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总结

2024-10-02

数学活动课总结(共8篇)

数学活动课总结 篇1

2010-2011学年

三年级数学活动课总结

《标准》解读指出,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校本学期确定教研活动重点研究“数学实践活动课”,使我们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1、学习《标准》、更新观念,实践创新。

学习《标准》。全体数学教师四次集中学习讨论《标准》,对实践活动课的具体目标、具体要求、具体内容逐步心中有数。每位老师都有一本《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边学习、边实践。

2、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开展了数学实践活动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增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师生的可喜变化。在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中学习,师生乐陶陶。学生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上实践活动课时老师发现学生特别兴趣,探讨时发表意见特别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多。至于到下课时,讨论还在继续,兴趣还是那么浓厚。他们将已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数学活动中去的本领常常叫大人惊喜。

4、今后要继续学习《标准》,实施《标准》。要在实践活动课的资料很下工夫。努力上好实践活动课,要及时分析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成功失败之处,不断总结交流,不断精益求精,把数学活动课开展的有水平、有出特色。

数学活动课总结 篇2

部分老师认为数学活动课是可有可无的, 他们把这一课时用来安排新授课或练习辅导课。而笔者认为数学活动课不但不能减弱, 相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以体现新课标中引导学生“做”数学的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谈谈本人对实施数学活动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为何要实施初中数学活动课

1. 数学活动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活动课一扫数学课的单调、枯燥与沉闷, 能调动学生的眼、口、耳、手等多种感官, 利用制作、剪拼、实验、竞赛等多种形式, 营造一种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以丰富多样的载体, 体验某一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的内涵。通过实践和探索形成和巩固数学知识,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数学活动课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有许多动手操作的内容, 如设计图案、剪纸、图形的镶嵌、折纸与证明、制作冰淇淋纸桶、测量旗杆的高度等, 这些活动的问题超越了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 但通过思考又可得到解决。通过动手操作又可将数学物化, 得以外现, 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富有创造性, 能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令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 数学活动课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有不少数学活动课是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如:你是“普通”学生吗、心率的调查、丢弃了多少塑料袋、制作“动画片”、利用对称图形设计徽标等。这些活动需要两个及以上的学生甚至全班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 学生在交往中求互助、求理解、求沟通、求发展, 在合作中求完善、提炼和概括, 能扩大学生的思维视角,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能让学生在经历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增进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培养并发展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 数学活动课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活动技能, 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开发了创新意识, 弥补了单纯基础课的不足。如: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测量旗杆的高度、生活中的“较大数”与“较小数”、温度计上的一次函数、确定藏宝地、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等, 这些活动大多具有开放性, 并有多种可能情况, 能发挥学生创造性, 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些活动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

二、如何实施初中数学活动课

1. 实施数学活动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在实施初中数学活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 根据各课的具体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务使学生明确课前该做哪些准备、活动中有哪些具体要求、活动应完成什么内容、活动后写出活动小结并与其他同学或全班交流。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制订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要求。

2. 实施数学活动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

实施数学活动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 不能仅仅为活动而活动, 让活动流于形式。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努力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活动情境, 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 如算24、剪纸、图形的镶嵌、折纸与证明、制作冰淇淋纸桶、利用对称图形设计徽标、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等;也可以在操场上或河边, 如测量旗杆的高度、小河的宽度等;还可以深入工厂、农村、家庭搞社会调查、统计等活动。

(2)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 也可以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统计平均每个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废塑料袋个数, 必须要由学生个人先在自己家里或邻居进行调查、记录, 如果要绘制成统计表、统计图, 则需要小组或全班学生的合作才能完成, 这样的活动需要三种活动形式的有机结合。而有些活动只需要个人或小组单独进行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活动组织形式

(3) 活动组织要体现民主, 尊重个性。新课标中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 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倾向”。因此, 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3. 实施数学活动课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不能将其变成简单的制作课或游戏课。

数学活动课不是要求学生像个操作工一样仅仅按照设计好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即可, 也不是放任自由、让学生像做游戏一样, 活动必须要求学生按照目标认真实施。教师要参与指导整堂课的活动过程, 对不恰当的进行修正, 并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与学生密切合作, 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讨论的氛围, 慢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总之, 在数学活动课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 给孩子们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 寓教于乐, 充分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参与学习, 积极主动性地思考问题, 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摘要:数学活动课通过教师组织, 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数学活动课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让学生的思维活动飞起来。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数学活动,要“数学”地“活动” 篇3

一、注重活动成员的层次性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些教学活动只有少数人参与,多数学生无法真正参与活动。出现这种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过分关注少数学生的表现,另一方面是教师设计的活动忽视了知识水平、思维水平、活动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对活动成员的层次性缺少必要的分析和针对性的预测。因此,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数学活动,并设计出具有不同层次探究方案的活动,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探究、有收获。如某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自主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告诉学生可以用一个或两个相同的梯形进行探究,尽量想出不同的探究方法。结果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探究方法。

第一层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而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第二层次,把一个等腰梯形沿一条高剪开,得到两个直角梯形,再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就是梯形的面积。

第三层次,把一个等腰梯形沿两腰的中点剪开,得到两个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原来梯形高的一半,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再创造”数学的过程,展现出了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第一层次探究方法直接将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满足了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为学生理解梯形面积公式奠定了基础。第二层次虽然同样利用了转化的方法,但所用材料更少,思维含量更高,只适合优秀生群体。第三层次的角度则有点特别,属于少数优秀学生的“特殊方法”。由于这个活动富有层次性,因此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探究的需要,能让全体学生分享探究的成功经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挑战自我,全体学生都能有效经历探究过程。

二、注重活动结构的有序性

教学实践表明,活动的实效与活动结构的顺序有着较大的关系。没有一定结构顺序的活动即使热闹、情绪高涨,也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因此组织数学活动必须重视活动的有序性。活动的有序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活动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顺序,即先开展什么活动,再开展什么活动,每个活动环节的侧重点是什么,不同的活动环节之间以怎样的联系关联着。二是学生参与活动时必须按一定的行为规范进行。前者是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后者是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少了一个方面,活动就很难有效进行。如某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时组织的“购物”活动就很好地将这两者结合了起来。教师是这样组织活动的:①明确活动内容。每个小组的四个同学一人扮演售货员、两人扮演顾客、一人扮演复核人员(检查售货员的帐目是否有问题)。②小组合理分工。每组四个人先商量好谁做售货员,谁做顾客,谁做复核人员,并“佩带上胸卡”(用纸片标明身份,并贴在胸前)。③交流购物活动中各个角色应注意的事项。④模拟购物,并交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商店的物品,并给顾客和售货员分别提供了一些由元角分组成的人民币。这个活动各环节井然有序,学生的参与井然有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有序的安排下,让各个角色的学生都经历了数学思考的过程(经历了计算的过程和人民币的换算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三、注重活动内容的发展性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 篇4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

这次竞赛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查,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的。由于试题担负着竞赛和练兵的双重任务,所以无论从题量和题型来说,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少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够完成所有题目,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他们的计算技巧有待提高,计算方法有待明确,平时的强度训练显然不够。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达到满分的同学在年级中只占到了8位,班级中90分以上的同学为数也不是很多,由于每一题所涉及的分值较大,不及格刚及格的这些低分人群占了上峰。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五(1)、(2)班成绩较差,五(4)、五(6)两班计算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更多的考虑了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如“23。13+25×0。16+1。87”出错的学生仍是在乘号的左右两边自己加了括号,变成自己想象中的那个算式进行计算,是错误较集中的一道题。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不能搞清每做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有时将几步混为一步,导致出错,还有的是在计算时算错,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年级获奖的同学按照百分和非百分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8名,他们是杨**、孟**、白**、贾**、吴**、韩**、荆**、甘**;二等奖共22名,他们是达96分以上的同学。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2

挥手作别忙碌而充实的四月,我们迎来了芳香四溢的五月,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季节里,在这个催人奋发的日子里,我们将以新的工作迎接新的季节。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数学素养;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掘对数学的趣味性;也为了增强我院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团队精神;更为了从各个方面形成我院活泼、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氛围。经过部门成员的精心准备和策划,学习部和生活部联合承办的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在5月29日晚9:30落下了帷幕。

下面从宣传、报名、现场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工作:

(一)做得好的地方

宣传方面:在主席团和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宣传部的同学们花费了不少精力,做好了大众宣传的工作。另外,我们部门相关人员也到11、10级各班进行宣传,确保了宣传工作的到位。但是,宣传时间都比较仓促,没有达到最好效果。

报名方面:11级新生力量涌现,各班都积极参与;10级亦是人才辈出,踊跃报名者不在少数。比赛报名总共72人,均以三人小组参赛。

现场方面:

从整体来看,赛区的现场气氛活跃,选手们都挥洒出个人风采和团队精神,思如泉涌,反应灵活,而且大家都比较沉着冷静、展示充分、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真正达到了比赛所要的效果。休息阶段主持人与观众自由互动,激情有余而时间不足,可谓是意犹未尽。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我们现场统分人员按照比赛成绩,最后选出了九组获奖队伍。

(二)不足之处

整体而言此次比赛是圆满结束,然而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后,仍然发现了几个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1、准备时间仓促,工作不足。时间比较仓促,尤其体现在了宣传方面,没有及时准确地告知同学们关于本次比赛的主要相关事项。

2、亲友团数量不足。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赛场无法尽早确定;且确定之后没有及时通知各班班委,非参赛人员不知晓地点,造成亲友团数量过少。

3、场面混乱。尤其是在现场抢答环节(二、三环节),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混乱的场面,且主持人现场反应不够灵活。

4、现场作为安排不够合理。这方面主要是由于客观原因,使得现场的选手席有的离放映屏幕太远,从一方面来说,影响了选手答题。

(三)可取之处

另外,相比以前的数学知识竞赛,在本次比赛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可取之处:

1、比赛形式新颖。同学们反映良好,认为本次比赛创意性较高。不过这也是大家一起合作的结果。

2、参赛选手较多。总共报名24小组(72人),除却一组有急事不能参加之外,其余均到场。

3、人员安排及时。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到场,现场工作准备较好,使得活动得以准确高效的进行。

4、锻炼了能力。本次比赛,两个部门的成员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活动之中,尤其是在两位部长的带领下,很好的锻炼了大家的能力,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对于整个学习部和生活部成员来说,更是第一次积累了举办此类型比赛的组织经验,有利于以后举办类似的活动。

以上是对于本次比赛的一番总结,还是那句话:希望可以通过本次自我总结工作,以后的工作能够扬长避短,为今后的工作和各项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一些参考。让以后的活动进行的更加圆满,争取做到最好。希望通过学习部每一个干部的不懈努力将这个集体建设得更加优秀,为数学学院做更多的贡献,给同学们带来更大的方便。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3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现其数学能力的平台,本次数学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可以说,这次竞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竞赛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1、从整体来看,本次竞赛中学生的解题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数学是常抓不懈的。

2、从本次竞赛的卷面也暴露出学生较弱的一面,希望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而且,还要重视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将一道题正确、完整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保证竞赛的成绩。

本次数学知识竞赛已经结束,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数学教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们明天奋斗的基石,愿我校学生数学成绩提高与腾飞永远有你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4

20xx年12月23日,蒙山小学数学口算竞赛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数学老师的鼎力协助,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12月23日早午8:00 开始,活动按年级组来竞赛,出卷教师拟定100道左右算题,在班中进行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各班数学老师或者任课老师自行监考、阅卷。

时间安排是10分钟内完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

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每班选出10名获奖人员,到时候把获奖名单和口算题卡统一交给组长。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个别学生做题速度太慢,保证了质量没能有数量。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5

桃花源镇第四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历时两个月,今天,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本次竞赛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这两天的决赛,通过激烈的角逐,公平的评判,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评选结果如下:三等奖获得者:方坤、何前飞、蔡敏、向琳;二等奖获得者:陈娅玲、黄翠仙、邱会;一等奖获得者:李艳,她将代表我镇参加下学期县上组织的决赛。为了总结成绩,再接再厉,查找不足,亡羊补牢,提出希望,展望未来,现对本次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做如下简单的小结。

此次活动由数学中心教研组牵头,小坝小学承办,现已圆满的结束了。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上课的八位教师,感谢你们为我镇全体数学教师奉献了八节精彩的课。为了这节课,你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为了这节课,你们查阅大量资料,积极准备;为了这节课,你们绞尽脑汁精心设计;为了这节课,你们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为此,我对你们深表敬意和再次的谢意!其次,我要感谢八位评委,感谢你们为了这次活动能圆满完成而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公平裁判以及精彩的评课。再次,我要感谢承办单位小坝小学所有的幕后工作者,感谢你们为了此次活动精心筹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第四,我还要感谢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你们能牺牲休息时间而毫无怨言的参与听课学习,你们好学上进的精神是全镇教师的楷模。

老师们,你们都全程参与了听课,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收获和感悟,我也跟大家一样有一些思考和领悟。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也不具备数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竞赛课的`所有优缺点都一一点评。此时,我想借这次机会引用别人的材料给

老师们一些教学建议。(一)加强学习练内功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有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目前新教材体系新增领域中的空间图形里的平移、旋转、方向、观察等知识点属于教师以往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其知识要素以及教师在知识上的欠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热点问题举例

1、左右问题:可能是老师们都把这一知识点复杂化了,其实教材、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他们能分清自己、对面人物或物体的左右即可,大多数孩子的左右概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得到发展,这是人思维的一种自然发展规律。例1:图中老爷爷的左手还是右手举着鸟笼?(以图中人物为准,比较容易判断);例2:图中人物的左边有几个足球?(争议一:应以观察者的角度为准;争议二:以图中人物为准。按照课标要求应以图中人物为准。)例3:小白兔的左边有几个萝卜?(争议一:小白兔是动物,可以视为无思维主体,不应以其为标准;争议二:现在多数卡通片给与孩子的感受就是拟人化的感受,应该将小兔理解成标志物。按课标原则应以图中的小兔为参照物。)

2、统计与概率的问题:处理教材时应思考知识点与数学思想方法孰轻孰重的问题,要掌握的原则是学生发现规律的方法不一样,有多种途径,但其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点的解决,而忽略了意识的渗透。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的每一步都应该思考: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可能有目的地选取和安排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了。最后尤其应注意掌握新增领域的概念,并着重思考新旧知识点中渗透的思想方法,即教师为什么要教的问题。

(二)关注学生思考,找准数学思维发展的着力点

不论教材怎么改,数学学科的本质不能变,切莫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重两感(数感、符号感)、两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的体现。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多数老师注重了符号感的培养,即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用什么图、形式或方式来表示相应的分数。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用语言表达来促进思维的发展,重视学生语言的表达,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点。要求学生能够借助于语言将头脑中的表象描述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学生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非常重要。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抽象概括,即同一图形的不同表达法及不同图形的同一表达法,这是教师应多费笔墨加以着重处理的两个点。

例如:《平均分》教学中,多数老师也注重了语言的表达,即怎么分的问题。但老师还应注重的是:对这一概念的抽象理解描述,即按多少为标准为一份,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物体按照不同的分法能分成不同的数量等等,以此为除法的概念理解打下基础。

例如:《可能性》教学中多数老师都设计了摸球、猜球的环节,由此引发了该不该让学生亲自动手摸球的争议,真正动手摸的话,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专家指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摸,而且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多次实验,但是摸前、摸时、摸后都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思考并分析其可能性,而多数教师只注重了摸前的猜想,而忽略了其过程中和过程后的思索。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华应龙老师的一节范例课是这样设计的:袋中有3个黄球,3个白球,在摸前让学生思考问题:你每次可能摸到什么球?摸的时候想:我会不会摸到这个球?怎样才能摸到它,有没有窍门?摸后根据结果回答:我每次的猜想都对了吗?学生活动结束后根据自己的结果表达、分析、比较呈现

的问题,即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猜不准?猜得准的人是不是真的有窍门存在?由此让学生在实践和分析中体会到自己猜的与摸后的结果是无法事先预测的,只有经过无限多次摸后才会有一定的规律性,由此学生把握和理解可能性这一现象的随意性实质。目前多数教师的课堂可能只注重了动手,而动脑的可能体现的有些偏少。

例如:《小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握的两个点是为什么要把小数变成整数?你怎么想到了这种方法?这两个点同时得到重视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种转化方法。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某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以此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或测量出长、宽,以割补转化的间接方法计算,激发学生借助于数学思维来推理验证,并落脚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上。(三)探索的空间要适度

教师应考虑哪些内容是有价值的,应引导学生去探索;哪些是不必要的内容,其探索的空间和环节设的大小要注意调控,不宜太大、太空。

课堂探索的重心应围绕如何突破重难点展开,是教师讲授还是让学生自我发现,学生在突破重难点最有价值最关键的地方,应给予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展示与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不是形成让学生只机械按照方法去做的局面,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后会导致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内涵茫然无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哪一内容、哪一环节、哪一点必须加以关注和探索。(四)关注交流的有效性

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意识增强,教师给予的空间增多,教师应注意如何应用语言引导学生交流到位。(备注:实际生活中“列”的概念规定,通常以教师的“左”学生的“右”为第一列的开始。)

(五)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课堂教学中应成为重过程、体现知识的过程、学生“做数学”、实现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应舍得花时间。例如:《量角器》教学过程中就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非常清晰、细致地加以展示。教师应先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测量,由学生思考后测量结果的多样性引发学生产生同一度量单位的必要,随后又引发内外圆及刻度的出现,引导学生探索标注,完成量角器应有的探索过程。我们的数学课堂如果每个过程都能让学生有创造的感受,那么一个创造性,创新型的人就会随之出现了!

另外小数除法和小数乘法的探索过程都需要老师注重过程和结果的探究。提倡教师形成一种单元课时教学的统筹思想,不要担心你的第一节课耗费时间太长,应客观地把它看成算理、算法课,随后的课时教学中再推至方法及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六)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提问题的主体是谁?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看一节课中研究的问题哪些是学生的,哪些是教师的,大家提出的问题是否都得到了落实?其二是要考虑这些问题都是否有思考价值,有哪些只是一问一答的填空式问题,哪些是需要花气力研讨的有价值的问题?(七)正确对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

教师应首先立足教材,理解教材,应在用好、用足的基础上,考虑自己是否能提出有理有据的修正方案。(八)数学问题情境

目前出现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现实类的,一是纯数学类的。这两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都需要我们思考:其各自的价值是什么?引发数学思维的标准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境的选择和创

设。目前多数课堂注重的都是现实类的情境,但平行四边形、平行与相交等内容可能还需要注重纯数学情境的创设。(九)应用题教学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的理解过多的关注于“题”字,所以只注重文字的描述,条件不多不少,正好帮助学生完成解题,教师就采取引导学生使用“找关键词,细分类型”等机械方法进行操练。而目前应过多注重的是“应用”二字,应用题的呈现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以图、表格、对话等形式展开,学生应先对信息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处理信息,完成解题,而且目前教材中的应用题并不像老教材中那样分类型,其只注重数量关系之间的变化,内容形式多样。教师目前可以思索的问题是:怎样将过去的好方法与目前的形势有机结合,找到更佳的突破点。

(十)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多数人都有一个普遍的心理意识,那就是在拿了一节课,讲完一节课或听完一节课后,有很多的感受或启发当时都随笔写在一边,可能某些东西确实在当时无意识地影响了你,但多数人缺乏后续的行为跟进,即如何去落实的问题。建议每位教师都能在听课后,将某些课进行打磨、改进,以仿课、研讨课的形式实现对教师成长的推进,并由此提炼出一些课堂教学方法,进而形成模式化的东西,推而广之到相类似内容的教学中。

老师们,你听了这十条教学建议,再对照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你有何感想?(若大家没听得清楚,我将它挂在平台上,请各校打印出来再组织教师学习。)

总之,这次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既给全镇数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能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又能让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觉得好比一场及时雨,既洗涤了部分年轻教师不求上进的头脑,

又给部分固步自封的年老教师敲响了课改的警钟。这次竞赛活动,亮点很多,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1、所有选手勇气可嘉,且都想上好这节课,并认真研读了课标,深钻了教材,同时在用足、用好教材上狠下功夫。比如向琳老师的课,紧紧围绕教材组织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等多种形式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2、新的课程理念在各节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落实较好,课堂多了一份民主与和谐,教师的角色更换了,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比如李艳老师的课,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两个小组没完成时,她并没有马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而是耐心地等待这两个小组讨论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3、教学环节的设计极富儿童味。比如邱会老师的课,她的大多数教学环节都选用了非常适合儿童口味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给她这节本很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儿童化、趣味化,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4、“过程与方法”目标明显重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课堂教学中应成为重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做数学”、实现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都舍得花时间。比如李艳、黄翠仙、陈娅玲老师的课中,在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诸多学习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等式的意义、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5、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集中学生听课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本次赛课中,李艳和黄翠仙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就极富激情,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也是本次竞赛课的又一个亮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热爱数学和勤学好思的学生,极有可能一下课就行动起来。向琳老师的课中,其实已有学生通过剪、拼,拼成了平行四边形。7、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设施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黄翠仙、李艳、邱会老师的课中,多媒体辅助教

学设施就运用的恰如其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本次竞赛课也暴露出不少的弊端。1、少数教师对教材钻研学习不够,没能很好的利用教材,且不说用足用好教材。2、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不强,讨论还不够充分,交流还言不达意。3、教师放手还不够,还不能充分相信学生,生怕学生不懂就情不自禁的越俎代庖。4、教学评价还有待加强,才能更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课堂生成问题不多,或即使生成了问题,我们教师受既定教学计划的束缚,要么将问题避之,要么搪塞,不做任何处理。

老师们,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茫然无措逐渐变成现在的初见端倪,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祝愿老师们在自己教学园地这块实验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真正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课改目标。

谢谢大家!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6

我们从抓数学竞赛的过程和效果中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竞赛是与新课程理念是相吻合的:即学生的发展要从两个维度去认识。其一,个体全面发展(一般发展+特殊发展);其二,群体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差异发展)。长期的数学竞赛辅导还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是培养和输送高一级学校优秀人才的一条途径。它是一种智力和能力的碰撞,是对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检验。通过竞赛,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可视化思维。以下是我校数学组如何进行数学竞赛辅导的一些举措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教师投入。

众所周知,学校要很好地开展活动,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几年来,我校领导对学生的数学竞赛都非常重视,经常关心和询问竞赛辅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学生表现,并给予了很重要的指导与建议。特别是蔡校长在教师例会说的一句话“别人没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有的,我们要强”,这让我们深深感觉到,在普及性很高的数学竞赛中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只有在“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的办学思想下,付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努力才行。

二,教研组重视辅导计划,备课组讲究团结协作。

每学期初,各备课组都得对自己组的数学竞赛辅导及目标作好计划与安排,教研组长统一协调,备课组长主要负责,正因为有一层层的计划与管理,才使得我们数学组三个年段的竞赛辅导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竞赛人员的安排上,我们并不是像有的学校那样挑选一两个老师担任辅导教师,其他教师“靠边站”。我们采用的是“组长领头,集体作战”,既有主要核心,也有配合人员,确保了学生能接受不同教师的思维方式,也让每个教师能了解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子,同时,还加快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数学竞赛要出成绩,应遵循以下“符号”规律:“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有好的教师,好的学生,还需要有充分地准备(即备课),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在长期的辅导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对教师教案的检查与集备,一个教案,并不是你想进课堂就去上,而是需经过几个人的审核和补充后才能面对学生,这确保了竞赛辅导的质量。对教师课时的安排也不尽一致,年轻教师以参与备课学习为主,有经验的教师除了把关教案质量外,还要以走向课堂为主,要让学生感到一种“安全感”。对学生的选拔,我们也是尽可能地优中选好,并及时调整成员,原则上在基础年段时人数较多些,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精减人员,便于教师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汇报,以便及时做好更深入的调查和思想工作。

时间确保质量。要在数学竞赛中出成绩,离不开充分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练习时间,而教师和学生在白天进行竞赛教学的时间较少,因此我组决定在晚上开展数学竞赛辅导,每个年段每周安排两个晚上进行,每次一个半小时,既教学一些竞赛知识点,还贯穿一些解题的思想方法,并布置适当的一些作业在其它课外活动课的时候去完成。这样既保证了新课的教学时间,又确保了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

三、教师自觉,做到全身心投入。

教师的投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和水平。大家都知道初中数学竞赛题灵活多样,千姿百态,没有定轨。它既考了学生,又考了老师。很多数学题不是教师都能一下子做出来的,这要求教师自己应不断地学习和训练,能全方面地考虑问题,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否则,学生来问你题目,教师也经常做不出,或学生解答出了,教师也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长此以往,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的。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辅导教师在埋头解题或在静静思考或几个教师一起讨论,有时会由于一道竞赛题在走路、吃饭、睡觉时还在思考。二是不断改进辅导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要多看一些竞赛辅导的理论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教师自己题目会做就可以去上课了。否则教师解题水平很高,而学生却不能理解。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7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应用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现其数学能力的平台,10月24日下午活动课我校组织各年级举行初中趣味数学竞赛活动。本次数学竞赛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可以说,这次竞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各年级组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7名。

一、取得成绩:

1、各年级精心出题、严密组织、公正阅卷等,均能高度重视,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活动效果较好。

2、各年级学生的解答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常抓不懈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希望今后继续加强。

二、存在问题:

从学生参赛过程中也可看到在培优工作中存在的些许问题

1、学生的基本技能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课外内容方面学生掌握情况欠佳。

2、部分学生做题习惯较差。呈现在卷面表现处:书写不规范、潦草,卷子上乱涂抹现象严重等。

3、做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情况,或计算失误,或做题不完整等。

4、做题还暴露出学生的逻辑推理、独立应试等方面较弱,马虎的现象还很普遍,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三、拟定建议:

针对本次竞赛活动的问题,特拟定了以下的具体建议,并在全教研组贯彻实施

1、平时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如:良好的书写习惯、计算习惯、检查习惯等。

2、培优工作中,通过扎实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优等生多加强开放性和发展性的课外内容知识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为接下来高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数学知识竞赛已经结束,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学生和老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们明天奋斗的基石,愿我校数学能力的提高与腾飞永远有你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附:趣味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6名):刘浩东七(2)、徐东来七(2)、李朝琳八(1)、蒲海洋八(2)、庞友怡九(2)、范婷婷九(3)

二等奖(11名):安妮七(2)、李宁七(2)、邢宏治七(2)、周书柳八(2)、刘传禹八(1)、孔德兆八(1)、郭怡楠九(1)、张明巧九(1)、郭郑洋九(1)、刘登梅九(1)、崔洪洋九(1)

三等奖(17名):朱志杰七(2)、王楠七(2)、刘鸿艳七(2)、张永辉七(2)、李磊八(2)、徐其鑫八(2)、余巨龙八(1)、王树章八(1)、艾安鑫八(1)、向静九(1)、付华琴九(1)、刘开鹏九(1)、程国瑞九(1)、王学滦九(2)、范小磊九(3)、余丽丽九(3)、黄佳炜九(3)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8

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机会,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勇于挑战自我及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导处组织了一--六年级部分学生的数学竞赛。此次竞赛共有30名同学参赛,经过竞赛评审组的积极工作,现竞赛评奖工作已经结束,按预订方案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学12名,三等奖15名。获奖名单:

一年级组:一等奖:吴文芬

二等奖:陈鑫李扬三等奖:杨烨慧吴睿杰杨天浩二年级组:一等奖:吴扬

二等奖:吴文佳三等奖:丁建华田政程磊

三年级组:一等奖:杨洵

二等奖:罗涧雷艳玮

三等奖:黄辛怡蒙言张泽艺

四年级组:一等奖:姚思扬

二等奖:杨奕欣符强

三等奖:吴雪丽任莹龙益

五年级组:一等奖:刘洋

二等奖:周易包爽

三等奖:周文顺符羽蓉符前莎六年级组:一等奖:周文渊

二等奖:刘羽邹佳豪

三等奖:黄祥包立志张睿鑫对以上同学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这些在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能够继续遨游于数学的海洋中,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向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积极努力。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9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现其数学能力的平台,本周我校初中理科组组织七到九年级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竞赛活动,初中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涌现出了一批计算能手。

本次数学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可以说,这次竞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鼓励奖6个。(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鼓励奖:

竞赛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1、从整体来看,本次竞赛中三个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数学计算是常抓不懈的。

2、从本次竞赛的卷面也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卷面书写等方面较弱,希望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而且,还要重视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将一道题正确、完整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保证竞赛的成绩。

本次数学知识竞赛已经结束,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数学教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们明天奋斗的基石,愿我校计算能力的提高与腾飞永远有你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0

六年级下册前半部分重点是比和比例、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这两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受其他细节方面的干扰,学生得分并不容易。我们六年级组于4月底进行了优生竞赛活动。在突出基础能力的考查上,加强难度和强度的练习,为学生灵活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这次竞赛的题型设置主要是两个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对学生本阶段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的考查,题量相对较大,解答正确不仅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些习题看似简单,但要完全做对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单位换算后才能依据思路解答,还需要计算十分的准确,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后面几道解决问题所设的分值较大(每题7、8分),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各班不及格的人数不在少数。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待加强。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达到90分以上的同学在年级中占到了20%,低分人群仍占了不小的比例,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是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1

为提高我校数学课程的教育质量,增强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为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据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我校组织召开了小学数学竞赛活动。

这项活动,对于检验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经验总结

通过本次数学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做好以后的活动提供了工作经验。

1.精心计划,及时行动。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而细心地做好活动的计划工作,并就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事实方案。计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付之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实施。

2.增强沟通。想把活动做好,就要做好沟通工作,与每个数学老师交流经验,分配各自的工作,了解办好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交换活动的心得和经验。

3.悉心指导学生。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将一道题正确、完整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保证考试成绩。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从本次竞赛的卷面也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卷面书写等方面较弱,希望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通过竞赛还可以看出我们学生因粗心看错数字及运算符号出错、因乘法口诀用错而算错数、部分学生没完成试卷等问题还是明显存在;还有更重要的是不分学生不太会“解决问题”,不知道要怎样解决一道应用题,这需要全体老师的重点关注。

这次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现各自风采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数学教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明天奋斗的基石,愿我校计算能力的的提高与腾飞永远有你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完满成功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2

五年级上册前两个单元是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教学,并且在后面多边形面积单元教学中,计算也占了相当重要的比例,依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我们五年级组于11月份进行了学生计算能力的专项竞赛。在突出基础能力的考查上,加强难度和强度的练习,为学生正确的检验计算的结果打好基础。

这次竞赛的题型设置主要是小数乘法和除法,有关的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文字题的练习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是对学生本阶段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的考查,由于题量较大,简便计算占了很大的比例,计算正确不仅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少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够完成所有题目,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他们的计算技巧有待提高,平时的强度训练显然不够。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达到90分以上的同学在年级中占到了20%,由于每一题所涉及的分值小,题量大,低分人群仍占了不小的比例,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更多的考虑了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年级获奖学生一等奖8个,二等奖学生12个。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3

为了举行20xx年院级数学建模竞赛,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专业知识、计算机水平都很薄弱,各专业数学知识侧重点不同,而建模竞赛选手的综合素质要求知识面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为此,开设《数学建模与实验》选修课,每周4课时,为期半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承担教学和指导任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我们既照顾了初学者了解建模基本思想的需要,又拓宽了高职学生知识面,也大大扩大了受益面,让更多的新生能有一个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平台。

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改革教学体系,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把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实行“边学习、边备赛、边实践、边创新”的教育方式,寓学于赛,学以致用。通过把备赛思想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逐渐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上机操作能力、创新精神的教育新机制。

5月14日我院20xx数学建模竞赛顺利举行。本届数学建模竞赛,是在认真总结以往比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比赛有48名学生参加,与以往相比,本届竞赛组织更加周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严守纪律,表现出了良好的赛风。

总之,本届竞赛,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协调得力,赛事圆满。通过比赛,锻炼了教师队伍,对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起到良好作用。同时,通过院级竞赛选出10个队代表我院参加20xx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4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今天下午在科学实验室举行六年级数学竞赛。来自六年级四个班的23个数学精英们进行了一场真实水平的较量。

此次竞赛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等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了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数学学习由单一课本知识向课外综合知识延伸的转变,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由“教知识”向“教思想策略”的转变。

通过本次活动,发现个别孩子能力非常好,解题思路清晰,策略运用得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从中也看出,学生的能力差异较大,好的特别好,差的也很差。但相信经过训练和指导,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据悉,通过今天的竞赛,各班选拨出5名优秀选手,将在下周代表学校参加教育办的六年级数学竞赛,预祝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5

历时两周课堂教学评选(初赛)活动已圆满结束,本年级数学科共有6位教师,全部参加了课堂教学比赛。经各评委公平、公正打分,评选出叶俊梅、孙文权两名教师参加复赛。这次评选活动,使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在新课程教学中涌现出来的教学新秀们,他们理念新,素质高,悟性强,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表现在:

1、注重情景的创设:他们能很好的把握学段与课时目标,找准教学新知的起始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各有千秋,使人明显感到,课堂上离“教参”渐“远”,离学生更近,6名教师都能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材料帮助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增强数学的生活实用价值。

3、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参赛教师制作与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的课件都是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完成的,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4、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较为扎实,例如:教师的普通话、板书书写、多媒体的使用等等。

这次活动也暴露了一点问题:

1、个别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课堂缺少教学机智,教学调控能力差,例如,有位教师一节课用了40分钟,也没完成应完成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语言不够生动,缺乏感染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

2、在有的教师的课堂上依然看到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被冷落的现象,课堂上出现了学困生。

为提高教师素质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1、学校要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加培训、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安排他们从事各年级的教学,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驾驭教材,灵活使用教材。

2、教师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也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数学研讨活动总结 篇5

那么教师如何以学定教、为学而教呢?通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在“学讲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学习任务的载体以“任务单”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发展能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指导的过程。

大家还就学习任务单的不同内容及使用时机进行了探讨,通过具体的课例,大家认为课前任务单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初探本节课的知识点,对自己已经理解的知识或有疑问的知识进行初步感知。课中任务单的作用就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思维瓶颈时,教师导在迷惑之时,教在懵懂之处。课后可以有任务单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任务”一定是课上知识的延续。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处在积极自主探究的状态,主动建构知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6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1

本学期数学教研活动现已结束,在本学期数学教研开展中,力争搞活我校数学教研活动为突破口,立足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本学期邀请唐徕小学的两位数学教师为我校数学进行授课,认真开展数学小专题研讨课活动,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实践,大部分教师提高了思想认识,课堂教学质量也比上学期有了很大改观。现将本学期数学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学校教务处计划安排做好日常教学检查和比赛

1、认真进行备课检查

本学期在教研组上共进行了4次备课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老师们都能及时上交,备课能按教导处要求;

①认真制定教学进度;

②制定出每个学段《数学课标》总目标要求;

③每个单元制定出单元目标;

④每课有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

⑤教学过程详略得当;

⑥书写工整;

⑦课后能及时写出反思,反思过程有一定质量。部分教师能透彻的反映出本堂课教学成功之处,运用的教学理念,及不足之处,相应改进对策。

2、认真进行作业检查

本学期共组织了3次作业检查:检查过程中,数学组教师们都能做到勤批勤改;正确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大部分学生书写规范,正确率高。但对于一部分后进学生书写及作业质量需加强辅导教育。

3、认真组织开展一年级听算竞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及速度,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本学期在12月中旬举行了一次听算比赛,此次比赛组织有序,分工合作,严格把关,赛出了水平,赛出了质量。

二、开展教学小专题研讨课活动,组织有序、面广、量大。

活动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先后由八位青年教师进行了做课。八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教与学双方互动,师生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教与学的合作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每堂课后,教研组都针对本教学内容设计二到三个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深入地研究,每一位老师就本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和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在研讨课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在教学中多数老师关注较多的仍然是学习的结果,而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这样单一的课堂交流模式。

2、对新课练习后出现的主要问题仍不能及时反馈,大多数教师为了扩大“检测”时间,待下课后收检本子,对练习中的问题不能当堂订正,这样有可能会使学困生在本堂课形成的错误痕迹加深。

针对在学校研讨课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唐徕小学的两位数学教师与12月8号来我校进行做课,两位老师扎实、稳健的教学功底,赢得了我校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收放张驰有度,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教师巧妙的点拨一下,从不包办代替。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认识到了图形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向我校老师们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总之,一学期得教研活动,以上学期相比,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1、活动中,老师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上好教研课,对于课后沉闷的互动交流一直未打破,偶尔有老师发言也只是三言两语。老师们缺少了相互交流教学思想的学习积极性。思维长时得不到沟通,对于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

2、教研活动范围小。活动以本校老师为主导开展教学研讨,教师们对外界沟通学习较少。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2

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抓常规工作的落实,每位教师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的教研主题,认真学习其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并通过教研日历的形式将计划细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

课堂是老师的立身之地,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踏实有效地做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份内之事,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尤其注重备课、上课、反思三环节。

1、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

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数学,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2、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绿色语言,让学生在温和、宁静的情感中学习,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3、课后反思,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我们教研组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动之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反思,我们更为关注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我们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重点研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我们组6个人讨论教学中的一些导入问题,统一教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向每一个四十分钟的前五分要更高的质量。集体备课常规化,做到有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并记录汇总。

二、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圆满成功

1、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数学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我们还一起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等,我们进行专题辅导,专题研讨,通过做读书笔记、心得的方式,让老师明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平时,我们还将《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上优秀文章摘录下来,装订,发给大家自学。理论的提升,促进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专题教研活动走理论联系实践的道路,为老师提供解决问题的钥匙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专题教研活动:对老师在教学中导入环节出现的集中问题进行研讨,集思广益,高效解决,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3、扎实开展公开课教学,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这一学期我们针对本教研主题开展了电教课和常态课教学,在公开课活动中,我们采用专题评课方法,大家以诚相待,就公开课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力图通过研讨、示范,解决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让课教的踏实、朴实,让学生学的扎实,真正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老师的业务素养的作用。

李情情这节练习课上的很好,值得学习,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不令人满意,今后还是要努力学习。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3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几个月所走过的足迹,我校教研组在中心校小教部的宏观指引下,在校领导的正确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合作下,我们围绕“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们从内心体会到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著名老教师徐康赢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学导入艺术,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因此在教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多种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课程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活动课总结 篇7

基于此,我着手研究如何通过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和策划,使学生真正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能力。

一、开发数学实践活动课资源

1. 研读教材,挖掘数学实践活动资源。

要想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开学初就制订好整个学期的活动课计划,对教材中可以实践的内容了然于心。如结合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我设置了如下实践内容:(1)农村新貌;(2)称一称;(3)周末一天的安排;(4)周长是多少;(5)超市小调查(根据划船问题调查超市食品大小包装的问题);(6)估一估有多重。

2. 结合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选择活动课内容。

数学实践活动课强调从学生身边生活取材,因此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讨论、选择可用于实践的活动内容。可让学生算一算学校租车的费用、进入公园后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游玩等,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过程的策划,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活动的乐趣,才会更加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

3. 聚焦时事,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将数学活动课与时事要闻相结合,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北京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生活,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搜集常州市某个月的空气质量情况,制成统计图进行分析,开展“PM2.5知多少”、“我为环保出谋划策”等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一开始学生对如何找资料、准备都很茫然,无从下手,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冷眼旁观。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兴趣。

1. 让学生感到数学实践活动课非常有趣。

要想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就要让学生感到活动课非常有趣。在学生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我组织学生到小区门口的各个店里寻找生活中的时间,并开展“大家来找茬”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找出不规范的营业时间表示法,学生在找茬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又运用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千克和克”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超市小调查: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克作单位?从你的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活动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发现生活中较重的物品和较轻的物品是以1千克为界。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估重比赛”:通过对1千克物体的重量的感受,让学生估计其他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赛。这样的活动课,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并且和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乐上、爱上。

2. 让学生感到数学实践活动课有事可干。

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有些学生无所事事,仅仅旁观其他同学活动。要让每个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课,就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因此我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其余都是助理,在安排课前准备时,首先让组长接受任务,由组长带领学生讨论、布置任务,使每个学生都领到任务,都主动参与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策划。这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起来,每个学生都想在活动中表现自己。

3. 让学生感悟到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学到很多。

数学实践活动课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在课上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课上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增强实践能力。如学习完“轴对称图形”后,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有趣的剪纸,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剪纸比赛,看谁剪得好看、有创意。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既运用了新学的知识,又学到了本领,还可以为家里设计美丽的窗花。这样的活动课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数学素养。

三、数学实践活动课方法的指导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并不容易,中年级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能力都比较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方法,由扶到放,从由教师选择活动内容到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内容,由教师组织实践活动到渐渐由学生主动策划活动过程。

1. 扶着走。

开始学生对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缺乏自己的想法,考虑不周,因此,一开始可以扶着学生走:每次教学完新授课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活动课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该怎么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每次活动结束都让学生进行总结:今天的活动是怎样开展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活动内容?从今天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在一次次的总结中,学生逐步感悟到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开展活动。

2. 放开手。

通过每次活动的总结,学生逐渐对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课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学习完“千米和吨”后,我让学生讨论: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觉得我们可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了吗?你想选择哪个内容活动?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说到了要体验1千米有多长。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从自己家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步?大约要几分钟?要体验1吨有多重。通过体验一吨有多重,进而估计一些大物品大约有多重,估计大卡车的载重量等,这样的活动内容,学生感兴趣,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乐于探究。

数学活动课总结 篇8

一、经历几何概念的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几何概念的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淀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知。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的直接感受与体验等经验,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一是折一折。将教材中的轴对称图形剪下来对折。二是剪一剪。把两张纸分别对折,画出图案,再剪出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交流、回味,就有了比较充分的活动经历,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突破“圆”与“球”混为一谈的难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摸一摸。出示两组物品,一组是光滑的杯子盖、饼干盒盖,另一组是地球仪、乒乓球,让学生分别摸一摸,说出感受。第二,搓一搓。在教师的指导下,挤搓课前准备好的乒乓球,追问:能像这样搓硬币和圆形纸片吗?第三,切一切。小组合作切圆形萝卜,展示圆形截面。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积累了第一手的感性材料,较好地把握了“圆”与“球”的区别与联系。

二、经历数学结论的探究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数学结论的产生过程中,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鲜明丰富的数学经验,主动建构数学的基本模型。

例如在“圆周率”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一些数学活动。第一,观察。在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圆的周长比正六边形的周长大,比正方形的周长小,进一步得出4>>3的结论,总结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第二,测量。引导学生用“绕”或者“滚”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通过反复测量,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倍。第三,欣赏。怎样求出圆周率的准确数值呢?引导学生观察用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逼近圆周长的过程,了解割圆术。实践证明,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积累观察、测量等活动经验,感悟“化曲为直”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在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不断尝试搭建、分拆拼补等活动来丰富其经验,获得对数学结论的深刻领悟。

例如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时,当学生进行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后,我设计了小组操作活动:小组任选一个三角形(每组三角形中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利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算一算,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测量活动,初步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但测量中还存在一些误差,只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的结论。于是,笔者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进:第一,选择刚才测量的三角形撕一撕(或者剪一剪、折一折),想一想,该撕三角形的哪里?第二,采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把撕出的三个角拼一拼,想一想拼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第三,比一比,三个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测量、撕分、拆拼、思考,亲身经历了数学结论的产生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经历知识运用的思维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数学思维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让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得到完善、深化与提升。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练习课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这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选用了一张长方形纸作为教具和学具,设计了这样的数学活动:一是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测量相关数据,计算出它的周长。二是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算出这个正方形及剪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三是比一比,剪开以后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之和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有什么变化?动手拼一拼、拉一拉,探寻其中的奥秘。

有时,学生的经验生成是在思维层面进行的,不一定借助任何直观材料,其获得的经验往往更侧重于积累与提升,也更为理性。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我设计了“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要知道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你准备测量几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学生通过思考,完成了由测量三次到测量两次,再到特殊三角形中只需要测量一次的思维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在加深,充分感受到思维活动挑战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经验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得到升华。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多角度数学活动的结晶,是在不断地“做”和“思”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和积累起来的。当学生的“数学经历”上升为“数学活动经验”后,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引导、总结、反思、提升,让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最具生长力”的数学活动经验。

(徐希浩,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225400)

上一篇:“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天使的呼唤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