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精选8篇)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1
骨干教师教育思想总结
沿庄镇西港小学李秀芬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
为了在思想政治方面进一步缩短与思想觉悟高的教师之间的差距,我一直坚持收看中央新闻报道,积极阅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上的有关文章杂志,关注时事政治,并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听课培训学习,积极做好理论学习笔记,以此督促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
二、抓好日常教学科研,积极探索有效教学。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们商讨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再次,抓好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我作为骨干教师,一直推动教改在新领域的探索《小学英语综合评价》, 通过读书看报,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使自己的观念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快车道”,使自己的知识适应于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身体力行地读了许多有关《教育评价》教育论著。
三、确立教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英语教学不断向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多维性的体验教学的方面发展。我要“把英语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探究。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课堂蕴涵着生命的资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于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围绕“两纲”教育,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主题教育。
五、坚持言传身教,关心爱护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言传身教”是我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引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时时以我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在我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也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也不做。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种激励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我班有一个叫董。。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虽然多次教育,但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对老师有礼貌,关心班级体等,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一经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他,在他犯了错误时,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
总结过去,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由于年龄身体的问题,工作学习未免存在惰性;大胆创新不够;工作压力较大时有点想放弃和退缩等畏难情
绪等。今后将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新思路,把各项工作再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2
一、人文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它包含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及人文方法等几个层面的内容,核心在于涵养人文精神。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间力量,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如何有效地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学校在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人文色彩,不仅可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呆板倾向,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增加教育的感召力;而且学校通过构建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关注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加了教育的亲和力。人文教育的融入正是贯彻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部分,其核心是如何做人[1]。在关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将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等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对社会文明的传播、人类灵魂的塑造以及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实现,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如今,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取向,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导向,而不是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面对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少数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为求利的学术造假、违法、失德行为大量滋生。加之社会文化的审美错位给部分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腐蚀性和诱惑力,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学校的正面引导严重脱节,造成少数青年教师忽视了媒介素养的提高,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定位。只有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满足不断竞争的市场,才会提供给他们不断发展的平台。人文教育的融入将有助于青年教师良好品格的形成,让他们不仅业务能力有提高,且人文修养、品格也会得到完善。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一)教育模式缺乏创新,重业务轻育人
当前,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较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和内容不多见,并未从人文教育角度落实,仍以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课为主。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吸引力不够,青年教师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尤其是近年来一些高校把教学和科研成果、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等看成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追求目标,出现“重业务轻育人”的错误教育管理模式。正如《2012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思想动态专题调研报告》中所指出的,50.6%的青年教师认为,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功利化,其次是育人意识占19.2%,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过多地强调了科研成绩、干部的选拔过多地注重人际关系,轻视甚至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导致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
(二)人文关怀缺失,教师心理问题突显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2]。长期以来,高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往往偏重于对青年教师的考评监督,却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容易导致青年教师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受多元化价值观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青年教师在追求教学科研的理想过程中,也会遇到收入、住房、子女就学、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现实问题,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据《2014年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青年教师年收入在3万元至8万元之间的比例为74.5%,另有9.8%的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12.4%的青年教师表示对自己现在的收入状况很不满意,这使得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心理问题,结果是仅满足于基本的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忽视了其承担的行为示范作用和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德育功能。
(三)人文环境的建设不到位,教育功能未完全发挥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是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作为一种隐性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无形中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自2014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根据2015年1月公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使用手机上网的占85.8%,有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的比例达到63.9%。现如今,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成为他们获取各类信息、开展社交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但这种拿来即用的便利性也容易导致即用即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削弱了他们的敬业程度,从而影响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并且,在关注资讯、社会热点问题时,其言论思想难免会受一些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那些激进的、不切事宜的个人言论经过网络的传播、发酵,势必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3]。
三、人文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文元素,通过思想上积极引导、业务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挖掘人文教育资源,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人文素养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素材,既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又促进青年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引着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实现大学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结合“三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教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积极组织教职工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如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术研究(诸如“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等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学习者和积极传播者。
2. 利用区域人文精神,拓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观念
区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的精髓,如延安精神、大学精神,它们具有鲜明的历史个性和时代内容,既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又感染了广大青年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人文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发挥其价值引导、精神熏陶、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此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一是结合地域文化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可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革命圣地或德育教育基地考察,也可通过开展“中国梦·青春行”“创新创业·海西行”等活动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参观学习,还可安排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到艰苦的地方(中西部地区)扶贫、支教、挂职,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或实践,提升青年教师人文素养。二是结合大学精神建设,开展具有人文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实施校史馆、校训精神纪念馆等校园文化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组织展演、开展讲座等,展示和凝练校风、校训、校徽、校歌等蕴含的人文意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其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
(二)坚持以青年教师的发展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就是要以青年教师的发展为本,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道路。这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讲道理,还应注意采取切实有力的实际措施和行动,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要求,尽可能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他们,帮助和着力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
1. 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搭建发展平台
收入、住房、职称评定等较大的生存压力,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关心。思想政治工作要打动青年教师,仅靠灌输与说教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把青年教师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为他们办实事。只有关心和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凝聚人心、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实效[4]。
其次,在业务上要悉心培养。可通过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中心、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研修及学术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还可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助教制和开展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传、帮、带”、名校名师讲学等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再者,在生活上要细心照顾。为引进的青年教师提供安家费、购房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与校园周边的幼儿园、中小学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组织高校青年教师交友联谊活动,为广大单身青年告别单身、寻找幸福“牵线搭桥”;给新进青年教师发放“生活礼包”,代办工作证、医疗保障卡、就餐卡等,为他们提供便利。
2. 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完善心理服务体系
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情况,引入心理教育,积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化解矛盾、减轻压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来自组织的关怀,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通过开展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通过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健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三)优化人文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是指那些对思政教育活动及青年教师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体现人文特征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筑馆群等环境的总和,它对青年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价值导向、心理构建、行为规范等的重要功能。
1.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制度环境
现如今,“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等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管理体制日益得到认同,和谐的制度环境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构建和谐的制度环境,不仅要加强建设,还要加强管理,建立具有人文气息的管理体制,以管理促进育人。
首先从以青年教师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规范性、民主性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在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培训制度等都要从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实际利益出发,不能把科研成绩当成唯一的考核标准,要统筹兼顾,真正尊重青年教师,体现青年教师在大学中的主人公地位,创造一种学术自由、人际宽松、环境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从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角度着手,强化规章制度的服务色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优化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的路径,将激励机制作为驱动力,多渠道搭建成长平台,让青年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从而让青年教师用积极的心理体验占据其思想阵地,以此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
2. 善用新媒介,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现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具有专业化、人性化和互动化的特性,是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新途径。借助各种现代网络媒介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量,也创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还引导了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把新媒介用好、用活并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是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网络环境的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微信群、手机App客户端等多元化的互动平台,建立树人网、育人网等校内主流网站,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网上交流、讨论,弘扬大学的精神文化,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大网络管理的力度。高校要建立青年教师的微博、微信等个人互联网管理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制度,收集他们关注的信息,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感情关怀的贴近能够增强他们对互联网平台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同时,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团队,采取专职教育者轮流值班、网络舆情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平台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效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3. 以校训精神为中心,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它不仅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而校训作为校园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往往蕴涵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诸多元素,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5]。那么,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应以校训精神为中心。
首先,以校训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通过整合校风、校史、校徽、校歌等教育资源,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使校训精神深入人心。其次,以校训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开展讲座、讲坛、校企合作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为青年教师创造提升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的良好环境。再次,以校训精神美化校园文化景观,在校园建筑、景观建造规划时把校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等渗透其中,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既实现了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又发挥了于无声处默默育人的德育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玉嵩.对提高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人文素质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3):77-78
[2]宁培智.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教师的人文关怀[J].中国轻工教育,2010(5):30-32
[3]包玉兰.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中文信息,2014(12):260-261
[4]田朝晖,张美珍.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95-96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3
关键词: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励志教育;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29-02
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其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起来,即“中国梦”就是整个中国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励志梦”。因此励志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倡导主流性的行为模式。高校一直以来是我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因而也应该倡导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地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转制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它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起点不高和力量较为薄弱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问题最为突出。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也是主要的教育影响源。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因而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化,是保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能否紧扣励志时代主题,为“中国梦”的实现输送具备励志人生观、价值观和励志行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基本上实现了新老交替,形成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团队。其特点是:一是团队思维紧扣时代主题,积极支持和倡导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开展励志教育;二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励志教育的实效性。但目前团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即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待遇偏低。由于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不住其他行业高待遇的诱惑,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缺乏对如励志教育的研究,导致励志教育的教学知识内容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经费投入不足。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中真正能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非常有限,这无形中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部分教师心理失落、浮躁、压抑,缺乏对励志教育研究的动力。
第二,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匮乏,造成学科带头人稀缺。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千金一求专业课人才,摆摆样子思政人才”的观念。在人才引入方面不仅克扣思想人才名额,甚至出现老教师不退休,就不进新人的现象,造成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匮乏,学科带头人稀缺,从而制约了励志教育的高端化发展。
第三,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师留校生居多,缺乏对其他院校人才的引进,无法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加之学校给予思想政治专业校外交流培训的物质支持较少,使得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在开展实际工作中缺少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三、针对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1.培养团队高度的职业精神
思想政治领域的励志教育本身就包括励志职业观教育。励志职业观教育是由励志职业理想、职业励志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励志职业信誉、励志职业作风等基本内容组成。它的实践途径是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因此在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要培养教师高度的励志职业精神,增强教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把握的具体问题是:首先,应该树立思想政治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让思想政治教师在道德、人格、心灵、境界、情操等方面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其次,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最后,为团队树立“勤于钻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师典型。
2.提升团队的教学水平
第一,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攻关,提升励志教育课堂水平。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要把握的具体问题是:一是备教材。目前还没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的专业教材。笔者认为有实力的新升本科院校可以结合校情、区情和省情组织人员编写适合教材。无能力编写教材的新升本科院校,可以通过集体备课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框定知识版块,吃透,挖深重、难点,制定最好的教案。二是备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摸清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三是备教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教法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备教法就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运用,找到教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达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和谐统一。
第二,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学示范课来强化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学示范课不仅能传递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手段,还能使上课教师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并为听课教师提供借鉴,促进同课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第三,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和反思组合的过程。教学反思就是由一个从反思到提升,从提升到再反思、再提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个人水平的增长,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3.提高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对励志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确定清晰的富有特色、不断创新的二级学科学术方向提供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教师对工作感兴趣,必须引导其走上科研之路。虽然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缺乏高层次人才,但依然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二级理论研究。这里建议将能保证理论的全面性的团队研究和具有理论的长期深入性的教师个人研究结合起来,为高层次的励志研究课题奠定基础。
4.完善团队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机制,为思想政治教师创造条件安排外出培训和到校外参加会议交流学习。二是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精神激励能激励思想政治教师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爱,以及乐于为其献身的进取精神,使之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物质激励能满足思想政治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稳定教资队伍,调动教师个人的积极性。
5.提升团队的人才层次
就目前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比而言,仍然缺乏专业教师,因而要提升团队的人才层次:一是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引入。二是要积极支持本校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提升。三是要努力培养和挖掘思想政治专业学科带头人。
参考文献:
[1]陈雁.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张光明.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4
为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经济澎涨与教师地位不断下滑的今天,也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学校开展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参加或观看视频、认真完成作业,且从中受益匪浅。现简单总结如下:
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转变。在过去,我对素质教育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不够深刻。通过培训,我更加认识到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同时,应该认识到不应让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到学生的知识掌握中、能力的提升中、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
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通过课程观摩视频及之后的面对面交流,使我充分认识到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行为,要倡导、实践“探究式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可能获取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推动他们去了解社会,体验人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这一系列要求使教师除了提升自己的素质外,还要想方设法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只有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了,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变。
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通过培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一个授业者、管理者,更是一个服务者,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与象征,也不再是教学问题的最后裁决者,不能也不应该把自己的认识强加到学生头上,而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与服务者。要逐步从权威向平等转化,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不受拘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激发想象,促进课堂生成。无论何时,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
要向学者型的教师转变。由传授型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的要求,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现在的学生有新的要求,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传道授业解或”型只是传统的教书匠,我们要不断的关注教育现象,研究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向学者型教师转变,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诚然,培训也只是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的一个指导作用,研修的效果关键在于具体实施,需要我们将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将其转变为能真正服务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有效元素,将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用来指导实际教学,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5
1.理清研究思路
课题组通过学习研究,认为该课题主要是实践性课题,着力点应该落在学校教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上。课题研究工作应该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制定措施等工作,推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2.确立研究重点
课题组通过学习研究。梳理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三个重要内容:教育为人生、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德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德高为范、学高位师德师表风范思想。这三点内容涵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内涵,德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教学思想揭示了教育的过程和本质,师表风范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和关键。
3.活动丰富多彩。成立了有80余人组成的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心学习组。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培养研究骨干。我们为全校教师配发了《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人手一册。四年来每学期至少活动一次。开展读书、研讨、沙龙、报告会、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0余次,举办“习惯与人生”、“阳光、土壤、水分”、“感受教师职业幸福”、“新课程背景下的叶圣陶”等主题沙龙6次,撰写读书笔记200余篇、开设以“师生互动、突出主体”为主题的研讨课100余节。编印《叶研通讯》4期。寄发至市内各重点中学、国家、省“叶研会”。
4.行政强力推进。以教代会决议的形式,把深入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把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由单纯的课题研究上升为学校的办学行为。德育、教学、教师发展中心、工会等部门都紧紧围绕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谋划工作思路。德育处梳理出一中学生应该养成的“十大良好习惯”并持续组织系列活动;教学处梳理出一中教师应该具有的“十大良好教学习惯”并开设多次研讨课;教师发展中心制定出“一中教师发展纲要”,明确了教师发展的目标、路径、措施等,并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工会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
二、四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1.最重要的成果是思想观念。叶圣陶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渐融入人们的自觉行动。德育工作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断创新;教学工作着眼于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引导自学;师德建设工作重视师表风范。
2.相关性的制度设计逐渐成熟。《教师发展纲要》《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育教学奖励条例》《“三组”建设条例》等制度,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征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3.教育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围绕“叶研”的读书笔记、教育叙事,有一批在省市报刊发表或获奖。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教学著作即将出版。在省级及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的面逐步壮大,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数不断增多。
4.教师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得到提高。积极参与各种教育科研活动。发表和获奖的论文稳步增长;外出学习、交流、赛课日趋活跃,教学竞赛获奖人数大幅提升。2008年,我校教师被评为大市学科带头人5人,在苏州市学科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4人,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11人。2009年,荣获江苏省第一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人,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金4人,苏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2人,市教育局“青年教师风采大赛十佳教师” 1人,“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 1人。教学方面,获得全国优课竞赛二等奖1人,华东地区教学设计一等奖1人,江苏省优秀课比赛二等奖1人,苏州大市一等奖2人,大市二等奖3人,市区一等奖3人,“苏州市优秀教练员”2人。教育科研方面,参加省市有关论文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人,江苏省一等奖1人,省“师陶杯”三等奖5人;获得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奖19人,出版教师著作2本,全年在省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苏州市信息化应用征文活动”一等奖2人。学校举行 “圣陶杯”教研论文竞赛,130
人参赛。20多位青年教师为自己拍摄了教学常态下的录像课,并刻录制成光盘作为教学反思的材料。
三、四年来研究的主要体会
1.学校课题研究要找到合适的载体,譬如规划设计各种各样富有实效的活动。
2.学校课题研究要找到与教育教学的最佳结合处,不能停留于一般号召或纯粹理论研究层面。
3.学校课题研究要切实为教师发展服务,找到教师发展的兴奋点,不能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额外负担和包袱。
4.学校宏观层面的课题研究要注重制度建设,让课题研究成果在学校工作中发挥作用。
四、有待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
1.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模式”有待进一步建立;
2.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篇6
一、对工作认真,尽职尽责
本人在工作中求实肯干,不怕困难,积极学习,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并用这种精神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任务,遇事精力集中,忙而不乱的习惯;培养学生讲方法,讲效率的习惯;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的习惯;培养学生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习惯,我班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诸方面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坚持用认真负责的精神去感化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养成了好习惯,也就给了学生道德的资本和生存的财富,这种美德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对学生言传身教
我始终坚信“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因而学生对我讲的课,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自己首先做到早上班、晚下班,每节课总提前到岗。
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把尊重学生的人格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就算同是一件事,我也会坚持因材施教,或关心询问,或训斥,其效果迥然不同。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从不讽刺、打击或挖苦学生,从不说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话和事。乐于和学生做朋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对其人格的尊重,学生们乐于接受我的指导及批评教育。同学们经常乐于对班级工作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该采纳的就尽快付诸于行动,不能采纳的则及时给以认真的解释,并经常鼓励同学们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尊重和保护后进行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民主管理。
三、树立榜样,因材施教.工作中,我还善于与学生交朋友,既传授知识给学生,又给学生以亲切的关怀;既教育学生成材,又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任班级连续几年辍学率均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常给以物质上的帮助,曾对几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与了数百元的资助,对她们能坚持初中学习给与了较大的支持和帮助。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正因为这样,我十分重视自己的良好榜样示范的特殊意义。经常让学生深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让学生感受老师们工作的艰辛。进而懂得为什么学?该怎样去学?学习的动力大了,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的效果也就好了。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7
关键词:行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现代高校是一个按照知识分类组织起来的学术研究以及学科教育机构, 同时也是一个带有明显行政化管理倾向的社会团体。因此, 学生日常所接触的教师既有学科研究方面的教师, 也有党团及各职能处室的行政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需要高校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 而目前此类研究多集中于党政团干部、辅导员以及思想理论课教师的相关工作, 对行政教师的关注度略有不足。事实上, 行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亦有重要的影响, 有必要且有责任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行政教师的重要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对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针对于高校教师的职责定位, 《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职员工作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
按《意见》要求, 所有高校教师无论是搞教学、搞行政还是搞科研, 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教师, 都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担, 否定哪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都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教师。因此,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 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 高校行政教师是否也有必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呢?从行政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 行政教师主要负责传达、管理、监督学校各项工作, 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后传达到学校有关部门。具体来看, 其运行机制为一种严密的科层型结构, 即上级下达指令、决议等任务, 下级则遵照既定的规章制度, 按不同步骤与相应职责、权限分别执行。在这种模式下, 行政教师的日常工作更倾向与标准化、制度化, 与学生的接触中也更倾向于“控制”对方完成某项任务的管理模式, 思想交流相对较少。但高校行政教师的工作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服务于学生,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他们的许多具体工作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 有些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教务办公室、图书馆、保卫处、学生处等更需要经常与学生直接接触。只是相对于党政团教师, 行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多在于具体事务的处理, 思想方面的交流相对较少, 但该类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在行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 其言行举止、学识品德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而且这种现实背景下的教育, 有时甚至比直接的说教更具影响力。试想一下, 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形成了一种价值观, 但在与某教师的实际接触中, 由于该教师的言行、品德以及能力不足以令人信服, 那么就会使学生对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 甚至产生反感, 前期的教育成果也就付之东流了。但若情形相反, 之前的教育在老师的实际工作中得到“眼见为实”的验证, 也同样可以坚定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起到更为良好的效果。
总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高校行政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应自觉承担起这一重任。
2 高校行政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就现代高等教育而言, 任何重大事业的成功都是各方面因素共同努力的成果, 行政教师也应该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以身作则,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行政教师的工作性质分析, 与学生接触有如下特点: (1) 指导学生从事具体事务性工作较多, 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交流较少。 (2) 与学生干部接触较多, 与班级普通学生接触较少。 (3) 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而从事的服务性、管理性工作较多, 与学生直接接触较少。就行政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言,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对于党团系列教师偏于“隐性”,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提高自身素质是行政教师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
大学是学习知识、树立德志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在这一时期接触最多、关注最多、模仿最多的就是高校教师。胡锦涛同志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成长期, 社会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同时,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们会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认真思考, 他们敬佩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 并喜欢与这样的老师交流思想, 探讨人生, 并从中得到启迪。而作为行政教师来说, 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平常的工作中以娴熟的业务能力, 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 正直、公正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获得学生的敬佩。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 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 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 他的思想信念, 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
因此, 高校行政教师要加强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 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 增强德育意识、渗透意识和表率意识, 使学生在与行政教师接触时受到感染和鼓舞。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2 热爱学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动力
热爱学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动力。热爱学生就是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教师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爱和温暖, 而不是冷冰冰地说教和不恰当的批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所倾注的感情, 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真诚时, 学生就会坦诚地谈论自己的问题, 并与教师积极配合、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亲其师, 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学生没感到教师的真心时, 他们会觉得老师只是随便说说, 对教师的教育不予理睬;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 与教师顶撞, 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因而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让学生感到是可以信赖的人, 是可以吐露心声和提供帮助的人, 这样教育学生时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总之, 正如吕宝云在其论文《情感因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效能浅议》中所谈到的那样“教师动情、学生才能动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满人情味、充满亲切感和温暖感, 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离开了爱的内涵就会使教育变得苍白无力。”对于行政教师来说, 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交流的次数很少。当他们遇到问题学生时, 不要开口就批评学生, 应该先跟学生好好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 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后改之。
2.3 加强沟通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高校行政教师的工作与学生接触少, 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是影响行政教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行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接触: (1) 行政教师与学生工作教师、专业课教师多沟通。学生工作和专业课教师比起行政教师来说, 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家庭背景和学习情况等。行政教师在工作之余应多多跟他们交谈, 了解学生, 学习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2) 积极参加学生活动, 在活动中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3) 工作中发现问题学生要及时沟通、解决。
参考文献
[1]胥群, 魏国红.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4) .
[2][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M].陈昌浩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3]陈莉蓉.市场经济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 2010.
[4]张建如.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0.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8
一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构建优秀师资队伍的第一要务。目前,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教”—教书育人、“师”—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自古以来“名师出高徒”、高校要想培养一批批高质量的大学生,首先必须拥有一支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前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大师者,学问胜人一筹,德行高人一等”,此处“德行”的“德”即指思想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灵魂”。青年教师们只有首先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育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2年6月,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着重指出,高校党组织要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来抓,关心青年教师,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全面进步。因此,高校务必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强化他们的理论武装,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逐步构建起一支支具备优良思想政治素质和精湛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使其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举措。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尤其是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他们拥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全面的专业技能,也兼具良好思想政治素养潜质。高校党组织应从这一特殊群体中多多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加入到组织中来,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以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这不仅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也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校党组织始终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党组织先进性的持续保持需要发挥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需要每一名共产党员自入党之日起用一生的时间来诠释誓言、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兑现承诺;入党不仅是组织上、程序上的公式完成,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蜕变生成;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不仅表现在党旗下宣誓时的激情迸发,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践行。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解决教师思想心理问题的关键之选。如果说科技进步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客观因素,那么利益驱动是激发经济发展的主观内在源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必然冲击人们相对单纯的传统意识形态,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的肆意滋长,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也随之泛滥,广大80后青年教师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其主观认知因受其客观环境的影响必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甚至某些少数青年教师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等思想问题。而在心理层面,因受社会、生活、工作等各种错综压力的交织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因此,高校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引导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志存高远,不慕虚名,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正视内心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我调控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同事之间的友谊和情感支持,拓展教师身心健康发展之道;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教育咨询机构,及早发现青年教师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危机干预。
二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之策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基本品质总称。具体而言,高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明礼诚信、自信有为、积极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一个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历史进步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靠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必须靠科学理论作为武装利器。尤其针对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经济层面的飞速发展给精神层面带来的冲击力超出人内心的承受力和应变力。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信念的人是没有出路的,正因为有马克思主义这盏明灯,中国人民才在黑暗中看见光明;正因为有一颗救国心、满腔报国志,才有“敌人的竹签是竹子做成,但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郑重宣言;正因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才有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和支持;正因为有党群连心、军民同心,才有中国的翻身做主、改革发展;正因为有科学理论做指导和人民群众锐意进取相结合,总结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内容相联系,才有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伟大的改革开放业绩。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被社会实践证明正确的的理论成果。对这些理论的学习能够使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去解决各类矛盾;能够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提升他们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分析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高校应站在履行党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高度,充分认识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规律、创新方法,不断提高思想理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青年教师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学习和工作,处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高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要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这个梦想既关联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前途命运,又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前途命运,个人的利益、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利益、前途、命运密不可分、血肉相连,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会好,国家昌盛、民族富强,个人才会幸福。当青年教师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中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气不馁,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朽、错误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3]
2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是青年中,知识层次高,最具潜力,富于创新的精英群体,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所以,对青年教师广泛开展与时俱进的形势政策教育是直面挑战、应对危机的明智之选。只有当教师们都具备了全面的知识、广博的视野,能准确揭示出新形势下、世界、国家、社会变革发展中暴露出来问题背后隐藏的奥秘,正确分析问题的要害、关键,预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效应,并提出可行性方案时,才能为当代大学生解惑答疑,教育、引导他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因此,高校对广大师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积极宣传我国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解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帮助青年教师准确了解国情、正确把握形势,并努力回答青年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当前,湖北省委领导已作出表率,湖北各高校领导也深入到学校每个院系,不定期地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报告。高校有关部门还经常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校内外专家学者,就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办形势政策讲座。在开设“第二课堂”的同时,湖北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形势政策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途径,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建立形势报告员制度,成立形势报告领导专家库。
3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
目前,高校要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主流文化的思想引领,在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操作过程中,第一、高校要启动全程监管系统,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校级领导高度关注、积极指导,各院系级领导积极响应、贯彻落实,辅导员、班主任明确职责、实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承担部分形势政策课的讲解工作,持续有效地对全校师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第二、高校要充分运用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作用,邀请高水平专家把理论问题讲深讲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并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网络教学、师生讨论互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第三、高校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方式。例如可采取的学习方式有: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相结合;视频观摩,专家讲座、参观调研,文献检索等;坚持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利用座谈会、研讨会对学习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定期总结,要求青年教师撰写学习总结、心得体会,形成学习成果,为学习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开展奠定基础,也为学校党组织培养教师党员储存备选资料。
4建立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
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有的放矢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实现教育学习目标。
5高校要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青年教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只有教师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下明确职责、勇挑重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推动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第六、高校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譬如担任兼职辅导员和专任班主任,高校关心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此外,高校要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要研究时代新情况和青年教师新特点,丰富方法、拓宽途径,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善于利用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网络教育服务等多种方式,在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的考察体系中检验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2]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推荐阅读:
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总结08-31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07-10
教师思想工作总结-思想总结08-01
教师总结思想方面09-30
教师个人思想总结汇报09-13
教师远程研修思想总结11-04
幼儿教师政治的思想总结08-10
教师思想汇报:终生之爱,献给教育11-26
2016教师思想工作总结05-16
年度教师思想工作总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