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2024-09-24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精选7篇)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总结

2011年9月20日,我和其他九位同学来到了呈贡区第三中学进行见习以及实习的实践锻炼。见习时间不怎么长,实习才是这次工作的重点。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了,这也是展示自己才能的一次宝贵的机会,是人生价值的有效体现。为期两个月零十二天的实习让我满载而归,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的体会。

平时多积累知识是有益的。我来到实习学校,实习班主任指导老师侯老师就让我帮她做学生家长联系方式的电子表格,我平时最不喜欢的就是电子表格了,现在我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就只好呆在那里,我只好向同来实习的同学求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有时间就要多学习,不要等到用到了才想起自己没有学过,这会让我们处于被动地位,也会失去宝贵的机会。有时间多学点有用的知识技能,用到时候拿出来就行了。

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每天除了要认真看书熟悉教材以外,我的任务还有监督学生打扫卫生,每天早读清点人数,如果有缺勤的学生,马上打电话联系家长。还要帮助班主任批改作业,所以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每天要求自己六点二十分起床,六点半赶到教室和学生们交流,教他们做昨晚布置下不会做的作业。上早读以后,我再去吃早点。每天的课间操,我坚持每天到场看着学生们做操。每天的卫生清洁区和教室的打扫我也都来看看学生们,一来是监督他们,二来是增进感情。批改作业时我也是认认真真地,虽然英语并不是我的实习任教科目。班主任说过的话,我都记在心上,有一次她说要把我班的“加星减星”表找个时间作出来。我听到后利用课余时间把它做出来了,交给她时,看到她惊讶的表情,我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我刚来到三中时,还有点茫然。后来和班主任还有指导老师多次诚心交流以后,逐渐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每天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写在笔记本上,并且坚持写班级日志。这样既有计划,又有总结。让我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有一个星期,班主任侯老师有事请假了,她临走时吩咐了我该做的事,我一一记下,她语重心长地说:“因为你做什么事都很尽职尽责,所以我才放心的请假。”听了后我感觉肩膀上的任务更加沉重了,容不得我有半点松懈。

我们班的学生总体年龄都很小,所以他们正处于听话的阶段,如果老师管得下来,就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如果管不下来,就会是一盘散沙。班主任侯老师请假后,我既要担任思想品德的教学,还要担任英语的教学,以及我们班合唱节目的排练等等日常班级工作,把我忙的团团转,但我还是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能行,我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其他老师求教,加上我的努力,我终于把班主任交给的任务圆满完成,自己一个人成功地管理一个班。那个星期虽然累,但是我锻炼机会是最多的,我收获的也是最多的。我与学生的感情也进一步加深了。我每天都在练习与人交往,其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待人,落落大方。我所在年级的年级组长张老师,每次见到我们都很客气地对待我们,我们深有体会,并且都喜欢他。他总是和蔼可亲的面容,让我们本来紧张的心情烟消云散。我向张老师学习与人交往的经验,每次与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整个谈话都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我对学生也是这样,我并不把他们和我对立起来,我平等的对待他们,建议了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学生们心里有了什么想法都喜欢和我说,我也乐于听他们倾诉,渐渐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越来越好了。实习任务还有教学工作,我的任教科目是思想品德。经过了前几天的见习阶段的听课,我对自己的上课有了新的认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我们老师要在以教材为根据的基础上,创新出适合自己学生的上课风格。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要看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现在想起来记忆犹新啊。那天我备课很充分,教态也很好,可是谁知道,我准备45分钟讲授的内容,我在15 分钟就讲完了。当我发现还有半个小时才下课的时候,我心里一惊,不过我尽量保持镇静,剩下的时间里,我接着上了后面的内容,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始终面带微笑地上完了这堂课。下课后,我和听课的指导老师说我今天上课的情况,她说,你并没有表现出慌乱的样子,这很好,说明你的心理素质好,不过下次准备时,多准备内容,以被不时之需。我把指导老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在以后的课堂中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实习期间,我发现仅仅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如果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只是摆设而已。和领导一起办公应酬的时候,好多礼节都是不知道。我们经历的过程就是学习到实践,实践到学习。我也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过于思想化,好多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还不能真正地为现实服务。学校应该多开展课外课程,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快速准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以致用,以后毕业了,我校学生的办事能力一定是比较强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实习的日子马上就过去了,回想起来感慨万千。离别之日在即,我更加珍惜自和学生相处的时光。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和他们在一起,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终究要有一走的那天,学生哭成一片,抱着我不让我走,希望我永远地教他们。可能我只是学生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相信我在他们纯真的心里都留下了印记,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觉得重要的是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我一定把我在实习中学到的经验,培养成的好习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下去,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给我的不只是回忆,还有那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将为我以后的生活提供无限的支持和动力。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这样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要感谢呈贡三中的全体领导和师生,感谢你们提供了给我锻炼的平台。我永远记得你们!

来呈贡三中实习,是我于心无悔的,正确的,明智的选择!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篇2

呈贡大学城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规模大、人口多的大学城之一, 坐落于昆明市呈贡区洛羊镇, 坐落于吴家营、朗家营、缪家营自然村地界内, 占地43.15平方公里, 面积相当于目前昆明半个市区, 距离昆明市区约24公里。这里北接规划中的市级行政中心区, 东接丘陵果园, 环境优美, 独立安静,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呈贡大学城目前有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11所大中专院校, 附带附近的一些企业和居民, 呈贡大学城及周边目前居住着将近15万人口。

二、大学城水资源现状

(1) 大学城地区本身水量不足。1.大学城地区本身缺水;大学城本身位于高原地带, 四周山峦环抱, 山上树木较少,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水分储存能力不足。2.由于气候原因, 昆明呈贡大学城地处海拔2000米左右的吴家营街道办和洛羊镇辖区内, 本身昆明辖区内就缺水, 造成大学城本身水量更加不足。3.大学城地区供水单一;大学城供水主要由滇池水净化供给。

(2) 浪费水资源较为严重。大学城地区居民和师生在水源充足时, 不关注和在意节水, 一旦水源紧张时, 只能自怨自艾。

(3) 水资源再利用较少。大学城较多学校和社区在污水和正常用水处理问题上不够节约, 譬如植被花草用水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可再生利用的污水来解决, 而很多都是直接采用正常使用的自来水浇灌花草树木, 造成可循环利用的没有利用, 该节省的没有节省下来的情况,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4) 水资源配送不合理。呈贡大学城地区分为中心高校教育区、边缘政府机关区和房地产及企事业单位区。而相关部门在水资源配送时, 往往对中心高校教育区实行限制拉闸用水的情形, 而对边缘政府机关区和房地产和企事业单位区实行不限水或少限水的政策, 但是数据显示中心高校教育区人口超过10万, 而边缘地区人口不过1-2万, 造成的厚此薄彼的现象, 难免不得不让大部分觉得不公。

(5) 水资源基本设施不够完善。目前的呈贡大学城, 还有较多的区域内没有实现城市化, 下水道等用水方面基础设施尚未完工, 导致部分死角和较偏远社区目前仍然采用人力的挑水喝的情况。

(6) 水资源储存不够关注。呈贡大学城虽然地处山林, 但是附近有松茂水库、关山水库、白龙潭水库以及滇池。部分山腰仍有自然清泉, 可直接饮用, 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和保护的相关措施, 造成了浪费。

三、大学城水资源现状成因分析

2003年以来, 呈贡大学城用水量激增, 但清洁水源日益减少, 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缺水造成的各大学、事业单位、小区生活停水现象经常发生。大学城许多社区由于缺水, 造成居民和学生用水困难, 植被等缺水等许多问题。

(1) 从自然环境和非人为因素来考虑, 当前呈贡大学城的水资源现状主要呈现如下几种情形。

1. 从自然环境成因来看, 呈贡大学城虽处亚热带和热带交界

地区, 地势北低南高, 东高西低, 但是由于昆明地区多雨季节多为阵雨, 为常见的坡面雨, 大学城以北的昆明市城区海拔低, 大学城海拔高, 从北面过来的雨, 每次都要经过一个坡面“爬坡”的过程才能到达大学城所在地, 从而造成雨量相对低于昆明市城区。同时, 从南面而来的坡面雨则刚好被大学城所在的山脉挡住, 也是造成大学城雨量少的一个原因。这也侧面解释了呈贡大学城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和“彩虹”的景观。

2. 从地理环境成因来看, 大学城地区本身缺水。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近年来云南降水量较少, 昆明近年来缺水严重, 滇池大部分水源供给到昆明市区, 环滇池地区都经常性缺水。同时, 面对几乎半个昆明城区大小的呈贡大学城的建设, 用水量已经严重超过供水的负荷, 地区发展和供水困难成为当前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更严重的是, 大学城较多地区地处山岗, 从山底到山腰都是光秃秃的泥土,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本身储水能力差, 一场大雨下来, 经不起一两天的大晴天的蒸发, 气候马上就转变得非常干燥。

3. 从供水系统来看, 大学城地区供水单一。

目前呈贡大学城的供水主要由呈贡区自来水厂供给, 而本身呈贡区不但需要供给呈贡区10多万的居民和工农业用水, 目前更是承担了将近一个呈贡区的人口所在地的供水任务, 本身设施和水源不足。从图1中可以看出, 呈贡大学城周边并没有河流, 无河注入的湖泊不可能长期供水, 地下水有限, 自来水厂最终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大学城西部不远的滇池水净化。

(2) 从人为因素来考虑, 呈贡水资源利用有较大的不足之处。

1.部分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对水资源利用不够。表现突出为学校, 较多学校没有引导师生节水抗旱的观念, 水资源浪费严重, 如经常性的因损坏龙头或水管爆裂, 水资源白白流走长时间无人管理等现象, 这些都一定程度造成浪费缺水。而企事业对节水更是困难重重, 较多事业单位和企业认为在用水问题上, 他们是消费者, 只要出得起钱出水费, 对于节约用水不关乎他们的事, 这样的思想有蔓延的趋势。

2.大学城居民对周边地区水资源利用关注不够。由于呈贡大学城背靠大山, 临近松茂水库、关山水库、白龙潭水库, 本身存在着较多的自然山泉, 如呈贡大学城云南师范大学东校区的梁王路建成三年, 未栽种行道树的梁王路略显荒凉。但一股神秘水源的出现, 改变了这一切, 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白白取水。据专家考证和当地居民介绍, 梁王路神秘水源来自松茂水库, 它出现于三年前, 共有八个大小不等的出水点分布在不到200米的范围内。梁王路的泉水每天24小时不停地出水, 水资源浪费严重。可见, 急需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予以保护高原上来之不易的山泉。

3.大学城对水循环利用不到位。大学城很多学校在对污水分流排放意识不强, 污水排放直接关系到生活污水分类处理的成败, 但是呈贡大学城的生活污水排放并没有实现污水的分流排放。很多学校并没有将生活污水中的冲厕污水和洗澡、洗衣服等洗漱污水分类排放。

四、加强大学城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1) 政府在呈贡大学城水资源管理上的建议

水资源利用保护工作, 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 困难重重。大学城的水资源源头是滇池, 而近些年来, 滇池的污染让人堪忧, 一旦滇池水都不能净化利用, 呈贡大学城和呈贡新区的几十万居民将面临着重大的用水问题。正如许多专家及部门人员所言:“各行政职能部门在保护滇池时存在着保护部门利益的现象”当一些部门利益与滇池环境保护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有时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出发, 从而发生回避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和推卸责任的现象, 这也是各部门在滇池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有利相争, 无利推诿”的原因。

1. 对于水资源管理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明确细分各职能部门

的责任, 防止出现推诿的现象, 做到谁的责任谁负责, 以全局利益为重, 从制度上遏制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目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形成开发权力大, 保护责任小, 大道理管不了小道理的局面,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管理机制缺乏活力和效率。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到供水部门和污水处理部门。

(1) 城市供水部门节水的积极性不高, 甚至用水户减少了用水量, 还要影响供水企业的直接经济收益, 因此城市及工业的节水新器具和新工艺推广缓慢, 甚至有些地方供水部门因设施老化, 造成漏水浪费, 就用直接提高水费来弥补损失。

(2) 废污水的排放量与供水量成正比, 环保部门希望用水户尽量少用水以免增加污水处理费用。但供水部门不负责污水处理, 希望多供水, 增加水费收入, 节水意识不强, 如有些地方的环保部门试图在供水环节中加上专门的废污水处理附加费, 以达到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却因供水和污水处理各有各的“婆家”, 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2. 水利部门管理水源, 投入大, 但水资源的利用收益主要集

中在供水部门, 造成相关水资源费无法落实, 有些自来水公司就称自来水价格中不含水资源费, 还有少数城市地下水资源费让城建部门收走了。因此, 要统一水资源的利益和责任部门, 尽可能避免多方受益, 到了负责任的时候, 彼此推脱责任, 最终损失的是大众居民的权益。

3.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调度, 完善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

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从区域上保护地下水, 防止水质恶化, 应从源头上即地下水补给区进行保护。同时, 水利部门要定期对水资源的质量、价格和排水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检查, 保证水资源的最大化的得到充分的利用。水资源是“水源地-供水-排水-治污-水回用”这样一个闭环的系统, 需要统一管理, 才能优化配置, 达到最佳效益继续开展污水资源化、雨洪利用的研究和应用。

4. 对呈贡大学城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研。

为保证大学城供水安全, 应科学地适度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合理开发利用。对已确定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应尽快投入勘探和开发工作, 对其它地区继续开展调查工作, 寻找新的存在的天然水源, 应急水源, 及时做出处理并完善。

目前呈贡大学城这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尽合理, 对节水工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让节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2) 大学城居民在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1.相关部门加大节约宣传力度, 居民从思想上增强节省的意识, 提高用水效率。昆明属于干旱地带, 节水抗旱, 人人有责, 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事业机关单位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节水观。

(1) 通过宣传加强民众和单位的节水意识,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节水措施。 (2) 节约用水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发展战略方针, 在优先保证大学城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 在无法满足居民用水时, 适度压缩大学城内工业用水。

2.提高水资源的再度利用率, 抑制水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大学城内的居民对水资源利用可以采取多重利用的原理, 如洗脸、洗衣等用水可以用于冲厕等用途。

总之, 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用水居民的全力配合才能促使水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摘要:昆明呈贡大学城从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以来, 部分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特别在最近几年, 随着搬入大学城的师生越来越多, 以水资源利用等问题越来越明显。文章从呈贡大学城水资源现状入题, 阐述当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较为适合的建议。

关键词:呈贡大学城,水资源,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尹滔.昆明呈贡白龙潭B地块的市政道路雨水利用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24期.[2]尹滔.昆明呈贡白龙潭B地块的市政道路雨水利用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24期.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篇3

关键词:呈贡大学城 失地农民 岗前培训体系 影响因素 建议

一、呈贡大学城当地居民的分布情况

(一)呈贡大学城概况

呈贡大学城于2003年获得云南省政府批准开始筹备建设,占地43.15平方公里,距市区24公里。近年来随着昆明市政府和多所大学的迁入,呈贡大学城从2003年的本地户口不到3万人,如今已激增到15万人口的中型城镇。

二、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工作性质现状

大学城自2003年被批准设立到市政府和多所大学的入迁,人口数量在逐日剧增。随着人口的增加,呈贡大学城的基础设施和教育配套设施也需要增加。呈贡大学城虽然已划为城区,但交通不便,离市区甚远,。此地被国家征收开发大学城后,农民虽然获得了一笔征收款,可土地所有权已经丧失,农民只能够另谋出路,维持生计。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学城的失地农民收入来源及工作种类主要有清洁工、建筑工人、跑运输、个体经济、种植业、外出务工和其他情况7种[1]。

三、影响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岗前培训的因素

(一)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法律意识薄弱

针对呈贡大学城部分失地农民选择个体经营的现状,笔者进行了走访调查,据了解,覆盖在大学周围从事商业活动将近一半的是外地居民,而意料之外的是本地人却不多。经营最多的是餐馆和水果店,其次是零食店、烧烤摊。并且发现,有些小商小贩法律意识淡薄[2]。从走访调查中得出,无证经营的商贩一般晚上出动,主要以小饰品和移动烧烤摊为主。

(二)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较低

呈贡大学城成人岗前培训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用于解决失地农民在转型其他行业之前,对所要转型的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的培训和知识的传授。目前失地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多为初中毕业或是小学毕业,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失地农民极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成人岗前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就必须考虑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的现实情况,应尽量向他们提供易学、不复杂、科学技术含量没有太高要求的岗前培训。这样不仅能增加失地农民专其他行业的信心,也可以增快他们上岗就业的速度[3]。

(三)缺乏一套规范性、适合失地农民培训的教材

呈贡大学城虽然在多处设有为失地农民服务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委员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面帮助农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缺少制度合理、管理完善、专为当地农民进行岗前培训的机构,更缺少一套规范性、适合失地农民培训的大纲、教材。成人岗前培训体系的构建完善,要以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一套内容详实、大纲规范,尤其要适合失地农民的培训教材[4]。

四、關于构建呈贡大学城成人岗前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一)呼吁政府部门重视对失地农民岗前培训体系构建

政府部门不能仅靠国家制定的惠民政策带动失地农民致富,而要从提高失地农民自身能力方面入手。构建失地农民岗前培训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加强他们自身素质修养,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构建起完善的失地农民岗前培训体系,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从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这两方面进行培训。

(二)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教育培训教材,进行针对性培训

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水平较低,在培训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基础性较强、实用的理论知识,只有把基础性的知识掌握牢固了失地农民才能去学习有深度的知识。就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的具体情况而言,必须进行针对性培训。有些农民需要大众化的、一般的技能培训,还有一部分农民需要比较高级的、特殊技能方面的培训。

(三)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提高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

法律法规是在对社会人有约束的同时也存在着自由,法律法规赋予了社会人权利,社会人对它也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学习,应当是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进行岗前培训的当务之急[4]。只有熟悉了法律法规,才能在实践生活中约束人们、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致使人们的人格向积极方面发展,以致于人们不去触犯法律。

(四)借助社区力量,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依托社区的力量,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服务网络,面向广大失地农民实时发布就业信息,积极举办各类招聘会,给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5]。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跟踪服务,主动帮助失地农民进行就业技能的更新换代,以便更好地满足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

(五)利用地理优势,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目前已经有11所高校已经迁入呈贡大学城内,而失地农民多数已经居住在大学周边。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制度和保障措施,确保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完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编制培训大纲和教材的基本前提。

本论文系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研究生项目“失地农民社区受教育现状分析--以呈贡大学城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12J101。

参考文献:

[1]殷光胜.呈贡县六大措施保障失地农民生活[R].2007-9-17.

[2]徐保根,鲍海君.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与政策取向[J].成人教育,2010(281):11-12.

[3]徐敏.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调查分析-基于杨凌示范区210户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67-69.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篇4

形式美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定性和共同性。但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和意识形态在不断的改变,并且还存在着民族性、地域性及阶级、阶层的差别。因此,形式美又带有变异性、相对性和差异性。但是,形式美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提炼和升华的,表现出人类健康、向上、创新和进步的愿望。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设计范围面积为155618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为105042.15平方米,是总面积的67.5%。师大的首要规划理念是“大学中的园林,园林中的大学”,其设计特色在于以“西南联大”精神为主线,“春城”为特点,体现人文关怀的新校园景观。形式美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征,如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等。

一、形式美法则在校园中的应用和体现

(一)和谐

宇宙万物,形态形式千变万化,但它们各自都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存在,不管宇宙间浩瀚的星体活动还是分子原子间结构的组成及运动,都存在各自的规律。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我们的感受与意识都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任何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融合性才称为和谐。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分析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和谐的原则,具有平静、舒适、祥和和愉悦的美感。近似性和一致性的搭配,其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

(二)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可以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赋予条理、秩序、和谐、稳定。在这种变化与统一中,运用比例尺度、平衡配置、协调秩序、节奏旋律等各种要素进行组合和搭配协调。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可以使景观视感达到新与奇之感。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这种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植物景观设计时,树种、色调和色彩、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丰富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如放眼校园整体建筑楼群,其外观颜色均为青灰色外加点缀的红砖,具有统一性;但是每一栋建筑楼的形状又各有特色,又具有多样性。由此给人一种温柔、和谐、自然之美。此外,又如学校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例如孤植、对植、群植等,其本身就是按形式美确定的内容。

(三)节奏与韵律

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节奏与韵律的充分使用。“韵”指变化、“律”指节奏。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的重复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当点、线、面、块和形体整齐有条理并重复和富有变化的组合出现,就会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如校园中湖与石路的相互交映;绿化草坪上的石桌凳;绿化植物高低、密集相错的配置等均避免了布局呆板,做到有起有伏、刚柔并济,产生节奏韵律。

(四)对称与均衡

艺术形式美法则中的均衡是指视觉力之间的关系。从物理力的平衡到视觉力的平衡,有其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视觉力的平衡是通过感官完成的`,有时还要夹杂着视觉上的错觉。如师大正大门左右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庄重和理性的感觉。又如图书馆后面的南湖,山石、树木、草坪、亭子错落有致,则给人一种动态均衡感。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的重复出现,或是对等排列与延续,其美学特征是创造庄重、威严、力量和秩序感。师大校园中的行道树和喷泉水柱就是按此形式美所设计的。

(五)对比与和谐

对比与和谐的形式一般通过景物的高低、起伏、远近等无规定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方法,使景观波澜起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如校园主干道两旁的植物,乔木与灌木相间错落;南湖、清溪、北塘相连的水体开合特点等。对比是突出事物相互对立的因素,使个性愈加鲜明。对比更能表现景物的本质特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校内师林广场的校训纪念碑和新启园内的三校亭通过周围植物形体大小的对比,凸显了建筑的雄伟、庄重,增强了视觉冲击效果,达到了设计者突出主题的目的。

(六)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物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关系。合理地比例能使设计和产品更适合人的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具有和谐的视觉感受。完美的比例、适当的尺度差是结构美的造型基础。对比例与尺度的敏感把握,往往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修养与水平。古之有云“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来说明比例关系的重要性。美与不美往往只是分毫之差。放眼整个校园,图书馆是最为宏伟、肃穆的建筑,能够体现出其在建筑楼群中的中心地位;此外,每个功能区,如学生生活区每栋宿舍楼的比例、尺度、形状均有相似性,由此体现出建筑群的一致性。

二、总结

新呈贡新气象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气势恢宏的呈贡新城展示中心,走进展示中心,里面的展示板块和各种高科技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跟随着讲解阿姨的脚步,我们全方位了解了呈贡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规划。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呈贡一定能成为“世界春城花都,现代科创新城,健康营养新区”。

“春风次第盼春归,梨花已开陌上催”。参观完展示中心,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梨园。放眼望去,万亩梨园成了花的海洋,一片白茫茫的梨花映入眼帘,我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其中,似乎一切烦恼都能抛到九霄云外。此时,我仿佛变成了一朵洁白的梨花,随着春风翩翩起舞。在摄影老师悉心地指导下,一张张美丽的摄影作品也在我们手中诞生了。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篇6

――呈贡县工商局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材料

呈贡县工商局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的优秀集体。自从1999年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以来,呈贡县工商局各届领导班子秉承优良传统,继续开拓红盾新时期的新辉煌。工商实行垂直管理以后,呈贡县工商局每年都在省工商局的指导下和市工商局的带领下,团结带领广大工商干部,坚持做到“三个到位”、“六个好”,面对呈贡经济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维护消费者权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监管执法改革创新、干部队伍和基层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至2010年连续9年被昆明市工商局评为先进单位,其中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一等奖,从2002年至2009年联系被昆明市工商局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至2010年呈贡县工商局党组被昆明市工商局评为先进集体,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红盾护农先进单位,2009年获昆明市工商系统推进商标战略工作二等奖,2008、2009年获昆明市工商系统行政执法先进集体一等奖;2007年被呈贡县政府评为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先进单位,2008年被呈贡县委评为云岭先锋-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呈贡新区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呈贡新区党工委评为呈贡新区基层党建示范点,2006、2007年连续两年获得呈贡县“先锋颂”文艺汇演一等奖,2010年被昆明市人民政府评为昆明市园林单位,2002年至2008年被昆明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并于200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除此之外,呈贡工商局还获得了其他无

数的大小荣誉,接受过许多高级领导的指导考察,以体现对呈贡工商局工作的高度褒奖。

(一)抓好工商内涵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为服务新区城市化打造优秀队伍。

打造优秀的呈贡工商局队伍,积极运用昆明市工商局提倡的“四种学习方式”,结合县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呈贡工商局全体干部职工每周五坚持集中学习,一方面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的业务讲座视频,另一方面观看视频认真学习《社交礼仪》、《国学讲座》等内容,并运用抽签讲学的方法来进行回顾提升,以“同步摄录并回放点评”的学习方式开展干部素质培训,以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加深学习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去年呈贡工商局积极开展“忠诚教育”七个一活动,6月11日,呈贡局全局共30人在呈贡三台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和公务员宣誓活动。7月16日,呈贡局组织开展了“忠诚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初赛。6月29日,呈贡工商局组成的合唱队在呈贡新区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暨第十届“云岭先锋颂”文艺汇演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二)立足工商本职做好六项服务工作,为推进新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做好企业服务。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呈贡工商局积极利用股权出质担保融资的办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广大企业解决资金问题。2009年,在市局登记处的指导下,共为4家公司共办理了6件股权出质登记。通过质押2226万元股权给担保公司,获得了1290万元的银行贷款;完成了首例1050万元的债权转股权登记,为企业实现负债与权益之间的合法转换;2010年,为20家公司49位股

东办理了股权出质登记,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5件,为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达3亿元。同时完成县政府下给我局内资8000万元,外资3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另一方面,针对每年企业年检问题,呈贡工商局开辟企业年检“绿色通道”,为新进驻呈贡而对呈贡情况不熟悉的企业上门进行年检服务,带上各类年检材料和公章,现场指导企业进行填报,使企业一次性通过年检。

二是做好农村服务。针对新区高速发展,失地农民增多的现状,呈贡工商局主动提供2万元资金,帮助扶持建立了呈贡县失地农民协会。同时积极引导,支持新区所属各社区设立了15个劳务输出服务公司,注册资本金共5856万元,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又为社区的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运用农村经济人制度,让农村经济人对外大力推销本地特色产品,2010年新发展农村经纪人24户(人),全县累计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115户,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推广农民在农产品贸易中签订合同以保护自身利益。在2010年的合同帮农工作中,呈贡工商局共检查涉农企业26户,合同51份,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4种,数量8200份,签约农户2980户;订单签约467份,金额9280万元;订单履约465份,金额8940万元;订单违约2份,金额340万元;

三是做好商标服务。呈贡工商局推进落实基层工商所(分局)开展“一所一标”和“一所多标”活动,指导帮助企业新申请注册商标30件,变更注册商标2件,向市工商局上报7户云南省著名商标材料。截止到现在,我县的注册商标总数已达199件,包括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证明商标1件、云南省著名商标25件、知名商标5件。其中以“斗南

花卉”、“晨农蔬菜”商标为代表的本地产品正走出国门,行销海外,而在这些商标后面形成的巨大产业链帮助农户、企业将呈贡的鲜花和农产品在全国都打出了名声,2008年,斗南花卉市场的“中国红”玫瑰,更是成为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专用花。

四是做好维权服务。呈贡工商局全面加强消费者投诉“一会两站”建设步伐,建全“三级联动”快速反应机制,在县局一楼有专人全天值守“3.15”申投诉热线,二楼专门设置消费调解室,即便在周末,县局也有工作人员全天值守接待消费者投诉,在覆盖率方面,共建立消费者协会分会8个,投诉站49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街道办、社区,其中还包括了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基层消费者维权网络。在抓巩固和规范方面,每个分会、投诉站、联络站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牌匾、统一工作手册、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投诉登记薄。同时还对49个“两站”按“六个一”建设标准进行了规范,都有固定办公地点、电话,并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以调处消费纠纷,化解矛盾;开展消费教育,提高维权水平;强化宣传,树立窗口形象等为重点,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共受理消费者申(投)诉70件,解决了69件,办结率为9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45万元。

六是做好就业服务。一是认真落实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贷免扶补”政策,积极帮助10名创业人员申请政府创业免息贷款46万元,对于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个体工商户实行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奖励;二是积极协同劳动就业部门举办“大中专毕业生现场招聘会”,2010年呈贡工商局组

织举办的“大中专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共有13家企业参加招聘,参加应聘、咨询的大中专毕业、失地农民人数150余人,成功应聘岗位60个;三是开展创业导师帮扶。经过筛选,推荐了自愿为初次创业人员提供免费帮扶和创业培训服务的创业导师16人,这些创业导师全部来自本地企业,他们或是创业成功的老板,或是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人脉来指导和帮助创业者,为了对以后其他人员创业有帮助,呈贡工商局录入了提供社会使用的创业导师数据库。四是邀请县个私协会、消费者协会法律服务中心、云南新征途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广大经营户举办培训,为他们讲解在就业和创业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或者是面临问题该怎样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三)提升工商形象做好社会奉献,为促进新区社会和谐做贡献

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要求,去年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共进行了3次捐款,总计84825元;个私协会还组织会员向旱灾灾区捐款4300余元;各工商所都能积极主动看望生病及困难会员45人,并采法律咨询服务为会员办实事,办好事。今年以来,共走访会员576户,帮助会员解决困难15人次;向8〃16水灾经营户发放补助款6万元;结合光彩活动日的开展,共组织38名个私企业购买大米、食用油等价值6000余元的物品看望结队帮扶的殷联社区生活困难群众9人及吴家营、雨花两个街道敬老院;免费为42位理事和会员免费订阅了《昆明日报》等党报党刊。

呈贡县工商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整体力量,用促进发展的数据“说话”,用服务发展的事实“衡量”,用政府

呈贡大学城实习报告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新校区

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以及教风。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潜在的, 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并接受, 由全体成员言行举止、行为观念汇集而成的一种文化[1]。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很多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 从一个校区变成了“一校两区” (新、老校区) 或“一校多区” (一个老校区、几个新校区) 的办学格局[2]。这一举措拓展了办学空间, 满足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在远离老校区、相对偏远、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建设的新校区, 如何传承老校区的办学精神, 弘扬老校区的校园文化, 进一步创新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创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与构成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员工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 在高校的各项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造, 并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 得到高校师生共同认可的, 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3] (图1) 。她具有历史性、传承性, 不同的学校类型、不同的引导方式也存在校园文化的差异性。

高校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生在校园各种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主观因素,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在教学、学习、活动、生活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校园行为规范。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在校园内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传统、礼俗、语言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设施建设, 包括校园物质产品的总和, 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充分表现了校园个性文化。

二、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建设新校区, 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 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由于空间、资源、精力、经费等众多原因, 学校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绵延的文化传统、独特的精神气质无法在新校区得到充分发展与体现, 高校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与缺失。

1. 新校区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

高校新校区基本上建立在城市的边缘地域, 且具有充满现代感的新教学楼、新田径场、新图书馆、新体育馆、新办公楼等, 但缺乏积淀了的办学历史传统, 更缺乏能使学校师生员工的情感得到启迪和升华的标志性建筑以及植物体等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载体。当“母体” (老校区) 已具备该种特性时, 分离出来“新个体” (新校区) , 却抛弃“母体”多年发展而成的历史沉淀, 一味追求“时髦”, 建设与其他学校风格相仿的新式楼堂亭馆[4], 使置身新校区的师生难以感受本学校的特色和文化, 从而导致缺乏“母体”已有的历史厚重感和高校校园文化积淀、文化底蕴, 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

2. 文化主体缺环, 校园文化传承断层。

通常新校区都为低年级学生先期入住使用, 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造成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 本科生与研究生、博士生的隔离。低年级学生缺乏高年级老生的“传、帮、带”, 难以通过与老生的交流熟悉学校的校风校训、主流价值观、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也领受不到教师和师兄师姐身上的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 因而在校园文化传承上呈现传承和移植不畅的问题。同时, 教职工往来新校区均踩点赶班车, 与新校区学生接触的时间少, 失去了教职工言传身教、浸润滋养濡化的氛围, 学生很难感受教授老师身上蕴藏的高尚人格魅力、规范的言行举止极具育人的精神力量。教师作为校园文化传承者[5]的重要功能没能发挥, 缺失了校园文化稳定的主体, 导致师生间情感、观念交流的断层, 校园缺乏活力与生机, 进而也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6,7]。

3. 校园文化活动单一, 品牌特色不鲜明。

由于不同高校的创办背景、学科设置等不一样, 其师资队伍和学生来源的构成也各不相同, 因此, 各个高校在办学的目标定位、学科定位、发展定位、办学定位上, 以及基本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上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因而又形成高校校园文化个性的一面, 这为打造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品牌提供了内涵。但是目前高校新校区在打造具有整体效应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思路, 在开发具有新校区特色以及传统优势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上, 还缺乏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往往以为通过几个文艺晚会、几次学术讲座、几场体育比赛、几次联谊活动等就能够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 狭隘地把高校校园文化理解为只要参与活动的师生数量上来了, 在师生中知晓度增加了就是校园文化的繁荣, 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必然浮于表面、缺少深度、特色不强。

三、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高校新校区作为一种新的校园形态, 其文化景观塑造和发展离不开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 以“西南联大”精神为主线, 以“春城”为特色, 强调对历史的记录、校园历史的继承和校园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将具有历史意义与城市文化特点的要素以景观形式融于校园环境, 营造出历史氛围浓厚、文化特点鲜明的校园环境。

1. 注重历史传统文化, 继往开来。

学校的发展不能脱离时代, 同样也不能隔断学校的历史与脉络。校园景观设计需要用心分析所处环境的文化内涵, 实现校园生活和文化传统的历史连续性。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位于城市南部呈贡新区, 周边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制约因素, 因而在规划结构、建筑形式、景观环境上采取全新的设计理念 (1) , 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但是, 由于校园整体搬迁后老校区的历史积淀在新校区将不可避免地消逝, 学校的历史传统面临断裂消散的状况, 对此, 景观设计者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通过搬迁移植、场景再现、精神传递等方法很好地继承并延续了老校区的文化传统。

(1) 传统要素的移植。传统要素的移植是指在新校区建设的过程中, 将代表老校区特色的建筑、构件、器物等具有普遍认同感的要素移植到新校区, 以校园景观的形式加以体现。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园七景” (2) 以高雅厚重的人文气息感染学子。为此, 将“三校亭”、“三校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等景观移植到新校区, 见证了老校区的历史发展, 凝结了老校区师生深厚的记忆, 成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传承的媒介。

(2) 经典场景的再现。校园记忆要靠载体表现出来, 将它们作为媒介对校园集体记忆进行保存和传递。例如, 新校区的红烛广场, 既弘扬闻一多的精神, 也贴近师范大学培养具有红烛精神教师的宗旨;四校“重走联大路”巨石以及联大名人纪念柱, 既传播西南联大办学的艰辛与成就, 也赋予师生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给人强烈的文化与艺术感染。

(3) 精神文化的升华。大学精神既以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师生的头脑中, 展现为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 同时也表现为学校师生的行为方式、传统习惯等。新校区通过对西南联大办学理念和自身多年办学经验的总结, 最终确定“刚毅坚卓”的校训, “学高身正, 明德睿智”的校风, 明确了校徽及其相关的基本视觉元素等, 并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定为校歌。

2.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主体参与。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不仅是高校育人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8], 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是由文化主体 (师生) , 通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知识性、娱乐性、哲理性和启迪性的活动或理念,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出发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价值;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人、熏陶人、影响人、鞭策人、激励人的重要教育作用, 其落脚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为师生服务。

云南师范大学建设呈贡新校区,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主体参与。教师方面, 首先, 增强教师对新校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云南师范大学实施的呈贡新校区教职工住房建设, 是呈贡新校区的重要配套设施。一方面, 满足师大教师的住房需求, 解决了教师的生活困扰, 使得教职工更愿意为之奋斗、为之献身;另一方面教职工小区距离教学区、办公区步行仅需15分钟左右, 拉近了师生的时空距离。同时,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实行教职工与学生共进午餐, 使得师生间情感、观念交流也更易于实现。其次, 重视师德师风, 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 以此影响感化学生, 促进优良校风建设。同时云南师范大学继承“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 教授亲授课程, 重视基础课教学;重视本科生教育, 提倡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等教学和管理理念, 由此学生易感受老师身上蕴藏的高尚人格魅力、规范的言行举止, 促进学校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生方面, 首先, 云南师范大学本着校园文化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将老校区的学生 (包括硕、博研究生) 全部搬迁到呈贡新校区, 保证了老校区文化的连续, 使新学员能有效快捷地与老生交流, 熟悉学校的校风、主流价值观念、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领受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 实现新老校区间校园文化的双向互动。其次, 云南师范大学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中, 做到新生全覆盖且有组织地引导新生参观西南联大旧址、西南联大展览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 切实推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9]。同时, 通过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校风教育等, 使良好校风成为一种无形的控制力、感染力和规范力。再次, 云南师范大学动员学生全员参与校园制度文化的提炼和制订。创新制度文化体现一个“和”字, 这与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治学理念是一致的, 呈贡新校区在“刚毅坚卓”的校训, “学高身正, 明德睿智”的校风的倡导下, 坚持执行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参与补充, 使之更加全面理解深化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以及学习习惯、校风、学风和班风等的内涵, 有利于自觉贯彻校风精神。如《学生管理补充规定》、《学生文明宿舍评比办法》、《学生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学生奖惩补充规定》的制定, 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 创新校园活动, 诠释自身个性。

校园品牌活动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合乎规律的超越, 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升华[10]。其创新点可体现为大型活动精品化、常规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多样化。

呈贡新校区通过开办“西南联大讲堂”、“学生成功发展论坛”、“文聚论坛”、“睿智论坛”系列讲座和各种学术讲座, 举办“师范生形象”设计大赛、“高雅音乐进校园”、“校园文化月”、“回味西南联大下午茶”以及各种体育赛事等主题系列活动, 搭建师生交流、展示能力与才华的平台。

同时, 新校区极其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引导学生开展个性鲜明、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活动。如“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 为云南省第一个学习研究延安精神的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冬阳爱心社”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全国青少年环保创意传播大赛”优秀社团———“绿园社”应邀参加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经验交流会等。此外, 学校还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了解民情、体验生活。

上一篇:风机房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纲要》专题案例分析材料半期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