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班语文教学计划

2024-10-24

一3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

一3班语文教学计划 篇1

1. 任课教师王家虹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Xkb1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新课标第一网

四、教学进度

1、位置6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6课时

3、图形的拼组6课时

4、00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

5、人民币的认识10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4课时

7、识时间8课时

8、找规律10课时

9、统计6课时

10、复习10课时

一3班语文教学计划 篇2

因此, 在混班混编管理模式下的“9+3”学生, 接收到了来自于思想、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关心, 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教学活动中, 更多的教师是强调对“9+3”学生应该实行常态化管理, 以利于他们将来能独自立足于社会, 这种观点从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可以成立, 但如果我们真正置身于藏区, 亲眼目睹这些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完成水平不高的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 亲眼目睹修建乡卫生院却缺医少药, 在部分“一人医院”独自开展工作, 没有业务交流与学习, 有了新设备, 因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而无法使用甚至根本不拆包的场景, 就会思考这种常态化教学管理模式在藏区基础教育达到一定水平后, 与内地学生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施行是否会更科学, 是否真正适用于“9+3”学生。现实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学生的特殊性问题, 他们需要区别对待, 此时教师的导学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学生又处于混班混编的模式, 如何组织好一间教室里的两类学生, 需要在合作的状态下进行。这种合作来自于教师、内地学生、“9+3”学生3者之间, 这也是我们提出的导学合作模式, 即根据实际情况, 提高“9+3”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明确学习目的和提高就业能力做充分准备。

1 导学、合作学习的内涵界定

《教育辞典》中解释导学式教学法是指,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渐进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语词大词典》中的导学是80年代初国内诞生的教学法理论之一, 它以自学—解疑—精讲—演练为基本结构, 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国内很有影响的教学改革。目前, 国内一大批大、中、小学和各类院校重视和运用导学式教学法。

合作学习在《澳大利亚教育词典》中也称为协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指在小组内完成的学习。通过个人努力各自实现学习目的, 它强调在无竞争环境中切磋。

导学合作教学法尚没有从相关学术概念中独立提出。基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从上述概念中, 笔者比较倾向于将《教育辞典》中的导学式教学和《澳大利亚教育词典》中的合作学习的概念加以提炼, 即导学合作法。它是指以教师为主体, 通过初步讲授后, 针对同一教学班中的特殊教学对象专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 在小组内进行导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现不同的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研究的走向

有人认为教学“方法者, 教育者引导学生为相当的活动, 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所采用的态度、作为与步骤也。在划谓之教授法, 重在教师只灌输, 轻视儿童之自学, 故有人改为教学法。命意较前差强, 然亦有语病, 因其所指究为教与学乎, 抑为教之学乎, 颇难予人清晰之概念。宜改名为导学法, 于意义上固为明显, 于学理上也较有根据也”。[1]学者赵廷为认为, 教学为一种刺激和指导儿童的学习的活动[2]。

李森、赵鑫在《20世纪中国教学论的重要进展和未来走向》一文中认为“中国教学论的基本论题就是教学目的,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功能、教学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小学各科教学法、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3]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先生提出, 当今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应是“面向人人”, 倡导“民本思想”,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 要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教育需要, 教学上强调“实行能力”, 类同于现在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4]。

学者王秋娥认为, 合作学习对于学习效果的作用基本是肯定的, 它可以巧妙地协调个体化的目标结构与合作的目标结构, 符合心理学关于认知过程以及认知“精加工”的相关理论, 更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其学习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5]。

国内学者陈琴、白学军等人认为合作是个体之间一种相互依赖、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就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 学者徐可玲从心理学的角度调查发现, 内地西藏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学习方面的学习成功动机水平低于区内藏族高中生, 与其他方面的成功动机相比较也显得较低。经过其教学实验, 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 可以提高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主要是将心理上的优势展现了出来[6]。

有人认为, 在组织解剖学课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导学式教学法的创新研究, 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学习能力, 经过与对照班的比较发现, 实行导学式教学法的少数民族班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较好,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 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7]。

在国外,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兴起了教学科学化运动, 其核心就是探索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为此, 教育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创造地学习, 奥苏贝儿对有效教学法的研究最为突出;杜威的做中学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很常见, 如加拿大约克大学的运用交际法指导学生协作学习。有人曾做过研究, 美国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 强调与学生的对话, 强调学生成长、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就强调了个体与人际环境间的交互作用。现在, 62%的中学生采用合作学习, 有关合作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合理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自信、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教师对合作学习策略的把握方面有时不是特别适度, 造成学生参与性不高。因此, 教师的导学作用在合作教学中很关键[8]。

综上所述, 我们发现中外教育学家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比较多而且深入, 导学制和合作学习方法也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 对民族学生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只是从某些角度做了一些调研, 如单纯谈导学、单纯谈合作教学等, 总体都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异文化地区接受培养, 就文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适应性方面研究较多, 而有针对性的教法研究不是特别深入。阿坝州卫生学校童生智、罗晚秋进行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导学式调查研究是一个可喜的实践, 但是, 在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研究使我们又看到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引发的危机, 在这个班上进行的合作小组教学又是一次重要的教学尝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其核心意义就是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国中职学校现在主要以集体授课制为主, “9+3”学生工作后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回到当地, 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更多的条件去接受再学习, 很多知识需要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和与其他人探讨, 需要学会独立。因此, 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为藏区培养合格的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成功开展混班混编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如何兼顾两个学生群体的教学质量, 导学合作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有益的探索。

3 从4个维度探讨导学合作教学方法的建构

3.1 从理论构建维度:课程与教学论

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中明确提出了“因材施教, 各得其所”, 孔子的“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也是经典的导学理论。自京师大学堂第一次引入班级集体授课制以后, 经过多年的实践,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 我们希望体现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实际上也是导学的初期准备, 他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成人生活做准备, 是为了儿童、青年准备充满认知和经验作为课程”。

“教育评价之父”泰罗著名的“八年研究”得出的“泰罗原理”指出, 教育目标是促使学生相信, 满足学生需求又能指向未来, 强调学生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技术兴趣和实践兴趣。

保罗·费雷勒在《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中提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取决于以学习者的实际为起点, 由他们已知的东西、事物的实用价值、日常生活中的事实和他们的生存状态入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 增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社会效率, 在风行了三百多年以后, 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难以持久, 逐步暴露出了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后续学习能力提高的弊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除了“做中学”, 强调在现实中学习外, 更值得关注的是对师生关系提出了“以儿童为心”, 而不是以“以学校、以教师为中心”。

由此可见, 采用导学合作教学法, 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9+3”学生来说, 在统一行政班的班级授课制中学到了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将教师的个别辅导调整为导学式教学,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做好预设课程安排;将内地学生与“9+3”学生的“一帮一”模式改为合作小组学习, 利用课堂复习时间和课余时间开展活动课程,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2 从“9+3”学生心理维度:重塑自信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 活动才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基础。“9+3”学生来自于藏区各个县, 学生到内地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 由于文化基础差, 部分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不是特别流畅, 对内地的生活不太习惯, 面对总体文化水平高于“9+3”的内地学生, 这些学生的自信心更加不足。特别是专业术语方面, 学生还存在识记后转换再理解的过程, 而内地学生已经完成了识记, 可以直接到理解识记的过程, 教师在班级授课教学中, 无法顾及这个环节。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首先, 让每一名学生在心理上意识到“9+3”学生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不是“我一个人太差”, 减少其自暴自弃的念头。其次, 教师的教学导入, 让问题的条理更清晰, 有时间去消化教学内容, 改变“9+3”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不能、不愿提问的现状, 在小范围内的发言不会招致全班的注视, 放松心情, 大胆提问, 创设出无竞争的学习氛围, 学会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独立思考。第三, 组内关系融洽, 教师与“9+3”学生的交流更多是平等的讨论而不只是站在讲台上。“9+3”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交流更是广泛, 有来自于生活、学习、理想、职业的话题等, 最主要的是“9+3”学生会发现内地学生也存在某些知识点的不足和陌生, 大家在基础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专业学习方面应该都是同一起点, 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从以上3个方面分析, 学生有学习的需要, 小组学习提升了兴趣,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随之得到改善。

3.3 从教师心理维度:更富有价值,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名授课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在教学内容的理解、课程设置、因材施教等方面积累着自己的经验。教师或多或少也接触了许多少数民族学生, 可是, 像“9+3”这样受到高度关注的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 可能在潜意识中也存在用以往的经验来应付的心态。然而, 随着执业准入和就业岗位目标责任制的推进, 如果按照以前的常态化加个别辅导和现在实行的“一帮一”的方式, 对理论教学的改革效果不显著。如果学校鼓励教师以“9+3”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改革, 教师可以有机会先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背景和家庭、社会因素等, 学生增强了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 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 需要明确的是教师的主体性位置和学生的客体性位置。其次, 教师的主导性不变。由教师主导教学的课程设计、有效提问、实践训练、课后复习, 特别是课程设计, 包括教学大纲要求和针对“9+3”学生特殊的关于人文的、地方特点的、个人性格特征的综合课程。第三, 合作学习的组合是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9+3”学生是固定的, 教师每授完一门课会变动一批人, 又是流动的, 组合进去的内地学生是相对流动的, 这样便于学生沟通交流。

可见, 多位任课教师都可以参与到这项教改之中。不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 也不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而是强调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混班混编的模式下, 这种探索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 这种模式成功与否, 单靠一名教师或几名教师是不行的, 需要有业务部门的认可, 集中培训, 分次交流, 共同推进。

3.4 从社会需求维度:为藏区培养适用的人才

学者万明钢认为, 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对某些具体的课程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评价和模仿上, 而应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研究不同的文化以及文化之间理解、承认、尊重的社会条件和教育途径[3]。

康德在《论教育学》中提出:“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而越来越好地得到发展, 而且人们可以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 这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未来的、更加丰富的人类的前景。”[6]

在基层第一线工作的卫生人员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 还要对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等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很熟悉, 便于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切实保护民众的健康。不管是在内地还是回藏区就业, “9+3”学生都有义务承担宣传党的政策、时事, 与百姓沟通等多项职责,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专业以外、课堂内外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4 结论

混班混编管理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对文化融入、学生之间的沟通都是有益的。出台的“三禁两不”、“五项教育”、“中职学生十不准”等制度, 不仅帮助各中职学校统一了管理“9+3”学生的标准, 更是对所有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了统一管理, 为国家打造“人力资源大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教学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现在所述的导学合作教学法虽然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在实践中还需要先试点再评价。

摘要:四川省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的学生入学后按照混班混编的模式进行日常管理, 近两年的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确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是一种成功的跨文化教育管理模式, 其侧重点是强化藏区学生的常态化管理。但是, 在教学上却忽略了学生文化基础差、部分学生汉语水平不高、学生心理特征的差异等特殊性, 仅仅简单地采用“一帮一”和个别辅导等方式。为了加强“9+3”学生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上行政课的复习时间和部分业余时间, 试行以教师为主体的导学制, 是将教师、内地学生代表、“混班混编”的同一行政班的“9+3”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的导学合作制, 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交往能力方面,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学合作,“9+3”混班混编管理模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余家菊.教育原理[M].上海:中华书局, 1935.

[2]赵廷为.教材与教学法 (第一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4.

[3]李森, 赵鑫.20世纪中国教学论的重要进展和未来走向[J].教育研究, 2009 (10) :42-48.

[4]傅正洪.黄炎培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石[J].教育与职业, 2009 (14) :20-21.

[5]王秋娥.合作学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与学习效果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81-83.

[6]徐可玲.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内地西藏班高中生的学习动机[D].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8.

[7]童生智, 罗晚秋.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学导式”教学法的初步调查[J].医学教育, 1989 (7) :47-48.

七年级一班跳绳教学案例 篇3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自2013年启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县广大一线教师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构建成了符合我县县情的教学模式——“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五环四互”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该模式相比以前的课堂教学,特别强化以“互”为核心,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引导、共受启发,相互探究、共破疑难,相互评议、共同提升。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五环四互”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由教知识转变为导方法。本课依据我县教改要求而设计。

二、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项对学生发展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它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为主,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初中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是以短绳为主,把一些练习方法、学习方式、组织形式、课程资源有效整合的一次检验,也是通过跳绳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发展灵敏、力量、跳跃等身体素质,提高技能的一个缩影。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一级体育课——跳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向“健康、快乐、合作”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该班学生对跳绳有一些了解,对跳绳的认知和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会遇到协调性不好、怕吃苦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跳绳的学习,掌握跳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做事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

3.树立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协调性的发展、跳绳节奏的控制。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运用“五环四互”模式。

(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师生问好

(2)热身运动——绕操场慢跑2圈

(3)组织学生进行单脚交替跳、双脚跳动作

组织:……

2.基础部分

(1)检查学生对跳绳动作预习练习的成果(上次课已布置的预习内容并要求收看相关的视频)。

(2)质疑互究:

A.(师问)跳绳应注意什么?

(生答)人绳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节奏。

B.老师讲解示范跳绳动作,让学生观察动作要点。并进行跳绳知识讲解。

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臂与腰同高,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上体稍前倾。

动作介绍:两手臂向前摇绳,跳起一次双手向前摇绳越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即为完成一次。

动作要领:基本准备动作开始,两脚掌蹬地发力,跳起一定高度,提膝、收腹、稍含胸、大臂下垂,尽量贴近身体,双手以手腕发力为主,迅速向前摇绳绕体一周,屈膝,前脚掌落地,即为完成一次。

C.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分组练习并相互指出彼此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

每一组派2人出列展示,由同学们指出他们每一个人存在的优缺点,并说明改正缺点的措施。

3.结束部分

(1)往返跳绳接力比赛

(2)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跳绳,男生女生每分钟分别达到200次、180次。

三、案例分析

跳绳练习让我记忆深刻。在小学练习跳绳这一技能时,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会跳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以前我仅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略了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造成这一部分学生越练越没有兴趣,没信心,没能掌握跳绳这一技能。要使学生成功,需要教师不断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应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男生,他是一个很害羞、上课不活跃的学生。从开学到现在一直是这样,问他任何问题不是摇头就是点头或者从嘴里发出细微的声音。上跳绳课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带绳子,由于他不会跳绳,因此经常不带绳子。经过几次接触后,我发觉教这样的学生要有耐心,要安排同学和他交流。于是,我一直鼓励他要带绳子来上课,这次课他把绳子带来了,我表扬他,他非常高兴。在分组练习时,我特地嘱咐该小组的同学要多帮助他,给他多交流一下技术要领,没想到练习几分钟后有个学生惊奇地对我说:“颜老师,他现在一口气能跳40个了。”这就是“五环四互”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如果一开始不让学生与他交流,那么他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学会跳绳,更不会走出阴影。运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教学需要持久性,有些学生通过教学中的“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他就会很积极地去完成相关任务。

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之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演好编导角色,将“教知识”变为“教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精神。

参考文献:

诸树铎.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2(1).

一3班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德育工作,对班级进行日常德育管理,创造轻松愉快、内容充实的班级生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小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情趣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能力。我班力志于创建班级特色的同时,积极参加大队活动,引导学生快乐体验,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二、主要工作

1、行规训练

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着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我充分利用班会课、队会课、午间休息等时间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2、文明礼仪

尊敬师长是小学生的必备素质,友爱同学、平等待人,更是他们做人的道理,要求我班每个小朋友必须做到:

1)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经常和老师交流;

2)待人礼貌,文明用语,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树立班风

班级是一个整体,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良好的班风能够激励人、改变人。那就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我班每一位小朋友要多做为集体争光。

4、干部培养

本学期我打算培养、三名课代表、二名班长、二名图书管理员,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渗透小干部的培养,培养更多的学生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协助班主任老师搞好班级各方面的工作。

三、班级特色

1、班名介绍

班名:快乐虎

愿孩子有虎虎生气,快乐成长

口号: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收获。

2、每月安排:

9-10月:

(1)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结合教师节,让学生说说老师教你学会了什么,说说老师工作的辛苦,做懂事的孩子。

(2)中国我为你自豪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爱国故事和爱国歌曲,在班级里进行比赛。评选故事大王和歌唱大王。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11月:

我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结合学校读书节,每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并为大家来推荐一本好书,激励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12月:

我喜欢的体育游戏

结合体育节,大家来玩体育游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月:

我的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本学期的收获。

3、环境布置

通过新学期新目标、步步高、喜报、快乐的我们、佳作欣赏等内容,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荣誉,行为表现等,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不断进步的集体。

4、完善成长档案和班级网页的建设

二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篇5

湖南江永上江圩中心校:蒋丽凤

一、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40人,其中男生23人,女27人,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复习”“写字”“口语交际”等内容组成,分两大部分编排。识字学词学句共10课,看图学文共4课,课文共21课,写字和口语交际共安排8次,分别安排在复习之后。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继续坚持指导学生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基础。四是句式训练,意在结合具体的词语形态、句式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使他们充分感知,反复习用,逐步实现内化与迁移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会读轻声音节。认识大写字母,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2、学会本册要求掌握的37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用已有的识字知识分析字形,能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会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练习独立识字。

3、能正确抄写、听写学过的词语,大部份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份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学习辨析反义词。

4、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掌握偏旁和各种结构的字的写法,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正确,写字姿势端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声音适度,语气适当,注意长句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级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和每篇课文的内容。能阅读浅显的注意读物,了解内容。

6、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听话时注意力集中、不随便插话的良好习惯。能用几句通顺连惯的话回答问题,能用一段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话讲述图意或观察到的简单的事物。当众谢谢做到语句完整,态度自然,有礼貌。

7、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并能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学习写留言条。会使用句号、问号,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四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经过家访,在本班现有的40名学生中,依然不可避免地有差生的存在,差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知识欠账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总是迷恋电视,好玩,不爱看书,注意力不易集中。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发挥个体思维作用,相互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五、教学进度表

时间教学内容

第1周1、识字学词学句

(一)1、2.3第2周《识字学词学句一》

4、5。《复习一》

第3周《口语交际让我告诉你》课文《悯农》《蚕妇》

第4周《夜宿山寺》《梅花》《江雪》《复习二》

第5周国庆节放假

第6周《口语交际秋天里》看图学文《秋天》《我要的是葫芦》

第7周看图学文《难忘的一天》《兰兰过桥》《复习三》

第8周《口语交际打电话》《捞月亮》《狐狸和乌鸦》

第9周《坐井观天》《小马过河》《复习四》《口语交际说说有什么不同》

第10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11周《识字学词学句二1、2、3》

第12周《识字学词学字二4、5》《复习五》《口语交际说绕口令》

第13周看图学文《精彩的马戏》《骆驼和羊》课文《诚实的孩子》

第14周《蓝树叶》《复习六》《口语交际买文具》《四季的脚步》

第15周《我是什么》《清请小溪》《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16周《复习七》《口语交际我说你猜》《初冬》

第17周《看雪》《北京》《动物过冬》

第18周《复习八》《口语交际小鸭子得救了》复习

果果一班教学计划 篇6

又到新学期了,我们班升入果果班了。希望孩子们在新学期里能过的开心快乐又充实。我班班级情况分析如下:

1、我们果果班共有幼儿45名,男生27名,女生18名。在九月要注意常规的培养,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幼儿抗寒抗病能力。

2、在普通话的普及上,我们做的不是很好。在新的学期我们会改进。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健康教育领域:

1、做到饭前便后自觉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体能活动技能技巧的锻炼。学习单双脚跳,四肢协调性发展。传授一些自我保

护的知识给幼儿,帮助幼儿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蔬菜水果的好处,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二、语言教育领域:

1、在识字活动中请家长配合,在课后找出孩子没有掌握的内容。请家长帮助幼儿复习

时注意这些内容。让孩子们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2、习惯说普通话。在园内统一说普通话。注意幼儿发音的正确性,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幼儿做到及时纠正。

3、能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在公开的环境下能大胆的发言,表现自己。

三、艺术教育领域:

1、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教育。从听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听音、辨音的能力。

2、感受音乐的节奏,习惯用愉快的心情歌唱,生动的肢体语言表演。

3、初步感知颜色和艺术作品的色彩美,能够大方的作画。做到自己的话大方作画,使

自己的作品显得大气协调。

4、用折叠投映等方式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数学教育领域:

1、会用默数的方法数数,感知1——10的数量对应。能正确熟练的数10以内数量的物品。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明白物体数量不会因为物体排列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五、社会教育领域:

1、喜欢结识朋友,能大方的介绍自我,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分享玩具等。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学习坚强,遇到困难不畏惧,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任务。

六、科学教育领域:

1、有动手探索的欲望,乐于尝试用各种方法弄明白自己想知道的事,感受水上工具和

空中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经历探究秋天的过程,感知秋天丰收的喜悦。

七、家长工作方面:

1、本学期家长工作将充分利用家园联系栏和晨接晩送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2、对于家长的联系方式及时更新,做到多与家长保持联系,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况。

口语交际班(一) 篇7

豆苗:嗯,周末去图书馆,真是个好习惯。不过,你知道“座无虚席”是什么意思吗?

豆丁:知道呀,不就是形容人很多吗?

豆苗:座无虚席是指人很多,座位没有空着的,可是你紧跟着又说有几个空座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豆丁:是是是,我说错了。图书馆里的儿童读物真多呀,有《小巴掌童话》《窗边的小豆豆》《养猪技术》……

豆苗:《养猪技术》是大人看的科普书,可不是儿童读物呀!

豆丁:哈哈哈,对呀。图书馆里非常寂静,只有轻轻翻动书页的声音。

豆苗:这里不应该用“寂静”,而应该用“安静”。寂静一般是指没有人,也没有声音。安静是指有人,但没有吵闹和喧哗。

豆丁:原来是这样呀!我总算知道怎么区分这两个词了。今天我们在图书馆里收获可不小,于是我和他约好,下星期日还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豆苗:豆丁,你跟两位朋友一起去的图书馆,这个“他”是指王林还是张强呀?

豆丁:这……是王林啊,张强下周没空。

豆苗:那就应该具体指明,否则可犯了“指代不明”的毛病呢,听的人也会一头雾水,不明白你说的是谁。

豆丁:知道了,我下次说话一定注意。

一3班语文教学计划 篇8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请看图中警察正在让司机干什么?

生:让司机系好安全带。

师:对,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不系会怎样?

生:系安全带比较安全,不然紧急刹车时,人可能会受伤,很危险。

师:说得非常好,其实这一情境中蕴含着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些物理知识。请大家把物理课本翻到16页,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的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二、怀揣好奇,走进新课

(一)一个问题,两种看法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师: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他最终会停下来,为什么?

生:滑板车不受力了就不运动了。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对吗?

生:对。

师:有一个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人就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但还有一个人,他不这么认为,这个人认为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也就是说按照他的观点,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滑板车受到了阻力作用。那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伽利略。到底哪个观点正确呢?下面我们先按照伽利略的观点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也就是探究阻力是否会对物体运动有影响。

板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各显神通,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师: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完成实验探究。并思考以下问题:

(1)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2)哪个水平面的阻力小?哪个水平面的小车滑行的距离大?

(3)设想一下,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没有任何阻力),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怎样?

(教师深入各组指导。)

(三)展示成果,交流观点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实验,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展示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投影实验结果:

师: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阻力对物体运动是有影响的,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

师:反之,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的摩擦阻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最终停下来。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在受力的作用时,可能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板书: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视频):目前的一项体育项目——冰壶运动,由于冰壶运动过程中阻力很小,能以几乎不变的速度前进。

师: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在被发现的最初往往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没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去支持,许多人可能会放弃,但伽俐略没有放弃。

(四)继续讨论,完善成果

师: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样呢?

生:永远保持静止。

师: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板书: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适用范围为一切物体,条件为不受力。

师: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同学们还有补充或疑问吗?

生:我补充一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得出的,这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师:你补充得很好!

生: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吗?

师:是的,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

(五)深入研讨,总结新知

师: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得知,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一直运动下去。这说明……

(板书: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惯性。)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1.如上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你能说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2.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前倾;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身体会向后仰。想想看,身体向后仰的原因是什么?

师: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生:金属片被弹出时,上面的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生: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因此身体会前倾。

生: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后仰。

(六)学以致用,体验收获

师:惯性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我们要加以充分利用。

生:运动员助跑后,利用惯性能跳得远些;

生:斧头松了,利用惯性可将斧头牢牢地套在斧柄上。

师:当然,对人类不利的一面,需要防范。

生:如前面提到的警察让司机系好安全带就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三、梳理整合,迁移提高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用你喜欢的图示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画图。

2.各小组推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取长补短,知识框架得到修正、完善。

3.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学期一年级二班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 28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不一,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熟练的数出 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 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 、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 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 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 、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 、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 、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 、安排 “用数学 ”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 、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 、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 、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 、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第 1 周 第一单元:准备课、比较

第 2 至 3 周 第二单元:认识 10 以内的数

第 4 周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 第四单元:合与分

第 5 至 9 周 第五单元: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 10 至 11 周 整理和复习、测验

第 12 周 第六单元:分类

第 13 周 第七单元: 11-20 各数的认识

第 14 周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15 至 16 周 第九单元: 20 以内的加法

小学四年级一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这对培养语文阅读习惯、语文学习情趣是很重要的。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两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有三个孩子读书较困难,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感到没东西可写,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只会简单的叙述事情的经过,感觉只有筋骨没有血肉,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期初,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直接影响到他不会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便不能很好地分析别人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四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按照难易程度和四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分别安排在第七、第八两册教材中。从纵向看,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训练点排列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关于字词

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另外,还要重视写字的训练指导,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

(二)、关于看图学文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人物和相关景物的关系,体会画面的内容。图文结合,提高看图和学文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精读课文

1、继续重视词句训练:

(1)让学生学会借助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3)理解重点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词句的训练,要侧重抓住重点词句、含义深刻词句的理解。

2、加强预习的指导

3、渗透阅读学习重点。

范文网

4、精读课文的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5、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四)关于略读课文

教师要放手一些,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教师自行设计的少量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

(五)关于积累运用

1、阅读短文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2、指导学生把文章写的:有内容、有顺序、语句完整、通顺。

(六)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在听和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七)关于习作教学

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含培优辅差)。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

绰号一“班”亲 篇11

“小鲜肉”

乍一看“小鲜肉”这个绰号,你肯定认为这位同学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翩翩少年,其实她是个“女娇娥”!“小鲜肉”姓肖名宣柔,她人如其名,长相甜美,温温柔柔,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说起“小鲜肉”这个绰号的来历,着实让人啼笑皆非。那天上午,最后一堂课的下课铃声刚刚打响,老师还没有走出教室,窗外忽然传来响亮的叫声:“小鲜肉!”我们还没有听清楚,“顺风耳”老师就愣住了,只听他疑惑地重复:“小鲜肉?谁是我们班的‘小鲜肉’?这可是网络新词呀!”这几天我们常常讨论当今流行的热词新词,比如低碳、高铁、瘦身、跟帖、菜鸟、男神等,没想到,“小鲜肉”这个新词这么快就出现在我们班中,难怪老师会惊讶。

“小鲜肉!小鲜肉!老爸给你送雨靴来了!”窗外的家长对着教室继续喊道。只见宣柔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脸红脖子粗地站起来,箭一般地跑了出去,对着她老爸气急败坏地直跺脚:“爸爸,爸爸!您喊什么喊呀!”

“小鲜肉!小鲜肉!”我们不约而同地一起喊,笑得前仰后合。就这样,宣柔十分无奈地被“小鲜肉”了。从此,这个绰号非她莫属。

“小姨娘”

“小姨娘”是我们班一位男生的绰号。如此鲜明的女性化称呼落在一个男生的头上十分滑稽搞笑。说来话并不长,还是谐音惹的祸。这位男生名叫肖逸良,长得纤弱清秀、斯斯文文,说话细声细气。课问,他很少和男生在一起打闹玩耍,反而专爱与女生扎堆。一天体育课上,他和我们班人高马大的女生杨帆同学玩双人跳绳,并且还是由杨帆带着他跳。一帮男生起哄道:“肖逸良啊肖逸良,你到底是不是男子汉?竟然让女生带着你跳绳,干脆你改一个女生的名字好了!”

肖逸良并不介意同学们的取笑,只见他一边跳,一边对着那帮男生做鬼脸,还打出“V”字手势。这时,不知是谁大声嚷嚷:“改什么名呀!肖逸良,肖逸良,不是现成的‘小姨娘’吗?以后我们就叫他‘小姨娘’好了!”

啊,“小姨娘”!这也太搞笑了!从此这个绰号就在同学们之间叫开了。

像这样带有谐音的绰号,我们班还有很多哩,比如陈小杰——陈小姐、王光——忘光、黄昱舟——黄宇宙……绝对没有恶意,统统都是善意的调侃。这一个个绰号,见证了我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见证了我们亲密无问的友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成长中的快乐

绰号曾经被视作一种非常不礼貌的称呼,不过时过境迁,今天的小学生反而能“兼收并蓄”。“小鲜肉”“小姨娘”两个事例活泼幽默,极富童趣,写出了“我”成长中的快乐。

一年级语文班班通工作计划 篇12

本班学生多数行为规范,有爱心,有集体荣誉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但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需要老师和家长沟通进行思想教育。

二、班级培养目标

1.营造一个“追求时时刻刻的和谐,演奏自己指挥的生命乐章”的学习和生活气氛,形成“沉稳自信、挑战自我”的班级信条,达到班级的“自立自信、自强不息,成人成事,成就自已”的个人目标,形成“因为我的存在而使大家感到幸福”的优秀班集体。2.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科的竞赛,并取得好名次,创造学校、班级的辉煌。3.进一步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等,争取各项评比都进入全年级前列。4.学期末力争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三、加强道德教育

1.规范升旗仪式,发挥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开展以“自主与责任”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并努力依据学校计划,从五个途径(认识自我、对自己负责、对小事负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加强“自主与责任”教育。3.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本学期依据目标开展“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生交往”“诚实守信”“学习经验交流”“给父母一份满意的答卷”“考场上的我”等主题教育,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自信精神,做到班级无空地,班级无空时,处处时时教育人。

四、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4.加强学生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五、重建班干队伍,班级管理常规化

首先,学期起始,重建班干队伍,提高班干的服务意识,强化其带头作用,这一举措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管理班级、服务班级这一队伍中来,增强主人公意识,认识到个人在群体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从而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建设班集体。班干由自荐和选举两种形式产生,对候选人员要有更严格的要求:学习成绩可能不是很好,但必须在进步,纪律、卫生以及其他集体活动要带头参加,做表率。

六、加大家庭学校联系力度

本学期平时充分利用__×多与家长多沟通,家校携手,共谱教育教学新篇章:关键时期,更应充分利用家长力量,让他们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思想的变化,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亲情这一“法宝”的重大作用。

七、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力度

中3班自主游戏计划 篇13

(2008——2009第一学期)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9名幼儿,其中男生23名,女生26名,2名是新来的插班生。通过小班一学年的游戏活动,幼儿对自主性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游戏他们反映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好几个幼儿像:张妮妮、吕轩轩等他们争当妈妈、争抢抱娃娃;在理发店游戏中有的幼儿做事情的顺序颠乱,一开始就拿起吹风机吹;还有个别幼儿比较专横,自己拿到的物品不能与同伴分享,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游戏时声音较大,特别在收起来时。在游戏结束整理物品时,像张

一、陈峥宇等不能把物品摆放在原来的地方,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本学期制定了一些新举措,力求使我们中(3)幼儿的游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自主性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充分体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为此,本学期我们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坚持保教并重,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幼儿全面发展。

三、本学期具体目标如下:

1.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加深幼儿对角色的理解。

2、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会合作玩,学会在某个游戏区内协调分配角色,学习同伴间友爱、谦让。

3、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较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习评价自己、他人的游戏行为,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正确使用玩具和材料。

4、遇到困难会请老师指导,或请同伴帮助。

5、根据游戏情节,选择替代材料,以物代物,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建构,发掘情节,丰富内容。

6、能遵守游戏规则,按要求进行游戏。

7、爱护玩具,随时捡起掉在地上的玩具,遵守规则(讲文明话,不大声叫嚷)等。

8、结束时,学习有秩序地独立整理玩具材料。

9、学习倾听老师和同伴对游戏的评价,游戏过程中能耐心地听别人讲述。

10、保持游戏区域的整洁,有初步的卫生意识。

11、增强角色意识,在一段时期内,坚持扮演某一角色。

12、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珍惜成人劳动成果,尊重成人的劳动。

四、本学期预定主题游戏内容:

主题内容:我喜欢

展示区:A我从小到大的照片

B情绪墙(幼儿自由创作不一样的不表情)

C生日树

生活区:A提供弹珠、黄豆等练习筷子夹物

B提供绳子、吸管,练习系鞋带

C穿项链

美工区:A提供盆子、五官操作材料、胶水等贴出不一样的表情。

B提供不同形状的纸做生日树。

益智区:提供挂历,帮助幼儿认识生日的月份。

建构区:学习围合、垒高、对称的技能建筑建筑物

角色区:投放“开心枕”和“出气包”来帮助幼儿抒发情感。

主题内容:感官总动员

展示区:A幼儿作品眼镜。

B蛋壳画。

美工区:A提供没有五官的脸谱像添画五官。

B提供铅笔、硬币、纸进行拓印画。

C提供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拼出各种各样实物的基本形象。语言区:提供有关迷宫等益智游戏方面的书籍鼓励幼儿看。

科学区:A将有气味的物品放在活动区域,让幼儿自制嗅觉瓶。

B提供废旧物品让幼儿探索学习制作各种乐曲。

C提供各种味道食物的小卡片,让幼儿根据人物的表情匹配相应的食物

图片。

角色区:A提供录音机、黑猫、白猫头饰及白帽子、黑帽子等随乐曲表演歌曲。B将制作的乐器供幼儿演奏。

主题内容:伞的世界

展示区:A各种各样伞的图片

B幼儿制作的降落伞

C幼儿自制的伞

语言区:A与伞有关的图画书

B表演故事《爱画画的公主》

美工区:A提供纸、画笔,做伞的小书。

B提供制作降落伞的材料、工具。

C提供制作小纸伞、彩绘伞的材料

科学区:A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探讨不同物体的降落伞。

B怕水的伞

角色区:A伞下的家

B我是一把小雨伞

益智区:A伞的拼图

B花色陀螺若干

C各色各样的伞

主题内容:秋天的画报

展示区:A秋天的风景画

B各种各样的车子

C各种各样的树叶

语言区:A水果编谜会

B多人合作自制“秋天的画报”

C分享“秋天的画报“

美工区:A提供各种树叶制作贴画

B提供橡皮泥涅自己喜欢的植物

C提供各种蔬菜制作蔬菜印章

数学区:A看数字画实物

B给实物卡、数卡排序

C将收拾到的树叶分类

科学区:设置“秋天小问号“信箱

主题内容:给你一封信

展示区:A信封、信纸、卡片、明信卡等

B小邮筒、班级邮筒

C自制邮票展示

语言区:A有关信的图画书

B关于符号、标志的书籍

C幼儿用书封底名画

美工区:A提供蜡笔、纸、纸箱等材料制作邮筒、信箱,及各种各样的纸制信封、信纸、邮票

B表演区:师幼共同收集道具,如邮递员衣服、帽子,开展小小邮递员

游戏

主题内容:咚咚隆咚锵

展示区:主题墙上张贴与过年有关的物品,如:春联、窗花、吊饰等 语言区:与过新年、十二生肖等有关的幼儿图画书

美工区: 提供红色的蜡光纸、剪刀让幼儿制作窗花

音乐区:提供矿泉水瓶、牛奶瓶、黄豆等制作的乐器,让幼儿进行表演。表演区:舞龙舞狮真快乐

区域游戏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3、指导要点及措施:

经过小班一学年游戏的情况,我们已了解幼儿已有了游戏经验,在这基础上,我们和幼儿共同创设游戏环境,共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共同设置相关的场景等,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在游戏中分享快

乐。

游戏开始前,我们先总结上次游戏的情况,然后介绍 区域游戏,例如:我们的点心店里的点心种类不多,所以这里老师准备了橡皮泥来做各种点心,并且把做好的点心及时送到店里去、、、、、、。向幼儿强调游戏时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不打闹、不追逐跑、要遵守岗位责任制等。

游戏开始中,我们主要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幼儿游戏的情感和快乐,并以我们的表情、动作和简洁的话语来鼓励、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当部分幼儿不是很愿意参与时,我们采用表扬、示范让幼儿有信心,自己参与体验游戏的快乐。游戏中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出现不安全情形,想玩新的主题新的情节却又没有足够的经验时,我们是通过平行活动对操作技能、方式予以示范,或是以“扮角色”方式去引导幼儿,使主题情节得以更丰富深入。

上一篇:消防员晋升申请书下一篇:环境教育试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