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精选4篇)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 篇1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
教材解读纲要
一、教学内容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二、单元知识结构
1、本单元由哪些内容组成?
地球表面是怎样的?——各种地形地貌 原来就是这样的吗?——不断变化 是怎样变化的?——探究变化的原因
2、地形是怎样的? 有哪些地形地貌?
海洋、陆地(高原、山脉、盆地、峡谷……)平原、丘陵…… 浙江:杭州、嘉兴、湖州(杭嘉湖平原)浙西山区(山地)……
3、有哪些力量能“塑造”出这样的地形和地貌? 内力?(岩浆活动、板块运动——隆起、沉降)(地震、火山、海啸)外力?(风化、侵蚀、沉积)
人类活动?(加剧或减轻自然灾害)
4、什么是风化作用?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后岩石会最终变成什么?——土壤
5、关于土壤?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的微粒可以怎样分类? 最大的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第54页)
6、什么是侵蚀? 雨水的侵蚀 风的侵蚀 波浪的侵蚀 冰川的侵蚀
7、影响土地受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土地坡度的大小 有无植被的覆盖 降雨量的大小
三、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并知道这些地形的大致特点。
2.认识到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有的改变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4.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使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5. 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6.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7. 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8. 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9.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10.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科学探究
1. 用一定的词汇简单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海洋等地形。
3.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4. 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5. 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6.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7. 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3.风化、侵蚀、沉积、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灾害,也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
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会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 篇2
1.如何使科学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上?
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清楚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科学概念,如何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是科学课需要经历的过程。对于本节课,在揭示课题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学生无概念基础上,多问“你看到的平原是什么样的?”“你看到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调动学生的前概念,让它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可以让孩子们对地球表面地形进行初步感知。因而,在这方面上,没有针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概念上与前概念脱离,不能得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本课上,学生需要弄懂的是地球表面的地形,课上仅仅局限中国,没有考虑到课题中需要孩子们从大范围地进行观察总结,学生没有在指出、说明分布情况后,对地形有初步感知,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不同地势所展现出来的,教学反思《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
再则,本节课是起始课,如何在起始课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感知地球之美对于接下来学习科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揭示本节课和接下来课题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去探究接下来的课,也使得课堂永葆激起。
第四,就如瑞双老师说的,本节课的课题探究意味不浓,很多情况下是由老师直接给出学生需要探究后得出的答案,在本节课上,对于地图上怎么表示不同的地形,在不同的地图上会以颜色、文字、立体高低起伏等来区分,这才能引导明白。
2.如何充分暴露学生原有思维,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在本节课上,孩子们在制作地形模型中,学生出现高山和高原区分不清,没有及时的让孩子们比较分两则之间的区别,导致措施了学生暴露出来的原有思维,也不能更加深刻的纠正学生思维中的错误。
3.什么方法可以巩固学生的认识?
对于本节课的亮点,制作模型,如何让孩子们充分说一说这是什么地形?如何用你手中的沙雕来表示?
在语言上需要更加严谨,才能让孩子们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更有目的的达到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
4.如何引导学生反思,建构完整科学概念?
本节课是本节课的起始单元,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学会有莫大的作用,如何让孩子们更加明了不同课堂之间的内部联系尤为重要。
《地球表面的地形》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七年级教案 地球表面的板块 篇4
教学目标: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背景;
认识到假说的提出对科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熟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和各个板块,并能用其理论解释地球的一些现象。教学难点:板块边境线的确定哪个,及其处于的何种状态(消亡,生长);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现象本质。教学过程:
引入: 大陆漂移学说
出示世界地图,并请同学们观察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思考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他30岁那年,有一天,他意外的从一张世界地图上面发现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相对应的。并由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从此以后,魏格纳就努力地寻找证据,经过多年努力,发现了地形、化石、生物等多方面的证据。1915年,“大陆漂移说”正式确立。
但由于魏格纳并没有对大陆漂移理论的动力来源做出科学的解释,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直到近半个世纪后,一些新证据被发现,科学家们才开始重视魏格纳的这一假说。海底扩张说
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海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试解释大西洋的扩张,描述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一开始,美洲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后泛大陆破裂,岩浆从地幔中不断涌出,洋壳上较老的岩石被不退推向两边,导致海洋面积不断夸大,两大陆分离开来。
局限:“海底扩张说”不能解释喜马拉雅山的不断长高。
板块构造学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示意图,全球有几大板块?分别是什么?它们是被什么分割而成的?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阿尔卑斯山脉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喜马拉雅山脉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安第斯山脉
两书本紧挨,然后缓慢用力推,观察到什么?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据测量,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推荐阅读:
地球表面08-03
地球表面的板块学案08-25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08-16
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12-08
五年数学下学期《表面积变化》说课稿11-14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人教大纲)必修上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备课资料)06-19
第七单元地球家庭-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