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谊有关的名言

2025-02-0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与友谊有关的名言(共15篇)

与友谊有关的名言 篇1

1. 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英)培根

2. 如果友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五卷书》

3. 若不能原谅彼此的小缺点便不能让友谊长存。——(法)拉布吕耶尔

4. 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谢觉哉

5.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6.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晋)陆机

7.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8.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9.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10.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1.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12.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13. 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显得像朋友。——德谟克里特

14. 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谊里也可能潜藏着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不能猜测出朋友的秘密而误解了他。——贝多芬

15. 既不请求别人也不答应别人去做卑鄙的事情,为友谊的一项原则。——(古罗马)西塞罗

与家庭有关的名言 篇2

All happy families are like one another;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Leo Tolstoy, Russian writer)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国文学家 托尔斯泰L.)

All I am, or can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president)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美国总统 林肯)

As a modern parent, I know that its not how much you give children those counts, its the love and attention you shower on them. A caring attitude can not only save you a small fortune, but also even make you feel good about being tight-fisted and offering more care than presents. (OHare Noel, American writer)

作为一个现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美国作家 诺埃尔 O.)

Be it ever so humble, 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John Howard Payne, American dramatist and actor)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美国剧作家、演员 佩恩 J. H.)

Every soil where he is well is to a valiant man his natural country. (Masinger Phillip, British dramatist)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英国剧作家 菲利普 M.)

Go where he will, the wise man is at home. His harth the earth, his hall the azure dome. (R.W.Emerson, American thinker) 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 R.W.)

Happy are the families where the government of parents is the reign of affection, and obedience of the children the submission to love. (Francis Bacon, British philosopher)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英国哲学家 培根 F.)

He is the happiest, be the King or peasant, who finds peace in his home.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German dramatist and poet)

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国剧作家、诗人歌德J.W.)

Home is the place where, when you have to go there, it has to take you in. (Frost Robert, American poet) 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美国诗人 罗伯特 F.)

How sharper than a serpents tooth is to have a thankless child. (William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 逆子无情甚于蛇蝎。(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W.)

I dont know who my grandfather was. Im much more concerned to know what his grandson will be.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president) 我不知道我爷爷是什么样的人,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孙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总统 林肯 A.)

If you want your children to keep their feet on the ground, put some responsibility on their shoulders. (John Brnyan British essayist) 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 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英国散文家 班扬 J.)

It was the policy of the good old gentlemen to make his children feel that home was the happiest place in the world; and I value this delicious home—feeling as one of the choicest gifts a parent can bestow. (Irving Washington, Father of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来,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美国文学之父 华盛顿 I.)

Marriage may be compared to a cage: the birds outside despair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despair to get out. (Michel de Montaigne, French thinker and essayist)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蒙田 M.D.)

The brotherly spirit of science, which unites into one family all its votaries of whatever grade, and however widely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 quarters of the globe. (Franklin Roosevelt, American president) 科学的博爱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种热心科学的人联结成一个大家庭。(美国总统 罗斯 F.)

有关友谊的英文名言警句 篇3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交。

3.To preserve a friend three things are required: to honor him present, praise him absent, and assist him in his necessities.维持友谊需要三点∶当面尊重他,背后赞扬他,需要时帮助他。

4.When a friend asks, there is no tomorrow.朋友的要求不要拖。

5.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t land nea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7.A good book is a best friend who never turns his back upon us.一本好书,莫逆之交。

8.Between friends all is common.朋友之间不分彼此。

9.Friendship cannot stand always on one side.来而不往非礼也。

10.Friendship is love with understanding.友谊是爱加上谅解。

11.Friendship multiplies joys and divides griefs.友谊可以增添欢乐,可以分担忧愁。

12.Friendship----one soul in two bodies.友谊是两人一条心。

13.Friendship the older it grows the stronger it is.友谊地久天长。

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篇4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感恩回报;互利共赢)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立志高远)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距离的远近并不能影响知己间的深情厚谊。)

5.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6.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与有文有德之人同行)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同病相怜;知音难得)

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思念)

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思念)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思念)

1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

有关友谊的名人名言和诗句 篇5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秦风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唐朝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邶风 击鼓》(节选)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友谊宾馆的西餐与历史 篇6

这座占地33.5公顷的园林式酒店就坐落在中关村南大街1号,毗邻中国的硅谷中关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友谊宾馆同中关村一起发生着生命的裂变,从历史走到今天,曾经由周恩来总理钦点的专门接待苏联专家的西郊招待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友人的接待中心;曾经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也已成为吸引世界精英人才的硅谷中关村。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特别的血脉,用当今最热门的互联网思维理解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

说到友谊宾馆,大家都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座古朴优雅的建筑已经在这里屹立了60年之久。这60年间,有5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万名党政首脑、专家在此生活、居住。他们带来了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美食。“他们不仅喜欢品尝友谊宾馆的厨师们制作的美食,一些喜欢美食的专家还经常和宾馆的厨师们切磋厨艺,甚至一些多次来中国的专家们还会不远万里给我们带来他们当地地道的原材料,并教我们制作,和我们一起品尝美味。”友谊宾馆餐饮部总监张京朋说,“这是友谊宾馆能够做出世界各地原汁原味的美食的原因,也是我们能够最早推出‘国际菜谱’的原因。”回顾往昔,友谊宾馆的西餐烹饪大厨们曾为多少中外友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但友谊宾馆对于大众而言又仿佛是陌生的。这座北京城内最大的园林式酒店在历史上几乎被视为皇族贵胄的聚点,仿佛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不过今天的友谊宾馆早已掀起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以更具亲和力的形象向广大群众敞开了大门。

不久前的一个雨天,我来到友谊宾馆与西餐烹饪总厨张智一起喝咖啡。虽然与其相识不久,但畅谈一番后,这位憨态可掬的西餐顶级大厨已然成为我的忘年之交。从一个毛头小伙到今日的顶级厨师,张智已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余年。俄式经典宴会餐是张智的拿手绝活,他烹饪的俄式红菜汤、罐闷牛筋让人赞不绝口,这些手艺是他跟随师傅十余年学来的独门技艺。而后,张智又曾专心研究意大利、日本、阿拉伯等各国风味的菜肴,完善了友谊宾馆西餐的品类,为友谊宾馆推出“国际菜谱”奠定了基础。

品完咖啡,张智带我在细雨中的友谊宾馆游览一番。我们路过了雨中啤酒花园,白天的啤酒花园如此安静,美景中只剩下细雨与绿树的交谈,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就会立刻成为中关村周边最热闹的所在。这里的啤酒与小吃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早已成为中关村的上班族以及周围科研院所师生们的聚集地。

穿过啤酒花园,张智引我走进了改造一新的西餐厅。那里灯光氤氲,依旧保留了过去古朴典雅的风格。为了引进最好的设备,让厨师们施展最佳的厨艺,西餐厅还将原来的厨房进行了改造,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以便于服务更多的客人。

这间装饰一新的西餐厅即将正式开放,这也是友谊宾馆为庆祝建馆60周年送给客人们的一个特别的礼物。在接下来的9月8日至10月8日这一个月里,以总厨张智为首的友谊宾馆西餐烹饪大师们将再现经典美食,推出西餐宴会套餐。客人只需花一百多元就能享用纯正的海陆风情套餐和俄式经典套餐。凯撒沙拉、莫斯科烤鱼、法式红酒汁牛排、面包丝炸大虾、橙汁少司等数十款精品美食应有尽有……足以满足各类西餐爱好者的味蕾。

在过去的六十年,友谊宾馆的历史与西餐不可分割,外国友人的纷纷到访与西餐的兴盛让友谊宾馆盛极一时。然而,斗转星移,当偌大的世界变成今天的“地球村”之后,西餐已经不再新鲜,西餐厅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亮相在各大城市。在中国,在北京,越来越多的独具特色的西餐厅优雅而时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们的吸引力甚至盖过了许多传统的大饭店。

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曾在西餐行业工作三十余年的张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厨艺,重振友谊宾馆的西餐。“我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这时候突然感觉时间过得太快。甚至有点恋恋不舍。”张智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张智一直在为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而努力,他将自己毕生积累的经验和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的徒弟。在退休前的最后三年,张智还希望能服务更多人,“让友谊宾馆的西餐深入人心!”

友谊与真诚的名人名言 篇7

2.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3.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歌词

4.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孙中山

5. 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孙中山

6.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宋)朱熹

7.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结交为势利。——(明)冯梦龙

8.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清)龚自珍

9.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与疾病有关的名言 篇8

2) 只有病人才知道健康的珍贵(英国)

3) 我奇怪,为什么我一直能读懂医生的帐单,却从来读不懂他的处方(芬利·彼得·邓恩)

4) 谁靠药物活着,谁就活得可怜(罗·伯顿)

5) 没有健康,生活就不成为生活,人也就虽生犹死(阿里丰)

6) 病由心生,福由心作。心能送命,心能救命。

7) 病由心生,还须心除。不良心理生百病,除病心理除百病。

8)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汉族谚语

9) 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阿拉伯格言

10) 有健康的人,便有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了一切。阿拉伯谚语

11) 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欧洲谚语

12) 健全的身体比皇冠更有价值。英国谚语

13) 和疾病相比较,方能识得健康之可贵。英国谚语

14) 身体健康常年轻,不欠人债常富裕。佚名

架起Vista与XP友谊的桥梁 篇9

IP设置:天下一家

如果只是打开了DHCP,只能得到IP地址,这时它们已经能够相互通讯。但如果工作组里电脑的IP段不在一个网段,不在一个域名或组,那在访问时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必须将两台机器不同系统的操作平台设为同一工作组。在Vista桌面右下角右击网络连接小图标,选择发“网络和共享中心” (见图1)。在“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的“网络发现”栏里点击“工作组”后的“更改设置”按钮,即可进入“系统属性”。进入“计算机名”,点击“更改”即可在最下边更改工作组(见图2),最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现在两台电脑就成一家人,可以相互访问了。DHCP是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缩写,它能为电脑自动分配网址。比如网络里有个路由器,或让某台电脑当服务器,它们就有DHCP功能,当客户端的电脑访问网络,路由器或服务器就会在网络上给它分配个唯一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不管是Vista还是XP系统;都是通过路由器来自动获得IP地址的。

但很多时间并不需要开启自动分配IP,比如双机互联(没有通过路由),就需要直接设置IP地址。在“本地连接”的属性页面设置“ipv4”里的IP地址为“192.168.1.”(2≤*≤255,并且要与XP系统的IP地址不同),并设置于网掩码为“255.255.255.0”,最后确定保存。

自动识别:双重身份

现在XP与Vista能通行自如了,但我们并不满足。上边讲到了用自动分配和手动指定IP的方法,如何让Vista系统能自动识别是自动还是手动呢?其实Vista是支持IP地址的自动识别的,现在来让:Vista拥有“双重IP身份”。

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然后单击左侧“管理网络连接”。在打开的“网络连接”文件夹中右击相应的网卡,如。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命令,再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项,再单击下方的“属性”按钮。最后在打开的窗口里选中。自动获得IP地址”和“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项。

现在进入“备用配置”标签(见图3),在打开的窗口里选中“用户配置”项,然后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地址(如192.168.1.188、255.255.255.0、192.168.1.1、192.168.1.1”,最后点击确定。

OK,现在电脑发现有DHCP存在,就会自动在DHCP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否则就会使用设置的固定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地址来访问网络。

网络发现:芝麻开门

为什么XP不能访问Vista?首要原因就是Vista的防火墙安全级别太高,所以需要在Vista的防火墙里设置允许访问,这样XP的主机才能找到Visma台电脑。

在“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里点击“网络发现”后的倒三角,选择“启用网络发现”,然后点击“启用”即可自动查找计算机;如果不启动,会造成Vista主机访问其他网络的计算机和被其他计算机访问时,提示无法连接主机。

Vista与XP是连接上了,但Vista不能共享文件和文件夹,没设共享就等于还是没有允许别人访问。在“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里点击“文件共享”后的倒三角,然后选择“启用文件共享”,再点击“应用”按钮即可开启文件共享(见图4)。进入某文件,右击后选择“属性”即可进入共享。现在来打开文件夹的共享功能,在“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里点击“公用文件夹共享”后的倒三角,然后选择“启用共享,以便能够访问网络的任何人都可以打开、更改和创建文件”,再点击“应用”按钮。现在进入文件夹属性,就能设置文件夹为完全共享了。如果只想让别人访问,不想别人修改,选择“启用共享,以便能够访问网络的任何人都可以打开文件”。

共享是有了,但很多时候只想让好朋友访问,一般的朋友就不让访问,这就需要设置密码。在“密码保护的共享”里选中“启用密码保护的共享”,再点击“应用”即可设置共享密码。

账户设置:来者是客

为什么都设置好了,在访问时提示无权限或要求输入密码昵?这是因为须有许可的用户名、密码才能互访。来者是客嘛,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开启Guest用户账号最好。

在Vista的“开始“菜单里输入“gpedit.msc”,回车即可打开Vista组策略对象编辑器。定位到“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分支,在右边找到“账户:来宾账户状态”(见图5),双击它,然后设置为“已启用”。这样Guest账号即被开启,XP的电脑就能访问Vista系统了。

但有时在VistaHome(家庭)版里设置了。还是不能访问,这是因为用户权限的问题。还是在组策略配置面里,定位到“计算机配置/Windows/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分配”,查看“从网络访问此计算机”的用户组中是否有“Everyone”(所有人),如没有则双击即可添加(见图6),随后查看“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项目里是否有“Everyone”,如有删除即可。

与母爱有关的名言 篇10

2)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3)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4)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5)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就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6) 母爱是女人心中是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巴尔扎克

7)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8)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

9)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知识一天天丰富,仿佛农民看见自己的庄稼日渐成熟,母亲的心里是充满幸福、喜悦的。——杨沫

10)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1)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乔治·赫伯特

12)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13)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14)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

15)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之子

16)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7) 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乔治·华盛顿

18) 军人的妻子,是孩子的妈妈,又是孩子的爸爸;军人的妻子,是女人又是男人。——刘玉森

19)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与友情有关的名言 篇11

2) 世界上三件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3)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4)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5) 我在生命转弯的地方等你,让我像昨天一样地问你,你可否愿与我同行?

6) 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7)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

8)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好的品性。

9) 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

10) 开诚布公与否和友情的深浅,不应该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11) 赢得友谊要靠智慧,保持友谊要靠美德,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1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3)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14) 恋爱使人坚强,同时也使人软弱。友情只使人坚强。

15)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16)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17) 真正的友谊,只能基于相近性情的结合。

18) 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友情。

19)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老舍之子谈老舍与赵树理的友谊 篇12

老舍与赵树理,是现代中国文坛上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文学大家,一个是京味,一个是乡土味;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乡村学究;一个是留美留英的洋学士,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土作家。但他们的作品艺术价值是相同的,他们的人格风骨是相同的,他们不因艺术上的差异而文人相轻,也不因成就上的高低而互相倾轧,而是在风和日丽时携手同庆,在风狂雨骤时互相扶持……

来自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曲艺代表

谈到老舍和赵树理,老舍的儿子舒乙立即来了精神,“老舍和赵树理是在解放后认识的。1949年4月,赵树理是跟着部队由解放区来北京的,老舍先生是1949年底由美国回来的。”

介绍他们两个人认识的人叫凤子,凤子当时是一个特别有名的女演员。凤子当时在家里宴请宾客,他们二位都参加了,于是就结识了。“那时候我不在北京,我估计这个时间是在1949年底到1950年初的时候。”舒乙说。

1950年5月30号,北京市文联召开了成立大会,这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大会上,老舍先生被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李伯钊、赵树理、梅兰芳等为副主席。

“这个时候老舍和赵树理就是同事了,而且是最核心的同事。”舒乙说,“当时赵树理的住处就在他们办公室楼上。”

当时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杂志叫《说说唱唱》,这是一个民间文学的杂志。杂志刚刚成立时,主编是赵树理,“老舍先生来了以后,老舍成了主编,赵树理变成了副主编,但实际上还是赵树理在负责,老舍就等于在里面挂了一个名。因为他是文联主席,平时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舒乙回忆说。

老舍的一生大部分都生活在国统区的城市,而赵树理则在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过着农村的生活,但两人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

“老舍和赵树理有绝对共同的爱好,就是民间文学,即使在创作研究侧重方面也完全一样,所以后来他们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舒乙肯定的说,“虽然两个人并没有在一起共同创作过作品,即使赵树理在创作上更侧重于描写农民的生活,而老舍先生更侧重于市民生活描写,但他们在民间文学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描写的人民大众,他们的眼睛看的不是知识分子,不是官员,不是富人,而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普通老百姓的构成就是大量农民和城市无产者,所以基于这一点来说,两个人是完全一致的。”

“不要过来啊,不要过来!”王琪尖叫着、浑身大汗的从睡梦中醒来。

王琪的母亲知道,女儿又做噩梦了。

“自从撞死人之后,这孩子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王琪的母亲告诉记者,这场车祸改变了王琪乃至全家人的生活。王琪的母亲形容这场事故为天降横祸,并认为自己的女儿极其冤屈。

王琪是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杨楼孜镇人。

2009年10月7日,王琪刚刚满19岁。对于王琪来说,生活本是无忧无虑,但从2009年8月6日起,一切都不一样了。

当时,王琪高考已经结束,正在等成绩下来。

当天,祝超群给王琪电话,约王琪一起到阜南去看朋友。祝超群是王琪的好姐妹。王琪的母亲说,这对姐妹曾经去过阜南看这位同学。于是,当王琪征求自己意见时,王琪的母亲也没反对。

祝超群与王琪两人约好,下午骑电动车一起去阜南。电动车是祝超群向朋友借的。

后来,交警分析案情时,对两人骑电动车去阜南非常不解。“从阜阳市到阜南县,至少40公里,另外,她们从杨楼孜到阜阳市还有不短的距离,这骑电动车怎么可能到阜南?”民警认为,祝超群与王琪“或许看书看多了,一点常识性的东西都没有”。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王琪骑着电动车带着祝超群,两人行驶到中途,就发现车已经没电了,两人商议后,准备调头回去。这时候,约是下午3时。

王琪与祝超群行驶的道路是S202省道,在当地被称之为阜南路。阜南路是南北走向的一条笔直道路,4车道,路面宽敞平整。警方表示,当天气温干燥,视线良好。

“这个时间点,这种行驶环境下,很少发生交通事故,没想到一辆电动车竟然撞死人。”接到事故报警后,民警感到非常吃惊。当天下午3点55分,王琪带着祝超群,驾驶着基本没电的电动车,行驶到阜南路颍州黄沙市场门前路段时,碾轧到一位同向行驶的老太太李继兰的右脚指头,当即,李继兰老人向后倒去,直直地摔倒在地。

“现场只有一点点血迹及呕吐物,我们开车找了一圈才在别人的指引下,找到事发现场。”警方推测:“如果车速快一点,死者应该是向前跌倒,这样的话,后果也许没这么严重。”

8月10日,李继兰因颅脑损伤在阜阳市第二医院不治身亡。

舒乙说:“在当时的曲艺方面,中国的作家是根本不行的。当时中国的作家大都是洋作家,是留学归国的学生,对曲艺是一门不通。”

根植于民间艺术的曲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多数时间都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作家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学生和留洋回来的,实际一点曲艺都没有接触过,既不会,同时又很讨厌这个东西。像打鼓、相声、单弦、快板、山东快书、河南坠子这些艺术,不仅不会,而且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这一层的人,没有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所以也根本不会去听,他们都高高在上。在民间戏曲创作上,五六十年代的那一批老作家,除了老舍和赵树理,任何人都不会。这么多作家中就只有两个人,又懂曲艺,又写曲艺,又喜欢曲艺,一个来自解放区、一个来自国统区的两大人物就是当时曲艺的代表。”

曲艺先驱的莫逆之交

虽然老舍和赵树理没有在一起演出过,但老舍先生却经常会在家里组织聚会,聚会的时候他们二人会自告奋勇地演很多东西。“赵树理是一个又说又闹的人,上党梆子经常随口就出来了,高声在屋里吼。”舒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脸上时不时出现会心的笑容。

回到北京以后,老舍有了自己的小院子,他常常把小饭馆的菜叫到家里来。有一次,菊花盛开,他特意请了赵树理、欧阳予倩等好友来赏花。饭后,桌子一撤,余兴开始,老舍打头,先来一段京戏《秦琼卖马》。赵树理站在屋子中间,仰天高歌,唱的是上党梆子。

“老舍先生会很多东西,他是一个特别幽默,活泼、热情的人,这种场合的话,少不了他们两个当主角,其他的人都不会,也只有看的份。上党梆子那种东西是需要吼的,而赵树理就是那种会吼的人,特别高亢。”

“我在家看他表演是经常的事,他就喜欢这种东西。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对梆子那是热爱的不得了,赵树理是张嘴就来,而且他唱的梆子特别的滑稽,能把人乐过气去,比如‘早上出得门来,屁股朝前,肚子朝后。都是特别滑稽的一些东西,能把人肚皮笑疼了。”舒乙说。

老舍对赵树理的作品也是喜欢的,老舍很少写评论,但有一篇评论是写给赵树理的。他在看到赵树理新作短篇《套不住的手》后,“满心欢喜”,专门写了一篇评论。他在评论中说:“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他赞扬赵树理“他的文字是多么从容而又严整呵!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却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他又说:“从字里行间,我还能看到他的微笑,那个最亲切的微笑。”可见他对赵树理的感情之真挚,性格之熟悉。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志同道合,亲密无间。

赵树理对老舍的作品也很关注。老舍的剧本《方珍珠》上演前就让赵看过。赵树理在《方珍珠》剧本读后感中说:“这剧本刚刚脱稿之后,我已得到先睹之快。”他在文中对这个剧本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了精辟的分析。

老舍和赵树理都是写戏的。老舍先生写了一个戏叫《柳树井》,赵树理写了一个戏叫《罗汉钱》,都是解放初的戏,而且都是宣传《婚姻法》的。《婚姻法》是我们国家第一部大法,当时要解放妇女,要反对包办婚姻。他们二人一个人写了一部小戏,后来都演出。

“有一次看《罗汉钱》演出,我们坐在一起,我就非常注意看赵树理的表情。当时的椅子后面都有一个小平盘,前面人坐着,后面的人可以喝茶。赵树理的手就放在前面的小平盘上,随着戏开演,赵树理很快就入戏了,把小平盘当作鼓敲了起来,而且表情是得意万分。所以说他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很自然的喜欢戏曲。”舒乙回忆说。

“他当时打鼓的状态和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民间曲艺的这一套东西赵树理特别棒。”舒乙说,“民间的曲艺,民间的戏曲,民间的乐器,他都是拿得起来的,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动作与语言的运用方面,在赵树理那里已经达到了极致。“这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编的,反正是他张口就来。但我估计这不是他自己编的,而是真正的民间的才有的那种滑稽的东西。”

“老舍也特别喜欢这些,所以他们两个谈得来,他们两个是好朋友,这绝对是有原因的。”

“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文学成就,这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定论的。但是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他们是现代曲艺改革的先锋。现代曲艺要改革、要改良,才能适应新的时代。他们是现代曲艺改良的先驱,全国就这么两个人。既是杰出的贡献,又是他们两人共同的特点。这是别的任何作家都没有的。”舒乙总结说。

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农村作家

进城以后的赵树理,并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北京土生土长的作家格格不入,但赵树理一直保持着农民的那一套生活方式。

“解放后解放区的作家是主人公,而赵树理是解放区最有名的一个作家,所以别人也不可能排斥他。”舒乙说。“但城市生活对赵树理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所以也闹了很多笑话。”

至今赵树理喝酒的一段往事仍清晰的记在舒乙的脑海中。赵树理从老舍家回文联的住所,要穿过整个王府井,比如说当时王府井有三家小酒铺,赵树理每一家都得进去喝一杯。

“喝一杯是怎么个喝法呢,进去把钱往柜台上一放,然后由酒坛子拿‘提溜倒一杯,仰脖而尽,不是慢慢的喝,碰到第二家再来一下,第三家也是如此,把所有酒铺喝个遍,赵树理这才会回去。”舒乙说,“旧社会的时候,一般乡下赶马车的都这么喝酒。进去把钱拍到柜台上,就去喝一杯,而这时马车还在继续走,车夫要追着马车走,所以赵树理这是赶马车人的习惯。但是赵树理每一家都要进去,只要有八家他会喝八杯,五家五杯,三家三杯,而且不要下酒菜。”

“在北京,赵树理一直是这个习惯,所以大家看着特别可乐。在朋友家里,赵树理一喝酒就闹,开始唱,开始跳,开始耍。老舍也挺能喝酒的,而且他和赵树理在喝酒的时候肯定是要划拳的。”

赵树理还有一个习惯,睡不惯席梦思。“比如说出国,作为领导的赵树理肯定会被上级派去出国,他就会等到很晚很晚,人都散了的时候,服务员也休息去了,赵树理就偷偷的在地板上睡,因为他睡不惯席梦思,第二天大清早他就起来,把被窝放到床上去,把房间搞好,怕别人看见笑话他。”

赵树理就是这种习惯,他绝对睡不惯软床,一直保持着在抗日根据地时,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的习惯和作风。

“他有很多很多笑话,就是那种农民似的笑话。太行山区哪有席梦思,就连木板床都没有,都是很硬的土炕。”进北京后,赵树理就住在北京市文联,而且睡的一直是木板床。

上世纪90年代,舒乙在筹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时,做过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的时候,要做一尊赵树理全身的雕像放在院子里。雕像一共十几个人,作为解放区出来的作家就是赵树理。负责的雕刻家是中央美院的雕刻学的教授孙家钵。他就问我怎么雕,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赵树理在前面走,后面牵一头驴,驴上坐一个乡间的小姑娘,小姑娘的原型就是《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孙家钵一听就来劲了,说这个东西肯定特棒。”

雕刻过程中,孙家钵问舒乙,“赵树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舒乙说:“第一,他是一个驴脸,极其丑陋,水蛇腰,有点驼背;穿一套窝窝囊囊的中山装,口袋里别一支钢笔,兜里面鼓鼓囊囊的放半块窝头,背着手走路,穿布鞋。”

后来雕刻真的按照舒乙的描述一样,铜质雕像,驴上面坐着一个梳大辫子的乡下小姑娘,放在文学馆的院子里,舒乙和孙家钵都很得意,因为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品,但是舒乙就怕赵树理的家属不同意。

“哪知道赵树理的儿子赵二湖从报道上看到雕像的信息后,给我打电话,说我可不可以翻一个你这个雕像,我问干什么,他说放在他们家乡的街心公园的中心位置。当时我就知道这完全得到了赵树理家属的认可,赵二湖完全认为这是一个神似的东西。”舒乙说。

“但赵二湖的想法后来并没有成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搞成,现在搞了一个标准像,比文学馆的那个要坏一万倍,特别不像赵树理,特别丑陋。当然这个丑陋是从雕刻的角度。”舒乙遗憾的说。

用友谊写下的文人的高中品质

到北京以后,赵树理的作品不是太多,并且经常受到批评。他很苦恼。他唯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山西,生活在他熟悉的环境里。北京对他来说太陌生了,所以进城以后,他在创作资源上有点枯竭,所以他频频表达了回山西的意愿。

对赵树理的创作,社会是承认的,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实际上在文坛上赵树理始终不被承认。那些知识阶层认为他的作品是下里巴人,不屑一顾。甚至现在人们排定“大师”座次,他也名落孙山。

其实在建国之初,就有这种情况。赵树理从山沟沟住进了北京的胡同,表面上成了精神贵族阶层的一员,实际上却格格不入。当时的文艺界被人们称为“酱缸”,置身其中是无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

上世纪50年代初的赵树理,在北京以至全国,早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但他在大酱缸里却算不上个老几”。赵树理在作协没有官职,他又不会利用他的艺术成就为自己制造声势,更不会昂着脑袋对人摆架子。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土特产”。

“解放后的文学理论是非常左的,赵树理有比较高的文学修养,别看他生活的样子像个老农民,但他中西的理论都非常好,各种名著他都看过,他自己有一套文学标准。他经常是离经叛道,离开极左的地方,这一做法在当时是要受到批判的。”舒乙说。

“比如说赵树理描写一个正面人物,这正面人物有很多缺点、毛病,这在当时是绝对不可以的。正面人物就是要高、大、全,没有任何缺点,不会谈恋爱,什么都没有,是一种空中楼阁似的高大形象。但赵树理绝不会这样去描写,他肯定会描写一个有声有色的活灵灵的人,这个人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毛病,是一个活人,这种做法绝对会受到批判。”

“赵树理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作家,对于政治环境他是不会回避的。”

当赵树理遇到批评时也会找包括老舍在内的朋友进行交流,但他也要写检讨,以寻求过关,这对于赵树理来说是相当苦闷的。

“赵树理解放以后就不快活,一些自己的想法、真心话也只能在私底下和朋友们交流。”舒乙说,“赵树理是一个有见解的人,包括对时局的见解,像他这种智商很高的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这样,在时局和他的作品之间肯定会有矛盾的。其他人不会因为他地位高,特别有名,就放过他。”

“1956年,赵树理在山西待了半年以后,如实的反映了当地农村的状况。这在当时大跃进风潮下,正赶上反右倾扩大化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的。1956年是赵树理建国后思想和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开始以文学的或非文学的方式向执政者们‘进言。”舒乙说,“赵树理日子不好过,对于儿女的生活他不太管,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不让他们有特权,他始终过着一种特别低调的生活。”

1965年,赵树理真的就回山西了,但一回去就倒霉了,文革的时候,赵树理的遭遇很惨。

在文革中,老舍宁可自沉于太平湖以死抗争,也不愿向丑类低下高贵的头;而赵树理在被关押到山西省高级法院里后,仍对看望他的女儿说:“近年来我几乎没写什么,因为真话不能说,假话我不说。”

赵树理的性格决定了他最后的悲剧命运,但不要说赵树理,当时任何人到那去都会是这个下场,当时完全是一个疯狂的状态。

与目标有关的名言 篇13

2) 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3) 有人活着却没有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如同河中的一棵小草随波逐流。

4) 人很大的兴趣就是感觉一步一步地往自己设定的目标方向去努力!

5) 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自己是认为办得好的,就坚定地去办,这就是性格。

6) 人生的乐趣不仅在达到某一目标的那一刻,而更在于继续不断努力追求之中。

7)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8) 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

9)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

10) 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

11)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兼顾临时之计和长远目标。

12)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

13) 对等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14) 当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时,他们会鄙视伟大的目标。

15) 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16) 缘分这种东西,又怎么会像是某个制定的目标,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呢?

17) 所有在自然法则指寻下的调查,最终都把目标放在满足肚子的需要上。

18) 成功的五大步骤:明确目标,详细计划,立即行动,修正行动,坚持到底。

19) 我的生活原则是把工作变成乐趣,把乐趣变成工作。

与努力有关的名言 篇14

2)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曾国藩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4) 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向前。——泰戈尔《民族主义》

5) 幼稚是会成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6)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

7) 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伟大。——郁达夫

8)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9) 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

10) 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11) 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12) 在全力以赴的努力奋斗中,在人的心中会建立起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德田虎雄

13) 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出路,而且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快乐。——恽代英

14) 只要坚持积极的理想,就能产生奋斗的勇气。——舒勒

爱情与友谊 篇15

Friendship like the holly-tree.

The holly is dark when the rose-briar blooms,

But which will bloom most constantly?

The wild rose-briar is sweet in the spring,

Its summer blossoms scent the air;

Yet wait till winter comes again,

And who will call the wild-briar fair?

Then, 2)scorn the silly rose-wreath now,

And deck 3)thee with the holly’s sheen,

That, when December 4)blights thy brow,

He may still leave thy 5)garland green.

爱情宛如野玫瑰,

友谊恰似冬青树。

玫瑰艳时冬青黯,

究竟谁可长芬芳?

春来玫瑰展丰姿,

入夏花香处处闻;

待到冬日重临时,

何人赞叹玫瑰美?

如今拒绝玫瑰环,

冬青光彩来装扮,

岁末严寒枯眉目,

冬青花环留碧绿。

赏析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1818—1848),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在这个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但其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艾米莉性格内向,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有火一般的激情。在短暂的一生中,她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艾米莉的诗篇大多注重描写大自然和抒发个人感受。三姐妹之中,艾米莉的诗作最为人称道,她的诗歌以朴素见长,语言精练简洁,节奏韵律自然明快,感情充沛又带有忧伤,引人入胜。这些诗歌集中体现了艾米莉对压迫和禁锢的反叛精神,反映了她渴望自由、平等和爱情的理想。

《爱情与友谊》是艾米莉·勃朗特较为著名的诗作,其中以野玫瑰和冬青对爱情与友谊的比喻富含哲理,让人印象深刻。爱情与友情一直是人与人的关系中两大普遍的情感。不过,就异性之间而言,这两者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陶醉于玫瑰的馨香时,却不得不割舍冬青的翠绿。反之亦然。爱情是昙花一现,刹那光辉后终将走向幻灭,而友谊则是万古长青,历久常新,长伴左右——这是诗人留给我们的观点,但是纵观古今,无数人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有时候,在感情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可不是通过一首诗便能参透明白的。

翻译、赏析:未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供货承诺书下一篇:市场前景 提纲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