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2024-05-29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精选8篇)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篇1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升国旗的意义,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绘画表现。

3、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难点: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气氛渲染,激情导入:(播放升国旗的不同场景图片)

1、旗手舞动国旗,全班起立,齐唱国歌。

2、每当国旗升起,我们感受到了庄严与豪情,国家与我们此刻血脉交融。揭示课题。

二、游戏问答,了解常识:(课件出示所提问题 图片)

1、游戏问答,了解五星红旗。

(1)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什么吗?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你知道五星红旗中的五颗星星的寓意吗?

(3)你知道在国旗升起时,少先队员应该做什么吗?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连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2、每当国旗升起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每当国旗升起时,豪情满怀,心情澎湃,升旗仪式是庄严而又神圣的。

三、拓展思维,指导表现:(课件播放、展示)

1、旗帜是方向、是力量、是一种信仰,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想一想、说一说,会在哪些场合听到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升起呢?

2、视频欣赏,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感受气氛,了解旗手、护旗手。

3、解决画面表现时的困难。

4、(1)人物动态:

a、播放不同场合下的升旗图片,认识不同场合下的不同旗手、护旗手。b、对比观察,了解在升旗时不同身份人物的姿态(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举起右手敬礼、行人行注目礼等),请一名同学表演关注升国旗时的姿态。(2)人物态度:局部人物图片欣赏,一般为严肃地、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国旗。(3)画面气氛烘托。

a、对比欣赏《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与其他摄影作品,说说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出来呢?

小结:人物的位置、动态以及相关环境的位置分配,决定所需要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景。

b、选择运用什么色调来烘托气氛?一般可选择暖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来烘托严肃、热烈、令人激动的气氛。(4)画法指导 画面中,国旗出现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请同学上台添画人物,教师指导反馈。

4、学生谈谈对记忆力画升旗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四、创作表现:(课件循环播放优秀学生作业)

1、活动: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你有什么感受?请将当时的场景画下来。要求:画出升旗时色气氛。

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学生绘画时出现的问题。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课件出示中国的四大发明、名誉等图片)

1、师生共同评价,评一评谁的画气氛表现最好,能让人感受到升旗时那庄严、热烈的气氛。

2、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升国旗的意义,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绘画表现。

3、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5、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难点: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校园黑板报图片)

1、欣赏几张校园黑板报图片,了解黑板报用途。

小结:黑板报可以美化教室和校园,传递知识,体现班级和校园的精神面貌。

2、师:马上要迎来国庆节了,今天我们做一名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份国庆专刊黑板报效果图。

二、分析探讨,获取知识:(课件展示各种黑板报图片)

1、分心观察,了解黑板报的组成要素。

小结:黑板报由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2、观察黑板报范作,认识报头。

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3、学生尝试画一报头草图,教师进行指导。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黑板报相关设计内容的要求。(1)黑板报正文设计和要求。

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黑板报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

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三、掌握方法,丰富创作:

1、黑板报板块设计(不同形式的板块设计图片欣赏)。每个板块边框形状各不相同,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应。

2、巩固板块知识(出示几张板块搭配草图)。

找一找板块之间怎样搭配最合适,说说哪些板块之间搭配有问题。

3、师生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庆祝国庆节”,从众多的报头、板块外形、插图选择合适的进行拼一拼,摆一摆,并安排好板块标题位置。

4、反馈评价拼摆好的板报。

小结:黑板报应主题鲜明,版面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5、优秀板报设计图欣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升国旗的意义,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绘画表现。

3、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5、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难点: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黑板报书籍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二、设计表现:(播放优秀的黑板报图片)

1、作业要求:设计一期国庆专刊版面效果图。

2、学生创作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三、评价交流,评选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参加班级的竞选,最终全班选一个最佳方案,共同完善后,分工实施。

四、拓展延伸:

欣赏手抄报、其他各类报纸,了解其他不同类型的群众性宣传工具。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时间告诉我(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钟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不同的钟表。难点: 应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的钟表模型。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各种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观赏钟:(课件展示造型各异的钟表)

1、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3、揭示课题。

二、了解钟: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机构。

三、设计钟:

1、师生讨论表设计方法及要求,体现设计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制作的钟表)

2、赏析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

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并给予指点。

四、创造钟: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评析钟: 开展“我的红星送给谁”的评价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看看同学们设计的钟表外形,相互提提改进意见,说一说你喜欢的设计,在自己最喜爱的钟表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六、知识迁移:(动画展示)

1、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时间的?

2、欣赏历史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沙漏等)。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钟的历史文化。

3、课后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找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时间告诉我(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珍惜时间的意义。

难点: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游戏导入:(大钟模型实物)

“报时”小游戏:讲台上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老师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滴、滴、滴,最后一响,北京时间8点整,同学们,第一节课时间到了。准备上课了。” “滴、滴、滴,最后一响……”),请学生上台根据老师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二、方法探索:(课件展示)

1、引导并学习“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活动”绘画方法。(1)师生互动: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组画各画了什么?这组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

(3)找错误,观看课件(不是同一主人公、主题不突出、场景没有细节、组合没有主次),并说说理由。(4)教师归纳并小结。

2、引导并学习“表现在相同时间里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的方法。(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星期天早上,你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 分别说说家人都在忙着做些什么呢?

还有哪些人星期天的早上还在忙碌?他们都在做什么?马路上、早餐店、火车站、公园里……

(2)游戏表演:老师拨动大钟表报7点时,两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的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课件展示)

(3)认知由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为单张绘画作品,并有简单文字说明。(4)反馈检测:

请学生上台将混合摆放的画整理成两组画,说说这两组记忆画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你是按照什么标准整理的?

(5)小结:画面色彩和人物形象做到基本统一。

三、创作训练:(课件出示作画要求)

1、作业要求:以“时间过得真快”或“星期天早上他们在干什么”为题材画一组记忆画。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时间告诉我(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议交流。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上节课作业点评。

二、展示交流: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三、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 周末日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

2、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得丰富的重要元素。

3、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

4、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画的形式来展示出日记的内容。难点:人物的刻画,物品事件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连线导入:(课件出示四段文字、四幅绘画作品)

1、出示四段内容相近的文字、四幅看似相同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进行连线游 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图文表达要准确。第一段文字:草地上有一高一矮两朵花。第二段文字:小花害羞地躲在大花的后面。第三段文字:大花低头安慰小花。第四段文字:两朵小花生气了。

2、板书课题:周末日记(学习活动一)

二、方法探讨:

以一段范文为例进行讲解:(课件出示)

出示一段日记:6月5日晴,早上爷爷来到院子里,顺便把鸟笼挂在了树上,爷爷坐在凳子上边扇扇子边听唧唧喳喳的鸟叫声。只要动物与人和睦,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一步:找词语

找名词:爷爷、院子、树、笼子、鸟、扇子。找动词:挂、扇。

第二步:确定人物形象(课件出示三个完全不同的爷爷形象)

1、提出问题:要画几个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男、女、老、少)画面中的典型人物是谁?

生答:画面中的人物是爷爷。

2、怎样画爷爷这一老人形象?(课件出示人物动态)生答:胡须、皱纹、缺牙、稀疏的头发、驼背……

3、怎样使画面情节一目了然?

生答:将主要人物放在画面中心位置上。第三步:确定人物的服饰(课件出示着装)

人物的服饰:可根据文字提供的时间、季节、职业等来确定人物的服饰。生答:6月5日是夏季,爷爷应该穿短裤、短袖、背心、拖鞋。第四步:确定人物动态

人物动态:是跑、站、坐、跪、趴还是躺……

生答:人物动态是:坐。画人物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扇子扇风。第五步:背景、道具(课件出示树、鸟笼、笼中鸟)师:添画什么背景?什么道具?

生答:背景是院子、树。道具是笼子、扇子。在空白处补充一些与主要场景相关的细节,使画面看上去更加丰富。例如晴朗的天空、鸟发出的叫声…… 第六步:添加文字

根据画面的布局来确定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文字的排版,横排或竖排都可以。(课件出示学生作品)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出示一幅作品,让学生分析文字的排版、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三、创造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篇周末生活日记。欣赏同龄孩子的作品。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当着全班及时点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 周末日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

2、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得丰富的重要元素。

3、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

4、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画日记的记叙性,用故事来说明日记。难点: 确定版面,人物刻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尝试导入:(课件出示一个穿着短袖长裤,头上只有三根毛的男孩形象)

1、分组,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同一人物三个不同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

2、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发现问题。小结:

1、人物的发型保持不变。

2、人物的着装保持不变。

3、人物动态可以有所变化。

3、板书课题:周末日记(学习活动二)

二、认识组画:(课件展示:以三毛的连环画作品为例进行讲解)师:这个男孩就是三毛,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组三毛的连环画。

1、画中没有文字,要求学生为每幅图配上一句话。目的:认识图文组合。

2、出示一组(四张)打乱顺序的连坏画,要求学生重新排序。目的:认识事物的发展是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

3、欣赏三种不同的连环画版画。目的:认识组画的版面形式。

三、感悟文字:(课件出示两段文字)提供两段文字进行比较。

第一段:

1、星期六,妈妈带我去买衣服。

2、买哪一条裙子呢?

3、我觉得不喜欢。

4、后来我挑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妈妈带着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段:

1、星期六,妈妈开车带我去买衣服。

2、服务员阿姨递给我一条裙子。

3、我在镜子前试了一下,觉得不喜欢。

4、后来我就自己挑了一件格子长裙,我终于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提问一:哪段文字的操作性更强? 提问二:哪段文字更有意义?

提问三:圈出文字中能再现画面的词语。

四、方法探讨,绘画指导:

1、绘画步骤。(课件出示绘画步骤图)

(1)构思:可先想画面再出现文字,也可以先有文字再想画面。(2)确定排版。(3)画主角。(4)画场景。

2、引导认识组画不同画面的变化处理。(课件出示变化图)(1)故事可以在场景上有变化。(2)可以在时间上变化。(3)可以变化周围的人物。

3、出示同一故事,哪一个更精彩?(课件出示两组故事)(1)从文字上进行比较。

(2)从文字放置的位置进行比较。(3)背景的变化。(4)构图。

五、创造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用画笔记录下故事发生的过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及时点评引导。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 周末日记(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

2、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得丰富的重要元素。

3、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

4、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价拓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评价拓展:(学习活动一)(课件出示)

1、画了几个人?你能区分画中人物的性别和年龄吗?

2、人物有着怎样的动态和表情?人物刻画细致吗?

3、添画了什么背景?

4、图中的关键词是怎样转换成画面的?你能找出文字中的某些词语和画面相对应的地方吗?

5、文字放在画面的哪个地方?你认为合理吗? 欣赏画家创作手稿与作品。画日记画的好处

二、评价拓展:(学习活动二)(课件出示评价要点)

1、故事的主角是谁?你能找到吗?

2、画面是怎样排版的 ?

3、语言文字是否简洁清晰?

4、有无起因、经过、结果?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第四课 纸品乐陶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件纸筒剪刻造型工艺品。

5、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纸团、纸绳作品。难点:掌握纸团、纸绳制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皱纹纸、彩色卡纸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导入,了解材料:(课件出示)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学生回答:这些作品是用皱纹纸、卫生纸制作的,用了搓、揉的等方法制成纸绳、纸团,再用纸绳、纸团拼摆、粘贴成画面。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二、反馈交流,准备材料:

1、尝试练习.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2、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所用纸张面积大小一致,就能搓出大小基本一致的纸团。(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散?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始终往一个方向搓动,纸绳不易松散。往顺逆两个方向搓动,纸绳容易松散。

3、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料。

三、教师示范,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课件出示制作步骤的文字,进行小结)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粘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欣赏分析教材中范图,学习方法。(课件出示教材中范图)(1)教材第12页下图:小纸团既可以排成线,也可以连成片。

(2)教材第13页左下图:分析表现太阳的四种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3、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课件出 示范图,让学生评鉴)

4、学生给两幅作品提出评价。(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5、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四、掌握技术,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料,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五、相互评价,延伸拓展:(课件出示工艺作品欣赏)

1、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2、艺术作品欣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四课 纸品乐陶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件纸筒剪刻造型工艺品。

5、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纸做出各种小零件,感受纸的特性。难点:利用各种方法来制作纸条。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彩色卡纸、剪刀、胶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作品赏析,提供更多参考:(课件出示)

1、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2、体验感受厚纸条的性能特点。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3、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二、体验感受,尝试探究:(课件出示)

1、零件制作小训练。

参照教材第14页图样,探究各种小零件的制作方法,折出各种小零件。

2、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3、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4、分组展示。

5、分析问题。

分享并思考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比如涂胶、卷纸时无法做得很精细。教师小结并顺势转入示范环节。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课件出示)

1、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象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象创造,制作细节时借助牙签或镊子进行造型。学生仔细观察制作方法,解决小训练时遇到的疑惑。(4)粘贴组合成形。

粘贴时借助牙签或镊子进行固定。学生仔细观察粘贴方法,解决小训练时遇到的疑惑。

2、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四课 纸品乐陶陶(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件纸筒剪刻造型工艺品。

5、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难点: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纸制工艺品。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示范导入,引发兴趣:(课件出示)

1、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将纸筒剪刻成人物造型,重点技法演示时要适当慢点,确保清晰呈现。

2、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学生根据所见谈谈教师运用了哪些基本方法:卷、剪、压、折、贴等。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纸品乐陶陶(学习活动三)纸筒剪刻造型。

二、尝试制作,学习方法:(课件出示)

1、学生看书自学,琢磨教材第15页上图中的纸筒的切口的位置、方向、长短的变化该如何制作。

2、学生尝试作业,选择教材第15页上图中的某个造型作为范本,设计制作。

3、尝试作业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4、归纳纸筒造型的主要步骤。

方法一:先卷筒,后剪切、推折成形。方法二:先切割,再卷筒、推折成形。

5、再次尝试作业,可选择教材第15页上图中其他造型作为范本,也可以在第一次尝试作业的基础上继续改造。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

三、欣赏感受,发散思维:(课件出示)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2、教师出示纸筒剪刻的优秀作品与学生的尝试作业作比较,引导学生欣赏。(1)作品是否凹凸明显。

(2)作品是否体现了疏密关系。

3、以人物造型的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不同作品分别怎样表现人物各部位的,如头部、躯干、四肢等,分别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四、创作表现,教师辅导:(课件出示)

1、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纸筒剪刻造型作品。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有创意、制作巧妙的作品及时引导学生欣赏,相互促进、交流。

五、作业展评,体验成功:

1、展示作品。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摆至本组展示区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自由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互评作品。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并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的作品。

3、教师点评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五课 草丛中(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分析草本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2、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能大胆想象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表达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草的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难点: 掌握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激趣:(播放轻柔的音乐)

1、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关于草丛中的故事。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叶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睛猜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三、组拼(几颗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颗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颗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颗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颗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小训练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在小白纸上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遮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六、欣赏:(课件播放学生线描作品)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颗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象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宜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离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速写引入图案:欣赏速写作品。提问:花卉的写生应该注意什么?

花瓣的外形、花瓣的纹理、花瓣的层数、花朵的整个外形。提问:图案与写生作品有什么不同?

写生是真实的表现,图案则抓住花的特征大胆夸张概括。

2、揭示课题。

图案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将这样的图案称为花卉纹样。

3、板书课题:花儿朵朵(花卉单独纹样设计)。

二、认识纹样: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纹样。请你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2、比较有花卉装饰和无花卉装饰物品的不同点,感受花卉装饰对物品产生的美感。

3、比较向日葵、马蹄莲、灯笼花的摄影图片。要求学生从花瓣的外形、花瓣的纹理、花瓣的层数、花朵的外形等方面来区分。

三、变形要点:

1、出示三种方法对菊花进行纹样设计:(1)简化归纳方法;(2)美化夸张法;(3)添加法。

2、出示喇叭花的装饰图案。对比三种图案变化。提问:说一说喇叭花用了哪一种方法装饰?

3、出示三幅马蹄莲的图案与速写作品比较。提问:你发现三幅图片的共同点了吗? 外形:尊重原型,几何概括。

装饰:不破坏原有结构,合理运用装饰方法。

四、装饰方法:

1、以菊花为例,引导学习装饰方法。观察用面装饰的菊花纹样,能从中发现什 么特点?(黑白有序排列)

2、你能想到什么点呢?

生:圆点、方点、三角形点等。

小结: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点。

3、你能想到什么线呢?

形状、粗细、排列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线。

4、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

五、创造表现:

1、作业要求:请选择一种花,运用夸张、简化、添画的方法进行花卉外形变形,再用点、线、面或点线面的综合的手法完成纹样装饰。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当着全班的面及时点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议展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优秀作业等。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二、评价拓展:

1、你知道作品中画的是什么花?

2、点、线、面分别用在哪里?

3、运用了夸张、简化还是添画的方法来设计?

4、你觉得刚才同学们的作品哪张装饰画最吸引你呢?为你的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诱导发现,导入新课:

1、听音乐打节奏。

(1)同学们,悠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老师今天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带来了,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大家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跟着音乐打打节拍。(2)谁知道这段音乐是什么节拍吗?谁能打一打这段音乐的节拍?谁知道节拍的特点是什么?(重复、连续)。

2、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设计的小花,它们也听到了这段音乐,这不它们跟着音乐都跳起来了欢欢的舞蹈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感受归纳,形成概念:

1、观察二方连续图案。

2、认识二方连续图案。

(1)提问:小花的舞蹈和音乐的节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重复、连续)(2)小结:大家说的很对,像这样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做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纹样,我们把它叫做二方连续纹样,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花边。(补充课题)

3、认识二方连续图案的骨式。

教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同样的节拍,小花们跳的舞蹈又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小花们排列的方式不同,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花边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三、观察了解,掌握方法:

1、教师:正巧我有一件白色衣服,我觉得太素雅了,想给它加上一些花边,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2、教师:猜猜花边是怎么制作的?

3、学生说步骤,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1)画模板

A、图案要画得饱满。

B、可以将要剪挖的地方用铅笔标记好。(2)剪、刻模板

A、较大的地方使用剪的方法。B、细小的地方使用刻的方法。(3)印制图案

A、注意从图案边缘往中间涂抹。同时使用几支不同颜色的笔涂抹,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B、还可以采用喷、洒等其他方法。

四、自主创作,实际运用:

1、教师:我的衣服漂亮了,可大家桌上还有一些小盘子、小花瓶。它们还是光秃秃的,让我们用刚刚学到的方法为它们加上漂亮的花边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知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议展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巩固上节课内容。

二、展示评价,拓展思维:

1、教师将作业展示区划分为五个区域。

(直立式、倾斜式、折线式、波浪式、其他)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根据花边的类型贴入对应的区域。

2、教师:找一找谁的作品贴错了地方。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3、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花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都能进行艺术创作。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七课 窗口(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学习描绘窗口和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并通过记忆或想象来创造性地绘画表现窗口,发展动手能力和绘画表现意识。

3、养成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追求创意的艺术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三、教学准备:

课件、泡沫、KT板、剪刀、胶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引入话题:(课件出示园林一角,点击出现花窗)

1、情境导入:我们一起去大观园里逛逛,看,这堵墙上少了点什么?——窗,是建筑的眼睛。

2、揭示课题:窗口。

二、欣赏窗户:(课件依次出示)

1、利于观赏外景的窗户:江南水乡的花形窗框如同给风景配上了别致的画框;简约的落地窗将室外景色尽收眼底。

2、注重纳光和自身装饰的窗:木雕窗漏下千丝万缕的光芒,射破屋内的阴沉;彩色玻璃窗让教堂弥漫着神圣的光彩;巴洛克式窗户典雅优美,风情独具。

三、方法探讨:

1、做一个造型别致的窗可不简单,我们有没有好的方法呢?出示范品,看这个窗户是怎么制作的?

2、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手艺人,用剪贴组合的方法来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窗户。

四、设计窗框:(课件出示)

1、窗框外形是简单还是复杂?

2、这些窗框都是什么形状的?老师示范剪出一个外形。

3、学生尝试设计:剪出简洁的窗框外形。要求:尽量剪得大一些;纹样相同的地方对折剪;时间1分钟,剪完收拾好桌面。

4、行间巡视,展示尝试作业,鼓励大胆和灵活运用对折剪。

五、设计窗棂:(课件出示)

1、方法探讨:观察复杂的窗棂有什么规律?上下左右对称怎么剪?对边对折剪。放射对称怎么剪?中心点为原点对折剪。

2、老师示范:从折边剪进去,注意留出较宽的窗框。

3、学生参与:这个部分设计一个什么样式的窗棂?请一位学生上台折,老师指导其剪出。

4、整体收拾,局部对折镂剪完毕。

5、比较反馈:哪个最像样?其他的有什么问题?窗框外形剪破、窗框留得太窄、镂空不到位。

6、学生尝试设计:运用对折剪的方法镂出窗棂。要求:保留较宽的窗框‘灵活运用对折剪的方法;时间5分钟,剪完压平,收拾好桌面。(课件提示)

7、反馈问题:行间指导,发现问题,归类解决。

六、取景配色:(课件出示)

1、对比欣赏:你更钟爱哪一款?喜欢它的什么?

2、琢磨交流:你想把怎样的美景镶嵌在窗口里?搭配什么样的颜色?创造怎样的气氛?

七、完善制作:(课件出示)

活动:发挥聪明才智做一个造型别致的窗户,并在后面衬托一张风景画或图片,还可创意性地进一步添加装饰。教师巡视指导。

八、评价拓展:(课件出示)

展评总结:展示作业,评选颁奖(小小鲁班奖章)谈谈感受与体会,还能用什么做窗户美化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七课 窗口(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学习描绘窗口和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并通过记忆或想象来创造性地绘画表现窗口,发展动手能力和绘画表现意识。

3、养成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追求创意的艺术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感受,引发共鸣:(课件出示名家系列画作)

1、情境导入:窗,是一首小诗,清风拂面。窗,是一首歌,惬意抒怀。窗,是一幅画,照应心田。

2、欣赏画作:看看画家们怎样用窗口抒发情怀,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有什么特色?

3、交流印象:说说你的感触。

4、揭示课题:窗口是心灵的写照,今天我们来画窗口。

二、艺术创想,构思立意:(课件出示)

1、艺术创想:我们来玩一个艺术布景的游戏,老师这儿有几个主题,可以用什么样的窗口来表达呢?画面需要些什么元素?请四人一个团队来当设计师,画出一张有主题的构思草图,也可以自创主题来构思。

主题文字:古老的窗口、旅程的窗口、我的窗口、节目的窗口…… 学生小组讨论画出草图,汇报构思,老师相机评价。

2、你想画什么样的窗口?表达什么?鼓励学生的想法,适时给予建议。

三、画法指导,步骤呈现:

1、空间层次:看看这个组的草图,有几个空间层次? 画的顺序是怎样的?近(窗口前的布置)—中(窗户的样式)—远(窗外的景色),注意近大远小。

2、角度:比较这两幅画角度有什么不同?重点突出什么?(课件出示两组学生作品)

从里面看窗外突出窗外,从外面看窗内突出窗内。

3、画法:比较这两幅画画法有什么不同?重点表现什么? 线描细致地刻画了窗户及装饰,色彩创造性地表现多个窗景。

4、细节处理:请学生上台添画三个细节。

老师这有一个平开窗,怎样表现窗扇推开的效果呢?斜斜的透视变形。还想画出风吹进来的感觉,怎样表现?流畅飘动的弧线表现窗帘。透过窗的棂阁,看见墙角种的一株梅树,怎样画出它的树干? 还可以补充什么?完善构图。

5、步骤呈现:看看这位同学是怎样完整地画出窗口。(课件出示步骤图)

四、自由创作,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播放轻缓的音乐)

作业要求:通过回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家或自己喜欢的窗口及景致,落款处给你的画取个名字。

五、展示交流,延伸拓展:

1、展评作业:说说你心中的最佳作品。

2、欣赏儿童诗《神奇的窗子》: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课件出示《神奇的窗子》)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八课 色彩对“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在纸上对印和玻璃上点画转印色彩画的方法,探索对印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形成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探究:(课件出示图片)

1、导入: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含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

3、小结: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导出课题:有趣的对印画,并板书。

二、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画色彩和对印。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三、反馈指导:

1、出示有关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 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还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3)想象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八课 色彩对“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在纸上对印和玻璃上点画转印色彩画的方法,探索对印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形成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1)张家界风光,(2)一块奇石,(3)一块树根。

2、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山峰、石峰…… 教师再问:像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基础上去想象的结果,使人信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想象。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也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了美的形象。

二、讲授新课:(课件《春山》)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8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活泼,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为主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范式教学:

1、教师演示。

(1)在玻璃 涂色,稍浓。(2)点水渗化开来。(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6)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b、弹水;c、撒盐。

2、学生为老师演示的范作命题。

四、学生作业:(课件图片出示)提出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1—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

难点:学会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照片激趣:

1、谈话导入:出示几张班级的集体照,激起同学们美好的回忆。提问:“还记得这是在哪儿照的吗?说说谁的表情最可爱。”

2、小结:“瞧瞧我们的班集体,大家在集体生活中度过了很多开心、难忘的时光,今天我们还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制作一张大合照,来纪念我们可爱的班集体。”

3、导出课题:出示纸版画集体像,这些可爱的头像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爱的班集体(纸版画)。

二、探究纸版画:

1、动手尝试

师:回顾学过的与拓印有关的内容有哪些? 总结:拓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被拓印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我们今天学习的纸版画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而成的。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纸版拓印小实验。提出小训练要求:剪一些简单的小图形,粘贴后多次拓印,看看会产生什么效果?时间3分钟。

反馈小训练:强调滚涂油墨的技巧,滚涂要均匀。理解纸版画形成的原理:因为叠加的小图形边沿与底版产生了凹凸厚度,油墨不易滚涂到位,拓印后就形成了白色边缘,产生图像。

2、了解步骤 师:体验了纸版画形成的原理,那纸版头像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根据课本第29页的提示来说说你的理解。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并板书纸版画制作步骤:剪制头像——粘贴底板——滚涂油墨——拓印版画。

(1)剪制头像 画底稿:出示两张纸版画底稿,一张简洁概括,一张细节过多。请学生说说哪张画稿比较适合制作纸版画。

剪底稿:用两张卡纸重叠在一起剪好头像外形。其中一张作为粘贴用的底板,另一张按画稿剪下五官和发型。

剪眼睛:出示三种不同的剪贴眼睛的方式,说说打算怎样表现自己的眼睛。(2)粘贴底版 把剪下的五官等牢牢贴在底纸上。(3)滚涂油墨 滚涂油墨要均匀适量。

(4)拓印版画 拓印时,可用木蘑菇或勺子等,在底版背面反复摩压,使印出的头像清晰,出现局部印不清晰的情况,可以补滚油墨后再印。小结:油墨要滚均匀。拓印纸与底版之间不随意移动。

三、学生作业:

1、出示作业要求:给自己做个头像底版,然后将各自的头像印到同一张底纸上,组成全班师生的纸版画“大合照”。集体拓印时请互相配合,有序进行。

2、欣赏一组纸版头像。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4、自评、互评、师评作业。评价要点:谁的头像抓住了自己的表情特征?谁的头像最清晰具体?

四、总结拓展: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版画相关知识。

版画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板、石板、麻胶板、铜板、锌板等面板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板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

神和协作风尚。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

难点:学会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对比导入:

1、出示两张教室图片,一张是没有装饰的教室,一张有装饰的教室。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哪间教室更有节日氛围呢?

2、导出课题:可爱的班集体——布置节日教室。

二、探讨装饰方案:

1、引导讨论布置区域与分工。

(1)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哪些地方可以布置一下? 小结:可以布置的地方有窗户、吊扇、日光灯、黑板等。

(2)根据教室可布置的空间,将同学分为窗户组、吊扇组、日光灯组、黑板组,认领布置区域。

2、引导学习布置方法和方式。

(1)课件提供一些常见的装饰物:彩带、彩链、彩旗、窗花。请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饰物布置在什么地方合适?

(2)学生分组自学,介绍制作方法,教师制作答疑,了解彩条、彩链、彩旗、窗花等饰物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彩带制作:将纸条卷成纸筒后压扁,剪出二方连续花纹,展开后就是美丽的彩带了。

彩链制作:先将彩色纸裁成纸条,再将纸条贴成纸环,最后把纸环与纸环连成长长的纸链。

彩旗制作:将彩色纸修剪成不同形状的小旗子,在旗面贴些不同颜色的装饰物,最后用绳子把彩旗合起来。

窗花制作:多次对折剪(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根据学生介绍过程,师生共同进行现场制作演示。(3)你还会借助其他材料装饰教室吗? 如花伞、气球、皱纹纸等。

(4)你还会制作出不同的装饰物吗? 如拉花、门帘等。

3、布置方案设计。

(1)请小组集体讨论,并由小组长画好布置草图。

(2)由组长分工,根据每组负责的区域,画好装饰草图,安排每位同学具体制作任务。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

1、分组合作,根据“六一”儿童节的主题,制作饰物,美化教室。

2、最终根据各组表现,评出最佳合作组、心灵手巧组、效率最高组、最美搭配组。

四、总结拓展:

看看咱们的教室,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变得焕然一新,五彩缤纷,多有节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课 乘风破浪(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木板、刻刀、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尝试作业: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了解船的外形结构。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不同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带着这个问题开展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认识特点:(课件出示)

1、认识船的种类。

根据航行区域分为:水面船只、水下船只(潜艇、潜水器)、半潜船。根据航行区域分为:江轮、海轮。根据用途分为:军舰、民用船只。

根据用途分为:货运船、客船、军舰、特种船只(科考、挖泥、探测、施工、钻进、渔船等)。

2、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

3、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教师示范: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边改边交流。

4、师生共同探讨写实性绘画的特点。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自主表现:

1、欣赏艺术家笔下的船。

2、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3、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对比评析:

1、展示优秀作业。

2、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3、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课 乘风破浪(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木板、刻刀、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激趣:(课件演示:做木船)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请仔细观察课件演示他们去干什么?用了哪些工具材料?

2、揭示课题:乘风破浪(学习活动二)——做木船。

二、感知材料: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课件出示范品,分别展示组拼时的堆叠、围合、插合等)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尝试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可减小前进阻力?(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3)用什么方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课件演示各类船的图片)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欣赏资料: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2、根据图片中船的形体特征思考制作方式,先考虑船体基本形,再考虑其他细节的制作方式。

3、黏合方法演示。

六、学生制作:

1、作业要求: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2、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拓展:(课件演示浅显的力学常识)

1、组内欣赏。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学习感受。

2、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3、思考拓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亲身体验做环卫清洁劳动的情形,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

2、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3、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生活态度,发现劳动美,树立敬重劳动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难点: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境导入,劳动教育:(课件出示)

1、视频画面播放环卫工扫地、擦洗、拖拉小车和倾倒垃圾的画面。定格典型有视觉冲击的画面,引导观察。

2、我们生活的城市需要洁净、美丽,它离不开特殊的劳动者——环卫工。

他们手拿扫帚,推着小车,在大街小巷扫地,擦洗公共设施。不论天寒烈日,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地工作。我们要敬重他们,爱戴他们。

3、欣赏教材上《温暖》(原名《清洁工人的怀念》)一画。对画面左下的题跋内容作解读。尊重劳动者,怀念周恩来总理。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画记忆想象画:城市美容师。

二、讲授新课,研究方法:

1、环卫工劳动的日常姿态是怎样的?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1)扫地时身体向前倾、有些弯腰;(2)双手分开握着把较长的扫帚、迈着小步、稍扭动身体;(3)头戴帽子,雨天穿雨衣,他们衣服以橘红色为主色;(4)他们扫地时或左或右朝一边扫,像划船一样有规律、有节奏地不断重复;(5)清理、倾倒垃圾和推拉小车时的姿态和扫地又不同。

2、学生模仿扫大街、清理、倾倒垃圾的动作。

3、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扫地的样子。(参见教材图例)

4、强调手握工具的细节。进行几分钟的小训练。(画握工具的手)

三、教材观摩,把握要点:(课件出示图片、动画)

1、引导观摩教材及另行收集的环卫工劳动的图片。同时关注衣服特点。

2、分析教材上扫地线描图例。引导学生关注大体动态,简要轮廓,头,胸,双腿的跨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扫帚把杆与双手的吻合,手握把杆的指掌关系和遮挡。

3、学生的作品讲析。或站立扫地,或弯腰提物,或蹲下做擦洗,各有不同。正面侧面,腿的微跨、交叉或微弯都有体现。另一幅环卫工开洒水车的学生作品,作为现代化环卫劳动的场景欣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4、指读“学习活动一”,具体明确作业要求。

5、教师板书或出示作业要求:记忆想象,大胆下笔。先画出环卫工人扫地或清理垃圾的大致姿态,再添画五官和手的细节。画出手握的工具,添画环境背景。最后添涂色彩至完成。

四、尝试创作,个别指导:

1、学生作业。

2、出示更多表现环卫劳动的学生作业。注意风格、样式的差异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各有选择,给学生以启示和参照。

3、学生作业一段时间后,教师巡行,了解作业的阶段情况,作个别提示和指导。

4、画得流畅和较快的作业,作观摩展示表彰,激励其他同学。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 学生完成的作业。同学互评,教师简评。

2、教师课堂小结:今天,认真而详尽地知道了环卫工人是怎样工作的,他们的辛苦劳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大家不仅要画好他们,还要学习他们,爱护环境的洁净,热爱劳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亲身体验做环卫清洁劳动的情形,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

2、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3、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生活态度,发现劳动美,树立敬重劳动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难点: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境引入,思品教育:

1、播放视频画面,展示城市社区各行业各场景里人们劳动生活的情境。观看视频后教师讲课。

2、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文学家老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热爱劳动才会使任何工作都做得仔仔细细、妥妥帖帖。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今天我们学习画记忆画:爱劳动(板书课题)

二、作品欣赏,讲授新课:(课件出示)

1、教师展示美术作品《夯歌》(油画,王文彬)、《拾穗者》(油画,米勒)、《挖山不止》(中国画,杨力舟)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劳动虽然辛苦,但劳动也有劳动的美。可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3、让学生叙述自己在家里、学校、社区做过一些什么劳动?心里的滋味如何?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周围有些什么?(教师可适当板书学生说的内容)

三、研究体验,把握方法:

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2、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如头,胸,双腿的直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

3、小结:任何人物动态都体现出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所发生的位置关系,都有身体的总的运动趋向,从而使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表现劳动时,抓住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能使所画人物保持平衡不会摔倒。

4、结合教材讲授。在学校做卫生或社区做义务劳动时,或站立扫地,或弯腰提物,或蹲下做擦洗,都是不同的姿势。(教师徒手在黑板上画出示例图并说明)

5、对比教材上的两幅蹲下做擦洗劳动的线描图,分析琢磨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就是多了很多细节。有什么用?有助于丰富姿态的表现。在表现劳动的时候别忘了人物的面部表情,从教材上的图片和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同学们干得多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热爱劳动的心情。

四、学生作业,提示鼓励:

1、布置学生作业。用记忆画的方法,加之合理想象,画一幅为社区义务擦洗公共设施的画。

2、作业要求:回忆自己做擦洗设施的情景,姿态、表情、工具、环境都仔细画出来。注意恰当地安排画面人物,两三个最好。不必和记忆中的事物完全一样,可大胆设计,适当夸张人物动态的特征。提示学生借鉴在上堂课画环卫工人时的方式方法。

3、学生思考,记忆想象,专心创作。教师稍后做提示和鼓励。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学生阶段性作业效果,同学互评,教师简析。

2、教师课堂小结。课堂表现好,同学们思维活跃,作业效果不错。未完成的作业,课余继续。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2、能根据特异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一幅场景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设计作品,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绘画表现能力。

3、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特异感知:(课件出示)

1、出示一张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和特异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分别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结:重复现象带来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打破规律的单调感,变化的部分成为视觉的焦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2、说一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特异的现象?——出示更多的自然界的特异现象的图片。

3、出示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特异构成的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说说你又有什么感受?

小结:人们从自然界的特异现象中感受、发现美,从中归纳规律,创造了许多特异构成的作品,并把它运用到了生活中,方便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揭题:一模不一样。

二、探究方法:(课件出示图片)

1、寻找要素:

(1)根据特异构成作品,请学生观察并分析: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 总结: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基本形和骨式。

2、认识基本形: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基本形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本形。(2)基本形的特点——简洁。(3)基本形的来源及分类。

3、了解骨式图: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骨骼图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骨式图。

(2)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骨式图?——折纸,也可以用画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设计重复基本形。(2)设计骨式图。

(3)根据骨式图在相应的位置放置重复基本形。(4)设计特异基本形。

5、游戏解难:(1)小训练——为没有完成的特异作品设计一个特异基本形,并说说你的想法。(2)分析作品,解决难点:基本形可以是几何形、抽象形、具象形。要求:想法特别,有趣味性,与整个画面有联系。

(3)欣赏图片,感受大小、方向、颜色特异构成,及更多的有创意的作品。(4)小结: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设计特异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6、不同的制作方法:

出示不同媒材制作的特异作品,让学生感受并分析不同材料和方法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三、自主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设计一个基本形,用画、剪贴、印章、镂空刷底等方式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交流:

1、请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的意图。

2、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2、能根据特异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一幅场景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设计作品,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绘画表现能力。

3、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特异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一幅场景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设计作品。

难点: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境设置:(课件出示相关场景图片)

1、老师播放学校号鼓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特异场景。

2、老师提问: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这样存在特异现象的场景吗?

3、学生回答、交流:阅兵式、舞蹈表演、家里摆放的植物等。

4、把你所搜集的特异场景图片与大家分享。

二、提出问题,分析讨论:

1、画家作品(课件出示画家作品)(1)课件出示《胶东人家》、《神秘的路障》、《我们都是好孩子》、《照相本子》等几幅作品。

画家们也是根据生活所观察到的或有趣、或深刻的场景将它描绘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作品,并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讨论:(课件出示文字要求)a、画面运用了什么素材来表现? b、你认为画家像突出什么样的主题?

c、如果画面中只运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会是怎样的效果? d、画面运用特异手法产生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2)师生交流、小结。教师引导、强化画面中运用特异手法的意义及作用,围绕特异形态在画面中的位置、特异形态与重复形态的关系,以及大小、构图等问题展开分析。

2、小训练(课件出示小训练图片——舞蹈的人)

(1)位置的训练——以下图片里面有相同形态的小人,请你试着把这个不同形态的人物换到不同的位置试试,会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感受?(可以有前后遮挡关系,但不涉及透视关系)

(2)设计形态的训练——根据自己的意图想象、创作一个不同的形态,可以是不同大小、不同方向或者是不同形态……并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我们可以寻找绘画、生活中的特异现象,也可以通过重复现象的场景改变、创作一幅特异的场景画。注意画面特异形态应与整个画面有关系。

3、欣赏、分析学生作品

三、自主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发现、寻找、感受、记忆生活中特异现象的美,(如拔河比赛、舞蹈队、号鼓队、国庆阅兵等),并将它描画下来。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析:

1、自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简短评价作品。

2、欣赏、互评作品。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图片)

欣赏、了解特异在海报、包装设计、绘画、舞蹈、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 跟奶奶学手艺(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难点: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纸、剪刀等。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件演示)

1、沙龙式讨论交流:根据图片及资料,你知道剪花娘子是谁?作品给你什么感受?相比其他剪纸特别之处在哪里? 教师小结: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以各色彩套贴形成绚丽丰富的效果。作品展示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

2、揭示课题——跟奶奶学手艺。

二、学习方法:(课件演示图片)

1、欣赏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纸套贴剪纸的特别之处。想知道这些剪纸中的彩色套贴是怎么来制作的吗?

2、欣赏剪纸作品《狮子娃》,以图中的狮子为例,教师讲解演示彩纸套贴的制作过程:

(1)先用黑色纸剪出狮子图形。

(2)再用红、绿、蓝色拼接的纸剪出狮子的另一外形,并将边沿剪成锯齿状,注意此图形要比黑纸剪的外形稍大。

43(3)根据前面介绍的单个元件的制作方法逐一添加各种花纹,用胶水将它们逐层粘贴。

三、尝试探索:

1、小训练:用彩纸套贴的方法制作一朵多层的花。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制作中的问题:(1)哪一朵花套贴得更好?

(2)在彩纸的色彩搭配上哪个更好? 教师小结:在彩纸套贴时选择合适的技法逐层依次粘贴,用色要注意作品的层次感,又要注意装饰用色规律。应从内容出发,大胆用色。

4、赏析库淑兰奶奶剪纸的各种纹饰及创作方法。(1)除了花,你还发现哪些纹饰? 教师小结:库淑兰奶奶使用的纹饰都是与陕北农村生活相关的事物形象,通常还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2)这些纹饰是怎样套贴制作的?(套色贴、排比贴、对叠贴、点缀贴、衬边的创作技法)

教师小结:多样的方法使套贴纹饰丰富而富有变化。

四、自主创作:(课件演示欣赏图片及作业要求)

1、优秀剪纸作品赏析,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你想做个什么形象?”“用哪些纹饰装饰?”“套贴时先剪哪个部分?后剪哪个部分?”

2、作业要求:学用库淑兰奶奶套贴剪纸方法制作作品。

五、展示评价:

1、自评: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

2、互评:谁套贴的纹饰最绚丽?你最欣赏?

六、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 蝴蝶落我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事物的热爱。

2、通过研究、制作,了解蝴蝶的特点、色彩,学会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纸、胶、剪刀等。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花么?为什么?(由此引出花是美丽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还有的是能飞的事物。)小组派代表可用动作或语言描述,其他组员可予以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予以鼓励、表扬。由此引出蝴蝶是会飞并且美丽的花 ,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欣赏、观察:

1、出示蝴蝶图片欣赏,使学生感受蝴蝶的美。初步对蝴蝶有一个感受。

2、这么多美丽的蝴蝶,它们有哪几部分组成?——头、身子、翅膀、须。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由此引出蝴蝶的不同形状、花纹和色彩)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蝴蝶的不同形状,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每只蝴蝶都有不同的形状,它的花纹就是由点、线、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组成。它色彩鲜艳,在花丛中不易被察觉,所以你见到的蝴蝶都是七彩斑斓、五颜六色的。(板书课题)

3、谁发现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称。

三、探究、绘制:

1、老师这有小朋友做的蝴蝶作品,请学生们研究一下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颜色和基本形?(每组分发一幅不同的作品,有对印的方法作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学习,探索如何用对引的方法作的更好。教师巡回参与启发。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手中的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做的(可结合演示进行,教师可协助完成。)教师予以小结。

2、绘制: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点评:

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在哪?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五、感受、飞舞:

放《儿童组曲》曲子,感受乐曲中的儿童扑蝶的情景,做一做扑蝶的动作。

六、朗诵导入:

由学生朗诵童谣《蝴蝶飞》(“蝴蝶飞,我不追,蝴蝶落,我不要。”)

将童谣所表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演示。组织讨论,并将自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和不同的想法以想象画的创作形式表现出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欣赏图片:

1、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先是单张,后多幅同一画面,让学生对蝴蝶的不同形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学生带的图片。感受蝴蝶的特点及美丽。

八、剪制蝴蝶: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蝴蝶的外形,师生共评。使学生注意到蝴蝶的不同形态,为下面的剪制作好准备。

2、复习:蝴蝶的外形特点——对称。

3、你怎样剪制对称的蝴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对折的剪制方法)

4、学生尝试剪蝴蝶的外形,教师辅助,注意不同的形状。

5、每只蝴蝶都有美丽的花纹,怎么剪?(生答)教师演示。花纹不必有太多拘谨,随意剪制形状。空的地方不要太大,注意美观。

九、学生作业:学生用对剪的方法剪出蝴蝶,可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做的蝴蝶最先飞到花丛中来。注意安全及卫生。

十、小结:

1、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请大家认为制作好的学生说自己的制作经验。

3、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其他材料来制作花蝴蝶么?(启发学生,如:橡皮泥、树叶粘贴等。)

4、放《梁祝》,猜曲名,这首曲子使人联想到双蝶飞舞,让大家随着这首曲子运 用学过的动作模仿蝴蝶自由飞舞,教师参与。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联想、放大、添加组合等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构想

画出一个奇怪的有趣世界。

2、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获得精神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难点: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

1、播放《疯狂原始人》、《阿凡达》等电影片段。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冒险吗?请跟我来吧!一路上,你看到什么奇怪、有趣的景象?说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揭示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呀!让我们用大胆的想象力创造一个充满奇幻、趣味的世界吧。

二、观察记忆,联想变化:(课件出示)

1、欣赏图片,发现特征

图片:花椰菜、音符、树叶、摩天轮等。

师:外形、颜色和纹理有什么特点?你马上就联想到了什么?

2、尝试训练,拓宽思维

(1)出示一组4片树叶图片。师:仔细观察这些树叶,你会联想到哪些奇怪的东西呢?

(2)学生选择一片树叶图形,在作业纸上直接添画。(3)师:说说你的想法,主要添画了哪些部分?

三、方法探究,灵活运用:(课件出示)

1、对比观察,整合形象。

(1)出示花椰菜——树、摩天轮——玩具风车两组图片。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有什么不同? 生:两者外形有一定的相似度,大小却不一样。(2)学习放大和缩小的想象画表现方法。师:把花椰菜放大之后,就和树一样高了。瞧!一座花椰菜树林就呈现在眼前啦。把摩天轮变得和玩具风车一样小,小朋友轻轻吹一下,它就呼啦啦转起来了。

2、改变惯性,创造形象。

(1)动物们的小烦恼,我们来帮忙。

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串将动物们的苦恼。如大象庞大的身躯,行走缓慢,如果能有鸟儿的翅膀就如虎添翼等。

(2)欣赏绘本中的小猪撑起了长颈鹿等作品图片。

师:这只小猪可真是大力士呀,都把长颈鹿顶起来了,只有在奇怪的世界才能看到吧,真是大开眼界呀!

小结:改变事物的惯常状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现象哦!

3、学生作业赏析。围绕“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你在这个有点怪的地方想做什么?会遇到了什么

怪事情?”进行赏析。

四、创造表现,评述交流: 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让学生相互交流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篇2

将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云笔记、APP应用四种信息技术整合, 运用“云”技术, 使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知识。运用教师自主设计的APP应用, 实现与课堂无缝对接, 与课外有机结合,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自选内容。学生在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网站主要介绍了十个食物单词:bread、butter、cheese……通过单词听音跟读与单词游戏进行学习。所学内容贴近生活, 游戏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一年的英语, 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 表达简单的想法。同时, 他们天真活泼, 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师选择孩子们喜爱的食物话题作为文本, 利用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云笔记和APP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探究与分享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食物单词: bread、cake、butter等;学生能听说读写、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到单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电子白板, 专题网站, 云笔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能够进行小组交流。能初步使用云笔记, 并掌握网络化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 学生能管理知识、分享快乐。通过见识各种新奇的“食物国旗”拓宽视野。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教学环境与准备

网络环境、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1.热身导入

T:Which county is it?

Ss:Italy!

T:How about thisone?

Ss:China!

接着, 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呈现一段魔术视频 (如图2) , 视频中圆形的苹果变成了正方体, 落在地上的牛奶变成了甜甜圈, 要学习的单词都暗藏在魔术中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起来, 迫不及待想马上开始学习新单词。

T:Look!

Ss:It’s an orange.

设计意图:热身活动不是单一地出示卡片介绍单词, 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与文化结合后呈现。既揭示了学习主题, 又渗透了中西方文化。接着, 运用魔术视频呈现学习内容, 这种趣味的呈现方式, 解放了学生的大脑, 也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

2.自主学习

经过刚刚的铺垫, 学生们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师首先通过电子白板打开学习网站, 学生听音跟读, 进行齐读共研。然后,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网站上, 通过点击食物图片, 进行跟读“Cheese、cake、butter、hamburger…”, 学生看单词、听发音, 同时还能看到英文注解, 如cheese: A food made from milk.

设计意图:单词的英语注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单词的词义语境。学习时, 每个学生都有一位“专属老师”, 这位“老师”可以带着他把不熟练的单词反复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学习。教师则在一旁进行学习跟踪和指导。

为了突破难单词, 我在电子白板上还设计了“食物心情”小游戏。请学生们猜猜“愤怒的小鸟”、“被人偷菜后悲伤不已的小男孩”和“孤独玩偶 张小盒”喜欢吃什么。在电子白板上将“心情人物”与“食物”配对, 如正确则读音一致, 学生可以马上跟读, 如果错误则可以看到正确答案及其解释。

T:Can you choose food theangry bird?

Ss:Yes, I can.

T:What does he like?

Ss:Sausages.

T:Let’s check!

设计意图:小学英语教学中, 长单词的音节较多, 是教学中需要攻克的难点。在本节课中, 选取了时下学生中的流行元素:“愤怒的小鸟”、“偷菜”、“张小盒”, 通过心情找食物。在趣味中攻克重难点, 同时也渗透了心理学的小知识。在电子白板上通过点击、拖拽实现了交互, 让知识可看、可读、可摸、可用。学生的眼、口、手、脑都得到了运用。

3.网站游戏

作为对刚刚学习的奖励, 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网站上进行游戏。游戏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单词。例如, TEST YOURMEMORY (记忆力大考验) , 根据单词图片和读音, 通过记忆找出一样的两张牌, 时间越短越好。游戏按难度进行分类, 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学生们边听、边读、边用、边玩, 进一步巩固了单词。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 这里的游戏形式类似于他们平时玩的QQ游戏, 运用游戏的形式巩固单词, 学生既感觉到熟悉, 又充满了挑战。他们乐于参与, 敢于尝试。

4.笔记梳理

本节课, 我运用了“为 知笔记”——一款云笔记软件, 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的知识, 以便他们形成长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求学生在云笔记中写下对本节课所教的单词中印象最深刻的三个。学生打开云笔记, 拼写单词, 插入图片, 设计精美独特的云笔记 (如图3) 。

要求学生运用云笔记中的“朗读”功能, 听单词发音, 并进行反复跟读。 (运用该功能, 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笔记阶段继续巩固单词)

教师在云笔记中建立了一个群组——ABC英语快乐学习吧 (如图4) 。全班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笔记分享到群组里。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让大家一起解决。这样, 每个人都在群组里看到别人分享的笔记了。

生A:I can see Funny likesice cream.

生B:Mike likes hamburgers, I like them, too.

生C:Linda likes cheese, butI don’t like it.……

设计意图:云笔记是一款实用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笔记有效记录、管理自己的学习。同时把这些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运用它的“云存储”功能, 学生们可以即时存储和调阅单词。在学校或家里都能调阅出笔记, 开展学习。“朗读”功能还可以马上听到单词发音并进行跟读和巩固。而在笔记中建立的“ABC英语快乐学习吧”, 可以让大家在这里相互交流, 在这里收获认同的喜悦, 享受成功的乐趣, 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

5.作业反馈

课堂作业反馈, 学生在“一起作业”平台完成朗读背诵, 对话交流。后台的发音记录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自动打分。同时将语音作业存储, 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评阅。

设计意图:传统模式的英语作业就是抄单词或者抄句子, 时间一长, 学生们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在这个网络作业平台中, 学生可以以网络游戏形式完成作业。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也很难听到每个学生的发音, 而网络平台能够存储每个学生的语音作业, 教师可以在课下听到每个学生的发音, 以便及时找出问题共同解决。

6.APP拓展

T:Do you want to knowmore about food?

Ss:Yes.

T:OK. You can read in ourAPP.

最后, 教师告知学生, 如果想学到更多的内容, 可以课下登录“英语云课堂”APP应用, 进行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英语云课堂”是我独立自主设计的一款APP应用程序, 分为“网页版”和“手机版”。类似于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 可以安装运行在电脑、手机或平板上。我的设计理念是:与课堂无缝对接, 与课外有机结合。同学们在上面既可以巩固本课所有知识要点, 同时也会了解一些课本以外的背景资料、语法概念及进行句型训练等。在这款“云课堂”应用上, 我将课堂上由于时间不足, 无法讲述的内容制作成一个个迷你课堂,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如图5) 。此外, 在留言板上, 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 甚至还可以自己发布文章当“小老师”。

●教学反思

载酒船过风亦醉, 浇花人去水犹香。回味本课, 学生们领略了信息技术的魅力, 体会着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节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中, “云技术、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以其独特的风味, 彰显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高了学习效率。正可谓:课堂高效其风味独具, 云笔白板乃唇齿留香。

作为一线教师, 我有这样的思考, 是否能利用武汉市推出的“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终身学习的云空间, 让他们的思想在此交流展示, 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轨迹。

●心之感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句话对我影响深刻。当我们在埋头教学的时候, 很少会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还能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知识。此次参加NOC活动, 我创新地运用了云笔记和APP应用两种信息技术的手段服务教学。毫不夸张地说, 当发现并运用它们的时候, 我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

首先, 记笔记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国内外很多优秀学生共同的特点。云笔记——无纸化的记笔记, 能够随时调阅, 能够及时更新内容, 还有图片发音这些功能, 这些不正是我们的孩子们所期待, 所需要的吗?信息化是未来的趋势, 培养我们的孩子具备驾驭信息化的能力, 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 我开发的这款APP应用, 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利用到这样的学习工具。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APPSTORE里成千上万个应用和游戏供我们下载, 从红极一时的“切西瓜”到“愤怒的小鸟”。当人们掏出手机, 首先想到是玩游戏和刷微博。那有没有一款应用能帮助孩子们巩固课上知识, 拓展课外知识的呢?抱着这个理念, 我设计了一款APP——英语云课堂。将我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讲的内容和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制作成迷你小课堂, 供孩子们在这个APP中阅读。APP中还有讨论区, 供孩子们发表文章或进行讨论。

也许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很渺小, 不足以改变或成就什么。但正如乔布斯说过:“你的时间有限, 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 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NOC, 是我们的起点。创新是我们一路走下去的动力。

评委点评

“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大大地触动且激活了国人的味蕾, 让我们在一日三餐中也能品尝到文化的味道。那么, 这“舌尖上的课堂”到底会怎样呢?我很是期待。

好的菜肴, 必定需要好的食材和精选的佐料, 加上制作者的用心, 遵循的是味觉和营养的双重感受。一堂好课, 也与此类似, 教学者需要精心选择内容, 用心组织教学, 因此, 同样也要讲究营养 (知识与技能) 和滋味 (学习的情态) 。本课的教学内容恰好也是自选的, 因而教学者的教学设计也就更显自由, 其结果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日三餐中所自然渗透着的文化味道;“舌尖上的课堂”也力图让自己的课能够凸显“文化的味道”, 而且我们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执教者的种种努力。当然,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去谈所谓的中西方文化交融, 多少会显得有些大而空, 这也是我对作者把“菜肴摆放成各国国旗”就认为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不置可否”的原因。不是不能有这样的设计, 而是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 未必一定要扯上“文化”。

当然, 本课中也有很好地渗透了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精巧设计。比如, 孩子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汉堡、可乐的判断, 无论孩子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都凸显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 西方快餐文化 (汉堡的简单、便捷、标准化) 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不厌精烩不厌细” (中国厨艺都是一种“私人定制”) 之间的文化差异。

因为“舌尖”两字, 让我几乎忽略了本课在整合创新方面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在专题学习网站上听音看词、跟读跟练, 孩子们多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老师”;在“为知笔记”上增删读写、互动交流, 孩子们多了一本多彩且活动的“云作业本”;网站上的小游戏在孩子们快乐游戏的同时也检验了学习内容, APP应用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这堂课, 整合的亮点有很多, 我在感慨于武汉当地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超前和完善的同时, 还是要提一点忠告:当我们有更多的整合手段可供选择时, 我们一定要懂得更好的选择!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篇3

语文七色光

1.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开(辟避)(忘妄)想

(尊遵)循(振震)耳欲聋

3.形近字组词,照样子写一组再组词。

湍()怔()囚()婉()

瑞()证()因()碗()

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旧社会劳动人民起早贪黑,就是为了挣(zhengzheng)一口饭吃。可是一年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zheng zheng)扎着。

5.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摆在红四团面前的困难很多,()这些并没有吓倒他们。

6.将下列地名按要求归类。

北京 青岛 张家界 香港 周口店 黑河西安 台湾

(1)与水有关的地名______、______

(2)含有方位的地名______、______

(3)含有颜色的地名______、______

(4)含有姓氏的地名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1.把成语补充完整。

身( )其( ) ( )材( )教 ( )( )动听

( )居( )乐 ( )然( )朗 志()高(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_______ ,因为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后人称为“_______”。

《趵突泉》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先生写的。本册书我们还学习了一篇他写的文章《 》。游览结束后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瑞雪图》一课中,作者写雪后的景色,先写( )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 );先写静再写(

);先写( )再写近处。

爱我中华,_______。爱我中华,_____。爱我中华,_______。

开卷有益

月色是迷人的恬静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月夜听曲、吟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仿照画线的短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幽静的() 美妙的()( )的( )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仿照摘录的句子写一句话。

多美的月夜,做个小诗人,吟诵一首描写月夜的诗吧!

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暮江吟》

__________这首诗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4种景物。展现________了一幅色彩灿烂的秋江暮景图,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___之________情,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外公最爱读书。那天下午,外公又在书房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外公 您的学问这么大 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只有虚心好学,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呀!”

1.请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这段话共有 句话,都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3.外公学问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请把原因用“~~”画出来。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和鸭蛋→猜测野鸭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次要内容是________。

2.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_______”画下来。

3.任选一题做: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②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回答时要写清题号。)

笔下生花

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读了上面的文章你是否感动?想象一下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十三只鸭蛋的故事》。

2.哈尔滨被誉为“冰城”,哈尔滨的冰雪举世闻名,动笔写一写家乡的冰雪吧,最好能写出家乡冰雪的美丽(魅力)以及小朋友们在冰雪中玩耍的情趣。题目自拟。

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 篇4

1、用眼观察家乡

总第 个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中,第一主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部分的第一课。《用眼观察家乡》通过居高远望的方法,引领学生站在高处观察家乡,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和景观,了解家乡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科书的编写照顾了城乡差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教学内容,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教科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家乡的基本情况,也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提示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学生准备: 1.观察家乡,调查、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2.研究家乡的材料,准备成果汇报。

教师准备: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用到的工具

2.制作家乡地形地貌景观的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家乡的活动中,增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

情感。

2.发展调查收集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了解四个正方向和四个副方向的关系,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歌中唱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谈体会。

师:老师知道你们有浓厚的乡情,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但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你能感受到作为西峡人的骄傲与自豪吗?只要我们去认真调查、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家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二、设疑自探:(5分钟)

大家都去观察了我们的家乡,并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那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收获和发现?你了解家乡的哪些方面?

下面我们进行分组。请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把分头研究的资料进行整合,大家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能体现小组研究特色的名字,在小组内选出两名发言代表、记录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

三、解疑合探:(22分钟)

教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随时指导学生的具体探究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

师:下面各个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哪个小组愿意先和大家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发言时最好按照:我们是某某小组,我们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调查了哪些地方或内容,以下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成果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师向学生介绍八个方向: 东、南、西、北是四个正方向,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是四个副方向。

在课桌上指出八个方向.师:老师也想请大家分享一下我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结 果,让我们随着大屏幕一起去欣赏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播放课件。)

四、质疑再探:(3分钟)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五、成果整理,课后延伸:(5分钟)

师:我们为风景优美的家乡而骄傲,我们为日新月异的家乡而自豪,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

小组内商量方案,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想编家乡的故事。

生:我们想画一本家乡画册。

生:我们想写赞美家乡的诗歌。

„„

师: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你们美好的愿望。

2用手描绘家乡

总第教学目标

1、在合作绘画的过程中增进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方向的认识。

教学重点

会画家乡的景物,并能在绘画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个教案

教学难点

怎样来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具准备

1、幻灯片(出示自探提示)。

2、小黑板(出示绘画提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一起观察了家乡的景色,这一节,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家乡景物和人们生活的情况表现出来。

板书:用手描绘家乡

二、设疑自探

1、看了这个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8-9页的内容,你心中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2、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出示自探问题如下:① 应该怎样来画家乡?

②从什么角度来画?

③你对课本上的图画有什么看法?

3、对于以上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组内交流,解决以下重、难点: 应该怎样来画自己的家乡?

3、汇报合探情况。

4、师出示绘画提示:

①分工:学生前后桌8人为一组。

②注意事项:a、看到了什么,画哪个方向。(组内讨论) b、组内合理分工。

③要求: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

5、学生绘画,师巡视指导。(尤其是分工和方向正确性方面)

6、各小组在班内交流评价。

四、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五、运用拓展

1、收集学生的图画,留待下个主题内容时使用。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有什么特点?

六、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你说一说。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用手描绘家乡

(展示学生作品)

3、用心体会家乡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从各方面来全面的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具准备

课前向家长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课:(2分)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了家乡的美,那么这节

课呢,我们准备从家乡的各个方面来体会我们的家乡究竟美在哪儿?

板书:用心体会家乡

二、设疑自探(10分)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0-13页,根据你的阅读,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如下问题:(1)自己家乡在哪里?有什么特点?(2)从哪些方面把你的家乡介绍的更全面?(3)通过阅读,你能介绍四川省的情况吗?

3、请同学们根据课前了解的内容来完成(1)、(2)小题,根据刚才的阅读来完成(3)小题。

4、学生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15分)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家乡的位置,特点。四川省的基本情况。

2、组内交流,解决以下重、难点。(1)从哪些方面把你家乡介绍的更全面。 家乡的 地形、地貌山水、文化风俗习惯

3、汇报合探情况,并做简单的记录。

4、小结:我们的家乡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腹地,这里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交通四通八达,312国道、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穿境而过。这些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国内外好多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我们美丽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爱家乡,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质疑再探(8分)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问题由学生回答,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五、运用拓展,升华认识(3分)

1、告诉家长自己今天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收集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六、课后总结(2分)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用心体会家乡 

家乡的地形、地貌

山水、文化 风俗习惯

4、走进不同的家乡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初步了解祖国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

教学重点:

认识地形图,会看地形图。

教学难点:

会看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前面,同学们都认真观察了自己的家乡,对我们的家乡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一节,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不同的家乡去看一看。

板书:走进不同的家乡

二、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4-15页的内容,结合课文内容,你想知道什么呢?

2、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问题如下: ①教材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 ②什么是地形图和地形? ③地形图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④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4-15页的这幅地图来解决以上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三、解疑合探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地形图走进不同的家乡 蓝色——海洋 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丘陵、山脉

小结: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2、组内交流以下重、难点:(分组要合理,每组要指定中心发言人)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这些?

3、选派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小组合探情况。

4、小结:通过地形图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的地形,地势都看得一清二楚,看来会看地形图,还真了不起呀!

四、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对于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五、运用拓展

1、试看地形图,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看它地形、地势如何?

2、教科书14-15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

六、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走进不同的家乡

 地形图走进不同的家乡 蓝色——海洋 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丘陵、山脉

5请到我的家乡来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3、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 教、学具准备

1、收集介绍家乡的记录,以及不同的方向的家乡景色。

2、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3)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是不是很美呢?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把自己的家乡,完美的介绍给大家

吧?

板书:请到我的家乡来

二、设疑自探,自主学习(12)

1、看了今天的课题,请同学们默读20-21页的课文,通过阅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出示自探问题如下:

①_____________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的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是会为祖国承担_______________,贡献_______________的。

②你对家乡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3、出示自探提示:

(1)看课文20页下文的文字完成第①题。(2)从前面学过的知识综合来谈对家乡的认识。

4、学生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15)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组内交流,解决以下重、难点: 你对家乡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3、选派代表,汇报合探情况。

4、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征,今天,我们也像课本21页上的同学们那样,将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订成册,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

5、以小组为单位,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制作家乡手册。

四、质疑再探(4)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五、运用拓展(3)

1、向家长展示在课上制作的手册,并告诉家长自己在其中的贡献。

2、把制作的手册,寄给远在他乡的朋友。

六、课后总结(3)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家乡手册

看家乡、画家乡 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

观察记录,了解了我国的气温、降雨量

第二部分 家乡的故事

6、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总第 个教案

教材分析: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通过介绍家乡人的居住条件、家乡的交通条件,延伸到家乡人的穿着、饮食等方面,帮助学生感受认识家乡人的生活变化。教科书的编排提示教师要因地取材,充分发掘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将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再创造,体现用教材教。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等途径,探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学生准备: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地调查、访问,收集有关家乡人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物品、旧房屋照片、家乡生活变化VCD。

2.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如日记、图片、采访录音等)进行整理,以备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

1.发家长信,请家长帮助学生动员身边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2.实物投影、电脑和有关家乡新貌的VCD等电教设备。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民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况,感受今昔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

2.通过调查与访问,提高调查、整理、汇报的能力。3.增进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生:想。

师: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24~28页,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出示课题)

二、设疑自探(5)设疑:

1、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2、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3、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说说家乡人的变化? 学生自探,教师巡视指导。

三、解疑合探(20)让学生在全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指名汇报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

1、家乡人是指生活在同一地方的人们。

2、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

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富饶的西峡去参观,好不好?

学生欣赏录像片,然后讨论。

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多指名谈体会。

四、质疑再探(5)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回答。

五、总结提升(5)

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今天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回去以后,可以用一首学过的歌改编一下词来歌唱我们的家乡;或

者用一首诗来赞美我们的家乡;也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响。这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的。

7、今非昔比的厨房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

2、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面图。

2、到同学家看一看几家条件不同的厨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3)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户户都有厨房。同学们对于自己家现在的厨房可能很熟悉,不过,对于过去的家庭厨房就不是很了解了。教科书中的一位老奶奶给我们介绍了她自己经历过的三种不同的厨房,让我们跟着她一起去看一看。”

二、设疑自探:(10)

1、欣赏教科书第42页右上方照片,它展示的是老奶奶小时侯的厨房。提醒学生注意黑乎乎的灶台,灶台旁边的大水缸、锅盖和水缸的盖子,灶台旁的木箱子---风箱、被人用手拉动着的手柄。“这是人们以前使用的厨房,主要是农村人家用的,现在有些地方的农家还有这种厨房。过去城市人家的厨房因为面积小,有的甚至是几家挤在一个厨房里做饭,条件也是很差的。”

(1)看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2)根据探究提示自学课本内容 探究提示:

(l)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没有自来水,水缸放在灶台旁边,做饭时取用水比较方便。)

(2)为什么灶台垒得那么大?(3)为什么要拉风箱?(4)为什么要烧柴草?

(5)人们怎样使用炉子?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6)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三、解疑合探:(20)

(1)教科书第42页中间的照片展示的是老奶奶年轻时的厨房。提醒学生注意铁炉子、蜂窝煤等物品。

(2)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人们怎样使用炉子?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总结学生的观察及回答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虽然煤炉比灶台有了很大的进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仍有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进一步提问学生:“煤炉还有哪些缺点?”(需要及时添煤,火很容易灭,晚上还得封火;有污染,容易中煤气;做饭时,不容易掌握火候。)

(2)教科书第43页的一组照片展示的是现在的厨房,教师让学生欣赏并自由讨论。“现在很多同学家的厨房和用煤炉的时候相比,条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你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便利的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总结。“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请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的概括。

四、质疑再探:(3分钟)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五、拓展延伸

(1)进厨房帮助妈妈做一次饭。

(2)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自己家乡街巷、古树、古迹等的来历。

板书设计:

水缸 灶台 柴草 炉子 拉风箱

8、家乡名称的来历

总第 个教案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以金沙滩地区一地名-----金沙湾的来历,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名称中所蕴含的地理变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等诸多意义。本课着眼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以了解自己家乡的故事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探究有关家乡的历史,了解家乡有关名称的来由。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有关名称的来历

教学难点

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在课前搜集本地名称的由来及传说,搜集相关文本资料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录像导人,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一个名称,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名字一样。下面请看一段小品,看看小品中的那对夫妇是怎样给孩子起名的?播放黄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有关给孩子起名的那段录像。

师:小品中孩子的名字“吐鲁番”“海南岛”“少林寺’都是以地名起名的。那大家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吗?

(学生踊跃回答)

小结导入: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就像有些地名一样有它特定的来由,今天我们就一共同探究家乡名称的由来。(板书:家乡名称的由来)

(二)读题设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出示以下自探提示:

结合教材第44至45页看看课本上探索家乡名称来历的方法.确定自已路子,探究以下问题。

1、自己家乡叫什么名字?家乡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2、家乡地名有什么规律?

二、解疑合探

1、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住处材料;

2、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汇报:

3、合作探究:看看家乡名称由来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有的以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有的则是出于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纪念而命名的,不管怎样,它们都组含了人们对家乡的描绘,希望和祈盼。)

4、师生交流:

以地理位置命名的:

以历史人物命名的:

以某种事件命名的:

三、质疑再探

1、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指导学生讨论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请你根据学习情况,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编写1-2边练习题,来巩固我们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补充练习:

(1)写写家乡地名,画画家乡美景。、(2)编编地名故事,要既能说明地名来历又通俗易懂,切合实际。

总结升华

地名也是一种文化.今天的纪念工程、英雄人物、标志性建筑等等,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地名,我们要时刻关注、收集相关内容,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9、家乡水的故事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水的发展历史,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设疑自探

导课。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家乡水的故事。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6--48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你想知道些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问题如下:

①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水的变化情况。

②怎样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了,城镇的发展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都要消耗大量的水,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

③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

3、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6-48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来理解以上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二、解疑合探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汇报学习情况,交流水的宝贵。生:工厂多了,需要水更多了;

生:人们的生居水平提高了,卫生条件好了,洗澡、洗衣服都比过去次数多了;

生:人口多了,生活用水也多了。

3、组内讨论交流节约用水的重要性。(1)小组内讨论、交流。(2)选代表发言合探情况。4,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水,水的储量是有限的升而人们对水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所以水是很宝贵的资源,应该节约用水。

三、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请你根据学习情况,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编写一道练习题,来巩固我们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补充练习:

(1)讲一个有关家乡水的故事。

(2)谈一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总结。

从我们了解的有关水的故事中,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我们要节约用水。

板书设计

家乡水的故事 家乡水的变化

水的重要 节约用水

第三部分 家乡我为你骄傲

一、从家乡看祖国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重点、难点

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活动过程: 设疑自探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如

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

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解疑合探

一、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二、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

(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计划、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质疑再探

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运用拓展

一、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西峡寺山,应该调查那些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二、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一个调查活动。根据居住地的远近,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调查地点,设计好调查的表格进行调查。

(一)家乡人的智慧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2、了解家乡名人、普通劳动者对家乡的贡献。

4、学会建立名人档案。家乡人的智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每个小组分别调查:

(1)一种体现家乡人智慧的生活用品(如皮革,窗帘,彩灯)写好调查报告。

(2)查阅一个家乡名人的详细资料,写一篇演讲稿。(3)带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产品实物,摄影照片,采访录音等。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我们的家乡西峡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去了哪些地方?访问了哪些人?查阅了哪些资料?在调查中有哪些感受?

阅读教科书上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解疑合探

2、家乡的生活用品。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在的努力。下面,请各组把你们的调查(1)、小组探究。

A、小组交流调查到的“体现家乡人智慧的产业”方面的材料。

(小组交流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中展示出来。)

B、讨论以什么方式向全班汇报,汇报形式要有自己小组的特色。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出来。”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将评议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勤劳、智慧、创造这一主题上来。

如果有些学生带来了某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明用途,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一创造发明能否运用于现代生产中。

质疑再探

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运用拓展

阅读教科书上第59页的课文,并引导: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的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灸和麻沸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呢?

(1)演讲比赛,通过演讲介绍家乡的名人。讲完一个名人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填写家乡的名人简历。(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讨论如何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4、谈感想。

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二)传统与进步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教学准备:

1、了解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教师收集一些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设疑自探

一、活动导入:,1、看资料。(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

2、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有多少职工?年产量是多少?年创利税是多少?它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边说师边板书:

职工人数:

年产量:

年创利税:

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解疑合探

1、刚才我们看了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这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其实袜子是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很早就有了。出示旧的袜子的实物和袜厂的图片。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 如:剿丝、丝绸、制革„„

2、阅读并欣赏教科书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了解传统的陶瓷生产和现代工业中的陶瓷生产。

3、分组讨论:

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以前家乡传统工业的生产状

况和现代企业生产有哪些区别?

小组长在讨论时做好记录。

三、全班交流。

1、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2、教师归纳板书:

以前:生产技术落后

主要靠人力

产量底 现在:生产技术先进

主要靠机器

产量高 质疑再探

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运用拓展 一、写写感想。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传统”到“进步”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发展的过程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你写下来。

二、小结延伸。

现在企业的产量虽然提高了,但也有新的问题出现,课后可以继续调查。

(三)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家乡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海宁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搜集家乡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2、学生:搜集祖国的文化遗产的有关图片;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 个教案 课时目标

1、通过对不同家乡文化瑰宝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欣赏文化瑰宝,让学生初步体会其艺术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

活动过程 设疑自探

(一)激情导入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善良的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板书

文化瑰宝)

2、你知道“文化瑰宝”吗?说一说。(理解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给后人的特别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解疑合探

1、阅读课文,用一句话赞赞图片上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上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板书 来自不同家乡的)

2、交流

课前你找到了哪些文化遗产的图片?展示自己的图片,并向同学介绍介绍。合作学习,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人或几人合作向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组上了解到的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3、观看河南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

4、畅谈感受。看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说一说。

5、同学们,我们河南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文化瑰宝?

6、说说河南的文化瑰宝。质疑再探

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运用拓展

1、参照自己或同学搜集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试着写写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教师适当地进行个别辅导。

2、家庭作业

把写好的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抄写整齐,并配上照片或图画。资料一

中国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二、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一)乡 音 乡 情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起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的

录象、录音资料。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地方戏曲及民歌。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深感骄傲。那么,你是否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呢?它可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乡音乡情。

二、欣赏民间音乐

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与舞蹈:广东的粤剧,浙江的《采茶舞曲》、安徽的《凤阳花鼓》、苗族的《苗岭的早晨》、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江苏的《茉莉花》。

解疑合探

1、学生欣赏并说说对不同音乐的感受。

2、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美妙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教师出示唢呐、马头琴、二胡等部分民间乐器的图片,并适当加以介绍。

3、说说哪一段音乐是自己家乡的民歌,其他的又是哪些地方的?

4、欣赏不同地区的戏曲: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 二人转。

6、教师小结:民间音乐是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7、能体现家乡的 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

一、欣赏民间工艺品

1、由于每个地方的生活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个地方的手工艺品也是

各种各样的。学生说说家乡海宁的手工艺品并实物出示。

2、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工艺品。学生在实物

投影仪上展示各地工艺品,说出其名称、样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泥人、布贴画、麦秸画、刺绣、彝族香袋等)

3、教师出示根雕、葫芦雕刻等民间工艺品的图片,简单介绍 其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

4、教师小结:这些民间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智慧,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哪!

二、制作手工艺品

1、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精致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2、仿照同学们介绍的制作过程,小组合作制作一件喜爱的手工艺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家欣赏、评价。教师分别授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巧手奖”等称号,以示鼓励。

质疑再探

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运用拓展

1、说说学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教师小结

3、师生共唱〈〈同把希望开采〉〉

(二)乡风乡俗

总第 个教案

教学设想:

河南历史悠久,形成独特的风俗人情。通过说说家乡的风俗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审美的陶冶。学生能用自己的形式表现家乡的风俗、人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如划龙舟、元宵迎灯会、唱豫剧等。

2、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

2.教师应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河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人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人情。

二、学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1、分小组讨论交流,河南有哪些风俗习惯?

2、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

解疑合探

1、图片介绍家乡的豫剧,学生通过图片介绍豫剧特点、风格以及唱腔,有哪些剧目。另外组的学生补充介绍。

2、介绍龙舟节假日,说一说为什么形成这个风俗?请跟着家长去看过的同学说一说当时的场面。其他学生补充。

3、介绍元宵迎灯,图片出示迎灯场面。学生介绍家乡的灯文化,通过实物图片等介绍。

4、介绍花市、庙会,让学生说一说花市的情况及庙会、佛事等活动

质疑再探

除了这些,你还了解河南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学生上台讲并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运用拓展

出一期宣传家乡风俗、人情的宣传报

1、分小组整理资料

2、设计宣传小报 3优秀作品课外展示

(三)快乐的节日生活

总第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3.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2.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

个教案

2.教师找一些有关节日的录像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一、歌曲导入,说说过年趣事。1. 播放歌曲《新年好》,齐唱。

2.农历的新年就是春节。春节是家乡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我们把过春节叫过年。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3.说说过年趣事。

(1)往年,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如,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访友;购年货;旅游„„)

(2)说说你过年时最开心的一件事。解疑合探

一、了解家乡其它的节日及生活习俗。

1.除了春节,我们家乡还有许多有趣的节日,你能说说吗?(师板书: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观潮节„„)

2.各小组选择一个节日,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生活习俗。附 端午节的生活习俗: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

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二、说说节日趣事。1.交流过节趣事。

(1)小组交流。有照片的可带照片介绍。(如,中秋赏月,元宵节看灯,清明节踏青„„)

(2)全班交流。

2.观看录像:2011年的元宵灯会。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3.各种有趣的节日都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故事,它的传说。你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

附◇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已经成为了海外华人社群中的重要民 间节日。关于清明节有许多的传说,下面是清明节来源一则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奸臣想害死晋国大公子重 耳,大臣介子推知道后,保护重耳逃离了晋国,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

耳饿得头昏眼花再 也无力走动。他坐在一破席子上叹惜道:“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 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于苦难中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 他跑到静处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重耳接过后狼吞虎咽吃个 精光,还问:“哪来的肉,还有没有?”介子推卷起裤腿说:“肉从这腿上来。” 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 报 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 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 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马上去 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 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自会走出来。

重耳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出来,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 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 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 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重耳十分感动,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 下令,今后,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第三年这一天,那棵死柳忽然复活了,重耳 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于是便有了清明节。

质疑再探

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运用拓展

同学们将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一本“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呢?我们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1. 引导学生确定手册的结构。(如:封面、说明、目录、内容〈文字、图片〉„„)

2. 小组合作制作。3.展示评比。4.教师小结。

第 二 课 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幅装饰画。2.能力目标:了解单个物体组拼图案的形式,及浅显的艺术规律。3.情感目标: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搓纸绳,团纸团,并创作出简单在粘贴画。教学难点:画画构图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法、示范法、讲解法、创作法 教学用具:课件、胶棒、皱纹纸、卡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感知材料,欣赏导入

1、展示范画(狮子图)

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森林之王——狮子,你看它多威风呀!请你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谁到前面摸一摸?学生先用眼观察,然后再用手触摸感知。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狮子的金发是用什么来表现的?(告诉学生用纸搓成了绳,这样的表现方式是纸绳。)还有哪些地方用纸绳表现?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狮子眼睛和鼻子用什么来表现的?(纸团)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纸团制作的?怎样制作纸绳和纸团呢?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3、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二、反馈交流,准备材料

1、教师演示纸绳搓、纸团的团法。

2、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播放音乐)

三、教师师范,讨论方法

1、教师师范步骤:

(1)构思草图(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粘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

2、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四、掌握技术,自主创作

1、谈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学生自主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五、互相评价,拓展延伸

1、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展板上,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总结,收集作品。板书设计:

纸品乐淘淘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篇6

班级:四年级(2)班 时间:11月6日

主题:甲型HINI流感危害及预防方法 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2.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1.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等等)

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现在有一种新的可怕的病,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它叫“甲型H1N1型流感”。

(二)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 师:有那个同学知道这种病吗? 1.生自由回答(我在电视上看到过„„)

2.师:现在电视台都在说这个病,朱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这个病的材料,这种病症状类似感冒,生病的人会突然发烧,咳嗽,觉得没力气,不想吃东西等。有报道说,美国疫情中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疼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还有些地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呢!3.如何传染

师: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这么厉害的病是怎么传染的吗? 4.生自由发言

(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

(三)防治甲型H1N1型流感

师:虽然这个病有些可怕,但是只要只要我们做好一些防预的工作,这个坏东西就会离我们远远的。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1.同桌间谈论

师:来,谁来告诉老师。2.学生发言 3.教师纠正、总结

(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的机会。(2)保证健康饮食及充足的睡眠,室内保持通风。(3)勤锻炼,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特别是突然高烧,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班级:四年级(2)班 时间:10月23日 主题:化解小矛盾 目的: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年人际冲突的方法。过程:

一、故事。

1、听老师讲故事。

2、说说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说一说。

1、丁丁做得对吗?他应该怎么做?

2、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说说你是怎样处理的?

3、你认为你这样做对吗?如果错了,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三、演一演。

1、同学不小心把你的文具盒碰落地了,你怎么办?各同桌配合演一演,看谁处理得最好。

2、学生评一评,选出处理得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

四、谈一谈

1、说说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

2、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班级:四年级(2)班 时间:9月18日 主题:家庭小帮手 目的: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

一、唱一唱。

1、全班一起演唱歌曲《妈妈的好帮手》。

2、你们家平时的家务都是谁做的,你觉得他们累不累?

二、学一学。

1、听老师读一读课本上的男孩和女孩,说说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2、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怎样向他们学习。

三、说一说。

1、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了哪些活?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四、评一评。

根据同学在家的表现,比一比看谁最能干?评出班级的“优秀家庭小帮手”。

班级:四年级(2)班 时间:12月11日 主题:当受到批评的时候

目的: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过程:

一、想一想。

1、你做错过事情吗?为什么做错事?

2、当你做错事时,别人批评过你吗?受到批评时,心情是怎样的?

二、读一读。

故事《宋奶奶向小孩子道歉》。

1、学生自己读故事。

2、说一说这故事讲的是谁,做了什么事?

3、你认为她的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三、说一说。

1、我们要向宋庆龄奶奶和陈海根小朋友学习什么?]

2、平时你受到批评时,你是怎样做的?

四、评一评。

1、分四个小组讨论,图中小朋友对待批评的态度,谁好谁不好?

2、集体汇报,说说谁好谁不好,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3、比一比,哪个小组分析得更好。

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篇7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为依据,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同时重视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结合蹲踞式起跑的教学特点, 把握“学会”、“会学”、“会用”的三个层次, 进行了本课的设计。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的特点是速度快、时间短。它是一项强度极高的运动, 对学生身体的负荷强度要求高。通过快速跑教学, 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 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支配肌肉活动的能力, 提高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快速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四个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技术中的起始环节, 对于初学者来说较易掌握。当前蹲踞式起跑已成为现代短跑中一个主要的起跑技术。本课为快速跑单元计划第1课时, 通过该项技术学习, 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部分。

三、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702班, 共有40人, 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主要由本地农村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组成。该班学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喜欢模仿, 学习积极性高, 有一定的合作精神, 但兴趣易转移, 也乐于参加短跑比赛。由于学生来自差别较大的家庭, 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社会与学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团队中的这种差异性存在在某个层面上构成了新的学习资源, 利用这个学习环境, 施以一定的约束, 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正是本堂课努力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 由有趣到乐趣, 由乐趣到志趣, 充分发掘学生兴趣所在, 创设不同于传统的活动方式, 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活动, 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图

四年级(上)期末学习能力自测 篇8

1请你认真读拼音,将字、词端正匀称地写在括号里。(8分)

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汉字或解释。(3分)

细腻(lì nì) 长堤(tí dī)

模糊(mó mú)

毕(竟竞) 张(贴帖) 疾(疾病痛恨)恶如仇

二、积累与运用。(41分)

1给下面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2分)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其如诗如画的美。( )( )( )

2请你用“热”组成不同的词,并恰当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的广场 ( )的观众

( )地招待 ( )地鼓掌

3按要求写词语。(9分)

(1)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3分)

①好朋友之间就要_____、_____。

②我想用_____、_____等成语来赞颂我心目中敬佩的爱国英雄。

③看着一副副大红春联,我想到了_____、_____等成语。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绿意( )然 青出( )蓝 水( )不通

背信( )义 五彩( )( ) ( )天( )地

文质( )( ) ( )不气( )

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次考试难吗?我的心里真是忐忑不安,此时的心情真可以用一句歇后语来形容:_____

(2)用一组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你现在得过且过。你将来一事无成。

(3)请你用“电脑、成功、学习”三个词语写一句话,词序可以颠倒。

(4)请你为自己的小书房写一句读书名言,以此来激励自己读书学习。

5回忆课文内容,你一定记忆犹新吧?请做做下面的题目。(16分)

(1)“_____,一分辛苦一分才。”是_____(谁)说的。

(2)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诗词佳句,当思念远方亲人时,我们会吟诵_____的名句: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当看到银装素裹的雪景时,我们想起了岑参的名句:_____,_____;当遥望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时,眼前景象不正像诗人_____所写的:_____,_____。

(3)从《一路花香》中的破水罐身上我们懂得_____,我们也应该像挑水工那样_____。

上一篇:《小鞋子》观后感500字-观后感下一篇:十堰市委党校工作组开展三万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