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精选9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1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一、积累与运用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2、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
(四)诗《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六)风景名胜区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七)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过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八)古代励志名句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九)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十)课外书籍:
安徒生童话有 《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冰姑娘》等 格林童话有 《青蛙王子》 《小红帽》 《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 四大名著有《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等 四大民间故事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等 希腊神话故事有《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
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四年级上各课中的重要句子整理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单元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的响声,好像()。现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再近些,犹如()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3、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4、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米,最深处达()米。
5、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另簇上面,不留一点儿()。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着我们的眼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6、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小的,(),(),有的站在(),有的(),有的在()。
第二单元
1、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
4、爬山虎的脚()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细丝原先是()的,现在()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使它()在墙上。
5、大体上,住所是很()的,()、(),很()。()我们想到蟋蟀用来()的工具是那样(),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了。
第三、四单元
1、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要靠(),要靠很好地(),做出对人们()。
3、鹅的步调(),()的,颇像()里的()出场。它常()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
4、猫的性格实在有些()。说它()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它什么(),可是它又那么()。
5、它()、()、()、(),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必定就是一位()。
第五单元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之间()。
2、多少劳动人民的()和()才()成这()、()的万里长城。
3、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处,自然遗产()处,自然文化遗产共()处。
4、正前面,昆明湖()像一面(),()像一块()。()、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几乎不留一点儿()。
四年级上册(期中)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该语段按从()到()的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观”的此处的顺序描写,读
了
这
段
话,我感
受
到()。
意思是()。
3、《观潮》这篇课文,作者按照()、()、()的时间顺序写的,记述了()大潮()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课文共()次提到鸟的天堂。本文主要采用了()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榕树正在()时期,好像把它的()。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似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句子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
5、那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有的(),有的()。划线句子写出了(),表达了()。
6、爬山虎的脚步()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在墙上。
7、爬山虎的脚长在()。()长()地方,反面(),每根细丝像()。细丝跟()一样,也是()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8、《爬山虎的脚》作者(),名()。这篇课文围绕着爬山虎的脚来写的,先了写(),接着写()最后写
(),启发人们()。
9、《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国的(),他的代表作是()。文章把蟋蟀比作(),把蟋蟀的巢穴比作()这样写的作用是()。这篇课文真实地介绍了()和(),赞扬了蟋蟀()的精神。
10、《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作者是()国的()。本文通过记叙巨人的花园和()的关系,让巨人懂得()。告诉我们()。
11、()巨人终于明白,()。他不禁抱住了那个男孩:“()要不是()谢谢你!” 你对这划线句的理解是()。
12、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特点是()。作者是从()、()和()三个方面来表现白鹅这一特点的,采用()的写法,反应了作者()。
13、《猫》的作者是(),原名(),字(),他的代表作还有()、()、()。这篇课文真实、具体地描写了()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猫的性格(),主要表现在既()又(),既()又();既胆小又();高兴时,(),不高兴时,()。
14、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梅花”指的是(),作者是把()比作(),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15、通过这段对话时间的学习,我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的()、鸟的天堂的()、火烧云的();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蟋蟀的住宅有()的特点等。1——4单元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
16、默写两首古诗:
题:()岭:()莫笑:()浑:()不识:()缘:()
留客:()足:()真面目:()山重水复:()此:()疑:()柳暗花明:()
17、《题西林壁》描写了从不同()、不同()看到的(),告诉人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游山西村》通过记叙自己在山西村()和(),告诉人们()。
18、(),天连水尾水连天。(),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我也积累了一副对联:()。
三、近义词
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逼近—靠近
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慎重—谨慎 柔弱—软弱
隐蔽—隐藏
休想—别想 牢固—坚固
舒服—舒畅
均匀—平均 允许—准许
喧闹—吵闹 提醒—提示
冷酷—冷漠
凝视—注视
孤独—孤单 洋溢—充满 训斥—斥责
淘气—顽皮
勇猛—勇敢
响动—动静
陡峭—峻峭 凝结—凝聚
懒惰—懒散
平稳—平衡
协调—和谐 期待—等待
四、反义词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天堂—地狱
慎重—轻率
柔弱—强壮
粗糙—细腻
干燥—潮湿
隐蔽—公开
平坦—崎岖
新鲜—陈旧
弯曲—笔直
牢固—松散
温暖—寒冷
盛开—凋谢
喧闹—安静
冷酷—热情
荒凉—繁华
拆除—填补
融化—凝结
勇猛—胆小
懒惰—勤快
谴责—赞许
苍白—红润
凋零—绽放
沉着—慌张
五、成语归类:
(1)打比方的成语:细雨如丝 骨瘦如柴
骄阳似火
月光如水(2)描写四季特点:
春: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夏: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冬: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3)描写神态(表情)的:神采奕奕 垂头丧气 满面春光(4)写人物品质的:乐于助人
知错就改
无私奉献
(5)描写黄昏的:夕阳西下
落日余晖、晚霞满天、(6)写夜晚的:月明星稀、万家灯火、夜深人静、三更半夜(7)形容说话的:自言自语、吞吞吐吐、对答如流、滔滔不绝
(8)描写眉毛的:浓眉大眼、喜上眉梢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9)关于读书学习的: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勤学苦练、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再接再厉
(10)描写建筑的:古色古香
红墙绿瓦
金碧辉煌
气势宏伟(11)描写工艺品:小巧玲珑
巧夺天工
栩栩如生
光彩夺目
(12)描写月亮星空的:月光如水
玉兔东升
月明星稀
明月高悬
满天繁星
群星闪烁
众星拱月(13)描写天气的:艳阳高照、乌云满天、阳光明媚、雷声大作
(14)描写心情的:心花怒放
惊喜万分
兴高采烈
心旷神怡(15)描写山和水的:山清水秀
千山万水
青山绿水 山高水深(16)描写仪表的:仪表堂堂 举止文雅
(17)描写英雄人物的: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 临危不惧 英勇顽强
(18)描写人间情谊: 风雨同舟
手足情深
血浓于水
生死相依(19)描写花草树木: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20)带有近义词的成语:兴国安邦 百依百顺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 胡言乱语 千言万语 见多识广
左顾右盼 旁敲侧击 眼疾手快 南征北战 东拉西扯 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 东倒西歪 东奔西走 山崩地裂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21)带有反义词的成语:生离死别
一无所有
前因后果
天昏地暗 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南来北往 前赴后继 前因后果 前呼后拥 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推右挡 弱肉强食 口是心非 大同小异 声东击西 里应外合 漫天卷地(22)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23)数字成语
一丝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争鸣 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独树一帜
五体投地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百闻不如一见(24)寓言成语: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25)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八仙过海
天衣无缝
(26)历史故事成语: 草木皆兵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望梅止渴
写四个ABAC式的四字词
如怨如诉 如火如荼 自由自在 若隐若现 碍手碍脚 活灵活现 将信将疑 可歌可泣 不慌不忙 不闻不问 怪模怪样 不骄不躁 不见不散 不上不下 又扁又平又高又直 洗脸洗脚 不声不响 写ABCC的四字词
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人影绰绰 波光粼粼 得意洋洋 虎视眈眈 目光炯炯 气势汹汹 人才济济 神采奕奕 逃之夭夭 威风凛凛 忠心耿耿 波光粼粼
流水潺潺 微风习习来势汹汹 人海茫茫 宅院深深 北风呼呼 烈日炎炎 写AABC式的四字词
空空如也 滔滔江水 跃跃欲试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彬彬有礼 绰绰有余 耿耿于怀 赫赫有名 津津有味 念念有词 娓娓动听 栩栩如生 依依不舍 沾沾自喜 哈哈大笑 絮絮低语 细细品味 声声鸟语 依依惜别 熊熊大火 熊熊燃烧 昏昏欲睡 比比皆是 写AABB式的四字词
勤勤恳恳 跑跑跳跳 蹦蹦跳跳 隐隐约约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挨挨挤挤 层层叠叠 断断续续 纷纷扬扬平平安安 密密麻麻 严严实实 整整齐齐 鬼鬼祟祟 家家户户 干干净净 玩玩闹闹 大大小小 来来往往 马马虎虎 匆匆忙忙 清清楚楚 模模糊糊 许许多多 重重叠叠 弯弯曲曲 写ABAB式的四字词
讨论讨论 收拾收拾 考虑考虑
商量商量
整理整理
研究研究打扮
安慰安慰 嘀嗒嘀嗒
吱悠吱悠 扑哧扑哧
叮咚叮咚
哗啦哗啦 咕咚
写ABCB式的四字词:心服口服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微乎其微
写ABBC式的四字词:不了了之 写ABB式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笑眯眯 毛茸茸 白茫茫 金灿灿 光溜溜 沉甸甸 黑生生 黑黝黝 黑洞洞 灰蒙蒙 眼睁睁
打扮咕咚
四年级全册四字词语
一年一度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汹涌澎湃
壮丽景观
世界之最 雪山冰川
直入云天
白皑白雪
千鸟竞飞
百鸟齐鸣
丰富多彩
美不胜收 千丝万缕
静谧舒适
飞渡重洋
胸有成竹
纷纷逃散
拔腿逃跑
左瞧右瞧 龇牙咧嘴
古今中外
栩栩如生
厉声呵斥
三眼一板
扬长而去 不胜其烦 一动不动
大吃一惊
前不见头
后不见尾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咫尺为邻
不容置疑
郁郁苍苍
云遮雾涌
神秘莫测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神来之笔
人迹罕至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若隐若现
齐头并进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弯弯曲曲
引人注意 坐卧不安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性格豪放 天性好动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北风呼啸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
草翠花开
冰雪覆盖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左顾右盼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毫不相让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空空如也
供养不周不紧不慢
无忧无虑
粗细各异 长短不同
咕噜咕噜
细声细气
神态各异
颔首低眉
绝无仅有
慢条斯理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偷偷摸摸
从从容容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步履匆匆
放声大笑
痛痛快快
饶有兴趣
不由自主
杏林春满
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屏息凝视
扬长而去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气魄雄伟
神清气爽
闪闪发光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规模宏大 举世
无双
类型众多 世界
神态自若 拼搏
惟妙惟肖 亲情
屏息凝神
身材魁梧
昂首挺胸
神态各异
若有所思
金碧辉煌 享誉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
目光炯炯 殊死 山洪暴发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骨肉同胞 血脉 号啕大哭
目不转睛
恍然大悟
理所当然
谈何容易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褴褛
莫名其妙 娇子
帝国主义 相处
年少气盛 意料
五彩斑斓 到底
腾云驾雾 佳肴
翩翩归来 立地
灿烂辉煌 覆去
头昏脑胀 无奇
妙龄少女 不同
金光闪耀 青翠
流水潺潺 静美
奇山秀水 苍苍
奇异艳丽 火燎
战火纷飞 成名
赞叹不已
灯红酒绿 密密麻麻 振兴中华 患难与共 毫不相干 呼风唤雨 茁壮成长 展翅飞翔 搅来搅去 高耸入云 直指云霄 声声鸟语 弯弯曲曲 风景名胜 不露声色 夜幕降临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春风拂面
知心交心 模模糊糊
筋疲力尽 受益匪浅
年逾古稀 凌空翱翔
欣喜若狂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高楼大厦
雨后春笋漫山遍野
高低不平闷闷不响
泰山之雄 摩天大楼
双峰插云 凌空展翅
气势磅礴 微风习习
细细品味 春夏秋冬
严寒酷暑 名副其实
比比皆是 大名鼎鼎
丝毫不差 打破沙锅问到底
得意扬扬 出乎意料 勾肩搭背 形单影只 身材小巧 精神大振 琳琅满目 五光十色 华山之险 絮絮低语 万丈深渊 清澈见底 四季如春 满身尘土 迥然不同 风和日丽平等交流 身体健康 铿锵有力 茹毛饮血 毋庸置疑 毫不犹豫 迷迷糊糊 连绵不断 难以忘怀 虎背熊腰 纤尘不染 景色怡人 血迹斑斑 迫不及待 衣衫天之和睦出乎归根美味顶天翻来平淡迥然满目安谧茫茫烟熏一举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2
一、以身作则,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蒙语文素养
有道是, 教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需要有一桶水。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蒙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与运用的好习惯, 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 以身作则, 不断提升自己的蒙语文素养。在这方面, 笔者首先大量阅读蒙语文小说, 像《格萨尔王》就是我的最爱, 有几本书, 我是经常放在枕边的, 随时拿起来, 读几页, 不仅仅为了掌握蒙语知识, 更为了一种喜欢, 喜欢将蒙语文化与内涵一点点渗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成为自己精神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像《成吉思汗传》《江格尔长调》《东归英雄传》《渥巴锡传》《走进巴音布鲁克》《娜克亚》等小说也是笔者特别喜欢的, 经常爱不释手、秉烛夜读。其次, 我还特别征订了很多关于蒙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杂志, 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如《花蕾》《内蒙古青年》《内蒙古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等, 让这些新课改背景下的理论知识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实践, 让传统的民族知识有效结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崭新模式与形式,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燃了蒙语文课堂学习的活力。最后,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不断汲取书籍营养的前提下, 喜欢将个人的经验感悟整理成论文、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 向各大报刊不断投稿, 能否被采用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笔者要在积累与运用方面给学生做一个表率, 让学生浸润在蒙语文化的氛围中, 为营造活力无限的课堂气氛奠定基础。
二、积极创新, 构建自主、开放、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内容虽然不同, 但学习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蒙语文教学活动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 也需要紧密契合时代潮流, 把握教育脉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创新, 构建自主、开放、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主动探究、实践运用中悄然掌握课堂内容, 提升课堂效率, 升华蒙语文素养, 深化课堂改革。如在教学东北三省小学蒙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诺恩吉雅》一课的课堂导入环节, 针对这篇课文是以民歌为体裁一篇课文,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可以边放蒙语歌曲《诺恩吉雅》MV, 边给学生讲述课文的背景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理解具体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情感。紧接着, 要求学生自己勾画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自主记忆、背诵、默写, 将蒙语文化意识悄然根植于孩子们心灵的最深处, 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为升华他们的写作能力做好铺垫。最后, 在知识积累与情感酝酿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 我们要求学生要写出具体的读后感。在作者真挚情感的熏陶下, 在课文中经典词句的感召下, 孩子们往往会一挥而就, 很好地完成写作训练,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新课程背景下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做出极好的注解。
三、广泛拓展, 利用课外读物丰富课堂资源
实事求是地说, 当今的小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氛围, 即使是在我们农村地区, 电视, 甚至电脑也都占据了孩子们大量的课余时间。偶尔有几名喜欢阅读的学生, 多数也是喜欢读普通话文学作品, 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的蒙语教学十分不利, 没有了具体的运用与课外延伸, 只凭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 笔者主动出击, 极力拓展, 将课外读物带到课堂上来, 利用课外读物来丰富我们的课堂资源, 很好地延展了蒙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如在蒙语文自习课上, 笔者看看还有几分钟才到下课的时间, 便选取了一篇《蒙语文阅读》中的文章, 组织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不曾想, 这两名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十分出色, 强烈地感染了在座的学生们。于是, 笔者开始鼓励大家多看看类似这种文章的课外读物, 它可以有效地培养我们的蒙语语感, 对于我们的心灵感悟与人文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好处。后来, 笔者发现, 我的苦口婆心还真的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不时地会发现孩子们捧着蒙语文读物在专心致志地阅读, 并不时地摘抄什么。我相信, 只要有了这个苗头, 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它必定会给我们的蒙语文课堂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陆续给大家推荐了如《娜荷芽》《民间故事集》《蒙语谚语录》《巴拉根仓的故事》等几本刊物, 有向上级积极要求的, 有学生合作购买的, 也有我自己掏腰包买下的, 不论怎样, 孩子们总算是对于课外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为我们构建良好的蒙语文阅读课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将这些课外阅读材料的效果最大化, 笔者还组织学生们不断地做笔记, 写读后感, 我们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蒙语素养, 在于深化自己对于蒙语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 作为新时代的蒙语文教学工作者,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蒙语文基础知识, 更要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不断的积累与运用当中, 一方面升华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实践与创新, 让我们农村小学高年级蒙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摘要:不可否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普通话的学习与普及蔚然成风。相比较而言, 当前小学生对于蒙语文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 这有散居地区特殊的政治文化影响的原因。作为一名民族小学的蒙语老师, 如何让自己的蒙语文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富有活力, 是我们不竭探究的话题之一。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注重强化积累与运用, 在提升教师自身蒙语修养, 构建自主、开放、合作、探究的蒙语课堂, 多读蒙语课外读物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蒙语,积累应用,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时红.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考试周刊, 2011, (87) .
小学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积累;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随着加强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应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把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纳入教学目标之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只有对学生真正了解,才能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小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笔者就让学生每天放学后看十分钟的动画片,然后在第二天上课时把自己所看动画片的名称和故事情节讲述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由于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不会把它当作一项被动性的作业去完成。通过讲故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语言的“理解——记忆——表达”过程。
二、组织课前背诵和口头演讲
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几分钟,为学生创造更多练习语言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五六个人左右,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一次一组进行背诵或者演讲,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例如,上节课学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之后,笔者在这一节课前五分钟选择一组或两组要求背诵,并且和其他学生一起评价哪个组背诵得比较流畅,哪一组背诵的整体效果比较好。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并学会运用了课文知识点,同时加深了对语言结构运用的体会。在学习语文课文之后,组织学生在下一节上课之前对课文进行描述,不必局限于对课文一字一句的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利用课文中或已学过的词句加以修饰,只要讲得明白、流利就可以。
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语文这一学科主要以文字的形式描写人物或事件,每篇课文中都包含着这样那样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感受和领会其中的情感,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或朗诵。学生只有真正领会了其中的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为了提高学生朗诵课文的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促使他们主动练习和使用语言,教师在此期间扮演引导和纠正的角色。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爱你啊,祖国》这一课,本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讲述完文本大意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自由朗读,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出意见,学习抒发对祖国情感的语气语调,如激昂、热爱、感激等。接下来笔者依次选择几个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纠正学生阅读时的语气,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练习,能加深对课文情感的领悟。
四、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气氛
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拥有了更多高水平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动静结合的技术特点,为语文课堂提供了大量直观丰富的内容,以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画面,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借助一些优秀的演讲或朗诵比赛等电视节目,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例如,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途径,笔者有计划地搜寻有关语言使用方面的视频如演讲、朗诵比赛等,并在课堂上播放,和学生一起赏析。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精彩的语言表达环节,并让学生做好记录。学生对少儿诗朗诵大赛视频中选手的表现赞叹不已,无形中激起了努力学习语言的渴望。
通过多媒体电教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秀演讲视频,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五、重视课后作业的环节设计
在日常教学中,课后作业环节往往被教师忽视,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把教科书安排的课后练习完成就行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教师应根据教材大纲和课堂教学目标要求,认真设计课后作业环节,把课后作业纳入到教学的整体环节设计。课后作业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后作业,也就是说如果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需要特别加强巩固,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设计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巩固知识点;另一种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某种能力和水平而设计的长期课后作业,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课堂积累下来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并对学生所写日记中出现的语言运用不当问题进行引导和纠正。如此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养成了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及时练习和巩固了在语文课堂积累的语言,有效促进了学生言语积累和运用能力。
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时记录经典词句的习惯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和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教材内容和课外阅读资料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但课外阅读资料浩繁复杂,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寻找一些相关的阅读资料,作为阅读典型材料让学生精读、细读,引导学生做好记录,便于在以后的社交或写作中运用。
例如,在课外阅读时笔者指导学生赏析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景色的句子:“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如此优美的句子,很适合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句子所表达出的优美意境。之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一段话抄写在笔记本上,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累语言素材。学生通过反复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好词好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总之,小学生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上采取有效策略,做到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针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语言积累和人际交往方面都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丽荣,王金富.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A].迈向新世纪[C].长春: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9.168-169.
[2]张声忠.应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西宁: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9.110-120.
[3]李雨虹.回归语文教学本色——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误区解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南京: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256-258.
[4]白 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长春: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1993.40-43.
[5]陈玉鸿.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什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南京: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176-180.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4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2.初步学习写景文章的基本方法,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做到内容具体,并有一定顺序。
a案(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而又随机地引导学生观察所见景物
若有条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拍下录像,制成课件。若有困难,可拍下照片。
2.准备一幅分别绘有四季景色的挂图,有条件或者将它制成课件。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寻找秋天,暗示要抓住特点
(1)图中寻秋。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个万花筒,随着四季的更迭,不断变幻着她美丽的容颜,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眼下,秋天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你认得秋天的模样吗?(出示分别绘有四季景色的挂图或课件)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找秋天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从中找出秋天的身影来。
反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依据什么找到秋天的。
(2)文中寻秋。出示以下三段分别描写不同季节景色的话,让学生找出描写秋天的那一段,并说说理由,以此暗示学生,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①瞧!树皮上隐隐约约还有另一种颜色,这就是生命之色——绿色。柳枝上那垂挂的细条,微微鼓出了绿茸茸米粒大的小嫩芽,它团着身躯,像是熟睡在梦乡中。其实,它早已苏醒,正在成长,努力展示着生的气息。
②瞧,田地里那饱满的玉米穗,披着红缨,红中带黄,黄中交红,仿佛是一杆红缨枪。果园里,一个个苹果逗人喜爱,有的青中带红,有的金光闪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山坡上,柿树把一身绿叶悄悄染红,仿佛是燃烧的火炬;青绿的果实也悄悄第变成金黃,就像一个个高高挂起的灯笼。
③树上,那一朵朵红花跻身于繁枝绿叶,红得那么鲜艳,那么可爱,活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花园中,美人蕉独具一格,宽厚的绿叶中顶出几朵红中带黄的花,亭亭玉立。荷花更是花中一绝,娇艳,妩媚,在苍绿的大叶与澄清如镜的池水的衬托下,简直像一团火。
2.谈话激情,唤醒表象
同学们,几天前,我们进行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郊游,秋天的美丽景色还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现在让我们再次来领略一下秋天的美丽风光。(播放课件或录像。若没有录像或课件,可让学生欣赏照片。)
同学们,秋天的景色美吗?你喜欢这美丽的景色吗?请你选择一处景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3.小组交流,叙说秋景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出印象最深的或者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求:
(1)要具体地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或者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局部到整体。
(3)说出来的景物,要让人听出来是秋天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各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4.独立表达,叙写秋景
根据三点要求和刚才同学们的建议,把说的写下来。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第二课时
1.小组内交流习作,组内根据习作要求互评。
2.展示优秀习作,组织评价。
有条件可以使用投影仪,把优秀的习作投影于大屏幕,没有条件,让学生宣读习作,组织学生以欣赏的方式开展积极的评价,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修改建议。
3.展示中等水平习作,组织评价。
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对是否写具体、有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提供对比性例子,进行启发和点拨,指导改进。比如,就如何写具体,可以提供下例:
“当你走进田野,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一片齐腰高的大豆,黑里透黄。谷子更惹人喜爱,金黃的叶子,金黃的谷穗,连茎秆都是金黃的。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最惹眼的要数玉米了。看,每棵粗壮的玉米秆上都长着一个结实的玉米棒子。”
“当你走进田野,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一片齐腰高的大豆,黑里透黄,豆荚足有二寸长。打开豆荚,五颗金黃的豆粒,闪闪发光,好像几个可爱的小宝宝,安静地睡在温床上,似乎在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们抱回家,去享受无尽的爱。谷子更惹人喜爱,金黃的叶子,金黃的谷穗,连茎秆都是金黃的,微风吹过,它那沉甸甸的果实频频点头,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悄悄话,还传来阵阵清香。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好像喝了酒,涨红了脸。它那硕大的叶子随风摆动,好像在对人招手致意,又好像在炫耀自己丰硕的果实。最惹眼的要数玉米了。看,每棵粗壮的玉米秆上都长着一个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竟长出了双胞胎,一个棒子足有一尺长,剥开一看,那金黃的玉米粒一排排整整齐齐,看样子,一个棒子至少能打半斤粮。”
第一例,只是写看到。第二例不仅写看到的,还写听到的“响声”,闻到的“清香”,还写想到或者感受到的,比如,“打开豆荚,五颗金黃的豆粒,闪闪发光,好像几个可爱的小宝宝,安静地睡在温床上,似乎在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们抱回家,去享受无尽的爱。”就看到的,有景物的色彩、姿态。这样,从多角度叙写,就写得很具体,很生动。
4.自改成文。从评议中获得启发,修改自己的作文,抄正上交。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
组织一次秋游或课外观察活动;准备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一、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
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
2、感受秋天。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影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
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
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看过的影片,谈一谈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断。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把握秋天的特点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二、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5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相同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了解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
4.能作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寻找材料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若干用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相同的逻辑关系的句子。
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作好相关准备。
教学课时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在哪里见过。
2.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中的关联词语。
3.这些关联词语都表示什么关系?(假设)自己体会一下假设关系。
4.还有没有表示假设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
5.选择其中的关联词语造句。
二、语海拾贝
1.读这些词语。
2.不理解的同桌互相说一说,或者查一查工具书。
3. 选自己喜欢的背一背。
4.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归类得出这些词语都是与时间变换有关的,便于积累。
5.还有哪些跟时间变换有关的成语,让学生说一说。
6.选自己感兴趣的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己读一读三位同学的对话。
2.勾出对话中关于说明文方法的词句。
3.在本单元说明文中找出使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的地方。
4.议一议《数字图书馆》在写法上的特点(用了拟人的方法)。
5.讨论:怎样把说明文写得形象生动?
四、综合性学习--环境调查
1.确定活动目标。
(1)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关注生态环境。
(2)学习初步的调查方法,学会与人合作。
(3)能简单地记录调查报告。
2.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搜集身边自然生态或生活环境的有关资料。
(2)教师搜集调查报告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3.活动设计。
(1)根据当地的环境,找出污染源,确定调查的方向,准备相关的材料。
(2)自愿组合,交流分工。以调查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内容,交流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
(3)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做好记录,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书面报告。
(4)教师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有实效的建议。
(5)交流汇报,评价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组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表扬整理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6)为下一堂课作好铺垫。
由于本单元的习作题目中就有环境调查报告,让学生整理调查报告,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五、习作百花园
1.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2.如果选择第一个题目的,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调查报告来写。
3. 选择第二个题目的,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寻找材料。
4.全班交流写作内容。
5.教师进行指导。
6.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同桌互改,班内交流。
8.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多读两遍。
3.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讨论:怎样科学用脑?应该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五年级上册语文积累运用 篇6
1、人们常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神。)来说明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
2、刘向的诗句(书犹药也,善读
之可以医愚。)说明了多读书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3、人们常用颜真卿的诗句(黑发不 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劝诫青少年要珍惜时间,以免将来后悔。
4、陈寿的诗句(一日无书,百事荒
芜。)说明每天读书的重要性。
5、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 到、眼到、口到。)道出了读书的方法。
6、这学期我们积累很多古代诗人 思乡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杜甫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袁枚的(明月有请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卢纶的(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刘著的(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写家信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的复杂心情。
遇到困难我们就会想到谚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这句谚语意思差不多的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竟成。);要了解事情的真相我们就要(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虚心的好处可以用一句谚语来概括(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只要肯下苦功,就能获得成功,这可以用谚语(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来形容;只有经过艰难困苦,才会有所收获,这从谚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看出,与这句话意思差不多的另一句诗是(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8.陈子昂的名句(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说明了兄弟、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9、桓宽的名句(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说明孝亲敬老不能做表面文章。
10、当我们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会想起《孝经》里的与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11、“不淡泊名利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可以用诸葛亮
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概括。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7
《观潮》是一篇以叙事的形式出现而重点在写景的文章。它有以下一些写作特点:
1.首句简当。文章首句开门见山, 引用了人们的朴素赞语“天下奇观”, 而且是“自古以来”, 既显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声势, 又说明了钱塘江大潮的影响历史悠久。寥寥数字, 如同一个双响爆竹, “噼啪”震天, 清脆响亮, 点题简当。
2.层次清晰。文章写钱塘江大潮, 先写潮来之前:“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人们是“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等着, 盼着”。再写潮来之时:“响声越来越大”“浪潮越来越近”……人们是“踮着脚往东望去”。最后写潮来之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渐渐“恢复了平静”。条理清楚, 思路清晰。
3.比喻增色。文章中一些生动的比喻句, 为课文增色不少。如用“好像闷雷滚动”来比喻大潮将要到来、在远处发出的声音, 用“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来比喻大潮的浩大气势, 用“如同天崩地裂”来比喻大潮的巨大声响, 用“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比喻大潮给人们的强烈震撼。这样的比喻惟妙惟肖, 富有情趣。
《观潮》中的“动”“静”描写
《观潮》一课运用了“摹形”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潮没有来、将要来、来到后、渐渐退去的过程。
1.没有来———横卧眼前。开始, 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是“平静”的, 这是一种静态描写, 显示的是一种平和的景象。
2.将要来———闷雷滚动。听,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 而且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出现了一条白线”。这是大潮将要来时的情景, 是动态描写。
3.来到后———山崩地裂。随着白线的向前移动, “逐渐拉长”, 钱塘江“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真是气势磅礴, 而它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又活生生地勾画了它的声势, 加上“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夸张性描写, 更使钱塘江大潮摄人魂魄, 激人壮志。这段动态描写是全文的高潮和重点。
4.退去后———恢复平静。“潮头奔腾西去”, 表示着退潮的开始。“过了好久, 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说明钱塘江大潮已经完全退去了。这是一段静态描写。
在《观潮》一文中, 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以静—动—静的顺序摹写钱塘江大潮之形, 生动形象, 令人神往。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鸟的天堂》一文流畅自然, 朴实生动, 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一、准确传神, 生动形象。作者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 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 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如“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似乎”用得十分神奇, 把感觉和景物融为一体, 引人遐想;“颤动”二字真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写活了。“似乎、颤动”传神地把作者当时的感受、联想融入写景, 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 意境深远, 妙不可言。第二次去看榕树, 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充分写出了鸟的形态多种多样, 生动形象,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 情深意厚。全文节奏鲜明, 声音铿锵, 情真意切, 感人至深。如写静态的榕树, 多用长句, 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 以词为句, 长短错落, 生动热闹, 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 “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 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式表达感情。如用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划船途中, “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 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当被大榕树的生命力所倾倒, 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 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结尾的“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抒情更显得异常强烈, 震撼人心, 如豹尾般有力。
三、欲扬先抑, 气韵贯通。文贵曲忌直, 本文就采取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的错觉, 先抑, 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 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憾, 又抑, 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 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前后对比, 波澜起伏, 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全文自然流畅, 朗朗上口, 气韵贯通, 如写动态的第一段, 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 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 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 再到鸟开始飞起, 最后到处是鸟, 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接着又由概括到具体, 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 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 连贯流畅, 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自然朴素且又细致周密, 奏响了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鸟的天堂”的引号
《鸟的天堂》一文的结尾处写道:“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里“鸟的天堂”为什么前面加引号而后面不加引号呢?
前一个“鸟的天堂”是人们赞美这棵大榕树, 给它的特定称号, 是说它枝条繁多, 浓荫密布, 许多鸟儿在上面栖息、活动, 非常快活, 它就好像是“鸟的天堂”一样, 所以要加上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鸟, 感到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儿自由生活的乐园, 把它说成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 不是什么特定的称号, 所以就不需要加引号了。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课后有个思考题: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 似乎是太夸张了, 但是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 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柔弱, 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 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 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再说, 蟋蟀与其他许多昆虫比较, 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而是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 “一点一点挖掘”, 造出了“倾斜的隧道”, 具有排水的功能;还让“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使住宅十分隐蔽, 有利于保证自己的安全。特别是“在这平台上弹琴”一句, 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 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 这说明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 它不仅能藏身栖息, 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 四周静悄悄之时, 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 享受生活的乐趣。蟋蟀是这样的顽强和聪明, 造出的住宅有如此高的水平, 我们能不说它是“伟大的工程”吗?
白鹅的特点
《白鹅》一课后有个思考题: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这篇课文中, 作者重点表现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 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 留下了最初的“高傲”印象。接着用“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 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这都表现了白鹅的特点。
更为可贵的是,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 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 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 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 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 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 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 非常形象生动,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
从这些描写中,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你说是吗?
“孤帆”是“一只帆船”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诗, 特别耐人寻味。
这里的“孤帆”就是指“一只帆船”。难道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说?原来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对其他的船只都视而不见了。由此可见他与好朋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这里还有一个“尽”字和一个“唯”字值得引起注意, “尽”是说“帆影已完全消逝了”, 而“唯”则是说“只”, 只看见江水在远远的地方流。两个字巧妙地展现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
“诗贵意境”, 这两句诗的意境也非常鲜明动人、意蕴深厚。好朋友坐的船已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正流向远处。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 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流向“天际”的江水, 要陪伴行舟, 将友人送到那遥远的目的地。诗人匠心独运, 把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 余味无穷。
《卡罗纳》的“!”
《卡罗纳》里面有四个“!”, 细细品读, 颇有意味。
在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 细心的老师就提前嘱咐孩子们:“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 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为什么呢?因为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的母亲去世了。这里的“!”是关切, 是热情, 更是老师的一颗敏锐的“爱”心!
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而放声大哭时, 老师对他说:“哭吧, 痛痛快快地哭吧, 可怜的孩子!”这里的“!”是同情, 是理解, 是对卡罗纳的无限深情!
老师还说:“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但她能看见你, 她依然爱着你, 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 你要坚强哟!”这里前一个“!”是叮嘱, 是希望;而后一个“!”则是深情的鼓励, 是充满希望的呼告!
四个“!”, 使同学们都向卡罗纳伸出了热情的手, “围在他身边, 谁都没有说话, 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沉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后有个思考题: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有同学说, 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我觉得, 这里的关键是, 他常常“一个人在沉思”。
想一想,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 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 如果不“沉思”, 能使他产生“疑惑不解”的心态吗?而当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 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时, 如果不“沉思”, 能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吗?正是由于“沉思”, 才有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迹表明, 即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 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 好奇心驱使着他, 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起因, 而“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 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结果。因此,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 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的远大志向。
借物喻人情更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几处对爬山虎的描写。这就是借物喻人。
在“我”刚走进叶圣陶先生的里院时, “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 阳光都变成绿色的, 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 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只是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不。这里表面上写爬山虎的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 实质上也表现了作者因为征文受到叶老的指点和鼓励, 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充满了信心, 充满了希望, 以至于阳光也是绿的。
“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 再望则变得“沉郁”。因为“我”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叶老对自己的作文付出了许多心血, 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而到叶老家里做客时, 进一步见到了叶老的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 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 使“我”不但学到了作文的方法, 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使“我”十分激动。因而在作者的心目中, 叶老就像“那一墙爬山虎, 绿得沉郁, 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让人感到可亲可爱, “虎虎有生气”。
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 “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每当作者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 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 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 以至于“在我的眼前,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更突出了叶老精神对“我”的永远的激励。
《五彩池》的结语
在《五彩池》一文中, 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 不在天上。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照应开头。文章开头引用奶奶所讲的神话传说中的五彩瑶池是那么神奇美妙, 引起“我”的无限遐想;等到“我”实地游览了四川松潘的五彩池之后, 才感觉到五彩瑶池就在人间, 巧妙地呼应开头, 显得圆活自如, 结构相当严密。
二是对比映衬。文章开头极力渲染神仙境界的五彩瑶池如何奇特瑰丽, 使“我”心驰神往, 同时用虚拟和实写的手法形成对比, 映衬人间的五彩池形态奇特, 色彩各异, 更加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三是传情达意。天上的五彩瑶池只是神话传说, 谁也没见过, 人间的五彩池才是实在的, 远远胜过了传说中的五彩瑶池,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8
教学目标:
・・ 一、背诵课外选句。
・・ 二、阅读练习。
・・ 三、想象作文。
・・ 教学重点:
・・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
・・ 教学时间: 四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回忆诗歌,背诵。
・・ 1、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 二、欣赏、背诵《望洞庭》。
・・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 2、学生齐读。
・・ 3、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 5、检查。
・・ 三、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 第二课时
・・ 一、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篇9
一、名言积累
1、赞美老师(与1《老师,您好!》相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鲁迅
2、关于思乡(与2《但愿人长久》相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3、关于志向(与6《徐悲鸿励志学画》相关)有志者事竟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4、忧国爱民(与练习2相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5、读书(与练习3相关):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 向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美德(与练习3相关):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歌德
7、关于勤奋(与15《说勤奋》相关):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 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8、珍惜时间(与练习5相关):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 迅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 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团结互助(与练习5相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
10、关于诚信(与第七单元相关): 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火心要空,人心要实。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一个人不诚实,就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11、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2、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3、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4、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莎士比亚 《长歌行》 《论语》诸葛亮
海涅
伊索
二、成语积累
描写老师: 青出于蓝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呕心沥血 无微不至
描写春天: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桃红柳绿 百花争艳
草长莺飞
描写夏天: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烈日炎炎 挥汗如雨
烁石流金
描写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丹桂飘香 硕果累累
一叶知秋
描写冬天: 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粉妆玉砌 银装素裹
形容聪明: 文思敏捷 形容优秀品质的: 形容建筑物: 描写山水景色: 水光接天 描写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花天酒地 形容注意力集中: 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表现学问渊博:学富五车形容人的外貌气质: 描写人与人关系: 表现吉祥美好景象: 形容声势浩大:千军万马形容颜色丰富:五彩斑斓形容心情高兴: 喜上眉梢形容时间过得快: 形容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形容人多热闹:车水马龙万人空巷形容运动会:高手如云 来源于神话故事: 来源于历史故事: 聪明过人 以身许国 敢怒敢言 雕梁画栋 湖光山色 相得益彰 混沌不分 变化万端 铺天盖地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满腹经纶 温文尔雅 肝胆相照 志同道合 春满人间 六畜兴旺 浩浩荡荡 五颜六色 眉开眼笑 手舞足蹈 光阴似箭 风雨同舟 人山人海 门庭若市 龙争虎斗 精卫填海 负荆请罪 一鸣惊人 碧血丹心 忧国忧民 红墙黄瓦 人间天堂 江山如画 昏天黑地 顶天立地 惊天动地 全神贯注 手不释卷 学贯中西 文质彬彬、开诚相见 亲密无间 欣欣向荣 五谷丰登 千帆竞发
五彩缤纷 眉飞色舞 喜出望外 日月如梭 同舟共济 济济一堂 项背相望 摩拳擦掌 夸父追日
完璧归赵
足智多谋 疾恶如仇 横眉冷对 金碧辉煌 明月清风 鱼米之乡
大刀阔斧 与日俱增 冰天雪地 目不转睛 凿壁借光 博古通今 风度翩翩 同舟共济 荣辱与共 千帆竞发 国泰民安 气壮山河
万紫千红 喜笑颜开 捧腹大笑 岁月如流 万众一心 水泄不通
摩肩接踵
跃跃欲试 八仙过海 四面楚歌 才华横溢 大义灭亲
浩气长存
古色古香 桂子飘香 白练腾空 开天辟地
改天换地
欢天喜地 聚精会神 悬梁刺股 才高八斗 落落大方 心照不宣
唇亡齿寒
万马奔腾
人寿年丰
万马奔腾 姹紫嫣红 欣喜若狂
心花怒放
尺璧寸阴 众志成诚 人流如潮
座无虚席
手忙脚乱 火眼金睛 纸上谈兵
来源于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亡羊补牢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AABB】:浩浩荡荡
形形色色
吞吞吐吐
风风火火
兢兢业业 【AABC】:井井有条
翩翩起舞
源源不断
息息相关
欣欣向荣 【ABCC】:得意洋洋
小心翼翼
气势汹汹
生机勃勃
白发苍苍 【千A万B】: 千家万户
千言万语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秋万代 【不A不B】: 不声不响
不屈不挠
不闻不问 不明不白
不干不净
不知不觉 不伦不类
不三不四
不仁不义
不偏不倚
【无A不B】: 无微不至
无坚不摧
无恶不作
无孔不入
无奇不有
【自A自B】 自由自在 自作自受 自言自语 自高自大 自吹自擂 自暴自弃 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生自灭 自怨自艾 【刀枪箭斧】
笔墨纸砚
锅碗瓢盆
琴棋书画
江海湖泊
风雨雷电
诗词歌赋
花鸟虫鱼
柴米油盐
诗词歌赋
亭台楼阁
反义词成语:争先恐后 惊天动地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积少成多
七上八下 三长两短 九死一生 深入浅出 大惊小怪
近义词成语: 见多识广 左顾右盼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三字成语: 耳边风 莫须有 马后炮 破天荒 一溜烟 一窝蜂 眼中钉
五字成语: 恨铁不成钢 物以稀为贵 人生地不熟 欲速则不达 小巫见大巫 六字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
三寸不烂之舌
井水不犯河水 有眼不识泰山
不费吹灰之力
牛头不对马嘴
百思不得其解 天无绝人之路 七字成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上梁不正下梁歪
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词语积累
ABB式的叠词: 金灿灿 黄澄澄 绿油油 红通通 白茫茫 急匆匆 ABAB式的叠词: 研究研究
观察观察
讨论讨论 商量商量 收拾收拾 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注视 凝视 仰望 俯视 环顾 扫视 浏览 端详 眺望 瞻仰 左顾右盼 察言观色
一览无余
东张西望 表示“想”的意思的词语:
思考
考虑
推敲
斟酌
思念
想念
怀念
惦记 冥思苦想
深思熟虑
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 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对答如流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推荐阅读:
四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五教案08-10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10-04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08-23
五年级上册积累运用六09-10
五年级上册语文积累05-29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10-06
人教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近义与反义词11-23
四年级语文上册试题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