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共8篇)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篇1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271”课堂教学模式,从不同方面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271”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课堂教学模式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271”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并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271”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动态”转化:即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
“271”课堂教学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上”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通过实施“271”课堂教学模式我觉得以下几点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态度积极,热情高,信心足;参与主动,思维积极;自主学习的意识强,效果好。
2、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3、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参与进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有充分参与的时空,并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探究。
4、学习内容,感受体验由浅入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新的见解。
只教不育、只育不教都是“片面”的教育,只有让学生“爱上课”、“课爱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篇2
“271”教学模式是山东省昌乐二中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依照课程改革找到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源于二八定律,即巴莱多定律。创始人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但是“271”教学模式又有别于经济学的说法,总结出了具有“文化同根,理念同源,目标同一,行为同步”的价值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最大限度上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主要的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在包括了“预习、互动、测评”的三大模块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能力。
“271”教学模式的含义在于对课堂时间、学生分组、学习内容的划分上。在时间上,课堂上20%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70%的时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学生先自学,遇到问题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学生分组上,每组都有20%的优秀生,70%的中等生还有10%的后进生,这样每组中都有20%的人可以自学会的,有70%的人是要和同学讨论以及老师的点拨来学会的,剩下的10%是要同学及老师共同帮助的,这就避免出现后进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积极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中等生向优秀生上的分化。在学习内容上,20%是学生自学就可以学会的,70%是通过小组内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学会的,10%是在展示成果中回答问题以及老师强调点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的。学生自学的和参与小组讨论的内容是学生容易学会牢记的,老师强调点拨和反复练习的内容是学生不容易忘记的,这样就会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2“271”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2.1“271”教学模式可提高排球教学效率
“271”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在排球教学中最主要的也是这三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主要的教学对象都要明确,在目标的引领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高性能的练习,这样才能提高排球课的课堂效率。学生课下预习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20%的时间来对排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20%的时间教师不一定要连起来讲,也可以分开讲。70%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在每组中都有20%的优秀生,这样可以在分组练习中能够帮助组内其他人纠正动作,组内遇到问题可以讨论,充分增加了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并且自己亲身参与的更容易被记住,教师在巡回指导练习中,要有目标性的去指导学生练习,这样更能促进师生关系。“10”的时间用来展示学习成果,在展示学习成果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切不可只让优等生或只让后进生进行展示,这样就以“考”促“练”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排球课的练习密度和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排球课的教学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2“2 71”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在“271”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师工作的转变上,教师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教师能够明确目标进行教学,在排球教学中,语言激励是最主要的激励方式,而“271”教学模式首先就要求教师做“激励者”。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全面协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由于师生共用一套课前预习导案,教师可根据每组组长的反馈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大。
2.3“271”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的。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人的主体性越明显,就越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为什么而做和该怎样去做。它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271”教学模式的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为主,在这样的纪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层面上的自主性。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备教材、教法而是转化为备学生、备学法,师生同用一份排球课前预习导案,这样就让学生明白了“用什么学”和“学什么”,让学生明确了本次排球课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和点拨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实现教学过程。在“271”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排球课的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发球可以设置成“打鬼子扔炸弹”。这样就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271”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要求队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在“271”模式教学中,一直遵循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的操作要领。在这四个环节中既要求学生能自己独立学习,又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合作的时间长了,互相之间能够非常信任与了解了,才能在比赛的时候取得好的成绩,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也会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每次课中的成果交流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能使学生变得积极自信。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通过不断的练习,使排球技能更加稳固。在巩固提升阶段,主要由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技能系统化,同时教师要更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进行达标巩固练习,小组间交流练习结果。最后让学生对课堂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既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排球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变得积极向上信心满满。
2.5“271”教学模式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学生一直是在被动的学习中,无论有什么样的想法,都要按照教师的安排来进行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过多的思想交流,师生关系也就变得较为冷淡。在“271”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学生的学长、学姐,变“教”为“帮”,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教师也会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到对排球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帮助,这就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始终围绕着排球的教学目标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认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鼓励那些排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改进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活力。
3结语
我们一直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各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对于排球教学而言,“271”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有效的提高排球课的教学质量,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能力,成果展示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出来。采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学生亲身经历的是很难忘记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将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摘要:排球项目在我国竞技体育中是较为有优势的球类项目,曾在奥运会上夺得过五连冠。排球运动也曾一度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随着时间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出现,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学校体育中的排球,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排球课单一枯燥,知识性和趣味性不高,使得很多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积极性是现在排球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问题,继而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以为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为推动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持续良好发展。该文将浅析“271”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排球教学,学生“271”教学模式,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闺承利.教学最优化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刘仕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模式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4(5):33-35.
[5]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巨[J].教育研究,2002(2):68-72.
“271高效课堂”模式之浅见 篇3
关键词:“271高效课堂”模式优点反思建议
一、“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一)“271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及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
(二)“271”的含义:学习内容部分:20%自学;70%合作学习;10%老师教会。学生组成部分:20%优秀学生;70%中档学生;10%后进生。课堂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巩固、检测。
(三)“271高效课堂”模式环节“271高效课堂”模式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当堂检测。
(四)构建“271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方面。1.建设高效学习小组。就37中而言,先将班上学生按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分为6个人一组,每个小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徽、组歌、口号、寄语等,每个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2.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由老师在上课之前编制,内容包括教材助读、预习自测、合作探究三大部分,然后老师们在备课活动中讨论改进,定稿印制之后会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上作为预习作业。
二、“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优点
(一)增加学生自信。传统的课堂模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使得学生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不善于展示自己。而“271高效课堂”将大多数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答疑,使得很多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就本人经历来说,在37中看到的学生相比于其他中学生要有自信得多,这就得益于课堂模式的转变。
(二)课堂氛围活跃。传统的课堂要有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比较困难的,而“271高效课堂”使学生发言、展示的机会增加,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相互提问解答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三)后进生也有很大机会进步。“271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强调学生全体参与课堂,避免了传统课堂上只看好学生表演的不足,使得后进生更容易融入课堂。这些后进生缺乏的往往是机会,而“271高效课堂”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向别人交流、学习的机会。
(四)学生复习”有料可查”。“271高效课堂”模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包括了教材上知识重点以及相关的例子,有较强的系统性,是学生复习的好资料。
(五)教师上课更轻松。“271高效课堂”不再像传统课堂一样需要老师大量讲解,老师只需要为学生解答他们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三、“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反思及建议
根据本人经历,觉得这个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就37中而言,有很多地方都值得老师们反思:
(一)学生负担加重。导学案作为预习作业,在上课之前下发,学生在做导学案之前,必须要完整地阅读教材预习,而且根據本人与学生的交流,得知他们每天要做的导学案至少有三张,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针对这个问题,个人建议老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布置作业,不硬性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全部内容,而是因人而异,或者可以减少导学案的内容。
(二)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不是很好。学生课前一般都是先阅读教材,然后完成导学案,但是很多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时候直接根据导学案的问题来找答案,这使导学案的作用不能体现出来。本来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新内容,带着问题去上课,而有的学生却把找答案当成了目的。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建议老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多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不都是在教材上能直接抄下来的。
(三)小组讨论变成了趁机聊天。在37中听课期间,每次到了小组讨论的环节,一些同学并没有认真参与,而是趁机聊天,本来该相互交流学习的时间被浪费掉了,学生学无所获。个人认为,在这段时间内,老师应该尽量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做到师生一起学习,同时也起到监督作用。
(四)小组展示点评由老师指定。这个模式中小组展示点评应是自愿的,但是本人在37中听的地理课堂上,看到的都是由老师指定某些小组的C层同学展示,A层同学点评,本人认为这样并不利于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其他同学大胆质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才有利于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进来。
(五)课堂有“模式化”的倾向。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模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模式化。37中的地理课堂都是严格按照“271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的,首先老师结合导学案的预习自测部分简单介绍新内容,然后就是小组讨论,学生的展示和点评。在这个环节,就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和讨论,成绩不好的学生明显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否则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另外,课堂完全按照导学案来进行,老师很难有自己完整的思路讲课思路,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不会很连贯,但是如果只讲导学案上的内容,这节课就变成了一节习题课。这样的课堂未免太过于机械化,看似热闹,但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具体的知识。本人认为,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讲课时间,而不是忙着让学生讨论。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在效仿它人的模式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研究,不断完善,使之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学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潘森云.一场教学革命——“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思考,2009,(4).
[2]杨登明.昌乐二中与“271高效课堂”,教育旬刊,2010,(9).
[3]赵丰平,徐振升.不维模式维高效——详解“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1,(2).
[4]谈振宇.我眼中的高效课堂,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5]张旭东.高效课堂如何打造,甘肃教育,2011,(6).
271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要求 篇4
教师方面: 1.精心编写导学稿
(1)导学稿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所以导学稿的编制要高度负责,下工夫,大胆整合教材,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的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好ABC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具体要求,实现分层达标。
(2)导学稿的编制一定要走程序,指定的编制老师要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备课组集体研究两次,讨论修改。定稿后印发给每位教师,电子稿上传至教导处,实现资源共享。
(3)导学稿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针对训练、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内容到导学稿应有所侧重);训练导学稿要分层次设计,有适当迁移扩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4)导学稿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括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评价等级等内容。
(5)导学稿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发,有评有纠。3.切实搞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准备集体备课材料:认真研究课标要求、教材知识及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策略与方法,设计教学环节,预想课堂新生成问题及解决对策,设计课堂需要教师点拨的内容,设计培训小组长及培训的内容等,形成详实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材料。
(2)集体备课时首先每个学案研究小组组长要对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进行说课,要说明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然后主备人对课堂过程进行说课,对学习目标的设计,对重点讨论 1 问题、如何讨论,对重点展示内容、如何展示、展示学生的层次,对点评要点、如何点评、点评学生的层次,以及教师点拨提升的问题和拓展内容、课堂中可能新生成的问题都要进行详实地说明,把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有一个完整的呈现;对每一名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检测目标的达成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课堂学习中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保证课堂高效。最后,组长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拿出指导性意见,其他教师作补充发言,广采博纳,汲取众人的长处和智慧,研究出一个高效、实用、可行的课堂设计。
4、精心准备个人教学设计。
(1)教师要设计好课前预习目标,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及达成什么目标。要设计好对学习小组长和学习小组的培训方法和培训目标,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2)老师在自己的备课活页上认真对班级内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立体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及检查评价。要有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紧凑而高效的时间安排。要大胆创新展示方式,彰显生命力,但一定要保证展示高效。
(3)要有预设问题的准备及设计,尤其是时间的预设,保证既解决了新生成的问题,又使课堂紧凑高效。
(4)教师除了精心备教材背后所承载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组织课堂实施过程,实行立体化教学,让每名学生时时有事做。
5、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是“271特色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导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前1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静心思考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稿。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的笔标出,找出难点和疑点,明确课堂学习重 2 点,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好调控,组织同学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名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
6、课前培训学习小组及小组长
(1)教师要在课前培训组长,让其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2)任课老师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少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3)课前培训的前提首先是自己备好课才能有的放矢,但也不否认在培训期间接受学生好的建议,及时修改与调整自己的备课。
(4)小组长组织组员搞好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安排同学展示,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领头羊作用。
7、用好学习目标。引导课堂方向。
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三维学习目标。上课要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向学生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注意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
8、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名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名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现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在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对小组内部不能 3 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位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
9、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展示和点评是“271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
(1)老师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严禁教师点名,老师可提前帮助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
(3)学生尽量书面展示,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
(4)保证脱稿展示和点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形式多样。展示要有深度和价值,展示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是正确过程,也可以是错误教训,可以是总结沉淀的方法规律,也可以是题目的扩展提升。(5)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名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名同学敢于展示,敢于点评,不怕说错。
(6)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一个背定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
(7)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及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8)及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 4 合适、声音是否洪亮、评议表达是否准确等。
(9)课堂要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人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梳理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技能。
(10)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10、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1)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刍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2)组织学习班长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的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学习个人和最佳学习小组。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发下新的导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组学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明确完成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11、加强对年轻教师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1)集体备课不走形式,讲求实效。主备人要先说课,然后组长进行补充,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老教师再进行补充,最后年轻教师提出疑问,组长和老老茧师范进行答疑。
(2)学案定粕,年轻教师要提前演练,提出修改意见,找出疑难点,在集体备课时提出疑问。
(3)统一课件。课件上要有明确学习目标,要有问题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总结等几个重要环节,每位教师再根据个人情况完善发挥。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篇5
一、基本理念
切实贯彻落实“271高效课堂”行动研究指导方案,认真学习领会“271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以切实打造“271高效课堂”常态课的为目标,培训好学习小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加大课堂开放的力度,真正将课堂变成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课堂。
二、指导原则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原则。在每个环节都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高效原则。环节任务要明确,要求具体到位。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堂课力求A的目标达成率120℅左右,B的目标达成率为100℅C的目标达成率为90℅左右。
3、实践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情感、行为和态度表现,进一步给学生创设生动、民主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最大限度地由学生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自我感悟、充分想象,自我提升。
三、学习小组建设
1、明确组长职责。充分发挥组长的主动领导的作用,引领全组同学激情焕发而前行。
2、老师定期与小组长进行沟通,加强与学习小组长的联系,从思想上、学习上、管理上培训好小组长,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与计划。
3、老师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定期(每周一到两次)进行师生研讨,讨论教学得失,明确教学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4、经常了解学生对现在学科课堂的看法及想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课间渗透情感教育,相互沟通,增进情感交流,减少课堂上的无谓消耗,提高课堂效益,同时还要学会从学生、老师两个角度去审视现代教育对音乐鉴赏的准确定位,学习目标设计要有针对性。
四、课堂评价多样化
1、建立课堂评价积分表,由学科班长负责记录。由学科班长根据各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评出优秀小组、个人,表扬鼓励并公布得分情况。
2、从学生的展示、点评、质疑、拓展和激情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①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和展示:优秀(+3分);良好(+2分);参与(+1分);
②课堂上充满激情点评、质疑:优秀(+3分);良好(+2分);参与(+1分);
3、每周末由班委主持评出高效展示、点评、质疑之星,和优秀学习小组,并排出各小组的名次和得分明细表,并在班上大力表扬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五、备课上课
1、注重学科特点,以教学大纲为根本,把握教材要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充分思考形成适合自己而又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个人备课,在学科特点上进行深化,环节设计要精细,绝不让备课流于形式。
2、要有情感目标设计,要联系生活,我们所选取的内容能和生活相融,能用生活现象来解释,同时要充满激情地去上好每一节课,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要锤炼我们的语言,用我们精准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去引领和感化学生,认真去面对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感到我们音乐鉴赏的课堂是充实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幸福愉悦的。
3、要充分做好课前的思想准备和情感准备,提前培训好小组长,明确学习目标,指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学习任务,确保课堂的顺利高效实施。
4、设计学习小栏目,让学生能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小组框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去展开思考、讨论、展示、训练和实践。
5、用激情点燃激情。课堂要充满激情,激情需要酝酿,请在备课的同时备好你的心情。讲台上的激情源于你知识的渊博和语言精辟,源于你的自信和从容,请努力为自己充电,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课件,要设计出特色、设计出亮点,只有做好成分的准备才能使我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而又充满激情和活力。
六、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感受音乐。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2、学科班长组织各小组学科组长积极做好情感启动,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豪感和主动性。
3、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做好课前的准备和相应的技术指导。
七、课堂环节(流程)
(一)板书学习目标:提前1--2分钟进入教室,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并板书学习目标。
(二)导入新课(约1-2分钟):
(1)、设计好导入新课,方式:①直接导入式;②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导入;③问题导入:④创设情景、意境导入等。
(2)、导入要科学,环节要流畅,上课要充满激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要及时解决学生讨论新生成的问题,老师引导并针对问题进一步挖掘,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拓展,增大知识量。
(4)、设计的问题要有意义和针对性,必须结合学习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研究解决。
(5)、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解读学习目标(约1-2分钟):根据板书的学习目标或多媒体屏显的学习目标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所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及本节应完成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方面的任务。
(四)自主学习。根据不同课型、不同需要可以有课前检测、导学案自纠、重点知识自学记忆等不同内容与形式。按照学案提示在课本上把问题都标识出来。对于自己的模糊点、疑问点都用红色笔标记出来,以便下一环节小组内合作探究时有针对性地讨论交流。
(五)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要求同学们对合作探究题目自己先思考、研究,规定时间后再进行讨论研究。
2、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围绕上一环节中个人自学环节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题目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小组长首先大概了解每一成员自学情况,然后安排A对A、B对B、C对C的分层讨论。在这一过程中,A层学生讨论之余进行知识的记忆与拓展(讨论导学案中的选做题),B层学生给C层学生答疑 3 解惑,B层不明白的再请教A层,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自身能力的最大值。最后小组长汇总本组已经解决的问题与尚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环节展示点拨升华时有针对性的展示本组答案或完善见解,小组长指定好展示的同学。
(六)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小组代表阐述自己的答案及观点,其他组有不同意见的可作补充。对于学生得不出正确结论的问题教师可给与适当点拨、完善或拓展,让学生把握完整答案,得出正确的全面的结论;对需要强调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一定要板书黑板,作重点强调。展示点拨完后,对本节所学内容,由教师或学生作一小结,小结时注意回扣学习目标。
(七)课堂评价
教师适时进行评价、拓展是“271特色课堂”的催化剂。
1、对于学生的点评、质疑,教师要学会聆听,根据情况给与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一个肯定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我们的目标是引领课堂更自主、更开放、最高效。
2、在点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
(八)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切实搞好积极讨论、高效展示与深度点评、质疑: “271高效课堂”的着眼点在高效两个字上,要高效就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激情投入,切实搞好讨论、展示与点评。学科组长要安排讨论任务,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组内交流,控制好组内讨论节奏,确保每一层次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之中,力争最大程度解决疑问,并及时标记好疑难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
(九)当堂检测。通常以一对一互查和老师抽查的形式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口头检查,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达到落实当堂内容的作用。
(十)总结点评。学科班长对本科内容进行总结,对各小组及个人进行点评。公示各小组得分情况。
附件:
【音乐鉴赏课课堂设计流程】
课 题:影视音乐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影视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为画面选配合适的音乐。
二、小组成员积极讨论,热情参与,大胆质疑理解影视音乐的功能及音画“对位”的特殊表现手法。
三、理解音乐,感悟生活,体验音乐与视觉影象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教学过程:
1、解读学习目标(1-2分钟)
①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出重、难点。②提出要求,激发情绪。
③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音乐感受(10分钟)
1、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当今的流行乐坛容纳、包含着各种音乐元素。在我国许多大众音乐赛事的成功举办,也带动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的流行。————影视音乐。(板书)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随着影视的热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道同学们印象中有没有熟悉的影视歌曲现在能哼唱几句。让我们首先来听几段音乐,看同学们是否能说出歌名及歌曲的出处,如果你会唱就跟着一起唱,让学生视听2—3首影视片段并回答问题:
2、影视歌曲鉴赏
①好汉歌:(播放、谱例)
师问:这是什么歌?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
师:这首歌曲曲调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是9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热门影视歌曲,那么60年代也有许多的经典老歌,比如这首:
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老师播放并演唱),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风格?
师: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影视音乐,人们都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来 学生:新疆。
6(出示谱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
二、引导熟悉这些音乐的,说到影视的发展。
1、早期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叫无声电影。无声电影又叫默片,表演起来就象我们所知道的哑剧一样没有声音的。
请问:在当时无声的表演环境中,演员们靠什么来向观众表达、诠释剧情呢?
(学生:必须用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精彩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剧情.)那么你所知道的最有代表性的是表演明星是谁?
(学生:著名的喜剧表演大师——卓别林)(课件演示)
卓别林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滑稽表演和他独创的企鹅步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
师:歌曲源于新疆塔吉克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新疆特色。
2、《泰坦尼克》主题乐:
师:谁能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苏格兰风笛,有着十分感触人心灵的独特音色。
说明:本环节通过听、看、唱等活动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和表现力,是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体现与巩固。直接把学生带入一个影视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对影视的重要作用,创设一个良好的视听意境。
三、体验(15分钟)
师:。由于当时的影片没有音响的效果,没有对白,,无声电影在剧情内容的表达上很单一,很枯燥,观众的观赏要求也就得不到探索最大的满足了。
师:渐渐的,这样的局面发生了改变。比如象这样一个场景,(课件演示)人们尝试在电影播映时用留声机配着画面放音乐,那么观众在欣赏影片时,音乐就延伸画面,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弥补了视听的不平衡。这就是最雏形的影视音乐。(课件演示:影视音乐的概念)
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影视音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象《好汉歌》就是影视歌曲中主题歌,除了主题歌,你们还知道影视歌曲的哪些形式呢?
(学生:插曲、片头曲、片尾曲)
师:————同样乐曲也可以分为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入精彩的影视世界,领略影视音乐的无穷魅力。师:接下来听到的这段音乐大家可能很熟悉,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给出的问题,并在学案上做好答案的记录。
1、《枉凝眉》——选自《红楼梦》(课件播放主题音乐)
A、这段音乐出自哪部影视作品?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主题歌名是什么?
(学生:《红楼梦》,主奏乐器是萧。《枉凝眉》——课件播放剧照)
师: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是一部巨作,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历时四年多创作的连续剧《红楼梦》的全部音乐,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师:刚才在主题音乐中使用了萧,谁能说说萧的音色特点么? 学生回答
——正是这种低婉、悲切中略含幽怨的音色,贴切的表达了主题歌中的忧郁黯然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画面中主题歌的原音重放。(课件演示:画面原音)
在歌声中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曹雪芹笔下那一个个如诗如水的红楼女子。现在我想请全体女生和我一起来感受那委婉、动人的旋律。在琴声中,带女生一起唱《枉凝眉》。
9(歌词画面)
师:看了影片画面,听了主题歌,感受了主题音乐,你们能不能谈谈—— B、你从音乐中体验到了哪几种情感?
清纯、喜悦、热情、细腻、伤感、奔放
请结合剧情内容说说你的理由,你认为这首歌在这里出现有什么用意么? 学生回答。
师:从你的回答中我想你不仅对这段音乐有了很好的理解,而且也全面的概括了这部著作的深意。回答的很好!
从刚才的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宝玉和黛玉两人共在花园读着西厢记,情深意切,向观众传达一种很浪漫、美好的感觉。
但是歌曲却唱的略带伤感。音乐不仅为他们的爱情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同时也为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在这部作品中,音乐的悠扬和古朴与古典故事题材是协调的,一致的,而主题歌的细腻、幽怨又无奈的道出了红楼儿女们的爱恨情愁,为全剧平添了别样的感染力。
2、如果说《枉凝眉》是婉约、细腻,那《红高粱》的《酒神曲》就是粗犷、奔放(电影海报)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影片的导演是谁?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学生:张艺谋
师: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十分善于刻画中国传统中的浓烈生命意识和古朴的民俗。
谁知道故事情节表现的哪个地区的题材? 学生:北方,西北。
师:大西北的黄土高原。请你选择一下,什么样的乐器最好表现西北风格的音乐。(乐器图表)
师:你能和大家说说为什么你会选择唢呐这种乐器?
学生:唢呐的音色十分热情、豪放,很符合西北的地方民情。
师:唢呐音量大,音色明亮、粗旷,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兴奋欢快的情趣。在这部影片中几次出现了30把唢呐齐奏的音乐画面,十分壮观大气。(画面1)
师:张艺谋是搞摄影出身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很喜欢用大块大块的色彩来表现。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是否感受到一种突出的色彩? 学生:主色调红色
师:没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是一种吉祥色,它代表着热烈,是一种鲜明、有生气的颜色。在影片中,西北汉用生命的热情,在苍凉的黄土地上种出了红红的高粱,酿出了红红的高粱酒。影片中《酒神曲》唱的正是这种刚烈、昂扬的生命热情。(课件:酒神曲)
师:好酒!这首歌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对呀,就象酿酒汉手中的十八里红一样,这首歌很够劲儿。刚才女生用柔美的的音质表现了《枉凝眉》,在轮到我们的男生也来一展你们人酒合一、豪气冲 天的魅力了。来,全体男生起立,拿出你们的西北热情来,让我们也来品品这够劲的十八里红!(男生跟画面唱)(画面2)
师:恩,我仿佛也闻到了飘来的酒香。
同学们,通过这些充满生命力和浓烈豪放的西北音乐和歌,世界永远记住了这部影片,也记住了中国大西北的自由、热情。它代表中国第一次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最高奖。师小结:(课件)
从《红楼梦》和《红高粱》这两部影视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主题歌和插曲以民族音乐作为借鉴和创作,使影片极富感染力。同样,场景音乐在这方面也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一部获奥斯卡奖项的中国影片就是最好的特例。谁知道是哪部影片?
3、《卧虎藏龙》
师:影片中音乐最精彩叫座是谭盾用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追逐的场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聆听,这两个场景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又是怎样表现特定的影片内容的? A、(画面1)B、(画面2)(学生回答:)
师:鼓声的节奏,使得在黑夜中两位主角飞檐走壁的打斗格外刺激,气氛很紧张。师:看来你不仅很会聆听音乐,而且还很懂得怎样欣赏电影画面的美感。不错!同样是追逐场面,深幽的竹林,搭配飘忽的古萧音色,烘托了武林高手轻功的较量。
这就是这部影片中音乐的亮点——用乐器的音色特点来表现特定的场景。师小结:(课件)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从刚才我们一起分析的3部影片中,音乐在情绪、节奏、速度上和画面保持一种怎样的的关系? 学生回答
师:音乐和画面渲染、补充、深化、烘托,是统一的、一致的、吻合的。这在影视音乐中表现为“音画同步”
4、《辛特勒名单》主题乐。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看一段没有音乐的影片片段,这是著名的影片《辛特勒名单》。想一想,如果让你为这段画面配音乐,你会用什么风格的音乐?(无音乐画面1)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1、我们应该为这样的画面配怎样的背景音乐?
2、配这样的音乐的理由是什么?
3、组长统一组织协调,做好全面控制。有效组织本组成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学生的回答有很多种,有激烈的音乐,有哀伤的音乐。
师:同学们想象很丰富,都很积极感受着自己为画面所配音乐的情绪,似乎每一种方案都可以。老师先不说谁的方案最合适,一起看看影片中的原音重现。(有音乐画面2)
师:请一个同学结合刚才同学们的意见谈谈这部影片为什么要这样配音乐? 师:谢谢你的精彩回答。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带给整个犹太民族的是灰暗的年代。我们看到的是残暴、血腥、屠杀,而影片中表现画面的音乐情绪却是舒缓、悠扬。这带给观众一种巨大的反差,音乐静静的带着观众俯视人类的自相残杀,为世界的灾难痛心。很震撼心灵。
现在我们就带这种感受跟着旋律哼唱这段著名的旋律,用我们的歌声来反差画面。
(老师发下歌谱,学生跟着旋律哼唱)
与刚才我们所说的“音画同步”不一样,这是另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课件)“音画对位”。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这种“对位”手法已经被普遍的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而影视音乐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性,交响化、歌舞化、电声化、音效化等等。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只是最基本的一些表现形式。
五、总结
1、老师小结:
接下来,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结合学习目标)
(课件表格)
师:小结 :影视音乐的制作从立意、取材到合成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过程。它要根据影片的需要来确定音乐的风格、性格特征、布局以及音效、音响的有机合成和安排。这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有时也用一些现成的音乐作品。
2、学科班长总结
学科班长对本节课各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公布得分情况。
2010-3-29
音乐鉴赏“271高效”特色课堂
教学模式
高一音乐组
包科领导:张希民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篇6
初四政治李秀玲
2014年3月13日在孙校长、赵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昌乐二中学习。曾学习过洋思教学、杜郎口教学等等,这次去昌乐二中学习,更给了我一个亲身体验学习的机会。一天的时间通过看课堂,听报告,初步了解了“271高效课堂”模式及课堂教学一般流程。现就我学习体会的经验简单进行总结。
一、“271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通过听报告、学习发放的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内涵有三个:
(一)是从时间上讲,老师用20%的时间(10分钟左右)点拨,学生学习、展示用70%的时间(30分钟左右),10%的时间(5分钟左右)用于巩固、检测、反刍。
(二)是从学生成分上讲,20%的学生领悟能力强,自己就能学会;70%的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同伴、小组讨论,能掌握知识的80%以上,加上老师点拨就能掌握100%;10%的学生领悟慢、习惯差,需要小组合作、优生帮助、老师引导才能掌握基础知识。
(三)是从知识上讲,20%的知识学生自学完全能够掌握,70%的知识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掌握,10%的知识才是真正需要老师点拨、讲解的。
二、课堂教学一般流程
基本概括起来的话,其流程就是10+30+5,既预习、互动、测评三环节。当然他们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一般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每个班大约有60个学生,基本是6个学生一组,课桌椅是两列并排(头对头),共有三排。这是教室的基本布局。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色笔标注。这个时间是自学阶段。预习提纲的使用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
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那么在课堂和课下我亲身感受了预习形式的多样。
我主要是听取了初二年级的两节思品课。期中一节是在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的,由课代表将学习目标抄写在黑板上,并对重要目标进行勾画。其内容是:
1、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了解宪法在国家生活、公民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总结概括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较的方法。
3、激情投入,阳光展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宪法的尊严,自觉维护宪法。该目标将本节课的内容,小组合作的要求,展示的要求等都展现了出来。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案,要求是: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自己不会的问题、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注意标记;三要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学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
在本节课中,我惊讶于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预习,他们所勾画的知识点都非常准确,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我更惊讶的是他们接着就能记住,并自觉做当堂检测(不看课本)。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个环节中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老师在课件上投出哪个组负责检测中的哪个问题,哪几个组负责点评等,能使每个组的成员都有事可干。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同时到黑板上展示。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
准确的答复,并进一步挖掘提升内涵,不要表面的繁荣;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要帮助学生扣紧目标,回扣目标;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其中在第三个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要帮助学生扣紧目标,回扣目标中,我感觉学生做的很到位。其中一个小组展示的是一个判断题,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上去展示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是该判断题主要理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结果引来了很多点评小组的质疑,直面不讳地进行评析。该展示的同学也很淡然,根据点评他把该判断题的思路写在了题的旁边:评析、观点、结论。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可见一斑。
另外课堂的一些精彩环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比如情景剧等。其中在本节课中有个宪法、行政法、刑法、中国共产党、智者讨功的情景剧。有节历史课是初二的科学思想与文化,是将一些思想、文化、成就等几段的内容,融合成了一个情景剧,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6、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教室的周围都贴着本班或本小组的规章制度,其中一条是晚睡进行一定时间的“放电影”,这个对一天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回扣。
三、班级管理的几点感受:
1、成长日志,记录点滴。每天早上有5分钟的时间,是学生制定这一天的计划的时间。学生们制定的计划都很具体,没有空话、大话,并都有可操作性。
2、班级文化建设,别具一格。走进任何一个教室,每面墙上都没有空白,展示的是这个班的墙壁文化——班歌、班徽、班训、班级誓词、组内誓词、班规、班内各部的规章、生日榜„„琳琅满目。
3、班级管理,全员参与。每个班基本都设有学习部、评价部、纪检部、宿管部、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卫生部„„每周各部都会有本周工作要点,一
般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或写在纸上张贴于教室内,这样每个同学都能知道这周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4、学校文化,随处可见。教室内、校园内很多地方都张贴有疯狂英语的警句。比如张贴于教学楼卫生间墙壁上的名言“The surest way not to fail is to determine to succeed!(不致失败的最可靠方法是决心成功)”一个教室内的“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有决心实现它)”这些文化也在时时激励着学生们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简议翻译的伦理模式 篇7
关键词:翻译;伦理;忠实;译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78-02
在1984年贝尔曼提出“翻译伦理”这一概念。事实上,对翻译伦理的关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古已有之。近些年来,翻译伦理的研究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在翻译研究进入“文化转向”的阶段后,中西方对翻译伦理的研究由零散的感悟上升到理论高度,把伦理学和翻译学结合起来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翻译学的发展呼唤翻译伦理学的建立。那么,翻译中有哪些伦理模式?探明翻译中的几种伦理表现模式能为翻译伦理学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忠实原作的伦理
关于翻译要忠实原作的看法几乎贯穿整个翻译史,这可以从“直译”和“意译”之争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看得出来。忠实原作的伦理大多都是就语言转换而言,尤其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西方的语言学派。语言学派强调语言上的对等,要求翻译在语言上与原作对等,忠实于原作的语言表达和特征。当然,也有不少译论家在谈及翻译的“忠实”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注意力开始转向对原作负责的伦理之上。
在西方,古罗马时期的哲罗姆和奥古斯丁都主张要尽量直译,表现出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波伊提乌是罗马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在提到翻译时,认为人们从作品中是获得知识,而不是清晰通顺的语言风格,因此,非常忠实的译者应该要采用逐字翻译的方式。15世纪的维尔也认为忠实于原文,可以牺牲译文的通顺性。英国古典主义创始人德莱顿认为,翻译要掌握原文特征,译者要绝对服从原作。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即“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风格和笔调应和原作一致”、“保持原作的流畅”都是阐述的如何忠实原作的问题。在中国,“五失本,三不易”乃是对忠实于原文的感叹。“忠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对原作负责的问题。
忠实原作是翻译伦理中最为基本的一项,是翻译成其为翻译的一项标准。翻译不是创作,如果不复制原文的一些东西,那么翻译出来的东西再通顺也只能算是“不忠的美人”。实现“忠实原作”的伦理首先就要尊重原作。
二、对目的语读者负责的伦理
翻译作品的成功需要得到读者的认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具有读者意识。如果翻译作品做到了忠实原文,但是佶屈聱牙,无人问津,这样的作品不是好的翻译。没有读者的翻译作品充其量也只是一堆印刷品而已。翻译不仅需要对原文负责,还需要对读者负责,否则,翻译会失去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意义。
西方翻译理论中论及应该或者必须对目的语读者负责的不少。英国阿尔弗里克认为翻译应该考虑到读者,所以不应该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而应该使用简单易懂的英语,只翻译意思,而不是逐字翻译。只有这样,信息才能够无障碍地传达给读者。德莱顿认为,翻译在忠实原文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读者。16世纪宗教改革的领袖和翻译家路德是主张对读者负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真正的翻译是把外国的语言变成译者的本族语。翻译的目的就在于传播原语的思想和文化,如果不让读者明白和乐于接受,那么又如何能够达到传播思想文化的目的呢?19世纪的俄国翻译家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等人都认为翻译要为读者服务,要具有人民性。他们把读者的群体提高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而并非某一特定的群体,这体现了他们对翻译社会性的深入理解。
创作必须要有读者,任何作品都不可能离开读者而存在,否则创作将失去意义。翻译更多时候应该要考虑读者的接受问题。对读者的关注也是对读者负责的伦理。对读者负责是译者在翻译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在翻译走向“文化转向”这个大平台之后,关注读者,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更是不断地增强。在翻译的过程中,树立正确合理的读者意识有助于翻译作品取得成功。
三、译者的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就是指在某一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翻译这一职业也有其相应的职业伦理。
译论家伊拉斯谟认为,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即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人文主义者和翻译家多雷对译者的素质提出了比较综合的要求,他指出,译者必须详细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内容,精通原语和目的语,使用普通的语言,合理安排语序和结构。这些理论实际上是对译者职业伦理的综合归纳。彻斯特曼和皮姆都是在译者职业伦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安德鲁·彻斯特曼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翻译研究领域享有国际知名度的翻译理论家之一。在《圣哲罗姆誓言倡议》(2001)中,他提出了译者职业的伦理规范,说明了翻译的职业价值。出生于澳大利亚的翻译理论家安东尼·皮姆将服务于翻译职业构建的伦理规范作为翻译伦理问题的两个层面之一。他在《论译者伦理》中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翻译职业伦理构想。他指出,译者显然对自己的翻译负有责任,如果没有责任的话,探讨翻译伦理将变得毫无意义。皮姆所构想的伦理模式强调两个主题:交互文化性和职业性。皮姆提出的翻译职业准则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译者对其所接受的翻译任务负责;二是译者并不直接对整个翻译情形负责、而只是对翻译过程负有职业性的责任;三是翻译过程不可以简单理解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译者不能把决策仅仅基于一套文化标准;四是翻译成本不应该超过所涉及的跨文化关系的收益;五是译者有责任通过其工作促进长久的文化间合作。中国翻译理论学者孙致礼在《译者的职责》一文中阐述了译者的五种职责,对译者的职业伦理进行了条分缕析。译者的五种职责包括:再现原作;完成委托人的要求;符合目的语社会文化的规范;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恪守职业道德。
译者的职业伦理可谓是翻译伦理的中心,翻译的各项伦理模式或多或少通过译者的职业伦理表现出来。译者的职业伦理不仅包括译者的基本素养,翻译能力,更包含了译者的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在翻译日渐行业化的今天,译者的职业伦理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四、丰富目的语的伦理
借助翻译丰富目的语一般都是站在译者将外来语翻译成本族语的立场上而言的。在传播思想文化的过程中,新的表达方式,词汇、句式等都会在翻译的过程中被引进目的语。
罗马帝国时期的贺拉斯认为本族语可以借助外来词加以丰富。事实上,他的主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方面,他还主张罗马的文艺要向希腊文艺学习,罗马的艺术家要学习古希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借助外来词丰富本族语,而且通过翻译引进丰富艺术和文化。在德国宗教改革时期,许多学者鼓励引进或者创造新词,丰富德语。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而且即使是过时的词和古体词也无法表达所要翻译的意思,那么就应该将具有特殊价值的外来词化为目的语,实在不行就创造新词。英国的德莱顿认为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然后化为己有,丰富英语。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借用外来词丰富汉语也是瞿秋白、鲁迅等的观点之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家多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引进了许多异域的词汇、表达方式,丰富了汉语的语言。
重视翻译用外来词丰富目的语反映出的是对本民族文化利益的关注,是伦理的一种体现。事实上,翻译在丰富目的语的同时也常常超越语言的表面,更加丰富了目的语民族的思想、文化、艺术。
五、宗教伦理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宗教翻译几乎都开启了翻译大潮的篇章,成为翻译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宗教文献由于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其翻译也具有一定的伦理规范。哲罗姆认为,对于《圣经》这样的文本就应该使用直译,这反映了作者对宗教文本的虔诚。奥古斯丁则认为翻译《圣经》必须依照上帝的感召。中国的翻译高潮也是起源于宗教翻译。在引进佛经,进行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尤其重视真实、准确地传达神的旨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原文的易懂性,甚至对许多词汇进行音译。“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就是佛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遵循其宗教伦理而采用的翻译方式。
宗教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宗教思想的传播依赖于翻译。尊重原作,传达宗教真理,可以称得上是翻译中的宗教伦理。事实上,翻译中的宗教伦理也包含了一种对宗教传播的义务。
六、结语
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和发展,翻译伦理问题成为西方翻译理论界的重要话题。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译者在翻译中的选择都是一种伦理选择,翻译中的六种伦理模式能够为译者的伦理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2]方薇.忠实之后:翻译伦理探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彭萍.翻译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
[4]孙致礼.译者的职责[J].中国翻译,2007(4):14-18.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71高效课堂 篇8
一、“271高效课堂” :
——让学生破瓮而出
1、“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
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的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杜威:“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ß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3.“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
1.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
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7.“271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 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
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3)“27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
二、“271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解读:
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
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简议建筑工程中甲方代表的职责和作用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