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通用8篇)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1
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2007年10月15日上午,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通过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内容,我认为,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进程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十七大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学习之余,我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标志着中国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高度上,昂然阔步,迈向一个新的伟大里程,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相信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报告催人振奋,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发展,祖国的前景一片美好,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干好本职,用实际行动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神。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孟子曰:“民事不可缓。” 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第一要务,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课题。而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中国共产党正带领我们去攻克难题。我们制造总部也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认真分析如何才能“优质、高效、低耗”,我也不断地学习,熟练掌握生产中的技能,为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需求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科学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
贯彻十七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在我们制造总部生产一线,联系实际就是要运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和推动我们的工作目标——“生产的产品是优质的、效率是高效的、所有的成本低耗是最低的”,以及各类规章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 不断适应日趋竞争激烈的卷烟市场,以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产品,真正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
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深化改革要做到“三个坚决”即“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持革除”。联系实际,我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坚决遵循这些教导,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
胡总书记的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报告。报告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制造总部的各位员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推进制造总部的各项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我们的企业也不断与时俱进,不断顺应历史潮流。十七大的精神到了我们身上就是“从我做起,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是对每一个制造总部的员工,对每一个热爱企业职工的要求。我作为一名制造者,作为一名当代工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地在工作方法上总结,创新,脚踏实地做一个制造人。制造人要积极为企业着想,要耐得住寂寞,能经受住困难和挫折。学习十七大报告使我深受鼓舞,更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党的伟大。在这里我感受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奋发向上的动力。加入红河集团快三年了,我们的工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离不开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也离不开你、我、他脚踏实地,用心的工作。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个劳动者勤劳加智慧的创新工作。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的走在生产前线。争做生产能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向往。牢记“十七大”重要思想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奉献热诚和汗水,为民族复兴尽心尽力。我们这一代有能力担负起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制造总部的总体业务水平和素质离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存在明显的差距,要成为领跑者,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立足本职工作,为推动我们企业取得“优质、高效、低耗”这个伟大的目标提供强大力量,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1、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事实上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积极开发新能源。任何以牺牲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是短视的,没有意义的。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x月x日,xx老师在讲课时指出: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尊重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 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科协工作者,我们应该真正做到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激励科技创新,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进科协事业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党确立了要实现民族复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而发展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科学决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8年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保持着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切,都是根植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但在发展中,没有完全按照科学发展规律办事,我们也有不少的沉重教训。比如,一味追求单纯的阶段性的跨越式的非常态的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这诸多问题,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之际,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综合考虑,才能保证一代一代、千秋万代的永续发展;只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和清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良性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真正的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无论是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党性党风党纪问题,还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都离不开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机制。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而以什么态度来落实,以什么作风来落实,效果大不一样。在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图快不求好、只顾片面发展不讲全面发展、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目标……诸如此类,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因为不能求真务实。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三、注重党的思想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方面,坚持党的思想建设的传统优势,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融入思想建设中;另一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要为推动科学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一个党的基层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赵敏教授的专题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开始至现在,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有了一定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体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从“发展”这一要义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最终为社会和人民谋福。结合本职工作,就是要全力以赴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其次,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工作中,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积极探索科协工作在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分析查找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开拓科协工作可持续发展究深度和广度,创新工作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创新科普手段,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好的落到实处,更好的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再次,要正确处理学习、日常工作与我会“六大”换届阶段性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工学矛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身体力行,注重应用;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应用转化和检验学习成果。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最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形式,我们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内容统领形式,以形式落实内容;既不能将科学发展观形式化,又要创新学习形式,真正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近一个月以来,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参加者,在党组的积极动员和带领下,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徐鸣书记的动员报告,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学习了活动规定的必读书目。通过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信心得到了增强,理解更加透彻,认识更加深刻,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以上我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初步的心得体会,当然,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比较机械,比较肤浅,还不够深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学习,注重实践,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不断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实际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具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要求提出来的,在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建设中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这一指导方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指导我们在建设港城、服务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更是我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港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又快又好的推动我市的快速崛起。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检验我们是不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看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是不是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不是为我市的长远发展作贡献。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我市的跨越发展,既要抓好港口建设,又要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既要搞好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又要发展县域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既要狠抓在新形势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顾及我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协调,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协调发展才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就是要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我市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内生动力和外部环境。
我们在各自的实际工作中,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我们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执政为民、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中,为实现我市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2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粮食流通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对新时期粮食工作提出的要求,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重点,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粮食流通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大是我党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连续几年增产,粮食形势逐步由供需偏紧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三大粮食品种实现产需基本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消费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加上全球粮食库存下降,总体粮价持续上涨使供求形势更加复杂。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受生产资源和市场供求的双重约束,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从长远上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党的十七大从全局性和战略性高度,再次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着眼于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为粮食流通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切实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到粮食流通工作中去,充分领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做好本职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首先,要不断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粮食财会各项工作。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粮食工作提出了要求,全国粮食局长会议进行了认真部署,明确了粮食流通工作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和农村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食自给水平等。这些要求重点强调了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做好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的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对粮食流通部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任务。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强调,今年的粮食流通工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着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继续完善和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粮食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更好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认真领会中央对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的部署,继续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要准确把握粮食流通形势。
要促进粮食流通的发展,就必须站在粮食流通工作大局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粮食流通形势,不断提高对粮食流通工作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既要把握粮食供求关系的动态发展趋势,也要熟悉当前的现实情况,为粮食流通体制的完善和宏观调控打下基础。
二是要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认真按照中央关于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部署,抓紧落实促进粮食流通发展的各项政策。首先,工作态度上要求真务实。其次,工作方法上要积极创新。最后,要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三是要认真研究粮食财会工作发展思路。
一方面,要重视研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作为重点,深入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重视研究促进粮食宏观调控的有关财务政策,如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健全地方储备粮体系,以及粮食收购信贷政策等。同时,还要重视研究粮食财会的现代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粮食财会工作管理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财会工作,更好地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服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促进粮食购销和农民增收。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确定的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支持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发挥主渠道作用,满足农民粮食变现需要,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而且有利于粮食企业扩大粮食购销,搞活粮食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的遗留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稳定和谐氛围。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也是做好粮食流通事业的迫切需要。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明确肩负的历史任务,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过程中,切实将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创造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要妥善解决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认真做好下岗分流职工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协调落实支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有关财务政策,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一方面,要熟悉掌握各项粮食财务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用好、用足现有的各项财务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着力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粮食事业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加强与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落实有关财务支持政策,增加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按照好字优先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经济效益,为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就我国经济工作全局而言,坚持好字优先,就是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我们必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为实现我国经济工作目标做出贡献。国有粮食企业是我们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有力载体,要按照好字优先的要求,努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认真研究粮食流通领域的重点财务问题,更好地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服务。
一是要增强工作主动性。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观念,不断地完善工作机制,立足本职岗位,按照整体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要增强工作前瞻性。
粮食财会工作涉及许多方面,许多部门,如果不作前瞻性思考,没有超前意识,所做工作不分轻重缓急,那我们的工作就很难有成果。因此,要善于经常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粮食财会工作。
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
希望粮食财会部门的同志拿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中要少讲客观,多讲主观;少讲困难,多讲方法。要从具体执行向宏观指导转变,从被动工作向主动服务转变。只有这样,我们粮食财会人员才能更好地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服务。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3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必将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共广东省委在全省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会上指出,要注重领会精神实质,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推动各项工作。结合我省教育工作实际,省教育厅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并就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深刻领会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推进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三)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一)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党员干部,集中一段时间,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的人才优势,举办专家学者、干部教师、大学生等参加的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深化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切实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教材修订、队伍培训等各项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使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联系全省教育系统的工作实际,联系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四)切实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积极报道广大干部、师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改草和创新的成就与经验。
三、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新的动力,切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省教育系统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研究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推进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统一,合理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办学资源,千方百计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要大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力。(四)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促进人的全面合理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五)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开放。要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4
学习十七大心得: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善谋民利的党又将在新的五年中书写壮丽篇章
10月21日上午,被称为“民生盛宴”的十七大在人民的盛赞声中,在全国百姓充满激情的热议声中,落下了帷幕,在未来的日子里,十七大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也必将促使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先进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党又会以此为起点带领人民开创更加欣欣向荣的祖国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上,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大政方针。大会闭幕会时,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集体,我们相信,党选出的所有委员人选,都是精兵强将,在未来五年中,都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党代会上提出的一项项大政方针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使百姓得到更多利益,民生切实改善,使党代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上提出的一个个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以又好又快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又即将迈开崭新的步伐,迈向崭新的高度。我们深信,十七届中央委员一定会善谋民利,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带领人民书写出新的壮丽篇章,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朝着让人民更加满意和幸福的未来前进。
地税系统学习十七大报告,关键是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认识和把握hjt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有效调节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推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把报告精神贯彻到地税工作实践中去,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深入推----------------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进“三型税务”建设、构建和谐地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促收履责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进程,提升“税收工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税务干部为纳税人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水平,使税收事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谐互动,税务机关上下、内部和谐共进。
二、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以开阔的视野引领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落实到争先进位的过程中,落实到检验工作的成效中,使解放思想成为**地税和地税干部不懈的精神追求,成为引领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要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地税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创新的勇气和精神,不断增强干部的领会能力、有效执行能----------------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力。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和变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力,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大胆探索,攻坚克难,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四、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让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放心、让社会各界认可、让纳税人满意。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力打造“主动型税政”,落实好服务全市“跨江发展”和“五个中心”战略的各项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强作风行风建设,优化税收服务,通过扎实的工作切实让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放心、让社会各界认可、让纳税人满意。
十七大学习心得 篇5
今天谈的还是老话题,我想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从十七大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说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十七大在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强调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相当明显地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无疑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发展导向上的直接体现。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征时,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作为一大“新的阶段性特征”。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当今网络繁荣发展的今天,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看到的却是文化发展的畸形与尴尬。
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前段时间发生的”犀利哥事件”,其蹿红的速度令国内的二线明星们羡慕嫉妒不已,在短短的时间里他摇身一变变成了时尚达人,瞬间红遍了整个亚洲,甚至一度上了欧洲媒体报纸。“犀利哥”出现的影响远远大于现象本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当今“泡沫文化”虚假繁荣的集中体现,现在“蛋炒饭式的文化消费”随处可见,诚然,“蛋炒饭式的文化消费”能一时满足我们精神的需要,但这种文化不能很好的上升为积极的价值观给人以积极的影响。
与“蛋炒饭式的文化消费”相比本人更推崇“法国大餐式的文化消费”,这种文化消费形式不仅能满足我们精神上的需要,更能给以我们以美的享受,能上升为积极的价值观给人以影响。
依据十七大文化价值观的判断标准,“犀利哥”市事件引起的一系列文化消费属于“蛋炒饭式的文化消费”而科学发展观则是,“法国大餐式的文化消费”因此精神生活中我们应多享受“法国大餐”少吃“蛋炒饭”。
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 篇6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通过观看会议直播、相关媒体报道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学习活动,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和新党章。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旗帜鲜明、博大精深、思想深刻、气势恢宏,我感触颇多,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党的十七大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29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重大意义。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和行动纲领,是马列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二、发展与创新,一直是我党贯彻执行的路线,也是现代化社会前进的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在工作中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视野、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才能加快发展,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十七大报告的全部内容是十七大精神的主要精髓,所以要通过学习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工作之中,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南,勤奋工作,努力开创电力营销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将是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主动配合单位相关部门及同事做好电力安全、电力营销和优质服务工作。
二、电力营销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官。我们应该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在提高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发挥创造力、发展优质负荷、提升服务水平上做文章,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上求突破,做到思想上明显提高、政治上明显进步、作风上明显改进、纪律上明显增强的良好成效,形成了心齐、风正、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保持了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在工作中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南网方略,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态度热情,尽力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电能,永远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来展示电力职工的风彩,切实做到让“群众满意、政府放心”。
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到:十七大精神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电力企业的员工,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我们深知“用心实践、服务永无止境”的深刻含义。因此,继续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我们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最好体现。
今后我们一定继续将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南网方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拼搏,争优创新,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好又快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区视察时要求我们下大力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内蒙古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没有发展速度的压力, 有条件在这些方面下工夫。
作为长期从事煤炭工业的部门, 从我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实践中, 深刻地体会到, 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一、我区煤炭发展的回顾
(一) 关于“好”的标志
1、单井生产规模不断提升
以“八五”末期的1995年为基础, 当时全区共有煤矿3570处, 产量为7055万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1.9万吨;“九五”末期的2000年共有煤矿2009处, 产量为6964万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3.5万吨;“十五”末期的2005年, 共有煤矿1361处, 产量为2.6亿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19万吨;2006年共有煤矿500处, 产量2.98亿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60万吨。2006年与1 995年比, 矿井数量减少3070处, 产量增加2.2亿吨, 单井生产能力提高了58万吨。预计到“十一五”全区煤矿约606处设计能力5.88亿吨, 单井生产规模达到103万吨。
2、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例增大, 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的比例减少
“八五”期间 (1991~1995年) , 我区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例大体在4~5%之间;死亡人数比例大体在5~7%之间, 高于产量所占比例;百万吨死亡率在4~6之间, 高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
“九五”期间 (1996~2000年) , 我区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例大体在5~7%之间;死亡人数比例大体在4~6%之间, 仍然高于产量所占比例;百万吨死亡率在3~5之间, 但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十五”期间 (2001~2005年) , 我区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例由期初的6.8%增加到1 2.4%;死亡人数所占比例降到2%左右;百万吨死亡率由期初的1.94降到期末的0.5, 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3、不同经济类型煤矿的产量比例变化较大,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上世纪90年代, 我区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产量比例大体是42:16:42, 国有大中型煤矿与乡镇小煤矿产量相当。到2006年, 三种类型煤矿的产量比例为55:7:38, 国有大中型煤矿的比例占到近三分之二。
4、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对比
2007年, 我区煤炭产量为3.5亿吨, 百万吨死亡率0.158。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2003年的水平对比, 接近印度3.54亿吨产量, 好于其0.25的百万吨死亡率;高于南非2.2亿吨的产量, 接近其0.1的百万吨死亡率;高于俄罗斯2.6亿吨的产量, 好于其0.35的百万吨死亡率。对比美国, 我区相当其上世纪80年代的百万吨死亡率水平。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我区煤炭工业已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 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 关于“快”的标志
我区1949年到2007年的58年间, 累计生产原煤27.2亿吨。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46万吨, 增加到2007年的3.5亿吨, 增长了760多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间, 累计产煤24.93亿吨, 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产量的92%, 而在这30年间, 产量增加最多、最快的是“十五”以来的7年。2002年全区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在随后的五年中, 每年以500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长。2001~2007年, 六年累计产煤14.5亿吨, 占新中国成立以来57年总产量的53.3%;占改革开放30年来总产量的59%。因此, 可以说我区煤炭工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特点, 已步入发展的快速期。
二、我区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
我区煤炭工业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格局的历程中, 也有许多曲折和教训。
其一, 受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偏远 (相对耗能中心) 以及外运条件的制约, 企业无法做大, 产能无力提高;
其二, 原国有重点煤矿体制僵化、冗员太多、欠账较大, 既不能做大, 又难以做强;
其三, 大批工艺落后、安全条件极差的小煤矿一哄而上, 造成煤矿事故多, 资源浪费大, 开发水平低的恶劣局面。在小煤矿“盛行”的1986~2000年的15年间, 煤矿数量近4000处, 累计死亡矿工4770人, 平均每年死亡318人, 百万吨死亡率高达5.63。
进入“十五”, 我区煤炭工业才真正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在:
——加大煤炭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力度, 着力培育大集团, 建设大基地, 扶持大企业, 见到明显成效。原国有重点煤矿分别与神华、华能、中电投等大型集团联合重组, 原来实力较弱的煤矿由弱变强, 原来单一产煤的企业, 延伸到电、铝、化工、路港等行业, 由大做强。
——加大了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煤矿的力度, 淘汰了落后生产力。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先后关闭了3000多处小煤矿, 全区单井能力明显提高, 事故大大减少, 2001~2007年的7年间, 累计死亡831人, 平均每年死亡118人, 比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少死亡200人。
——加快了保留煤矿技改整合力度, 提升办矿规模和水平。培育了一大批民营、股份制大型煤炭集团, 并形成以煤为基础, 多元化循环发展的格局。据对鄂尔多斯市地方煤矿调查, 单井技改121处, 整合技改151处, 占保留矿井的92%。单井规模由技改前的8.8万吨, 提高到54万吨。而且淘汰了房柱式开采和扩散通风的落后工艺, 全部实现正规化长壁式、全负压通风开采。采掘机械化程度由技改前的10%提高到80%;矿井回采率由技改前的30%提高到75%以上。而且一些技改煤矿把新农村建设、固体废弃物利用等推动社会进步工作结合进行, 建成了一矿一景, “两堂一舍”齐全的新型矿井, 改变了以前脏、乱、差、小的恶劣形象。
——加快了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步伐。预计在“十一五”期间, 全区煤矿设计能力在30万吨以上的矿井达到516处, 占矿井总数的85%, 设计能力达到5.77亿吨, 占总设计能力的98%。其中年设计能力在千万吨以上的矿井就有14处, 占矿井总数的2%, 但是设计能力高达2.19亿吨, 占设计总能力的37.2%。
我区煤炭工业在又好又快发展中有以下几条值得总结的基本经验。
(一) 有一条清醒的思路。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深化煤炭经济体制改革, 淘汰落后生产力, 调整产业结构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中, 结合我区国有矿市场份额小、自身能力弱、运输距离长的实际, 引入大集团兼并重组, 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对民营集团予以扶持、鼓励, 通过股份制改造, 整合工艺落后、浪费资源、能力偏小的煤矿, 使其走上做大做强的路子。对技改整合无资金、生产能力无规模, 安全生产无保障的煤矿, 予以坚决的淘汰关闭。正是有了这条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 才使得全区煤炭工业走上了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有一套得力的措施。
在资源审批上, 向大集团、大企业倾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要求企业配套建设就地加工转化项目, 实现煤炭外运和就地转化加工各半的目标;在整合技改和关闭上, 制定标准、规定时限等办法, 强力推进。由于措施得力, 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为煤炭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有一支狠抓落实的队伍。
从企业层面上, 舍得投入,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 技术新、装备好、人员素质高的煤矿, 走出一条机械化、现代化的煤炭工业之路。
在政府层面上, 加大监管、监察力度, 分片包矿, 为合法煤矿生产建设监督服务, 联合行动、综合执法, 关闭非法矿井, 打击盗采煤炭资源的行为。
概括改革开放29年来煤炭工业发展的道路, 实现了由人财物、产供销的计划经济向公司化、股份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有水快流、遍地开花, 浪费大、环境差、事故多, 向规模大、节约型、环境好、事故少的集约型转变;由随意占用资源, 沿用落后方式向强化源头管理, 提高准入门槛, 采用先进工艺开采的转变;由采取单一行政监管, 事后处理事故, 向采取法律、经济、行政配套的监管、事前预防事故的转变。
三、保持我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设想
目前, 我国能源探明总储量中, 原煤占87%;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结构中, 煤炭占70%以上;能源消费总量中, 煤炭占68%左右。我国能源结构缺油少气, 以煤炭为主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而且随着油气资源的限制和价格上扬,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煤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突出。我区煤炭探明预查储量达6583.4亿吨, 比2003年增加4344亿吨, 占全国煤炭总储量14380亿吨的46%, 居全国第一。到十一五末期, 全区产能将达5亿吨以上。预计全区煤制油能力120万吨, 制甲醇能力1000万吨, PVC能力200万吨, 电力装机6000万千瓦, 煤炭就地转化能力大大提高。我区不仅成为国家的煤炭生产和调出的大基地, 而且是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的新典范。我区煤炭工业的基点定位已放在又好又快上, 如何坚持好字当先, 好中求快, 好为基础的原则, 还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 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在统一思想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树立理念中创新理念, 转变陈旧的煤炭工业发展模式, 例如由依靠煤矿数量多增加产量向压数量、上规模、上水平的产业升级转变;由依靠产量增长而增收向洗选加工、增加品种增效益的产业优化转变;由依靠单一采煤向电、油、化工的转变;由沿用落后工艺、浪 费资源, 急功近利向注重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者素质, 注重节约的产业优化转变;由依靠单一行政方式监管监察向依靠经济、法律、行政协同互动监管监察转变。
(二) 抓好规划, 合理布局。
做好全区煤炭新资源开发的长远规划, 根据不同的赋存条件, 周边环境, 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建设规模、开发方法、开采工艺、就地转化和安全生产的标准。坚持规模起点高、装备技术领先、开采工艺先进、矿井本质安全的原则, 在新建煤矿之初, 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适合大规模、露天开采的地区不再批准建设小型煤矿, 对正在开采的小煤矿进行技改整合, 优化升级。
(三) 强化基础, 保障安全。
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 安全工作的好差既是对煤矿管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检验, 也是对煤矿是否坚持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的检验。要想做到安全生产, 首要的任务是强化基础管理。其中煤矿负责人的管理能力、环节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自保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不仅装备要到位, 对人员的培训更要到位, 只有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才能使先进装备充分发挥作用, 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安全生产得到可靠保障, 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可靠的基础。同时, 煤矿要实行完全成本, 将节约资源、环保绿化、破产转移、安全投入、生产勘探等开支, 在成本中完全列支。
(四) 淘汰落后, 巩固成果。
客观上讲, 尽管我区已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矿井任务, 保留的煤矿大多数进行了技改整合, 提高了档次。但是, 在保留的煤矿中, 仍存在一批剩余储量不多, 残采复采工艺落后, 整合做大条件不够, 安全状况不能保证的煤矿。在这些煤矿中, 出现了假技改、假整合, 真生产、真盗采而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现象。这些煤矿严重影响了我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 而且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格格不入。因此, 要把这些矿井作为重点, 严格监管、监察。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凡超层越界盗采资源的;凡对安全隐患逾期不改的;凡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且无能力整改的;凡资源枯竭而冒险残采矿井仍然要继续予以淘汰关闭, 巩固我区煤炭工业的大好来势和长远发展之势。
(五) 加强服务, 营造环境。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8
关键词:十七大 科学发展观 时代背景
0 引言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十七大精神,这一句话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各方面内容,都是围绕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总纲展开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认为有必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5]。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是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根本依据,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立论基础。
2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大之后,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跨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十七大报告从8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①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规模过大,消费需求相对不足。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在25%左右,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59.8%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0%。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②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较大,服务业比重偏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③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资料表明:198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1.82:1,到2006年达到3.3:1。区域发展差距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东部地区的广东生产总值从10741亿元增加到25969亿元;而西部的青海从264亿元增加到641亿元。④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3]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和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代价很大。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5%.经济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不计代价发展的恶果不断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远远超过环境容量。2005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正式对外发布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环境品质的“环境可持续指数”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的体制性障碍,主要是指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问题。主要有:①金融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②财政体制仍存在体制性障碍;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缓慢;④要素价格机制改革滞后;⑤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⑥第六,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⑦非公经济发展遭遇“玻璃门”;⑧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⑩垄断行业改革滞后。[4]尽管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体制性障碍使得一些深层次矛盾难以有效缓解,并且逐步积累起来。这些体制性障碍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3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比如,2001年至2003年,中国10%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下降2.4%,全体劳动者的总收入只占GDP的15%左右,比印度还低。另外,据权威机构统计,在我国的城镇居民家庭中,占总数10%的高收入家庭拥有居民家庭总财产的将近50%,而占总数10%的低收入家庭拥有的财产还不到居民家庭总财产的5%。[1]
2.4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未改变。比如,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将近70%,但花费的卫生费用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3%,7年内平均每年下降两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0年,全国新增卫生经费投入中只有14%投入到农村。
2.5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明显存在,特别是公共权力的行使缺乏应有的监督和制衡,致使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至今没有从根本上被遏制。同时,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等消极现象也比较严重,行政成本很高,行政效率很低。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约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却增长了87倍。日本、韩国、欧洲、北美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只占政府支出的1-2%,而我国则高达46%。
2.6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电视、电影和各种文化娱乐形式空前普及,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期望值越来越高。同时,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一些格调低下、庸俗腐朽的娱乐方式比较流行。作为人类文明优秀传承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不少地方和领域远没有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2.7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现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但各种利益群体的差别和分化也越来越明显,社会建设和管理有不少漏洞。
2.8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5]
3 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参考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也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相反,世界发展遇到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得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所推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参考文献:
[1]如何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宁夏日报.2007年11月23日.
[2]张宗云.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海峡通讯.
[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重庆日报2009年11月19日.
[4]吴敏.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阐述.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学报2007年10月28.
【十七大专题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十七大学习心得12-07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07-12
个人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11-16
十7大报告精神学习心得(十七大)06-12
学习十七大报告个人心得体会07-23
学习十七大新党章心得体会11-13
学习十7大(十七大)心得体会-法院08-16
学习党的十七大之心得体会12-05
铁路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12-05
大学生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及思想汇报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