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2024-07-21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共5篇)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篇1

重庆永川区何埂镇有个新鲜事,新乡贤王其林乐善好施远近闻名,且善于处理邻里关系。该村就在他家里设了个“评理堂”,由王其林专门负责村民之间的各类纠纷调解。说也奇怪,村里领导有时都难以解决之事,一到这“评理堂”来,便迎刃而解。

达理通情,无位无权能管村中事;

疏财仗义,有诚有信常温邻里心。

(冯泽尧)

建业兴家,家昌业盛荣桑梓;

通情达理,理正情真服四邻。

(王仕新)

处事公平,邻里乡间皆认理;

为人正直,亲疏内外不徇情。

(苟国恩)

其乐无穷,修路扶贫积大德;

林深有序,排忧解困立丰功。

(谭定宇)

加瓦添砖,建设农村增锦绣;

扶贫济困,团结邻里促和谐。

(吴洪川)

(重庆永川楹联学会 供稿)

重修俞氏积礼祠堂对联 篇2

一、神龛联:

积厚功德,百世簪缨云赫奕; 礼循昭穆,千年俎豆荐馨香。注:

1、积厚功德:积:积累;厚:推崇,重视;功德:功业和德行。

2、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贵族。簪为文饰,缨为武饰。此代指本姓先祖尤其是他们中的高官贵族。

3、云:如此,这样。说,有。

4、赫奕:显赫,辉煌。

5、礼循昭穆:礼:祭神敬祖,表示敬意和隆重而举行的仪式。遵:遵循,按照。昭穆:a.指同一祖宗;b.泛指宗族关系。c.指宗法制度对宗庙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左为昭右为穆。

6、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7、荐:进献,祭献。

8、馨香:散布很远的芳香、香气;指用作祭品的黍稷;比喻可流传后代的好名声;也可引申为高尚,或比喻为德化远播。上下联开头分别嵌入“积礼”名字,与“积礼堂”相呼应。对联内容既概述本姓先祖的丰功伟绩和美好道德品行(如用“积厚功德”、“簪缨”、“赫奕”来赞颂),又表达本家族对先祖的无限敬重与缅怀之情。列祖列宗的英灵安放于新建的宗祠,他们在天有灵,会更满意,也定会保佑我们的。这真是:祠宇云蒸霞蔚,俎豆馨香,孙枝衍庆永蕃昌啊。

二、大厅柱联:

纵征西,猷御寇,廷玉封侯,旷世良臣钟浩气; 琰论易,丰兴学,曲园立说,千秋辈裔铸辉煌。注:

1、纵征西:指东西晋时的俞纵征西。纵,东西晋时代河间郡人。西晋怀帝时就任征西大将军(参见族谱第29页)。公元313年,纵随晋元帝迁到建康(今南京),成为东晋的开国元勋。这是俞氏历史上第一次进入江南繁衍成族的先祖。纵在皖南泾县战死,后被追赠兴古太守。

2、猷御寇:指大猷抵御、打击倭寇。大猷(参见族谱第30页),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濠格头村人,生于弘治十六年,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然而,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他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

3、廷玉封侯:指廷玉被追封为河间郡公(其实“公”比“侯”大,如“王公贵族”,但因人们习惯上称呼王侯,故对联中说“廷玉封侯”,实则廷玉被封为公)。廷玉,本名秀一,明代开国功臣(参见族谱第29页)。因他协助朱元璋建立了根基,被赠龙虎上将军、上护国、同知江南枢密院事。战死后葬安庆八卦门。吴元年十一月,追封河间郡公,谥(shi)武烈。廷玉有三子:长子通海(1329—1366年,族谱第28页),字碧泉,明开国大将。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追赠虢(guo,周朝国名)国公,谥忠烈。次子通源(?-1389年,族谱第30页),字佰川,明朝军事将领,封南安侯。季子通渊(族谱30页),字朝理,又字镜湖,明朝开国将领,封为越嶲(xi,县名,在今四川)侯。

4、旷世:历时久远;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旷:罕见,超绝;世:累世,世代。

5、钟浩气:即集聚浩然正气。钟:集聚;浩气:浩然正气。

6、琰论易:指俞琰(yan)精于《易》学。琰(1258-1324年),琰一作琬,吴郡(今苏州)人,自号林屋山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易学家和杰出的道教学者。一生熟读经、史、子、集,以词赋闻名,雅好鼓琴。琰尤精于易学,积平生之力,达三十余年之久,冥心独创,其论往往超过前人。著有《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外别传》、《易学纂(zuan)要》。曾精研道家学说,著有《阴符经注》、《玄学正宗》等。万方数据收录有当代高新满博士的《俞琰易学研究》。

7、丰兴学:指俞丰兴办学校。丰(1166年前出生)字应南,号云谷,宋代建宁(今福建)人。是宋代伟大的教育家和诗人。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1202年筑云谷书院,这是俞氏历史上第一次创办学校。丰在云谷书院中,广揽客家福建人,传播中原儒家文化。著有《云谷集》。

8、曲园立说:即俞樾(yue)著书立说。樾(1821.12.25-1907.2.5,参见族谱第30页),字荫甫,自号曲园,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近代知名学者、诗人陛云(参见族谱第32页)的祖父,也是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he)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后削职归乡,隐居“曲园”,专注著书立说,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所著煌煌巨著《春在堂全书》,共464卷,可谓著作等身。其内容涉及历史、经学、诸子、语言、训古、考据以及小说、笔记、诗词。《清史稿》、《清代七百人传》、《朴学大师传》等书中有俞樾传。有俞曲园纪念馆,坐落于杭州市孤山南麓,西泠桥南侧,原为俞樾故居,俗称俞楼,被誉为西湖第一楼。

9、辈裔:即一代接一代的后代子孙。辈:一批接一批地;裔(yi):后代,子孙。

10、铸辉煌:铸:造就、成就,不可逆转地形成。辉煌:杰出的,光辉灿烂的。

此联主要通过选取本姓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六位先祖(当然远不止这些)及其有代表性的丰功伟绩来颂扬先祖功德,用以表达后辈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上联从武、下联从文两方面,并用“旷世”、“良臣”“钟浩气”、“铸辉煌”等词语来赞美。我们祖先经天纬地的文才武功,谁不引为自豪?同时也表达我们后辈要继承弘扬先贤的伟大精神、再创辉煌的壮志豪情。

祥发长乐双头,开基拓业,瓜瓞绵长缘共氏; 宇启龙泉水口,繁衍生息,枝叶茂盛喜同根。注:

1、祥发:即发祥。显现吉利的征象。后泛指开始建立基业或事物兴起的发源地。

2、瓜瓞绵长:典出《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大意是在沮水和漆水的那边,是周族发祥的源泉;如瓜瓞一般藤蔓相继,子孙万代绵延不绝。瓞(die):指小瓜。绵长:也是形容多,连续不断;绵延久远。瓜瓞绵长:一根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连绵不断。联中引申为后世子孙繁衍昌盛。

3、缘共氏:缘:原由,因为。共氏:同一个姓氏。

4、宇启:即启宇。启:为开拓、开创之意。宇:泛指房屋,在联中指选择福地安居,开拓基业;也暗喻积礼公祠。

5、繁衍生息:即繁殖后代,以延续血脉。繁衍:逐渐地增多或增广;也作蕃衍。息:生长,生存。

6、枝叶茂盛:原指树叶和枝条很多、很密。此指子孙或同宗世系子孙繁衍昌盛。

上下联分别嵌入“长乐双头”和“龙泉水口”地名(因对联平仄要求用了古时地名),陈述了本族的发祥地望、直接衍源和迁移情况,也表达了对本支系先祖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以忠以孝以仁以义,忠孝仁义绵世泽; 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士农工商振家声。注:

1、忠孝仁义 忠:要尽忠。即对父母、家庭、家族、国家要尽忠。尽忠祖国是公民的责任。“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 也就包含着忠于祖国的要求。

孝:孝顺。晚辈要孝敬奉养父母、长辈。孝顺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国家尽忠也是大“孝”。

仁:“仁者爱人”、“广敬博爱”,就是“仁慈、仁爱”。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同情之心,不忍之心。也含有“友善”之意。“仁”强调创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义:即“行天下之正道”。孟子说:“义,人之正道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义是衡量人们思想行为的准绳。“义”从大处讲,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小处讲就是尊重他人利益。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主张宁可舍生,不可忘义。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倡导推崇“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

3、绵世泽:使先祖遗留的恩泽不断延续下去。绵:作动词用,使之延续。世泽:先祖遗留的恩泽。

4、士农工商:

典出《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也。” 士:读书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也指知识、道德传播者。农:农民,农业、粮食;

工:工人、工业,它含有技术、科技、生产的意思。

商:商人、商业、经济。士农工商强调的是要敬业,要勤奋,都很重要。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家庭也是这样。要富强,要富裕,要成功,就必须努力奋斗,扎根于勤奋,正所谓“富贵本无根,尽从勤中得”。

5、家声:家族世传的名声美誉。

此联分别从“德”(上联)和“业”(下联)两方面提出了要求。“忠孝仁义”和“士农工商”重复出现,意在期望子孙、族人要德业双磬,表现出家族重视伦理道德的风尚。这是我俞氏家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之一,也是我们繁衍生息,实现梦想的重要方面。

三、大门联:

河水流长,万派源宏,泱泱荡荡奔四海; 间关蓬发,千枝林立,郁郁葱葱盛九州。注:

1、万派源宏:意为河水源头深远,涌流万派。指万千条水流同一源头。此隐喻我姓氏支派很多,渊源深远。与“俞氏宗祠”一联相呼应。

2、泱泱荡荡:形容江水波浪滔滔,急速流淌,不停息。比喻我姓氏人的繁衍快且多。

3、奔四海:意为奔流四海。此比喻我姓氏分布很广。奔:奔流,奔勇,分布。四海:指范围很广。

4、间关蓬发:即间关蓬勃发展,形容山中林木茂盛,生机勃勃。比喻我本宗俞姓繁衍茂盛。间关:原形容旅途的艰辛,崎岖、辗转。此与“河水”对应,借代为山。此从一个地方{即黄坑水口)说我俞氏繁衍发展盛况。间:此作“河间”名用。关:可作地名用,有关山之说,如乐府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也有关河之说:泛指山河。如柳永《八声甘州》:“渐孀风凄紧,关河冷若,残照当楼”。蓬发:蓬勃发展,喻树木茂盛,生机勃勃。

5、千枝林立:即千万颗树密集地竖立着。隐喻我们水口俞姓宗支繁衍的人多。千枝:枝叶多。林立:密集地竖立着,形容多。

6、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隐喻我族发展兴旺生机勃勃。郁郁:草木茂盛。葱葱:草木青翠欲滴,十分茂盛的样子。

7、盛九州:分布全中国。喻我宗支人员分布较广,因以“奔四海”相照应,故之。盛:兴旺,即兴盛、旺盛;范围广大,含赞美之意,动词。九州:指中国。

此联以“河间”作上下联开头意在昭示“河间堂”堂名,说明我宗姓承上古,望出河间。全联采用隐喻、委婉等手法述我姓发祥地和名号、堂号及繁衍不息之盛况。下联与大厅柱联“宇启龙泉水口,繁衍生息,枝叶茂盛喜同根”遥相呼应。尽管有千支万派,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但我们都是同根同源,天下俞氏宗亲是一家。今天,我们的发展,千万不要忘了祖宗的恩泽,我俞氏子孙要固本思源,承继血脉,敦(dun)亲睦族,揆(kun)文奋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使我们黄坑水口俞氏族旺家兴,代代荣昌。

四、大门石柱联:

俞氏远源可溯轩辕,祖功卓立与山河同在;

宗祠新貌重光禹域,族裔绵延共日月齐辉。(源远流长)注:

1、远源:即源远,与下联“新貌”相对应,故之。

2、溯:本义是端直地逆流而上。此为追求根源或回想。

3、轩辕: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有“轩辕俞氏”之说。族谱说俞跗是轩辕“黄帝臣,善医”,因“有勋于帝室,帝赐姓俞”。也有“夏禹封俞姓”之说,夏禹是轩辕的第八代嗣孙。

4、卓立:耸立,不平凡。卓:超高,超,不平凡;立:站,引申为竖起来,耸立,竖起。

5、与山河同在:像高山大河那样永远存在。形容先祖的伟绩丰功和精神与高山大河同在,永垂不朽。

6、重光:再放光芒。也比喻累世盛德,光辉相成。

7、禹域:指中国,华夏。古代传说夏禹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之称中国为禹域。

8、族裔:宗族的后代。

9、绵延:延续不断。意同绵长。

10、共日月齐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可以理解为我族蒙先祖恩泽定能绵延不断,兴旺发达,光耀长久。

上下联开头分别嵌入“俞氏”、“宗祠”四字,与牌匾“俞氏宗祠”相呼应,意在彰显本宗祠堂名号。上联主要概述本姓氏的衍源与先祖的光辉业绩和不朽思想。在几千年的俞姓历史发展长河中,有多少圣贤、先祖和英雄豪杰品德高尚、功勋盖世,为我们族人所敬仰和自豪,也为世人所公认。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与天地并寿,与山河同在。

下联主要陈述本宗祠堂在原址上新建而彰显厅堂重光、气象鼎新,定会带来本宗及子孙后代绵延发达、繁荣昌盛。重建的新祠,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不凡是原宗祠所不能比拟的。故用“新貌”来概括,用“重光禹域”来赞美。我们全宗及子孙后代必定会沐浴祖泽、繁衍不息、继往开来,世代荣昌!

朝岸敬撰

《泉水》随堂训练题与答案 篇3

一、我会填。

______________世界_____________身影______________果子

______________杜鹃花_____________大镜子_____________山谷

______________歌声______________泉水

二、找一找。找出泉水特点的词。

多清甜美

很多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一填,品读句子。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喝吧,喝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唱吧,唱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想一想。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悟到泉水的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3.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

泉水流过,看到,泉水说。

【参考答案】

一、灿烂的世界美丽的身影香甜的.果子火红的杜鹃花明亮的大镜子

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欢快的泉水

二、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三、2、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四、1.我感悟到泉水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

2.指的是泉水。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随堂检测题 篇4

1、明明有3个硬币,每个硬币n元,明明有元。

2、车上原来有X人,中途有8人下车,现在车上有()人。

3、有8袋金鱼,每袋有b条,一共有()条。

4、有m个饺子,每盘装12个。可以装()盘。

5、用字母表示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6、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那么s=(),v=()

t=()。如果小强骑车每分钟行145米,行30分钟,小强所行的路程是()米。

7.(1)一天早晨的温度是b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9摄氏度。b+9表示()。

(2)某班共有60名学生,女生有60-C名,这里的C表示()。

(3)在一场篮球赛中,小明接连投中y个3分球,3y表示()。

8、小明每天跑步a公里,小强每天跑步n公里,两个人每天共跑()公里,15天共跑()公里。

大家一起评评理教育随笔 篇5

谢力翱哭丧着脸来告状:奚海霞抓我。我说:知道了,把奚海霞喊上来。谢力翱去叫她时,她气鼓鼓地不搭理,于是我示意她来到我身边。她极不情愿地拖着缓慢的步子上来了,撅着嘴巴说:“他坐了我的位置。”我说:“是他坐错了吗?”她摇摇头;“是他想在你的位置上玩一会儿吗?”她还是摇摇头。于是将谢力翱也叫上来,两个小朋友轮流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他俩本是同桌,谢力翱跑到奚海霞的座位坐了一下(不知为何去坐),奚海霞二话没说,对着谢力翱的脸就抓。

一旁的吴佳薇听了说:“奚海霞不对。”我一听,何不让孩子们一起来评理呢?于是待幼儿安静后,让他们各自将经过给大家再说一遍。刚才的吴佳薇又在那儿大声说:奚海霞不对,谢力翱对。可和奚海霞要好的`李兴彪却说:奚海霞对,谢力翱不对,因为谢力翱不该坐奚海霞的椅子。这下可好了,由于奚海霞的“人缘儿”较好,许多孩子都跟着说奚海霞是对的。奚海霞渐渐得意起来。吴佳薇一看急了,站起来大声说:是奚海霞不对,她不该打人。于是我故意说:谢力翱把他的位置占了呀!这时许多幼儿在思考:那到底是谁错了?一些幼儿说话了:谢力翱坐了她的位,也不该打他,应该喊她走。“怎样喊他走?”我引导幼儿说出后面的话。苗苗说:“请你让一下,我自己要坐。”“那她还不走怎么办?”许多幼儿都接话了:“告诉老师,告诉阿姨,反正不能打人。”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奚海霞渐渐收起了得意之色,低下了小脑袋,很不好意思地站在那儿。

我看孩子们议论得差不多了,就问奚海霞说:“现在该怎么办?”奚海霞低声说:“给谢力翱说对不起。”两个象仇人一样的孩子又成为了好朋友。

上一篇:工作是快乐的源泉下一篇:2022年团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