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 教案 八年级下(共10篇)
电压 教案 八年级下 篇1
一、重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 但好多老师对此并不重视, 实际上物理教学是离不开实验教学的, 没有它, 物理课堂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所以, 在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对于一些研究性的实验教学, 我更是特别重视。在教学中, 我为了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经常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亲自动手操作, 然后小组内展开讨论,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 使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规律, 同时我还扮演学生的角色,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得出实验的结论。例如, 在教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的内容时, 在学生自己解决了“放大镜、投影仪的原理”以后, 又提出:“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问题一提出, 学生就开始忙起来了, 有的分析理论、有的动手实践、有的查阅资料, 最后小组或同桌进行交流,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比老师讲“怎样怎样去做, 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学生要感兴趣的多,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实验中找到乐趣, 对物理的学习也就会更有信心。
二、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但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 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力争使自己的设计具有探索性、创新性, 使学生对整个教学环节有兴趣,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在教学中放手要让学生提问题, 让他们自己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大气的压强》一课的内容时, 有的学生曾经提出:大气压强真的存在吗?教师利用“空瓶吞蛋”进行演示实验, 然后把进一步探究的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这时, 课堂气氛异常浓烈。有的小组商讨如何设计实验, 再小组讨论实施的步骤;有的小组先进行讨论, 再进行分工合作。大家创设的覆杯实验、塑料吸盘实验, 都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每个小组探究过程中, 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交流、实验中, 他们还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求知欲望
新课标要求物理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展现物理在生活中的存在与运用, 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同时, 物理知识的运用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为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我经常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的知识,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比如, 在进行“观察凸透镜成像”这一实验时, 让学生结合平时用的照相机, 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分析, 最后得出“凸透镜成缩小、放大、实像的条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结论。通过这一过程, 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照相机的原理, 也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样的猴子来妖魔作战。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全文分四部分:(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第二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用。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一和第四个信息是小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二个信息是要根据课文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1、根据小标题筛选;2、根据文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文段内容筛选。)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找到后,大声念出。
①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②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③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④(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⑤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下定义或作诠释。
学生说出如何找到什么是克隆这一表概念性句子的。(根据判断性词语:是、就是、叫做、叫等找到的。)
(板书:根据判断性词语来筛选。)
(2)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作诠释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事物进行阐释。
说明:正说反说都成立的一般是下定义,否则是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等于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不等于乙是甲。此外,下定义不加任何描写修饰。
(3)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
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下定义:对克隆一词进行科学的阐述。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作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怎样克隆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后,更想知道怎样克隆。快速读第二、三两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
(1)作者在文中列举科学家对哪些动物做过克隆实验的?(请用说明对象来简单表述)并为它们分类列出: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说说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如何克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①鲫鱼的克隆步骤方法是:用鲫鱼……经过……与此同时②蟾蜍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用……然后……经过……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奔乱跳的爪蜍。③黑斑蛙的克隆步骤方法是:……④绵羊“多利”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这些表示步骤过程的信息是如何提取的?(板书:根据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提取信息。)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请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根据总结性段落提取。)
3、克隆技术的作用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挽救珍奇动物。(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板书:根据总起句、总结句、段落意提取)
四、拓展提升
展开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发展的尖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克隆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何其宝贵,它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简单。生命因其唯一而宝贵!要想让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办法不是克隆,而是:珍爱生命。
五、总结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知晓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方法步骤及克隆对人类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更主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篇3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备课时间 备课分工 ____月_____日星期___ 主备教师 王素英 辅备教师 章节 一单元 课题 歌曲《哈利路亚》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欣赏,能从标题性、题材、体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辨别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之处,并能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 2、 简单了解音乐大师亨德尔、比才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巴洛克时期、清唱剧、歌剧等相关音乐名词。 重点 与 难点 重 点 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难 点 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力求对音乐作品与时代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分析。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学用具 微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其他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清唱剧《弥赛亚》第二部分中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亚》,让学生对将要鉴赏的作品有初步的体验。 2、交流观后感受(风格特点、情感表达、演唱形式等),引入第一个作品清唱剧《弥赛亚》。 二、新课学习(一)《一个婴孩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 1、相关音乐文化常识的了解 a.清唱剧:是一种用于舞台演出的多乐章大型宗教性声乐套曲。有较具体的戏剧情节,由许多种声乐曲组成,用管弦乐队伴奏。歌词内容多取自《圣经》,少数非 宗教题材作品称为“世俗清唱剧”。 3、 作品赏析 《一个婴孩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第一部分的第十二曲,大意是颂扬耶稣将诞生,这也是剧中最欢快的部分。 乐曲由四段组成,每一段又以相同的三句歌词为基础,构成a,b,c三个音乐句子及变化形式。(课本P88) *先分乐句赏析后完整欣赏。 *试唱简单2 ~ 3小节四部合唱,体验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 4、学唱歌曲《哈利路亚》 5、探究 三、小节 四、板书设计:哈利路亚 五、教学后记: 指导 探究 辅备教学部分(学科教研) (必须手写) 教师姓名: 教学反思(必须手写) 姓名: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案 篇4
1.在阅读中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在比较中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日出的景观是壮美的,许多人会赞美它,描绘它,形容它。今天我们就随着徐志摩先生一起来领略泰山日出的绚烂多彩,变幻无穷。
1.检查预习情况,积累生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无餍 yàn 饱饫 yù 厚毳 fēi 醒豁 huō .....
驰骋 chěng 四隅 yú 横亘 gèn 消翳 ....yì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黑板展示,教师评价
2.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日记《爱眉小札》、《徐志摩日记》等。
写作背景: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习指导:教师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的布局构思新颖独特,概括行文脉络。 生:全文共13自然段,可以分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示:总结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语言要求简洁。
讨论后明确:云海、日出、想象自己是一个巨人,对日出的赞美。
三、品读课文
思考与探究:
1.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值得品味?请找出来说说你的看法。(可以按照平时分好的小组组织讨论,并要求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并给予中肯的评价。)
提示:注意引导学生找出那些能产生特别表达效果的词语或运用修辞的句子。
生1: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的驰骋„„以“神驹”形容太阳从东而来,光辉灿烂不可阻遏的样子,极有力量与速度。“热奋”,中文本无这个词,这是根据字意临时造词,但读者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是热烈、兴奋义,促进读者体验到光华无比的太阳强劲地前行的样子。
生2: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采用比喻,以“雀屏”形容云霞的形态之美,以“金”饰霞,形容云霞的光彩之美。
生3: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比喻云彩的色调光影的,极尽华丽与堂皇,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浪漫和唯美主义请调。
2.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渴望和赞美?有什么关键词能提示我们? 提示:关键词:巨人 睡意 唤醒 东方 光明 复活
这是用了象征的写法,象征东方巨人的觉醒。再考虑写作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光明”“复活”等都是象征五四精神。这里的欢乐,狂欢般的,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
四、探究感悟
1.日出前对云海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可以根据比喻词“宛似”来判断。
讨论后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云海比喻为绵羊,由绵羊联想,引出羊绒、羊角、羊颈的交接。这一比喻很形象地写出了云海的奇观,突出了云海的一种静态的美。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对日出时云海的描写。
讨论后明确:
诗人连用了五种东西来进行描绘——“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形象而生动地形容出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让人产生更多的美的联想。又用“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这一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日出前一种变幻莫测的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前景色的奇丽。
师:日出前景色的奇丽,这“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揭去”、“唤醒”赋予了它以人的情感,写出对了光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这“一方的异彩”比喻成迎接光明的神驹,在热奋的驰骋。像“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写出了日出前奇丽景色的动态的美。
3.同学们把两次对云海的描写读一下,然后比较这两次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把层累的云层比喻成“云海”,都把云海的形态比喻成兽,都写云海的美景。
不同点是:对日出前的云海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海比喻成无量数长着厚毳长绒、卷耳和弯角依稀可辨、交颈接背地眠着的绵羊,一个“眠”字主要写出云海的静态的美。
对日出时的云海的描写在运用比喻修辞“眠熟了兽形涛澜”的同时,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呼啸”、“昂头摇尾”、“报告”等词赋予了云海以人的动作,主要写出了云海的动态的美,写出了光明到来时的欢欣。
4.朗读两次对云海的描写,体会一下对同样事物由于要表现不同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它们描写手法的不同。
五、教师总结:
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像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自然的描绘中包含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在我们眼中,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株挺立的小草,一滴晶莹的露珠,都能触发我们心中的情感,启示着某种生活道理。苏轼看皓月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而作家宗璞偶遇盛开的紫藤萝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触发我们心中的情感,学了这篇散文,同学们可以请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表达出来。可以写在自己的日记上。
六、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蓝天白云 篇5
第1课 蓝天白云
助学内容:
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助学目标:
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助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
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助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9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10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 花季如歌(投影)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 | ΧΧΧΧΧΧΧ | ΧΧΧΧO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电压 教案 八年级下 篇6
本单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新目标) 》八年级下册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本单元谈论的主题 (Topic) 是通过“讲故事 (Telling a story) ”来转述别人说话的内容;其功能 (Functions) 是“Report what someone said”;目标语言 (Target language) 是要求学生学会将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 (注意时态、人称和所有格等的变化) ;其主要学习方法是Listening for key words和Selfevaluating。在本单元教学结束时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将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 把握一般现在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之间的转换。
Section A第一部分围绕Soap opera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la) 听力 (1b) 会话 (1c) 训练, 让学生通过肥皂剧认识本单元的目标语言, 即Reported what someone said的句型;第二部分继续围绕Soap opera的话题展开听力, (2a—2b) 会话 (2c) 训练,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Direct speech和Reported speech的用法;第三部分继续围绕本单元的功能句型Reported speech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本节课我提炼本单元的重点语法——陈述句的间接引语, 进行专门的训练。
二、教学设计与指导思想
这是一节语法课, 本课设计采用任务型语法教学方式, 将语法知识学习和交际表达训练有机结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实现情感交流。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 语法知识的教和学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根本原则, 即实践第一性原则。在教学设计方面, 我遵循“先语言, 后语法”的原则, 有意识地提前做好铺垫, 整体把握语法学习目标。建立在可理解性原则之上的预先的铺垫, 将给学生提供感受新的语法结构的机会, 为他们后面学习此语法规则提供了经验, 做好了准备。
我还设计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实际操练, 语法概念的掌握和学习、巩固也必须通过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实际操练。这一节课我设计了集体转述、个体回答、男女生竞赛等活动, 对间接引语中时态、人称、所有格等的变化进行反复操练。然后, 在听或读的语篇中导入语法, 在准确表达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语言规律体系。因为, 只有在完整的语篇中呈现语法结构并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并根据上下文理解或领悟目标语法结构的表意功能,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法。例如本节课中, 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让学生感受。最后, 创设情境活动实现语言的运用, 使语言规则体系的掌握真正落到实处。这既是掌握语法规则的必要的实践活动, 更是本单元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用Reported speech来描述别人说过的话, 在描述的时候, 要注意人称、时态、所有格和部分时间状语的变化,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热身, 赋予情趣。一学生萨克斯独奏《光阴的故事》《我相信》。
(2) 根据情境, 导入新课。问刚才演奏的同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S:I want to be a singer.T:He says he wants to be a singer.展开操练。 (设计意图:将语法知识学习和交际表达训练有机结合, “先语言, 后语法”, 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体会语法功能。并引起兴趣、宣告主题和推进课程)
(3) 根据课件, 看图说话。并出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变化规则,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间接引语的变化规则。
(4) 扩展思维, 活学活用 (教师提供部分明星介绍, 让学生转述) 。
Zhang Shaohan said
Age:26
Can:sing and dance
In the future:make a movie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让学生在互相沟通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实现情感交流)
(5) 组织男女竞赛, 看谁眼尖、脑快,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6) 小组实践, 同伴练习。教师出示一篇运用直接引语的文章, 小组用英语转述。
四、教学后记
八年级下学期“压轴题”选析 篇7
不等式篇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解不等式和解方程类似,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步骤和解方程几乎一样.但进行最后一步“系数化为1”时,若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如果系数里含有字母,则要对系数分情况进行讨论(大于0、小于0及等于0).
对于和方程相结合的混合不等式组,我们可先解出方程,再代入不等式,最后解出不等式就行了.如果是给出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把不等式化简到“系数化为1”这一步,观察不等号的方向,再对系数进行讨论.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1 解不等式:x+2+>7+.
分析:两边消去可解得x>5.但原不等式中含有分式,故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条件,即x≠6.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x≠6,
x+2>7,解得x≠6,
x>5.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5且x≠6.
例2 若x满足不等式≤≤,求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
分析:要先把原不等式化成常规不等式组.
解: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
≤
, ①
≤
. ②
由①得x≥-,由②得x≤.所以-≤x≤.可见,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是0.
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2>.
分析:先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a2.因a≠0,故a2>0,去分母后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再对x的系数进行讨论,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解:显然a≠0,将原不等式变形为3x+3-2a2>a-2ax,即(3+2a)x>(2a+3)(a-1).分三种情况讨论:
(1)当3+2a>0,即a>-且a≠0时,解集为x>a-1;
(2)当3+2a=0,即a=-时,不等式变为0·x>0,无解;
(3)当3+2a<0,即a<-时,解集为x<a-1.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x≥,那么m的值是.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分解因式时,我们应先提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难以分解时再用拆添项法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多项式,我们可以考虑用换元法.提公因式时,要一次提彻底,这样便于下一步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时,一定要先写成公式的形式,再用公式,这样不易出错.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4 分解因式:-2x5n-1yn+4x3n-1yn+2-2xn-1yn+4.
分析:对于含字母的指数,要找到最小的指数,先提公因式,再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注意要分解彻底.
解:原式=-2xn-1yn(x4n-2x2ny2+y4)=-2xn-1yn[(x2n)2-2x2ny2+(y2)2]
=-2xn-1yn(x2n-y2)2=-2xn-1yn(xn-y)2(xn+y)2.
例5 分解因式:(x2+x+1)(x2+x+2)-12.
分析:把原式完全展开再分解较麻烦.我们可将x2+x看作一个整体.
解:设x2+x=y,则
原式=(y+1)(y+2)-12=y2+3y-10=(y-2)(y+5)
=(x2+x-2)(x2+x+5)=(x-1)(x+2)(x2+x+5).
注:也可用y代替x2+x+1来进行分解,请同学们试一试.
例6 若x2+xy+y=14,y2+xy+x=28,x+y的值为多少?
分析:通过解方程,很难分别求出x和y.但我们可整体求出x+y的值:把两个方程相加,通过完全平方公式进一步配方,再分解因式可得结果.
解:把x2+xy+y=14和y2+xy+x=28两边分别相加,得
x2+y2+2xy+x+y=42,(x+y)2+(x+y)-42=0,(x+y-6)(x+y+7)=0.
所以,x+y=6或x+y=-7.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2. 把多项式x2-y2-2x-4y-3分解因式之后,正确的结果是().
A. (x+y+3)(x-y-1) B. (x+y-1)(x-y+3)
C. (x+y-3)(x-y+1) D. (x+y+1)(x-y-3)
3. 分解因式:(x2-1)(x+3)(x+5)+12.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化简分式最重要的工具是分解因式,只有分解因式后才能找出最简公分母,才能对分式进行约分.常用的化简技巧有拆分法、取倒数法、分步通分法、设参数法等.
使用拆分法时,要明确拆分是为了相互抵消,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没有必要拆分.使用取倒数法的前提是分子不为0,再者要整体取倒数,多项式各项分别取倒数是不行的.分步通分要起到一种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达到逐步化简.设参数法要结合解方程组来使用,注意方程之间的加减消元,想办法求出参数或把参数消去.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7 化简:++.
分析:三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比较复杂,可先将每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因每个分母的两个因式相差1,故可将每个分式拆分,然后再化简.
解:原式=++
=
-
+
-
+
-
=-=.
例8 当a=2时,求下式的值:+++++.
分析:直接通分显然很复杂,可将各分式分步通分,逐步化简.
解:原式=++++
=++++
=+++
=+++
=…=.
将a=2代入,原式=.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4. 若a+b+c=0,化简a
+
+b
+
+c
+
+2所得结果是().
A. 1B. -1C. 2D. 0
5. 若=a,=b,=c,求++的值.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相似问题可类比全等问题考虑,但其解法要比全等问题解法更灵活.首先要观察哪两个三角形可能相似,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把有用的边想办法向两个三角形中转移.如果不存在相似三角形,我们要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常用的作辅助线方法有连接、延长、作平行线、作高、作角平分线等.
证相似的目的若是为了得到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选边时要选择有用的边,有时需和全等结合,找出相等的边进行替换.
对于相似中的动态问题,我们要学会用静态的方法来考虑,在动中找出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这样动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9 如图1所示,△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
分析:证明线段成比例,显然要证两三角形相似.而题中没有明显的相似三角形,故可利用角平分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证明:过B作BE∥AC,且与AD的延长线交于E.如图2.
∵ AD平分∠BAC,∴ ∠1=∠2.
又∵ BE∥AC,∴ ∠2=∠3.
∴ ∠1=∠3, AB=BE.
显然△BDE∽△CDA,故=.
而BE=AB,所以=.
例10 如图3,△ABC中,∠ABC=60°.点P是△ABC内一点,且∠APB=∠BPC=∠CPA.若PA=8,PC=6,求PB的长.
分析:由条件知∠APB=∠BPC=∠CPA=120°,而PA、PB、PC分别是△ABP和△BCP的边,我们是否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通过条件∠ABC=60°可得到∠BAP=∠CBP,从而问题出现“转机”.
解:∵ ∠APB=∠BPC=∠CPA,
∴ ∠APB=∠BPC=120°.
∴ ∠BAP+∠ABP=60°.
又∠CBP+∠ABP=60°(已知),所以∠BAP=∠CBP.
∴ △ABP∽△BCP.
∴ =.PB2=PA·PC=8×6=48,PB=4.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6. 如图4,在△ABC中,AB=AC=,BC=2.在BC上有100个不同的点P1,P2,…,P100,过这100个点分别作△ABC的内接矩形P1E1F1G1,P2E2F2G2,…,P100E100F100G100.设内接矩形的周长分别为l1,l2,…,l100,则l1+l2+…+l100=.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2. D(提示:原式=(x-1)2-(y+2)2)
3. 原式=(x+1)(x+3)(x-1)(x+5)+12=(x2+4x+3)(x2+4x-5)+12=(x2+4x)2-2(x2+4x)-15+12=(x2+4x-3)(x2+4x+1).
4. B(提示:原式=++++++2=++++++
+
+
-1=
+
+
+
+
+
+
+
+
-1=(a+b+c)
+
+
-1)
5. 1(提示:根据比例的性质,由=a=,得=.同理有=,=.三个式子相加).
八年级下教案第7课 篇8
八年级下教案(第7课)
7永远执著的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进一步加深对“通讯”这种新闻文体特点的了解。 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 3、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学习他坚韧不拔、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说明: 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准确生动,充满感情,充分展示了 袁隆平先生的人生历程。要感受人物百折不桡,执著追求的精神就需要学生多关注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品,品中评,真正去体味平实语言背后人物的那种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如:“美丽”一词多次出现,但意义不同,意蕴丰富,让人回味。在对语言的赏折中,学生搜集整理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也得到了训练,对“通讯”的写作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来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同时能学会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2、难点:理解袁隆平真正美丽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 七年级上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人物通讯,还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吗? 2. 能简单说说什么是通讯,它有什么特点? 3.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篇人物通讯《永远执著的美丽》,文中介绍的对象是另一个领域中的风云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 4. 出示图片,谈谈你眼中的“袁隆平”。 5. 从外形来看,我们始终看不出这位老人的一生会与“美丽”这个词有联系,让我们一起走进《永远执著的美丽》这篇课文来解开这个谜团。 《“两弹”元勋邓稼先》,文章报道了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参加研制两弹的过程中,热情讴歌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通讯”是一种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与“消息”相比,容量大,表现手法多,对人或事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 从旧知入手,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又设疑,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笔下袁隆平先生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读文章的要求: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睿ruì 智,贫瘠 jí, 浩瀚 hàn 翱áo翔 , 瞩zhǔ目 ,憧chōng憬 八年级学生还是有认字的任务,一般教一篇课文应有目的地让学生去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这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再读课文 搜集资料 圈划品读 1.出示下列句子: ⑴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 ⑵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 ⑶……“美丽”这等词语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天法与他并列。 ⑷……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 ①作者这样的`说法是否矛盾,袁隆平究竟“美”不“美”,“美丽”和袁隆平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在他人生的三个阶段中,你认为最与“美丽”有关的是哪一阶段,请把有关的语句挑选出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袁隆平究竟“美”在哪里? ③请同学分别交流自己挑选出来的语段,说说你认为他美的理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的精神。 再次阅读课文,搜集文中信息,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品读。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 青年: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老年: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2.在学生交流中,抓住课文中几个重复出现的“美丽”一词来体会它不同的内涵及文中出现的一些数字包含的丰富意义,让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来体会人物敢为天下先,为解决全世界全人类的吃饭问题,造福全人类而不懈追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作者写作的意图,在品读中也就显现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搜集资料,点评词语,是理解人物崇高精神的关键。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追问”,围绕“袁隆平到底美不美”,让学生抓关键语句,发表个人感受,教师步步追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较好地把握住作者写作意图. 2.师小结: 通讯是一种新闻题材,能比较具体报道事实,揭示时代精神,偏重写人,讲究时效性,表现手法多,除叙述外还借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更具感染力。 学生结合七年级以及今天学的两篇人物通讯谈体会。 再一次让学生加深对通讯的特点与意义的了解。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10个,每个词语根据个人需要决定抄写遍数。 2.摘录课文中你认为与“美丽”最有关的一段话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你还知道哪些像袁隆平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请写出一、二例。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多元化设计旨在让学生多留意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下《雪》教案 篇9
今天,我们来看看鲁迅这个文学战士笔下的雪有何特点,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56页。(师: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此篇散文诗,描写了哪几种雪景? 师: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思考:文章描写了哪几种雪景?主要体现在哪些段落?
1、检查预习,正音。(略)
2、师:文章描写了哪几种雪景呢?主要体现在哪些段落? 明确:南方的雪 朔方(北方)的雪(师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析文中两幅雪景图——掌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两处雪景的,他为何能描写得如此的美呢?
(一)南方的雪
师:请大家先默读1——3段,思考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1、直接点明特点:南方的雪:滋润美艳(水分多,不干燥)
2、辅以修辞:用了两个比喻:“南方的雪”是隐约(感觉不明显)着青春的消息(联想到诗人雪莱的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久吗?”。我想,江南雪野中隐约着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是在启示人们: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用“处子的皮肤”来比喻雪,引起读者对江南的雪的形态的想象,写出江南的雪白皙、柔嫩、健康的特点,意境新美)写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与活力。
3、侧面烘托:
1)色彩映衬:雪野中有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白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和希望。
2)人物活动——我的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红杏枝头春意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儿童塑雪罗汉: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使雪有了人的生命。
师小结:南方的雪温和、滋润美艳、富有生机,(师板书)那北方的雪呢?
(二)北方的雪:
师:指名朗读4——6段,思考北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又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1、直接点明特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从形态上来说)
2、辅以修辞:用了两个比喻句:如粉,如沙和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写出了它的质地、形态”
3、侧面烘托:用“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没有什么奇花异草作伴)作为雪活动的背景,衬托它的“孤独”,突出它的气势非凡。
师小结:北方的雪如粉,如沙,永不粘连,蓬勃奋飞,气势磅礴(师板书)
三、合作研讨,了解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师小结过渡: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幅冬天的雪景图,我们经常说文章写景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借景(抒情)
师:那本文借写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前后桌间相互交流,并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理由。
生交流略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南方的雪)
生1:两处雪景的不同应是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又是黑暗的,所以身处此种环境,写美艳的江南雪景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2:写江南的雪地里的塑雪罗汉,作者的家乡也地处江南,小时候出玩过这些活动,但现在人到中年,远离家乡,对这些活动与乐趣只能留在回忆里,所以写江南的雪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生3:在雪地里塑罗汉是非常值得回忆的,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可以说是美的,但这种生活的美却是易逝的,在晴天之下,雪罗汉却易于消融了,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美的事物虽美但却又容易消失的一种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明确:师:通过对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景虽美,情虽深,但美好的事物却又总是不长久的,使人难免心生惋惜之情怀。(板书:抒写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北方的雪)学生可能较难理解,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提示:北方冬天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呼啸的旋风、干燥的空气。一言以蔽之“环境恶劣——空旷寂寞、荒凉寒冷”。但雪的表现呢?——决不粘连,孤独的灿灿的生光、蓬勃地奋飞、旋转且升腾,这体现了雪的什么精神?(体现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撼天动地,使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生4:而北国的雪景则一改描写江南雪景的情调,变得大气,豪雄,慷慨激昂。请大家听听:永远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它是孤独的,但却又是雄健的。在晴天之下蓬勃地奋飞,灿灿的生光,旋转而且升腾。这就让我们想到人在碰到困难时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作者所要赞颂的。
师:千言万语浓缩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师激昂地小结:朔方的雪是孤独的,它没有奇花异草相伴;它又是不屈的,滋润万物使大地充满生机活力的雨在抗击寒流中献了身,变成了雨的精魂——雪,仍不屈地抗争着;它虽死犹生!真地称得上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板书:赞颂不屈的斗争精神)
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4——6段,再次感受朔方雪的不屈的斗争精神。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抗争的精神。
师:学到这里,老师想到了昨晚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说,朔方的雪象征了鲁迅先生,朔方雪的斗争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写照。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板书设计:
南方雪景图:滋润美艳(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
雪
八年级(下)语法要点与中考链接 篇10
◆can
a. 表示能力,有“能,会,能够”之意。
b. 表示推测,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c. 表示请求或允许,此时可与may互换,在疑问句中还可用could。
【中考链接】
1. ——____ you swim?
——Yes, but I’m not a good swimmer. (09北京)
A. CanB. MayC. NeedD. Must
2. ——Can you play the piano?
——Yes, I ____. I often practice it on weekends. (09重庆)
A. needn’tB. needC. can’tD. can
3. ——Who’s the man over there? Is it Mr. Black?
——It ____ be him. He’s much taller. (09安徽)
A. can’tB. mustn’tC. shouldD. may
4. ——Who’s that girl swimming in the pool? Is it Lucy?
——It ____ be Lucy. She is sleeping in her bedroom now. (09济南)
A. mayB. can’tC. mustD. should
【答案与简析】例1,2考查情态动词can表能力,答案分别为A、D。例3,4考查情态动词can表推测,答案分别为A、B。
◆must
a. must意为“必须,应该”,其否定形式是mustn’t或must not,表示“禁止,不允许”。由must开头的一般疑问句的否定回答通常用needn’t或 don’t have to。
b. must还可表示肯定推测,意为“一定是,准是”,比may表示的肯定语气强。
【拓展】must强调说话人的主观看法,have to则强调客观需要;must一般用于现在时,而have to能用于多种时态(如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中考链接】
5. ——Shall we go skateboarding after school?
——Sorry, my parents said that I ____ be at home early. (09山西)
A. needB. mustC. may
6. ——Must I wash my hands before meals, Mum?
——Yes, you ____. (09常德)
A. mustB. canC. need
7. ——Mr Wang, must I come again on Sunday morning to clean the windows?
——No, you ____. I have asked others to do it. (09广东)
A. don’t have toB. mustn’tC. can’tD. shouldn’t
8. ——Must I get up before six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Dad?
——No, you ____. Tomorrow is Saturday. You may get up later. (09襄樊)
A. mustn’tB. can’tC. needn’tD. may not
9. ——Susan has bought a large house with a swimming pool.
——It ____ be very expensive. I never even dream about it. (09江西)
A. mustB. mightC. can’tD. shouldn’t
10.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now?
——I’m afraid I can’t. I ____ wash my clothes. (09仙桃)
A. canB. mayC. wouldD. have to
【答案与简析】例5选B,例6选A,考查must表“必须”及其答语,强调说话人的主观看法。例7选A,例8选C,考查must开头的一般疑问句的否定回答。例9选A,考查must表肯定推测。例10选D,考查have to表客观上必须。
二、考查过去进行时
a. 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b. 过去进行时常与 at this time, this time yesterday, at six yesterday, when+从句等时间状语连用。
【中考链接】
1. ——Were you at home at 7 o’clock last night?
——Yes, I ____ a shower at that time. (09宁波)
A. tookB. was takingC. was takenD. am taking
2. ——Did you go to the flower show in the City Square?
——No. I ____ how to make food then. (09绍兴)
A. learnB. learnedC. was learningD. am learning
3. Jimmy ____ TV when his mother got home. (09湖州)
A. will watchB. watchesC. is watchingD. was watching
【答案与简析】例1选B,由时间状语at that time可知谓语应为过去进行时。例2选C,由语境可知空格表示过去正在进行的动作,故应填过去进行时。例3选D,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可知主句应为过去进行时。
三、考查条件状语从句
a. 条件状语从句引导词的选用。
b. 条件状语从句主从句时态的对应。与时间状语从句一样,在条件状语从句中,若主句中的谓语动词是一般将来时,则从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中考链接】
1. You’d better look up the new word in a dictionary ____ you don’t know it. (09兰州)
A. ifB. thatC. thoughD. whether
2. If it ____ tomorrow, we will stay at home. We won’t go to the museum. (09广东)
A. rainB. rainsC. will rainD. rained
3. If I find his phone number, I ____ you. (09北京)
A. tellB. toldC. will tellD. have told
【答案与解析】例1选A,根据句意可知应用if表示“如果,假如”。例2选B,考查条件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例3选C,由条件状语从句一般现在时可推知主句应用一般将来时。
四、考查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
a. 在含有宾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无论主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宾语从句一律用陈述句语序。其标点符号由主句来决定。
b. 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现在时或一般将来时,宾语从句可用所需要的任何时态。
c. 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过去时态,宾语从句必须使用过去相应的某一种时态。
d. 如果宾语从句表示的是客观事实、普遍真理、自然现象或习惯性动作等,不管主句是用什么时态,从句时态习惯上都用一般现在时。
【中考链接】
1. Can you tell me ____?(09南充)
A. where does he come from B. how much is it
C. what it is used for
2. “Do you know ____ have our summer holiday?” “Next week.” (09贵阳)
A. when will weB. when are weC. when we will
3. How lovely the dog is! Can you tell me ____? (09山西)
A. where did you get itB. where will you get it
C. where you got it
4. I really want to know ____.(09兰州)
A. what is wrong with my brotherB. how will he go to Beijing tomorrow
C. if had he bought that carD. where did he go yesterday
5. ——Can you tell me ____?
——She is in the computer lab. (09北京)
A. where Linda wasB. where is Linda
C. where was LindaD. where Linda is
6. ——Could you tell me ____? I must find him.
——Sorry. I don’t know. But he was here just now. (09孝感)
A. where Tom wasB. where has Tom goneC. where Tom isD. where can I find Tom
7. ——Sorry, what did you say just now?
——I asked ____.(09山东)
A. when did he leaveB. where you have been
C. whom will you go withD. how I could get to the station
8. The new-designed car is on show now. I wonder ____. (09河北)
A. how much it costB. how much did it cost
C. how much it costsD. how much does it cost
【答案与简析】由宾语从句用陈述句语序可知以上1-4题答案依次为CCCA。第5题选D。由语序可排除B和C,再根据She is in the computer lab.可知宾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第6题选C。由语序可排除B和D,由题意可知宾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说话时存在的状态。第7题先排除疑问句语序的A和C,再根据主句时态可知宾语从句应为一般过去时,故答案为D。第8题从The new-designed car is on show now.可知宾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故选C。
五、考查动词不定式的用法
a. 不定式作主语常置于句末,用it作形式主语放在句首。
b. 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时,有时带to,有时不带to。常接带to的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ask, tell, allow, want, wish等;而在某些使役动词(如make, have, let等)和感官动词(如hear, see, watch, notice, listen to等)后作宾语补足语的不定式通常不带to。
c. forget/remember/regret后接不定式表示动作未做,接动名词表示动作发生了;stop to do sth.意思是“停下来去做(另一件事)”;stop doing sth.意思是“停止做某事”。
【中考链接】
1. It’s a good habit ____ a walk after dinner. (09济南)
A. to comeB. to beC. to takeD. to go
2. The teacher asked Ben ____ a difficult question in class. (09北京)
A. answerB. answeringC. to answerD. answered
3. Doctors tell people ____ their hands often and to stay home if they feel ill. (09临沂)
A. to washB. washesC. washD. washing
4. ——How did your parents like your idea?
——They always let me ____ what I think is right. (09南充)
A. to doB. doC. doing
5. ——Is Jack in the library?
——Maybe. I saw him ____ out with some books just now. (09绍兴)
A. goingB. go C. to goD. went
6. ——Don’t forget ____ my parents when you are in Beijing.
——OK! I won’t. (09长沙)
A. to seeB. seesC. seeing
7. Mr Green asked us to stop ____. So we stopped ____ to him at once. (09南充)
A. talking; listeningB. to talk; listening C. talking; to listen
【答案与简析】例1选C,考查动词不定式作真正主语,形式主语为it。例2选C,例3选A,分别考查ask sb. to do sth.和tell sb. to do sth.。例4选B,考查使役动词let后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补。例5选B,考查感官动词see后接不定式与v-ing形式的区别,由just now可知动作已经完成。例6选A,表示“你到了北京不要忘了看望我的父母”。例7选C,考查stop to do sth.与stop doing sth.的区别。
六、考查反义疑问句用法
a.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式,附加问句就用否定式;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式,附加问句就用肯定式。
b. 如果陈述句中有hardly, nothing, never, little, few, nobody, neither等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时,附加问句要用肯定形式。
c. 祈使句的附加问句一般是在句尾加“will you/won’t you?”,但是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的附加问句要用“shall we?”。
【中考链接】
1. Liu Qian has made “magic” a hot word, ____ he? (09临沂)
A. doesn’tB. didn’tC. hasn’tD. isn’t
2. Our hometown is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 ____? (09济南)
A. isn’t itB. is itC. doesn’t itD. does it
3. There are two libraries in this city, ____? (09南充)
A. aren’t thereB. aren’t theyC. are two
4. Mr. Wang hardly spoke a word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改为反意疑问句)
Mr. Wang hardly spoke a word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____ ____? (09兰州)
5. John, clean your room, ____? (09芜湖)
A. will youB. shall weC. don’t youD. doesn’t he
【电压 教案 八年级下】推荐阅读:
人教课标八年级下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四节 变阻器教案07-23
测电压教案九年级07-03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压》教学反思08-11
电压-教案设计11-1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教案05-27
电压和电阻复习教案08-25
测量电压教案教学设计09-07
初中物理教案《串联电路电压》10-09
八年级下册物理下教案10-26
八年级研学下学期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