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精选14篇)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1
九年制学校纪念“毛泽东诞辰 124周年”诗词朗诵活动方案
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经典,激发我校学生的爱国热情,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决定将在毛泽东诞辰124周年之际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诵读红色经典”为主题的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为使活动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诵读红色经典
二、参加对象
二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12月26日下午
地点:学校操场
四、比赛内容与形式
(一)比赛内容。本次朗诵内容是毛泽东诗词。
(二)比赛形式。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集体朗诵,并进行适当配音乐和表演,形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看稿的应配上讲义夹),倡导脱稿朗诵,脱稿朗诵的评委将适当的进行加分。
五、评分办法
本次朗诵比赛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参赛选手必须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并富有感情色彩。每个节目表 演完毕后,评委当场进行分析评分,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
六、奖项设置
比赛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年级组进行 高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中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低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七、活动期间人员分工如下: 策
划:语文教研组
主
持:王雪梅
评
委:杨金成 马玉林 张
辉 李义翔 张志国
母云孝 李义勤 尹金锷
会场布置:石
琦
拍
照:刘有兴
成绩统计:李清婷 金红婷
奖状奖品:石
琦 毕恩杰
颁
奖:学校校务会成员
活动协调:马玉林
节目协调:黄亚飞 王
欣
会场管理: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负责维持会场纪律和秩序,保证学生进退场快捷有序)
以上安排希望各负责人各尽其责,全体老师通力合作,确保活动成功举行!
八、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团支部书记王雪娇介绍毛泽东及其功绩
3、朗诵比赛
4、学校领导给获奖学生颁奖
5、马玉林总结讲话
6、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九、其它事宜
1.本次活动要求非参与比赛的老师和学生都到现场参观,协助维持学生纪律。
2.各班语文老师全力配合活动负责人,做好本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
3.如遇特殊情况,一切听从现场统一指挥。
语文教研组 2017年12月24日
诗词朗诵比赛评分表
节目名称: 班级: 总分:
形象与形式
项目
(3分)
(3分)
(3分)
(1分)
语言与表达
思想内容
综合印象
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姿态得体
能正确把握大方。具体朗诵形式富有
朗诵熟练,吐字
诗歌内容,清晰,普通话标
朗诵富有韵方面 创意,配以适当准,能很好把握
味和表现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诗歌节奏。
力。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基本功扎实、发挥出色。
得分
评分备注:脱稿朗诵的节目可视具体情况加分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2
3日上午,参加纪念活动的人们来到先生的墓前,敬献鲜花、花环,在墓前默哀致悼,以表达崇敬、缅怀之情。郑悟清先生弟子代表李随成先生做祭奠致辞,郑悟清先生嫡孙郑新会先生代表孙辈致拜祖文。
下午,纪念活动在祥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踏进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主席台帷幕中央的郑悟清先生的巨幅照片,老人家慈祥的面孔、和善的目光、亲切的笑容,仿佛向所有来宾、同道、弟子后人、亲属致以欢迎和希冀。会议开始后,主持人介绍了郑悟清先生的生平事迹:先生以文事武,以毕生精力研究、传授太极拳艺数十载。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修炼、心得、实践)与传授经验,深究儒、释、道、中医、兵书诸子百家学说,融于太极拳艺术中,拳架“小而舒展,大而紧凑”,“忌用滞力,尤忌用意”,将太极拳理论、架式既继承传统,保持传统本色,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种特色,使太极拳艺提高到新的境界,为中华武术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中华传统武道文化铸就了新的里程碑。先生打破“赵堡拳不出村”之规,培育出了众多的武术人才,使赵堡太极拳誉满中外。先生是赵堡太极拳走向世界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先生为中华武术的弘扬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社会各界武术同道纷纷发来贺信,主要有: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澳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理事长、澳门国际武术节组委会执行主席张建军先生,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三丰派联谊会会长钟云龙道长,中国功夫联合会副主席、全球功夫网安徽站站长杜怀津先生,暨南大学教授詹家豪先生,安徽鱼行空太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暖洋洋太极功夫养生馆凌光先生,美国洛杉矶Cathy Chen先生,美国纽约Leslie Wang先生,江苏省刘飞航先生,云南省陈泽先生、周文波先生等团体和个人。贺信高度赞扬了先生为中华武术的传播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缅怀了先生的高深武功和高尚武德。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在贺信中讲道:“郑悟清先生精湛的武功,崇高的武德、高风亮节的情操和对武术事业贡献的光辉成就,必将永载史册、流芳千古。同时,祝愿大会圆满成功,并表示要继承郑悟清先生遗志,为弘扬中华武术,造福人类而做出贡献”。
大会还展示了武术同道为此次纪念活动的题书。河北承德杨式太极拳名家赵廷铭先生特为纪念活动题书:“教拳育人,流芳百世”;河北武式太极拳名家李剑方先生特为纪念活动题书:“文武融大道,德艺铸丰碑”;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作品上太空第一人冯云龙先生特为纪念活动题书:“郑公太极拳法奇,悟参玄妙标新异,清风出袖刚柔济,一代宗师震中西”等等。
中国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科研部前主任罗卫民,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岗,辽宁省武协副主席张怀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丽萍,郑悟清先生次子郑钧先生,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李随成,雷伯荣,常兴岚,吴忍堂,吴本忠,陈公舜,张占迎,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贺曙光,赵堡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何俊龙等人出席了纪念活动,并进行了讲话和功法演练。
罗卫民在讲话中指出:太极拳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而赵堡太极拳长期被湮没,近年来不断焕发光彩,赵堡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瑰宝之一。赵堡太极拳的传承、拳法、拳理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陈式、杨式都有着独特的地方,其独特的地方确实让我们对太极拳产生不同的理解,如郑悟清先生提出的太极拳理论“练太极拳不用力,不用意”,对整个太极拳的传统理论是个突破,而传统太极拳讲“不用力,用意”。由此可看出,他从非常高的角度来认识太极拳。不用力,才是无相。太极拳讲:无形无相,无形,不用力,不作牵挂。无相,是不用意。“耍拳”,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境界。所以,我觉得对于郑悟清先生的理论,要花很多时间去做很好的工作。
郑悟清先生的家属代表郑传会在纪念活动上发言:对参加纪念活动的领导、来宾、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来函、来电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深深的谢意。祝愿大家团结起来,互相研究,共同提高,为弘扬中华武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而努力。
纪念活动还进行了武术表演,来宾代表、郑悟清先生的弟子,再传弟子代表和郑悟清先生的家属先后进行了武术套路、推手、技击功法演练。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3
吴健雄陈列馆5月31日上午正式开馆。在30日举行的吴健雄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两院院士、国内外高校教授、吴建雄亲属等近500人出席。家属代表、外籍院士代表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吴健雄一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身在海外、心怀中华”的爱国情怀。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江苏省侨办副主任季俊秋出席“纪念吴健雄诞辰100周年活动”。
纪念活动包括吴健雄铜像落成典礼暨吴健雄陈列馆揭牌仪式、“现代科技、大学教育、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太仓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纪念吴健雄袁家骝诞辰100周年瞻仰仪式、明德小学建校100周年庆典、两院院士太仓行等。
吴健雄当年从太仓市浏河镇走出来,1929年她以最佳成绩从苏州女师毕业,随后又前往上海中国公学,就读胡适先生门下。1930年她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她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1934年离开了母校,赴美继续深造。她在读博士期间就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
1963年,她推倒了“宇称定恒定律”,先后获得了各国政府及世界著名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和奖励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物理女王”。
吴健雄的成果震动了国际科学界,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首次将名誉科学博士称号授予这位女性。吴健雄还获得其他15所大学的名誉学位。美国总统授予她1975年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她还获得国际性的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奖金。她发表过100余篇科学论文,与丈夫袁家骝合编《实验物理学方法·原子核物理学》、与S·A·莫斯科夫斯基合写《β衰变》,由于她坚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巨大的成就,国际科学界称她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吴健雄还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她从1973年起多次到中国探亲和讲学,1992年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吴健雄实验室;1994年6月,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她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更是关怀备至,尤其是由她父亲一手创办的明德学校。
从1973年起,吴健雄曾先后多次回到祖国大陆,为明德小学的风雨操场剪彩,设立以其父亲为名的太仓市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创立吴健雄实验室,建造科技楼、教工宿舍等等,呈现出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和家乡的那颗“火热的心”。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4
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活动总结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相关领导和同志,就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活动宣传、新闻发布会、开馆仪式、学术研讨会、文艺演出、书画展及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作汇报发言。
一、扎实推进组委会日常工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从去年12月19日正式发文成立了以伍定书记、仕伦区长、文明主任、大伦主席为主任,四大班子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单位乡镇共同参与的高规格组委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0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或组委会、专题工作会、推进会研究部署活动推进工作,还召开了50多次大大小小各种协调会、碰头会,光是与活动承办方成演副总以上的工作对接会就达37次。区委书记伍定亲自参与了整个活动的创意策划,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务必确保活动政治性和安全性。区长袁仕伦每周组织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并亲自参与多项工作。文明主任、大伦主席、登廷副书记等区四大班子领导从活动开始,自始至终站在工作一线,各小组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了纪念活动圆满成功。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由宣传、文广共同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从2011年12月19日组委会办公室运行开始,共编发简报27期,完成各种方案、预案、总结、汇报等材料10多万字,现在整理出来的相关档案有一尺多厚。特别是活动开始,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特色、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评审选择了具有较强实力的成都演艺集团作为我们活动的承办方。成演集团为我们沙湾设计提出的“沙湾的郭沫若,世界的影响力”宣传口号,现已深入人心,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极大地提升了沙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从去年最初策划各项活动开始,伍书记就一再强调,我们的活动最终是否能成功举办,要看我们是否营造了一个良好有利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年初召开的全区精神文明会上,区文明委主任伍定书记响亮提出:要以郭沫若诞辰120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纪念活动提升我区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建管水平、市民文明素质,实现环境大改善、形象大提升、文化大繁荣、产业大发展,充分展示沙湾“和谐、文明、友谊”的良好形象。为此,组委会制订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一是唱响沙湾区歌。今年五一前后,由红军常委牵头,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文广局、团区委联合举办了庆“五.一”、“五.四”暨“唱响沙湾”大型群众歌咏比赛,来自全区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支参赛队放声高歌,通过传唱《美丽的沙湾》和各个年代的优秀歌曲,激发全区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沙湾、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斗志。
二是提炼“沫若故里·沙湾精神”。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了“百人座谈、千份问卷、万人参与”的“沫若故里?沙湾精神”提炼活动,邀请了市区专家、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乡镇、村组(社区)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多次召开征集提炼讨论会。组织采访小分队专题采访了曾经在沙湾工作过的市领导和市级部门领导意见。经过问卷调查、评审会和区委常委会研究,最终提炼出“厚德崇文,坚韧奋进”的沙湾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有效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沙湾的认知程度和认可度,激发了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
三是开展“弘扬沙湾精神,传承沫若文化”大宣讲活动。组成8个宣讲团分赴全区进行宣讲,编印宣传手册2000份发放给广大干部群众,受众达6万多人次。组织拍摄照片1000多幅,录制视频材料200多分钟。出版了《沙湾画册》、《纪念邮册》。在活动开展前期,举办了“热爱沙湾”摄影展,每天观展群众络绎不绝。还制作了大型广告牌和道旗标语,悬挂了灯笼,营造了活动开展的祥和气氛。
四是与报刊、电视台、网络合作进行深度宣传。乐山日报、三江都市报、乐山电视台设置了专栏,人民网作了专题报道,四川新闻网、乐山新闻网设置了专题页面,对沙湾经济社会发展和纪念活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宣传。制作《沙湾的郭沫若、世界的影响力》形象宣传片,在乐山电视台、乐山城区LED滚动播放1800多次。
五是开展“做文明沙湾人、当热情东道主”主题活动。此活动方案几易其稿,区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策划和创意,各县级领导全部参与牵头十四大活动。区委区政府召开了规格高、人员齐的动员大会,通过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区市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展示了沙湾的良好形象,确保纪念活动圆满成功举办。在如此项目集中、规模大的活动中,基本没有发生吵架骂架、打架斗殴、打砸抢盗事件,充分检验和见证我区干部群众素质不断提升的成果。
三、顺利完成各项纪念活动
在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活动中,全市开展了十大纪念活动,我区举办和承办了其中五大活动,同时我区参与承办了书画展,还成功举办了沫若文化宣传周。按照“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是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8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们成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规格高,宣传效果好,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沙湾区承办发布会。省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赵英主持,市长蒋辅义作主题发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淑芳,现眉山市副市长、原市政府秘书长汪树槐回答记者提问。区委书记伍定就沙湾区如何弘扬沫若文化回答了记者提问,并接受了《光明日报》和四川电视台专访。区委副书记、区长袁仕伦就如何建设好郭老家乡回答了记者提问,并接受了《经济日报》专访。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接受了新华社专访。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发布消息,向世界隆重推荐了沙湾。新闻发布会上播放了《沙湾的郭沫若,世界的影响力》形象宣传片。新闻发布会后,许多媒体纷纷来到我区,对活动举办和我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跟踪报道。这次新闻发布会规格之高、报道密集度之大、影响之广超过了活动造势的预设效果。
二是成功举办郭沫若纪念馆开馆仪式。纪念馆修建历时2年多,投资近4000万元,占地面积6056平方米。伍书记、袁区长每隔几天都要亲自关心过问建设进展情况,淑玉副区长亲自督促建设推进过程,文广局同志为纪念馆修建做了大量工作。11月16日上午郭老120周年诞辰当日,风清气爽,阳光明媚,承载着沙湾全区人民对郭老尊敬缅怀之情、实现产业提升的美好愿望,并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郭沫若纪念馆成功开馆。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龚心瀚,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群众文化指导处副处长贾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高翔,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周先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郭沫若纪念馆馆长崔民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省政协副主席陈次昌,四川郭沫若研究会会长、原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市长蒋辅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建安,市政协主席李留根,市委副书记、峨眉山市委书记罗佳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淑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宁坚,文化名人102岁的文怀沙、98岁的马识途,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钧、朱德元帅的外孙刘建、陈毅的儿子陈晓鲁等共和国缔造者后代和郭沫若亲属共600多位领导和嘉宾,以及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参加了开馆仪式。光明网、乐山新闻网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第一时间展示了活动过程,并专访了伍书记。当天,整个沙湾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整洁有序,被誉为沙湾最美丽的一天。开馆仪式高雅有序圆满成功,获得了各级领导及所有来宾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三是成功承办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德国、韩国等5个国家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整个研讨会规格高,内容丰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好评,特别是与会专家学者一致高度赞誉沙湾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在沙湾举办的这次会议是历次接待最好、举办最成功的一次研讨会。原省委秘书长、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说,近几年是沙湾变化最大的几年,这几天是沙湾最美的几天,所有的嘉宾都对沙湾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并由衷地祝福沙湾明天更美好。四是成功举办大型综艺晚会。晚会按照我方要求,自始至终贯穿郭沫若诞辰120周年这条主线,运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和舞台,集中展现了沙湾悠久的人文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居环境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近两万名观众呈现了一台绚丽多姿、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五是成功参与举办书画展。11月7日,“沫若风采,人文乐山”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书画展取得圆满成功,区委书记伍定出席了展览仪式。
此外,11月8日—15日,沙湾还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沫若大舞台群众文艺活动,各乡镇、各界群众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载歌载舞,观看群众5万多人次,受到广泛好评,营造了良好的喜庆气氛。
四、全方位开展新闻宣传
为配合活动开展,新闻宣传按不同时间节点,拟订了详细的宣传报道方案和细案,取得了四大历史性突破:
一是新闻宣传报道的规格实现历史性突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都对我们的活动和沙湾进行了广泛地宣传报道。
二是报道的频率和次数实现历史性突破。从来没有这么多家媒体在这么集中的时段,对沙湾进行过这么集中深入的报道。活动期间,共有2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对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境内外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刊登、转载相关新闻上万次,“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关键字搜索结果近10万条。
三是报道深度实现历史性突破。四川日报头版刊登了我区纪念活动盛况,乐山日报头版连载《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28期,香港文汇报进行了整版宣传,人民网、四川新闻网先后为活动开设专栏和专题页面。
四是报道形式实现历史性突破。除了专栏专题专访外,光明网、乐山新闻网、乐山电视台对开馆仪式、学术研讨会、综艺晚会进行现场直播。沙湾的郭沫若、世界的影响力,纪念活动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沙湾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各位领导,同志们,总结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做好活动的关键:
一是科学预案。伍书记亲自提议成立了创意组,就是对这次活动进行预案,“按图索骥”比“盲人买象”就好了很多。在整个活动中,我们特别重视策划方案。所有的方案都凝聚了领导同志们、专家学者和具体承办人的心血汗水。我记得光是纪念馆开馆方案,向洪敏、唐治江、詹朝勇同志就不止10次讨论修改方案,淑玉副区长还亲自带队到成都对接。所有成功的活动,都事先有一个成功的预案。二是高标奋进。区上主要领导多次提出没有高的标准就做不出好的效果,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有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才有了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努力,保证活动圆满成功。
三是团结协作。所有成功都来自于团结,来自于大家通力合作,杨书记亲自牵头平整演出场地,经信、园区管委会、供电、通讯、公安等相关部门倾力配合支持,杨书记甚至带领园区工作人员走遍了2万多个座位检查场地。袁区长最后负责演出组,团结动员各部门共同为演出成功举办做了大量协调和具体工作。文主任、大伦主席多次带队检查督促工程进度。纪委、两办自始至终参与了纪念活动承办方的比选和相关方案制订。政法、公安、武警、武装部、信访等部门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安全保障。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儒家思想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日。在这秋风阵阵、书香浓浓的日子里,我们举办纪念孔子诞辰暨经典诵读活动,希望全体师生激情演绎,充分展现新墩镇中心学校教师、学生的风采和活力,展示教师团队和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精神之瑰宝。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他的功绩和影响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希望我们以孔子的智慧与人格为标尺,丈量每天的进步与成长,进而提升我校文化品位形象,提高校园道德风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6
蒙山亲子经典诵读活动
为了广泛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少年儿童读经典,用经典,讲文明,重礼仪,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2018年9月23日上午9点半县最高学府蒙山中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的是70高龄的老人,有的是在妈妈怀中不满一岁的婴孩,还有的是读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孩子们。10点整,他们在蒙山中学孔子像前开展“迎中秋暨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亲子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由黄桂凤老师发表讲话,并指出孔子在中国优秀文化中的杰出贡献,强调与经典为友、与圣贤同行的重要性,接着由黄小英老师示范,全体家长和孩子们行拜师礼,最后集体以至诚的《论语》诵读之声去传承伟大的文化经典。“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句经典名句,透过家长和孩子们的声音诵出,在诵读中汲取儒家文化精髓,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7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 聂荣臻元帅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者和拓荒者, 是“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典范, 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楷模。聂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实践, 为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万钢强调, 追念聂帅, 就是要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他的先进思想、优良作风和崇高品格, 接好老一代革命家传承下来的接力棒, 更好地推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要有计划地加快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推进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高度重视“两弹一星”宝贵经验, 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进一步加速推进重大专项, 明确主攻方向,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举国体制作用、推进重大专项的体制机制。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大力协同, 集中力量, 形成合力,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尊重科技发展规律, 提倡科学精神。
迟万春说, 深切缅怀聂帅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对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志,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习他矢志不渝、强军兴国, 毕生致力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走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道路的先进思想;学习他勇于探索、求真务实, 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学习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全心全意为科技人员服务的崇高风范。
座谈会上, 老科学家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 中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院士分别发言。周光召在发言中说, 聂帅在新中国开始阶段, 领导科技战线战胜了各种干扰,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建立了一批国家亟须的研究机构, 培养了大批年轻的科技骨干, 开展了在科学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 取得了两弹一星,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庆油田等为代表的光辉成就, 开启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第一个春天。聂帅从内心深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深刻认识科研工作的客观规律等方面的工作精神对我国当前科技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100周年 篇8
龙飞虎将军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参加红军,1929年入党,是一位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老战士,曾经跟随毛主席、周总理转战南北,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先后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了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延安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致电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向该会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江西召开表示祝贺,向龙飞虎将军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缅怀,向龙飞虎将军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問。电文说,纪念龙飞虎将军百年诞辰,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坚贞不屈的道德情操,不断发扬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持续推进新四军研究和宣传深入开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9
硬笔、软笔书法比赛
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恰逢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两个花甲轮回,癸巳依旧,人间已是沧桑巨变,盛世中兴,其间凝聚几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积 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加入到纪念毛泽东同志的活动热潮中来。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义务和责任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书法文化艺术,练习书法也有利于陶冶广大同学的情操,增强艺术鉴赏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毛泽东诗词与书法意境博大、气势磅礴、富含哲理,既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又是中国现代诗词创作的一座奇峰。本次硬笔书法比赛,为爱好书法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舞台,并引导广大同学用硬笔、软笔书法这种艺术形式讴歌党和国家,以实际行动向伟大领袖毛泽东致敬!
二、活动主题:
一百二十载风雨路,五千年运墨华夏情
三、活动目的:
1、加强党员工作站部内部建设以及与其他学院党员工作站的交流联系,扩大学生党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加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展示同学们的书法技艺,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增强部门的凝聚力;
3、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加强素质教育。响应学院号召,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四、活动意义:
举办书法比赛既能够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也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正所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书法大赛中,参赛的选
手既可挥斥方遒,大展才艺,又可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更有利于增进交流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同时,书法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比赛中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推广,有利于在广大大学生中形成爱书法重笔迹的良好氛围。
五、活动组织:
(一)活动时间:2013年12月22日
(二)活动地点:矿业工程学院党员工作站
(三)主办方:矿业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
承办方:矿业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
环境与测绘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
(四)活动面向对象:矿业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与测
绘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开展:
1.宣传阶段(于活动正式举办前一周开始宣传工作)
(1)在学校内悬挂宣传横幅。(内容有比赛主题、参赛时间以硬笔、软笔书
法比赛策划书及联系方式)
(2)向三个学院学院大
一、大
二、大三各班班长发放宣传单,并要求在各
班内推选参赛选手。
(3)在各学院校相关QQ群中发布有关信息。2.比赛形式和要求
(1)书写内容仅限于毛泽东诗词,字体不限,硬笔要求A4的标准硬笔书
法稿纸或矿大稿纸,软笔纸张规格为8开方格或田字软笔书法纸。
(2)硬笔要求参赛者使用钢笔或是黑色签字笔书写,软笔要求必须用毛笔
书写,不得使用涂改工具,书写工具及稿纸由参赛者自备。
(3)硬笔作品要求整洁、美观、大方,硬笔要求使用规范标准简化汉字书
写(软笔不分繁简体字),不得有错字、别字,不得添字、漏字,不得涂改。
(4)最后将作品于12月22日晚7:00-8:30交于各自学院的党员工作站负
责人处,并登记个人相关信息。负责人将各自学院的作品送至矿业工
程学院党员工作站汇总,后待评审。
七、经费预算:
1.活动宣传:制作宣传横幅,预计50元印制宣传单,预计10元共:60元3.比赛奖品:预计100元
4.比赛之后进行公开展览:展板制作预计20元合计:180元
八、后期总结:
1.邀请三个学院党员工作站站长及副站长组成评委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
评选,根据附录的打分标准依次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并于三个学院所在宿舍楼一楼大厅展板展示优秀作品。2.联系新闻部,撰写新闻报道本次比赛;在院网上公布获奖选手名单。3.主办单位进行总结,分析本次书法比赛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并完成活动
总结。
4.记录下获奖者的姓名、班级等信息,以作日后相关赛事人才培养之用。
九、奖项设置:
硬笔、软笔分开单独评奖(1)一等奖各1名(奖状及奖品)(2)二等奖各2名(奖状奖品)(3)三等奖各3名(奖状及奖品)
附录:
附一: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10
参观“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迎春书画展”活动
临近春节,马家堡街道特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迎春书画展”活动。
城南嘉园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参与了此次活动。为期4天的书画展汇集了多位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百余幅作品,参展作品风格多样,诠释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并且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交流平台。
居民表示,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举办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马家堡街道城南嘉园社区文教
满江红纪念党诞辰84周年等 篇11
○黄专华(广西)
八四春秋,逢我党,生辰时节。忆先哲,南湖燃火,迅燎原野。马列迎来辉旭日,工农唤起歼妖孽。倒三山,古国艳阳天,民心悦。
五星耀,乌云绝。昌国运,兴宏业。指长征新路,八方驰捷。两弹一星游广宇,千行百业添新页。我中华,听颂党欢歌,云霄彻。
七月放歌
○王军
我们走过所有的日子,
七月的记忆最明最深最亮。
我们唱过千万首赞歌,
七月的故事最善最真最美。
七月曾经在漫漫黑夜点燃遍地星火,
七月曾经在黎明前铸造永恒力量。
七月流光溢彩是燃烧的季节,
七月稻海扬波传递丰收的欢畅。
七月,铁锤和镰刀挽起臂膀,
七月,托起共和国的脊梁。
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听到——
黄洋界的炮声在历史的深处响起,
秋收起义的火把化作天安门城楼的霞光。
呵,党旗,鲜红的经纬线织进历史的烟云,
织进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和理想,
织进华夏儿女“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铿锵誓言,
织进建设小康的和谐社会的信念。
党旗,与日月同辉的丰碑
○章美彬李晓林
抚摸着鲜红的党旗,
历史在心间展现。
它,就是点燃中国革命星火的南湖红船,
它,就是大渡河激扬冲锋号的风烟,
它,就是平型关抗日战役的捷报,
它,就是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它,就是抗美援朝前线的胜利欢呼。
它,就是改革开放的春雷,
它,就是国富民强的欢声笑语
它,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注目着庄严的党旗,
共产党员的责任更加清晰。
从入党宣誓的铮铮誓言,
到人民大会堂的雷鸣掌声,
党与人民融汇在一起,
忠诚于誓词就是代表着时代,
实践着誓言就是忠诚于人民。
啊,神舟五号奏响国威之歌。
党旗,与日月同辉的丰碑!
党员永葆先进性
○萧如九
世进时移任务新,为民执政播温馨。
清廉公仆遵宗旨,社会和谐万众欣。
从严治党葆清纯,去腐除污民称心。
自觉保持先进性,千秋万代掌乾坤。
学习务须求实效,提高素质利人群。
永铭宗旨坚信念,宏伟目标步步臻。
参加“先教”活动有感
○李胜芳
立党常念百姓苦,为官应守廉勤风。
无私无畏修德政,堕泪丰碑望楚中。
(注:堕泪碑:羊祜镇襄阳,重民风,务修德,民安境泰。卒后,百姓为之立功德碑,每望而堕泪,时称“堕泪碑”。)
老友聚会
○李桂芳
风和日暖喜洋洋,
欢声笑语绕“三江”。
讲故事,忆往昔,
峥嵘岁月,风华正茂,
艰苦奋斗垦殖场。
曾记得,
挥锄垦山地,
披荆斩棘凌华岗。
曾记得,
汗水洒满琳池村,人拉犁耙忙耕种。
赢得果满山、粮满仓。
四十九年过去,
当年青丝染雪霜。
喜今朝相聚,
笑语欢歌含泪唱。
休道日短黄昏近,
明年再相见,
福长寿更长。
月月红
○世玫
要谢,就谢得利索;
要开,就开得红火。
哪管它秋去冬来;
哪管它雨鞭抽,风刀剁。
心扉,总被憧憬燃烧;
唇边,常哼一支希望的歌。
啊!月月红,红月月。
照亮了岁月,照亮了生活……
都市景色
○李良哉
流光溢彩,在大街小巷奔腾不息,
无数路人驻足眺望,眼花缭乱,
每道风景都写满人生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一部电视连续剧。
一张洁白的纸,在文人手上,
是一篇催人泪下的诗章,
在词曲家心中,是一曲永恒的颂歌,
在美术家眼里,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走进教室、图书馆,以“知识”的名义,
架上摆满了这些高手们的作品,
人们读到的是花开花谢,喜怒哀乐,
人们品味的是悲欢离合,甜酸苦辣。
一张纸,洁白无瑕,夕阳下,
画出的是一幅瑰丽的彩霞!
父亲——永恒的太阳
○唐荔红
您走了,走在初夏的静夜,
走在五月的清风淡月,
带着对生活的渴望,
一路跋涉。
今夜您披着月光,
披着盈盈清风,
乘着一缕轻云匆匆西行,
仿佛又披挂上了征衣,
仿佛奔赴烽烟的战场。
说好了,天天陪我看日出,
说好了,天天陪我看夕阳,
您去了,留下夕晖,
伴着我不减的思念不断的泪水。
回来啊,父亲!回来啊,父亲
看看几多次梦里哭醒的孙孙。
看看等待为您开放的花蕾。
看看女儿正在为您添置的新衣。
看看亲人颊上抹不干的泪痕。
回来啊,父亲,回来啊,父亲
您的孩子不会在哀伤中沉沦
他们正踏着您的足印前行,
他们正创造着您的理想事业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 篇12
2011年的10月18日是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重庆、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太原、合肥、成都、南宁等地及淮安、嘉兴、无锡、歙县、休宁、大埔、运城……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陶行知辞世也已经65周年了, 我们不禁要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他?
人们对陶行知持续不断的缅怀和纪念, 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 陶先生的伟大人格为人们树立了一座道德的丰碑。凡对陶先生有所了解的人, 无不为他的人格风范所感动。在他心中始终装着的是平民、是农人、是小孩子, 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 唯独没有他自己。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他可以抛却名利官位, 可以不计利害成败, 虽屡战屡败, 仍屡败屡战, 用不断的创造、试验, 全力以赴那个崇高而伟大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着他“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许诺。“万世师表”的评价对他来说, 真的是名至实归。
其二,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富含的价值和智慧, 值得人们永远去开采和借鉴。教育为了什么?对他来说, 就是为了个人人格的完善, 使人成为“真人”, 成为自觉、自动、自立的共和国的公民;就是为了社会的改造, 使社会充满和谐、创造, 民主、富强, 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是为了生活的提升, 使人人都能过上向前向上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并使人人都能够成为这种社会和生活的创造者。但是“旧教育”、书呆子教育、文凭迷教育等等, 都是“大规模的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 对这种教育必须彻底改造。他提出的能够彻底改造旧教育的教育, 就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提倡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他要求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与社会的结合,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对人心的改造进而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生活——健康的生活、民主的生活、创造的生活、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创造这样的新生活, 不是“坐而言”, 更要“起而行”, 用“做”来统一“教”和“学”, 让大家在科学的生活中学习科学, 在创造的生活中学习创造, 在民主的生活中学习民主……对他来说, 生活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因而是为共和国打基础的事业。教育与生活隔离、与社会隔离, 这个“打基础”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教育毫无意义。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篇13
—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一、毛泽东与中国梦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国梦”。他说:“再过45年,就是2001年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制度不仅使封建社会压抑之下的人性得到了解放,而且极大的激发了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爆发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超过了包括毛泽东本人的想象。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这样评价:“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亚洲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6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中国的国民收入在1952年——1978年的25年间增加了4倍,即从1952年的600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000亿元,而工业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人均国民收入指数(以不变价格计算)从1949年的100(1952年的160)增加到1957年的217和1978年的440。在毛泽东时代的最后20年间(这是毛泽东的后继者们对他评价不高的一个时期),而且连大跃进的经济灾难也估计在内,中国的国民收入在1957年至1975年期间翻了一番多——人均增加63%。”同时在科技、教育、农业、国防、文化等方面也到得了极大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取得了初步成就。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发生不仅有了数量上的飞跃,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国七十年代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以习近平为领导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把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摆在首要位置是十分英名的,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口号的提出非常及时,而且十分必要,毛泽东思想不仅不能丢,而且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指南。毛泽东思想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指导意义是无法替代的。我认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指导意义有以下几点:
“ 群众路线”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在深入的交流中了解群众,在排忧解难中满足群众,在贴近生活中引导群众,在积极作为中服务群众,在共同努力中富裕群众。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化解矛盾、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新载体,才能使社会更加民主、富裕和繁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政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真正做好工作,带领广大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现在有的人严重背弃这项基本原则,严重脱离群众、侵犯群众利益。比如,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任期间,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宁肯牺牲一代铁路工人,也要发展中国的铁路。”如果发展中国铁路的目的是脱离群众的、脱离实际的、是以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那这种发展就是失败的发展,也是发展的失败!这种脱离群众的想法和做法是产生贪污腐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脱离了群众的监督必然要孳生腐败和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就会丧失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脱离群众的支持,利国利民的好事也要被这些腐化分子办成祸国殃民的坏事!“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同时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超越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成就,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毛泽东能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就是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就是其中的精华。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具体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首先,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此,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也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也就是说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能以个别代替整体,以片面代替全面,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事实有力地证明,缺乏调查研究做出的决定,就会走弯路,就会犯错误,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第二,实事求是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具体地来说,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质性力量和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基于实践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终目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万古不灭的真理。毛泽东思想是他本人和他的战友们吸收了西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融和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汇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斗争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不朽之作,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产,是高度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而且影响了世界的发展格局,“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与精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要被我们继承,而且要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并发扬光大。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世纪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也是抵御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腐蚀的有力武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长期理想,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繁荣和昌盛的新国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的优点,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上”赶英超美”,而是文化发展的超越以及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超越,但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最终目的是不能改变的,也可以说,只有围绕这个最终目的才能实现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超越,毛泽东思想就是指引中华民族复兴的最为有力、最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胡耀邦同志说:“毛泽东思想不但是使中国革命转败为胜、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的精神武器,而且它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是指导我们继续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指南。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永垂不朽。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将与世长存。”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文化的复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毛泽东思想在民族危亡的特殊时期应运而生,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著名爱国学者张宏良指出:中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复兴和东方文化复兴是同时交织进行的,其中社会主义复兴是核心内容,没有社会主义复兴其它复兴都是空谈。党和人民心心相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力量,就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一系列原则作指导。
古人说:“有道则兴”,认为道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准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民族崇高的理想,毛泽东思想指引着中国获得了新生,指导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毛泽东思想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中的最高准则,只要把握好这个最高准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胡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为此,理论界众说纷纭。那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含毛泽东思想
1.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在就涉及到一个历史时间的划分问题,从1840年到今天,这段历史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即:近代中国(1840年—1949年)、现代中国(1949年—1978年)、当代中国(1978—现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这个“当代”显然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而毛泽东思想显然不是在这个时间段形成的,所以不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虽然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但其理论成果却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在探索过程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思想,但并未完成“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了第二代领导集体及以后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肩上。换言之,毛泽东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为第二次飞跃作了铺垫;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2.“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区别。不能把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混为一谈。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其理论成果并不系统,未能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所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探索,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和准备,而不能成为其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以被继承和发展的形式融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于毛”。毛泽东思想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都卓有成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端和初始形态。如果将其排除在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始于毛,成于邓”是针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是指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这一理论是否包含毛泽东思想并无矛盾。把毛泽东思想单独拿出,似乎是在抬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由于它忽略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创始地位,同样会使其成为无根之草,从而架空这一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统一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共同基础,具有一体兼容的相互渗透关系。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其创造性发展。是在“恢复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恢复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与推进、“大跃进”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这些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从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开始的,是从恢复中共八大路线开始的,是从系统阐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开始的。这种在总结历史、开辟未来中形成的,在恢复、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恢复、坚持的辩证关系,把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的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清晰地描绘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后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前一个历史时期,也不能用前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后一个历史时期。总书记关于“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历史,正本清源、凝聚共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我们党我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斗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特别是根据中国国情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也有过失误,走过弯路,甚至犯过搞“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大错误。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段历史时期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把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无限放大,对这一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视而不见,从历史观上讲是错误的,从政治上讲是十分有害的。
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也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如果我们党当初没有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遇到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严重危机。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个论断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
邓小平诞辰纪念 篇14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
早在苏联求学期间,邓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在此后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个人处境如何艰难,无论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邓小平同志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艰难局面,他励精图治、百折不挠;面对““””的十年内乱,他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国际国内,他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同志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认识,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执着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邓小平同志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从对人民的挚爱,延伸到对党、对祖国的挚爱。他说过:“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这质朴的语言,集中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身居要职还是身陷困苦,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努力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他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
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同志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开展领导工作。
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
邓小平同志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反复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邓小平同志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国家困难,邓小平同志提醒各级干部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当时为了推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更加强调坚持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邓小平同志果断从容处理了党和国家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党和人民劈波斩浪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好。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综观邓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
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期间,斩钉截铁地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1977年复出后,面对长期形成的思想禁锢状况,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不能“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邓小平同志思想敏锐、目光远大,多谋善断、举要驭繁,总是站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邓小平同志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告诫人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强调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他强调,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坦荡无私,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
邓小平同志始终以劳动人民的一员看待自己,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有情有义对待同志,一以贯之严格自律,自始至终谦虚谨慎,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他一生“三落三起”都是因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依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同志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
邓小平同志客观公正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同志、对待自己,谦逊随和,平易近人,善于同人合作共事。革命战争年代,他同刘伯承同志共事,形成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他善于团结和使用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从不以个人恩怨待人处事。他说:“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总是严格要求。
邓小平同志功高至伟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多次讲:“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他以唯物主义者的精神看待生死问题,对家人说:“我哪天去,哪天走,不关紧要。自然规律违背不得,你们要想透这个问题。”他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把角膜捐献给了医院,遗体供医学解剖,骨灰撒入大海,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公而忘私、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以身作则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推荐阅读: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团日活动策划书05-17
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币07-04
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07-26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作文佳作06-05
诞辰一百周年讲话稿07-13
十篇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观后感11-06
周恩来诞辰纪念活动08-23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07-18
家父百年诞辰如何纪念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