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2024-10-28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共6篇)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篇1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2009年全区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完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

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各单位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班子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细则,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健全完善纪检监察领导和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任务。

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1.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干部教育,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权力观,提升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示范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将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卫生行政机关、进医疗卫生机构,进医学课堂。

2.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要认真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等行为。二是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到国(境)外定居等规定和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禁发生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行为。三是治理违规组织集资合作建房,纠正领导干部违规多占住房、超标准建房等问题。四是严禁领导干部利用和操纵招商引资项目、资金重组为个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五是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严格纪律,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局纪检组要充实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进一步规范管理。

三、围绕卫生工作中心,强化效能监察

1.加强机关效能监督。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通过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切实解决工作作风不深入、不细致、不扎实的问题,提高卫生部门的公信力。

2.加强卫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行政审批“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以及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对卫生行政审批和卫生执法的监管,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查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权力运行监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实施办法,制定区卫生局责任分工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执法等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防止权力滥用。各级班子都要认真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全面落实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医务公开制度。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受理、评审、许可等各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是加强对国家项目投资使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的监督。严格各种卫生资金尤其是疾病控制、社区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国家用于卫生建设项目投入资金的使用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卫生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卫生改革顺利进行。

三是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活动,按市里统一要求,以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重点,对卫生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资金管理、干部人事和项目招投标以及医疗机构的药品设备采购、基建、财务和后勤管理等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风险防范工作,做到源头治理。

四、坚持纠建并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1.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服务和收费的检查监督。各级医疗机构要健全收费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国家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政策,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等违规行为,严格实行费用清单和费用查询制。

要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技术操作规程、服务行为规范,坚持实行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制定和完善临床路径制度,促进处方点评和公示制度化、规范化,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年内要与物价等部门配合对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

2.全面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监督。对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措施,要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抓好监督检查,各医疗机构要加大考核、监督、测评、评议等工作力度,切实把考评落到实处,通过抓人员管理和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弘扬正气。

3.继续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要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行风热线等监督作用,通过暗访、跟踪调查反馈等各种方式征求意见,解决存在的问题。

4.继续开展“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评选活动。要通过活动的开展,强化对职工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在全系统形成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行业氛围。

5.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抓好治贿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开展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标药品使用率必须达80%以上,落实好《处方管理办法》、“不良行为记录”、“企业黑名单”等各项制度,实行阳光采购,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群众举报,及时发现案件线索,严肃认真查处存在的问题。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篇2

关于印发《卫生局党委2011年纪检监察暨纠风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卫生局党委2011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策勒县卫生局委员会

2011年2月3日

卫生局党委2011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2011年卫生局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纪委五次全会、县纪委和自治区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精神,以健全和完善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深入推进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加强对贯彻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地区卫生局、县卫生局党委重要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贯彻落实地区、县委政府关于卫生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即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卫生局纪检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党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影响贯彻自治区、地区、县委政府决策部署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严肃处理违背科学发展观、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今年,要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检查:(1)加强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加强对各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规范管理,加快项目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率;(3)加强对各种卫生资金尤其是疾病防控、社区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防止发生问题;(4)加强对基建等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做好内部审计,降低成本,防止腐败;(5)完善卫生系统政府采购、医疗设备采购的监督检查,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问题的发生;(6)督促有关部门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

二、坚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充分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式,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弘扬新风正气;深化警示教育,发挥反面典型的警醒和震撼作用。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禁止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2)深入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等问题;(3)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药品集中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市场交易活动。

三、继续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促进行风建设,维护各族人民的健康权益。

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一)大力推行药械集中采购办法,规范药械集中采购行为。全面推行以以自治区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减少流通环节,在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患者群众费用负担。加强对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药品的监督管理,督促其严格执行采购合同;严肃纪律,加强监管,确保集中采购“阳光操作”。对违规的医疗机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医院领导的责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根据县委关于开展第十二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部署,结合卫生系统实际,在今年卫生系统开展 “三好一满意” 活动,促进行风建设。将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将医德医风状况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

和激励作用。

严格收费管理,坚决制止医疗乱收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等违规行为。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收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对医疗卫生单位存在严重乱收费问题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服务流程,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工作。规范高值耗材、贵重药品和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工作。加强对院务公开工作的督导,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和发布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按照院务公开目录的要求,建立公开制度,完善公开措施,改进公开方式方法,重点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等信息的公开,保证公开事项的真实、及时、有效,方便服务群众,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行业监管。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医务人员执业注册制度;规范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不得同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坚决取缔科室出租、承包、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大力加强勤政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格规范公务消费、用车、接待等行为。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选拔使用干部讲党性、重品行、看表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开展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促进行业作风根本好转。

四、立足长效机制建设,将制度落实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紧密结合卫生行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卫生系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2011—2012年工作规划》,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建立完

善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执行流程,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和查办案件工作的同时,将长效机制建设和制度落实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贯彻中央和卫生部有关长效机制文件的具体办法。抓紧抓好《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行为记录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的落实工作。要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资金管理、干部人事和项目招投标,以及医疗机构的药品设备采购、基建、财务和后勤管理等重点部门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和落实权力分解、监督制约、人员轮岗交流等制度和措施。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规定,健全并严格落实《卫生局党委议事规则》。加强对“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健岗位的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加强对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规范卫生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落实卫生领域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采购招投标制度规定。加强对干部人事工作的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各类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六、坚定不移地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分子。

重点查办在医药购销过程中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件和严

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风案件,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拓展案件线索渠道。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手段,加大组织处理工作力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对案件暴露出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深化警示教育,对查办的典型案件向全系统发出通报,发挥警醒作用,使干部不犯或者少犯错误。

七、严格责任制,保证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甚至不抓不管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各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各负其责,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监督检查、一起考核落实。

八、做好信息和外宣工作,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篇3

2008年,**民政工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民政局的倾情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及区委三届五次会议精神,着力服务“500亿**”,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全面并出色的完成了2008年民

政工作任务。

一、2008年民政工作成效显著

(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

1.救灾救济工作成绩凸显

2008年我区自然灾害频繁。1月中旬,我区中高山区普降30年一遇的低温雪灾和5.12地震造成39户112间房屋倒塌,损坏房屋2102间。“5·12”汶川地震波及我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26.6万元。全区紧急转移安置城乡人口1689人。全年下拨救灾资金1210万元,帮助灾民做好恢复重建工作。1月底下拨春荒救济款240万元,共有14963户53866人受益,确保了灾民困难群众安全度荒。目前,全区因雪灾造成倒房的灾民已完成了恢复重建任务。受地震倒房截止11月底,全区分户散建(1669户)开工建设率100%,房屋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99.5%,入住率达到90%。5个灾民集中建房点(64户),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能够确保灾民在春节前搬进新居过年。

建立和完善了村级信息员队伍;在全区推行救灾资金“直补到户”制度。

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向灾区捐赠活动。共收到现金捐款844.39万元,物资价值583.39 万元,已按市政府要求进行安排。

2.城乡低保管理规范

全年有41920户93925人享受城市低保,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36亿元。19595户41696人享受农村低保救助2569万元。及时取消1486人的的城市低保资格;加大低保监督力度,全年城市低保对象退出7570人。7月,城市低保实行全区统一银行代发。按照新的城乡低保标准对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复核,提高了补差标准。

3.落实五保供养政策

今年,五保供养标准从1400元/年.人提高到1700元/年.人,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1283.64万元。争取到民政部“霞光计划”项目资金20万元,扩建天城敬老院,同时对5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

4.医疗救助扎实开展

争取到市级医疗救助资金482万元,进一步简化救助程序,共救助19242人444.62万元。

5.救助管理规范有序

今年以来,共上街主动劝导救助9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98人次。对“5.12” 地震途径**的灾区灾民86人次进行了救助;圆满地完成了地震灾区来万治愈20名伤病员以及31名陪伴人员返籍护送工作。截止今年10月底,共接待求助人员2135人次,对符合条件的2078人次给予了救助。救助站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6.开展孤残儿童救治行动

开展了孤残儿童全面调查工作,建立了688名孤残儿童信息数据库。开展“爱心2008-走进重庆”医疗救助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活动,22名贫困病残儿童接受救助;组织实施了“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我区符合条件的唇腭裂儿童得到有效救治。

(二)基层民主建设和社区建设强劲有力

1.精心指导,圆满完成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

2008年1~4月,妥善处理了第七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遗留问题,加强对选举出现的“难点村”和“重点村”的矛盾化解工作。4月底,我区448个村、184个社区居委会圆满完成了第七届换届选举任务。

2.多措施并举,推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区委、区政府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了对镇乡、街道工作的目标管理,严格进行考核。狠抓村级组织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提出了村务公开工作必须做到内容、形式、程序、时间、标准、管理“六规范”的要求,民主决策实行“六步工作法”。对村务公开的栏目设置、内容分类作出了明确要求。在条件较好的30个村开展市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8月,天城镇被民政部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白羊镇惠民村等25个村达到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截止2008年10月底,全区完成新建改建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77个。全区约四分之一的村实现了村级服务中心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具备了办公会议、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医疗卫生、农资商贸“五大功能”,达到了教育、服务“两大”体系的要求、实现村级组织办公、村民服务和村民活动为一体的目标。

3.城

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1月,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决定》(**委发[2008] 4号)及9个配套文件。区委、区政府将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纳入了综合目标管理。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争取到市民政局1个社区服务中心、16个社区服务站项目。目前,1个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建

设之中,14个社区服务站完成了新(改)建,2个社区服务站年底前能竣工投入使用。完成民政部“一拖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划拨200万元补助资金。21个示范社区中,牌楼街道万安等11个社区基本达到了示范社区标准,其余10个社区正在创建之中。在11个街道的84个城市社区广泛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社区“清风伴我行”活动,并进行了文艺汇演。为社区干部办理养老保险给予了一定补贴,建立了社区干部误工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全区586名社区干部参加了重庆市统一组织的职业水平认证的培训和考试,87名获社区管理员职业水平认证;288名获社区管理师职业水平认证。选派84名区级机关干部到社区挂职帮扶城市社区工作。

(三)服务国防建设深入人心

1.双拥工作扎实推进

组织发动双拥成员单位、镇乡、街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双拥国防宣传教育活动。**革命烈士陵园接待青少年、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2万余人次。行业拥军、两新组织拥军、智力拥军、节日慰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实效化。元旦、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等51个双拥成员单位慰问部队,送慰问金26万元、慰问品200余件。区委、区政府切实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8件,投入经费40万元。

2.优抚政策落实

按照每人1600元的标准发放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全部落实。按时按标准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经费3835万元。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医疗补助金99万元;1-6级残疾军人以外的重点优抚对象全部落实了每人每年300元的医疗补助金;开展了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拨付资金173万元;补助28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42万元;为19名重点优抚对象补助住房资金35万元。

3.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全区共接收城乡退役士兵642 人,2008年我区已安置城镇退役士兵241人。按时足额兑现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400多万元。全区共拿出15个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退役士兵考录工作,97入参加考试,择优录取15人。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工作。

(四)社会事务管理彰显服务本色

1.民间组织监管成效显著

依照区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府办发〔2008〕7号)和我局出台的《关于建立民间组织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备案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民间组织财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区社会团体会费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区民间组织开展重大活动事项必须事前报告备案,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审计单位的审计,如实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活动情况。依法登记备案民间组织67个。撤消1个,注销22个。登记、注销、撤销合格率达到100%。截至2008年11月底,我区民间组织累计已发展到512个。

2.依法做好婚姻、收养登记工作

建立了婚姻登记从业人员报批备案的工作机制;1~10月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0124对、离婚登记 2638对。建立收养登记数据库,实现了收养登记档案信息数据化;1~10月,全区共计办理收养登记 20人,收养合格率100%。

3.行政区划地名工作再创佳绩

申办撤销地宝乡设立地宝土家族乡(渝府〔2008〕109号)。开展了“鄂渝线**利川段”、“**石柱线” 和“**梁平线”等3条边界线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与毗邻各区县市民政局共同制定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毗邻区县(市)和乡镇,共同签订了睦邻友好公约,分别设置安装了睦邻友好公约碑。联检65公里“**石柱”县级边界线,埋设2颗界桩。完成了李河、后山等13个乡镇集镇道路地名标志设置任务,审批命(更)名了8 条地名。

4.社会事务管理有新成效

(1)殡葬管理卓有成效。全区实行火化的镇乡(街道)35个,火化率58.2%,火化区的火化率达到100%,截止10月底,火化遗体5815具,比去年同期增加213具。会同国土、林业、监察、公安等部门,开展了非法墓地、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的清理整治工作。截止2008年10月底,共清理活人墓10座、超标准墓12座、乱埋乱葬坟墓177座,经教育主动迁入合法公墓的丧属25家,现场查封9家生产经营点,收缴建墓工具60件。首个法定清明节,我局被市民政局表彰为一等奖,民政部通报表扬我区优秀观察员。

(2)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区有城镇社会福利机构23个,床位数2928张,比2007年增加床位235张,增长比例为9.4℅,收养老人1635 人,比2007年增加460人,增长31.2℅。启动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太白街道红光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成功地开展了上海、天津、福建、黑龙江、厦门、南京、宁波的对口支援回访汇报工作;成功地接待了民政部、天津市民政局、重庆市民政局的视察、指导工作;到位对口支援资金350万元。区上海浦东福利院、天援医疗康复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完工;完成**儿童福利院建设规划选址工作,启动区流浪儿童救助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建成**殡仪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社会福利院等6家被评选为重庆市“二星级”社会福利机构,**第二社会福利院达到重庆市“三星级”社会福利机构评定标准。

截止10月底,全区社会福利生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429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3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500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75万元),实现税收153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0万元),减免税86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1万元),安置职工1711人(其中残疾职工842人,占企业职工的49%)。

5.扩展福利彩票发行规模

截止10月底,全区福利彩票发行2902万元,超额完成了市里同期下达的2794万元的任务。福利彩票发行终端投注站由去年的92个发展至105个。资助23名贫困大学新生6.9万元。

(五)民政信访维稳工作成效突显

我局共接待来信来访1570件次,其中来访1108人次、来信462件次,社会救助1245人次,收养弃婴8人;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47件,办理各级领导信访批示件46件次。妥善解决处理了原龙宝、五桥、天城复员人员安置遗留问题9件,维护了奥运火炬传递、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支洽会期间的社会稳定。

(六)党建、廉政、信息、社区治安、环保、离退休管理等工作有序推进

制定了**区民政系统“创新服务,促进发展”主题活动方案,召开了动员会,组织了“民政如何创新”大讨论会。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完善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完成市局及区委办、政府办信息任务、编发《**民政》简报50期,全年在各种报刊杂志等媒体上稿600余篇条,《**民政网》编发稿件720余篇,创办《重庆**民政》双月内刊,参与四期“党风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上线工作;全面深化了局系统政风行风评议,有效地宣传了**民政工作,提升了整体形象。深入推进了“倡廉活动月”活动。认真落实民政离退休干部的“两个”待遇。按时高质完成《改革开放30年民政事业辉煌成就》和《重庆民政志**篇》编纂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保等再上新台阶。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市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滞后,应急救助设施需完善;

二是地方财力有限,经费投入不足;

三是基层民政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四是低保就业联动机制落实不够。

三、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全区民政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区委三届五次会议精神为指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为建设“500亿**” 服好务。

(一)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强化社会救助功能

1.加大自然灾害预防、减灾、救灾的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区自然灾害救济工作暂行规定》,完善《**区自然灾害应急救灾预案》。健全基层应急救灾工作机制体系。及时有效地做好新灾应急救助工作。

2.进一步抓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敬老院工作

促进低保与就业的联动,促进低保对象就业再就业和主动退保。全面推行低保听证制度,加强低保动态管理,推行“233”低保工作法,做到细、实、准。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化管理,突出救助实效。努力改善敬老院条件,争取更多农村敬老院改、扩建项目,提高集中供养率和供养质量。

(二)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实现40个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化,指导30个村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并达到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的建设标准。狠抓城市社区建设,兑现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完成新建(改建)2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1个示范社区的建设任务,40%的街道创建成为市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30%以上的城市社区创建成为市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将我区创建成为全市首批市级和谐社区示范区。继续开展1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2~3个村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三)围绕提升服务国防能力,大力强化服务国防保障

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圆满完成2008年退役士兵的安置任务,加大退役士兵培训与再就业力度,认真兑现落实优抚政策,完善制度,并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

(四)提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1.完善民间组织监管体系

完善社会团体检查内容,积极推进民间组织评估工作;指导业务主管单位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大对收费行为执法检查力度;落实民间组织政社分离政策,促进民间组织依法独立开展活动。

2.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机构改革工作

实现全区婚姻登记机构整体布点的合理化、服务的规范化。为2010年全区实现婚姻登记网上办理创造条件。

3.积极开展以创平安边界为主题的区划地名工作

完成“**忠县线”边界联检任务;启动“**忠县线”、“**云阳线”2条平安边界创建任务。依法命(更)名地名,规范管理城乡地名标志,提高地名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社会化。

4.深化殡葬改革

将规范治丧秩序和清理乱埋乱葬纳入街道城市管理和殡葬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制”;实行殡葬管理行政执法委托,加强殡葬管理行政执法培训。规范城区治丧秩序,区殡仪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火化区扩面、规划全区公益性公墓。

5.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在主城区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社会机构;建立**区社会福利机构促进会,加强福利机构的行业自律;继续开展老年福利机构达标上星级和“十佳优秀院长”评选活动。

6.进一步加大争取对口支援力度

组织对口支援汇报工作组,赴上海、天津、福建、南京、宁波等省市汇报对口支援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争取明后年进一步支持**民政福利事业发展。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政工作队伍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篇4

2009年,是我县红十字会机构正式独立设置的第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关心下,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章程》和《云南省红十字条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工作计划,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己任,认真履行红十字会各项职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卫生救护培训为载体,以基层红会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为基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人道事务工作方面的助手作用,全面推进我县红十字事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勤学理论,勤于实践,夯实基础。

按照县委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组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与县卫生局支部一道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重要文献和相关文件,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撰写读书笔记2篇。结合实际认真查找红十字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会领导带头深入灾后重建点检查援建情况,在全县首次开展红十字会初级卫生救护培训。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思想统一、认识提高、本领增强,为推进全县红十字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市红十字的指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在红河州召开的云南省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全县15乡镇成立了基层红会组织,由1名领导联系红十字会工作,专兼职人员1-2人;发展县级团体会员单位18家。全面落实昭通市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及今年中国红十字会第九会员代表大会精神,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红十字会法》及相关业务知识,有效提高了依法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

(二)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为红十字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永善县红十字会成立于1992年,机构设在卫生局,人员由卫生局人员兼职。去年“5.12”地震以来,县委政府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对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研究,独立设置了永善县红十字会,属正科级社团组织,人员编制数5名。今年1月,县委任命县人民政府田县长为红十字会会长,陈副县长为县红十字会第一副会长,卢艺兰为常务副会长,配备3名工作人员。6月,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通知》(永政通„2009‟41号)文件,明确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保障红十字工作的有序开展。

2009年初,县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一次性解决了开办费10万元,并将红十字会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年累计投入红十字会经费达19.4万元,有效解决了基本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确保了红十字会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二、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红十字会知名度。

为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知晓,提升红十字会在社会公众的知晓率和影响力,让更多的群众和爱心人士进一步了解红十字会、支持红十字会以及广泛动员人道力量参与红十字工作,做到面向社会宣传争取支持,面向群众宣传争取参与,重视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效应,引导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奉献爱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以宣传人道主义为重点,在“5〃8”世界红十字日、无偿献血日等开展宣传活动,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今年永善县电视台播放红十字新闻8条,其中播放倡仪书3条,送昭通电视台播放1条;上报市红十字工作信息38篇,其中被县政府信息公开网采用4条;发放红十字心理救援手册、无偿献血资料、艾滋病防治手册等宣传资料4000余份。同时,还向县政府网管中心申请开通了红十字会的信息公开网,在网上公布公十字会的法律法规、红十字运动基本常知、工作动态等,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红十字会。

(二)深入开展卫生救护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技能。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以红十字的“救死扶伤”为宗旨,制定了培训计划、方案,6月以永红字„2009‟5号文件印发了《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方式、收费标准等;7月县红十字会与交通局联合以永红字„2009‟6号文件下发在全县机动驾驶员、客运乘务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自愿接受培训人员等首先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的通知。

从强化师资培训入手,从县医院、中医院、民营医院和红会内部选派5名懂医疗、乐于奉献的教师到昭通接受省会举办的救护技能培训。以重点行业为基础,逐步扩大培训范围,加强与公安、交通、安监、旅游、人力资源办等部门协调配合,从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始,逐步扩大红十字会初级卫生救护培训范围。到11月30日止,与驾校联合开展机动车驾驶员初级卫生救护培训3期,培训人员181人;与人力资源办公室联合,深入墨翰乡开展电力行业及农民工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554人;累计培训人数达735人。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增强了应急避险的意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

(三)积极开展备灾救灾工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尽最大力量关爱弱势群体。

为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赈灾救助工作,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永善县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预案》,实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一旦有灾情发生,红十字会能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第一时间开展救助。

县红十字会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且形式多样的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济困活动,积极做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为主题的扶贫济困活动,使最易受损害群体感受到红十字会的关爱,2009年春节前,向困难群众发放棉衣4000件、棉被4000床。

积极开展募捐工作,多方筹集救灾资金。在县城设立4个募捐箱,全年募集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善款1000余元。同时,县红十字会与县总工会、妇联、工商联、团委等单位联合发出倡仪3次,为3名贫困患病儿童募集善款27000余元,其中:为溪洛渡镇白血病患儿杨孙涛募集善款5800余元、为大兴镇董倩募集治疗费用2万余元、为溪洛渡镇黄顺桃募集医药费1000余元。

对上级捐助的物资实行分批次登记,实物与帐务分开管理,及时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红会救灾物资及时性和安全性,对所发放表册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全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捐赠棉衣4000件、棉被4000床,市红十字会捐赠茂林、水竹卫生院各B超1台,捐赠资金总额达55万元。

(四)加强援建项目争取和管理,切实改善易受群体境况。

在抓好2008年省红十字会援建项目资料收集、整理接受审计等工作的同时,按照上级红十字会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改善易受损害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规划了教育、卫生、民房、人畜饮水、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等48个项目,规划援建资金4520.51万元,为争取各级红十会援建项目的投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通过县委、政府领导和市红十字会的努力争取,截至11月底,已经下达援建计划项目36个,援建资金1260万元,其中卫生675万元(溪洛渡卫生院55万元、莲峰中心卫生院65万元、黄华中心卫生院80万元、大兴中心卫生院60万元、墨翰卫生院20万元、桧溪中心卫生院80万元、细沙卫生院50万元、团结卫生院50万元、务基卫生院30万元、茂林卫生院70万元、23个村卫生室115万元)、教育345万元(黄华金寨沙坝小学150万元、莲峰后山小学115万元、务基捏池小学80万元)、细沙大同村民房建设240万元。

已上报项目建议书待审批的项目5个,援建资金1010万元,其中:中国红十字总会援建910万元(务基回龙小学180万元、黄华沙坝小学综合楼150万元、民族小学400万元、莲峰六井小学180万元)、江苏红会100万元(大兴中心卫生院)。

为切实加强红十字会援建项目的管理,我县成立了永善县红十字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组,由县红十字会会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援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县红十会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按照援建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县红十字会主要负责项目的督促,具体实施由主管单位负责,由项目承建单位按时向红十字会报进度。

已经下达援建计划的项目,除学校和本卫生所项目未动工建设外,其余项目全部动工,其中完成主体及装修工程等待验收的有溪洛渡卫生院和墨翰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的有莲峰卫生院、码口卫生院、桧溪中心卫生院、细沙卫生院、茂林卫生院,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有黄华卫生院、大兴中心卫生院、团结卫生院、务基卫生院和细沙民房建设。

已上报待审批的项目,受援单位及主管局作了充分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援建项目一旦确定,方能及时开工。

(五)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积极参与县献血办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今年3月、9月,县红十字会两次派出工作人员4名与市中心血站、县献血办一道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意义。悬挂标语5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通过宣传,群众提高对献血知识的认识,共有581人自愿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量达15万余ml。参与县艾防办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培训等8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六)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工作。

高度重视对外交往工作,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国红十字总会、省红十字会和市红十字会举办的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采取轮流外出培训学习,全年参加国家红十字总会、省、市红十字会培训12人次,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我会人员业务技能。

4月,选派了7名学生参加云南省红十字会与大韩航空公司举办的共同组织的地震灾害影响的儿童赴韩国济州岛与当地学生开展交流,并体验利用飞行模拟器进行的飞行机驾驶乐趣的公益活动,让参加儿童知晓红十字会基本知识,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红十会精神,以更加乐观和自信的精神面貌迎接美好的明天。

6月,选派6名乡村医生参加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云南地震灾区第三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参训人员通过2周的培训,使他们学到实用知识,增长见识和技能,并对红十字会运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红十字会机构由于刚起步,再加之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面大,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又是处于地震多发地带,每年冰凌雪灾、泥石流、洪涝、干旱等均在全县不同乡镇、村发生,人民群众的易受损害程度十分明显,红十字会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红十字会机构刚独立,社会各届对红十字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低,基层红会组织、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和红十字会自愿者发展速度慢,宣传工作亟待加强;二是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的范围较窄,与部门协调还有待加强;三是备灾救灾能力较弱,募集各类捐赠款物的渠道较单一,对在自然灾突发事件中救助经验十分欠缺;四是援建项目的管理督导力度由于受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影响,深入项目督导检查次数较少,今年实施的乡镇卫生院援建项目资金与国债、扩大内需等资金整合使用,各块所要求的软件资料不完全相同,项目资料修改和完善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款的划拨,教育项目由于设计和招投标时间延迟等诸多因素,部分工程进度迟缓。

四、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县红十字会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市红十字会的具体工作安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红十字会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国红十字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依法兴会,立足县情、把握机遇,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认真开展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我县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永善作出积极贡献。2010工作要点为:

一是切实抓好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宣传和红十字会人道法的传播,在“5.8”宣传周、无偿献血日等,充分利用报纸、网站、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红十字精神,达到以宣传促基层组织的建立,以宣传促筹资,以宣传提高红十字会的公信度和影响力。

二是积极开展备灾救灾工作。以上级红十字会援建项目的实施为抓手,以卫生救护培训为载体,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善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红十字会救助实力;建立健全救灾制度,积极做好救灾、备灾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依法履职,全力抓好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根据云南省红十字会通知,全省机动车驾驶员等高危行业卫生救护知识培训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有计划有步骤地配齐教具,配强师资力量,在做好机动车驾驶员救护培训的基础上,扩大卫生救护知识培训范围,争取在消防、公安、建筑、矿厂、学校等行业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人们在突发事故中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急救技能。

四是加强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发展团体会员单位、个人会员和自愿者,开展一至二期志愿者和会员培训,并定期组织开展红十字活动。

五是召开永善县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定期召开理事会议。

六是加大防艾、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配合政府、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发挥红十字会特殊作用,动员全民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输血献血社会氛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和登记工作。

七是抓好援建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援建项目资金安全。按照《项目建议书》和《援建协议》规定,不定期深入援建点检查督导,确保按图施工,定期向上级报送进度情况,及时划拨援建资金。对完工项目的档案资料及图片及时收集整理,并按时上报。

八是广泛交流,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合作。积极参加上级红十字会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与各县红十字会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工作联系与信息交流渠道,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工作经验,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共同发展。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篇5

工作要点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和关心下,水富县防震减灾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减少危害,保障民生”的原则,遵行“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切实加强“两个能力”建设,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我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思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契机,认真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根据震情,结合县情,找准位置,吸取汶川巨震防震抗震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升地震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加大震害防御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3月县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召开以来,水富县防震减灾局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及要求,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有序的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按规定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找准了问题、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考核组的考评得分94分,等级为优秀。

(二)真抓实干,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防震减灾法》,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健全完善监测管理工作责任机制,面对当前震情形势,结合水富实际,在分析当前震情形势的基础上, 提高认识,加强预防,强化措施,切实做好震情跟踪工作及监测预报工作。本着“内紧外松”的原则,加强震情值班,严防死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定点定时进行地下流体水温、水位、形变、强震、微震及辅助测项气压、降雨、气温等项目的监测,保证仪器正常运转,数据准确可靠,每天按时把监测结果数传给市局,如有异常及时向市局汇报。保证了观测数据的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记录到7334个事件,其中:爆破2240次,干扰4986次,地震108次,向上级业务部门上报地震三要素40次。特别是今年3至4月份向家坝电站右岸重件码头工程爆破作业,87户住户房屋受损,积极同安监等部门开展逐户了解、做思想工作,为县委政府提供科学依据,居民及时得到50544元赔付。

(三)依法推进地震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稳步推进。一年来,县防震减灾局行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转变观念,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审批程序,窗口行政审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明确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2009年县防震减灾局行政执法人员行使工作职责,严把抗震设防关,依法行政,加强抗震设防管理。依据《防震减灾法》和《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对我县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工程,严格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抗震设防等级,并按规定进行抗震设防。共对46个建设工程、56572.97㎡建筑面积、总造价达102011.98万元的建设项目进行了严格的抗震设防评价审批,促进了全县建设工程抗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加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力度。随着水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工程、重点工程迅速增多,加强对重大工程、重点工程及生命线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赋予地震工作者一项重要职责。水富局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不断加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力度。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了项目的抗震设防标准,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水富煤代气技改工程、云南省昭通分公司高滩加油站、金沙明珠购物中心、枫叶购物中心(二期)、紫荆豪园吉祥购物中心和电力大楼6个建设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水富县医院、家声医院2个正在进行安评工作。为水富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提供了地震安全保障。

3、开展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普查。9月以来,认真参加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工作,共排查鉴定203栋,208554平方米,其中安全125919平方米,一般安全隐患26977平方米,中度安全隐患3398平方米,重大安全隐患52260平方米。

4、参与重点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参加了水富县第五中学、方兴小学、博爱小学、水东小学、马脑小学、两碗中心小学、高滩青岛路挡墙等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会。

5、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形势给地震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提高地震科技队伍自身能力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必备条件。今年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开阔了执法人员的执法视野,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四)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工作始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广域性和成灾性特点,要减轻地震灾害主要是取决于“防、救”能力的提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和省政府“十项重大措施”,把防震减灾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积极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和9月的“科普日”等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以电视媒体、布标、材料分发等形式,深入城镇、乡村、机关、学校等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发放《防震避震知识》8000册、《防震减灾法》960册、《地震知识100问》3700册、《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20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000册、布标10条、展板10块宣传6次、接受群众咨询100人次,到云天化幼儿园讲课,县一中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利用水富电视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使全县人民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五)地震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 1、2009年4月27日,县政府又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地震能力建设工作。一是县政府配套地震业务用房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资金30万元。二是统筹安排防震减灾工作经费10万元。三是县地震局于8月初购置配置卫星电话1部,确保应急之需。四是县地震局物色1名专业人员,并于8月份调入,解决了单位缺编问题。五是防震减灾救援队建设与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相结合,组建一支60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训练、综合使用。六是在春晖广场旁文体局一楼舞蹈室设立水富县应急临时指挥中心,并开通网络专线,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灾情,确保应急统一指挥。2、3月初水富县防震减灾局草拟的《水富县地震应急预案》上报县政府后,经征求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意见后,县政府于5月1日下发全县并遵照执行。3、4月水富县防震减灾局草拟的《水富县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方案》上报县政府,县政府于5月14日下发全县并遵照执行。

(六)加强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以党支部“五好建设”为基础,狠抓落实,党员的“双带”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层层建立党建目标管理制度,使党建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要求全体干部党员用改革的、发展的观点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辟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年初局党支部召开专题研究部署安排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首先,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保障工作廉洁的重要手段。其次,每个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明确各自的职责,以全面贯彻落实水富县防震减灾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做到党风廉政工作与防震减灾工作的“一岗双责”。再次,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以行动与自律为重点,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积极配合县审计局完成对水富县防震减灾局2007年—2008年定点审计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捐款800元,损衣物33件,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献上了一片爱心,为构建和谐部机关、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认真抓好扶贫工作。今年局领导多次带领有关人员到楼坝村进行调查研究,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全年全局干部职工结对扶贫4户,先后送去了化肥、粮油、大米等帮扶物资,同时为村委会解决办公经费2仟元。全局30人次、深入扶贫点工作10余天,筹措资金和物资折价款共4仟元,帮助挂钩扶贫点楼坝村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群众基本生活困难,使扶贫挂钩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八)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为全面贯彻实施好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的“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结合水富局实际,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得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健全政务信息查询和报送网站;建立了听证、公示、通报、查询事务“月报”公示制度 ;精心组织、求真务实开通了“96128”政务信息电话查询专线。多措并举,认真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确保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推行组织有力、实施得当、执行坚决、落实到位。开展重要工作通报3次,全年无投诉电话。

(九)获奖情况

2009年获国家、省和市级表彰:1月9日,被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表彰为2008年度防震减灾综合评比一等奖;2月25日,被云南省地震局表彰为2008年度全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三等奖;5月,被中国地震局表彰为2008年度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需进一步加强培训。二是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建设单位自动配合抗震设防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工作经费紧张,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2010年工作思想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全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防震减灾2010年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全国防震减灾会议和全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着力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加强三大体系建设,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务求实效,扎实推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抓好震情跟踪和震情形势研判。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震情跟踪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做好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工作。要密切关注全国、全省震情趋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捕捉、处理、上报各类地震异常信息。严格执行震情会商制度,加强水富震情研判。认真做好重要时段和节假日期间的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抓好现有观测设施的管理、维护、运行工作,加强前兆观测和震情监视,密切跟踪县境内和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按时向上级提供地震观测数据,努力提高对观测数据、资料的分析水平和质量,为地震趋势判断和预测提供基础服务。对滇2-13井进扫井处理。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加大财政投入,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积极推进以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为主要内容的“三网一员”建设。进一步健全灾情收集网络,及时更新应急通信基础数据,保障联系畅通,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地震知识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本行政区内灾情信息共享制度,确保灾情真实一致。对全县34名宏观联络员培训。

2、切实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坚持防震减灾工作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抓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抓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履行好法律赋予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震灾预防管理,努力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法律意识和主动减灾、科学防灾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素质、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3、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不断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强化全民的危机意识,采取集中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和科普教育相结合,在全县大力宣传地震应急的方针政策,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处置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指导党政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熟悉地震紧急应对程序,提高应对地震的敏感性和组织能力、行动能力。

区卫生局2009年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 篇6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兴医和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使我市卫生事业始终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监督执法先进集体、郑州市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等200余个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称号。

一、“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一)卫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在以往投入资金8000万元用于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使我市的113个乡镇卫生院、12个县(市)、区防疫站、妇幼保健院(所)达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人员、设备、房屋配套)的基础上,自2003年起,市政府每年又投入100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一台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B超仪等设备,在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建成100个规范化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提高了农村的医疗急救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使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2005年又投入1000万元用于全市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目前7所示范乡镇卫生院已有3所完成主体建设,其余4所将在12月底前完成主体建设。

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作为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巩义市,2004年有56.8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7.5%,截止目前,参合农民就诊310.9万余人次,共补助资金3205.5万元。2005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财政又投入500万元用于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该市试点工作自8月1日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参合农民45.6万人,参合率达86.4%。截止11月底,全市共补助25912人次,补助金额达160万元,为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同。

三是实施“十百千工程”,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改善农民就医条件。2003年在全市实施的“十百千工程”,即在我市农村推广10项适宜技术,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为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为村卫生所免费培养1000名 1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作为200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大楼建设已全面完工。六县市和上街区分中心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行,届时,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水平将极大提高。

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我市经过多年努力,已基本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疫情网络和疾病控制体系。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不断加大艾滋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力度,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等各项政策,建立了有效的防治工作体系。据统计,我市传染病发病率由80年代的567.07/10万下降到目前的171.47/10万;传染病漏报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我市已实现连续50余年无鼠疫,20余年无白喉,12年无脊髓灰质炎报告。特别是2003年我市的非典防治工作坚持科学防治,群防群控的原则,在全社会构筑起了抵御非典的铜墙铁壁,实现了没有发生一例临床诊断SARS病人,没有一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双零”目标,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三是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工作,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协同当地政府,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参照市级模式分别组建卫生监督执法专业队伍,目前全市已有三个区成立了卫生监督所,监督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保证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同时,开展了个体诊所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合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督力度,重点打击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承包科室和雇佣“医托”等违法执业行为,进一步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3、城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市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来,共投入1.6亿元,加强市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设计科学、装修新颖的病房楼等建设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病人就医环境。

二是建立“引人、育人、留人”长效机制,加快人才培养。

近年来,市卫生局党委把握医疗卫生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引人、育人、留人”的长效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截止到2004年底,市属医疗机构共有硕士研究生156人,博士6人。并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脏外科专家朱晓东和 2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到市七院和市儿童医院担任名誉院长,不仅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提高了我市的整体医疗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医政管理,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监管的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督管理;制订医疗质量评估标准,成立市医疗质量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全市市属、县市区属、企事业、民营共6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质量评估;加强血液、麻醉、检验、院内感染控制等专项管理工作。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各县市供血库、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血液管理情况进行了监控,保障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开展麻醉质控和临床检验室质控,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强化重大医疗事故上报制度,建立了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急救工作管理,成立郑州市急救专业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对市内各急救站实行动态管理,在近三年多次重大突发事件抢救中,卫生系统反应迅速,抢救及时,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四是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拓宽医疗卫生服务渠道。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市按照“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在全市新建了3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多种便民服务项目,履行了“一公开、二优先、三实行、四免费”的服务承诺,为居民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开具了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举办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提供了双向转诊、家庭病床、康复理疗等特色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目前在市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已基本形成。由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7月,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卫生部领导及兄弟省市代表的一致好评。

4、妇幼保健工作成绩突出

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努力降低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技术服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河南省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郑州市从事婚前医学检查、助产技术、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技术培训考核。二是完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妇产科儿科建设,大力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活动,加大爱婴医院管理和监督力度。我市的孕产妇死亡率由1993年的102.84/10万下降到2004年的60.0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0年的41.41‰下降到2004年的15.14‰。

5、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科学防治,防病治病与农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方针,以农村病区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不断推动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 3 展,目前,我市共改水590处,受益人口达36.07万人,碘缺乏病、布病、氟病等地方病患病率大幅下降。连年被评为全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

6、中医和科教工作硕果累累

我市的中医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机构已基本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和乡村医生“能中会西”的良好局面。荥阳市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中医工作,通过项目建设,为农村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好地医疗服务。中牟县在完成创建省中医工作重点县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积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完善网底服务。目前已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单位。

进一步开展科技兴医工作,近三年来,仅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就取得省、市级科研立项共326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122项。市一院开展的《三度90%以上严重烧伤救治的临床研究》、《相对低温持续作用致深度烧伤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项目;市二院首创的“双次自体骨髓移植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技术”、“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眼睑下垂”;市儿童医院开展的“小儿脑瘫的超早期诊断方法”;市三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市七院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并顽固性心哀、抗房颤双腔起搏器置入、冠状药物控释支架置入、造血肝细胞移植治疗心衰技术、机器人辅助下微创冠脉搭桥术等技术创新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

7、纠风专项治理进一步深入

一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取得新成效。近五年来,对市直医疗机构所有临床在用共计约6300余个品种规格的药品(毒、麻、精、放类除外)及2200个品种的医用材料进行了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医用材料分别为约4200、1083个品种规格,成交金额总计6.75亿元,中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15.36%,共让利患者8700余万元。

二是加大收受“红包”、“回扣”的查处力度。实行了医院和药商建立联谊会制度,截止目前,已有270多家药品(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了承诺书。严格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药品收入全部上缴市财政专户,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奖金与药品收入彻底脱钩的规定。积极推广“一、二、三线”处方逐级签字和“百元处方、检查项目”患者签字认可制度。设立“郑州廉医581”帐户,开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新途径。

三是积极开展争创“廉医、诚信、为民”医院活动,努力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坚持公示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药品价格,公示率达到100%;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送交患者签字知情率达到100%。建立医院评价结果信息发布制度,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价格、单病种费用等信息通过市卫生信息网“行评专栏”发布,并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等 4 信息公开发布,让患者自己选择医院,引导患者自愿选择诚信度高、质优价廉、服务好的医院就医。

(二)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较为顺利,但也正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也不断出现,政府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已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同时,卫生改革与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善。

1、农村卫生发展严重滞后

一是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难以保证;二是农村疾病控制形势严峻;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四是农村卫生政策落实不到位。

2、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

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投入不到位,六位一体功能亟待强化。

3、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够健全,职能发挥不够到位

卫生法制建设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滞后,卫生执法力量分散,执法队伍薄弱,执法能力不强。

4、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由于卫生事业发展与我市经济发展不能保持同步,卫生投入不足,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使公立医疗机构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过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同时也由于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对医疗保障投入水平不断下降,导致个人负担过重,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长期受到抑制,“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是卫生改革与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的改造和建设,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健全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 系和信息网络,加强急、慢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加快建立和完善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逐步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和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统筹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比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办好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保证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需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城市新建地区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调整市属医院布局、引进社会资金等形式举办高水平的综合医疗机构或高精尖专科医疗机构。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由综合、专科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组成的城镇医疗服务网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认真贯彻落实《2001年—2010年妇女发展纲要》和《2001年—2010年儿童发展纲要》。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和五保户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适应依法治国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2010年,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45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5岁。

三、2006年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2006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我市全面实现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市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大力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2006年卫生工作的整体思路,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1、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内要完成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市骨科医院病房楼项目要于第一季度投入使用。市二院3月下旬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市中心医院病房楼 6 开工建设,市五院病房楼年底竣工,并通过重点项目工程验收,市七院完成新院主体工程建设。

2、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未成立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县(市)区必须在上半年建立独立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并实行卫生行政综合执法。

3、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和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4、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快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预备队和应急医疗救治队伍的日常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办好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保证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需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城市新建地区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调整市属医院布局、引进社会资金等形式举办高水平的综合医疗机构或高精尖专科医疗机构。

(二)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逐步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切实缓解我市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去年巩义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扎实做好五县(市)一区的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未例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市内五区应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而更多地惠及我市广大农民。与此同时,要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把我市第一批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好,使其真正成为我市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典范。

(三)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强化制度落实

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继续加强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疗救治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认真做好母婴阻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对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继续全部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

进一步提高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规范治疗率为重点,全力以赴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等项工作。加强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快速。以巩固和保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为重点,加强对薄弱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的督导,确保“四苗”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继续保持在90%以上。以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继续做好爱国卫生和地方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郑州市救灾防病预案》的要求,确保灾后无大疫。

(四)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今年要围绕建立和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服务体制和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探索公立医疗机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运行模式,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大和引导外来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卫生领域,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壮大发展卫生事业。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总之,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和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其它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规范服务、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五)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

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一定要遵照“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条例》,切实把发展中医事业提到重要日程,纳入责任目标,将中医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将中医机构建设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医工作的指导,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抓住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名”战略,增强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六)切实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按照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环节:一是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违规行为;二是认真贯彻《献血法》,对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采供血、临床输血的日常监管,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三是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检查;四是开展对《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五是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做好有关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依法查处危 8 害劳动者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六是认真落实“四城联创”整治工作方案,努力完成创建工作任务。重点是强力开展“五小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彻底改变“五小单位”脏、乱、差的局面。各县(市)、区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整治工作责任制,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卫生部门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

(七)统筹做好医政管理、妇幼保健、卫生科教和领导干部保健工作

一是加强医政管理,强化全行业监管。按照卫生部关于今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管理年”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在全市医疗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及方法进行修订完善,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应急救治队伍建设,实行急救站分级管理,完善各种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严格标准,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准入,加快构建我市分工合理、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医疗服务体系。贯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产生危害。

二是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继续贯彻实施“两纲要和两规划”,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是加强卫生科技教育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全省卫生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创新、引进、推广”战略,加大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力度,加强重大疾病科研攻关,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招标。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管理,继续抓好基层无学历人员培训,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管理。

四是做好我市领导干部保健工作。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保健工作的要求,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已于去年年底正式成立,并隶属于市卫生局管理。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保健工作,市保健办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市属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的保健工作。

(八)加强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上一篇:持轻物投远反思下一篇:毕业随想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