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刘将孙,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2024-06-08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刘将孙,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共2篇)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刘将孙,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篇1

一、以读促悟,体会豁达

在诗词教学中, 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原因之一在于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在朗诵诗词的过程中, 就可以直观地感受词人情感的变化。 而苏轼的《 水调歌头》 更是具有音乐和节奏的美感。在教学中,笔者就先播放了一段《 水调歌头》 的音频, 让学生跟着音频初步感受诗歌, 尤其是诗歌前后基调的变化,从起伏的节奏和音调中感受整个情感的变化过程, 从而感受苏轼的豁达之感;其次,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朗读, 小组朗读以及教师带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朗读。 尤其是把握其关键的字词“ 几时、不知、何年……” 等等。 一句“ 明月几时有? ”为开头,看似是作者对于宇宙、 对于明月的追问, 但后一句 “ 把酒问青天 ”又体现着词人将月当作朋友的这一种情怀。“ 为什么要去问月呢?”学生可以在朗读中逐渐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用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这首词究竟“ 问的是谁, 究竟在问什么” 的一个深入的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基础, 对于诗词的解读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多给 予学生自 主思考的 时间 , 将课堂还 给学生 。

二、插入背景,帮助理解

在通过朗读的方式初步了解了《 水调歌头》 的基调之后,教师应该穿插一些写作的背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豁达之感。 引导学生理解苏轼是在什么境遇下发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是理解苏轼“ 豁达”心胸的关键。

在此, 教师就应该着重把握小字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来展示苏轼当时的境遇,或者采用PPT的形式,这样可以将背景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 在作这首 词时 ,是丙辰中 秋 ,当时苏轼 四十一岁 ,时为密州( 现在的山东诸城) 太守。 题说“ 兼怀子由”, 当时苏轼与弟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 尤其是中秋佳节, 孤身对月,抑郁惆怅之感溢于言表。 在词的上阕中,首先通过营造自己孤身赏月的情景,再用“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来间接表明自己被贬,不知道当今朝廷如何的失望落寞之感。 但正是有这样的情绪和境遇的寄托,才让苏轼下阕的抒情更显得豁达。 上下阕的对比能够让 学生更为 强烈地感 受到词人 的心情变 化 , 体会他的 豁达。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苏轼或者 其他诗人 类似的诗 词进行对比, 来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以及情感。

三、把握关键,感悟豁达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有些学生仅仅只是了解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最能体现词人豁达的词句,但是对于为什么体现出词人的豁达却很难说出一二。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 比如,“ 你们在遇到难过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你的好朋友把你的东西弄丢了,你是什么心情? ”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词人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有多么不易。此时,教师也可以结合“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样类似的诗句来理解苏轼“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背后的超脱与豁达。 同时, 笔者也将这一句词与谢庄 《 月赋》 中的一句诗“ 隔千里兮共明月” 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发现 《 月赋》 中所要表现的情绪是一种 “ 有我 ” 的美好状态 , 而苏轼则是表现出一种“ 无我”的遥思。 从时间和空间上也都体现出了苏轼的长远境界。

四、总结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篇2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一无名氏的作品,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上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炙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nlc202309030107

上一篇:八坝小学读书征文活动总结下一篇:小学生班委竞选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