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2024-05-23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通用12篇)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1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行业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国家局党组成立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成果,加强行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在国家局机关以“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为载体,在行业以构建“两个至上”进班子、进岗位、进制度、进流程长效机制为载体,在基层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创建优秀基层单位活动紧密结合,使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富有特色。在12家单位开展创先争优试点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行业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2

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李毅中部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等。与会人员围绕通信管理工作大局, 交流了学习体会, 一致认为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王钢要求全局干部深入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结合全省通信管理工作实际, 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要将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 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论述, 把握发展机遇, 明确通信业的发展方向和今后通信管理工作的任务。

二是要认真总结行业“十一五”发展的经验, 科学谋划“十二五”。在总结经验基础上, 深入分析行业面临的形势, 围绕中心工作, 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进一步提高指导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科学编制《四川省通信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个特点:要具有超前意识;要体现“两型社会”的要求;要准确定位, 将我省建设成为西部通信枢纽和西部信息高地;要做好与部省有关规划的衔接工作。

三是要继续大力推进共建共享工作, 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加大地铁、高铁、公路、大型场馆等重点场所的共建共享力度, 做好考核工作, 完成共建共享考核办法修订工作, 并建设全省共建共享资源管理系统, 力争使全省共建共享“数量上有提高、范围上有拓展、模式上有创新”, 把共建共享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起完备的共建共享体系。

四是要加快3G发展,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以无线城市建设为契机, 加快3G发展, 大力推进成都—台湾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工作;进一步细化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 积极探索三网融合条件下的建设、服务、监管模式, 建立高效的网络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资源共享、竞合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服务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广电等部门的合作, 促进网络和业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力争把绵阳建成全国三网融合示范基地。

五是要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农村通信相关任务, 加快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在年底前实现全省村村通电话, 乡乡能上网, 向省委省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也为全国“村通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是要继续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认真开展全省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工作, 继续做好藏区维稳等通信保障工作, 进一步提高全省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应对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要形成常态。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3

摘 要 反腐斗争形势严峻,党和人民对反腐倡廉形势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反腐倡廉的精神,抓好廉政建设要教育、制度、预防、监督、惩治和自律并重,形成反腐合力,才能牢固构筑拒腐防线,取得反腐倡廉新成效。

关键词 反腐倡廉 十七届四中全会 教育 监督 自律

一、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反腐倡廉是新形势的需要

建国60多年了,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些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从2009年度我国15名省部级高官落马的惨痛教训中,不难看到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加快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党对反腐倡廉提出更高要求

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确保党更好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地担当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3.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党中央坚决反腐、重拳出击的强大声势下,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在惩治腐败的同时,从腐败官阶越来越高,腐败款物金额越来越大,腐败幅面越来越宽等方面,也昭显了反腐败形势很严峻,腐败还处在高发期,还处在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上。

二、反腐倡廉的基本途径

1.强化教育,健全制度

强化教育以及健全制度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是从根本上铲除孕育腐败的温床的基本方法。

教育是育人的首选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放松了道德思想教育,暴露出一些人道德滑坡,心态不平,进一步昭显了教育的重要性。廉政教育是培养人们的廉政意识,增进廉政品德的重要过程。廉政教育必须采用多种方式,重在效果。廉政教育除了传统的上课等直接正面教育以外,还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丰富的教育形式,例如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教育,警示案例图片展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树立廉政典型,弘扬廉政精神。通过广泛有效的教育,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廉洁素质,那么,就增强了对腐败的自身免疫力。

仅仅用教育一种方法,由于教育的局限性,其作用毕竟有限。还要结合制度,强化预防效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矩,也就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在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行为准则在不同时期也不同;对于不同的人员也不同。现代中国,对于男性学生、男性公务员要求不准留长发,制度是通过约束,能让我们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将不同的事、不同的物合理处置的准则。

2.突出重点,强化监督

要着力健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监督工作有着教育宣传和规章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宣传没有强制约束力,制度的制订还只是纸上规定。教育和制度无论有多么完善,多么理想,如果落实不了,就失去了效果,那么教育就只是个形式,制度就只是个摆设,而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教育工作和建立制度,其最重要的生命力在于落实。

对于教育工作和建立的制度,是否能得到落实,不能完全依赖于教育和制度,必须发挥监督的特有作用。监督就是要对落实制度和教育的情况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就是要通过察看考证有否落实制度和教育精神,发现没有落实的给予督促,必须时追究相应的责任,从而使结果能达到教育工作和建立制度的预期目标。

监督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监督力量,发挥最大的监督作用呢?监督必须突出重点,抓住了重点,有时会事半功倍。历史证明,缺乏监督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监督必须突出重点人员、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环节,权重位高处往往是产生腐败的高发地带,这就是监督的重点所在。

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政工作是重中之重,纲举则目张。领导干部带领队伍前进,一般工作人员跟着领导走。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过硬,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领导干部是反腐倡廉的重点人员,领导干部吃苦在先,勤俭廉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一般工作人员哪敢妄自腐败,哪敢不遵守纪律?领导干部自身腐败,而要求一般工作人员清廉,效果可想而知。现在,党中央也越来越重视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建设,人民群众呼声最高的还是反对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这也是我国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提任干部也是重点人群。从实践情况看,不少年轻干部思想素质不够过硬,在年轻时刻苦奋斗,精神可嘉,可是一旦升了职,往往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沦为阶下囚,令人扼腕。原因在于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廉洁观。年轻干部防腐力弱,必须重点监督,及时提醒,将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是监督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部门。重点单位一般指掌握着重权的单位,掌握着经济实权的、行政执法实权的单位。每个单位均有重点部门,廉政监督的重点部门一般在涉及对外履行职责的部门,拥有实权的部门。

3.结合强制措施,加大惩治力度

有了教育、制度和监督,还不足以畏慑贪欲膨胀者,这些措施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强制力或者强制力度比较小。惩治腐败犯罪,是惩防体系的重要手段。综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廉洁工作做得好的国家、地区和时代,无不充分发挥了严厉惩治腐败犯罪和腐败行为的强有力武器的作用。

在我国,检察机关肩负着惩治职务犯罪的反腐败职能,必须加强科技办案,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公正廉洁执法,有效制服犯罪。必须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职务犯罪活动。对于情节严重的职务犯罪者,必须重拳出击,从重从严打击,才能有力打击腐败行为,才能震慑以身试法者,以儆效尤,才能有效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漫延。

4.提高自身修养,贵在自律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自律”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个真谛。

监督和惩治虽然有强制性,但是,监督和惩治也有局限性。监督工作再怎么强,也不可能做到时时处处监督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惩治力度再怎么强,也是事后措施。多少警示案例敲响了警钟,各方监督在不断加强,然而,仍然有那么一些人如飞蛾扑火,经不起诱惑而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乃至整个生命,懊悔莫及。

严以律已是抵御腐败现象侵蚀的首要防线。每一位党员,都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不断陶冶高尚的情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改造世界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真正做到自警、自醒、自律,崇德倡廉,牢固构筑拒腐防线,永葆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

当前,人民群众和时代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呼声振耳发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实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方法,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力量,标本兼治,取得反腐斗争的根本性胜利,使我国稳步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新浪网.我国去年15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创31年来年度纪录.2010.2.5.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4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

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十七届四中全会报道;在会后及时组织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决定》、评论员系列文章等;把学习全会精神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采取集中传达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系统把握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取得学习效果。

二、要营造氛围,认真做好宣传报道。

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准确、充分宣传报道,及时做好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决定》及相关理论文章、学习文章等的刊载、刊登工作及相关学习情况的后续报道工作。各单位要利用专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要及时总结,认真做好报送工作。

局党委要求各单位在高度重视、认真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的同时,及时将各部门组织学习宣传情况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反映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局党委。同时局党委要对学习过程中产生好的做法和经验予以及时上报县委宣传部门和通报表彰。

四、以学习活动,推进农牧工作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5

XX分局 邹XX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是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重要会议,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会议。全会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个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党的执政历程和执政经验,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当前党的执政形势和执政环境,高屋建瓴地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召开以后,我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学校集中学习等多途径的认真学习,理解,我深刻体会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研究和部署不断深化,执政能力在党的建设中从“战略任务”到“重点”,再到目前的“重中之重”。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其他政党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指导思想上,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总体目标上,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

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只有共产党才能在中国执好政、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把党的自身建设搞好。要按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对党的认识。树立奋发有为、艰苦奋斗,尽职尽责、敢抓敢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善于总结、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今后我将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6

精神”的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时间:2010年4月13日

地点:A1-20

3会议形式:发言和讨论

参加人数:45人

班级:经济0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此次会议不仅认真总结了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校团委的部署,我经济08班认真组织安排各同学们开展主题为“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团日活动。

首先团支书上台给大家介绍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内容,深入分析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必要性以及对我国接下来的指导意义让大家对十七届四中全会有整体的了解。

全班团日活动以宿舍为单位,自拟主题进行发言,413宿舍的姚奕芳同学重点强调的“反腐倡廉”,她说道要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416宿舍的田苗同学提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参加、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阐述了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认识,纷纷表露出浓郁的爱国情怀。台下同学踊跃举手发问,与台上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现场气氛异常活跃。这样同学们对全会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活跃的讨论氛围中,大家深切的感受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与我们息息相关,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接下来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经济08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7

本刊讯11月3日,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举行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钢同志主持, 通信管理局、专用通信局在家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

与会同志全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并开展了交流讨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钢指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正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了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必须要发挥好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就《决定》的起草背景、过程、主要内容、需要说明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深刻阐述, 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自觉做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要坚持好、实现好党的领导。《决定》提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深入学习掌握《决定》要求, 既要全面理解, 又要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 贯彻落实推进依法行政的改革要求。在学习贯彻落实过程中, 党员领导干部要紧紧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在工作中、生活中带头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为全社会推进依法治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与会同志纷纷发言,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生活经历, 谈了认识和体会。会议气氛热烈, 发言踊跃, 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8

[关键词]和谐;和谐文化;和谐理念;核心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和谐文化,它是支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运行机理,是体现和谐、和睦、和平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及人际关系和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不少人却感觉“幸福指数”降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精神上不健康的因素一旦导致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的身心和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但有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和谐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因此,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时候,以和为贵,和睦相处,使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做起,构成一个和谐社会。

(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建设的任务,同时也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认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努力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这样做,首先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培育自然资源能够自觉节约、自然环境能够友好相处的和谐文化。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是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样的深刻见解远远早于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出的惊世危言。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也应该包括人与自然友好相处这一非常古典又非常前卫的思想,并且应该在全社会努力普及这种文化理念,以此来约束我们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规范我们对自然的行为。

(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其独特的说服力和强大的劝导力有效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空前的深刻变革,必然导致处于不同经济形式中的利益群体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差异。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可以进一步形成共同價值观,有助于整合社会。

(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和平、和睦、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也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建设和谐世界是时代的呼唤。当今世界,亟需建构一个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以促进世界格局的公正、公平、平等、合理,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符合人类整体发展进步的趋势,又能满足各个部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合理需求,使全球化真正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共享的全球化。和谐文化提倡用和谐、和平、和睦的理念处理人类的各种复杂关系,包含着人类对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方向,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一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建设和谐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建立未来新型的国际关系与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注意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行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党的十七大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认同。

(二)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一度引起人们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帮”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近几年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让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合理的思想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优秀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目标前进。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中至少应该包涵三个“一”。首先是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利益决定我们会共同选择一个目标。其次,和谐文化应当有“步调一致”的理念。方向选对了,如果步调不一致也不行。再次,和谐文化应当有“统一指挥”的规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交响乐。一场交响乐的指挥只能有一位。没有这三个“一”的理念就谈不到和谐文化。“一”是主导文化。

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多种所有制并存必然决定多元文化同在。和谐文化之所以会在今天应运而生,就是为了开发多元文化的功能,发挥多元文化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和谐文化使和谐社会更加丰富多彩,和谐社会也在为和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那种处处强调一个样,一个腔调的做法,决不是和谐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也不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即使是实现了所谓“和谐”,那也是虚假的和谐,短暂的和谐。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有句古谚语这样说过:“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二)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和谐文化的建设,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单体上说,我国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性觉悟的人,这样才能贴近生活、切合实际,也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了。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润心灵的“润滑济”和“减压阀”。一部优秀的电影让人享受,给人感慨;一首好听的歌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乐,给人启迪。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着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建设和谐文化要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涌来。往小处说,它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往大处说,它对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

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已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诱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造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方法

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通过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许多形式和内容,但必须把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培育和谐的价值取向,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制度、道德的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固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涛.浅谈和谐文化建设.学园(教育科研).2012,(01).

[2]陶国相.和谐文化建设成当务之急.人民论谈,2006,(2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上,聚集全国各地朋友们为我们祖国庆祝生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壮观的群众游行,璀璨的国庆之夜,那些画面已经深深定格在我的心中,激起我无限的激情。当我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起,心里不由得燃起一股激情,祖国的强大令我骄傲,祖国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我班的叶液芙同学无论是看阅兵,还是看奥运,眼泪总是情不自禁涌出来,那一天,我又不是一样那么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吗?祖国,我为你骄傲。

这次国庆首都阅兵,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巨大历史成就的集中展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动了中国经济富强,创造了今天的“中国奇迹”。因此,在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继续高举中国共产党伟大旗帜,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与腾飞。借着这次难得机会,我们党员积极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琢磨其中的精髓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全会通过《决定》中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毫无疑问的反腐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近年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是为着人民谋利益的,而不是从人们身上谋取利益与财库。近年来,正因为反腐活动盛行,才让老百姓看到党员干部腐败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看多了,心凉了。这一切腐败党员离自己又是那么接近。

全会提出,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最近,我看新闻,看到关于东莞“南霸天”的“英雄事迹”。东莞黄江镇党委委员利沛钦从政20余年来,长期利用持枪威胁、武力打击、断水断电、欺诈勒索、强买强占等方式,霸占村集体土地,达全村地域总面积近4/5。他什么事都敢干,因此被命名为“南霸天”。非法侵占村民土地、雇凶绑架亲弟弟、私藏枪支弹药、持枪威胁乡邻、追杀副村长、扬言炸掉党代会……天啊,他不是一

个共产党员吗?天啊,他这种行为跟流氓又有何差别呢?通过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我相信这些腐败人员,无耻流氓终日会浮出水面,见光即死。

另外,《决定》第三部分着重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新时期新时代的新要求。党员要坚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我相信我站党支部已经掌握“学习型政党”的意义。十七届四中全会结束后,我站组织党员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内容与精神,真的受益匪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还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他认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党建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党建工作的成败。对于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和普通党员责任重大。我认为基层党建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的政党部门,应尽最大努力收集群众意见与建议,与人民群众近距离基础,了解民心,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我最喜欢我系学生党支部的每个月的民主生活会议,在会议上,不仅能拉近反映最近面对的困难有挫折,还能为党建工作出谋划策。作为一名党员,我会从自身做起,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青年,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10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符合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感受。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这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所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所创造的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地迈向‚十二五‛,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五年,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达11.4%、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能够胜利完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国家面貌,还将赢得更长时间和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五年,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2%和8.3%,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结束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了,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百姓才能获得更多福祉。

让人们尤为感慨的是,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从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到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我们共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是极为不易的。

实践经验弥足珍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就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

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为我们满怀信心迈向‚十二五‛提供了奋斗坐标。

放眼世界,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大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中又孕育着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发展的热情与愿望十分强烈,这些为我们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信心和实力的基础,蓄积了强劲的发展势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决定了我们再上新台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这是我国发展存在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不利条件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历史一再表明,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国家也可能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全党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朝着既定奋斗目标迈进。

机遇在前,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应当奋发有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我们就一定能够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不断向前。

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入贯彻,科学揭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回首过去,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和奋力推动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科学发展是实践和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都要求我们走科学发展之路,着力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着力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是我们在发展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就是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人民,人民群众才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主力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科学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就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定目标,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明确任务,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主要目标,明确了重要任务,绘就了一幅美好蓝图。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深入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了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关切和期盼,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实现‚十二五‛目标,定能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实践证明,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花大气力抓好落实。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主要涉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诸多方面。全面落实这些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既可以推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地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坚持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为我国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蓄积关键性战略实力。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六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面对即将迎来的‚十二五‛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绘就宏伟蓝图,为亿万人民共同奋斗指明前进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顽强奋斗、扎实奋斗、不懈奋斗,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全党同志要把它看得比泰山还重,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首先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全党同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委只有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好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心思放在抓好工作上,才能充分发挥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带头作用。归根到底,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百折不挠的工作意志、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结合实际贯彻好中央决策部署,就能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根本的就是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都要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为群众谋利益。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更加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我们必须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实现这些目标,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11

一、把握精髓,明确任务和目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了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贯彻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

(一)把握六条基本经验。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党执政60年来的六条基本经验。这六条基本经验是: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⑤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经验,是系统总结了党执政60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深刻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并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同时提醒全党,“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掌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首先,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四项要求:“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我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其次,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全会把党内民主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探索的发展目标。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并为此提出了“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使之更具生机活力,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所以,全会对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四)牢记四个“大兴”。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大兴”,以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同时,《决定》中对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都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的,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这些精髓,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学习和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加以应用。

二、对照精神,学用结合,指导实践

农发行系统特别是各级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按照全会《决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创新实践,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各级行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迎接新挑战和实现向经营强行转变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篇12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文化育警的显著成绩, 凝炼做好新时期文化育警的宝贵经验

“十一五”期间, 全局公安民警凝聚了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顽强拼搏, 奋勇争先, 在维护一方平安稳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整体工作全面跨越发展, 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五年来, 我们文化育警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更加”上:一是认识更加提高。把坚持文化育警方针作为一项主导性、全局性工作来抓, 形成了全局上下争做“警营文化之星”的良好氛围。二是措施更加有力。建立公安人才专业库, 成立专门机构, 为特长民警的成长、成熟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形式更加多样。组织开展节日庆典、书画摄影展、联谊会等活动, 让更多民警陶冶情操、砥砺品质。四是成效更加显著。形成了“团结向上、忠诚勇敢、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文化底蕴。

五年的不断探索、艰苦奋斗、干事创业, 成绩可圈可点, 经验弥足珍贵:一是文化育警可以凝聚警心。全局民警紧密团结在局党委周围, 关键时刻冲得上, 谱写了朝天公安维护稳定和服务发展的壮丽诗篇。二是文化育警也是素质强警。深入开展“大教育、大培训”活动, 民警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三是文化育警也是从优待警。全局上下把文化育警作为缓解民警压力, 激发民警活力的重要抓手, 实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战略导向。实践证明:文化似水, 润物无声;文化如钢, 力量无穷。

二、清醒认识当前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保障者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必将为公安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把“建设生态文明繁荣和谐新朝天”作为朝天区“十二五”奋斗目标, 必将为公安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支撑和发展动能。

(一) 站在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 积极倡导“文化也是战斗力”的理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公安机关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努力形成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公安工作大发展、大跨越。

(二) 站在战略的高度增强紧迫感, 努力在制度上、机制上、保障上取得突破。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要弘扬我国优秀法律文化传统, 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二要在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三要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发挥作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四要将警营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 站在战略的高度创新思路, 打造品牌, 满足群众需求。

要贴近实际, 组织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 热情讴歌公安民警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进一步密切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加强公安文化阵地建设, 构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公安人文环境, 营造有利于公安民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提高警营文化建设水平, 用群众最喜欢、最易接受的方式展示警营文化建设成果, 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安民警的认可度和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三、努力探索“文化育警”新模式, 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

(一) 以文化学习为重点, 着力提升民警的文化素质。

把打造学习型警察队伍作为根本任务, 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全警文化学习活动。要不断加大教育培训资金的投入, 积极鼓励在职民警加强学习, 不断进行文化“充电”和知识更新。

(二) 以文化熏陶为手段, 全方位营造文化氛围。

坚持文化育警, 必须在营造文化环境上狠下功夫。基层公安机关应建立阅览室, 订阅必需的报刊杂志。同时大力开展“五小工程”建设, 夯实警察文化的硬件基础。要营造优美、整洁的警营环境, 制定完善的内务管理制度, 使内务整洁有序, 警容风纪严整, 行为礼仪规范, 使每个民警时刻都能受到本单位特有的警察文化熏陶。

(三) 以文体活动为载体, 培育优秀团队精神。

应积极开展健康活泼的警体活动, 努力增强民警体质。要在全警健身活动中, 形成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浓厚氛围。同时经常举办警察文化活动, 以多方面展示警察文化的风彩。要通过举办警营文化交流、警营文化论坛、摄制专题片、组织征文活动、建设陈列室、荣誉室等, 不断把警察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四) 以亲民爱民为平台, 扩展警察文化发展空间。

由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和“警民亲”活动的内在要求所决定, 文化育警必须与亲民爱民相统一。所以, 应以塑造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为目标,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亲民爱民活动, 推出多种“人性化”的服务新举措, 使警察文化在警务活动中向社会延伸。由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五) 以文化创作为方向, 繁荣警营文化生活。

进一步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是顺应时代新要求、符合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举措。公安文化创作只有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反映公安民警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的点滴, 才能受到欢迎, 才能有繁荣兴旺的好局面。

上一篇:X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专题调研报告下一篇:学生们给老师的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