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松树三年级作文

2024-09-12

描写松树三年级作文(共15篇)

描写松树三年级作文 篇1

描写松树五年级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松树五年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松树五年级作文1

远看,松树高挺翠绿色,树根深深地插入地底,坚韧不拔,树根挺直而坚挺,如同一位经过训练的兵士一动不动地立在那边,直往上看,叶子一簇一簇,一阵轻风吹来,就仿佛蓝蓝的天空,飘飘扬扬。

近看,原先松树的树根是一凹一凸的,如同被小刀刻过。树杆是暗红色,有点儿上粗下细,叶子并不是一片一片的,只是一根一根的,摸起来有点儿刺手,别名松树皮。在《九阳真经》里,它還是一种袖箭呢!

松和梅、竹并称之为岁寒三友。确实,松树是一种适应能力十分强的绿色植物,乃至能够在零下九十度的极为恶劣的环境下存活。难怪宋作家范云曾说:凌寒知劲节,负雪见贞心。除此之外,松树全身全是宝呢。它的树杆既是能够用于做备好的家俱,又可以用于做打印纸张呢!它的叶子,能够用于煮茶喝,其功效就多了,它能够治糖尿病患者,血压高、麻小儿麻痹及醒神健康保健之作用。

松树不有一个喻意便是代表着无论遭受如何的欺侮,几乎全是正气凛然,昴首抬头挺胸,因此松树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

描写松树五年级作文2

我爱松树,我爱松树,我爱松树一年四季的翠绿,爱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

春天,柔和的春风吹拂着松林。有了春风,幼苗长出绿叶,踏上成长的道路,凝聚着无限的力量。

转眼间,冬天来了,风也冷了。风雪,吹拂万物,无情的冬天带走了树木的绿衣,光秃秃的树枝闪着绿光,就是松林。无数的松树在寒风中挺立,保卫着祖国的群山。不管是严寒还是狂风暴雨,松树总是笔直的,披着绿色的外衣。它摇不动,永远挺立在山中。就好像卫兵站在祖国的领土上,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默默奉献。

啊!多顽强的松树啊!它长满绿叶,生长迅速。它不屈不挠的毅力就像坚硬的.钢铁,没有人能阻挡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松树,你多坚强啊!你站在高山上迎着风雪,万物仰慕你,仰慕你。你无限的力量和坚强的毅力,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它不摇不动,它永远屹立在大山里,革命的人永远年轻。它就像一棵冬夏常青的大松树,它不怕风雨,它不怕……”

啊!可爱的松林,可爱的松树,我由衷的赞美你!

描写松树五年级作文3

校园里有一棵常青的松树和一棵笔直的梧桐树。

秋姑娘迈着温柔的步子悄悄走来。远远望去,梧桐树的叶子是黄色的,像一位美丽的金发公主。仔细看,黄色的叶子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秋天,她像一个粗心的画家,打翻了调色板,不小心扣在秋天的大树上,变得五颜六色。不信你:黄,半红,半黄,半黄,半绿。梧桐开始得意起来,说:“松哥,你太古板了,还穿绿衣服。”松树只是微微笑了笑,没有回答。梧桐树更得意了,大声重复,说:“该换衣服了,别那么沉默。”这一次松树一笑置之。时光飞逝,冬天不知不觉就来了。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全部脱落,在西北风中瑟瑟发抖,没有了先前的神采。而松树依然挺拔,没有被寒冬击倒。他羞愧地对松树说:“对不起,松哥,我错了。我不应该取笑你。不比美好。”松树迎着寒风骄傲地站着,说:“如果你犯了错误,就去改变,但你要记住,没有人是完美的。你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你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在那之后,松树仍然顽强地站着迎接更冷的风!

从此,梧桐树再也没有骄傲过,成了一棵好梧桐树。

描写松树五年级作文4

院子里有一棵小桃树和一棵小松树。

春天到了,下了几场毛毛雨,刮着暖风,小桃树上长出了许多绿叶和粉红色的花。“好美!”一只鸟飞过,不禁夸口。小松树真羡慕小桃树。“看我多漂亮!但你光着身子,一点也不漂亮。”小桃树幸灾乐祸。小松树一声不吭地站直了。

秋天来了,小桃树长出了许多桃子,又大又粉。每个人都很高兴在桃树下吃桃子。“真好吃,真好吃!”人们竞相赞美小桃树。“小松树,你没用。它既不开花也不结果,没有人会喜欢你。”小桃树更骄傲。小松树一声不吭地站直了,但比以前更有活力了。

冬天来了,寒风凛冽。小桃树的叶子都掉光了,一点也不好看。然而,小松树的叶子没有一片掉下来。小鸟飞过来说:“光秃秃的,小桃树真丑。”人们走过来,连看都没看小桃树一眼。他们围着小松树说:“好有精神!”小桃树很伤心。她看了一眼那棵小松树,心想:“我以前总说她不好看。这次她应该说我。”但是一天又一天,小松树什么也没说,笔直而威武地站着。有一天,小桃树忍不住了。她问小松树:“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小松树说:“你在说什么?说冬天会落叶?美好的东西不一定长久,长久的东西不一定美好!”

小桃树羞愧地低下了头。

描写松树三年级作文 篇2

一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 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 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素材。观察是作文的前提, 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有: (1) 有顺序地观察; (2) 抓住特点观察; (3) 有重点地观察; (4) 调动多种感官 (如手摸、鼻嗅、耳听) ; (5) 有联想地观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 才能较全面地了解事物, 把握事物特点。如有位学生观察小花猫, 就要引导他主要观察小花猫的耳朵、眼睛、嘴巴、胡子、爪子、尾巴、毛、走路的神态和玩耍的情景等。这样指导学生通过不断实践, 就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 作文也就做到言之有序了。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内容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 有让人高兴的, 也有令人难忘的, 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 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学生每天上学的路上, 观察到的周围丰富多彩的景色, 以及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类活动等, 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李吉林老师曾说:“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 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去欣赏这个童话般的世界, 引导他们仔细观察, 用心感受, 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 积累写作素材, 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日记本, 把观察到的、印象深的、有体会的人、事、物、现象等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 日子久了, 学生就能积累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引发想象, 提高兴趣

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外,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学生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课文后, 习作里安排了编写童话,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如《雪花和梅花》、《大海和小溪》、《棉花和石头》、《黑猫和白猫》等题目请学生小组合作编写故事,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充实、更加生动。

三鼓励阅读, 积累语言

光有作文的素材,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的, 也就写不出好作文。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提升。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 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 笔下生花。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一些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再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他们熟读成诵, 并学习运用。同时在班队课、阅读课, 校本课时,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四范文引路, 学会仿写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教材中有些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 它们的结构或首尾呼应, 或由总到分, 或由分到总, 或先总再分再到总, 内容有详有略, 有的描写或点面结合, 或动静结合, 有的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指导学生仿写时, 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 让学生围绕总起句, 写分述部分。通过仿写让学生明白了应观察什么, 在重点段应写什么……同时也是使学生的作文从无话可说到说得多、说得好、说得精彩慢慢过渡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引导学生作文, 就必须教会学生仿写。

五先说后写, 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 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做到“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口”。要让学生说真话, 写真事。教学时, 我重视说的训练, 先让学生在教师或同学们面前讲述自己的作文思路, 然后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作文, 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六激励为主, 增强信心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或对能带来愉快情绪的事情感兴趣, 进而就会对这件事更加关心。因此在作文讲评时要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再议“三年级起步作文” 篇3

因此,模糊“起步作文”,控制下落趋势,成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和主张。

一、写作伴随着“非写作”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好像没有要哪一天正式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写作文”。如果说有“开始”,那就是一开始学习就有写作了,但并不告诉学生,也不是正式的写作。读拼音、学字词,就结合着说话训练,也就可以结合着写作,将所学的字词(特别是课堂之外所学的)记下来,将含有词语的句子记下来,将所说的有意思的一句或两三句记下来,或长或短,能写字就写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或其他符号代替。其他如口语交际、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与写作结合。教师贵在有这种意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过高要求。但“提起笔来学习,也就要提起笔来写作”,应该由教师训练而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此,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这个学段的要求非常明确,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二、写作伴随着阅读

千万不要让写作成为一件独立的事。写作一定要紧随着阅读而展开,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我们看来,与读书相关的“动笔墨”是更加泛化的写——“亦读亦说亦写”。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从一年级起系统规划、设计学生的阅读——从儿歌开始,到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再到阅读童话、神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一年级),《海底两万里》、《西游记》、《木偶奇遇纪》等(二年级),再到阅读历史小说或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上下五千年》等(三年级)……

这样,在“课前三分钟”和专门的阅读展示课中,学生就会大显身手。学生的读、诵伴随着自评和他评,说的基础上便有了写,写感悟,写想法,或长或短,由短逐渐变长。

三、写作伴随着观察生活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一个教师就语文而教语文,就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包括让学生在其间观察、体验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才能创造最佳的语文学习成效。因此,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为此,我们从一二年级起就应注重将“非写作”的写作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要不定期地结合教材学习进行主题观察。

其次,要坚持每日观察,写“每日几句”(三年级后扩展为“每日一记”)。

第三,要拓展孩子们写作的范围,班上可以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校活动中写;家长负责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生活中写……

四、淡化形式,着重内容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的写作定位于“写话”,三四年级定位于“习作”,不出现“作文”的概念,并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淡化形式要求,将内容看得比形式重要,“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内容重于形式。我们也可将周记作为学生小练笔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个系列,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有无限的内容可写。

五、培养写作的兴趣与自信心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把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喜欢写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基础。要使学生乐于写,策略上除了将形成学生有话可写的内容(素材形式)活动化、游戏化或增强其趣味性外,旨在培养与强化学生写作兴趣与自信心,此外激励与评价的使用也显得无比重要。对此,我们的可以这样做:

美文欣赏。注意发现学生的佳作。对于佳作,主要是教师激情澎湃地朗读并竭力予以宣扬,以令小作者无比荣耀,从而增强其奋进的动力,让其他同学顿生羡慕之感,也努力追赶。

激情评语。富有激情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将使学生激动万分,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写作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编作文集。建立班级出版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精选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或誊抄并装订,配以新颖的书名,漂亮的封面,还有目录、编后记、家长赠言等。班上要举行隆重的“出版仪式”。作品一经出版便是对孩子作文的最高奖赏,是学生美好童年生活的永久纪念。

松树-三年级作文 篇4

它的树干不粗不细,像一根旗杆,树高大约是一个八岁男孩身高的两倍左右,很笔直。树皮有很多很多锯齿形的花纹,非常粗糙,一点儿也不光滑。你在树皮上一摸,一不留神就像是摸到了窟窿里。

这棵松树的树枝很特别,像一个“丫”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树枝左边长一根,右边长一根,跟“丫”字可像了。

最特别的是它的树叶,跟一般的树叶不一样。这棵松树的树叶像一根根绿色的绣花针,很细,很尖。假如你不小心碰到了尖,你的手指就会冒出血来,而且还很痛。

松树三年级作文400字 篇5

在我们的小区里、大街的两旁,随处可见松树的影子。这些松树春、夏、秋、冬,四季茂盛,时时刻刻都为我们城市提供着新鲜的空气。

松树的根是须状的,我们把它称为:须根。松树的无数条根都抱在一起,拉都拉不开,就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一样。

松树的`茎是由一根主干连接着四周的分干组成,每一根枝都那么粗大、那么强壮。

松树的叶子不像其他树的叶子一样,都是碧绿的片状;而松树的叶子呈深绿色,是针条状。它的叶子身体出很光滑,顶端是尖的,摸上去很扎人,感觉像针一样的。

松树的花小小的,方形硬豆状,有玉米粒那么大,呈浅绿色。它过一阵就可以结成果实——松果。松子呈倒三角状,是松鼠的美食,松鼠为了采摘松果,费劲了力气,而那些没有被松鼠摘掉的松子,掉在地上可以变成种子,等来年还会长出一棵小松树。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 篇6

松树是一种值得我去敬佩的树木,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松树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随处茁壮生长起来了。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木可以制成油,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在夏天,松树跟更是可以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在黑夜,它又是可以给人们做成火把,让孩子们能在夜里读书、写字……可以说,松树为人们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在此,我想对松树说:“松树啊!松树!谢谢你为人们做出了贡献,谢谢你对我们提供的帮助,谢谢你!松树我爱你,爱你的品质,爱你的坚强,更爱你舍己为人的精神。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2

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乘车或步行时,总能看见宽广的路两旁有许多树木。而它们都被盖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并且叶子也都落光了。但在我们细心寻找的情况下,仍能发现星星点点的绿色。这就是松树。

松树可以长在悬崖边、可以长在草坪上、还可以养在花盆里……有的像是宝塔、有的像是蘑菇、还有的像是雨伞……它不怕风、不怕雨、不怕太阳、不怕雪,我很喜欢松树,我要像是它那样变得坚强,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以优秀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3

有人喜欢花,有人喜欢草,但是我却喜爱那吃苦耐劳的松树。

春天里,草木都穿上了新衣服,松树也不例外。它虽没有花那么美丽,可是在和煦的眼光下也蓬勃的生长着。

炎热的夏天到了,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松树上,但是松树的针叶更加茂密,更加苍翠,撑起绿色的大伞为行人遮凉,自己默默地忍受着高温,淌下一滴滴黄色的汗珠。

转眼间,秋天来了,花儿枯萎了,树木的叶子脱落了,往日活泼的小草,此时也不那么可爱了,显得非常憔悴。只有顽强的松树,依然如故,任由风吹霜打,表现出吃苦耐劳的坚强风格。

冬带着狂风和冰雪来临,草在也坚持不住,倒在了雪地里,厚厚的积雪掩埋了大地,松树的枝条上也堆积了茫茫的白雪,可是苍劲的松树还是无畏地挺立在风雪中。天气越是寒冷,松树的生命力越是顽强。

松树啊,你是如此的向上,你是如此的吃苦耐劳,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4

我们学校有一棵松树,上一年级的时候,它与3层楼顶刚好平齐,到了今年,它就超过教学楼许多了。

这是一裸四季常青的树木。它的树皮是鱼鳞状的,一块接着一块,整齐有序地由根部向树梢排列开去;叶子针形,微微上翘。承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在近处,它是一顶遮阳的大伞,而远处看过去就是一座高高的宝塔了。松树大约只有碗口那么粗,周围没有鲜花绿草,树枝上也只有几颗干瘪瘪的松塔,树皮灰褐色,平淡无奇,朴实无华。这就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松树!

人们对松树的传颂很多。《松树的风格》、《松树札赞》都对松树的风格做了详尽的描述,主要是赞美它的抗争精神。所以,松树又是高风亮节的象征。那么,松树有哪些特征呢?松树在65℃高温下晒不死,零下50℃低温下冻不佣,在12级台风中吹不倒,它的生命力很强,生长速度也很快。所以,松树有时又玻人们称为“绿化的先锋树”。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5

从前,在公园里住着一棵桃树和一棵松树,他们俩是一对邻居。一年的春天,他们约在公园里一个亭子旁边的一张桌子聊天。因为他们非常长时间没见面了,所以一见面他俩对对方感觉非常陌生。春天桃树发芽了而松树一点动静都没,所以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

盛夏转眼就到了,桃树和松树再次在老地方聊天,再次见面的时候桃树上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而松树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桃树骄傲地说:“你这棵不结果不为人民贡献的树!看我茂密的枝叶上,点缀着红艳艳的桃子,多美丽啊!”

渐渐地,冬天到来了,大雪纷飞,天气越来越冷。桃树和松树照样还再老地方聊天。桃树已经一片叶子都没了,而松树却一叶不掉。这件事让松树感到非常骄傲,所以松树得意洋洋地说:“你看你像一头秃驴,而我一叶不掉,你现在比不上我了吧!”桃树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6

校园里有一棵青松。

夏天,烈日炎炎,蝉儿躲在树叶中一声声鸣叫着,好像在说:“热啊,热啊。"树夏的黄狗懒洋洋的躺着,伸着舌头“哈哈”的喘着粗气,屋子里电风扇“呼呼”地吹奏着,花草树木似乎都被太阳这个老顽童给降服了,都没有,偶尔一阵风吹来,似乎也卷杂着热气,但是窗外的那棵青松它没有低头,依然生机勃勃地站在那里,顶着骄阳站立在那里,纹丝不动。

冬天,寒冷的北风夹着雪花向人间袭来,仿拂能隔着衣服深刺人们的肉体,冷不丁地打了一个寒战,好冷呀!校园里更是枯燥乏味的,焉着的树儿衣服没有了,低头的花儿也不见了踪迹,这样的天气连鸟儿也看不到一只,远望大地,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一点心意,无精打采的回教室向窗外望去,还是看到一株柳树,不错的,它就是那棵松。

这不由得让我思绪万千,其他人生也是如此,一个人只有经历了风霜雨打,在困难面前我一定不退缩。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7

我们学校的食堂两边有两棵高大的松树,树下长满了碧绿碧绿的小草。

松树很高,枝繁叶茂。树枝纵横交错,伸向远方。远远望去如同一个高大的巨人,显得非常壮观。细细的松针非常锋利,如果一不小心碰到了,那有可能会刮破皮呢!

每到冬天,千里冰封,雪花纷飞。雪花给大地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色大衣。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有些树木都被冻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而松树却依然挺拔、青葱碧绿、生机盎然,这是为什么呢?我便去百度上查了查。哦,原来松树是在寒带和高山上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树的叶子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有的叶片具有厚厚的角质或蜡质,有的生有很厚的绒毛。

哦,原来是这样。植物世界真奇妙,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一定要继续探索植物王国的奥妙!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8

我家附近有一棵松树。

远看,松树像是一座宝塔,近看它像是一把没有撑开的大雨伞。

松树的树干直直的,粗粗的,松树的叶子像是钢针一样,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它的叶尖,你一定感到一阵疼 痛,也许这是它的护身符吧!

春天,松树枝上发出了许多嫩绿的小松针。夏天,松树的叶子郁郁葱葱,密密麻麻,就像是一把遮阳的伞。秋天,许多树木的叶子往下掉,而松叶却迎着秋风微笑。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落在松树上,似一座白银铸成的宝塔。

小学作文:描写松树9

在我家楼下,有一棵大松树。

树干笔直笔直的,上面有很多裂纹,就像是老奶奶的脸,又像是受伤的士兵,馋了绷带。

松树的叶子像是针一样,又像是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满树的松叶绿的可爱,都直直的向上,向上,就像是一支支利剑,风一吹,轻轻摇动。

松树的花是很小的黄花,只要用手一碰树枝,那黄绿色的花粉就像是烟雾一样落下来,随着春风慢慢飘去。

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就如“无水之源”,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他们自觉自发的经常练笔, 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 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因此, 我在揭示每次的习作题目前, 总是以有趣的谜语、动人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教学《习作2》“我的自画像”时, 我先声情并茂地描述了本班一位学生的特征, 让同学们猜是谁, 大家的兴趣一下就来了, 纷纷举起了手, 我趁机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给自己画张像。如果大家根据你的描述猜出是谁, 那就说明你的习作成功了。接着,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 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 再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要求不出现自己的名字, 写好后交给老师。老师念, 学生猜, 结果大多数学生写的都能被猜中是谁。这时, 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对于那些学生猜不出的作品, 仍要鼓励, 师生一起共同修改, 直到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消除作文的畏惧情绪。

二、指导观察, 积累素材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 就让他们去描写, 去评论, 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或从上到下, 或从远及近, 或由表及里, 或先人后景。例如, 写一处秋景时, 我先组织学生有目的的参观校园。虽然校园是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但让他们直接说出有什么特点, 还是无从说起。因此, 我带领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重点指导观察校园的花坛。从花园的位置、形状, 花园里花的种类、姿态、颜色、气味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边观察边指导, 教给观察方法, 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留心周围事物, 细致观察的习惯。除此之外, 我还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 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并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 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 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 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 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 而是花一些时间与学生一起开展体育比赛、游戏、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 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了。通过以上训练,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写起作文就有内容可写了。

三、学习例文, 由仿到写

苏教版教材每次习作都安排有例文, 例文起着指导学生写作的任务。例文都用的是孩子的语气, 写得是孩子的生活, 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 篇幅短小, 格调清新, 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作文起步, 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放的过程中, 抓住例文的特点仿写。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读懂例文, 明白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把学例文落到实处, 使例文起到范例作用。如:《习作6》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文具, 教学时先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示几种文具的名称,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学生通过自读思考, 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 明白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 抓住了铅笔刨刀的形状、结构、颜色等特点和它的用途, 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进行自我介绍, 语言生动形象。通过例文学习, 学生明白了写好一个物体就要仔细观察, 抓住事物特点, 介绍清楚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同时要运用适当的叙述手法。接着,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文具,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 说说它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相继出示一些词语供学生借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可采取自由练说, 小组交流, 相互补充, 代表发言, 师生共评等方式练习口述。最后起草作文, 修改誊写。

四、读写结合, 读中学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人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让大家知道, 或者用嘴说, 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 吸收和表达, 一个是进, 从外到内, 一个是出, 从内到外。”因此, 语文教材中的几十篇范文, 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好材料。这些范文可是学生习作的好例子, 要抓住这些例子的一些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 典范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采用了总分的写法描写原野的热闹非凡。为了让学生学会这种自然的总分写法, 我就让学生以“田野里好一派丰收的景象”为开头写一段话, 描写自己眼中的秋天丰收的景象, 巩固内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再如, 学了《三袋麦子》, 让学生续编故事。学了《石榴》一文, 让学生学习从外到内, 由视觉到味觉的方法写一种水果, 可用上文中的一些词语。这样读写结合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知识, 发展语言, 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讲评, 激励为主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很感兴趣, 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 于是对这件事情就会更加关心, 想再试试, 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 作文讲评要尽可能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作文, 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在每次的作文批改中, 只要学生能把句子写通顺, 错别字少, 符合习作要求, 我就给高分。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好词, 一个好句, 我就给予表扬, 肯定他的成绩, 并在评语中写上“你有进步了!”“不错, 继续努力”等激励性话语。这样能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厌烦心理, 不那么怕写作文。

总之,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 更新教育理念, 认真、扎实的抓好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 为高年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 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如何进行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呢?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刍议 篇8

关键词:作文;三年级学生;兴趣;积累;练笔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由刚刚能写几句简单通顺的的话,一下子转变为要写一篇较完整的习作,难度很大。如何让学生学会写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爱上写作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作文兴趣

(一) 以口语交际为平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积累学生作文的素材

三年级学生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对作文还比较陌生,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不知道作文应该如何去写。这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然后集体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逐步练说的基础上,积累作文的素材,为写作文做好准备。在学生充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后,让学生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再在全班交流,学生也就愿意去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出来。这样作文的雏形就出来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接触了作文。

如笔者在教学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的时候,就让学生先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把自己不需要的图书、玩具整理出来,并标出价格。再在下周的周一组织学生推销自己的物品,现场买卖场景非常火爆,学生无论是买还是卖,都非常兴奋。有了这个素材后,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兴奋点,进行点拨:如小小展销会上有什么;你是如何卖出你的物品的;你又是如何以很少的价钱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是如何讨价还价的……在练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下来。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了,效果也不错。

(二) 以玩激趣,让学生在玩中积累写作素材,写自己喜欢的内容

小学生天生就爱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但是要提出相应的要求,玩时说些什么、怎么玩等,让学生在玩中去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时,不是让学生急着写作文,而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先积累一些活动的知识,然后写作。如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放风筝的活动,活动之前让学生注意观察活动怎样开展、如何放风筝、心情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活动,积累写作的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活动中学生非常地投入,一见到有风筝上天了就一个劲地叫呀、跑呀、跳呀。直到放学了,学生还是意犹未尽。第二天写作时,学生一个个都有了写作的目的。

(三) 留心生活,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物品,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

鲁迅先生曾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如在指导写我心爱的玩具时,让学生自带玩具到课堂,先让学生说说它的形状,再介绍是如何玩的,并让他至少教会一个小朋友玩,最后让他再来写作文时,那就方便了。让每个学生去写自己喜欢东西,自然就有话可说,作文也就不难了。

二、注重语言积累

语言是作文的基石,有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才有可能写出较好的作文。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对作文的写作还不太熟悉。空洞的说教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要让学生在学写作文之前学会如何去阅读别人的文章,注重将其中精彩的部分积累下来,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从而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学到写作的方法。

(一) 注重写读书笔记

积累不能仅仅局限在读、听、看上,写好读书笔记是积累词汇的一个好办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是一味地读书还是不够的,如不能及时将读书遇到的好词佳句记载下来、将读书时产生的感悟写下来,再好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忘记。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把自己所汲取的精华,及时地记下来,多写多练是写作成功的基础。毛泽东年轻的时候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写读书笔记的好处和重要性,把自己看到的随时写下来,这样有利于记忆。阅读丰富了语言词汇,通过大量阅读,会极大地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二) 强化名家名篇的背诵,从中汲取写作的精华

《新课标》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因而,背诵古诗文和名家名篇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内容。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名家名篇,可以快速汲取精华,胸中有诗文,写起来自然感到有话可说可写。学生有了一定量的阅读,就会产生对作文的极大的兴趣。

三、坚持小练笔,降低写作的难度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让学生坚持小练笔,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在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度的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进行日记写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片断的写作练习以及对名作的仿写。当然小练笔不是盲目进行的,每次的训练都要有重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方法,还掌握了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就不会为没有内容可写而发愁了。对小练笔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次的修改,力求在用词方面越来越准确,对事物的描写越来越具体、生动。可以开展小练笔交流会,让学生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片断和日记在班级中交流,评议,这样进行的小练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描写松树的作文 篇9

松树不但在冬天生存,他一年四季都开放着,他虽没有桃树、银杏树、枫树呢样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在一年四季,松树是为我们送温暖的春风,遮掩酷暑,送凉爽的秋风,遮挡刺骨的寒风……

春天来了,蒙蒙春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万物。松树也在春雨的哺育下开花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长在枝头,迎着温暖的春风,笑着、笑着……只要用手一碰树枝,那黄绿色的花粉就像烟雾一样落下来,随着温暖的春风慢慢地飘去。

夏天了,栀子花开了,蝴蝶和蜻蜓来聚会了,松树仍然那么挺拔。

描写松树的作文 篇10

陈毅总司令早就在诗中写出了松树的性格,他的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可以表现出松树那一种坚强的、勇敢的性格。所以,我便喜欢上了松树。

松树的外形不像柳树那样有着婀娜多姿的形态,它只是一根粗壮的树干,修长的树枝,针一般的叶子,不过,它并不是枯燥无味,在小区的院子中,它好象是小区的守护神,在山上、野外中,它便随风轻轻摇曳,又好象是欢迎新客人到来的使者。

松树的作用数不胜数,对人类、动物以及植物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来说对动物的作用。鸟儿在大树上安家,即使是下了大雨,它们也不会被淋到;大雁南迁时,停在枝头上休息;松鼠在森林中,找到松果,爬到大树上,埋在树洞里;猫头鹰找田鼠累了,也可以在松树上休息……

对植物的作用也不少,在粗壮的树干上,大雨过后,树干上长出了许许多多的木耳,松树把自己身上的营养供给木耳,以促进木耳的生长、发育;树根也供给了长在地上的蘑菇水分和养分,让蘑菇长得又多又大……

对人类的用途就是给我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气,美化了环境,让我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无污染的生活环境之中。

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篇11

一、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他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入手。

首先,在低年级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

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东西、事件出发,说说自己最熟悉、最喜爱什么?按顺序说出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或者动作、神态等等。可由一个同学先说,然后师生共同补充。再把这些语言用文字写下来。

如:《可爱的》这个题目,题材很广,可以写人、写物。农村学生对于鸡、狗、猪、牛、马等动物非常熟悉,就可写一种动物,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先说出所写动物的大小、外貌、颜色、用途、以及动作,神态。再让学生动手写,这样,就不会出现提起笔无从入手的情况了。

其次,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写作素材。平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制作,或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然后,将自己做这些事的经过、遇到的苦难、解决办法等说出来,并写下来。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寓观察、想象、表达于操作之中,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积累了素材,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如:《我学会了---》,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进行动手写。我先让学生回家后认认真真地做一次家务劳动,第二天先让学生大家谈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教室进行归纳总结。再让学生动手写。

二、从教材入手,拓展思维空间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名家名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因此,教学这些课文时,特别是精读课文,要扎扎实实组织教学,善于引导学生依托教材,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写?通过熟读、抄录和精选佳段背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语意的清晰,语法的规范,帮助学生了解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如: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沥青作者描写的顺序,即:“闻—看—想”,从形状到颜色,从整体到局部,从而感受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的特点。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进入美妙的荷花世界,把自己当做一朵美丽的荷花。这时,就要插入写作知识:在记事、写景、状物时,要加上适当合理的想象,文章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所表达的思想就更加鲜明、深刻。然后,进行拓展练习: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丽啊!你能不能按照这种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呢?

三、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之我见 篇12

一、多开展活动, 提高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自信。 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经常是学生描写的对象, 教师要事先布置学生观察或直接组织学生到现场边观察边写, 要求学生仔细看、尝、闻。 如学习了《家乡的红橘》一课, 文中对成熟的红橘的颜色、形状、味道做了详细描述。 课后安排一个写作小练笔, 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让同学们每个人带一种水果到校,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和吃法等,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 他们一边观察, 一边写作, 一节课下来, 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写出近两百个字的作文。 为写好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文, 我平时经常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到操场做游戏、拔杂草、上街搞卫生。 在活动课上, 活动开展之前, 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别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体会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 活动后, 让学生以《记一次开心的比赛》为题写一篇作文, 由于情景历历在目, 落笔就比较快, 让学生感觉有内容可写, 积极性提高了。

二、注重语言多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可见积累材料对写作的重要性。 应从基础知识入手, 认识更多的字, 积累更多的词汇, 熟记更多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 多读课外书, 不但要读作文方面的书而且要多读课外书, 把书中那些优秀的词句摘录下来, 这样日积月累, 集腋成裘, 说话就能出口成章, 作文时就可以随心所欲, 妙笔生花, 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不会东拼西凑, 干瘪无味。

三、引导学生多说

为消除学生作文畏难情绪, 从心理上使学生不再怕写作, 我常常对学生说, 作文并不难, 只是把你所见、所闻、所想有顺序的写下来就得了。 另外, 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 他们的作文往往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 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文字, 究其原因, 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 针对这一现象, 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 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有一次作文课上, 我先对一名爱说话的小男生提问:“你给同学们讲讲你的爸爸或者妈妈吧。 ”这位同学先奇怪, 但还是回答了:“我妈妈三十多岁, 个子不算高, 披着长头发。 ”我点了点头, 他接着补充说:“我妈妈对我很好, 对奶奶也很好, 还特别关心我的学习。 ”我满意地笑了。 接着提问了其他几个同学, 效果都不错。 我走到黑板前板书了作文题目《我的妈妈》, 然后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 这样做, 学生感到胸有成竹, 写起来较顺手。

四、在评改作文中多鼓励、多指导

首先, 学生有了写作欲望, 教师要给予鼓励, 即使是三言两语的流水账作文, 教师也应引导他们把某些方面写得更具体些, 这样才使文章中心更突出, 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们, 毕竟他们只有十来岁, 胆子小的同学甚至不能够把自己做的一件事完整地叙述出来, 何况让他用笔表达, 还要用上好词、好句, 更增加了他写作的难度。 对写作差, 不合要求的, 切忌讽刺挖苦, 应单独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 多说鼓励性的语言, 对写作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表扬, 使他们对写作有自信心。 其次, 抓住大部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在讲评过程中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欣赏环节, 如“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等, 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畅谈自己的写作思路, 同时还注意肯定学生的相对进步, 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的机会。 在欣赏过程中要注意“赏中有评”, 先用启迪性的语言点拨,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 各抒己见, 并用自己的眼光评评好在哪里, 欠缺在哪里, 唤起学生“我要修改, 我要写得更好”的心理需求, 主动修改习作, 使他们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而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描写松树作文500字 篇13

远远望去,它的枝叶茂盛,棕色的树干,粗壮粗壮的,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冰激凌。

我慢慢地走近,发现树干上涂了一层白石灰,应该是用来防止蛀虫病害的。松树的树皮是棕色的,皱巴巴的,有些裂痕,就像老人的脸。它摸上去很粗糙,一碰上面的白色粉末一直往下掉。树干上面带有好几滴透明的树脂,其中有一条很长的树脂流下来了,用手指碰碰有点软。树干上还有几根枝条被锯掉后留下来的树结和几个树痂,就像树长着几只大眼睛。树干上还有一两个蚂蚁洞,仔细一瞧里面不时爬出几只小蚂蚁在忙满碌碌的寻找食物。

过了一会儿,我抬头一看,发现树上有一个灰白灰白的蜘蛛网,上面没有小蜘蛛,我猜想它肯定是搬家了。这时,我注意到松树的叶子跟其它大树的树叶不同,松树像一根一根细小的针,顶端还有点黑白黑白的,无数根松针形成了一簇簇的树叶。

我又低头看,看见了树根底部长满了一些杂草,偶尔一根黑色的树根露出地面,就像一条灰蛇一样。

一阵风吹过,它在风中一动不动,只有树枝和树干摇摇摆摆的,叶子也不会飘落,像一个高大挺拔的战士。而周边其它的大树叶子黄了,落叶在天空中漫天飞舞,树叶都快掉光了,只有它,依旧常绿,一年四季都一样蔚然不动。

描写松树三年级作文 篇14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文时, 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词汇量少、阅读量少、词汇的运用不准确、积累的可用素材少, 这导致了他们的作文内容贫乏无条理。而且,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缺乏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力, 因而知识面窄,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限, 制约了写作的思路。有效指导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多说

学习作文之前, 学生进行的写作就是看图说话, 图画能够生动形象地将客观抽象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三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因此借用图画来帮助他们学习写作, 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而且, 图画本身对小学生就是一种吸引力。

在看图的过程中, 语文老师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观察画面, 诱导学生在看图时加入自己的经历, 自己的感情。将图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自己合乎情理的想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用来丰富图片内容。看图说话, 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图片的内容, 还要求学生能描绘出与图片相关的故事, 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想写下来。说是写的前提, 只有说的清楚, 才能写的明白。

此外, 在课堂上, 语文老师还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适当的启发问题, 可以拓展小学生的思维, 提高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 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例如, 在学习《太阳, 你是粉刷匠吗》时,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与太阳有关的图片, 如火焰, 彩虹, 彩云等, 询问学生关于太阳还有哪些漂亮的景象, 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多读

有这样一个比喻:读是蜜蜂采蜜, 写是蜜蜂酿蜜, 可见读是写的基础。词汇量低、阅读面窄是制约小学生写作的因素, 而多读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后, 可以掌握拼音这个识字工具。老师要为学生做一些课外阅读指导, 介绍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读物, 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等。老师要带领学生阅读, 背诵诗歌, 在阅读时圈出好句子进行模仿。并且, 教师还要用提问的方式来培养三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让他们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但是在阅读中一定要避免走入读死书的误区, 老师在引导三年级的学生阅读时, 一定要讲求思维的发散。例如, 阅读结束后, 老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时, 一定不要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谓的标准答案, 会使学生的想法趋同化和简单化, 束缚学生的思维。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这才是写好作文的源泉。因此, 语文老师在指导小学生的作文起步时, 一定要在多阅读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消除他们写作的心理阴影, 为日后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观察

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开始写作文时, 往往会觉得找不到素材, 不知如何下笔。其实, 最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作文要有生活气息, 才有感情, 真切的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所以, 学生要处处留心, 多观察周围的情境, 为写作积累素材。例如, 要求写一篇关于生活中好人好事的作文, 小学生就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 可以写主动给老人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到钱交给老师……诸如此类的事例, 并在作文中对情境加以描述, 对故事加以补充, 加入自己的真实感悟, 使之成为一篇融生活与情感于一体的作文。学生在写作中要立足于生活, 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 将生活中的情境运用到作文中, 让作文跟生活接轨。一旦把写作和生活结合起来, 学生就会增加写作的兴趣, 并萌发写作文的冲动。

四、多记

记忆与阅读是分不开的,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着形成良好的记忆力。因此, 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精读的时, 要发挥小学生的记忆优势, 组织他们背诵文章中的优秀作品。除了小学课本外,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倘若学生在写作时, 能将这些优秀的句子和名人名言合理地运用到文章中, 就会给作文增加亮点。

多读多记, 可以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累积写作素材。而且, 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作品来创造出新的作品, 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模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熟悉原作, 只有对原作有深入的了解, 才能有效地模仿。而了解的方式则是多读多记。学生要记住优秀作品中的思想立意, 巧妙地对其进行模仿, 用来升华自己的情感, 学生要记住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段落分布, 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文造句, 结构布局。

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篇15

[关键词]兴趣 观察 练笔 习惯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点是我在三年级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习作《我最喜欢的玩具》的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玩,拿着自己的玩具向大家介绍自己玩具的来历、样子、自己和它之间的故事……当学生沉浸在玩具的情境中,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玩具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玩具,从而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

教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对激发写作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了那么多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这时对他们的习作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贴在作文栏内展览,投稿到“校园广播站”或寄给报社发表……这样,他们就会兴致盎然。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组段成篇

“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学生的习作写不具体,主要是不会观察,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对常见的东西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有时图热闹,草草看过了就忘了,印象不深;有时东瞧瞧,西看看,杂乱无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在观察中教师还要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及写段的能力。如指导写“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教学楼的前面。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卫兵似的小松树伸展着腰肢,露出甜甜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

“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如把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观察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在学生掌握了写段的方法后,我遵照“从易到难”的原则,组“段”成“篇”。写了片段《学校的花坛》、《雪松》、《我们的教室》,就教学生把若干个“段”组织起来,汇集成篇——《美丽的校园》。系列作文《我的爸爸》、《妈妈的爱》、《我》这三个片段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我指导学生把它们汇编成《我的一家》,既展现了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又培养了学生组“段”成“篇”的能力。

三、发掘写作的契机,进行练笔训练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师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寻找时机,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写作的素材。我以重视学生写观察日记为突破口,平时总是注意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事、景……例如一天下午下课的时候,外面刮起了大风,我组织学生来到室外,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利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有的写道:“今天的风可真大呀,让我觉得有点冷。只见大风把树上的叶子呼呼地刮下来,叶子手牵着手在操场上飞舞。有的翻着跟头,好像在赛跑,真好看!”有的写道:“风把我们的卫生区的叶子堆了三个大堆,我高兴地想,这下好了,不用我们扫了,我应该怎么谢谢风伯伯呀。”还有的写到“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地上的灰尘吹得如烟,如雾。”……每当有精彩之作(哪怕是一句话)诞生,我都要让小作者朗诵给大家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作文的兴趣。

我常常是一遇上新信息,就“计上心来”,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在心理健康课上,学生对“0”和“1”进行了联想后,让学生写了想象故事《由001想到的》;活动课上的《贴鼻子》、《猜字谜》;体育课上的《第一次跳绳》;自然课上的《小实验》;语文上学了《守信》,让学生仿写一个守信的人;学习了古诗《小儿垂钓》、《采莲曲》之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改写故事……这样,既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写作的距离,又使学生养成了留心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只有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本身是那么的有趣,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

四、养成积累的习惯激活心灵的泉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会时,校本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才会涌向笔端。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讲给小伙伴听,写给朋友看。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采一采自己的“劳动所得”,学生就会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走上写作之路,步履不稳,为师者要善“扶”,根据作文教学的原则,耐心地“送”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让他们面前出现一片芳草地。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社局党政办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务员个人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