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2024-11-06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共8篇)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篇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参 赛 须 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确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校党委宣传部决定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

参赛方式: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班团支部要组织本单位教职员工和学生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及其它学习宣传材料,积极组织本单位师生参加。

答题方式:竞赛试题共105题,其中100题为不定项选择,5题为简答题,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填写一张有效答题卡(答题卡复印或打印均有效),答题时须用黑色笔将竞赛答题卡上相应的“○”涂成实心“●”,简答题可答在答题卡背面或另附纸答题,并写清楚姓名、单位、学生班级及联系电话等。

截止日期:竞赛截止日期为2008年4月7日,由各基层党组织统一交回师生答卷,参赛者个人也可以自行交回答卷,答卷请交至教学主楼五层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联系电话:3922029。

奖项设置:本次竞赛设优秀组织奖5名,个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个人奖设置根据答题情况通过抽奖方式产生,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将在《中北大学报》和中北大学新闻网上刊登,并予以表彰奖励。

党委宣传部 2008年3月24日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时间是

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0月l5日 C、2007年11月1日 D、2007年11月11日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主持开幕式的领导同志是

A、胡锦涛

B、江泽民 C、吴邦国

D、温家宝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的领导同志是

A、胡锦涛

B、江泽民 C、吴邦国

D、温家宝

4、大会主题提出要高举的旗帜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党的十七大应出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共有多少人 A、2237人 B、2250人 C、2270人 D、2280人

6、什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和谐社会 B、实事求是 C、科学发展

D、改革开放

7、什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

B、社会和谐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

8、什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科学发展

B、社会和谐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

9、党和国家到二O二O年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和谐社会

B、实现科学发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10、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实现科学发展 C、建设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11、十六大以来的五年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以下哪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和部署

A、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制定“十一五”规划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A、百分之十 B、百分之十以上 C、百分之十以下 D、百分之二十

13、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取消的税种有

A、农业税 B、牧业税 C、特产税 D、个人所得税

14、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扎实推进了什么建设

A、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C、思想道德建设

D、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

15、十六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

A、一百万

B、五十万 C、八十万

D、二十万

16、我们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A、一九七六年 B、二〇〇〇年 C、一九九三年 D、一九七八年

17、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

A、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B、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C、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 D、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18、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以谁为核心的

A、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 B、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 C、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D、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

19、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以谁为核心的A、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 B、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 C、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D、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

20、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以谁为核心的A、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 B、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 C、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D、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

21、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什么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

22、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科学发展

2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什么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A、对外开放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 D、社会和谐

2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和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25、在当代中国坚持什么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6、在当代中国,坚持什么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科学发展观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什么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29、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A、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D、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科学

B、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3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经济建设 D、统筹兼顾

3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改革开放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3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深化改革 B、又好又快发展 C、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兼顾

34、科学发展观是

A、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和谐 C、开放

D、改革

36、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造福人民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7、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什么样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平衡 D、生态良好

38、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

A、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B、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C、解放思想的致胜法宝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39、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B、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C、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国之本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0、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B、解放思想的致胜法宝 C、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D、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贯主张

41、什么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C、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发展 B、社会和谐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44、我们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什么奋斗目标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C、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5、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加快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6、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支持

A、前沿技术研究

B、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基础研究

47、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要

A、以市场为导向 B、以体制为主体 C、以政策为导向 D、以企业为主体

48、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要产学研相结合,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

A、学术成果转化 B、知识经济转化 C、经营资本转化 D、现实生产力转化

49、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国家将成为

A、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B、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C、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D、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5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

A、“十一五”期间 B、2020年 C、今后五年 D、2010年

51、促进经济增长的几个转变是指要由

A、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主要依靠城市经济增长向依靠农村经济增长转变

52、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3、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建立的长效机制是

A、以农促工

B、以工促农 C、以城带乡

D、以乡带城

54、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要

A、以促进企业规模发展为中心 B、以扩大县域经济的领域为中心 C、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D、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

55、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是

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D、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6、目前我们提出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特点是

A、讲科学、讲技术、讲民主 B、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C、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 D、讲党性、讲原则、讲团结

57、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要发展

A、清洁能源

B、煤炭能源 C、土地资源

D、可再生能源

5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大对哪些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A、革命老区

B、民族地区 C、边疆地区

D、贫困地区

59、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包括

A、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0、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提高哪些行业的竞争力

A、服务业

B、银行业 C、证券业

D、保险业 61、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建立健全

A、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B、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C、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D、现代金融体系

6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要完善什么样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内外联动

B、互利共赢 C、安全高效

D、和平共处 63、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

A、促进全面开放

B、深化沿海开放 C、加快内地开放

D、提升沿边开放

6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持和完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5、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提高党的

A、独立执政水平B、科学执政水平C、民主执政水平D、依法执政水平66、社会主义的生命是

A、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政治协商

D、人民民主 67、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68、健全民主制度,要保障人民的

A、知情权

B、参与权 C、表达权

D、监督权 69、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理念

A、民主法治

B、团结统一 C、自由平等

D、公平正义 70、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

A、自我管理

B、自我服务 C、自我教育

D、自我监督 71、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A、对政府实行民主监督 B、对党组织实行民主监督 C、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D、对党员实行民主监督 72、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A、设施齐全

B、管理有序 C、服务完善

D、文明祥和 73、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

A、统一

B、尊严 C、严肃

D、权威

74、要贯彻什么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7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建设什么政府

A、领导型

B、管理型 C、知识型

D、服务型

7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要健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哪些制度。

A、质询、问责 B、经济责任审计 C、引咎辞职 D、罢免 77、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什么下运行

A、监督

B、阳光 C、服务

D、权威

78、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

A、实践特色

B、人文特色 C、民族特色

D、时代特色

79、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尚

A、男女平等

B、尊老爱幼 C、互爱互助

D、见义勇为 80、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

A、中华文化

B、各民族文化 C、科学精神

D、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81、要加快推进以什么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A、和谐文化

B、民主政治 C、文化创新

D、改善民生 82、什么是民生之本

A、教育

B、就业 C、医疗卫生

D、社会保障

83、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什么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基本养老 B、基本医疗 C、社会救助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4、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是

A、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B、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C、解决台湾问题

D、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8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C、推动直接“三通”

D、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86、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包括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C、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

D、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87、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

A、快速发展

B、科技创新 C、改革开放

D、和谐稳定

88、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

A、民主精神

B、和睦精神 C、协作精神

D、共赢精神 89、中国将始终奉行什么的开放战略

A、和平发展

B、发展合作 C、互利共赢

D、独立自主 90、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国防政策,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A、防御性

B、独立性 C、扩张性

D、和平性 91、我们党现在拥有的党员数是

A、五千多万

B、六千多万 C、七千多万

D、八千多万 92、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之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B、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C、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D、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93、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是

A、党的建设

B、反腐倡廉 C、先进性教育

D、党内民主 94、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推行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B、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制度 C、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D、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制 95、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要坚持

A、民主

B、公开 C、竞争

D、择优

96、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要按照什么原则选拔干部

A、德才兼备

B、注重实绩 C、群众公认

D、领导信任 97、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

A、反腐倡廉建设

B、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党的理论创新

D、优良的党风

98、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形成

A、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

B、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C、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D、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99、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A、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B、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0、展望未来,我们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2、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科学发展观?

3、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哪些新的阶段性特征?

4、你认为我校或本单位本部门应当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在当前形势下,我能为学校科学发展做什么?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篇2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粮食流通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对新时期粮食工作提出的要求,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重点,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粮食流通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大是我党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连续几年增产,粮食形势逐步由供需偏紧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三大粮食品种实现产需基本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消费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加上全球粮食库存下降,总体粮价持续上涨使供求形势更加复杂。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受生产资源和市场供求的双重约束,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从长远上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党的十七大从全局性和战略性高度,再次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着眼于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为粮食流通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切实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到粮食流通工作中去,充分领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做好本职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首先,要不断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粮食财会各项工作。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粮食工作提出了要求,全国粮食局长会议进行了认真部署,明确了粮食流通工作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和农村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食自给水平等。这些要求重点强调了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做好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的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对粮食流通部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任务。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强调,今年的粮食流通工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着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继续完善和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粮食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更好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认真领会中央对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的部署,继续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要准确把握粮食流通形势。

要促进粮食流通的发展,就必须站在粮食流通工作大局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粮食流通形势,不断提高对粮食流通工作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既要把握粮食供求关系的动态发展趋势,也要熟悉当前的现实情况,为粮食流通体制的完善和宏观调控打下基础。

二是要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认真按照中央关于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部署,抓紧落实促进粮食流通发展的各项政策。首先,工作态度上要求真务实。其次,工作方法上要积极创新。最后,要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三是要认真研究粮食财会工作发展思路。

一方面,要重视研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作为重点,深入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重视研究促进粮食宏观调控的有关财务政策,如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健全地方储备粮体系,以及粮食收购信贷政策等。同时,还要重视研究粮食财会的现代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粮食财会工作管理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财会工作,更好地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服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促进粮食购销和农民增收。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确定的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支持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发挥主渠道作用,满足农民粮食变现需要,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而且有利于粮食企业扩大粮食购销,搞活粮食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的遗留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稳定和谐氛围。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也是做好粮食流通事业的迫切需要。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明确肩负的历史任务,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过程中,切实将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创造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要妥善解决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认真做好下岗分流职工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协调落实支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有关财务政策,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一方面,要熟悉掌握各项粮食财务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用好、用足现有的各项财务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着力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粮食事业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加强与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落实有关财务支持政策,增加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按照好字优先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经济效益,为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就我国经济工作全局而言,坚持好字优先,就是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我们必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为实现我国经济工作目标做出贡献。国有粮食企业是我们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有力载体,要按照好字优先的要求,努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认真研究粮食流通领域的重点财务问题,更好地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服务。

一是要增强工作主动性。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观念,不断地完善工作机制,立足本职岗位,按照整体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要增强工作前瞻性。

粮食财会工作涉及许多方面,许多部门,如果不作前瞻性思考,没有超前意识,所做工作不分轻重缓急,那我们的工作就很难有成果。因此,要善于经常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粮食财会工作。

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

希望粮食财会部门的同志拿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中要少讲客观,多讲主观;少讲困难,多讲方法。要从具体执行向宏观指导转变,从被动工作向主动服务转变。只有这样,我们粮食财会人员才能更好地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服务。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篇3

会议首先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从各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近30年城市发展的成绩、问题以及经验,提出今后的方向和创新的任务。第二,梳理现阶段、今后时期城市经济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经济重大问题和下一个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第三,建立新时期城市经济理论体系和推进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的成绩、问题,今后的方向和创新的任务

周道炯: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城市面临的问题。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1980年代末,随着乡镇企业的起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模式以及“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与此相适应,我国在该时期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小城市人口占全國城市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大城市人口比重逐年下降。进入19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居民收入都步入快速成长的轨道,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在城市扩张和内部空间重组的双重作用下,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也造成了城市无序蔓延、耕地流失等问题,加剧了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2000年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这一共同的动力机制下,我国城市发展呈现出一些普遍症状:城市形态演化剧烈,空间聚集与扩散并存,水平扩展与垂直扩展并存;城市建设失控,生态压力巨大,水资源严重短缺,三分之二以上城市缺水,三分之一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环境品质下降;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较低的资源和能源效率、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许多城市在大规模旧城改造中,历史风貌和传统肌理遭到破坏;城市识别感不强,城市形象“千城一面”;城乡和区域收入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对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必然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进入一个新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时期。我们有必要对30年城市的发展和理论的前进进行认真的回顾,做出科学的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接受新的挑战,完成新的任务。

王茂林:

在探讨城市理论创新问题的时候,我想专门讲一个问题,我们政府工作怎样创新?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真正使我们的政府成为一个服务型,成为一个承担公共政策的政府。

第一个问题,首先是对政府的定位,到底这个政府是干什么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政府就是一个生产型的政府,或者说生产经营型政府。政府的80-90%的精力都在直接引导经济。政府去引导经济对我们发展中的国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正的政府责任没有体现。我认为政府首先是一个公共职能的政府,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确定了政府工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个问题,政府怎么管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建一个背一个包袱。煤气、液化气、自来水、污水厂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交给市场运作。要制定产业政策,包括产业布局这种全面的规划,为了实现你的规划,就是我们的政府,通过产业政策,通过经济杠杆,通过中介机构,逐步地把我们各级政府,特别是发改委这种直接审批的项目,除了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家重大的民生项目以外,一般的项目都可以是备案制。用经济杠杆限制它,这个项目是政府支持的,从税收、贷款各个方面优惠;这个项目是不支持的,不要给贷款,从税收方面进行限制,用经济杠杆来约束。光用行政命令管不行,现在私人资本占有相当比重,人家不听你的,你就用经济杠杆来对付。这样经济是不是就管不好呢?我看不见得,经济杠杆很好。

李京文:

我们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特点。第一,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接近世界水平,城市也比较多。我们现在已经有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而且这里面也有一些比较大的,发展比较好的城市。第二个特点是我们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很大,这些情况跟我们的区域政策也很有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也出现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城市发展在这个阶段很快,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资源和我们环境的承载力,很多城市的资源很紧张,环境污染非常厉害,水资源、土地资源都浪费得很厉害,这是出现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第二,由于城市化过程,我们的城市人口在大城市之间,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很大,也反映出我们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需要,除了不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以外,这些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他们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一些服务,如居住的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虽然表面上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但是实际上城市的发展是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内涵。表面上是城市,实际上很多城市本身还一半是农村,一半是城乡交错,没有完全发挥城市的作用,没有达到辐射或者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所以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的经济发展问题还是要搞清楚,而且政府的任务不仅仅是经营,政府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我们老百姓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上面,城市安全、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教育问题等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现在的城市化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多,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逐步地为我们的城市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朱铁臻:

我最近到了广东,广州佛山顺德区下面的一个小城镇让我非常受启发,就是它没有像样的生产行业,它没有森林,也没有木材加工厂,但是它是中国最大的家具市场。这里不生产家具,但是却是全国最大的家具市场;它不生产钢铁,它是全国比较大的钢材市场;它没有化工,但是它却有全国比较大的塑料产品市场。

这说明什么问题?就说明当今我们城镇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眼光不能仅仅盯住就是一个产业发展或者就是一个工业发展,而必须重视到我们整个三次产业的有机协调。尤其是现在我们的现代服务产业,怎么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么一个小镇,十万人,一年能够给国家创造的税收是多少?是13个亿。所以可以看出来我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我们未来经济中,它占的地位,它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我们要根据十七大的精神,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有一些新的思考。最近我承担了一个小课题,是研究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国家有什么特色的问题?

未来的城市发展,非物资产品的生产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少,服务型的产品生产比例会越来越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总盯着搞工业、搞生产,这是我们十七大报告里面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城市的发展要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们知识经济到来的情况下,要重视我们的知识、智慧、创意,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杨重光:

从城市经济来讲,目前城市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比如说城市土地经济问题,城市房地产发展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投融资的问题,城市交通的问题,城市金融的问题,城市生态建设的问题,城市区域规划等等问题。作为现代的市场经济和现代的城市经济,确实要非常强调城市金融,因为城市金融或资本对城市经济的方方面面的控制力是越来越强。现在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使住房的价格急剧升高,与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对于金融的调控水平非常有关系。所以今后城市的领导不能把握金融,驾驭金融,那么这个城市经济就很难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所以对于金融的研究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有金融的专家,我想应该在这方面显示出自身的一个特色,能够把金融问题研究得更好一些,也是为城市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倪鹏飞:

过去城市化的发展很有经验,但是根据研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总的来说不是很成功的。有一个数字,我们去年研究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吃惊的现象,现在全球城市化人口当中有1/3是处于贫困的状态,在发展中国家的这个比例更大。在这种情况之下,从全球的角度说城市化成功,在发达国家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不能说是成功的。中国过去的城市化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我们研究发现和全球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差不多。一个是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无业贫民,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许多国家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脱节,也就是说城市发展并不是通过产业带动来实现,大量城市的人口没有就业。

另外,从聚集的情况来看,我们说的载体和聚集的关系来看,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存在着浪费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新的道路。

钮德明:

从80年代搞大规划,这几年又搞区域规划,我深深感觉到京津冀这块地方后劲很大。从自然资源来说,这个地区有平原、山地、海洋、草原;從经济形态来说,有游牧经济、农耕经济、工业经济,还有后工业经济;从空间来说,长三角、珠三角发展余地空间狭小,环渤海天津、北京地区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利用;从人力资本来说,北京,天津、河北非常有优势。所以说总体优势,从长远来看,京津冀地区不要觉得一直落后在后面。我感觉主要障碍还是体制,并且有很多中央单位都集中在这里,这样一个交织的情况下,要把体制问题随着改革深入解决,自然它的后劲就发挥了。

梁本凡:

当前新型城市化道路要解决问题。一个是城内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进城的农民工怎么进行他们身份的转变、待遇转变、素质转变。第二个,城市化是跟产业结合的,城市的产业要实现升级转型。京津冀这个地方,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高度分离,北京已经达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河北工业化指数还是40%多,而且在北京和京津冀周围存在很大的贫困带,所以产业化的二元结构不是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是产业化的二元结构,要实现无缝对接和协调发展。第三个,现在城市的发展存在着特大城市很富有,中小城市很困难,所以我觉得城市的公共财政支出理论创新应该提出来。公共财政用之于民,以民为本,以民为先,城市的财政支出理论应该有一个统筹协调的问题。

陈世嘉:

上海要加快“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就是说,我们想把城市经济先进的东西推广给全国各省市、各部门领导决策,为全国服务。在改革开放中,上海这方面做的是很突出的。历史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推进的深度越深,上海这个城市的张力越大。现在上海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机遇,新的发展必须以服务全国为平台,更多地思考上海如何进一步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在进行综合开发改革试点那一天就开始克服全能型政府的弊端,打造公共服务体系。

今后时期城市经济关注的重大问题和重点研究课题

杨重光:

现在很多同志都提到了我们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我想这个提法是很科学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我们由工业化提出新型工业化,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既然是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动力,同样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推动的也是一个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已经提出来了,有一些机构也都在做研究,但是我想仅仅是一个研究的起点。新型城市化和我们传统城市化究竟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不同?新在哪里?是值得很好思考的。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几个关系需要加以考虑:

第一,我们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还是市场主导型的?

第二,我们的城市化是产业促进的还是规划带动的?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来讲,经济发展了,产业发展了,城市就发展了。但是我们很多城市可能都是自上而下,先抓规划,规划多少就是多少,有的土地规划出来了,但是没有切实地来进行建设,使土地浪费。

第三,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有的人提出来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特别是大城市,除了这个好像就没有城市化的道路可走了?我们的城市化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我想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既可以是大城市也可以是小城镇,这样的例子很多,江苏的华西村、广东的一些农村,现在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只是体制上还有一些区别。

第四,是产业带动型的还是社会协调型?从形态上城市是一个孤岛,还是城市与区域共进的?

第五,是集中型的城市化还是分散型的城市化?我想我们既要搞集中型的城市化,也要搞分散型的城市化,太大了该分散就分散。在城市化当中,要考虑城市化的时代特点,要考虑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要考虑城市化的国情和具体的情况,所以城市化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要走出一个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这个道路走起来也是很艰难的,这和我们原来的城市化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小小的拐点。

张锋:

现在从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来看,应该说还是非常突出的,尽管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跟城市化的进程很快,应该说成绩还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就拿我们苏南来讲,基本上是全面实现小康了,但是太湖蓝藻的事件已经颠覆了这个概念,这是我们很有必要地来研究这些,这个课题也很大,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些工作。

一个是对江苏走过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认真的梳理,对于江苏要走的城市化道路要深入地研究探讨。我们江苏在发展小城镇上有很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光是大中小并不是找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我们沿海地区来讲,我们国家的区域太大了,不应该是只有一个统一模式,应该有各种特色模式。从我们江苏的情况来看,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再走原来自下而上的,而是要走协调大中小发展,多元化协调发展的节约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像江苏土地资源短缺得很,应该走一个节约化的城市发展道路,把生态的发展,生态的建设,有机地和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

倪鹏飞: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里面有几个方面应该强调,一个是要集中聚集,或者是说要紧凑型城市。因为中国的人口条件因素决定的,必须走集中聚集这条道路。第二个,必须通过产业来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和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必须先有产业发展,才有城市发展。现在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就把城市建设搞得非常好,城市建设它能控制,许多地方的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都是搞房地产,通过这些把所谓的GDP上来了。再一个,我们的农民工的问题,就是迁而不转。总的来说,城镇化从农民变成市民了,无论是就业还是社保,都要有一个转换,包括文化方面的转换。再一个就是城乡双赢,中央也强调得非常多,各地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一定要探索走出一条城乡双赢,而不是城乡双输的道路,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依靠市场,一个是政府的转移支付。

李树琮:

如何研究探讨行政区划改革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问题,我觉得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所指的区域经济,应该是经济区域的区域经济,这才是真正的区域经济,但是根据我们国家的现实来看,我们所研究的区域经济,实际上只是城镇区域的区域经济,市场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作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陈光庭:

城乡一体化是什么概念?是城乡一样化了吗?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大家都说现在我们进入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实际上我们的城市化有很多虚假的东西,我们虚假的城市化东西不少。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郊区,城市发展中把二元体制解决了。过去有人反对提出“离土不离乡”,让农民到城市中生活,那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农民也没有在城市过多消费。所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这个特色并不是把农村并到城市里去。

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不要有民族的文化?实际上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几乎都是那种走西化的道路,我们在建设新农村也好,建设城市也好,如何表现民族文化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我觉得城市特色的危机没有解决,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是不是城市现代化就只有高楼才能表现?我们中国的城市特色到底是什么?中国的民族文化如何在城市建设中表现出来?十七大报告中对文化问题提了很多,号召我们要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所以我觉得如何在城市建设中来提高发扬民族文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王圣学: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我感觉城市经济理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还是以大城市为中心,或者以城市为中心,怎样处理好城市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其中一个就是大都市圈的概念,城市群的概念,现在比较有共识的就是沿海三大城市群。现在各地都提出很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包括河南提出的中原城市群,西安大都市圈等等。目前各个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很大,像中部郑州提出郑汴一体化的问题。由于西部大开发,陕西这边最近也在搞一个城市群的问题,搞一些讨论和调研。如何继续发挥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处理好城市和区域的城市经济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重点。

建立新时期城市经济理论体系和推进城市经济学科建设

张巨功:

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作了全面系统阐述,这是对我们党29年来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结和升华。报告还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表述显示出,未来在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的思想理论成果,都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学会推进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创新也必将坚持这个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首次提出“人均GDP翻两番”,这深刻反映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新目标充分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表明我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了深化和拓展,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更加顺应民意。过去我们一直把民生问题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来写,在十七大报告中单独列出来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民生正成为我们党的工作重点。所以可以说,今后城市经济改革实践和创新应该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

杨重光:

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理论体系上来讲,要解决城市发展的理论问题。城市发展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城市究竟怎么发展?依靠什么来发展?它的模式是什么?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30年的经验,我们现有的城市发展,从理论上来讲,有几个方面:跃进式的发展、外力促进理论、内生自然增长理论、科技创新理论、区域带动发展理论、项目带动发展理论、产业集群聚集理论、地方新农村建设推动理论、模仿效法型理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根据中国的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这种发展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国内国际的环境,也要根据地区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所以城市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根据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推进今后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发展当中创造、促进城市经济学科的建设。其他还有一些理论,比如说城市产业理论,城市就业理论,城市财政分配理论,城市现代化建设理论、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市场体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我们从学会建设和体系建设方面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研究的还很不够,今后的研究任务还是非常重的。特别是搞学术建设的老师,今后给学生们讲城市经济建设,旧的版本可以参考,但是要有新的版本,要适合我们的时代特色以及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中国城市经济学,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更下工夫来探讨这些问题。

李树琮:

我们这个学科发展应该谋求与区域经济研究相结合的路子。因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是姊妹学科,谁离不开谁,研究区域必定研究城市,因为城市是区域中心,研究城市必定研究区域。而根据现在的实际来看,很多的城市就是区域,有城市,有地级市,有县级市,有诸多小城镇。有很多区域经济研究的问题,在城市经济的理论研究中都有体现。比如大都市圈,京津冀或者环渤海,大都市圈实际上是城市经济的研究范畴,也是区域经济研究的范畴。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问题都是属于大都市圈,不是那样的情况。

龙永枢在座谈会总结发言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和怎样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任务,做了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历代核心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这个报告,是我们学会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我们要把报告的基本精神和内容,结合中国城市经济实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次“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和体系建设座谈会”就是要我们进一步担负起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的任务,梳理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组织好研究队伍,分别拿出研究成果。

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并提出了切实的战略性要求。每个城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城市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城市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质的飞跃。城市建设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结合本市实际,为实现小康建设目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继续努力。

总的说来,十七大精神指导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概括成为几点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设,只有好,才有快。第二个转变,是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挥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有30%,而发达国家达到70%。同时我国的科技依赖程度超过50%, 而发达国家不过5%。从50%到5%的转变对我们经济发展来说,任重道远。第三个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中具体提出要求三个转变:一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有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例如,我们外贸依存度达到6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仅仅18%,和20%。据有关测算,我国在以单位GDP产出能耗作为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若以日本为1,则意大利为1.33,法国 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这三个转变的文章,也是我们要努力研究的。第四个转变,是从单纯生产型城市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我国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切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节能节减排是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选择。第五个转变,是经济发展评价标准从实现GDP总量提高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转变。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目标的根本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最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扭转收入分配向两极分化的趋势。第六个转变,是建立一个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消费价格上涨和资产价格和高位攀升,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篇4

通 知

各年级班主任: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践行者,学校团委拟在全校班主任教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知识竞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竞赛内容

十九大报告及共青团的发展历史,更好的领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大精神。

三、竞赛方式

知识问卷,20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

四、竞赛时间

2017年12月25日—12月29日

五、奖项设置

问卷成绩优异者发放奖品。

濉溪县新城中心学校团委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篇5

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教育在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占据的篇幅不多,但份量极重。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感到深深地振奋和感动。我认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传递着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爱,因此,使我们感到肩负着光荣的使命、神圣的责任,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将发展教育作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条提出,不仅体现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同时赋予了教育以改善民生的重任。温家宝总理早在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谈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展、在构建和谐社会、在促进教育公平当中的重要作用。这次会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因此,从十七大报告中可以看到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扩招政策。《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规模稳定在800万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增加财政投入,教育部、财政部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的投入。三是制定了国家助学金资助体系政策。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受助对象为所有农村户口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7年入学的学生开始享受资助。

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职业学校要认真思考如何发展,怎样办好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苏州市位于长三角的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在这里集聚,传统制造业迅速改造,IT产业和机电制造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2006年,全市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4.4%、18%和24.5%,2006年实现GDP48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0.2亿元,全部工业产值1.53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16元。面对这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显重要。

在讲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苏州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才,更需要大批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苏州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创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1、技能型人才短缺及其职业能力的不适应,使企业反映强烈。据调查,全市2005年底户籍总人口607万人,流动人员约259万人。各类从业人员总数约为520万人,其中70%、约近370万人为一线熟练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其中在工业和三产服务从业的人员近300万人。据近年来对企业的抽样调查,从数量上分析:机电类企业一线劳动者只满足需求的三分之一;从质量上分析,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化、宽基础的具有现代综合职业能力的劳动者比例甚低。

2、从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足鼎立”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创业人才的匮乏及其职业能力的亟待提高也相当突出。如今,苏州经济不仅已经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在国际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还实现了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目前,苏州成为全国第五个私营企业户数超过10万的城市,但目前苏州的民营企业主要是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不多,著名品牌不多,叫得响的企业家不多。

3、大批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流动人员亟待提高职业能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劳动力已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到2005年底止,原有的190.51万农村劳动力已有79.04%向非农产业转移,分别流向当地办的各类工业企业、旅游业、建筑业和各类公共服务业,其中一部分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和外地来苏打工的流动人员一样,也面临着操作规范、职业安全、“四新”技术、质量品质、环保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否则很快将成为新的失业大军。

三、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1、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合格的公民,更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2、必须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离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还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我们职教人长期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职教办学理念,并以此指导学校的专业设置、技能培养、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后勤服务,也唯有如此,才能在职业教育的天地中有所作为,使我们的教育让老百姓满意,让职业教育真正承担起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针,落实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中职学生现状(入学成绩低、学生情绪低、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子女多,用人单位要求高、家长期望高等问题)“关心、尊重、服务、教育”每一位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培养文明风尚,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同时突出职教特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训练,使职校学生成为“人人有技能,个个受欢迎”的“德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一人能就业,全家都幸福”的目标。

(2)要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国家助学金资助工程,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继国家取消农业税后的另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最直接体现。作为这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受益者,我们学校一定要管好用好这笔资金,让每一个受助学生和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爱。

(3)加强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贴市场开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实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体现职教特色。

(4)积极为行业、企业、社区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广泛开展各种培训,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社会和谐而努力。

四、加快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观念,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产业竞争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突出贡献,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是培养人才的观念,职业教育就是创富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继续搞好“南北合作”,为苏北新增劳动力转移,为实现全省实现充分就业作贡献。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要加大投入。政府应切实担负起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从均衡普教与职教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强化统一领导。如同中央建立七部委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包括教育、编制、财政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统一领导,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编制、经费等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政府对职业学校的编制、经费等出台相应的政策,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结构优化、推进职业学校的重组和优化。

3、打造精品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学校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职业的名称和内涵也不断变化。职业学校要敏感地捕捉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对现有专业进行取舍、调整、重组、整合,及时开发新的专业,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就业需要。继续开展评选示范专业活动,每个职业学校都应有2-3个社会认可的、对其他学校有示范作用的精品专业。

4、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要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教理念,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了解和分析本专业企业生产的实际,课程设置要与企业生产相衔接,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职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由政府作为主要出资方,吸引企业和民间资金的注入,按照我市职业教育的格局,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办学要求、贴近实际的实训基地,建立基地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机制,由教育部门统一调配,实施两级管理,为学生提供现代化、高质量的实际操作场所;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放生产场地,为职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方便条件。

6、校企合作,拓宽渠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学合作,科研合作,招生合作、就业合作等。教学合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把学校设立在工厂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二是把工厂搬进学校的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要鼓励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训数量,确定人才培养课程结构,确定专业设置门类,确定专业能力体系标准,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学校的实训中心要按照职业工作环境来设计和建设,使学生和教师从与实际生产、服务完全接轨的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职业工作场景的影响,营造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顾客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进一步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和“双师型”师资的比例。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篇6

汇报材料

某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汇报材料

某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汇报材料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公路分局按照中央、江西省委、市委、公路局党委、县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实,使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形成高潮。现将情况作以下汇报。一、十七召开期间,公路分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收看收听十七大盛况,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

记的报告和会议精神,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机关股室坚持每周二、五下午学习;养路队坚持每周二、五利用工余时间学习。1、10月29日,公路分局党支部七名支委成员参加分局学习中心组学习修改后的新《党章》。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党章中做到四个带头:一是带头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党章原文,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带头遵守党章,履行职责,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使党章要求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三是带头贯彻党章,让党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四是带头维护党章,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章权威性。在全分局党员中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形成高潮。2、11月6日,召开股室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专门组织学习了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开幕式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

会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积极发言,畅谈十六大以来我国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和丰硕成果;十七大召开对我国改革发展十分重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卓越成就;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更加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3、11月9日,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首先学习了十七大精神。题为:《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坚持”与“发展”》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领导干部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提高了认识,以十七大精神和党章新要求开展了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全面加强。4、11月20日,召开了机关全体人员心得体会交流会。会上,首先学习了十七大精神,题为《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到会人员积极发言,交流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后的心得体会;分局领

导对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和要求。

二、充分利用公路载体,通过《公路》内刊、学习栏、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和向新闻媒介投稿等形式,大力宣传十七大精神。在地级以上新闻用稿6篇;办学习专栏一期;在电视台播放《公路分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总动员》新闻一条;张贴宣传标语16条;在《公路》内刊办“欢庆党的十七大、建设新公路”专刊一期;党员干部写心得体会文章16篇。

三、11月19日至25日,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要求,公路分局“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和‘五同五帮’活动”。年青干部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深入到居委会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和为期一周的“五同五帮”活动,即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提高致富本领、帮助找到发展路子、帮助提高文明素质、帮助建强战斗堡垒的“五同五帮”实践活动,取

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宏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精神,深入群众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此次活动,公路分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帮助村民发展旅游业,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二是,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居委会活动;三是,为该居委会的贫困送去钱物,帮助其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四是结合本行业特点,开展了《公路法》等法律法规的知识宣传讲解,增强了旅游公路沿线,人人爱路护路的意识,促进了公路、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新农村的建设。

四、为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公路分局专门下发了文件,从以下四大方面进行了强调和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

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以其丰硕的成果和卓越成就,在党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回答了不起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报告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能者多劳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物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集中全党智慧、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大会通

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贪生怕死、加强和改进党的那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我们公路干部职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带根本性的长期任务。全分局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在全分局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确良热潮。

2、抓住实质,掌握精髓,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是深入

学习贯彻十七七大报告,尤其要在学习报告原文上下功夫,在全面准确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力求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学习中,要紧紧把握七个重点:一是要深刻领会报告阐述的大会主题,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二是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三是要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增添新的活力。四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五是要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加自觉地

埋头苦干、开拓奋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放是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七是要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3、学用结合,注重实效,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各养路队、机关股室要充分利用每周二、五学习日,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十七大精神,做到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并认真撰写好学习体会文章和心得笔记。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当前我分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结合,与公路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消除影响我分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分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分局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明确公路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奋斗目标,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大开放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切实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民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与职工群众同享,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学习贯彻

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要通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全分局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激发的热情引导到做好当前3生产工作中来。一是对照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抓好全面完成目标管理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业工作管理,认真做好迎接全年工作检查验收。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共建和谐平安环境。

4、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分局党支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直范,结合工作实际,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宣讲好十七大精神。政工股要把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要充分利用《公路》内刊开辟十七大专版;在学习宣传栏中开辟十七大专栏;购买、印发十七大学习宣传资料下发给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养路队、工地宣讲、辅导等方式大力宣传十七大精神。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 篇7

十七大继承和发扬了我党一贯的求真务实作风, 再次向世人郑重宣告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 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 我认为, 十七大的伟大功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了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

二、通过了党章修正案。

三、平稳顺利地实现新老交替。

四、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绩之一:

十七大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 是十七大报告的政治基调, 他的关于“旗帜”、“道路”、“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四个一定要”等等重要思想, 核心内容都在十七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旗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最根本的也在于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学习十七大报告, 要深刻领会“五个深刻理解”:

1、深刻理解主题

十七大的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这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继续解放思想是思想保证 (也称之为“一大法宝”) , 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 促进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

2、深刻理解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至今已30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在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经验, 即“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进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工程结合起来。

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是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来总结和概括的。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是以摆脱贫穷落后为出发点、以实现民富国强和共同富裕为归宿、为十几亿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进程。经过30年来的不懈奋斗,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 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也是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表明, 我们党既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的党, 也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党。这十条经验, 都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回答了当代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

3、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重大部署

我们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 也就是建党100周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因此, 我们要在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下, 全面落实一系列的重大部署, 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5、深刻理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 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加深理解, 认真贯彻落实。

功绩之二:

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 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 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 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既保持了党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又实现了与时俱进。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党章, 必将更好地发挥规范和指导我们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作用。

功绩之三:

党的十七大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 选举产生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是一个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深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中央领导集体, 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核心。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 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后继有人。

功绩之四:

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坚定信心, 埋头苦干,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明显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 原原本本地学习报告、党章及文件, 把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过程, 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工作的过程。

摘要: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十七大的伟大功绩, 并指出应把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作为提高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篇8

在过去一年里,全市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在市委领导下,在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党史研究、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宣传教育、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和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围绕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市委工作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怀着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党史工作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全市党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学习好、领会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要增强旗帜意识,承担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尽艰辛开创的,来之不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在这面旗帜上,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伟大实践的宏伟进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路程,也反映了近代中国16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下求索的艰难历程。

我们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识,必须理清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把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一种科学的追求,是远大理想与现实努力的结合点,是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反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旗帜意识才是有来源、有根底的,才能真正激发起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全市党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旗帜意识,在党史研究中贯穿和深化旗帜意识,在党史宣传中传播和普及旗帜意识,这是党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要增强大局意识,承担起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时代责任

事实雄辩地证明,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是活力源泉。只有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因此,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服从于这个大局,自觉地服务于这个大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我们深切地感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年前,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和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实践过程。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和日益复杂的情况面前,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显现出来,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大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总结概括了“十个结合”,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精髓。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善于向历史求索智慧,善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大局,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方向。全市党史工作者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自觉地把党史工作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三)要增强发展意识,承担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发展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因此,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四位一体”的总體布局。当前,上海正按照这个总体布局,按照中央“四个着力”、“四个率先”的要求,努力建设“四个中心”,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史工作也要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服务于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历史借鉴、经验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要增强阵地意识,承担起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政治责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党史部门的工作领域和思想阵地。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经济日益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民生日益改善的事实是无法抹煞和篡改的。我们要充分认清党史工作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通过客观、真实的研究,把历史的想起告诉大家,把好政治关、史实关,守好阵地,切实履行好党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史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在党的建设方面,要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有益的史鉴

上一篇:家具行业检测人造板板材的甲醛含量方法下一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