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贵子超级演说家演讲稿

2024-09-23

寒门出贵子超级演说家演讲稿(精选10篇)

寒门出贵子超级演说家演讲稿 篇1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于2014年04月04日起每周五21:30分在安徽卫视播出,至2014年07月11日结束总决赛,共十五期。

其中北大才女刘媛媛最终夺冠,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23岁北大法律系才女年轻、向上、阳光、自信、勇敢、坚韧的情怀。

寒门出贵子

刘媛媛

在演讲开始之前,我先问现场的各位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贫寒想要出人头地就得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有一个在银行做了10年的资深hr在天涯上发了帖子说,寒门再难出贵子,说在当下这个人情社会里,穷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的父辈更难翻身了,这个帖子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我们家就是寒门,不,我们家都没有门。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我爸妈是怎么把我跟我两个哥哥从农村供出来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的。记忆中爸妈好像永远在为学费担心,在我考高中的那一年,二哥考大学,大哥考研,他们简直要崩溃了,他们不是担心我们考不上,而是担心考不好,考不到公费,考到三本这样就需要很多很多钱,现在看起来不过几万块钱,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几万块太多了。因为有这样肯砸锅卖铁让我们读书的爸妈我一直觉得幸运死了,很少拿自己跟家庭富裕的孩子作比较,也不会觉得我们有什么不平等。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公平是在高考的时候,那时候班上的同学都复习的昏天黑地的,忽然有几个同学不来上学了,他们被父母通过各种手段送去北京或者天津考试了,高考完了之后就发现,大家考一样的分数甚至他们考得更低,但是他们可以上清华北大南开这些好学校,而我们就只能去普通一本二本甚至三本。人生中

他去了一家事业单位,通过层层筛选到了最后一关,有个亲戚指点我们说这时候如果有关系就要找关系,没关系就要送礼。我们家根本没能力去做这些,后来我哥到底没去成这个单位,然后他就直接南下一个人去深圳打拼了。

我想现实大概就是如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王侯将相是需要有种的,谁都可以当政治局常委吗?寒门最难出贵子的领域就是政治领域。我们必须这社会上存在穷富两个阶层,而且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在这儿,不同阶层出身的孩子在竞争规则面前是不平等的。当我们每天为了考个好大学埋头苦读的时候,有些人他们读完高中就轻松被父母花钱送到了国外。当我们为了留在一个单位实力的时候努力表现不辞劳苦的时候,有些人领导一个电话就敲定工作了根本不用担心前程。当我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晚上还要一个人回到出租屋里,有些人房子有好几套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享受就行。不过要说不平等我觉得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出生地的不平等,有些人生在北上广从小享受好资源,有些人生在青藏高原他们生存条件恶劣到活不活不下去,你可能觉得这就是命啊投胎是个技术活,但是你知道吗?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户籍制度的国家,唯一一个没有迁徙自由的国家,生在安徽就要在安徽,去了北京也没办法享受他们的资源因为你没有户口,生在农村就要在农村,去了城市里也没办法享受他们的福利因为你没有户口,可是安徽人北京人农村人城里人大家都是中国人啊,为什么有些人在自己国家的国土上,要被政策限制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不能动,他们的孩子也要被限制在这个地方接受劣质教育,想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格局,就要跟那些大都市的孩子,家里有关系有背景的孩子在社会上竞争,你说这是不是不公平,是!

这种不公平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宝贵的人生浪费在抱怨不公平这件事情上,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寒门子弟都没有获得成功。社会上寒门子弟逆袭的故事数不胜数,那些勤奋努力不屈服命运的人,你就是给他一个路边摊,他也能开成全国连锁店。所以我们不能一失败了就埋怨出身,甚至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父母,家境不好也没有斩断所有成功的可能。每当我看到别人凭借的关系上位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这个社会上一共有10个位置,七个都因为不公平不公开的手段被拿走了,那我就要去争取剩下的三个位置,只是需要更努力而已。每当我看到别人拿钱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就去看看,有没有一个没钱的人他把这件事情做到了,如果有,那就证明这件事情是不用钱也可以做到的,那我只要够努力就一定能做到。这社会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并非都是富人阶层出身,可能在你悲观、抱怨、堕落的时候,那些跟你一样出身的人,他们已经成功了。

寒门也是能出贵子的,只是需要更努力而已。努力奋斗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他每天都在抱怨贫富差距,每天都觉得不公平,每天都在问凭什么,不要再问凭什么了,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一出生能凭的东西就有很多,但是我们凭的只有自己。每次我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到北京的大街上走一走,看着人来人往我就想,刘媛媛,在这个城市里你真是一无所依,你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那就单枪匹马的杀出一条血路来吧。别人靠爹靠妈靠全家做到的事情,你要是一个人就能做到,你就太牛了。

演讲的最后我想说,亲爱的朋友,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自己的。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故事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人间疾苦,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面对不成功的人生

刘媛媛、马薇薇

如何面对不成功的人生,首先什么是不成功的人生,我觉得我包括现场所有的你们谁都不能说自己的人生是不成功的人生,因为你的人生根本还没有结束,只要我们还没死,我们只是在人生中遇到了失败而已,谁都不许说自己的人生是不成功的人生。

媛媛告诉我们说啊,只要人还没死无法判断成功失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心灵鸡汤经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只要你坚持,只要你玩命,是一定会成功的,而且万一你不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标准不一样,你只要有心灵的满足,那也算是一种成功。我不知道在座各位的自我欺骗能力如何,反正我总是会发现人生这出戏我不是主角,只是个死跑龙套的。

人生这出戏我是你、你们所有人人生中的龙套,但我是我自己人生的主角,所以在我遭遇失败的时候,在我被观众喝倒彩的时候,我一个人也能而且必须会唱下去。对,我是北大的,但高中的时候谁都想不到我是一个差等生,是那种不写作业全年级两百多人我考一百八十多名的那种差等生,然后有一天这个差等生突然异想天开想考北大,然后像个神经病一样去努力,但是高考的时候我还是没考上。有人说你失败了,我失败了吗,承认失败多容易啊,比那种日复一日的那种坚持跟忍

个人他一辈子不做任何尝试,他不做任何冒险的事,他也不为任何事情努力,他永远都不会失败,他都没有资格遭遇失败,但是你不同,你做过梦,你发过疯,你哭过、笑过、奋斗过,你爱过、恨过,你也后悔过,于是啊,芸芸众生中那么那么普通的一个你却拼尽全力活出最好的自己,又有谁有资格说你的人生不成功。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分子无数分母,成功这件事其实成功率极低,毕竟猴子都知道往香蕉比较多的树上爬,权衡得失、趋利避害,是每一个动物的本能。可是在场的每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吗,追求这种近乎渺茫的成功正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在,因为你几乎注定会失败,所以你期待成功的每一天,都充满了一种叫做忐忑的幸福。当你拼尽全力失败依旧来临的时候,你会知道你的一生因为浪费在理想上,所以它从来不曾被浪费。

每一个理想都值得你拿一生去拼命,人生这么短,我就选择做那种又盲目又热情的傻瓜,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遗憾比失败更可怕,因为不成功的人生它只是不完美,但是它完整。

泰戈尔说“飞鸟从天空飞过,可它并没有留下痕迹。”可是我的朋友,你知道吗,你自己应该懂你在这片天空飞翔过。

刘媛媛

我是法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的每一名教授都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作假的人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似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是90后,企业家会是90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90后,但全社会都被90后占领的时候,我想问你们90后们,大家想把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

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过命运的人物,你我不过是再普通过得升斗小民。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读书的时候每天都被父母耳提命面,说你干啥你都不要给我耽误了学习,毕业的时候呢,到处投简历,栖栖遑遑的等一家企业收留自己,逢年过节被逼婚,结婚的时候,要花自己年轻时候最好的20年来偿还贷款,让每一个年轻人都忙着生存而没有梦想,没有时间关心政治,没有时间关心环境,没有时间关心国家的命运,还哪有什么精力去为这个社会去做什么,但是后来我发现,还是有一件事,你跟我都可以做到,这件事就是,我们这代人,在我们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变坏,不要变成你年轻时候最痛恨最厌恶的那种成年人。

没一个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好人是有非常非常严重意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注定会改变世界,我是一个学法律的,如果我将来是一个公正严明的法官,那么这个社会就因为多了一个好法官而变好了一点点。我希望大家都记住,即使给了你十万个理由去作恶,你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线,仅仅就是因为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你不是一个禽兽,你是一个人。我更希望我们所有的90后们,你们都能成为那种难能可贵的年轻人,一辈子都嫉恶如仇,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趋炎附势,绝不摧眉折腰,你绝不放弃自己的原则,你绝不绝不失望于人性。

所以我亲爱的90后们,如果再有人跟你们说,年轻人你不要看不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这时候你就应该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直面他,你告诉他我跟你不一样,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

不作不会活

刘媛媛

201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No zuo,no die,大家都听过吗,不作就不会死,但是我今天想让大家记住的不是这一句话,No zuo,no die,而是No zuo,no die,no life,“作”是什么,“作”就是不安现状的瞎折腾,我这个人就挺爱“作”的,我来参加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已经被我哥骂了无数次了,他说你这就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你又不是学表演的,又不是学主持的,一个学法律的去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我突然觉得每天都重复的生活很没有意思,所以我就来了,我自“作”,我也能自受,每次写稿子都要熬夜,熬到一两点,每次站在舞台上等着大家投票,都会紧张的双拳紧握,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后悔,我会永远永远都记得这些时刻的,这个舞台上有人比我还能“作”,一会你们就能看到他,他就是我的新晋偶像,林义杰,他妈妈对她的期待就是好好念个大学,将来当医生,当老师,当什么都好,但是他选择了体育,一条风险性极大,成功率又极低的路,他喜欢跑步去冒险,他的双腿跑过北极,跑过南极,跑过全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我心里就在感慨,这人的一生就是“作”死的一生啊,这个死还不是说你在人生路上摔了一个跤,失了一个伴,是真的会死,但是我也在感慨,他的一生是特别特别精彩的一生,如果他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考了大学,他以后也可能会成功,但是他现在的人生当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有一个的成功,而是一个有一个的生命奇迹。亲爱的朋友,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听着别人的声音给自己的人生划格子,左边的这条线是叫学业有成,右边的这条线是一定要有一个一个安稳的好工作,上面这条线是三十岁之前要结婚,下面这条线就是你结了婚,一定得生个孩子,好像只有在这个格子里面才是安全的,才被别人认为是幸福的,一旦你想跳出这个格子,就会有人说你“作”。可是我知道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点想去“作”的冲动,你明明应该考一个经济系,法律系,土木工程系,你说你要学表演,你要去演电影,你明明应该找一个合适的人现在就结婚,你还在等,你还说自己想要真正的爱情,其实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们知道自己将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吗,你们想想,其实我是不知道的,我根本不知道我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去哪个城市,做什么工作,我只是还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不想要那种循规蹈矩,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日子,不想要一个一眼就可以看到死的那种人生,你可能会说,人生吧,平平淡淡才是真,瞎“作”什么呀。我每次听到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说这种话的时候,我不是觉得他错,我只是觉得很可惜,这个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你什么都还没看到过的时候却甘心的呆在一个格子里面,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的风险,也不会被别人嘲笑,但是我总觉得呀,一个没有把白酒都尝遍的人,他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个一辈子都安分守己的人,不敢“作”的人,他从来也不曾拥有一个精彩丰富的人生,毕竟,no zuo,no die,no life!

北大才女演讲为何让整个中国沉默?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刘媛媛的演讲无疑击中中国社会弊端,但像这样正能量的演讲,官方媒体少有报道,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奇怪!自然,很多人看了刘缓缓的演讲之后,都感到心中有愧,因为正当我们千方百计的去算计如何去容入这个社会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做为90后的刘媛媛喊出了“她们要改变这个社会”,无疑来讲,对想隔入社会,狼狈为奸的人来讲,不知有何感觉呢?有人说刘媛媛演讲虽然很精彩,但她还太年轻,不懂这个社会,而且社会也绝对不

但我们不要忘了,正是有刘媛媛这样的人存在,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中国才不断的向社会文明迈进!

刘媛媛的演讲,在当今中国,不仅是90后,就是60后、70后、80后整个中国来讲,都是不多见,因为大家都相信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而刘媛媛做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她有这样的理想,那是时代之幸,也是中国之幸!因为在现实生活,很多人被物质腐败渗入,连一丁点理想也都给磨灭了,因此从这位北大才女刘媛媛的身上,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当我们都老去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属于她们的,望刘媛媛们能双肩挑起中国的希望,不要再走中国曾有过的错误脚步,改变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

刘媛媛的年轻、向上、阳光、自信、勇敢、坚韧的情怀,我们这个社会应该给予鼓励,因为在当今中国,拥有这种情怀的年青人已经不多,多数年青人人未老,先学精,一只脚还刚刚踏入社会,就学会潜规则,当然,很好的继承了腐败先辈的路子,但在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其实,对整个中国来讲,这个观念是犹为的突出,很多人都在走同样一条重复的道路,大家彼此都觉得心安理得,而有的人则用这样的经验之谈来教导后一辈人,如何去遵守潜规则,适应潜规则,这也便是刘媛媛讲的“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们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而正是这种教育,不知埋没了多少中国年轻的理想,改变了多少学子的命运呢?

刘媛媛的演讲,让整个中国沉默,那是因为在中国,有很多人都她演讲中的可恶之人,比如遵守潜规则们,比如腐败分子,比如为利

益,摧眉折腰;比如弄虚作假,欺骗民众们;而刘媛媛的演讲无疑来说是刺痛他们的神经,但谁也不敢反驳,只是沉默以对;而也正因为如此,刘媛媛的演讲,少有官方媒体以正能量做传播!刘媛媛不仅是北大的骄傲,更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豪!

其实,刘媛媛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做为中国人来讲,知道了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的弊端,我们除了沉默之外,是否要付出行动去改变呢?

寒门再难出贵子范文 篇2

“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 发帖网友是一所中学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上个月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甚至有人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农村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 “面对城市学生,我们丧失了基本竞争的机会”。

记者在华科见到了雷磊时,他刚从广州回到武汉,还在为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努力。三天前,他在南方周末发了一篇讲述自己上大学经历的稿子《走到只剩我一个》。好多人都说 “看了你的稿子我们很感触,感同身受。” 农村尖子=城里差生? 雷磊的经历是众多农村大学生的缩影。他出生在陕西平利县一座村庄,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过了一本线,但他想上一个更好的大学,选择复读。一年后,他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但一进学校他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班一名女同学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从她的口中他得知,那所学校中一本上线率竟然达到了97%。“我的成绩太差了,只能上这所学校。”女同学的话深深的刺痛了雷磊的心。“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雷磊说。小学时,他就要走7公里山路去上课,每天早晨天没亮就打着火把出发了,走到教室就筋疲力尽,很多学生一去学校就打瞌睡。他们邻近的两个镇每年适龄学生近千,只有五、六个人能考进县中。而有时候,全县一年都没有一个人能考进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几率几乎跟买彩票差不多了。”雷磊自嘲说。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全乡有史以来考上最好大学的学生。想上好大学全凭自学 农村的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而是他们考不上好大学。“农村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雷磊说。“这些差距在中小学时就埋下了。”在农村,不要说培优,连幼儿园都没有。农村学校待遇差,没有老师愿意去。像他所在的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毕业,一个本科文凭都没有。雷磊总结说,在农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具备N个条件:首先你得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可以供得起你上学的花费;其次你的父母要有很强的意愿培养你成才;而且你得在高中之前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心思学习;最后,你还得有个聪明的脑子。“要同时具备所有条件,你才有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一二本的院校,差一个都不行。” 由于读书那么难,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又那么小,现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抬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了。他以前的小学中年生源也逐年下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他们那里上小学,每天要行走7公里,由于中午吃不到饱饭,学生们个子都长的特别矮,而且每天支出10多元,一般家庭都有2个孩子。他们那边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大概在50元左右,要是供两个孩子读书,根本无法维持生计。“这些隐形的条件就把很多农村孩子淘汰掉了。

寒门难出贵子四辩稿 篇3

1、对方说是寒门子弟主要靠“自控力”来隔绝外界环境干扰,那我想问问这么强大的自控力,从何而来呢?

2、有一句话叫做“榜样的力量”,但是在寒门生长的孩子可能由于受地域或其他因素影响,身边没有好的榜样来影响他们,他们很难有想要创造一番宏伟事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目标和理想,也就是很难有成为贵子之心。他们更多地受身边人的影响,想的是把家庭顾好,让父母孩子生活的宽裕一些。

对方辩友觉得社会给了寒门子弟一个公平的机会就是高考,同样是学习一个埋头苦练一个名师辅导在旁边指导更好呢?是不是同样的时间第二种方式效率更高呢?那是不是就突出了这个“难”字了呢。

3、对方举了几个道德不太好的所谓“富二代”的例子出来,但我们今天讨论的基础是具有基本道德的人,这跟论证寒门难还是易出贵子有什么关系呢?

4、而且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不是应该建立在拥有道德基础和基本生存能力的人之上吗?对方一直拿过于偏颇的例子来论证,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5、对方有一个重要的逻辑错误就是把寒门能出贵子当做寒门易出贵子,能否和难易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

6、对方辩友说国家对寒门子弟有一定扶持,那不就证明了因为当今社会寒门出贵子难所以国家和政府才想到要帮助他们(看情况用)

7、对方说对于寒门有加分政策,但是教育资源少的现实是无法忽视的,几个名额的竞

争更激烈,竞争压力更大,不也体现难了

吗?

8、对方认为只要实现个人理想就是是贵子,那我今天完成了我的作业我觉得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那我也是贵子喽。如此看类岂不是人人皆是贵子。

下面,我将从“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来论证寒门为何难出贵子。

首先,“德”和“体”要求我们具有基本道德素养和健康的体魄。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应该具有素质,更不用说贵子了。

第二,看“智”的培养,作为寒门子弟,家庭条件相对拮据,能够维持温饱解决实际问题对他们来说更重要,是不太会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而且我们还要面对一个现实是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问题。

第三,“美”的表现是艺术。上帝是公平的,赋予我们大家不同的天赋,但是天赋能否被发现能否被挖掘就是未知数了。

第四,“劳”,我们所说的劳不只是指体力劳动,他指的还有创造力、实践力。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创造力,但是能否接受系统训练是他所处的环境带给他的。虽然我们不希望天赋被埋没,重演仲永的悲伤,但无奈现实毕竟如此。

今天谈论这个辩题是在正视现实,只有正视现实理性分析才能得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否认大家的努力,而且我们鼓励大家要加倍努力。(寒门出贵子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们知道在样本足够大的时候幸运女神总有机会降临。)常言说得好,越努力越幸运。

寒门出贵子超级演说家演讲稿 篇4

似乎是这样的,如果父辈和子辈之间收入的相关系数高,就意味着如果父亲母亲钱多,儿子女儿也钱多,那么社会流动性似乎比较小;相关系数低,意味着如果父亲母亲钱多,儿子女儿钱不一定多,社会流动性似乎就比较大。

但UC Davis的经济史大家Gregory Clark教授和他的门徒现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郝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NO!”用收入来衡量的社会流动性β可能会大大高估社会流动性的实际值,低估了阶层固化的水平。

一个段子:我努力学金融,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去学艺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钱人家的小孩既可以选择“高收入、低声誉”的金融(no offense),也有可能选择“低收入、高声誉”的艺术。如果我们仅仅观察,有钱人的小孩是否收入也更高,那么有可能有钱的孩子选择去学了艺术,而收入并没有那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她社会地位的下降。因此,仅仅考虑个人收入水平的代际相关性可能大大低估了实际的阶层固化程度。

怎么办呢?想办法搞个平均。

怎么搞?看姓氏的分布。

基本的想法是一个个人或许会因为个人兴趣的原因而选择艺术而非金融,但在家族的层面上取一个平均,个人的扰动则会加总为零(就好像中学里学的多做几次实验取平均可以缩小一些误差)。姓氏则恰好代表了家族。

原来的收入相关系数β是怎么算的呢?简单说就是拿一套收入的抽样调查数据,把子辈的收入放在左手边,把父辈的收入放在右手边。跑一个回归方程:子辈收入=α+β父辈收入+扰动项[笔误已修改,原文“父辈收入=α+β子辈收入+扰动项”]。

现在在家族层面上算相关系数β怎么算,类似的:家族平均子辈收入=α+β家族平均父辈收入+扰动项[笔误已修改,原文“家族平均父辈收入=α+β家族平均子辈收入+扰动项”]。

在家族层面上对收入相关系数β进行调整以后,结果如何呢?@Li Carly 的Figure 1M中显示,英国个人层面的收入相关系数大概是0.5。Clark et al.(2015)采用类似的方法,估计出来的数大概是0.43。但是,如果采用家族平均的方法来估计代际收入相关系数,β将会从0.43增加到0.74。用白话说,就是你挣1块钱,其中7毛4[笔误已修改,原文7毛3]是因为你父亲家族的收入高,另外2毛6[笔误已修改,原文2毛6]才是你个人的努力奋斗换来的。这意味着,如果采用原来的办法,社会流动性会被大大高估。

采用类似的方法,Clark及其合作者估计了各国家族层面社会流动性的指标β,结果如下: 尽管之前 @Li Carly 贴的图,各国的社会流动性数值有高有低,北欧国家似乎已经低到了0.2左右的程度,但Clark教授等人的工作表明,在考虑家族整体平均水平之后,各国的β都会提升到0.7左右。

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也就是说在大部分经济体的大部分情况下,阶层固化程度都高达β=0.7的水平(你挣1块钱,之中大概7毛是因为父辈的原因,3毛是个人的奋斗)。以至于郝煜教授不得不感叹,0.7是天注定的,还有0.3就是因为浪漫的爱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同意 @Li Carly 的结论,社会流动性和经济发展程度似乎联系不太大,因为比较可悲的是,无论怎么搞,流动性都一样差。(当然乐观地来看,中国近五十年的社会流动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流动性,相比之前,还是大大改善了)。

对了,他们最近出了一本专著 “The Son Also Rises”。

首先,开宗明义。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能改变阶层的终究是一小部分人。

纵观历史,社会稳定下来,然后经济发展,出身贫寒的子弟想要改变阶层将会越来越难。先进入上层的这部分人将会不断加高门槛。

不只是中国,美国、日本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在欧美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从古至今都存在血统论。当一个国家在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右翼思想会逐渐占据上风,这个时候血统论就会兴起;当一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平民主义就会兴起。

其实很多知友早已经发现了,全世界只有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陈胜、吴广这样敢于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阶级反抗者,而和中国不同,世界上其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存在血统论的。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在那个血统论至上的年代就是天然正确的,想要改变出身成为王侯将相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痴心妄想。

相比而言,刘邦是真正的聪明人,他看出了尧舜禹夏商周到六国再到秦,本质上权力都是在黄帝的后裔之间流转,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斩断了它。在汉代之前,血统才是权力合法性的真正来源。在那之后中国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为诸侯,人人可为天子。从此中国跟西欧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平民主义开始贯穿中国的历史。

建国以后,当局的政策重心下移,在基础教育和宣传当中灌输大量的极左思想和民粹主义史观,简单概括就是:穷人聪明善良,富人愚蠢邪恶,穷人的孩子都有出息,富人的孩子都烂泥扶不上墙,伟大人物大都白手起家,人民是天然正确的等等等等。

这样的宣传在建国之初是必然的,但是在当前政策右翼化以及九品中正制逐渐复活的形势下就和鸡汤段子洗脑软文无异。在当局多年来的灌输下,平民主义彻底占据了上风,血统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中国大众的意识形态彻底的民粹化。很多人接受着这种教育长大,自然很难接受“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

时至今日,揭开中国社会纷杂怪诞的表面,里子还是民粹主义的那一套。扯了这么远回到问题,现在寒门是不是难出贵子?

当前社会的上升渠道跟过去一样,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被控制的。控制上升渠道的这部分人只接纳他们认同的人通过,认同往往来自于学历这种硬标签。

可能从建国开始到现在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像今天的中国这样面临如此鲜明的阶层固化。

一个人出生开始,他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他班上的同学他交的朋友都是家庭背景相当的,不会差很远,甚至很多学生的父亲相互之间都是同僚、合伙人。

直到上了大学之后,他们才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成长环境下长大的人。而随着贫富差距增大,不同生活背景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冲突很多时候也在所难免。

高考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在当下作为阶级调节器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寒门子弟改变阶级的重要方式。

只是高考作为平民教育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早已成为了“平民的游戏”。

我那个时候参加高考还是主流选择,有小部分人开始高中或者大学就出国念书了。

而到现在,周围的人基本上没有让孩子参加高考的,成绩优越的高中毕业直接申请美国常春藤院校或者其他TOP30的学校,成绩很差的高中没上完就去美国社区大学念书,然后再transfer去常春藤读书。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各地方大力引进、提拔海龟干部,很多部门只要是英美海龟都能直接最高安排副处级职位。相比普通人在国内大学毕业之后按部就班干个20多年,一次提拔都不错过、一次政治失误都没有才能到副处,这已经算是火箭提拔了。

这就是所谓的被控制的上升渠道。

最近几年突然有很多人推崇西式教育,所谓因材施教。这些人高喊着要废除高考,要实行素质教育,并把社会上各种存在的问题都称之为高考带来的弊端。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向淡化天赋的影响力,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而这帮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天赋,像生产线一样的平民教育阻碍了孩子发挥各自的特长。他们痛斥填鸭式上课、军事化管理的平民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看起来是不是三观很正确啊?

正是这帮人推动了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这简直是当代的九品中正制。

这群人鼓吹的所谓的素质教育、自由教育,其中暗含了非常残酷的隐藏逻辑。

他们实质上是变相鼓吹了血统论。

每个人天赋都不一样,那么天赋哪里来的?

来自于基因遗传。基因谁给的?父母给予的或者基因突变。但是我们知道绝大部分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绝大部分人的天赋就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按照这种逻辑下去,父母有什么样的天赋,其后代子女就该有什么样天赋,官员的孩子天生就擅长做行政,商人的孩子天生就擅长经商,程序员的孩子长大擅长写代码,乞丐的孩子就应该行乞。

是不是很可怕?

中国的基础教育淡化天赋,强调高考一刀切最根本的是为了维护教育的公平性。虽然扼杀了不少有天赋的孩子,但是也根本保证了其阶级调节器的作用。

过去,像平民出身的高官陆昊,能被组织选中,依靠的是北大的本科学历加上在校期间团学工作的突出表现;而现在,这条路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寒门子弟需要面对更残酷的高考进入最高学府,然后再跟全世界的优秀学生竞争名校的全奖offer,在校期间还要跟各种赵公子们竞争各种学工岗位。

看起来是不是亚历山大?再说说婚姻。

自古以来,对于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和上层社会的人结合是改变自身阶级的重要途径。古有卫子夫,今有李嘉欣。这些榜样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漂亮的女孩跑到工体去吊高富帅。

很多经常看韩剧和琼瑶小说的小女孩都抱有这种幻想,幻想即使自己不漂亮,但是也希望一个完美高帅富霸道总裁能对自己一见钟情,然后从此过上小时代一样的生活。

现在来看,这条途径对于普通女孩尤其是农村出身的来讲可能性越来越低,除非真的是长相、身材、学识、家教很好。我曾写过一个回答如何看出来男朋友有没有潜力?-Jimmy Li 的回答,在其中阐述一个观点:不同阶层、生活背景出身的女孩对于配偶的选择标准是有明显不同。而对身边的人、大学同学的观察也部分印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考一个好大学或者进入娱乐圈是普通女孩嫁入豪门最简单的途径,前者的典型就是凯特王妃。一个女生这辈子还是在大学里面最可能遇到比自己阶层高很多的男生,一旦走上社会,因为阶层的分化,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很大可能会有不同的去向。加上高考作为阶层调节器作用减弱,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到大学,年轻人可能都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其他阶层的人。当然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偶遇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而门当户对成为了权贵普遍的选择。首先成长经历相似、三观相似、生活圈子有交集的男女的结合相对来讲婚姻关系会更加稳固。其次对于上层社会的人来讲,联姻不只是解决了年轻人的个人问题,更是将两家的资源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巩固利益的手段。

最近身边的人结婚的不少,女方有的是男方大学同学,有的是从小就在一块玩的,还有的父母是党政干部、经商的,然后经过长辈介绍在一起的。我老妈都感慨,到最后结婚了,还是这么一帮小孩。不光是权贵,中产阶级的阶级内婚早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上海的朋友应该对人民广场的相亲角不陌生,在相亲角这种地方,没有公开的表示阶级分化,但是大家其实都心照不宣。即使谁都能去贴征婚告示,但是这里从来都是中产阶级的地盘,海龟和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上班族才是主力,而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只能贴在角落里。相亲角一般也不是男男女女亲自到场,普遍都是父母去守着,而大家也习惯于首先观察父母的穿着、谈吐来判断对方家庭条件。人民广场的相亲角本质上是中产阶级阶级内婚的产物,脆弱的中产阶级通过这种方向维护自己的利益,根本上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焦虑。

有人会说当前男女比例失调,会增加很多女性进入更高阶层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社会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落后地区对于男性劳动力的依赖和重男轻女落后思想。但是,在中国中产阶级及以上社会阶层中,不存在这种问题,男女比例一直比较稳定。

不信,你去看看人民广场的相亲角,在这个中产阶级主导的相亲平台上,虽然高学历和海龟是主力,但是未婚女性并没有比男性抢手,和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形成鲜明对比。这从侧面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男性其实没有太多动力从更低的社会阶层选择配偶。一方面,低阶层的部分女性期望通过婚姻改变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男性倾向于从自己所在阶层选择配偶,这是当前剩女产生的重要原因。

综上,当前想要实现阶层的跨越,好好读书依然是主要的途径。

PS:本来花时间准备这个回答是想批判一下知乎最近这种思潮,但是按照我自己的逻辑写到这里最后反而还是支持了这种观点。

作为一个保守主义右翼,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在滴血的。

首先,@Li Carly 已经提到了一些社会流动性的衡量方法,她的Figure 1M中展示的是各国父辈和子辈之间收入的相关系数(下文称为β)。许多经济学家做了一些β的跨国和历史时序比较,试图揭示是不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但问题在于,这个父辈和子辈之间收入的相关系数β是否真的能够反映社会流动性呢?

似乎是这样的,如果父辈和子辈之间收入的相关系数高,就意味着如果父亲母亲钱多,儿子女儿也钱多,那么社会流动性似乎比较小;相关系数低,意味着如果父亲母亲钱多,儿子女儿钱不一定多,社会流动性似乎就比较大。

但UC Davis的经济史大家Gregory Clark教授和他的门徒现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郝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NO!”用收入来衡量的社会流动性β可能会大大高估社会流动性的实际值,低估了阶层固化的水平。

一个段子:我努力学金融,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去学艺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钱人家的小孩既可以选择“高收入、低声誉”的金融(no offense),也有可能选择“低收入、高声誉”的艺术。如果我们仅仅观察,有钱人的小孩是否收入也更高,那么有可能有钱的孩子选择去学了艺术,而收入并没有那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她社会地位的下降。因此,仅仅考虑个人收入水平的代际相关性可能大大低估了实际的阶层固化程度。

怎么办呢?想办法搞个平均。

怎么搞?看姓氏的分布。

基本的想法是一个个人或许会因为个人兴趣的原因而选择艺术而非金融,但在家族的层面上取一个平均,个人的扰动则会加总为零(就好像中学里学的多做几次实验取平均可以缩小一些误差)。姓氏则恰好代表了家族。

原来的收入相关系数β是怎么算的呢?简单说就是拿一套收入的抽样调查数据,把子辈的收入放在左手边,把父辈的收入放在右手边。跑一个回归方程:子辈收入=α+β父辈收入+扰动项[笔误已修改,原文“父辈收入=α+β子辈收入+扰动项”]。

现在在家族层面上算相关系数β怎么算,类似的:家族平均子辈收入=α+β家族平均父辈收入+扰动项[笔误已修改,原文“家族平均父辈收入=α+β家族平均子辈收入+扰动项”]。

在家族层面上对收入相关系数β进行调整以后,结果如何呢?@Li Carly 的Figure 1M中显示,英国个人层面的收入相关系数大概是0.5。Clark et al.(2015)采用类似的方法,估计出来的数大概是0.43。但是,如果采用家族平均的方法来估计代际收入相关系数,β将会从0.43增加到0.74。用白话说,就是你挣1块钱,其中7毛4[笔误已修改,原文7毛3]是因为你父亲家族的收入高,另外2毛6[笔误已修改,原文2毛6]才是你个人的努力奋斗换来的。这意味着,如果采用原来的办法,社会流动性会被大大高估。

采用类似的方法,Clark及其合作者估计了各国家族层面社会流动性的指标β,结果如下: 尽管之前 @Li Carly 贴的图,各国的社会流动性数值有高有低,北欧国家似乎已经低到了0.2左右的程度,但Clark教授等人的工作表明,在考虑家族整体平均水平之后,各国的β都会提升到0.7左右。

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也就是说在大部分经济体的大部分情况下,阶层固化程度都高达β=0.7的水平(你挣1块钱,之中大概7毛是因为父辈的原因,3毛是个人的奋斗)。以至于郝煜教授不得不感叹,0.7是天注定的,还有0.3就是因为浪漫的爱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同意 @Li Carly 的结论,社会流动性和经济发展程度似乎联系不太大,因为比较可悲的是,无论怎么搞,流动性都一样差。(当然乐观地来看,中国近五十年的社会流动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流动性,相比之前,还是大大改善了)。

论寒门与贵子:穷人的孩子难当家 篇5

文/二马菌

“我死后,请不要再去烦其他人了……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

前段时间,安徽省六安市高二学生陈t在抽屉里留下“遗书”后离家出走,甚至有结束自己生命的倾向。虽然后来孩子是找到了,但这件事情却引发广大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对穷人家的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关注。

穷,不仅让大人无奈,更可能让孩子自卑和绝望。

鬼脚七曾在文章《记忆碎片・有钱难买少年穷》。里说:“穷人家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同时也很自卑,那看上去淡定的外表,其实十分脆弱,一点就破。”鬼脚七是用自己幼时亲身经历过的穷苦生活告诉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内心世界是多么的脆弱。

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前些日子,网易针对陈t离家出走的事件做了一个主题为“穷人家的孩子真的能当家吗?”的小调查,参与调查的7,327位用户中,89%的人都支持“不能,没钱寸步难行,更别说当家成材了”。是的,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在出生的时候输在了起跑线上。

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说,“你要更早地懂事,只有通过努力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不会一辈子都做风吹日晒、看天吃饭的农民。”然而,事实是怎么样呢?事实却是无论穷人家的孩子多么的懂事,多么的努力,但是当穷人家的孩子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考上大学,走出家门,与富人家的孩子走到一起时,他们发现与富人家的孩子相比,自己琴棋书画样样都不会、英语听不明白说不流利、交际能力差……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所谓的“早当家”。等到大学毕业,出到社会还要面对种种的不公平竞争。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从上一辈继承的资源财产,却要肩负上一辈鲤鱼跃跳龙门的期盼。

我想起永乐大帝二世在天涯论坛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篇当时火遍整个互联网的文章通过几个穷人与富人家的孩子在银行实习的经历表现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残酷现实。这篇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普通大众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呐喊。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寒门出贵子的可能性,但绝非如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里所说“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中国几千年来,都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非常浅显的道理来勉励学子们勤奋学习,那个时候不管穷人还是富人,只要认真读书,通过国家的科举考试,就可以过上有钱有老婆的好日子。而到了现代这个道理似乎不那么行得通了。为什么呢?因为自从我们的大学教育扩招之后,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征。过去穷人唯一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翻身立命的机会都被堵上了。我是农村来的,我非常清楚,当他们倾尽所有,四处借债送孩子读了大学出来,国家不安排工作不说,出了社会还不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们出来还要和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富人的孩子拼国家单位的机会。当然,如果十个岗位里面有三个是开放出来公平竞争的,但是你要和千军万马竞争仅有的几个可怜的名额容易吗?

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里提到的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其实,这部影片恰恰应正的是寒门难出贵子的道理。片中跟踪报道12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小孩,从7岁到47岁的人生经历,他们每七年访问一次,到最后孩子成年后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仅有一个叫做尼克的贫穷小孩通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

当然,你可以像刘媛媛那样很乐观地说“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但是我们不觉得很悲哀吗?诚然,社会阶层并非完全不可逾越,但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难之又难。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因为富人的孩子除了占尽教育资源,财富,人脉之外,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他们成材,早当家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是废材,你在新闻看到的只是被放大的个例而已。在《人生七年》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家庭对一个孩子造成的终生影响有多大。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而这些恰恰又是穷人家的孩子缺乏的。穷人家的孩子都是放羊式的教育环境成长的。他们送孩子读书,但却从来都把教育当做是学校的任务,对于能否成材,能否考上大学,他们更多的归咎于孩子个人的命运。

“如果你能考上大学,砸锅卖铁我都送你读。但如果考不上,那时你命该如此”。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小时候非常大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深怕万一真的考不上,这一辈子就要和父母一样耕田种地。我可以乐观地认为,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催促过我看书写字,让我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但实质上父母的这种放羊式管理却是迫不得已的。因为他们的教育程度和知识能力决定了他们没法给予我们更多的学习关怀。所以,当我看到自己的堂弟堂妹们,又是学钢琴,又是学古筝,学书法什么的,我就特羡慕。

出身寒门的人,他们不善言谈,交际能力差,自信心不足。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深入骨子里的深深的自卑感。如果他们内心够强大,够乐观,少年时候的穷苦经历就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净胜财富。而如果他们没法承受住社会的压力,最终失败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穷人的孩子,当家真的很难。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放弃。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都是用来奋斗的么?就如刘媛媛所说:“当我们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到出生上去,更不能抱怨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父母,因为家境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他成功的所有的可能,……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地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穷人的孩子难当家,但是,再难我们也要上,因为你根本就无路可退。我们常把人生比作马拉松。可是,我们知道,没有哪一个马拉松选手赢在起跑线了就可以赢得最终的冠军。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有起点,还有非常漫长的一个可以让你出去厮杀奋斗的过程。我们的马拉松赛道上也不仅仅只有一条赛道,你完全可以闯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人生道路。

寒门出贵子超级演说家演讲稿 篇6

在衡水二中为防止学生跳楼而安装护栏与亚投行女儿那让人惊叹的学霸经历慢慢淡出网络时,恰恰是反思一些问题的好时机。寒门出贵子才是教育公平的最好体现吗?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之间的差距是不是越来越大?以及教育公平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不同阶段,教育公平的含义不同

在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一文中,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另外一个是受教育的“机会均等”,而1949年以后的教育史,则是从权利平等逐渐过度到了机会均等,而如何更好的实现真正的机会均等,则是现在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从历史的不同阶段来看,精英、平民、教育公平都有着不一样的含义,这些含义有的受到意识形态的特定影响,有的受国家发展目标及发展模式的影响,有的则受到社会转型后市场化的影响。

概括来说,当强调阶级斗争学说时,教育的机会更多的给予了出身好的农民与工人,而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教育公平的天秤无疑很难倾向于他们。按照杨东平的话来说,这时的教育公平,体现在阶级内部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还没有普及。

而当强调工业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时,此时的教育则慢慢从之前的阶级内部的平民化转向精英化,甚至要求建立一种类似“小宝塔”式的精英教育,这样的精英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在中小学里设定一定数量的重点中小学,数量多少则取决于对应的重点大学的多少,两者之间要能形成自下而上的对应关系。

当社会需要转型,开放市场,形成市场化办学时,所谓的精英就不再是出身好的工人与农民,也不是侧重高科技的技术人才,而是慢慢与金钱挂钩,与权力结合。当然,此时的教育公平不再仅仅体现在“权利平等”上,而对“机会均等”的诉求慢慢凸显出来。

硬性与软性两方面条件体现教育公平

当我们看到贵州山区里的儿童很有可能因为家境情况,早早辍学外出打工,看到超级中学里的学生成为应试大军里的一员,就为了拿到一张名牌大学的入场券,甚至看到网上对亚投行行长的女儿的评价:初中就通读莎士比亚原著,精通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热爱文学和艺术,钢琴和单簧管技艺都达到了专业级水平;她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课程;25岁拿到了哈佛经济学的博士学位时,过度关注于他们之间家庭环境的不同,出身不同,因此才将焦点集中在了“寒门不再出贵子”,好像只要寒门不再出贵子了,教育便不再公平,但我认为,中国教育的不公平,并不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上。教育公平受两方面条件影响,一种是硬性条件,受制度影响,一种是软性条件,受环境影响,诸如家庭环境。在中国,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制度设计方面,比如:城乡之间受教育的不平等、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受教育的不平等、不同地区受教育的不平等。除此以外才是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会出现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教育不公平。

前一种不公,堪称中国特色,原因很多,有户籍制度的影响,形成了城乡二元间的对立,教育资源的投放也随之倾斜于城市;有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异导致对教育投入的差异而导致最终产出的差异,发达地区更容易受到好的教育,而落后地区则次之;当然就高考而言,地方保护主义更使得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加剧。

后一种不公,也可以说是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之间的博弈,就是教育到底应该倾向于平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让全民受教育呢,还是倾向于精英,推行更为精英的教育。或者说,有没有可能,提供多种机会,让精英人群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大多数人不至于辍学,也能接受到教育? 如何从美国教育平权中吸收经验

美国的教育史上也有类似中国这样的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的发展过程。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公民权利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被统称为“肯定性行动”的法律,规定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在招工、入学、企业竞争中受到“优先照顾”,这场发生在60年代的平权运动,让少数族裔,尤其黑人,拥有了与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而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乃至其后的,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女权运动,让女性逐渐拥有了与男性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

通过这些平权努力,使得弱势群体得到了特别的“优先照顾”,看起来实现了教育公平,但事实上,在获取教育资源,以及从家庭环境来看,弱势群体依然弱势。

在薛涌《美国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一文里写到,美国常青藤联盟最初就是富人的俱乐部,但经过了诸如取消希腊语、拉丁语考试、引入SAT入学考试、推行奖学金制度、对退伍军人入学的优惠政策、平权运动的开展等一系列的措施,让美国教育看起来越来越公平。至此,我们很难相信,在美国,寒门也是很难出贵子的。

薛涌在文章里继续引述了耶鲁校友杂志上一篇文章里的数据“2013年录取的耶鲁新生,只有15%的家庭年收入在6.5万美元以下。考虑到美国中等年家庭年收入仅为5万美元,这意味着占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的子弟,只能在耶鲁占据15%的位置。另外16%的学生,则来自年收入在6.5万-12万美元的家庭。剩下的69%,来自年收入在12万美元以上的家庭。这大致就是收入在顶尖10%的家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与我们一般认知完全不同的事实呢?作者认为,主要在于美国的贫富差距太大,哪怕政府想要推行教育平权,但胳膊要想扭过大腿是很难的。

看到这,是不是认为,美国在教育平权化上的努力就不值得我们学习了呢?恰恰相反。在《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平权运动40年》文章里,介绍了美国如何通过民间努力,建立民间组织,帮助那些穷人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比如1989年,温迪·库普与其丈夫理查德·巴斯创办了公民组织“美国援教”(Teach For America),该组织与那些常青藤联盟毕业的志愿者签订两年的服务合约,让他们到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教任教,服务于落后地区。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虽然贫富差距导致穷人与富人之间受教育的机会还无法均等,但无论是通过一系列的平权运动,还是民间努力,政策支持,机会均等都是一个可以被实现的“美国梦”。

但在中国,教育不公平,关键还不仅仅在表面看到的家庭环境的不同,也不仅仅是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虽然拥有了表面的权利平等,但实质上,农村与城市、不同地区之间受教育的机会根本不均等。同时,伴随着大学扩招,看起来上大学的人数增加了,但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质量大大缩水,上大学就等于失业。

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 篇7

文/艾小羊

最近大家被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话刷屏了。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生在北京中产之家,获得的教育和资源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得不到的。

阶层差异造成教育资源差异,形成阶层固化,早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很多人觉得寒门难出贵子是社会的不公,然而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寒门难出贵子,体现的恰恰是对奋斗者的公平――如果你不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的孩子也很难实现他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在孩子身上,越来越不现实。

我小时候,见过每天打麻将,躺在家里啃老的成年人,他们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爹妈这辈子算完了,你要争气。而这些说自己完了的爹妈,还不到四十岁。

还有个男同学,母亲没文化,生完孩子就不工作了,父亲是工人,特别爱喝酒,喝完酒就打他,说他不好好学习。男同学后来顶父亲的职进厂当工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阶层固化。

所谓阶层固化,是这两年的事。之前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每个人,只要有点智商、肯吃苦努力、愿意跟时代一起前进,都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阶层,过踮起脚尖够得着的生活。

我有个农村亲戚,初中毕业来武汉做装修,吃苦耐劳性格又好,慢慢有了装修队,买了房,还在小区门口开一间五金杂货店,把妻子接出来守店,两个孩子在武汉读不错的小学。

另一个亲戚跟他一起出来,受不得气,吃不了苦,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农村。农村生源减少后,很多学校取消或者合并,好老师也走得差不多了。我清明回去祭祖,看到他在钓鱼,说你们在城里吸毒气吃毒鸡蛋,哪像我过得这么舒服。话锋一转,却要求我把他女儿带来武汉读书,说女儿聪明,如果在武汉读书,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在农村就耽误了。

我当时心里又急又气:那么多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不努力,现在知道为孩子着急了?

这个亲戚,是典型的寒门,不仅穷,而且懒惰、天真。

按常理,一个人穷,应该很上进,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但我看到的很多寒门都不是这样。越穷越天真,觉得财富来得容易,累了不愿意,苦了不愿意,被老板说几句也不愿意。等到孩子没出息的时候,就开始抱怨阶层固化,却忘了别家孩子的父母搏命的时候,你在钓鱼、打麻将、玩游戏。

越是拼搏过的父母,越知道教育的重要。他们明白奋斗的艰难,人生的不容易,能将自己受过的苦,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学习、思考习惯,传承给孩子。

而从没有拼搏过的成年人,嘴上说教育很重要,心里想的却是人生全靠命,投机又取巧。他们只看到成功,看不到成功后面的艰辛,只看到有钱人吃肉,看不到有钱人失眠。他们身上有一种反智的天真:我的所有梦想,只要生个孩子,就能帮我实现。

六神磊磊写过一篇文章,说真正可怕的不是阶层固化,而是智商固化。有很多成年人,智商永远停留在初中水平。

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说一个牌友家的孩子,父母下岗,拿低保,从小在麻将桌旁写作业,今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

“什么父母培养,都是扯淡。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怎么都没用。”

父母是文盲,天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结果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这样的低概率事件,在不重视教育(或者只是嘴上重视)的寒门,特别受推崇。

这就不是阶层的固化,而是智商的固化了。

信息如此发达,时代日新月异,寒门的家长如果还活在过去,往轻了说是天真,重了说就是反智,是对知识的不尊重。

乱世出枭雄,在和平盛世,优秀是一种传承,是几代人的努力,而不是意外或者运气造就的。

港媒曾报道,谢霆锋为两个儿子购买了3亿港币的教育基金,方便他们将来去任何地方读最好的学校。

大儿子lucas一岁的时候,谢霆锋把自己拍危险动作戏的镜头,剪了一段两分钟的视频,送给他当生日礼物。目的是让儿子明白:“爸爸就是这样卖命拍戏养活你的!不管你今后长大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上进心,有很好的人品,才有好前途!”

看出来了吧?寒门与非寒门的父母,最大的区别,不是财富,而是思维。非寒门的父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尽可能多地创造财富,他们给孩子的寄语是:“我很拼,你肯定也是好样的”。

而寒门的大多数父母,哪怕正值壮年,想的也是我没机会拼了,你一定要拼;我实现不了的梦想,你要帮我实现;我偷的懒,你要帮我补回来;我输了,你要赢。

前者是有价值的父母,后者是有期待的父母。价值容易催生更高的价值,期待往往是空中楼阁。

不要轻意相信阶层固化,更不必忿忿不平。先想想自己,作为成年人,贵为父母,有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即使活在三流人生中,依然有勇气为梦想买单。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分钟,认真赚钱,认真花钱,认真与孩子交流,告诉他们,什么是生活与梦想,奋斗与挫折。

当你有了这些,阶层其实已经不是问题。向上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方向问题。

超级演说家演讲稿 篇8

为什么我要拿这个衣服给大家来秀一秀、看一看,因为做《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改变了我,那么当时公司给我一个任务就是说要做一个这样的节目每天聊新闻,所以那个时候就把我难坏了,但是节目播出在即,我记得节目播出之前那两个月的时间我真是日里想夜里想,吃饭的时候都能把筷子捅到鼻子眼里,我想不到一个说话的方法,可是想不到这个方法呢这个节目就简直没法做,最后大概是在“锵锵”播出之前还有三天的时候,我还记得那个场景那个时候钱还很少,我租的这个房子是一对老夫妻租给我的,老夫妻愿意便宜租给我但是他们就有一个条件就是说他那个客厅正中间在这个电视机的上方有他们母亲的一张遗像,就这张遗像挂在电视的正上方然后这对老人家就说你租在这儿但是这个你不能给我摘下来,于是我经常在屋里看着电视的时候目光就渐渐地上移,所以一直到今天我看电视的时候老有一种默哀的感觉。

那么那天晚上就是这样,我凝望着她老人家的遗像我就想怎么办怎么办,突然间你知道吗这个灵感来的时候是一通百通,我那个时候心里觉得简直是狂喜,你找到灵感的时候那个感觉就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我特别想跟人打电话,我想告诉给一个我亲近的人,那一天晚上我明白的东西一直决定了今天的我,我脑子里想到了聊天这俩字,聊天广东人叫“吹水”,北京人叫“侃大山”,四川人叫“摆龙门阵”,我想你看我们平常三个同事在一起你也不是专家,但是你们三个同事天天吃饭的时候都在一起聊,你们聊的有说不完的话,你们天天都在一块儿聊,聊的你们有的男的那个“侃大山”老婆打电话催着他回家他都不回家,跟朋友聊一整夜他怎么那么快活。

寒门出贵子超级演说家演讲稿 篇9

2013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寒门难出贵子

2013年5月11日广州市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专家第一时间对此次申论真题进行研究发现,2013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聚焦“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正在被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

专家发现,本次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聚焦寒门子弟,考查主题侧重社会领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回避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研究本次考试题目发现,在题目命制过程中,第一题:分析归纳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此题针对“寒门子弟”面临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体现出对“寒门子弟”的关怀,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选材与2011年国考部分相似

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部分材料阐述“农村子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渠道变窄”,这一内容与2011年国家公务员地(市)以下考试材料所传达的信息比较类似。

3、“单一题型”向“杂糅题型”变化

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仍延续两题模式:小题(第一题)+作文(第二题),但小题(第一题)题型出现杂糅现象,即本题中出现归纳概括与提出对策两个题型,无疑促成本次考试在题型上的一种变化。

4、分值、字数“五五分成”

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虽沿用两题模式,但这两道题分值:从历年的30:70,变为50:50,作答字数也有所变化

2013年第一题与第二题字数基本为800:800。此信息的变化说明申论考查趋向多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超级演说家130801演讲稿 篇10

1第一季第一期 演讲稿

本期选手及演讲稿为:许豪杰《不是所有的九零后都叫许豪杰》、涵冷娜《女人何苦要运动》、李宁《别跟自己较劲》、叶紫涵《做真实面对自己的人》、张汉盛《TCK在上海》、刘宇光《跳舞的人可以》和陈文娅《我身边的未成年犯》。

导师及演讲稿:林志颖《我不是偶像》。

《不是所有的九零后都叫许豪杰》

许豪杰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许豪杰。很多人在介绍我的时候呢,都会在前面加一个形容词:九零后。那说到九零后,你们能想到的褒义词和贬义词有哪些?你们几乎想不到任何褒义词,但是贬义词呢,你们都会想到同一个:脑残。

如果你去医院,护士让你填写病历卡,一看你写的出生年月,一九九零年,你都没有说你哪里不舒服了,她直接手指一指——脑科。你去女朋友家里面见家长,未来的丈母娘也对你很客气,“小伙子多大了?”“二十三岁,阿姨。”“哦,八九年的啊,不错不错,年少有为。”“不是,阿姨,九零年的。”“滚出去,离开我的女儿。”

社会上对九零后有这样的偏见呢?并不是因为九零后小和幼稚,因为有比我们九零后更小的零零后。但是呢,社会上评价零零后的关键词永远是牛逼的零零后、霸气外露的零零后。零零后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到了小学他们说不会再爱了。我有个零零后的妹妹,知道她的QQ签名是什么吗?“我完全不懂你这虚伪的泪水到底为谁而流。”我再看一下自己发的微博,“昨天的咖喱鸡块饭真好吃。”“这只小狗好可爱。”

但是我今天在这里呢,并不是要为九零后说话。我一直认为呢,上海的HR屏蔽了所有简历里九零后这个关键词。如果你是一名九零后,你投了五百封简历,终于接到了一个面试电话,那不是因为这家企业想要录取你,而是这家企业的HR想看看九零后是什么样子的,长长见识。你进了HR的办公室,他会问你,“你是怎么看待团队合作能力?你是怎么看待个人执行力?”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一本正经的回答,“我认为团队合作能力就是„„”那个HR就„„“你以为我们真的会录取一个九零后啊,我们是正规企业,我是资深HR啊,知道我们为什么不会录取你吗?猜猜看,因为你是九零后。”

《女人何苦要运动》

涵冷娜

我是一个很喜欢运动的女生,我喜欢攀岩、喜欢跳伞。我自己有一张游泳教练执照,还有救生员的执照。可是呢,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希望所有的女生都不要去运动。

为什么?因为运动会让一个女生变得人生非常的悲惨,它让我本来想要当一个女神,就慢慢的变成一个女神经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回想起来,我第一次跟我喜欢的男生去水上乐园玩,那时候其他女生都穿很漂亮的小裙子泳装,为了表示我很爱运动,我穿了一个选手竞速高叉泳装跟他一起去。那个选手竞速泳装侧面看起来就是会把胸部完全压成平的这样子,然后呢,其他的人在那边泡在泳池上晒太阳的时候,我为了表示我的帅气,我在旁边游蝶泳。那是一个很失败很失败的约会经验。

不过呢,这件事情呢,让我更立志。我想说我下一次约会要选一套好一点泳装,所以我就选了一套可爱的比基尼。是的,然后呢,这套比基尼呢,希望让我的约会可以有一个顺利的行程,没有想到我还是悲剧了,怎么说呢,因为呢这么一套可爱的比基尼如果你硬要拿来游蝶式,它就会变成这样,你就会得到一个外扩。后来我才发现,比基尼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拿来游泳的。我们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不同材质的比基尼,好比说你们有穿过针织的毛绒线的比基尼吗?穿起来很漂亮,可是一下水就会变成这样,就会完全下垂。然后还有另外一种仿皮革的PVC材质,它们很防水,可是呢,如果你带它去游泳,它就在水里慢慢的把你的胸部撑大,然后又变小,然后你就可以一次体会ABC罩杯,ABC-CBA、ABC-CBA,然后等到你走到岸上的时候,你还是只剩下A罩杯,所以呢,如果你不小心游泳游到泳衣掉了,它只能变成眼罩,或者学我们台湾hold住姐变成格格。总而言之,我要告诉大家比基尼这种东西就不是拿来游泳的,会运动真的让我的人生非常悲惨。

我曾经跟三个男生一起约去攀岩,当他们发现我真的会攀岩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跟我联系过了。我研究出来几个方法就是,如果你要攀岩,你就一个地方可以站,就是站在地下,然后仰头看着他,然后说“你好帅哦,哇。”然后他从高处回头看你,刚好可以把你走光一次看光光。上健身房也是一样,擦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呢,我擦汗都是像这样,可是如果你想要成为女神,你只能用小猫式的擦汗方法,就是像这样。而且呢,脖子以下的汗水记得都不要擦去,让它顺着你的脖子慢慢地留下来,流到地下,然后你就可以顺势地说“好热”。对,今天如果你非常不幸运地不小心在健身房举起了一个很重的杠铃,然后你发觉你旁边的人都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你,这时候你要做一个补救的措施。你要做什么事呢,赶快讲一件很白痴的事,你可以拿起杠铃,然后说,“呀,我怎么折到我的指甲了,指甲这种东西

它是会再长回来的吗,还是它会永远的离开我呢?”讲了一件这么白痴的事情以后,大家就会忘记,你刚刚做了那么厉害的事情。

所以呢,我在这边其实只是要告诉所有的女生说,别去学什么运动,学习怎么脑残吧。

《别跟自己较劲》

李宁

现在有很多人他不快乐,为什么呢?我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太多了。

有一哥们儿给我打一电话,“李宁,我辞职了。”我说“呦,怎么辞职了。”“工资给得太低了。”我说“哦,多少钱一个月?”“一个月才三千五六的,你说不够花,保险扣完了剩个两千七八的,都不够养家的。”各位,评评理啊。我那会儿在医院当保洁员,一个月一千四百块钱,他挣两千八,他跟我说他不够花的。我听完之后,我也当时也没客气对吧,我说“哦,不够花,好办呀,我给你出个主意,我听说缺一省长,那个工资高,出门车接车送多好,要不你试试去,你干不了关键是,对吧。”

比如说,今天我,拿我说,为什么我跟这儿演讲,李咏老师他是讲师,为什么呀?那是因为他各方面比我强,比如说那脸是吧,我望尘莫及。不过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们俩私底下有协议,互相学习。但是呢,我回去之后我分析了一下,你说让我赶上他这长度,估计够呛。但是呢,他过几年保不齐就跟我似的,他很有希望,我看好你,努力哦。

《做真实面对自己的人》

叶紫涵

我的人生比许多人都要精彩,因为我经常扮演着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

男装的我,是一个身高只有165,没有自信,平凡的扔在大街上你根本找不到的一个略带羞涩的小男孩。女装的我,可以穿上十五公分的高跟鞋,披着长头发,自信优雅,我用全世界最美好的词形容自己。有不知情的男生前来搭讪献殷勤,我看在眼里,他们心里的想法我全都知道,因为我是一个男人。

我选择了一个不被常人接受的职业,就是反串演员。期间受到了太多的挫折与心酸,最令我难过的依然是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不理解。我知道这些压力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承受,我的爸爸和全天下的父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爸爸面前,我收起那份女生的娇柔,表现得很男子汉,可是一天两天,这张假面具让我透不过气来,我始终做不到,成为爸爸心中完美的好儿子。我让家人丢脸,让他们在亲戚朋友的面前都抬不起头,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不敢和他们去见亲戚,因为亲戚会对他们指指点点。

于是我离开了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租房子,房东阿姨以为我是女生,夸我漂亮,在签房租合同的时候,她看到我的身份证上写着性别男,她惊讶地看着我上下打量到,“你究竟是男是女?”这个问题让我很尴尬。

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到一些人的冷暴力,就是一种冷冷的目光,一种冷冷的态度,让人痛不欲生,更有的人把我当做泰国的国宝,像在动物园里看动物那样。但是现在的我已经越来越成熟,当你面对同样的压力,面对同样的困难,心依然在疼的时候,你已经忘了眼泪是

什么滋味。我坚强了,我学会微笑的面对重重困难,我以后会继续做真实的自己,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TCK在上海》

张汉盛

我相信,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曾经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哪里人,Where are you from。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不用思考,比如美国人会说I am from America。上海本地人会说,我是上海人。可是对我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很纠结,我父亲是美国人,但我母亲是中国人,我生在美国,我长在上海,算半个上海人。我美国的亲戚一看我,就是个标准的亚种面孔,那我上海的朋友都不相信我说我是上海人。所以以后我再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干脆就回答,我是新疆乌鲁木齐人。

在美国那边有很多华人的后代,他们都遗传父母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却只认自己是美国人,他们就要做banana香蕉人,意思是黄皮白心。那后来我就问我妈妈,“妈妈妈妈,那我这种白皮黄心的孩子叫什么?”她想了想说“外白内黄啊,可以叫鸡蛋超人。”

后来我才听说有个专门的词叫做TCK,意思是第三类文化儿童,简单地说就是出身在一个国家,而长大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孩子。我们家邻居有一个以色列的五岁小女孩,她居然会用上海话帮她妈妈讨价还价,超萌的,就这样,“朋友帮帮忙好吧,这么贵啊。”

但你别以为多简单啊,其实还蛮烦恼的。我三岁前在美国生活,没有参加过任何早教,那后来我们就搬到中国来了,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报了一大堆培训班,我是全校唯一一个没有学过任何拼音,没有学过任何汉字,没有学过任何数学的孩子。但这都要归功于我妈,因为她顶住了所有来自亲戚来自朋友来自老师的压力,她说“孩子该玩的年龄应该尽情的玩,那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都是广告词,人的一生总比马拉松还要长吧,但没有一个马拉松冠军是因为赢在起跑线上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中美混血在上海的TCK(第三类文化儿童)。I love my life in Shanghai , I love China。

《舞蹈的人可以》

刘宇光

曾经违背家人的意愿,但是我还是坚持学习拉丁舞,家人都觉得我无药可救了,但是此时此刻,我站在这样的舞台上,我觉得我是成功的。首先,第一点我变得自信了,第二我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职业,就是舞蹈老师。第三点我就是要告诉大家,就是舞蹈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上班的时候,每天早上去上班,那么地铁公交人特别挤,你硬挤是挤不上的,但是我的口号是,“只要给我一个缝隙,我就可以打开整个人群。”我的方法就是做wave(波动),不管什么人都做wave(波动),只要有人我就做wave(波动),用wave(波动)的方式挤进去。那么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急急忙忙去上班,都已经走到打卡器前面了,然后伸手去按那个打卡器,就差那么三四五秒钟,你没按到打卡器,然后就要被老板扣钱。举例来说,这一次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还是急急忙忙走过

去吗。但是你按可能又过去了,跳舞的人不着急,就三五秒钟,还可以先伸个懒腰,然后主力腿蹬地,“啊哔”,点到了,跳舞的人可以,因为跳舞的人懂得如何迅速地延伸出去,这就是舞蹈的魅力。

那么再有就是我好不容易规规矩矩的坐在这了,但是讨厌的同事来找你的麻烦,那你怎么办呢?我觉得我这次就要用男人的力量来对付他,但是直接和他打架不太合适,我的方式是用舞蹈和他对打,没错这就是舞蹈的能力了,你不要小瞧这些花哨,其实是非常管用的。我接下来到在很重要的场合,跟老板去谈话,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很想放一个屁,大家不要笑,这种情况我觉得时有发生,那么跳舞的人懂得如何将你的臀部力量夹紧,当你要放的那一瞬间,你做一个动作那就是收,一瞬间什么样的气味跟声音都没有了,因为跳舞的人可以。

《我身边的未成年犯》

陈文娅

我们现在在大屏幕上看到的,可能对大家来说只是冰冷的数字,可是对我来说却是一张张非常清晰的脸。我每天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大家看来不太正常的孩子,小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告诉我他的偶像是古惑仔里面的陈浩南。你们知道吗?对,这是他的偶像,陈浩南在影片里面是枪打打不死、刀砍砍不伤,而且那个子弹打到他还会转个弯,我把这样的影片统称为神片。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神片的古惑之下,小唐经常的打架斗殴。在一次打架斗殴中,他把一个小混混的屁股捅伤了,当然那个小混混不会善罢甘休的,伤好后又来找到小唐谈一下,小唐那种担心和害怕完全没有,你要找我谈,我就跟着你去呗,黑社会大哥就是这样的。他跟着这个小混混来到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刚刚到这,突然从草丛里面窜出来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把他团团的围住,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他为了杀出一条所谓的血路,拔出了随身携带的刀子,我问他你怎么会随身携带刀子呢,他说那陈浩南还随身带着枪呢。就这样逃走了。当警察找到他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杀死了两人,可想而知,一部影片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有多大呀。

说到这个地方呢,我想给大家听一段音乐(熊天平《火柴天堂》)。听到这个音乐,我就会想起那一个多次自杀的孩子,他非常小的时候,就随他的母亲来到了继父的家里面,继父经常地暴打他和他的妈妈,他们母子煎熬度日。在浩子八岁的时候,母亲实在受不了家暴丢下浩子逃走了,随之他也被凶狠的继父踢出了家门。我现在也有一个八岁的孩子,我很难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不识字,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在他社会上怎么生存。他告诉我,他被他的父亲踢出家门的那一刻的时候,他觉得他是世界上多余的一个孩子,他选择了一个最懦弱的方式,沿街乞讨。在十六岁的时候,接触了色情的片子,在一个下雨天,他尾随了一个妇女,他想实施强奸,他把那个妇女从背后用砖头敲晕了那个妇女的头,把那个妇女反过来的时候,他看到那个妇女满脸是血。他害怕了,他放弃了,他毕竟是个孩子。他来到我们未管所以后抗拒改造,经常的自杀,什么叫死水一样的眼神,我看到他真的懂了,而且我们未管所里面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我真的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在赚钱的同时,能够多陪陪我们的孩子,我想也不至于这些孩子在他们的青春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时候,已经凋零了。多给这些孩子一些关心和关爱吧。

《我不是偶像》

林志颖

大家好,我是林志颖。今天我要讲的是我不是偶像。十五岁那年我被广告商发现,于是我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我,电视机里的这个林志颖,被大家认识二十四年,据说是不老的传说。

我很谢谢大家这样夸我,但是呢,我不是偶像,我是一个技术宅男,我是科技狂人,我可以用我的手机在这里控制我家里的一切电子设备,我只要按个钮,我客厅也可以变成一个正宗的KTV。

我不是一个偶像,我是一个赛车手,我可以置生死于度外去超越我的极限。在这次的车祸里面,我的脚断了三根,打了四根钢钉,那时候的我,一心只想要超越别人,却伤害了自己,后来我就不断的要求我去超越我自己,竟然就变成了拿二十座冠军奖杯的职业车手。

对于我身边的人,我更不是一个偶像,我完全是一个超级奶爸,做尽了不偶像的任何事情,我希望我是他的偶像,可是现在看来呢,他对赛车并没有很感冒,而且反而喜欢跳舞,而且还嫌我的舞步土,会土吗?根本不会,而且还教我跳街舞,我就天天陪儿子从客厅跳到厨房,真的是难死我了,超级奶爸不好当。

我不是一个偶像,我已经是为人夫了,所以我们的爱情并不是大家电视剧里面偶像剧式的那种浪漫的爱情故事,可以在街边拥吻,下绵绵细雨手牵手浪漫的过日子。我们永远都只能保持十米以上的距离,所以在这边我想跟我老婆说,“老婆,谢谢你,你辛苦了,我爱你。”

上一篇:高三毕业生老师评语下一篇:“效能风暴”活动自查情况作自我剖析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