帜上,薪火相传着“热爱家国”的伟大情感。枪林弹雨何足惧,愿把热血洒江天。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决死奋战的无畏气概捍卫着国家的尊严,用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守卫着抗战的阵地和国家的秘密。党和国家在他们心中高于一切、重比泰山,生为中国人,死是中国魂!戈壁沙洲的酷寒消磨不了抗战英雄的爱国之心,烽火狼烟的危险消弥不了抗战英雄的爱国之情,从伏击战到地雷战,从防御战到破袭战,从持久战到胜利战,他们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用最硬实的肩膀扛起了历史使命。国家和人民就是他们的情感依归和精神支柱,为了举国上下的和平,为了天南地北的人民,抗战英雄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绝不让一分一厘之地,抗战精神的每一个分子里都激荡着家国情怀,流动着穿越历史的伟大情感,有着感动时代的丰盈力量,是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当以爱国情感为支撑点,赓续奋斗在迈向民族复兴的大道上。

把“坚韧”铭刻在铮铮铁骨上,薪火相传着“百折不挠”的伟大力量。“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时代的律动强音来自铮铮铁骨的浩然回响。大战百团立功勋的左权,与敌周旋五昼夜的杨靖宇,酷刑之下志不移的赵一曼,再到东北义勇军燃起的抗战烽火,前赴后继的抗战英雄们勇敢坚定地站在了风暴眼,慷慨赴国难,成为疾风吹不垮的劲草、狂风卷不走的顽石,在艰辛曲折的抗战道路上留下了光辉印记,把坚韧写在了共纾国难的伟大实践中。从来就没有与生俱来的英雄,更没有从天而降的胜利,无论是平型关大捷还是台儿庄战役,所有的胜利都饱尝过卧薪尝胆的滋味,都历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从落后挨打到奋力抗争,从顽强拼搏到走向胜利,正是来自这一力量的有力支撑。抗战精神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这段苦难岁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坚定立场和不屈意志,虽饱经风霜,却以“犹有花枝俏”的顽强屹立和倔强绽放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洗刷了外侮入侵的民族耻辱。伟大成就源自伟大实践,伟大实践需要功在不舍,抗战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呼唤着我们一步一印地笃行于发展道路,百折不挠地奋斗于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好。

抗战岁月虽已远去,但抗战精神近在咫尺,革命先烈留下的精神历久弥新。我们当在这“咫尺之距”中深刻领悟抗战精神的意蕴内涵,延展精神脉络,以之为指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添足干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蓄力量,“战”出“最力量”,以不朽的业绩报效祖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抗战胜利75周年心得体会2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最好的明镜,也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国耻,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历史不容忘记。只有真正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战争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伸出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_周年,就是要铭记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重温历史,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化耻辱为悲愤,化悲愤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强、自励,进而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对自己民族遭受的耻辱,往往比得到荣誉更能刻骨铭心。而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忧虑意识,更是当代青少年建功立业的现实压力和动力!目前一个不忘国耻而愤然前行、充满忧患意识而始终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纪念抗战胜利_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广大青少年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5

抗日战争使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并且夺去了千千万万个生命。

有一幅画面曾让我悲痛,让我懂得现在的和平生活多么幸福。今天,我将再次走进那副画,再去看看那可怜的孩子。故事发生在上海火车南站,画面上有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坐在铁轨上,眼睛一片茫然。身后的立交桥早已被炮弹炸得断成一节一节了,一片废墟,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地上全是破碎的瓦片和扎人的玻璃渣。往日熙熙嚷嚷的火车站,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了。那个孩子穿着一件血迹斑斑的衬衫,嘴里不停地呼唤着:“爸爸,爸爸……”也许再过几分钟,他可以见到自己最亲爱的妈妈;也许再过几分钟,他可以和爸爸在公园里玩耍;也许再过几分钟,他本可以得到所喜爱的玩具……但是,这一切的美好景象都被一瞬间的炮弹轰得烟消云散。他不仅没法实现原本美好的愿望,更让他悲痛万分的是他永远地失去了最爱的亲人,成了一名孤儿……

假如世界没有硝烟,没有战争,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让战火中的孩子们有一张平稳的课桌椅,让无家可归的小鸟有一个舒服的家园,让垂头丧气的大树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人类心中的永远的梦而奋斗吧!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心得精选 篇6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抗日战争的实践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7

辽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抗战时间最久、战争最残酷的地区之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展览以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依托,全景式真实再现了辽宁人民14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辽宁省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 共分为6个主题单元,通过600余份档案史料、图片和实物,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武力入侵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实行法西斯统治的侵略罪行,生动展现了东北抗日武装和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下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的光辉历史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勇抗争 、自强不息的伟大抗战精神。

参观中,省档案局馆长赵焕林特别详细介绍了此展览首次公布的关于日本关东 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档案及东北人民顽强抵 抗日军侵略等内容的上百件档案史料。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就是辽宁省档案馆馆藏 满铁档案中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伤亡人 员名册, 其中明确记载了每名伤亡日军姓名、 伤亡时间、 地点及伤亡人员总数。 从1931年到1938年4月,东北人民击毙日本关东军4425人,打伤7700多人,战果巨大。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等省领导对此次展览充分肯定,并指出此次展览作为辽宁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提供了重要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阵地。 同时号召全省党员干部表示要从历史的艰辛奋斗中汲取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为不断夺取新一轮全面振兴新胜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凝聚新的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心得 篇8

孩童时代对军人英雄形象的崇拜让夏鑫在1994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放弃了地方多个高薪职位,毅然决然地选择入伍,把军队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自入伍以来,夏鑫圆满完成了党、国家和军队赋予的多项重大设计创作任务,先后被总政系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行业标兵,1次二等功,3次荣立三等功。事实上,2011年8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启用新式勋章、奖章、纪念章及奖励证书,正是出自他之手。尽管在近二十年的设计工作中,夏鑫曾设计过多次证章,但他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设计过程中所赋予的感情也是不同于其他。夏鑫说:“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作为一名当代军人、为弘扬社会主旋律服务的设计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就有‘崇尚荣誉’,但是我并不单单把‘荣誉’作为本章设计的核心,而是把对当年抗战历史的解读和英烈的缅怀放在首位。设计纪念章的同时,我也正在参与设计《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大量的抗战史料让我重温70年前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这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全民族性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抗战中的英烈,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等等,他们事迹给我感触最深,心生敬仰。”所以,夏鑫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设计重心在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历史的纪念,突出浓厚的历史继承性的同时,又要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内涵。

在设计的过程中,因纪念章体积较小,夏鑫曾尝试以概念性的装饰图案为主、避开具象写实的人物形象,以便后期制作,追求主题醒目简洁。可设计两稿之后,他觉得效果不理想,不能充分体现历史性和主题性。(图1、图2、图3)经过反复思考,最终明确了纪念章的设计元素有:一组抗日战士的浮雕、延安宝塔山、咆哮的黄河、橄榄枝、70束光芒。

抗日战士浮雕:

为了生动形象的体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侵略、奋起抗战、顽强斗争的精神,创作一组奋勇杀敌的写实人物造型是最朴实、直观的艺术语言。夏鑫以潘鹤与梁明诚大师的雕塑《大刀进行曲》为灵感,展现的力量性和主题性。在设计过程中夏鑫考虑到:选用雕塑正面合成到纪念章中,大图效果很好,但直径缩小至50mm后,雕塑人物的动态视觉效果不够强烈。最终选用了雕塑侧面,不但使章面构图饱满,而且战斗状态的雕塑人物威武、英勇的气势完全呈出来,使直径50mm的纪念章富有鲜明主题的生命力。

延安宝塔山:

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敌后抗战的指导中枢。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在这里体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起着中流砥柱作用。力挽狂澜,巍然屹立在黄河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咆哮的黄河:

设计元素来源于《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被誉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呼啸奔腾的黄河为了民族的解放,为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发出怒吼,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在这里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橄榄枝:

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表明了我们必须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同时也表达对抗战英雄、烈士和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各界人士的崇敬之情。

70束光芒:

70束光芒表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70周年,象征伟大胜利、崇高荣誉,寓意实现中国梦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绶带的设计:

以咆哮怒吼的黄河为背景,金黄色的丝带中贯穿红色带,寓意中华民族与惊涛骇浪奋勇抗争的精神,寓意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洪流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体积虽小,但它却包含着夏鑫和千万中华儿女的对抗战英雄崇敬之情,蕴含着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寓意着实现中国梦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上一篇:要开学了作文500字下一篇:医院宣传科室的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