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周记

2024-06-17

学音乐周记(精选11篇)

学音乐周记 篇1

学做饭周记1

在寒假的一天,家长去买东西,我和表哥在家里写作业。突然,我的肚子嘟噜嘟噜的叫了起来,噢,是肚子饿了,于是就叫上表哥一起做饭。

我们准备做米饭,抄一些鸡蛋。表哥负责切菜,打鸡蛋。而我负责煮饭和炒菜。一大汤勺的米,大半水勺的水。我先将水倒进了电饭锅,又将米倒进去,米粒像一个个小胖娃娃,抢着洗热水澡了呢!最后,把电源插上去就OK了!这时,只见表哥有节奏的在切菜,我也过去帮忙。古人说:一山不容二虎,说的还真准!我只好去打鸡蛋了。还别说,这鸡蛋还真像一座圆圆的小房子,把小房子(蛋壳)一打开之后,从里面蹦出个圆头圆脑的小娃娃(蛋黄)。这个小娃娃好像很冷,身边还有一层透明的棉被(蛋清)呢!我把鸡蛋搅完后,表哥的西红柿和韭菜也切好了,于是我去炒菜。因为我平时也帮妈妈做饭,同时也记了一些技巧,现在可派上用场了。炒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不可小看炒菜,费了很大的精力才炒出来,一部分鸡蛋被我炒糊了,但大多数还好。

家长回来看到我和表哥炒的菜都大吃一惊。我和表哥吃着自己做的饭,心里美滋滋的。吃过饭后,爸爸妈妈都夸我们做的好,夸表哥手艺真不错,切得菜大小正好,真是一对小大人,因此,我和表哥受到了奖励。

这次体验虽然毫不起眼。但是,我从这次小体验中已经明白了天下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有多么大呀!我还掌握了做饭的技巧,有了更多的经验,以后妈妈忙了还可以替她分担点。这一天可真有趣呀!

学做饭周记2

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看见同龄的孩子能为家里做饭,可我却不会做,为此我感到很难过,就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做饭。有一次,我自己在家,家人都去干农活了。我就想试一下做饭。首先,我把米放到高压锅里去,放一点水把米淘一下,再放一些水,然后就放到沼气炉上,打开火。做完这些我就去玩了,跟小伙伴玩了大约几分钟的时间,我就跑回家来了,因为我怕饭烧焦了。当我回到家,锅里的水还没沸呢。我就一直坐在旁边等着,可是刚沸了2分钟,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焦味。我不知道是什么烧焦了,用鼻子在屋子使劲地闻着,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焦了。可是渐渐地,味道越来越浓,我才突然明白是我的饭糊了。我马上跑到沼气炉旁,急忙把火关掉。等锅里的气拍完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一股焦味扑鼻而来,饭全黑了。我怕妈妈知道后骂我,就把饭倒到厕所里去,把锅洗干净。妈妈去做工回来后做饭,她也没有发现我刚才做过饭。我就趁机问妈妈做饭的要诀,妈妈详详细细地告诉我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时 我才明白,原来我放的水太少了。

后来有一天,我又趁着家人去做工的时候,偷偷地做饭。这一次我吸取上一次的教训,这次我按妈妈教的,让水和米的比例是1:2,水沸了5分钟后就关火,等到气排完后,我就打开锅盖。啊,好香啊!我急忙那碗盛来吃……就跟大人做的一样好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我终于学会了做饭,真是太好了!

学做饭周记3

在这个愉快的寒假中,我家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有趣的事情,其中令我最高兴的事,当属我学做饭了。当全家人吃到我做出来的米饭时,别提多高兴了。下面就与我分享一下其中的快乐吧!

寒假刚开始的第三天,快响午时分我已完成了目标作业,正闲着无聊时,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要是我也能自己做饭就好了。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做饭,你教我好吗?”妈妈听后,高兴地答道:“当然可以。”说完,便讲解了做饭的具体步骤。

首先,往电饭煲的内锅里盛米倒水,然后开始淘米。也许我是不熟练,也许我是太匆忙,淘米是竟把米随水倒了出来。妈妈提醒我:“一要拿稳内锅,二要让淘完米的水慢慢地流出来。”淘好米后,按水与米1:2的比例加好水。开始煮饭了,我急忙把内锅放进电饭煲,盖上盖,插上插头,兴奋地等待着香喷喷的米饭。突然一阵“呲呲”声传入我的耳中。“怎么了?”我叫来妈妈。妈妈急忙把插头拔出,喘着气说:“煮饭时,电饭煲内锅水一定要擦干净,否则会漏电的。”我重新拿起内锅擦好水,煮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饭好了。一闻,香喷喷的,心里乐开了花。原来,做饭都有这么多学问,妈妈每天要做那么多家务一定很辛苦。

这次我不仅学会了做饭,还能为家出一份力了,我真高兴!

学做饭周记4

我十岁了,妈妈常对我说:“你都这么大了,应该学着大人做事,要学习独立生活。”我心想:这话说得倒也是啊!我能做点什么呢?

恰好,爸爸、妈妈晚上都去开会,很晚才能回来。对!这该是学做事的好机会,给爸爸妈妈做饭去。说干就干,我淘了一碗米,倒进盆里,用水龙头淘净,并给锅倒上水。我引燃了炉子。然后坐在小板凳上,大约过了几分钟,我闻到了一股米饭味,揭开锅盖,香喷喷的米饭呈现在我眼前。我又炒了一盘西红柿鸡蛋。

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连忙端饭菜。爸爸和妈妈早已饿了,他们一边吃一边问:“这是谁做的?”我红着脸回答说:“是我做的。”妈妈说:“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厨师。

学做饭周记5

我以前看妈妈做饭,觉得很好玩,自己想尝试一下做饭的滋味。可是妈妈不让我做饭,说我会被油烫到的,很危险。

在上上个星期六,阿姨来到我家,我叫阿姨给我做蛋炒饭吃,阿姨就答应了,我站在阿姨旁边,仔仔细细地观察,阿姨是怎么做的。先把鸡蛋打好放在锅里炒起来,再放入饭,再翻炒放入盐……我看得入迷,脑子里想着做鸡蛋饭的过程,一步一步的想清楚,再纪录下来。下个星期六,自己做起来吃。

到了星期六下午,我的肚子已经饿了。于是我下了楼。系好围裙,把锅洗干净,拿起锅铲。准备就绪了。

我先在脑子里想好了上次阿姨做蛋饭的过程,炒蛋,放饭,加盐……我先拿来了两个鸡蛋,打在碗里,搅碎。再把油放入锅中,烧热。烧热后把蛋倒入锅中。倒进去的时候,忽然”啪啪啪!“几声响,把我给吓坏了,我马上关上火。做上一切防护措施。戴上手套,防止手被炸伤。拿着锅盖当防护盾。我点上火继续烧了。鸡蛋顺利的炒好了,该放饭进去了。放入饭之后,我用锅铲翻炒,一边炒一边想,我该干嘛了呢?放盐,对!我撒了一把盐进去,还倒了一点酒和酱油,又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但是我已经不再害怕了,因为我已经全部武装了。我有点炒不动了,我就休息了几秒钟,没想到饭粘在锅底了。我放了点水进去。又有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还冒出了很多烟。我急忙把锅盖给盖上了,把火关了。我觉得好像差不多了,就把饭给盛到碗里了,我吃了一下,味道不是很好。

我终于尝到了做饭的滋味,又好玩,又有点刺激。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妈妈做饭也没那么容易,当然我还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好,该怎么做,才可以。

学做饭周记6

我都十岁了,想试着做炒米饭,我就和这要出门的哥哥说:“我帮你做一碗炒米饭好不好?”哥哥说:“好,我现在出去打篮球回来我吃你做的炒米饭!”

于是,我拿了一个空碗,又从冰箱里拿出来了一个鸡蛋,把鸡蛋在碗边使劲一磕,把鸡蛋打到碗里,又拿一双筷子把鸡蛋搅匀。我把炒菜锅放在炉灶上,点上火,倒一些油,等油热了把蛋液倒进锅里,只听得“哧啦”一声,蛋液在锅中开了一朵大黄花,我赶紧拿起菜铲翻炒,炒熟后再把米饭倒进锅里,把它们炒匀,最后关上火,炒米饭做好了。

我把饭盛到碗里,拿勺子尝一口,好香啊!这时候,哥哥回来了,吃一口我做的炒米饭,说:“你第一次做,就做得这么好吃,真厉害!”我说:“怎么着也没你做的好吃。”哥哥笑了笑说:“以后做多了就有经验了。你以后炒的米饭肯定比我炒的还好吃。”我高兴的说:“我以后还要在做炒米饭!”。

第一次炒米饭让我充满了自信。

学做饭周记7

今天一大早,家里就剩下我和爷爷这一老一小,而且是不会做饭的两个人,这下吃饭可怎么办呢?

快到中午了,爷爷和我都饿了。这时我忽然想起科学书上的面粉实验,于是我决定自己来做饭。

说干就干,我开心地走进厨房,先找出面粉,再拿出小碗,然后接上半碗水,再往水里加面粉,不停地搅拌,直到不稠不稀。我忽然想起妈妈平时煎鸡蛋饼挺好吃的,于是又从冰箱里拿出了两个鸡蛋打进碗里。糟糕!碗里掉了半块鸡蛋皮,还差点把鸡蛋洒出来,结果将手弄得粘糊糊的。

我快速洗好手,爷爷让我给碗里放了一些调料,接着插好电饼铛的电源,准备煎鸡蛋饼了。我用勺子一勺一勺舀着倒进去,过了一会儿又用筷子翻过来。不一会儿就熟了,尝一口味道还真不错。

啊!我学会了做饭,我以后可以照顾大家了!

学做饭周记8

星期日是阳光普照的好天气,我跟爸妈到大卖场买东西,我已下定决心要跟妈妈学习“下厨”,于是我买完了材料,便回家准备向妈妈请教一下——蛋包饭怎么煎?

一回到家,妈妈教我煎蛋包饭的注意细节,再告诉我制作的.过程,以及需要的配料、香料,于是我开始做起蛋包饭。刚开始,我以为下厨很简单,动手作起来还真不容易啊!煎蛋包饭的过程好辛苦,煎的时候,油差点喷到我,还好有妈妈在旁指导,不然我一定会烫着呢。终于煎好了,真想品尝我亲手料理的蛋包饭,我把成品端 上桌给爸妈品尝,我也试吃了一口,结果好难吃喔!似乎是配料加太多了,希望我以后作菜会进步些。

经过这次下厨的经验,我迷上了做菜,我也期望未来下厨的功夫会比上次好,虽然蛋包饭煎得很失败,但是,人难免会遇到挫折,所以我绝不会因此沮丧,反而要更加努力练习,为明天创造佳绩。

学做饭周记9

我最爱吃的就是番茄炒鸡蛋,经常是妈妈炒给我吃。前几天放假的时候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妈妈教我怎么做好番茄炒鸡蛋。

我先把一个红彤彤的番茄洗干净,切好。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三个鸡蛋,妈妈递给我一个小碗,拿起第一个鸡蛋,我使劲把鸡蛋壳往碗的边沿一磕,鸡蛋壳碎了。我又学着妈妈平时的样子努力想把鸡蛋给掰开,可惜我笨手笨脚的费了好大的力气还是有许多蛋液流到了手上。有了打第一个鸡蛋的经验,第二个和第三个鸡蛋顺利的都打到了碗里,在蛋液里加入小半勺盐,充分的搅拌后,第一部就完成了。

妈妈帮我把锅放上开火等锅热了以后加入许多的油,听着油呲呲的响鸡蛋就该下锅了。

学做饭周记10

每天看着妈妈在厨房中东弄弄,西搞搞,不一会儿,就有热腾腾的饭菜出炉了;吃一口,正是人间美味味啊!看着妈妈这么好的厨艺,我也有点眼红了,想自己也试试。

我是新手上路嘛,还是要妈妈手把手叫我的。进了厨房,我激动无比,我从出生到现在不知进了多少次厨房,可是从来没这么激动过,因为这可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啊!这可是我第一次进厨房,能不激动吗!我拿出来用我珍藏已久的零花钱买的肉蟹,还有各种调料:半根葱、盐、白糖、生抽、老抽、白酒、干辣椒、姜、料酒、醋、花椒、鸡精、食用油等。准备好之后,我就开始“小心翼翼”地在妈妈的指导下做了起来。

“要先将肉蟹置入器皿,加入适量白酒,将肉蟹醉倒,去了腮、胃、肠,切成块。”好嘞,我努力地在妈妈的指导下,将肉蟹切成了块。“哈哈,太好了!”我高兴极了。“哼,还没做好呢,就这么得意忘形,怎么可能做好呢?”我被妈妈说得哑口无言,只好低头继续做我的菜。我又将半根葱切成段,把5厘米姜切成片;我心想:“哼,我一定要做个像样的菜给你瞧瞧,可别让你看扁喽。”我和妈妈赌着气,谁也不服谁。我在放下锅,点火,放油,刚刚要放花椒什么的,妈妈就连忙说:“别别,要等油烧至三成热时才能放。看看,要是我不在,你会把菜做成什么样子!”我脸红了,小声咕哝:“这是第一次嘛,不要又有什么关系啦。”不一会,油烧热了,我放入了花椒15粒和一点干辣椒炒出麻辣香味,然后又把姜片、葱段、蟹块,再倒入了各种调料,把他翻炒均匀咯,就出锅了!“哈哈,不错吧,我可真牛!”我闻着这菜的香味,得意极了。“有什么可牛的,”妈妈不屑的说,“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一个多钟头了,这才做一道菜,我都能做三四道了。”我看看时间,还真是,看来我真是技不如人。不过,妈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超过你的,咱们走着瞧!

经过这次学习做菜,我知道了做菜的难度,也有了做菜完成的成就感!虽然有点累,但还是很开心嘛。

【学做饭周记】相关文章:

1.学做饭日记

2.我学做年夜饭作文

3.学做饭作文300字

4.学做饭作文200字

5.关于学做年夜饭作文

6.学做年夜饭的作文

7.学做饭300字作文

8.我学做饭了-400字

9.我学做饭小学作文

学音乐周记 篇2

1 开展智力游戏,体会“玩中学”的乐趣

拿五线谱入门来说,唱名的位置最难记,不容易引起学习兴趣。我就让学生以五根手指作为五线谱,结合口诀:“一、二、三线mi so xi,一、二、三间fa la do……”。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音名的位置。然后再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1.1 小音符回家。

老师唱出一个音,学生马上在“手指谱”上找到它的“家”。

1.2 这是谁的“家”?

老师指着“手指谱”的一个位置,学生马上用唱名回答这是谁的“家”。

这样的方法直观形象有乐趣,学生会很乐于接受。

2 创编节奏,尝试创作的乐趣

从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起,我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展开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从小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同时,我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节奏练习、节奏创作、自编旋律来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就拿儿歌来说,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说上几首,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经过学生的创编,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说:

这种创编节奏的练习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乐于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数小组以音乐能力强的配以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搭配进行,使学生乐于参与。尤其是音乐兴趣差一点的同学,他们大多数乐于参与,在同伴的帮助下进步非常明显。其次,还可以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旋律或者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等等。

3 结合律动,体会音乐课“动”的乐趣

音乐是在动态中进行教学的学科,不像其它课程多是静态思维。小学生也处在爱动爱跳的年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例如学习《瑶族舞曲》时,我向学生介绍瑶族舞的基本步伐,教授瑶族长鼓舞敲打舞动的技巧。让学生用拍肩、击掌、拍腿来表现强弱拍,编上相应的节奏型,让全班学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打节奏,气氛活跃而热烈。这样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还通过学生的“动”了解乐曲特点,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

4 创设情境,体会表演的乐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总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就要为他们创设特殊的音乐场景,给学生当众表演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时,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分角色自己动手制作小猴子、小鹿、小鸟、蜗牛的头饰。课堂上:我先播放准备好的几段小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选择一首清新优美的音乐来表现音乐剧开始的情景,选择一首缓慢、稳健的乐曲表现慢吞吞的蜗牛的形象,选择一首活泼欢快的乐曲表现小猴子、小花鹿、小鸟等形象。出示打击乐器响板、木鱼、舞板、串铃等打击乐器,然后我用正确的方法、适当的力度示范演奏,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感性的印象。再请学生选择恰当的乐器表演音乐中描绘的情形:舞板表现小猴子的笑声,响板表现小鹿在笑和跳动,串铃表现小鸟在笑和飞动的样子,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表演,真是惟妙惟肖,展现了音乐剧的故事情节。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是开心愉悦的。

结合音乐课本身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更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把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 篇3

一、把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流行音乐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中学生的情感,在学生心目中,流行音乐几乎已经是“音乐”的代名词了,所以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要流进课堂中来。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听到一些声音:“这节课没劲,书本上的歌曲不好听”“老师可不可以唱《爱情买卖》”,学生对课本没兴趣。记得有一次,我一进教室门就听见一学生冲口而出:“老师播放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我就顺势说:“好吧,我们就唱唱流行歌曲吧!”话音刚落,包括几个平时纪律较差的学生都在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兴奋!随后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报出想要听的歌名,《那些年》《最炫民族风》……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都规矩地坐着跟唱起来,顷刻间沉醉在这动听的音乐声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我们全部接受,作为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地引导学生们欣赏好的、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让他们懂得鉴赏与审美,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音乐。

二、把表现爱的流行音乐带进课堂,产生共鸣

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现行音乐教材的大部分歌曲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隔膜,无法引起其兴趣和共鸣。而流行歌曲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音乐形式,把流行音乐元素与教材相结合,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将课本的知识自觉地接受。如在汶川大地震期间,涌现出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歌曲,配合歌曲收集地震图片,我做了一节专题课,以《相信爱》这首歌曲为主题,旋律优美,动画制作触动人心,同时与教材中公益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教学相结合,课堂中学生感动了,从学生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他们眼中流出的不仅仅是泪水,还有真诚的情感碰撞。音乐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它让这些被称为最不具备同情心的“90后”学会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这节以赈灾歌曲为主题的课一直令我铭记于心。

三、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运用方式

1. 投其所好,激发兴趣。如在节奏教学中,把“说唱”引进课堂。选择周杰伦的《双截棍》,一首勇猛刚劲的快节奏歌曲,虽然它没有明显的旋律走向,但节奏轮廓铿锵有力,加上MV中充满中国武士神采的场面,使音乐极富感染力,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如流行歌曲《青花瓷》《花田错》使用了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等,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歌曲纳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欣赏兴趣,而且能激发他们满怀激情地去探究民族乐器的深层知识。

2. 以熟带生,循序渐进。如在欣赏外国名曲《夜莺》时,先让学生听腾格尔的《天堂》,以这种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先把学生带进状态,然后再播放意境宽广的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夜莺》,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情绪,达到教学效果。

3. 通过对比,正确选择。学会辨别音乐作品的好与坏,让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如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代音乐的美,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首先,教师本身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或跳一段流行舞蹈,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其次,教师自身对流行音乐的正确把握是成败的另一关键所在。教师应该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流行音乐的融入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将其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

总之,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巩固了音乐知识,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无形中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课本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信心,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学游泳周记 篇4

终于放假了,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一起来到游泳池学游泳。我高兴极了!

换好衣服,我来到浅水池,爸爸早就在那儿等我了。我有点胆小,试着下水,水好凉呀。一会我就适应了,爸爸就教我如何换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潜下水,数了五下我就坚持不住浮出水面。

学做饭周记 篇5

在上上个星期六,阿姨来到我家,我叫阿姨给我做蛋炒饭吃,阿姨就答应了,我站在阿姨旁边,仔仔细细地观察,阿姨是怎么做的。先把鸡蛋打好放在锅里炒起来,再放入饭,再翻炒放入盐……我看得入迷,脑子里想着做鸡蛋饭的过程,一步一步的想清楚,再纪录下来。下个星期六,自己做起来吃。

到了星期六下午,我的肚子已经饿了。于是我下了楼。系好围裙,把锅洗干净,拿起锅铲。准备就绪了。

我先在脑子里想好了上次阿姨做蛋饭的过程,炒蛋,放饭,加盐……我先拿来了两个鸡蛋,打在碗里,搅碎。再把油放入锅中,烧热。烧热后把蛋倒入锅中。倒进去的时候,忽然”啪啪啪!“几声响,把我给吓坏了,我马上关上火。做上一切防护措施。戴上手套,防止手被炸伤。拿着锅盖当防护盾。我点上火继续烧了。鸡蛋顺利的炒好了,该放饭进去了。放入饭之后,我用锅铲翻炒,一边炒一边想,我该干嘛了呢?放盐,对!我撒了一把盐进去,还倒了一点酒和酱油,又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但是我已经不再害怕了,因为我已经全部武装了。我有点炒不动了,我就休息了几秒钟,没想到饭粘在锅底了。我放了点水进去。又有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还冒出了很多烟。我急忙把锅盖给盖上了,把火关了。我觉得好像差不多了,就把饭给盛到碗里了,我吃了一下,味道不是很好。

跟妈妈学炒菜周记 篇6

于是,我对老妈说:“妈妈,你每天做饭很辛苦,今天的菜就由我来炒吧。”“那好吧,今天的菜就由你来做,需要我帮忙吗?”妈妈说,“你就在旁边当个参谋吧,”我说。

说做就做,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学着妈妈平时做菜时的样子,开始了我的炒菜尝试。第一步我拿出两个土豆,先洗干净,再削皮,然后切成片,做好了准备工作。第二步是准备好调料,我先后将葱花、姜片准备好,哎,忘了说了,还有油、盐和糖。第三步就是开始正式炒菜了,我先把油倒入锅内,过了一、两分钟,油就烧热了,我把调味用的葱、姜分别放入锅中,等炸出了香味,我再把土豆片倒入锅中,炒上一会儿,等差不多快要熟了,我将盐和味精放入锅中,再炒上一、两分钟,一盘土豆就做好了。

吃饭了,我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土豆,吃得津津有味。

跟妈妈学炒菜周记2

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不过她对我的爱与众不同。她总是抓住机会教我学做一些事。

这天,妈妈回来了。我正想溜出去玩,妈妈看见了就说:“今天我教你做菜。”

平日吃妈妈做的“西红柿鸡蛋汤”总是格外香,我和爸爸都抢着吃,妈妈看见了,笑得那对酒窝流出蜜来。我们准备的材料是:西红柿、盐、油、葱、鸡蛋,妈妈说:“做西红柿鸡蛋汤的时候,先放油,油热了以后,再放葱,再把切好的西红柿放进锅里炒一炒,把水倒进锅里,水滚了以后,再放盐,放盐的时候,要放上很少的盐,最后,再打上鸡蛋。”妈妈还说了,做西红柿鸡蛋汤的时候,要用十分钟左右。当我做下来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我大喊起来:“成功了!成功了!”这时妈妈过来了,妈妈看了看我做的西红柿鸡蛋汤,连声夸赞。妈妈说:“做得好!做得好!”这时我的心里甜滋滋的。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不管什么事都希望我会做。今天的“西红柿鸡蛋汤”我再也不和爸爸抢了,舀一勺给爸爸吃,另一勺给妈妈吃。妈妈又笑了,酒窝里的蜜流进了我的心里。

不知明天妈妈又要教我做什么呢?

跟妈妈学炒菜周记3

我已经十一岁了,但是,什么都要妈妈来做,也不能替妈妈分担。今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十一岁了,还不会炒菜,就向妈妈拜师学艺。买完菜以后,就准备开始上课了。

炒什么呢?对了,我最喜欢吃土豆了,那就来炒我情有独钟的土豆吧!妈妈说,土豆不能切得太细,也不能切的太粗,边说边给我做了示范,接着,我跃跃欲试,拿着菜刀小心翼翼地切了起来,没想到,妈妈还说我切得不错呢!妈妈的表扬给我带来了信心,更加流利得切了起来。切完以后,妈妈对我说,要拿水泡一会,因为土豆本身就带着淀粉。

妈妈说,她在后面指导,我来操作。首先,热油,等油热了,到豆瓣下去,这样味道会更好,然后,在倒土豆下锅接下来,就翻菜,翻菜不要一直翻。最后要熟了,就放盐下去,菜的多少决定盐的多少,最后,就放味精,出锅时,要把火关小一点。最后,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我炒好了一盘土豆。

大家吃了以后,都说炒的不错,我心里可高兴了。以后,我就可以自己炒菜了。

现在,我会炒菜了,就可以帮妈妈分担了!

跟妈妈学炒菜周记4

同学们,如果我现在问大家:“你们都会做什么?”大家肯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会游泳,会画画,会下棋,会照相,会骑自行车……”可我不会这样回答。我会十分自豪的说:“我会炒菜,而且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

记得那是去年3月8日,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炒菜!”“好啊!我儿子长大了,想学着帮妈妈干活了。” 妈妈微笑着说,“那就从最好学的炒鸡蛋开始吧!” 我一听,小嘴噘得老高:“不!炒鸡蛋太简单了,我要学稍微复杂点的。”妈妈说:“那就学西红柿炒鸡蛋吧!”我高兴地答应了。

由于我以前见过妈妈做西红柿炒鸡蛋,自认为很简单,就坚持要自己一个人做,不要妈妈插手。妈妈笑了笑就走开了。

于是,我就开始做炒菜前的准备工作。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系上围裙,洗干净手,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和一个大大的西红柿。我把鸡蛋在水龙头上冲洗了一下,就往碗里打,可是太使劲了,一下子把蛋皮、蛋清和蛋黄全部弄碎掉进碗里。破碎的蛋皮怎么也弄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偷偷地把它放在一边,又从冰箱里取出两个鸡蛋。这一次,我格外小心,拿起鸡蛋轻轻地在碗沿上磕了一下,鸡蛋裂开了一条细细的长缝。我双手一掰,蛋清和蛋黄流进碗里,蛋壳留在我的手中。我用筷子使劲地甩打着碗里的鸡蛋,一会儿,蛋清和蛋黄就完全融合,变成了一碗黄黄的鸡蛋汁。

该切西红柿了。我先把西红柿洗干净,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会儿,再把已经炸开的西红柿皮一点一点的剥下来。被剥得光光的西红柿非常痛苦,无奈的躺在菜板上准备挨刀子。这时,我想起了妈妈的话:“切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不注意就会把手切破。”看着菜板上这圆圆的家伙,我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先从中间一劈两半,一半一半的切,这样稳定性好!”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按照妈妈说的,先把那个圆圆的家伙一劈两半,然后用左手按着半个西红柿,右手拿起菜刀,小心翼翼的切了起来……切完后,就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原来,我切的西红柿呀,大的,小的,长的,扁的,还有说不出的奇形怪状,就连那小小的菜板上,到处流的都是西红柿汁……

开始炒菜了。我往锅里倒了一小勺清油,把煤气灶打开,就聚精会神的观察着锅里油温的变化。我看见油里的气泡在慢慢地消失,等气泡消失完时,我迅速地把鸡蛋倒进锅里。鸡蛋像面包似的鼓了起来。我赶快拿起锅铲,翻动鸡蛋。这时的鸡蛋,香味扑鼻,焦焦的,黄黄的,真是好看极了!正当我尽情的欣赏这“人间美食”时,闻到了一股糊味。不好,鸡蛋炒糊了!我赶紧关火,手忙脚乱的把鸡蛋铲了出来。还好,要是再晚一点,鸡蛋可就全烧糊了。

接下来,该炒西红柿了。我先向锅里倒了一小勺油,等油热后就把妈妈早已准备好的葱、姜、蒜放了进去,然后把西红柿倒进去,放上盐和味精。我不停的用铲翻动,西红柿由生变熟,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好啦,赶快把鸡蛋再倒进去,翻一翻,把火关掉!”我按照妈妈说的赶快操作,西红柿炒鸡蛋很快就炒好了。

我把自己亲手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盛进盘子里,端上了餐桌。这时,爸爸回来了。我们全家人围在餐桌上,尽情的享用着我做的“美餐”。爸爸、妈妈直夸我做的菜真好吃,我也感到非常的高兴。从此,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做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也就成了我会做的最拿手的一道菜。

【跟妈妈学炒菜周记】相关文章:

1.跟奶奶学炒菜小学周记

2.跟妈妈学炒菜周记

3.跟老爸学泡茶周记

4.跟妈妈学包馄饨作文

5.跟妈妈学包粽子作文

6.学炒菜作文600字

7.学炒菜作文500字

8.学炒菜400字作文

音乐课程改革中教学评价探析 篇7

一、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是教学评价的基础

1. 情感与价值。

音乐教学把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放在首位, 是音乐的灵魂。传统的教育观过分强调人的智力因素在学习和成长中的作用, 而忽略了个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人的成长经历中的地位。每门学科都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内涵是不同的, 音乐学科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鲜明的,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我们的音乐教学, 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 充分发现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 帮助其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 使之音乐鉴赏和创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音乐课程目标具体涵盖了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它包括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对学生的积极乐观态度, 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尊重艺术, 理解多元文化。教学中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通过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学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体验和感染等情感上。所以, 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有多少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而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 以及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法国的国歌《马赛曲》和《国际歌》等, 其教学最终的目标并不只是教学生唱会歌曲和熟悉旋律, 而是要通过歌曲的欣赏和演唱, 让学生了解这类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历史状况, 透过音乐更好的去了解历史、认清历史, 也透过历史更加深刻的去理解音乐, 听懂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 教学评价要始终把握“情感”这一核心, 它是音乐教学中的灵魂。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 体现的就是其教育价值。传统的教学过程经常是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 对于音乐学科而言, 过程和方法更为重要。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必须要在长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以完成。倡导以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作为师生互动、共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新课程强调音乐课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课堂教学由重老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教师应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 创设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充分聆听音乐、并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感官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来积累感性经验。由于现代传媒的多样化, 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欣赏有一定的认知。如欣赏蒙古的《牧歌》、新疆的《青春舞曲》、藏族的《走进西藏》、东北的《秧歌》、芭蕾舞《白毛女》选段, 国际标准舞《华尔兹》、时尚的《街舞》, 学生均能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蒙古舞, 刚柔相济、热情奔放, 具有蒙古人的性格。新疆舞“移颈”动作的民族性, 常用打击乐器手鼓, 节奏欢快, 载歌载舞, 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藏族舞, 长袖轻扬、祥和优美;东北秧歌具有“波”“俏”等特点。使他们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3. 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明确: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培养目标是全体学生, 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因此, 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 要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单一的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 要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与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在一起, 知识和与技能的学习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中要结合音乐作品, 引导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听赏、演唱,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如贝多芬的《命运》《欢乐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 通过学习, 从中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和历史背景, 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和语言要素, 充分理解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 从美的角度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潜在的表达能力。又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像是骑手们在扬鞭催马, 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的连贯均匀, 犹如万马奔驰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 使人感到马群跑了一批又一批, 争先恐后, 你追我赶的场面。第二十五至三十二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 发音要饱满, 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 从这几个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够学会的。经过听唱之后, 学生的脑海中定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为学生创设想象和联想的广阔空间。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评价, 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 使音乐融入生活之中,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合理的教学策略与科学的教学设计是评价的依据

选择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体现音乐性、人文性、创新性和时代风貌的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科学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所以, 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也是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出具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交流互动, 建立自主、探究、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由师生共同营造出愉悦和谐的的教学氛围, 努力创设更多的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上, 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教师为增加教学容量, 滥用多媒体, 整堂课追求花架子, 对音乐内容“视而不闻”;教学没有重点, 让人眼花缭乱, 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屏幕上, 教学没有了落到实处。与其说是一堂音乐课, 还不如说是一次教师的基本功展示。所谓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有一定的独创性, 要给学生以新鲜感, 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材的实际, 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在设计课时教师必须考虑到所设计教学活动落实了那些教学目标, 各个教学环节怎样过渡和转换、在突出音乐学科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及信息技术, 实现服务于教学又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使学生走进音乐參于音乐活动, 进而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

三、教师的素养与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课堂评价的关键

时代的发展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的需要, 教师本身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的学科知识, 不仅是文化知识, 还包括教学艺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及师德修养。音乐教师的备课一要背教材: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加工处理, 创造性地将自己以有的知识特长和教材相融合地进行教材重组;二备学生:同样的目标或方法在不同的班级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要做到因材施教, 确保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

研究中学生变声期阶段合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冯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我校为合唱实验基地, 一直坚持合唱特色的发展。合唱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我们一直关注研究的重点, 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总结, 从可持续发展方面阐述中学合唱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认识。

关键字:变声期;可持续发展;变声期

一、引言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 它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强弱表现人们或喜或悲、或激昂或忧郁、或歌颂或沉思的情态。歌唱与器乐不同, 它是有歌词的, 它为我们音乐想象提供了基础, 引导人们有意识地体验音乐自身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从中获得启迪、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古《乐记》云, “乐者, 乐也”, “乐者, 德之华也”。这种体验越强烈, 音乐联想也越丰富, 人的品位和素质也提升得越快。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者。

歌唱或乐器演奏是运用一定的音乐技能来展示人们情感动态的音乐表现行为, 而音乐欣赏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音乐吸收活动, 音乐学习的程序总是先有音乐的吸收, 然后才有音乐的表现, 因此, 在音乐欣赏中学习音乐,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目标

以往, 在教育上我们强调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 中央领导多次在讲话中提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不仅教人欣赏美, 理解美, 创造美, 不仅是在提高人们品位、素质、艺术修养上, 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德、智、体育的发展和对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促进。人们在实践中对此也越来越感受到它的效果, 引起了重视和广泛的兴趣。合唱由于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 参加合唱的人越来越多, 合唱队伍越来越壮大, 合唱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期望, 我们也相信, 我国的合唱事业会越来越发展, 合唱艺术水平会越来越提高, 我国人民的音乐修养, 思想品位和素质会越来越好, 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合唱这种易普及、具有实用艺术性的艺术形式, 能够克服中学生变声期阶段的心理、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 健康度过变声期阶段, 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化。

三、内容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声乐演唱形式, 由于其独特而丰富的表个性发展。三要备音乐:教师课堂上恰当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充分表现音乐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范唱、熟练的钢琴伴奏, 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师还要具有相当的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要想办法帮助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来。使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使学生各方面的的潜能得到开发, 而不是面向少数音乐特长生。音乐教育承认“差异”, 但拒绝“选择”与“淘汰”。要使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考试评价

众所周知,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评价最常见的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是一首歌, 考试方法是由教师一个说了算。这样的评价往往只有极少数学生优秀, 而多数学生都是失败的。我们的学生存在着先天素质、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 在音乐表现上不可能样样突出, 有的擅长歌唱、有的擅长舞蹈、有的擅长演奏。新课现力, 使得它给予人们一种旋律美、复调美、节奏美和和声美的综合美感。它与交响乐一样, 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立体感, 而由于它是由人声组成, 所以更具有可调节性、亲切性和可参与性。

合唱的美育功能并非仅仅来自和声。从根本上说, 和声是一个美好的最直觉的感受, 是第一印象, 是外壳。有了好的感觉, 才会受到吸引, 进一步去体验它的内涵, 从而得到更真实、更生动的美。一曲《游击队歌》, 使你感受到悲愤、激昂, 那气势雄伟的歌声引导你去体会并激发出昂扬的斗志。当时, 有多少青年受了此类歌曲的感悟走向了抗日战场。至今, 我们品尝这首歌时, 还会重温过去年代为了振兴民族、振兴国家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国家的巨浪、洪流中去, 进一步激发今日成为国家栋梁的壮志。无伴奏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在多声部的合唱中, 在领唱及各声部此起彼伏的演唱中, 歌者和听众均沉浸在故乡美、草原美的感情中。全场静悄悄地, 似乎一根针掉落地上或一声叹息都会干扰这美妙的音乐和怀念的深情。一曲《新疆好》, 领唱亲切、柔和、歌颂和向往未来的声音飘在欢跃、和谐的波浪起伏般的各声部和声之上,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运动着的图画。有谁会不感受到生活的美、劳动的美和对未来美的憧憬。

合唱不仅给听者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激动, 而且对歌者的影响更深。很多同志感到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单旋律的美, 总想追求多声部和声的美。在合唱过程中不仅自己在演唱, 同时也是在欣赏和感受着这美好的音乐, 更重要的是自己参与了歌曲的第二次创作、欣赏、享受和愉悦, 这实际上是所有参加合唱团队员的感受。当合唱团作为整体不断地在追求新的高峰时, 这种感受就越来越强烈了。

合唱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同一首歌, 不同的指挥、不同的合唱团会对作品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可能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合唱要求整体的和谐, 但并不是一和必谐。合唱的和谐来自全体队员的团结、合作。无论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声部的平衡与和谐方面都必须从整个歌曲的要求出发, 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声部、声部与整体之间的默契, 来达到歌曲所需表达的情感, 这就培养了合唱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如果有哪一位队员不是以集体出发, 突出了个人的表现, 结果必是破坏了整体演唱的效果。因此, 合唱队员不仅要有基本的声学基础, 更必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声音的意识和能力, 必须按整体音响的需要控制情感的变化、控制音量的变化和力度的强弱。自我和集体的统一, 自我熔化在集体中。在那优美动听的合唱歌声中有我的声音, 却又标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 对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音乐教学评价应遵循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 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 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促进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在不断参与的音乐评价过程中感受音乐, 体验快乐, 认识自己, 发展自己。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评定采用自评、组评及互评相结合, 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体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学生的期末成绩可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标记等级给予评分, 给学生全面的综合性评价。使评价更趋公平化、合理化, 让他们在评价中找回自信, 战胜自我。

“学”喝酒与“会”听音乐 篇8

我一直觉得人类餐饮史上最伟大的人,并不是那位“第一个吃螃蟹”的,而是第一个喝白酒的。遇到了螃蟹,只要解决了它的的装甲问题,就可以吃到鲜嫩的肉。而费了半天劲蒸出一点烈酒,喝一口没被呛到,还想喝第二口,那绝对是天才。常能听到不“会”喝酒的人抱怨:这酒有什么好喝的?的确,各种酒给人的第一口感都不是享受:白酒辣、红酒酸、啤酒苦、黄酒呛,白兰地、威士忌味怪,只有伏特加和酒精一样基本没味道,但是第二反应很迅速——晕。

喝酒的人当初之所以“学”喝酒,没有人是因为“味道好”而开始的,而几乎都是榜样的力量。通常是父母喝酒,孩子就学着喝,看父母喝着高兴,自己也跟着高兴,直到后来,慢慢真喝出高兴来了。或者看同学、同事聚会喝酒,为了不显得各色,也捏着鼻子愣喝,慢慢就喝出感觉来了。总之,喝酒是需要学习的,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方能体会到酒的韵味,产生快感,才算“会”喝酒了。但是几百年前第一批喝烈酒的古人,他们的榜样呢?酒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学会农耕后有了余粮,最早的酒是粮食或葡萄直接发酵而成,类似今天的醪糟米酒和天然甜葡萄酒,真的挺好喝。人类喝这种酒喝了几千年,其中的铁杆饮酒爱好者(也被称为酒鬼)开始想方设法提高酒的浓度,以求致幻效果更迅速明显。于是就有了浓葡萄酒(类似现在的红酒)和陈酿米酒(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那种)。又过了几百年,这种酒也嫌不过瘾了,于是欧洲人从蒸馏海水取淡水的技术中得到启发,搞出了蒸馏葡萄酒——白兰地和蒸馏小麦酒——威士忌。元朝的时候蒙古铁骑把这一创意带到了中原,于是中国开始普及蒸馏白酒。到了明末清初,“酒”的概念不再是那种甜滋滋的高热量饮料,而是这种极其刺激的高酒精度蒸馏酒了。可见,酒从“好喝”到“难喝”是经过很长的历史渊源的,一代代人类的推杯换盏,终于产生出各种挑战味蕾的“甘醇”,在呲牙裂嘴中乐此不疲。其实喝茶、喝咖啡、吃臭豆腐、听音乐等等在这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有很多被全世界奉为经典的音乐作品,并不一定能令所有人在第一次聆听时就获得快感,有时甚至会令人产生不悦感。比如当代的爵士乐,很多人会觉得“听不懂”,但是如果从早期的布鲁斯音乐一路听下来,就能“听懂”了。还有对于“新维也纳乐派”的作品,如果不是从巴赫-贝多芬-舒曼-瓦格纳-马勒一路听过来,乍一听多半会觉得“很难听”。对于一般的听众来说这完全正常,不用理会。就像一般的食客,爱喝就喝,不爱喝就不喝,再“名”的酒也没意义。但是要想做“美食家”就需要“学习”了,要训练出灵敏而宽容的舌头,可以有所偏好但不能排斥其他的风味,对于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需要有一定的鉴赏力。爱乐者一般也多是因为“榜样”的原因开始“学”听音乐的,比如长辈的影响、同学的带动、爱人的浸染等等。和专业音乐工作者不同,对于爱乐者而言听音乐只是一種“业余事业”。但既然要当做“事业”来听,就需要掌握一些音乐历史传承的知识,并且对所有的音乐风格都敞开心胸,爱听与不爱听的,都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样自己的“事业空间”才能越来越宽广,才算“会”听音乐。“爱乐”和“爱情”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需要专一,而且越是爱得泛滥越好。特别是对于初听无法接受、“听不懂”的音乐,更需要有耐心去慢慢研究,不一定非要喜欢,但要搞明白为什么不喜欢。

校园广播音乐稿音乐周记 篇9

很荣幸与大家度过我们的最后的一个午后。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到了本学期最后一期节目的了。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今天的第一首歌《忽然之间》。《忽然之间》——

忽然想起了朱自清的那一篇《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忽然间才发现,自己那爱笑的眼睛。忽然之间,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忽然什么都没有…。一首《忽然之间》不知不觉,世界末日就到了,不知不觉,世界末日已经过去。忽然之间,这学期就即将过去了。时间总是过得好快,才过完迎新晚会,就迎来了期末。马上就是元旦5天的小长假,回来就是考试周,然后寒假就悄悄降临了,不知不觉又要过年了。2012就这样即将过去。忽然之间,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今天除了依旧好听的歌曲,还有《音乐周记》节目组成员的一些感悟。(自己加哈)《如果还有明天》

感悟一:活在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禁想起了那首李宇春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青春易逝,年华易老,如果还有明天,这首歌似乎更适合2012年的12月20日。

如果还有明天,答案是肯定的。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明天会更好。如果还有明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没有明天,不用说再见。因为你一定会看见明天的太阳的,如果你错过了明天清晨的太阳,这能证明你睡过头了而已,相信还有明天。《明天过后》还有明天,明天过后,不是张杰和谢娜,不是英语考试,明天过后是放假。

《蓝色土耳其》——周传雄

来自一位网友的点歌,希望点一首周传雄的歌曲。小编第一次想到的有《黄昏》《寂寞沙洲冷》等熟悉的歌曲,也是男生们在KTV最喜欢点的两首歌。周传雄,曾用艺名:小刚。似乎和这个看似很成熟的男人一点都不符合。被誉为情歌教父的周传雄,常常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今天带来一首周传雄的《蓝色土耳其》,一改以往忧伤的风格,带领你感受土耳其的异国风情,爱情海的蓝色浪漫。

在“蓝色土耳其”,我们听见周传雄唱出了爱情的美丽与哀愁,一改以往的深情忧郁曲风,周传雄尝试以较柔和的律动编写男人的孤单情绪。而土耳其神秘又美丽的印象,再加上当地拥有爱琴海蓝色海岸的优美风景,更让“蓝色土耳其”的想象空间无限。

《明明就》——周杰伦

今天是周杰伦新专辑《十二新作》正式发布的日子。在各大音乐网站已经能听到到其大部分的歌曲了,其《红尘客栈》依旧保持着那属于周杰伦和方文山的周氏中国风,最新出的一首《公公偏头痛》,又找到了昔日嘻哈的风格。周董也学会了搞笑。从曲风来看,更像那一首《本草纲目》

今天这首《明明就》中,你也可以感受到许多昔日周董歌曲中的感觉。特别是作为那背景的钢琴曲,似乎又是一曲《十一月的肖邦》,感觉更像是《不能说的秘密》。听说周杰伦的钢琴弹得不错,MV中,又是一头染成白发的周杰伦,在偌大的教堂,配着一台巨大的钢琴,很有一种中世纪古典的味道。配合灯光与阳光,透露着一丝的梦幻。在节目的最后,感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节目的支持,特别感谢那个经常来点歌的同学,感谢小编,感谢三位播音。感谢所有喜欢音乐的朋友。

祝福: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考试周中好好表现。祝大家在元旦玩得开心。祝大家过一个好年。

学做菜周记300字作文 篇10

下午写完作业,看见妈妈正准备烧菜,我跃跃欲试,走上前去央求妈妈:“妈妈,我可以帮你烧菜吗?”“不行,你太小会烫到的,”妈妈严肃地说。“不会的,我已经长大了,会小心的。”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妈妈终于答应让我做一道美味又营养的菠菜猪肝汤。学做菜周记300字

“可以做菜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信心满满地奔进了厨房。我先把菠菜一棵一棵洗干净,因为菜小不用切。猪肝由于要浸泡,妈妈早就准备好了。接着我又准备了葱、姜等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开始上阵了。首先,在锅中加入少许水和姜,大火烧开,再把猪肝沥干水放入锅中,大火煮1~2分钟,然后放入菠菜,煮到菠菜变软,最后放油、盐、葱、鸡精调味。这样,一道汤色亮丽、香嫩诱人的菠菜猪肝汤就完成了。

我盛好汤小心翼翼地端上桌,

学音乐要从妈妈抓起 篇11

母亲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第一位老师,然而在中国内地,从制度化教育的角度对于母亲的关注却少之又少。就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来看,对于母亲及家庭关注乃是一个“盲点”。2007年12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母亲音乐教育工程”启动,将这一课题引入到学界和社会的视野中来。2008年5月,此工程将在京推出“母亲歌唱电视大赛”、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为此,记者走访了工程发起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为读者解读“母亲与音乐”。

记者:为什么要推出“母亲音乐教育工程”?

谢嘉幸:很长时间了,我们忽略了教育中最重要的角色—母亲。母亲才是我们教育的根基,是个人成长中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因此,我们换一个思维的角度,我们的儿童教育,培训母亲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语境中,整个学校教育体制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作用在弱化,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在公共空间的教育日益僵化的今天,我们将眼光放置私人领域的母亲教育,不是正合时宜吗?

“母亲音乐教育”这一工程,涉及国家政策、社区教育、母子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记者:我国“母亲教育”的历史如何追溯?

谢嘉幸: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不少仁人前辈已经把“母教”纳入到视野中来。最为典型的是梁启超,他在《倡设女学堂启》中开宗明义:“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郑观应在他的传世巨著《盛世危言》中,也明确地提出了母教,和梁启超比,后者无疑考虑得更为具体:“母之教而不善,则其成立也难。”当时不仅有一批振臂高呼之人,更有一些躬身实践之士。然而五四运动之后,母教似乎有所断裂。从“五四”到“解放”这30年间,由于各种原因“母教”再不被世人所提起。

记者:请谈谈母亲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为何选择现在提出?

谢嘉幸:自1949年,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儿童的教育也确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颁布了诸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法》《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等纲领性和政策性的文件。然而,对于孩子的人生第一位老师——母亲的关注却大大不足。谈到教育,人们的关注点自然就更多地放在学校教育中,殊不知家庭的影响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可能更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母亲教育”的重要意义。“母亲教育作为国策”这种想法,曾经不少人呼吁,如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2004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呼吁把母亲教育列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也大力呼吁母亲教育的重要性。

在母亲教育中,音乐教育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但在当前国家教育部的音乐教育政策中,所涉及的各类针对大中小学生的政策文件,如《全日制音乐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等,是根本不可能涉及这个领域的。因此,现在在民间启动“母亲音乐教育”这一工程势在必行。

记者:请介绍中国音乐学院“母亲音乐教育”工程的具体内容。

谢嘉幸:首先,创建母亲音乐教育培训中心。这是“母亲音乐教育”工程的重点之一,也是该工程的大本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母亲音乐教育师资。该中心分为三大板块:1、母亲自身的音乐教育;2、母亲对儿童的音乐教育;3、儿童自身音乐潜能的开发及其全面发展。这三大板块既相互支持,彼此之间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中心主要负责与各地区、各城市、各大专院校、社区、媒体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向农村推广。中心现在已经与中央电视台取得联系,力争把“母亲与音乐”这个话题推向社会,引起民众的重视。

其次,创建《母亲与音乐》刊物。该杂志的中心思路是通过音乐教育来树立良好的母亲身份意识,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以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第一本母亲音乐教育的杂志,它的出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性的体现。一方面当国家或地区政府出台和母亲音乐教育相关的文件时,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另一方面作为民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的一个平台,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也可以从这里获得新的灵感。

再次,创建母亲音乐教育网。我曾经在网上搜索,发现有关“母亲”教育的网站有28家,如“中国母亲教育网”,“妈咪网”等等,但没有一家网站提到母亲的音乐教育。而“母亲音乐教育网”的建立,则弥补上述网站的不足。

第四,开展亲子及音乐影响调查。“母亲音乐教育工程”的开展,势必要了解当前母亲的音乐素质,音乐对母亲的影响,音乐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这个调查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母亲现状调查、孩子现状调查、母子关系调查,以及音乐对这三者影响的情况调查。该问卷的分析正在进行之中。

最后,开展母亲音乐教育线下的各种推广活动,创办国内“母亲音乐教育”的商业实体。下一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即将邀请名人形象大使,强化线下活动的公益性,肯定“母亲音乐教育”的品牌价值;策划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走进社区,实现品牌的终端推广;策划培训班,颁发母亲音乐教育培训资格证等。

记者:您对“母亲音乐教育”有信心吗?

谢嘉幸: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而在诸多艺术门类当中,音乐——这种建立在听觉基础之上的艺术无疑最适合早期的儿童教育。因为它不需要任何的“硬件”因素,妈妈的哼唱甚至就是一种绝佳的教材。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感悟”培养,要靠家庭,要靠父母。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夫。换句话说,“母亲音乐教育”的概念绝不是仅仅限于早期的儿童音乐教育,而是贯穿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国儿童的数量保守的估计至少上亿,因此母亲的数量也大致相当。对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开展教育活动,势必要各级党政部门,音乐界的仁人志士以及父母们的全力配合,才能把这一事业发展起来。

上一篇:蝉之骸生活随笔下一篇:公司人事调度工作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