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乡两基汇报材料

2024-07-09

河西乡两基汇报材料(通用6篇)

河西乡两基汇报材料 篇1

河西乡2011年度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今天,督查组来我乡就“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督查,我谨代表乡党委、乡政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全乡基本情况和“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河西乡位于临夏县最东端,总面积13.09平方公里,全乡共辖10个村,40个社,总人口9581人。人均占有粮

280公斤,人均纯收入2494元。共有5所学校,其中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1所。全乡初中在校生477人(女209人),少数民族291 人(女 231人)。小学在校学生713人(女343人),少数民族552人(女266人)。专任教师77人,其中小学41人。

二、“两基”国检七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义务教育普及程度(1)、中小学适龄生入学率

小学阶段入学率:全乡适龄儿童761人,已入学761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童361人,已入学361人,入学率100%;少数民族适龄儿童548人。

初中阶段入学率:全乡适龄少年486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479人,入学率98.97%。女适龄少年211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209人,入学率99.05%。少数民族适龄少年295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291人,入学率98.64%;少数民族女适龄少年136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134人,入学率98.5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全乡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3人。入学率为100%。

((2)、中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

小学辍学率:全乡上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781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人。其中,上学年初女生有367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上学年初少数民族学生有579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上学年初少数民族女生有279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初中辍学率:全乡上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527人,学年内辍学527人,辍学率0;其中,上学年初女生有241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上学年初少数民族学生有295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上学年初少数民族女生有137人,学年内辍学0人,辍学率0。(3)、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全乡共有15周岁人口206人,完成小学学业202人,完成率98%,其中女97人,完成小学学业95人,完成率97.9%。

(4)、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全乡共有17周岁人口155人,完成中学学业140人,完成率90.03%,其中女68人,完成中学学业62人,完成率91.2%。(5)、15周岁人口文盲率

全乡15周岁人口中,文盲4人,文盲率2%,其中,女文盲2

人,文盲率为2.1%。.((6)、中小学毕业率

小学毕业率:全乡上学年初小学毕业班学生有134人,实际毕业134人,毕业率100%。

初中毕业率:全乡上学年初初中毕业班学生有221人,实际毕业210人,毕业率95.02%。

1、教师队伍

全乡小学、初中共有教职工77人,其中小学41人,初中36人;小学、初中共有专任教师77人,小学专任教师4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达100%;初中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达100%;对所有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培训,接受岗位培训率达100%,全部做到了持证上岗。

2、办学条件

(1)、全乡小学占地面积17815平方米,建筑面积4184平方米,生均5.8平方米;初中占地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3平方米,生均4.5平方米。

(2)、全乡小学图书11153册,生均15.6册;初中图书10540册,生均20册。

(3)、全乡小学有课桌凳498套,课桌凳配齐率达100%;初中有课桌凳240套,课桌凳配齐率达100%。(4)、教学仪器配备情况

学区有河西、大庄两所小学配备了两箱三仪,目前在教学中正发挥着作用。

4、经费投入(包括捐资助教情况)

2010年秋季学期,县教育局划拨219400元全部用于学区义务教育经费,该经费下拨到位,无挤占、挪用现象。2.6万元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室。2011年春季学期县教育局下拨义务教育经费190400元,学区拿出8600购买一台大型打印机,用9000元左右购买了2台笔记本。学区用8000元为各校安装了探头等视频监控装置,5、教育教学质量

2008年临夏县小学毕业会考中,获得了2008年临夏县教育教学质量三等奖,大庄中心小学获教学质量三等奖1人。2009年临夏县小学毕业会考中,获得了2009年临夏县教育教学质量二等奖,有1名教师获得全县教学质量奖。

6、学校安全管理

安全方面,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员工,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责任,通过在校内对师生进行防火、防电、防水、防震和饮食等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值周力度、及时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和在校外进行路队管理、校门公路上画斑马线、挂“前方学校,减速行驶”的警示牌、在公路上装减速带等措施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保证了师生在校内外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7、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

2011年,全乡青壮年人口总数为5060人,其中非文盲人数4925

人,非文盲率97.33%。全乡在2011年元月在大庄中心小学、河西小学,向阳川小学等3所小学举办了扫盲班。

三、主要工作措施

我乡的“两基”工作自通过省上评估验收以来,乡上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手抓硬件投入,一手抓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搞好两基工作,乡上在年初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两基”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两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一名主要领导专抓两基工作,同时分解任务,与各村委、中学和小学签订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制订下发《河西乡“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为切实搞好“两基”工作奠定了领导基础。

(二)加强宣传教育

1、组织乡村和学校书写和刷新宣传标语60条。举办黑板报13期,墙报10期,张贴标语80条,悬挂宣传横幅2条。

2、抓住召开各种会议、逢集日、主麻日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时机,大张旗鼓地宣传了《义务教育法》、《临夏县实施义务教育法暂行办法》等法律条规。共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000多封。

3、组织乡村干部和学校教师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以上方方面面的宣传教育,既营造了

兴教育、重教育的浓厚氛围,又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对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关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想方设法提高入学率

1、适时研究制订了《河西乡义务教育法宣传暨控辍保学制度》,签订河西乡控辍保学责任书,安排乡村干部“一对一”开展动员失辍学学生入学工作,下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强制入学通知书》。2、7月份放暑假前一周,安排各小学老师对即将入学的适龄儿童作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安排中学教师根据学区提供的六年级毕业生花名册,逐一进行宣传动员,8月份,乡上组织计生专干列出年龄达到7周岁的适龄儿童花名,制定入学通知制度,明确要求家长无条件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开学一周后,对未按时报到的学生由学校逐一列出花名,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和教师共同结对动员。

3、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发动广大乡村干部、教师及宗教界人士、社会贤达人士为贫困学生献爱心,全力帮助贫困学生上学,对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广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尽力使符合条件的家庭应享尽享。

4、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10年秋季学期,县教育局划拨219400元全部用于学区义务教

育经费,该经费下拨到位,无挤占、挪用现象。2.6万元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室。2011年春季学期县教育局下拨义务教育经费190400元,学区拿出8600购买一台大型打印机,用9000元左右购买了2台笔记本。学区用8000元为各校安装了探头等视频监控装置。

5、强化学校管理

我们在注重抓好对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时,狠抓了学校管理,一是乡党委与学区支部和中学支部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注重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抓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能力;二是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教师岗位责任制》、《校长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责任制》、《教师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和量化考核奖罚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逐年不断修改完善,同时,加强了对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考核;三是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引入了一系列竞争激励机制,制定了《班主任津贴考核发放办法》,加大奖罚力度,并把年终奖金的30%作为奖励基金,综合考核教师的德、能、勤、绩,按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措施,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6、狠抓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为了让广大师生有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乡上非常重视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乡政府督促各村及时消除对学校的各

类不安全隐患,治安巡逻队巡逻时,不忘维护学校的安全,密切注视邻里与学校的关系,村委会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中学和中心学区明确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和支持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条款内容,以增强师生和家长的法律意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一年来,学校及其周边未发生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为学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总之,我乡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乡村干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县上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但与兄弟乡乡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河西乡“两基”迎“国检”

工作情况汇报

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两基汇报材料 篇2

众志成城,硕果累累——引言

小学位于***南部的**回族镇,是全区唯一的一所纯少数名族学生就读的学校,也是国家首批义教工程项目学校。近些年来,学校“两基”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还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校园环境、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我校的教育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一页。

刻苦求实,敬业博爱|——师资水平篇

******现有学生249名,其中女87名,学生中回族231名,占学生总数的92.77%。有教师18名,其中女教师6名,中级职称6名,小学一级教师11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5名,大专学历2人,预计2015年,年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其中参加省、市级培训教师5人,其余教师都参加了***教育体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教师队伍年轻,师资力量强大,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有3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或市级骨干教师,有8名教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

民主和谐,强化管理——学校管理篇

******不光有强大的师资队伍,还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在学校管理中,领导班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以“两基”为突破口,以建设民主平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1、2008、2010年先后三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区级文明示范性学校,2011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同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统筹兼顾,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教育——办学条件篇

******占地面积1034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平方米,有教室四栋12间,办公室三栋24间。近些年来,在市区教育局、镇政府的大量帮助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浓厚,路面硬化,体育、卫生器材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建有图书室,所藏图书3162册,生均图书15.5册。2003年,为培养师生的信息技术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自筹资金8万余元,兴建了微机室。2005年,借助国家远程教育,学校又自筹资金1.6万元,购置了多媒体设备,兴建了多媒体教室,同年学校接入了宽带,建立了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至此,信息技术不断在我校推广。2009年,学校积极争取省慈善协会捐助,重新补充了学校微机室里的电脑,现在******微机室有电脑24台,基本满足了信息技术的教学需求。2010年,省政府的配套了科学实验仪器,学校建成50平方的实验室,实验开出率为100%。2011年,学校在区委、区政府以及**镇政府的帮助下,维修围墙100名,新建厕所60平方米,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迎接挑战,控辍保学——普及程度篇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工程,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

之路上不可缺少的奠基事业。******92.77%的学生是回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一般,加之回族人喜好经商,人口流动性大,为我校的“两基”工作带来的了巨大的挑战。在每年开学初,学校都有召开家长会,宣传两基知识,报到时,严格转入、转出手续,对于辍学的孩子,反复做家长的动员工作,让学生及时返校。对于年满6周岁仍未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及时发放告家长通知书。对于特别贫困的孩子,学校在执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免费提供学习用品。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从2008年开始,学校无一名学生辍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率三年里均为100%。严格管理,财务公开——经费保障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2004年开始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秋季,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覆盖率为100%。在义教经费的管理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遵守财务纪律,实行开年按标准浴室,平时严格执行预算,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以及学校财务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多年来,学校从无乱收滥支、无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滞留现象,确保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切实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所需和师生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塑跨世纪接班人——教育质量篇

近些年来,******从转变教学思想入手,确立质量意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开足开齐各级各类课程,尤其是把综合实践课和安全、健康等地方课程也纳入教育教学之中。实施“阳

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2009年,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全球环境教育基金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赞扬,学生许多作品编入《爱我家乡,环境教育》丛书。在全学区组织的统考中,有多门学科在全学区名列前茅,在全国第十四届、十六届《读书解惑》有奖征文中,******的学生作文《自由的代价》、《爷爷之路工记》分获佳作奖和二等奖。预防为主,细节入手——安全管理篇

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宣传工作,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在每学期开学初首先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讲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发放告家长的一封信,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规宣传,采用板报、横幅、标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演讲比赛、座谈会、法制进校园、安全伴我行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到位,从根本上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年来,学习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推动**村经济发展——扫盲教育篇

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年配合村委会做好检查、登记工作,确定扫盲对象,建立花名册,制度教育教学计

划,选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性强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安排具体的学习时间、地点开展教学。在学习中,把学文化、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卫生等知识结合起来。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学校培训青壮年文盲34人次,人均培训课时180节,有3人脱盲考试合格,为**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任重道远,续写辉煌——结束篇

两基汇报材料 篇3

岗子小学2011.5.6

岗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

红古区教育局:

岗子小学“两基”工作通过国家教委、省教委的复查以后,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继续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巩固提高“普九”、“扫盲”成果,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年来,狠抓教育质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普九”、“扫盲”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有行政村1个,是一所完全小学,小学在校生数130人,村级农技校1个。

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全镇小学2008、2009、2010年度适龄儿童分别为177人、160人、154,女童为:78人、77人、7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其中适龄女童入学率三年均为100%。

2、辍学率:小学2008、2009、2010学年度儿童辍学率均为0。

3、完成率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2008、2009、2010学年度均为100%;17周岁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100%。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均为0。

4、毕业率:小学2008、2009、2010学年初毕业人毕业率均为

100%;

(二)办学条件

三年来,我各级党委、政府将改善办学条件做为头等大事来抓。现在我校舍总面积2139平方米。其中小学生均面积16.45平方米;我岗子小学小学教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综合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和其他教学辅助用房以及桌凳、图书、音乐、体育场地、器材等符合国家标准,满足教学需要,个别学校还配备电教室。

(三)师资水平

三年来,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很大提高,师资水平也逐步向高学历、高素质、高标准的方向发展。2008、2009、2010学年度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16人、13人、13人,学历合格率均为100%,校长岗位培训率均为100%。

(四)教育质量

近三年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都为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为100%、小学体育合格率分别达到98.2%、98.5%、97.3%。近年来各中小学严格按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新工时制课程设置进行排课,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课率均为100%。

(六)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

岗子村农村青壮年非文盲率100%。三年来我村脱肓人员巩固率为100%。镇农村技术学校办学面占100%,如实做到了“资金、时间、人员三保证,领导、教师、教材、教案、经费、任务六落实”。

三、重点工作

1、认真贯彻《教师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当然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镇党委、镇政府制定了教师队伍十年规划。

2、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

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关心、支持教育,把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作为“科教兴镇”的重要举措予以实施。通过区、镇、村的投资和学校自筹,较快的排除了危房,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美化、绿化了校园,使我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新的改善。

3、巩固扫肓成果,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巩固扫肓成果,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致富,逐步迈进宽裕型小康是镇党委、镇政府的意图,三年来,镇农民技术学校举办多次次培训班,聘请市、区科技人员讲授“日光温室甜瓜栽培”、“无公害蔬菜生产”、奶牛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为科技兴镇、科技兴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篇4

一、乡情简介

莱溪乡位于南丰县东北部、沧浪河东游,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8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万亩,种植南丰蜜桔3.3万亩;现有10个行政村、88个村小组,1.69万人,4099户。近年来,莱溪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蜜桔富乡、工业强乡、三产兴乡、为民稳乡”战略,培植发展了南丰蜜桔、蔬菜、水稻制种、瓜果、甲鱼养殖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制砖、粮食加工、木制品加工、工艺品制作为主的四大工业产业。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0余元。

全乡现有小学4所,中学1所,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4人;中学有13个办学班,在校生755人。莱溪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50年,中学创建于1952年,中小学都有50余年的教育教学历史。一直以来,我乡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树立“坚定教育兴乡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乡”目标,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下,莱溪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较有特色,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两基”工作跃上了新台阶。1986年进行校园“六配套”建设,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1995年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2004年再次顺利通过省“两基”年检复查。2006年5月我乡迎接了省教育督导评估组的检查验收,莱溪乡快速、良好的发展状况获得了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

二、“两基”巩固提高基本情况

(一)办学条件:

我乡小学校舍生均5.13平方米,初中生均5.42平方米,中小学图书生均分别达15.06册、10.36册以上,办公、生活用房、体育活动场,中小学已达国家要求标准。

(二)师资水平:

全乡小学教师101人,初中5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100%,初中为100%。全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

(三)义务教育程度:

三年中,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1571人、1524人、1409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833人、1711人、1684人,近三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适龄女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总数各为922人、770人、780人,初中阶段在校适龄少年学生总数每年为607人、522人、477人,入学率分别占95.95%、114.95%、101.68%,辍学率分别为2.84%、0.96%、1.10%,三年中,15周岁人口总数分别为440人、444人、429人,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09%、99.32%、99.53%。三年中,17周岁人口总数为406人、391人、440人,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13%、95.14%、97.95%。

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近三年均为为11人,入学率分别为60%、66.67%、66.67%。

(四)教育经费:

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232.46万元、247.42万元、303.65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各占137.91元、147.39元、179.50元,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为82.62%、82.44%、82.28%。近三年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为678.07元、810.81元、1440.09元,初中分别为765.35元、982.42元、1179.70元。

(五)教育质量:

三年来,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毕业年级合格率小学为98.5%、97.5%、99.6%,初中为34.5%、35.8%、3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小学为98.4%、98.3%、98.2%,初中为98.2%、99%、99%,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为96.7%、96.4%、96.3%,初中为97%、97%、98%。

(六)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

“两基”达标后,青壮年非文盲人数为9303人,非文盲率达98.2%,“两基”达标后,全乡设有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投入培训资金0.99万元,共举办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培训提高班180余期次,参加人数为2200余人(次),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60余户。乡村农民文化技术(扫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做到了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基本设施,有学习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图书资料。

三、“两基”工作措施及成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莱溪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强乡。全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第一,统一思想、超前规划,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认为,教育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些考虑,乡党委、乡政府明确了“五个一”和“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

—— 所谓“五个一”,即明确一个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总揽教育工作全局,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服务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贡献;坚持一个中心,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切实抓紧抓好;登上一个台阶,每届班子都要奋发有为,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阶段性重大问题,将教育发展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 所谓“五个不动摇”,即坚持科教兴乡的战略不动摇,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策略不动摇,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统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政府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动力不动摇,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由于历届乡党委、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深刻,规划超前,从而富有成效地推动了莱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了三次提速提档,树立了三个里程碑。

—— 1986年至 1995年,全乡投入近50万元,用 10年时间普及了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我乡顺利通过省级 “两基”验收; 1996年,乡党委、乡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 1997年,莱溪被县教育局定为素质教育实验乡。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一次提速发展。

—— 1997年至 2003年,莱溪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调整为重点,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二次提速发展。1998年,乡党委、乡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市教育局在莱溪中心小学召开艺术教育现场会,确定莱溪乡为抚州市实施素质教育试点乡。—— 2003年至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吹响“创建教育强乡”号角,莱溪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实现了第三次提速发展。2003年,莱溪小学被市、县教育局定为校本教研实验试点学校;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莱溪教育的三次提速发展,特别是以创建教育强乡为阶段性目标的第三次提速发展,将莱溪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1、全乡教育蓬勃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基础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50.19%,学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 100 %。学龄少年(不含还在小学就读和已经初中毕业因素)入学率为64.95%,初三年级保留率为107.6%,初三年级巩固率为123.8%,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09%以内。二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乡的农技校在“两基”评估验收后,其领导小组未撤、工作人员不散、工作力度不减,2000年至今,我乡共举办以农业技术、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与讲座50多期,6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和学习。通过农技校学习培训,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致富本领,如吴兴旺、刘小宁等近100名学员在农技校的培训下,纷纷发展南丰蜜桔、甲鱼养殖、粮食加工等产业,一举成了县、乡、村的致富带头人,帮助和带动500余人走上致富道路。

2、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教育发展更趋均衡。从2001年至 2006年,全乡共投入配套资金50多万元,用于学校网点调整。撤并了6个村级小学,扩建和修缮了莱溪中心小学、杨梅坑小学、东方小学、莱溪中学校园。全乡中小学共扩大校园面积 3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一栋栋高大的新建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为莱溪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近5年来,我乡共筹资投入 23万多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我乡中心小学、中学均装备了计算机室,乡中学还建立了备课室。计算机生机比例由 2000年的100:1提高到目前的19.7:1;乡中学、中心小学都建立了局域网、接通了宽带网。

4、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凡涉及教育质量的标志性项目,如小学生毕业检测、中考、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莱溪均处全县前三名之列。莱溪中学、莱溪中心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莱溪中、小学共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安全合格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39项集体荣誉。莱溪中心小学在2002年11月,还成功地承办了抚州市农村艺术教育现场会;2004年7月,成功地承办南丰县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大会的小结材料——“大兴教研之风,提高教育质量”,还报送参加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研讨,获得省教育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5、实施扶困助学工程进展顺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我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问题,把扶困助学当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做到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乡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乡、村干部纷纷带头向扶困助学基金捐款,还与贫困生结对子,勉励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自强不息,立志成才。2004年,我乡在全县率先正式启动机制化、制度化的扶困助学工程,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莱溪乡扶困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乡统筹、分级资助的工作机制,对贫困学生大力进行救助。从 2004年起,我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困助学活动。近年来,全乡共有 200多名中小学学生接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目标。

6、保学控流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巩固率,结合乡情,我乡采取六项措施加强“保学控流”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同时采取

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各团体,广大民众呼吁,共同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响应国策,支持教育。

二是沟通思想。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等情况,征求家长意见,正确采纳家长对政府、学校的工作建议。

三是签订《保学控流协议》协议。乡政府到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保学控流”,政府、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管理好学生,共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是实行联系班责任制。每个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两基”工作组人员联系一至两个班,严格依照乡党委、乡政府《关于建立义务教育“保学控流”制度的决定》的要求,督促所联系班的学校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做好学生“保学控流”工作。做到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五是实行分工合作工作制。劝返包保人员要对所“包保”对象情况了解,深入到位,分工合作,劝返到位。

六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因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控流工作成效不大影响“两基”工作的人员,不能参与各种评优、评先,不能晋职晋级,考核不合格。

第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切实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以改革促发展,一直是我乡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教师工资统发、教师人事统管的方针政策,重点从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乡在确保义务教育由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联办、私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民办学校,按政策给予优惠。教育部门在业务指导、教师管理、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待遇。目前,全乡有民办幼儿园 6所,吸纳3岁以下低龄儿童达200余人。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管理新机制。我乡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管理新机制。2003年,我们重点从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率先在全县进行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一是配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教师由国家人变为单位人,打破了教师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二是建立了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职业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教学风格与特色等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全程、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奖金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教职工的奖金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人事制度改革,犹如一股源头活水注入了教师队伍,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心、紧迫感明显得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大大提高。2003年底,县人大、县教育局来我乡调研后,对我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县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早在1998年,我乡就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要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来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我们重点从三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学校教育主体工程、家庭教育启蒙工程。以开展弘扬“新时期莱溪人精神”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了感恩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方面,我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开展“走近家庭,同育新人”百名教师家访活动,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乡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和机制。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年来我乡做了大量工作:更新教育观念,从源头上“减负”;改革招生评价制度,从导向上“减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提高效能上“减负”。我乡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决心改变单靠加班加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学观念,全面追求素质教育的育人质量;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提高质量转到深化改革、借助教育科研提高质量的正确轨道,并采取严格的“减负”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我乡还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减负”保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这项工作,受到了县教育局和来我乡视察的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莱溪被定为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乡,所有中小学一次性全面铺开。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乡以“积极稳妥,既符合规范又有莱溪特色”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即经费到位,从2003年到2005年全乡共投入经费9万多元,用于补贴中小学课改培训和实验;培训到位,全乡教师全部先培训后上岗和上岗后再培训;实验到位,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实事求是地验证课程标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三年来,我乡共发现了80多个课改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 30多条改进建议。

第三,加大投入,多办实事,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我乡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全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04年至今,全乡共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其中:2003年,新建了黄满村小学、东方村小学、乡中学厨房;翻新了上井、九联村完小围墙;为杨梅希望小学添置彩电2台、CD机2台、图书2000余册。

2005年,新建了面积75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新建乡中心小学围墙及门楼;维修了上潺小学、石渠小学教学点校舍;加固维修了中学教学大楼;为乡中心完小添置图书1000余册;为乡中心完小新建了一所标准化冲水厕所;改造翻新后举小学教学楼。

2006年,新建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乡中心小学多功能教学楼;修缮了上井、西山、后举小学教学点校舍;再次为乡中小完小添购图书1000余册。

2007年翻新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乡中学教学楼;筹集资金30余万元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米的九联小学新校园建设工程;筹集配套资金20余万元更新了全乡中小学生的课桌凳。

四、今后工作方向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莱溪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两基”达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老百性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有待加强。少数群众对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极少数家长认为学校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搞唱歌跳舞活动纯粹是不学无术、浪费时间;也有少数家长对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不理解、不支持;二是由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村两级财力十分困难,对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相对偏少;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将以这次验收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思想不松,措施不丢,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再接再厉,打好“两基”持久战。现将我们今后要做的几项工作列举如后,提醒全乡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加倍重视,加倍努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不动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不放松,紧紧瞄准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着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大教育投入。乡政府将通过争取国家对莱溪教育的投入和争取更多外援的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增加对中学的投入,按照建设规划,把我乡真正建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乡。

3、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平衡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大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等特殊教育。

4、创建示范学校。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长远目标,我乡中学、莱溪中心小学应建成高质量、高档次的学校,今后将增加两校的软、硬件建设,再通过2至4年的努力,把两校建设为县级乃至市级“示范学校”。

5、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莱溪要把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要通过现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创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尽快建立《莱溪教育》网站,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莱溪教育推向全国。

6、积极投入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莱溪乡将继续努力探索课改之路,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为深入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科研积累更多的经验。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究性教学方面,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努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角弓学区“两基”汇报材料 篇5

尊敬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局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校领导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 “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水平跃上了新台阶。现特将我校的 “两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全镇基本概况

角弓镇位于陇南市武都区西北部,是武都区的“西大门”。东连石门乡,南邻坪牙藏族自治乡,西与宕昌县沙湾镇毗邻,北与宕昌县新寨乡相接。距离陇南市35公里,东西长22公里,总面积101.83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4874户,全镇人口21207人。劳动力总数为12590人,耕地总面积1.53万亩,人均耕地0.74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76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全镇有独立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村完小3所,村教学点12个,幼儿园1所。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中学59人,中师2人,本科学历37人,专科学历2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96 %;小学8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81 人,特岗教师6人,工人 1 人。公办教师中

本科学历 10 人,专科学历 50 人,中专学历28人。角弓初中有学生1274人,角弓学区学生1958人,幼儿园有学生151人。

各校认真落实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学生教科书费,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金。

二、“两基”主要指标情况。

2006年 10月实现“普九”,普及程度达标。2010—20117—12岁人口总数1681人,已入学1681人,入学率为100%;13—15周岁人口总数为978人,已入学978人,入学率为100%,7—15周岁残疾儿童共1人,已入学1人,入学率为100%,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6 %,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2 %。全镇有青壮年人口12590人,其中非文盲人数为12340人,非文盲率达98 %。

三、“两基”迎国检所做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镇政府根据全区教育大会的指导精神,结合实际,对全镇校点布局、办学规模、资源配置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集中办学。成立了以镇上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为副组长,各学校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镇长为全镇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长为该校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了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

我校根据教育局、镇政府的要求将“两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教导处具体操作。

做到“两基”有主管、项目有分管、事事有主办,使“两基”工作落到实处,并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两基”办公室、出台了《角弓学区“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安排专人布置“两基”迎国检办公室,所有制度表框上墙、文件资料入柜。

(二)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育人环境

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下,我校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审时度势,抓住灾后重建这一机遇,在角弓坝征得土地40.13亩。新校总建筑面积为8593.02平方米,其中综合教学楼4878.22平方米,综合教学楼设计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室、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广播室等。男生宿舍1531平方米,女生宿舍1531平方米,多功能教室232平方米,食堂420.8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342.36万元。附属工程为厕所、大门、两个篮球场,200米环形跑道的足球场。迁校之初,我校利用办公经费为每位教师配备了高档的办公桌和一台电脑,并且连接了宽带,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使学校的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年来,新建柳城小学教学楼一幢,总面积2538平方米,总投资380万元;新建下侯子小学综合楼一幢,总面积826.88平方米,总投资170万元;新建陈家坝完小教学楼一幢,总面积1688.9平方米,总投资 214万元。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角弓初中新建教学一幢,24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已经开始动工,该教学楼完工后可容纳800名学生上课,解决了多年来小升初入学难 “瓶颈”问题。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

在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从科教兴国、科教兴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两基”工作,首先在学区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首要的位置同学校考核、教师考核相挂钩,切实抓实抓好。要求各校做到四个到位,一个确保:即宣传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行动到位。组织全学区教师进村入户,进行摸底,得到详实准确实的第一手资料,为确保我学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打下基础。

我镇群众受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群众中读书无用的思想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扫盲工作中,扫盲学员抱着应付的心态参加扫盲班,使扫盲工作流于形式,扫盲成效不明显,脱盲率不高。为此,我校把加强思想教育和提高群众的教育意识贯穿始终,并结合我区教育大会精神,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向广大群众宣传有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广泛宣传及深入细致的讲解,广大农民群众对“两基”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了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为“两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四)严抓实管控辍保学

为进一步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我校将“保学控辍”工作作为贯彻“两基”工作的重要举措,严把三关,切实抓好“保学控辍”工作。一是把好入学关。在每学年三月和九月“控辍活动月”中,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使群众自觉履行义务教育相关责任。学校每

学期开学前,安排教职工进村入户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对没有及时入学的学生,发动教师家访,到户了解情况,做好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及时入学,确保该入学的一个不少。二是搞好巩固关。为控制流失率,学校建立健全了流失生报告制度、学生转学报告制度和辍学报告制度,从校长到中层领导、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层层签订控辍保学工作责任状;实行“校长--班主任--教师--家长”四位一体的“保学控辍”目标责任制,加强监控,要求教师在保学控辍问题上树立“亏吃得,路跑得,气受得,就是学生流失不得”的观念。三是严把教育教学关。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齐开足课程,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严禁教师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加强贫困生、留守儿童、寄宿生的全程管理、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治理“三乱”现象。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小学巩固率达100%,中学巩固率达98%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

经过全学区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很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和“两基”迎国检的前期任务,但我们也深知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各项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少数学校基础设施仍然滞后,校舍、桌椅陈旧、教学设备落后,还需逐步更新完善。多数学校附属建设亟待加强,学校各种配套硬件没有按时安装使用,各类教学仪器的使用率尚不能完全达到100%。

2、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也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3、还要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夯实责任,继续完善“两基”各项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信息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

两基、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篇6

西秋学校“两基”迎国检及教育督导汇

报材料

一、西秋学校位于木里县西南角西秋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2公里。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584名,其中小学生455名,初中生129名,寄宿学生500名,设有18个教学班,教师48名。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木里县教育局德育先进集体、木里县教育局寄宿制管理先进学校、木里县教育局学校综合评估二等奖、木里县教育局优秀教学质量奖”等荣誉。

一、“两基”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我校招生范围辐射西秋乡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共有731户,服务半径4.23公里,覆盖人口3128人。小学入学率和学生巩固率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8%,巩固率均为99.98%,辍学率为0.02;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青壮年非文盲人口为1532人,青壮年非文盲率100%,脱盲人口巩固率100%;学校加强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和扫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努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三年来,有计划地组织农技校学员,依托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印发材料等形式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基本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知识的培训,共培训1530余人次,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师资水平

西秋学校专任教师48人,其中小学任教25人,大专率92%,中学任教23人,本科率39%,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任职资格合格率为100%。2008年以来补充教师小学5人,中学4人,学历合格率、任职资格合格率均为100%。校长经岗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培训比例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

我校近三年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投入资金达20.2万元,约占公用经费的21.3。按州级四类标准配备,设有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及音美器材室。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学校占地面积约122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8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2平方米。学校现有图书13000册,生均23.7册,设有图书室1个,每年征订的报刊杂志金额1500元以上;学校共有计算机32台,其中学生计算机32台,生机比为121:8,建立了多媒体专用教室1个,远程教育地面接受系统1套,并接通了学校设立了综合档案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有200平方米的师生餐厅,有供学生活动的水泥预制篮球场、排球场及乒乓球活动场地。学生桌凳配齐率95%。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四)、教育质量

我校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724人,毕业班人数小学66人,毕业率为100%。中学72人,毕业率为100%。中小学体育合格率80%,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为99.8%。

二、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兴校、特色强校、创新发展”的办学宗旨,以 “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人民满意的农村学校”为办学目标,遵循“读书要用心,做人要善良”的校训,倡导“和谐、奉献、求真、向上”的校风,积极创建“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教风和“惜时、乐学、多思、善问”的学风,使学校工作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2、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支“一高”(即高尚师德)、“二爱”(即爱岗位、爱学生)、“三强”(即教育业务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教育水平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做法:①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做到学有内容、学有笔记、学有心得。学校开展了以“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的慈母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内容的“铸师魂,树形象”活动,教师的考核以“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看实绩、比奉献”为主要内容,②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③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县的各级教训会、观摩课以及示范课评选、开展校内论文比赛等。④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参与教研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充实。⑤强化自主研修并认真填写《西秋学校校本研修手册》。

3、狠抓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始终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其一,提倡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校委会成员都在教学第一线任课。其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创新教育新模式,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三,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扎实搞好“向40分钟要质量”工程,在向有关名校学习的基础上,倡导“六环节学案导学法”“七步目标教学法”。其四,狠抓中考升学工作,以考促教。赢得了社会的赞许。第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4、在政府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抽出专人具体负责“两基”档案建设,真正体现了领导重视,学校组织落实,人员安排到位,保障措施得力,使“两基”巩固工作的开展扎实有效。

5、学校狠抓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完善了各种安全项制度和预案。实行24小时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值班制度、行政领导带班制度,实行闭校管理,并根据制定的制度与预案,定期开展“防火、防震、交通等安全演练”,强化学生路队管理,与私家车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提高了师生的安全应急意识与能力。每年师生和炊事员进行体检,定点进行食品采购,确保质量。利用派出所、工商部门、村委会、家庭、社会等多方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活动,对周边小卖部进行抽样检查,对非法的进行关闭取缔。在宿舍楼、办公室、教学楼中安装照明灯及消防栓,强化了学校安全保卫措施。

三、体、卫、艺工作:

1、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烛光杯”男子篮球运动会,“六一”举办文艺汇演(2009年6月1日的文艺汇演在木里电视台进行了实况播出),经常开展朗读比赛等,以此来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2、定期举办书法、绘画、小制作比赛。

3、坚持上好“两操”并有严格的评分制度,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开展体育达标活动。

4、根据我校卫生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制度,卫生区责任明确,有严格的评比检查。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据校园独特地缘特点,将学校建设与同边环境相互融合。

四、存在问题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校地面积不足、校舍不足,班额过大,加之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等,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五、今后思路

下阶段,我们将以此次 “两基” 迎国检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听取各级领导和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一步一个脚印地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团结奋斗,迎难而上,努力建设一个高品位,功能全,环境美,适合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和谐校园;努力把我校的办学水平推向更新、更快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西秋乡九年制学校

2011年6月25日

上一篇:客服中心信用卡分期外呼营销实现首季“开门红”下一篇:《搭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