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

2025-01-08

河道治理(共8篇)

河道治理 篇1

国外城市河道景观与河道治理

阅读:6922013-03-11 15:05 标签:阿普贝思河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滨水景观河道景观设计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给不少城市造成极大的“城市内涝”压力。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聚集程度提高,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国外很多城市也遭遇过暴雨侵袭,但完善的城城市排水系统使之避免或减轻了雨水灾害。现代意义上的排水设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上哪些城市的排水理念和系统设计更胜一筹,如果将城市河道的功能与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美国模式城市河道治理——兴建地表回灌系统,加强立法防内涝

风靡一时的《侠胆雄狮》,讲述了一段人狮与美女之间美好感人的爱情故事,文森特就居住在美国纽约设施齐全的下水道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还组织绘制了洪水保险图,规定在行洪区内不准建任何建筑,在非行洪区内可以修建建筑物,但修建前必须购买洪水保险。美国把全国划分为13个流域,每个流域均建立了洪水预警系统,每天进行洪水预报,最长的洪水预报是 3个月。此外,美国还利用先进技术,对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及时预测,发布警示信息。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其多个州都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对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也规定得相当详尽。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还致力于以雨水直接回收为重点的工程措施。如在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兴建了“渗漏区”地下回灌系统,在芝加哥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等。美国还在其他许多城市建造了由屋顶蓄水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等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洗车、浇绿地、消防和回灌地下等。

在这个城市河道规划中,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城市河道功能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将经济效益与文化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河道景观,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河道景观专家 巴黎模式——地下建庞大地下河道世界,细节河道景观

设计令人倾心

“你看过电影《悲惨世界》吗?主角冉·阿让在巴黎下水道里做了一次长途旅行。巴黎现代化的系统地下排水工程的开建比伦敦早 6 年,比柏林早 20 年。它是最早一个开始现代意义排水建设的国际性大都市。据介绍,巴黎的排水系统于1853年正式开工,随后,下水道就开始不断延伸,直到现在长达2400公里。阿普贝思河道景观设计专家认为,城市河道设计需要从细节着手,才能更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巴黎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 50米,管道设计采用多功能设计理念,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基于对地面雨水流量的充分估计,巴黎城区主干道的井盖孔密且直径大,平均每50米就有一个下水口,住宅区内的下水道进水口较大。城区总数达 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均统一编号,由130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维护。

巴黎下水道干净程度可与巴黎的街道相媲美。事实上,巴黎的下水道除了排水沟外,它还设有两套供水系统,一套供饮用水,一套供非饮用水,以及一条气压传送管道。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基本是顺着城市的道路修建的,也就是说每条道路下面都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排水沟。

去过巴黎的人,对其城市排水的细节倾心不已。比如,巴黎的许多街道都是碎石铺设的地面,很有味道,但下大雨就难免会有积水。于是,设计人员在一定的距离,设置了一个“槽”,起了导水沟的作用。这样,行人就不会因为积水而溅湿鞋子和裤管了。河道景观,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河道景观专家

荷兰模式——开创“水广场”,开发公用河道景观设施变储水空间

荷兰鹿特丹市位于海平面以下,经常面临海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城区洼地众多,排涝压力颇大。为有效应对这种情况,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到大水池。雨水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荷兰气候环境保护署专家阿瑙德·莫伦纳称,为有效疏解剧增的地表水,鹿特丹结合都市空间开发大量空旷广场、人行道与停车场空间,这些地方平时为公用设施,大雨到来时就变成储水空间。这就是其独特的“水广场”概念的由来。

日本模式——广泛利用公共场所河道景观,降低空地高度蓄洪

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500立方米的雨洪调蓄池。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防止城市内涝灾害。比如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度,利用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在遭遇较大降雨时可蓄滞雨洪;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等。此外,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直径10余米,长度数十公里,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排入海中。

东京拥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排水系统。东京下水道系统以污水和雨水采用同一管道排放为主,用于管道清扫和维护管理的检查井超过47万个,平均每33米就有一个。

德国模式——居民区挖掘人工湖,透水砖铺装人行道

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德国城市居民区一般采用人工湖或构造河道景观设计,或者通过绿地、花园或人工湿地增加雨水入渗。如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德国汉堡建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可以发挥很强的调度水量作用。在柏林,由于广泛推行城市集雨措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涝能力,而且实现了对雨水的最大收集利用。此外,德国还通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来减少雨水径流。在立法保障方面,德国立法规定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用还是居民区,均要设计雨洪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放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

1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2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政府用5.6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3.6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三是保持水量。从汉江日均取水9.8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3德国埃姆舍河

(一)水环境问题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内城市历史悠久,排水管网基本实行雨污合流。因此,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城市污水和重度污染的河水输送至两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直排现象。另一方面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初期雨水。此外,还建设了大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水净化厂,全面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是采取“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污水电梯”是指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提升泵站,把河床内历史积存的大量垃圾及浓稠污水送到地表,分别进行处理处置。绿色堤岸是指在河道两边种植大量绿植并设置防护带,既改善河流水质又改善河道景观。河道治理是指配合景观与污水处理效果,拓宽、加固清理好的河床,并在两岸设置雨水、洪水蓄滞池。

三是统筹管理水环境水资源。为加强河流治污工作,当地政府、煤矿和工业界代表,于1899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即“埃姆舍河治理协会”,独立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相关水质,专职负责干流及支流的污染治理。治理资金60%来源于各级政府收取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三)治理效果

河流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

4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12.8公里、宽30-200米。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3.4-5.7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一是严格执法。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著增加。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5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地处其中游。维也纳多瑙河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体系,即在传统治理理念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并运用到防洪、治污、经济开发等各个领域。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是维也纳多瑙河治理和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建成无混凝土河堤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使用。维也纳周边山地和森林水资源丰富,其城市用水99%为地下水和泉水,维持了多瑙河的自然生态流量。维也纳严禁将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多瑙河,废污水由紧邻多瑙河的两座大型水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出水水质达标后,大部分排入多瑙河,少部分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此外,严格控制沿岸工业企业数量并严格监管。

河道治理 篇2

关键词:河道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改,加强管理

0 引言

福建省历来重视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和城镇的防洪堤建设。20世纪70年代的河道裁弯取直和土地平整工程建设;20世纪90年代的清水、绿水工程建设;近几年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等等, 都取得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以来, 福州市晋安区陆续实施或即将实施解放溪、汶石溪、桂湖溪等小流域河道整治工程。即将实施的桂湖溪流域河道整治工程, 在设计过程中改变以往理念, 以河畅, 水清、景美为前提, 以生态修复为重点, 抓住重点项目的设计, 取得专家和业主的认可。在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 深深地体会到工程设计能否达到安全、经济、风险三位一体是非常重要的。

1 小流域河道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1 小流域河道的特点

小流域河道的特点是流域面积小, 河道短, 坡降大, 河道宽度变化大, 河床稳定性差, 冲淤不平衡甚至形成游荡性河道。造成河道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地形、地势的原因。河道上游坡降大, 冲刷严重, 下游坡降小, 流速较小, 淤积较严重, 特别是集镇所在地的河段。二是地质原因。上游河道经过几百年的冲刷, 大部分都出露基岩或者大块石堆积的河道, 抗冲刷能力强。下游河道大部分为砂卵石堆积层, 两岸还有沙壤土等, 沿海 (或潮区) 还有深层的软土层, 抗冲刷能力差。三是水土流失和人为破坏。水土流失的严重性目前也被人们充分认识,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搞好水土保持工程, 有非常可喜的成效。人为破坏分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破坏, 即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和生产等垃圾, 在河道边盖房, 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另一种是无意识的破坏, 如低标准建设阻水桥梁和拦河坝, 单边建堤防, 建坝不修堤等也对河道造成破坏。

1.2 存在问题

根据小流域河道现状调查和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 防洪标准低

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集镇河段。河道宽度不够、河道淤积、防洪堤标准偏低, 质量差, 甚至没有护岸、违章建筑物阻水等问题。

1.2.2 冲淤不平衡问题

由于小流域的河道受地形、地质的限制, 大部分的河道冲淤都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一般的规律是河道在急转弯处, 凸岸会严重淤积, 凹岸会造成严重的冲刷;拦河坝上游淤积, 下游冲刷, 特别是在游荡性河道,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河床及河岸极不稳定。

1.2.3 超标准洪水问题

20世纪80年代, 福建省南平地区发生50年一遇洪水, 冲毁拦河坝和桥梁上百座, 河岸几百公里。2005年福建省福州地区发生百年一遇洪水, 冲毁上百座拦河坝和桥梁, 尤其是福州市晋安区和闽侯县受灾最为严重。目前全球气候条件趋向恶化, 极端气候频发, 如何应对这种毁灭性的灾害, 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2.4 水土保持问题

在小流域整治工作中采用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是河道治理的良策, 是治本措施。我省绿化全国有名, 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从山区到沿海, 近几年光头山很少, 山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 生机勃勃。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重视绿化和水土保持, 禁止乱砍滥伐;另一方面农村烧柴草改为用煤气和电气。乡村有俗语“柴山大不如灶门大”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与部分山地实施退耕还林, 山田抛荒也有很大关系。从整体分析, 水土保持成效大, 对今后河道治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2.5 农田防冲防淹问题

根据防洪标准, 农田的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山区小流域河道的洪水特点是河道坡降大, 暴涨暴落, 而且同一高程的土地面积都不大, 所以山区的农田是怕冲不怕淹。沿海土地同一高程或相近高程的土地面积很大, 河道坡降小, 特别是排水不畅的河道, 受淹时间很长, 有的达2~3d, 所以怕淹, 不怕冲。因此工程建设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应区别对待, 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6 运行管理问题

河流给予人类的贡献极大, 称母亲河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如何保护和管理河道是一门大课题。福建省有好几个县市都有石材加工厂, 临近的河道变为“牛奶河”, 常年不沉清, “小桥流水”“桃花源”之类的诗情画意只能在古书中寻找。市区的内河工程不论基建投资还是管理运行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但照样臭气熏天, 为什么?“问君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都懂的道理, 现代人难道还不知道, 但是做起来很难很难!

2 河道治理技术措施的选择

小流域河道的治理的目的是通过工程措施, 使治理河段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洪标准, 安全行洪, 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工程措施的作用也是在确保行洪断面满足行洪安全的条件下保证护岸和河床的稳定。具体的工程措施就是清淤 (包括清障和局部河道拓宽) 和防冲, 防冲的工程措施主要护岸和拦河坝建设, 还有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水环境建设等内容。

2.1 河道清淤

河道的清淤, 包括清障和局部河道扩宽,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 技术含量不高, 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工程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现场, 不能只在图上搞设计, 不要出现把河床的岩石也清掉的笑话, 不要在桥墩、房屋地基周围清淤威胁到桥梁和房屋的安全。在遇到桥梁的阻水问题比较突出时, 在资金有限暂时不能新建桥梁, 百姓又迫切需要情况下暂时还不能当为违章建筑拆除, 只能允许桥面过水, 加高防洪堤的方案进行完善。遇到局部河道扩宽问题, 应顺势而为。山区河道的走向和河道宽度应尽量尊重历史, 不要轻易裁弯取直, 很多裁弯取直工程均以失败告终, 主要是消能问题没有处理好。而消能问题的处理首选修建拦河坝, 但是修建拦河坝消能造价高, 而且有的河段滩地很大, 缩小河宽, 堤防要修建在深弘区, 增加堤防的地基处理, 有的河段弯道半径不足, 造成急流, 扩大转弯半径又遇上征地和拆迁的矛盾等问题。

总之河道的清淤应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多征求当地村民的意见, 才能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

2.2 护岸工程

2.2.1 护岸结构形式

护岸工程是小流域河道整治的重点。如何选择既安全又省钱又环保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是关键问题。一定要进行多方案比较, 择优采用。常用的护岸形式如表1。

2.2.2 护岸地基处理

护岸地基根据地质勘探揭示, 山区河道大致有土质, 砂卵石、岩石 (大块石) 等类别, 其承载力基本均能满足要求, 但抗冲性能差, 不能满足要求。沿海感潮区河网式河道岸坡大部分为软土地基, 承载能力差, 抗冲刷能力差, 不满足要求。但由于河道坡降小、流速小、基础埋深较小。

对山区河道堤基抗冲刷能力差的处理技术, 主要根据河道流速, 采用冲刷公式计算冲刷深度, 把基础埋入冲刷线以下, 可满足要求, 但当冲刷线很深时, 该方法不经济适用, 只能采用护脚的方案。护脚方法很多,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铺设土工布, 采用格滨石笼镇压。它能够适应地基变形, 抗冲能力强, 即保护地基, 块石又不会被冲走, 又为水生物创造栖息地。

当然保护堤脚和河床稳定, 修建拦河坝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但造价高。成功的工程案例, 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汶石溪是一条游荡性河道, 治理时采用零坡降, 修建了多座拦河坝, 彻底解决了冲淤平衡问题。如果河道宽度比较小, 也可以采用河床衬砌, 也结合修建消力井或跌水消能, 提高抗冲刷能力。总之应因地制宜, 多方案比较, 择优选用。

2.3 生态修复

河道的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主要内容之一, 如何搞好生态修复, 提几点建议。

(1) 进一步提高流域的森林覆盖率, 做好水土保持。村庄的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对农村来说目前还有难度, 但在污水排入河道的出口处, 修建一个沉淀池是完全有可能的。

(2) 防止河道“渠道化”, 即两岸防洪堤采用浆砌石或埋石混凝土档墙, 土工膜防渗等措施;完全清除小生物的栖息场所的做法不妥。因此应在流速小的河段采用土质边坡、生态边坡、干砌条块石护坡 (挡墙) 等结构形式, 这样有利于水生物生存栖息和环境美化。

(3) 不要采用截弯取直, 应尽量保持河道原有的走向, 河道的截弯取直是人为加大坡降、加大流速, 不利于河岸稳定。同时应在河道弯道处适当扩大河床宽度。保留滩地上的卵石和水面宽度。

(4) 适当位置修建拦河坝 (坝高应小于2m) , 形成一定水面长度, 减少枯水期出现干河床的状态, 增加水面景观。

(5) 河道两岸种树或修建绿化带, 村庄处修建亲水平台和休闲场所等都非常必要。

以上5种河道整治工程中常用的生态修复措施, 在福州市晋安区桂湖生态温泉城开发项目中的桂湖溪河道整治工程中均得以采用。

桂湖溪为敖江支流、发源于黄必峰、由北向南再向东流经上店、中察、荣岭、湖山、湖中、山溪等村庄、最后于连江县潘渡乡桃源村汇入敖江。流域面积186.7km2, 河道总长30.9km, 平均坡降2.2%。

桂湖溪水系发达, 左岸有8条支流汇入, 右岸有7条支流汇入。地下水丰富, 特别是温泉储量很大, 水温高, 质量优。水利设施主要有2座小 (一) 型水库和6座拦河坝以及3座水电站等。

桂湖地区为山区盆地, 山清水秀, 气候宜人, 盆地面积大, 地面高程为100m (黄零) 左右, 流域内植被良好, 森林覆盖率达90%, 年峰雨量1 532.3 mm, 离福州市区盘山路的路程为32km, 目前桂湖随道贯通, 离福州市区只有12km。福州市政府决定将桂湖开发打造集旅游观光度假、温泉养生康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游泳度假综合项目, 即桂湖生态温泉城。该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 项目区涉及桂湖溪流域部分河段的整治, 整治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桂湖溪河道整治以“河畅水清, 功能健全, 岸绿景美, 人水和谐”为主,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建管同步、完善机制”的原则, 以“河道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为主要整治措施, 达到河道功能恢复、水质洁净优良、生态良性、景观文化永续的目标。具体整治工程措施如下。

(1) 桂湖溪整治应与开发区整体规划相一致, 相协调, 应邀请市政园林、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议, 提出最优的整治方案。

(2) 水清:桂湖溪的最大弱点就是后垅溪上游的红庙玲垃圾场, 对该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外当开发区投入运营期、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也是影响水质重要因素, 因此保持水质的清洁, 应该采用雨污分流, 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措施保证水质良好。

(3) 河畅:桂湖溪的整治理念应与原来的防洪堤设计观念有所不同, 一定要防止桂湖河道进行“渠道化”、“截弯取直”, “大量清淤”、“主河道和支流同标准”等等方案。例如:桂湖溪有2km左右河段布满河卵石, 很好看, 按过去措施, 会阻水应全部清除, 但按生态修复的要求, 不应清除, 应保留。

(4) 岸绿:应根据不同河段、地形、地貌、河道、坡降、功能要求, 并结合市政建设, 开发区规划蓝图等, 综合分析、采用多样化、确保河岸的绿化、例如生态护坡, 路堤结合, 留有绿化带, 种树、草、花, 修建休闲场所等。

(5) 生态修复:河道整治的重点是生态的修复。例如:河岸采用浆砌石, 埋石混凝土, 把水生物的栖息场所都消灭了, 怎么能恢复生态。因此尽量采用土质边坡, 干砌条块石护岸和生态护岸。

3 整治后的河道的运行与管理

小流域河道历来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投资大量人力和物力整治河道又处于无人管理, 真是太不应该了, 特别是集镇河段。20世纪80年代, 每个乡镇都成立水利工作站, 现在有的保留, 有的拆除或者合并, 建议由水利工作站管理或成立小流域管理机构管理。同时应解决管理资金困难等问题。由于小流域河道的治理主要是体现社会效益, 保护对象是城镇和农田, 收取保护费很困难, 地方财力有限, 最后还是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建议在国家投入基建资金中划出管理费是保证管理工作正常化最有效的办法。

4 结语

小流域河道治理工作量大而面广, 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稳定。工程在设计和建设中, 由于受资金限制, 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设计人员的职责所在。河道治理后, 如何管理, 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下转第30页)

参考文献

[1]陈鸿飞.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 2009, (6) .

[2]赵政.上海市春申塘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设计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6.

[3]曹连海, 朱平伟, 陈南祥.禹州市小流域参与式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2) :54-55.

[4]张晓兰.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 2005, 5 (1) :68-70.

[5]朱亮, 苗伟红, 严莹.河流湖泊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 .

[6]胡静波.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9, 4 (7) .

城市河道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篇3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染;特点;成因;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排涝、调节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景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河道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纳污能力。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部分城市河道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这不仅会破坏水生环境,还可能危害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已成为城市污染控制和治理的重点课题之一,值得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1.城市河道特点及其污染状况分析

1.1 城市河道的特点

城市河道是城市防洪规划确定的城市防洪治涝规划总面积内的河道,它界于天然河道和人工渠之间,具有其独特的水力特性。城市河道普遍较浅,河道顺直,水量小,流速慢,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河道两岸甚至河底多采用混凝土衬砌,两岸植物少,水中生物少。这些特性决定了城市河流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从功能而言,城市河道一般不具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功能。同时,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廊道,还具有生态资源的功能。

1.2 我国城市河道污染状况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城市水利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的问题,我国多数城市河道淤积、污染严重,同时由于城市大多建在地势平坦之处,城市河道比降很小,流速很慢,受到污染后不能及时自净,加之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大量侵占城市水面,造成河道空间减小,水面缩窄,行洪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河道中悬浮物和沉淀物明显增加、河道侵蚀加剧、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输入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国家重点监控的141个城市河道中有63.8%的城市河段为Ⅳ类甚至劣Ⅴ类水质。城市河道污染情况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越快,城市规模、人口增加压力越大,环境负荷也越大,城市河道的水质也就越差。

可以说,加大城市河道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控制城市河流水体污染状况,恢复城市河道水系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2.河道污染成因分析

城市河道水体的污染可分为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类,外源污染又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形式。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大部分工业废水都能集中处理后再排入河道,但仍有部分企业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对于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的地区,可以有效阻止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道,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市政管网的雨污分流建设并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通过合流制管网直接排入河道;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地面流。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车辆废气、垃圾、大气沉降物形成的污染物也较多,这些污染物被暴雨径流冲刷进入河道。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河道后,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内源污染也是城市河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河水滞流,河道淤积,大量含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底泥沉积造成了内源污染。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沾染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城市河道受到严重污染。

3.城市河道污染治理措施的探讨

3.1 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对城市河道治理具体方案的规划设计要全面、细化、到位。比如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截污工程和污水收集系统。必须全面规划,综合考虑河道的左右岸、上下游,并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把整治的效益做到最大化。同时,要正确把握水环境总体功能及区域功能,进一步对各区域的不同河段做出相应的具体功能定位。同时借鉴其他河流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照搬,要根据本河段的实际情况确定。要充分考虑保持河道水环境的多样性,如自然景观类河道,尽力维持河流的原始、自然特征,满足人们溶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对于广场化河道,广场与河道相靠,喷泉与河水相连,城市中的人们既能聚集在一起交流、联络感情、举行集会,又能充分体会自然和谐的亲水感受;对于公园化河道,给河道增添公园的灵气及活力,公园来装扮河道的空间环境,二者融会贯通,体现河道水环境的休闲性、游玩性。

3.2 加强污水源头的控制

污水的超量排放是造成城市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源产生。对因技术原因而导致耗水量大的企业,必须督促其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进行清洁生产,切实减少污水的排放,加强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加大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

适当推动居民用水回归合理价位,也是减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的有效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使城市居民从思想上认识水资源价值及其可贵性,自觉地节约用水,并促进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的发展。

3.3 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削减污染物总量

在河道管理问题上,关键是要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要提高居民的素质,特别是沿岸居民,严禁他们将生活垃圾、粪便等废弃物倒入河里;严禁他们直接排放生活污水进入河道。要严格控制企业,特别是餐饮业和宰杀畜禽的企业,严禁其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此外各类废弃物以及易燃易爆和含有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危险物品不得堆于河道附近。更重要的是,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流域内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排放的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4 因地制宜,分清主次进行河道综合整治

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的战线长、工程量大,在整治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对河势变化影响较大的工程、对控导作用较明显的工程应作为重点,优先安排修建。此外,应该根据河势变化情况,投资力度等,及时对重点工程进行实际调整。河道整治工程的规模大,战线长,所需物料也很多。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该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河道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和所用材料要因地制宜,尽量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节约整治投资。

3.5 加强河道生态的修复

河流水生生物的适度生长可对有机污染物起降解作用,提高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如一些特种鱼类、虾是水体的清道夫,金鱼对清除藻类有良好效果。可选择一些适生的水生生物,重建水体生物群落,逐步优化城市河道水体生物结构,缓解相对严峻的污染现状。例如,可以在城市河道水下种菹草等沉水植物、水面种水葱等,并适量放养螺蛳、河蚌、小鱼,这样能够以较低的资金投入取得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

3.6 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产业结构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同时也反映着环境问题的不同阶段,当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时其污染水平较低,随着第二产业的增加,污染水平相应提高,而当第三产业大量增加时污染水平又将有所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着调整,但总体上污染较重的第二产业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应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控制城区工业格局,通过引导使之向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即改变低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的方式,走向高技术含量,高资金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经济素质,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发展,从而不断加大污染小的第三产业比重。

4.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城市河道水质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广大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环境要求,严控污染源、完善水循环、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已成为城市管理当局必须直面的重要管理课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之不断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万玉媚,李萌.河道污染及治理技术[J].天津科技,2010,(2).

[2]丁书红,白继平,苏长岭.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及治理模式[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9).

河道治理施工组织 篇4

5.1 工程概况 5.1.1 工程简述

该工程位于吉林省延吉市某河治理工程建材桥至延东桥段,原有马道以下护坡保持

原状,马道以上旧护坡拆除,重新治理,修建新型绿色混凝土板块护坡。5.1.2 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本工程的工程内容为原护坡拆除、修整边坡、砂砾料垫层及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主

要工作内容的工程量包括:

原护坡拆除„„„..„„„„...„„„„„„2354m3 混凝土预制块„„„„„„„„„„„„„.1564m3 垫层„„„„„„„„„.„„„„„„„„5643m3 削坡土方量„„„„„„„„„...„„„„10233m3 边石„„„„„„„„„„„„„„„„„„130m3 5.1.3 本工程的工期要求

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合同工程监理人应在2002 年5 月30 日前发出开工通知,全部工程于2002 年8 月10 日完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拟定开工日期为2002 年5 月30 日,完工日期为2002 年8 月10 日,施工总工期为72 天。

5.1.4 交通、动力及其它条件

本工程进场道路利用原有道路、堤顶路,施工用水在施工现场打机井解决,施工用

电采用自发电。5.1.5 通讯

本工程在营地安装程控电话1 部,传真机1 部,配备移动电话5 部,用于对外联 系;配备对讲机3 对,用于内部联系。联网计算机1 台。5.2 施工总体布置 5.2.1 施工总体布置(1)布置原则

·所有施工用地、辅助设施及临时办公、监理单位办公及生活设施、生活区布置在

招标文件指定的范围内。

·场地布置在有限条件下,本着有利于生产、安全可靠、方便生活、集中管理、经

济合理等原则设置。

·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并结合场内外交通线路、施工方便、经济合

理的原则布置。·施工布置做到能充分发挥施工工厂设施的能力,满足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要 求。

·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满足场地排水要求。(2)生产生活区布置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拟在附近租赁民房解决。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等均设在此地。生活设施主要以租赁民房为主,现场搭设临时工棚为辅。

生产设施主要为完成混凝土护坡所需的拌和设备、发电设备等,可就近设置。自卸汽车、碾压设备等停放场设在大堤外侧,分段就近放置,料场材料设备停放在

料场,分设专职人员看守。主要临时设施占地表

临时设施名称 占地面积 占用时间 位置 备注

1、生活住房 600m2 2002.5-2002.8

2、办公室 60m2 同上

3、会议室 30m2 同上

4、食 堂 30m2 同上

5、实验室 15m2 同上

6、值班室 45m2 同上

8、仓库 15m2 同上

9、砼拌和设备 30m2 同上

10、砂料堆放场 50m2 同上

11、碎石堆放场 50m2 同上

12、水泥库 50m2 同上

13、砼预制场地 2000 m2 同上 5.2.2 施工总体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以及我局人员素质、设备状况,总体

施工安排如下:

1、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避免汛期高水位对工程的影响,以保证施工能够按计划

完成。

2、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方式,最大可能的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

3、施工前准备及材料管理

(1)测量放样:依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

点,利用NIKONDTM750 全站仪进行复测,增设三角网点和基准点,建立各个建筑物二级

测量控制网点和水准点。测量仪器选用全站仪1 台、J2经纬仪2 台和自动安平水准仪3 台。

所有测量放样工作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进行,并 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试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在施工现场建立中心试验室,负责整个工程的

质量检测和各种施工试验工作。

·砼试验∶根据本标书技术规范要求,遵循《水工砼试验规程》进行本工程砼配合

比设计试验,确定满足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抗裂、抗渗、抗冻性、强度等各

项指标要求的施工配合比,同时满足砼施工强度、保证率、均质性指标及和易性要求,选配出合理砼配合比。对各项原材料性能进行试验,选择优质材料,保证工程质量。·土方试验:依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要求和《碾压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 -83)中有关规定,通过试验选择压实机械、压实参数及施工工艺。(3)材料采办、检验、运输、管理措施

制定本程序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材料的质量,使之符合设计图纸的有关规定,满足工

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和生产,最终保证工程的质量。

·项目计划科的预算人员负责提供本工程项目设备材料预算计划。

·材料负责人负责物资综合平衡,并编制采购计划,包括对货源的检验和监督的评 价。·采办人员负责市场调查和对供应商业绩考查,按采办计划要求采办物资。·采办员签定订货合同必须经项目部审批。

·保管员负责对采办的物资进行外观检验,对不合格物资有权拒绝入库。·保管员按照规定要求对入库物资进行维护保养。

·材料负责人、采办人员、保管员都应了解掌握“投标书”中规定的各种参照标准。

·根据所需物资的类别及时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采办员对货源现场实地调查,对

设备材料的外观、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等进行核实。

·采办员依据“货比三家”和“对供应商的评价调查表”对供应商进行对比、评价,并形成“供应商”调查档案,择优选择“供应商”,并报物资部领导批准。·对甲方或设计指定的供应商,项目采办人员也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核实、考查。如发现产品不合格的供应商时,应迅速形成报告或质量记录及时报告甲方或设计代表。

(4)物资保管:物资的储存工作是物资供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工程提供

符合设计要求的物资,以保证施工任务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工程所有的主要材料和主要消耗材料,施工项目部依据“物资消耗定额”规定标 准制定“限额领料制度”,现场施工部门应按照工程进度情况作到:用多少,发多少;

施工人员应凭“限额领料卡”作到:用多少,领多少;以确保其材料的专料专用及节约

指标的完成。·按单位工程建立健全统计、核销台帐,由施工项目部材料负责人每月填报材料、设备收、发、存统计表,并作到:及时、准确。清楚;依据谁供料谁核销规定,在工程

竣工后15日内完成核销报表。5.3 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因工期短,所以劳动力需用又属密集型,所以计划好大量辅工来源对保证工

期至关重要,我局计划人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技工,由本局在职工人协调

2、辅工来源,主要由跟随我局多年施工的安徽、四川等地农村剩余劳力。

3、从当地解决一部份劳动力,由此南方、北方搭配能避开农田忙种季节人员紧缺 的现象。

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求计划,见6.5 节《劳动力计划表》 5.4 机械设备计划

我局计划本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基本一次到位,主要设备来源:

1、靖宇、舒兰(我局在建工地),可调入挖掘机2 台,推土机1 台,能满足施工要 求。

2、从德州调入发电机1 台及其它混凝土机械设备,能满足施工要求。

3、已进行市场调查,主要设备的备用量也可从当地租赁解决。

4、施工中的易损设备,计划从市场购置一部分,机械设备的使用量及使用计划,见第6.4 节《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测量试验仪器表》。5.5 主要材料计划 1 水泥425# t 500 采购的来源:当地物资部门合格产品或由业主监 理指定厂家。砂 m3 800 采购的来源:采用饮马河河沙 3 碎石 m3 8000 采购的来源:采用放牛沟石料 4 柴油 t 30 采购的来源: 5.6 主体工程施工 5.6.1 土方开挖(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机械开挖→保护层开挖(人工)→清理验收(2)施工方法

·土方机械开挖采用DAWOO-S220 挖掘机进行开挖,保护层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将

土集中在指定位置,符合填筑要求的用来直接回填,不符合要求的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 的地点堆放。

·开挖时严格按照设计的开挖高程进行。

·保护层开挖待土方开挖基本完成并精确测量放线后进行,基坑保护层土方采用人

工开挖,将土集中在最后一层尚未开挖部分的边上,然后与最后一层的开挖一起用挖掘

机装至指定位置。(3)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保证边坡稳定。

·土方开挖按开挖图进行。开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及高程要求进行,超挖应符

合规范要求,不得欠挖。

·放样测量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点进行,定线放样必须采用

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土方开挖应与土方填筑相结合,如不能及时填筑时,应将回填土和弃土分别堆放,不得混淆。·开挖过程中如发生地质变化,应报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处理。5.6.2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工程

工程量:本工程砼总量约1600m3。

生产砼设备选择: 混凝土拌和设备选用JZC350 滚筒式拌和机。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振捣: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砼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砼养护不少于14 个昼夜。养护采用一层

塑料薄膜加两层草袋覆盖的养护方式,同时能起到控制温度裂缝的作用。

2、垫层铺筑

垫层铺筑质量技术要求:

(1)垫层材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碎石、砂料的粒径、级配、坚硬度、渗透系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削坡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前,应将基面采用挖除法整平,对个别低洼部位,采用与基面相同土料或垫层第一层滤料填平。

(4)铺设前应做好场地排水、设好样桩,备足垫层料。(5)不同粒径的垫层料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应由底部向上接设计结构层要求逐层铺设,并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不 得从高处顺坡倾倒。(7)分段铺设时,应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缺断、混杂等现象。(8)已铺筑垫层的工段,应及时铺筑上层堤料,严禁人车通行。

3、预制混凝土板块铺设 对堤坡面的要求:

(1)堤坡面不得有明显凹凸,平面相对高度不大于2cm。(2)堤坡面不得有石头、树根、草根及其他坚硬物。

(3)修整后的堤坡面需经有关质量监督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对反滤垫层、防渗垫层要求:

(1)无纺布反滤层采用400g/m2规格针刺短纤布。宜自坡顶至坡脚展开铺设。单片

布之间采用搭接或缝接,搭接宽度不大于10cm,缝接不小于5cm。搭接缝上每隔5 米用 号铁线30cm 折成门型钉锚固。为防止滑落,无纺布顶端亦可用门型钉锚固。(2)复合土工布防渗垫层宜采用300g/m2以上两布一膜短纤布,其中防渗膜为高压

低密度聚乙烯以防冻害。单片布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缝宽50cm,顶部应高于设计水

位0.5m,并在顶端留长25cm,折埋于土中,复合土工布顶部应以门型钉锚固,布下与

被保护土间宜铺设中砂垫层约20cm;当堤坡长度大于20cm 时,应在中间设20×20cm 防

滑槽。若斜坡防渗相结合时,复合土工布应绕出脚槽1.0m 以上,便于与垂直防渗膜焊 接。

(3)设计水位以上的无纺布反滤层与防渗复合土工布间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 1.0m。

(4)无纺布及防渗布铺设时应随时锚固,以防风吹。对混凝土板块及混凝土护脚要求:

(1)混凝土护脚按设计规格和要求施工,混凝土标号符合设计要求,沉降缝按设

计设置。

(2)混凝土预制块要自下而上按不同类型混凝土板要求铺设。设计水位下铺防渗

复合土工布时,表面应用中砂找平,严禁架空铺板。

(3)混凝土板块一般要求错缝铺设,避免整体下滑,板间位置偏差不大于1cm。(4)混凝土板块施工时应尽量减少破坏,禁止用破碎板拼接铺设。

(5)铺设混凝土板块时注意保护正铺设的土工布。应轻摆轻放。严禁在土工布表

面上推拉混凝土及其他重物。如土工布破损,要进行修补后方可施工。(6)铰接混凝土板块之间要用8#铁线连接起来。

4、环保型绿色混凝土

(1)环保型绿色混凝土是一种以利用废砖石或碎石骨料为主并经过特殊处理制成 的能长草的混凝土。能够使草在混凝土的孔隙间发芽生长,并穿透至地面,在不影响护

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绿化的目的。这种新材料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护砌对环境的破坏和

单纯草皮护坡安全可靠性差的弊病,可使刚性护砌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安全与绿化融 为一体。

(2)构造要求。植被层:选用耐碱、耐贫瘠、耐寒性草种或自然生长草。多孔混

凝土植物发芽生长载体:骨料粒径适当的无砂废砖骨料或碎石骨料混凝土。植生营养载

体:具有保水、长期施肥作用的复合植生材料。保护外框:与无砂混凝土一体浇注的高

强度混凝土外框,提高板块承载能力和整体性。(3)制作施工工艺和要求

采用振动式混凝土构件快速成型机制作,为提高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改性

PP 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无沙混凝土的骨料粒径按植草要求确定,可采用废砖石等做骨 料。水泥用纳粹级聚合物及有机硅进行改性来增加粘合强度。有表面固土要求时,可预

置三维植被网。废砖石骨料应预先进行改性处理。充填含复合营养材料的充填土。充填

土含各种植物生长元素。植草。播草后,必须保持必要的湿度,采取防晒烤措施。草种

宜采用混播,用量建议不宜少于30 克/平方米。

4、被保护土层表面宜铺设50-100mm 较

肥沃的客土层。用于堤防植物护坡时,土表面应铺设400 克/平方米的蛋白纤维-合成纤

维复合无纺布。环保性绿色混凝土构件可按要求制作。对堤防、路面等护砌建议采用稳

定性较好的六角形状。

4、雨季施工措施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安排施工。

(2)准备一定数量的塑料薄膜、苫布等防雨材料,保证施工面不受雨水冲刷和侵 蚀。

(4)如砼浇筑过程中遇大雨,应立即停止浇筑,雨后重新浇筑时按施工缝处理。(5)在雨季期间做好各项排雨水措施。

5、混凝土质量保证控制程序

(1)严格按照部颁《水工砼施工规范》及标书的技术要求施工。

(2)实行砼浇筑监仓制度,每个浇筑仓从开仓到浇筑完成,设有专人进行质量监 仓,对砼浇筑过程进行质量监督。

(3)砼浇筑时应充分振捣;模板接合紧密,不得漏浆;钢筋位置准确,绑扎牢固。

(4)砼结构外露的表面应光滑、平整,外观整齐,没有蜂窝、露筋及空洞;施工

缝处不得有裂缝。

5.7 现场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框图)

5.7.1 根据本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我们将派遣一批具

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装备精良的施工队伍组成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项

目经理部,来实施本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与管理上,严格项目经理负责 制。

5.7.2 在签订协议后,派遣测量人员及技术人员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前期测量作业,并编制出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前

期作业人员和设备及时到场,进行营地修建、修筑临时施工道路和建立拌和系统、安排

施工用水和用电、材料的采购供应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工程按期开工。5.7.3 施工组织机构

为实施本工程的施工与管理,项目部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管理

职能,实行对口的专业化管理,使各部门职责明确,职能有效发挥。项目部施工组织机

构框图见右图:

筑10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5.8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5.8.1 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本工程的特点;类似工程施工 的经验;我局人员素质和设备状况等。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物资供应科 计划财务科 机电安全科 办公室 工程技术科 质量管理科 试验室 土方施工一队 混凝土施工一队 混凝土施工二队 综合施工队(1)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 开工日期:2002 年5 月30 日; 完工日期:2002 年8 月10 日;(2)本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工期: 开工日期:2002 年5 月30 日; 完工日期:2002 年8 月10 日; 5.8.2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建立、完善项目经理部经济责任制,采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工期目

标责任制,工期与专业队伍职工的利益挂钩,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运用科学手段,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严格执行整个工程的月度

施工作业计划,使工程按计划有序进行。

(3)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调配劳动力、机械设备、资金,避免窝工、浪费现象,加强机械维修和保养,使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最大效益。(4)尊重、执行监理工程师意见,遵守施工规范。(5)重点抓好关键堤防填筑的施工进度控制。

(6)做好施工材料采购和供应,对供货周期长的材料,应提前做好采购计划,及

时定货,保证材料供应满足施工要求。

(7)采取有效的赶工措施,如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力,分班作业,广泛

开展劳动竞赛,激励员工发扬“四海为家、开拓为志、信誉至上、团结为本”的十三局

精神,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

5.8.3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吉林省延吉市某河治理工程(建材桥—延东桥段右

岸)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5.9 质量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5.9.1 质量目标

我局的质量方针为: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优质服务、质量一流。质量目标是:创

优质工程,单位工程的检查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质量承诺的保证:激励

全体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为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作不懈努力。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优质工程。5.9.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 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实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

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使工程施工按照ISO9002 模式的进行全过

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质量管理部

严格按照ISO9002 标准和我局质量体系文件建立项目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实行 从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项目部质量管理日常工作由总工程师负责,质管部为质量管理的主办部门。质量

管理部设专职质检员,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施工队设兼职质检员,质检员对工程质量具有一 票否决权。

项目试验室负责本工程的检验、试验工作;计划财务部对质量管理提供资 金上的保证。

工 程 技 术科 质 检 员 物 资 供 应 科 质 检 员 机 电 安 全 科 质 检 员 办 公 室 监 控 员 土 方 质 检 员 钢筋混凝土质检员 浆砌石、抛石质检员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 量 管 理 领 导 小 组 质 量 管 理 部 试验室

计划财务科 工程技术部 行 政 部 物 资 部 施 工 队 下达质量指令 汇报质量成果 质量事故处理 反馈试验信息 下达质量标准 下达质量标准 下达技术标准 下达技术标准 奖励惩罚意见 下达质量标准 下达质检令 进行质量检查 反馈质量意见 现 场 试 验

下达物资生活供 应计划指令

下达技术标准

生活物资系统 工程施工系统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1.质量管理资 金

2.质量成本 3.质量考核

有质量否决权

项目总工:质量管理与阶段工程质量 等级评定

工程技术科 质管科 物资供应科 计划财务科 1.施工技术措施 2.技术具体标准

3.竣工资料及竣工图 有质量否决权 1.质量检查监督 2.制度标准贯彻 3.施工技术资料 管理

4.质量目标分类 5.质量计划 6.质量教育 有质量否决权 1.材料质量保证 2.产品合格证书 3.材料标志与文明堆放 4.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5.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有质量否决权

试验室 施工队

1.质量试验、检查、督 促

2.原材料试验

3.砼试件制作、养护、试压

4.各施工部位的测试、鉴定

5.收集、整理试验数据 在施工队范围的质 量控制实现“三检 制”的初检、二检。有质量否决权

项目经理:质量目标 5.9.3 质量管理措施

(1)组建强干的工地试验室和测量队伍:试验和测量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测和控

制的主要方法,试验是从物理、力学指标上确保质量的控制手段,测量则是从位置、高

程和几何尺寸上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手段。因此,试验和测量队伍的建立,在质量管理

体系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正式开工之前,首先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组建工地试验室和测量队伍。在项目经理

部建立规模齐全、设备配套,建筑面积为15m2的工地试验室和测量队。工地试验室负责

土工试验、砼试验、原材料检验试验、“复检”、“抽检”等工作。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

检员,施工队设兼职质检员。

(2)加强职工队伍的质量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按工序、分阶段根据施工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成立“QC”小组,不定期

召开质量会议,对质量工作进行回顾纠正、研究及预防。

(3)严格执行“三检制”,班组自检,工程队复检,经理部和工程师终检,层层把

关,做到质量不达到标准不提交验收。关键工序采取签发合格证的方式,上道工序未经

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严把材料关

工程质量的优劣,原材料、成品料、半成品料的质量是关键,为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在保证材料合格率方面采用如下措施: ①按合同文件、规范规定的措施执行。

②工程中使用各种材料的采购,全部优选厂家,所有进场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或

质量保证证明书,严格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准进场。③材料入库前由工地试验室进行有关的试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入库材料按品种、规格、材质分区分片堆放,确保不受潮、不变质。材料出库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有关的质

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资料整理工作,做到资料齐全、准确、工整。工程完工

后由质管部整理并与竣工资料一起移交。(6)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接受工程师对工程一切部位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包 括查阅施工原始记录),复核测量成果及现场放样,并向工程师提供工程利用的原材料

性质,质量自检月报,主动配合业主和当地质检部门对施工的督促指导。

(7)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奖罚制度,并按各分项工程验收情况,每月考核总结,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5.9.4 质量技术措施

(1)实行质量交底制度,严格按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

标准制订实施措施,使施工人员都明确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2)经常进行技术方案的研究,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制订预防措施及保

证措施。经常检查各级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反馈,及时协调。

(3)施工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和水准点的数据经复核建立高精度施

工控制网,对于所有永久性标桩,包括中心线、转角点、水准基点、三角网点等加以保 护。

(4)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由工地试验室提供,并经工程师批准,配料采用全自动

配料系统。对来自不同料场的粗细骨料和遭雨淋的粗细骨料及时测定其含水量,调整水

灰比;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和3%。确保拌制的熟料满足强度要求。所采

用的外加剂均需经过试验验证并报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5)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在设备投入上加以保证,施工机械、计量器具等采

用先进设备,并在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严格工作作风,确保工程质量。5.9.5 工程质量的程序化管理

质量管理部应根据局质量手册及合同、规范,并结合施工经验编制本工程质量控制 的总程序,各施工队根据总程序的要求编写成书面文件,并按规定报工程师及有关部门

审查批准。程序的确定应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包括必要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标

准要求,所有程序都应对影响质量的工作提供适当的控制条件。

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工作,如原材料的供应和鉴定,施工阶段各单项工

程质量检查和鉴定,砼及其组成材料的各项试验和检查,不合格品的鉴定和处理等,均 应编制质量控制程序。(1)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过程从接到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时即开始,其程序见下图:

设计交底、研究 图纸及有关说明 编制工作程序及 质量保证手册 审查批准 执行施工计划 根据计划编制任务书 执行施工方案 材料供应 设备供应 按质量保证计划 进行质量控制 开展QC 活

效果检查、质量检查

改善施工管理 施工质量的鉴定和评价 移交工程文件 施工前准备 试验性施工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3)原材料试验程序见下图:

(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见下图,并附必要的施工记录。

测量

施工基线的开工复测 控制网、水准基点加密 施工中复测检查 施工测量 测量成果报监理 竣工测量

测量工作控制程序图 原材料试验程序图

原材料 检 验 主材 地材

出厂合格证

及检验报告

工地试验室 试验报告 工程师审批 工地试验室 试验报告 工程师审批 隐蔽工程验收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 报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验收合格 报 工 程 师

业主、工程师验收 签署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图(2)测量工作控制程序(5)取样试验工作程序见下图:

预制构件

砼配合比设计 强度检验

成品外观检查 合格证书 现浇砼

砼配合比设计 强度检验 外观检查 检查记录 钢筋加工 尺寸及数量检查 焊接质量检查 隐蔽工程验收 砼 工 程

砼工程质量保证程序图

(6)砼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如下图

工地试验 人员取样

试验室见证员 现场见证

工地自然养护 试验室标准养护 填写试验报告 试验

报工程师 报质管部

取样试验工作程序图(8)监督检查及检验

自检、互检、专检和监督检查的工作程序见下图:

工程材料取样 试验室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进行评审 物资部制定材料计划 工程师按规定频率进 行复检试验

所进材料清离现场或 不符合要求 降级使用 复检资料报验、归档 试验取样 配合比试验取样 试验室试验 配合比试验

资料结果分析比较 试验结果分析 下发试验报告单、资 料归档

下发配合比通知单、归档

不符合要求

第一道工序的施工

现场技术员旁站流动试验室自检 自检报告送工程师审查

工程师和试验室共同进行抽检 监理代表签字、试验室报验、资 料整理归档 转入下道施工工序 合格 合格 施工部门采取补救 措施或返工

施工部门采取补救 措施或返工

试验质量控制框图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合格 不合格 项目经理 分管安全副经理 质管部

培训组 安全组 安全咨询组 医疗站 各施工班组 安全监督员 5.10 安全生产体系及安全施工措施 5.10.1 安全管理

(1)安全生产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班组管理,狠抓

安全基础工作,杜绝重大事故,尽量减少一般事故。(2)安 全生产保证 体系 ① 建

立以项目经 理为安全第 一责任人的 安全生产领 导机构,健全 安全管理系 统,日常工作 由安全部负

不符合要求返工后再检

施工班组自检 下一工序互检 记录 质管部检查 签认 施工队质检员检查 质量评定

质量监督检查图 责,设置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②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3)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①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及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安全要求,针对本工 程特点制定本项目安全施工措施。

②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使职工有较强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能 只顾工作不顾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通过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

参加施工的工人,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中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作

业;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③ 定期组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各作业队的主 要负责人均参加检查,重点对施工用电、施工设备及防火状况等进行仔细检查,对不安

全因素制订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限期改善与纠正。

④ 制订安全考核奖罚制度,安全考核与队、班组、个人经济责任制挂钩,做到 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⑤ 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 措施向全体职工详细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队长向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

长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技术交底。5.10.2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正确使用劳保用品:进入施工现场一律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赤脚,使用

手持或移动式电动工具时,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在无防护设施的高空或陡坡施

工时,必须系安全带,立体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设置防护棚。安全帽、安全带等防

护器具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2)施工现场应设立防护设施或警告牌,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或警告

牌,不得擅自移动,需拆移时,须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

(3)现场电源线一律按规定架设,装置固定的配电盘,用电设备配置漏电保护器。

电气设备必须绝缘良好,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地或接零,并设置单一开关,如遇

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必须断闸上锁。在架空电线下工作应停电,不能停电时,采取隔 离防护措施。工作前,检查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可使用,严禁带病或

超负荷运转,发现不正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严禁运行过程中修理。(4)确保工地照明安全,各施工点、道路、房屋点照明应满足需要。

(5)各种机械实行专人使用,下班前清洗干净。机械设备定期保养维修。确保正

常运转和运行安全,现场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吊装使用的钢丝绳如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现象,降低使用标准,直至报

废。吊装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并设专业人员指挥吊装。

(7)消防:对易燃易爆品严格管理,设置隔离库房,避免碰撞、防火防晒,远离

电气设备。在易燃易爆品附近作业时,严禁吸烟。5.11 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正常施工是保证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

(1)雨季施工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雨季施工方案及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密切

与气象部门联系,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现场各施工部位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必须完善,并经常维护和修整,保证畅通,尽量避开雨天施工。

(3)雨季施工时,所有材料仓库、机电设备、工棚必须搭设严密,防止漏雨。(4)雨季施工时,施工质量应严格把关,及时进行原材料含水量测定,并对砼和

砂浆的水灰比进行相应调整。

(5)雨季施工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6)雨季施工时,要配合业主及地方政府做好防汛、渡汛工作。5.12 文明施工措施

(1)项目部要重视工地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遵守当地

法律、法规,设专人检查文明施工。

(2)施工人员严禁酗酒、打架、赌博、偷窃。

(3)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居民家,不得随意大小便。(4)施工人员不得在居民区大声喧哗,影响居民正常工作、生活。

(5)在居民区施工或车辆通过居民区时,应取得有关方面同意,并事先通知,注

意保持居民区卫生,并采取措施降低对居民生活工作的不利影响。

(6)施工区、生活区要保持清洁卫生;施工现场材料、机具按指定地点按序堆、停。

(7)在施工中损坏其它居民建筑时要及时恢复原状。(8)施工车辆统一调动指挥,保证生产秩序。

(9)施工人员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规章,不得使有害物质污染

土地、河流。

(10)施工人员应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设置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理

施工废弃料和垃圾,并将其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或焚烧处理。

(11)在全部工程完工后,施工现场应彻底清理,拆除一切临时设施。5.13 环境保护措施

(1)遵守当地的各项环保法规、条例,对合同规定的施工征地界外的生态环境,必须维持原状,严禁在附近乱砍滥伐。

(2)施工期内生产、生活废污水流入专用污水渠道,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做到卫生区内无污物污水。

(3)水泥装卸等作业人员带防护口罩,对场内主要运输道路及临时生活区内道路

定时洒水降尘。

(4)保持施工区、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各类生产、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将其运至

指定地点堆埋处理。

(5)生活用水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后方可饮用,并在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

时卫生设置,加强施工期间的卫生防疫工作。

(6)主动接受环保部门对施工活动的监督,禁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破坏。

(7)施工废料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防止施工废水、油料等对周围环境造成

污染。(8)厕所必须有顶、门窗齐全,天天打扫,定期撒白灰或打药。5.14 交叉施工措施

我方中标后不采取分包的方式,全部自营施工。

为保证相邻标段工程的施工,我方将抓紧堤防填筑的施工,争取为下道工序创造有

利条件。

5.15 工程保修承诺及保修措施 5.15.1 保修承诺

我方把工程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存根本,一项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

那样的问题,但为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增加社会效益,我们承诺:

(1)在保修期内,因为承包方责任出现了运行问题,我方将迅速修补,达到业主

或监理的满意。如非承包方的责任造成的问题,业主或监理单位提出由我方承修,我方

也将立即派人维修,但维修费由业主承担。

(2)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承包方积极配合业主进行维修,但维修费用由业主

承担。

(3)在保修期外,工程出现了运行问题,如业主需要承包方维修,承包方将愿意

为业主维修,维修费用和维修合同另签定。

(4)保修期的确定按双方合同条款中的约定为准。5.15.2 保修措施

(1)承包方向业主交工的工程,按合同的条款履行保修承诺,派驻一名技术人员

跟踪服务,直到保修期结束。

(2)对需修补的内容、工作量、修补方案,首先征得业主同意,然后实施修补方 案。

(3)对修补中工程建设,仍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及有关文件施工,确保修

补质量。

(4)制定修补计划时,应尽量采取新技术、新工艺,保证修补后的部位能够正常 运行。

5.16 新工艺新技术

为保证该工程为优质工程,除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以外,还应在新技术及

新工艺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对此项工程采取如下新工艺、新技术。

(1)采用国内较为领先的核子密度仪检查土坝体填筑的干密度和路面压实度,数

据准确、精度高。

(2)采用全站仪对工程进行放样,提高放样精度。(3)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把微机管理纳入施工管理中,利用微机查询世界最先

河道治理的方案 篇5

时代在向前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在逐渐提升,人们对环境生活的质量也更加关注。河道治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河道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河道生态建设。河道的生态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完整、健康、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河道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质量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为了提高城市的品味,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将水环境的建设当成了一项重要的举措。目前,我国在河道的治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均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刻不容缓。1目前生态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1河道中的淤积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河道淤泥主要来自于建筑泥浆、河道淤泥、阴沟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等。由于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及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毒物,若处置不当,则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河道中出现较多的淤泥后,尤其是在河道的下游,河道中如果出现了过多的淤泥,就会加重对水体的污染。因此,河道的淤泥给百姓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河道水面的面积没有受到保护目前,很多地方的生态河道由于受到了各项建筑工程以及农民圈占等行为的影响,导致更多的建筑物和垃圾都被倒入了河道,这对河道水面的面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河道的截面积越来越小,导致其面积越来越小,不但减小了河道的容量,还影响了河道的正常使用功能。1.3河道沿岸的保护措施没有做到位河道在长期的发展中,其自然特征也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河道沿岸的保护措施中,将重点放在了水对河道的冲刷、水土保持等因素,所以说,其保护河道沿岸的传统结构形式也只有浆砌石、干砌块石、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钢筋格宾笼等,而这些保护措施都是比较单一的,并且也破坏了各种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这也违背了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与此同时,还严重地影响到了水流的生态功能以及周边植物的景观功能。目前,有很多城市在进行河道治理时,都重点追求的是河岸的硬化覆盖,这种方式只是比较片面的强调了防洪功能,导致河道的形态出现了单一化,而将河道的生态功能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破坏了流动的生态链,使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加上在此过程中对水质造成的严重污染,防洪能力逐渐减弱等都是我国当前河道工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生态河道治理措施2.1在河道设计上体现多样化在河道设计上应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考量,要因地制宜、多种设计方式相结合,以体现河道规划的集成效用。在河道结构的设计上,可采取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方式。纵断面设计重点在构造河道蜿蜒性和创建浅滩-深潭序列。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恢复河道的蜿蜒性可增加栖息地的数量和质量,保持河道的稳定,同时,也可以减少工程的造价、节约成本。创建浅滩-深潭序列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河流的纵断面来设计的。一般表现为深潭和浅滩的相互交替。这种结构可以产生急流、缓流等多种水流条件,有助于生物群落的丰富形成,因此浅滩-深潭这一序列的创建也是生态河道设计的重要内容。河道横断面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地貌的因素,做好河岸边坡、堤线距水面距离等布局。在护岸设计上,也要根据河流自身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态情况来考量,重点关注点应是保护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比如可建设适合蛙类生存的两栖块体护岸等。目前,经常采用的是石笼网生态护岸,这是当前的发展趋势。石笼网生态护岸又分为柔性护岸、直立式护岸、自嵌式植生挡土墙(鱼巢砖)护岸等形式。石笼网生态护岸具有防洪、景观、自净等功能,对重建“自然型”河道也有很好的作用。2.2对河道岸坡加强防护河道治理,岸坡防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重点是设计生态护坡。岸坡原始的形态和原生的植被如果符合生态护坡的标准,则要尽可能保持原貌,或者局部少动。岸坡防护,要少用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等形式。石材护岸虽然成本较为低廉,且石材抗冲击、抗冲刷能力强、结实耐用,但并不是必要的形式,采用何种形式的护坡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选。石材护坡以及抛石护坡,应选用天然石材,如卵石、砾石、流石等。石材粗糙的表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石材之间的间隔和空隙也为河道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再者可以采用木材护坡,常见的有木桩栅栏护坡、树根扎捆护坡、活性木格框护坡等。还有一种作用独特、具有不可替代功能的植物护坡也被广泛运用,主要有草皮护坡、树枝护坡和水生植物护坡等。2.3水质修复设计水质修复设计主要分为两个角度,即空间设计、治理方法选择。在河道生态治理中,人们可以根据植被属性、生长状况等了解水面变化,在周边布置不同类型的植物,提高河道的生态吸收能力。布置水面植物时,人们一定要考虑航运与泄洪因素,满足两者需求后,才能进行布置。生态河道治理期间,人们可以从以下角度选择治理方法:微生物强化异位脱氮技术、异位除磷技术、外源生态消减技术、水体复氧及净化技术。选择生态治理方法的第一条件是适合本地河道现状,同时人们要考虑河道景观、河道空间布置、通航、排洪等因素,以水体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从污染源控制、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两方面着手,最终全面恢复河道生态系统。2.4划定河道生态空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划定河道生态空间范围,清除生态空间范围内的河障。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合理布局,与周围城镇相互作用,以降低开发为理念,整合绿色生态的空间规划,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空间内的生态功能,形成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绿色生态体系,构建健康而开放的生态空间系统,并以此反哺周围城镇,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2.5注重长期维护保养整治水环境、提高河流水质,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以制度建设来保证治理的长效。河道边坡治理作为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形成常态化。河道生态治理的长效管理必须结合水环境整治,做好“结合”的大文章,综合治理,常抓不懈。目前,生态型河道的建设成为了水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为了极力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优美水环境,我们水务工作者正在积极地寻求更加合适的建设方案。建设生态型河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规划论证工作,注重目标的合理选取,注意施工管理的规范性、时效性,要重点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等关系,既顾及景观和实用,又考虑安全及成本,形成集防洪、防崩、生态、亲水、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争取建设效益的最大化。结束语河道生态治理是保证河道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手段,优化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能够帮助城镇更快地恢复和发挥河道的正常功能。与此同时,河道生态治理可以促进河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镇建设期间的生态环境。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篇6

(1)响应国家《水十条》:《水十条》,提出了“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

(2)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防治绿藻爆发的需求:恢复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消纳下水污染负荷,才能保障河道水质达标;同时恢复水域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功能。

(3)提升周边居民幸福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需求:河道黑臭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降低了河道景观、文化等功能品质,而恢复河道水情、水美,提供亲水机会,能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

农村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养殖业废水、农田经流水。内源污染控制技术:底泥疏浚、底质改良、增加曝气。河道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生态护岸。河道景观设计: 黑臭水体治理难点:

(1)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2)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

(3)很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有机质腐败、分解,产生氨、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臭。其中腥臭味是由微藻、放线菌、霉菌引起。

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污染源调查

点源污染:污废水直排口、合流制溢流口、管网初期雨水、非常规水源补水

面源污染:城市降雨径流、冰雪融化、畜禽养殖废水 内源污染:水体底泥、岸带沿线垃圾、水生植物状况 其他:污水厂超标废水、落叶沉降情况、潜在事故排放 环境条件调查:

(1)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群特征、城市道路和交通情况、水体沿岸其他基础设施情况等。

(2)水文条件:水体的位置、边界范围、面积及水位、流速及流量、周边水系连通情况等。

(3)水体岸线硬化状况:硬化岸线和河湖床的面积、硬化厚度、硬化类型等。(4)其他:黑臭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百姓投诉情况、影响居民人数等。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黑臭水体治理可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

应急治理阶段:对于黑臭现象严重的水体,采取有效措施,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现象。通过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通过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污染物,通过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通过地表水或再生水补充,使污染物质快速迁移、稀释,以短期内消除黑臭。(是不得已而为一的措施,没有办法的办法)

水质改善阶段:进过应急处理措施,黑臭现象缓解之后,需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人工曝气充氧可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防止滞留型水体、封闭和半封闭型水体,投加底质改良剂或氮磷控制 剂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通过植物塘、生态岛等,利用水生植物是净化功能改善水质。

长效保持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后,可能会面临污染负荷再度升高等问题,使得水体水质恶化和黑臭反复,因此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性。消除黑臭后的水体,仍然是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容易暴发,最终导致黑臭,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水华控。

对生态河道治理的探讨 篇7

1 生态河道治理的定义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 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 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

2 生态河道的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遵循“生态、人本、环保”的设计理念, 创造人、河流、文化、生态的和谐共生空间。

2.1 突出特色, 创造精品

河道治理, 重在特色上做好文章, 迎合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需求, 在项目安排上, 力求清新自然, 因地制宜, 因景制宜, 与自然环境密切融合。

2.2 尊重自然, 巧于因借

规划中在满足河道天然使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现有河道流势, 力保自然河道地貌所形成的原生景观 (包括植物景观) , 尊重自然,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 尽量减少人工修饰的痕迹, 减少土方量。

2.3 传统文脉与现代创新相结合

规划与生态设计手法要体现传统文脉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特色。使治理后的河道很好地融入地方文化特色。

2.4 贯彻“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

以河道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吸收国外生态河道设计的先进理念, 继承中国传统治河思想, 充分发挥生态河道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形成河道与周边完整的环境体系, 使河流与周边环境能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

2.5“着手项目、放眼未来”的城市经营理念

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工程, 也是环境保护工程, 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间接效益。规划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资金的原则。

3 生态河道治理的步骤

3.1 提出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

该步骤成型时, 应该描绘出一个总体的治理框架, 或者是一个蓝图, 勾勒出修复工程完成后河道是什么样的。该目标必须是实际的, 可以落地的、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具体的、量化的东西, 是后期设计及实施中必须知道的纲领。

3.2 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生态河道治理是流域管理的一部分。依据河道功能罗列出河道治理后具体受益人群、单位及机构, 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人群、单位及机构, 以便在下一阶段实施过程中很好地协调及配合治理工作。

3.3 分析人类活动对河道功能的影响

对河道未受干扰之前以及现在的状况进行描述, 分析人类活动对河道生态系统和河道功能的影响。综合论证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规律, 为下阶段设计及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做到人河合一。

3.4 识别河道的主要天然资产和主要问题

生态河道治理是保护和改善天然河道资产的过程。资产就是河道已经具备的, 并满足相应河道功能目标的那些良好条件。许多河道资产都受到河道问题的威胁, 或已经退化。在这一步中, 要识别出河道的主要资产、退化资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调查河道问题对河道资产产生的影响及河道修复治理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保障在河道修复中尽可能解决河道所有问题, 更好地恢复河道资产。

3.5 优化生态河道治理的优先次序。

生态河道的治理涉及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功能。而每个功能受关注的程度、需要修复的时间又不尽相同, 因此应该首先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优先次序。需要注意的是, 修复工程不应该总是从受损最严重的河段着手, 有时候也需要从现存的最好的河段开始。治理优先顺序应该是:影响防洪安全段河道优先、人口集中段河道优先、保护对象重要段河道优先等。

3.6 制定保护资产和改善河道的策略和措施。

确定优先河段后, 列出保护和改善这些河段重要资产的所有方法, 对所列方法及手段进行充分论证, 优选其中最快、最有效方法及手段。

3.7 分析目标的可行性。

目标制定后, 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 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进行论证, 确保方案的可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及前提, 所以该阶段要客观地分析项目的各个环节, 尽可能做到方案提出的合理性。

4 生态河道集水区保护和恢复步骤

生态河道治理应该有四个尺度:地区、流域、集水区、场所。

在集水区尺度上进行保护和恢复的步骤:

4.1 归纳集水区特征

明确集水区那些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条件产生影响的主要自然、生物和社会过程要素, 充分利用有利因素, 避开不利的影响, 保障治理河段完全恢复其自然功能。

4.2 找出主要问题

明确与管理目标最相关的集水区要素, 以及各种问题、社会价值和环境因素。

4.3 确定目前条件

收集整理目前那些核心问题和重要生态系统要素的状况, 评估这些状况在河流生态恢复过程中产生影响的轻重程度, 以便在修复设计时能更好把控现状。

4.4 描述参考条件

描述已知的或根据历史推断出的集水区景观, 帮助我们了解集水区过去的状况,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否可以恢复历史集水区景观。

4.5 综合和阐述

综合和阐述以上四步收集的资料, 确定生态系统过程之间的时空联系, 充分利用这种相互关联的时空关系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

5 结论

生态河道建设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加强生态河道的治理, 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 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

摘要:探讨河道的生态治理以及生态保护问题, 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结合实际, 针对生态河道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浅谈城市河道的规划与治理 篇8

关键词:城市河道 整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42-01

一、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

城市河流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居住生活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城市与自然条件联系最密切的地方,在城市形成、发展、壮大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供水水源、排水通道

河流对城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首选原因即是供水与排水,即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废弃余水在自然条件下排向河流下游。受河流水系的流域、区域特性和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定,河流对于城市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先天资源。

2.交通运输通道

水上运输历史上曾是最为节省、最为便利的运输型式。由于社会发展和气候变迁,对中小河流而言,目前这项功能已经萎缩甚至消失了,但对大型河流,水上运输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3.生态系统

(1)水文作用

河流是城市地下水体补充与排泄的“调节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充分交换为城区提供了丰富水源,同时也有利于河流水体的本身水质改善和自净。

(2)生物作用

河道沿岸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因而生物群落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并且生物群落可能沿河流进行迁移、重分布实现自动调节,达到一个稳定的局部生态廊道平衡系统。

4.娱乐游憩功能

城市河流是公众的河流是公共资源。是市民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体验自然的活动场所。是人类、生物、文化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开放空间。

5.城市形象功能

城市河流及其两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文化文景观意义的建筑,公园、桥梁等组成城市的形象,代表城市的层次和品味,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底蕴,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二、规划治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城市河流整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初步改善水质、防洪、构建绿化带等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综合大目标的顺利实现。

1.整治目标过于单一

尽管河道治理目前最紧迫的是解决河水被污染变黑发臭问题和提高城市防洪能力问题,即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但是还应发挥其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及提高滨河地区土地使用价值和振兴城市经济等多方面作用。尤其是若河流的生态作用不能得到有效恢复,规划治理中生态意识、自然意识,没有自终至终贯穿于规划治理过程之中,即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

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国外许多地方的河道治理有一定差异。首先关键一条即不是在滨水区域处于衰浇萧条期开始进行整治的,相反却处于地价全面上升时期;再者,由于城市规划早期权威性和都市村庄的现实,增加了整治工作的难度和广度。因而若现阶段整治目标单一,往往会造成以后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2.职能部门职责定位过于简单,协商合作差距较大

河道综合整作作于城建项目,从完整意义上说,包括水域和陆域两部分内容,前者着重于工程措施,后者侧重于政策导向,与之相应之部分有城建、水利、环保、土地、房管、园林等。作为系统项目,职能分工不可避免出现交叉与重叠。实路中往往是城建部门定出规划红线,作为项目建设之“雷地”。此红线确定时可能就是否满足城市防洪总体要求未与水利部门协商通气,但却获得了市级人大通过的法定效力;水利部门受此限制,往往工程措施摆布捉襟见肘,无暇顾及其它;环保部门提供整治范围内污水以来源、种类、数量即交差了事;土地、房管、园林等部门参与机会不够宽松,造成水域与陆域整治脱节,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分离的尴尬局面。

三、对策

1.河道规划整治目标定位

每个城市形成与发展有其特殊规律,与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要根据城市的内在条件,挖掘其代表性特征。不可在城市河道规划整治中千人一面,失去自己独特的个性。

对于我国的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城市河道整治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也不应因时间紧任务重而对前期工作草率从事。尤其是对待综合整治的定位,一定要慎谨,既要考虑历史,又要顾及现实,更要有前瞻性。既要吸收国内外大中城市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更要汲取不成功的教训。

2.成立协调办公机构,吸收有关职能部门和公众广泛参与

成立相应河道综合整治协调机构,吸收有关职能部门(城建、水利、环保、园地、土地、房管)参加,同时选择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广泛参与。既可以切实反映职能部门的专业特点和思路,听取来自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要求,又能切实将各项目目标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单位。既可上情下达,令行禁止,提高效率,克服不必要的失误,又能动员会社会广泛支持,最终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与认同。

3.规划设计工作要突出生态理念与效果

河道综合整治的首要目标之一即确保行洪安全,因而工程部分业务上属水利部门的工作范围,水利工程上为了缩少过流断面,常把岸线拟 垂直,岸坡固化,平台放窄,河中沙洲取消等常规型式。因此需及时导入河道整治多方面目标,注意吸纳当前科技成果,使工程措施能够与生态措施,景观目标等相结合。

四、结语

城市河流综合整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简言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必须拿出“大规划、深治理”的决心,配套设施在规划中体现,下大力气来构筑城市的特色景观,即不仅仅要求“防洪、水清、岸洁、有绿”,更重要的是发挥河流在改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与空间组织方面的潜在优势,达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永续为人利用。只有做到这样,河道综合整治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晨东.河道的生态治理—北京转河生态化改造[J].北京规划建设,2003(5).

上一篇:官庄中学2010年春期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