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的教案

2024-05-16

树叶的教案(共12篇)

树叶的教案 篇1

19.蓝色的树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以读代讲,明白李丽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体会各自的心理。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2、理解“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仔细研读本课,看看这节美术课为什么会发生“蓝色的树叶”这个令人遗憾的结局。(师板书课题)。

2、来,孩子们,一起读课题。请看,这就是那一幅特别的画(课件展示)。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树叶和小草是蓝色的。)这是 1 谁画的呀?(李丽)看着这幅画,有一个人脸红了,她是(林园园)。

【指名反馈。梳理板书关键词。如:“林园园”“脸红 ”,“李丽”“蓝树叶”。】

3、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问题吗?

【指名反馈。梳理板书重要问题的关键词。如:李丽为什么画出了“蓝”色的树叶;林园园的脸为什么“红”了?】

二、熟悉课文

1、请孩子们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②找到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并编写序号。③用横线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好,孩子们,开始读书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适当指点,如提醒读书姿势,动笔读书等。】

2、汇报交流

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个别同学读这两个词语还有问题:皱眉头、惹人爱,谁来当小老师,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指名认读,正音,再齐读。】

3、谁来告诉我,文中林园园和李丽有几次对话? 【指名反馈:三次】

三、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回到那堂美术课吧。

【出示一幅没有上色彩的画(课件出示)】问同学们缺少什么?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绿铅笔不见了。

2、此时,李丽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你有过这种心情吗?

3、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李丽的着急心情。

(二)品读四次对话

1、【过渡:如果你是李丽,你会怎么做?】李丽也向同桌林园园借绿铅笔了,那她是怎样借的,林园园又怎么做的呢?赶快到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答案吧。注意:一边读课文,一边动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

【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巡视。】

2、汇报交流 ①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反馈,明确: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 ②你从哪里看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吞吞吐吐)

理解“吞吞吐吐”(说话不干脆,想说又不说的样子)。她当时在考虑什么?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指名朗读】

③李丽是怎么向林园园借铅笔的呢? 指名反馈,明确:小声(怕影响班上纪律)

④比较句子,认真朗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两个句子: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

第一句多了“行吗”两个字,把原来对别人提要求的语气变成了商量语气,显得更有礼貌。

⑤ 照样子,请用“ 吗?”说一句话。⑥ 那你能小声地、有礼貌地说一说李丽的话吗? ⑦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

3、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后,会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快速阅读她们的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用△标记出写李丽动作的词语,看你能读懂什么?

①指名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林园园舍不得把铅笔借给李丽。

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林园园说:“我怕你把铅笔尖弄断了。” ③李丽是怎么做的?

指名反馈,明确:趴、看、等。

④你从这些动作看出李丽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着急、很耐心、有礼貌。

⑤比较阅读:现在可以把你的铅笔借给我了吧。现在把你的铅笔借给我。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多了“可以”和“吧”两个词语,把原来对别人提要求的语气变成了商量语气,显得更有礼貌。【提示:朗读时把“吧”读轻一点、语气虚一些。】

⑥你能用“ 吧”说一句话。(同桌相互练习,指名反馈。)⑦同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次对话。

4、李丽是这样一个懂礼貌、有耐心的孩子,林园园把铅笔借给她了吗?(没有)那园园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孩子们仔细阅读第三次对话,用△标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①指名反馈,明确:林园园很小气,根本就不愿意借铅笔给李丽。②你怎么看出来的?

从盒子里拿出:说明林园园已经把用过的铅笔收拾好了,根本没打算把铅笔借给李丽。

要……不要……不要……不要……:林园园提的要求太多,表现她非常不放心,舍不得把铅笔借给李丽。

③李丽面对林园园的种种要求,又是怎么做的呢? 抓“连忙”、“只画”两词理解。

给“连忙”找近义词(赶快、急忙)。“只”就是除了画“树叶和小草”以外,不会画别的东西了。这两个词语说明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只要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什么要求她都能答应。李丽是个 4 多诚恳的孩子啊!

5、尽管如此,园园借铅笔给李丽了吗?(没有)①园园只是“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同桌互相皱皱眉头,仔细观察对方表情。(不高兴)

理解:一个“皱”字表明园园不高兴、极不情愿把铅笔借给李丽。朗读“还要画小草?”语调上扬,读出极不情愿的感情。②读到这里,你明白林园园到底为什么不肯把绿铅笔借给李丽了吗?

明确:小气,自私。先前所说的“没画完”、“怕你把铅笔尖弄断”都只是她不肯借笔的借口。

③如果你是李丽,你还会借她的铅笔吗?(不会。)

6、李丽也没有接园园的绿铅笔。她只好用自己的蓝铅笔来画树叶,结果画出了“蓝色的树叶”。多遗憾啊!

【师指板书,引导学生读“蓝色的树叶”。】

7、故事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了,不过作者还写上了一句话,请孩子们齐读最后一句:林园园看着这些蓝色的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刚才有同学问“林园园的脸为什么红了”? 林园园这时可能在想什么?你知道吗?

指名反馈,明确: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她后悔没有帮助同学。

四、拓展

1、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李丽和林园园的身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你又会对李丽说些什么?

【指名反馈、评议、小结】瞧,经同学们这么一说,林园园的脸更红了,我想林园园此时此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她已经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相信她今后一定会改正缺点,做一个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孩子的。

2、假设你是林园园,以后你会怎么做呢?请举例说说。【指名反馈、评议、小结】一幅风景画,有着青青的远山,红红的房子,绿绿的小树,该多美啊!可是,李丽没有了绿铅笔,林园园因为小气,不肯借绿铅笔,李丽只好画出了蓝色的树叶。多遗憾啊!后来林园园知错了,脸红了,她知道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生活中难免会碰到类似的事情,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随机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读。】

五、总结提炼

常言道: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们,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给予别人一份帮助,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好习惯。

附: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不借绿铅笔

林园园 ————→ 李 丽

↑(小气)→

脸 红 ← ———— 蓝树叶

人与人要互相帮助

树叶的教案 篇2

从树叶里发生的一种化学变化受到启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的氧化镍导电薄膜。它复制自然界中植物利用阳光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和碳水化合物类燃料的过程,构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俗称“人工树叶”。通过这种导电薄膜,可以解决利用阳光将水分解成氢燃料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硅这种半导体在导电过程中极易氧化生锈,在加入氧化镍薄膜就能够起到防止生锈的作用,与此同时促进阳光的分解作用,获得更多的像甲烷或者氢这样的燃料。

“人工树叶”是加州理工大学人工光合作用联合中心(JCAP)开发的,由光阳极、光阴极和薄膜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其中光阳极利用阳光氧化水分子产生氧气、质子和电子;光阴极利用光阳极产生的质子和电子合成氢气;用塑料制成的薄膜可将这两种气体隔开,以防止任何可能性的爆炸。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这些气体会被压入管道收集起来。

加州理工学院化学教授奈特·路易斯是JCAP的科学带头人,他曾经用硅或者砷化镓这类用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能够吸收光的普通半导体来制作电极,然而这些材料碰到水容易氧化,也就是生锈。后来他和其他科学家尝试在这些电极上加一层保护膜,但均告失败。因为理想的保护膜要求很高,要与它所覆盖的半导体能在化学上相容,不透水,能导电,保证透光,容易被催化产生反应,释放氧和燃料。而路易斯团队这次研制的氧化镍薄膜完全符合上述各项要求,是一项重大的飞跃。它可以用在包括硅、磷化铟、碲化镉在内的多种半导体材料上。尤其在保护光阳极上,氧化镍薄膜的优越性能远远超过了其他类似的保护膜。

制作氧化镍薄膜新技术需要将粉碎的氩原子在富氧环境下放入高速转动的镍原子颗粒中。在这个过程中,从氩原子中溅射下来镍原子碎片与氧原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镍的氧化物,沉淀在半导体上形成了保护膜。最关键的是这种新型的氧化镍薄膜能够很好地配合另外一张重要的膜,这张膜负责将释放氢气的光阳极与释放氧气的光阴极隔开,互不干涉。如果没有这张隔膜,光阳极和光阴极会因为靠得太近而放电,再遇上刚由它们自己释放出的活泼的氧气氢气,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而有了氧化镍薄膜,就能一次性地制造出一个没有爆炸相对安全且持久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机器。

路易斯指出,人工光合作用机器投入商业市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比如光阴极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要做的就是把这两个部分都做好,给大家呈现完整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以及它的运作过程。

提供氧气来源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研究生朱利安·梅尔奇奥里近日发明了一种名为“Silk Leaf”的人造生物树叶,这是人类第一片和自然界的树叶一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叶子,只需要二氧化碳、水、光,就能产生氧气。这种神奇的新材料可以给执行长时间太空使命的宇航员提供稳定的氧气来源,甚至帮助人类移居新的星球。

根据朱利安所说,“Silk Leaf”由悬浮在丝蛋白层上的叶绿体组成,形成一片清新的绿油油的颜色,仅仅利用一点光源即可让它释放出氧气。而且这种物质从天然丝纤维提取,能够储存更多的制氧材料。“Silk Leaf”在分子的稳定性上有很出色的表现,使得人造材料也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即在太空环境下也能保持这种稳定性。

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表示,由于外太空不存在可以让植物存活的土地、阳光、水分、土壤和重力,因此没有树木和其他植物的氧气制造工厂,致使缺氧成为目前人类在太空旅行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不同的太空制氧方式。而“Silk Leaf”这种人造生物树叶的出现令人振奋,为进一步探索太空提供了可能。

“Silk Leaf”是英国皇家学院艺术创新设计工程课程与美国塔斯夫大学Silk实验室合作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除了在太空旅行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之外,这种材料还可以为地球上的人提供新鲜的空气。朱利安指出,“Silk Leaf”消耗的能量很少,可以成为现代建筑的一部分,以吸收二氧化碳。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人们只需在大楼的外墙、通风系统以及室内的灯罩等表面涂上这种叶片材料,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现在,不少科研院所都在研究人造树叶。2015年4月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丹尼尔·诺塞拉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种神奇的太阳能人造树叶,为地球能源枯竭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要想避免极具破坏性的全球变暖,人们至少要生产超过1 0万亿瓦的无碳清洁能源,而太阳能正是拯救能源危机的关键,因此太阳能人造树叶有可能成为能源革命的一个突破点。

它只有扑克牌大小,内含一块薄薄的硅片,里面排列着众多交错的微小水流管道。在太阳照射下,水流过树叶时,叶子中枢茎秆系统就会启动电解程序,依靠催化剂产生化学反应,把水进一步分解成氧和氢。这时只需要将氢气储存起来,便可转变成燃料电池所需的电能,实现“零排放”。

太阳能人造树叶所需材料的价格较为实惠,而且可以在脏水环境中实现能量制造。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不能获得稳定的电力来源,得益于这项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村庄在不久的将来就可用上承担得起的基本电力设备。

产生液体燃料

哈佛大学生物学家最近研发的“仿生叶”能够截获阳光中的能量,并转化为可用来驱动汽车发动机的液体燃料。这是一种升级版的人造叶子,将为人类提供潜在的未来能源。在此之前,科学家掌握了人造叶子的工作机制,利用太阳光照的能量形成能用于燃料电池的氢。为了满足汽车和其他车辆的发动机使用液体燃料的需要,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这种新型的“仿生叶”,不但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生氢和氧,而且可以满足细菌产生异丙醇的条件。作为燃料使用,异丙醇有些类似酒精或者汽油。

为了分离出质子和电子,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型叶子中使用了一种酶,在与二氧化碳结合的下一个循环中形成异丙醇。参与本项研究的科学家来自哈佛医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以及该校的生物工程研究所,主持研究的丹尼尔·诺塞拉教授表示:“我们只要把人造叶子暴露在空气中,让其接受阳光的照射,就能够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出可供汽车使用的液体燃料,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相同的树叶 篇3

在欧元开始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向前推进的今天,读读巴尔齐尼这本描述准确而又生动有趣的书,想想相同又不相同的欧洲人和他们生活的美丽土地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是一种享受。

先说英国人吧,书中是这样说的:英国人认真、俭省、谨慎、勤勉、作为上策的诚实、账目正确、严守时刻、无私的爱国主义、勇敢无畏、在战斗中视死如归、顽强、自制、光明磊落,但与此同时,适者生存、追求利润等等。他们都有一些完全相同和普遍的观念牢牢地印在头脑里,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和现在,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遥远地方,英国的海陆军将领、总督、大使、年轻的行政官员、商船的船长、孤立哨所带兵的尉官、甚至普通平凡的英国人,当面临危险的紧急关头,总是确切地明白怎么做,同时肯定女王、首相、外交大臣、坎特伯雷大主教、任何酒店里喝啤酒的人或《泰晤士报》的编辑都会衷心称许。英国人曾是欧洲大陆人的楷模,从宪法、议会民主到黑色服装,“黑衣服只是一种象征,表现了对英国在抽象哲学、音乐、烹饪、调情以及几乎所有方面的至高无上的默认和对英国人财富、权力、精明和必要时的残忍的羡慕和妒忌”。大英帝国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个民族值得“羡慕和妒忌”的精神还在。

有这样的诗句:“幸福的乐土,沃野良田;欧洲的珍珠,人间天堂!”这就是法国。这是一个独特的、活跃的、有创造力的、富有勇气的、才华横溢的、不安静的国家。戴高乐说:“法国是世界的光明”,“她的命运是照亮宇宙”。的确,没有法国,世界的历史与当代文明就绝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法国给人类的贡献是无价的、决定性的。实际上,所有欧洲国家今日的政治基础全都归功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当然今天的法国还得背着它那千年遗产的重负。巴尔齐尼写道:法国的“对手们前进时当然轻松得多,它们没有这许多需要耗费重金以保存、刷新并恢复的‘往日荣耀’。”

德国是思维的故乡,它的思想和它的音乐一样传遍世界。巴尔齐尼战前战后都在德国常来常往,见过希特勒,也见过阿登纳,他以沉重的笔调写出了德国人民怎样整齐地走上了希特勒的战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写了战后德国人步履沉重、东张西望和深刻的忏悔后,他又以欣喜的口吻描述了德国又奋力登上了顶峰,重新成为欧洲最富有、最强大、最有效率、最有秩序、最有生产能力,具有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国家。并预言:“欧洲的未来仍将再一次主要取决于德国的未来。”今天统一的德国确实在欧洲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意大利人巴尔齐尼是这样说自己的国家和同胞的:他们的烹调——老三样:橄榄油、大蒜、和番茄酱,他们的政府——既无能又短命,他们的天赋——艺术上的,他们的美德——私下的,他们的罪恶——公开的……“意大利人说话的含义与字典上所说的并不永远不变”,“在这里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是不是有点严于解剖自己?

巴尔齐尼把美国人也算在欧洲人之中,他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讲,美国是欧洲的属地或延伸。美国人是这样想的:欧洲是西方种种思想和希望的诞生地,是其故乡。美国人要捍卫欧洲无非是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它生活就没有过头,没有那些共同的西方价值,生活就没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不讲交情、只顾生意、只关心自己的美国人在没有领土纠纷,没有旧恨新仇的情况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军号嘹亮、旗帜飘扬——像西部的美国骑兵一样赶来救援。这二十多年中,美国牺牲了多少生命和金钱,两度救了欧洲。欧洲人又怎样看美国呢?巴尔齐尼说,在当代欧洲人眼里,美国的理想和希望是他们共同道德的一部分;他们公认,绝大部分美国人的希望不仅仅是美国人或欧洲人的希望,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希望。

巴尔齐尼生活在欧洲人中间,同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各国人民的直接交往,他用准确的、并带点儿幽默的语言勾勒出每个民族的形象,就像在介绍自己的家人。这种介绍不是一条一点地概括总结,而是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穿插在一起叙述历史和现实的种种事件,大到世界大战、政府更迭,小到家庭琐事、个人经历,当你读完一章时,一个民族的形象就出现在你面前,既是活生生的每一个,又是概括的群体。

如果把不同的国旗、邮票、警察制服置之度外,在法国人、意大利人、奥地利人、瑞士人和德国人眼里,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同样巍峨;在莱茵河多瑙河两岸的绿荫里,到处都可以认出共同的乡土;走到哪里都有明暗相间、烛光摇曳的小教堂和水晶吊灯下金白两色交辉的歌剧院;还有这块大陆的精髓——葡萄酒……欧洲相同的东西太多了。统一的欧洲一直是一个梦想,多少世纪以来,君主、皇帝、政治家、思想家、诗人都这样想,从康德、诺瓦利斯、伏尔泰、卢梭、拉马丁、米什莱、雨果、科布登、圣西门、边沁、马志尼到克勒门斯·梅特涅和皮埃尔·蒲鲁东……

天下大势本来就是中国人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树叶尽管不同也要共生。

巴尔齐尼在书中写道:“尽管存在着无穷的差异,多种不同的历史、宗教、烹调术,数不尽的语言和方言,我们基本上是同一类的人,在相互的国家和家庭里并不感到拘束。这无疑是个暖人心房的想法,使人充满希望。假如取消了国界,欧洲人过去的一切战争,随之就会变成虽则血腥然而是无足轻重的家庭内讧,谁也不再是战败者,而只有一个胜利者即欧洲。”

可是联合的欧洲为什么是一个萦怀了多少世纪而没有实现的梦想,是什么左右了欧洲?是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的敏感的民族自尊心;是每个成员都有充分的理由留恋自己的光荣历史,留意防护并警惕地保卫自己独特的遗产(戴高乐就私下承认他担心自己国家的宝贵特征会消失在大饭锅里);还是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不可侵犯的利己主义……欧洲人都有这样的缺点:悲观、谨慎、吝啬、讲求实际,犹如老式的银行家。巴尔齐尼说,他们是明智的,但经常失算是失之于过分明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欧洲,一想到生猛的苏联大兵和那个国家拥有的核武器就让人不寒而栗。生存还是毁灭?在这一抉择面前,联合起来是每个明智的欧洲人想到的求生之策。“欧洲联合起来。”丘吉尔、阿登纳、戴高乐都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丘吉尔甚至把自己涉及许多国际问题的讲演集定名为《欧洲联合起来》。)丘吉尔说:“我们必须达到的目的正是整个欧洲的联合。”“在危险和需要的压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一些在今天看来是不实际的设想,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成为显而易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戴高乐说: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就能够成为,而且也应该成为前所未有的、有利于人类的、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

在现实的压力下,尽管是一片争吵声,战后几十年中欧洲委员会、欧洲共同体成立了,成员国也逐步增多,欧洲联合的步伐在慢慢迈动。

冷战结束,没有了苏联的军事压力,欧洲人发现美国、日本的经济压力同样沉重和紧迫,在经济上同样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欧洲各国的共识是:联合的步伐不能减慢,而是要加快,其他任何国家利益只能服从于此。《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就基于这样的背景。

戴高乐曾有这样的理想:“首先,经济的欧洲;其次,政治的欧洲;然后,欧洲人的欧洲;最后,友爱的欧洲。”今天的欧洲联盟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戴高乐的理想刚刚开始实现。

冷战结束后的欧洲能不能没有美国而独立存在?在未来的世界上能不能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制衡美国的力量?这对欧洲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蓝色的树叶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4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教学难点: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树叶。你见过什么样的树叶?

2、老师给它填个词,大家仔细看。

3、揭示课题,板书:蓝色的树叶(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识字

1、你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为什么是蓝色的树叶呢?让我们在课文中了解一下。打开语文书,翻到89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求小朋友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第一行的生字。

4、第一行的生字在字音上有什么发现。

5、第二行的生字谁能读?盒:你们看,这是粉笔盒,这是文具盒,又叫铅笔盒。这个盒是用来装东西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盒?

削:偏旁是什么,跟什么有关?用刀削什么?

6、齐读第二行。

7、字宝宝摘下帽子,跳到树叶上,小火车开。(出示课件)

8、字宝宝藏到了词语中,还认识吗?(同桌读)

9、皱着眉头:你能做个动作吗?(多么恼火,多么生气,多么难过)

10、惹人爱:(1)、什么意思?(2)、在课文中找找有“惹人爱”这个词语的句子。什么真惹人爱。(3)、小朋友这么聪明,真惹人爱。(4)、用“惹人爱”说句子。

三、课中操

小朋友表现得这么棒,真惹人爱。让我们站起来,拍拍手,读一读,你会更惹人爱。美术课 画风景 画房子 画小树 绿铅笔 画树叶 树叶绿 惹人爱 小朋友 请注意 桌上笔 别掉地

水彩笔 油画棒 五颜六色真美丽

小朋友们请坐,端端正正真美丽

四、品读“借铅笔”,学习提示语

1、课中操之后,描述第一节内容。引出“她正要„„可是„„”

2、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心情会怎么样?

3、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4、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想什么办法?

5、你会怎么说? “ „„ 吗?”

(说的好,真有礼貌。把问的语气说出来了。)

6、李丽也像你们一样,礼貌地向别人求助。

7、出示李丽的话。(1)、读一读。和刚才小朋友说的有什么一样的?(吗?)(2)、板书:吗?(3)、个别读。评价。(4)、平时你还会向别人借什么,能用上吗来说说吗?(5)、用上吗字提问。(6)、李丽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小声)(7)、为什么小声地说?(8)、你就是李丽,李丽小声地说:“ ?”(9)、听了李丽的话,林园园怎么说?

8、出示句子:林园园说:“我还没画完呢。”(1)、个别读。(2)、课文中的林园园是怎么说的?(3)、该怎么读?(4)、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她心里怎么想?(5)、个别读。(6)、出示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7)、师生合作读。

小结:林园园会把铅笔借个李丽吗?后来会怎样?下节课我们再学。

五、指导写字

1、请小朋友们观察“铅笔”,重点指导。认真观察字形结构。金字旁是新偏旁。

2、师范写。生书写。

3、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反馈,评比,再写。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借铅笔

李丽 林园园

吗?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图文结合法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

3、迁移法

(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

2、课后题入门法

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往往给学生以重要的提示。这一课我以课后题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好课文。倘若长此以往,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边读边思考,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圈点勾划法

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长句子用符号标上停顿、语气重音等。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在听读过程中,动静合理交替,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的读音,知道易读错的字的读音。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如: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教师要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每段的前面写上序号。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结合问题: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人的对话,特别是抓住林园园的话和表现来回答问题。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要点:

1、林园园本来把树画好了,却“吞吞吐吐”地说“还没画完”;

2、李丽再借,林园园没有把笔拿出来,而是说“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3、李丽表示用时小心一点儿,林园园才拿出铅笔,又提出许多要求,听说李丽要画小草,皱起了眉头;

4、李丽看林园园不高兴的样子,想着她刚才说的那些话,明白了林园园并不想把铅笔借给她,所以没有接铅笔。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林园园脸红了是因为感到羞愧,开始认识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从此以后,林园园会改正缺点,热心帮助别人。要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读课文时,要多读几遍,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板书如下: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预设中也想孩子们一定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的;他们也都能说: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要团结友爱。可是,在这样的一句话后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体会了、感受着友爱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课前找了一个感人的有关友爱的故事,希望通过故事让他们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友爱。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还用心设计了语言。

1.语言具有教育性。在认真分析了教参之后,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结合李丽林园园的几次对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通过初读、再读、分角色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感悟出李丽自始至终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很自私,从而升华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课后我进行了拓展练习,“我想对林园园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行说话训练。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挺高的。

2.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小声的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意思,然后再读。通过分角色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

《秋天的树叶》教案 篇5

1、欣赏秋天树林景色,感受树叶丰富斑斓的色彩美。

2、尝试将纸撕成小块粘贴平整。

3、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树林图片2、音乐《秋日私语》

3、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的蜡光纸4、胶棒

活动重难点:

将纸撕成小块并粘贴平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确定季节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小朋友一起看一下”

2、确定季节“什么季节的时候树叶会往下落呐?”

二、观看秋天树林景色,感受树叶色彩美及形态。

1、秋天的树叶美吗?哪里美?秋天的树叶都有什么颜色?

(秋天的树叶有绿的,有红的,有黄的,有橙色的)

2、秋天的树叶都长在树上吗?它还去了哪里?

(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还长在树枝上,有的在空中飞舞)

三、了解树叶的做法和制作要求,拓展撕贴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树叶

师:我这里有一颗秋天的小树,看看上面少了什么?我们怎样帮它长出

树叶呐?

教师示范撕树叶,撕出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的树叶。

2、引导幼儿树叶粘贴位置

师:树叶制作完了,我们要贴在哪呐?哪里有树叶呐?

3、个别幼儿示范

师:还有哪位小朋友要来帮助小树呐?请你上来粘一粘。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

1、播放背景音乐

2、引导幼儿在撕纸时注意树叶大小。

3、将撕出的树叶贴平整。

五、幼儿展示作品

六、播放音乐,自由舞蹈。

《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篇6

小声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画 皱着眉头 还要

用心画 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课后反思:

这一课是我们天天公开课教学研讨课,我就把它看成是有准备的随堂课,也没有试教,应该说这堂课是常态下的语文课。既然这样,一定会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课堂一开始,通过树叶游戏,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词语,巩固了课文的生字。对生字、词语,我们就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我觉得以后这样有趣的巩固性练习得多做。

多种形式的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读的关键也不是单纯地进行什么重读、轻读、快读、慢读、停顿等方面的技术指导,而是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在读中努力把意思表达出来。这种理念在这节课上也体现出来了。比如“吞吞吐吐”的教学,如果我请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我想学生会答不上来,那我就请学生联系生活“平时同学向你借东西,你们有没有舍不得借的时候?”这样再回到文本,学生就能读出吞吞吐吐的语气,进而理解文本。再如,对“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一句的教学,我请学生做做皱着眉头的模样,然后联系生活“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皱起眉头?”从而感悟文本,读出了林园园嫌她画得太多。我虽然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但朗读的深度还不够,有些地方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感悟。比如,林园园的脸为什么红了?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参与面。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人,在课堂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课堂上我请不同的学生来读、说,避免出现课堂由尖子生独揽课堂的局面。但是,仍然有些学生没有单独起来回答,一方面是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个别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独立思考的自觉性还不够,他们没有举起小手。

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我都及时地进行评价,其中有些评价语是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的。比如:你真会思考,你真会动脑筋等。但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对评价语还是很匮乏的,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磨练,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精练、丰实起来,促进自己的教学。

两片树叶的故事 篇7

在一棵几乎掉完了叶子的树的梢头, 还留着两片树叶。一片叫奥勒, 一片叫特露法。奥勒和特露法长在同一枝树杈上。它们长在树梢, 因此能得到充足的阳光。不知道为什么, 奥勒和特露法经受住了风雨和料峭的夜寒, 仍旧挂在那枝头。谁知道为什么一片树叶掉落, 而另一片树叶却留下呢?可是奥勒和特露法相信, 问题的答案在于他俩相互间深厚的感情。奥勒比特露法略为大些, 也比她年长几天, 但是特露法更漂亮、更柔弱。当风吹、雨打、雹子从天而降的时候, 一片树叶能帮另一片树叶什么忙呢?即使在夏天, 有时也有叶子会脱落;何况秋冬一来, 更没有办法了。虽然如此, 奥勒还是找一切机会来鼓舞特露法。当最猛烈的暴风雨来临, 雷劈, 电闪, 风不但刮走叶子而且折断枝桠时, 奥勒恳切地对特露法说:“坚持, 特露法!用你的全力坚持呀!”

有时在寒冷和刮风的夜晚, 特露法泣诉道:“奥勒, 我的日子到了, 不过你可要坚持呀!”

奥勒反问道:“那为什么?没有你, 我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掉落, 我要和你一起掉落。”

“不, 奥勒, 不要这样!一片树叶只要还能挂着, 它就不能撒手……”

奥勒回答道:“那全看你是不是和我一起留下……只要我们彼此相爱, 我们就会呆在这里, 任何风暴都不能摧毁我们。特露法, 让我告诉你:我从不曾像现在这样深切地爱你。”

“为什么, 为什么, 奥勒, 我全都变黄了。”

“谁说绿色才美, 黄色不美呢?所有的颜色都一样美丽。”

奥勒正说这个话的时候, 特露法几个月来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阵风吹来, 把奥勒从树梢上撕脱了。特露法开始颤摇, 看来她自己也快扯掉了, 但是她还牢挂着。她看见奥勒落下去, 在空中摇晃, 她用树叶的语言对他呼喊:“奥勒!回来!奥勒!奥勒!”

可是她的话还没喊完, 奥勒已经不见了。他同地上旁的树叶混杂在一起, 分不清了, 剩下特露法孤零零地挂在树上。

白天未尽的的时候, 特露法还勉强忍住了悲哀。但是天黑下来, 冷雨开始滴落, 她就陷入极度的悲痛中了。她把所有树叶的苦楚全都责怪到树的身上, 怪这粗大的树干和强劲的树枝。叶子掉了, 树干却又高又粗地挺立着, 牢牢地扎根在地里。风呀, 雷呀, 雹呀, 都对它无可奈何。对于这大概永生的树来说, 一片树叶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呢?在特露法看来, 树干是和上帝一样。它用树叶遮体几个月, 然后又把树叶抖落。它用汁液滋养了树叶, 高兴多久就多久, 然后又让树叶干渴而死去。特露法哀求树干把奥勒还给她, 叫夏天回来, 但是树干听不见, 或者是不听她的祈求……

特露法没有想到, 一个夜晚会有这么长, 这么黑, 这么冷。她对奥勒诉说, 盼望着回答。但是奥勒没有回音, 没有一点表示他还存在的迹象。

思想的树叶 篇8

我望树叶,树叶亦望我。我与她互望了二十多个春秋。树的心思都蕴藏在叶中,叶是树的眼睛。树用叶望着四季轮回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春风化雨为叶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娇嫩嫩的叶芽儿刚伸出尖喙,转眼就变成了亭亭如盖,蓊蓊郁郁。树叶密布着血脉,卧在手心,感觉质地光滑而柔润且富有弹性,像极了青春的肌肤。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筛落下来。映衬出绿的层次,幻化出淡绿、翠绿、碧绿、青绿、墨绿的微妙色感。清爽的绿叶在我的心壁浸润开来,有一种绿绒绒的感觉。

绿叶是夏天的旗帜。满树的叶子在阳光下浮绿泛金,如成千上万只绿巴掌,在向提供充沛的阳光雨露的盛夏鼓掌致谢。众多的叶子,没有谁争夺谁的阳光,没有谁抢占谁的雨露。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沙沙地,轻轻地,柔柔地,为落在枝丫间的鸟儿伴唱。我无数次为之感动。我仿佛听见她们善意的调侃和嘲笑:人类在争名夺利中斗得伤痕累累,尔后又在麻木和无聊中消解生命的疼痛。你们这些愚不可及的人啊!你们竟不如叶子?!心惊于叶子的嘲讽,我又不得不折服。

飒飒秋风敲击窗的岸台。叶子的绿意不知不觉地暗淡了,叶片的边缘干瘪而卷曲。独自静静地走在秋林里。彩蝶似的叶子在空中打着旋儿飘飞舞蹈。落叶飘坠,跫音沙沙。有一两片叶子落在我的头上或者肩上,我细细地端祥交流一番后,又恋恋不舍地把其放飞于风中。我时常在佛音般寂静的秋林里踩着沙沙着响的落叶地毯。漫步冥思。我在寻找名叫“欧里”和“楚珐”的两片叶子。她们曾挂在同一株树枝上相爱,然后相继被秋风吹落在地。楚珐最终意识到:她已不再只是一片任由风吹雨打的叶子,而是宇宙的一部分。楚珐透过某种神秘力量,明白了她的分子、原子、质子和电子所造成的奇迹——明白了她代表的巨大力量和她身为其中一部分的天意安排。欧里躺在她的身旁,用彼此以前不知的爱互相致意。这不是由机缘巧合或一时冲动所决定的爱,而是与宇宙同样伟大和永恒的爱,(艾·巴·辛格《两片树叶的故事》)。

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片树叶的凋零关系着整个春天的下一轮再生。正是这片片落叶,换来了来年的盎然生机。树叶的诞生与消亡,注释了生命轮回的真谛。数不清这世上有多少片叶子绿过。绿的时候,她们尽情地绿,淋漓尽致地绿。为了新一轮的诞生,她们又无悔地向地面凋零。凋零不是死亡,而是拯救。她们在生命轮回中所领悟的真谛,只有获得解放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生命才能体会得到。

跳舞的树叶娃娃大班教案 篇9

1、教幼儿学习描画树叶轮廓的方法。

2、鼓励幼儿在画好的树叶上,画出跳舞娃娃的脸谱及四肢的各种状态。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范例:各种状态、大小不一的树叶,水彩笔,油画棒。

2、带领幼儿拾落叶,并擦干净压平。

3、合唱《小树叶》歌。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秋天到了,风一吹,树叶娃娃就跳着舞飘落下来了。有的高高兴兴地下来,有的没有准备吓了一跳;有的唱着歌;还有的在睡觉。

2、示范讲解绘画方法。

――挑你喜欢的叶子,左手压好,右手拿深色水彩笔沿着外轮廓描出叶子。如果是有锯齿的叶子,手可以在边缘根据叶子的锯齿情况抖动着画出。然后照着树叶上的脉纹路画在已画好的叶子里。

――想想跳舞的树叶娃娃飘落下来是高兴的呢?还是伤心的.呢?姿势应该怎样?然后画上眼睛、嘴巴、手臂和腿。

――再挑选叶子制作,方法和上面一样,但动作、表情、方向要和刚才画的树叶娃娃不同。

――最后,再挑选喜爱的颜色,给树叶娃娃涂上颜色,颜色要均匀,且要有深有浅。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辅导幼儿按树叶外轮廓描画。

鼓励幼儿画出各种表情和动态。

《蓝色的树叶》公开课教案 篇10

教材简说:

互相协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身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协助他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同学看到林园园的缺乏,又要让同学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小朋友。

学习目标:

1、认知“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俺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俺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局部,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俺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俺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俺了吗?”园园说:“俺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俺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方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俺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俺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实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同学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考虑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同学理解林园园已经认知到自身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协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同学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小朋友?(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小老鼠的树叶 篇11

今年圣诞节,笨笨熊收到了一支神奇的画笔,画什么有什么。他在纸上画出一条小溪,小溪就“哗哗”地流起来了;他在纸上画出一阵风儿,风儿就“呼呼”地吹起来了……

长尾巴猴子收到了一条会飞的魔毯。他想去哪里,魔毯就会带他去哪里。他一会儿乘着魔毯飞到遥远的夜空,收集星星们金黄灿烂的颜色;一会儿乘着魔毯潜入深深的大海,和美人鱼一起纺织又薄又轻的绡……

长耳朵兔太太收到的礼物是一条鹅黄色的围巾。白天,她围着长长的围巾出门,又暖和又漂亮;晚上,她将围巾盖在自己和小兔宝宝身上,非常舒适。

小老鼠的礼物是什么呢?只是一片极其普通的树叶。树叶能用来做什么呢?既不能用来画画,也不能乘着它去旅行,更不能用来保暖。小老鼠抱着这片树叶,趴在窗前,想啊想,想啊想……

“当当当、咚咚咚、哗啦啦……”美妙的乐曲声钻进草丛,绕过大树,飞过湖面,传得很远很远。是谁吹出了这么好听的乐曲?笨笨熊来了,长耳朵兔子一家来了,长尾巴猴子也来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来了。哦,原来是小老鼠在用树叶演奏呢!

构树叶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篇12

目前, 构树叶的精加工产品较少, 人们只将构树的部分嫩叶用于喂养猪、牛、羊, 此外别无它用,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我国精饲料、蛋白质饲料、优质粗饲料缺乏, 尤其是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水平远低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3]。本文主要以构树叶粉为原料, 针对不同的pH、加热温度、液料比条件, 采取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叶蛋白, 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以寻求最佳的提取途径, 为构树叶蛋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高标准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构树应用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材料:本实验以富含叶蛋白的构树叶粉为材料, 采自大连民族学院。

试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冰乙酸等, 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2028R 高速冷冻离心机 (美国NAPCO公司) 、JN—3000低温超高压细胞破碎机 (广州聚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0A pH计 (美国Orion公司) 、DHG-91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 、PB3002-S电子天平 (瑞士Mettle-Toledo公司) 、5—100恒温水浴锅 (美国Techne公司) 、FW 177型 中草药粉碎机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04644型恒温磁力搅拌器 (美国Cole Parmer公司) 。

1.3 方法

粗蛋白提取率的计算[5]:样品粗蛋白提取率undefined。

1.4 试验方法

构树叶粉的制备:采摘新鲜构树叶进行茎叶分离, 清洗、挑选出完整的叶片后完全晾干, 粉碎三遍并经200目筛子去除部分杂质后, 将叶粉装袋在常温密封下保存[6]。

酸热法的提取流程:称取20g构树叶粉溶解到800mL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pH=7.0) 中 (液料比为40mL/g) , 搅拌30min后在1350pa下高压破碎悬浮液3次, 10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分别取30mL上清液于锥形瓶中, 采用醋酸水溶液缓慢滴入持续搅拌的构树叶破碎液中, 至pH到预设值为2.8、3.0、4.0、5.0、6.0、7.0时停止加入酸, 在80℃下加热40min后冷却至室温, 10000r/min下离心12 min, 弃上清液将絮状物以3000r/min离心10min。最后将沉淀物在105℃的条件下干燥, 干燥后即得到构树叶蛋白干粉, 准确称量其质量[7]。

碱热法提取流程:同样称取20g构树叶粉溶解到800mL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pH =7.0) 中 (液料比为40mL/g) , 搅拌30min后在1350pa下高压破碎悬浮液3次, 10000r/min离心10min , 取上清。分别取30mL上清液于锥形瓶中, 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水溶液缓慢滴入持续搅拌的构树叶破碎液中, 至pH到预设值为8.5、9.0、9.5、10.0、10.5 、11.5、12.0、12.5时停止加入碱液, 在80℃下加热40min后冷却至室温, 10000r/min下离心12min, 弃上清液将絮状物以3000r/min离心10min。最后将沉淀物在105℃的条件下干燥, 干燥后即得到构树叶蛋白干粉, 准确称量其质量。

不同加热温度的提取流程:同样称取20g构树叶粉溶解到800mL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pH=7.0) 中 (液料比为40mL/g) , 搅拌30 min后在1350pa下高压破碎悬浮液3次, 10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分别取30mL上清液于锥形瓶中, 采用醋酸水溶液缓慢滴入持续搅拌的构树叶破碎液中, 至pH到预设值为3.0时停止加入酸液, 在50℃、60℃、70℃、80℃、90℃ 下分别加热40 min后冷却至室温, 10000r/min下离心12 min, 弃上清液将絮状物以3000r/min离心10min。最后将沉淀物在105℃的条件下干燥, 干燥后即得到构树叶蛋白干粉, 准确称量其质量。

不同液料比的提取流程:分别称取5g构树叶粉溶解到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pH=7.0) 中, 分别制备成液料比为 100mL/5g、150mL/5g、200mL /5g、250mL/5g、300mL/5g的悬浮液, 搅拌30min后在1350pa下高压破碎悬浮液3次, 10000r/min离心10min , 取上清液。分别取30mL上清液于锥形瓶中, 采用醋酸水溶液缓慢滴入持续搅拌的构树叶破碎液中, 至pH到预设值为3.0时停止加入酸液, 在80℃下分别加热40min后冷却至室温, 10000r/min下离心12min, 弃上清液将絮状物以3000r/min离心10min。最后将沉淀物在105℃的条件下干燥, 干燥后即得到构树叶蛋白干粉, 准确称量其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pH对构树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不同酸浓度和碱浓度的溶液, 考察对构树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 pH为3.0时对构树叶蛋白的提取率最大。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8]。氨基酸之间通过由肽键相连时, 蛋白质内部的氨基和羧基的电离性消失, 但是部分氨基酸的R侧链组上存在一定的极性和电荷, 使蛋白质所带的静电荷可随溶液pH变化。当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及性质不同时, 其三维结构也会变化, 进而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大小。

2.2 温度对构树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选取5个温度作为加热温度, 分别测定温度对其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 提取构树叶蛋白的最适温度为60℃。加热法是叶蛋白生产工艺中最早应用和最普遍的絮凝法[9]。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蛋白质随温度升高, 溶解度增加;当达到一定温度时, 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次级键破坏, 蛋白质发生变性而聚沉。蛋白的结构不同, 能忍受的温度不同, 因此絮凝的温度也不同。

2.3 液料比对构树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考察不同液料比对构树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3。如图3所示, 在一定的料液比范围内提取率的大小随着液料比的增大而增加。当料液比大于150mL/5g时, 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减小。由于不同体积提取液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体系的粘度和溶质的接触面积[10,11], 从而影响构树叶蛋白的提取率。

3 结论与讨论

上一篇:会计演讲稿范文下一篇:看亮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