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博物馆观后感

2024-10-14

独山子博物馆观后感(共10篇)

独山子博物馆观后感 篇1

独山子博物馆参观有感

2016年11月9日单位组织我们参观了独山子历史博物馆,从而了解了独山子自石油矿藏发现以来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崛起步伐。并承载了几代独山子人的记忆与情怀。

在展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从独山子在1909年架起了第一口油锅,到2009年独山子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投产,独山子石油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为建设中国石油基地而不懈奋斗、艰苦卓绝的开拓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

80年的风雨兼程,每一个足迹,每一次腾飞,都被记录其中。其中涌现出无数石油人可歌可泣的故事,将门之女—杨拯陆,让我记忆颇深。1955年6月,刚从西北大学地质学院毕业的她,放弃了城里优越工作,毅然来到祖国的边陲——新疆,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1958年,在三塘湖做地质调查时突遇寒流侵袭,在七级以上的大风和雨雪中不幸遇难,享年22岁。最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在安放她的遗体时,发现她胸前衣服内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她手绘的地质地图。

此次参观赋予了我们新一代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先辈们忠诚石油、埋头苦干、精细管理、勇创一流的独山子精神特色,必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独山子人勿忘历史、奋勇拼搏,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

《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篇2

---《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山子的一家》是一部乡村电影,这部电影让我们体会到了孝悌为人之本的道理。

《山子的一家》主要讲了在一次意外中,年仅10岁的山子失去了父母,他便用幼稚的双肩扛起了生活、学习的重担。有一次为了给有病的妈妈买120元钱的药,他逃学到工地去打钢筋卖钱,弄得偏体鳞伤才把药买回来,却被妈妈误认为是毒药踩成粉末····最终,山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妈妈也被治好了病。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老子、孔子、孟子、曾子、墨子、李世民、乾隆、周恩来、郭沫若”等一代枭雄和无数华夏子孙都尊老爱幼,都至始至终遵循着”孝悌为仁之本“的思想。山子出生在那样的家庭中,非但没有任何抱怨,还默默顽强的承担了一切,他就是把这种孝做到了他的极致。像山子这样的少年还有很多,像在中国孝心少年中的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吴林香与影片中的山子家庭背景很像:父亲早早地去世,母亲患有重病,家中还有年迈的姥姥,她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她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姥姥、还有弟弟。一家人的生计都在她的肩膀上,但她更像山一样不畏惧,在困难面前,做出了伟大的”孝“。

面对不幸,山子和吴林香都能够坚强去面对,始终把母亲、家人放在自己的前面,描述他们的用„先人后己,舍己为人‟这种成语为之不过。他们与我们虽是同龄人,但他们的„孝‟却不与我们同在,或许我们在母亲的唠叨声中感觉厌烦;或许我们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感觉讨厌,但正因为我们从未失去过父母的爱,所以才把„孝‟当作多此一举。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缺少一颗仁爱之心,而不孝顺父母、兄弟为仇。要想治好这个社会之风,就要先从„孝‟开始。因为„孝悌为人之本‟,因为„孝‟可治国,因为„孝‟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一次次忽视了爱与孝,但从现在开始的孝顺父母、敬重师长还为时不晚,因为孝心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处处留心爱,处处进到孝。我们现在所为父母进的孝,不必有多么惊天动地,只要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只要为父母、为亲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就是‟孝„。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孝悌有多重要。

《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篇3

电影《山子的一家》讲述了一个失去父亲的10岁男孩李秋山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一边照顾生病的妈妈,一边刻苦学习的感人故事。山子的妈妈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爸爸在一次事故中离世,坚强懂事的山子在三奶奶、村长等人的鼓励下,撑起了整个家。几经周折,山子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

电影题材源自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泰山脚下的一个真实故事。剧中的主人公山子,只是一个和我同龄的小男孩,可是,我们的生活和命运却相去甚远!

山子是勤劳的,他为了治好妈妈的病,一个人去建筑废墟里砸钢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捡废品,他甚至去卖草帽、鸡蛋、鞋垫。他为了让鸡多下蛋,上山去捉蚂蚱。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勤劳的双手,劳动挣钱支撑家里的开支,用善良的心与奶奶和村民和谐相处。看到这里,我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不禁反思了一下平日我的表现。

平常,妈妈让我给她拉一下窗帘,递一本书,我都会极不情愿地说:“没见我忙着吗?”妈妈让我出去买一袋馒头或买一瓶酱油,我都会百般推诿,以各种借口不去,最后要了两元跑腿费,回来后还要再抱怨几句:什么“看书的时间浪费了……”“下回再买东西让妹妹去啊……”等等。看到山子,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同为十岁的孩子,他能做那么多,我怎么什么也做不到呢?

电影的主人公山子是可敬的,可敬在小小年纪,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可敬在再苦再累,他对学习也没松懈过;可敬在他质朴、善良,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凭这一点,谁还能说他不可敬?也正是因为这些,他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就了精彩人生。

电影《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篇4

今天下午,我们五、六年级全体同学看了一部电影《山子的一家》,看了这部电影,我受益匪浅。小主人公山子,名叫李秋山,他有一个好伙伴叫大壮,一直关心和帮助他。山子的妈妈患有疾病,年仅十岁的他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为了给妈妈治病,他非常努力地挣钱,经常去工地捡拾钢筋,捡矿泉水瓶、易拉罐。邻居三奶奶也不闲着,为了让妈妈尽快好起来,每天都坚持做鞋垫,生活十分艰难,但山子却没有灰心,反而更加自立自强。最终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山子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山子快要过生日了,爸爸对山子说:今天你要早早回来,爸爸早已看好了生日礼物。可是价钱十分昂贵,于是爸爸便借钱给儿子买,在回家的途中,爸爸却遭遇了不测,为了不让三轮车撞上别人,自己阻挡了三轮车,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别人的生命,自己却摔下了悬崖。这个噩耗并没有击垮这位坚强的孩子,他想尽一切办法,攒了120元钱,几经周折为妈妈买来好药,谁知妈妈却精神病发作,竟把药打翻了,尽管这样,山子却仍然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妈妈,他的孝心感天动地,震撼着我,使我的心久久都不能平静。

看完了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深深的思索。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要多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多想想长辈为我们做的一切,从而懂得感恩。这样我们就会变得成熟,真正长大起来。其实,懂得感恩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山子能做到的,我们每个人也能做到。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这种精神会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山子的一家》观后感(八) 篇5

《山子的一家》观后感(八)

《山子的一家》这部电影很感人。讲的是山子的爸爸在工地打工,妈妈是精神病患者,山子爸爸为了给山子过生日,掉到悬崖下面,从此,山子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课外时间捡易拉罐,捡钢筋,换回了钱为母亲买药,而母亲却不吃,说药是毒药,把药踩成粉末。后来,山子在村主任的帮助下,把妈妈送进了医院免费治疗,最终,山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医科学校。

《山子的一家》观后许多人流下了眼泪。想想我们自己,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给我们许多零花钱,我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从来没有为钱而担忧,山子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重担,太不容易了。他却克服了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考入了大学,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山子那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山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励志电影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篇6

他的背景苍白的让人心寒:父亲在他近十一岁时为拉住下滑的三轮车跌落悬崖而亡;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家庭条件及其艰苦贫寒。但山子竟只能靠打钢丝,捡废品撑起一个早已在风雨中破碎的家庭。

山子的一家的观后感--坚强成长

他是一个不幸的男孩——他父亲在一次意外中离世,他母亲患有精神病,但他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家庭重担:他一边照顾生病的妈妈,一边刻苦学习,在亲戚、村干部等人的帮助和鼓励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他就是影片的主人公、我学习的榜样——山子。那些给予山子帮助、关爱的人们,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温暖、都有爱,山子的成长经历,更告诉我们只要坚强、勇敢,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为了赚钱给妈妈买药治病,山子在家里、街道上捡各种各样的废品,放学后到小山岗上抓蝎子,为了用石头砸出废弃混凝土中的钢筋,导致手上、胳膊上到处都是伤痕。当山子把历尽艰辛买到的药送到妈妈面前时,妈妈突然发病了,她不但打翻了药瓶,还将散落在地上的`药片踩碎。山子来到父亲的坟前哭诉,闻讯赶来的村干部劝回了山子,回家后发现妈妈又不见了。原来,意识清醒的妈妈因为后悔而想要自杀……那感人的一幕幕让我心中阵阵酸楚,禁潸然泪下。

看着山子的坎坷经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父母对我关怀备至,什么都不需要我操心,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这有时候还不满足,吃饭、穿衣挑三拣四。而山子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他自强自立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山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我们的学习环境比山子强得太多了,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拼搏。

独山子博物馆观后感 篇7

山子住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与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和靠拣废品的父亲生活在一起,虽然日子已显得很拮据,但家中仍十分清贫。更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山子十岁生日那天意外逝世,这更使这个屡屡受挫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击垮坚毅的山子,反而使他在困难中愈捶愈烈,同时也在他脆弱的心头筑起一道厚厚的墙。他把抱恙的母亲当作前进的动力,把治愈母亲当作人生的目标。最终用辛勤的汗水换取了成功,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医科大学。

看着在困难中早熟的山子,看着电影中那一张张淳朴的脸,看着那些在逆境中仍释放笑容的面孔,我那孤傲的心不住停下叛逆的脚步,开始随着山子生活的起起落落思索起来``````

尽管山子的成长途中荆棘密布,尽管他一路坎坷,尽管他的心灵曾无数次受到黑暗的抨击,但他不抛弃,不放弃,用实力证明自己。我想,或许正因为他的生活中黑暗几近覆盖光明,才使生活中的点滴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像淳朴的父亲用鞭打的疼痛告诉他“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道理,使他明白“物虽小,勿私藏”努力做到了“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虽母亲身患重病,但他细心照料,用“亲有疾,药先尝”的真诚打动了母亲;慈爱的三奶奶与他们仅是乡邻,却在时光的积淀中变成了一位血浓于水的亲人,“凡是人,皆须爱”的铮铮铁理在他的身上自然的流露;“恩欲报,怨欲忘”,他将这句话牢记心间,原谅了揭他短的大壮,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他被磨难所折磨,却不乏将中华民族的美丽灵魂传承。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真理。比起习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山子多一份勤劳,他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比起贪图安逸的我们,山子吃苦耐劳,他在自己的汗水背后看到母亲的笑容;比起胆怯,懦弱的我们,山子坚强,勇敢,他不依赖父母,在困难路上独立自主。困难与挫折对山子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了他脆弱的铁屑,将他锻成锋利的钢刀。而我们同龄的少年,与光明之巅渐行渐远,看着与光明为伍,勇战困难的山子,我不得不羞愧的低下头。

独山子博物馆观后感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独山子化工配送中心员工赵文龙,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用安全音符谱写和谐旋律》。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的是“和谐”理念,孔子曾说过“和无寡”,孔子的学生有子也说过“礼为用,和为贵。”这些传统名言足以证明和谐的重要性。而公路运输企业更加长足稳健的发展,实现“和谐”的目标离不开“安全”这一永恒的主题,离开了安全,我们对“和谐”的期盼和追求将会是无源之水。

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也是当今社会所普遍追求的。当我们内心和谐时,必能宁静致远,我们每个人才能幸福的生活,才能每天都能快乐的工作,才能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顺利发展。生活需要阳光.和谐需要安全。对运输企业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和谐企业,最关键、最根本的是确保运输安全。确保安全是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道路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各运输公司基层创造效益,实现内部和谐的根本所在。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和稳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建设和谐运输公司必须强化安全生产,以安全保效益,保稳定,促和谐。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的运输环境是构建和谐的根本所在。道路安全工作绝不能忽视,一些客观存在的现状还有令人担忧之处:车辆和司机的超负荷工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职工标准化作业不到位,致使事故危机隐患尚存。历史和事实教育我们,安全运输事关司机的生命和货物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和谐。

回想一下公司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有造成经济损失的,这样的事故影响极坏,在运输公司内部也引起了极大震动,这样的事故令人痛心,教训极其惨痛。痛定思痛,就是因为一些本不该发生的失误,而造成了血淋淋的事实,当我们看到那失去亲人的家属们的眼泪时,当我们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时,当我们看到事故现场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时,相信大家都会流下痛心的眼泪。事故已经发生,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痛和惋惜,这一切也使我们真的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

而保证公路运输安全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安全可以通过提高驾驶人员素质和管理人员积极监督检查来保证。公司提出的“零污染”“零隐患”“零货损货差”以及公司所有员工的“零违章”来保证安全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根据历年来发生的各类事故分析,大多数事故是由于驾驶人员的麻痹大意,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不到位造成的。我们必须加大对基层员工和各单位驾驶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培训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管理人员必须重点抓现场管理和HSE管理,这样安全就能够带来最大的和谐,道路运输工作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说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和谐。

要实现安全与和谐的统一,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视同事为良师益友,虚心学习切磋,沟通和理解。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我们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论原则,讲风格,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个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队伍中工作,相信你也会感到动力十足,信心百倍。

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忠于职守,力求在平凡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力求认真,讲求实效,不能草率与轻慢。在与公司各部门、与甲方之间,要做到勤联系、勤沟通,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愉快,从而达到最终的满意。

琴瑟和鸣,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谐犹如一幅画,又像一首歌。让我们将安全生产永驻心间,为了和谐生活而努力,为了和谐的公路运输而努力!我相信,和谐之路就在我们脚下,和谐之功就在我们手中,构建和谐,我们责无旁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西北石化分公司独山子化工配送中心

博物馆观后感 篇9

12国际商务A1 20124840865徐紫薇

为了在学习金融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关于金融和银行的历史知识,我们利用了课堂的时间来到了位于浦东大道的上海银行博物馆进行了参观。

上海自开埠以来,因“江海通津”的地理优势,不断引来“冒险家”逐鹿征战于此,近代被称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文化已深深渗透上海的历史。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走出课堂,了解银行业发展史,也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

在这浓缩着上海150年银行发展史的展馆中,我们观看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体味着上海这个金融中心的演变历程,这堂在课堂之外的特殊课程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闻,更提升了我们对金融发展的认识。

通过文字介绍使我对上海银行博物馆有了大概的了解。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是中国工商银行创办的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1998年在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大力扶持下开始筹备建馆,2000年4月正式开馆,15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了2000余件展品,分主馆、钱币馆和展示厅三部分。

博物馆主体部分是浓缩上海银行业150年发展沧桑的主馆。进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描绘上海开埠之初外滩景象的巨型图片,当时已是百舸争流,一片繁华。此后,184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英国的东方银行开业;1850年,中国户部银行上海分行(后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设立;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其它还有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上海金融机构盛极一时。可银行业兴起的背后却是中国经济的萧条与行业的凋敝。上海30年代被誉为远东金融中心,但外商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操纵金融数十年,它们可以发行钞票,决定汇兑,控制货币市场;国民党时期银行也没起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而40年代的通货膨胀更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馆内就藏有一张新疆银行发行的面值高达60亿的纸币,堪称世界之最。第二部分体现了解放后到1978前上海银行业发展情况,此间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银行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切要到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改观。第三部分是80年代后工商银行的发展史。为增加参观者的兴趣,馆内还设有“清末民初钱庄”、“兑银元”、“80年代初人民银行储蓄所”三个场景,再现当日景况,人像雕塑栩栩如生。

馆内还有一处场景则是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前身)下属一家小型储蓄所的。这是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公平路储蓄所,门面、柜台、账台、厚厚的账户卡、陈旧的蘸水钢笔,甚至连竹壳热水瓶、木盖饮水缸等都是原物。从场景陈列的每一件原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银行的各项设施还比较落后。再想一想今天,当许多人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当代物品弃之如敝屣时,这一场景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它令当时在场的许多人多少又找回了自己刚进银行时的记忆,同时也让金融业的百年变迁历史保持了连续性、完整性。

初期展品大多是工行多年发展中收藏的历史物品,当然也包括在筹备期间四方征集的藏品,更有不少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各个拍卖会拍得的珍贵文物。随着银行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也有不少社会收藏家慷慨捐赠了金融文物。目前,该馆的藏品已近30000件。

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中有上海开埠时钱庄的记账摺、账□、票柜等实物和以后银行中的各类存摺、银行印章、徽章和号码铜牌等,还有各个时期的货币和流通票据。其中有些货币的原件已成为珍稀收藏品。而那台美国二十年代生产的国民牌(NATIONAL BRAND)机械记账机,已成为全球仅存的唯一一台,被列为该馆的震馆之宝,这台机械记账机,由美国人生产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筹馆初期工作人员从中国工商银行虹口支行的防空洞内找出也是全世界仅存的一台机械记账机。上世纪四十年代,银行记账都采用手工操作,而上海的一些大银行为了满足激增的金融业务量,引进了这种机械记账机,其既有记账功能,又有计算功能,并附带英文打字机,一直在银行中沿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

通过展览,我们可以了解到,上海是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祥之地,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有利银行于1847年在上海开张,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于1896年在上海开业,中国第一家私营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自民国建立后,英、美、法、德、荷兰、比利时、日本和暹罗等国家又纷纷在上海开设银行。到上世纪30年代时,上海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远东乃至世界的金融业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触,首先我要感谢那些积极筹划并建设银行博物馆的有心人,用实物的形式为后人积累、展示了一段金融货币方面的宝贵历史,填补了这片国内的空白,也成为世界同类博物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有志于研究金融货币发展史的良好学习课堂;

银行博物馆记载着中国金融业的辉煌成就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但随着历史的变幻,上海在金融领域曾经的辉煌一度不再。而斗转星移,世世变迁,如今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又在开创一个令世界金融界惊叹的新辉煌。

在全球金融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现代金融文化,必然会面临东西文化融合的问题。回顾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给人以历史的启示。

而这次的展览不仅仅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为了能够使我们透过历史来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都会接触很多有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而是在选择本专业类工作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派上实际用处。为了更好地使我们认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这次的展览便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中国如今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身在中国身在上海,又同时学习了那么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更是应该发挥自己的知识来为中国将来的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历史的车轮在中国金融史上碾过留下了一段段光辉的历史成就,而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要以史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前人留下的辉煌历史容不得我们挥霍,而是要更进一步地发扬和发展下去。

博物馆观后感 篇10

我来到常州上大学快一年,至今为止也没参观过哪些地方。于是在这个星期天,和一位好友相约来参观常州博物馆。我一直认为,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风韵,那么作为城市缩影的博物馆是必须要去的地方了。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常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地处市民广场西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富有时代气息。总体建筑分为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一层到三层为陈列展览区,地下室和四层为库房和办公区域。新馆展区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陈列展览有:常州历史文化陈列以常州文物精品为特色,彰显地方文化底蕴;自然陈列是全省综合性博物馆中的特色展览;谢稚柳艺术馆展示谢稚柳先生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展陈稀有珍贵的整套红木家具。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觉得视野很开阔,从东大门入口,,博物馆门前都是很宽阔的水面.进入馆内后我们领了票就进入了展馆。

博物馆一楼主要是谢稚柳艺术馆。谢稚柳先生1910年出生于常州武进一个书香世家,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卒于1997年。谢稚柳先生是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古书画鉴定家。展示谢稚柳走过的艰辛道路和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此缅怀乡贤,激励后学,鼓舞同人,增辉乡梓。里面展出了很多画作,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都各有特色,我本人很喜欢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独其韵,留其神,很有意境。

参观了一楼展厅之后,我们去了二楼继续参观。常州历史文化陈列馆,里面字画及各种古代的玉器,瓷器,石器及铜器等.展示出了常州的悠久文化底蕴。展览的内容很丰富,有装米的船,富饶的鱼米之乡,西仓桥就是常州的一个重要的码头.在近代以前人们都是靠水路来运输的.西仓桥是的现在是那么破旧让人无法想象以前她是城市的最繁华喧哗吧区域.看到了常州的手工业梳子,在没有机械的时代做一把梳子要几十道工序吧.心灵手巧来形容这个地方的人

民吧.还有织布业,也是常州的特色产业.当然也有文化遗产常州评书还有唱戏的吧.还有许多出土的雕刻.常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的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是不同历史时期常州的称呼。龙城则是常州的别称,是由六朝萧梁时的六龙城引申而来。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少儿自然陈列馆。战天展示的内容主要分为“地球生命的进化的故事”、“纷繁多样的美丽自然”、“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秀丽多姿的故乡大地”四大部分。当看到那里有一个仿制的海底世界时,我通过一个眼镜看到了大海,真的好蔚蓝,纯净.一共有10幅图,每一张都是那么美,不由惊叹大自然的奇妙.还有那么多真的动物的标本,老虎.狮子,熊,猴子,袋鼠.骆驼.斑马.还有有多鸟类,可以对着话和筒按键就可以听到各种鸟的叫声。

出了少儿自然博物馆门就来到下个展厅——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刘国钧先生,1887年出生于常州府靖江县。自幼家境贫寒,依靠在常州奔牛、埠头等地做学徒、当跑街积累最初的资本,逐步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五十年的风雨兼程,他的足迹遍布全中国乃至海内外,不仅首创了常州机器印花技术,还试制成功平绒、灯芯绒,成为常州近代机器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现代民族织染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红木是质地优良的硬木树种,在清朝中后期开始受到国人的偏爱。刘国钧先生捐赠的这批红木家具做工非常精湛,纹饰十分优美,材质以老红木为主,大多为清末至民国初的产品。这些家具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只好放在展览馆里供人们参观我,笨重也不够美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了.当然它的存在有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

上一篇:大学生假期自我评价下一篇:国企员工的个人辞职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