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2024-10-10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共9篇)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1

学习《国家安全法》心得体会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是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的基本法律,对于依法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落实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完善国家安全法治,建立国家安全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通过学习《国家安全法》是我对国家总体安全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制定国家安全法的重要意义,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各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非传统领域安全日益凸显。制定一部应对国家安全各种威胁和风险,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的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紧迫的现实需要。

2安全法治化,今后还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必须坚持协调统筹原则。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专群结合原则。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充分发挥专门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作用,广泛动员公民和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此,该法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制度,并明确了国家机关、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必须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原则。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三、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必须正确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

为了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国家安全法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以及新型领域安全等诸多方面,规定了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

在传统国家安全领域。一要以维护政治安全为根本。维护政治安全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二要以维护人民安全为宗旨。维护国家安全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国家安全法在第一条立法宗旨中就强调“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第七条基本原则中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的第十六条中又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并在其他条文中作出具体规定。三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要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全预防和化解经济安全风险的制度机制,保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济利益安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一要维护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文化安全态势总体良好,但一些不良文化也在侵蚀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制止,任由其泛滥,就会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国家安全法对维护文化安全的任务作出规定,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

6维护国家安全,还必须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要加大对国家安全各项建设的投入,保障国家安全工作所需的经费。在国家安全战略物资储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在国家安全教育培训方面,要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为维护国家安全奠定思想基础。

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另一方面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并同一切不利于国家安全的言行作斗争,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2

一、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新论断为医保工作指明方向

习总书记讲,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是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定位出发,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论述。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目标。具体到医疗保险工作,就是要把促进健康作为医保工作的主线,作为医保工作的努力方向。

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医保在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有效化解参保人员因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病不敢看的问题;通过建立门诊保障措施、开展按人头付费、实行差别化的支付政策等,鼓励参保人员到基层看病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通过强化医保协议管理、推进智能监控系统、改革支付方式等,强化医保医疗服务监管功能,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激发医务人员提高效率、改进质量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全民医保将在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改进个人账户支付和支付机制设计,完善门诊统筹政策,促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更好发挥社区机构或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和“费用守门人”的作用;协商谈判确定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加快推进按通用名制定药品支付标准,有效推动医药机构加强成本控制;运用医保第三方优势,通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广医保智能监控等措施,发挥医保在资源配置、激励创新、控制费用等方面的功能,助推破解医疗服务体制存在的体制机制难点;全面实现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健全医保经办机制,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大健康”观念为推进医保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总书记讲,保障人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持续努力。同时,总书记强调加强疾病预防、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对人民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提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发现,健康影响因素当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运的“大处方”,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深刻领会“大健康”观念的实质内容,一是健康由多种因素决定,而主要决定因素是与个人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二是健康责任应由多方承担,健康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一种责任,既是社会责任,也是个人责任;三是健康需要各种机制起作用,既要发挥好政府作用,也要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这种大健康观念具体体现在医疗保险工作中,可以把握几点:一是要防止把大健康异化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的大跃进,防止把大健康异化为卫生和健康领域的再行政化。二是要明确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责任边界。保基本要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确保可持续。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医保促进健康的前提条件。医保促进健康的首要方面还是化解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不能把所有与健康有关的费用(体育健身、养生保健等费用)纳入医保。如果医保包揽一切,必将一定程度减弱个人健康意识,不利于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培养,不利于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医保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应主要通过机制设计,促进参保人自身更加注重养生保健来实现。三是医保制度设计要坚持责任分担。健康的实现一定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医保制度设计,要坚持责任分担,对参保人而言要缴费分担、支付要有共付,对医药服务提供方而言管理责任也要分担。四是要着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既要发挥好政府保基本和兜底线的职责,又要发挥商保的市场化保障工具的作用,只有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为全体人民提供有效的健康保障。

三、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

以问题为导向,下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把供给侧改革作为主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讲,从服务供给看,卫生与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尚需破解。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公立医院扩张趋势不减,对基层医疗的虹吸现象突出。2015年我国公立医院床位总数为429.7万张,比2010年增长了42.6%,年均增长7.4%。公立医院医疗总收入从2010年的87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超过2万亿元,增长了94.9%,年均增幅18.2%。诊疗(包括门急诊和住院)人次出现了向上集中的态势。2015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30.8亿人次(占4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4亿人次(占56.4%)。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1.1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下降0.2亿人次。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大处方、过度检查仍然比较普遍,检查检验收入大幅增加,既没有有效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又形成新的“以检养医”。2014年药品费用为1.4万亿元,尽管比2008年下降3.75个百分点,但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仍高达37.81%。有调查表明,2013年医技诊疗类(各种实验室检查)费用较2012年增长38%,医疗器械费用2010-2013年年均增长率达36%。这些都说明,医药卫生领域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中。如果不通过医疗改革把扭曲的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化,把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减下来,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就会成大问题,医保改革也就难以进行。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3

祖国永恒是每一个国人的信仰。

时代铸英雄,当今时代的“英雄”不 乏有 着一位企业大亨--任正非。在 一次记者访谈 中问道他的信仰是什么,他没有 半分犹豫就是国家,就是我们此刻 处于的国家。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华为没有 独特的文化,没有 超越 中国五千年的基础文化,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背后有 一个强盛的国家。曾有 人问道为什么华为取名为华为,原来溯源于注册公司时看到的一块牌匾-- 中华有 为。当5G技术被其率先开发时遭遇各国家的孤立,立即要被拉入政治舞台让美国更加有 利可循的时候任正非站了 出来。他说“本是一场商业纠纷请不 要带入政治舞台,我是一家民企而不 是国企。”兴许有 些人会说华为走到今天这一步少不 了 国家的支持,但透过表面看本质其实这不 就是一种保护国家的方式吗?在 许多人眼里信仰是一个人不 能触碰的边界,是圣神的象征而祖国即是信仰。

祖国的强盛不 在 于一朝一夕而是一代代人的努力。

“少年强则国强”“为 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 ,真正听进去这些话付出实际行动的人又有 多少呢?洋务运动 中有 这么一位人“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忠”是他做人的准则。他的一生都在 为落败的清王朝谋利,鲜有 人知的是除了 政治上,他对孩子的影响也不 容小觑。他将儿子作为第一批留学生送往国外,是期望他成为一个具有 “国家干城之器,有 用之才”的人。往往家庭教育是对一个孩子的最佳良药,他这优良的家规不 仅仅影响自己的子子辈辈也对我们今天的孩子有 着颇多影响。

无论是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那一天“乔的笑”还是奥运会举办权的取得,或有 是这几年各大会议在 我国召开,无一不 在 向世界宣告来自 中国的呐喊。这并不 是一个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而是那些肩负着时代的使命的人用汗水换来的丰收。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我曾听闻这样一件事:有同学路遇老师并将此写入微博,却无意透露了某位老师的姓名与住址,泄露了那位老师的个人信息;事后这名同学也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恰当,删去微博并向老师致歉。隐私的泄露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困扰。我们绝不应在网络上泄露自己与他人的信息!

如今网络安全着实成为一大问题。不局限于隐私泄密,信息不论真伪都有可能得到大范围传播更是一件可怕的事。很多社交网络上所谓_揭露其实往往是片面的辩解。这种事情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事件的黑暗面往往会被放大,事件最终走向也会受到舆论指向的影响,若是信息本身片面不实则危害更甚。对于此类问题,近期也有出台相关法规,明确网络造谣法律认定与入罪标准,这也侧面反映出网络造谣的危害程度之恶劣。前段时间热议的“秦火火”事件便是围绕网络造谣而起:网络推手为利益大肆造谣炒作,误导公众思维走向,带来众多负能量;而最后这些网络推手也终于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只要行为越过了法律所允许的边界,就必会受到法律制裁。作为网络空间的一分子,我们不仅要对网络信息认真甄别、科学理性判断,更要对那些违规违法者给以谴责、绝不纵容。

除了隐私泄密、谣言传播等危害,网络在某些时候还会带给我们另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身处于这样一个网络时代,QQ、微博、微信等软件已然成为我们业余闲暇时常用的交流工具。这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无形之中也将我们逐渐剥离现实生活。Yourentirelifeisonline.网络上有你的整个人生。这句话无疑是个可怕的预言。若是未来某天,社交网络充斥了整个生活,使得虚拟取代现实,幻想剥夺实际,那我们的生命岂非白白浪费?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5

2020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观后感

“中国梦”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然而实现中国梦却与国防息息相关。

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您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旦悠久长的山丘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漫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你有蜿蜒伸展的万里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还有很多……在这辽阔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中国梦传承着人们的梦想。

历史的风霜磨砺着一个民族的铮铮铁骨,岁月的雨雪锻造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灵魂!难忘的民族耻辱,看见了吗?圆明园那三天三夜的冲天大火!听见了吗?受辱者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虎踞龙盘的南京,三十万无辜者的生命,统统被杀,无一幸存,屠刀所至,山河血染,日月尽失色,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铁蹄下痛苦呻吟……

自古以来,中华人民就在用满腔赤城和热血保卫祖国的安全。忆往昔,鸦片战争,炎黄子孙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大义拒敌寇于海关之外;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用誓死不屈的意志筑起捍卫民族独立的铜墙铁壁;抗美援朝,华夏儿女用唯死不降的精神竖起保家卫国的雄伟丰碑;看今朝,我们用五千年积淀的浑厚嗓音唱响民族的坚韧和顽强。千年尘埃,皆是过眼云烟;百年烽火,亦是弹指挥间。我们已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可是,朋友在你心中是否还有那份国防情呢?这份情结是硝烟散尽后生命对阳光的诉说,是悬挂在和平年代耳边的警钟,是流动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版图上吉祥的风。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纵观世界,霸权主义仍在叫嚣、民族领土冲突不断,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海盗肆虐人心惶惶……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没有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谈何保卫主权、保卫人民?

碧海连天,风帆远去云水间,带着我对祖国的眷恋,九百六十万国土的璀璨,我们用青春捍卫祖国的边界线。我们用热血筑就坚固的国防之墙,我们,时刻准备奔赴疆场,祖国的防线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我们不愿意重蹈战争的覆撤,让我们建筑起国防的铜墙铁壁,远离战火硝烟,捧着鲜花迎接中国梦的明天!

2020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观后感2

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告诉我们,倘若我们的国家还不强盛,那么国家就要被被别人侵犯,民族就要遭掠夺,人民就要受欺辱。当我们翻开历史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我们的国家在之前遭到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国家的腐败落后。但当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军,警,民密切联防的强大,巩固的防体系后,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为国家的防范事业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国防需要强大啊!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无论多强大的经济也会化为乌有。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的确,我国国防事业还有待提高,目前确实还不属于强国。国防建设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利益着想的,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防需要大量高科技军事人才和精良武器。

在我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高尚的事业,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是世界上最高尚与伟大的人。我们热爱和平,不去侵略别人,但是我们要不被别人侵略就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因此,我们不仅要发奋学习科学知识,还应该从小积极培养国防意识。

人防即民防,我国的人防法制建设从1996年国家《人民防空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配套法规,使人防建设开始走上依法建设的轨道,但距离完善的法制建设还有一定的距离。人民防空法仅是对人民防空平时准备和战时行为做出规范,却没有涉及到平时的防灾救援任务。人防向民防过渡,实行“两防一体化”改革首先是缺乏法律的依据。我国人民防空专业队成员平时坚持岗位练兵,在发生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工业事故时,可以投入抢险抢修,抗灾救护,为减少灾害损失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的5月12日,是一个无法用时间抹去的记忆。大地那剧烈的颤动,给汶川划开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我觉得重视人民防空,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坚强。我们的生命在遇到意外地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再次灿烂。才会出现更多的笑容和光彩!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永远能安居乐业,我们要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我们要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各种技能,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观后感3

说起三防大家肯定会说这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其实三防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们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防·民防·人防,国防是指一个国家保护及扩大自身利益,防止遭受侵害的武力手段;人防和民防其实就是指人民防空,人民防空即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所以三防是关系到我们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与我们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的三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随着《国防教育法》和《人民防空法》的颁布,我国国防和人防建设真正步入法制化轨道,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我国各地还建造了“国防·人防宣传教育基地”,让人们可以学习到空袭和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防护知识及必备的安全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以便今后一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够妥善应付,把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说人防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全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才能使我们的三防更加完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努力。

几十年来,虽然我们在三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法规不健全等的一些问题,影响了三防建设的正常运行,但国家很快做出了补全,并争取做到疏而不漏,尽全力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很快颁布了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三防的法律体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增强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起将三防做到最好,最完善!

就让我们全民一起行动吧!

2020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观后感4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准时开始了国防教育的启动仪式。我们都明白,接下来的几天会让我们铭记。

果不其然,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尝到了这种滋味,站军姿,跨立,稍息,向左向右转,都是另一种体验。

其中让我最有体会的,是站军姿。

两脚分开六十度,五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缝线,把胸挺起来,收起肚子,把气憋在胸腔里,两眼平视前方,目光还要炯炯有神,这是基本要求。

站军姿时,是一下也不能动的,我站在左天硕后面,时常看到有一滴汉挂在耳垂上,或者是汉从皮肤里面钻出来,再缓缓向下流。

汗不仅仅出现在脑后,也出现在面前。

我时常感到有一滴汉,从眉心流下来,或者流到鼻孔里,或者流到眼皮上,稍稍一眨眼,那滴泪就流到眼睛里了,流到眼里的是汗,但流出来的却是泪了。所以我为了让眼不太你难受,我总会先让眼中充满泪,之后再让泪进来,这样就不太难受了。由于腿绷得特别直,所以在休息时,我甚至都不想弯腿,我一直想直着腿,最后缓了好一会才坐到椅子上。

我在国防教育中明白了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光芒最耀眼,一种是太阳的光芒,一种是你努力的模样。这句话在此次国防教育我明白了许多,军训虽苦,坚持很酷。

2020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观后感5

星期五午间休息时,班主任叶老师让我们排队去南校区参观国防教育图片展览,去了解我国的国防发展历程。有的同学一脸兴奋,仿佛将发现新大陆;有的同学怨声载道,好像被逼赴刑场;有的同学一脸平淡,似乎这件事与他无关。

到了南校区,只见五六十块图文并茂、内容各异的展板分列在教学楼前的道路两旁。老师挥手下令:“同学们可以去自由观看了。”同学们立即一哄而散,走向了各自感兴趣的展板。我兴致勃勃地从头块展板看起。我身边的吴卓优聚精会神地看着展板,好像这展板是稀世珍宝一样,连蝴蝶都敢停在她腿上。金冠鑫目不转睛地盯着展板,都快钻进展板里了。我很好奇,心想:国防是什么呢?我先走到前几块展板前,看到了解放前的战争故事和许多废墟的照片,让我体会到旧中国的黑暗和军事的落后。接着,我又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慢慢强大起来了,中国国防力量渐渐强大,研制出自己国家的导弹、飞机、航母,有的军事武器装备还超过了别的大国,这是多么让人自豪啊!

这时,我身后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一群男生正在讨论着中国的东风41核导弹呢!有的同学说话像机关枪一样,唾沫横飞;有的同学手舞足蹈,比划着核导弹飞行的轨迹,有的同学一脸骄傲,像一个解说员一样,滔滔不绝地给同学们讲解核导弹的威力。虽然烈日炎炎,但同学们仍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6

1新《规范》出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代表现代科技最高水平的各类医疗器械不断涌入各级各类医院, 传统的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医疗器械不仅成为成为各级各类医院的一种重要资产, 更是医院不可或缺的诊疗手段, 其自身状态、应用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资料表明, 17%的医疗事故和使用的医疗设备有关, 而和医疗设备有关的医疗事故中, 60~70%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所以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不能不关注在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 因此, 一部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为核心的管理规章的出台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2新《规范》与以前老法规的区别

就在用医疗器械的管理, 国家卫生部在此之前也曾出台过两部管理办法 (1995年和2005年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管理办法》除外) , 分别是1987年12月14日颁布的《卫生事业单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1996年9月20日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新《规范》同1987和1996版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虽然都是针对在用医疗器械的管理法规, 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2.1 新《规范》在管理范围上进行了拓宽。

新法规没有沿用老法规的“医疗仪器设备”的提法, 而是使用了“医疗器械”这个概念, 这在管理范围上是一个大的拓展。众所周知, 新科技带给现代医学的不仅仅是形形色色的诊疗仪器设备, 同时还有大量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和植入性材料, 医疗仪器设备存在着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一次性卫生材料、植入性材料同样具有很高的风险。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取得市场准入, 与医疗机构中医疗活动相关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一并作为“医疗器械”, 纳入同一部法规管理, 既体现了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真正、全面的关注, 同时也使得法规更具完整性、科学性。

2.2 新《法规》在管理理念上进行了创新。

1987和1996版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都是把医疗仪器设备当作一种固定资产, 都是在谈怎么管理好这些资产, 包括怎么保证它们的合理、合法引进, 怎么发挥它们的效益等, 而对它们用于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却很少提及。新《规范》则完全不同, 其关注点直指括仪器、设备、材料等所有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安全上, 所有的要求都是围绕着如何确保它们的临床使用安全。我们对三部法规中的“使用安全”一词出现的次数作了一下统计, 结果是:1987版和1996版均仅出现了1次, 可2010版却出现了17次。确保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安全是新《规范》核心思想, 也是新《规范》与以前老法规的根本区别所在。

2.3 新《规范》会有更强的执行力。

三部法规出台的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前两部法规是在我国法制不太健全、民生关注度不高、公民维权意识不强的医院“市场化改革”年代出台的。对医疗器械管理缺乏必要的落实、监管机制。刚刚出台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则不同, 它是在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诞生的, 并将配备相应的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 《规范》的部分精神已纳入了卫生部正在征求意见的《综合性医院评价标准》, 这一切决定了新《规范》一定会有更强的行动力。

3对待新《法规》应有的态度

3.1 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非常明显, 在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已不再是停留在一种学术讨论和研究的层面, 而是一个实际工作中怎么具体实施的问题了。2010年1月18日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试行) 》的通知”指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本辖区医疗机构开展《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 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并及时收集反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

3.2 对照《规范》, 查漏补缺, 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启动或落实。

新《规范》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 有医院行政管理方面的, 也有需要各临床、医技科室落实的, 当然更多的是需要器械管理部门落实的。有些工作可能是一直在做的, 但按新的规范要求, 需要进一步完善, 有一些要求是新提出来的, 要积极创造条件, 尽早落实或逐步开展。

4落实新《规范》的几点看法、做法与建议

4.1 关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问题。

《规范》第五条指出:“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本规范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由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 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我们认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的建立, 将极大地提升人们对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也有利于督导《规范》的贯彻落实。

4.2 关于“医疗器械临床准入和评价管理”问题。

“医疗器械临床准入和评价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 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 这是确保其临床安全使用的前提。合法性的保证方面, 想必各医院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 只是需要做一些修订、整理。而在安全、有效性的保证方面, 目前大多数医院, 主要是依靠对市场的调研、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信誉来实现的。真正意义的安全性、有效性保证, 应是依靠验收环节的严格质量检测, 而这又需要设备设施、质量标准、合格的检测资质作支撑。虽然这些条件大多数医院都不具备, 但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必要借此次贯彻落实《规范》的机会, 将它纳入相应的管理规范之中, 这样不仅将有利于推动该项工作的早日开展, 同时也有利于使用环节的相关工作的开展。

另外, 为了便于设备类医疗器械评价工作的开展和设备售后服务效果、成本的控制, 有必要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仪器设备的选型、论证和招标采购, 尤其是那些非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采购人员的医院更应该如此。这一点应作为一种规范和程序纳入到“临床准入和评价管理”环节的相关制度, 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以便充分发挥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类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

4.3 关于“临床使用管理”问题

《规范》主要强调的是如何确保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应用质量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件如何处理等问题。这方面工作, 由于前期各方重视的不够, 医工部门在医院的地位、职能不断弱化的结果, 多数医院可能做得都是不太到位的, 需要一个逐步的完善过程。

关于《规范》第十六条提到的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问题, 我们觉得应该分三个层次, 一是新设备应用前的使用和维护培训, 由生产厂家或经销商授权的技术人员执行;二是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生产厂家的维修技术培训, 这项工作必须在招标采购时提出, 并明确写入合同书中;三是每年对新进人员的通用设备使用技术培训, 由器械管理部门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执行。

关于《规范》第十六条提到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全国绝大多数医院, 可能都是除了临床检验按照省级以上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一直在坚持之外, 其他专业可能都几乎是空白, 充其量是一年一次的第三方强制年检, 因为多数医院都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也缺乏这方面的标准、技术规范和监管机制。

关于第十七条~二十二条所提到的临床应用要求问题, 应在相关的临床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中予以体现, 以便医院在临床医疗管理活动中给以落实。

4.4 关于“临床保障管理”问题

这是《规范》第四章的章标题。本章主要谈及的是医疗器械获准入医院后的工程技术支持问题。传统的工程技术支持主要是器械故障维修问题, 新《规范》则是将工程技术支持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确保已通过临床准入的在用的和待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于《规范》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问题, 目前各医院的通行做法大概是, 万元以上的设备安装工作一般都是有生产厂家或经销商授权的技术人员进行的, 具体的规范不是医院所能掌控的。验收工作方面, 以前一般只是侧重商务、整机、附件的完整性及功能方面的验收, 按照新《规范》对安全、有效性的要求, 无疑还要加入性能方面的检测验收, 尽管目前性能检测的相关条件尚不具备, 但验收制度及规范的设计上, 应当加入这项内容, 以确保规范和验收工作的科学性。

关于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工作, 其重要意义是众人皆知的, 但如何科学、有效实施, 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不仅需要相关的设备、设施、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条件做支撑, 还需要必要的理论、技术规范指导, 全面启动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观点是, 先行启动简单的预防性维护工作。首先按《规范》要求制定出预防性维护制度, 然后根据医院人力、物力等具体情况, 先从过滤网定期清洗、机械传动部件的定期除污、润滑、电缆线、管路状况的定期检查等简单的工作着手, 有计划的开展一些初级的预防性维护工作。然后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 再逐步提升预防性维护的层级 (诸如性能的检测与校准等) , 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 最终达到规范第二十四条所要求的高度。

实际上, 性能的检测、校准工作不能仅仅限制在预防性维护过程中, 日常的维修过程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本《规范》没有提及, 但我们认为在临床保障的维修制度设计上有必要考虑进去, 并逐步创造条件予以落实。

关于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设备环境的定期检测、评估工作, 以前只是政府相关执法部门执行的, 按照《规范》的要求, 医院也应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 早日开展该项工作。我们已经按不同设备的特点, 配置不同的环境、设施, 诸如射线防护设施、警示标示, 温度计、湿度计、除湿机等。

关于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确保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处于待用状态的制度和应急预案问题, 我们认为可通过建立严格的“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使用人员的交接班制度”、快速的“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维修响应制度”、适宜频度的“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预防性维护制度”及有效的“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应急调剂制度”, 确保危、及、重病人抢救、治疗行为的畅通无阻。

关于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医疗器械保障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当真实记录”问题。各医院可能都有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记录, 但可能不全面。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初步的打算是, 为所有的急救仪器设备及其他5万元以上设备配备一本“保养、维护、维修登记本” (挂在机身上) , 并通过适宜的机制确保各项技术服务工作信息实时记录, 并在记录满之后, 统一收回存档。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新规范的要求, 将来需要存档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 为确保档案工作的科学有效管理, 设置专职或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是我们学习贯彻《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由于水平能力有限, 认识和体会可能还很肤浅, 但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规范》的精神, 努力把我院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摘要:阐述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出台的背景, 分析比较了该规范与以前的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区别, 指出了对待该规范应有的态度, 提出了贯彻落实该规范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体会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强化质量, 规范设备管理, 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j].世界医疗器械.2009, 15 (12) :37-37.

[2]沈正海.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临床医学工程之我见[j], 医疗卫生装备.2009, 30 (3) :113-115

[3]李义勇.医院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再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 16 (1) :81-82

国家安全心得体会 篇7

作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而享受有着强大国防力量保卫的经济建设成果则是高校大学生的权利。在我国未来的建设中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了。这其中,人们对四个现代化的理解出现了倾斜。在很多人眼中,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已经凌驾于国防现代化之上了。但事实上,国防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失去了国防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是不协调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剥夺的。因而,加强已经被淡化的国防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8

一是要艰苦勤俭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史阶段,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过分的追求物质生活的结果是心为物累。因此,抵制、加强作风建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形成艰苦勤俭的好风气。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讲讲:“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二是要勤学善思

首先是勤学,通过工作以来各种倡导廉洁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违纪违法者都是从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作风上放松要求开始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党性锻炼。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考验面前自警、自重。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强的党性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一辈子的学习,既要学理论,也要学习经验总结,更要吸取教训。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廉者荣、贪者耻”的思想,从自身做起,力戒贪念。

三是要廉洁自律

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要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人生在世,诱惑时时刻刻出现在身边,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出轨。管住管好自己,可一生无悔一世无忧,若没管好自己,利用职权受贿,那就会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学习国家安全法体会 篇9

语言和国家安全的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学界关注。语言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因素,语言教育对促进相互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国家语言能力的缺乏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2011)教授指出,国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外事物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包括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外延包括五个方面:语种能力、国家主要语言的国内外地位、公民语言能力、拥有现代语言技术的能力、国家语言生活管理水平。然而,我国国家语言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如外语语种数量小、高水平外语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潜在因素。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适当调整语言规划及外语规划,着力提高国家语言能力。

国际上,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的安全价值在21世纪初引起了较多的关注,西方某些国家开始把国家语言能力纳入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范畴。以美国为例,在9·11事件之前的2000年,负责国际安全等事务的参议院分委会专门针对“国家安全及联邦政府外语能力状况”举行过两次正式的听证会,第一次听证会上有从事外交、国防、情报及公共安全的联邦政府机构人员就政府语言危机的性质和程度发表自己的看法,高层决策者表示国家急需语言高层人才;第二次听证会讨论了国家语言能力不足的解决办法(J.Edwards,2004)。

美国官网公布的“国家安全语言计划”介绍了关键语言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这项计划不仅仅是外语教育计划,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的语言战略计划(王建勤,2010),目标旨在增加美国的关键语言使用人数,提高语言水平。项目指导理念是:“使用别人的语言可以增进理解、表达尊重;提高与外国政府和人民打交道的能力;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美国及美国人民。”体现了美国总统布什2006年1月6日的讲话精神,即“学习别人的语言是友好之举,是对别人有兴趣的表现,是伸出手来表达‘我关心你’的基本方式。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感兴趣”(1)。2001年美国《国土安全教育法案》指出,国家外语能力对提高美国的经济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大力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强调每一个美国人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了解身边的世界,熟悉外国语言、文化和历史。

当前的语言规划研究还没有系统探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有关论述还只是停留在语言能力对国家安全很重要的观点上(Liddicoat,2008)。有人批评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的立法中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语言促进国家安全的问题(Byrnes,2005)。所谓语言保障安全仅仅为语言(包括外语)教育提供了一些政策依据,有关部门还没有将其视为语言规划的一部分来研究处理,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略使语言在国家安全中发挥作用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如果国家安全成了语言投入的重点,那么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因为语言需求本应超越国家安全需要;当语言成为国家安全当务之急时,往往为时已晚(Pratt,2004)。

本文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国家语言能力的关注为切入点,从国家安全角度讨论语言安全需求、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小族语言的开发利用、语言规划的安全价值等问题,介绍西方国家解决语言能力缺乏问题的措施,阐释提高国家语言(外语)能力的重要性,为我国的语言政策及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国家安全的语言保障

(一)语言的安全需求

语言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全问题,二是群体、社会或个人的语言安全感问题。国家的语言安全需求指满足国家发展、保障安全的语言能力需求。广义地讲,语言能力所涉的安全范围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范畴,囊括更多的领域,除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外还有健康、环境和人口流动,尤其是社会语言安全、冲突或危机等。王建勤(2010)指出,国家必须在语言安全化的背景下,建立国家安全语言战略预警管理机制,即政府机构对国家语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动态、预控管理,以避免语言战略危机的发生。满足语言安全需求的主要途径一般为制定语言政策,实施语言规划,提高国家语言能力。

因语言问题长期不能有效解决而引发的社会或国家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陈章太,2009)。不同的语言往往具有不同的宗教、历史和文化背景,可能产生各种性质的冲突。这些因素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冲突(Cohen,2001)。因此,掌握不同语言、熟悉不同宗教和文化有益于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在多语环境下,和谐的语言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戴庆厦,2010)。毋庸置疑,语言规划有防止和处理冲突的功能。当语言规划用于防止冲突时,主要采取两种做法或实现两个目标:掌握假想敌的情况,吸收、同化敌对集团(Liddicoat,2008)。多民族国家的语言差异可能带来冲突,预防的重点在于语言传播和使用。

语言政策及规划直接影响一个国家解决安全问题的外语能力。美国的语言安全需求早在1993年世贸大楼爆炸案就已经显现出来,2001年9·11事件充分证明了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美国情报部门外语能力严重不足。受9·11事件的影响,美国政府认识到语言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着力加强假想敌语言的学习,资助成立新的高级二语中心。国家安全与外语水平的张力关系反映了国家安全与教育的关系。虽然美国政府意识到了语言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有找到长远解决问题之道,即提高国民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能力(J.Edwards 2004)。

语言在外交工作中的需求及重要作用不容置疑,语言是识别敌友的工具、增进交流的渠道。外交关系通过语言来表达,外交斗争首先表现在语言斗争上。在语言规划中,语言既是挑起冲突的手段,也是预防或解决冲突的工具。语言规划勾勒出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架构为冲突找到借口和理由。在国际政治领域,西方国家善于利用语言手段达到外交目的。例如,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将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命名为邪恶轴心的做法起着区分敌我、划分阵营的作用。

外交领域的语言安全需求最终需要落实在人才上。世界上反美情绪的高涨促使美国国务院采取外交备战方略,把语言作为重要的业务培训内容,在2004年之前大幅提高外交官数量。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在加强英语推广及文化传播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外语教育,把掌握外语看作有效实施外交政策的核心基础,并计划将语言培训服务扩大至更多的政府部门(V.Edwards,2004)。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国家语言(外语)能力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对我国而言,国家安全需求明确了规划目标,即外语规划和发展应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服务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语言支撑(赵蓉辉,2010)。当今世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高端外语人才及语言学家的培养刻不容缓。

(二)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

外语在国家安全领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和语言技术是关键。美国联邦机构在2000年一次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现出的语言无能被认为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据估计,美国联邦政府有80家机构需要近100种外语的人才才能应付贩毒和传染病问题,保证提升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V.Edwards,2004)。实际上,美国政府上世纪就已经开始关注语言与国防安全的关系。美国政府1958年出台的《国防教育法》旨在培养现代外语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考虑到语言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美国教育部于1985年颁布169种关键语言目录,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国防部各部门也着力支持外语人才培养,在加州蒙特利成立国防语言学院外语中心。1988年《国防教育法》修正案明确指出,美国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在复杂的全球化时代取决于美国专家和民众对世界各地区、外语及国际事务的了解程度,取决于这些领域的高水准研究(V.Edwards,2004)。然而,成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项数据看出美国在几次重大事件中表现出的外语能力和外语人才匮乏问题。沙漠风暴行动的50万美方军事人员仅有45人具备伊拉克当地语言知识背景,只有5人接受过情报工作训练。敏感材料往往需要等待数月甚至数年才被可靠的语言工作者翻译,这种耽误有时带来灾难性后果。9·11事件发生之时全美仅有不到200名美国人精通阿拉伯语(世界第五大语言),不到10人学习乌兹别克语、土库曼语和塔吉克语,全美学校无人学习阿富汗的任何一门小语种语言。9·11事件之后,政府语言教学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有关学校加大力度开设阿拉伯语及其他中东语言课程。西方核心利益集团其他成员如澳大利亚、英国也加大语言教学力度。澳大利亚国防语言学校目前培训20种语言。英国外事服务语言中心培训84种语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中心作为英国重要的语言培训中心,每学期向1200名学员讲授52种语言(V.Edwards,2004)。

美国外语人才的匮乏与以往的语言教育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外语教育已经出现滑坡,有人预见外语教育的失败将孤立美国文化,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Simon,1980)。虽然有识之士意识到国家语言能力存在危机并号召提高国家外语能力(Lambert,1987;参见Al-Batal,2007),但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美国的教育忽视了少数族裔学生的母语教育,独尊英语。在英语之外还有3千多万人使用300多种其他语言的美国(Wang,2000),由于主流社会制定的教育政策试图将移民同化为说英语的美国人,传统语言(移民带来的外语)资源快速流失,结果只有少数人真正成功地掌握外语。有学者指出,美国摇摆不定的语言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语言资源流失,母语不是英语的传统语言(对于美国主流英语社会而言相当于外语)使用者在学校不但没有加强母语学习,反而被学校培养成英语单语者,致使传统语言流利性下降,这实际上等于损失了大量外语资源(Cummins,2005)。这不能不说是对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讽刺。9·11事件使美国清楚地认识到外语能力在反恐中的中心地位和移民二代的关键作用。有大量证据表明,教育应该培养人们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无论其母语是小族语言还是主流语言(Phillipson,2003:63)。

然而,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投入。外语教育部门和机构需要联合起来,提升外语教育的地位,提高民众为国家安全而学习外语的意识,做好教师培训工作(Cox,2005)。当前,美国政府正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国民外语教育质量。“国家安全语言计划”表明,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教师是外语教育成败的关键,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事务局通过关键语言教师项目提高汉语、阿拉伯语等语言教师的业务水平,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此外,语言技术开发作为弥补外语人才不足的手段在美国受到极大的重视。为了加快处理积压的翻译材料,美国于2003年成立国家虚拟翻译中心,通过语言专家网的布点和机器翻译的研发处理外国情报的翻译。这种翻译工作要求高效、准确、可靠。美国国防部设计的“跨语言情报侦查、提取及摘要系统”(TIDES)能使操英语者分析其他语言的数据,主要侦查并提取英语、汉语、阿拉伯语(三种主要核心语言)及韩语、西班牙语、日语(三种次要核心语言)的情报并撰写摘要。2005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计划署启动“全球自动语言采集项目”(GALE),旨在取消人工语言分析工作,通过机器自动翻译处理海量的多语言口语及书面文本。

(三)小族语言的开发利用

国家安全还与小族语言的保护与规划有关。有的多语国家拥有国外无人通晓的小族语言,这是一种可资利用的重要语言资源。小族语言曾在二战期间发挥过异乎寻常的作用。重视并保护好小族语言有利于国家安全,一是因为外国无人知晓的自然语言可以充当秘密通讯的工具,二是因为有的传统语言(尤其是跨境语言、移民语言)对于主流社会而言就是外语。

自然语言与传统加密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传统加密方式有两大潜在问题:一是密码可能由于加密方式被破解,或反复出现的加密规律与已知语言特征的匹配方式被发现而被破译,二是加密和解密耗时费力,制约了加密信息的使用(Liddicoat,2008)。自然语言的破译无法采取一般密码系统的数学原理,只能依靠翻译方式,所以控制该语言的学习和传播、防堵语言资源的外泄尤为重要。开发利用外界尚无研究的小族语言,既能保障通讯安全,还能提高效率。美国曾有一最佳案例。二战期间,美国曾经成功地运用纳瓦霍(Navajo)语言系统编制了一套密码,征召400多名纳瓦霍人入伍承担情报和通讯工作。这一基于仅有少数人掌握的自然语言编成的密码系统从未被敌方破获,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小族语言和外语一样都属于重要的语言资源,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安全服务。小族语言教育和外语教育应为互补关系,殊途同归;应当重视传统小族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知识学习。无论是主流语言背景还是小族语言背景,外语能力都应当作为大学入学和毕业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国家外语能力才可能满足国家安全的需求(Roca,1999)。因此,大力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时,保护好小族语言资源并合理地开发利用,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战略。

三 语言规划的安全价值

(一)政治功能

语言的选择反映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同盟或对立关系。国族或民族身份的核心要素是语言共享,使用统一的官方语言象征国家团结和社会和谐,因此语言规划在国族建设和民族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二战之前的瑞士境内有一个罗曼什语社团(2),在法西斯扩张环境下被瑞士政府看作威胁国家领土完整的潜在因素。政府担心它被法西斯利用而按照语言区分裂瑞士的领土。瑞士政府采取语言规划策略应对这一潜在的威胁,宣称罗曼什语为瑞士的官方语言(瑞士共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四种官方语言),而不是意大利的方言。确立罗曼什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强化了罗曼什语使用者的瑞士国族身份,剥离他们与意大利的身份联系。瑞士通过确立四种官方语言达到拥有一种邻国没有的官方语言,使其与三个邻国区分开来,确立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身份。这一事例说明,语言规划以国家安全为目标,通过确立语言完整性和独特性来保证领土完整性。

语言及国族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还可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政治变迁窥见一斑。19世纪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简称塞克语)在构建统一的斯拉夫身份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塞克语标志哈普斯堡皇室(日耳曼及匈牙利统治者)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统治者)的差异,以图寻求民族独立。塞克语一语两文,界定了哈普斯堡帝国内斯拉夫人和对立派之间的区别。语言与宗教、历史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民族身份感,区分出了不同的群体。在政治动荡、版图分裂、以语言(当时还有土耳其语、匈牙利语和德语)为基础建立独立国家的年代,塞克语的统一为南部斯拉夫人确立了政治上的统一(Liddicoat,2008)。然而,塞克语的规划采用了一语两文政策,隐藏了潜在的分裂因素。20世纪后期语言民族主义在前南斯拉夫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语言、宗教和历史的合力作用下,前南斯拉夫随着塞克语统一性的破坏而被肢解(戴曼纯、朱宁雁,2011)。事实表明,语言规划既可预防冲突,也可激发矛盾(Liddicoat,2008:144-145)。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语言规划堪称双刃剑。

(二)军事价值

尽管9·11显示美国的国家语言能力还存在严重缺陷,但是其军事语言规划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美、英等国有能力在监听外语媒体方面提供高水准的服务,1939年成立的英国广播公司监听部如今覆盖欧洲、中东和非洲,1947年与其联手的美国中情局对外广播情报处负责中国、朝鲜和俄罗斯地区。他们收集140个国家70个语种的情报,为政府、军事、学术、商务和新闻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收集方式从监听短波电台到卫星电视和网络新闻。然而,政府针对这类服务是否有用的态度摇摆不定,1997年提出大幅裁减对外广播情报处预算的提议在遇到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反对后才被叫停(V.Edwards,2004)。

语言教育有着广泛的军事用途,除掌握国外现代军事知识外还有助于了解其军事思想和运作方式、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语言在维护和平和安全稳定、协调军事通讯方面同样意义重大。以英国和法国历史上的军事语言规划为例,语言规划可能采取不同的政策,一种是向少数人传授多数人的语言,另一种是向下级教授统治者的语言。英法两国分别采取了不同方式。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必须学习法语,将法语作为军队通用语,而英国在殖民扩张时期则鼓励指挥殖民地军队的军官学习当地语言,如在印度服役的军官学习印度斯坦语,指挥廓尔喀族(尼泊尔主要民族)士兵者必须学习廓尔喀语。

当代军事语言规划也同样关注通用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放在多国部队或多语部队通用语的开发上。军事语言规划首先需要确定通用语。以北约为例,“和平伙伴计划”选择最强大国家的语言作为通用语,北约前秘书长罗伯逊(Robertson,2000)曾在关于危机管理的发言中指出,英语教学(向成员国部队军官教授英语)是提高合作效率的手段之一。涉及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往往选择强势国家的语言,例如乌克兰与法国的合作将法语作为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德国在与外国合作中也提供德语培训。当前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派驻为美、英等国创造了实施军事语言规划、推广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极佳机会。例如,英国文化委员会负责的“维和英语项目”仅2005~2006年度就培训了5.1万名外国军人(Crossey,2008)。通过军事语言规划,英语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通用语。

(三)社会安全价值

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而言,语言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分配永远是造成语言不安感和语言压迫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大国认为自己语言自足,其中不少国家通过语言规划推行单语制,致使单语制成为大国普遍存在的流行病。国家和社会对语言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社会语言问题处理不当、语言关系协调不好、语言权利保障缺失、语言地位确定不妥、语言政策缺乏力度、语言规划不周等均可能引发语言安全问题(陈章太,2009)。

语言规划影响人们日常语言生活,语言政策既可能维护一个群体的利益,也可能损害其主导地位,带来不安全感。以北高加索地区为例,作为官方语言的俄语占有特殊的地位,既是国家通用语言又是民族间的沟通工具。大部分人使用俄语,但只有半数人的母语是俄语。一些俄罗斯化反对者认为俄语在北高加索地区的霸主地位不但带来语言和交流上的不平等,还造成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和不安全感,因此应当推行语言文化的多元化政策(Lazarev&Pravikova,2005)。精英阶层采取的政策维护其精英地位,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则可能采取语言保护或语言推广措施,以显示其反支配的态度。社会群体的忠诚度表现在语言态度上,不当的语言政策或规划有可能影响社会群体的忠诚度。保护国族身份和民族身份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理据(Ager,1996),任何语言政策和规划应以不损害国家和民族统一为前提。

日常语言生活产生的不安全感一般来自人们日常语言生活的切身体会。在多语环境下,标准语(体)往往隐含更高的社会地位,非标准语使用者易于产生语言不安和焦虑。例如,纽约的多米尼加人把自己使用的语言称为乡下人的语言,而其他方言在其眼中只是不同的方言而已(Bullock&Toribio,2008)。又如,西班牙巴塞罗纳的学校传授加泰罗尼亚标准语,媒体也大量使用该标准语,但是使用者因为没有掌握好标准语而感到语言上的不安。同样,没有掌握加泰罗尼亚语的西班牙母语者也有语言不安全感;而双语达到本族语水平者没有这种感觉(Boix-Fuster&Sanz,2008)。这似乎标明,从小开始双语教学、培养本族语水平的双语者有利于减少语言带来的不安全感。

语言是民族或国族身份的象征。一方面,掌握标准语有利于构建民族或国族身份,消除因语言差异带来的不安,保障社会稳定和安全;另一方面,掌握传统母语为国家保留了有用的语言资源。20世纪90年代的西欧国家也许从欧洲的小语种国家得到启示,意识到儿童习得至少两门语言的重要性;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欧洲安全,学校教育必须教授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语言,对外推广欧盟成员国的语言和文化(Phillipson,2003),《地区与小族语言欧洲宪章》及《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应运而生,以图保护小族语言、鼓励双语教学等。

四 结语

9·11事件为美国的外语能力敲响了警钟,西方世界终于认识到自己语言一家独大带来的致命弱点。虽然有人批评外语教育政策和外语界之间存在一些制约外语教育成功的因素,如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马后炮,各阶段的外语教育出现断裂现象,外语教育界只是政策的应声虫而没有起到引领作用(Maxwell,2003),但是西方国家为弥补外语能力不足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上一篇:教研工作职责下一篇:预付款合同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