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共16篇)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1
设计思路: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为此,上中路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主旨:
感恩教育
活动前期准备:
(1)通过海报的形式来宣传这次活动。
(2)各位老师在上课时宣传活动内容,鼓励学员报名参加此次活动。
(3)准备好老师上课需要的教具,市场部同事请提供物料,具体如下:大卡纸30张,A4彩纸一包,30支小胶棒。
(4)小蜜蜂,音响设备,话筒,pop文具系列奖品。
活动过程:
老师带小朋友们进入教室进行热身活动,并且介绍父亲节活动流程和规则--课程教授过程中要求每组家庭针对老师的提问和PPT内容回答,采取积分制。(19:00-19:10)英语老师根据PPT内容,给每组家庭讲授父亲节的传统及习俗。在此过程中,要求每组家庭记住节日含义,以及一些标志性物品。(19:10-19:30)
活动方式:
爸爸擂台赛老师会提问关于宝宝或妈妈的一些爱好等等,加分评选“我是好爸爸”。
亲情对对碰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宝宝要在途中找到第三轮比赛的宝藏--即爸爸的礼物)。
最棒的礼物宝宝与妈妈一起完成礼物的制作,折纸制作爸爸的领带衬衫,画出爸爸的头像,完成“最棒的礼物、击鼓传花,让宝宝大声说出自己的爱。
(19:30-20:10)
活动尾声:
回顾整个课程内容,给今天的”我是好爸爸“的每位爸爸颁发宝宝的”最棒的礼物“,合影留念!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2
一、用绘本阅读活动引发主题活动的生成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 教师在幼儿阅读中, 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符合本班幼儿现有经验水平的、值得深入探究的“契合点”, 据此预设主题。以绘本阅读激发幼儿对主题的探究兴趣, 这种方式的主题探究, 通常以读本阅读开头, 主题探究结束。绘本是主题内容产生的催化剂。
如大班绘本《地球的呼吸》, 绘本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呼吸与我们身边熟悉的绿色植物的关系入手, 通过简洁的表达、夸张的表现, 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要保护绿色植物”这一重要的环保主题。幼儿对动植物的呼吸方式和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因此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地球的呼吸”。整个主题探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以读本阅读活动引入, 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 提炼出幼儿的兴趣点。第二阶段, 通过开展“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特殊的工作人员”“小树的呼吸”等主题系列活动, 对这些兴趣点进行探究。第三阶段, 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材料、制作环保知识墙, 进行童话剧“爱护小树”表演, 最后以亲子活动“护绿小分队”结束整个主题活动。
用绘本活动激发幼儿对主题的探究, 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探究, 使其探究的效果事半功倍。经历这个过程后孩子们对绘本涵盖的知识经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也丰富了幼儿绘本以外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 使幼儿获得了多方面发展。
二、用绘本活动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课程以主题的形式呈现, 给了教师们很大的选择空间, 同时也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根据读本预设主题后, 将读本中需要的丰富知识经验作为第一阶段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导入绘本, 用绘本里的内容延伸出下阶段的主题开展内容。用这种方式进行主题探究, 通常以主题开始, 绘本阅读深入, 主题探究结束, 绘本活动是主题开展的润滑剂。
如中班绘本活动《摇滚青蛙》, 本书描绘了一支摇滚乐队中青蛙乐手们与众不同和展示快乐自我的故事, 书中涉及了美术、音乐等元素。这个主题的开展以探究“颜色变变变”开始, 让幼儿通过多途径的探究初步了解色彩以及色彩变化方式, 再展开绘本阅读。在阅读中幼儿将已掌握的色彩变化知识融入绘本, 这时教师再抛出第三阶段的探索重点:摇滚音乐。当孩子们对书本中的内容了解透彻之后, 在摇滚音乐衬映下进行表演, 将主题开展推向一个高潮。最后以“摇滚音乐会”结束整个主题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宣传、自制服装、演出等一系列活动, 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用绘本促进幼儿对主题的深入探究, 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既积累经验, 又将这些经验作用于绘本阅读, 使绘本阅读更顺畅。
三、用绘本活动升华主题活动的中心思想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 幼儿需要的是对主题有一个较为整体、全面、生活化的认知, 而不是虽然精确但相互割裂的认识。在主题探究活动即将结束时, 寻找与之相关的绘本, 运用绘本帮助幼儿做探究阶段经验的梳理与总结。这种主题探究方式, 通常以主题开始, 绘本阅读结束, 绘本是主题开展的提炼剂。
如大班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 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描绘和赞美了那些在夜晚辛勤工作的人们。教师通过提炼绘本内容, 预设开展了主题活动“各行各业的人们”。主题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使幼儿认识各种职业, 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让幼儿以认识自己父母的职业入手, 从而走入社区了解各行各业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引发了幼儿对在夜里工作的人们的感情。第二阶段, 组织幼儿抒发这种感恩的心情, 让幼儿走入社区, 对在夜里辛勤工作的人们表示感谢。第三阶段, 幼儿明白了各种职业性质不同, 但是都是为社会服务, 又将问题回归幼儿身上, 进行“我的理想”活动。最后以绘本阅读《夜里什么人不睡觉》来对整个主题的中心思想进行升华, 让幼儿以诗朗诵的文学表演形式总结整个主题探究活动。
用绘本升华主题, 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唤起对主题探究内容的回顾, 并借助绘本的帮助对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 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更加轻松。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3
本书中的主题活动都以“贴近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发展”为原则,结合各年龄班孩子的认知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做手工、看视频、参观、游园及亲子活动等形式,收录了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元旦、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社会节日,植树节、爱牙日等主题日活动,较完整地构建了幼儿园节日课程框架。
在介绍每个节日的主题活动时,本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主题说明
主要介绍节日的由来、主要风俗活动,该节日蕴含着哪些教育意义。
主题目标
分别介绍了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通过主题活动应达到的目标。
具体活动安排
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设置了“延伸内容”板块。“延伸内容”主要介绍与节日相关的区角活动设计、给老师的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环境创设的方案、如何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等。这样,不仅把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纳入到了教育资源的范畴,也对一线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组织和参与活动提出了实践性和可行性都很强的策略及建议。
资料包
包括与节日相关的故事、童谣、统计表、调查表、记录表等,为老师们实施主题活动省去了大量的搜集资料、设计表格的时间。
端午节主题活动“延伸内容”
小学父亲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篇4
6月_日
二、地点:
园内
三、主题释义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惯例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料理家务,教育孩子。经常是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还未醒;很晚回家时,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亲蒙头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因而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较轻,父亲与孩子的感情也比较淡薄。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
2、有重点地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
3、知道父亲节的由来。1910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五、活动准备:
1、请老师先发校信通与爸爸沟通,给学生讲一讲自己是干什么,会干什么和学生做游戏拔河、猜拳、大压小游戏
2、孩子们与爸爸们共同完成“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教师发纸让爸爸印上大手)
1、图画纸、颜料、音乐、彩色纸等;
父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的]
20xx年6月x日
[活动目标]
1、我愿意用简短的句子介绍我父亲,也可以向同伴介绍我父亲的职业。
2、理解爸爸的辛苦,愿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3、欣赏散文诗,增进父子感情。
[活动准备]
1、每个人都给他父亲拍一张照片。
2、提前将父亲的手印打印在家里的纸上,沿着轮廓剪下。观察你父亲的日常生活,了解他的职业。
3、散文诗《我爸》的挂图和磁带。
[活动流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孩子们,你们知道父亲节是什么时候吗?(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每个人的父亲都不一样。今天,我们邀请孩子们告诉我们你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他是干什么的?”
2、引导孩子畅所欲言。
把孩子分成几组或两两一个同伴,让孩子用自己的照片介绍给同龄人。畅所欲言后,请个别孩子在小组面前谈论自己的父亲,大胆说出自己对父亲的理解。
3、对比对比。
请把你的小手和爸爸的大手(手印)对比一下,告诉我爸爸的手为什么这么大。爸爸的大手能做什么?爸爸在家还做什么?
4、引导孩子欣赏散文诗《我爸》。
(1)完全欣赏挂图。
请告诉宝宝这是什么感觉:爸爸把宝宝养大,宝宝在想什么?坐在父亲翘起的腿上像坐在什么上?骑在爸爸脖子上是什么感觉?
(2)你喜欢你的父亲吗?为什么?你最喜欢在家和你父亲做什么?
在孩子的对话过程中,教师为孩子提供新的对话体验。比如我爸爸是医生,工作很辛苦。他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晚上还要看书开会。我喜欢和父亲一起整理书籍,玩游戏等等,帮他做其他事情。我喜欢我的父亲…
(3)教师总结。
父亲节感恩主题活动方案 篇6
1.让宝宝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进父子(女)的情 感,让宝宝从小学会感恩父母,增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感。
2.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和谐 发展。
3.培养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推进礼仪品格课程的开展。
二、活动对象:在园全体幼儿。
三、活动流程:
1.观摩:
家长入园后,观摩晨间活动、早操、盥洗、点心。
2.亲子活动:
(1)全体家长起立,请宝宝为家长搬椅子。
(2)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设置为: 托班组:剥豆子;帮家长穿鞋子
小班组:剥豆子;帮家长穿鞋子
中班组:剥花生;折叠衣服;帮家长穿衬衣、扣扣子
大班组:剥花生;穿衣服后整理床铺;帮家长穿衬衣、扣扣子
(3)向家长敬献玫瑰花。
四、时间及场地:
1.活动时间:6月18日(周五)上午
2.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五、活动规则:
1.托班:
(1)1分钟内宝宝将剥好的豆子放在小碗里,把豆皮送至垃圾桶后用勺子喂给家长吃,同时家长把剥好的豆子喂给宝宝吃。
(2)帮家长穿鞋子,家长不许动手,谁先正确穿好为胜。
2.小班:
(1)一分钟内宝宝将剥好的豆子放在小碗里,把豆皮送至垃圾桶后用勺子喂给家长吃,同时家长把剥好的豆子喂给宝宝吃。
3.中班:
(1)一分钟内宝宝把花生去壳放在小碗内,果壳送到垃圾桶后,用筷子夹起花生喂给家长吃,然后家长互动喂给宝宝吃。
(2)折叠衣服:请宝宝用最短的时间把衣物折叠整齐。
(3)幼儿为家长穿衬衣,要求速度快、着装整齐、纽扣扣正确。
4.大班:
(1)一分钟内宝宝把花生去壳放在小碗内,果壳送到垃圾桶后,用筷子夹起花生喂给家长吃,家长互动喂给宝宝吃。
(2)穿衣顺序为:袜子---裤子---鞋子---上衣;
叠被子方法:先将被子全部打开,然后找出被子中线,先将靠自己的一边向中线折叠,然后再折另一边,再将左右两边向中线对折,最后将被子合起来。
(3)幼儿为家长穿衬衣,要求速度快、着装整齐、纽扣扣正确。
如何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 篇7
一、开展主题活动的必要原则
1. 主题活动应该与幼儿生活有较强的联系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本身所具有的认知水平还是十分低的,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在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整体与幼儿生活没有一定的联系,不仅幼儿的基本认知跟不上,达不到对活动主题要求的认识,很容易产生盲目感,找不到继续活动的动力。为此,教师应当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积极地观察,发现他们游戏活动的乐趣,并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完善,进而运用到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教学的参与活力,打造优良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幼儿认知水平的要求,不至于出现无法逾越的鸿沟,便于幼儿正确地完成各个活动任务,优化教育效益。
2. 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多方面成长
在现阶段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很多教师注重对活动的内容性开展,根据主题活动的各项要求进行内容照搬。虽然能够产生较强的教学引导作用,但是教育效率并不高,也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当前的教育领域已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了教学的第一位,而很多主题活动依旧未曾充分地落实这一点。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以幼儿为基础去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幼儿的多方面成长。此外,对于活动主题的选择,教师也要选择与幼儿生活行为最为契合的内容。比如开展以“自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带领幼儿们积极地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促进他们的多方面成长。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
1. 选择最为实际的活动主题
主题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实际科学的主题。在确定活动主题的时候,很多人习惯于由教师完全主导,自主选题,但是,这样的选题方法往往很容易偏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要想最有效地选择主题活动,幼儿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并对他们平时的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的学习乐趣,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由于教师自身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为幼儿选择的主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第二个方面是鼓励幼儿自主进行活动主题的选择,这个想法的产生主要源于以幼儿为本的素质教学需求,这些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为幼儿定制的,所以,其应当多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因此,教师可以把活动主题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们,他们选择的主题不一定比教师的科学,但是往往正是他们内心所需要的,能够最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2. 创设主题活动的各项内容
在选择完确切的主题以后,教师就可以进行主题活动内容的创设,同样,这项工作也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在生成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按照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创设,一方面,用以切实满足幼儿的活动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最为实质而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同时,幼儿教师应当把与教育主题相关的内容全部贯穿入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活动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深层次地受到教育,并在活动中逐步完善和培育自身的优良素质。虽然幼儿教师创设的主题活动,可能存在较大的娱乐性,但是相对而言,它对于幼儿的思想教育也是最为实际且有效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合理地完善主题活动,使幼儿教育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和发展。
总而言之,为了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开展与幼儿生活有较强联系的活动,同时,教师应该与幼儿加强合作交流,把主题选择的权利赋予幼儿,并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创设主题活动的各项内容,最终实现科学有效的主题活动教学。
参考文献
[1]罗帅.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如何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 篇8
关键词:主题活动;有效;组织
主题活动是现代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展开主题教学活动来进行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要求幼儿围绕同一个主题,放开想象思考研究,发现其中的现象和问题,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一种动力,逐步形成自身的优良品德。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当的是辅导者的角色,不应该对幼儿的主题活动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但是可以对他们进行适时地引导,避免幼儿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导致主题活动的效用下降。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鼓励孩子们进行自主地探究和学习,并充分以该主题作为主导内容进行思想的表达,全面促进幼儿的成长。
一、开展主题活动的必要原则
1.主题活动应该与幼儿生活有较强的联系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本身所具有的认知水平还是十分低的,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在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整体与幼儿生活没有一定的联系,不仅幼儿的基本认知跟不上,达不到对活动主题要求的认识,很容易产生盲目感,找不到继续活动的动力。为此,教师应当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积极地观察,发现他们游戏活动的乐趣,并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完善,进而运用到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教学的参与活力,打造优良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幼儿认知水平的要求,不至于出现无法逾越的鸿沟,便于幼儿正确地完成各个活动任务,优化教育效益。
2.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多方面成长
在现阶段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很多教师注重对活动的内容性开展,根据主题活动的各项要求进行内容照搬。虽然能够产生较强的教学引导作用,但是教育效率并不高,也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当前的教育领域已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了教学的第一位,而很多主題活动依旧未曾充分地落实这一点。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以幼儿为基础去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幼儿的多方面成长。此外,对于活动主题的选择,教师也要选择与幼儿生活行为最为契合的内容。比如开展以“自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带领幼儿们积极地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促进他们的多方面成长。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
1.选择最为实际的活动主题
主题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实际科学的主题。在确定活动主题的时候,很多人习惯于由教师完全主导,自主选题,但是,这样的选题方法往往很容易偏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要想最有效地选择主题活动,幼儿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并对他们平时的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的学习乐趣,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由于教师自身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为幼儿选择的主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第二个方面是鼓励幼儿自主进行活动主题的选择,这个想法的产生主要源于以幼儿为本的素质教学需求,这些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为幼儿定制的,所以,其应当多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因此,教师可以把活动主题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们,他们选择的主题不一定比教师的科学,但是往往正是他们内心所需要的,能够最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2.创设主题活动的各项内容
在选择完确切的主题以后,教师就可以进行主题活动内容的创设,同样,这项工作也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在生成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按照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创设,一方面,用以切实满足幼儿的活动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最为实质而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同时,幼儿教师应当把与教育主题相关的内容全部贯穿入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活动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深层次地受到教育,并在活动中逐步完善和培育自身的优良素质。虽然幼儿教师创设的主题活动,可能存在较大的娱乐性,但是相对而言,它对于幼儿的思想教育也是最为实际且有效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合理地完善主题活动,使幼儿教育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和发展。
总而言之,为了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开展与幼儿生活有较强联系的活动,同时,教师应该与幼儿加强合作交流,把主题选择的权利赋予幼儿,并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创设主题活动的各项内容,最终实现科学有效的主题活动教学。
参考文献:
[1]罗帅.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礼尚客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 篇9
父爱如山,在我们成长的路上,父亲如同一座稳重厚实的大山,稳重厚实地站在我们身后,父亲又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坚定不移地为我们遮风挡雨。
经历岁月的沧桑,风雨的洗礼,父亲的步伐开始步履蹒跚,身体也不如以前厚实健硕。此时此刻,千金万银都不如父亲身体健康、百病不扰来的踏实、安心。
2012年6月17日,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即将如期而至。礼尚客为天下父亲送上“木鱼石系列”主题产品,给天下父亲送上一份健康享受。
木鱼石有“益脾、安脏气、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本草纲木·石部》。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木鱼石浸泡的水,在五分钟后,就可以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甘甜爽口,被誉为“中华第一神石”。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10
亲爱的家长:
您好!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爸爸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是威严的,孩子们与爸爸交流接触的机会甚少,借父亲节之际,通过“父亲节”亲子活动让大家感受父亲深沉的爱,以及希望小朋友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xx幼儿园精心安排设计了“我爱爸爸”父亲节亲子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间的感情。因此请所有忙碌的爸爸们暂且放下手头的工作,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我们真诚的邀请!!!
每一次的亲子活动,我们要付出太多的`精力与时间来制作活动方案,不仅仅是加班加点的想方案,更多的是为了孩子们体验每一次亲子活动后的收获与成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的理念,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我们一直努力着。。。
我们有义务教会孩子们接受新鲜的知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带领家长们走向正确的教育方向!请相信我们:每一次的活动我们都很用心;每一次的家长会,我们都很努力;因为我们坚信:只要用心做了,输和赢都很精彩!!!
活动时间:6月21日下午16:00
活动地点:操场
届时,敬请各位爸爸们务必准时参加,您的宝宝将为您献上一份惊喜!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教育;语言教育;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20-05
在我国,“戏剧”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联系主要在故事表演和表演游戏两种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在故事表演中,人们关注学前儿童的语言“复述”能力;在表演游戏中,人们关注学前儿童的语言“对话”能力。但是,与此相关的研究仅仅将戏剧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手段,尚未深入挖掘和分析戏剧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价值。
在西方,儿童戏剧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戏剧教学(Drama in Education)、剧场教育(Theatre in Education)、过程戏剧(Process Drama)等多种戏剧教育流派。这些流派从不同角度和层次阐述了戏剧与语言教育的紧密联系。尤其是戏剧教学流派,将戏剧视为一种教学的手段(Dorothy Heathcote & Gavin Bolton 1995),〔1〕强调戏剧教育的过程性而非结果性。这一流派从多种维度分析和探究了戏剧对于语言教育的意义,包括戏剧对于语言教育重要性的研究(Edmiston,Enciso & King,1987;Ratrick Verriowr,1985)、〔2〕戏剧教育中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Richard Courtney,1968)、〔3〕戏剧与口头语言教育研究(John W.Stewig,1973;Geraldine B.Sik,1977;Brown Victoria,1990; Button Stuart,2006)、〔4〕戏剧与第二语言教与学的研究(Maley Alan & Alan Duff,1982;Byram Michiael,1998)〔5〕以及戏剧与文字、文学教育的研究(Jane Ilene Davidson,1996;Jane Wagner,1994)〔6〕等。这些研究全方位地展示了戏剧对于语言教育的价值以及戏剧在语言教育中的具体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理论界尚缺乏有关戏剧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价值的专门研究,也没有系统地从儿童语言学习的整合观的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自2001年以来,笔者开始进行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专门研究,试图挖掘戏剧教育对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价值,并探寻其形成的本质原因。笔者以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三个和尚”为例,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价值。
一、研究设计
“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是由艺术作品(动画片《三个和尚》)导入的主题活动。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由故事《三个和尚》(由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发展而来)改编而成。动画片《三个和尚》因其幽默的漫画、诙谐的音乐和个性鲜明的人物造型,备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戏剧主题活动一般包括主题开启、生活体验、戏剧工作以及模拟剧场四个环节。就“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来看,在主题开启环节,教师要引导儿童整理他们对于动画片《三个和尚》的各种已有经验,使他们已有的经验向戏剧经验转化和拓展。具体活动有“我们一起看动画片”、“故事《三个和尚》真有趣”等。生活体验环节包括角色体验、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等活动,儿童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获得多种知识经验,并尝试利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具体活动有“到栖霞寺认识和尚”、“我眼中的三个和尚”、“和尚的衣食住行”、“挑水和抬水”等。戏剧工作是整个戏剧主题活动的核心,包括儿童“演员”的表演工作以及从中逐步分化出来的舞台美术、音乐音响、剧本、导演等工作。具体活动有“我是小和尚”、“我演的和尚像不像”、“创编《三个和尚》剧本”、“我们的‘大五班剧场’”等。在模拟剧场环节,儿童通过演出充分体验到演员、导演、道具师、音响师等各种戏剧艺术家在剧场里的创作与合作。具体活动有“‘大五班剧场’开演了”、“创造性表演:寺庙着火以后”等。
“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在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大班展开。该班执教教师2名①,儿童38名。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笔者与执教教师一起作为研究者,共同深入到教室活动现场,进行合作性研究。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她们亲身投入到行动—反思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寻找并设计解决方案,反思行动结果。研究者在现场记录该班儿童的所有语言行为,并根据以下研究内容加以归纳:(1)关于主题语义的理解类型。将儿童戏剧表演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整体归类,并呈现有代表性的描述性资料。(2)关于新词和句法结构。呈现全班儿童戏剧表演中出现频率达到2/3及以上的新词和句法结构。(3)关于语言运用能力。呈现在全班2/3及以上儿童中出现的相关语言行为。
二、结果与讨论
(一)关于语言内容:戏剧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语义理解
1.对于主题的语义理解
“三个和尚”这一主题的含义渗透于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之中。在“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没有利用谚语字面的含义与儿童探讨该主题的含义,而是通过师幼共同建构的欣赏、体验、戏剧工作以及模拟剧场演出等一系列戏剧教育活动,让儿童以戏剧符号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感悟、体验、发现这一谚语的深刻内涵,进而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呈现对主题语义理解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见表1)。从表1来看,对于“一个和尚挑水喝”,大班儿童表现出“高兴型”、“辛苦型”和“认真型”三种语义理解,他们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再现了这一语句的内涵,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和尚挑水喝”时的愉悦、辛劳和坚持不懈。对于“两个和尚抬水喝”,大班儿童作出了“安静型”、“游戏型”和“理智型”三种语义理解,生动地诠释了两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各种情形。“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主题活动的核心,大班儿童以“生气型”、“逃避型”和“烦恼型”的语义理解,出神入化地演绎了这一语句所蕴涵的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有的不想让自己吃亏,却为“没水喝”生气;有的对“没水喝”的局面漠不关心;有的看到谁都不愿吃亏而为之烦恼。“戏剧通过动作来创造意义,并通过做与体验想法来提供理解方式。”〔7〕本研究正是充分发挥了戏剧在意义理解与意义创造方面的双重功效,鼓励学前儿童用戏剧符号理解意义和表达意义,从而实现对语义的深刻理解。
2.对于词义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语言的词义很难达到概念水平,儿童的词义理解过程是将词的语音形式与事物引发的表象建立某种等值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8〕学前儿童必须依赖词语出现时所发生的活动或现象等综合情境才能真正理解词义。在“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中,研究者发现戏剧教育有助于儿童在新词的语音与其所代表的表象之间建立一种体验性的联系。比如大班儿童最初以为“和尚”就是剃着光头、穿着袍子的人,在参观栖霞寺时还错把正在表演武术的光头小演员当作“小和尚”,但是通过感受和扮演各种各样的和尚等一系列活动,儿童知道和尚不仅剃着光头,穿着长袍,而且头顶上要有戒疤,只能吃素食,还必须住在寺庙里拜佛、打坐、念经。由此儿童对“和尚”这一名词与该词相关的活动和情境建立了联系。表2说明,大班儿童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出现的主要新词涉及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等,这些新词与儿童的看、听、闻、做等直观体验相应地联系在一起,进而融入儿童的语言体系中。同时,研究者发现,每组新词分别类属于“佛教”、“打水”、“身体感觉”等范畴,形成了各自的语义场(见表2)。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9〕比如围绕“打水”这一范畴,大班儿童学会了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打水工具有关的“扁担—滑轮”,与盛水器具有关的“水缸—水桶—水瓢”,与打水方式有关的“挑水—抬水—舀水”。正是由于戏剧情境的相互联系性与丰富性,学前儿童才能围绕某一个新词扩展出其他多个相关词语,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在各个词语间建立联系,充实了词语的意义。
(二)关于语言形式:戏剧教育与学前儿童句法结构的掌握
在“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中,教师随时记录儿童在戏剧表演中的台词,尤其是被重复使用的句法结构,并且结合记录资料,有意识地提醒儿童多次使用这些句法结构。由于角色特点及其相关情节发展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角色的语句在内容与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学前儿童在扮演这些角色时,会主动完全模仿或选择性模仿同伴在扮演相同角色时的语言。以“小和尚”这一角色为例,儿童呈现出许多经常被重复使用的句法结构(见表3)。例如,对于句子“我一个人在庙里……”,许多儿童重复了主语部分“我一个人在庙里”,替换了不同词性的谓语部分“害怕”、“多冷清”、“闷死了”等。研究者发现,正是这些固定的句法结构帮助学前儿童学会创作不同意义的句子。另外,大班儿童的句法结构在多次戏剧表演中逐步得到完善,比如“就”字出现在复合句“你来了,我就有朋友了”中,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又如出现在动词谓语与补语之间的“得”字,使“把”字句“你这样把我压得很痛的”更加规范和明确。
(三)关于语言运用:戏剧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
在戏剧情境中,角色之间的对白为学前儿童创造了虚拟的语言交流场景,他们以戏剧角色的身份去“听”与“说”。这尤其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需要。在模拟剧场活动中,为了使小和尚、瘦和尚和胖和尚这三个角色之间的对话顺利进行,儿童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三种语言运用能力,即外部环境感知能力、语言操作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见表4)。有关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在学前儿童的“回答”语言行为中易出现答非所问、有问无答、回答滞后等现象。〔10〕这与学前儿童对话题的理解和扩展能力存在局限有关。但是本研究发现,戏剧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包含人物和事件的话题,即提供了语言交流的线索(人物、地点、事件),儿童可以根据这些线索,清楚地表达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话语,更容易地理解对手或其他角色(第三方角色、第四方角色等)的话语,从而比较流畅地开展后续的角色对话,使得角色交流能围绕主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效的语言交流空间。
本次行动研究证明,幼儿园戏剧教育可以在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戏剧教育成为语言教育重要媒介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为学前儿童提供以角色身份进行语言表达的虚拟场合和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同时,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还有助于学前儿童对于活动主题语义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幼儿园教师可以依据戏剧主题活动的四个环节,设计实施大量戏剧主题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DOROTHY HEATHCOTE,GAVIN BOLTON. Drama for learning: Dorothy Heathcote’s mantle of the expert approach to education〔M〕.Portmouth,NH:Heinemann,1995.
〔2〕CECILY O’NEILL.Dialaogue and drama:The transformation of events,idea and teachers〔J〕.Language Arts,1989,66(5):528.
〔3〕RICHARD COURTNEY.Play,drama & thought:The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to dramatic education〔M〕.2nd ed.London,Cassell,1968.
〔4〕BUTTON STUART.Drama and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J〕.Forum for Promoting 3-19 Comprehensive Education,2006,48(1):79.
〔5〕BYRAM MICHIAEL.Language learning i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Approaches through drama and ethnography〔M〕.Cambridge,U.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JANE ILENE DAVIDSON.Emergent literacy and dramatic play in early education 〔M〕. Albany: Delmar Publishers,1996.
〔7〕CAROL T JONES.Teaching language arts skills through drama:The short dialogue〔J〕.Drama and Language:Learning in Action, English Language Arts Bulletin, 1985,26(2):17-19.
〔8〕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度的发展及其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7.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82.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12
一、幼儿园课程中“拼盘式主题”的归宿尴尬———“四不像”
(一) 当前幼儿园拼盘式主题的类型表现
我国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探索是在批判分科课程“忽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学科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的问题上产生的, 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拼盘式主题”, 主要类型表现如下 (见表) :
表中, “街心花园”的实质仍然是分科课程;“鞋子”包括《纲要》中各个领域的学习, “大和小”整合了蒙氏教室中各个领域的学习, 但各个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明确;“海鲜”并列使用了四种不同角度的分类标准:“认知”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探究”从儿童学习方式的角度、“分组活动”从活动组织形式的角度、“体育游戏”从学科的角度;“快乐城堡”是以“虚拟概念为中心的整合”, 这类主题内容涵盖广而散, 网络构建的延伸性与随意性大,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扎实的理论指导为基础, 建构出来的主题很可能会出现目标的偏重与缺失。如上述主题多处内容都涉及观察力、小肌肉发展的发展。同时, 表述的角度也不一致:有的三级主题偏向于“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描述, 如手影游戏;有的偏向于“活动结果与目标”的描述, 如小肌肉发展;还有的是“内容与目标同时呈现”, 如跳房子 (平衡能力) 。
(二) 幼儿园课程中拼盘式主题的归宿尴尬———“四不像”
目前幼儿园教材中主题整合的类型主要有五种 (王怡, 2007) , 即以幼儿某一阶段发展为中心的整合、以幼儿心理逻辑顺序为中心的整合、以客观事物的内部逻辑为中心的整合、以事物的共同性质为中心的整合、以虚拟概念为中心的整合。朱家雄也提到课程综合化的五种方式, 即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和通过主题的综合等。[3]多样性使课程整合充满生机, 我们不排斥课程整合中的多样化表述及综合课程的多样性, 但需要明确的是, 不论何种方式的课程整合, 根据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4]都可以归入以下三种类型:学科中心的课程整合、学习者中心的课程整合和问题中心的课程整合, 它们分别是知识本位、儿童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学科中心的课程整合是基于学科知识的整合, 其目的是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通过这种课程整合方式形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被称之为“单元主题”, 它试图围绕某一主题将各种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 但其本质仍然是知识中心———组织与开展主题活动的主线仍然是学科知识, 只不过由分科课程的单一学科知识逻辑变为“复合或交织的学科知识逻辑”。[5]学习者中心的课程整合是以儿童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为中心的整合, 它有利于个体人性和价值的实现, 同时也利于个体认知、情感的整体发展。通过这种课程整合方式形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主要表现为“方案活动”, 它强调儿童内在整体心理结构的建构, 关注问题解决逻辑, 强调生成性, 强调幼儿的经验、需要、兴趣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强调照顾不同幼儿的不同学习方式。 (秦元东, 2006) 问题中心的课程整合同时考虑学科内容和学习者的兴趣, 以个人生活领域与重大社会问题为核心, 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的, 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上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 它们的范围未必是普遍的[6]。在幼儿园以节日为核心的主题和环保教育主题如果同时强调学习内容与儿童的兴趣可以归属于核心课程。
拼盘式主题的尴尬在于我们无法把它归入以上任何一种类型:它没有让各科知识形成“有机联系”, 不像单元主题;它没有以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为中心, 不像方案活动;它没有把生活或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结合起来, 不像核心课程;一般人们把拼盘式主题归属于“分科课程”, 但它连分科课程照顾知识系统性的优点也丢掉了, 不同“主题”中的知识往往出现难易倒置, 也不像分科课程了。这样, 拼盘式主题的归属就陷入了“四不像”的尴尬。
二、回归经验课程———解决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拼盘问题的根本
(一)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本质———经验课程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综合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综合课程有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等多种类型, 前三种属于学科课程 (包括了多学科综合与跨学科综合的层次) , 后两种属于经验课程 (它是超学科的综合) [7]。只有综合的学科课程才关注知识的关联与整合, 而根据“幼儿园课程是活动”、“是具有“亲历性、行动性、即时性、整体性、真实性与探索性的活动”[8]等观点,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本质是经验课程。目前人们给幼儿园拼盘式主题开的药方是要它变成“单元主题”, 以实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自然整合。这个药方的问题在于误解了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本质———把应该属于经验课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当作了学科综合课程。我们有必要让幼儿园主题活动回归经验课程
(二) 经验课程中主题活动设计的具体策略
经验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与活动课程两种类型, 这两种课程的设计取向分别是问题中心和学习者中心的, 前者主要有生活情境设计和核心设计两种类型, 后者主要有经验中心设计、人本主义设计和开放教室设计等类型 (王春燕, 2007:28~30) ,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可以在借鉴以上几种模式的基础上展开, 这里以3个主题 (见下表) 为例说明三种具体策略:
1. 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的主题设计。
是以儿童某一阶段的发展为中心整合各学习内容。“我上中班了”围绕幼儿发展的四个方面———身体与动作、社会性、认知、情感组织活动, 每一方面的发展都可以有几个次级主题, 每一个次级主题都可以组织幼儿分小组从多方面开展活动。因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特征不一样, 这类主题在课程目标设置上也容易体现出层次性和渐进性。
2. 以幼儿的心理逻辑顺序为中心主题设计。
它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事物的心理出发, 把与某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整合在一起。“街心花园”的设计按照幼儿进入街心公园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来设计主题网络, 使各项活动成为幼儿经验的连续体。
3. 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的主题设计。
陈鹤琴先生认为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生活。”[9]课程整合的目的不是在形式上追求主题教学, 而是使幼儿以自然的方式去发现生活中事物间自然的和真实的内在联系。据此, 幼儿生活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 如动物、植物、风雨雷电、四季变化、节令、纪念日、家庭、店铺、公共机关、风俗、疾病、游戏等都可纳入课程内容的范围。“马踏湖的芦苇”[10]结合端午节的日常生活习俗来进行, 各个活动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活动因生活而自然整合了起来。
(三) 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
1. 整合的环境创设是经验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第一, 环境要能够引发幼儿与主题相关的自主学习与游戏。教师要在教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活动区”或“兴趣区”, 并在各区域中合理选择并提供充足、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组合进行活动。第二, 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提出“正确的问题”。“正确的问题”指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的问题。蒙台梭利教室中区域和材料都很丰富, 但各个领域的学具操作都是孤立的, 儿童获得的经验也是孤立的。因此, 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认知冲突, 记录并积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产生的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并把问题化为各个次级主题, 让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围绕主题并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2.“方案活动”的组织方式是经验课程实施的关键。
方案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经验课程的典范形式, 以小组合作的问题解决活动为主, 它的组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1]: (1) 起始阶段。引导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提出问题;初步编制主题网络。 (2) 发展阶段。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展开活动、获得新信息 (活动前要给幼儿介绍一些活动方法与技能, 向成人提出问题、如何观察、记录、照相、建构与运用材料等的技巧) ;回顾活动、表征新信息;整理信息、积累归档;关注幼儿提出的新问题, 并为其继续探究提供支持 (3) 结束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反思与评价。如上述芦苇的主题, 线索是节日生活, 但组织时需要遵循方案活动几个阶段。教师需要先创设相应的环境引导幼儿提出有关的问题, 如芦苇是什么样的?芦苇生长在哪里?幼儿园装馒头的筐子是怎么用芦苇编成的?如何用苇叶包粽子?然后让幼儿小组 (或个体) 带着各自的问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最后, 用各种形式表现芦苇, 并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成刚.当前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偏差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9) .
[2]王怡.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01~204.
[4]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6.
[5]秦元东.学科活动·单元主题活动·方案教学[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6, (10) .
[6]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5) .
[7]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9.
[8]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3) .
[9]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48.
[10]巩贤花.浅谈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J].山东教育, 2005, (9) .
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3
【导语】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和道德准则。在温馨的五月,母亲节来临之际,很多地方会开展感恩母亲节的活动。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篇一】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激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及培养孩子用行动去表达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学会从小关爱妈妈,学会感恩,我园将开展“母亲节”感恩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了解妈妈的辛劳,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感恩母亲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观看一些教育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母女情深》等
3、与幼儿共同协商选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材料布置节日环境,编排节目等等。
4、制作花、贺卡、项链、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5、事先在家与妈妈说说怎样的饮食习惯会让自己更健康,并与爸爸一起查阅各种资料,鼓励孩子和爸爸在母亲节这一天一起动手制作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
三、活动内容
1、学习感恩母亲的歌,例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增强爱妈妈的情感。
2、学说对母亲感恩的话语,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活动,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中幼、高幼组:
1、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2、利用各种材料,给妈妈做一份礼物,如项链、花等。
3、结合美食节活动,组织幼儿画一张“绿色健康饮食食谱”作为送给所有妈妈们的母亲节礼物。
4、结合教学活动《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中幼组)
5、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高幼组)
【篇二】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学校为把母亲节活动作为学校感恩教育的继续和延伸,并以母亲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主题孝敬父母感恩他人
四、活动安排
1、观察妈妈尊老敬老、辛勤劳动的事例,了解生活中平凡而伟大的妈妈。
2、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向妈妈真诚地说声:“我爱你”;给妈妈洗一次脚;为妈妈表演一段节目。
3、记录亲情档案:天底下每一个母亲都记得孩子的生日、爱好以及其他每一个重要的日子,而又有多少孩子了解妈妈的生日和爱好呢?把妈妈的生日、爱好记录下来,并把它记在脑子中,不时地给妈妈送上一份意外的惊喜!
4、制订下半学期“我的学习计划”,给妈妈一个放心:
回报母亲厚爱,重要的是要早日学会自立,学会帮妈妈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妈妈从此少为我操心。把我的自立小计划写在这里吧!跟妈妈说:妈妈!您放心!这些事情再也不用您为我操心了!
5、搜集五句母爱的名言警句。
6、周一开展一次“孝敬父母、感恩他人”主题班会。
五、活动要求
1、各中队高度重视:要以此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强势开展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
2、加强宣传:方案下发后,各班要认真学习,把活动的要求和内容传达到每一位同学。
3、注重实效: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此活动,在此基础上,可将感恩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谢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
【篇三】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感恩母亲节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母亲,是世界最伟大的称呼;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情感。从小我们就在母爱的滋润下无忧的长大。受伤时,母亲是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倾诉和依靠的对象。传承华厦美德—孝,演绎华厦灵魂—爱,撰写国华美德—华厦之文明,弘扬社区文化。通过系列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关注亲情,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社区居民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在全社区范围内,举行“光荣母亲”的评选活动,并在母亲节前夕开展慰问辖区光荣母亲的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母子、母女之间的和谐交流,展示当代青年人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三、活动时间:5月9日上午9:00
四、面向对象:社区全体居民
五、活动宣传:在社区公示宣传栏上张贴有关母亲节的由来及历年来各国各地庆祝母亲节活动剪影。
六、活动组织机构:小西沟社区居委会
七、活动计划:
方案一:在母亲节当周(即5月的第二周),社区开展关于讲述母爱的励志电影播放活动,社区妇代会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观看。
方案二:由各个居民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长为负责人,分别在各小组中评选出1-2名“光荣母亲”。评选方式为推荐和无记名投票。
方案三:母亲节前夕,在社区辖区范围内,开展主题为“感恩母亲节:母亲您辛苦了!”慰问活动。对辖区内评选出的光荣母亲和八十岁以上的优秀母亲进行走访慰问。
方案四:在辖区学校九中开展感恩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十个一”活动(即,为母亲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脚;给母亲写一封信或说说心里话、表演一段节目、沏一壶茶、送上一朵康乃馨、讲一个有趣的或有意义的故事捶一次背;陪母亲散一次步。)。
方案五:动员九中广大学生以“感恩母亲、共建和谐”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篇四】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学校以“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学会知恩图报,始终不忘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之,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一、活动目的
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为我们的母亲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唤起同学们对母爱的最真挚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5月7-5月10日
三、活动地点:周末在家里,周一在学校
四、活动内容
(一)5月7日上午早操时间,启动仪式,宣传母亲节意义,安排周末的“特殊家庭作业:
(1)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张感恩贺卡向父母表达温馨的祝福;
(2)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
(3)和父母进行一次交心的谈话;
(4)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5)我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二)5月10日上午晨会时间国旗下演讲,班级交流。大队部结合母亲节进行宣传活动:
1.5月10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同唱一首歌:《感恩的心》
3.5月10日利用校园广播、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宣传和教育。
4.5月10日各班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算算亲情帐,感恩父母心”(看自己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或小学阶段要花父母多少钱)”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畅谈对感恩的认识和感受,深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五、深化活动
1.班主任组织学生写出对感恩教育活动的认识和感受,于5月14日在班级学习园地和风采栏展出。
2.班主任要注意对班组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及时总结,5月14日把班组活动总结及有关材料交大队部。
3.学校将对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资料在校宣传栏中展示并予以表扬。
六、活动总结
母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4
主题活动时间:5月7日——11日
主题活动目的:
1、结合母亲节,让孩子们了解母亲在孕育,照顾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过游戏,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主题活动流程:
一、5月7日
母亲节的由来
(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制作调查表
(1)对妈妈制作一份调查表,更加的了解妈妈。
二、5月8日
(1)能在集体中,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妈妈。
三、5月9日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聊聊“爱妈妈”的话题。
(2)学习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5月10日
(1)亲子制作: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2)体验母亲在孕育时,照顾自己的辛苦。
五、5月11日
(1)展示妈妈做的是食物,请幼儿介绍自己妈妈做的是什么食物。(一定是妈妈亲手做的)
(2)与同伴一起分享妈妈做的食物。
(3幼儿为妈妈表演一个节目。
温馨提示:
请各位妈妈们在5月11日带一份自己制作的食物来参加主题活动,我们一同分享母亲节的喜悦。
幼儿主题活动中科学话题的生成 篇15
一、话题生成在追随探索中诞生
幼儿科学学习的状态, 不在于知识的深浅, 而在于幼儿喜欢与否。当幼儿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语言方式设疑、探究、解惑时, 当幼儿专注地投入“工作”时, 教师需站在幼儿背后静静观察, 不轻易地指手划脚。幼儿自我的探索、发现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真正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 孩子们的问题源源不断、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 他们在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 迸发出无穷的学习潜力、学习能量, 而这些学习潜力是以往的学习活动中所没有的。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树”中, 教师为幼儿设计了一张命名为《我的研究报告》的观察记录表, 鼓励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有关树的种种资料, 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一一记录在表格内。在观察中, 由于每个孩子的兴趣点、观察视角都不一样, 因此他们的所呈现的报告形式也完全不一样。有的观察了树杆, 则用绘画的形式画下了粗细不同、弯直各异、姿态万千的树杆;有的观察了树木的果实, 则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花、果子、豆荚;有的观察了树叶, 则用拓印的方式把一片片树叶都印了下来, 这样拓印出来的叶脉清晰可见;有的还与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找、下载了一些珍贵树木的文字记载与图片……在这次研究中, 幼儿不仅锻炼了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 而且在对研究成果的汇报中, 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这种丰富的探索性活动, 让幼儿运用他们的“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及所想, 从而使他们在与同伴分享、交流的过程中, 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话题拓展在查找资料中迸发
在自主科学探索活动中, 幼儿的想象力令人吃惊, 如果把幼儿比作小树, 把教师比作植树人, 主题探索活动就是肥沃的土壤。在这里, 幼儿的潜力得到开发。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天马行空, 异想天开。有了疑问才有创造, 在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探索主题活动中, 已不再满足于让幼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更注重激发孩子们更多的内在需要, 循着问题线索自主地去查找资料、分析问题, 开阔的思维、深入的内容拓展, 就这样生成了。如在“有趣的动物”的主题活动中, 对于狗是胎生还是卵生产生了争执。有说“狗是胎生的”;而有的则说“狗是卵生的”。这是幼儿不同生活经验间产生的矛盾。教师可以此作新的生长点, 实现更多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对孩子们说:“大家翻一下书就知道了。只要当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究的欲望时, 他们就会乐意发现, 在一点一滴的收集资料中, 养成了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话题延伸在支持幼儿中提升
《指南》中强调幼儿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学会“抓住幼儿抛来的球, 并以某种方式抛还给他们”。当幼儿提出问题后, 教师不要急于作答, 而要引导幼儿想出解决问题得方案。如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 幼儿观察了爸爸妈妈在长城上拍的照片和从网上下载的长城的大图片后, 产生了制作长城的愿望。该用什么材料来做呢?大家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牛奶盒是长长的、方方的, 和照片上的烽火台十分的相似, 可以用牛奶盒来做烽火台;城墙是长长的, 可以用牙膏盒来做;城墙上的扶手可以用吸管来做;还有的小朋友竟然想起了中班学过的糖纸小人, 说可以用糖纸做长城上面的游客, 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那一个牙膏盒怎么做城墙呢?诚诚说:“长城不是山洞, 站在长城上应该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 所以应该把牙膏盒的上面剪掉。”孩子们都说:“对, 就应该这样”。其实我预先设想的时候, 是把牙膏盒呈高低间隔剪开, 然后按照城墙间隔高低折下去。幼儿的成长有自己的发展步调, 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维方式, 有自己的处理事情的策略。教师应支持与尊重他们, 只有在成人许可的情境下, 幼儿才有可能拓宽自己的空间, 发挥自己的潜能, 形成自己的个性。
四、话题研究在交流分享中释放
以往的幼儿科学活动往往由教师预设, 并在幼儿园进行, 而在主题科学探索活动中, 活动的开展成为师生共同构建、同步进行的过程。家、园双向互动, 多方支持, 为幼儿创造了交流分享的空间。它改变了以前幼儿回家以后, 家长只是帮助复习一首在幼儿园学过的儿歌这种被动配合的局面, 而是将内涵扩大, 将探索的触角延伸到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中去。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资料, 共同实验记录, 共同交流分享。在“地球村的人们”、“预防非典人人有责”的主题活动中, 教师设计了家庭研究报告的表格, 开设了“我想告诉你”的信息栏, 把幼儿预防非典的宣传画贴在了展版上, 对幼儿探索的主题和进展及时公布。与此同时, 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收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非典的预防措施”, 还与幼儿一起完成了研究报告。也正是因为如此, 孩子们渐渐愿意说说话, 他们那扇未开启的心门被轻轻敲开了。
在融于主题活动的科学探索活动中, 幼儿的潜能和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也许,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这种科学探索并不算什么, 但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意识, 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开启幼儿的心智, 他们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篇16
关键词:表演;游戏;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75-1关于艺术教育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我一直希望,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我不是希望他们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于是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在绚烂多姿的六月,承借我园从“十一五”至今一直潜心钻研的舞蹈艺术课程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尊重幼儿、尊重生命”为灵魂,以“快乐游戏”为主旋律,我们的老师和孩子在“表演”主题的灵动之旅中,一起感受、认识、思考,享受精彩与惊喜;一起用稚嫩的语言、稚拙的动作来诠释它的生命质感,提炼习惯品质。
一、角色体验——乐于表现自我
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能让每一个孩子“幸福”,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在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我们的表演自然也与游戏紧密相连。因为游戏最能激起孩子内心的参与愿望和兴趣需求。为此各类定位鲜明的角色游戏场馆应育而生:感受育婴师专业技能的“趣味育婴馆”;体验爸爸妈妈琐事生活的“迷你娃娃家”;接触医生职业特性的“丫丫体检中心”;体会销售员坚持辛劳的“QQ大卖场”……孩子们在一个个虚构的情境中探索和扮演自己熟悉的人物,并演绎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因为是在自然状态下、因为总能与玩乐相伴,所以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伴随着角色的需求时而忙碌、时而悠闲、时而欢呼、时而沮丧……充分施展着自我的无限潜能。同时,在这些角色游戏场馆的活动开展中,为了不断推进和深入游戏情节,我们主推三大亮点活动:
1.梦幻小镇游:每周三、五的上午,全园的角色游戏场馆准时开放,我们的“梦幻小镇游”时间又到了。孩子们打破班级界限三两同行结伴入馆活动,开始穿梭于各种角色身份之中,热闹沸腾的场面让游戏的情节愈演愈烈!
2.基地探密日:孩子们根据游戏需要或带着问题或带着欣赏到我园周边的活动基地实践探密,小班的孩子会睁着亮亮的眼睛好奇地观察着大人们的工作,中大班的孩子则会带上相机和题板,时不时拍上一组照片或画出一个记号,以更好地了解各行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流程等,兴奋地为游戏积淀能量。
3.导师帮帮团:根据园内各类场馆的角色需求,我们在家长中进行滤网式筛选,聘请相关职业家长成立“导师帮帮团”,给教师讲述专业知识,伴孩子丰盈游戏体验,共同助推家园共育合力。
二、阅读欣赏——滋养审美感觉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表演的内容就是课程的内容。”《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皆课程”,所以我们孩子的表演内容是丰富的、多元的,一张花糖纸、一本旧相册,嘴边的歌谣、耳边的童话……都作为线索被我们引入了表演。围绕这些表演内容,特别对于这些处于生命成长初期的幼儿来说,如何让他们投入的、生动的、本真的表演值得我们深思,一系列的实践使我们发现:绘本故事、影视动画可以成为表演的首选题材,而有效有序地阅读欣赏也成了表演活动的必修课,对此我们提出“两多”要求:
1.多形式激兴趣:表演活动开始前,我们采用“看、听、画、讲”四重奏方式,在活动室、绘本馆、视听坊、阅读吧等活动区域,让孩子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形象,模仿角色对话,从而为表演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多细节深内涵:幼儿之间阅读水平的差异很大,他们在语言表达、人物模仿、情节再现等方面的表演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时幼儿之间还存在着性格差异,为此关注细节,围绕单个人物、画面、片段的多次阅读欣赏能让孩子在对故事情节有更深了解的同时建立表演自信,在对人物有更准把握的同时找到角色定位。
有了全面的阅读欣赏,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一段段生动的故事情节耀然眼前,孩子们在与他们的互动融合中知道了善、恶、美、丑,个体的审美感觉也便随之建立起来。
三、创作表演——绽放生命魅力
幼儿具有戏剧天性,天生是演员、剧作家和导演的集合体,所以他们的表演并非是一种言语、动作的机械训练。虞永平教授也提出:“在表演活动中,幼儿一开始关注的往往不是表演本身,而是与表演相关的事情。”于是我们的老师就从忙碌的“一线”退居到“二线”,真正把表演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老师们更多的是潜心于为他们创设丰富的空间、并伴随表演的全过程,适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老师们成了细心地观察者、主动的合作者、积极的支持者,而决非活动的操控者。就这样,孩子们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从剧本创编、场地布置到海报设计、表演展示,都能自由自主的行动、感悟、收获……于是在班级表演角你可以听到各种趣味盎然的对话;在年级表演区,你可以细品孩子表现的异样精彩;在园部表演室令你惊喜的童话剧、音乐剧、生活剧也会如约而至。
【幼儿园父亲节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父亲节主题活动教案11-28
幼儿园父亲节感恩活动方案11-10
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2015年10-03
幼儿父亲节活动方案12-29
幼儿感恩节亲子主题的活动方案10-21
幼儿园主题亲子活动方案06-14
幼儿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08-26
幼儿园感恩主题活动策划方案07-20
幼儿园理发主题活动方案07-09
幼儿园舞蹈主题活动方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