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共7篇)
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 篇1
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管理 制度汇编 编制部门:安环部 审核人: 批准人: 石嘴山市惠义冶金工贸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修订 2016年11月15日发布实
施
发 布 令
公司各部门、车间: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促进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信息上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科学辨识安全风险加快推进企业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宁安委〔2016〕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于2016年11月对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形成《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汇编》。
《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汇编》经石嘴山市惠义冶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批准发布,于2016年11月15日起实施,望各部门、车间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遵照执行。
石嘴山市惠义冶金工贸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6年11月15日
目 录 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及建档监控责任制制度...............1 总经理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7 副总经理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8 办公室主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9 安环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10 财务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2 销售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12 供应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12 生产车间主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13 化验(质检)室主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3 安全员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7 班组长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8 职工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9 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惩制度......................17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21 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23 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6
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及建档监控责任制制度
1、目的
为加强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内容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全体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及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作业区域内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及建档监控工作。
3、职责
3.1成立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风险控制和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并依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其职责。
3.2隐患发生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的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安环部对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3.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安环部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报告的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的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4、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
4.1事故隐患定义
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2事故隐患分级
根据危害和整改难度,把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大,需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产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3事故隐患排查
4.3.1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每日对作业区域内的设备、设施、工艺等进行隐患排查;各部门(专业)负责人根据其岗位职责,每周对作业区域内的设备、设施、工艺等进行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隐患的,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
4.3.2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每月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下列事项进行排查: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是否存在事故隐患;
(2)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是否存在事故隐患;(3)动火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是
否存在事故隐患;
(4)风险辨识、监控预警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
(5)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事宜是否落实到位;
(6)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发放和使用是否落实到位;(7)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应急救援物质、设备的配备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
(8)操作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9)生产工艺的合理性。
4.3.3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和定期、日常隐患排查,并根据需要制定季节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事故隐患排查及法定长假前期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4.3.4公司员工有隐患排查和上报的义务,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4.3.5公司各部门、专业、班组人员要按照风险辨识的结果制定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如实上报上级部门或信息系统。
4.4事故隐患治理和监控 4.4.1一般事故隐患
隐患发生部门(专业)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并按规定对隐患治理形成闭路循环。
4.4.2重大事故隐患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隐患发生应立即报送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环部,安环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评估,明确事故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隐患治理方案。公司没有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
(1)报送内容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隐患的治理方案
(2)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
方法和措施:隐患治理所采取的方法及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经费和物资:概算此隐患治理所需经费及物资需求。
人员需求:针对需治理的事故隐患情况,确定相应人员的落实需求。
治理时限:根据事故隐患治理的难易程度,在假定物质与人员到位情况下,确定隐患治理的时限。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在隐患为得到治理前及在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4.4.3各部门(车间)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
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离工作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4.4安环部是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和整改落实跟踪督办部门,督促有关的隐患责任人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监控并跟踪督办,及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进度,督促有关责任人按整改方案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安环部应及时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4.5公司各级人员应共同努力,保证每季度的事故隐患整改率应达到98%以上。5.建档
5.1公司应配备专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保存至少两年以上。信息档案内容应全面,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一)排查事故隐患的人员、时间、部位或者场所;
(二)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形、数量、性质、级别等情况;
(三)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
(四)明确隐患治理责任人。6.报告
实行全员查报隐患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报告,落实三级查报员制度,发现隐患逐级上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将制定的风险防控清单发
放到各个层级,各层级严格对照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系统管理员要每天登录信息系统,及时对上报的隐患进行检查确认,及时了解信息系统内的文件要求,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对于限期整改的隐患要下发整改通知单,告知安全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消除隐患并在信息系统上填写整改回复单,经系统管理员检查确认后归档处理,形成闭环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立即向属地和行业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并录入信息系统,配合相关部门核查,整改结束后立即报告行业安全监管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销案,更新内容并及时录入系统。7.考核
公司各级人员要明确各自职责,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按要求进行隐患排查的个人,公司将按照公司有关考评方法进行考核。
总经理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总经理是本公司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公司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负全面责任。
2、宣传《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国务院关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的等有关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决定、通知精神,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制定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督促落实。
3、根据本企业实际,负责制定本企业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安全资金投入。
4、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5、主持召开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研究存在的安全问题及事故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措施,并督促有关人员限期解决。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会议应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召开。
6、经常性地组织公司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事故隐患,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分类处理;能立即解决的,立即处理解决;难以立即解决的,组织进行研究,限期整改,并在人、财、物方面予以保证。同时,对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技术措
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7、组织制定培训教育计划,定期组织本企业的职工学习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有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对新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公司副总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
8、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本企业实际,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究本企业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救援预案。
9、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同时,迅速向上级安监主管有关部门报告。
副总经理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协助总经理抓好全面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公司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综合协调工作。
2、组织实施上级有关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规定和技术规范。
3、协助总经理做好召开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例会的准备工作,对例会决定的事项,负责贯彻落实。
4、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修改完善,适应安全生产需要。
5、组织编制安全生产规划、计划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有计划地组织解决重大安全隐患和职业危害。
6、协助总经理并具体组织定期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
治理检查,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检查落实。
7、按月组织分析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
8、协助总经理组织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拟订改进措施,组织落实。
9、负责组织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10、检查各部门、专业履行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11、组织各部门、专业、班组等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并对辨识结果进行分级管理。
12、经常深入生产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对潜在的事故隐患,要从技术管理角度,超前预测,组织诊断,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13、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时,亲临现场勘察;负责全公司各类事故的追查,并做出处理决定。
办公室主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负责本公司食堂、门卫、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做好本部门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负责公司内厂区交通、禁烟、外来人员及车辆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协助公司领导全面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
时转交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和通知。做好公司安全会议(活动)记录,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有关资料及时组织汇审下发。
4、按培训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公司的培训教育工作,负责对所属人员的安全教育。
5、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风险辨识工作,认真辨识本部门的危险源,并加以防控。
安环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是本部门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督工作负全责。
2、在副总经理领导下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公司安全管理和对公司所属专业(部门)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3、对公司所属部门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情况负监督检查责任。
4、经常深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安全动态,对公司的安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事故隐患提出处理意见,对严重隐患提出停止生产,限期整改意见。
5、负责公司安全大检查和公司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检查的组织安排。
6、对公司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
7、对公司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负监督检查责任。
8、负责受理公司隐患报告和举报,受理在安全工作中因坚持原
则、按章办事而遭到打击报复的事件。
9、组织公司全员进行风险辨识培训,对员工辨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10、检查公司各单位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否按照清单内容和检查频次进行上报,定期抽查各单位检查落实情况。
11、定期接收上级安监部门下发的文件,积极落实文件要求。
12、维护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其他内容,保证正常运行。
13、组织参加安全事故的抢救、分析、处理工作。
14、监督相关人员做好事故隐患在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
15、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6、负责对相关方进行安全告知,签订相关方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和要求。
17、配合相关部门对相关方、外来业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18、负责对客户进行有关本公司规定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和检举相关方在厂区内进行违章、违规作业,定期对相关方进行隐患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及时报送安环部。
财务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公司的安全投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资金的落实等工作。
2、按照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制度组织部门人员定期开展安全隐
患排查工作。
3、做好对事故隐患报告、举报人的奖励金额的审核,执行公司奖励决定。
4、协助公司领导全面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时转交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和通知。
5、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人员的安全教育。
销售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对销售系统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销售部门的安全检查,落实销售部门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3、负责组织或参加销售部门上报事故的调查处理。
供应部部长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负责本公司运输、购买原料及相关人员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做好本部门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
2、负责本部门安全教育工作,编制本部门安全措施项目和安全措施实施计划。
3、协助公司领导全面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时转交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和通知,参加公司安全会议。
4、辨识本公司在车辆运输、购买原料等方面的风险点,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并加以防控。
车间主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
1、是所属车间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本车间
安全管理工作负全责。
2、负责组织本部门安全工作会议,平衡、协调各专业安全技术工作。
3、主持制定本部门的安全工作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负责传达、贯彻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部署,对公司各生产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指导。
化验(质检)室主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公司的化验(质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协助公司领导全面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时转交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和通知。参加公司安全会议。
3、负责化验室(质检)隐患排查治理治理工作。
安全员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协助安环部部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案例的宣传及传达,扎实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坚定地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确保顺利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积极参与本专业及公司有关部门组织的事故隐患排查,并监督落实隐患整改,定期上报本专业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负责落实专业特殊作业施工时的安全措施,按规定办理作业票证,及时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坚决制止各类违章,对于不进行改正的有权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初期事故时应立即上
报,并督促专业相关人员落实措施及时整改。
3、积极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
4、做好公司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的整理和完善工作。
5、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6、负责对相关方进行安全告知,签订相关方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和要求。
7、配合相关部门对相关方、外来业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8、负责对客户进行有关本公司规定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和检举相关方在厂区内进行违章、违规作业,定期对相关方进行隐患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及时报送安环部。
班组长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
1、班组长是所属班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是所属班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
①领会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需求,做到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组织参加每周的安全技术学习和安全活动。
②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正确指挥,制止违章行为的发生。
③知道本班职工的思想状况,做到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和重点检查。
④每天对本班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⑤定期进行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报,将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上报专业。
2、搞好现场管理和设备管理
①召开班前会,安排工作人员,交待安全要点,检查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具的佩带情况,准确及时地统计班组成员完成任务等情况。
②时时处处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动态,发现职工休息不好情绪差以及酒后上岗要立即阻止。全面负责职工工作中现场安全。
③设备管理要坚持八字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严格执行设备管理条例,坚持日、周、月检制,专人负责,按时参加周检、月检。
④检查设备运行保养情况及记录填写情况,并在各种检修记录本上签字。负责机房记录本的更换工作。
3、搞好班组技术培训工作
①按月度计划组织班织成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②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③推行岗位手册,做好上岗前的考核、试岗和上岗等工作。
职工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直接参与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2、作业是遵章守纪,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不形成事故隐患。
3、检查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后,要在现场班组长或最指挥者的具体安排下及时解决。
4、学会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上报。
5、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主动撤出危险区域,待隐患排除后方可生产作业。
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惩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安全监督,鼓励和奖励举报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并排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有关规定和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2.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励与处罚所有员工。3.术语和定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4.职责
4.1主要负责人批准设立事故隐患治理奖励资金,并批准对员工的奖励和处罚。
4.2安环部负责受理事故隐患的报告、举报和奖励资金认定,并做好登记。
4.3财务处负责事故隐患报告、举报建立资金的发放。4.4事故隐患由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受理,并建立接报信息的登记、拟办、批办、转办、催办、办结、建档等台账。
4.5全体员工负责事故的报告、举报。
5.基本原则
5.1公司每位员工对事故隐患有排查、报告、举报的权利和义务。5.2安环部应当受理报告和举报,奖励、发动员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报告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奖励和表彰,对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排除事故隐患、上报事故隐患或隐瞒事故隐患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处罚。8.奖惩的方式及内容
8.1对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排除事故隐患、上报事故隐患、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可给予物质奖励。
8.2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
8.3对于表现突出的报告、举报人或部门采取发放证书或优先考虑评优评先资格。
8.4对未按照要求进行隐患排查的个人和部门进行物质处罚,严重者依法追究责任人及责任部门的责任 9.奖励和处罚
9.1奖励
对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事故报告、举报奖按照“谁受理、谁负责”原则对发现人或举报人进行奖励:
(1)对及时发现、报告、举报一般事故隐患的,奖励标准为每项20-50元;
(2)对及时发现、报告、举报一般事故隐患并提出合理的整改 18
方案的,奖励标准为每项50-100元;
(3)对及时发现、报告、控制、举报重大事故隐患的,奖励标准为每项200-500元;
9.2处罚
(1)对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隐患、排除事故隐患、上报事故隐患或隐瞒事故隐患或在主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中发现的,给予处罚。
1)未按规定的周期及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清单开展隐患排查的,处罚相关责任人每项50-100元;
2)未发现、报告一般事故隐患的,处罚相关责任人每项50—100元;
3)未发现、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处罚相关责任人为每项200—500元;
4)对存在的事故隐患隐瞒不报者,未采取防范措施或监控、治理不认真的,处罚相关责任人和部门为500-1000元,若因隐报、瞒报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人与责任部门的责任。
(2)系统管理人员未及时登陆“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进行风险检查结果的确认,给予系统管理人和安环部负责人100-500元的罚款。
(3)对重大隐患瞒报的部门(专业)或个人给予批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责任追究,给予严肃处理。
(4)重大隐患整改之前和整改期间没有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保证安全,没有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单位,将给予严肃批评,造成事故的将进行责任追究。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事故隐患监督和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管理工作。3.职责
3.1安环部总体负责全公司事故隐患通报管理工作。3.2各部门、车间负责将事故隐患及时通报。3.3从业人员及时了解事故隐患情况及防范措施。4.通报程序
4.1一般事故隐患:隐患发生部门(专业)负责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向公司安环部汇报,安环部应当将事故隐患汇总后及时下发各部门(车间)。
4.2重大事故隐患:隐患发生部门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总经理汇报,书面向主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在公司进行公告公示。
5.通报的形式和内容
5.1事故隐患通告:主要分为电话、口头传达和书面告知。主要通告的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及隐患的整改难易程度及紧急程度。
5.2公告栏:企业应在厂区门口设立隐患排查情况公告栏,及时对每次隐患排查情况及每月全公司隐患汇总台账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照片、可能导致的后果、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的等。
5.3重大事故隐患告知牌:企业应在重大事故隐患部位设立事故隐患告知牌,内容如下:
事故隐患等级、状态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隐患防范措施;
隐患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和验收责任人。
5.4公告公示牌:重大事故隐患应在厂区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公示牌,公示企业重大隐患名称、部位可能波及范围及防范措施等内容。6.奖励
6.1隐患发生部门(车间)对发现的隐患故意隐瞒不报,扣除每月部门(车间)安全绩效奖,如果事故后果的,承担相应的法律法规责任。
6.2安环部未按本制度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扣除当月安全绩效奖,并责令整改。
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的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等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2.使用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本公司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管理工作。3.职责
3.1总经理应保障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足额提取、使用; 3.2财务处应保障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优先使用,及时发放;
3.3使用部门据实申请隐患排查资金,保证专款专用; 3.4安环部负责监督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使用。4.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4.1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使用范围
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和其它与事故隐患治理直接或相关的费用支出。
4.2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使用计划
(1)公司应将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内,并保证足额提取,专款专用。
(2)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使用应制定资金使用计划,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数额大于当期计划使用资金的,公司应从生产成本中及时补充,保证足额使用。
4.3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使用程序
(1)风险控制和隐患发生部门(专业)根据需要,制定使用计划,并报安环部、财务处共同进行审批。
(2)财务处优先列支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隐患发生部门(专业)立即根据使用计划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3)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发现隐患治理资金不足,应及时申请、审批。
(4)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束后,多余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纳入财务账目。
4.4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台账
(1)公司专职安全员应建立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使用台账,台账内容包括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费用数额、支付情况、使用内容等条款。
(2)公司隐患治理资金使用台账纳入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内,并保存。5.奖惩
5.1各责任人不能保证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及时提取、申报、使用,导致隐患不能及时治理,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导致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2发现擅自挪用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公司应按情节严重程度严肃处理。
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保证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风险控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实施监督检查。3.职责
各部门及负责人严格履行《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责任制制度》的职责。4.术语和定义
4.1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风险控制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4.2 风险点
风险点亦称风险源,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备、设施、场所、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5.风险防控程序
5.1风险辨识
5.5.1风险辨识工作方案
应结合公司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明确此项工作开展的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与部门,应履行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5.5.2风险辨识培训
在全面开展风险辨识之前,依据企业实际,依据企业的行业特点、规模及人员风险辨识能力,确定工艺、设备、作业环境、人员采用的风险辨识方法。按照“先骨干后员工”的方式对公司员工进行“分层级、分层次”的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培训,达到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工作,提高全员风险辨识与评价能力。
5.5.3开展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企业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的前提,也是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在现场的生产过程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企业各部门、专业、班组、岗位要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这几个方面开展风险辨识,在风险辨识过程中,要对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其危害因素,并根据各区域、场所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便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5.2形成风险点库
企业完成风险辨识工作后,将识别出的风险点纳入系统,形成企业自己的风险点源库。风险点库主要包括:风险点名称、危害因素、防控要求。
5.3制定风险清单
企业建立风险点源库后,需要根据风险点源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厂、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的风险清单。每一层级的清单中的风险点、检查周期、检查频次均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5.4风险信息更新
要对风险防控进行跟踪验证,定期进行风险辨识,涉取新的风险信息,对产生新的风险危害进行补充评价,对原有风险评价中的措施进行修订、更新。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法定义务,也是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充分应用,针对每个危险源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排查,才能真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系统化、规范化,隐患排查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6.1实施隐患排查及公示
各层级要对照制定的风险防控清单进行隐患排查,按风险点及时将隐患信息上报到“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公司应将排查出的主要事故隐患进行公示,并形成《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检查项目公示牌》。
6.2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通知与整改复查
每次隐患排查工作结束后,对存在问题的检查信息需要进行隐患整改操作,并登记隐患的整改情况。安环部要尽快下发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根据隐患整改记录单进行隐患整改,隐患整改完成后,需要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填报,安环部对整改结果复查,并登记隐患的复查信息。
6.3隐患消除与隐患归档
对检查合格的隐患管理人员经确认后进行归档处理,对整改符合要求的事故隐患,系统将自动归档,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事故隐患需要进行再次整改,直到确认隐患消除为止。7.隐患排查内容和要求
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安环部应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排除。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安环部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车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限期彻底整改。
(一)事故隐患的范围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5)可能造成职业并职业危害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
(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9)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二)对所排查的安全隐患,由安环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整改措施,并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由各专业、部门负责人负责落实整改。
(三)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方案需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或停车,对难以停止使用或停车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五)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向公司安环部、公司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以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六)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专业、部门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各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
(七)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凡当班组能整改地不准推向专业,凡专业能整改地不准推向公司主管部门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八)整改责任单位要按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公司安环部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九)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部门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复报告,由安环部组织检查验收。
(十)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应停止其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使用。直到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8.处罚
按照公司《安全考核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处罚。
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 篇2
一、针对排查工作“必要性”强的特点, 强化组织领导, 围绕“内容”抓动员非常关键
寻甸支行针对大排查工作“必要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 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在一一列举出全员岗位风险、6项重点业务岗位风险等排查内容的基础上, 确定了“警示教育和动员部署”、“梳理风险和深入排查”、“建立防控措施和落实整改”三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 围绕“内容”抓动员, 为全程开展好大排查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方法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抓动员上通过“三个以”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是“以高立意”抓动员, 提高认同感。坚持“思想为先, 认同至上”。在动员工作中, 紧紧围绕“讲形势增信心、讲案件明危害、讲剖析明差距、讲意义明关爱”的“四讲四明”活动, 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正确认识当前内控形势, 保持警醒上来, 强化对岗位风险的敏感度和认知度, 以此强化责任心和紧迫感, 自觉从保持安全稳定的高度, 理解进而认同此次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积极投入大排查活动打牢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 开展了“强化内控意识, 弘扬内控文化”动员, 广泛宣传, 层层发动, 全面部署, 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把学习制度、落实规定、合规操作、防范案件、杜绝事故, 作为使命任务、作为关心爱护、作为自我需要, 自觉坚持站在保持安全稳定的高度, 理解内控、实践内控、支持内控, 支行上下形成了学制度、讲制度、守规矩、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严要求”抓动员, 提高责任感。坚持“工作未动, 责任先行”。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层层严细分解, 形成了“‘一把手’总负责, 分管领导负总责, 专业领导负专责, 业务人员负其责”的格局;支行在排查工作中, “一把手”挂帅, 大事大抓, 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 建立了活动办公室, 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注重痕迹管理, 规范了有关记录, 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 保障整个活动规范、有序的展开;区分“自控、互换、监控”责任人, 突出了组织此项活动的责任追究问题, 共排查梳理出相关责任人27人次。
三是“以实化抓手”抓动员, 提高紧迫感。坚持“专管群治, 全员管理”;坚持用“放大镜”找问题, 用“显微镜”查不足, 用“整容镜”抓整改, 通过各有抓手、各有侧重, 突出用“数字”说话, 采取“挂账”管理、“挂牌”整改、“挂号”督办, 逐项落实, 层层递进的排查整改办法, 促使大排查工作严抓细查, 催生各级的紧迫感, 以“具体”谋落实、见成效。如在“全员岗位风险排查”中, 共列举风险点304项, 梳理防范措施247项;在“6项重点业务规范操作排查”中, 共列举风险点398项, 梳理防范措施356项。再如排查期间, 能立即整改的问题1项, 立即进行了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问题6项, 列入工作计划, 逐步整改到位;无法独立整改的问题2项, 提出可行的方案措施, 上报有关建议。
二、针对排查工作“系统性”强的特点, 强化规范管理, 围绕“责任”抓排查非常必要
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涉及面广, 为分清责任、充分发挥人人参与的巨大合力, 寻甸支行实施了“五步循环”抓排查的方法, 对排查工作统一进行了规范, 区分了责任, 整改任务定岗定位, 明确到人。
一是对照法规查“制度”, 看制度建立是否完善。按照具体到类、细化到岗、对应到人的方法, 将法规分类型、分层次精确定位到每个岗位和个人, 确保不漏一条规定、不留一处盲点。
二是对照制度查“行为”, 看操作行为是否规范。按照“对照新制度查老习惯、对照新规定查老做法、对照新技术查老方法”的跟进性原则, 重点查找操作行为中是否存在按照习惯和经验办事, 对不规范行为见怪不怪、对新要求不以为然、对潜在风险不能有效识别等问题。
三是对照问题查“原因”, 看原因查找是否准确。按照“看上级、查本级、抓下级”的层级性原则,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 进行准确定位和界定, 对查找的问题进行辨证思考, 力求做到问题具体、思考深入、原因找准。
四是对照分工查“责任”, 看责任分解是否到位。按照“环环相扣、层层相关、人人有责”的系统性原则, 重点查找各个层级是否各有所归、各谋其事、各负其责、各享其果和各受其罚。看分工是否科学、责任是否合理、落实能否到位, 如:纪检和内审, 是否体现了再监督的特点, 是否促进业务部门更好地发挥现有内控检查机制的作用。
五是对照责任查“机制”, 看长效机制是否有效。为反思机制建设的有效性, “对反复出现的问题, 从规律上找原因;对普遍出现的问题, 从制度上找原因。”, 人事并举, 将重心放在管理与监督部门, 不断加强机制建设的效能。
三、针对防范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 强化监督检查, 围绕“长效”抓防线非常重要
在具体实践中, 对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完善措施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今后的落实, 因此, 强化监督检查, 围绕“长效”抓防线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 寻甸支行强化了“三个自控防线”的建设。
一是建立“自控防线”。建立了对业务岗位的制约和后续监督形成的自控防线。主要包括:一是直接业务人员形成的防线, 即对受理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进行初步审查和具体处理的业务人员防线;二是复核把关人员形成的防线, 即在业务流程过程中, 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进一步复核、审查和把关的人员防线。在大排查工作中发现“自控”层的问题9项。
二是建好“互控防线”。注重建好通过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之间监督制约形成的互控防线。主要包括:一是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形成的防线, 即业务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人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形成的作中发现“互控”层的问题9项。
三是建强“监控防线”。不断强化监督部门对各业务部门、各业务岗位全方位监督的监控防线。主要包括:纪检监察和内审形成的防线, 即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案件防范等监督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再监督。在大排查工作中发现“监控”层的问题9项。
四、针对防范工作“经常性”强的特点, 强化总结创新, 围绕“长效”抓经验非常有意义
内控风险和案件隐患防范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动态性工作, 任何人都没有老本可吃, 需要不断强化管理的规范性和落实的经常性, 不断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和管理工作。为此, 寻甸支行把“强化总结创新, 围绕‘长效’抓经验”作为后续的重要工作, 并形成了四方面的共识。
一是要注重在机制建设上求动力, 构建推动制度长效落实的责任网络。将用好现有制度平台作为重点, 克服“层层叠加, 立土规矩”的做法, 通过突出机制建设, 增强制度落实的推动力。首先, 要结合“一岗双责”制度, 构建明确的责任落实机制, 强化抓制度实施的主管意识。借鉴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的经验, 将抓制度实施也纳入“一岗双责”范围, 构建了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其次, 要结合“三道防线”制度, 构建科学的责任界定机制, 强化各负其责的落实意识。支行以“三道防线”构建了界线分明的责任界定机制, 确保板子能打准, 形成了各级主动抓落实的强劲动力;第三, 要结合“行政问责”制度, 构建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强化我将负责的危机意识。充分用好《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员履职问责暂行办法》等制度, 高悬惩罚压力, 层层传导压力, 催生了落实制度的强大推动力。
二是要注重在方法先进上求科学, 建立重要风险点防范的规范化控制体系。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借鉴, 以体系化、标准化的方法保障制度有效落实。首先, 是注重分类定位, 建立了一套制度信息台账, 解决了制度信息运用不到位问题。按类别、时间、变更等多种信息, 区分支行、科室和业务岗位三级, 分别建立了逐级汇总、相互衔接的《制度台账》, 并能及时更新补充, 形成了制度自动分发、自动承接、定期更新的运行机制, 有效克服了“制度存档、查阅麻烦;制度变更, 线索不清;新手上岗, 制度不明”等障碍;其次, 注重精简集成, 建立了一套风险控制清单, 解决了制度细节多执行常有疏漏的问题。注重对制度信息进行挖掘和开发, 通过“查找风险点, 指出隐患表现;提取要点, 向业务岗位聚焦;形成控制措施, 规范业务管理”, 从147件制度中提取要点, 聚焦于业务, 进行集成应用, 建立了一套《寻甸县支行业务风险点规范化控制指引》, 增强了制度落实的科学性;第三, 注重理念先行, 汇集了一套内控文化资料, 解决了内控文化建设先进性滞后的问题。为缩小支行在内控观念先进性建设上的差距, 收集整理了, 代表先进内控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资料, 组织宣讲, 及时提高了认识, 有力保障了各项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三是要注重在能力提高上求实效, 促进管理上的“三力”建设全面提高。始终将推动活动效果, 不断向领导力、执行力、监督力“三过程, 培养干部的调研力和创新力;用不断面对困难、困惑和困局的现实, 锻炼干部的思考力和驾驭力;用学习教育、弘扬先进文化的过程, 提高干部的文化力和亲和力;用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的任务, 增强干部的统筹力和落实力。另一方面, 活动促使领导干部掌握法规, 获取新知、转变观念, 培养了良好的学风、求实的作风、过硬的政风, 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第三, 坚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一人一事的安全管理、一人一事的预防犯罪工作, 在点滴成效中提高干部的具体领导能力。其次, 注重多法并举, 发挥整体效能, 向提升执行力转化。支行重点做了四项工作:一是以责任到位催生执行力。通过结合“一岗双责”、“三道防线”和“行政问责”, 在机制上确保责任到位, 催生了执行力;二是以骨干勤政带动执行力。支行注重培养和调动党员骨干、青年骨干和业务骨干“三支骨干”力量, 发挥他们先锋带头、年轻热情、专业成熟的优势, 带动全行执行力大幅提升;三是以考评激励推动执行力。坚持每月至少有1次检查讲评, 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后进, 有效推动了执行力;四是用工作成效检验执行力。坚持以活动是否有效转化为:提高业务建设水平、提升内控管理质量、提高案件防范能力, 来检验活动成果, 保证了执行力强在末端, 取得实效。在今年的各项内、外检查和走访调查中, 各项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执行力, 均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员, 较以往更好的评价;第三, 注重提高标准, 强化“四种”能力, 向提升监督力转化。着重强化了以下“四种”能力:一是用严格的标准强化监督的预知力。重点纠正了过去存在的“大概、可能、差不多、基本上”等标准低、印象式的监督。坚持用内容的标准化、制度的高标准、行为的严要求, 来排查风险点, 强化了对风险的预知力;二是用坚固的防线强化监督的控制力。将“三道防线”的核心精神, 融入《寻甸县支行业务风险点规范化控制指引》的系统集成过程中, 突出有效管控, 强化了监督的控制力;三是用严明的纪律强化监督的影响力。坚持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不作为、不以为然的人和事, 做到不放任、不手软, 监督到位、严肃对待, 切实解决、不留隐患, 制度的刚性得到了坚决执行, 产生了“制度至上”的深刻影响;四是用革新的要求强化监督的创新力。为有效克服按照习惯和经验办事, 对不规范行为见怪不怪、对新要求不以为然、对潜在风险不能有效识别等问题, 坚持强化同步跟进机制, 做到业务发展一步, 监督就跟进一步, 保持了监督工作常抓常新、不断创新的良好状态。
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环境风险;排查
事故的发生源于隐患和风险的存在,在安全生产日益重要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隐患排查成为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排查的重要考核因素。现今我国的社会发展在各个生产领域普遍建立起一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其内涵包括企业底数分级分类监管、排查治理标准、各部门职责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隐患自查自报等等。安全生产中的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本文通过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引申到我国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的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所谓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生产单位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人为或者天然的漏洞导致可能出现的事故发生概率增高的现象。由此可见,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来源于两方面:物的不安全以及人的不安全。而人的不安全又具体表现为不安全生产行为和管理漏洞行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内容则是包含三方面,即隐患分级,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方面。
一般将隐患分为两种,即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这两个分类的考量因素主要是隐患的治理难度和隐患的排查难度以及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等。当前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状况总体来看,全国的生产单位都意识到了隐患排查对整个安全生产的意义以及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也着手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来说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立法层面首次将安全生产的重点落实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对于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先河性的指导意义。之后陆陆续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对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做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规制,相关地区的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践开始有了显著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环境风险安全排查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环境风险安全排查理论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大体类似,其主要是排查的范围不同。安全隐患通常指的是生产事故,而环境风险安全排查事实上是属于安全生产排查的一种,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排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危害环境的隐患,是否一些企业的生产行为,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目前的一些生产企业主要是属于粗放型的企业,尤其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少,因此,在过去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每年都在恶化,北方的雾霾、化工企业污水偷排、一些江河的污染等等,因此环境风险安全排查显得非常迫切。
二、安全生产隐患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治理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在相关的规章指导下建立一定的体系化制度,能够将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加以固化,对于未来的工作乃至更大范围的生产规模扩充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各地需要在区域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总体规制,有立法资格的行政区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管理办法以及奖惩规定以明文形式规定下来,保障相关安全生产有法可依,避免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对没有立法资格的区域,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性规定将相关的制度确定下来,具体包含管理工作的办法,隐患排查的开展时间,上报途径,排查治理的培训管理,进行排查的部门以及政府介入管理的时机和条件等。
(二)政府对于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责任的明确化
生产单位作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可能出现一味追求眼前的生产效率,忽视事故隐患和环境破坏的误区。因此,在整个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明确生产单位的工作职责。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为例,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的思想方针,认真处理存在的尖锐问题,有效防止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不断健全完善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监督,对于监督主体而言,应明确安全监管的职责、内容以及要求,另外还包括管理的职能划分,防止出现职能部门职权重叠、交叉管理的尴尬局面。另外从政府监管形式来看,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责任划分和职能行为,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要有不同的管理定位,需要做到责任到户。
(三)强化对于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强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老牌企业也开始在转中加以强调,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技术标准不清晰,技术水平不足的现状,因此强化教育培训成为这类企业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方略。而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各生产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现代教学设备,以实践案例为指导。
首先,应当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意义;然后要对安全隐患治理的标准有整体认识、解读和应用;接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操作系统等专业知识,并将这类知识加以应用。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评估奖惩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奖惩制度能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竞争考核和奖惩机制,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责。具体的奖惩手段可以结合安全生产责任险、风险抵押金、税率浮动、黑名单等手段强化奖惩制约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责任追究。对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的单位,进行鼓励和支持,比如人员和财力的支持;而对于有效通过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得以防范生产事故的情况要将其经验加以推广,并通过制度保障其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海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1:52-53.
[2]蔡海东.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7:38.
[3]王勇.基于化工安全生产问题分析与探讨[J].化工管理,2014,17:74.
[4]杨哲.基于安全社区建设的安全生产监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5]郭宇飞.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
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总结5 篇4
为全面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当前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高度重视,上下迅速行动,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风险隐患治理的最大合力。现将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确保排查工作有序顺利开展,我院成立了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各部门已根据本单位的隐患治理要求,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机构,明确了职责。
二、深入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我院召开了动员会,及时传达了《关于做好当前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并要求与会者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宣传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时限,大力营造隐患专项整治活动的浓郁气氛。同时明确以做好暴雨、台风等各类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及应急救援等方面为重点,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三、加强日常监管,夯实基础工作
不断加强动态管理,对新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登记,对已不构成风险隐患的及时核销;并根据存在风险隐患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加强治理整改,建立长效机制
对近期可能存在和发生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明确责任,把风险隐患的治理整改和排查工作贯穿于排查的全过程,对可在短时期完成治理整改的,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治理排除的,制订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治理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责任人和期限等,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事件发生,确保能够妥善处置、减少损失。
五、下步工作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把治理隐患、预防事故作为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一)继续积极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对少数思想认识不到位、隐患严重、专
项行动进展迟缓的单位的检查监督指导,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可能酿成事故的重大隐患。
(二)认真组织引导各科室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疫情防控风险排查工作总结 篇5
一、离民外出防控措施
1.坚持非必须不外出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出行。确需外出尽可能错峰出行,避开春运高峰期,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患有慢性疾病、60岁以上老人、孕妇等人群,要保持警惕谨慎出行,出发前建议听取专业医生的健康状况评价,避免前往疫情发生地。
2.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请暂缓出行。密切关注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动态变化和病例行动轨迹,提前了解前往地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了解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出现疫情的地区,确需前往的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
二、来民返民防控措施
1.倡导外出务工和学习的居民朋友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留在当地过节。可通过微信、网络、电话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您的心情和祝福。如确需返民过节的,提前3天将返乡时间、14日内旅居史、是否从事冷链物流行业、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主动向返回地社区(村)报备,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要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提前准备好旅途所需的口罩(每日至少2只以上)、手消毒剂等,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交通工具,旅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多次中转和旅途中长时间停留。返回后严格遵守居住地疫情防控措施。
2.凡是境外来民返民人员,应当向目的地社区(村)提前报备个人有关情况,包括入境时间、第一入境地集中隔离期满时间及返回航班、车次等具体行程信息。国外入境来民返民人员在第一入境地已落实集中隔离14天且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解除集中隔离证明的,来民后须第一时间向辖区社区和村组报告,需继续落实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3次核酸检测等措施。若无法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和解除集中隔离证明,请第一时间到辖区集中隔离场所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次核酸检测等措施,隔离期间食宿、医疗费用自理。
3.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区、市)或当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民返民人员,应在抵民后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严格落实就地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观察,集中隔离观察期间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观察期间不少于2次核酸检测,隔离期间食宿、医疗费用自理。
4.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区、市)的来民返民人员,如能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则落实14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并于7天后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若无72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则第一时间在集中隔离点留观并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后移交社区(村)执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并于7天后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
5.低风险地区来民返民人员请自觉执行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如需外出请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好口罩。
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 篇6
编制: 审核: 审批:
工作方案
Xxxxxx 2017年10月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促我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实现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有效遏制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各级政府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要求,我厂特制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我厂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排查治理各施工标段安全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监理部成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
三、隐患排查治理管辖范围、内容和方式及分工
(一)排查治理范围:排查施工各标段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施工工艺、作业环境、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和消防安全等内容。
(二)排查治理内容:在继续落实以往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施工各标段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
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1、检查的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经理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各岗位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控、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各施工队伍安全监管情况等。
(3)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各项目部建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全员(包括农民工)培训教育及考核情况;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5)应急管理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6)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情况。事故报告制度建立情况;未发生事故按照零报告制度报告,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人在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2、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 :
(1)建立生产各方责任主体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位;
(2)现场工作人员是否全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全部持证上岗;
(3)存在重大危险的工作是否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
进行论证和审批;是否严格履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
(4)是否按规定进行防护,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安全有效;(5)生产设备安拆是否符合规定程序要求;
(6)各类生产机械、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
(7)生产现场用电系统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8)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作业环节和部位是否存在事故隐患;(9)职工宿舍、生产场所设施是否安全使用要求;(10)消防设备是否按规定配置;
(11)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是否有专人管理;(12)以酒罐、酒库为重点的所有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三)、排查治理方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加强治理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滋生根源;
3、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安全管理和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标准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四)排查治理职责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
安全”的原则。实行“条块结合、各方联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
四、重点时段
1、加强监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活动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2、以生产现场防事故、防火、防食物中毒,车辆碰撞、人员伤亡等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抓住容易发生事故的重大隐患,加大治理力度。
3、加强高空作业的管理,高处作业均须先采取防止坠落措施,检验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在高处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须使用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4、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监理组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落实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特别要全面落实监理组组长负责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监理组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此项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理责任。
(二)突出重点,全面治理各类隐患。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四个重点:即:陶坛库、酒罐、特种设备、特殊工种等重点部位,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环节; 要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
(三)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安全管理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要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对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走过场的将予以批评和经济处罚及清场。
(四)标本兼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举一反三,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 篇7
日前,国务院安委办下发《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摆上重要议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意见》强调,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
《意见》要求,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标准,按照通用标准规范,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开展对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内部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督促检查,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
【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食品风险隐患排查报告12-13
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01-23
阿克苏地区十中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总结12-30
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2-15
3季度案件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01-10
6-xx镇应急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10-19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2017年度上半年总结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