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练习

2024-10-28

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练习(精选11篇)

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练习 篇1

——李白

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1)赏析诗歌颔联的“空”字。(3分)

(2)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4分)

(3)李白的诗歌长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蜀道难》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蜀道的奇丽惊险。这首诗歌中李白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指出。(3分)

参考答案:

(1)空,白白的。诗人登舟望月,空阔渺远的`境界很容易触发人对于古今的联想。(1分)此时此地此景让诗人联想起了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联系自身实际,顿生怀才不遇之感,于是用了“空”字。(1分)从结构上来说,“空”字有引出下文之作用。(1分)

(2)①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②以景结情,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

(3)“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是虚。(每点1分)

(4)以前两联为例,分析“空”字是怎样把写景与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5)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

参考答案:

(4)第一联写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第二联正面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寻、怀才不遇之情与上联空寂之景交融一起。

(5)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独落寞,又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春之怀古》鉴赏与练习 篇2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翻新的棉被。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丝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岸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相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娇纵。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记忆、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

【赏析】

《春之怀古》是台湾当代作家张晓风的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走进《春之怀古》,我们不难感受到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律动。

在那纤柔的文字里,春一开始就像一个温柔含羞的女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本正经地扳着一张“冷面孔”,让人看不清琵琶背后遮住的是怎样沉鱼落雁的姿色容颜。然而,春毕竟是多情的。直到“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从绿意内敛的山头”、“扑哧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敛藏了一冬的笑靥,此时全部都在春阳里暖暖地绽放。“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雪融时潺潺的水流声在凡尘俗世之人的耳朵里听来再简单不过,然而飘入诗人耳朵,则变成一首美妙动听的歌,一曲生命的赞歌。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在此,诗化的语言却将雷、云都拟人化了。顽皮的“雷”,像个鲁莽的小男生;而云的娇柔,惹人怜爱,活脱脱是个多愁善感、爱哭鼻子的小女生,那么纯真、无邪。

“一阵风起,每棵柳树都吟出一丝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吟出”二字使得诗意陡增,仿佛刚刚还是孩童的形象,转瞬间又成了一位多情的“诗人”,用自己“白茫茫、虚飘飘”的文字和思绪(飞絮)给春增添了一层朦胧、迷离、飘逸的色彩。

在作者富于想像的文字里,“春”,时而是一位凄苦的母亲形象:“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时而又是一位神奇的法师,只那么轻轻一点,“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岸都控制住了”。春天就以千军万马之势攻占了季节的堡垒。

第四段中,作者在探讨“春天的名字”时,连用了三个“在……之前”,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时间的久远。而亘古至今,千千万万个年岁,万万千千颗心,无不呼唤着同一个名字——春。这里,春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以他那深邃的双眸深情地注视着世间的风云变幻。

当我们读到蝴蝶为花点数,蜜蜂为蕊编册,风娇纵树,檐前老风铃一一记忆、垂询春天的风时,一幅生机盎然的春之美图全然展示在读者面前了。作品中的自然之物都拟人化(人性化、人情化)了,作品中的意象是层层迭出的。作者用其非凡的才情,在《春之怀古》中将一个自然的春天写得超乎自然之上,鲜明生动。

读张晓风笔下的春,是观照生命,是与心灵交流;读她笔下的春,像是饮一口清冽的泉水,回味甘甜;读她笔下的春,又似一曲古朴清新的牧歌,尽情品味人生的真谛。

【练习】

①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写出了春天怎样的特点?

②文题为《春之怀古》,作者“怀古”之目的是什么?文中哪句话委婉含蓄地暗示了主旨?

③第四小节“春天名字产生之前的故事”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何用意?

④同是写春,你认为朱自清的《春》和张晓风的《春之怀古》有何不同?

⑤怎样才能让文中这动人心魄的“春之美”重回我们身边?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日志作品-《夜泊牛渚怀古》赏析 篇3

谢尚是谢鲲的儿子,鲲是东晋名士,以放纵不羁,善饮酒而名显一时。谢尚又是谢安的族兄,安是那位围棋间打败苻坚数十万大军的风流儒雅的宰相。谢氏一族,后来还出了谢灵运、谢惠连、谢。这个家族中许多成员,都是李白崇拜的对象。在李白的诗里,多处提到谢尚、谢安、谢灵运、谢。现在,他来到了有过谢尚踪迹的牛渚,积存于心中的仰慕之情自然便涌上心头,怀古与叹今,一时融通在这秋夜的静静的江上。

诗的一开头,便写出这江上的宁静明净。有牛渚即采石矶的秀丽身影,不是黑夜,是在月色朗照之下,天上一点云彩也没有。有月下的静静的长江。这是一个暂时除去尘嚣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登舟而望月。最容易引发的,当然就是融通古今的情思了。他想起了什么呢?他想起了谢尚。

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袁宏小字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往听之,乃遣问讯。答曰:‘乃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兴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谢尚从贫寒中识拔袁宏这样一个爱才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李白。他还有“我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不一时”的诗句,也记这件事。在这秋月下的采石矶前的舟中,他想起了谢尚。但这怀古的一缕情思,旋又为现实中的失望所代替。袁宏有那样的机遇,为谢尚所识拔,而自己则没有。“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正是这望秋月而思古人所带来的一声轻轻的叹息。自己虽有旷世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赏识。谢尚远矣,古虽有之,于今则无!故忆为“空忆”。这“空忆谢将军”,实在是含有难以言说的惆怅的。

枫桥夜泊练习题 篇4

一、直呼其名写拼音。

( ) ( ) ( ) ( )

停 泊 江 枫 对愁 眠 姑 苏

二、辨字组词露一手。

落( ) 啼( ) 眠( ) 船( )

洛( ) 帝( ) 民( ) 舷( )

三、解释词语。

江枫:

愁眠:

乌啼:

渔火:

四、填空。

《枫桥夜泊》一、二句写的是诗人( )的景色,三四句写的是诗人( )的`声音,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 )的思想感情。

五、读一读,背一背。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参考答案

一、bó fēng mián sū

二、落后 啼哭 休眠 船工

洛阳 帝王 民众 船舷

三、江边的枫树 忧愁而无法入睡 乌鸦啼叫 捕鱼的灯火

四、看到 听到 孤寂忧愁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诗词 篇5

莫发邬阳市,晓榜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锺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後。

或为羁雌吟,或作苍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

萧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紵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觏。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

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

怀古诗词 篇6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3.《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4.《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5.《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6.《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楚江怀古诗歌鉴赏及答案 篇7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

(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8.“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手法。(5分)

9.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8.(1)第三联用动静结合手法,描绘洞庭湖阔大,明月初升,青山苍茫,滔滔江流喧闹不休,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3分)

(2)第三联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直言被黜内心的不平。(2分)(意思接近即可)

9(1)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

(2)表达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缅怀,以及秉持正道之心。(2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阅读诗词赏析 篇8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意: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 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主旨:借怀古伤今,揭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给广大百姓造成的极大痛苦

作者介绍: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全文

此曲写景对咏史有什么作用?

极写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的险要地势,正是为下文的望而意踌躇提供抒情的诱发点,使作者更好地抒发感情。

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聚怒用得好。运用化动为静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阔景象和险要地势。其中,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的汹涌澎湃,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文的主旨句是?此句妙在何处?

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个结尾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较强感染力。

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答: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练习 篇9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纶(lún)巾 酹(lè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

B.纶(lǔn)巾 酹(lēi)酒 樵(qiáo)悴 崩催(cuí)

C.纶(guān)巾 酹(lē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

D.纶(guān)巾 酹(lè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炼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3.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几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4.判断下面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5.下边语句有不同理解。你认为怎样理解更好,说说理由。

(1)羽扇纶巾

第一种理解:这里指的是周瑜。

第二种理解:这里指的是诸葛亮。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一种理解: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

第二种理解: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第一种理解:敌人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显示出侵略者的骄横。

第二种理解:宋朝百姓在佛狸祠下迎神致祭,呈现出因妥协换来的和平。

6.问答。

(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分析这里运用孙权典故的表现力。

(2)“多情应笑我”,试分析。

(3)试分析《念双娇》的意境、感情。?

参考答案

1.D

2.这首词上阕主要写赤壁景色,下阕主要写人物事迹,篇末借怀古抒发感情,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雄伟,一泻千里。不过,词末几句,抚今追昔,情调低沉。封建士大夫失意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

在写景方面,如“乱石穿空”写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写江水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江山,有声有色。

4.A(×)B(√)C(√)D(√)

5.(1)第一种理解较妥,理由是:

①羽扇纶巾是三国六朝时一般儒将的装束,可用在描写诸葛亮,也可用来描写周瑜。

②指周瑜,与下文联成一气,好理解些。

(2)第一种理解较合适,WDT 为作者自我解嘲,更符合“赤壁怀古”这个题目。

(3)第二种理解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作者反对投降妥协。

6.(1)以“乱”修饰“穿突”之“石”,表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

(2)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遇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

张祜的诗词《隋堤怀古》赏析 篇10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赏析

站在隋堤上,昔日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如在目前。“锦帆东去不归日”又与陆楫《古今说海》卷一二二《炀帝开河记》所描述的“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情形相印照,淫逸之行以致国破家亡引起诗人痛斥抨击。“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又以嘲讽的口吻慨叹霸业成空,朝代不断更替,对事业的败亡表露一种无可奈何的追悼。然而诗人不只是追悼,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帝王已经踏上古朝的覆辙,为当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而忧心不已。在中晚唐的帝王中,除去文宗李昂还有一些去奢从俭的图治之意,其余的帝王大多如南朝的风流天子一样,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所以张祜面对如此让人心忧的现实,不堪回首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这一悲惨历史。无奈此时诗人不过是一介草民,人贱言微,无力回天,根本不可能力挽狂澜拯救衰世,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只能化为声声无奈的叹息、深深的哀虑,只能“空悲绿树烟”。

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扩展阅读:张祜的人物生平

张祜,唐代清河人,他为人清高,就称自己为处士。张祜颇有诗才,他的知心朋友都是当时的杰出人物。然而可他却不习科举文章。在元和至长庆年间,张祜深受令狐楚器重,令狐楚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亲自起草奏章荐举张祜,把张祜的三百首诗献给朝廷。令狐楚的奏章大意说:“凡作五言诗,应包含六艺。如今人多文笔放诞。诗坛没有宗师。张祜多年流落江湖,很久以来精于诗赋。他钻研深入用心良苦,搜求意象功力很深,受到同辈诗人推崇,诗赋风格罕有人比。谨此请人抄写其诗作,到光顺门进献,乞望皇上交给中书省、门下省办理。”张祜到京城,正值元稹号称心机深陷难测,在朝廷里权势很大,皇上于是把元稹召来,问他张祜的诗写得好不好。元稹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么写。若奖赏他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皇上听了点点头。就这样,张祜寂寞归乡。张祜于是寓居淮南。

当时杜牧当度支使,待张祜十分优厚,杜牧有一首诗赠给张祜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张祜作诗常反复吟诵,雕琢字句,妻子儿女每次叫他他都不应,说:“我正要口里生花,难道还顾得上你们吗?”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游览了许多有名的佛寺,例如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苏州的灵岩寺、楞伽寺,常州的惠山寺、善权寺、润州的甘露寺、招隐寺,所到之处往往题诗作赋。张祜曾谒见淮南节度使李绅相公,张祜自称为“钓鳌客”。李绅觉得不同寻常,就问:“你钓鳌用什么做鱼竿?”张祜说:“用彩虹。”“用什么做鱼钩?”回答说:“用弯曲的新月。”又问:“用什么做鱼饵?”回答说:“用短李相公做鱼饵。”李绅觉得张祜气势雄壮,就赠给他很多礼物让他走了。张祜当初经过广陵,写诗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年间,他果然死在丹阳隐居之地,据说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扩展阅读:张祜的诗集作品摘抄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宫词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游天台山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华盖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见山脚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态,恐动非自主。控鹄大梦中,坐觉身栩栩。

东溟子时月,却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缕。

石梁屹横架,万仞青壁竖。却瞰赤城颠,势来如刀弩。

盘松国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攒三,突兀傍耸五。

空崖绝凡路,痴立麋与麈。邈峻极天门,觑深窥地户。

金庭路非远,徒步将欲举。身乐道家流,敦儒若一矩。

行寻白云叟,礼象登峻宇。佛窟绕杉岚,仙坛半榛莽。

悬崖与飞瀑,险喷难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门双阙拄。

琼台下昏侧,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乡,前劳何足数。

送蜀客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

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哀猿别曾林,忽忽声断咽。

嘉陵水初涨,岩岭耗积雪。不妨高唐云,却藉宋玉说。

峨眉远凝黛,脚底谷洞穴。锦城昼氲氲,锦水春活活。

成都滞游地,酒客须醉杀。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

团扇郎

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涢川寺路

日沉西涧阴,远驱愁突兀。

烟苔湿凝地,露竹光滴月。

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

西江行

日下西塞山,南来洞庭客。

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

惆怅异乡人,偶言空脉脉。

夜雨

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

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秋晚途中作

落日驰车道,秋郊思不胜。

水云遥断绪,山日半衔棱。

远吠邻村处,计想羡他能。

拔蒲歌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车遥遥

东方昽昽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

闺门半掩窗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

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

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

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捉搦歌

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洛阳大道徒自直。

女子心在婆舍侧,呜呜笼鸟触四隅。

养男男娶妇,养女女嫁夫。

阿婆六十翁七十,不知女子长日泣,

从他嫁去无悒悒。

雁门太守行

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踏沙人似鬼。

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

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

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

雁门山边骨成灰。

思归引

重重作闺清旦鐍,两耳深声长不彻。

深宫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愤血。

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乡不归谁共穴,石上作蒲蒲九节。

司马相如琴歌

凤兮凤兮非无皇,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雉朝飞操

朝阳陇东泛暖景,双啄双飞双顾影。

朱冠锦襦聊日整,漠漠雾中如衣褧。

伤心卢女弦,七十老翁长独眠。

雄飞在草雌在田,衷肠结愤气呵天。

圣人在上心不偏,翁得女妻甚可怜。

观徐州李司空猎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古诗词三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诗的韵律知识。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教学课时:2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

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

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

4、班内交流。

5、教师简评。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三、朗读背诵。

观沧海

一、导入课文。

二、分析课文。

1.解题: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三、齐读、背诵。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导入:

讲到词我们不能讲到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总在历代壮土耳边回响。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风,今天我们要学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二、分析课文。初读,理解。

学生自由读词,注意下面几个的字音

2、学生自由读注释。教师特别强调三个典故:①亲射虎,看孙狼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③西北望,射天狼

3、指名学生试译全词句,尽量达到意思明白音韵和谐。重点理解

潇洒的词人本来就生性豪放,密州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的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挽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略”的恶星天狼!笔力恣肆的射猎之景,引出思出千载的豪迈心志,真有东坡自许的“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之壮声雄调。

上一篇:机关意识形态工作汇报下一篇:高中班级评优申报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