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悼词范文

2024-06-19

村民悼词范文(精选4篇)

村民悼词范文 篇1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哀悼王学勤老人,缅怀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寄托各位子孙、亲戚和朋友的哀思,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哀乐低回,子女伤悲,亲朋落泪,街邻伤怀。

因为在这里我们将与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洒泪告别。

王学勤老人生于19农历腊月24日,20xx年农历4月十九日晚十一时停止呼吸,老人满挂着亲人无限的眷恋,任凭儿女撕心裂肺的呼喊,他还是静静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永远离开了他十分留恋的人世间,离开了他挚爱的子孙和亲朋,享年94岁。

他的高寿,是上苍的恩赐,是他一生善良的果报。

他的溘然长逝,让亲友们十分悲痛!

王学勤老人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他终身热爱土地。

他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

他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旺的家。

他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老人一生养育三男三女,内外儿孙数十人,儿女俱已成家立业,并鸿图大展,后裔也才学出众,体健超群。

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祖父,好外公,为人和蔼可亲,以身示教,与妻子含辛茹苦将6位子女养育成人。

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时刻都在印证着中国一位普通百姓的淳朴善良,其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品德影响着后辈子孙,他的精神也将发扬光大,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社会上,他是一位淳朴善良、直爽热情的人,热心为邻居帮忙,从不计较苦累,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贏得乡亲和街邻的交口称赞。

生长在农村,老人是一位种田能手,用他那坚强的双肩,担负养育重任;他还是一座道德的丰碑,用他那刚直善良的个性,影响着乡村邻里的淳朴之风!

在沧桑的岁月里,他衣不择锦,食不求丰。

燕泥垒窝,家业苦创。

含辛茹苦,辛劳留芳。

为乡村、为家庭,他用心血谱写了奋斗之歌。

他一生忠厚老实,勤劳朴素,善良本分,诚实守信,为儿女、子孙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深受子女、儿孙们和朋友们的敬重和爱戴。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人,一个让人不应而又无法忘怀的老人离我们而去了。

他将最后一点光和热留给了人间,便划入了茫茫夜幕,他似一缕轻烟,乘鹤仙去,升入了极乐世界。

这绵绵的痛烘干了老伴的泪,撕碎了儿女的心,我们都无法忘记老人的一颦一笑,我们也将这一切永远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王学勤老人的一生,是值得纪念的一生。

今天,老人安详地去了,他去得很坦然,他的人格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尊敬的王学勤老人家,您安息吧!

您永远活在您的亲人和乡亲们的心中!

xx老师悼词(范文) 篇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此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们敬爱的退休教师xx同志。在此,我谨代表XX暨全体师生,对XX老师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问候。我相信,在场的各位心情也同样十分沉重。因为xx老师的去世,使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好长辈、好老师、好同志。

(生平)XX老师生于1951年12月23日。1972年9月—1974年9月在xx乡八一小学任教,1973年7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9月至1976年9月在甘肃师大学习,1976年9月至2009年先后在一中、六坝中学、三中、一中工作。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987年11月被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2008年6月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任教期间,xx老师工作勤恳,多次被评为县、乡、校模范教师。2009年3月退休,2011年7月10日13时30分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1周岁。

XX老师的一生,是谦和的一生,也是正直的一生。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作风严谨,师德高尚。无论在哪所学校,XX老师都能以校为家,以教育事业为中心工作,一心一意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在学校经费紧张,体育器材紧缺的日子里,他亲

自制作和修理教具、修理器材,有时甚至自己用自行车、三轮车为学校一次次地搬运器材、书本。他一心为校的作风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xx老师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生活节俭,德高望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要求严格,管教规范,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xx老师虽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xx老师虽然走了,但更多的人会继承他的遗志,将他未竟的事业进行下去。xx老师虽然离去了,但他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发扬光大,恪尽职守,兴家立业!

xx老师安息吧!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

松林村民情调查报告[范文] 篇3

为了深化落实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三万活动,我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于5月3日进驻城关镇松林村“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对全村农户基本情况、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存在的困难及群众的期盼、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现将民情报告如下:

一、松林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松林村由12个小组组成,现有人口1478人,常住人口1390人,外出人口88人,劳动力553人,在外劳务人员208人,常住户数378户,外出户数20户,党员45名,预备党员3名,女党员4名,全村国土面积2707亩,耕地面积1810亩,山地面积897亩,人均耕地面积1.83亩。2006年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690元,2011年人均收入达3667元左右。通村道路全部得到硬化,目前产业结构主要以水产品、畜牧、经济林、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外出务工为辅,总体产业发展比较滞后。

(二)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松林村建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村上建有一个科技文化活动室;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村务公开栏,有谈心说事室,有便民服务室,有档案室,有国旗等。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09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2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70人,参合率10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松林村“两委”班子共3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5人,其中:男性党员41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天时地利全村经济成效显著

松林村的村民把“改革开放及县域经济范围这个时间点”称为天时,把“地理位置临界县城7公里”称为地利。几年来,在天时地利的大背景下,该村按照“借力发展民企、培育技术能人,宽裕生活、文明乡风、整洁村容、民主管理”的要求,出现了一大批个体企业和技术能人,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一是高中档的家用电器进了农家。我们专访398户农户,398户用上了彩电,209户用上了洗衣机、196户用上了电冰箱,35户用上了电脑;二是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了农家,我们走访398户农户298户拥有摩托车、6户有小轿车,20户拥有农用三轮车、7户拥有运输车;三是手机成为农民的主要通讯工具,我们走访398户农户,361户使用了手机、210户同时有手机和固定电话。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硬化村级公路15公里,新修组级公路2.5公里、解决了部分全村人行路难问题;新建蓄水当家塘12个,铺设抗旱管道3公里,解决了大部份农业生活用水难问题,居民危房大量改造、村庄环境整洁,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村共有30多户住上了楼房部分村民在县内购置商品房,村民心情欢畅。

(三)民营企业家、技术能人明显增多。

松林村能人靠出,老书记李述英激动说:党的政策好呀,我们的领导有为,自从“借力发展民企、培育技术能人”后,村里出了不少能人,民营企业家5个,分布于建筑、运输、农业,技术能人130多人,电子、木工、泥工、司机、设计司多个领域。

(四)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一所,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达到100%,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低保100%.党的政策执行得很好。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经济发展有瓶颈,农业基础较薄弱

松林村至今还是牛耕犁作,简单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比重轻,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较落后。是造成农业收入低,是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本村一部分收入来源农业,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少人多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

(二)农村教育基础不够全面

松林村的教育现状是,“学校离村过远、基层教师短缺、教育形式落后”,松林村现处于无学前班,无小学现状,必须到5公里开外的县城就读,极为不方便不安全。甚至有少数村民根本不重视教育,意识不强,读书的人逐渐减少,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上大学的人少了,有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书读得不多的孩子送出学技能,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不可取。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严重,有少量人想科学种田但得不到周围人支持。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技下乡的书籍,讲述科学种田的知识,学者不是很多,学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活用。

(三)灌溉系统及交通设施急待解决

虽然松林村邻近金沙河水库,但农业供水条件极差。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灌溉系统是水的运输载体,可见灌溉系统问题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现在灌溉设施陈旧老化、输电设备及真空泵等被盗处于瘫痪状态,农田灌溉还要通过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大部分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农业增收的最大因素是灌溉系统问题,但对此却无可奈何。另外,金沙河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后,原有的唯一通村公路全淹没,经测算有1800亩田地不能正常耕种,十几户平房不能正常居住,全村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没有保障,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不便

(四)农村医疗事业建设待于加强

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较完善,但农民群众还存在看病贵的问题,有部分女同志反映大病保险封顶较低,比喻白血病、儿童先天性疾病等。

四、解决问题的设想和建议

1、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条件差、规模较小,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所以建议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不久的将来,展望村民能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做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2、完善改建提水灌溉系统,扩大农田受益范围

要想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必须提高灌溉系统效能。但提水灌溉系统长年没有修理,早年老化、破坏严重,没有发挥其提水灌溉功能,农副产品能否收存还是上天说了算,灌溉系统名存实亡,实属虚设,所以建议从新设计改建灌溉系统,购置80KW变压器、75KW补偿器、真空泵等新设备,概算投资4万元,为农业丰收提供保障。

3、变更改建水淹公路

松林村紧邻金沙河水库边,金沙河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后,洪水线位达到高程71.6米时,原有的唯一通村公路全淹没,经测算有1800亩田地不能正常耕种,十几户平房不能正常居住,全村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没有保障,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不便,村民叫苦连天,苦不堪言。为此现场堪测原路况,建议设计改扩建一条长150米,宽6米的通村公路,工程量:土石方3200㎡、浆砌方600㎡、砼198㎡,概算投资27万元.才能解决出行难的问。

4弃危房建新房

松林村紧邻金沙河水库边,金沙河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后,洪水线位到达高程71.6米时,几户居民平房水淹接近2米深,十几户平房不能正常居住,危险随时发生,对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隐患。为此建议选择新的建房地址,政府给予相应帮扶,解决不安全住房问题,建设和谐家庭。

5、丰富农民头脑,增加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部分村民已经认识到制约本村农业增收的重大因素之一是科学知识。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下乡论述科学种田就应继续推广。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水利局金沙河小组

村民悼词范文 篇4

会议纪要

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地点:村级组织活动中心 参会人数:13人 主持人:肖顺飞 记录人:刘腾

内容:2014年10月26日乡规划站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审定讨论村庄规划等事宜。会议就村庄规划设计,特别是建房要求进一步做了明确要求,对村庄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商定,会议形成如下意见:

1.同意长沙理工大学所做的桃源坪村委所在地规划和桃源坪号建筑设计方案,并决定今后严格按该规划组织实施。

2.规划农村建房,绝不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实行集中建房,绿化应适应合理规划。

3.道路等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规划。

4.一切违规建房必须停止,村建房理事会每3天开展一次巡查,杜绝违建、抢建现象。

上一篇:转炉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3500字)下一篇:用紫色打造童话般的浪漫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