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2024-06-11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共5篇)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篇1

一、以读促悟,体会豁达

在诗词教学中, 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原因之一在于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在朗诵诗词的过程中, 就可以直观地感受词人情感的变化。 而苏轼的《 水调歌头》 更是具有音乐和节奏的美感。在教学中,笔者就先播放了一段《 水调歌头》 的音频, 让学生跟着音频初步感受诗歌, 尤其是诗歌前后基调的变化,从起伏的节奏和音调中感受整个情感的变化过程, 从而感受苏轼的豁达之感;其次,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朗读, 小组朗读以及教师带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朗读。 尤其是把握其关键的字词“ 几时、不知、何年……” 等等。 一句“ 明月几时有? ”为开头,看似是作者对于宇宙、 对于明月的追问, 但后一句 “ 把酒问青天 ”又体现着词人将月当作朋友的这一种情怀。“ 为什么要去问月呢?”学生可以在朗读中逐渐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用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这首词究竟“ 问的是谁, 究竟在问什么” 的一个深入的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基础, 对于诗词的解读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多给 予学生自 主思考的 时间 , 将课堂还 给学生 。

二、插入背景,帮助理解

在通过朗读的方式初步了解了《 水调歌头》 的基调之后,教师应该穿插一些写作的背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豁达之感。 引导学生理解苏轼是在什么境遇下发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是理解苏轼“ 豁达”心胸的关键。

在此, 教师就应该着重把握小字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来展示苏轼当时的境遇,或者采用PPT的形式,这样可以将背景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 在作这首 词时 ,是丙辰中 秋 ,当时苏轼 四十一岁 ,时为密州( 现在的山东诸城) 太守。 题说“ 兼怀子由”, 当时苏轼与弟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 尤其是中秋佳节, 孤身对月,抑郁惆怅之感溢于言表。 在词的上阕中,首先通过营造自己孤身赏月的情景,再用“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来间接表明自己被贬,不知道当今朝廷如何的失望落寞之感。 但正是有这样的情绪和境遇的寄托,才让苏轼下阕的抒情更显得豁达。 上下阕的对比能够让 学生更为 强烈地感 受到词人 的心情变 化 , 体会他的 豁达。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苏轼或者 其他诗人 类似的诗 词进行对比, 来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以及情感。

三、把握关键,感悟豁达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有些学生仅仅只是了解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最能体现词人豁达的词句,但是对于为什么体现出词人的豁达却很难说出一二。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 比如,“ 你们在遇到难过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你的好朋友把你的东西弄丢了,你是什么心情? ”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词人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有多么不易。此时,教师也可以结合“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样类似的诗句来理解苏轼“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背后的超脱与豁达。 同时, 笔者也将这一句词与谢庄 《 月赋》 中的一句诗“ 隔千里兮共明月” 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发现 《 月赋》 中所要表现的情绪是一种 “ 有我 ” 的美好状态 , 而苏轼则是表现出一种“ 无我”的遥思。 从时间和空间上也都体现出了苏轼的长远境界。

四、总结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篇2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一无名氏的作品,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上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炙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nlc202309030107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篇3

一、创建诗词意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可适当创建诗词意境, 比如在课堂开始利用多媒体, 展现明月当空的画面, 把学生带到中秋夜的情境中去, 体会诗人在诗词中以明月为寄托所表达出来的感情, 并以一曲《水调歌头》, 启发学生的浪漫感情色彩, 引发学生的艺术联想, 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当音乐的旋律伴着月景婉转飘扬的时候, 学生的思绪就会跟随作者的情感波动。这种意境的创设可安排在课前, 或在进行诗词朗诵的时候,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语感, 思维才会更贴近作者的感情。

二、培养感情基调

语感的形成要有情感基础, 培养学生的感情基调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 使学生对诗词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比如作者的政治宦途、家庭情况、生平事迹等。《水调歌头》这首词是苏轼在四十一岁的中秋节作的, 那个时候的他正任密州知府, 官场失意, 弟弟不在身边, 冷漠的现实让他内心处于激烈的矛盾中, 他把人生的问题, 对官场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贯穿到赏月中, 虽然有过“乘风归去”的悲观失落, 但豁达乐观的他最终表达了“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如果没有一定的人生体验或对作者的思想性格有一定的了解, 想让学生在学习这首词时达到情感的共鸣并找到语感的话, 不太容易。因此, 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苏词《浣溪沙》来补充介绍苏轼的作品特点和《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语感的形成做好铺垫。

三、加强诗词诵读

加强诵读、强化阅读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诗词教学中, 只有通过诵读, 学生才能更好感受这首词的诗韵, 感悟和品鉴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语感也会获得锻炼。通常, 文章语言的美感是不仅能够从语言外部表现出来, 还能够从语言内部表现出来, 学生把握语言内部美感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对于语感的培养, 应首先从语言的形式入手, 《水调歌头》作为古代诗词, 同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在语言形式上有着较大差异, 这首词的语言形式特殊且优美, 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具有指向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多种诵读方法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诵读训练感知诗词的语言之美, 进而触发学生心灵。

因此, 要背诵《水调歌头》这首词, 反复朗读是前提, 朗读过程是体验的过程, 也是感悟的过程, 通过朗读, 语调、节奏和语流之间的反复刺激能够使学生更好把握诗词的语言规律, 那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 带领学生畅游在书声海洋中, 引导学生熟读诗词, 自己去领悟, 在个性化的诵读中, 形成语感。

四、沉淀强化语感

如果说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 诵读后对语言的品鉴则是训练语感的环节, 思考和运用就是语感的实践环节。教师可设置比较宽泛的任务, 让学生围绕《水调歌头》这首诗词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月亮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发现作者情感的变化、表达的思想和情怀, 比如, 作者心中的愁绪为什么问天不问人呢?这就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去发现, 那这个时候对诗词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就可发现, 作者在现实中不如意, 他渴望自然超脱, 但是仍然不忘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当学生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 教师大可抓住机会开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 引导学生诵读、品赏其他的咏月诗, 如联系《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或是其他的名篇名句,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将语感训练转向课外, 如此以来, 他们的语感也会得以锤炼和沉淀。

总之, 诗词作为一种优雅的艺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 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 教师必须注重诗词教学,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体验生活, 用自己的经验通过诗词去解读作者的生命历程、情感色彩和语用习惯, 去发现作者的真善美, 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终提高学生对诗词的语言感受和领悟能力,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提高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诗词课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其在培养学生语感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文章将以《水调歌头》这一诗词为例,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诗词课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篇4

(1)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How often can we have

such a glorious moon?

Raising my goblet, I put

the question to Heaven.)

我们可以看到朱氏的译本将“明月几时有”译为疑问句———像这样美丽灿烂的月亮我们能够拥有几次?笔者认为“明月几时有”这一句强调:明月出现的机会是稀少的, 而且也是用“几时”这种带有疑问含义的词来强调稀少, 这与朱氏的“how often can we have”译文不论是意义上还是句式上都是对等的。但用“glorious moon”来指示明月并不恰当。在字典中, glorious的意思是“characterized by great beauty and splendor;magnificent”, 而在本诗中“明月”指的是八月十五中秋的圆月。“glorious”用在这里, 涵义不全。笔者认为要在glorious后面加上round。

(2)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Aloof there, one could dance

but with a lonely shadow;

So why not

stay on this Earth?)

译文中的“there”指的是上文的“天上宫阙”“琼楼玉宇”, 但笔者认为“起舞弄清影”发生的场所应该是诗人喝酒的地方。因为上文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也就是说, “我”想去, 但因“不胜寒”没去, 那么“起舞弄清影”就应该还是发生在人间, 而不是“天上宫阙”。另外, 译文中, 用one作为“起舞弄清影”的主语, 笔者认为也是不准确的。诗人才应该是“起舞弄清影”的主语。因为“我”没去“琼楼玉宇”, 所以才在这里“起舞弄清影”。朱氏用one, 那也就可以指世间上的任何人, 因此是不准确的。还有一点, 就是对“何似在人间”一句的理解。朱氏认为应该是“为什么不留在这世上呢?”。笔者认为“何似在人间”一句的意思是“有一点不像是在人世间”。因为, 上文提到“我”想去, 却没去, 于是在这里痛饮, 怀念友人, 对着自己月光下的影子“起舞”, 此情此景, 有一点不像是人间, 反而像是在仙境。笔者查看了林语堂对这两句的翻译, 更为简练准确一些:“Dancing to my shadow, I feel no longer

the mortal tie.”

(3)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This is, anyway, an eternal flaw———

an uncertain world

under an inconstant moon.)

朱氏的译文是意译。他在自己的译注中说“为了保持译文的的精警, 也没将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展开”。笔者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an uncertain world”和“人有悲欢离合”, “under an inconstant moon”和“月有阴晴圆缺”在句式和意义上都是不对等的。首先, “人有悲欢离合”是不能简单地就用“an uncertain world”来指代。后者的含义比前者要大很多, 且前者更注重感情上的不稳定。“月有阴晴圆缺”, 朱氏译为“under an inconstant moon”, 笔者认为这句译文是全文中最大的败笔。首先, “inconstant”这个词选得不好。在字典中inconstant的意思为“changing or varying, especially often and without discernible pat-tern or reason (善变的;易变的或反复无常的, 尤指常无一定格式或道理的) ”, 但月的“阴晴圆缺”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而不是随便变化的。只用inconstant一个词就指代“阴晴圆缺”, 这是不够的。其次, 在句式方面, 原文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是主谓结构, 对仗工整, 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在译文中, 变成了名词短语。原文的这两句是并列句, 笔者认为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有阴晴圆缺, 是不可避免的, 而朱氏却译为“an uncertain world under an inconstant moon (善变的月亮下的无常的世界) ”, 并列句变成了名词短语加介词短语。译文弱化了“月有阴晴圆缺”与原文里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的月、人的因果关系, 是不相符的。笔者查阅林语堂的译文, 该句译为:“But rare is perfect happiness———The moon does wax, the moon does wane, 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林氏译文中的句式和意义都很对等, 而且也充分考虑了原文的韵律。

古诗词的翻译本来就很难的, 而且个人对诗文理解的不同, 也会导致译文的不同。朱纯生的译本也有很多是值得称道的, 此文只是笔者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王璐.英汉诗歌翻译中语言美学功能的运用[J].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 2003.

[2]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 2003.

[3]朱纯生译.水调歌头.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粹[C].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词牌《六州歌头》研究 篇5

一、悲凉《六州词牌》

据全唐五代词检索系统检索可知, 《六州歌头》这个词牌在唐五代词中仅有一首词, 为岑参所作:“是西去轮台万里馀。也知音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 为报家人数寄。”这首词共28字, 单调两个平韵, 更像是一首七绝。这个显然与宋以后的《六州歌头》很不一样。可见, 在唐到宋的这个发展过程中, 可能宋代的《六州歌头》与唐代的《六州歌头》完全无关。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这样说:

《六州歌头》, 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 音调悲壮, 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 使人慷慨, 良不与艳词同科, 诚可喜也。

鼓吹, 是词的别名之一, 原为古代军乐曲, 部分词调来自鼓吹乐。程大昌解释说:

本朝鼓吹曲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台》并《六州》。为曲, 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 每更三奏, 名为警场。真宗至自幸亳亲飨太庙, 登歌始作, 闻奏严, 遂诏:自今行礼罢乃奏。政和七年诏:《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 其称谓已熟也。今前辈集中大祀大恤, 皆有此词。 (2)

明代杨慎所撰《词品》中有类似的说法:

六州歌头, 本鼓吹曲也, 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之, 闻之使人慷慨, 良不与艳词同科, 诚可喜也。六州得名, 盖唐人西边之州, 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氐州也。此词宋人大祀大恤, 皆用此调。国朝大恤, 则用应天长云。 (3)

然而, 宋朝人不喜军事, 鼓吹乐渐渐失去它原本的功效, 但仍以其悲壮慷慨成为祭祀之曲。据《宋史》乐志十五·鼓吹上条记载:

政和七年三月, 议礼局言:“古者, 铙歌、鼓吹曲各易其名, 以纪功烈。今所设鼓吹, 唯备警卫而已, 未有铙歌之曲, 非所以彰休德、扬伟绩也。乞诏儒臣讨论撰述, 因事命名, 审协声律, 播之鼓吹, 俾工师习之。凡王师大献则令鼓吹具奏, 以耸群听。”从之。十二月, 诏《六州》改名《崇明祀》, 《十二时》改名《称吉礼》, 《导引》改名《熙事备成》, 六引内者, 设而不作。 (4)

从《全宋词》现存词作看, 《六州》、《十二时》、《导引》和《降仙台》均属庙堂文学, 为祭祀用乐而非军乐。唯有《六州歌头》的词作, 仍带着边塞军乐的风格, 苍凉悲壮, 极少作为庙堂礼乐用。据《全宋词》, 宋代最早用《六州歌头》这个词牌创作的词作是《六州歌头·秦亡草昧》, 音调悲凉, 为吊古词。此词作者向来有争议, 或是李冠, 或是张氏或是刘潜。《朝野遗记》记载:

六州歌头在国初时, 京东张李二生能之, 凡作四阙, 今世传:“秦亡草昧, 刘、项起吞并。鞭寰宇, 驱龙虎……” (5)

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将此词归入刘潜名下。然而,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

冠, 齐人, 为《六州歌头》道刘项事, 慷慨雄伟。刘潜, 大侠也, 喜诵之。 (6)

“冠”, 应是李冠。除此之外, 李冠的另一首《六州歌头》同样能够证明作得有着同样的创作风格, 因此“秦亡草昧”更像是李冠的作品。而陈师道生于宋宗仁皇祐五年, 死于徽宗崇宁元年, 距李冠、刘潜二人年代相去不远, 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但是无论如何, 这两个人同在京东活动, 同在《宋史》第442卷列传第201《文苑传》《石延年传附刘潜传》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身影:

刘潜字仲方, 曹州定陶人。少卓逸有大志, 好为古文, 以进士起家, 为淄州军事推官……同时以文学称京东者, 齐州历城有李冠, 举进士不第, 得同《三礼》出身, 调乾宁主簿, 卒。有《东皋集》二十卷。 (7)

据宋史记载, 京东不仅是军事重镇之一, 且常有水旱灾, 生活环境恶劣。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词人, 创作出来的词作很难有闲暇之趣, 悲远之情倒是更加符合他们的创造心理, 更何况刘潜本为侠士。因此, 今存李冠、刘潜二人词作, 均属豪放词。

从《六州词牌》的体制看, 该词牌共143字, 前后片各八平韵, 其中用三字句多达十余句, 词体中的三字句式灵活多变, 可做散句、叠句、叠韵、领句等多种句法, 另外三字句短促简洁, 读起来铿锵有力, 能增强激壮声情。根据《朝野遗记》的记载, 在宋初《六州歌头》之曲可能只有两人会做, 由此可见此曲普及度极低, 《朝野遗记》又记载, 因《六州歌头·秦亡草昧》声调悲凉, 以至于“慈圣光献每闻必泣下”, 而“仁宗此时尚幼”, 并不是很明白事理, 因此“编二生以讥渎宗庙之罪”, 导致“后少有继之者”。《朝野遗记》作者不明, 此事又未见于其他历史资料, 不可全信, 然而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六州歌头》普及度之低, 声调之悲凉。

二、《六州歌头》在宋代的创作情况及名作

《六州歌头》可以说是英雄词牌。虽然《六州歌头》在宋代的创作仅有25首, 但几乎用这个词牌创作的曲子基本都是声调悲凉的。而以《六州歌头》填写的词, 当属贺铸的“少年侠气”张孝祥和“长怀望断”最有名。下面就对这两首词做简单的分析。

六州歌头

贺铸

少年侠气, 交结五都雄。肝胆洞, 毛发耸。立谈中, 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 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犬, 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 怀倥偬, 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 供粗用, 忽奇功。笳鼓动, 渔阳弄, 思悲翁。不请长婴, 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 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8)

贺铸是一位性情耿介, 有侠气, 有政治抱负也有政治才能的人, 然而因为家世关系, 出仕后担任宋朝不为重视的武官, 到了四十岁才任文职, 但是仍然没有被朝廷重用。这首词上片追忆自己的少年时的游侠生活:“结交五都豪雄, 肝胆相照、重诺干金”;痛饮如“吸海垂虹”, 射猖则“狡穴俄空”。下片则笔锋转向悲凉, 感叹往事如梦, 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似黄粱梦”, 现在的自己沉沦下僚, 不能建功立业, 抒发报国无路、请缨无门。全词充满了慷慨不平之气, 激越苍凉, 言词激烈, 体现了他词风豪放的一面。王骥云在《曲律·杂论》中说:“如东、钟之洪, 江、阳、皆、来、萧、豪、之响, 歌、戈、家、麻之和, 韵之最美者。” (9) 而贺铸词作, “三十九句中, 有三十四句押韵, 而且是东、董、冻三韵与平、上、去三声同叶, 韵位密、声字洪亮” (10) 。另外, 该词三字短句居多, 有如繁弦急管, 在连续的几个三字句之后, 又是比较舒缓的四五句作为一个结尾, 余韵无穷, 令人读之, 心潮澎湃。龙榆生先生评价说:“贺词以东部之洪音韵配合之, 词情遂与声情相称, 而推为此调之杰作。” (11) 《六州词牌》经贺铸填写之后, 宋末张孝祥、辛弃疾等人都有继作。而继作中以张孝祥的“长淮望断”最好。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 关塞莽然平。征尘暗, 霜风劲, 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 殆天数, 非人力。洙泗上, 弦歌地, 亦膻腥。隔水毡乡, 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 匣中剑, 空埃蠹, 竟何成!时易失, 心徒壮, 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 静烽燧, 且休兵。冠盖使, 纷驰骛, 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 常南望, 翠葆霓旌。使行人至此, 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12)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隆兴元年 (公元1163年) 。当时宋孝宗赵眘任用张浚北伐, 准备收复失地。然北伐军矛盾重重, 将帅不和, 以致兵败符离。见北伐兵败, 主和派遣使与金国统治者密切来往, 准备缔结屈辱投降的和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张孝祥在与张浚等主战派将领相见的宴席上, 写下了这首“忠愤气填膺”的《六州歌头》。一句“念腰间箭, 匣中剑, 空埃蠹, 竟何成”道出将军“岁将零”却无法征战报国的愤慨与悲凉, 读来真叫人“有泪如倾”, 是以清人陈廷焯称此词“淋漓痛快, 笔饱墨酣, 读之令人起舞” (13) 。

贺铸和张孝祥的《六州歌头》,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六州歌头·秦亡草昧》成为《六州歌头》这个词牌的“代表作”, 颇获好评, 除此三首之外, 刘过的《六州歌头》是写得比较好的, 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提道:“若古今赋词者, 刘改之六州歌头一阕, 悲壮激烈。词云:‘中兴诸将, 谁是万人英……’时有淮西帅李沈和其韵, 为书忠烈廟廟歌, 其词非刘比也。” (14) 由此可见, 用《六州歌头》创作的词不乏优秀之作, 且这些词的共同特点是诗中充满了悲壮的感情基调。

三、寂寞《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本是豪放词牌, 然而用《六州歌头》进行创作的词人却是少之又少, 甚至豪放派的词人都不怎么采用《六州歌头》, 辛弃疾用过《六州歌头》, 却写下了一首俳谐词。《六州歌头》几乎成为一个被词人遗弃的寂寞的词牌。我猜想, 《六州歌头》被遗弃的原因是它不符合宋代人对词的审美观念。

词最初是宴饮作乐时的所用, 是宴饮时的杂曲小唱, 演唱者多为歌妓。唐宋词的题材多集中在风花雪月、男欢女爱和离愁别绪等方面。尤其是在“花间词派”词人笔下, 几乎都是描写艳情的词作, 且多数是男子拟女子词, 做“妮子语”, 并不着眼于抒发自己真实的志向和情感。尽管南唐词人冯延、李后主开始用词抒写文人自己的感情世界, 然而仍然集中在抒发闲愁上。这个与北宋初期经济发达, 文人备受重视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文人地位奇高, 他们大多过着舒适的生活, 这是一个贬低武将、鄙弃战争的朝代, 与崇武的唐代完全相反。唐代文人多数有过边塞生涯, 眼中尽是一片雄壮辽阔的大漠荒山, 心中自由豪气万千, 文风诗风自有一股豪迈之气在其中, 是以唐代文人能够写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园》) 的诗作。宋代文人则不同, 他们过着优雅的生活, 远离战场, 在书斋中、在酒席上、在江南的微风细雨中悠闲地享受他们的幸福生活, 是以只能描绘出“山抹微云”、“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唯美世界。即使是愁, 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淡淡的闲愁。在这种文人气十足的时代, 用一种本为乐工歌妓演唱的词作表达自己的心情, 自然难免有一种中性美———不过分哀婉也不过分豪放。即使是被称为豪放派创始人苏轼的词作, 在其词作中, 也是婉约多于豪放。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但是细读辛弃疾的英雄词,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词人心中柔软的情怀:一位红颜知己“但唤取、玉纤横管, 一声吹裂” (《满江红·中秋寄远》) , “有玉人怜我, 为簪黄菊” (《满江红·倦客新丰》)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搵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些词中的美人, 中和了本来豪放的英雄词, 显现出一种中和之美。而这种中和之美, 恰恰是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的。范开如此评价辛词说:“其间固有清而丽, 婉而妩媚, 此又坡词之所无, 而公词之所独也。” (15)

再看看由《六州歌头》创作的曲子, 多为调古之词, 首先就不适合在宴饮中演唱。在一片欢声笑语的宴席中, 突然出现了一首悲凉壮阔催人泪下的鼓吹乐, 那是多么的不和谐。宴席是词兴起之初传播词牌的最好方式, 而悲凉的《六州歌头》自然就备受冷落了。

其次, 《六州歌头》本身是军旅歌曲, 其声情特征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受到喜爱闲情的宋代文人的喜爱。贺铸是《六州歌头》的第二个填写者, 然而《六州歌头》作为他的豪放风格的代表作, 几乎不受当时文人的重视, 反倒是借用了屈原的美人意象抒发自己不得志之恨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被文人广为流传, 并为贺铸赢得“贺梅子”的美称。

在一个崇尚文人的朝代, 武将英雄只能是“挑灯看剑忽伤神” (王质, 《定风波·赠将》) , 在一个充满了闲情逸致的时代, 无怪乎充满豪壮之情的《六州歌头》只能是“腰间箭, 匣中剑, 空埃蠹”。

参考文献

[1]施蛰存, 陈如江.宋元词话.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2, (第1版) :317.

[2]陶尔夫, 诸葛忆兵.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1, (第1版) :401.

[3]龙榆生.填词与选调.收录于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7, (第1版) :182.

[4]陶尔夫, 刘敬圻.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111.

[5][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 1985.6, (第1版) :3304.

[6]陈延焯.杜维沫点校.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0, (第1版) :152.

上一篇:大学开学迎新工作计划下一篇:绿春中波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