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练习题(精选5篇)
星星变奏曲练习题 篇1
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请找出与“星星”有关的诗词或乐曲各一则。
2、请细细品味,选出错误的一项( )
A、诗歌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
B、诗歌的题目借用了音乐术语,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C、一、二两节诗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第二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
D、诗歌在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阅读《星星变奏曲》第二节,回答3~7题: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3、诗歌中的“星星”象征了光明、诗意、春天、温暖和希望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具体的含义又有所区别。你能说出本节诗“谁还需要星星”、“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四处“星星”的.含义吗?
4、请指出所节选的诗句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5、请谈谈你对诗句中的“寂寞地燃烧”的理解。
6、仿造本节诗中的“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句式写一段话。
7、《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谁?除此外,你还能再说出几位朦胧诗派的诗人吗?
二、探究拓展训练
阅读诗歌,回答8~11题:
双桅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8、朦胧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请揣摩诗意,指出诗中的“双桅船”的象征意义。
9、诗歌往往通过运用许多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心态,请说出《双桅船》一诗中所运用的意象。
10、请揣摩诗歌所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11、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含意深刻,请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诗句,把它摘在下面,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1、如:冯延巳《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人云,疏星时作银河渡。张元干《贺新郎》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儿童歌曲《萤火虫》 莫扎特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
2、C
3、第一处的“星星”是没有光明时的一种希望;第二处的“星星”是指艰苦的历程中存留下来的一点点自由和温暖;第三个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第四个指自然界中的星辰。
4、比喻
5、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6、略
7、江河牛汉 北岛、顾城、舒婷
8、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9、“船”、“岸”、“风暴”、“灯”等
10、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11、略。
★ 星星变奏曲教案
★ 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 星星变奏曲仿写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
★ 初中九年级语文《星星变奏曲》优选教学教案
★ 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 小学作文同步训练
★ 春秋战国的纷争的训练习题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
★ 《香菱学诗》同步训练
星星变奏曲练习题 篇2
诗歌教学 如何体现 诗歌特点?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王家新在谈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时指出:“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 因为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注重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真正把诗歌当做诗歌来教, 让教学回归诗歌本身”。诗人为我们指明了现代诗歌的教学方向。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以为只有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语言魅力, 运用恰当教学手段, 唤醒学生语感, 使学生对诗歌产生全身心的震动与共鸣, 才能把握诗歌感情, 并唤起对诗的热爱。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 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 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在艺术上, 《星星变奏曲》颇能体现朦胧诗的特点, 它并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 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 借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意象来象征光明美 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另外, 本诗采用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 每一节十六行, 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 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
但是通过学情调查, 学生对当代诗歌接触不多, 也谈不上喜爱现代诗 (学生不仅对诗歌阅读不够, 其它文类也是阅读不够) 。为了吸引学生兴趣, 笔者决意摒弃以往诗歌教学偏重“意义”分析而忽略语言本身的弊病, 采用活动式教学方式推进教学, 以“选词”“辨句”“拟题”三项活动, 充分唤醒学生的语感,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内涵, 把握这首诗的语言形式, 体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多角度分层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诗歌通过变化对称的句式表 达感情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共享一首诗, 我们通过三个活动来学习这首诗。 (教师板书:选词、辨句、拟题)
教师组织学生预习。
师:请大家用各自喜爱的方式读诗。同时把遇到的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诗, 并圈画生字词。
师生互动, 扫除文字障碍。 (重点字词:凝望、朦朦胧胧、寂寞、覆盖、冻僵、颤抖、疲倦等)
二.选词
1.读诗歌, 按头像选填词语
师:请大家自读本诗, 把自己感觉到的“喜欢”或“不喜欢”的词语, 写到黑板相应的标识为喜欢和不喜欢头像之下。
(教师张贴两个头像。学生自读, 持笔圈画词语。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喜欢”或“不喜欢”的头像之下写出选中的词语。每人书写词语的数量、内容不限。)
教学预设:
喜欢组:光明、星星、凝望、白丁香、朦朦胧胧、诗、春天、萤火虫、柔软等
不喜欢组:僵硬、寒冷、疲倦、寂寞、瘦小、冻僵、苦难等
师:请大家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感觉、试读黑板上的两组词语。对黑板上的词语进一步作出修订或补充。
师生互动, 学生试读, 修订、补充黑板上的两组词语。并请说明理由。
2.增语感, 加前缀趣味竞读
师:请大家在两组词语之前分别加上“谁不喜欢”“谁喜欢”这样的句式, 试读喜欢和不喜欢之下的两组词语, 组织趣味竞读。
示例:
谁不喜欢“光明”, 谁不喜欢“春天”, 谁不喜欢“柔软”……
谁喜欢“苦难 ”, 谁喜欢“寂寞”, 谁喜欢“冻僵” ……
师:两组词语“喜欢”“不喜欢”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吗?
喜欢组词语让你想到什么?
不喜欢组词语又让你让你想到什么?
组织学生分享交流感受。
师:大家比较一下, 选用“我喜欢”与“谁不喜欢”, 这两种表达有什么不同? (为第二个教学环节“辨句”铺垫蓄势。)
学生回答:
如果是“我喜欢”, 只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
而用“谁不喜欢”, 除了自己的感受之外, 还包括别人, 是指“每一个人都喜欢”。
(师生小结活动一:不同的词语, 传递的感情不一样。)
三.辨句
师:这是一首有秘密的诗。为了解开这个秘密, 辨句部分, 我们分三步进行。
1、明辨句式, 体悟思想感情
师:老师请一位同学女生用期待的语气, 朗读PPT上的诗句。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一女生朗读。
师:请大家在第二节找出与之感情相悖的诗句。
学生发现: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教师请一男生朗读, 要读出悲愤苦难。
教师让学生体会这两种不同感情, 并启发学生, 找类似相照应的诗行。
谁不愿意,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愿意, 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教师启发学生, 发现:诗人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感情。)
预设:
“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这一句式, 肯定句, 表达对光明、对希望的期盼。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这一组句式, 否定句, 表达的对现实的否定。
2.品析词语, 了解现实黑暗。
师:我们已经知道诗人表达了对光明的期盼。那么, 这首诗的每一节的前四句, 是否就可以删去?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每一节前四句。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找出关键词“如果”。
品味“如果”这一词语的表达作用。
“如果”表示一种假设, 诗人用“如果”开头, 表现了现实环境的否定!
3.深入阅读, 把握诗人意愿。
师:现实如此黑暗, 天上的星星都疲倦了, 那即使最瘦弱的星星也被风吹落了, 诗人有怎样的愿望?
学生朗读:
在天上的 星星疲倦 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指导朗读, 重读“升起”“照亮”等词语, 从而启发学生把握作者的意愿和所表达的感情。
(师生小结活动二:利用句式变化, 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
四.拟题
师:我们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为这首诗拟一个恰当地标题, 并说明理由。把你们觉得合适的题目, 写到黑板上。
教师组织 学生四人 小组讨论, 教师参与这种讨论, 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写出本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说明所拟标题的原因。
(此环节, 课堂生成不做预设。由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在对诗歌词语、句式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对本诗所表达的感情做出自己的提炼和概括。)
师生合作, 朗读全诗。
五.小结、拓展
《星星变奏曲》的三要素教学分析 篇3
“三要素”理论是章建跃博士在研究高效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教学分析的理论模型。“三要素”是指: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价值)、理解学生(认知起点和思维障碍)、理解教学(学法指导分析)。
一.《星星变奏曲》教学分析过程
1.理解教材——内容及其解析
《星星变奏曲》以主人公对失落的梦的追忆为构思线索,把梦与血淋淋的现实作残酷的、令人震颤的对比,从而抒发诗人心中充满骚动的苦苦渴望。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这首诗的体裁是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的表现经验,使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教学重点:对本首诗内容及主题的理解与把握
2.理解学生——教学问题诊断
诗难“教”,新诗更难“教”,当代朦胧诗尤其难“教”。选在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星星变奏曲》,就是这尤其难“教”的一首朦胧诗,更何况它还有朦胧之外的“变奏”!
初三学生虽然学过一些诗歌,并有初步的一点诗歌鉴赏能力,可学的大多是古诗,现代诗还是在这个单元第一次接触。对于《星星变奏曲》的教学,关键是其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其内容,一是对朦胧诗的理解,二是对《星星变奏曲》的解悟。可朦胧诗是特定年代——文革时期,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是当代的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一种新诗潮。有论者称,朦胧诗,是“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像顾城、江河和其他“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而这种成长经历和体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实在太大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在接触一块新领域,对这种诗歌的风格——较为隐晦而陌生,当然更难理解的是这类诗的情感。
朦胧诗是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因此这首《星星变奏曲》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的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也是难点。
3.理解教学——学法指导分析
(1)这首诗教学的创新点之一是导入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地分析,这首诗有以下几种导入法:①借助音乐导入。多媒体播放星星与有关的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随着乐曲进入自由想象的空间,听完后把自己刚才想到的意境说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今天我们来学习江河的一首现代朦胧诗《星星变奏曲》,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导入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想象,但学生想象的那种意境,往往与诗歌的意境想去甚远,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靠近这首诗的感情。②借助朦胧诗导入。用顾城的朦胧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种导入能让学生先从简短的朦胧诗来认识朦胧诗的基本风格,再来学习较难的《星星变奏曲》,遵循学生由浅入难的认知规律,但不够简洁,一开始学生就被导得云里雾里,事实上学生不见得明白,更不用说学习下文了。③介绍朦胧诗的特点和作者导入。这种导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但可能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以上三种导入方式的优劣分析,这首诗的导入方式可以是这样:首先问平时我们说的“话里有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并举例?这种语言的表意不是很明了,给人一种朦胧感。其次在播放舒缓的钢琴曲的同时,师深情地叙述诗人所处的特殊时代和特定的情感。然后说,江河他们一群进步青年为了要表达自己不能直接抒发而又难以克制的感情,就利用诗歌的形式用朦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江河的一首现代朦胧诗《星星变奏曲》。这样的导入既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起点,从而初步体会到“朦胧”的意思,又通过听音乐激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为后面对全诗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做了很好地铺垫。
(2)这篇课文教学的创新点之二是探究诗歌内容活动的设计。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字里行间让学生体会找到能表达情感的字词,这往往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虽然《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但诗人没有刻意去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涵义也不是特别的晦涩,“朦”而不“胧”,使“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光明”这个主旨在诗歌中表现非常突出。诗人把“星星”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星”光。强烈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所以像这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宜于朗诵,通过诵读,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但也不是简单而单一地读,而是有层次地读。教者可采取听读、齐读、寻读、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也读出诗歌的情韵之流、意境之美。其中特别是“寻读”部分,教者借助“本诗的‘意象’有哪些和各自象征是什么?诗中的中心句(即诗眼)是什么?”的简要提问,引导学生读出了诗人笔下的“一颗炽热的心”、“二种黑暗的现实”(一种写满苦难的现实,一种像冬天般冰冷的现实)、“三个美好的世界”(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的世界)。
二.随感随想
1.教学分析的意义
教学分析能使教学“立意”更高,内在逻辑线索更明显,目标定位更准确;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合适载体,从而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并处理教学内容,使组织的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从而能使教学方式经历“多选一”的优化过程,并有可能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作出创新,使教学更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法指导更科学,教学更有效。教学决策之前的分析是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2.教学分析的视点
“三要素”教学分析理论给出了相对稳定的分析程式:内容及其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学法指导分析。内容及其解析的视点是把握文本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并分析本文给学生带来的教学价值。教学问题诊断的视点有:认知起点和认知障碍(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学法指导分析的主要视点有:分析教材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并指出各种呈现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从中选择最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目标;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和指导策略,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的教师指导方法,进而构建合适的教学过程。
3.教学分析的策略
这一过程就是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理解本教材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内涵,认识它的教学价值,进而选择并确定适合本文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中教学方式的选择,需要教师对文本内涵多维加工,在可行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激活知识的“生命态”(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命实践的沟通),需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有效指导:思维跨度大时的问题暗示、困惑或认识模糊时的点拨,思维受阻时的“原认知提示语”发问、思维偏离方向时的干预、观念碰撞时的评价,回答不完善时的追问、回答有创意时的激励,以及问题解决后提出反思性的问题等。
《星星变奏曲》教案 篇4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能力目标: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育目标: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星空图片,播放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引入学生入境。
二、介绍作者及朦胧诗。
1、江河,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1980年在《上海文学》上发表的处女作,是“朦胧诗”的一首重要诗作。
2、“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三、听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拓展练习。
3.《星星变奏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复习回顾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的黑暗,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也是描写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一遍,确定朗读的基调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学生结合朗读的经验,讨论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节奏、语气、语速、重音、停顿等,作好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体会诗意:作者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 由于诗意的含蓄和朦胧,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也有的学生会茫然不知。教师介绍诗歌背景。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1979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他们就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圈画再现时代背景和表现诗人追求的诗句。
示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是再现当时的背景。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2.教师:诗歌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明确: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3.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比较两节诗的结构和语言有什么异同。
明确:第一节的前四行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后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但它的后十二行由上节的肯定式,变为“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
师生小结:诗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如同音乐的变奏曲,两段乐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四、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1.活动一:寻美点 读第一节里自己喜欢的诗句,向同学推荐,结合具体词语谈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在切磋中提高鉴赏水平。
如“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用形象的比喻表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蜜蜂酿造出来的蜜一样甜。
如“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借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如“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先运用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后用通感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2.活动二:解疑难
读第二节,理解疑难词句。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适当点拨。
如“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表示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人独自燃烧来照亮黑暗的生活。
“苦难的诗”指诗人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描绘星星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表达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暗示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指残酷的社会无情地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地陨落。
3.师生小结诗歌的语言特点。
这首诗句式灵活而整齐,用词精练而生动,特别是联想、想像的意象描述、重叠,使语言新颖,富有表现力。
五、拓展延伸 1.美点再现
分类整理积累诗歌的精美语言,例如雅词、叠词、精妙短语、美句、比喻句、抒情句、哲理句等,鼓励学生自己用发现的眼光去挖掘课文中的语言财富。
如精妙的修饰短语:遥远的安慰 柔软的晚上 闪闪烁烁的声音 苦难的诗 寂寞地燃烧
如各样的星星:颤抖的星星 瘦小的星 金黄的星星 如优美的比喻句:每天/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柔软得像一片湖 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2.心灵的祈盼
教师:每个人心中都有痛苦,有痛苦就有祈盼,就有追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的句式,模仿诗歌的语言,大声说出你心中的祈盼。
学生借用诗歌中的主要句式“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模仿诗歌语言,表达心中的各种祈盼。
示例:如果我的家人能快乐,谁还需要去搞笑,谁还会四处奔忙寻找遥远的妙方,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幅画,孩子像天使般快乐地在花丛中,走来走去。
3.教师小结: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世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入黑暗的痛苦时,有勇气给自己的星星点灯。
六、布置作业
【星星变奏曲练习题】推荐阅读:
《星星变奏曲》评课稿11-20
3星星变奏曲-教案示例07-05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07-10
《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设计12-10
初三上册语文《星星变奏曲》教案08-23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01-10
课堂变奏曲09-13
钢琴变奏曲的教学11-24
五首独奏钢琴变奏曲11-30
算盘变奏曲五年级作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