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2024-08-07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共11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道理。

2、认识15个生字。学会写8个字。会读本课词语,并能主动地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道理。

2、初步感知“钻出来,冒出来,探出头来”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竹笋。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朗读课文。

2、借助拼音读准本课15个生字和词语。

3、自主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竹子图,相机引导学生和竹子比一比,谁坐得直。

二、看图引入:

春天来了,小溪、田野都发生了变化,那么竹林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看插图(这里是竹林。)春天来了,竹子妈妈会生许多的小宝宝。你们知道竹子***宝宝是谁吗?

板书课题:3、笋娃娃

小朋友跟笋娃娃打打招呼,读课题。想跟笋娃娃交朋友吗?我们一起来了解笋娃娃好吗?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看图说说,竹子妈妈和笋娃娃是什么样子的?观察他们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会说些什么。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笋娃娃和竹子妈妈说什么?

3、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读准拼音。

4、指名读课文,纠正发音。

5、指名回答,笋娃娃是怎样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有的从泥土里钻出来,有的从草丛中探出来,有的从石块下挤出来。)

6、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拼读音节,读准生字读音。

四、随文识字。

1、随文认识本课词语:

春雨、泥土、草丛、努力、加油、竹林、到处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笋 沙 泥 钻 丛 冒 喊 数

哭 努 力 们 探 直 (地)

3、小组内互读生字,自己说一说是怎么记的。

五、课间休息。

讲故事《小草的力量》。

六、巩固练习。

1、将生字回到课文中,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

2、游戏巩固识字。“草丛寻宝”的游戏。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巩固识记本课生字,口头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语气。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理解只要向上,就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和词语。

笋 沙 泥 钻 丛 冒 喊 数

哭 努 力 们 探 直 (地)

春雨、泥土、草丛、努力、加油、竹林、到处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出示书中的挂图。

春天来了,竹林里会有什么变化?(竹林里多了许多笋娃娃。)

笋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竹笋,观察笋娃娃的特点。

3、笋娃娃是怎样出来的?

出示句子:一个笋娃娃从泥土里钻出来,大声叫着:“妈妈,我在这儿呢!”一个笋娃娃从草丛中冒出来,大声喊着:“妈妈,我在这儿呢!”指名读句子,说一说笋娃娃都从哪儿出来的,怎么出来的?(从泥土里、从草丛里出来的。有笋娃娃是钻出来的,有的是冒出来的。)

学一学“钻出来”是什么样?“冒出来”什么样?(“钻出来”很快的,很有劲儿的从空里钻出来;“冒出来”是特别快地出来。)

用手势引导学生理解“钻”,比较理解“冒”(如:冒水泡)

想一想,笋娃娃出来后,怎样大声地叫、大声地喊。读一读出示的两句话。

(老师范读,学生试着练一练,指名读,评议。)

老师;竹子妈妈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娃娃可高兴了。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学生练习。

4、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

是不是所有的笋娃娃都是这样有劲儿、轻松地出来呢?出示插图3;这个笋娃娃是什么表情?(哭了)你们听,笋娃娃呜呜地哭了,为什么?

学生自由读第五至七自然段,指名说一说笋娃娃怎么了?(笋娃娃被石块压住了。)

那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说。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其他笋娃娃怎么鼓励它的,读句子。让我们一起为笋娃娃加油,齐读句子。

笋娃娃听到了同学们的喊声,你们看,笋娃娃怎么样了?看插图4。

你们觉得这个笋娃娃怎么样?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表演读第七自然段。

体会词语的意思,指导读出语气。

5、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到竹子妈妈和三个笋娃娃的话,自由练习后读。

五、激发想象。

春天的竹林里,还有很多的笋娃娃在往上蹿,你能想象出它们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巩固所学知识,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再次朗读课文,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生字和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个笋娃娃,为什么?

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2、指名说记字方法,集体评议。

3、指导书写。

沙:左右结构,右边的“少”的竖要短一些。

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尸”的上面要小一些,“匕”出折后要伸长一些。

丛:上下结构,“从”的左边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横和上面一样宽。

直:里面有三横,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加:右边的“口”要小。

油:左右一样高。

4、口头组词。

沙土、泥土、草丛、力气、我们、挺直、加油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纠正学生不良姿势。

四、练习巩固。

1、比一比,组词。

少( ) 门( ) 从( )

沙( ) 们( ) 丛( )

力( ) 由( )

加( ) 油( )

[《笋娃娃》教案 (A版一年级下册)]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审题;习惯

今年是笔者走上工作讲台的第六年,在过去的五年里,笔者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笔者发现,班上的孩子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课堂上思维积极……但是,每次作业完成正确率很低,尤其一到考试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仔细研究孩子们的作业和答卷,笔者发现,总有同学漏写题目,看错数字。而且在讲评作业和卷子时,只是重新读了一遍题目,学生就能恍然大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这些情况都说明,这些题目的出错并不是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笔者之前只是不停地在学生做题的时候去提醒:请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审题!而没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学行为去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探索,我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措施,并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加以实践,班上的学生审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笔者接手了一年级的两个班,决定从一年级起将学生的审题习惯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从一年级的娃娃抓起,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一、认真读题

审题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读题。一年级通常都是由老师读题,因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只是听老师读题,长久下来,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到了二年级,老师不读题了,学生自己也没有读题习惯,经常是拿到题目就动笔,所以在解题时就容易出现漏题、跳题、看错计算符号、抄错题目中的数字信息,错误就这样产生了。例如,“用竖式计算,加*的题要验算”这类的题目,因为学生看到题目的样式,就能凭借经验猜想题目的要求,而不去把题目读一读,所以经常会有学生忽略了验算的要求。有时,数学题中经常含有一些隐藏的数学信息,也会被学生忽略。因此,在一年级初期,就应培养学生先认真听清老师读题,再跟读一遍,直到能独立读题,再动笔认真做题。很多一年级的习题都是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图中读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题目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样,无论学生认不认识题目中的字,笔者都要求学生至少要进行两遍的独立读题。从开始要求学生大声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强调学生指读,做到读题时不漏字、不添字,不读断句、读通句子。到了二年级,脱离了教师的读题,学生也就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了。

二、圈重点

许多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了整体,没有注意细小的地方,不能注意到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关键字词,从而产生错误。

例如,“从学校往西走2000米是少年宫,从学校往东走3000米是体育馆。从少年宫经过学校到体育馆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题目已知条件中给的量都是以“米”作为单位的,而到了问题中要求以“千米”作为单位,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就忽略了这一点,或者即使在读题时注意到了,在解题后又忘记进行单位换算。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能在读题时,在问题中将“千米”二字圈出来,以提醒自己,相信会减少此类错误。

三、能复述

在学生独立读题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这样就没有做到正确地理解题意。在教学中,适时提出“复述题意”的要求,就能很好地杜绝学生读题时走马观花的现象。复述题意就是在学生独立读题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说说题目的含义,可以自己对自己说,和同桌说说,或由教师指名学生说说。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复述题意准确地反映出来。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学生读完题目后,对题目要求进行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于题目的要求是否明了。例如,“比一比,长的画○,短的画√”在读完题目后,笔者会向全班提问:长的画什么符号?短的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题目要求的印象。随着学生年级增高,在学生读完题目后,笔者会随机点名,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出题目的意思。像这样坚持下去,班上的孩子在读题时就不会再马马虎虎,对题意的理解能力也逐渐提升。

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也会穿插一些培养审题习惯的小游戏,例如“大家来找茬”“圈出关键词”“记忆大考验”等等。这些游戏的运用,可以让孩子在重复单调的习惯培养中,找到一些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重视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岭.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35).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沉睡、撒娇、央求、滋润、阻拦、阻碍、爱抚”等词语。积累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能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4、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笋芽儿出土之前与竹妈妈的对话,出土以后与小草弟弟的对话,以及她自己的自白。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背结合教学用具

笋芽图片,媒体资源:视频《笋芽儿》,动画《笋芽儿——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笋芽图片)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播放视频《笋芽儿》)视频范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4、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5、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

“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谁来当笋芽儿,表演一下笋芽儿的动作,撒娇地说话。(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

(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引导进入情境用粗重的嗓音呼唤)

点拨:笋芽儿怎么做?

(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儿长成竹子的欣喜。

自读,试试怎么读好?(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点拨:用“ ”画出笋芽儿看到的美好的春光。/多美啊!把美景读出来。

笋芽儿怎么长成健壮的竹子的,用横线把答案画出来。(轮读、齐读两个自然段)

3、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

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2、美读句子: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二、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并组词、造句。(可结合动画《笋芽儿——生字学习》辅助教学)

2、重点指导: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

三、写话练习。

1、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如: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自配乐曲歌唱等。

四、作业:

摘抄课文、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并熟读成诵。

课堂记录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4

1、学会“树、怀、吹、苗、齐、队、伍、话”8个生字,会认“娃、鼓、掌、排、整、路、陪、伴”8个字,认识1个偏旁“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认识新部首。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观察,寻找身边的绿娃娃。

教师:生字词卡、偏旁卡、田字格卡、CAI课件、图片、音乐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准生字、词的音,识记“怀、树、吹、苗、齐”5个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3、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归纳,确定学习目标。

4、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然后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2、回忆乐乐在上学路上发现的绿娃娃,依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树叶、秋苗和小草图,同时老师将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3、导入:大家相知道这些绿娃娃都在干什么吗?我们就来读读课文吧。

二、情景交融,互动对话,快乐朗读1-3节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然后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余学生边听边想,把自己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和同桌交流,然后让学生用朗读的形式来展示。

(2)动作理解“鼓掌”,指导读好第二句话。适时解答“……”是什么意思。

(3)课件演示树叶被风吹动时的样子和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

(4)指名读第一小节,然后男女生赛读第一小节。

2、指导学习第二小节:

(1)带着秋苗娃娃在干什么的问题,自由读第二小节,然后回答问题。

(2)课件演示“秋苗排着整齐的队伍”,想象自己见过的整齐的队伍。

(3)学生演示“悄悄话”,学生读词,然后重点指导读好第二句话。

(4)想象:秋苗在说着什么悄悄话,同桌交流。

(5)带着感受先自由读第二小节,然后指名读,比赛读。

3、指导学习第三小节:

(1)猜测小草的妈妈是谁,指导读好疑问句。

(2)齐读第二句,课件出示小草到处生长的图处,让学生感受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3)师生、小组间赛读第三小节。

三、读第四小节,拓展说话。

1、学生说课前观察的绿娃娃。

2、齐读第四小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然后背诵全文(配乐)。

五、识写生字:“队、伍、话”,认识“阝”旁。

六、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绿娃娃快乐地生长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2、课外画绿娃娃送给自己的父母。

3、为绿娃娃做一件让它高兴的事。

板书:

树叶图

12 绿娃娃 秋苗图

小草图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从害怕到勇敢的生长过程。

3.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要像笋芽儿那样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春天来了,花红柳绿,万物复苏,有一种植物,它也悄悄地长芽了,你们认识它吗?

2.出示笋芽儿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在竹子的地下横茎上。

3.笋芽儿埋在泥土下,它是怎样冲破泥土,钻出地面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笋芽儿的故事吧!4.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画出生字词。2.反复认读生字词。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词,互相纠正对方的发音。4.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5.小组赛读去拼音的生字词。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不加字,不漏字。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同桌合作读课文,读后讨论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4.小结:课文写了笋芽儿不畏寒冷,趁着大好春光冲破一切阻碍,破土而出的故事。

四、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小组长带领组员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用这些字口头组词。2.开火车认读要求会写的字,找出难读准的生字,重点指导。3.观察要求会写的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

4.观察要求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字的写法。

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用要求会写的生字组词,说句子。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整体把握

1.(播放笋芽儿成长课件)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笋芽儿不畏寒冷,冲破一切阻碍,破土而出的故事。

2.让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或疑问。

二、品读课文,深化体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笋芽儿破土而出的过程。(醒→往上钻→被挡住→钻、挺、挤→探出头)

2.再读,思考:读到什么地方觉得笋芽儿最勇敢、坚强? ①学生自读思考。②学生自由汇报。

③教师相机出示句子:笋芽儿斜着身子向上一钻,又用力一挺,哈!石头被挤到一边去了。④指导朗读,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3.从文中找出描写笋芽儿在醒来时、往上钻时、遇到阻碍时心情的词。(怕、高兴、灰心)

4.找出能体现笋芽儿不同心情的句子,读一读。5.交流汇报。

6.随机指导朗读,感受笋芽儿的心理变化。

①害怕:第1~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体会笋芽儿被春雨姑娘唤醒后,怕冷、不敢动的心情。

②高兴:第6~7自然段,分组读、赛读,感受笋芽儿渴望看到外面世界的兴奋心情。③灰心:第8自然段,指名朗读,读好“被……挡住”“怎么也顶不动”几句,了解笋芽儿因遇到阻碍,而伤心、灰心的心情。7.齐读第9~13自然段,再次感受笋芽儿的勇敢。

8.小结:尽管笋芽儿遇到了阻碍,但它在妈妈、雷公公、春雨姑娘的鼓励下,勇敢地挤掉石头,探出头来,看到外面美丽的世界。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2.带上头饰,分角色演一演。3.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4.你也有像笋芽儿一样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经历吗? 5.把《笋芽儿》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三.照样子,写词语。

沙沙沙: 轰隆隆:

四、巧手连线。

弹奏 乐曲 扭动 地面 钻出 身子

五、展开你的想象力替他们说话。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柳树阿姨甩着辫子说:“。”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冈、世、界、轰、笋、芽、喊、呼、唤”9个生字,会正确认读“唤、揉、漆、轰、扭、钻、唠、辫、抚、滋、润、冈、豪”14个字。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春光的美好和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

1、借助工具书、课文中的拼音自学生字。

2、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3、通过学习课文,拓展练习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这一课有 个自然段。

2、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有,我用

方法记住的。

3、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想:通过读课文,我读懂了,我不懂的是。

5、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

(二)交流

1、正音 如: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方法有猜谜、做动作等。

2、读文: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质疑:自学后,我不懂的是

(三)自学检测

1、我会读

漆黑

沉睡

撒娇

呼唤

唠叨

爱抚

滋润

照射

温暖

自豪

健壮

叽叽喳喳

2、看拼音写词语

Shìjiâ sǔn yá hū huàn hǎn shēng shāng gāng

()()()()()

合作探究

在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中,都谁在帮助它?笋芽儿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提示: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完成下面表格)

谁在帮它

怎么帮的 笋芽儿的表现

(成长过程)

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笋芽儿,面对这大好的春光,你想说些什么?

(2)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笋芽吗?为什么?

四、课堂检测

1、选一选。正确的打“√”

笋(sǔn shǔn)

世(sì shì)

滋(zī zhī)

扭(niǔ liǔ)

轰(hōng hǒng)

唠(lāo nāo)

冈(gāng gǎng)

2、根据课文填空

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是: → →

3、在生活中你们成长中离开更多人的帮助,请你们这样句式来说一说

在家中,妈妈__ __着我,爸爸___ _着我,爷爷__ __着我,奶奶__ __着

我,我觉得___ _。

课外练习

1、连一连

绿色的 世界 撒娇地 钻

沉睡的 竹子 使劲地 说

粗重的 笋芽 不停地 叫

美丽的 嗓音 叽叽喳喳地 唠叨

健壮的 叶丛 自豪地 喊

2、搜集课外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句子。

词语:

句子:

课外阅读

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 “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7

《看一看》教案设计

师:看到小朋友们做的这么直,我决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住着两只小蚂蚁,有一天,两只小蚂蚁去散步,碰见了一头牛,于是他们讨论起了牛的样子,一只小蚂蚁爬在牛的蹄子,看着牛蹄子说:牛是圆的,有碗那么大。一只小蚂蚁爬在牛角上,看着牛角说:不对,牛是弯的,长短和黄瓜差不多。孩子们,你们觉得两只蚂蚁说的对么? 生:它们说的都不对。他们只看到了牛的一部分,不是牛的全貌。师:你说的很对,那这两只小蚂蚁为什么只看到了牛的一部分呢?

生: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一只是爬在牛蹄子上看的,一只是爬在牛角上面看的。师:你说的非常准确,完整,两只小蚂蚁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所以观察到牛的形状就不同。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看一看》这一课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2.观察实践

(1)看一看。观察前面:明确观察哪一面就要站在哪个位置。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做豆豆,这节课张老师请豆豆陪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今天豆豆要请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她,她说观察的最认真孩子,就是今天的最佳观察员,下课可以和她一起合影拍照。(出示豆豆,正面朝前摆放在讲台上。)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在这个豆豆的哪个位置? 生:我们在豆豆的前面。

师:既然你们在豆豆的前面,就请孩子们从前面来观察一下豆豆,要从前面观察豆豆,应该站在哪个位置观察最合适呢?

生:要站在豆豆的正前面,眼睛正对着豆豆。

师:张老师,把豆豆移动起来,让孩子们从正面,看一看,你从豆豆的前面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豆豆的眼睛、嘴巴。眼睛是圆形的,嘴巴是半圆形的。生2:我看到了豆豆的眼镜,眼镜是方形的。生3:我看到了豆豆的衣服,上面还有桃心。生4:我看到了豆豆的眉毛,眉毛是弯弯的。

生5:我看到了豆豆的背包,有长长的带子,带子像长方形。生6:我看到了豆豆头上的花,是圆形的。

师: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就像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从前面观察到了豆豆前面的很多形状,请你伸出右手,跟我一起来从上往下隔空摸一摸从豆豆前面可以看到的所有形状。……..(2)想一想。观察侧面:发现侧面观察到的和前面观察到的不同,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

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师:我们除了从前面来观察豆豆,还可以从哪些方向观察豆豆呢? 学生:还可以从侧面观察。

师:从你们右边的这个侧面观察,那我要观察在你们右边的这个侧面,我应该站在哪里观察最合适呢?我请一个孩子上来做小小观察员,看他站对了么?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豆豆的头、身体、手、脚。

师:看看,小小观察员观察对了么?我们隔空来摸一摸。孩子们,想一想,我们从侧面观察到的形状和我们刚才从前面观察到的一样么?哪里不一样了? 生:从这个侧面不能看到豆豆的眼睛、嘴巴、眉毛了。

师:明明就是观察的同一个物体,为什么观察到的形状不一样呢? 生1: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生2:因为站的位置不同。

(师转动豆豆,让豆豆背面朝前,让学生观察。)

师总结:也就是说我们从不同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比一比:两个侧面观察到的形状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师:那我们再来观察在你们左边的另外一个侧面。请你比一比,从你们左边这个侧面观察到的形状和从你们右边观察到的形状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1:这个侧面观察,可以看到小书包,另一个侧面观察就看不到小书包了。生2:这个侧面可以看不到头上的蝴蝶结,另外一个侧面看得到蝴蝶结。

(4)猜一猜:从后面可以看到什么?哪些又看不见了呢? 师:我们还可以从哪个方向来观察? 学生:后面。

师:这一次,张老师不请小小观察员,我要请你来猜一猜,从豆豆的后面可以看到什么?哪些又看不见了呢?(同桌讨论一下)

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小观察员,看看你猜的和他观察到的一不一样。生1:我猜可以看到豆豆的头、背。生2:我猜眼睛、鼻子、嘴巴这些看不到了。

师小结:来看看你们说对了么。我们从后面观察到的豆豆身上形状和前面、侧面观察到的都不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要想真正的知道豆豆长什么样子,一定要认真地从多个方向去观察。

3.练习巩固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学会怎样来观察物体了么?那我要来考考你!数学书第18页。(引导 2

学生学会看书)完成练习题。请你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出小霞观察到的是哪幅图的? 生:因为小霞坐在小兔玩具的后面,所以她看到的是小兔子的背面。师:你的回答很精彩,很准确,很完整。

4.小组合作,观察玩具

师:好了,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熟悉的物体,你仔细观察过吗?现在请1号小朋友静静的把你准备的玩具正正的摆到桌子上。在观察之前,老师想问一问,你们一会儿打算怎样来观察你们组的玩具呢?

生1:先观察它的正面,再观察它的侧面和后面。

生2:观察他的正面时就要走到它的正面,观察侧面时就要走到它的侧面去观察,观察后面时就要走到后面去观察。

师:现在咱们就按照你们说的方法做,请看活动要求:①小组内有礼貌、有顺序的观察玩具。②观察后,说说你从这个方向观察到了什么?③小组长做好汇报安排,汇报时一个小朋友汇报一个方向。

(学生分组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么样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4组汇报,学生从哪个位置观察就站在玩具的哪个方向。)

生1:(汽车小组)我从正面看时,可以看到车头,只能看到前面车轮的办个轮子;当我从后面看时,看到的是车尾和后面的两个车轮的半个轮子;从左侧面看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车身,还有左侧面的两个车轮整个都能看见;从右侧面看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车身,还有右侧面的两个车轮整个都能看见。生2:(娃娃组)

师:刚才大家观察了这么多,老师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四个小朋友都是观察的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呢? 生1:因为他们观察的方向不同。

生2::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师:一定是不同的吗?

生:不一定,就像我们观察一个正方体,不管从哪一面观察到的图形都是正方形。师:所以,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练习+游戏巩固。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8

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散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文章语言精美,角色鲜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笋芽儿,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慈爱的竹妈妈,在作者的妙笔下活灵活现。

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以弥补学习资源的不足。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通过读读、说说、演演、评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形象地语言描述、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2.画面导入。(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对话平台 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利用移情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深感悟,同时还要发挥示范朗读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多种形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写字质量。】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2.分组竞赛读文。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因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受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人的关爱,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9

《牧童短笛》教案

《牧童短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2.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2.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

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学生聆听后回答。2.听辨乐段。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再次聆听乐曲,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3.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分乐段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⑤ 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第二乐段。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回答。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第三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 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4.完整的欣赏乐曲。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A和A’的时候,跟随音乐旋律用手划4/4拍指挥图式。

三、介绍乐曲背景 1.贺绿汀简介。2.介绍乐曲背景。

四、知识拓展

教师:这首钢琴独奏曲由于受到众多音乐家的喜爱,被改编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还有《游击队歌》。播放《游击队歌》音频。再欣赏一首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森吉德玛》。播放《森吉德玛》音频。

五、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3.写铅笔字,练习写含有“点”的字时,点的位置不同,点的书写先后顺序不同。教学重点: 写含有“点”的字时,点的位置不同,点的书写先后顺序不同。积累古诗,儿歌。教学难点: 积累古诗,书写带点的汉字。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2.写铅笔字,练习写含有“点”的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学和用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méi

zuǐ

tuǐ

jiǎo

眉毛

鼻子

嘴 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 腿

脚 尖

1.认真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词语全部表示人身体的一部分。2.我们可以玩“你来说,我来指”的游戏,在游戏中熟悉这些词语,并认识生字。

版块二:字词句运用。

(课件出示)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1.这是本单元出现的一些词语,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2.我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做摘苹果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轻声的读法。

三、写字有方

过渡: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各部分,学会了读带有轻声的词语,那么大家有信心写好这些字吗?(课件出示)主 门 书 我

(1)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了吗?

相同点: 本题的四个生字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面都有“点”。

不同点: 但他们的位置不同,“主”的点在正上方,“门”的点在左上方。

(2)书写笔顺规则是:“主、门”的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写的时候都先写点;“书”和“我”的点在右上方,写的时候后写点。

(3)再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形状,记住他们的笔顺伴着音乐写一写。(课件出示)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2.读准绕口令。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四”(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读读背背(课件出示)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根据拼音自由读古诗,读通顺、熟练。2.听老师介绍作者的情况。(课件出示)作者介绍:贾岛(779~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3.听老师讲解词语注释。

(课件出示)注释:①寻:寻访。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③不遇:没有见到。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⑤言:回答,说。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4.根据词语注释,串起来说诗意。

(课件出示)诗意: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三、和大人一起读(课件出示)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河边走,牛牛要吃河边柳,妞妞护柳扭牛牛,牛牛扭头顶妞妞,妞妞拗不过牛牛,低头捡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

1.可以先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篇绕口令,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读快,注意读准“妞妞”和“牛牛”,“牛” “柳” “扭”“拗”等词语。

2.思考(课件出示)

(1)文中的双音节词哪些易混淆?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妞妞”和“牛牛”容易混淆,他们的音节相同,声调不同,所以要注意读准声调。

小学一年级下册笋娃娃教案设计 篇11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复习(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45+3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30=75

40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交流算法。(板书)

45+3=48

405

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各自列出算式解答。

四、课堂作业。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习气氛活跃.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24+5=

2.口算:

34+40=21+6=8+81=

75+2=60+15=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5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谁跳得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4.完成第7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先指名说,集体订正。)

5、完成第8题。

师读题,生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0+23=54+40=4+54=41+50=

2+75=60+35=3+62=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第四课时:练习七

第四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的练习七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七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34+32+2520+25

34+302+5220+52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习七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练习七3。不计算,比大小。.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4.练习七4。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32-2060-4045-30+5

60+363+2627+40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板书:45-30=15

40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o)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3、完成“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我们了那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让学生列式计算。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感兴趣.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的想想做做.4~8.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

74-30=74-3=

2.口算:

76-60=85-70=93-50=

39-8=67-6=49-5=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想?

3.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看谁先到达终点。

2.教材“想想做做”5。

游戏题,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6。

在圆圈填上>、<或=。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没有计算)

4.“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说说“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再指名说一说怎样求?

(在学生作业时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口答)

4.“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图,提问指名说一说这道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上一篇:桥梁施工监理问题探讨下一篇:风险投资协议种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