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救助申请表样表(通用9篇)
临时救助申请表样表 篇1
尊敬的xx市xx乡人民政府:
申请人(病人)xx,女,汉族,xx年xx月xx日出生,现年xx岁,身份证号:xxxx;农民。现住xx。
申请人xx,汉族,xx年xx月xx日出生,身份证号:xxxxx,农民:现住xxx。
我xx和丈夫一直在家务农,20xx年2月5日,我xx以脑出血xx住xx治疗。期间花费xxxx元。后来随着病情发展,x日我又被转往郑州大学医学院一附院住院治疗,经过仪器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xxx(4mm×8mm)破裂导致的xx出血,在郑大一附院治疗期间花费xxx元。期间的医药费用全靠亲朋好友转借,高昂的费用还不包括出院以后每月高达xx元的后续用药费用。目前家里共举债高达6万余元。家里日常生活靠亲戚接济度日,异常艰难。
目前我家庭年收入不足xx元,丈夫闫国俊左臂骨折,行动受限,不能劳动。两个儿子初中毕业后没有工作到处打工为生,生活极度陷入困境,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特向张得乡人民政府提出临时救助申请,恳望批准为谢!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临时救助申请表样表 篇2
据了解, 临时救助的对象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150%的低保边缘困难群众;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户分离困难家庭人员;当地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具体对象由当地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临时救助主要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救助:因家庭成员患危重疾病, 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及其他社会帮助资金后, 个人负担医疗费数额较大, 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因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性事件, 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 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其他特殊情况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临时救助申请表样表 篇3
一、社会救助 任重道远
社会救助行为是政府、慈善组织或者其他社会群体对失去劳动能力、受到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低收入社会群体在物质、精神方面的救助。
我国已形成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配套措施的综合救助体系。目前,社会救助制度面临提高救助功效、完善现行制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任务[1]。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黎黎和谈志林认为,研究与建立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很有必要,建立普惠型的社会救助体系必须界定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2]。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的黄晨熹认为,我国新的社会救助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且面临结构转型的国家提供经验,如强调不要盲目跟从西方模式,即为贫困人口提供慷慨的福利,从而导致惰性和依赖性;强调政府以外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家庭和社会互助)的支持功能[3]。华中科技大学的赵航在对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后认为,我国应在现在城市低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城乡一体的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统一低保制度[4]。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翼从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视角开展研究,认为尽管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在制度内容上已经大为扩展,实现了综合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长期救助与短期救助相结合,但是距离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需要加快立法,实施积极的社会救助,科学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水平,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专业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5]。
我国“救急难”政策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制订一项不过度救助而又恰到好处的临时救助制度和政策是当下重要任务之一。
二、“救急难”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我国早期的临时救助制度大多为政策指向型且内容较雷同单一,未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提供指导。笔者在对浙江省社会救助工作成效较为显著的绍兴、宁波、温州、丽水等地的区、镇进行访谈调研后,发现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有待完善
“救急难”相关政策的分类和监管权限还不是很明确。据调查,“救急难”政策与临时救助的层级关系不是很明确,过快的增幅对当地政府财政支出产生较大压力;救助金超过最低工资标准,导致社会公平缺失,造成“养懒汉”现象;受助人员的分类尚缺少统一标准。
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效不佳,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很少能携手解决问题。表现为:临时救助硬件建设缺少政策扶持;民政信息数字化步伐缓慢;服务器端口、平台与软件未制定标准致使衔接困难较大;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对支出型的困难家庭仅靠救助金不能解决实际困难。从制度设计角度看,应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致困者给予应急、过渡性救助,对困难家庭进行综合救助,同时还要注意解决临时救助与其他各制度衔接等方面问题。在救助对象的甄别上,要统一对肢残和智残人员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社会救助体系过于碎片化,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需整合资源并建立体系数据平台。在医疗救助层面上,大病医保、职工医保及新农合医保三者之间缺乏融合。在当前医疗体制下,困难群众看病报销药品的范围还比较小,加之缺乏药品知识,购买时极易盲目选择价格高的药品,从而无形中加重了药费报销负担。制度刚性设计不够,救助资金被冒领;政策出台过频且执行起来可操作性不强;救助权需分层,明确县市一级是救助主体,因此建议赋予基层行政裁量权。
(二)审核过程繁复
基层力量薄弱,以街道为代表的基层人员工作量大,岗位数量稀缺,难以增加,如果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雇佣专业组织,对受助人员资格审核会产生额外费用,导致财政经费不足,因此购买服务的执行办法亟需出台。
审核过程过于繁琐,需多部门合作,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审核涉及申请、受理、审核与信息核对四项主要流程。其中,审核涉及入户调查、村民评议、公示和系统信息录入等。乡村受救助者分布较分散,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效率低下。此外,在救助信息数字化过程中,民政部门掌握的信息共享不足,平台兼容性差,导致信息录入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隐私方面的信息收集需要公安机关授权。最后一点,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尚缺乏收入型和支出型贫困情况的资料。
(三)组织结构模糊
部门整合慢且未形成整体系统,职能分散。在民政系统现代化建设中,大多数企业积极参与,但是政府部门未集中民力并树立样板,社会慈善力量未充分利用。此外,在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中,各地情况类似,民政部门无执法权,公安机关与民政部门尚未建立合作机制,导致在遭遇小额诈骗的无业或流浪人员时很被动。
(四)资金来源不足
基金来源渠道单一,临时保障金额各地相差悬殊。据调查,绍兴市临时救助预算资金完全依赖财政。从整体资金量上看,各地相差确实很大。省内欠发达市镇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弥补空缺。例如,丽水地区尚有大量低保边缘户,由于救助资金短缺,在“救急难”政策实施中,对特困群众应优先免除医疗费用,事后再申报和受理。而在实际操作中,医院应急资金拨付成难题。
三、发达国家“救急难”经验借鉴
nlc202309051559
以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为始,标志着由国家层面立法制定全国性社会救助制度的开始。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编写的《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强调:“福利的受益者——个人在社会保障过程当中应该有不可推脱的责任”,福利并非单方面,而是国家与个体间的互动,个人也应负担部分国家责任[6]。
英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主要特征是实行“双管齐下”,救助基本可分政府性救济措施和非政府性救济行为。政府性救济措施按《济贫法》实行,非政府性救济行为由慈善组织和互助性组织提供。政府作为济贫和社会保障主体,对社会保障实施对象、享受保障条件、基金来源、管理办法等作出规定,并负责检查、监督政策法令实施,同时受理社会保障申诉、调节和裁决纠纷。政府救助措施主要针对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个体与群体,包括失能、失业人员。政府对失能人员主要采取社会救助和补贴,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另一类包括失业人员、疾病或遭遇自然灾害暂时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员,只要条件成熟就能很快投入工作中去,故政府只对社保制度不足的部分进行补偿。
与英国不同,美国社保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形成由政府决策、市场介入、民间参与、个人支持的多层次保障制度,主要特点是市场化运作成分大,政府干预度低,保障面有限[7]。
美国社会救助以慈善济贫事业为雏形,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强调政府职能到强调个人责任再到全面改革。美国社会救助方案是全球最复杂的救助方案之一,公共救助和社会服务都有济贫作用,这其中与我国“救急难”政策类似的是医疗救助(Medicaid)、食品券(Foods Stamps)和紧急公共救助项目(Emergency Public Assistance)。医疗救助项目旨在向低收入的老人、盲人、残疾人、孕妇和多子女家庭提供医疗资助,有些州向能维持基本生存但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者提供医疗救助。享受此项待遇者从检查到手术的多数流程都不用自付。食品券项目是对无收入或低收入的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合法移民发放仅限购买食品的餐券,领取资格是受助者的总收入不得超贫困线的1.3倍,纯收入不超贫困线。紧急公共救助项目旨在弥补社会救助项目之不足,它包括对受火灾、地震、洪水、风灾、爆炸、化学事故、核事故等灾害的公民与难民的救助[8]。
四、“救急难”政策实施意见建议
(一)完善政策制订和评价体系
在政策制订方面应摒弃10%的增长目标,将各地区物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医疗成本、生活成本转换为系数,根据系数决定每年救助资金的增幅。浙江省内各地有所区别,而非盲目统一增长率。再有,取消联席会议制度,从实质上促进民政、公安、银行各部门之间合作。
以消费水平为主要衡量基准,制定低保标准不太合理,应将物价作为制定最低保障金的依据之一。
针对低保边缘户,制订劳动能力评价标准,制订以劳动能力为分类依据的阶梯式分级保障制度,释放社会救助压力;对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进行培训,通过自身努力维持家庭开支,回报社会。
(二)建立数字化临时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与救助者诚信机制
针对救助信息核查、复查成本高的问题,应建立诚信积分机制,以受助者的诚信积分为准,诚信记录优则减少对其复查频率,诚信记录差则加大复查频率。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也能减少政府开支。针对信息核查难问题,要建立省级数字化民政信息大平台,这是根本之策。建议设立试点,在此类地区建设专门服务器,全省规定统一标准端口系统格式,以试点作为基础推广。信息平台建设要与公安部门、银行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以上级文件的方式授权民政部门查看受助者的财产信息。对“退保难”问题应加强立法,完善社会救助违规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惩戒力度,加大违法成本。
(三)修改救助组织归属,明确分工,赋予适当执法权
建议将医疗救助工作从民政工作中独立出来,归入社会保障部门,完善体系,增强办事针对性。在民政部门的建制方面,建议研究建立综合民政专业执法机构,赋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执法权,同时取缔无证救助机构。
(四)规范救助资金管理,拓宽集资渠道
针对资金问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从当年社会救助基金的结余中独立一块,作为“救急难”基金。学习英国社会救助经验,尝试将社会救助工作分政府性与非政府性两类,向社会企业、NGO等团体开放招募资金,同时也可聚集社会力量管理运营资金,从而解决临时救助资金不足。
(五)宣传典型,鼓励制度创新
借鉴德国经验,参考德国的辅助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完善各地现有特色救助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爱心驿站”、“爱心超市”等以奖代补的救助模式。从物资、岗位、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内部消化等方面入手,建立综合性组织,在基本层面带动需求与供给匹配,推进供需平衡。
五、小结
鉴于政策和制度有待完善,浙江省的一些地区尚存在着救助范围不能全覆盖问题,比如低保边缘户就是一例。由于立法与健全制度的过程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特别是在遭遇突发事件后,所产生的致贫致困家庭在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中往往显得孤立无援,这时地方政府发挥灵活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为此,具有特色的救助制度或项目理应得到提倡,普适性的救助标准或许不能在实际救助工作中带来最好收效,而针对特定地区、不同情况制订的特定政策方是一把金钥匙。
我国的治理应是多元的,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主体也应变得多元,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应得到认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规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应在可行的地区推广,政府与当下互联网技术领先组织间应开展合作,结合其技术资源优势,早日搭建数字化临时救助信息管理系统。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惊人的发展速度带来了我国各区域间逐渐加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救助模式需要多元创新,政府部门应给予多元模式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段美枝.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再设计[J].法律法规.2013(10):108-109.
[2]张黎黎,谈志林.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发展.2009(01):58-61.
[3]黄晨熹.社会救助的概念、类型和体制:不同视角的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03):88-104.
[4]赵航,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及发展浅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02):65-68.
[5]张翼.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与发展方向研究[J].长白学刊.2014(03):113-118.
[6]关信平.朝向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案[J].中国行政管理.2014(7):16-20.
[7]钟玉英.当代国外社会救助改革及其借鉴[J]. 中国行政管理.2012(12):74-77.
[8]冯英,聂雯倩.外国的社会救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53-58.
(责任编辑:李静敏)
临时救助申请书 篇4
区民政局领导:
我名叫刘木香,现年60岁,现住红古区海石湾煤电公司五小区。我于2016年6月份得病,住入红古区人民医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治疗,身体继续疼痛难忍,病情没有缓解。于2016年11月29日又到甘肃省中医医院住院检查治疗,半月之后仍没有好转,病情也越来越严重。2016年12月23日又转院到陕西省西安西京医院诊断治疗,经检查结果为骨髓癌,也就是血癌。真是晴天霹雳,喘不过气来。在住院期间本人生活已经不能自理,经过四次的化疗,各种费用较大,光治疗费、医药费用就高达15万多元,车费、住宿费等费用大约6万多元,借外债8万多元。现在在家休养,仍在吃药治疗,生活也还不能自理,加上住院治疗费较大,精神压力较大,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为了减轻本人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困难,特申请红古区民政局领导给予帮助解决为盼。十分感谢领导的关怀!
申请人:
申请临时救助应提交材料 篇5
申请临时救助应提交材料: 1.临时救助申请书(写明家庭经济状况、临时性突发性致困原因和申请救助数额);2.村(居)委会证明书。村(居)委会派员入户调查核实情况,作出证明意见并有调查人俩人签名,加盖公章;3.村(居)委会证明书交乡镇政府审核签署意见并由审核人签名,加盖公章。
4.提供疾病、火灾等临时性突发性致困材料;5.提供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低保五保证明等;6.提供申请人县农行卡账号(复印件);7.如申请人不能到场办理,须提供村(居)委会出具的委托证明书,同时提交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县农行卡账号(复印件)。
残疾人临时救助申请书 篇6
申请残疾人临时救助
二、政策依据:
《残疾人申请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禅残联[]15号)
三、受理条件:
1.因病、因意外事故造成生活困难的残疾人;
2.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困难残疾人。
四、申请材料:
对象1:意外造成困难的残疾人
1.《残疾人证》,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2.意外事故证明书,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或医院诊断书,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及发票,收原件;
3.低保证明(由窗口的工作人员在一门式受理系统“办事人信息查询”中查询申请人的低保或临界低保证信息,申请人可不带相关证件),或家庭收入证明(如无低保信息必须出具),携带材料则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4.救助申请表,收原件(2份);
5.建设银行账户,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对象2: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困难残疾人
1.《残疾人证》,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2.家庭收入证明或低保证,收原件或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3.录取通知书,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4.申请表,收原件(2份);
5.建设银行账户,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五、办理程序:
1.申请人持所需材料到村(居)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2.村(居)服务中心,通过一门式系统受理事项,验阅,符合条件的,开具回执单;将相关材料扫描成电子材料并加盖电子章,同时将电子材料通过一门式系统发送给镇(街)残联;
3.镇(街)残联通过一门式系统接收材料,对材料进行复审,加盖电子章,并将资料转交区残联;
4.区残联通过一门式系统接收材料,打印出来,审批、并发放救助金至申请人存折。
六、办理部门:
所在镇(街)残疾人联合会
七、受理地址:
所在村(居)行政服务中心
八、办结时限:
20个工作日审批结束,每个季度发放补贴
九、咨询查询:
88881200
十、收费标准:
无
十一、收费依据:
无
十二、特别说明:
入团申请书样表 篇7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通过团章的学习,团组织和团员同学的教育和帮助,认识到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必须加入青年人自己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青年的先进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是培养和早就“四有”青年的革命熔炉。在不同的条件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四化建设中它将是长征的英勇突击队,有志向的青年人都应在这个大熔炉中锻炼成长。同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是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生力军。
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回顾共青团的成长历史,无不感到自豪和骄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青团员始终站在最前列,始终不懈的捍卫着毛泽东的伟大旗帜,完成这崇高的职责。因此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有知识、守纪律、体魄健壮、勤劳勇敢、朝气蓬勃、不怕任何困难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加入共青团组织,时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增强青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对团员还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努力帮助青年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是因此,我要求入团的愿望便更加迫切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而是为了能接受团组织的教育,接受团组织的考验,和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使自己变得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如果我被批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我将遵守团章,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的纪律,履行团员义务,做个名副其实的共青团员。如果团组织暂时没有批准我的申请,我也不灰心丧气,我将会再接再厉,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向好的同学看齐、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夕 篇8
一、什么是城乡居民临时救助
城乡居民临时救助(简称临时救助)是指对因临时性、突发性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给予的非定期、非定量的生活救助,旨在解决其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是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
二、临时救助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以救急救难为重点原则;
(二)劳动自救、政府救助、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五)分级负责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那些人可以申请城乡临时救助?
凡具有我县户口、且居住在本县,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可申请临时救助。主要包括以下对象:
(一)已纳入五保供养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家庭,原则上不进行重复性救助,但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仍有较大困难的家庭;
(二)城乡低保边缘家庭
(三)民政部门认为应当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四、申请城乡临时救助的程序
(一)书面申请
申请临时救助的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社区(以下简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申请审批表》。
(二)村(居)委会初审
1、村(居)委会接到临时救助书面申请后,应当及时提交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和入户调查,并进行公示3天,征求群众意见。
2、经初审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村(居)委会要在《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申请审批表》上签署初审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有关材料上报到乡(镇)人民政府。
(三)乡(镇)人民政府核查
1、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村(居)委会上报的临时救助申请后,要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有关单位或部门以及询问知情者等方式,对上报的申请材料逐一进行核实。对经审核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家庭,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2、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相关后,及时上报县民政局审批。
(四)县民政局审批及拨款
1、县民政局接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救助申请材料经审核后,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或通过乡镇人民政府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2、县民政局核实后及时下拨救助金。
3、特殊情况下,县民政局可直接受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申请,并直接给予救助,五、那些人不能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打架斗殴、吸毒、赌博、酗酒等违法行为或不良行为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三)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四)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人有能力而不依法履行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的;
(五)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谋生的;
(六)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六、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应提供的材料
1、居民户口簿;
2、居民身份证;
3、低保证或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4、致贫原因证明材料;
5、理赔、受助情况证明材料;
6、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县临时救助实施细则 篇9
第一条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4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黔府发〔〕37号)《黔西南州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州府办发〔〕5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临时救助是指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第三条临时救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应救尽救、及时救助的原则;
(二)坚持制度衔接、资源统筹的原则;
(三)坚持规范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
第四条 临时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
(一)家庭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
1.因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在领取各种保险、救助补助资金后,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严重困难的家庭,按共同生活人口数,参照当年我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给予3个月的基本生活救助,有两栋或两栋以上房屋的除外。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庭因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在领取各种保险、救助补助资金后,仍然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即家庭当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按共同生活人口数(国家工作人员除外),参照当年我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给予1个月的基本生活救助。
2.家庭成员遭遇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在领取各种赔偿、保险、救助补助资金后,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严重困难的家庭;或家庭成员遭遇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主体无赔偿能力且家庭自身难以承担相关费用,导致基本生活存在严重困难的家庭,其临时救助标准应综合考虑人身意外伤害情形、救助家庭对象困难程度、处理善后事宜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3000-10000元救助。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庭成员遭遇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在领取各种赔偿、保险、救助补助资金后,仍然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或家庭成员遭遇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主体无赔偿能力且家庭自身难以承担相关费用,导致基本生活存在严重困难的,其临时救助标准应综合考虑人身意外伤害情形、救助家庭对象困难程度、处理善后事宜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3000-5000元救助。
3.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补助后,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严重困难的家庭, 其临时救助标准应综合考虑救助对象病情、家庭困难程度、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当地医疗救助最高救助限额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1000-10000元救助。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补助后,自付部分超过50000元(含50000元),基本生活依旧存在严重困难的,其临时救助标准应综合考虑救助对象病情、家庭困难程度、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当地医疗救助最高限额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1000-10000元救助。
4.因支付子女或支付法定抚养人、扶养人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或被国家国民教育高校正式录取)合理的境内教育费用,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其临时救助标准应综合考虑学生到学校报到的基本交通费用、学费、短期生活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1000-5000元救助。
5.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其临时救助应综合考虑家庭人口、生活必需支出费用、基本生活困难期限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500-3000元救助。
6.因其他临时性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经其他救助措施帮扶后,基本生活仍然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其临时救助应综合考虑家庭人口、基本生活困难期限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500-3000元救助。
(二)个人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
1.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其临时救助应综合考虑灾祸情形、个人困难程度、紧急处置费用、救助对象病情、医治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一次性给予500-3000元救助。
2.符合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第五条 临时救助原则上保障救助家庭对象1-6个月的基本生活,保障个人对象从发生特殊困难至获得家庭支持前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
第六条临时救助属于一次性救助,申请人以同一事由重复申请的,无正当理由不予救助。同一申请中申请事由叠加的,可视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在相关申请事由叠加项救助限额之和的范围内,一次性给予适当救助。对困难程度特别大,面临生存危机、心理危机,急需政府救助的急难家庭或个人,救助标准可酌情提高,最高救助限额不超过50000元。
第七条不属于临时救助范围的对象:
(一)因赌博、吸毒或拒绝就业等造成生活困难的。
(二)因酗酒、打架斗殴、服毒、自杀等伤害事故的。
(三)参与非法组织和活动导致家庭困难的。
(四)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五)法律、法规以及民政部门认定不应给予救助的人员。
第三章申请及审批程序
第八条临时救助申请受理方式。
(一)依申请受理。对于具有当地户籍、持有当地居住证的家庭或个人,以及在当地有相对固定工作或有相对固定住所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申请临时救助,由当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受理。申请人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望谟县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并出具以下证明材料:
1.本县户籍的需提供居民户口簿、申请人身份证(或复印件);
2.非本地户籍的需提供身份证及居住证(或复印件);
3.收入证明、致贫原因及经济支出证明材料;
4.保险、理赔、受助情况等证明材料;
5.单位和社会救助帮困情况证明等必须材料;
6.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对于上述情形以外的,当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协助其向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救助管理机构(即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救助。
(二)主动发现受理。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及时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提出救助申请。
公安、城管等部门在执法中发现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失去主动求助能力的危重病人等,应主动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脱离困境。新闻媒体应发挥信息来源广泛、信息传递快捷的优势,及时将获悉的救助线索通报救助管理机构。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在发现或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主动核查情况,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应协助其申请救助并受理。
第九条 审核审批程序。
(一)一般审核审批程序。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组织人员采取入户调查、走访等方式,对临时救助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情况、遭遇困难类型等逐一调查核实。入户调查至少保证有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居)干部参加。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受理的临时救助申请,视情况可委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入户调查,也可由本部门组织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结束后,视情况组织民主评议,提出审核意见并在申请人所居住的村(居)民委员会张榜公示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非本地户籍居民申请临时救助的,户籍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应配合做好有关审核工作。
救助金额在1000元(含1000元)以下的,县级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批,但应报县级民政部门备案。救助金额在1000元(不含1000元)以上的,经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调查审核后,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应对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情况适时进行入户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10%。对符合条件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应在5个工作日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对无当地居住证或未达到在当地有相对固定工作和相对固定住所条件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县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可以按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有关规定审核审批,提供救助。
(二)紧急审核审批程序。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损失或无法改变严重后果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应先行救助,紧急情况解除之后再按规定补齐审核审批手续。
第十条 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民工等流动人口中的生活困难群众、艾滋病、麻风病、患病弃婴、无主精神病人等实施的临时救助,在认定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审核审批手续程序。
第十一条 各级临时救助的审核审批情况必须张榜公布,接收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四章救助方式
第十二条 实施临时救助方式。
(一)发放临时救助金。全面推行临时救助金社会化发放,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将临时救助金直接支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情况特殊的,可直接发放现金。
(二)发放实物。根据救助对象基本生活需要,可采取发放实物的方式予以救助。采取实物发放的,除紧急情况外,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提供转介服务。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要及时转介到相关职能部门并协助其申请;对需要公益慈善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提供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给予帮扶的,要及时转介到有救助意愿的相关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第五章工作机制
第十三条健全“救急难”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建立以发现、认定、快速响应、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检查为主要内容的“救急难”工作机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面临生存危机、心理危机且无力自救的家庭和个人给予急难救助,有效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件发生。
第十四条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政务大厅、办事大厅或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同时,建立“首问负责制”和“转介”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明确分办、转办流程及办理时限和要求,跟踪办理结果,将有关情况及时告知求助对象。县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公布社会救助热线,畅通求助、报告渠道。
第十五条建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建设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民政与卫计、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要抓紧完善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全面开展核对工作,切实提高对象甄别能力。
第十六条 健全个案会商机制。依托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个案会商机制,对单个救助管理部门难以解决的急难问题,及时开展会商,研究实施综合救助措施。
第十七条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一)支持、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临时救助。要鼓励企业、个人及其他组织成立以“救急难”为宗旨,包括基金会在内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已成立的公益慈善组织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在县级民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效帮助解决现有社会救助政策全面实施后仍无法彻底解决的急难问题。
(二)县级人民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社会救助需求与社会救助供给信息平台,畅通公益慈善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渠道,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第六章资金筹集管理
第十八条临时救助资金来源。
(一)中央及省级补助;
(二)州、县级财政预算安排;
(三)福彩公益金投入;
(四)社会捐助;
(五)其他。
第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大临时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县级财政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元的标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县级每年应从福彩公益金和社会捐助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临时救助;在保证足额发放城乡低保金的前提下,城乡低保资金有结余的地方,可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临时救助支出。
第二十条临时救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转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临时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众,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章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一条 县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临时救助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好本行政区域内临时救助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集落实临时救助所需资金,加强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卫计、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主动配合、密切协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监察、审计部门分别负责监督、审计临时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发放。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临时救助的受理、申请对象的审核、规定数额内临时救助的审批和资金发放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受县级民政部门以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的委托,协助承担临时救助的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 救助对象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提供虚假证明、采取欺瞒等手段骗取临时救助资金的,依法追回冒领资金,并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在社会信用体系中予以记录。
第二十三条 对因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违规办理临时救助或贪污、挪用、扣压、拖欠临时救助金的经办机构和人员,严格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县级民政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设立临时救助举报箱和监督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和咨询。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临时救助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实施细则由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临时救助申请表样表】推荐阅读:
申请残疾人临时救助07-12
农村临时救助申请书07-26
村级临时救助会议记录08-13
临时救助金发放情况10-18
慈善救助申请报告10-15
临时占道申请05-31
城乡医疗救助申请表范文06-15
困难救助办法和申请表10-28
临时施工用水申请表06-29
贫困救助申请书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