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师德演讲稿

2024-11-08

师师德演讲稿(通用9篇)

师师德演讲稿 篇1

“展师风、修师德、铸师魂”师德师风演讲稿。

综合组 侯英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在这里发言,感到无比荣幸。坦白地说,在我那颇为贫乏的词库里,我实在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演讲,我想借这一方讲台,讲讲我身边的人和事,讲讲沙湾五小的师魂――或许,她只是教师集体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然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微不足道的教师,撑起了中国艰难的基础教育。对待集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规定了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沙湾五小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组成了一个上下一心,团结向上,共同进取,有高尚的师魂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奉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了守住心灵的宁静。沙湾五小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问候,一汪感动的泪水,一次倾心的交流,一番严厉的批评,一节精彩的课都在体现着老师的风采和内蕴。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在脚踏实地的干;没有望洋兴叹的感慨,却用滴水穿石的信念在前行;没有身为人师的骄傲自负,却在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这方神圣殿堂因为有你,有我,有大家而精彩纷呈,这方土地因为有希望,才充满着活力。对待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样

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们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但是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每天9:40上班,可是大多数老师已经在9:20之前就到了,指导早读;教师办公桌上的备课本,日记本、作业本、作文本、练习册、学习笔记本,如果堆积起来,不会比小山矮多少,而老师们的修改,确实丝毫也不马虎;课堂上,为了激活学生思维,老师们较劲了脑汁,想尽了办法;晚上,又在备课,查资料,或和家长联系,一点也不觉得麻烦。他们没有回头想过今天一共工作了多少小时,是否需要休息了,只知道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完成;他们也没有往前想过这样加倍地努力是否到头来却有见不到成效,只知道目前的状况里离学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还必须不断地努力??因为我们知道教师是一份有关梦想的职业,是一份有关心灵的职业,更是一份成就人才关于爱的事业!面对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面孔,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总是一次次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成为学生受欢迎的好老师。我们曾做了种种诗意的描绘:如果学生是花朵,我们愿意做绿叶陪衬,如果学生需要光明,我们一定要做蜡烛燃烧自己。

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近年来教育系统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同时号召教师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积极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掀起师德师风建设新高潮。把“展师风、修师德、铸师魂”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以师德建设打造优质学校,以师德建设锻炼教师队伍,以师德建设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做人民更加满意教师,教人民更加满意学生,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立足岗位做贡献,为人师表做楷模,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近年来,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体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不懈探索,恪守师德标准,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全体教职员工弘扬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严谨治教、以校为家、关爱学生,课堂上饱满的激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对待学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位名人说过,老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沙湾五小的老师深知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他们深深思索推演着心中最奥秘的哲理,采撷着如花的词句,构筑着心中最美好的诗篇——平凡的教书育人的事业。如果把每一位学生比作一粒希望的种子,学校就是一片孕育希望的土壤,老师则是播种希望、播种太阳的使者。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职业?我一定会响亮的回答: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这是我今生今世无怨无悔的选择!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谓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我自

豪,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共同演绎教师的风采!最后,祝愿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快乐开心每一天!篇二:田圣聚弘扬师德岗位建功演讲稿

弘扬师德岗位建功

田圣聚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冰心有一段话很能激励人:“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

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在这花香弥漫的一径长途上,我想开始我的演讲“弘扬师德

岗位建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

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所谓危难之处见真情,在救援现场,最感人的就是那些用身躯呵护孩子的母亲和老师。13日挖掘现场,只见谭千秋老师弓着身子,张开双臂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在那场骇人听闻的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像谭千秋一样的优秀教师,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赞歌。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却甘为人梯?又是

什么力量让他们用生命来阐述“爱与责任”的真谛?——是爱!这一切都源于对学生深深的爱。只有爱的阳光才能把坚冰融化;只有爱的雨丝才能使枯木逢春!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蓦然回首,只见时代的丰碑和英雄的足迹,共同凝聚成两个

字:奉献——噢!这就是师德的精魂啊!奉献!这师德的精魂!象火种一样传承在一切心怀天下、大公无私、爱憎分明、为人类为社会进步奋斗不息的仁人志士的心田之中。这精魂绵延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横亘于人类进步的思想史:这精魂在楚辞中宣泄为恢弘奇丽、激奋沉郁的爱国激情;这精魂在儒家十三经中跌宕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文关怀;这精魂在唐诗宋词中运转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这精魂在元曲和明清小说里流动成色彩斑斓风起云涌的人世画卷。这精魂在中大凡得此精魂者都能志存高远,无私奉献。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再到“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从救死扶伤的国际友人白求恩到人民好公仆孔繁森,从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到公交车上的乘务员李素丽,从焦裕禄、钟南山到王瑛、沈浩等等,一脉相承的是为国为民大奉献的精魂。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

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我以为并非只有封侯拜相才算建功立业,只要胸怀浩然正气,为人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立足本职岗位,乐于敬业奉献,就是在建功立业!

诚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就让我们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吧!每天不忘补充精神食粮,抽空多学一点算一点;凡事总能抱着“事无大小唯认真是法”的敬业心态仔细处理。既使没有干出什么丰功伟绩,但若能圆满完成专业岗位上的各种工作任务,对于单位而言,对于自己而言,已然是在建功立业啊!

今年我个人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从事以前从没有接触过

的党群工作。刚到党群工作部,从文件格式到语言要求、从工作程序到业务技能等等都需要学习,可能也是正赶上创先争优活动,一开始真是手忙脚乱,不时出错。但在领导们的关怀教导下,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自己感觉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当然需要学习的东西还非常非常多。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学习和工作态度端正,能善于学习、虚心学习,能知错就改,学会从错误中汲取营养,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逐渐成熟起来,由不会干工作、到逐渐会干工作、再到善于干工作,最终会干好工作。

让我们用毛泽东同志的诗句来共勉吧:多少事,从来急,天

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谢谢大家!篇三:用爱铸造师魂 师德师风演讲稿

与爱同行,铸就师魂

余思慧兴义市戈多实验学校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了教师的职责,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其实教师不仅传道,还应该拥有爱心,爱心是师德的核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学生。

自古以来,真正的教育家无一不是满怀着爱心,为培养学生而付出毕生的精力。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身受聋哑盲三重残障,7岁前她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之中,在7岁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爱心,将海伦从一个无知、粗鲁、暴躁易受伤害的“小动物”培养成了一位作家,这是一个充满了艰辛与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过程。如果没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灵中灌注光明?如果没有爱,怎能在残缺的肢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

爱是世间最美的语言,爱是春雨沐浴过的沃土,爱是春风送来的木叶清香??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啊,教师的一生,与爱同行。

但教师的爱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无私的。

从教一年多,我深有感触,去年我的生日,很多学生送来的卡片都有写满了祝福语,唯有一张卡片是例外,但它却让我难以忘怀,并时时萦绕于心,卡片是这样写的:老师,我是一名差生,您对我印象应该不深,或者几乎没有印象。所以我就没有留下我的姓名,留下与不留下,对老师来说应该不重要,一份祝福送出就足够了”,就是这张特别的卡片,触动了我的心灵,是啊,每所学校都有所谓的差生,但他们却不应该被区别对待,他们多么渴望得到老师们的爱呀。其实,教育一个学生就是在谱写一首诗,一首首诗组成了一个个世界。在这千百的世界里,我们要爱学生,要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为学生们心灵的沃土根植下美好和梦想。爱其实很简单,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学生眼里都是一种爱,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华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

老师们,“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

老师们,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带爱出发,与爱同行,只要心中有爱,再多的责任都能变成甜蜜的负担!相信吧,爱满天下,则桃李满天下。

师师德演讲稿 篇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机构,是学生在校园深造学习,步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后一环,是厘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关口,高校教师的道德品学,将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用“四有”标准定义“好老师”,对重塑师德寄予厚重期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在学生心目中不可取代,“好老师”就是新时期的“不可易之师”。当前,高校以师德为上,树“不可易之师”,加强师德建设,激浊扬清,对激发高校教师成长转型,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完成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 强 师 德 建 设,树“不可易之师”,是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文《学 记》开宗明义: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明确地指出教育“建国建民”“化民成俗”的意义及功能。而教师则是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具体实现者。何为师? 扬雄曰:“师哉! 师哉!桐子之命也。”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亲其师,信其道。古往今来,作为“道”的载体,教师启迪心智,春风化雨,立德树人,传承文明,其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教育的功能与使命决定了“教师”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种,不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不是一份守得安逸、享受人生的铁饭碗,而首先应是社会责任的角色担当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指出: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国家在法律上界定了教师的社会角色、职责与使命,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核心要求和根本标准。千百年来,教师被赋予了各种耳熟能详的称谓: 夫子、先生、园丁、春蚕、蜡烛、慈母、春雨、人梯、孺子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生动的称谓,是对教师高尚品格的讴歌,表达了人们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寄托着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诚然,道德和法律拥有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当两者立足于共同的利害指向时,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事实是,教师的工作从来不是一己之为,而是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希望教育能对个体发展和国家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上,道德与法律具有完全的一致性。道德与法律的共同指向,使得教师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更加清晰明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思想道德的塑造者、精神文明的传承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社会角色实施的关键。

然而,近观当代社会,师德之乱象令人痛彻心扉。一些教师见利忘义,劣迹斑斑, “模不模,范不范”,已不足为师! 部分教师对“教师”的理解日渐蜕化,或优哉游哉,或心猿意马,有教书之名,无育人之实, “教师”的社会担当逐渐模糊。遵照教学的安排备课,根据学生的要求上课,上班出勤、上课讲解、下班就是“世俗人”,成为他们对教师角色的主要理解。如此虽惑有大小,业有精粗,只要授且解之,人皆可以为师。这样的教师多可复制,即是“可易之师”。近年来,大街小巷充塞的特长班、培训班林林总总,比比皆是。各类教师匆忙辗转其间,教学的目的不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而在金钱。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没有了道德的坚守,师丧其德,师不为师! “可易之师”之害可见一斑。

好教育,源于好老师; 文明传承,源于好老师。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积淀、价值追求与长治久安。所以,办教育就要区别“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加强师德建设,树“不可易之师”,提升师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操守,是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二、加 强 师 德 建 设,树“不可易之师”,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条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享有国家先进的思想、技术、文化等教育资源,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富有无限生命力、创造力的群体。社会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成为栋梁之材,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可是人的道德修养并不一定和他的知识能力成正比。近年来,当高校校园自杀、盗窃、暴力、凶杀事件频频出现,一些大学生不诚信、不尊重父母、生活不自立等一系列问题接二连三见诸报端,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备受拷问。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呼唤“好老师”。往来先哲对师德修养与教育的认识给了我们些许启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在孔子看来,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据于德”方能“游于艺”,“修己”方能“安人”。无论为政、为学、为师,修身立德都是首要内容。在孔子的影响下,儒家形成了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蕴化出“君子人格”经典范式,建构了完备的人格修养理论体系。道德教育成为古代教育最基本的任务。道德教育发展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和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区别西方教育的主要内容。近现代时期,蔡元培、罗家伦、傅斯年、梅贻琦等著名教育家更将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给予高度关注。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人格的人”。潘光旦指出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傅斯年拟定台湾大学校训“敦品、力学、爱国、爱人”,张伯苓定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无不体现了教育的德育要求。

对学生的教育若此,有感于教育的神圣职责,前人对于“为师”的态度尤为慎重。扬雄《法言》认为 “师者,人之模范也”。王阳明《严师箴》提出“古之教者,莫难严师”“施教之道,在胜己私”“教不由诚,日惟自欺”。黄宗羲《广师说》谈“古人不敢轻自为师”,《续师说》中更借“北山之意”尖锐指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一名合格教师的核心基础,是教书育人质量的基本保证。前人对于“为师”近乎责备求全的审慎态度,让我们感受到其所处的时代对教师职业作用的度量,对师德的重视,对当今师德建设中教师的聘用具有借鉴警醒作用。

针对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教人〔2011〕11号) ,明确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 教师〔2014〕10号) ,提出要“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呼吁大家“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严格划出七条师德禁行行为。国家对师德建设的密切跟进充分显示了国家加强师德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以师德为上,树“不可易之师”,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条件。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树“不可易之师”,势在必行。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树 “不可易之师”的措施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师德的缺失源于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价值观引导缺位。不同文化思潮、多种价值观念的交叉影响,使得部分教师道德失守,内在精神、利益取向、价值追求不断异化,丧失了对教师职责的理性认识。加强对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帮助教师树立价值共识,化解价值选择的困惑,确立起教师对国家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汇聚精神价值的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所蕴含的家国关系并不是对教师思想道德观念的硬性植入,而是对中国教育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教育历来强调修齐治平,家国观念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成为历代文人学者的价值共识; 爱国、民主、法制、自由、公正等现代文明意识的融入成为现代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高校师德师风的重新建构。高校要积极构建校园主流核心价值文化体系,为核心价值培育营造积极的宣传与舆论空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传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2. 树立优秀典型

《论语·颜渊》中孔子说: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左传》云: “上之所为,民之所归也。”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优秀典型,激浊扬清。树立优秀典型应是具有“四有”标 准的“好老 师”,是“竹帛之外,别有心传”的“不可易之师”: 以仁爱之心化育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以高尚的品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知行如一; 以崇高的信仰激励学生,立志乐道,自强不息; 以扎实的学识滋养学生,博学多闻,求真务实。新时期,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其中也有很多优秀教师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自然、朴素、纯正,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而辛勤地耕耘,时刻践履着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如: 受人爱戴的焦裕禄式的好校长张伟,将生命的色彩永远绽放在讲台之上的好教授孟二冬,用真爱与生命守护学生的好教师张丽莉……他们给予社会的,不仅仅是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更有教师精神价值、生命力量的重读与凝聚。

所以,树立优秀典型要实事求是,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把那些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好故事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教师名利双收,用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带动师德建设,弘扬正气,推动高校教师的转型升级。树立优秀典型,就是要把树立优秀典型及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形成健康向上、积极稳定的校园风气,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与氛围。

3.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师工作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一般包括教师对教材及相关知识内容的研究能力、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能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要体现教“学”,多手段、多途径,提升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理解消化知识点; 另一方面更要教“育”,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学能力可以通过以老带新、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多种方式方法交流提升。育人则要求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了解学生,能与学生进行身心交流,把握学生的成长困境,更多体现的是教师自身修养和治学的境界问题。一些高校教师现实的状态是上课来人,下课走人,办公室无人,几近离群索居,这种“孤独”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多关心教师成长,多关心教师生活,量体裁衣,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让教师教有所长,学有所长;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集体活动,增加教师集体沟通交流的平台,增加教师合作交流机会,增强教师集体认同感、归属感,让教师更加健康、自信、阳光。至于教师自身,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提升岗位教育教学的能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4. 严格教师聘用制度

教师质量是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好老师”亦师亦友,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方向灯,也是生活中的榜样。严格教师聘用制度,严把教师质量关,关系到一代或几代人的教育培养。因历史遗留或体制与制度的原因,当下校园中有些教师已不能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应考虑具体情况,及时协助教师调整工作岗位,避免政策 上的“一刀切”,避免因人设岗。教师聘用不仅要做到程序上的公正、公开、透明,更要重视聘用条件与方式的适用、得法。可以借鉴中国台湾、新加坡及西方著名高校的教师聘用制度,从工作一线选拔优秀的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竞争力。对于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查,尤其要充分重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工作,一个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可能做到爱岗敬业; 一个对教学工作都可以马虎敷衍的教师,不可能是好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关系,重视教师对学生生活及课内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一个下课后的“甩手掌柜”,对学生不可能有仁爱之心,更谈不上精神引导。以“好老师”为标准,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聘用长效机制,打破“铁饭碗”,让优秀的好老师有充分展示的舞台,淘汰不合格的教师,避免劣质教育对学生的戕害。

5. 创新考核管理

既然选择了教师岗位,教师就应把“好老师”的标准和要求化为行动的指南,自我约束,自我提升,争做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考核管理不是对教师手脚的捆绑束缚,对于合格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应是促进其稳定成长的动力剂,在考核中让教师看清差距,反求诸己,见贤思齐,明确努力方向; 对于不合格教师,考核管理是强制的手段、处罚的标准,具有严格的监管督促作用。考核标准的设定,要将教师个人成绩与个人对学生、个人对集体、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结合起来统一考查,鼓励教师走出课堂、走进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社会、行业企业、学生发展服务,以强化教师的群体意识,强化教师的社会功能,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考核方式要注重实效,考核过程要严肃认真,对考核过程中不负责任的评议与考核结果要落实责任,让积极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助推能量。

弘扬师德,锻造师魂 篇3

"德为师之本。""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将全部的劳动和一生的心血凝聚在一起。为的就是向学生传播人类文明,熏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但,倘若教师的人格品德学识不高,缺乏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遵循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试问,他将如何去覆行他的天职,完成他的使命呢? 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团,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锻造师魂先立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概括地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教师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只有基于这样高品味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师才能支撑起乐业、敬业的精神。也只有是拥有这样的精神特质的教师,才可能把教师职业不仅看作是为国家尽道德义务的形式,而且看作是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形式,从而树立起"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师德观念,为教育立功、立德、立言,为自我的完善而自尊、自慰、自豪。

其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伍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爱出"爱满天下"的陶氏风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润滑油和崔化剂,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其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之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其四,教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以众多优秀教师工作成功的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之一,就是尊重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他们讲求教育艺术,坚持"文道统一",他们不是照本宣科的"经师",而是融科学、艺术、文化、道德于一身的教育精英。他们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角,艺术的手段,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撷取时代信息,提炼精髓,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乃至创造性地施为。他们无不时刻以自身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去催化新一代的科学潜能。因此,他们获得了创造性劳动的成功。由此看来,科学化教育才能对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对教育的社会效益负责。讲究科学,无疑是现代师德所应涵盖的内容之一。

其五,教师还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全力。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星级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合力。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只有在获取共识的前提下的教育合力作用下,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其六,教师还应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亲和力。教师高尚的人格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以协调的人格美、仪表美、风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当代教师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师魂。

谱写师魂---师德演讲稿 篇4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学习师范专业,去圆我的教师梦。我知道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如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象蜡烛,一生半明半暗。这种平淡与膨胀私欲的碰撞使污浊之风吹进了这方净土,凡事讲究利益,对付出片面地衡量回报,当学生不满其意时,浮躁草率地敷衍应付,甚至粗暴极端地蛮横处理。这怎与“教师”这神圣字眼相符合,怎能让“师德”这沉沉的词语所承受得了啊!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多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

践行师德 铸就师魂 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在今天学校举办的“践行师德,铸就师魂”的演讲会上,做为一位年轻教师的我站在这里用满腔的热情发出豪迈的誓言,我把青春献给你——教师行业。

小时候,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老师是知识的使者,带着一颗颗童心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领着一群顽皮的孩子思考“分苹果”的数学游戏。老师更是爱的化身,记得在一次劳动中,我不小心被石头砸伤了脚,班主任刘老师急忙找来碘酒为我消毒,小心地给我緾上纱布,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还疼吗?”望着老师那慈祥面庞,望着老师那充满心疼和爱意的眼神,我糼小的心灵分明感受到,那就是妈妈的眼神啊!于是,老师的眼睛、老师的眼神便深深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想,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老师。是啊,我就是满怀喜悦与激动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我就知道,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我魂牵梦索的事业——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

走上这三尺讲台已经三年有余,仅仅三年多的从教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使命与崇高责任。这三年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累并快乐着。”三年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种的学生,慢慢地,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事业。伴着这种事业要求我具备高尚的师德、素质,这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师德存在于每时每刻,师德应该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无时无处不有。教师课堂上的一声“请”;教师嘴角边的一抹微笑;教师路过有纸屑的操场能将纸屑弯腰拾起;教师与教师的谈笑文雅风趣;教师在黄昏时与学生亲切交谈的身影,无一不是师德的体现!我们回想,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可能已经忘记,但我们对于师德高尚的老师却永远铭记在心!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是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时常在想,“我该以怎样的奉献去不负“春蚕”、“红烛”、“人梯”的深泓内涵,我该怎样的去践行去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赞誉。前行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温家宝总理说过:“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是啊,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位孩子,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孩子,在生活上更要细心、关心热爱每位孩子,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三年来,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我的人生。总希望与学生一道,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课堂上我们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黄昏后我们一起讨论人生的价值。生气时大声咆哮;高兴时欢欣鼓舞;失败后垂头丧气;成功时喜笑颜开……我总希望太阳每天都能升起,可是风雨总是会来。学生的纯真固然可爱,可他们的幼稚却令人可恼: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规却总有人违反;重复了又重复的作业依然满纸红叉;做了又做的试题考试时还是一塌胡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可他们的蛮横不讲理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做作业嫌太多;孩子捣蛋说老师管教不严;学生厌学怪老师不会教书;成绩拔尖,却说:“那是我孩子聪明”……听听这些,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可领导却总在耳边告诫:“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总之,好事摊不上,麻烦惹一堆。有句古话说得好:“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在教师的一生中,干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教师就像一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炫目,也没有白云那样高远。教师,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歌唱,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万众瞩目的地位……看着那些往日比我们成绩差很多的同学、朋友,几年不见,已是西装革履、洋房小车、吃香喝辣;再瞧瞧身边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时青丝已变成白发,带走的除了铺盖行李,剩下的却是两袖清风。每当这样的时候,我曾彷徨过,疑惑过,也曾动摇:曾令我魂牵梦绕的选择是否正确?我是否真的能无怨无悔走完这一生?但是每天清晨,一声声“老师您早”那充满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圣洁的情、浓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我对教育事业更加深沉的爱,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我更加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无怨无悔。

站在这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是那么的平淡,也是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风范正是从这些点滴的小事彰显出来的。为了备好每一节课,常常把书本带回家,备至深夜;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常常埋头于各种资料苦心钻研,把教案多次修改;每当从课堂中走出来,常常会因上了一堂令自己满意的课而欢欣愉悦,也会因为某处环节的不如人意而闷闷不乐身心不畅;多少次课堂上,学生们的一个精彩回答让我激动不已;考试中,学生们的点滴进步让我欣喜万分,面对不理想的成绩焦急上火、不安难眠,面对不爱学习的同学耐心的鼓励劝勉,忘不了每次公开课准备过程中的疲惫与劳累,更忘不了之后满盈于心得收获与充实,一幕一幕,一点一滴,这一切的一切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俗话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群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学生的父母把学生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把一颗爱心奉献给他们。师爱是高尚师德的灵魂,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许多生命都绽发出最后的耀眼的光彩;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很多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也使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师德固然浓缩在一些教师的优秀事迹和瞩目成就中,但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一声“请”,你在注视学生时的一抹笑,你在学生顽劣时的一声断喝,你在学生颓废时的一记醒拍――这何尝不是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当你和同事为教学认真地争论时,当你和学生为理想专注地探讨时,当你闲庭信步谈笑风生时,当你大庭广众挥洒自如时,你又何尝不是在演绎着师德的模样!正因为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有健康和谐的团队,我们黄田中学才能从很多困境中走出,我们黄田中学的教师才能在人们的审视中挺直脊梁。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寂寞的,是啊,多少次夜深人静,当家人正被电视节目吸引的时候,我们还在灯下认真的备课、批改作业。多少个静寂的早晨,当启明星还眨着眼睛流连于清晨时,我们已经走出了家门,奔向自己深爱着的校园。然而,我们心中有千万份关爱,千万颗童心,我们笔耕校园,桃李滿天下,有谁还能说我们寂寞呢?

“三寸粉笔写人生,三尺讲台铸辉煌”,我们肩上扛的是民族的希望,我们的手里捧的是孩子的明天,让我们坚守这三尺讲台,用慈爱呵护纯真,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梦想,用真爱铸我师魂,去涂抹我们亮丽的人生吧!

最后,我想用改写后的汪国真著名的诗歌《热爱生命》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殊荣

既然钟情于学生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三尺讲台留给自己的将是无悔的人生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篇6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我请我们的老师举起自己的右手,放在自己的心上,回想一下,有没有做过缺乏师德的事情。

记得刚来大程中学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在等待着我体罚学生。想让我体验一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为此,当我第一次体罚学生的时候,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挫折感。我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帖子“为师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有一位网友给我的回复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当时感到这句话太可怕了,对于老师的要求太高了。但是我还是从心理上接受了,每天我都在问:我所掌握的知识达到为人师的水平了吗?我的行为可以作为学生的示范吗?在一年中,我不断的否定自己,重新塑造着自己。我发现了爱,同样我也收获了幸福与满足。

有老师问我:何必这样卖力?我回答:为了自己的良心。我要对得起国家给我的每个月六百元钱。听到这个,我们有的老师也许在心里冷笑,我知道你们想对我说:“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也在冷笑,我们有的老师就是太现实了,现实的有点可怕,人活着还是单纯一点好。

你要问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我收获了学生的心。现在的高一学生,当他们遇到什么挫折和烦恼的时候,会来找我或者写信给我,寻求心灵上的安慰。为什么呢?我想因为他们清楚我会回答他们,我可以解答他们遇到的困惑,他们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侯玉笛送梨子给我,是因为她还记得我喜欢吃梨;薛金鑫还记得我喜欢吴奇隆的《一路顺风》每次上网都点这首歌给我听;在珠海打工的学生,打电话给我,仅仅为了一句:“老师,我想你。”------

同样现在的七年级一班,虽然学习上不算什么突出,但是我可以说:“我的孩子是大程中学最单纯的。”很多老师说我班有正气,其实我没有刻意去追求。也许是我的行为影响了他们。我们有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只懂得棍子。你们错了,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懂,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把学生引入另一高度,又如何要求学生呢?

很多人说我原则性太强,我认为这是在批评我,批评我为什么不融入现实。我现在告诉你吧,因为我仅仅在坚守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因为这句话,我会为刘新斌家庭贫穷却没有得到“两免一补”而第一次走进校长室;也是因为这句话,我会把那些凭关系的学生大骂一通;也许还是因为这句话我将会得罪我们的老师----

因为我讨厌教育的不公平,我体会过穷人的辛酸。我也希望我们的老师别再干那些缺乏师德的事情。

最后我要说得是:得到学生的尊重很简单,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

保育员师德师爱演讲稿 篇7

从开园至今,我一直都是以工作为中心,在工作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园所领导的安排,认真配合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四年多以来,我上班从不迟到,更不会随意请假,并且我也是以同样的原则来要求我的同事们。因为我个人认为,既然你选择了这份工作,你就应该以你的工作为重。这就是我,一个严以律己,也同样严以待人的人。对此我也由衷地对我的同事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长久以来在工作中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有人说我管得住人,其实这话说错了,没有谁能够管住谁,而是谁会去尊重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觉得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同事关系,也适用于所有关系,并且也希望大家都能够以这样做人的方式去影响身边的人。由于某些原因,我有时也会对工作产生厌烦,并且有想要立刻辞职的念头,偶尔还会有不管不顾的松懈思想,对于这一点,我将会继续加强自己的思想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

我曾经有幸做过一年小学的代课老师,也因此知道教育小孩子是一件多么费心劳力的事。老师们通常为了增强知识点,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课时,每天都要精心的做备课准备。在此我也想对各位老师们说一声:您辛苦了!

小学教师师德演讲稿师爱如山 篇8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师师德演讲稿 篇9

化觉中学

李贤富

没有爱的教学,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教师要用心去爱,去教育学生,以春风化雨之情才能培育出灿烂鲜艳的花朵,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只有懂得爱的教育艺术,才能用自己的心灵去唤醒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心灵,使他们渴望知识、热爱事物、向往未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完善自己的品格,并能在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中逐步树立起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践行师爱,闪亮师德,就成了我们教师职业的关键所在!

一、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关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这对学生教育尤为重要。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由于差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同学们会对他们不满,家长和一些老师会对他们责备训斥。因此他们渴望爱,这是情感的需求。教师应适时地给予他们关怀和爱护,使他们确立新目标,鼓足勇气和信心帮助他们寻找错误的根源,动员同学、家长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一定的动物性。尤其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其动物性更是明显的。因此,教师要想按一定的目标对其进行教育教学,就必须首先懂得开启学生的心智的方法——师爱,以爱的言行去感染和影响他们的情感与行为。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才具有一定的感召力,教师的一言一行

才会被他的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教师的形象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来,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能以师爱去教育学生的教师,他的师德是高尚的,他的教育和教学效果是良好的,他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超常的,这样的老师是能深受学生爱戴和信赖的。

反之,一个不受学生爱戴和信赖的教师,他的教学工作不论多么努力,都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

所以,我坚信: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二、师爱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智慧

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说:“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要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不只是要在路上经常做拔除野草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象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成长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这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不仅是高尚的师德,其实更是一种伟大的师爱,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师德师爱的作用,坚持用爱的智慧去唤醒学生的心灵。

那么,我们教师应当怎样用师爱这一智慧唤醒学生的心灵呢? 首先,应该让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兴趣。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学习从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其次,应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充满兴趣。教育学生热爱读书,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书是瞭望世界的窗口;书里有无穷无尽 的知识和道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前人和当今世界上有识之士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认识和研究的结晶;青少年,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使自己健康地成长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第三,应该让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充满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并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灵,并能以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促使自己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使学生进入自觉成长的良性轨道。

三、师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最好方式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有一个特殊的心灵世界。他们因家庭、父母和自幼所受的环境影响等外界因素的不同,加之各自平时所留心的兴趣点的不同,因而,他们在兴趣、爱好和习性上,又具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这些个性的差异,对他们的学习志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善于发现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断表现出来的鲜明个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才好有效地去培养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

如果我们作教师的都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能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去组织和开展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发挥,那么,他们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使他们逐步地成长为各有特色的人才。

四、师爱是完善学生品格的有力“武器”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以师爱去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挖

掘学生的潜能,而且更应该以师爱去完善学生的品格。

青少年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是对他能顺利完成学业,将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必须从对学生终身负责的角度出发,用师爱去完善学生的品格。

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人应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应当在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中积极追求和进取等。然而,学生的良好品格,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以爱为他们丰富和完善。

教师应当怎样去逐步完善学生的品格呢?我认为,主要教育学生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育学生做真人。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言行一致,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懂得:说话、办事、学知识、练技能,都要实事求是,绝不可弄虚作假;只有这样,才对己、对人、对社会有益,才有利于学生求真知、做真人。

(二)、教育学生勤劳、俭朴。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热爱劳动,以俭朴为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懂得做人的本分,从而,热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珍惜幸福的生活,进而做到自觉地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三)、教育学生志存高远。要使学生懂得:只有心存大志的人,才能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勤奋自觉;也只有心存大志的人,将来在工作中才能意志坚定、奋发进取,最终走向事业的成功和美好 的未来。

最后,愿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有高尚的师德,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化作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师爱作为自己最高的职业道德准则,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一代代充满爱心、有志于献身国家、民族振兴大业的优秀人才了。

上一篇:二等分数学大班教案下一篇:大班儿歌大全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