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共6篇)
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篇1
文章标题:县2007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我县认真贯彻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60条优惠政策,促进了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旅游餐饮、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房地产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43亿元,同比增长14.1。全县开工项目125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361万元,同比增长30,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28亿元的50.1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4019万元,同比增长4.4倍;其它投资完成44105万元,同比减少4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394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43万元,同比增长1.3倍。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批零贸易达到10426万元,同比增长7.3;饮食业达到3815万元,同比增长5.9;零售业达到24376万元,同比增长23.8;2007年上半年,全县注册登记的第三产业经营户有4567户,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以住房、汽车、旅游等为代表新一轮消费热点的逐步形成。运输业和邮电业大幅增长,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449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旅客运输周转量达到4664万人/公里,增长23。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性服务偏多,生产性服务偏少。
生活性服务项目偏多,诸如餐饮、住宿、城市交通等项目;为工、为农服务的项目不足。商贸流通以日用消费品经营为主,近年来农副产品经营发展较快,而为其它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材料及设备供应的业户很少。
(二)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亟待提高。
由于管理、经营等诸多因素制约,市场的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如拥有469个营业门点的鸿鼎市场,门点经营数仅210个,近一半的经营门点用于仓储或闲置,加之收购旺季经营大户进入农村收购,使鸿鼎市场的集聚效应未能充分的发挥。
(三)三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我县在农副产品、煤炭、货运信息行业中相继组建了协会组织,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经营行为,提升了竞争能力,但其它行业如住宿服务、客运、邮电通信等仍停留在“单打独战”、自我发展的阶段,建立分行业的协会组织,降低行业经营风险,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势在必行。
(四)传统经营业务过多,新兴经营业态不足。
全县现有大中型日用品商场9家,除京原、全正客隆超市开展连锁配送经营业务外,其它商家仍实行传统的“坐柜等客”的经营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贸流通业经营能力内耗增加,竞争能力不足,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以个体经营为主的众多流通户,仅赁“一买一卖”的经营模式维持发展,在经营理念,营销手段上缺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尤其是农产品)已成为现代流通的重要形式,而我县在这方面还未曾涉足。
有效拉动内需增长的旅游业在我县处于启动前期,我县的旅游业急需发展。
餐饮行业虽商家林立,但饮食品牌没有很好的打造,消费层次仍局限于基本的就餐充饥。
以简单的维修、洗浴、美容美发和家政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占领服务业市场,而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涉及社会综合服务和中介咨询的项目不多。
(五)特殊行业的竞争力不足,新兴服务手段欠缺。
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仍局限于居民储蓄和工商信贷,为企业服务的融资渠道不畅,联户担保信贷、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新兴服务项目仍是刚刚起步或未曾发展。
保险行业的经营存在着投保容易理赔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思路
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针对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抓起,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结合我县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全县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既要稳步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又要大力发展物流、仓储、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新兴经营业态。
(二)从市场准入、税费政策、就业服务、土地审批等方面研究制定加快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新的行业发展。
(三)对现有三产集群要严格管理,特别在税费核定和收缴上要从严征管,确保应缴尽缴,坚决制止各镇以擅自减免税等不正当手段发展三产,维护税赋公平,促进和谐发展。
(四)加强市场整顿,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功能和集聚效应。要下大力气抓好市场整顿工作,全面推进划行归市,重点抓好鸿鼎市场的整改,划分经营区域、完善市场管理,使其真正成为集农产品流通、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物流仓储为一
体的综合农贸市场。同时要加强万隆建材、兴隆木材、废旧回收、屠宰加工、煤炭经营市场的管理并逐步实行划行归市经营。
(五)全面提高三产集群的组织化程度,积极组建各经营行业的协会组织,开展会员间的相互协作,规范经营行为,倡导文明、守法、诚信经营,以提升经营档次,增强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降低经营能量内耗,增强竞争实力。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金融、保险、物流园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更好的推进全县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七)加快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以此促进农村三产的快速发展并带动城市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业的品位提升,打造三产经营品牌。
(八)建立促进三产发展的考核体系和奖罚机制。县委、政府要将三产发展指标(三产增加值、三产对财政的贡献率)量化分解,对各镇实行综合考核;划拔三产发展促进资金,用于加快三产的发展和奖励发展三产的特殊.
《县2007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来源于,欢迎阅读县2007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篇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杨泽民院长在会上宣布了2010年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的评选结果: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与信息安全、3G发展、移动支付、TD-LTE、微博。这十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2010年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是对中国通信产业年度发展的一次视角独特的总结与注解。发布会上,电信研究院副总工陈金桥深入解读了2010通信十大关键词,对2010年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做了综述报告。
接下来的形势发展报告会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三大运营商以及国务院研究室的权威专家,就新时期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三网融合与下一代网络发展、网络新技术、运营商的物联网发展、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中国通信市场的现状与展望、产业结构调整、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热点议题发表了精彩观点,从政策、技术、市场、产品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2011年我国通信产业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回顾2010,展望2011,来自通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投融资机构的众多业界嘉宾和与会专家一起分享了一次产业盛宴。
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篇3
2015年,世界木薯消费量受粮食与能源紧张,土地资源有限等影响,呈现上升趋势,木薯市场供求偏紧的格局日益明显。在大的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木薯干和木薯淀粉国际平均价格相比2014年有所降低,种植面积也略有减少,但随着木薯育种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木薯产量和单产均有所提高,进出口量增加幅度也较明显,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木薯生产、加工、贸易等发生着显著变化。
2015年,国内玉米淀粉市场受政策性引导,一路下行,部分造纸企业重新启用玉米淀粉,导致木薯淀粉工业需求锐减,拖累木薯市场行情,同时受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上涨及相对于其他作物经济效益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全国木薯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呈现递减的趋势。全国木薯干价格相对低迷,木薯干进口量同比上升。受市场需求不旺,价格欠缺竞争力,以及大量泰、越进口粉的冲击,国产木薯淀粉普遍销售不畅,而木薯淀粉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定价权更多的倾向泰国与越南手中。木薯淀粉进口量稳步大幅上涨,受进口粉充斥市场,国内原料不足、生产不正常、成本高、销售不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产粉成本居高日益没落,导致国内多数的木薯淀粉工厂仅可维持微利甚至停产。
1 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国外情况
1.1.1 生产情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4年世界木薯种植面积为2 451万hm2,同比增加约20.2 %;其中,非洲木薯种植面积约为世界木薯种植总面积的67.4 %,亚洲约为20.5 %,美洲约为12.0 %;世界木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其木薯种植面积分别为世界木薯种植面积的29.0 %、8.4 %、6.4 %、5.5 %、4.1 %,共计53.4 %。
2014年世界木薯产量为25 629.8万t,同比减少约7.4 %。其中,非洲木薯产量约为世界木薯总产量的57.0 %,亚洲约为31.9 %,美洲约为11.0 %;世界木薯主产国分别为尼日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加纳等,其木薯产量约为世界木薯总产量的21.4 %、11.7 %、9.1 %、9.1 %、6.4 %,总计达57.8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木薯育种水平的提高,2005-2014年世界木薯平均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2014年受不良气候、病虫害等影响,木薯单产仅为11.2吨/公顷,同比减少17.2 %。世界五大木薯主产国尼日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加纳的木薯单产分别约为7.7、22.3、23.4、14.8、18.6 t/hm2,分别为世界木薯单产的0.7、2.0、2.1、1.3、1.7倍,除尼日利亚外,其余4国木薯单产水平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
1.1.2 市场情况
国际市场木薯贸易品有木薯干和木薯淀粉。2004-2013年,世界木薯干进出口量波动较大,并在波动中不断增加,2013年世界木薯干出口量约为784.3万t,出口额约为18.3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8.4 %,出口额同比增长8.8 %,其中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哥斯达黎加、柬埔寨等为主要出口国,出口量分别约为世界出口总量的74.2 %、21.5 %、1.6 %、1.2 %和0.8 %,总计达99.3 %。
2004-2013年,世界木薯淀粉进出口量波动较大,并在波动中不断增加,2013年世界木薯淀粉出口量为295.8万t、出口额为13.9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28.0 %、出口额同比增长33.2 %,其中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国、巴拉圭等为主要出口国,分别约为世界木薯淀粉出口总量的82.1 %、12.9 %、2.0 %、1.1 %和1.0 %,总计为99.1 %。
据卓创资讯网统计,2014年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为1 788.3元/t,泰国约为1 421.1元/t,越南约为1 768.8元/t;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比泰国高25.8 %,比越南高1.1 %。2015年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为1 695.1元/t,泰国为1 413.1元/t,越南为1 443.8元/t;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比泰国高20.0 %,比越南高17.4 %。
2015与2014年相比,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降低5.2 %,泰國增长不明显,越南降低18.4 %。从每个月来看,中国木薯干价格均远远高于泰国和越南,且年初和年末价格较低(图1)。
据淀粉世界网统计,2006-2015年,越南、中国、泰国3个国家的木薯淀粉价格波动规律类似,均在2009-2011年价格较高,但近4年波动不大。其中,2014年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为3 288.8元/t,泰国约为2 619.3元/t,越南约为3 022.1元/t;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比泰国高25.6 %,比越南高8.8 %。2015年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为3 230.1元/t,泰国为2 704.0元/t,越南为2 937.5元/t;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比泰国高19.5 %,比越南高10.0 %(图2)。
2015与2014年相比,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降低1.8 %,泰国增长3.2 %,越南降低2.8 %;从每个月来看,2015年中国木薯淀粉价格均远远高于泰国和越南,除7月份以外,越南木薯淀粉价格均比泰国高8.9 %(图3)。
nlc202309081417
目前,木薯产品虽然主要以粮食、饲料、酒精、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等产品形式被销售及被消费,但在各主产区木薯的应用、消费情况及数量差异较大,据FAO统计,亚洲木薯主要利用在工业产品加工,其中约55 %用来生产淀粉,随着淀粉应用领域的推广,木薯用在淀粉生产上的比例会继续增加;非洲以木薯为主食,其中约87 %的木薯用在食品加工,随着非洲国家人口的增加,用在食品加工上的木薯比例也不断增长;南美洲作为饲料消费的产品有木薯干和木薯粒,其中约37 %的木薯用在饲料加工上(图4)。
1.1.3 科技进展
2015年国际木薯在维生素B6生物强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此项研究通过表达拟南芥来源合成维生素B6的2个关键基因PDX1和PDX2提高了维生素B6(维生素B6是人体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有食欲不振、失重、呕吐、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等症状,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常见,而且这些地区主要是以木薯为主食)的含量,食用该生物技术改良的田间种植木薯仅仅需要每日食用煮熟的0.5 kg块根或0.05 kg叶片就可满足需求量,如果将该技术应用在木薯田间种植上,大大提高木薯的利用价值。该研究是由中国木薯体系岗位专家张鹏研究员参与的联合研发团队研发,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1.1.4 产业特点
2015年木薯在国际上显示出其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且木薯主产国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其中东南亚木薯已经逐步从主要粮食作物走向工业原料,并呈现多元化食品市场,泰国和印尼成为木薯产品主要出口国,中国则是最大消费国;拉丁美洲食品和深加工产品研发不断有所突破,特别是综合利用水平处于领先位置;非洲则刚刚处于口粮到工业原料的转变期,是当地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总之,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木薯是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
1.2 国内情况
1.2.1 生产情况
据南亚办统计,2005-2014年,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其中,2013年木薯种植面积为37.4万hm2,2014年约为36.5万hm2,同比减少2.4 %。2005-2014年,中国木薯产量波动较大,并呈现减少趋势,其中,2013年木薯产量为459.5万t,2014年为342.2万t,同比减少25.5 %。2005-2014年,中国木薯单产波动较大,其中,2013年中国木薯平均单产为12.4 t/hm2,2014年木薯受台风、病虫害、栽培技术限制等影响,平均单产降低幅度较大,约为9.4 t/hm2,同比增加减少24.2 %。
1.2.2 市场情况
国内木薯贸易品主要有木薯干和木薯淀粉。据海关信息网统计,从总的来看,2014年国内木薯干进口量为856.4万t,进口额为21.1亿美元,2015年国内木薯干进口量为898.0万t,进口额为20.7亿美元,进口量同比增加4.9 %,进口额同比降低1.9 %。2015年国内从泰国进口木薯干有642.9万t,约为总进口量的83.1 %,从越南进口木薯干有160.9万t,约为总进口量的15.6 %。
从每个月来看,2015年,木薯干进口量波动较大,其中9月进口量最少,仅为31.1万t,3月进口量最大,为116.8万t,从3月到12月木薯干的进口量逐渐减少,平均较少率约为9.2 %(图5)。
2014年国内木薯干出口量为7 610 kg,数量较少,出口额为8 592美元,2015年国内木薯干出口量为32 258 kg,出口额为27 126美元,进口量同比增加3.2倍,进口额同比增加2.2倍。
从每个月来看,2015年木薯干出口量波动较大,除4、8月出口量较大外,其余月份均很少,尤其是6月份(图6)。
2014年国内木薯淀粉进口量为190.6万t,进口额为8.4亿美元,2015年国内木薯淀粉进口量173.1万t,进口额为7.5亿美元,进口量同比降低9.2 %,进口额同比减少10.7 %。2015年国内木薯淀粉进口量有80.8 %来自泰国,16.8 %来自越南。
从每个月来看,2015年国内木薯淀粉进口量波动也较大,其中4-7月进口量较大,8月进口量最少,仅为9.6 t,4月进口量最大,约为25.1 t(图7)。
2014年国内木薯淀粉出口量为2 112 753 kg,出口额为1 717 189美元,2015年国内木薯淀粉出口量为1 787 302 kg,出口额为1 573 510美元,出口量同比降低15.4 %,出口额同比降低8.4 %。
从每个月来看,2015年木薯淀粉出口量波动较大,5月出口量最大,为712 755 kg,其他月份出口量很少(图8)。
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年國内木薯干平均价格为1 695.1元/t,2014年为1 788.3,同比降低5.2 %,其中1月份价格最高为1 795.0元/t,11月份最低为1 645.0元/t(图9)。
2015年国内木薯淀粉的平均价格为3 230.1元/t,与2014年的3 288.8元/t相比,同比下降1.8 %,其中2月份价格最低,3月份开始上涨,9月份达到最高并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图10)。
国内消费的木薯产品主要有木薯干片、木薯淀粉、木薯酒精、木薯变性淀粉,还有消费少量的木薯淀粉糖,其中约有41.0 %的木薯应用在加工酒精上,比例最大,其次约有23.0 %的木薯应用在生产淀粉上。在木薯酒精方面,中国逐渐成为主要消费国;在木薯淀粉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在变性淀粉方面,应用领域除造纸、纺织、食品、医药、水产饲料、建材、铸造等工业部门外,正在向石油、采矿、煤炭、陶瓷、塑料、日用品、化妆品等领域以及农业、林业部门拓殿,市场日益扩大(图11)。
nlc202309081417
2 中国木薯产业发展对策
2.1 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木薯产业遭遇“新常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木薯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国内木薯产品价格已经全面超过国际价格,大量国外木薯产品涌入中国,导致国内木薯的经济效益降低,农民种植木薯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面积也有所减少。因此,如何尽快适应农业“新常态”,让农民真正掌握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将是当前木薯产业健康良好发展的重中之重。
2.1.2 国内木薯干、淀粉价格高,销售不畅,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
2015年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为1 695.1元/t,泰国为1 413.1元/t,越南为1 443.8元/t;中国木薯干平均价格比泰国高20.0 %,比越南高17.4 %;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为3 230.1元/吨,泰国为2 704.0元/t,越南为2 937.5元/t;中国木薯淀粉平均价格比泰国高19.5 %,比越南高10.0 %。由于中国木薯干、淀粉价格欠缺竞争力,以及从泰、越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国产木薯淀粉普遍销售不畅,导致木薯干、淀粉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定价权更多的倾向泰国与越南手中,严重影响了中国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2.1.3 受玉米市场影响大,国内木薯收购价低,部分淀粉厂削减甚至停产
2015年国内玉米和玉米淀粉市场受政策性引导,一路下行。部分造纸企业重新启用玉米淀粉,导致木薯淀粉工业需求锐减,拖累木薯市场行情,导致国内木薯收购价格较低,其中中国木薯最大产区广西武鸣木薯鲜薯收购价格约520-550元/t,而来宾地区收购价在600元/t左右,云南鲜薯价格在550-590元/t,海南地区原料收购价在500元/t左右。国内木薯收购价较低,原料严重不足,导致各地区的淀粉厂大幅削减甚至停产,武鸣由高峰期的38家跌至下榨季的5家。
2.1.4 受病虫害影响严重
2015年,中国木薯受细菌性枯萎病和根腐病等病虫害影响较严重,其中南昌地区木薯仍有朱砂叶螨、褐斑病和白点病发生;广西平南县镇隆镇和上渡镇的木薯田里朱砂叶螨、细菌性枯萎病和褐斑病等病虫害普遍发生;武鸣县城厢镇木薯基地褐斑病和白点病发生也较严重。木薯病虫害的发生,影响木薯块根产量严重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1.5 加工企业原料不足,效益不稳定
木薯大多为零星自发种植,连片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同时农民种植木薯与销售鲜薯的随意性大,与木薯加工企业没有任何联系合作,这样既导致了木薯加工企业没有了稳定的木薯原料来源,木薯加工生产效益也不能得到巩固,同时木薯不耐储存,各企业不能库存鲜薯。此外,木薯种植与加工企业结合不紧密,可能会造成木薯加工生产成本增加,鲜薯收购价格降低,影响农民种植木薯的积极性,加工企业规模化效益得不到体现,影响木薯产业的发展。
2.1.6 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健全,产品综合利用率低
目前,木薯加工业尤其是深加工业发展缓慢,木薯综合利用率低,木薯生产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木薯淀粉厂虽然较多,部分新建大型加工企业生产工艺较为先进,不少旧企业存在着由于科研跟不上,生产工艺十分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利润较低,经济效益差。因此,如何改革、促进木薯加工业,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尤其是深加工的设备和技术,加速木薯加工业,特别是深加工的发展,这是木薯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3 中国木薯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快木薯食用化步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随着食品保健在人们意识中的逐渐加深,木薯块根因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等营养和保健功能而受到关注,特别是含高直链淀粉的木薯种质的育成,对糖尿病和结肠癌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效果,它还具有防止胆结石形成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肥胖食品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木薯月饼、糕点、饮料等独具风味的特色木薯产品应运而生。木薯作为世界上近8亿人的口粮,在世界粮食安全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越来越多的木薯产品将会面世。这不仅仅会使木薯尽快适应农业新常态,提升木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木薯的“食用化”也将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2 加大并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国家利用立法和政策等手段,可通过财政渠道加大对木薯产业的投入,设立风险基金,减免木薯加工产品税收的收缴,通过信贷渠道向木薯产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建立木薯产品收储制度,木薯产品保护价制度,规范木薯产品及其农资秩序等,加大对木薯产业的保护力度,加强产业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3.3 加强病虫害的防控能力
由于受细菌性枯萎病、根腐病、朱砂叶螨、褐斑病、白点病等病虫害影响,木薯块根产量严重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木薯病虫害的防控能力,设立木薯病虫害监测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4 强化“企业、薯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由于木薯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低、销路不好,且加工企业小型分散,连片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同时农民种植木薯与销售鲜薯的随意性大,与木薯加工企业没有任何联系合作,这样既导致了木薯加工企业没有了稳定的木薯原料来源,木薯加工生产效益也不能得到巩固,同时木薯不耐储存,各企业不能库存鲜薯。因此,通过强化“企业、薯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加工企业与薯农的联系,保证木薯加工业有充足的原材料,提高木薯加工企业与薯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木薯栽培规范化、加工企业经营规范化,推动木薯产业健康发展。
3.5 加大深加工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目前,中国木薯产品主要以淀粉和酒精为主,下游产品开发利用不足。因此,应加大木薯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开发力度,着力扩大木薯产业横向纵向发展,拓展和延伸木薯产业链,促进中国木薯生产的稳定发展。
3.6 选育推广高产、高粉、适宜全程机械化的木薯品种,推进木薯品种更新换代
由于木薯品种单一、老化,不仅使单位面积产量及淀粉含量下降,而且收获期过于集中,鲜薯加工的时间过短,给产品的销售,加工企业的加工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选育、引进和推广不同成熟期的高产高粉的优良品种。同时,为提高种植效益,節约劳动成本,选育适合木薯机械化的品种,推进木薯品种更新换代。
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篇4
XX县XXXX年第X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各部门、县级有关单位及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努力配合下,我县平安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排查调处,实现了“大事不出县,中事不出乡镇,小事不出村组”的工作目标,为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现将我县一季度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一、第一季度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所取得的战果
(一)、刑事案件:侦破刑事案件X件,抓获犯罪嫌疑人X 人,逮捕X 人。
(二)、治安案件:查处治安行政案件X件,抓获违法人员X 人,行政拘留X 人,强制隔离戒毒X 人。外送X 名吸毒-1-
人员到外地强制隔离戒毒。
(三)抓获在逃人员X名。
(四)、摧毁吸毒窝点X 个,贩毒窝点X个,赌博窝点X个。
(五)、收缴物品:缴获毒品海洛因零包X个,X克;收缴枪支X支,处罚X人,行政拘留违法人员X 名。
(六)、调处矛盾纠纷X起,其中成功调解X起。
(七)、场所管理:排查银行,单位财务,涉爆单位等重点要害部位X 处;清查网吧X 家;歌厅X家。
二、存在的主要治安问题
(一)、一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农村纠纷、矿产赔偿纠纷、土地权属纠纷反复性较大,一时难以完全解决。
(二)、吸贩毒问题依然严峻,零包贩毒更为隐蔽,贩毒手段更加高明。
(三)、县城城区及周边夜间入室盗窃、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四)经济纠纷引发的各类刑事案件有所增加。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对毒品犯罪突出地区的集中整治,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吸毒人员大普查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目标准。
(二)、加大对城区和集镇的夜间巡逻,重点整治入室盗窃、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治安问题。
(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尽最大努力解决好村民之间及村民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
XX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XX年X月X日
报:州综治委 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送:XX书记XX县长XX副书记XX副县长综治委主任 副主任
xx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篇5
一、县 情 概 况
我们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两市县接壤,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相连,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毗邻,是一个历史悠久、山川壮美、人民勤劳的地方,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开始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全县版图面积1013平方公里,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总人口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贫困人口10.5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XX的自然地理状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山多水少。XX属典型的干石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到版图总面积的74.5%,气候条件十年九旱,地下水位深达500米以上,素有“干壶”之称。二是人多地少。全县人均耕地仅有1.1亩,而且土地贫瘠,有效土层只有15—30厘米。三是资源品种多,储量少。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煤炭、铁矿、铝矾土、高岭土等三十多种,但储量十分有限,分布较为分散,不易规模开采。
XX从发展态势上看,同时又有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XX县生态良好,林草丰茂,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坚持不懈狠抓绿化,目前全县有林面积达到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6%,2002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山西省唯一的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二是旅游优势。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绵延百里,景色奇异,人文古迹较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景区之一,开发前景非常广阔。三是精神优势。XX人民自古以来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拨的“疙瘩”精神。抗战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杀敌英雄徐顺孩、张小保、牛保才英雄事迹名闻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林业劳模王五全创造了干石山区绿化经验;组建常平经济开发区,全国劳模陈忠孝带领常平集团跨入了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近年来,XX人民建设了万里护林墙,夺得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修筑了千里水泥路,创造了新的“太行奇迹”。四是扶贫政策优势。XX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对贫困县的支持和扶助,尤其是此次全省“两区”开发为XX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基本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县已经形成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门类较全的产业体系。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7.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47.7%;农业总产值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3.9%;大峡谷共接待游客31.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20万元,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1%、33%和66%。近几年,特别是2001年实施“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战略以来,全县突出重点抓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壮大以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6大产业为主的项目,六大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全县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龙头和实现利税的主要来源,对整个产业起着强劲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也为XX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发展方面:
——投入少、规模小。由于我县产业基础差,长期投入不足,总量小。支柱产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规模还比较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尽管我县已经形成了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但整个产业结构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散,集中度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产业层次较低,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资源的初加工。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弱。一是人才缺乏,特别是科技型人才匮乏,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二是研发投入不足,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三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表现为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机制转换还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改革还有待深化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够迅速。
——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消费品及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不活跃,配套体系不完善。统一、公平、规范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还较多。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0.5万人左右,其中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4.5万人,年收入625—1000元的低收入人口7.1万人,脱贫任务还比较艰巨。
二是县级财政还比较困难。由于分税制的因素,近几年县财政收入增加快,可用财力少,2003年到2005年,财政收入从8000多万元增加到2.5亿元,年均递增31%,而留用地方的可用财力每年只有5000万左右,年均递增只有18%,且留用地方部分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上财政供养人口偏多,县财政只能勉强保吃饭,无力搞建设,所确定的重点项目,还需要上级给予大力支助。
三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我县可以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和企业较少,且这些产业本身规模还不够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缓慢,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常平集团以冶金为主,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壶化集团核心产品电雷管,主要销售煤矿企业,煤矿关停整合,销路受到影响;煤矿、铁矿开采时间较长,生产能力小,资源已接近枯竭。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紫团饮业、郭氏羊汤、辛寨陈醋等农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销量不大,紧紧处于起步阶段,带动作用还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还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刚刚起步,县域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单一性和脆弱性。
四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对能源、原材料市场依存度较高,竞争能力低;资源浪费严重,增值能力不强;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缓慢。“十五”期间,我县万元GDp能耗为6.5吨标准煤,是全国1.58吨标准煤的4倍。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五是水、电、路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突出。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33m3,是全国平均水平2040m3的21.2%,是全市平均水平717m3的60%。工业企业规划年用水量达到9000万方,而现在供水量只有1500万方。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致使环海集团投资的不锈钢项目迟迟不能投产,常平集团等企业的产业链延伸也受到严重影响。大峡谷旅游景区没有旅游专线,穿越大峡谷的荫林路是晋煤外运的一条主要通道,影响了游客安全和景区开发。
六是农村基础设施较差。2004年,我县城镇化水平为9.2%,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32.6、30.4和24.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产业发展缓慢,人口吸纳能力和经济带动能力不强。近几年,我县虽然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通公路的30个行政村,是一些地处偏远地带、线路长、施工难度大、经济较落后的村。已通了水泥路的村也未形成循环网络,造成通客车困难。另外,由于资金等原因,大部分农村公路养管跟不上,有的修成多年的路已损坏。全县主干线由于年久失修,毁坏严重,承载能力较差。目前,公路建设欠款高达6000万元。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33m3,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全市平均水平的60%。鹅屋、石坡等山区乡镇,人畜饮水还比较困难,还依然依靠集旱雨饮水。全县尚有90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面积不到80%。有158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收不到电视,300个行政村收视节目套数很少。此外,沼气等建设都亟待加强。
七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快。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条件较差,房屋破旧,多数还是50、60年代的土木结构,已成危房,医疗设备简陋落后,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缺乏,乡镇卫生院最多6—8人,少的仅2—3人,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学校教育设施落后,资源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山区乡镇复式校比例很大,全县复式校达270所,其中单人校达到90所。全县只有寄宿制小学10所,且集中于偏远山区,如鹅屋乡就有五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校舍建设等工程欠款达到3000万元,师资水平低,高中教育发展不快。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充分。虽然我们按照要求做到了三个确保,但下岗职工面还比较大,再就业工作任务繁重,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八是生态建设仍有欠帐。由于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里拿不出更多的钱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全县还有不少荒山没有绿化,全县有300平方公里小流域尚未得到治理,县城绿化建设的规模和档次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产业发展战略及定位
“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瞄准国际国内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继续调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发特色名牌产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培育构建“六大重点产业”和“四大经济增长区域”。到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和 %以上。
产业发展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跻身全市经济强县,建设全省旅游大县,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争创全国生态名县,争当贫困地区小康建设先进县 ”的定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积极参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分工协作,加速XX经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加快实现与“魅力长治”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产业发展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围绕重点产品、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对接,促进开放型经济和内生型经济的融合,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构筑XX产业高速成长的新高地。在与“魅力长治”对接和互动中,不断壮大主导产业,使XX成为全省有影响的集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区。
产业发展要遵循“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优化结构、重点突破、内外结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一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体,靠行政和计划为主要手段的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走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二是针对我县产业化初级阶段发展实际,着力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走产业新型化发展之路;三是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破的发展之路;四是坚持发展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产业并进,整合内生型经济资源,加快与开放型经济相融合,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走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之路。
(二)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大开放原则。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与“魅力长治”的产业对接,加速融入全省新型能源基地。
——集约化发展原则。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整合,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业龙头企业向农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聚合效应,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市场化原则。依托资源和比较优势,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办法,增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配置功能和聚合功能,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提高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
——创新原则。围绕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市场体系的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规范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推进制度创新,大力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确定
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要求,选择和确定我县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一、产业现已具备较大规模或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及空间,在全县产业中占相当比重,有可以依托发展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
二、能有效利用资源、区位、生态和生产要素各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和扩散,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三、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通过拉伸产业链,能有力地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四、有较高的产出效益,财政贡献较大,对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XX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广大的山地林木资源,有煤、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盛产绿色果蔬、小杂粮、鸡、猪、羊、奶牛等农副产品以及中药材,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生产要素成本低,具有发展旅游、矿产、林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资源导向型产业和钢铁、化工、建材等市场导向型产业的良好条件。按照我县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反复筛选论证,确定将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作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
四、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一)总体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产业完成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集约化进程,形成以协作配套和分工合作为基础、服务体系为支撑,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传统产业基础更坚实,高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县开放型经济的支柱产业。
到2010年,全县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 亿元、亿元和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和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 户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或利税超亿元的企业达 户以上,实现 户以上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形成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6大产业(产品)的全省重要基地,新增 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
(二)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钢铁产业。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规模经济优势,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改造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
煤炭产业。依托我县西南部煤炭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要求,大力整合资源,改革化工产业。依托壶化集团进入全国民爆行业前三强的优势,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扩大销售量。
建材产业。依托XX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国家支持的新型建材,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大力扶持生产工艺达到环保标准的空心砖,建成特种水泥生产线。
农产品加工业。依托XX独特的绿色环境优势,重点发展优质小杂粮、规模化养殖、旱地蔬菜等特色农业,扶持壮大九牛寨乳业、紫团饮业、郭氏羊汤、辛寨醋业、裕丰酿造(5万吨燃料乙醇和DDGS营养蛋白饲料)、西柏林豆制品、康泰牧业酪蛋白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生态旅游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绿色、生态为内涵,立足生态观光游,突出休闲度假游,全力打造“绿色XX”生态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县域优势产业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通过宣传促销等手段,将XX旅游融入国家级黄金旅游圈之中,成为山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五、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全县地域特点,有重点分层次地合理布局全县生产力,促进人口与经济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均衡分布,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聚集,形成县城北部工业园区、西南部煤炭工业区、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东南部旅游区四大经济区域,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县城北部工业园区:以常平开发区为中心,带动钢铁、化工、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XX第二产业的主体和县域经济的强大支撑。
西南部煤炭工业区:以百尺镇为中心,带动煤炭产业的发展,形成我县第二产业的重要补充。
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以店上镇为中心,带动规模养殖、标准化种植等原料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业园区的发展,形成XX第一产业的主体和农村群众增加收入的主渠道之一。
东南部大峡谷旅游区:以桥上乡为中心,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XX第三产业的主体和东南山区农村群众脱贫的载体。
六、主 要 任 务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认真筛选,我县初步确定了产业发展项目和工程211个,其中农业项目87个,工业项目15个,旅游业项目11个,其它项目98个,具体体现在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中。
(一)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XX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一五”期间要坚持走兴工富县、工业强县之路,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企业高水平升级。到2010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环境明显好转,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园区建设颇具规模。
提升支柱产业。按照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山西省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的要求,围绕“调高、调优、调大”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发展突出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绿色农产品加工五大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到2010年,形成以常平集团、环海集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以牛盆、赵屋煤矿为龙头的煤炭产业,以壶化民爆为龙头的化工产业,以特种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九牛寨乳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等五大优势产业,销售收入和税收占到全县总额的80%以上。
扶持骨干企业。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中部地区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机遇,紧扣国家产业政策,把常平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环海集团、电子级高纯球型硅微粉、店上12000KVA电石、壁虎牌环保涂料等有实力和带动力的工业企业纳入山西省“十一五”规划“三大方阵”的扶持范围。坚持以品牌兴企业,以企业兴产业,立足现有基础,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规格档次,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到2010年,力争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以上,省级名牌3个以上。同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改变散、小、弱的现状,打造XX工业的中坚力量。在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使那些发展前景好、发展优势明显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快脱颖而出,做大做强,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发展的聚集能力。
引进新兴产业。要创优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科研院所联手,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保型的新技术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抓好园区建设。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聚集的平台,要集中力量抓好以常平开发区为主的城北工业园区、城南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效应,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活力的高新技术项目,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在园区建设上,要围绕打造绿色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做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图,产业一条龙,政策一盘棋。在园区规划上,突出产业特色,按照国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搞好园区布局,积极承接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到2010年,城北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7亿以上,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经济活跃、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经济增长示范区。
(二)把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结合我县农村经济的实际,大力实施“强农富民”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绿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晋庄、龙泉、集店等乡镇发展优质小杂粮基地;在集店、龙泉、黄山等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在树掌、东井岭、石坡等乡镇发展脱毒马铃薯基地;在龙泉、店上、百尺、黄山等乡镇发展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在树掌、东井岭、石坡等乡镇发展中药材基地;在店上、龙泉、晋庄、五龙山、石坡等地发展规模养殖基地,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十一五”期末,建成优质玉米基地5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3万亩、脱毒马铃薯基地3万亩、绿色中药材基地1万亩、绿色蔬菜基地2万亩,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3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0万只,奶牛饲养达到1万只,同时加强动物检疫,建设县城和乡镇定点屠宰厂,形成以玉米、蔬菜、中药材、畜牧四大产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结构框架。“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9500万公斤左右。
突出加快林业发展。以近自然林建设为基础、以低效防护林改造为突破口、构筑高效、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全面实施松树系列开发、森林资源减灾防灾、退耕还林地开发、野生绿色资源开发等四大工程。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2010年,新增造林面积10万亩,全县有林面积达到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牛奶、陈醋、羊汤、土豆、黄花茶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紫团饮业、辛寨陈醋、郭氏羊汤、西街裕丰酿造、九牛寨乳业、西柏林豆制品等龙头企业,培养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落实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农户、扩规模,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根据国家政策,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体制的前提下,鼓励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和重组,鼓励龙头企业或其它中介组织租赁农户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逐步建立起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土地流转制度。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强化服务为重点,改善农民进城环境,取消针对农民子女上学的不合理收费,给他们以平等待遇。积极发展家政帮扶组织,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开心走出家门,安心在外致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强对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培训人员达到3万人,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6万人。
(三)把做大旅游和拉动经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旅游是我县今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按照《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通过市场运作,激活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推进商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尽快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到2010年,年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2000万元,旅游总收入达到3亿元,占GDp9%。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二大支点,精心打造XX旅游朝阳产业。一是抓好景区规划。以县人大批准的《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拓展太行山大峡谷旅游空间,开发鹅屋自然风光旅游区。二是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抓好精品景区建设和旅游线路建设,形成县城商务观光休闲游、沿线绿色生态游、革命传统红色游、东南山区农家游、红豆峡情侣游、八泉峡探险游、十八盘黑龙潭登山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到2010年,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整体达到AAAA级。
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景区景点生态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通往景区道路、景区环线、旅游步道建设,努力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力争新建晋煤外运出省通道,将荫林公路大峡谷段改造为旅游专用公路,同时做好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黎城黄崖洞旅游公路XX段的前期规划工作。完善景区内水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建设,形成与旅游市场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质量和接待能力。
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的链条效应,加快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引进资金建设马安驼、仙居、南石窑旅游渡假村、避署山庄,加快南平头坞旅游服务区建设。提高餐饮、住宿接待能力。积极开发具有XX特色的黄花茶、紫团参、石雕、XX秧歌光盘等系列旅游商品。在旅游区建成旅游商品超市和风味小吃一条街,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产业联动,提升产业层次,带动X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形成统一协调、竞争有序、高效运作的旅游管理体制,提高旅游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善旅游软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加快发展服务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和紧邻长治市区的区位优势,繁荣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文化、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构筑新型服务体系,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鼓励发展财务法律、研发设计、资产评估、决策咨询、经纪代理等各类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演艺、印刷、民间工艺品等文化产业;优化房地产开发和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延伸发展房地产服务,保持房地产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高县城商业中心的发展水平,依托小城镇建设,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七、政策与措施
(一)加快做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重大项目。
一是每个重点产业选择和确定2-3户龙头企业,做好企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支持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对内强强联合,对外靠大联大,大力实施企业重组,使产业资源向行业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整合。二是千方百计新上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延长产业链。三是突出抓好六大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项目,每年按实际投入亿元以上或新增产出亿元以上的标准,确定重点项目,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有关专项计划,优先申报争取省、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产业发展集约化、簇群化。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招商方式、服务内容和考评手段,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把园区建成产业招商和发展的平台以及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载体。一是打造园区产业招商平台,进行园区产业招商,利用资源和市场优势包装、推介项目,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前来投资。通过产业招商和园区集聚,发展产业配套项目和深加工项目,拉伸产业链,使整个产业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利用。二是抓好园区规划,建好常平工业园区、城南农业园区和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区。通过完善园区基础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吸引重点产业中的核心骨干企业入园建厂,带动其他配套和相关企业进园发展,形成产业特色园区。三是整合园区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良性竞争、互动发展的园区经济发展态势。各园区要发挥优势,有所侧重,选准各自的重点项目,致力于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蔟群化发展。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
一是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参与全县产业发展。发挥民营企业敢冒风险、快速决策、机制灵活等特点,加强产业政策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结构层次,使其成为产业发展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力量。二是推进龙头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帮助和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水平,使其成为产业的示范样板和核心力量。三是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围绕核心企业实施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一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企业。
(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研发、设计水平以及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加速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促进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建立以龙头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和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采用行业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促进产业升级。四是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以企业为主体,把名牌战略与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企业扩大再生产投入,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实现多元化投资。主要是:一是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地资金前来投资,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充分发挥各银行信贷资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通过贴息引导机制和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重点产业的信贷投入。三是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营运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加快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六)实施人才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抓好企业经营者、管理及科技和营销人才、技术工人、工业管理干部四支人才队伍的建设,关键要造就一批善谋实干的优秀企业家。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有效的措施,建立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新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引入、选拔和使用机制,特别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广泛引智纳才,用机制、事业和感情留住人才。二是探索市场化的人才培育方式,创新培训机制,加大对企业各类人才的培训,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三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企业经营者继续给予重奖,鼓励和倡导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建立管理、科技、营销人员、高级技工贡献与报酬挂钩的分配体制。
(七)加大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篇6
努力做好红十字工作
--关于XX县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红十字人道公益组织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红十字事业在促进XX民生保障、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XX县红十字会结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县“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开展了积极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认识XX县红十字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任重道远,我县红十字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在发展问题上提到四个“更加注重”,其中两个与民生直接相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报最后还对去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表达了关注,这又与民生直接相关:“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安置受灾群众、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关部门、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这些精神充分表明党中央对民生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我党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发展与改革都是为了民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我县的“十二五”规划把民生问题作为今后五年的一个重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许多很有效的方法措施。
红十字会作为专业的社会人道救助团体,肩负着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助手的重要使命。红十字会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如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他们通过各级红十字组织的工作得到实惠。首先,红十字会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了解群众愿望、顺应群众要求、关心群众疾苦,并积极争取、善于谋划,顺势而为,才能使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真正成为 “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人道工程”。其次,红十字会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求,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实力和活力上下功夫,最终实现XX县红十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XX红十字事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XX县红十字会成立于XX年XX月XX日,自成立以来一直挂靠县卫生局。“十一五”期间,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经过积极努力,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理顺XX县红
十字会管理体制的批复》(X编字[XXXX]XX号)文件,同意XX县红十字会独立设置,不再挂靠县卫生局,由县政府直接联系,于XXX年XXX月正式理顺管理体制,独立开展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一直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努力开展救灾备灾、博爱进万家、卫生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及防艾宣传等公益活动,为灾民和特困群体提供救助服务。共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XX个,发展会员XX名,志愿者X名;开展汶川大地震、抗旱救灾、玉树地震等募捐活动X次,募集款物X余万元;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5次,发放物资X万余元,受益群众X人;协助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白血病的X户贫困儿童家庭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申请了医疗资助;组织红十字志愿志愿服务活动X次,受益人数达到X人次;组织初级卫生救护培训X期,受训人员X人。在我县面临百年不遇的大旱期间,接受上级紧急下拨及社会捐赠款物价值X万元,完成全部物资发放及项目监管,覆盖了全县X个乡镇X的X余个村委会中的X余个自然村,受益群众达X万余人。可以说,XX县红十字会作为县委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对XX的民生保障、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车祸、矿难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部分边远贫困山区人民仍被温饱问题困扰,一些困难群体迫切需要救济救助才能正常生产生活……我县红十字工作离现实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及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宣传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红十字会工作面相当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社会普遍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募捐救灾,其实还涉及到救济、救助等人道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人道主义精神、禁毒防艾、卫生救护等知识技能的传播,还包括“三救”、青少年健康服务、义务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组织工作以及日常的备灾工作。尽管每年县红十字会都作了很多宣传工作,仍有很多群众甚至是机关干部对红十字会缺乏了解。主要原因是缺乏工作经费,县红十字会每年的工作经费只有1-2万元,连正常运转都难于保证,宣传力度自然无法加大。
二是备灾、救灾、救助能力亟待加强。XX县红十字会虽然从机构上独立,但目前仍借用县卫生局的地点办公,无力建设自己的办公地点,更不具备应有的备灾救灾设施,平日大多只能靠上级拨付的物资开展部分工作。基础设施的薄弱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县红十字会工作的发展。
三是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按照要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应该进入卫生、学校、厂矿、社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但到目前为止,我县仅有红十字团体会员单位X个,有团体会员X名,且都集中在卫生系统,服务宗旨无法得到保障。
四是专职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素质有待提高。虽然有X个编制,但从X年至X年,在编的只有X人,其它X人都属临时借调。直到2010年底,经过公开选调配齐了3名工作人员。
但3个人是远远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的。尤其是在抗旱救灾期间,也曾从乡镇借调了两名工作人员参与进来,尽管大家充分发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连续5个月没有双休且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仍然有很多工作产生脱节。加之新进人员对红十字会工作了解不多,又缺少到上级学习提升的机会和经费,只能靠日常学习提升政治业务素质,往往事倍功半。因此,缺人、缺经费是制约XX县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克服困难、真抓实干,XX红十字工作的发展思路 尽管红十字事业任重道远、困难重重,但人道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XX县红十字会必须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十二五”发展思路,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切实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当好县委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工作助手,确保我县“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红十字精神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联系协调,开展中国红十字会法的普法宣传和执法监督检查。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展开红十字的宣传工作,积极协调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红十字工作的宣传,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红十字会的无形资产和社会资源,寻求社会各界的合作,组织策划有影响的大型主题公益活动,增强红十字精神的感染力,扩大宣传效果,以进一步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提升社会公众对红十字事业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是持续抓好红十字会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除了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增编增人外,要切实加强现有专职工作人员的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技能,努力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救灾备灾工作的开展。
三是切实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工作经费,认真组织开展会员活动,增强红十字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加强红十字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有号召和社会影响力、受群众欢迎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红十字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工作;节省开支,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及有关规定,尽快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是广开筹资募捐渠道,继续增强救助实力。依法加大募捐筹资力度,克服困难,广开渠道,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坚持以社会募捐筹资为主,争取政府配套为辅,结合实际,针对群众需求的热点、政府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造福更多的弱势人群。
五是深入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四统一”的要求,确保培训质量,继续深入推进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力争2011年培训红十字救护员3000名以上,救护及防病知识宣传普及3500人次,“十二五”期间卫生救护培训1.5万人以上,救护及避灾知识宣传普及30000人以
上。
六是继续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组织工作。大力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社会意义,积极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积极参与“禁毒防艾”工作。
总之,XX县红十字事业困难重重,但形势严峻,为实现我县“十二五”规划目标,XX县红十字会必须克服困难、多方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才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做县委、县政府人道领域的有力助手。
【上半年xx县第三产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县团委少工委XX年上半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07-02
税务干部20xx年上半年述职述廉报告08-11
医院xx上半年工作总结11-28
在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汇报01-08
社区XX上半年消防工作情况汇报12-21
县编制办上半年工作总结06-04
县外贸外经上半年工作总结06-08
县水利局上半年工作汇报06-28
镇XX年上半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10-22
上半年xx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总结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