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优秀

2024-07-04

我的邻居优秀(共16篇)

我的邻居优秀 篇1

提起邻居,在我那幼小的心灵中,首先会想到一个电影演员之家―王晓棠和言小朋。他们有过一个孩子,叫小群,他像一棵娇嫩的小树,被**年代的暴风雨折断了,只留下一幅看上去还有些幼稚的油画遗作《早秋》挂在墙上。上面是三朵聋拉着脑袋的向日葵,无精打采地站在雨地里。

王阿姨和言伯伯都很喜欢孩子,尤其喜欢我。因为我个子高。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大个子”。没想到,“大个子”竟然给他们添了个大麻烦。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放学回家。看见他们家门口站着两个穿戴整齐的陌生人。样子很着急。我走上去问:“叔叔,您找谁呀?”他们说出了王阿姨的名字。“有急事吗?”我又问。其中一个叔叔回答我:“嗯。我们还要赶火车。”大概是因为他们看出了我就住在对面,胸前的红领巾也博得了他们的信任。另一个叔叔望着我说:“小朋友,叔叔托你办件事。”他从皮包里拿出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大信封,“请你把这封信交给王晓棠同志。”我接在手里说:“放心吧,叔叔。”两位叔叔千叮泞万嘱咐一阵儿,就急匆匆地走了。

不一会儿,工阿姨和言伯伯一道进了家。我赶紧过去送信。王阿姨打开信封。里面是好多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王阿姨也很吃惊,秀眉下明亮深沉的眼睛睁大了。“他们去哪JL啦?”她问我。“火车站。”我话音刚落,王阿姨已经“咚咚咚”地下楼了。听着王阿姨急促的脚步声,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不知惹了什么祸。言伯伯笑着对我说:“大个子,这不怪你。不该收的钱,王阿姨一分也不要。”我的心情平静下来,脑海里却升起了问号:有人说现在是金钱万能的时代,什么叫不该收的钱呀?我想到了那些拼命捞钱的“大演员”们。言伯伯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比如说吧,**时期,我们在林场下放,停发了工资。落实政策时,林场的会计多算了一年,八一厂就多补了960多元。王阿姨自己跑回林场,核对清楚,把钱退给了厂里。”言伯们还给我讲了许多王阿姨不计较个人报酬的故事。累计起来,王阿姨拒收的钱竟有上万元呢。

我听得正人迷,王阿姨回来了。“还好,我在汽车站赶上他们了。”她汗流满面,却挂着轻松的微笑,“钱退掉了!”我内疚地说:“王阿姨,我……”王阿姨拍拍我的头说:“阿姨不怪你。这要怪他们。我只在舞台上念了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就给这么多钱,这算哪回事呀!”我一听王阿姨朗诵诗,顿时来了情绪,恳求说:“王阿姨,我想听您朗诵诗。”王阿姨微笑着说:“好。阿姨给你朗诵一段。”房间里响起她动听的嗓音。

这声音像一个个充满激情的音符。汇成了一曲迷人的歌,在房间里久久地荡漾着。我突然觉得。那幅油画卜的三朵小葵花,也好像随着歌声坚强地抬起头来,向着阳光神奇地开放了。

我的邻居优秀 篇2

关键词:冰心,《我的邻居》,家庭建设,妇女发展

冰心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涉及到家庭和妇女的问题。此后, 妇女在婚姻和职业之间的纠结与徘徊一直是冰心关注的对象。而女性如何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寻求良好的平衡, 也是至今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重读《我的邻居》, 感觉对当今的家庭建设与妇女发展仍颇有启示。

《我的邻居》是《关于女人》小说集中的一篇, 写于1943年, 是冰心居住在重庆歌乐山时期的作品。小说的开头纲举目张地介绍道:“M太太是我的同事的女儿, 也做过我的学生, 现在又是我的邻居。”[1]M太太上学时是个天真烂漫、很有才气的学生。她经常发表文章, 在文学界渐露头角。由于她身体不大好, 父母对她的读书写字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让她一门心思念书, 不让她学做家务活。大学毕业后, 她与一位作家M先生结婚后去了南京, “我”七八年没有她的消息。由于战争, “我”在昆明遇到M太太并租住在她家楼上。此时的M太太比以前更苍白, 仿佛是三十岁以外的人。她家还有一位老太太, 四个孩子, 最小的不过两岁左右。她不怎么会做家务, 连炉子都生不着, 眼睛红肿、声音哑着, 生活的穷困, 孩子的哭闹, 使她充满一肚子的泪水。她曾出去教书, 但丈夫反对, 老太太也说那几个孩子弄不了。她也曾坚持创作, 可现实嘈杂的环境常打断她的文思。好不容易写了两篇文章, 丈夫发现靠文章卖钱得不偿失。她不得不辞退女工, 自己生火, 拣米, 缝鞋子, 补袜子, 心里像枯树一样空洞、麻木。由于她丈夫和婆婆的自私, 她不单要应付哭闹的孩子、贫困的生活, 还要战战兢兢地抱着小的, 护着大的, 躲避敌机的狂轰滥炸。她自述没有鼓励, 没有希望, 早已落入“文章误我, 我误爹娘”的惨境。这篇作品如果撇开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 仍可看作是冰心早在“五四”时期就非常关心的家庭问题的延续。

冰心一向重视家庭的作用, 认为家庭是人生幸福的来源和力量。在早期, 冰心曾把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否直接归因于女性, 《两个家庭》就是通过两个家庭两位主妇的比较来表达太太是男人成家立业的根本和后盾的观点。《我的邻居》则让笔者感受到男性对家庭建设的责任。笔者认为, M太太及其家庭的不幸更大的责任来自M先生, 他性情急躁, 对现实的一切都觉得不顺眼, 动辄骂孩子、怪太太、摔东西, 还在家里发泄愤时忧世的怨怒, 搞得家“阴沉得可怕”。警报响起, 带着母亲和孩子出去吃早餐的M先生“却把老的小的打发回家来!”, 自己去学校办公室抢救稿子。“从那天起, 差不多就天天有警报。M先生却总是警报前出去, 解除后才回来, 还抱怨家里没有早预备饭。”作为家里唯一的成年男性, 他一方面自私地阻挠M太太外出做老师、粉碎M太太的写作理想, 一点不尊重自己的妻子;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一味索取, 以自己的舒适为条件不断责备妻子, 不懂得体贴妻子。

相比于传统家庭, 现代家庭具有了很多新的特征。首先从家庭结构上看, 现代家庭大多是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清晰。传统家庭则多为人口较多的联合家庭, 结构复杂。其次从家庭角色上看, 由于传统孝悌等级观念的影响, 已婚的青年男女在传统家庭中主要是“儿子”、“儿媳”的角色, 唯父母之命是从才是孝顺。现代家庭中的已婚男女是“丈夫”和“妻子”或“父亲”和“母亲”。随着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 传统家庭中的主要矛盾――婆媳矛盾已被现代家庭中的主要矛盾――夫妻矛盾代替, 传统家庭中丈夫的主宰地位也演变为与妻子和睦相处, 甚至有的还是“妻管严”。如果粗略地梳理一下我国传统家庭生活方式会发现, 我国女性大都善于做母亲而不是做妻子。因为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女孩子是少有机会外出学习或玩耍的, 她们的活动空间局限在自己的家庭, 母亲是她们人生课堂的启蒙老师和权威指导者, 她们看到和模仿的是母亲如何做妈妈, 而很少能够看到母亲如何做妻子。这样的女孩结婚以后, 对自己的丈夫往往也是给予母亲般的关怀和保护, 而不是平等相待。与这种家庭生活模式相对应, 男孩子从小就要求读书, 放学回到家安然地享受着母亲的悉心安排;婚后不管是外出学习还是工作, 回到家中坦然地接受妻子的细心照顾, 乐意做儿子而不是丈夫和父亲。相比较而言, 现代家庭形式简单, 内容却复杂了, 女性需要学习如何做妻子;男性则需要承担做丈夫和父亲的全新的角色。因此, 在提倡夫妻双方互相支持、共同分担、彼此认同家庭角色的基础上, 笔者更强调男性的参与。

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女性解放、男女平等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光靠女性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逐渐意识到女性解放更深层次的阻力不是来自男性, 而是来自于父权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政策制定和实际执行的过程中, 基于男性参与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国际社会一直都在以各种形式反复强调, 呼吁男性参与到推进和实现男女平等的工作中来。具体到家庭领域, 1994年的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专门对男性参与生殖健康做了论述, 首次提出了男性参与的概念。在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上这个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2000年的“北京加五”联合国第23届特别会议成果文件指出:持续存在的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男性没有充分分担家庭和社区内的照顾任务和责任等, 是执行《行动纲领》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纪念世妇会“北京加十”会议上, 国家主席胡锦涛更是直接指出, 男性有责任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2]回过头来看《我的邻居》, 作为男性的M先生根本没有参与建设家庭的意识, 没能承担起经营家庭的重担。作为丈夫, 他不尊重体贴妻子的个性自由, 不关心爱护妻子的身心健康, 对妻子为家庭作出的努力付出视而不见;作为父亲, 他不是教育关怀孩子, 而是骂孩子;警报响起后不是保护孩子而是保护自己。从冰心对M先生的刻薄描写中, 从《两个家庭》与《我的邻居》的比较中, 可以看出冰心对女性命运和家庭幸福思考的深入:女性解放与家庭建设不仅仅要有女性的推动, 也要有男性的推动。这个认识对当代人构筑和谐家庭极具现实意义。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形来看, 虽有制度层面的政策鼓励男性参与家庭建设, 但男性自身参与的意愿仍是不够, 还应该从个人方面帮助男性认识到父权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伤害的不仅是女性, 也包括男性, 帮助男性认识到通过参与不仅可以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还可以获得自身的成长。只有男女双方平等相处、互相配合、共同分担、彼此负责, 才能建设稳固和谐的幸福家庭。

冰心是贤妻良母的推崇者, 但她的贤妻良母论是有前提的, 即须有一个正常、健康、民主的家庭方可实行。她自己的家庭就是典型的平等而民主的代表, 正是这样的家庭, 才使冰心对贤妻良母的提倡, 具有了足够的根据和条件。冰心笔下的贤妻良母不是三从四德巨石下被奴役、被损害的形象, 而是既温柔贤淑, 又自尊自立的女性。可见, 健康民主的家庭是妇女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出嫁前, 她的父母极其开明, 根据M太太的天赋才能让她读书创作, 自由发展。婚后的M太太穷困憔悴、身心俱疲, 既做不了贤妻良母, 也无法发展自己。有的评论者认为“如果不是日寇的侵略, 以M太太的才华, 她可以写作, 可以教书, 可以雇一个保姆, 避短扬长, 过着平静舒适而有意义的生活。”[3]战争固然是造成M太太悲剧的原因之一, 但笔者认为不能算是主要原因。如M太太说到写作难以进行是因为“一声孩子哭, 一个客人来, 老太太说东说西, 老妈子问长问短, 把我的文思常常忽然惊断, 许久许久不能再拿起笔来。”上述情形非战争时候肯定也是常发生的, 因为这些是生活的常态。再如同样是战争环境, 为什么《我的学生》里的S可以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于一身, 乐观向上、忘我奉献呢?除了个人性格原因外, 一个重要原因是M太太没学过做家务, 没有普通妇女起码的生活能力。而S不仅会自制咸鸭蛋和泡菜, 还自己钉做书桌、书架等生活用品。她把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丰富多彩, 她的家也是美丽整洁, 令人愉悦。M太太及其家庭不幸的另一主要原因是M先生的不参与。M太太本不会做家务, 安排不好家庭生活, 做丈夫的不仅不参与帮助妻子, 反而是一味地索取和抱怨。这样的家庭环境必然会阻碍M太太的发展。相比之下, S的丈夫P不仅帮着S一起做家务, 盖房子, 造家具, 而且心疼妻子, 劝好胜要强的妻子注意休息, 正是丈夫的配合参与才使得S在健康民主的家庭环境下能努力追求自身的生命境界。所以, 已婚妇女要发展, 首要的是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那么, 如何构筑健康民主的家庭呢?首先是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参与, 携手共建。家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愿意彼此互相照顾、互相负责并拥有共同未来的成员组成的非血缘系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是核心家庭, 男性和女性是构成家庭的基元。由于妇女运动的推动和社会的发展, 很多女性获得了与男性近乎平等的家庭权利, 但在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 仍然是女性承担的较多, 如福建省2010年仍有77.6%的人认为妻子承担了更多的家务。[4]冰心写于1941年小说《关于女人》中就提到男女平等, 双方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在《论婚姻与家庭》的文章中写道:“家庭首先由夫妻两人组成。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最长久的一种。”人生的道路, 尽管平坦的少, 崎岖的多, 但只要夫妻“二人同心”, 定能“其利断金”。人生路上, 当春风吹来时, 夫妻俩定会携手同行, 琴瑟和鸣;在荆棘遍地时, 夫妻俩仍应扶掖而行, 互慰互勉。因此建设健康民主的家庭, 要克服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男女双方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共同来经营。

其次, 作为女性, 在建设和谐民主家庭方面, 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小孩子学习, 而是作为家庭成年女性的学习。由于现代女性多走出家门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工作, 对传统家务的学习或是忽视或是不屑, 就像M太太, 她的父母疼爱她, 一味地只让她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文学上, 而忽略了对她生活方面的指导, 以至她成家后在生活上捉襟见肘, 身心俱疲。因此, 笔者认为, 作为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技能应该学点, 哪怕现代科技已代替做了很多诸如洗衣做饭的家务。接着要注重学习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家庭中的夫妻二人如果缺乏沟通, 整天怄气或抱怨, 自然会影响家庭的和睦。虽说现代家庭的夫妻婚前都经过恋爱沟通阶段, 但婚后的交流沟通依然很重要, 孩子出生后还要学习与孩子沟通, 注意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对方。即使是女性认为太熟悉的爱也是需要学习的, 太多叛逆孩子的出现正是爱的方式不当造成的。所以, 女性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言行举止等方面的修养, 才能更好地建设美好的家庭。

最后还要注意树立女性主体意识。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作为人的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改变传统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束缚, 成为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新女性。需警惕现代有些女性, 出于传统的惯性, 依赖丈夫而没有独立的自我;或构筑了一个完美的家庭后便把自己消失在其中, 全然不知除了家庭角色, 女性还有社会使命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家庭进步是社会进步的促进力量,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 家庭和谐也是妇女幸福发展的必要条件。家庭不和, 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妇女和儿童。女性只有树立了主体意识, 认识到家庭建设对社会的贡献、对自我发展的帮助, 才会在健康民主的家庭建设中尽心尽力, 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

总之, 和谐温馨的家庭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参与、携手共建, 健康民主的家庭更是妇女发展的必要条件。女性与男性共同创建美好家庭, 美好家庭反过来又促进妇女的发展, 家庭建设与妇女发展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

参考文献

[1]冰心:《冰心选集 (第一卷) 》[M], 李保初、李嘉言选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文中关于小说内容的引述均出自此书

[2]转引自黄河:《男性研究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意义》[J], 《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3月, 第41页

[3]李文平:《从抗战背景看冰心的〈关于女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第7期, 第105页

我的“新邻居”——蚂蚁 篇3

我是来自福建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五(五)班的章巧萍。在学校,我是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在家里,文静的我喜爱看书、写作,喜欢任凭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在文学的宇宙中游走。

周末,在我家天樓上我发现了好多“新邻居”——一群蚂蚁。从此,天楼便成了我的乐园,那小巧玲珑的“小不点儿”就成了我特殊的朋友。闲暇时,我总会去问候它们。

蚂蚁的家实在不引人注目。在天楼一个破旧的小棚里,高低不平的地面中隐藏着一条狭长的缝隙,这便是它们的“别墅”,空间小得可怜,装饰朴素简陋。不过,蚂蚁很喜爱自己的家。在这个温馨的家里,蚂蚁们每天都在忙碌着,有时能搬些食物回来,而更多的时候是“两手空空”,可它们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蚂蚁的身体稳定性极好。有一次,我将一只“健壮”的蚂蚁放到一根小木棍上,想让它表演惊险绝活——“飞人走钢丝”。我猜它站在“钢丝”上一定会吓得心惊胆战。然而,它得意洋洋地在棍子上爬来爬去,丝毫没有恐惧感。我不停地转动木棍,以为蚂蚁会被转得头晕眼花栽倒下来。可是我又错了,蚂蚁竟如履平地,走得更加逍遥自在。

蚂蚁识别方向的能力很强,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考考它们。一天放学后,我来到天楼,发现蚂蚁们正行色匆匆地赶路,我欣喜若狂,便用树叶将其中五只“贵宾”请到乒乓球台上“做客”,心想:嘿,看你们如何逃出如来佛的掌心?五只蚂蚁来到球台上,还真慌了神四处乱窜。其中一只蚂蚁来到球台的边缘,向下一看:天啦,万丈深渊,急忙调头,去向同伴求助。此时,另外两只蚂蚁聚了过来,“三人小组”挥挥触角摇摇头,“商量”了一番。20分钟后,终于有一只“勇敢者”翻过了球台边缘,沿着桌腿安全着陆,并且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家。我暗自欣喜:蚂蚁识别方向的能力果然了得!

可球台上还有四只乱转的蚂蚁,听说蚂蚁有很强的团队精神,我便仔细地观察。终于有几只蚂蚁来到球台边,将其余的蚂蚁安全地带回安乐窝。它们与兄弟姐妹们快乐地开始了新一轮“远征”。

小蚂蚁、大世界,它们身上一定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去发现。我要像法布尔那样用心地走进“新邻居”的世界,让自己在发现中快乐成长!

(指导教师孙海燕)

[小编辑评语]

我的邻居优秀作文 篇4

我的名字叫他三哥。他在五十岁左右,身材高挑身体瘦,喜穿宽敞的衣服裤子,秀发像钢钉一般,连根直挺,眼睛深邃而有灵气,下颌还蓄着短短胡子。一次,被父母大呼小叫着下楼梯买盐油,出门在外又叮嘱了我一遍:“记牢,来到那边的‘老三’买袋盐回家。”如今想起来,实际上爸爸妈妈那时候粗心大意了。由于按辈份,我是不可以管它叫“老三”的。那时候我还小,什么都不懂,就如那初生牛犊一般,两步脚跑到三哥开的小商店,昂着头冲着高过我许多的玻璃柜子冲里喊:“老三!买包盐!”

之后,伴随着俩家的触碰愈来愈多,因为我了解不可以傻傻的跟随大大家叫法他。因此,“老三”就逐渐改为了“三哥”。

他是个十分优秀的人,对一开始,我喊他叫“老三”,他不仅分毫不以为忤。并且,我经常会在他那藏着各种各样“佳肴海珍”的玻璃展示柜前,看得两眼发直。他在秤完糖,回身看到的了,会悄悄往我手掌心塞曲奇饼干,但从来不收款。

也有一次,在买完物品之后,他把握住我紧握着钱伸到他的手,往他下颌上的胡子蹭,那觉得真是就好像扎在钉板上一样。因此 ,以后我教乖了,还款时一直快速把钱放桌子上,随后抽身两手。而他,一直一脸笑容。

关于邻居的优秀故事:邻居 篇5

她搬进了新租的房子,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将物品整理好,打扫完卫生再抬头看已经是饭点了,想着小区里有家面馆,打算去填填肚子。打开门,她看了看其他三户人家,无一例外都是紧锁屋门,想起中介说,有套房子的业主是一位去敬老院住的老人,只有在子女回家时才回来住,想来就是旁边那套门口摆了鞋柜但不亮灯的屋子,余下有一户是一家三口,另一户暂时没人住。

面馆在小区另一边,她一路走过去,没有见到什么人,茂密的树略微遮住了灯光,更显幽暗。面馆里人不算多,都各自吃各自的,几乎没什么声音。

她是一名儿科医生,时常要值夜班,临天亮才回来是家常便饭,和邻居的作息是错开的,住进来快两个月了,只在电梯里看见过隔壁那家的小男孩一两次。

早上六点回来的时候都是那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保安在值班,每天回来的时候,她都会和保安点点头,算打个招呼,这天,到小区门口了发现自己把门禁卡落在办公室了,想着让保安给开个门,保安打量了一下,问道“小姐,请问你是业主吗?”她解释了半天还核对了电话,折腾了十几分钟才回到家,出电梯门的时候看到对面那家人房门没关严实,亮着灯,还有一个孩子和女人的声音,估计是在叫孩子起床吃早餐准备上学。

过了两天,她在值夜班的时候送来了一个高烧的孩子,看着觉得眼熟,多看了几眼想起来这就是隔壁那家的孩子,可孩子和他的父母都没有认出这位医生就是他们的邻居。她给孩子做了简单的检查后,帮他开好药,让他去挂了水,整理了病历就打算下班回家休息。出医院门碰到了一家三口,那家人倒是认出了她是刚才那位医生,就怕人家医生不记得了,也就没上前打声招呼。

一行四个人一块回家,一路无言。进了电梯,看到她先按好了楼层,男人开口道:“原来我们邻居是位医生,之前我还以为……”看到妻子的眼神,男人赶忙噤声,她笑了笑算是回应。开门的时候看见另一户门敞开着,门口还堆放着几个大箱子,看来又是有新邻居了。

简单地洗漱了一番就躺到床上休息去了,想起了男人刚刚没说完的话,原来这两个多月里他们都在互相猜测对方,罢了,只是不知道那位新邻居是怎样的人。

晚上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时候突然一黑,摸索着去看电闸没发现异常,想来是停电了,也不知道多久能好,刚想进房间去找手电筒,就听见了一阵敲门声。也不知道是谁大晚上的过来,她疑惑地开了门,是一个看上去有三十岁的陌生女人,对方笑了笑,说:“我刚搬来的,就想问问你家有蜡烛吗?”这,第一天来就借东西?她只能说了句“没有”。这新邻居赶忙塞了两根蜡烛给她,“我就怕你没有,给你拿两根。”她还没来得及道谢,女人就回去了。

她看着手里的蜡烛微微出神,自己似乎是做错了什么……

我的邻居 篇6

这个盲童名字叫“平静”,是个十岁的小女孩。有一次我走向一个花园的小亭子的时候,忽然看见了我想象不到的事情,平静居然和一群大姐姐在跳舞,我走到亭子边上看着平静,我几乎要喊出来了,因为她的跳舞姿态真的很美,而且还跟音乐融为一体,让我眼花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舞练得差不多了,她们正在休息,我静静地走到她旁边对平静说:“平静,你的舞跳的真好!”平静哀声叹气地回答:“别骗我了,你可别忘了我只不过是一个永远看不见光明的盲童,即使我的舞跳得再好,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赞扬!”我听了这话后和平静说:“今天晚上八点整,准时到这个亭子来,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说完我立刻把整个小区的人聚起来,跟他们说了平静的事,他们听后都愿意帮助平静,让她找回自信。后来到了晚上,平静果然准时来到了亭子,夜里的亭子布满了灯光和鲜花,平静来到了亭子,感到很惊讶又很感动,她一点儿也没想到,在这时会有那么多的人看她跳舞,并且还给她送花,使她自己找回了自信,在这一晚上平静是那么的开心快乐!

我的植物“邻居” 篇7

又是一个清朗的早晨,我愉快地与早早就醒来看太阳的牵牛花打招呼。牵牛花这个家伙有早起的习惯,两三下爬到树顶,准备欣赏起床的朝阳。只听见她敷衍性地应了我—声后,继续目不转睛地盯着已升起多时却还是华丽无比的太阳,—睑陶醉。

我自讨没趣,打算“下楼”,爬下高高的草茎,准备去看看我的邻居们。

野蔷薇小姐伸了个懒腰,嫩绿色的纤细腰肢更显得她身姿姣好。我闻了闻随风飘来的芬芳花香,嗯,还不止她一个起床了,因为蔷薇的花香中还掺杂着其他的花香。辨认了—下后,我绕开挡在面前的—栋“建筑”,顺着一条没有杂草的小路,往前走去。

映入我眼帘的是正在打哈欠的龙葵花先生,昨天晚上喝水时不小心洒出来的水珠还留在他身上。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家伙老是犯这毛病,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这时,只听远处传来了一阵自夸的声音,那声音里带着沾沾自喜。不用说,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自恋的半枝莲在说话了。想到这里,我猛然—惊,原来现在已经十点了?看来我今天又睡迟了。

琅琅的读书声响起,我往前一瞥,发现小草弟弟们正齐声朗读着。原来他们正聚在—起上课呢!老师是狗尾草先生,他正摇着头,仿佛是在抱怨来捣乱的风弟弟,与此同时,他那—头毛茸茸的头发也随之摇晃。

我的邻居 篇8

他到我家最喜欢玩弹珠,我也有时候陪他一起玩。一起想着法儿找新的游戏方法玩,我们玩地可开心了。

有时候,他就到我们家画画。他画的画可好了,和书上画的画一模一样。我爸妈经常说我邻居的画好,画地认真,让我好好向他学习,认认真真地画。我心里也想和他画得一样好。

我去他家的时候,经常看见书桌上,书架上,放着许多好玩又好看的玩具,好多好玩的玩具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比如长颈鹿。这些玩具比买来的新式玩具好玩好看多了。他也经常帮我拼一些很难拼装的玩具,不一会儿就拼好了。我非常惊讶。他还得了小小工程师两张绿色的奖状,我也很想得到。

我的好邻居 篇9

林奶奶已经满头白发了,黑黝黝的脸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老人斑。她的手脚已经慢慢退化了,行动变得不再那么灵活、敏捷了。虽然年纪老,可林奶奶还是每天早晨起来和她的老伴一起做运动,如;跑步、做早操等。我以为是享清福的人。

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有一次,她买完菜回来的时候,座上了15路公共汽车,刚好我也在那辆车上。15路公共汽车的车型很小,能容下的人也不多,当林奶奶上去的时候,就还剩下一个位置,她环顾四周,见没人缺位置,就坐了下去。到了下一站,一位怀抱婴儿的阿姨上了车,车内响起了‘主动让坐’的广播声,我听后,让出了我的座位想让阿姨坐下。可谁知道一位刚上车的男青年,趁阿姨还没坐下,抢先坐在那个位置上。林奶奶看见了就把她的坐位让给了阿姨。

我的邻居有点“怪” 篇10

无论春夏秋冬,他都穿着一件褪(tui)了色的工作服。虽然洗得干干净净,但却显得有些土气。去年,我们小区兴起了“装修风”,家家户户忙得不亦(yi)乐乎。可王叔叔却按兵不动,别人催(cui)他,他淡淡一笑,说:“折腾(zheteng)个啥?这样简简单单的挺好。”平时,王叔叔也很少买昂(ang)贵的水果和新鲜菜,常常买一些价格便宜的家常菜。就连孩子的零花钱,他也严格控制。于是,大家背地里都喊他“王抠(kou)门”。

那天,邮递员送来一封王叔叔的信,是希望工程基金会寄来的。信封上的邮票真漂亮,我答应邮递员将信送给王叔叔,顺便向他讨(tao)张邮票。可是他那么小气,舍得给我吗?

来到王叔叔家,我见到了两个陌(mo)生的外地小男孩。原来,他们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条件艰苦,差点辍(chuo)学。幸运的是,王叔叔主动报名“希望工程”,资(zi)助他们继续学业。这不,王叔叔在暑假时接他们来家里做客。不仅如此,王叔叔还给他们买了崭(zhan)新的衣服和书包,答应明年带他们去游长城呢!

听说我的来意,王叔叔爽(shuang)快地答应了,还送我一本《儿童漫画集》。这可是我的最爱,我心里乐开了花。

这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你说他怪不怪?

我的邻居作文 篇11

一天放学后我走回家,发现门是锁的,原来我家没人,我只好站在门口等。王阿姨见了,向我打了个手势,让我去她家。我笑着说:“不用的!”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我站在门口又冷又饿,腿缩成了一团。这时,王阿姨又出现在我面前,说:“你去我家待一会儿吧!你妈妈打电话给我,叫你到我家去。”我说:“不麻烦,不麻烦,谢谢阿姨!”王阿姨说:“这一点不麻烦,快走吧!”于是,她边说边把我拽到她家去了。到了王阿姨家,我看见桌上摆着一盘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王阿姨说:“我早就知道你饿了,快吃吧!”这时,有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里,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感谢王阿姨。

过了一会,妈妈来接我回家了。我问妈妈:“您什么时候给王阿姨打电话了?”妈妈惊奇地说:“没有啊,是王阿姨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她家来接你的。”顿时我明白了一切,我感谢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还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玩爬墙,一不小心,丽丽的手被刺破了。王阿姨见了,赶忙把她抱到前面的诊所去包扎。要不是王阿姨的帮助,不知道后果怎样。

如今,王阿姨已经搬离了这个小区,但是每次大家谈到她时,都很想念她。

★ 我的邻居作文

★ 我的“邻居”作文500字

★ 我的邻居作文350字

★ 我的邻居作文1000字

★ 描述我的邻居作文800字

★ 小学生作文:我的邻居

★ 我的邻居小妹妹

★ 邻居三年级作文

★ 邻居初中作文

我的邻居姐姐作文 篇12

大概在三个多星期前,妈妈突然生了病,爸爸要带着妈妈去盐城看病,要四五天不回来,叫我一个人在家,碰到事情就去找姐姐,可妈妈还是不放心,执意交了一把钥匙给组组。

那天晚上,我单独一人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卧室里,只听见外面的大风声,这些声音使我想起一部鬼片,我越想越害怕。最后躲在被窝里大声地哭了起来,不一会这哭声就传进了姐姐的耳朵里,她用钥匙开了门,走到我的床边,轻声问我:“怎么啦?想妈妈了对不对。”我点点头,还是哭,姐姐看了伸出手,把我抱进了她的被窝里,睡在姐姐身旁的我心里踏实多了,我跟姐姐说着话,不知不觉便睡熟了。夜里,我做了噩梦,我害怕极了,双腿不听使唤地蹬起了被子,不一会儿,我的身体上已经没有一丁点儿被子。这时姐姐惊醒了,她为我擦了汗,整理好被子后,我又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我醒来后,发现还有一些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没有洗,便笨手笨脚地端来水,可正准备把手伸进水里,又缩了回来——水凉丝丝地,这时姐姐走了过来,轻声责备我:“你呀你,不是让你在房里看电脑吗?走,让姐姐来洗!”那时侯的我感受到了姐姐慈母班的心!

我的摄影师邻居 篇13

他会不会邀请我一起创作摄影项目?就像吉尔·阿尔伯特·哈拉班(Gail Albert Halaban)那样,邀请被摄对象在自己家中摆出他们想要的姿势,然后从远处的窗口以另一种形式拍摄肖像。

他会不会以我为模特拍摄精致而充满想象力的照片?就像洛基·麦科克尔(Rocky McCorkle)那样,连续五年的每个星期日坚持拍摄他的邻居吉尔达·托达罗(Gilda Todar),让她的晚年生活仍然精彩。

他会不会为我打开他的作品集,对着照片向我讲述照片中所反映出的社会变化?就像莫毅那样,从1982年开始拍摄居住的社区,开展居住建筑和其中生活样态的视觉调查,在照片中关注国家在从过去走向未来中所展示的真正相貌。

他会不会对着照片跟我诉说自己成长过程中见证的社区变化,并一起讨论摄影在其中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就像唐晶那样,通过几十年前的老屋和几乎每隔20年就更新换代一次的居民建筑夹杂相间,来理解城市的变迁。

可能你会发问:即使没有摄影师邻居,在当下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找到摄影师朋友不是也很容易吗?但是,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也限于精力,我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理解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的,是从邻居和社区开始的。虽然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温暖的阳光普洒大地,可作为个人能够体验到的,其实非常有限。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亲密的社群关系能为生活带来的正能量比距离遥远的问候和虚拟网络带来的慰藉更加实在。

技术进步了,观念改变了,城市发展了,生活美好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人情寒凉,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困惑与人交往的方式,而我们又有多久不再敲响邻居的房门,也不再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通过这个专题,我们希望能在摄影中找到一种看待社区和社群关系的方法,就像麦科克尔在摄影中与邻居建立起忘年友谊,哈拉班在摄影中帮助曾是路人的邻居们成为朋友,莫毅在摄影中帮助读者看懂我们的生活,唐晶在摄影中呈现社区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变化。

我的邻居英语作文 篇14

The Bible says, “Love thy neighbor.” I agree with this view very much. I live in a rural area. As in most rural areas, this area has plenty of fresh air and luxuriant vegetation. What makes me even happier is the neighbors I have, all of them simple and honest folks. I dont think I can find the like of them in a city. In general, city dwellers, except in their own small circles of acquaintances, see each other as total strangers, and it is not unusual to find people living in the same apartment house brush past each other without showing any sign of recognition, not so much as a nodding of the head. Neighbors are usually compared to our close friends and as such they should help each other if help is sought. My neighbors are all farmers, who are rich, not in material possessions, but in hospitality, and their honesty to help are legendary. For reasons quite obvious, it is important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ur neighbors and avoid quarreling with them over trivialities. I am a good neighbor to my neighbors, and so are they to me. I’m glad I have such good neighborhoods and I have lunch that feel the same as I do.

我的邻居小学作文 篇15

善良

众所周知,我们那个港东村三组有一位“举世闻名、闻名四海、名扬四海”的大人物——人称“小和尚”的飞天大盗。他家的厨房以被大火烧成了两半。幸亏有好心人扑灭。其中就有一位就是孟阿姨。记的那是一个炎热的夜晚。忽然,全村的人都轰鸣起来“救火了。救火了。”原来是“小和尚”家着火了。那火势汹涌可怕。活像一条火龙要把整个房子吞噬。这时,好心的孟阿姨实在看不下去。虽然他也偷过他家的东西。依然不记前嫌,毅然的拿起桶去灭火。工夫不负有心人,火终于扑灭了,人们的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几乎分不请什么是汗水,什么是扑火的水。此时的孟阿姨也舒心的笑了。这个对于我们村的一个大盗,如果是我,我是100%的不会去救火,而是希望火能把整个房子全都烧灭才好。这种不记前嫌而又善良的品质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朴实

高楼里的树林和我的熊邻居 篇16

这样的工作有时会寂寞。

所以,从外面回家,看着同一楼层的隔壁房门,我偶尔会想,如果搬进讨人喜欢的邻居,会是什么样呢?

在电梯里,我见到有人正在搬家具,说起来是我的新邻居,我就帮着抬一个沉甸甸的木头柜。

“我们姓熊,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那家的先生说。新邻居的太太从柜子里找出一大罐茶叶,非要送给我,她说:“这是搬家前的邻居送的礼物,现在给新邻居当见面礼吧!”

“这茶叶真香。”

“那是,它的名字叫‘森林茶’。”熊太太有圆溜溜的温和的眼睛,她认真地说,“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亲手做的,里面有绿茶叶,有红枸杞,有圆溜溜的桂圆,味道很特别哦。”

“就连冰糖也是在狗獾作坊订购的。”熊先生补充说。

我拿着罐子进了自己的家。听着茶叶里的配方,应该是很普通的茶。可是,“森林茶”、“狗獾作坊”,这些名字好奇怪哦。

清晨刚起床,我开始写故事,电脑边放一杯茶。

我闻到一股清香,转过头,真惊讶啊一茶叶在透明的大水杯里轻轻地旋转着,沿着杯壁长出来嫩绿的长芽,沉在杯底的枸杞和桂圆也开始蔓延出又细又长的枝叶……

我吃惊地跳起来,冲出门外,敲开新邻居的门。

我对穿着睡衣的熊太太和熊先生喊:“你们送给我的茶叶太古怪啦!”

书房里,已经是一片葱郁的植物。挺拔的龙眼树顶得天花板都高了很多,舒展的枝叶里缀满圆圆的果实。我的电脑被小灌木丛包围着,是点点鲜红的好看的枸杞。矮矮的茶树,挤在我的书桌和书架之间,密密匝匝,翠绿欲滴。

“我只是泡了一杯茶,是你们送的茶……”我紧张地说。

“这是我们洞前的龙眼树啊!”熊先生哪哝着。我看见他伸出手去,那是他的手么,我分明看见一只粗壮的爪子轻轻抚摩着树身。

“是啊,这几棵枸杞树,跟我们邻居狐狸家旁边的枸杞树一模一样呢!”熊太太说。她的声音有点粗,语气却温柔。她的面部开始朝前突出,显露出一头真正的熊的模样。

“啊……你们是……”我害怕起来。

“啊……我们是刚从森林里搬来的熊,请不要害怕。”熊先生转过身,他已经是一只不折不扣的熊了,他对我解释,“这茶是原来的狐狸邻居送给我们的。”

“是啊,我们原来的邻居是一只智慧的狐狸,他可帮过我们不少忙啊……”熊太太充满感情地说,“没想到,他会把有魔法的茶叶也做礼物送给我们!”

“大概是怕我们想念森林吧……”熊先生轻轻地说。

大家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轻轻地说:“嗨,既然你们是来自森林的熊,我也想重新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不好意思地慢慢拉长自己的耳朵,抖了抖全身,变回我很久以前的毛茸茸的样子。

“啊……”熊先生惊讶地看着我。熊太太激动地冲上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熊抱:“原来……你是一只兔子啊!”

“是的,我是来自田野的兔子……”

就这样,我在城市的高楼里认识了我的新邻居。我们把茶杯里长出来的树林移植到了高楼的楼顶。楼顶的树林很美丽。

如今,我们有日寸坐在楼顶喝茶,聊天,开玩笑,聊聊彼此的故事,透过树林看遥远的月亮,思念遥远的田野和森林。

我从来没有见过森林里那只会魔法的狐狸,它懂得如何送一片树林给即将离别的朋友。田野里的兔子不会想遇见森林里的狐狸,可我觉得自己有些喜欢它,正因为它,我在高楼里得到了来自森林的熊朋友。

上一篇:乐读书国旗下的讲话下一篇:作文100字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