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复习建议(精选11篇)
九年级期末复习建议 篇1
九年级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一学期有接近尾声了,马上就要进入期末考了,每个人都想在期末考出好成绩,向老师、父母汇报。不过,又想考到好成绩,就得认真复习,也许,很多学生会问该怎么复习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期末复习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九年级期末复习计划范文一】
一、复习时间
计划于16周开始复习,根据校历中的时间安排,有整三周的复习时间,16周、17周和18周,19周元旦放假后有12节课时间。整个复习阶段,一共有课时1011节,自习课3节。
二、复习内容
初三思品全部内容,四单元,共10课,28框。
三、复习安排
(一)单元复习安排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两课,5框,计划用2课时时间复习。第一课时梳理知识点,背记知识点。第二课时,用20分钟时间检查,20分钟时间做练习。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三课,9框,计划用3课时时间复习,每课一课时,当堂检查。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三课,8框,计划用3课时时间复习。每课一课时,当堂检查。
这两个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每课配套练习,一课一张小卷。每单元分配一节自习课,巩固练习,讲卷。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两课,6课时,计划用2课时时间复习,每3框一课时,当堂检查。
(二)练习计划
本册书内容比较难理解,需要学生配以练习题加以巩固,所以在每课复习结束之后,必须做一套单元练习题,在习题中检查复习效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利用晚自习做考试。
四、培优补差工作安排
在优等生培养方面要正确认识优等生自身的优势,对于知识点不需要老师再多强调,更多的注重做题,在做题中使ta找到自己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继续做中考题,每周半张a4小卷,注重整理知识点。
对于中等生来说,我们要下比较大的功夫。中等生惰性心理较强,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所以对于中等生,在课堂上要更多关注,更多提问,以督促他们自觉学习。在练习方面,督促他们自觉做题,巩固复习成果。
在后进生的复习工作中,坚持注重基础的原则,不给他们增加太重的负担,但是基础知识点必须挨个过,对于部分有能力的后进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五、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以教材为主,复习资料为辅,不能本末倒置。
2.复习检查采取多种形式,提问、听写、做题相结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检查方式。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做题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会活学活用。
4.在上新课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都没有在教材中做到认真标注,准确标注,在复习中必须再次强化标注教材中的知识点。
5.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注意加以引导。
6.强调关键字词,争取杜绝错别字。
【九年级期末复习计划范文二】
每位同学应该根据这次复习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期末考试科目多,内容庞杂,很多同学复习起来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今后几天的学习作出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数。
当然,光有计划还不够,还需要同学们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计划的落实。
那么时间哪里来呢
有人说一个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一个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出59倍!鲁迅先生正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把一些零散的时间“焊接”起来,才铸就了令人羡慕的丰碑。我们要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争取多记几个公式,多背一段文章,多温习一遍老师在课上讲的重点,保持这样的“挤”的恒心与韧劲,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力量!
二、完整的看一遍教材,理清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络。
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大脑中接受的是相对单一的知识点,一学期下来,许多同学会感到头脑里装了很多东西,很多很乱。所以在考前我们应该将平时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理清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教材看一遍。这样我们能够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知识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的提取。
三、明确重点,攻克难点,侧重疑点。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
对于重点应吃透,并尽可能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对于难点则要努力攻破,一方面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这些难点。而复习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对于一知半解的疑点决不可轻易放过,任何问题在我们的头脑中都不应是模棱两可的,可以准备一本本子把平时的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都记录下来,再进行一次分析,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讲究方法,适当做题
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也许适用于不同的人,我们应在实际运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应注意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复习方法。有时我们常会感到一种本来十分灵验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得不再灵验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地改变方法,以不断提高复习的效率。
当然复习时适当地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可心选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在练习中使知识点得到了巩固,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调整心态,考前虚心、考时自信。
要有虚心的心态,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明确的知识点,还有没完全掌握的技能方法,这样才能在复习时深入钻研,仔细琢磨。
而在考试时同学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放松自己,以必胜的信心,坦然面对考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可以将一些期末的练习题当作正式的期末考试,利用它们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从而使自己在走进正式考场时能进入一个最佳状态。
【九年级期末复习计划范文三】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较多,而下学期开学时间又在三月初,离中考时间已经很近了,因此本学期不仅要完成九年级(上)数学学习任务,有必要对九年级(下)“二次函数”一章进行教学,导致本学期复习时间较短,最多只有两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1)第21章22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习,加入适当的练习,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重要题型: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课堂上要逐一对这些题型归纳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2)第23章是几何部分。这章的重点是旋转的性质及其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应用是重点。要学会生活中的旋转是随时都可以转化成数学问题,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旋转题要多练多总结。
(3)第24章主要是“圆”的教学,对这章的考试题型中实际问题背景学生可能不一定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题型为主,要熟记圆的垂径定理,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直角三角形与垂径定理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圆与多种几何图形结合的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
(二)复习方法
(1)强化训练
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二次函数,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我校各班级有针对性的选择资料,要求学生能完成,教师要批改。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
通过近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同时要配合班主任和家长搞好对学生的家庭辅导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次复习共1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时间:12月13—15
第二部分:转和概率初步
复习时间:12月16—20
第三部分:圆旋
复习时间:12月21—24
第四部分:二次函数
复习时间:12月27—31
九年级期末复习建议 篇2
一、听力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考纲要求学生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的对话或独白。如购物、到餐馆进餐、陌生人问路等话题。同时还应该对有关的数字(如物价、电话号码、门牌号码及街道号码等)有所熟悉。每年中考听力当中都离不开考数字,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针对中考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1. 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由于初中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尽量使用英语, 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 培养他们听的习惯。初中英语教材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 有利于创设语言情景。用英语讲课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锻炼其感知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使用相关的英语课堂用语组织课堂教学:“Class begins.Who is on duty today?Please give a duty report.If 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等。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创造出英语环境, 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有利于提高其听力水平。
2. 新教材英语的特点是口语化、交际化、实用化,其内容非常贴近生活。
因此英语教师应认真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多用准确、易懂、学生已知的英语,少用汉语来组织教学,碰到不易理解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手势、表情、语气或一些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所讲英语的意思。我们不仅要利用好听力训练课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力,还要利用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Close the books”听录音,熟悉其语音、语调,了解大意,并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再“Open the books”核对答案,跟读对话或课文。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是重要的途径。
二、利用句型操练句型前后贯通
在英语复习中, 复习课文、词汇固然重要, 但句型复习也不可忽视。然而复习句型时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行, 我们可以利用句型, 操练句型, 使前后贯通, 避免复前忘后, 复后忘前。如当我们复习英语第二册 (上) 第十三单元第五十一课Part 1时, 不仅可以进行问答练习, 同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操练:加上一个主句, 让学生们把它们连接成复合句。例如:What time did your friend get up?
(He asked...) →He asked what time your friend got up?How did she come to school? (LiPing asked...) →LiPing asked how she came to school.What sport did she play yesterday? (The teacher asked...) →The teacher asked what sport she played yesterday.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句型, 用替换时间状语的办法, 来达到复习各种时态的目的;可改换主语人称, 从而复习谓语单复数的形成。
三、阅读方面
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大量实践,达到熟能生巧。但这个“巧”不可能自然生成,它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不断认识、对比、归纳和总结,找出一套行之有效而又能促进加速获得学习成果的途径,这个“途径”在阅读上即为阅读技能。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夯实词汇基础。
一种语言的习得,是以接触大量鲜活的、典范的语言材料为基础的。这一过程既是培养语感的过程,也是积累词汇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以课本为本,适当拓展阅读面,尽可能地丰富词汇。同时,还可以通过构词法扩大词汇量。许多英语单词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比如,在阅读中碰到了antiaircraft一词,“anti-”是表示“反,抗,阻,排斥”等意思的前缀,“air”是“空中,天空”的意思,“craft”则为“飞船,航空器”。通过分析这个词的组成成分,基本上可以判断出antiaircraft的词义为“防空袭的”或者“防空袭的武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些学生英语功底很好,但阅读速度慢,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语言问题,而是由于阅读方法问题。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及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中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四、书面表达方面
1. 多写日记是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多写英语日记、周记,也是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英语日记是对一天某一件事的记录,可以写自己一天的真实思想,你对周围的各种人和事怎么想的,有时,你还可以把阅读英语报刊、书籍的体会、收获写下来;哪怕是摘录名人名言或者所读报刊的精华,也会得益匪浅,这是一种提高英语写作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2. 在写作方面,要求素材广泛外,还要有扎实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底。
不过根据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写作都是学生有话可写,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句型、词汇,做到结构连贯,表达清晰,尽量表达全所给出的要点。如果每次学生能用十多句较好的有关句子组合一篇短文,相信得分不会低到哪儿。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作时,要多用标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写出较地道的英语语句来。
九年级期末复习建议 篇3
【关键词】语篇型语法填空题 语言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91-02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肩负着学业水平考试和选拔性测试的双重功能。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大众往往依据各校学生的分数统计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这种终结性考试的设计理念,结构安排,试题选用,实施方式,分数比重,结果分析等都对教学有直接的影响(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了使评价更合理,避免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的试题,2015年浙江省有九个县市区在中考英语试题中首次采用了以篇章为载题的语法填空来取代原来的单项选择,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5年中考题型单项选择题改为语法填空题目的是希望语法真正为交际所用,语法真正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语法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之中,更多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记忆语言知识结构的能力和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浙江省英语教研员 李冬梅 )
一、语法填空的考查形式和范围
语法填空以篇章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点,各类短语等语法条目,句子结构和一些固定搭配。文章一般在150到200词左右,共有10处空缺,在整份试卷中共占10分。一般首句不设空,便于学生理解语篇大意,降低难度。另外,一般的来说,一句话只设一处空。有纯设空的,也有用所给词进行填空的。纯设空的,基本上以考查虚词如:冠词,连词,介词,代词,助动词等为主。来空格往往只需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入一个词即可。所给词进行填空的以考查实词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为主,在答题时要考虑该词在语境中使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
下面我们就以2015年台州中考卷中的语法填空为例:
题目:语法填空(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要求:阅读下面的短文,在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填入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It was Sunday. Jack went to a barbers shop(理发店) to have 66 (he) hair cut. But he was not happy with the result. While he 67 (walk) along the street, he met his friend Bob.
“What has happened to your hair?” Bob laughed and said.
“I had 68 bad day today! I didnt like my old hairstyle 69 I went to a new barbers shop. But this one seems even 70 (bad) than before. You know, I am going to a party tonight.” Jack said 71 (sad).
“Oh, thats really a problem. Now Ill tell you what 72 (do) when you go into a barbers shop next time: have a look 73 all the barbers hair, find out 74 hair looks worst, and ten go straight to him.”
“Why?” Jack asked.
“Who cut that 75 (man) hair? He couldnt cut it himself, could he? Another barber cut it. So you know he cant be the worst barber.” Bob said.
从上题中可以看出66题考查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67题考查的动词的时态——过去进行时,68题这个空考查是冠词,69题考查的是连词,根据前后句的句意,应该填连词so,70题考查的是形容词比较级,71题考查的是形容词变副词, 72考查的是非谓语动词不定式, 73空考查的是介词和动词短语的一个固定搭配,74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连接词, 75题考查的名词所有格。不难看出该题型旨在考查学生语篇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语篇中考查考生对语法和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突出语用功能,使语法的运用更加真实,自然,而不是单纯的识记。
二、2015年浙江各地中考语法填空题的分析和统计
从此表可以看出目前各个县市区对该题型考查的知识条目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名词一般以考查名词的复数为主,只有台州卷考了名词所有格,在《2016年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英语科目的考试目标中明确指出掌握常用名词数的变化名词所有格的构成及用法。对动词要求考生掌握的知识条目《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记住常用动词的变化形式,正确使用常见的短语动词,能根据句意或上下文正确使用动词的适当形式正确使用常见的系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熟练运用表示将来的be going to的用法,熟练运用动词的六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理解两种时态(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的基本用法,熟练运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理解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和定语的用法,熟练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熟练运用there be结构的肯定、否定和疑问形式。由此可见,动词考查的内容较为广泛,2015年各个县市区分别考查了动词的时态如宁波,湖州, 嘉兴,丽水都考了一般过去时,绍兴考查现在完成时,湖州和嘉兴还考查了助动词的用法, 绍兴和嘉兴还考查了被动语态,所有的县市区都考查了非谓语动词的运用。绍兴,金华,嘉兴,衢州,丽水和台州都考了形容词比较级运用。湖州和金华地区考查名词和形容词的词性转换,介词主要以考查固定搭配为主,至于代词,连词,疑问词则主要考查考生对语篇和上下文的理解。
另外,试卷语法填空题的语篇字数都在200词以内,丽水卷只有130左右,题材以记叙文为主,故事性较强,内容都比较容易理解,语篇中基本不出现生词,若有一两个都会给出中文注释。
三、九年级语法填空备考建议
通过对2015年浙江各地区英语中考试题中语法填空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语篇的难度都不大,考查的内容也都是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但这个新题型去年全省的平均得分不高,难度系数在0.55-0.65之间,有的地区甚至只有0.40,而原来单项选择题的难度系数在0.78左右,由此可见考生对篇章的理解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尤其是九年级的教师可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复习效率。
1.研读新课标,重视考试说明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终结性评价应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语言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应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另外,教师心中一定要有考试说明,要清楚的知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避免让学生做偏,难,旧,烦的题目。
2.让学生明确考点,了解命题特点及指向
引导学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要考查的知识条目,在试题讲解和练习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命题的特点和方向。从2015年的中考语法填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题型的考查形式可分为两类:有提示词的和无提示词的。有提示词的以实词为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偶尔会有人称代词。如果要填入动词,引导学生思考是需要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如果谓语动词,就要考虑到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如果是名词,则需要判断是否有单复数的变化或名词格的的运用。在如形容词、副词,首先,要确认到底是填形容词还是副词。其次,还要考虑是否需要变成比较级或最高级。
而无提示词空格一般需要填入冠词,代词,介词,连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等虚词。介词的以考查固定搭配为主,而连词则更多的需要关注语篇的理解和上下文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3.进行适当有效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If you tell me, I will forget. If you teach me, I will remember. If you involve me, I will learn.”——Benjamin Franklin
因此笔者认为在最后复习阶段教师十分有必要精选精编一些语法填空题让学生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语篇意思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语言和语法知识,从句子结构,上下文关系,整篇文章的逻辑思维方面去综合考虑仔细答题。教师通过适量的练习,尽心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逐渐的反复的渗透答题技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16年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姚卫盛.“高考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分析与备考策略”,《中小学英语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一期
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推荐) 篇4
王新荣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较多,而下学期开学离中考时间已经很近了,因此本学期不仅要完成九年级(上)数学学习任务,也要对九年级(下)“二次函数”“相似”两章进行教学,导致本学期复习时间较短,最多只有两周左右的复习时间。为了提高本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复习效率,使学生在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我制定了下面的数学复习计划:
我的复习计划大致分三轮:
第一轮:分章复习,时间12月24日——2013年1月4日
第一部分:相似复习时间: 12月24-25日
第二部分:二次函数复习时间:12月26日-29日
第三部分:圆复习时间:12月30日1月2-4
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把握基本方法上。同时,掌握重点。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把握,方法的运切实抓好“双基”的练习。
让学生总结各章重点及难点,以及本章中的重点例题和练习题,再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的总结全面细化,弥补其不足之处,提高复习效率,达到学生看见题目能够自己分析出考查哪章节知识点的目的。
重点:唤起对定理定义的记忆,解决答题中的粗心、格式不规范问题。第二轮:专项训练,突破解答题复习时间:1月5日-11日
针对考试的题型有针对性地复习专题题型,分析各种试题,整理分类,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时间 :1月13日-16日
选取两至三份质量比较高的期末测试卷,对学生进行实战练习,全面考查复习成果,讲评中注意精讲,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九年级上册期末英语复习提纲 篇5
make complete sentences造完整的句子
a good language learner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
ake lots of grammar notes做许多语法笔记
be very impressed被深深打动
look up in a dictionary在一本字典中查阅
feel very soft感觉很柔软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英语的重要性
native speaker讲母语的人
deal wth处理
learn to do sth 学会做某事
time goes by随着时间的推移
talk to each other互相说话
solve a problem解决一个难题
regard...as...将...视为...
change...into...把...变成...
for example例如
many physical problems许多身体上的问题
face the challenges面对挑战
break off a friendship中断一场友谊
see a psychologist去看心理学家
improve my speaking skills
practice pronunciation练习发音法
listen to tapes听磁带
practice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和朋友一起练习会话
watch English language videos看英语录像带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向老师寻求帮助
make vocabulary lists列词汇清单
九年级教科版物理期末复习教案 篇6
1,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2、试题载体体现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热点;
3、突出试验能力考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4,重视渗透科学思想,学科方法的考查;
5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发挥试题的教育价值,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二、复习目标
期中考试,我校全年段初三物理平均分65.1;在教研片略居前列,但成绩不是很好。这个中原因是:我校将近三分之一学生是低分,出现两极分化。这部分学生主要问题:不重视学习,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不带书、不看书;学习物理不得法。因此,我们复习目标定为三个层次:(1)对基础差的学
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对基础略好的学生着眼深化和提高;(3)
对基础好的学生着眼能力提高。
三、复习按排
期末物理只有两周六节课;第一周三节课按排对知识结构疏理;由教师出示知识框架,学生填写、补充。专题练习,反馈评析。第二周按排三节课模拟考,反馈评析
四.复习方案
复习总体策略:重点突破,深化提高;注意命题特点。
热学部分:侧重分析“白气”形成,比热容的慨念、计算、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电学部分:侧重分析电路结构,欧姆定律内容;测定电功率;从物理走向生活。
打造九年级英语高效复习课堂 篇7
一、中考与素质教育、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与课本
在尚未找到更为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情况下, 我们只能认为各种考试包括中考不再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唯一目的, 而是评价学生的必要手段。事实证明, 中考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表现出了积极驱动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九年级英语教师既重视中考复习, 又侧重于素质教育, 使两者和谐统一, 在这一点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掌握知识, 又能促进学生形成能力并最终提高其素质, 这样的教育不仅不会影响中考成绩, 而且最终也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英语教育规律办事, 扎扎实实地搞好九年级英语教学, 把目标调整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实施教学和考试的依据, 如果偏离了他们, 中考复习就会迷失方向。课本是应考复习的根本, 如果脱离了根本, 复习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不过中考命题却不以课本为依据, 而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因此, 九年级英语复习应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做到教有所依, 学有所得。
1.熟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内容, 深刻认识其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 认准考试目标, 把握好中考复习的方向。
2.重点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多种能力要求, 要将能力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使学生对各种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在设计习题上突出能力训练。平时练习则要结合能力要求, 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 达到相应的水平层次。
3.依据考试说明, 吃透课本的内容, 按照课文顺序复习, 不搞跳跃式教学,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 可适当扩展知识面, 提供一些与课本有关、与现实时代有关的新材料和新问题, 创设一些新情况, 以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要求。
打造九年级英语高效复习课堂之二:知识, 能力, 思想, 心理和身体素质。
二、知识, 能力, 思想, 心理和身体素质
1.重视基础知识。中考侧重于能力考核, 题目灵活。但是, 决不可因此就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了。近几年来许多考生在中考中拿不到高分, 其主要原因是基础不够扎实。其实, 试题越灵活, 运用知识的要求越高,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知识的运用能力, 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景运用基本知识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了。因此,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基础知识掌握上下了大力气, 连续几年英语中考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2.重视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把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里。为此, 在第一轮复习时要做到不仅是知识到位, 同时力争能力到位, 从而使第二、第三轮的综合复习能纵横联系, 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和能力系统, 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鉴赏和表达的能力。
3.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在中考时, 英语学科总是把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包含在试题中。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把思想教育渗入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了解国家的文化背景,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4.心理素质。不少学生 (其中相当一部分很聪明的学生) , 之所以学习成绩没什么进步, 还不断滑坡, 除了基础较差或思想品德方面有问题外, 往往是心理障碍即心理素质较差所致。我们英语教师就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和提高。有了心理优势, 学生的信心就足, 干劲就大, 困难就会被踩在脚下。我们应该对学生中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自卑型, 可适当降低要求, 使他们看到自己也能学好, 逐步提高他们的信心。对厌学型和成绩较差型, 以鼓励表扬为主, 每取得点滴进步, 就给予表扬, 不断激发他们的信心, 使他们有成功的感受和喜悦。对随意型和被动型, 布置具体任务, 采取从严、从高、从紧的方式管理。总之, 真正负责任的教师, 应当既教书育人, 又做学生的心理素质咨询工作。
5.身体素质。要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也绝不可能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有助于人形成健康的心灵, 身体锻炼得棒棒的, 血液循环加快, 思维活动也就更加活跃, 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因此, 我们外语教师应要求和鼓励学生上好体育课,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这样, 学生上起英语课来才会朝气蓬勃, 精神饱满。
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 篇8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4年11月22日清晨,几位晨练的社区居民愉快地谈论着:
建筑工人张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建造高楼大厦,把我区的建筑业做大、做强。这是我的责任!”
数学教师凌风:“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这是我的职责!”
中学生童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以上社区居民的对话告诉我们()
A.有的人承担责任,有的人不承担责任
B.每个人承担的责任都是相等的
C.每个人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
D.人们的身份都是不同的,但责任相同
2.中学生玲玲在微博中写道:个人与集体是一对孪生子,相辅相成,互成因果。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体,个人共同携手组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容纳了个人的所有能力。下面同学的观点与玲玲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陶陶: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离不开班集体,班集体需要我
B.丽丽: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每次发现我们班的卫生区有纸片,我都会自觉地捡起,然后丢到其他班级的卫生区中
C.琳琳:班集体是我成长的园地,在班集体中我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D.刚刚:运动会上,我虽然扭伤了脚,但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我仍然坚持跑到了终点
3.右图漫画《拆》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A.平时要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B.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个人利益为重
C.关爱个人就是关爱集体
D.集体是个大家庭,损失一点利益没关系
4.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材料中提到的“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分别是()
A.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B.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2014年6月3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高速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农业科技、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工程科技发展,大幅度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D.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6.2014年11月27日,山东省某企业举办人才招聘会。会上,该企业董事长说: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省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压力,我们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工人素质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从国家的角度上,必须实施()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C.人人均可成才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7.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A.创造和创新力的竞争B.领土主权的竞争
C.教育和人才的竞争D.拥有人口数量的竞争
8.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走向世界③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正在改变着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④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9.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某报通过两家知名网站对4177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9.8%的人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这说明()
A.网络媒体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途径
B.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
C.我国公民都能实事求是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D.我国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义务
10.2014年3月5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七个草案。这表明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endprint
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决定的③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④全体人民的意志决定的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1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3.右图“富”字的拼写完成说明了()
①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②我国的分配制度鼓励收入两极分化③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4.下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5.一次主题班会上,中学生敏敏说:“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这告诉我们()
A.要有创新精神B.应发挥个人智慧
C.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D.要具有开放的胸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6.看着西藏、新疆地区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学生婷婷说:“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结合实际,从自身做起。”(5分)
判断:()理由:
17.有的同学认为,现阶段中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就是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5分)
判断:()理由:
18.2014年11月,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口头作文大赛”中,中学生亮亮说:“我的个人理想与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5分)
判断:()理由:
三、情景分析(13分)
19.陶笛,一名九年级女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进入初中以来,陶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和家长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2014年5月临近中考的前一个月,陶笛开始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晚上经常失眠,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考试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给予了她关心和安慰,但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分析上面情景,回答问题:
(1)在陶笛同学身上表现出的是什么现象?(1分)
(2)看着陶笛的状态一天天下滑,朋友桑刚说:“陶笛得了这种病,没救了!”你认为呢?(7分)
(3)在你的身上发生过这种现象吗?当时你是怎样做的?(5分)
四、材料分析(13分)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青岛第一希望中学为了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讲话精神,准备组织系列活动。诚邀你参与:
活动一:形式选择
(1)筹备组打算向全校师生征集两种活动形式。你能帮助他们选择两种最佳的活动形式吗?(2分)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活动二:理由阐释
(2)活动中,部分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没有必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6分)
活动三:建言献策
(3)活动接近尾声时,活动组委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征集两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措施(或建议)的通知。你能完成这一任务吗?(2分)
措施一:
措施二:
活动四:身体力行
(4)通过参与本次活动,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点什么?(3分)
五、生活实践(14分)
2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了引导毕业班学生了解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深刻学习、领会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某校毕业班思想品德学科王老师,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会议精神”为主题,分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写一写】
第一组同学准备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这一会议精神对我国依法治国的地位进行概括。
(1)请帮助第一组同学概括一下。(4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说一说】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第二组同学准备用自己学过的思想品德观点证实这一会议精神。endprint
(2)请围绕这一会议精神反映的主题,帮助第二组同学说出三个观点加以证实。(6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做一做】
为了积极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第三组同学结合“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呼吁……
(3)请帮助第三组同学设计呼吁的主要内容。(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2.B3.A4.C5.B6.D7.C8.D9.B10.A11.B12.A13.B14.D15.C
二、16.判断:(正确)(1分)理由: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分)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分)
17.判断:(错误)(1分)理由: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2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分)
18.判断:(错误)(1分)理由: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简要概括“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言之有理亦可。4分)
三、19.(1)学习压力大,出现考试焦虑。(1分)
(2)桑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分)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和焦虑存在,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1分)由于学习压力和焦虑而出现一些生理、心理反应,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1分)学习压力和焦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1分)过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1分)不过,学习压力和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会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从容地面对升学考试。(1分)
(3)①有过,如感到紧张、头脑空白、记忆卡壳、难以思考等。(1分)②A.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1分)B.树立正确的考试观;(1分)C.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1分)D.增强自身实力。(1分)
四、20.(1)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辩论会、手抄报等。(其他形式也可;每写出一种活动形式得1分,满分2分)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1分)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1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所以,我不赞同这些同学的观点。(2分)
(3)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只要能写出两条即可得2分)
(4)①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只要能写出一条且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五、2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4分)
(2)观点举例: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⑤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⑥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问开放性较强,只要写出能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主题的任意三个观点即可;若写出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意、体现主题亦可;每写出一个体现主题的观点得2分,满分6分)
九年级期末复习建议 篇9
光谷九小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A班
一、复习内容:
1.拼音部分。要求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2.识字写字。要求准确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基本笔画。会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会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3.阅读理解:能够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4.句子表达: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简单的句子(以生字组成的句子,10字以内)。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建立句的概念。认识逗号、句号、问号,会在句子中使用句号,能力强的同学会使用逗号。
二、复习形式
归类练习(拼音、字、词、句);阅读写话交际;综合练习积累;自主复习。
三、复习措施
基标: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延伸: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拓展与提升: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复习时间
元月7——8日:复习汉语拼音部分,会默写三个字母表。灵活运用标调规则,去点规则。会音节填空和看图写音节。
元月9日:复习第一单元生词,要求会认识的字要会注音,并会口头组词。会写的字要会听写,会组词。
九年级化学复习建议 篇10
寒假期间,由于没有在校集体学习的氛围,考生往往不按时作息,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整个复习状态。所以考生不能随性而为,要把作息时间及学习计划安排制成一份详细的表格贴在书桌前,提醒自己按时按量完成,也可以和同学或好友结成联盟,共同制订计划并取长补短,相互督促并肩协作,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2、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北京卷考试说明(化学)》是高考的风向标和指路灯,其中对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划分为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个等级。考生要利用寒假比较充裕的时间,针对所罗列的知识点逐一筛查复习,结合教材、笔记等全面梳理知识点,特别要多留意常考易错的核心考点,比如电化学原理、速率和平衡及其图像、电解质溶液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现象、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等,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经过期末考试的训练和强化,考生对考题的类型、主干知识、薄弱项目、答题技巧等都有了初步认识,但往往屡做屡错,因此寒假期间整理和重温错题是强化基础知识的有力措施。考生要具体分析错题考查什么知识点,出错的根源在哪里。为了避免再次犯错,考生可以准备一个小记录本随时积累,及时记录出错频率较高的考点。考生要通过反复温习和揣摩错题,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争取错题不再错,这是提升成绩的快捷有效方式。此外,考生每天设定适量习题练手热身也十分必要,既检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又训练答题的规范性。
3、重在落实,把握技巧
九年级语文诗词“花样”复习 篇11
对于诗词的复习,更是出现了懈怠:首先对于课内诗词的遗忘度较高,错字现象严重;其次对于课内诗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能熟练地掌握;最后对于诗词的题材分类含糊不清,不能准确说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别提欣赏其精湛的语言,体会其深远的意境了。于是我决定做一个大胆尝试——让毕业班的孩子们“在玩中学”,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营造竞争氛围,调动复习诗词的热情
初中生大都有爱表现的欲望,他们强烈的需要别人对他们的能力予以赞扬肯定,因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诗歌教学恰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易激发他们学习竞争的热情。我的灵感来源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 ,只是我稍做了一些变通:把题库范围缩小,诗词的题库来源于7~9年级的课内诗词,特别注重34首古诗词;开场白、结束语的选题全班征集,一经采用便加分,这大大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也让他们早早熟悉题型,设置加分题:识别出诗句或补充了上下句后,分析句子的内容、表现手法或情感的分别加分。
这个任务我在孩子们第一轮复习诗词前就布置下去,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在复习9册课内诗词时更有针对性。另外我还采用“利益诱惑”,一旦成为本班的“诗词达人”免做本周末语文作业,还可以享受我亲手做的蛋挞一盒!这话放出去之后早读课读书的声音都不一样了,竟然还有其他学科的老师告诉我,在她的课上发现后面几排的孩子在偷看语文书!
二、设计多种题型,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国庆节放假前夕,我在孩子们送来的选题中挑出了一些题目,请来了其他班的语文老师做评委兼计分员,上课地点选在我们的“智慧课堂”(所谓的“智慧课堂”就是新建的高科技教室,除了常见的一体机外,每张桌上都备有一台平板电脑,可以随时了解孩子们的答题情况,方便统计得分。)因为是9年级我设计了以下几类题型:
1. 打乱语序识别诗句题
如:身最高∕自此缘∕山在层。出示题目时以九宫格的形式展示,要从这9个字中挑出
一句我们课内的古诗词,千万不要小瞧课内学过的知识,这一题的正确率不到30%,因为“自缘身在最高层”特别容易和“只缘身在此山中”混淆。识别诗句题尽可能把易错题放在一起,识别诗句题还分为两种难度:9字题排序识别题和12字排序识别题。
2. 填字题
如“会当凌绝顶”,补充下句。这种题型稍微简单些,但是可以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的热情。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沧海”。填字题我尽量选取以前默写中错误率较高的字,或是一些名句中运用得很生动传神的字。
题型我就选取了这两种类型,为了进一步拉开分数,更为了指导他们以后的诗词复习,每一题我都设置了3个附加题: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分析内容),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分析表现手法),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写(分析写作的意图,诗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达情感)。这3个附加题让孩子们在复习诗词默写的同时,进一步地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其实现代文也是一样适用,也不外乎分析文章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在平板电脑上答题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比赛过程更加有序,方便计分。
三、关注课堂时间,让古诗文走近孩子
因为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孩子们对这样的形式又特别感兴趣,所以这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最终语文课代表夺得了冠军,与其他孩子一起分享了成功的甜蜜(我自制的蛋挞)。这节课上他们从上课的接受者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这样的比赛形式显然比我枯燥的讲解和反复默写要有趣得多,也更有利于他们识记。如果把课堂上的学生比作是未开屏的孔雀的话,那我就要激发他展开那五彩的尾屏。巧妙的课堂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延他们关注课堂的有效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词教学也应该如此,不能总是囿于传统,而应不断创新,让课堂拥有灵动的生气和活力。我除了开展诗词大会这种形式的花样复习外,我还把古诗的复习延伸到了课外诗词中,以诗人为线索(如杜甫、苏轼)或以内容分类为线索(分为行旅诗、送别诗)的分类复习。课后鼓励孩子们用文言文写日记,引导他们将古诗文阅读与平常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古诗文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相信这样的方式一定易为学生所接受,能丰富他们的想象,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其实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要敢于创新,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他们一定会领悟到诗词的醉人魅力!
【九年级期末复习建议】推荐阅读: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计划08-31
九年级上期末复习题08-14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08-21
九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08-28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的期末复习计划05-21
九年级上期期末考试09-21
九年级历史期末反思10-28
初中九年级期末评语11-14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01-17
九年级期末工作总结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