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

2024-09-20

国家司法考试卷(共8篇)

国家司法考试卷 篇1

1、情绪定律

情绪定律告诉我们,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2、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3、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4、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5、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备考资料

6、重复定律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7、累积定律

很多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的结果。

8、辐射定律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的其他领域。任何事情都有辐射作用。

9、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其他相关的某个地方人手,而不只是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国家司法考试卷 篇2

dard of successful of college leg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llege of legal science.This thesis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at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stude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nat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 and legal science education,and the ralationship of the nat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 and legal science major students.

the nat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legal science education;refom

1 司法考试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司法考试”,理论界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我国《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第2条明确规定:“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此条规定至少包涵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司法考试”是一种法律职业考试。至于涵盖的是几种、哪几种、还是全部的法律职业,则用抽象出的“特定”二字就概括了。第二,司法考试是一种资格考试,不等同于任职考试,通过了司法考试,只是获得一种法律职业的可能性,还不能等同于现实性。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还有诸如培训、实习、考试(考核)、分流等程序要求。因此司法考试不能只是单纯地“一考了之”,司法考试制度也不只是单纯的考试制度,而要有完善的司法培训研修制度、司法官遴选制度等与之相配套。第三,“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1)这充分表明了司法考试的权威性。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司法考试”的定义应为:司法考试是国家机关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性考试。以此定义,“司法考试”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律师资格、检察官资格、法官资格“三合一”考试的现状,而且以后考试中纳入了新的职业,概念仍可沿用。并且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职业准入考试也可统一使用“司法考试”这一概念。

2 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分析

司法考试是难度大、通过率低的考试。司法考试号称“天下第一考”,其难度不言而喻。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证明自己的法学功底比较扎实,为寻找一份好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够使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因此,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尽力通过司法考试:首先,能否通过司法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证明一个法学专业学生基本的法律素养、法律基础、法律思维能力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能否通过司法考试,决定了法学专业学生能否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能否成为未来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能否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再次,能否通过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大学法学教育的成功程度以及大学法学院的成熟程度;最后,能否通过司法考试,也许将决定法学专业学生未来的人生境遇和社会竞争力。因此,法学专业学生必须通过司法考试。

2.2 可行性分析

虽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每年都在百分之二十上下,但是,法学本科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几率是非常高的,也是可行的。首先,司法考试已经由选拔性考试过渡为过关性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呈大幅度上涨趋势,说明考试的难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通过率也在不断的攀升,司法考试已经由过去选拔性的考试变为了如今的过关性考试,也意味着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机率也在大幅度提升;其次,司法考试是规律性强、重复率高的考试。司法考试命题体现“重者恒重、轻者恒轻”的原则,命题点每年有大量的重复。法学专业学生有着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很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只需要把一些核心的知识点认真掌握,学会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术语去解决法律问题,那么通过司法考试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最后,司法考试是以案例分析为主、以法条考查为重点、兼顾法学理论考查的综合性考试。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大学几年的法学基础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法学理论知识,只需要对重点法条加强理解和记忆,多学会用法条去分析法律问题,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就基本能达到司法考试的要求。

3 司法考试的内容及复习方法

3.1 卷一考试的内容及复习方法

第一卷考试考点多而且杂,但确是司法考试四卷中最简单的一卷。第一卷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法学的考查。法理学侧重于考查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理念;法制史部分通常考查十分左右,主要侧重考查法律的历史沿革。宪法学的考查侧重于宪法修正案及宪法的应用。第二部分是经济法学的考查。在经济法学的考查中,主要考查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者是产品质量法的相关性试题,这些法没有什么法律理论,主要是应用性考查;劳动法学是经济法学考查中一个核心的部门法,不过劳动法学考查的知识点非常的集中,2006年考查了集体合同,2007年考查的是经济性裁员,2008年是劳务派遣制度,2009年则是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等制度。此外,还会涉及到拍卖法、审计法等小部门法的考查。第三部分是“三国法”的考查。这一部分由国际公法、国际司法和国际经济法组成。国际公法侧重于考查国家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国家间纠纷的解决机制;国际法院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相关性问题等。国际私法侧重于考查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及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而国际经济法则是侧重考查国际货物运输买卖、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及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问题。最后一个部分考法律职业道德。

3.2 卷二的考试内容及复习方法

第二卷考查三个部门法,首先是对刑法学的考查。刑法学可以说是法学专业学生最愿意学习的。因为里面的案例分析和生活贴得非常的近,拿着题目就想究竟是诈骗呢还是盗窃呢,究竟是抢劫呢,还是绑架呢?司法考试考查刑法,其实有很多的规律。比如每年考盗窃罪,至少在5—10分,可以说是司法考试里面的黄金考查点。一说盗窃大家都明白,可是司法考试考试的难度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用八个字概括就是“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司法考试容易考查八大重点罪名,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抢夺罪、强奸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绑架罪、故意杀人罪。这些罪名考查频率非常的高。除此之外,还会考查到贪污受贿罪,故意伤害罪等等一些次重要罪名。除了对重点罪名的考查,命题人通常会考查刑法的基本原则。比如说甲和乙是情敌,甲对乙怀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乙之心,于是甲劝说乙在雨天散步,而乙果真在雨天散步,因为雨天散步容易遭雷劈死亡,结果乙果真遭雷劈死亡,请问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吗?显然这就是在考查刑法基本原则中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刑法的适用原则、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等,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刑法法条中的69条、70条、71条的法理分析,都需要弄清楚。再比如司法考试中,通常喜欢考查坦白、自首、立功的区别,喜欢考查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喜欢考查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然后它们相对应的处罚原则。除此还喜欢考查缓刑制度,累犯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刑罚总则喜欢考查的知识点。此外,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之间的区别;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以及犯罪既遂之间的区别等。其次是对刑事诉讼法的考查。刑事诉讼法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为很少有司法实践的机会,尤其是近几年刑诉法的难度不断加大,倾向于考查检察院的办案规则,刑诉法的解释等司法解释的内容,法条考查的力度非常的大,需要在复习时,复习一些核心的法条。刑事诉讼法的复习,重中之重就是“三机关”的分工衔接问题,这个考点贯穿于刑诉法的始末,也是刑诉法能否得到高分的第一拦路虎。《刑事诉讼法》第15条以及它所附带产生的知识点,需要作重点掌握。除此之外,一审程序,二审程序,管辖原则及其死刑复核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最后是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查。这一部分侧重于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考查。

3.3 卷三的考试内容及复习方法

第三卷考查民法、民诉法以及商法的内容。民法是一个对考生理论功底要求很高的科目,很多考生的感觉是“学的时候不难,考的时候不会”。针对考生的这种情况,建议复习时就要努力在思想中形成完整的民法体系,站在鸟瞰的高度看待多不胜数的理论和法条。然后,用一个大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这样就可以把看起来比较琐碎的知识整体化了;商法是民法的分支或者说是延续。民法复习得好,商法也是比较容易的。商法的重点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保险法》。对于占了商法大部分分值的《公司法》来讲,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把一些规定做比较进行复习,如出资: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资企业都是不同的。制作一个比较图表将有利于记忆;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复习相似,只是民事诉讼法的制度设置相对充分地体现了当事人自治。因此,很多诉讼程序包括法院的审理行为都是由当事人来启动的,除非法有特别规定法院才主动行使职权。而且对于很多程序或实体上的权利,当事人有充分的处分权。把握这一贯穿始终的原则对复习民事诉讼法有重要意义。

3.4 卷四的考试内容及复习方法

司法考试卷四的内容由重点部门法的案例分析和两个论述题组成,通常有七道题目,案例分析来源于民法、民诉法、刑法、刑诉法及行政法的案例分析和两道案例分析。卷四得高分对考生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如果司法考试冲刺阶段掌握正确的卷四复习方法,那么卷四高分将会很容易。在七月到九月的复习时间里,想在卷四部分得到满意的分数。必须在综合知识的储备上下工夫。也就是说你应当在对待综合知识的储备问题上具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就是运用正确复习方法专门学习考试所需要知识。首先,可以适当记忆一此法律格言。如果时间忙,可以一天背一条,但是如果坚持下来,对卷四的答题非常有帮助。切记无需专门去记,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记忆即可。其次,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虽然司考不考政治,但是,综观历届司考卷四的题型,特别是在论述题型分值增大的形势下,设有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谐社(下转第48页)(上接第42页)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等,都需要考生运用法理学及其他相关法学知识作深刻分析。最后,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比如说许霆案、邓玉娇案、麻旦旦案等,都有可能在论述题或者案例分析题中涉及到,很多案例分析就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司法考试卷四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总之,司法考试作为一门考试,其内容虽然庞杂,但是重点是突出的;难度虽然很大,但是却是非常有规律的;只要掌握好良好的复习方法加上持之以恒地努力,法学专业学生就一定能够顺利地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摘要:司法考试对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能否通过司法考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已经成为大学法学教育是否成功、大学法学院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本文将从司法考试的内涵为切入点,阐述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围绕什么是司法考试、法学专业学生为什么要通过司法考试以及法学专业学生如何通过司法考试的相关性问题进行论述,希望对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有所帮助。

关键词:司法考试,法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潘剑锋.再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关系.法律适用,2008(1).

国家司法考试里奇怪的世界 篇3

这一上下五千年里,让无数女人乐此不疲、无数男人痛不欲生的问题,而今貌似有了“理直气壮”的“标准答案”。在某国家司法考试培训机构出的模拟题中,一个男人就因先救女友,而没来得及救老妈,构成了“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答案解析”称,当事人对其母在法律上有救助义务,而对其女友却没有。

模拟题一出,网路上广为流转。对此,一位曾参与司法考试出题的教授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回应称,国家司法考试非常严谨,根本不可能出现“落水案例”这种漏洞百出的题目,并且上述模拟题给出的答案也不算规范。

国家司法考试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可能仅次于公务员考试。那么,“严谨”的国家司法考试真题中的案例,究竟是何模样?

《壹读iRead》记者查阅了司法部向社会公布的2002年至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有人被故意伤害命大不死送往医院治疗,但赶上医院着火,最后被烧死了;有人千辛万苦入室盗窃,翻墙逃跑时成功把赃物扔出去后,却被路人捡走了;还有人被强奸,遇到路人想要诉苦,结果又被路人强奸了……

“司法考试真题中一般会以甲、乙等来指称当事人。”上文里提及的教授介绍说。有网友据此戏谑:“世界上最悲催的人,无非就是司法考试里的‘甲乙丙丁’(排名不分先后)。”

司法考试里的N种死法

路人乙怀揣着故意杀人的恶意,瞄准了仇人甲的脑袋,但他打偏了,打到了仇人甲的胸上(未打中心脏)。没想仇人甲是血友病患者,最后,仇人甲因流血不止,还是死了。

这一故事出现在2008年司法考试的试卷上。当然,对于该故事的“正确”理解是,仇人甲之死,虽不是乙直接枪击的结果,但是因为是乙的枪击行为,导致甲血友病发作致死,所以乙与甲的死亡,仍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2007年考题里的一位受害人则是被“吓”死的: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過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但因其父患有严重心脏病,最后,他因过度惊吓死亡。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虽然甲谋杀搞错了对象,但仇人林某与甲的父亲都是人,按照法律和法理,“对象错误”不影响甲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上述两个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俗语相悖的案例,实际上都是对刑法中“因果关系”、“对象错误”等法律概念的考查。

与上述出题方式相反,司法考试里也有在“问题”部分即开门见山点明考点,而在“答案选项”部分分列故事“ABCD”,要求考生选出与考点概念相匹配的“死法”。

比如,2003年一道考题,考查的便是,以下“路人甲”与死者之死,是否符合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故事一:路人甲想要杀他的女友乙。一天,路人甲故意破坏了女友汽车的刹车装置。按照路人甲理想中的完美犯罪模式,女友乙驾车外出,大概15分钟后会行至一陡坡处,因为刹车已动过手脚,她会坠下山崖“意外”死亡。结果,女友乙真的“意外”死亡,不过死亡原因是,她开车5分钟还没来得及遇到陡坡,却遇到了山洪爆发,泥石流把女友乙冲下了山。

故事二:路人甲欲杀仇人乙,在山崖边对这仇人乙砍了7刀后,仇人乙重伤昏迷,路人甲以为他已经死亡,于是离开。大难不死的仇人乙苏醒后,刚迈了两步就跌下山崖,摔死了。

以上两个故事,算犯罪的,是第二个,理由为:虽然两个故事的受害人都是坠崖死亡,但在第一个故事里,山洪爆发冲走了甲的女友乙,这与甲破坏刹车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关系;而在第二个故事里,因为路人甲在山崖边对仇人乙实施了重伤害行为后,才导致乙不能正常行走,最后失足坠崖。

看到这,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其实,不管是先救“老妈”还是先救“女友”,在模拟题里有人落水还能获救,相比真题里许多案例的主人公,这对“未来婆媳”委实还算幸运。

堪称情杀汇总手册

“如果(你)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说这话的,是2012年司法考试题里的一位周姓路人甲青年,他正在对女友乙求爱。女友乙明知路人甲可能不是说着玩的,但还是没同意两人相好。结果,受到伤害的路人甲真的跳河溺死。

请问,女友乙算犯罪么?答案是,不算。此题考查的是“不作为犯罪”及其义务来源。

因男女问题而犯罪的故事,据《壹读iRead》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司法考试中,至少出现了9次,大多属“求之不得,辗转杀之或自杀”的虐念桥段。

比如2012年里的一题:甲与乙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乙十几刀,乙当场惨死。

此前一年的司法真题里,法官甲也向他审理的案中的一位被告乙的妹妹丙求爱了,是的,关系有点绕,不过剧情还是传统的,根据出题套路,法官甲的求爱失败了。

乙被指控犯故意伤害罪。而因为向乙的妹子丙表白被拒,法官甲在“明知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情况下”,毁灭了乙的无罪证据,认定他构成故意伤害罪。

这个有点长的故事最后想说明白的,皆在答案里:法官甲犯的是徇私枉法罪。

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也常被用来考查“对象错误”的法律概念。2010年考题就为此孕育了一位“情仇即使报错也解恨”的主人公甲: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

nlc202309021402

不管是先救“老妈”还是先救“女友”,在模拟题里有人落水还能获救,相比真题里许多案例的主人公,这对“未来婆媳”委实还算幸运。

“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

结局解析虽然也有点长有点绕,但“邪不胜正”是一定的:甲的行为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但甲基于伤害乙的故意,伤害了乙的哥哥,所以故意伤害罪成立。

“月黑风高”,心脏病患者慎入

路人甲与路人乙结怨已久。一天,路人乙莫名其妙服毒自杀。此后路人甲患上风湿病痛苦不堪,他怀疑是路人乙阴魂不散所致。于是,满腔报复怒火的路人甲,先后共三次跑到路人乙的墓地掘坟又撬棺,他还挑出了路人乙的头骨,把头骨和棺材板移埋到了自家田地……

——这里不是《走近科学》,而是今年司法考题里的一个案例。答案说,由于路人甲3次“盗墓”,他的行为已构成侮辱尸体罪。可是路人甲不服氣,他坚称,自己盗的不是“尸体”,而是“白骨”。

问题出来了:请问,路人甲的这种辩解合理么?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 篇4

B.由酒店承担,但酒店可向乙追偿

C.由乙承担,酒店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D.由乙和酒店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5.某杂志社的期刊名称设计新颖,具有独特的含义,并且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咨询某律师其名称可以获得哪些法律保护。就该问题,该律师的下列哪种回答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A.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B.著作权法、商标法

C.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D.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16.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一种浓缩茶汁的技术秘密成果,未约定成果使用权、转让权以及利益分配办法。甲公司按约定支付了研究开发费用。乙公司按约定时间开发出该技术秘密成果后,在没有向甲公司交付之前,将其转让给丙公司。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该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只能属于甲公司

B.该技术秘密成果的转让权只能属于乙公司

C.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有该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和转让权

D.乙公司与丙公司的转让合同无效

17.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A.归王某所有

B.归李某所有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18.甲电视台获得20德国世界杯足球赛A队与B队比赛的现场直播权。乙电视台未经许可将甲电视台播放的比赛实况予以转播,丙电视台未经许可将乙电视台转播的实况比赛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备将来播放,丁某未经许可将丙电视台录制的该节目复制一份供其儿子观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乙电视台侵犯了A队和B队的表演者权

B.甲电视台有权禁止乙电视台的转播行为

C.丙电视台的录制行为没有侵犯甲电视台的权利

D.丁的行为侵犯了甲电视台的复制权

19.甲公司研制开发出一项汽车刹车装置的专利技术,委托乙公司生产该刹车装置的专用零部件。乙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擅自将该种零部件出售给丙公司,致使丙公司很快也开发出同种刹车装置并投入生产。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乙公司的行为构成违约行为

B.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C.在甲公司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丙公司应为被告,乙公司应列为第三人

D.该案只能由特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0.甲公司于3月为其生产的酸奶注册了“乐乐”商标,该商标经过长期使用,在公众中享有较高声誉。8月,同一地域销售牛奶的乙公司将“乐乐”登记为商号并突出宣传使用,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乙公司的行为必须实际造成消费者误认,才侵犯甲公司的商标权

B.即使“乐乐”不属于驰名商标,乙公司的行为也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

C.甲公司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商号登记

D.乙公司的商号已经合法登记,应受法律保护

21.甲死后留有房屋1套、存款3万元和古画1幅。甲生前立有遗嘱,将房屋分给儿子乙,存款分给女儿丙,古画赠予好友丁,并要求丁帮丙找份工作。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遗嘱部分无效

B.若丁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没有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视为接受遗赠

C.如古画在交付丁前由乙代为保管,若意外灭失,丁无权要求乙赔偿

D.如丁在作出了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后死亡,则其接受遗赠的权利归于消灭

22.张某1岁时被王某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张某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王某、张某的生父母相继去世。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张某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

B.张某有权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

C.张某无权继承养父王某的财产

D.张某可适当分得生父母的财产

23.汇票持票人甲公司在汇票到期后即请求承兑人乙公司付款,乙公司明知该汇票的出票人丙公司已被法院宣告破产仍予以付款。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乙公司付款后可以向丙公司行使追索权

B.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退回所付款项

C.乙公司付款后可以向出票人丙公司的破产清算组申报破产债权

D.在持票人请求付款时乙公司不能以丙公司被宣告破产为由而抗辩

24.王某依公司法设立了以其一人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存续期间,王某实施的下列哪一行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

A.决定由其本人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经理

B.决定公司不设立监事会,仅由其亲戚张某担任公司监事

C.决定用公司资本的一部分投资另一公司,但未作书面记载

D.未召开任何会议,自作主张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25.杨某持有甲有限责任公司10%的股权,该公司未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杨某发现公司执行董事何某(持有该公司90%股权)将公司产品低价出售给其妻开办的公司,遂书面向公司监事姜某反映。姜某出于私情未予过问。杨某应当如何保护公司和自己的合法利益?

A.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解除何某的执行董事职务

B.请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收回自己的股份

C.以公司的名义对何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D.以自己的名义对何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26.甲上市公司在成立6个月时召开股东大会,该次股东大会通过的下列决议中哪项符合法律规定?

A.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可以随时转让

B.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即日起可以对外转让

C.公司收回本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用于未来1年内奖励本公司职工

D.决定与乙公司联合开发房地产,并要求乙公司以其持有的甲公司股份作为履行合同的质押担保

27.江某是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事务执行人,欠罗某个人债务7万元,罗某在交易中又欠合伙企业7万元。后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中,罗某要求以其对江某的债权抵销其所欠合伙企业的债务,各合伙人对罗某的这一要求产生了分歧。下列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三) 篇5

B.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C.向执行法院提起异议之诉

D.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

50.万某起诉吴某人身损害赔偿一案,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均判决支持万某的诉讼请求,吴某不服,申请再审。再审中万某未出席开庭审理,也未向法院说明理由。对此,法院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裁定撤诉,视为撤回起诉

B.裁定撤诉,视为撤回再审申请

C.裁定诉讼中止

D.缺席判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51―85题,每题2分,共70分。

51.甲房产开发公司在交给购房人张某的某小区平面图和项目说明书中都标明有一个健身馆。张某看中小区健身方便,决定购买一套商品房并与甲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张某收房时发现小区没有健身馆。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公司不守诚信,构成根本违约,张某有权退房

B.甲公司构成欺诈,张某有权请求甲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C.甲公司恶意误导,张某有权请求甲公司双倍返还购房款

D.张某不能滥用权利,在退房和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之间只能选择一种

52.吴某是甲公司员工,持有甲公司授权委托书。吴某与温某签订了借款合同,该合同由温某签字、吴某用甲公司合同专用章盖章。后温某要求甲公司还款。下列哪些情形有助于甲公司否定吴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A.温某明知借款合同上的盖章是甲公司合同专用章而非甲公司公章,未表示反对

B.温某未与甲公司核实,即将借款交给吴某

C.吴某出示的甲公司授权委托书载明甲公司仅授权吴某参加投标活动

D.吴某出示的甲公司空白授权委托书已届期

53.下列哪些请求不适用诉讼时效?

A.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

B.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

C.业主大会请求业主缴付公共维修基金

D.按份共有人请求分割共有物

54.杜某拖欠谢某100万元。谢某请求杜某以登记在其名下的房屋抵债时,杜某称其已把房屋作价90万元卖给赖某,房屋钥匙已交,但产权尚未过户。该房屋市值为120万元。关于谢某权利的保护,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A.谢某可请求法院撤销杜某、赖某的买卖合同

B.因房屋尚未过户,杜某、赖某买卖合同无效

C.如谢某能举证杜某、赖某构成恶意串通,则杜某、赖某买卖合同无效

D.因房屋尚未过户,房屋仍属杜某所有,谢某有权直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以实现其债权

55.刘某借用张某的名义购买房屋后,将房屋登记在张某名下。双方约定该房屋归刘某所有,房屋由刘某使用,产权证由刘某保存。后刘某、张某因房屋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关于刘某的权利主张,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可直接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B.可向登记机构申请异议登记

C.可向法院请求确认其为所有权人

D.可依据法院确认其为所有权人的判决请求登记机关变更登记

56.季大与季小兄弟二人,成年后各自立户,季大一直未婚。季大从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耕地若干。关于季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B.如季大转让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未经变更登记不发生转让的效力

C.如季大死亡,则季小可以继承该土地承包经营权

D.如季大死亡,则季小可以继承该耕地上未收割的农作物

57.2月1日,王某以一套房屋为张某设定了抵押,办理了抵押登记。同年3月1日,王某将该房屋无偿租给李某1年,以此抵王某欠李某的借款。房屋交付后,李某向王某出具了借款还清的收据。同年4月1日,李某得知房屋上设有抵押后,与王某修订租赁合同,把起租日改为201月1日。张某实现抵押权时,要求李某搬离房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王某、李某的借款之债消灭

B.李某的租赁权可对抗张某的抵押权

C.王某、李某修订租赁合同行为无效

D.李某可向王某主张违约责任

58.某小区徐某未获得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便在自住房前扩建一个门面房,挤占小区人行通道。小区其他业主多次要求徐某拆除未果后,将该门面房强行拆除,毁坏了徐某自住房屋的墙砖。关于拆除行为,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侵犯了徐某门面房的所有权

B.侵犯了徐某的占有

C.其他业主应恢复原状

D.其他业主应赔偿徐某自住房屋墙砖毁坏的损失

59.刘某欠何某100万元货款届期未还且刘某不知所踪。刘某之子小刘为替父还债,与何某签订书面房屋租赁合同,未约定租期,仅约定:“月租金1万元,用租金抵货款,如刘某出现并还清货款,本合同终止,双方再行结算。”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A.小刘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B.何某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C.房屋租赁合同是附条件的合同

D.房屋租赁合同是附期限的合同

60.甲公司与小区业主吴某订立了供热合同。因吴某要出国进修半年,向甲公司申请暂停供热未果,遂拒交上一期供热费。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公司可以直接解除供热合同

B.经催告吴某在合理期限内未交费,甲公司可以解除供热合同

C.经催告吴某在合理期限内未交费,甲公司可以中止供热

D.甲公司可以要求吴某承担违约责任

61.甲公司员工魏某在公司年会抽奖活动中中奖,依据活动规则,公司资助中奖员工子女次年的教育费用,如员工离职,则资助失效。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公司与魏某成立附条件赠与

B.甲公司与魏某成立附义务赠与

C.如魏某次年离职,甲公司无给付义务

D.如魏某次年未离职,甲公司在给付前可撤销资助

62.甲创作了一首歌曲《红苹果》,乙唱片公司与甲签订了专有许可合同,在聘请歌星丙演唱了这首歌曲后,制作成录音制品(CD)出版发行。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A.某公司未经许可翻录该CD后销售,向甲、乙、丙寄送了报酬

B.某公司未经许可自聘歌手在录音棚中演唱了《红苹果》并制作成DVD销售,向甲寄送了报酬

C.某商场购买CD后在营业时间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经过甲许可并向其支付了报酬

D.某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电影的插曲使用,只经过了甲许可

63.中国甲公司的一项发明在中国和A国均获得了专利权。中国的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中国地域内的专利独占实施合同。A国的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在A国地域内的专利普通实施合同并制造专利产品,A国的丁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在A国地域内的专利普通实施合同并制造专利产品。中国的戊公司、庚公司分别从丙公司和丁公司进口这些产品到中国使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C.戊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乙公司的专利独占实施权

D.庚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64.甲公司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A国的企业,于8月1日向A国在牛奶产品上申请注册“白雪”商标被受理后,又于年5月30日向我国商标局申请注册“白雪”商标,核定使用在牛奶、糕点和食品容器这三类商品上。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公司应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代理申请商标注册

B.甲公司必须提出三份注册申请,分别在三类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

C.甲公司可依法享有优先权

D.如商标局在异议程序中认定“白雪”商标为驰名商标,甲公司可在其牛奶包装上使用“驰名商标”字样

65.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

A.小明

B.小亮

C.甲

D.小光

66.甲家盖房,邻居乙、丙前来帮忙。施工中,丙因失误从高处摔下受伤,乙不小心撞伤小孩丁。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对丙的损害,甲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可减轻其责任

B.对丙的损害,甲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C.对丁的损害,甲应承担赔偿责任

D.对丁的损害,甲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67.甲参加乙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未经甲和其他旅游者同意,乙旅行社将本次业务转让给当地的丙旅行社。丙旅行社聘请丁公司提供大巴运输服务。途中,由于丁公司司机黄某酒后驾驶与迎面违章变道的个体运输户刘某货车相撞,造成甲受伤。甲的下列哪些请求能够获得法院的支持?

A.请求丁公司和黄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请求黄某与刘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请求乙旅行社和丙旅行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请求刘某承担赔偿责任

68.5月,甲乙丙丁四人拟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出资,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公司注册资本可以登记为1元人民币

B.公司章程应载明其注册资本

C.公司营业执照不必载明其注册资本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 篇6

------------------

发布时间:2013-09-16 06:00:48 【我要纠错】【字体:大默认小】【打印】【关闭】

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本页内容如与考试试卷有出入的,以考试试卷为准。

试卷四

提示:本试卷为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请按题序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书写答案,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本题2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摘自新华社北京2013年2月24日电)

材料二: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摘自2011年3月10日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二、(本题22分)

案情:甲与余某有一面之交,知其孤身一人。某日凌晨,甲携匕首到余家盗窃,物色一段时间后,未发现可盗财物。此时,熟睡中的余某偶然大动作翻身,且口中念念有词。甲怕被余某认出,用匕首刺死余某,仓皇逃离。(事实一)

逃跑中,因身上有血迹,甲被便衣警察程某盘查。程某上前拽住甲的衣领,试图将其带走。甲怀疑遇上劫匪,与程某扭打。甲的朋友乙开黑车经过此地,见状停车,和甲一起殴打程某。程某边退边说:“你们不要乱来,我是警察。”甲对乙说:“别听他的,假警察该打。”程某被打倒摔成轻伤。(事实二)

司机谢某见甲、乙打人后驾车逃离,对乙车紧追。甲让乙提高车速并走“蛇形”,以防谢某超车。汽车开出2公里后,乙慌乱中操作不当,车辆失控撞向路中间的水泥隔离墩。谢某刹车不及撞上乙车受重伤。赶来的警察将甲、乙抓获。(事实三)

在甲、乙被起诉后,甲父丙为使甲获得轻判,四处托人,得知丁的表兄刘某是法院刑庭庭长,遂托丁将15万元转交刘某。丁给刘某送15万元时,遭到刘某坚决拒绝。(事实四)

丁告知丙事情办不成,但仅退还丙5万元,其余10万元用于自己炒股。在甲被定罪判刑后,无论丙如何要求,丁均拒绝退还余款10万元。丙向法院自诉丁犯有侵占罪。(事实五)

问题:

1.就事实一,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理由是什么?

2.就事实二,对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理由是什么?

3.就事实三,甲、乙是否应当对谢某重伤的结果负责?理由是什么?

4.就事实四,丁是否构成介绍贿赂罪?是否构成行贿罪(共犯)?是否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理由分别是什么?

5.就事实五,有人认为丁构成侵占罪,有人认为丁不构成侵占罪。你赞成哪一观点?具体理由是什么?

三、(本题22分)

案情:李某于2012年7月毕业后到某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因无钱买房,单位又不分房,在同学、朋友及亲戚家里四处借住,如何弄钱买一套住房成为他的心结。

2013年4月,单位有一笔80万元现金未来得及送银行,存放于单位保险柜,李某借职务之便侵吞了全部现金并伪造外人盗窃现场。李某用该款购买了一套公寓。

李某的反常行为被单位举报到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反贪技术侦查部门当即实施技术侦查措施,查明系李某作案并予以立案。在刑事拘留期间,李某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鉴于本人最终认罪并将赃物全部追回,根据本案特殊情况和办案需要,检察机关决定对其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2013年7月该案提起公诉。李某及其辩护律师向法院提出李某在拘留期间遭受了严重的刑讯逼供,要求排除非法证据。

问题:

1.检察机关对李某贪污行为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2.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措施在使用主体、案件范围和适用程序上有哪些特殊要求?

3.检察机关对李某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4.法院处理李某及其辩护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步骤是什么?

四、(本题22分)

案情:大学生李某要去A市某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此前,李某通过某租房网站租房,明确租房位置和有淋浴热水器两个条件。张某承租了王某一套二居室,租赁合同中有允许张某转租的条款。张某与李某联系,说明该房屋的位置及房屋里配有高端热水器。李某同意承租张某的房屋,并通过网上银行预付了租金。

李某入住后发现,房屋的位置不错,卫生间也较大,但热水器老旧不堪,不能正常使用,屋内也没有空调。另外,李某了解到张某已拖欠王某1个月的租金,王某已表示,依租赁合同的约定要解除与张某的租赁合同。

李某要求张某修理热水器,修了几次都无法使用。再找张某,张某避而不见。李某只能用冷水洗澡并因此感冒,花了一笔医疗费。无奈之下,李某去B公司购买了全新电热水器,B公司派其员工郝某去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找不到登高用的梯子,李某将张某存放在储藏室的一只木箱搬进卫生间,供郝某安装时使用。安装后郝某因有急事未按要求试用便离开,走前向李某保证该热水器可以正常使用。李某仅将该木箱挪至墙边而未搬出卫生间。李某电话告知张某,热水器已买来装好,张某未置可否。

另外,因暑热难当,李某经张某同意,买了一部空调安装在卧室。

当晚,同学黄某来A市探访李某。黄某去卫生间洗澡,按新装的热水器上的提示刚打开热水器,该热水器的接口处迸裂,热水喷溅不止,黄某受到惊吓,摔倒在地受伤,经鉴定

为一级伤残。另外,木箱内装的贵重衣物,也被热水器喷出的水流浸泡毁损。

问题:

1.由于张某拖欠租金,王某要解除与张某的租赁合同,李某想继续租用该房屋,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以抗辩王某的合同解除权?

2.李某的医疗费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3.李某是否可以更换热水器?李某更换热水器的费用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4.李某购买空调的费用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5.对于黄某的损失,李某、张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6.对于黄某的损失,郝某、B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7.对于张某木箱内衣物浸泡受损,李某、B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五、(本题18分)

案情:2012年5月,兴平家装有限公司(下称兴平公司)与甲、乙、丙、丁四个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大昌建材加工有限公司(下称大昌公司)。在大昌公司筹建阶段,兴平公司董事长马玮被指定为设立负责人,全面负责设立事务,马玮又委托甲协助处理公司设立事务。

2012年5月25日,甲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与戊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以戊的房屋作为大昌公司将来的登记住所。

2012年6月5日,大昌公司登记成立,马玮为公司董事长,甲任公司总经理。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兴平公司以一栋厂房出资;甲的出资是一套设备(未经评估验资,甲申报其价值为150万元)与现金100万元。

2013年2月,在马玮知情的情况下,甲伪造丙、丁的签名,将丙、丁的全部股权转让至乙的名下,并办理了登记变更手续。乙随后于2013年5月,在马玮、甲均无异议的情况下,将登记在其名下的全部股权作价300万元,转让给不知情的吴耕,也办理了登记变更等手续。

现查明:第一,兴平公司所出资的厂房,其所有权原属于马玮父亲;2011年5月,马玮在其父去世后,以伪造遗嘱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并于同年8月,以该厂房投资设立兴平公司,马玮占股80%。而马父遗产的真正继承人,是马玮的弟弟马祎。第二,甲的100万元现金出资,系由其朋友满钺代垫,且在2012年6月10日,甲将该100万元自公司账户转到自己账户,随即按约还给满钺。第三,甲出资的设备,在2012年6月初,时值130万元;在2013年1月,时值80万元。

问题:

1.甲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与戊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其效力如何?为什么?

2.在2013年1月,丙、丁能否主张甲设备出资的实际出资额仅为80万元,进而要求甲承担相应的补足出资责任?为什么?

3.在甲不能补足其100万元现金出资时,满钺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什么?

4.马祎能否要求大昌公司返还厂房?为什么?

5.乙能否取得丙、丁的股权?为什么?

6.吴耕能否取得乙转让的全部股权?为什么?

六、(本题21分)

案情:《政府采购法》规定,对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张某在浏览某省财政厅网站时未发现该省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在通过各种方法均未获得该目录后,于2013年2月25日向省财政厅提出公开申请。财政厅答复,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与张某的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没有直接关系,拒绝公开。张某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认定省财政厅未主动公开目录违法,并责令其公开。省政府于4月10日受理,但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张某不服,于6月18日以省政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法院是否应当受理此案?为什么?

2.财政厅拒绝公开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省政府在受理此行政复议案件后应当如何处理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4.对于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未予公开的,应当如何监督?

5.如果张某未向财政厅提出过公开申请,而以财政厅未主动公开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的行为违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七、(本题25分)

案情:孙某与钱某合伙经营一家五金店,后因经营理念不合,孙某唆使赵龙、赵虎兄弟寻衅将钱某打伤,钱某花费医疗费2万元,营养费3000元,交通费2000元。钱某委托李律师向甲县法院起诉赵家兄弟,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2.5万元,精神损失5000元,并提供了医院诊断书、处方、出租车票、发票、目击者周某的书面证言等证据。甲县法院适用

简易程序审理本案。二被告没有提供证据,庭审中承认将钱某打伤,但对赔偿金额提出异议。甲县法院最终支持了钱某的所有主张。

二被告不服,向乙市中院提起上诉,并向该法院承认,二人是受孙某唆使。钱某要求追加孙某为共同被告,赔偿损失,并要求退伙析产。乙市中院经过审查,认定孙某是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遂通知孙某参加调解。后各方达成调解协议,钱某放弃精神损害赔偿,孙某即时向钱某支付赔偿金1.5万元,赵家兄弟在7日内向钱某支付赔偿金1万元,孙某和钱某同意继续合伙经营。乙市中院制作调解书送达各方后结案。

问题:

1.请结合本案,简要概括钱某的起诉状或法院的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起诉状或一审判决书择一作答;二者均答时,评判排列在先者)

2.如果乙市中院调解无效,应当如何处理?

3.如果甲县法院重审本案,应当在程序上注意哪些特殊事项?

4.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管理领域面临许多挑战,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民事诉讼等多种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成为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同时,司法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公平正义通过司法渠道得到彰显。请结合本案和社会发展情况,试述调解和审判在转型时期的关系。

答题要求:

1.根据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及民事诉讼法理知识作答;

2.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说理充分,文字通畅;

国家司法考试卷 篇7

一、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认定

对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如何认定,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很大的分歧。什么是国有公司?如何认定公司为国有公司?刑法未作明确解释, 立法或司法部门也未对此做出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当前刑法学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只有公司的全部股份都属于国家所有时才能认定为国有公司, 即只有国有独资公司、企业才能算国有公司;二是认为当国有股份超过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全部股份的50%以上就应当认定为国有公司;三是认为国有资本在公司中处于控股以上地位时该公司就是国有公司。在司法实践中,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工作人员犯罪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和企业人员职务犯罪定罪判刑的都屡见不鲜, 处理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根据《宪法》的规定, 国有公司、企业的财产全部归国家所有。而对于那些非国有单位与国有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公司而言, 作为股东之一的国有单位所享有的是与其出资比例相一致的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只有他们共同投资设立的股份公司才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宪法》同时规定, 国家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对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非国家股东, 不管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其他合法投资者, 都享有与其股权相适应的资产收益权。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并不是说公司的全部财产属于国家所有, 所以这样的公司当然就不能称之为国有公司, 这与《公司法》的规定也是一致的。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国有公司应是指公司财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司, 包括由国家授权投资或国家授权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由2个或50个以下国有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国有企业单独作为发起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 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从而以司法解释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只有在企业资本全部属于国有资本的情况下, 才能认定为国有公司,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是非国有公司, 对于国有控股企业的职务犯罪, 一般应当按一般的公司、企业类职务犯罪论处。

因此, 笔者认为只有国有独资公司才是国有公司, 其他国有控股、参股公司都不是国有公司, 在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才是国家工作人员。

二、对“受委派从事公务”的理解

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内属于典型的国有企业, 企业内从事公务的人员无疑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但如前文所述,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不是国有公司, 故不能将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从事管理职务的工作人员全部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只有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才属于《刑法》第93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 如何理解“委派”和“从事公务”在司法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关于“委派”。

根据前述司法解释规定,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管理人员只有受国有单位委派情况下才能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但对于受委派的具体认定标准还存在分歧。尽管《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以下简称《纪要》) 规定, 所谓委派, 即委任、派遣, 其形式多种多样, 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但实际中由于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管理人员职权来源方式复杂。因此, 在理解“委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委派主体的特定性。即委派单位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并且是以单位的名义进行的委派, 任何以个人名义进行的委派都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委派。第二, 委派目的的特定性。委派到国家控股、参股公司中的人员必须是从事领导、监督、管理等公务活动, 如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技术指导工作的就不属于刑法中的委派。第三, 委派程序的合法性。必须是委派主体在其权限范围内, 一般以书面形式进行, 受委派人员也应以明确的方式表示接受。第四, 委派关系的隶属性。委派关系成立后, 委派人与受委派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就是说, 受委派人要接受委派人的领导、管理、监督, 两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二) 关于“从事公务”。

根据前述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纪要》规定, 要成为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国家工作人员, 除了受国有单位委派外, 还需从事公务。从事公务表现为代表国有投资方进行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工作。“从事公务”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 也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质标准。那么, 如何认定为从事公务?对于公务的理解刑法理论界也有各种观点, “公务”, 即国家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它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管理性, 即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二是具有国家代表性, 即这种活动是代表国家进行的, 它是一种国家管理性质的行为, 而不是代表某个人、某个集体或团体的行为。在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内, 国家的权利只是限于出资人的权利, 也就是股东权, 国家只能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利与职能, 而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权, 公务的范围也就只能限定在国家作为出资人通过参加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对公司进行管理与监督。

三、相关立法建议

(一) 从法律规范上清晰界定国有企业范畴。

一是从立法层面上界定国有公司的内涵、范畴。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 但没有对国有公司进行界定。1997年3月修订后的《刑法》采用了国有公司、国有企业概念, 但也没有明确规定国有公司、国有企业的标准。所以, 非常有必要对国有公司的内涵、范畴进行明确的界定。立法层面上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法工委出台立法解释, 明确国有企业的概念, 廓清国有企业内涵与外延, 明确无论是国家控股还是国家参股公司, 均不能视为国有公司, 这也是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股份制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 从法律规范上清晰界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内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

对于在司法实践中, 经常遇到的被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又被该公司董事会任命为总经理职务的工作人员, 当他在公司利用职务实施经济犯罪时, 对其主体身份的认定是定罪的一个难点, 也是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的问题。因为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被委派到国家控股、参股企业中从事公务又被该公司董事会任命为总经理职务的情况下, 被委派人员就有了双重身份:即“国家委派人员”和“公司总经理”, 前一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 后一种身份是公司管理人员。笔者认为, 两高应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明确在这种情况下, 在对其主体身份认定时, 不能一概而论, 而要分析其在实施犯罪时利用的是何种主体身份。如果该行为人利用的是国家赋予他的权力实施犯罪, 例如监管国有资产, 那么其主体身份就是“国家委派人员”,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如果该行为人是利用“公司总经理”实施犯罪, 那么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 从而避免司法实践中的因认识不统一而造成的混乱。

(三) 完善有关司法解释, 便于司法操作。

尽管《纪要》对“委派”和“从事公务”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和规定, 但《纪要》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是法院内部的规定, 其法律效力值得商榷, 因此有必要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有关“委派”和“从事公务”的内涵和特征, 以便于司法操作。

摘要: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后,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这一经济主体形式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 故对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及其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从当前的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经验出发, 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及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论述, 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期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国有公司,国家工作人员,委派,公务,认定

注释

1 周振想:公务犯罪研究综述[M], 法律出版社.2005:100.

民国的司法考试 篇8

我国如今实行的司法统一考试是为实现精英司法而建立的制度,目的在于选拔英才、淘汰庸人,实现惟良折狱的理想。这种理想需要优良的制度来实现。

目前,司法统一考试制度已经行之十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通过对比某些法治先进国家经验,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上存在的可以进一步改良的空间。不过,改良现有的司法考试制度大可不必舍近求远,要是了解我国民国时期曾经实行的司法考试制度,也不无启发作用。

考试分步进行

我国民国时期司法考试,实行分步进行的方式,大致分为甄录试、初试、再试三步进行考试。

民国四年(1915年)政府发布《司法官考试令》,就司法官考试条件、科目等作出规定。第二年又颁布《司法官考试令实施细则》。当时考试已分笔试与口试。民国四年《关于司法官考试令第三条甄录规则》也明确规定了甄录试。

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规定了甄录试、初试、再试三步考试。甄录试及格者得应初试;初试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初试及格证书,依学习规则之所定分发各审判厅、检察厅或司法讲习所。学习期满后由监督长官送请再试,再试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再试及格证书。

初试、再试都分笔试、口试进行。这一做法后来得以延续。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临时政府令第九十九号公布施行的《司法官考试条例》第四条规定,司法官考试分初试、再试次第进行。第五条又规定:“初试及格者授予司法官初试及格证书,依司法官学习规则所定分发学习或入司法官养成所训练。”

初试也要分步进行:“初试分甄录试、笔试及口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得应笔试,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口试。” 甄录试考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历史地理、法学通论;笔试又分必试科目和选试科目,必试科目为法院组织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事法规,选试科目(应考者可任选二种)包括行政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犯罪学、监狱学。笔试通过后进行的口试“就笔试之必试科目及应考人之经验面试之” 初试之甄录试、笔试及口试均以所试各科目分数平均满七十分为及格。应试者三试分数合计总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为甲等,不及八十分在七十分以上者为乙等。

再试以考验学习或训练之成绩为主,分笔试、口试及成绩审查三种。笔试以两件以上之民刑诉讼案件为题,令应考人分别作制处分书或裁判书试验之。口试“就应考人学习或训练期内之经验面试之”。成绩审查“就应考人学习或训练期内之成绩审查之,其审查方法由典试委员会定之”。另据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法部令第二五号公布施行的《司法官养成所章程》之规定,司法官养成所必修科目为刑法实用、民法实用、刑事诉讼法实用、民事诉讼法及强制执行法实用、刑事特别法实用、刑事审判及检察实务、民事审判及强制执行法实务、外国文、公牍;选修科目有国际私法、法院行政及实务、监狱学及实务、法医学、证据法、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华洋诉讼。另外,司法官养成所训练期间定为一年六个月,每六个月为一学期。司法官养成所应于每月月终举行月终试验,就该月内修习之必修科目选择三科行之;每学期期满举行学期试验,就该学期内修习科目全部行之。月终试验与学期试验均以所试各科目分数平均满七十分为及格,月终试验分数加入学期试验分数平均计算,学期试验分数加入期满试验分数平均计算。

当年之司法官训练并非完美,1936年阮毅成先生曾批评说:“其所谓训练,尤令人不能满意。胡长清氏曾于《时代公论》第二十号着有《司法官训练问题》一文,论述甚当。胡氏谓:‘……法官训练所所授之学科与通常法律学校,完全相同,其稍示差别者,惟:通常法律学校所用之教本为讲义体,法官训练所所用之教本为逐条解释体;通常法律学校所用之教本不甚注重判例,法官训练所所用之教本则附录若干之判例。除此两点而外,所授之科目如是,教材如是,师资亦如是,彼所谓训练者,特不过一迭床架屋之制度而已。其次所贵乎训练者,固在于司法经验之灌输。实则所谓经验,吾年常穷年累月而不得一二,彼为之教授者,纵属富有经验之司法官,亦感应付之难。训练云云,徒成外观。’”

另据阮毅成先生所言:“司法行政部年来虽于甄拔方面,略将标准提高,但所能补救者仍属有限。如司法行政部定为非毕业总平均在七十分以上者,不得请求甄拔,于是各大学法律系毕业生之总平均,几十分之十在七十分以上,学生以最低七十分责之教员,教员又何必靳而不予?”

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临时政府令第九十九号公布施行的《法院书记官考试条例》第四条也规定分甄录试、笔试及口试,但不分初试与再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得应笔试,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口试。考试难度明显小于司法官考试。

我国大陆民国时期分步考试的做法也值得继承。当前一步考试方式,存在不小弊端,不能真正达到甄拔英才之目的,反而因降低考试通过标准而有司法资格泛滥的倾向。矫正之道之一,就是考试分步进行,并且改变考试内容扁平化现象,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法学思想、外国立法例及政治及法律学说之素养业纳入高阶考试范围。中国大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司法考试分两步进行,如有学者认为将整个考试分作两个部分,即侧重对大学期间所学基本知识进行考查的第一次考试和侧重运用法学知识与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二次考试。

分步考试可以将律师资格与司法官资格在初试以后分开,司法官资格的考试应当严于律师资格。我国可以将统一司法考试分为初试和再试,由此将律师资格与司法官资格分开。

通过初试可以获得初试合格证书,经过一年(可以考虑延长至三年)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并考核合格获得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执业证书;要成为司法官,应当在初试通过后参加一年半(三学期)的司法研修,研修考试合格进入再试,再试合格授予再试合格证书,然后选任为法官和检察官。目前的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可以承担起司法研修生培训工作。

限制考生来源

法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没有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浸淫于法学知识和法学观念的过程,徒经考试并合格,未必具备一个法律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依靠死记硬背和考试技巧训练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入行之后可能难以满足职业需求。易言之,不重视法学教育过程就可能出现能够通过考试却不具有司法人格和法律精神素质的徒有虚名的“法律人才”。因此,司法考试应当对考生来源加以限制。

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第三条规定了应试者资格,包括:在本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外国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国立或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继续三年以上、经报告教育部有案者;在外国大学或专门学校学习速成法律、法政一年半以上、得有毕业文凭并曾充推事或检察官继续办理审判、检察事务一年以上或在国立或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继续二年以上、经报告教育部有案者;曾充推事或检察官继续办理审判、检察事务三年以上者;曾应前清法官考试及格者。

另外,具备一定条件者经司法官再试典试委员会过半数之议决得免应考试。其条件是: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本科修法律之学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而成绩卓著并精通外国语者;在外国大学修法律之学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而成绩卓著者,在日本毕业者并须精通一门欧洲一国语言;曾在国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任职五年以上并精通外国语者。

民国二十年(1931年)《高等考试、律师考试条例》和1933年5月23日考试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也都对考试资格作出限定,两条例规定的条件近似。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对司法官应试人的来源限制在修法律政治学科的毕业生范围内以及曾任司法、司法行政职务和有法律专门著作者。

对于应试者法律学历加以限制,使因为法律品格的培养,法律意识的熏陶,法律技能的掌握,法律思维的养成,法律逻辑的训练,都需要一定的时日,不能一蹴而就,来个急就章。有鉴于此,司法考试应当对考生来源进行限制,参加司法考试者必须经过正规的法学教育应当纳入报考条件,未经正规法律教育者不应被允许参加考试。

限制参考次数

参加司法考试次数宜有限制,我国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再试不及格者得补行学习或训练,再应第二次再试,但以一次为限。”

在1933年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也规定:“再试及格者授以再试及格证书,依法任用不合格者补行学习,得应第二次再试,但以一次为限。”对考试次数作出明确规定。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第二条规定了司法官考试年龄下限(即二十岁),但未规定上限,同时规定考生必须是男性。

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限制司法官报考者年龄,而且限制性别为男性,其第二条规定:“凡中华民国男子年在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在1933年5月23日考试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中得没有司法官考试的年龄限制)并符合其他条件才有资格参加司法官考试(第二条)。

对于书记官考试,民国二十七年《法院书记官考试条例》对于年龄和性别也有同样的规定。对于刚刚从帝制走向共和且妇女教育程度总体偏低的民国来说,将司法官等报考者的性别限定为男性无足为怪,但放在今日就属不合时宜了。至于年龄限制,不是不能得以沿用的。

在有些国家,也有限制考试次数的规定,如德国将毕生参加司法考试的次数限制为两次。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考试人数过度膨胀,考试人数过度膨胀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有违司法考试选拔精英的初衷。一次考试固然有准备不充分而未通过的情况,二次未通过就难说是偶然。如果允许年年卷土重来,最终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般应试,即使最终通过考试,就失去了精英选拔的用意了。

在当代中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是最引人瞩目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这一考试一度被认为是难度很高的职业资格考试。随着近年来司法考试及格率提高到20%以上,通过这一考试获得资格的含金量受到质疑。

其实,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司法统一考试服务于精英司法的观念,降低考试门槛或者不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考试难度,在每年40多万考生的庞大基数上以每年20%多考生通过考试的速度增加,不但造成法律资格的贬值和法律职业的生存状态的恶化,更有可能导致司法精英梦的破碎。回顾民国时期司法考试制度,会发现那时制度中的分步考试、严格限制考生来源和参加考试次数,值得当今改良司法统一考试制度借鉴。仅从考试形式设计看,那时的司法考试是难于现在的考试的,自然也就更容易接近精英司法的理想前景。

上一篇:2016深圳培训报告下一篇:《潘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