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精选10篇)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1
1.关于电池的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只有接入电路中它两端的电压才是1.5V B.电池不使用时没有电压
C.不论电池是否接入电路,电池两端都有电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估计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1.5V,如果用双量程的学生用电压表去测量,为使测量结果较准确,所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应该是( )
A.一定要选0-3V的量程 B.一定要选0-15V的量程
C.要选1.2-1.5V的量程 D.哪个量程都一样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 B.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
C.电压表测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4.请指出在a、b两个电路图中,电压表分别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5.学生喜爱的便携式单放机通常需要的电压为 6V,它需要 ____节干电池____ 联使用,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____ 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____V.
6.220V=________kV;0.39V=________mV;250uV=________mV.
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 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8.如图所示是两只电压表的刻度盘,已知电
压表V1的示数为4.5V,V2 的示数为2.3V,请
在图中标出两电压表指针的位置
1.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教案
2.初三物理 电压教学视频
3.初三物理第三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4.初中物理教案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2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的理念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书用书》 (以下简称《教师用书》) 要求,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充分关注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耐力跑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并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策略。整节课始终围绕少先队队旗这一教具, 在音乐节奏的伴奏下, 让学生跟着音乐掌握跑的节奏, 既提高了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在练习中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教师用书》必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跑教学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通过改编传统的耐力跑练习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渗透数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来转移学生耐力练习时的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的兴奋度, 减轻身心的疲劳感。
通过小组的互助合作学习, 设计口号、队名或者标志, 突出团队意识, 特别在评价上更要突出团队精神, 在集体团队力量的激励下, 完成耐力跑的任务。本课趣味耐力跑充分发挥教具—少先队队旗的功效, 特色鲜明、操作性强。
通过自由慢跑、叫号赛跑、直线跑、曲线跑、绕圈跑、往返跑、“数字”跑、图形跑等多种形式, 对发展学生耐力速度具有重要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 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 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刺激, 而且在性别、遗传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且单一的运动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
四、课的流程
课的开始阶段 (课堂常规) →课的准备阶段 (自由慢跑、体会摆臂、跑得轻松自然、有节奏, 游戏:叫号赛跑) →耐力跑学习阶段 (体会呼吸节奏) →耐力跑提高阶段 (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伴奏下跑数字、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跑图形) →耐力跑拓展阶段 (游戏:队旗永不倒) →放松小结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伴奏下愉悦身心) 。
对耐力跑教学的试教感受和点评
笔者按照原教学设计不加改动进行授课, 感觉到这个教学设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 也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针对教学设计及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感受进行简单说明。
一、教学后的感受
本教案是水平三 (五年级) 《耐力跑》教学, 教案针对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的流程进行论述与分析, 并按照四段式撰写教案, 教案中主要教学过程是由基本部分中的“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跑数字”、“跑图形”和“队旗永不倒”5个环节构成, 这些形式的跑的连续运用, 极大地激发、维持与提升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兴奋性;文中设计的图形跑、跑数字在小场地内就可以完成, 解决了小场地练习耐力跑的困难。但按照原文作者的设计, 教学后虽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明显出现运动量较小、需要讲解的地方较多、练习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现象。
二、教学后对教学设计的理解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开始部分中的时间安排4min, 进行常规与安全教育的说明, 没有让学生动起来的安排, 笔者上课时只用1′30″, 因此, 在这个环节安排4min的时间过长。
2.准备部分中利用篮球场地线进行自由慢跑, 合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练习, 保证学生的跑有一定的方向与目标, 在教师指导栏中针对自由慢跑有专门的说明, 即用“顺口溜”口号激励鼓舞提示学生, 笔者上课中不知道具体的“顺口溜”是什么, 如果在教案中明确给出来则更好;在学生活动一栏中有“与教师互动喊口令”也存在和“顺口溜”同样的问题。
3.游戏“叫号赛跑”安排在耐力跑前面较好, 先用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并且游戏是学生都熟悉和做过的, 简单易懂;按照教案中的安排1min, 笔者清楚这1min是每名学生的练习时间, 但没有明确标明在1min时间内可以练习几次。
4.在耐力跑教学环节中, 先进行“体会呼吸节奏”的练习, 再进行“跑数字”、“跑图形”的练习, 从时间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笔者上课时让每名学生练习一次, 每次分别持续2min、3min、2min。这里出现的问题是“跑数字”时数字的大小、每个数字的大概距离是多少没有明确说明, 建议给出每个数字跑完大概有多少米的距离, 便于操作。而且笔者上完课感觉这个阶段的三个内容可以合并为两个内容完成, 将第一个内容“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融汇在“跑数字”和“跑图形”当中, 让技术与运用相结合, 这样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而且减少一次讲解、示范、点评的时间, 将这些时间运用到学生的练习中, 能进一步提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三、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后的整体感受
1.运用多种形式的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对“跑数字”十分喜欢, 第一个班级的课为了完成原教学设计的安排, 没有让学生尽兴地“跑数字”, 课后学生直言“跑数字”比“跑图形”有趣, 变化多样, 并建议不按照0~9的顺序跑动, 可按照每组排头自由跑动。第2节课, 笔者改变了教学设计, 删除“跑图形”采纳上一节课学生的建议, 每组利用自制“皮垫”规划出一块场地, 学生在这个场地内由组长带领进行绕“数字”跑动, 效果较好。
2.教案的出发点是利用“队旗”作为教具, 结合音乐并让学生合作设计口号、队名,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材变得生动有意思,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形成“乐学、勤思、多动”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但在教案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明“队旗”在各个环节和不同练习形式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仅仅在最后一个游戏“队旗永不倒”中有明确说明。建议在不同形式的跑的练习中加以说明。
3.教案中呈现了“自由慢跑、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跑、跑数字、跑图形、队旗永不倒”六种跑的形式, 这些形式都能较好地吸引学生, 跟着教师的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利用作者的原创上课中发现, 过多的练习形式的运用, 无法凸显最有价值的练习形式, 也无法体现出重点方法。
4.此教学设计过程清晰, 每种练习形式也都相对独立, 但这些练习形式之间的衔接语言、鼓励的顺口溜、教学设计中谈到的队旗的利用、组织的形式、场地的布置等没有明确地说明, 让上课者很难把握作者的设计初衷。
以上是个人对教案设计和上课后的肤浅感受, 仅供参考。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王兴发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意犹未尽团队跑, 寒冬料峭添欢乐
吴老师的五年级耐久跑 (第三课次) 很容易上手,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也不需要器材。笔者在对这篇教案进行试教时, 感受到本教案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教案, 很接地气, 体育教师拿来就可以借用。
从热身的简便易行开始, 通过“叫号赛跑”游戏, 提高学生课堂的兴奋性、注意力, 为随后进行的耐久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令指挥学生两步一吸气, 两步一呼气, 学生的体验是夸张且富有生机的, 欢乐跑也因此随之而来了。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的伴奏下, 大部分团队在进行阿拉伯数字跑时跑得很形象, 效果较好;但有部分团队不是靠速度完成任务, 而是靠投机取巧完成的。针对这部分学生, 笔者认为加强思想教育就很有必要性了, 除了针对队员的教育, 更要引导小组长负起责任, 确保学生在耐力练习时, 能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和思想水平, 从而达到育体、育心的目的。
为跑出极点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 体育教师需要一定的技巧。接下来,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进行各种图形跑时,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 认真、扎实地使用学到的克服极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学生的练习乐此不疲, 整个教学秩序井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这样被吴叶青老师的设计所涵盖。在“队旗永不倒”游戏中, 每位学生的积极意识、尊重意识得到有效地强化和培养。最后的放松环节, 欢快有趣, 达到放松的目的。
对吴老师提到的分层教学困惑, 笔者在实践中没有体验到, 原因是学生练习的量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分层教学的需要不够明显, 究其原因是课堂借班上课和学生的配合不够, 密度和强度还没有达到分层次的要求。课后, 组内教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认为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而且也很容易安排分层教学, 将队旗跑得好的团队队旗贴星, 星越多, 代表这个队耐力素质越强。学生可以自荐, 教师可以给跑得轻松的队员贴星, 自动升级到相应的队旗队伍中去。组内教师们还建议增加走跑交替环节和音乐, 便于贴星和克服极点, 也是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
基于吴老师的设计、反思与笔者的课堂实践、课后研讨, 对吴老师的课做了适当调整, 在自由慢跑之前增加了“找朋友”的游戏, 这样过渡到团队跑更自然有趣。为了学生的安全和跑时的有效性, 建议利用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进行教学。“队旗永不倒”的游戏中, 队旗可以作为一个“接力棒”, 方法为一名学生将接力棒立于地上不动, 下一名学生跑来握住, 依次进行,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队旗的敬仰和对规则的遵守。
教学中的最后环节, 吴老师运用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 教师示范放松, 可能是因为没有现场看到教师的放松舞蹈, 所以有些质疑放松的效果。同时, 认为此音乐不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 觉得稍显幼稚。因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放松环节更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藏族锅庄舞, 学生放松时特别欢快, 气氛很轻松。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陈明建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3
投掷是江苏省教研室编写的《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二(三年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并掌握投掷的方法,掌握基本动作。通过观察、尝试、学练、讨论、点评等,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团结协作能力及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器材并进行身体锻炼,了解单手投掷多种方法,知道与投掷相关的术语。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能夠做出原地投掷的挥臂过肩动作,并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投掷与游戏活动,提高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能观察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体验到投掷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创造探究练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做出单手抛打纸球的挥臂动作。教学难点是:抛球高度适中和打球准确有力。
四、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全身协调性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以诱导、启发为策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体验并创新。同时通过相互比赛、自主学习和讨论点评等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练习的密度,以及练习时的安全性。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适时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大胆体验、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来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体验、自主探究和分组练习相结合,同时组织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4
初外英语教案九年级:第三课时?初中英语教案
2初外英语教案九年级:第三课时?初中英语教案.其他学生细心听并猜测他们的发现。阿谁环节可以或许检查学生完成做业的情况初中英语教案,巩固第二课时的主要言语点,以逛戏文娱的情景完成课前复习。 学生曾经枚举了学校和家里的滑稽发现,让他们按照要求沉新分类。 初外英语教案九年级:第三课时?初中英语教案,2.教师领读新单词,提出问题,学生结对谈论图外的3项发现。 5.激励几组学生表演。教师可以或许按照对话的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其他学生寄望力集外,趁便操练听力。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表演奖”,教师把用纸打印出来的.“奥斯卡小金人”公布给学生。 1.邀请部门学生到讲台前,初中英语教案描述本人的“百宝箱”外最贵重的发现。 初外英语教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言语结构: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言语结构: 初中英语教案初外英语教案九年级:unit3sectionbandselfcheck FROM: wyingxiang.blog.teacher.com.cn/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5
课前预习
1.反复朗读课文,带着感情去读。
2.读文中的父亲,想自己的父母,理解亲情。相关课程标准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刻画的写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朴实的文字里传达出来的深情。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梳理出文中所记叙的事件。
2.初步感知人物的一言一行所传达出的情感,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3.精读课文,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老师想听一听大家的心声:爸爸妈妈爱你吗?(爱)那请你回想
一下,父母的哪些举动、言行让你感受到了爱?
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回家时的那一声声唠叨,学习时的那一声声催促,熟睡中那一次次悄悄地关注……都是爱。这份爱浓缩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也印刻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背影》里。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篇散文,一起来读懂这份爱。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刻画的写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朴实的文字里传达出来的深情。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梳理事件,明晰课文脉络。
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20岁时父亲去车站送我回北京念书的故事,在课文中围绕父亲写了哪些事?
事件概括方式及要求:
①以“父亲”为主语造句,选用文中的词语 ②句子简洁,必须含有一个动词
例: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参考答案:(1)父亲交卸了差事(2)父亲回家奔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利用文句中的关键词有效组合、黏
贴成句,简洁、概括性地表达文意。通过这样一项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二)生读文,个别展示 投影:
①父亲交卸了差使②父亲回家奔丧③父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④父亲借钱办丧事⑤父亲到南京谋事⑥父亲说定不送我⑦父亲决定自己送我⑧父亲讲定价钱⑨父亲买橘子⑩父亲少年出外谋生⑾父亲待我不同往日⑿父亲写信给我
哪些事是为儿子做的?看到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一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预设:感动。觉得应该呀。
我也觉得做父母的为儿子做这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但文中的儿子——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却流泪了,这其间一定有触动作者内心的东西,让我们走近背影,去寻找那一敲响作者心灵之弦的一抹真实。
四、赏读经典,吟咏情感
(一)一读背影,读懂父亲爱
1.文章题目为“背影”,文中具体刻画了父亲做什么事的背影? 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
2.作者事隔2年依然记得这个背影,这一定不是一个寻常的背影。那咱们来读一读好不好?你可以放声去读,尽情地读,在读中绘制这个背影图。
3.你绘制出来一个怎样的背影?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为什么用
这个词形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词语或句子来说一说。
(蹒跚
努力
吃力
胖
轻松
沉重
担心
不舍
牵挂)在学生解说时随时生成问题,牵拉出深层比较和顿悟。预设:
A.动作:买橘子极其艰难——仍极力而为,为儿子买回橘子(每一个动作里都蕴含着浓浓的爱子之情)
朗读,读出儿子看到这一幕的心情
学习活动:换作“我”去买可以吗?那么你用一段话(突出动作描写)写一下“我”买橘子的过程。(与原文比较)
比较后小结:文中对父亲的动作和背影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没有一个“爱”字,但每一字一句都深含着一位老父亲浓烈的爱。虽然很笨拙,并不潇洒,也不如“我”去买来的实际,但却是生活的真实,这样朴实无华的举动更能够触动心灵,更感人。
B.外貌:家境惨淡
心事重重——执意送行 朗读,读出儿子对父亲心事重重的理解
C.着装: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紫毛大衣 朗读,读出父亲的着装特点,定格背影
D.语言:自己的事不要紧——儿子的事都是大事 朗读,读出父亲决定亲自去送时的坚定
4.播放散文影像“望父买橘”,定格这一经典形象
这一处处鲜明的对比,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那一个个艰难的动作,让我们深刻领会了一个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的爱,这份爱是那样
纯粹,那么没有自我,那样实实在在,那样浓烈!而这样浓烈的爱,作者没有直接呼喊出来,而是浓缩在了具体的叙述与描写之中,让我们一起倾听这段文字,静静地听,听出字字句句里包含的深情。
(二)二读背影,读懂儿子的心
小结:父亲的形象并不高大,动作也不潇洒,“我”却流泪了,流泪时“我”内心里一定有思想的波动,你可以联系全文加以揣摩吗?不仅看到背影的当时我流泪了,文中还有两处流泪,都是因回忆背影,这又触动了作者的哪些心绪?
提示:
一是感动、内疚(“我”最初的不领情、自作聪明、“暗笑他的迂”—— 父亲执意去做)
一是已为人父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对父爱的珍重
课外材料(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起父亲近年为人处事的艰难,想起父亲信中说的大去之日不远,不禁心生内疚、感恩之情。
五、总结提升,随堂训练
说话练习:让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时,它已不仅仅是一个背影,它已经定格为一份沉甸甸的爱,这是人性中最质朴的爱。而这份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请同学们回到生活中,想一想你的父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觉得父母应该为你做的那些你曾经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是不是也包含着一份无言的爱。请你回想那平平常常的一言一行,有哪些曾经像背影一样触动过你的内心,请你选
取其中的一个细节,用简洁的语言展现父母对你的爱。
作业:回家对父母做一件事,用行动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爱和理解。
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有一个自我,要有一个核心的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用心思考这节课我要教什么,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才能够教出自己的特色,用怎样的教学活动来推动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入才更有效。
2.教学设计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备课不仅仅要精心于教学设计,更要精心于课堂设计。
初中物理教案《串联电路电压》 篇6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7
如今,不管生产单位还是相关检定机构,都采取单相法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来完成出厂检验、验收和周检。单相法检测出的误差结果并不能真正体现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现实运作的误差特点,因此想到了选择三相法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来完成检测的方案。用电流单元来举例,用单相检定法和三相检定法这两种检测进行检测,还有一台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为试验目标进行了试验,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证明,单相检定法的校验线路相对容易,三相检定法的校验线路略显困难,可是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的电流或者电压单元同步校验可以增加校验效率,并且能够真正检测出三相三元元件组合互感器现实运作时的误差特点,成功为电能计算的公平公正性提供了可信的技术保证。
1 三相三元件互感器工作原理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狭窄的场所中彼此产生电磁影响,一定在其运作时对检定误差造成干扰。
2 单相检定法
2.1 单相检定法原理
图1为举例检定其中电流互感器单元的单相检定法校验线路图,由图可以知道若选择单相检定法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完成校验检定,则检定线路十分易懂。可是检定时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内部其他电气单元都不升流不升压,所以其实并不完全模拟实际运作状况。
2.2 单相法的缺点
(1)电流互感器是在高压环境中运作的,但是单相检定法是在低压中完成检定的 ;
(2)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在三相接线方式下运作,但是校验只在单相下实行 ;
(3)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内部不仅有电流互感器还有电压互感器,而且它们同步运作,所以在狭窄的场所中,他们彼此间无法避免会有电磁干扰,仅仅用单相检定法完成校验,并不能分辨出由这一干扰引发的误差。
3 三相检定法
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检定控制台用升压器使电压升高到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的额定电压,接着在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检定控制台的控制中逐步升流,此时可以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中的电流互感器同步检测。当然,如果选择三相校验法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中电压互感器完成校验,那么三相组合互感器检定控制台先要把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的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升高到额定电流值,它的二次侧短路或接入二次负载,并且使用标准电流互感器监测升流的电流值。在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检定控制台的控制之中逐渐升压,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中的电压互感器完成校验。如此这般检定设备可以选择对实验品通入额定三相电流与额定三相电压的校验方法来完成校验,解决了单相检定方法无法模拟三相现实使用状况的缺点,检测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更加精确可信。而且此装置使得检定实验回路更加清楚,不仅对高压实验工作的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减少了以前的单相检定法中多次接线容易接错的劣处,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增长。
4 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见表 1)
所以,选择三相检定法能够成功检测出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其电压互感器之间、电流互感器之间彼此干扰造成的误差,因此可以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完成校验,并且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在运作时的特性,在整体上指出了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在现实运作时有概率会发生的问题,保障了电能计量的公平公正性。
5 结论
长久来单相检定法被各检定部门普遍使用于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进行检验,但是如今被大量使用的单相检定法无法对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给予最准确的评价 , 对相关国家部门的安稳运作和金钱收益造成了损失。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可以同步检定三相三元件电压和三相电流 , 不仅能模拟其现实运作状况 , 而且可以减少一些麻烦的步骤 , 减小误差。三相检定法是最为合适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的方法,不仅可以成功检定出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中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彼此干扰造成的误差量,而且同时为电能计算的公平公正性提供了保障。选择三相检定法完成校验的缺点检定线路略微困难,但是接线操作十分的简单,并且可以一次性实现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的电压互感器或者电流互感器的检定,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增长,所以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检定装置的研究必将步入主流。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工作原理,接着引出了后文对单相法和三相法两种检定方法的比较和研究。对单相法和三相法进行分析相比之下三相法能更精确的检测出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中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具体运作中彼此干扰造成的误差,这比单相检定法更能真实说明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现实运作的误差状况。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8
Let’s say
Ll Mm Nn
lion lock milk mouse night nest
Let’s do
J J J jump jump jump
K K K kick kick kick
L L L la la la
M M M meow meow meow
N N N no no no
L M N raise your leg
教案流程图:
Warm up sing a English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Revision review the old letters
Presentation present the new letters and new words
Peatice let’s do
Summary Summary today’s lesson
Homework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目的:
1.Have the pupils to learn new letters and new words.And can write new letters correctly.
2.Review and consolidation all letters that had learned.Can read and write these letters correctly.
3.Forster the pupils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
教学重难点:
1.These three letters Ll,Mm,Nn’s pronunation.
2. Can write new letters correctly,especlly small letter“m”and“n”.
教学辅助:
CD-ROM
板书设计:
Unit 3 How many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lion lock milk mouse night nest
教学步骤:
1.Warm up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s.Let’s begin our lesson.At first,let’s sing a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Play CD-rom and have the pupils to sing a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唱英语歌。
通过唱英语歌曲,使学生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和热情。
2.Revision
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new letters.Let’s revision letters that we had learned.
Point some puils to say old letters and write these letters on the blackboard.
帮助学生复习和回忆前面所学的英语字母,教师要示范所学字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引出新的字母的学习。
3.Presentation
Continue to learn the No.12 13 14 letters:Ll,Mm,Nn.Pay attention to the pupils’pronunanation.
Have the pupils to read three letters and six words:lion,lock,milk,mouse,night,nest.
Have the pupils to understand each word Chinese meaning.And the teacher write new letters,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Have the pupils to write these three letters correctly on the English exersises book.
在教授三个字母和单词的过程中,播放电脑课件,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通过观察,能够琢磨出每一个大小写新字母正确的书写笔顺和书写规则,尤其是小写字母m,n的书写格式。要求学生首先在空中比画,然后在桌子上空写,尽量在正式写在练习本子上之前少犯书写错误。教师要巡回检查,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方法,要注意学生新字母和单词的发音。
4.Pratice
Let’s do
Have the pupils to 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meaning and do the action after the teacher.Encourage the pupils to say and do.
Let’s do
J J J jump jump jump
K K K kick kick kick
L L L la la la
M M M meow meow meow
N N N no no no
L M N raise your leg
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做和说。活跃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
通过Let’s do 复习和巩固前面和新学的字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Summary
Summary today’s lesson.
总结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说说今天的收获。师生共享掌握新知的快乐和成就感。
6.Homework
Tell the puils the homework and say goodbye to puils.
Homework:
(1)Read page 29.
(2)Write the English exercise book page 20~22.
布置家庭作业,嘱咐学生要完成家庭作业。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 篇9
课程目标
1.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及单位,常见的电压值. 3.会用电压表测电压值.
4.通过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情境: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电荷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呢?手电筒内的小灯泡要发光,没有电池能行吗?
二、备课要点
1.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强弱的信息.
2.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
3.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
重点:(1)能通过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2)通过实验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难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三、知识点击 1.电压
(1)要在一段电路中形成电流,这段电路的两端必须要有一定的电压.电源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
注意:正确理解电源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是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中形成电流.
电源在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时候,使电源的正极板上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上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如果某一电路与电源相连接,电压就加在电路的两端,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压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比伏特大的单位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单位有毫伏(mV),微伏(1μV)。它们之问的换算关系是:
333 1kV=10V 1V=10mV 1mV=10μV(3)几种电压值
需记住的电压值有:
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V ②每个铅蓄电池的电压u=2V ③照明电路的电压u=220V ④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U~<36V)2.怎样连接电压表(1)电压表的认识.
①作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 ②符号:V③量程:常读的电压表有三 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如图所示的电压表,两个量程共用一个“-”接线柱,标着“3”、“15”的为正接线柱.当用“-”“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每一小格表示0.1V:当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每一小格表示O.5V.(2)怎样连接电压表.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要测量哪一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必须把电压表跟这部分电路并联起来.
②电压表的“+”“-”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连接电压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注意:a.能估测被测电压的大小的,根据估测的电压大小,选择合适量程. b.不能,估测被测电压大小的,要用最大量程试触法来选择合适的量程.
注意:正确理解电压表的使用.
正确使用电压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对本章出题的集中点,像电流表的使用一样,.电压表的使用也要遵守一些使用规则.
使用电压表前,首先要调零,同时弄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因为电压表实质上相当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将电压表串联入电路中,电路就可以近似看成从电压表处形成开路,电路中也就几乎没有电流,虽然电压表不至于被损坏(量程合适),但这样是测不出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的.
“+”、“一”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这里“正确”的意思也是: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一”接线柱流出来.因为电压表的“0”刻度通常也在表盘的左端.如果电流的流向搞反,会使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造成指针碰弯等损坏电压表的事故.我们检查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要抓住电流的流向加以分析.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量程,是指电压表能够测量的电压最大值,如果待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容易把电压表烧坏.选用量程的方法与电流表相同,同学们在使用电压表之前要注意.
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这一条与电流表是绝然不同的,当把电压表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时,它所测出的是电源电压.(3)电压表与电流表比较.
3.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压
(1)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干电池的正极相连,负接线柱与干电池负极相连,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如图7—3—1(a)所示.
(2)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干电池的电压之和.如图7—3一l(b)所示.(3)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干电池的电压.如图7—3—1(c)所示.
注意: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熟悉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②根据电路图连好电路,进行测量时,要手执开关,眼看电压表,合上开关后。根据量程进行读数,每次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记录数据.
③实验前,注意电压表的调零,及认清所选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4.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如图7—3—2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灯泡L1、L2的电压 U1、U2跟它们串联后的总电压u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U=U1+U2 设计实验:根据题意,设计实验,分别画出测量灯泡L1、L2的电压及L1和L2串联后的总电压的电路图,如图7—3—3所示.
进行实验:分别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
分析和论证:交流讨论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 u2+ u3+„+un,其中u1、u2„un。表示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5.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如图7—3—4所示即 u=u1=„un,其中:u1、„un以表示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注意:串联电路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等,但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对于并联电路,用电器两端是分别相接又接人电路中同一点的,所以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必然相等.
四、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一
探究主题一:新旧干电池能否搭配起来使用.
提出问题:新旧干电池为什么不能同时使用? 大胆猜想:可能是旧电池没有电,电路不通;可能是新电池会对旧电池充电.
探究准备:几节相同的旧电池;几节相同的新电池;手电简
探究过程:
1、将二节旧电池放人手电筒内,闭合开关,观察手电筒小灯泡的亮度. 2.取出旧电池、放入二节新电池,闭合开关,观察手电简小灯泡的亮度.
3.将一节旧电池一节新电池放入手电筒内,闭合开关,观察手电筒小灯泡的亮度.一
由观察_手电简小灯泡的亮度。
记录信息。小灯泡亮度降低.
交流总结:旧电池不仅不能供电,反而会损耗一部分新电池的电能,影响新电池的供电能力
探究主题二:废旧电池可以利用吗? 大胆猜想:可以继续使用.
探究准备:几节相同的旧电池;半导体收音机.
探究过程:1.将废旧电池装入半导体收音机内闭合开关,使收音机发出声音.
2.拿出旧电池,(1)放在太阳光下照射2—3h;(2)或放在火炉旁烤半小时;(3)用小铁钉在电池铜帽周围按品字形钉三个小孔,深度约为电池高度的4/5,在孔内滴入适量的食盐水再用蜡封好3—5h.
3.将旧电池重新装入收音机,闭合开关.比较前后两次收音机音量的大小.
分析论证:如果猜想正确,则在刚才的实验中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 .
你还能提出可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二提供情景:有一个电路盒,面板上有红、绿灯各一盏,—个拨动开关,如图7—3—5所示.提出问题: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如何用电压表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
大胆猜想:两盏灯串联;两盏灯并联.探究准备:电压表、一盏与红、绿不相同的灯.探究过程:1.闭合开关,使两盏灯发光;2.用电压表并在红灯两端,测出红灯两端电压U;3.用电压表并在绿灯两端,测出绿灯两端电压∽.记录信息:有两种可能:(1)U≠U1;(2)U1=U2 交流总结:若U1≠U2,两盏灯串联;若U1=U2,两盏灯是并联吗? 探究课题:U1=U2,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提示:给出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连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盏灯两端的电压,再分析怎样确定红、绿灯的连接方式. 指点迷津
例1:下列关于电压和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源,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没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没有电压 c.电路两端没有电压,就一定没有电流 D.只要有导线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解析:(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闭合.
点评:在一个电路里,即使有电源,能使电路两端具有电压,但如果电路不闭合,用电器不会工作,说明没有电流存在,故选项A、B都错;电压是电路中有电流的必要条件,没有电压,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就不会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故选项D错,而选项c正确.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篇10
一、家乡特产。
〖活动目标〗
1.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丰收的愉快心情。
2.关注家乡的特产,对特产的收成、价格、用途、营养等有关情况能够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3.关心自然、热爱自然,树立珍惜劳动果实的意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比较怕羞、胆怯,不善于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本班学生对自己去采访、调查缺少信心,显得无所适从。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深入,往往存在小组中一人发言代替全组学生讨论的现象。小学生的天性是喜欢亲近自然、亲近人的,只要教师能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本地为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学校附近成立了“三辣”(辣椒、大蒜、毛葱)生产基地,所以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到基地采访、调查。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到农户家中、农田去了解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如玉米、萝卜、白菜等。
(二)物质资料准备
1.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非常有限,学校图书室中的资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寻问教师、家长等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
2.和要去调查采访的农户取得联系,确保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活动时间〗
课内4课时,课外调查2课时。〖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师:秋天,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都主动帮助家里人秋收;每天上学,我们也会看到地里很多人在忙碌着。我们这里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家想一想,我们这里都收获了哪些常见的农作物?
生:玉米、萝卜、白菜、土豆。生:还有辣椒、大蒜、毛葱„„
师: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农作物情况? 生:我家今年种了10亩地,爸爸说能打2万斤玉米。生:我家的辣椒又红又大,长得非常好。
生:邻居家的萝卜被放到地窖里,这样到冬天,萝卜还特别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表述,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师:还有哪些农作物的情况是你不太了解的? 生:我看到地里有很多白菜,不知要运到哪里? 生:今年萝卜多少钱一斤?
生:我家今年的玉米比去年收得多,这是为什么?
„„
学生所提问题比较杂乱,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感到自己不太了解的情况还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去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二)自由分组,制定计划
师:怎样才能了解农作物更多的情况呢?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最后总结:可以通过寻问家长,到“三辣”基地、农民家中、农田里去调查等方式去了解。
引导学生自由分组,分别去调查玉米、萝卜、白菜、“三辣”等农作物的情况。
师:为了让我们的调查效果更好,我建议大家先制定一个调查计划。调查同一种农作物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同学互相商量,写出一份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内容、调查地点、要采访的人、主要问题等。
学生通过制定调查计划,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有助于调查活动顺利进行,保证了有目的地进行调查,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教师将学生不清晰、无条理的问题变得清晰化、条理化,节省调查的时间,提高调查的效率。
(三)调查体验
在班主任、品德与生活教师以及家长的带领下,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学生到农户家中了解玉米的收成、品种、价格、去向、用途等情况;到农田寻问菜农,了解白菜、萝卜的收成、储存、价格等情况;到“三辣”生产基地采访基地负责人,了解“三辣”的价格、去向、加工等情况。
教师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出发开展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进行学习,尝试边调查,边做好记录,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师:为了让大家了解各小组调查的情况,将调查的结果整理一下,然后进行汇报。
(四)表达交流
各小组的学生对自己的调查情况进行整理。
(由于低年级学生会写的字有限,教师建议学生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学生们用图画、表格、文字等形式进行表述。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调查的内容进行归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1.调查玉米的小组汇报。
生:今年的玉米收成比较好,因为今年不缺雨。
生:我知道农民可以将玉米卖给国家粮库,也可以卖给个体商户。生:一个大的玉米棒有200多粒玉米。
生:现在用龙丰2号玉米品种收成好,我知道用好的品种,才能收成好,这是我到的农户家的主人告诉我的„„
2.调查白菜、萝卜的小组汇报。
生:农民把萝卜放进土里储存,是为了不让萝卜失去水分。生:我知道的最大的萝卜有5斤重。
生:萝卜有青萝卜、红萝卜两种,青萝卜生吃比较好。生:一亩地能产4千多斤萝卜。
生: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萝卜对身体有好处。生:一车白菜100棵,可以卖35元,比玉米的价格高。
生:白菜的营养价值很高„„ 3.调查“三辣”的小组汇报。
生:辣椒加工成细粉、块状可以多卖钱。生:“三辣”基地的负责人告诉我,“三辣”要出口,卖给韩国人、越南人。生:我知道的最长的辣椒有8公分长。
生:现在“三辣”比玉米、白菜好卖,我让爸爸多种点辣椒„„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调查情况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调查结果是浅显的,但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便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组汇报时,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学会倾听,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和引导。
教师进行活动总结,肯定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积极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
二、我爱我生活的地方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熟悉社区中常见的服务机构和公用设施。
2.培养收集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参与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合作意识。3.通过了解社区的活动,爱社区,美化社区,提高环保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我选择了位于学校附近的社区。这里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周边的部队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可利用资源较多,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他们观察发现,收集资料。
本主题活动针对的是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探索欲望,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采访、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从而达到了解社区、关注社区、关爱社区的目的。
(二)物质资料准备
调查访问所需的相关学习卡片和用品。
〖活动时间〗
4课时(课内课外灵活安排)。〖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发热情
1.教师先播放一段反映长春市优美风貌的录像资料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自己生活城市的整洁环境、优美建筑、繁荣街道和著名景点,了解长春市的整体概况,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继续播放录像,镜头集中到学生生活的社区。此时,学生热情高涨,气氛热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唤起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参观了解社区的欲望。
(二)自由分组,制定计划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四个小组,选出组长。每个小组确定出参观的目标和游览的路线,制作记录卡。做好出行前的准备。
2.教师提出参观游览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将看到的和了解到的社区环境、服务机构、公用设施及周边单位的情况记录下来。
(三)快乐出发,实地体验
1.教师和家长带领学生到预定的地点进行了解和参观。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记录学生的行为。
2.具体活动情况:
镜头一:这一组学生有的用照相机给花草树木、凉亭、宽阔整洁的马路和优美建筑拍照;有的将看到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画在了纸上。
镜头二:这组学生来到了超市,看到了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种繁多,购物的人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在和收银员简单的交谈之后,他们把这些情况记录在卡上。
镜头三:部队院内,一组学生正在与一位解放军叔叔交谈,他们有的提问,有的记录。之后,解放军叔叔带领学生参观了部队的寝室、食堂、课堂和运动场
等场所,学生将看到的用照相机拍了下来。
镜头四:社区娱乐场中正有几位老人在健身器械上锻炼身体,这组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向他们了解这些公用设施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带给人们的方便。
(四)展示资料,巧口介绍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组内收集到的资料,讨论如何介绍本组的收获,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
2.教师出示社区图。请小组派代表将整理后的资料贴在相应位置,并加以说明。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美、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及周边部队的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情感。
(五)表达情感,爱的升华
1.学生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对自己生活地方的热爱,如唱歌、剪纸、演一演、讲故事等形式。
2.邀请邻近部队的解放军战士与学生们座谈,增强爱家、爱社区,以至爱国的意识,感受到社区生活的温暖。
(六)活动延伸――我为社区添新绿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社区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想出对策,提出建议,完善社区,为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使社区的明天更加美好。如: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学生可以组成“环保督察队”,呼吁大家爱护生活环境,还可以组成“废品回收分类站”,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废物的可利用率;针对提高人们健康意识这一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健康快车活动组”,定时向社区里的人们宣传身体保健知识,使生活在社区里的人们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护公共设施。
2.发展小组合作能力,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二)物质资料准备
课前教师收集有关周围的优美环境和受损公共设施的音像资料,制作课件;提供制作环境保护公约的底板和辨析图,评价激励学生所需的红花。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播放本班学生在公园、社区游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欣赏美的环境。
(一)导入
1.赞美生活的地方。
师:同学们在公园、社区游玩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感受,谁来说说? 生:我们生活的地方山清水秀。
生:我所居住的地方是最美的地方。
生:我所住的社区非常方便,非常温暖。
„„2.看损坏环境的图片,谈体会,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师:可是这么美好的家园里却出现了一些不美的现象。(课件出示环境被损坏的图片。)生:哇!
师: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
生:我看了,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生:我想,是谁把这弄成这样,多么不爱护环境呀!生:这么美的地方出现了这些脏东西,就变得不美了。3.小结。
师:是呀,大家都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保持得既干净又舒适。那么要怎样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它美如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二)出示图例,进行辨析
1.课件出示“环保卫士”丁丁、当当两位卡通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师:这节课,我还请来了“环保卫士”丁丁和当当,参加我们的学习活动。丁丁、当当:我们是“环保卫士”。丁丁:我叫“丁丁”。当当:我叫“当当”。丁丁:我们交朋友吧!
2.对文中图例进行辨析,联系生活实际,明确保护生活环境该怎么做。丁丁:听说福州是个美丽的城市,我们来了一看,果真如此。我们还在福州的街头、小区里、公园中、校园里看到了许多爱护环境的好孩子,我们要送给他们“环保卫士花”。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当当:咦,这位小朋友为什么要把痰吐到纸上? 丁丁:同学们,你们能回答当当的这个问题吗?
生:这样才能保持地面清洁,防止空气污染,才能更好地预防SARS和其他流感,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师:那我们应该送他“环保卫士花”。(课件中送出“环保卫士花”。)教师板书:1.不随地吐痰。丁丁: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现象。
(课件出示教材中其他图片,请学生评一评。)师:你们手中也有同样的图,请同学们看懂图的意思,同桌交流,谁做得对,谁不对,为什么?对的,给他画朵环保花。
(用幻灯展示学生的辨析图,学生汇报。)
生:我给一、二、三幅图上的小朋友画上了环保花,因为第一幅图的小朋友擦掉了墙上乱涂乱画的东西。第二幅图的小朋友没有乱扔包装袋和香蕉皮,而是扔进了果皮箱。而第三幅图的小朋友不乱泼脏水。
师:同学们,你们赞成他说的吗? 生:赞同。
教师板书:2.不在墙上乱画。3.不乱扔垃圾。4.不乱泼脏水。
生:我觉得第六幅图中的小男孩做得不对,他翻过栏杆走进草地玩,把小草踩坏了,还把栏杆弄坏了。旁边的小女孩是“环保小卫士”,因为她在批评、制止小男孩的行为。
师:你说得真好。(送红花)是呀,我们要爱护环境,就要爱护公共设施。教师板书:5.要爱护公共设施。师:公共设施还包括哪些?
生:还有电线杆和公交站牌„„
生:还有第三幅图里的IC电话亭。那个小男孩也不爱护公共设施,他打完电话没把听筒挂在机子上。
师:对,第三幅图和第六幅图里的小女孩都敢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她们都是“环保卫士”。
教师板书:6.敢于制止损坏环境的不良行为。生:第四幅图的小女孩和第五幅图的小男孩都是敢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的“环保小卫士”,也同样能得到“环保卫士花”。
师:他们还制止了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生:第六幅图的小男孩制止了一位小女孩把跳绳绑在小树上。
生:第四幅图的小女孩敢于制止两个小男孩在美丽的草地上做游戏。教师板书:7.要爱护花草树木。
师:你们要像图上的小朋友那样,从不同的方面来爱护美好的生活环境。想想自己平时已经做到了哪几点,哪些地方自己还需要学习。
生:我平时经常把纸团扔在抽屉里,以后要把纸团扔进果皮箱。生:我有时用铅笔和小刀在桌面划刻,我一定会改掉。
„„
师:你们通过学习,知道要改正错误,也能成为保护环境的新朋友。我建议大家也给这几位同学鼓掌。那么我们来立个“环境保护小公约”,共同遵守吧!
教师在刚才板书的内容上加上标题――“环境保护公约”,并加上边框。
(三)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再回到生活
丁丁:同学们,你们做得真不错。可是除了这些,为保护生活环境,你还能做些什么呢?
教师在板书“环境保护公约”后加上“„„”
师: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把交流好的结果用彩笔写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环境保护公约”的底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图画代替。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组成四人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把自己小组的“环境保护公约”向大家宣读。生:这是我们小组订的“环境保护公约”――经常打扫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涂乱刻。
„„
师:这些公约写得太好了,相信看到这些公约的人都会按公约行动的。想想你们回去后,准备把公约贴在哪里呢?
生(七嘴八舌):贴在家里、贴在小区门口、贴在教室里„„ 师:好的,放学后就按你们说的去做吧。
(四)动手实践,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师:爱护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
师:看看教室的环境,找找现在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生:哦,我发现教室的卫生角有点乱了,我想把它整理好。生:还有三角柜、玻璃橱等。
师:好,还有哪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你们就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整理好班级的各个角落,可以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名字。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给教室洗个澡(生齐笑),就是把教室打扫干净。师:就请你来当组长吧,哪些同学愿意和他一组?
„„
生分好小组后,领好工具,分组行动,教师指导并教育学生在劳动时注意安全。
(五)活动结束,谈谈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干得真起劲呀!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没做完的可以在下课后接着干。现在你们一定有许多感受吧,来说一说。
生:我们是“清除墙渍小分队”,我们发现教室的墙壁上有些小污渍,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些污渍清除了,现在教室的墙壁干净多了,我们看了觉得很高兴,今后,我们还会这么做。
„„
教师设置一个插曲,检测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随意地往地上扔废纸。生(七嘴八舌):老师,不能往地上乱扔纸屑。师(马上拣起纸屑):真好,同学们不但环保意识强,还勇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这个小测试,你们都合格了,你们都是“环保小卫士”了。
(六)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怎样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
生:我知道要用双手来保持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生: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知道了保护环境要做到敢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
(七)布置下次活动的任务
师:单靠我们来爱护环境,够吗?还要怎样? 生:还要叫爸爸、妈妈也来爱护环境。师:说得真好。
生:还可以让叔叔、阿姨们加入“环保卫士”的队伍。
师:对,我们要向全社会宣传,动员所有的人都来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那我们该怎样在社会开展宣传活动和环保活动?下次活动我们来交流、讨论。
师:丁丁和当当看到同学们的进步,一定会很高兴的。(出示课件。)
丁丁:你们刚才说得、做得都很棒,欢迎你们加入“环保卫士”的队伍。不过,要持之以恒哦!
当当:我们这些“环保卫士”一起来唱一首环保三字歌吧。师生齐唱环保三字歌:
同学们
应记牢
好环境
大家造
不乱丢
不乱吐
齐爱护
花木草
学校里
防纸屑
降噪音
常打扫
各用品
摆放好
整整齐
心情妙
生活中
讲卫生
病菌少
健康保
节资源
最重要
水和电
离不了
勤关水
走关灯
虽点滴
意义高
倒垃圾
要分类
回收后
都是宝
好环境
好人生
我辈乐
万代笑
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2.提高学生的观察、调查、交流等技能。3.形成保护水的意识。〖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虽然北方也属于缺水地区,但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真正体会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有些家长在这方面也缺少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珍惜水甚至浪费水的现象。
(二)物质资料准备
1.课件:我校去黄河岸边实地考察的录像,甘肃地区图片,其他缺水地区图片,水姑娘画面并配有流水声音。
2.环境布置:在室内布置物品,包括水壶、鱼缸、盆花等。3.号球(标上数字序号的小球),评价时使用的水滴图案。4.邀请我校曾支援甘肃的教师参加活动。5.水的用途的图片、资料。〖活动时间〗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来参加咱们的活动,你们猜猜它是谁?(播放课件:水姑娘画面并配有流水的声音)
生:水。
教师板书:水。
2.师:你怎么猜到的?
生:根据图画、声音、谜语。
3.师:水非常调皮,要和同学们捉迷藏,它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找找看。谁找到了?
生:暖气中有水,水壶中有水,盆花中有水,鱼缸中有水,水盆中有水„„ 4.师:我们现在喝的、用的都是什么水? 生:黄河水。
师:滦河水干枯了,为了解决天津人民的用水问题,中央决定引黄济津。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亲自来到黄河岸边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录像)
(二)学生活动
1.师:我们班的同学也很关注水,课下我们分组从不同角度调查了水的用途,各小组总结一下你们组的调查情况。
学生分组谈论、交流,教师巡视。
2.师:今天我们用号球来决定介绍的顺序,每组派一名代表来抽取号球。学生抽取号球。
3.各组按号球的顺序依次介绍。
A组:生活中离不开水(以图画的形式,画出生活中用水的情景,制成手抄
报展示)。
B组:休闲娱乐离不开水(表演汇报各种娱乐项目:游泳、跳水、滑冰等)。C组:工农业离不开水(收集图书资料:农田灌溉、造纸工厂、养殖业等)。D组:对比实验:植物离不开水(介绍实验过程及结果:学生一周前种下两个白菜头,分别命名白菜
1、白菜2,共同种植,当发芽后一棵白菜停止浇水,对比观察变化,进行记录)。
E组:城市建设离不开水(收集图片、照片:津河变化、小区美化、喷泉、水幕电影)。
F组:其他方面离不开水(灭火、吉尼斯挑战生存记录、香水、海水晒盐等)。师生用不同形式进行评价(自评、师评、生评),奖励“小水滴”。4.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要用到水,离不开水。教师板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活动感悟
1.师: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市发生了重大火灾,在坍塌事故中只有一名消防战士幸存。当救援队发现他时,他已在废墟中待了整整27个小时。救援队拿来了三件他急需的物品:氧气、黑布和水,问他最想要什么时,他选择了水,他接过水将它一饮而尽。但由于他长时间脱水,导致肾功能衰竭,对他的身体造成了终身的影响。这件事再次证明了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
2.师: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生:没有水,植物都会死亡;没有水人们不能洗衣、做饭,不能生存„„ 3.师:同学们说得都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缺水地区图片:土地干涸、庄稼枯萎、水库枯竭、牲畜死亡„„)
4.总结提升:由此可见水是生命之源。教师板书:水是生命之源。
5.在生活中有哪些缺水的地区?
师:甘肃是我国西部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那里贫困、落后,我们学校有一名教师作为援助西部教育的使者,在那里生活了两年,有亲身体验,让我们一起来欢迎他。
6.教师谈体会,学生现场采访。
(四)提升、引发
1.师:今天的活动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应该保护水、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教师板书:保护水、节约水。
2.师: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因为珍惜水,就是珍爱我们的生命。看一看老师奖励你们的小水滴后面写了些什么?读一读。(小水滴反面是教师推荐的节水小贴士)
【电压表初中三年级教案】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教案《串联电路电压》10-09
测电压教案九年级07-03
电压 教案 八年级下12-01
电压-教案设计11-1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教案05-27
电压和电阻复习教案08-25
测量电压教案教学设计09-07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压》教学反思08-11
九年级物理电压说课稿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