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汇报

2024-06-05

控规汇报(共2篇)

控规汇报 篇1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控制性详细规划结课论文

姓 名: 杨 桦 学 号:031510112 指导教师: 沈 妤 喆

控制详细规划结课论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浅识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摘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的概念引入我国的。本文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概念和起源,阐述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欧美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所处阶段、问题以及方法探索。关键词: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一. 公众参与的意义

公众参与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众多的城市成员能够参与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公众参与的目的并不在于让规划师能够说服公众,或是让公众藉此来指挥规划师,其最终目的是在于通过此项活动达到规划师与公众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二. 我国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1、由于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途径,使得我国当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过程,大多数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由当地政府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和审批,因而不能获得社会的最大认可,在实施中将会遇到各种阻力,影响其实施效果。虽然花很大力气制定规划,但在具体的建筑项目上又难以完全执行,与以往的那种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规划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过程缺乏应有的监督保障,以至于在规划管理中随意变更规划、越权审批,迁就开发商利益等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可归纳出以下国内公众参与的缺陷。(1)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法规没有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具体权利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只注重于对规划建设部门的行政行为的授权,而对规划行政控制的立法相当少。(2)参与的内容、方式与途径不明确

控制详细规划结课论文

2、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从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现状来看,普遍都流于形式,公众基本上是事后参与,被动地听听、看看,然后接受。公众作为城市规划服务的对象,对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最有发言权,所以应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内容、方式与途径。因为有一个严肃而权威的制度作保障,是确保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城市规划的前提。(3)公众参与的意识淡泊

由于长期以来的惯性作用,在公众心中,城市规划是国家、政府的事,规划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都很少向社会公布有关规划信息,规划好像是一件很“秘密”的事,公众已经习惯游离于之外了。加之,相关部门出于各种原因而忽略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和热情都极端缺乏。

三. 公众参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要使一项技术工作成为一种公共决策并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就必须要实现公开决策、民主决策。只有公众充分参与,才能体现社会公平。对此,必须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众参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促进规划师直接了解民意,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良好的“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使城市规划具有双向信息系统,为开展城市详细性规划打好基础。(2)为控制性详细规划起到“集思广益“之效,尤其是某些引导性指标的确定。(3)有利于群策群力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四. 国外公众参与的实践

目前,在西方城市规划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公众参与早已成为规划行政体系中的一个法定环节,作为重要力量影响着对规划和建设行为的决策。

美国:公众参与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步骤,联邦政府将公众参与的程度作为确定政府对地方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美国在城市区划执行中,注重公众参与,以及民主化决定的程序要求,每个城市设立规划委员会,设立规划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市民的意见,对规划机构进行监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常见有问题研究会、邻里规划会议和机动小组。规划方案制定后要通过公众会议和公众听证会展示,其中意见分歧很大的问题,将责成规划编制部门修改并留交下次听证会继续讨论。最终的规划方案须获得城市议会规划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才能通过。

控制详细规划结课论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德国:在德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和建设规划法是城市建设中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通过一个实现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公众参与审核、法律审查程序后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它,即使是政府领导班子换届也不能改变,如果要改变或补充,必须再一次经过上述程序。这个城市规划程序,在德国城市建设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任何一个地方政府制定城市规划,都必须按照上述程序进行。特别是规划设计前后的两次公众参与,必须得到绝对保证。

加拿大:从编制规划开始,与市民交流,将市民意见归纳整理后形成比较集中的意见,编制成为规划草案,然后通过报纸增页或邮寄将规划草案送到每个家庭,再收集市民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报市议会审议,批准前必须经过公众听证程序。

英国:向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呈报结构规划时,须附上公众评议的详细内容,中央主管部门如果对其公众参与工作满意就批准,反之则退回要求重新进行公众参与。地方规划的编制包括磋商、质询和修改三个阶段,也有严格的公众参与约束。

五.

拥有一个严肃而权威的制度作保障,是确保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城市规划的前提。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的法治化不健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无法可依。

调查显示约有50%的规划师认为现阶段公众参与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已将公众参与列入法律范畴,但缺乏可供操作的程序性规范,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权利、义务等尚无明文规定,从而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就很难保障。而相比国外,公众参与已作为一项法定的制度被确定和执行下来。

②有法不依。

我国对公众参与规划已有法律的规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曲解法律条文或钻法律漏洞等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法律还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官员、执法人员为了地方或个人利益而至法律于不顾。这一点在厦门PX事件中就有所体现,海沧区的土地招拍挂存在严重的违规问题,在先有化工区规划以后,又引进了许多房地产项目和几所学校。

③违法不究。

要实现法律面人人平等就必须对权力的使用加大监督力度,对违法乱纪行为严肃查处,对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实行问责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维护法律的权威。

(2)参与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官员和开发商、规划师、广大公众。首先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其次,规划师未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忽视了规划的公众参与,虽然大多数规划师认为应该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定程序,但是对实际操作上并不抱有太大信心。最后,公众大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对与城市发展长远利益相关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还未表现出足够的热情。

(3)参与的技术方法落后。

控制详细规划结课论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在城市规划方案形成的前期和后期反馈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发放问卷及走访调查的方式来搜集信息,这样首先会造成收集的信息不全面,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问结果的处理分析工作又极为繁杂,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进入规划方案,且所获得信息仅限于选项答案,难以作进一步的分析挖掘。再者,调查问卷要经过设计、印制、发放、回收,系统分析等阶段,会造成调查成本的加大和调查效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众参与的障碍。

(4)规划各阶段中的参与程度不足。

一个规划项目从立案到最终实施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规划立项准备、初步草案准备、规划方案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规划成果审查、规划成果完成、规划实施。在每一个阶段公众参与的方式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是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如规划师一般会在前期进行一些调研,在规划方案制定出来以后才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公众提意见,在方案的规划过程中也没有公众参与的内容,这就构成了事后参与。六. 结束语:

一个好的规划应该在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制定,并在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实施。公众参与规划实质上体现了规划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和追求社会民主的永恒精神。诚然,我们不可能奢望公众参与规划成为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实施中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的灵丹妙药,但城市规划应是一种政府综合性很强的。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法制行为。并且其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众参与规划将是城市规划工作中一个永恒的、需要不断强化和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耿毓秀,黄均德.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2】 李学余.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06 【3】 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城市规划.2000.07

控制详细规划结课论文

城市控规专家评审会致辞 篇2

(2003年9月13日)

各位专家:

首先,代表莱阳市政府对各位专家莅临我市参加此次控规设计评审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莱阳市是烟台第一人口大市,1987年撤县设市,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共784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其中城区常驻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10万人),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海岸线长15公里。莱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胶东半岛腹地,位于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地级城市的中心,驱车行使一小时即可到达;交通发达便捷,蓝烟铁路、204和309国道、青威一级公路、潍莱高速和同三高速等国家大动脉穿城而过;综合经济实力雄厚,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2.1亿元,财政收入3.258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3元;工业发展迅猛,2003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93.2亿元,利税7.7亿元,培育出“龙大”、“鲁花”、“鸿达”、“三乐”、“天府”、“吉龙”等一批在全国叫响的知名品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全市已有三资企业337家,实际利用外 1

资累计已达4.3亿美元,出口创汇连续五年位居烟台首位;第三产业发达,2003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7%。

莱阳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极实施“乡镇企业进城、城区企业进园”的政策,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化水平飞速提高,目前城市建成区已达20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4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已达42%,2000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市化试点城市。特别是今年以来,莱阳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投入、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坚持多元筹资、适度举债的原则,计划总投入11亿元,全面展开33个城建重点工程,从而拉开了城市大发展的框架,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要把城市建设好,必须先把城市规划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莱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多方筹资,组织精兵强将,加强了城市规划编制。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3年完成,1997年编制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1998年省政府予以批准实施。其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位档次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对规划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又多方聘请省内、甚至国内知名的规划大师对莱阳市的总体规划进行把脉会诊,提出调整修改意见,不断充实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几经调整,确定了莱阳市“南北服务、东西开放、绿带环绕、快速外环、核心

突出” 的新的城市形态的发展构想。以五龙路为城市的商业服务轴线,连接城市的主要生活设施、公共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呈现“南北服务、东西开放”的主轴线;以富山路为中心,加快新区发展,形成新的政治文化中心,西部以冯格庄办事处、外向型工业园为依托,东部以龙旺庄办事处、食品工业园为依托形成东西互应、比翼齐飞的两翼发展格局;以蚬河西侧绿化长廊和白龙河两侧绿化带、铁路两侧的防护绿化带和北部的山地绿化区形成“双河抱城、绿带环绕”的城市生态环境;以一级路南移和309国道北移建设成一级高速公路,形成“快速外环、核心突出的”城市形象特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我们加大了对城区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此次参加评审的规划设计就是我市今年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该两项成果的完成将对我市城市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恳请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莱阳的城市规划建设献言献策,把脉号诊。

上一篇:建筑工程杂工管理办法下一篇:调东小学平安校园建设及综合治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