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2024-10-19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共8篇)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篇1

网址: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一、投资人最爱往无人机哪些领域里砸钱?

2015年,在全球范围内,无人机创业项目都受到资本的强烈追捧。2014年9月,国内无人机制造商极飞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4年12月,成立仅8个月的亿航完成了来自GGV资本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1月,雷柏科技5000万注资零度智控并设立合资新公司深圳零度。

2015年2月,北美无人机厂商3DRobotics获得了高通风险领投的5000万美元融资。2015年3月,深圳艾特无人机宣称估值已达20亿元,获IDG、高盛、摩根士丹利、赛伯乐的投资。

2015年5月,大疆获得Accel7500万美元融资,在此之前大疆的估值已达100亿美元。2015年5月,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商北方天途完成了3000万首发融资,PRE-A轮估值3亿人民币。

2015年8月,亿航再次融资4200万美元。

此外,Google收购无人机公司Titan Aerospace,Facebook以2000万美元收购英国无人机公司Ascenta,曾在国内大火的Lily Robotics也在2015年5月底完成总额为100万美元PreA轮融资。还有很多不被大众所熟知的无人机制造商,比如国内的一电航空、西安爱生、易瓦特、洪都航空、山东矿机、山河智能等均估值过亿,国外的Skyward、Skydo、Skycatch、Airware等也备受资本青睐。

不难看出,目前资本对无人机创业项目主要聚焦在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环节,同时对消费级无人机和工农作业无人机项目青睐有加,另外对于能够提出新概念的公司(如载人无人机),资本还会特别照顾。与研发生产环节的火爆相比,无人机的运营环节就显得格外冷清,至今很少听到无人机运营公司获得投资,甚至在国内要找些无人机运营商提供飞行服务都不是非常容易,毕竟中国的国内消费市场还没起来,无人机领域仍然重复着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依赖出口和投资的老路。

中国无人机消费市场需要培育,无人机运营商和培训机构需要进一步发展,航空文化在无人机领域同样需要大力传播,也只有运营和消费市场起来了,那么无人机行业发展才能逐渐摆脱对出口的依赖,实现良性发展。

无人机未来还有哪些投资机遇

(一)无人机的后期服务,解决无人机的买完以后用不起来的问题。

网址:

(二)核心部件的生产。现在全国有数不清的无人机企业,到展会上看,将这些不同品牌的无人机外壳去掉,其核心设备(发动机和飞控系统等)都是一样的。而随着无人机的发展,这些下游的企业将会逐步被淘汰,真正能够获利的是拥有核心部件生产和研发能力的公司。

(三)无人机培训。前面以论述过,这里补充一下: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培训机构对于飞手的培训不会仅局限于拿到驾驶员、机长或教员资质,而会延伸到各种特情训练,比如进行植保、航测、巡线等专项培训。

二、无人机市场规模与前景到底有多大?

(一)全球市场

2014年全球无人机销量达39万台,市场规模约52亿美元,数量上96%为民用,消费级占2/3。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2年约4.5亿元增长为2015年约90亿元,年复合增速171%。也有数据统计称2015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销量近400万台,到2020年将达到1600万台。

上述数据哪个更准确呢?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预测,美国2016年民用无人机保有量(注意不是销量)将达190万台,到2020年将达430万台。考虑到FAA的权威性,所以2014年全球无人机销量39万台的统计应该比较准确。2014年大疆的营收为30亿元,占全球消费级市场70%,可间接推算出201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大约为43亿元,按单台均价5000元(消费级别的无人机大量的是2000-3000元的消费级无人机)估算,大约销售量为86万台。如此,2015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销量逼近400万台的统计比较夸张。

另据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军民无人机销售额在2024年将达115亿美元,未来10年支出总额将超过9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预测,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3亿美元,大约356亿美元将用于生产,287亿美元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实验设计,维护服务约30亿美元。

(二)美国市场

FAA预测,美国民用无人机保有量有望从2016年的190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430万台,而商用无人机的保有量预计从现在的60万部增长至270万台,而所有类型无人机加起来到2020年,美国境内将会拥有超过700万台。

(三)中国市场

据统计中国民用无人机2015年总产值约13.5亿元。长江证券测算预估:2020年大众消费类市场空间260亿元;专业发烧类市场空间40亿元;行业应用类(农业、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巡检等)市场空间815亿元,总体上至2020年行业产值将超过千亿,年复合增速超过60%。

网址:

整理数据的过程比较痛苦,不但因为有太多数据,而且还有太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大家看到的其实已经过对比计算去掉了大部分实在没法看的数据。有的认为那些预测有些夸张,也有认为在目前数据统计和市场预测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宁可相信FAA的预测,并认为美国是全球无人机消费第一大市场,且未来全球的市场前景亦不可限量。

三、无人机领域,中国在全球地位如何?

在高科技领域一直被美国领先的中国终于在无人机方面特别是在消费级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出口方面碾压美国。据统计全球约有94%的无人机产自中国,在消费级领域单就大疆一家公司就占领全球市场的70%。美国奥本海默金融服务公司最新发布的《全球无人机行业报告》显示,美国民用无人机运营商使用的无人机产品来自的厂家中排在前五的是大疆、3DR、Sensefly、Yuneec、Trimble,其中大疆一家占85%左右的份额,而排在第四的Yuneec也是中国公司。有趣的是,刚刚得到消息,美国3DR公司居然倒闭了,这样Yuneec排名岂不提升一级?

目前包括研发、生产、运营在内,我国大约有300至400家民用无人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对于从业人数,大疆1家据说就有2500雇员,所以全国从业人数预估应该上升一个数量级)。

虽然中国在研发、生产和出口方面碾压美国,但比起国内无人机消费市场,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与之差距较大。列举了一个数据:大疆在全球销售的无人机有一半是卖给美国的,而只有10%是在中国销售。除了消费市场外,美国在军用无人机的技术和市场方面仍然领先中国很多。

四、除了航拍,无人机还能干什么?

无人机就是一个飞行平台,加载不同的设备,它就能完成不同的任务。那么无人机到底能干些什么呢?

(一)成熟度高:航空摄影、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基建、影视节目制作,建筑设施和房地产数据采集;

(二)成熟度中:边境巡逻、精准农业、石油天然气勘探、气象研究/天气预测、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等;

(三)成熟度低:物流运输。

其中航空摄影和边境巡逻主要利用无人机的信息采集能力,一般搭载的设备包括摄影摄像机、红外或激光扫描等,比如海警、海关利用无人机进行巡逻、追查和缉私等,甚至军方会给无人机加载武器,实现察打一体。

无人机按照指定路径在建筑四周飞行并拍照,软件会记录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并记下每一张照片拍摄时与建筑的距离及所处的角度,然后用软件对每张照片进行计算最终合成完整的建筑3D模型。当我们看到合成的3D模型之逼真都很惊叹,更为惊叹的是软件给我们展示

网址:

了无人机飞行的轨迹以及轨迹上每个点拍摄的照片在建筑的上方排成的曲折路径图景,有种《黑客帝国》子弹时间的幻觉。

据说现在还有更先进的软件,可以边拍摄边生成3D模型,想想就有电影《普罗米修斯》的科幻感。其实也可以用多架无人机在一篇区域像耕田一样进行扫描,然后用软件生成3D模型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2015年天津港口爆炸案就有初步体现,很多民间自发无人机航拍为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提供了清晰的图像。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政府能够第一时间使用无人机进行爆炸现场勘察,获得足够信息后再制定灭火救援计划,就不会牺牲那么多年轻的消防官兵了。

虽说在工农作业方面,传统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仍有很大优势,但近年来无人机在农林喷洒、电力巡线、物探、气象监测与环保等方面已经开始不断蚕食它们的市场,让通航运营商开始感到压力。无人机还可以进行线缆吊挂作业,作为中继通信的连接点,建立局部空中通信网络。

导线可以供电且避免无人机失控飞走,如此短则飞行几个小时,长则飞行数日甚至更长时间。这种无人机的用处很大,比如刚才说的中继通讯,还有气象监测,侦查,监视,拍摄等。有了这种无人机,就没必要花大价钱修建高塔,可以直接用这种无人机把塔的监视高度瞬间提升100-150米。有人甚至把这种无人机跟汽车和游艇合起来用,那就变成一个可移动的高空监视塔。

此外,无人机还可作为军用靶机,甚至有人还开发出像星球大战里的空中魔球,可以悬浮在空中并在室内自主飞行且不会撞到障碍物。还有一种趋势就是,直接把现有的直升机和飞机改成无人机,也就是加入飞控系统,有点像蝙蝠侠的飞车,可以蝙蝠侠自己开,也可以由他的管家阿尔弗雷德遥控操作。现在军方正在把退役飞机设法改成无人机,说不定将来航空母舰都变成航空无人母舰呢。

五、无人机哪些技术比较成熟?哪些还需开发?

目前无人机技术比较成熟集中在通信系统、GPS、微处理器、发动机、传感器方面;成熟度中等的主要是感知和规避能力、引擎;而成熟度最低是电池和其他动力。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消费级无人机的巡航能力只有15-20分钟时,都惊呆了,这么短啊?在苹果表巡航能力达到18小时尚且被世界人民吐槽半死的今天,无人机居然只有20分钟不到的续航?不过,现场的嘉宾认为无人机的电池技术发展还是挺快的,特别是在专业级无人机领域,电池的续航能力进步很快,现在可以做到满载45分钟,甚至超过1个小时。况且现在石墨烯技术出来了,如果进展顺利的话,这项技术一旦使用,将会给无人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关于无人机通信系统,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就是可以利用无线电干扰对无人机进行安全抓捕,这个可比某国开发特种老鹰捕获无人机要靠谱得多。那些可怜的老鹰,如果没抓好,网址:

那腿被无人机叶片给削到的感觉得多痛啊!无人机的通信目前用的是免费频段,靠地面基站、卫星信号等,只要你把那几个频段掌握了,就可以实施无线电干扰,甚至还有开发出对付无人机的多普勒雷达,可以自动识别鸟类和无人机,并通过电子枪引导无人机原地降落。

当然还有一些简单粗暴的办法,比如用高能激光直接轰下来,也可以用无人机拉网拦截,或者弹射玻璃纤维缠绕等。总之,随着无人机的数量以指数级增长,未来抓捕无人机将是一门很有前途的生意。

关于导航技术,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可以使用GPS系统,几乎所有厂家都是优先支持GPS的,而在中国还可以用北斗系统,包括大疆的产品是双模的,哪个系统信号好就用哪个。中国的北斗系统只能在国内使用,但数据传输是双向的,而GPS是单向的。目前GPS系统有一个缺陷,就是无人机到室内就无法使用,特别是使用无人机进行矩阵表演时,GPS在室内无法定位,必须要自己搭建信号台,让无人机在台上通过光学信号来识别位置,成本非常高,据说搭一个这样的台子要好几万,甚至十几万。

六、无人机送货真的可行吗?载人无人机靠谱吗?

包括京东、阿里和亚马逊都尝试用无人机送货,问题是靠谱吗?中国人口多、高楼林立、社区布局复杂,障碍物也多,无人机如何避开障碍物?如何安全降落?如何精准定位以及正确识别客户?如何签收?所以,或许未来的无人机送货只能先在郊区固定线路进行,最后一公里还是需要人来送。

此外还有政策法规的限制。2013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重量小等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目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范围内,无须证照管理。但指标高于上述标准的无人机以及飞入复杂空域内的,驾驶员需纳入行业协会甚至民航局的监管。而送货无人机显然会普遍高于这个标准,如此纳入监管体系,送货成本大大提升。而且中国对于反恐和公共安全的管控还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这种每次飞行都是临时的、随机的、非固定线路和非固定空域的飞行,控制比较难,如果运货过程中东西掉下来砸到国家领袖怎么办?如果无人机挂炸弹飞行,那怎么办?不要说中国,就是FAA目前也限制很多。

未来比较有前途的无人机应用应该是聚焦在对人影响较小、在固定区域飞行且高度较低的领域,比如农林植保和航拍,此类无人机发展这么快就是这个原因,且类似的应用将来前景乐观,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厂家,都会获得很大的发展。难怪大疆在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制霸全球后,马上就开始进入植保无人机领域。

亿航的载人无人机产品发布后引起全球轰动,使得该公司的估值也立刻飙升。但是,目前载人无人机推出还为时尚早,离真正走入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载人机对适航的要求比无人机高出好几个数量级。目前,无人机要做到载人的适航标准,那么就要从每个零件的材料重新研发,所有结构重新设计,所有部件全部按照载人机标准到民航局取得适航认证,且设计制造还要取得TC许可证,整机还要取得适航证。

网址:

要研发一款售价在1500万美元的直升机,要投入约50亿美元的开发费用。可想而知研制载人机的难度有多大。所以,如果是直升机或飞机的厂商要开发一款载人无人机,那肯定是靠谱的,因为他们只需要把现有的直升机或飞机进行改装,增加无人驾驶的飞控系统即可;而无人机厂商要研发载人机,那么适航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

七、无人机飞行需要申请空域吗?政府是如何监管的?

2015年12月,美国FAA已发布新的监管要求:所有重量大于250克、小于25千克(包括诸如摄像机在内的载重重量)的无人机进行注册。中国目前对民用无人机(含航模)监管比较复杂一些。重量在116公斤以上归民航局直接管;重量在7-116公斤的无人机由民航局授权AOPA管理,驾驶此类无人机必须考取执照;重量在0-7公斤的,飞行时在目视范围内的,不需要考照,但如果是超出目视范围的(也就是你是看屏幕操控,而不是直接看无人机操控),就需要考执照,同样归AOPA管理;另外,航模归国家体委航空运动管理中心管辖。

问题来了,7-116公斤级还比较好区分,而0-7公斤级的,很多航模和无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到底是归AOPA还是国家体委航管中心呢?另外,如何界定目视范围?依靠警察来识别?看你是盯着屏幕还是盯着无人机进行飞控操作?这个社会监管成本也太高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人机飞行要不要报批空域?按照法规和政策,那当然是要报批的,但是怎么报批,找谁报批?

2015年有一家无人机航拍运营商接了一个上市公司的业务,要拍摄一栋大楼。考虑到客户是上市公司,就想把手续做完善一些,不要因为一些法律问题影响到客户的声誉,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空域报批,如何做到合法飞行。笔者请教了业内很多专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报批程序,只能像通航公司那样,找当地空军报批。

通航公司常年跟局方和军方沟通顺畅,有渠道,相互之间信任,报批容易,但是无人机运营商大部分既不认识空军也不知道程序,如何报批?就算你托人把文件递给空军,空军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忙,根本不会理会无人机飞行这等小事。目前,只能期待AOPA开发的Ucloud无人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了。

八、考个无人机执照怎么样?

前阵子被一张长得像动车票的“无人机执照”给刷屏了,很多人一开始以为那就是无人机执照,后来AOPA在3.15出来打假后,才真相大白。一张假执照就能刷屏,可见现在无人机执照有多火。2015年AOPA统计的无人机培训机构是43家,2016年已增长到57家,短短几个月增长了32%。

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大概2015年6月份是700人,9月份增长到1200人,12月已是2100人了,而2016年3月份1个月报考的人数就相当于2015年半年的数量。目前无人机主要划分为固定翼、直升机和多旋翼以及其它类别。

考取这些类别的无人机驾驶执照,需要报名者年满17周岁,身体健康(体检标准与汽车驾照差不多),课程分为理论和实飞两个环节,执照的类别包括驾驶员执照、机长执照和

网址:

教员执照,培训价格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校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大概在几千至几万元之间,训练的课程内容、飞行操作的时长以及训练的难度等是决定价格的直接因素。无人机驾照并不是由学校颁发,而是由民航局授权的AOPA协会颁发,但校必须是由AOPA审核与认证的具备培训能力和资质的单位。

九、其他观点汇总

(一)目前无人机保险主要还是聚焦机身的保险,但无人机本身价值不高,应该开发对其搭载的专业设备的险种,并且像通航那样,要有第三方责任险,也就是无人机掉下来砸伤人或砸坏东西的赔偿。

很多人问,考执照有什么用?第一个有用的就是保险,只有你合法拥有执照,保险公司才会受理投保和理赔。

(二)无人机的应用对于有人机各方面都有冲击,农业植保方面必然也是这样。但无人机不会也不可能全面代替有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不过有人机农林喷洒的最大隐患是安全问题,另外相对有人机来说无人机受天气影响较小。

在东北沃野千里的农田更适合固定翼飞机做喷洒,而在山东等农业大省往往田地是被道路或者成排的树木分成一块一块的,所以在山东原来更多的是用直升机作业,但对于更小的地块直升机作业受限也很大,并且往往小地块之间农作物的种类也不一样,需要的农药也不同,如果控制不够精确的话,会对非目标农作物产生伤害,甚至引发纠纷。所以体积更小、控制更精准的无人机会是更好的选择。有人机和无人机之间应该是互为补充的。

(三)如果你手里有5000万,想进入无人机领域,建议不要做生产,也不能做研发,可以考虑做培训或体验,也可以为无人机厂商做测试,或者举办全球无人机大赛。

(四)现在虽然已经有57家培训机构,但因为市场比较大,所以竞争还不算激烈;虽然有新学校不断开,但也有老的学校关闭。表面上看,全国2000多个无人机执照,平均到每家一年只有50个左右,但那是已经拿到执照的,而培训机构是做现在正在报名学习的人的生意,所以每个月招个40名学员是可以做到的。中国差不多有5万人在从事与无人机有关的工作,很多企业自己用无人机,以前是租赁,现在是自己采购,所以需要考照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五)在以前培训机构尚未兴起时,很多飞手会故意把无人机飞到运输机场,进入禁区,然后放视频出来炫耀,这是非常不对的。无人机飞手和直升机以及飞机的飞行员是一样的,必须要飞行员的责任感,知道如何把握风险。所以,无人机考照,不仅是掌握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飞手的安全意识和法规素养以及飞行管理能力。

(六)随着电池技术的改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无人机将成为真正的移动物联网。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篇2

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由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对投资银行的界定也显得十分困难。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 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 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 它属于金融服务业, 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 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 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 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 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 投资银行业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2我国投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投资银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国性的, 第二种是地区性的, 第三种是民营性的。全国性的投资银行又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银行系统为背景的证券公司;其二是以国务院直属或国务院各部委为背景的信托投资公司。地区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省市两级的专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以上两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依托国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特许经营权在我国投资银行业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第三类民营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 他们绝大多数是从过去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和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起来的, 并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 在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和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正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又一支中坚力量。

我国现代投资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与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相比, 还存在诸多问题。

2.1机构数量多, 资产规模小, 国际竞争力不足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 证券公司数目虽多, 但大都资本规模偏小, 竞争实力较弱.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 至2007年底, 总资产排名前三的证券公司为国泰君安、中信和海通, 分别约为人民币1053亿、986.9亿和945.7亿, 折合美元约为154.4亿、144.7亿和138.6亿, 而被收购前的美林总资产为8757.8亿、改组之前的高盛总资产为10817.7亿美元, 对比之下可见悬殊之大。投资银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 资金数量对业务空间有相当大的影响。资本资产规模小必然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 开拓新业务能力弱, 无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限制了其抵御国际竞争的能力, 从而制约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持续发展。

2.2业务品种单一、结构趋同化, 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当前国外著名的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十分宽泛, 主要包括证券承销、私募发行、企业并购、风险投资、金融衍生产品、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租赁、证券抵押融资、咨询服务等。反观我国证券公司业, 到目前为止, 由于国内证券市场规模较小、可选投资品种单一、证券投资需求尚待开发、行业监管限制较多等因素导致各项业务的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承销和经纪业务, 而对新型投资业务, 如在基金发起、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战略咨询及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新型金融业务 (如期权、掉期、等) 等方面, 则很少涉足。业务单一的情况加剧了一级市场的争夺战, 而逐渐恶化的竞争环境又进一步弱化了我国本土投资银行在其他业务方面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投资银行应有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难以引导资金的正确流向。

2.3高层次人才匮乏众所周知, 投资银行业是典型的智慧密集型产业, 在投资银行里最宝贵的资产是具有高层次专业素质、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人才。缺乏优秀的投资银行业人才是困扰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际投资银行巨头拥有高素质的投资银行家, 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挑战精神, 有深厚的管理金融和财务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相比之下, 我国投资银行从业人员不少, 但专业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却很少, 使我国投资银行综合竞争能力不高, 无力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此外, 由于投资银行机构多年来只囿于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从业人员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性的思维。因此,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拓展能力低、服务质量差。面对巨大而迫切的市场需求, 许多投资银行机构只能作壁上观, 业务范围始终无法尽快拓展。

2.4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一般都有一套集中统一、多层次交叉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而在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管理中, 内部控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各投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 (1)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不少投资银行机构的董事会、监事会不起作用, 总经理权力过大, 内部决策机制不顺畅。有的投资银行机构的董事会不健全, 重大决策往往由董事长一人单独决定, 在公司领导层面上缺乏相互牵制机制。有的甚至连《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也未设置。 (2) 管理层思想认识不到位, 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3) 公司管理重短期利益而轻长远发展。

3促进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多渠道扩充资本金就目前情况来看, 投资银行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充实资本金, 扩大自身规模。第一, 推进证券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我国证券公司数量众多, 但规模大小不一, 资本金相对分散, 行业集中度过低, 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中资投资银行的本土竞争, 而且直接影响了其同国际投资银行的竞争,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通过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等方式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扩大中资投资银行的规模。第二, 推进证券公司上市融资。上市是一条相当有效的融资途径, 摩根、美林、高盛这些昔日的骄子都是上市公司, 我国也有不少证券公司上市融资, 如中信、国泰君安等, 但上市的力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3.2积极发展创新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需求将非常旺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证券承销业务 (包括IPO、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的发行) 将仍然是国内投资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新业务预示着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也是在未来竞争中夺取制高点的法宝。面对金融市场全面放开后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 我国证券公司应积极创新业务品种, 开展多元化经营。就现阶段看来, 中资投资银行应积极开展企业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等安全性较高的创新业务, 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推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功能。

3.3加强投资银行专业人才培养投资银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投资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开拓新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银行人才。摩根斯坦利在世界各地仅研究分析员就有500多名, 每年研究所花费的资金就高达3亿美元。一方面, 我们要吸收先进的激励体制, 通过晋升、高福利、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 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培养大量的储备人才。3.4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分散股权、增加股权流动性、明确产权关系, 使证券公司内部信息更加透明, 为建立有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证券公司的投资主体还较单一, 国有资本在证券公司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借鉴国外投资银行的经验, 只有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 才能增强证券公司竞争力。一方面, 可以吸引国内民营资本的参与, 通过多元投资主体促进公司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 适当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以学习国外投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风险管理技术等, 从而迎接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全面竞争。

4金融危机下我国投资银行的未来

雷曼倒闭, 高盛、摩根改组, 美林被收购, 次贷危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整条华尔街, 不仅将曾经显赫的大投资银行纷纷击溃, 同时也将整个投资银行业拖入了寒冬。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不少证券公司业务成绩锐减, 收入直线下降, 有的甚至通过裁员、降薪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此次危机来势之凶猛, 引起学术界对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继续存在的怀疑。本文认为, 上述变化只是金融市场困难时期的暂时现象, 投资银行虽被重创, 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经济功能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 因而投资银行不可能消亡, 投资银行模式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1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助推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不断膨胀的市场规模, 必然会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兴起, 而企业的兴起又必然会加大资金需求, 从而促使中国从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更为均衡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对理财顾问的巨大需求, 这同样也会刺激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

4.2危机的爆发给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教训及机遇一方面, 危机中暴露出的缺点将被用来指导建立更好、更完善的监管体制, 我国投资银行业刚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体系设置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缺陷, 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经验, 所以我们更需要借助此次危机来认清西方现行金融体系的弊端和缺陷, 在今后相应的法规建设等方面吸取相关经验教训, 尽量做到“少走弯路, 不走错路”。另一方面, 世界金融体系的重新洗牌, 表明以前美国投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将被改变, 在新“霸主”形成以前, 各个投行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这对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而言, 是个极好的机遇。中国本土投行应行动起来, 积极抢占国内市场, 增强自身实力, 最终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任淮秀.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栾华.投资银行业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李勇.现代银行投资银行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解植春.投资银行发展与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论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篇3

关键词:投资银行金融危机未来走向

1投资银行的含义及功能

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由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投资银行的界定也显得十分困难。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投资银行业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2我国投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投资银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国性的,第二种是地区性的,第三种是民营性的。全国性的投资银行又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银行系统为背景的证券公司;其二是以国务院直属或国务院各部委为背景的信托投资公司。地区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省市两级的专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以上两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依托国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特许经营权在我国投资银行业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第三类民营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他们绝大多数是从过去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和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起来的,并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在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和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正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又一支中坚力量。

我国现代投资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与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

2.1机构数量多,资产规模小,国际竞争力不足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证券公司数目虽多,但大都资本规模偏小,竞争实力较弱.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至2007年底,总资产排名前三的证券公司为国泰君安、中信和海通,分别约为人民币1053亿、986.9亿和945 7亿,折合美元约为154.4亿、1447亿和138.6亿,而被收购前的美林总资产为8757.8亿、改组之前的高盛总资产为10817.7亿美元,对比之下可见悬殊之大。投资银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资金数量对业务空间有相当大的影响。资本资产规模小必然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开拓新业务能力弱,无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限制了其抵御国际竞争的能力,从而制约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持续发展。

2.2业务品种单一、结构趋同化,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当前国外著名的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证券承销、私募发行、企业并购、风险投资、金融衍生产品、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租赁、证券抵押融资、咨询服务等。反观我国证券公司业,到目前为止,由于国内证券市场规模较小、可选投资品种单一、证券投资需求尚待开发、行业监管限制较多等因素导致各项业务的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承销和经纪业务,而对新型投资业务,如在基金发起、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战略咨询及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新型金融业务(如期权、掉期、等)等方面,则很少涉足。业务单一的情况加剧了一级市场的争夺战,而逐渐恶化的竞争环境又进一步弱化了我国本土投资银行在其他业务方面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投资银行应有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难以引导资金的正确流向。

2.3高层次人才匮乏众所周知,投资银行业是典型的智慧密集型产业,在投资银行里最宝贵的资产是具有高层次专业素质、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人才。缺乏优秀的投资银行业人才是困扰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际投资银行巨头拥有高素质的投资银行家,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挑战精神,有深厚的管理金融和财务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相比之下,我国投资银行从业人员不少,但专业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却很少,使我国投资银行综合竞争能力不高,无力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此外,由于投资银行机构多年来只围于证券的发行与交易,从业人员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性的思维。因此,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拓展能力低、服务质量差。面对巨大而迫切的市场需求,许多投资银行机构只能作壁上观,业务范围始终无法尽快拓展。

2.4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一般都有一套集中统一、多层次交叉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而在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管理中,内部控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各投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①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不少投资银行机构的董事会、监事会不起作用,总经理权力过大,内部决策机制不顺畅。有的投资银行机构的董事会不健全,重大决策往往由董事长一人单独决定,在公司领导层面上缺乏相互牵制机制。有的甚至连《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也未设置。②管理层思想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③公司管理重短期利益而轻长远发展。

3促进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多渠道扩充资本金就目前情况来看,投资银行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充实资本金,扩大自身规模。第一,推进证券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我国证券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大小不一,资本金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过低,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中资投资银行的本土竞争,而且直接影响了其同国际投资银行的竞争,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通过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等方式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扩大中资投资银行的规模。第二,推进证券公司上市融资。上市是一条相当有效的融资途径,摩根、美林、高盛这些昔日的骄子都是上市公司,我国也有不少证券公司上市融资,如中信、国泰君安等,但上市的力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3.2积极发展创新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需求将非常旺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证券承销业务(包括IPO、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的发行)将仍然是国内投资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新业务预示着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在未来竞争中夺取制高点的法宝。面对金融市场全面放开后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我国证券公司应积极创新业务品种,开展多元

化经营。就现阶段看来,中资投资银行应积极开展企业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等安全性较高的创新业务,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功能。

3.3加强投资银行专业人才培养投资银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投资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开拓新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银行人才。摩根斯坦利在世界各地仅研究分析员就有500多名,每年研究所花费的资金就高达3亿美元。一方面,我们要吸收先进的激励体制,通过晋升、高福利、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培养大量的储备人才。

3.4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分散股权、增加股权流动性、明确产权关系,使证券公司内部信息更加透明,为建立有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证券公司的投资主体还较单一,国有资本在证券公司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借鉴国外投资银行的经验,只有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才能增强证券公司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国内民营资本的参与,通过多元投资主体促进公司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适当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以学习国外投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风险管理技术等,从而迎接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全面竞争。

4金融危机下我国投资银行的未来

雷曼倒闭,高盛、摩根改组,美林被收购,次贷危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整条华尔街,不仅将曾经显赫的大投资银行纷纷击溃,同时也将整个投资银行业拖入了寒冬。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不少证券公司业务成绩锐减,收入直线下降,有的甚至通过裁员、降薪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此次危机来势之凶猛,引起学术界对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继续存在的怀疑。本文认为,上述变化只是金融市场困难时期的暂时现象,投资银行虽被重创,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功能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因而投资银行不可能消亡,投资银行模式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1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助推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不断膨胀的市场规模,必然会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兴起,而企业的兴起又必然会加大资金需求,从而促使中国从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更为均衡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对理财顾问的巨大需求,这同样也会刺激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篇4

中国货架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分

析报告(2013-2018年)

要求企业提供货架的布局和设计。然后在客户使用货架候,虽然解决了存储问题,但是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其实是希望货架企业提供全套包括货架标签,条码扫描,仓库管理软件等一系列的仓库操作解决方案,这将是一个货架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向。二是货架厂发展方向朝向更大的规模,从产品的标准化,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等,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

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企业必须降低成本,而货架70%的成本是钢材,可以节省的空间很小,只有不断加强产品研发,通过充分节省材料,开发新产品,并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将是货架生产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国内货架企业,虽然经历了2012年的经济危机,但为了以谋求生存和发展,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但从长期来看,货架工业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货架行业的现状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能在2012这个冬天以后,修炼好自己的内部力量,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尽管货架行业在中国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外资公司在中国货架行业的发展,相信一定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货架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分析报告》共四章。首先介绍了中国货架行业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货架行业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货架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货架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货架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1章:中国仓储业的发展综述

1.1 仓储业的相关概述

1.1.1 仓储业的定义

1.1.2 仓储业的分类

1.1.3 仓储业的特征

1.1.4 仓储业的企业形态

1.1.5 与物流其他业态对比

1.2 仓储业的发展综述

1.2.1 仓储企业规模分析

1.2.2 仓储设施建设分析

1.2.3 仓储业增加值分析

1.2.4 仓储保管费用分析

1.2.5 仓储业盈利模式分析

1.3 仓储业的地位分析

1.3.1 仓储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3.2 仓储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2章:中国仓储业的发展环境

2.1 仓储业政策环境分析

2.1.1 仓储业管理体制分析

2.1.2 仓储业最新政策解读

2.1.3 仓储业发展规划解读

2.1.4 仓储业未来政策预期

2.2 仓储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2)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3)欧盟经济环境分析

2.2.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GDP增长情况分析

(2)工业经济增长分析

(3)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4)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

(7)货币供应量及其贷款

(8)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9)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2.3 仓储业技术环境分析

2.3.1 RFID在仓储业的应用

2.3.2 仓储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2.3.3 仓储行业最新技术动态

第3章:中国仓储业的发展状况

3.1 仓储业运营状况分析

3.1.1 仓储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仓储企业主营收入分析

(2)仓储企业经营特点分析

(3)仓储企业仓库类型分析

3.1.2 仓储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1)仓储业重要事件及影响

(2)仓储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仓储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4)2012年仓储业发展展望

3.2 仓储业的竞争状况分析

3.2.1 仓储业生命周期分析

(1)基于市场结构判断

(2)基于发展阶段判断

3.2.2 仓储业市场竞争分析

(1)仓储业的集中度分析

(2)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3)仓储业竞争结构分析

3.3 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3.3.1 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分析

(1)建设物流园区的主要目的(2)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分析

(3)物流园区的建设状况分析

3.3.2 物流园区投资开发模式分析

(1)经济开发区模式

(2)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3)物流地产商模式

(4)综合运作模式

(5)PPP模式

3.3.3 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分析

(1)园区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2)物流园区的管理层次分析

(3)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分析

(4)国内外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

3.3.4 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分析

(1)日本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2)德国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3)国内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4)各类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3.3.5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前景展望

(1)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物流园区发展的相关建议

(3)物流园区的发展趋势分析

(4)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展望

第4章:中国货架市场发展分析

4.1 货架市场发展概况

4.1.1 货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1.2 货架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4.1.3 货架生产企业发展分析

4.1.4 货架行业区域分布格局

4.2 常用货架市场分析

4.2.1 托盘货架市场分析

4.2.2 重力式货架市场分析

4.2.3 悬臂式货架市场分析

4.2.4 旋转式货架市场分析

4.2.5 阁楼式货架市场分析

4.2.6 移动货架市场分析

4.2.7 驶入式货架市场分析

4.2.8 驶出式货架市场分析

4.3 货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3.1 货架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篇5

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液化天然气工厂40 多座,接入运行的工厂20 多座,总产能达250 万吨/年,预计2015 年之前,国内液化天然气工厂总产能达到750 万吨/年。除液化天然气工厂,目前我国已建成5 座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其中还有3 座接收站正在建设中。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新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17 座,接收能力达到6500 万吨/年左右。第一章 液化天然气行业定义 第一节 天然气的介绍

一、天然气定义

二、天然气简介

三、天然气主要用途

四、天然气的分布

五、天然气主要优点

第二节 液化天然气的基本概念

一、液化天然气定义

二、液化天然气特性

三、液化天然气优点

第三节 液化天然气的性质

一、液化天然气的组成

二、液化天然气的性质

三、液化天然气的用途

第四节 液化天然气应用基础分析

一、LNG应用背景

二、LNG行业特点

三、LNG的应用基础研究

第五节 液化天然气在多气源供气中作用和地位

一、LNG特点

二、LNG的利用

三、LNG接收站建设

第二章 2012-2013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分析

一、全球天然气需求概况

二、全球天然气供给概况

三、石油定价权博弈史

四、天然气管道:大博弈的焦点

五、全球天然气市场大博弈

第二节 2012-2013年全球天然气行业分析 第三节 页岩气革命与全球能源市场大变局

一、页岩气全球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二、全球各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

三、页岩气在全球大规模商业开采仍面临多重制约

四、未来页岩气可能在两类国家得到较快推广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G加气站)用户

六、槽车运输所拓展的卫星站用户 第五节 中国LNG产业链发展策略

一、与沿海石化产业链联合整创

二、与东输和陆路进口管网联接整合

三、与国际LNG产业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四、加快LNG产业链的研发与国际合作

五、加速下游产业链和市场广泛度培育

第十一章2012-2013年中国LNG冷能利用分析 第一节 LNG冷能综合利用的分析

一、LNG冷能利用基本情况

二、LNG项目冷能利用领域

三、我国LNG项目冷能综合利用

第二节 我国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技术分析

一、LNG冷能利用技术分析

二、LNG冷能利用技术进展 第三节 LNG冷能利用机遇分析

一、中国LNG冷能利用面临历史机遇

二、LNG冷能利用经济效益可观

三、中国LNG冷能利用应破解障碍

第十二章 2012-2013年中国液化天然气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华润燃气集团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七节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八节 新奥集团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三章 2012-2020年天然气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全球天然气行业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预测

第三节 2012-202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发展预测 第四节 2012-2020年中国LNG发展预测

一、中国LNG替代石油的趋向分析

二、中国LNG产业未来布局

三、我国LNG产业的发展方向

四、2015年液化天然气产能预测

五、2020年中国LNG进口市场预测

第十四章 2013-2018年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投资战略 第一节 液化天然气产业投资背景

第二节 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液化天然气(LNG)逐渐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LNG产业正越来越受到中国重视

三、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正当时

四、天然气领域蕴藏大商机

五、50万亿页岩气市场渐渐开启

第三节 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全球LNG竞争加剧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液化天然气工业发展未来将面临的风险

三、供应链结构对液化天然气风险的影响 第四节 液化天然气行业的机会风险与挑战

一、LNG供应链的演变

二、非一体化供应链

三、终端自由进网政策

四、天然气合成油(GTL)五、一般性SWOT态势分析

六、风险、机会因素

七、LNG接收站发展预测

中国疫苗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 篇6

2009年底,疫苗行业是如此的受全球关注,各种各样的疫苗企业新闻,充斥着财经媒体的重要位置,一边是科兴成功转板NASDAQ、一边是江苏先声药业宣布收购江苏延申生物50.77%股权并实现控股、再有瑞士诺华8.5亿元收购甲流疫苗生产企业浙江天元生物85%股权,这些交易显示在这个经济严冬中,资本市场和国外医药巨头,并没有放松进军中国疫苗市场的脚步。

疫苗行业值不值得投资?

疫苗行业是否适合风险投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疫苗行业规模

2009年甲流疫情的全球肆虐,不仅使疫苗需求急剧上升,也逐渐开启了国内的疫苗市场,疫苗企业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中信证券统计2008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192亿美元,2004-200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10%,显著高于医药市场,中国疫苗市场规模6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9%,占医药市场比例仅0.73%。赛诺菲-巴斯德预计,2012年全球疫苗市场将达到180亿欧元,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流感疫苗;雷曼兄弟公司预测,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整个制药行业年增长4.4%的预期值。目前,我国为世界第三大疫苗市场,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但我国疫苗行业拥有企业逾40家,行业集中度很弱。

2.未来行业增长

疫苗行业的增长预期来自新医改、计划内疫苗扩容、国家疫苗储备、总量增长等因素。

新医改方案的诞生,旨在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人们少生病,也就是预防为主。以预防为导向的新医改,必然给疫苗市场带来很大的机遇和市场。经初步估算,2009年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达到195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则将达到260个亿。即便按照总额的增长幅度计算,疫苗市场的扩容将达到30%以上。

受到国家扩大计划免疫范围和婴儿出生率的提升的影响,整个疫苗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望加快,预计到2012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

3.行业门槛

较高的行业门槛,有助于降低竞争程度,保护现有企业的利益,生物医药行业存在很高的行业门槛。实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部门、医药院校、专业研究所和生产企业。也涉及到基础、临床、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销售及使用各个环节。

从下图的简单描述中,可以看到疫苗行业运行周期长的特点,通常这个周期会长达3-5年以上。想进入疫苗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至少要仔细斟酌漫长的时间成本。

国家政策的倾斜,也会造成一些进入门槛。例如来自卫生部的信息表示,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暂不考虑使用国外进口产品,出于质量管控和全球疫苗产能的配置两方面考虑,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必须自给自足,受制于国家政策,海外厂商更愿意与国内疫苗商合作。国外药企直接进入国内竞争操作上有障碍,而国家政策正是为了帮助国内疫苗企业成长。

4.投资回报及退出

2009年中国股市,有一组甲流概念股,随着甲流肆虐全球,甲流概念个股的股价扶摇直上。甲流蔓延,阻击甲流最好的武器当属H1N1流感疫苗,生产H1N1流感疫苗的企业加紧生产,对市场缺口仍显力不从心。对甲流概念股的追捧,显现出普通投资者对甲流疫苗生产企业的看好,甲流概念股如华兰生物的走俏,让投资甲流疫苗企业的投资者尝到了甜头。抛开甲流疫情带来的额外价值,疫苗企业的毛利状况,是支撑其股价上涨的基本因素。

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看看疫苗类企业的基本状况。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疫苗生产企业,有着70%以上的毛利率,为什么该行业能保持如此高的毛利水平?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和疫苗企业之前巨大的研发投入、超长的周期有关系。高毛利意味着高回报,其股价和平均市盈率水平高于其他行业,也就不奇怪了。疫苗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势必带来更多的上市、并购的机会。

5.爆发式增长

仔细分析一下投资者的心态,其实对疫苗行业的投资,完全符合VC们投资的偏好:市场大、高增长、高门槛、高投入、高回报等特征,这些特征像极了TMT行业,爆发式增长,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一款新疫苗的上市,往往能够带来几亿至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最出名的例子当属Merck公司的宫颈癌疫苗上市,2006年FDA批准Merck可预防宫颈癌的疫苗Gardasil,该疫苗能够预防70%宫颈癌病例,2007年Gardasil已被93个国家批准,2008年该产品在美国本土销售收入达14.02亿美元。在一款疫苗从实验室研发,到最终上市的若干年里,很难有人预测巨大的收益会在何时出现,更难以预测这个巨大的收益会是什么样的数量级,这就是疫苗行业的特点。

投资疫苗行业有哪些风险?

1.行业波动

案例:科兴生物,甲流造就的龙头企业

疫情大小年。所有医药产品,都会受到疫情波动的影响。2009年因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球蔓延的影响,我国政府决定对甲流疫苗进行收储,2009年9月8日,华兰生物和北京科兴的首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批签发程序,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书,两公司首次获批签发的甲流疫苗数量共计39.78万人份。第一轮H1N1疫苗收储规模为1300万剂,金额不低于2.6亿元,预计总的收储数量将达到1.3亿剂,10余家生产企业会直接收益。然而,2009年甲流疫情带来的效益增长并不会一直持续,要保证疫苗企业利润稳定持续的增长,最好的办法就是丰富产品线,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能够一定程度上抹平由于疫情波动而造成的未来收益巨幅波动的风险。

2.周期长、投入大

案例:云南沃森,高风险、高收益的阐释

作为有可能成为中国创业板上市的第一家疫苗企业,云南沃森受到了广泛关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09年11月对云南沃森的报道,以及该公司网站,可以梳理出云南沃森公司的简要的发展历程。仔细品味发展历程中所列事件,可以深刻体会到从公司创立,经过数轮数千万元的投资,直到8年后的今天,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这对于一家研发、生产疫苗的企业来说,寂寞的时间是相当的长,风险投资能够耐受这样的寂寞,同企业长期相守,实现最后的成功么?

3.行业监管

我国对疫苗的管理分为计划免疫和非计划免疫,常用的卡介苗、白百破、乙肝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一类苗)并由政府买单,这些疫苗在控制传染病发病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种是非计划免疫疫苗(二类苗),是需要个人自费的,常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都属于二类苗,二类苗是经过流通渠道进行销售的。无论是计划免疫疫苗还是非计划免疫疫苗,作为疫苗和血液制品同属于生物制品类,它们都被列为高风险品种进行监管。

对于疫苗行业,国家药监局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监管水平要高于任何一种化学药品或者其他生物制品。疫苗的批签发制度要求疫苗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所提交小样进行生产,并严格按照提交材料日程进行驻场监督,中检所监督员会随时抽查企业生产进度是否同提交材料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有可能做出停产整顿的处罚。对企业流通中的疫苗产品,也会进行频繁的抽查,如果查出某个运输记录、温度记录不完整,则某个批次的产品,就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被召回。

4.停产的风险

案例:金港安迪、延申生物、福生生物,狂犬疫苗的停产企业

2009年2月,据大连市大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证,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2月至6月,在上市的11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故意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质,严重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属于故意造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作包括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吊销金港安迪公司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等的处罚决定,公司直接责任人也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2009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监督检查中发现,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10月期间生产的7个批次总计约21万人份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存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上述两家企业停止人用狂犬病疫苗等全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组织专家对问题疫苗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调查结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如涉嫌犯罪将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人才缺乏

疫苗行业属于生物技术行业,高科技的行业特点,制约着风险投资对疫苗行业的投资决策,国内有生物医药背景的投资机构非常有限,懂得生物医药投资的专业人才也非常紧缺。

采挖疫苗行业中的野山参

接下来的任务是,寻找具有上市潜质的疫苗企业,寻找具有并购潜质的疫苗企业。

首先,要区分疫苗企业生产的是何种疫苗,对于国家计划免疫的一类疫苗,它的总体市场规模由免疫规划政策所决定,二类苗的总体市场规模则由新产品推动。在免疫规划市场内,企业比拼的是质量和价格,在规划市场外则关键是看企业研发能力和在研新产品的数量。

随后,要考察一个疫苗企业的规模和地位,投资人可以通过中检所签批量、实地考察、市场容量、销售状况、疫情波动、学术前沿等方面判断一家疫苗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关于批签发量,很多研究报告将其作为一项考核企业市场占有率的绝对指标,这在某些产能普遍过剩的疫苗中,却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对于业绩很理想的疫苗企业,如果其行业地位和产能不是很靠前,而且也没有新产品上的优势,则非常有可能成为其在国内上市中被“否”的首要原因。

关于投资的价格,近期报道的疫苗行业并购案显示,疫苗行业的并购价格普遍高于其他行业。据未披露的数据和业内人士估算,2009年第二季度延申生物37.5%股份被先声药业收购,其市盈率要远高于现在风险投资6-8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2009第四季度诺华收购浙江天元85%的股份,收购价格比先声药业的收购案还要高。由此可以看出,疫苗企业估值偏高也是该行业的特点之一。

中国的疫苗企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巨大的需求拉动,有政策和科研的支持,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有爆发的增长预期,这些特点都足以说明,风险投资在这个行业中,完全有机会寻找到一颗长在深山中的百年老山参!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篇7

一、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的历程

(一) 起步阶段 (1991年—1996年)

1991年, 中越双方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 中国开始对越进行直接投资, 该阶段中国企业主要以合资经营的方式入驻越南市场, 在投资过程不断地摸索, 研究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投资行业主要是房产, 工业。截止到1996年,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总额达到9.2亿美元, 登记注册资金达9.6亿美元, 实际到账金额2.9亿美元。

(二) 短暂衰退阶段 (1997年—1999年)

亚洲金融危机时间, 两国经济均受到危机的影响, 这三年, 中国在越直接投资额较1996年略有下降, 但降幅不大, 投资金额和项目总体呈增长趋势。1999年, 中国在越直接投资额13亿美元, 投资项目76个, 投资行业扩大到加工、房地产、农业、摩托车等方面。

(三) 快速增长阶段 (从2000年—2006年)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 中国企业发现越南投资市场的前景, 所以这阶段, 无论是在对越的投资金额, 还是投资项目都有快速增加的趋势。2006年, 中国在越南直接投资项目数有407项, 同比增长7.8%, 直接投资总额有1070百万美元, 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9%, 同比增长30%, 虽然目前中国在越南直接投资总额所占的比重不到10%, 但是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 中国在持续增加在越直接投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 成熟与稳定阶段 (2007年至今)

2007年, 越南正式加入WTO, 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同年出台了《投资法》和《企业法》, 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健的投资环境。

二、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一)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总量与速度

从中国在越直接投资发展来看, 前期中小型企业承办的项目居多, 项目平均规模小, 投资金额较小, 大型项目所占比重较低。近年, 大中型企业开始广泛投资越南市场, 投资数目增多, 技术含量提高, 对越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二)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特点

现今, 中国在越南投资地区几乎遍布全国, 其中大约57%在越南南部地区, 22%在中部, 20%在南部。接受投资最集中的是河内和胡志明两个特别城市, 其中胡志明市在2014年累计接受投资项目5271个, 登记金额38275.8百万美元, 是越南接受直接投资金额最多的城市, 其基础设施完善, 人口众多, 是全国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南部地区由于劳动力廉价, 租金低, 交通方便, 投资者较多,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直接投资第二的地区。

(三)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情况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广泛, 矿产开发、信息传输、加工制造、商贸旅游、农林牧鱼、交通运输、劳务输出、医疗卫生、中介服务、餐饮住宿、农林渔业、批发零售、科学研究、采矿采石、银行金融保险、技术服务、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都有所投资。采矿采石等资源开发成为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的热点, 油气、紧缺矿产、木材等资源开发合作开始取得成效。信息开发、金融保险、艺术交流和管理技术只占所有金额的0.49%, 未来中国企业在这些行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四)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方式

中国企业对越投资采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早期, 中国企业初到越南, 不了解越南市场, 主要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 随着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年限的增长, 掌握了越南企业的经营方式, 现在多数企业开始尝试独资经营。

(五)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主体

前期, 中国到越南投资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 同时多是民营企业。随着国内劳动力价值提高, 国内市场逐渐饱和, 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在越南寻求开拓市场的机会, 尤其是电子类、纺织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电厂、水厂、建筑业等基础设施行业。

三、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兴起的原因

(一) 从全球看:现今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后, 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企业更加广泛、深入的参加国际竞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长:201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额为11537.94亿美元, 金融类对外投资额418.2亿美元,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3993.87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 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近11956.15亿美元。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出口商品物美价廉, 在国外很受当地居民喜爱, 导致进口国产品销量下降, 一些国家 (尤其是美国) 怀疑我国企业采取倾销措施, 抢占本国的市场份额, 打击本国同行业生产。因此, 一些贸易伙伴频繁的向我国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新建或并购等方式在国外设立企业, 为该国居民增加就业机会, 生产的产品可以直接在该国直销, 规避了贸易壁垒, 减轻企业贸易难度, 增加了经济效益。

(二) 从越南看:越南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直接投资

1、越南储藏丰富的自然资源

多年的地质勘探调查证明,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 种类多样。越南煤炭类、普通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等在越南以探明储量远远超过中国, 估计储量更是惊人。目前, 越南勘探到的矿藏大部分靠近主要公路或是紧邻已发现的矿区, 对200米以下的矿藏很少勘测。

2、越南的基础设施完善

公路运输为越南的主要运输方式, 总里程约20多万公里。目前, 在建和拟建的高速公路40多条, 全长6313公里。越南铁路总里程2600公里, 以米轨 (轨距为一米的窄轨铁路) 为主 (2160公里, 占总长的83.18%) , 共七条干线, 其中河内—胡志明市统一线全长1726公里, 经过三次提速全线行程约29个小时。内河运输的货运量和客运量仅次于公路运输, 居第二位, 有23个主要的内河装卸码头和若干小码头, 年吞吐量约700万吨, 主要港口在胡志明、河内、河北、越池、宁平、和平等省市。

(三) 从中国看:“两国国家, 两种资源”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

1. 扩大出口规模

现在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竞争的焦点从国际贸易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 由贸易战演变为投资战。对越直接投资, 可以直接为企业的出口提供服务, 可以直接带动企业的产品出口。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 发展对越外直接投资, 可以绕开贸易保护主义障碍, 维护和扩大原有市场份额。通过在越直接投资还可以规避一些贸易壁垒。

2. 利用国外资源

目前,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某些自然资源短缺与不合理的地理分布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很不均衡, 尤其是水、能源和矿产三种资源更为突出。相反,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 但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中国企业技术上的领先正好和越南情况互补, 两国互相合作帮助, 可以说是共赢。

四、小结

通过以上对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概况, 动因的研究, 可以得出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是双方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的共赢选择。接受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越南经济的发展, 技术进步, 同时获得发展经济的资金, 学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改善越南人民生活品质, 增加就业机会。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 互为近邻。密切相互间经济互利合作, 是巩固和发展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必然选择, 这也必将惠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共同携手发展, 发展才最有效率。我们需要创新合作和务实合作相结合, 将全面合作和深入合作相结合, 打造两国更加美好的新进展。

摘要:近年来, 越南成为世界各国在东南亚的主要直接投资市场和热点地区, 其稳定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自然条件, 低廉的劳动力, 成为吸引各国直接投资的优势动力。中国作为越南重要的邻国, 两国之间经济发展模式、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有许多共同点, 更为两国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便利的条件。随着中越友好关系的全方位发展, 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日益增加, 尤其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一带一路”成为新的经济引擎推进经济的稳步发展, 东南亚将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之一, 中越投资合作将日益紧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越南,中国

参考文献

[1]罗友亮.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的环境优势分析[J].东南亚纵横, 2012.8 (4)

[2]雷文晶, 梁永莉.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2)

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投资机会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现状分析;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09-02

目前中国机械制造行业存在着两端竞争的局面,既面临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生产市场的竞争,又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的先进市场竞争压力。2013年,中国机械制造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和挑战。

1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正在经历从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转变。无论政府还是主机企业、行业协会还是各个配套企业,都对中国机械制造业寄予了空前的重视。

根据2011年1~8月份的行业数据显示,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正处于告诉发展的产业状态,行业技术水平发展迅速,生产集中度高,市场准入度较大。今后的市场发展方向必然向着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随着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机械制造行业进行了相应的产业调整,从高能耗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在平衡企业和行业发展规模的同时,苦练内功,加快行业规划优化和产业聚合,以发掘内部增长来带动和创新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制造行业呈现八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包括生产集约化、科技淘汰速度快、自主研发创新、强强联合资产重组、产业结构优化、标准国际化、差异化竞争、收缩应对金融危机等。但是也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无序化竞争、行业自律及自净能力差等问题。总体来说,中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在制造业各领域是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行业。中国机械制造行业如果能够正视自身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平衡,将能从机械制造大国变成机械制造强国,从而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2 应对金融危机的行业发展分析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中国机械制造行业出现负增长,这是机械制造发展历史上的先例。2009年国家颁布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反而使得机械制造行业呈现非理性增长高峰,较为突出的是表现在工程机械上,造纸、制浆等轻工业设备制造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在2010年初的时候,机械制造行业预测增长17%,但是一季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58%,出现强烈的坑和峰对冲,直到2011年才基本上恢复到平稳发展的轨道。到了2012年,发展峰值需要理性回归,需要按照经济规律恢复到正常平稳指标,才能保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四万亿投资对机械制造行业影响有待多方面、较长期的观察、思考和论证,但是总体而言,如何去除浮躁心态,平稳做好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3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货币政策也对中国机械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2011年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之后,出台了一些包括存款准备金在内的金融措施,这对后来的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大主要的调控政策使机械制造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出现了底部企稳的情况,2012年行业总体增长率预测为17%。机械制造行业处于行业低谷的维稳水平,经济拐点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期已经很强烈。相对于货币政策紧缩,其他配套政策对于产业发展仅仅是平稳辅助的作用。

4 中国机械制造业未来展望及产业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中国机械制造业预测总体保持平均年递增17%,一直到9 000亿,行业发展趋势可以称之为谨慎、乐观。因此确认的总体思路是第一保稳定,第二调结构,第三促增长。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中国未来20年的机械工程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绿色、智能、超常、融合和服务。未来20年是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中国机械制造行业这一关键发展时期,行业内部应当大力推进制造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从行业层面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区域资源配置。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中国梦,首先是要科技为先。在创新、人才、体系、机制和开放这几个关键要素上下功夫。既要重视创新,也要重视优化和积累,没有积累没有原创,就不可能有突破。在全球竞争中,要注意结合引进技术,注重集成和因地制宜的改造,才能将先进的技术与我国本地情况相结合,形成创新优化的集成创新技术。创新优化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

5 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及重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创新重点,随着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及核心技术在国内的移植及推广,国内的机械制造行业呈现较快的研发创新态势。世界各大品牌的制浆造纸机械制造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合资或独自制造公司,例如ANDRITZ率先在广东选点建厂,Voith在上海昆山成立公司,METSO在西安开设合资公司等等。这些行业领袖在中国纷纷设厂,不仅在技术上给国内机械制造行业带来最新的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更在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上给机械制造行业带来较为前沿的创新发展意识。

6 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为了促进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行业建设:

①严抓行业自律,减少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增长,行业当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不同的企业竞争之间变得没有道德底线,恶性竞争手段层出不穷、逐步升级。因此行业协会必须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规范建设。比如中国机械行业协会在去年成都召开会议,通过四项行业自律公约。这些公约的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是协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当然也需要政府指导,更需要包括媒体在内社会各界监督、检查、督促。

②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十二五规划内容。要仔细研读十二五规划里的方针政策和行业纲要,十二五规划明确的方针政策要逐条贯彻落实好。而行业规划是行业自律的准则,行业协会不仅要组织行业技术力量进行编制并且对外发布,还要贯彻落实下去。

③配合政府做好制造业振兴及税收减免措施。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的振兴规划中的相关措施,包括关键零部件免税,企业技术改造等,很多企业都享受很多优惠,并且获得6%~10%的资金上的支持。因此行业协会应当配合政府部门把这部分工作做好,为企业服务。

④严抓标准建设,陆续出台行业标准,提高行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业有行业规矩,产业有标准,标准化有很多工作,因此作为行业协会,需要继续推出行业标准,来补充国家和行业标准重要补充,使行业档次进一步提高。

7 结 语

在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规划中,要充分理解市场情况,并根据行业规划安排实施步骤,在过程中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规范管理,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才能达到高标质量的要求。尽管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仍将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期。机械制造企业应当进一步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练好内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极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1,(15).

[2] 魏世元.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河南科技,2010,(24).

上一篇:识字教学研究材料甲山下一篇:联通运维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