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报告

2024-07-05

农村调查报告(精选8篇)

农村调查报告 篇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捆绑式参保 弊端的调查与分析的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10—6班

姓名:张克彬

学号:311008001627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张万玉

关于河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捆绑式参保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 摘要:在农村随着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担心自己未来没有儿女保障,养老成问题。200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农保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渠道,由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新农保基金中的个人缴费分为每年100元到500元5个档次,投保人自主选择,而已经年满60周岁的老人,则可以直接享受国家支付的养老金。然而其中一条规定: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子女包括:儿子、儿媳、未婚的女儿、入赘的女婿及女儿、孙子、孙媳、孙女等家庭成员)。却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本次假期我利用暑假期间对该项规定的实施和人民的反应做了相应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河南 农村 养老保险 捆绑式

时至今日,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已经在河南省实现了全面覆盖,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已年满60周岁的农民不用缴费,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条原则性规定在许多地方演变成了“家庭成员捆绑缴费”的强制性措施,子女不参保,父母就不能领取国家的基础养老金。这一条款被学者称作“捆绑式条款”。暑假期间,针对人们对河南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捆绑式参保的热议,从7月30日到8月12日,我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太山乡辛章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调查期间,我对该村的随机选出近二百户居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是一种真正的利国利民,真正惠及底层劳动人民的政策,然而大家又一致认为捆绑式的参保带来了很多弊端,例如与子女有矛盾的老人无法参保,子女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问题无法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走访的家庭中多数都有两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下面只拿出最典型的几家做具体的分析和应对。

案例一:

李大爷今年73岁,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打工,三儿子由于身体上的原因在家务农,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我刚和李大爷提到捆绑式参保,李大爷就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这都是乡里边村里边的干部们为了赚外快想的坏主意,本来国家发给每个老人每个月60块钱补助多好,现在村里边却说自己为了每年领到720元养老金,还得为三儿子一家4口交400元。我不忍心告诉老大爷这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但事实是老大爷的确是面对生活贫困的三儿子一家没有办法。另外老大爷还告诉我,大儿子和二儿子加的孩子现在在外边打工,年轻人说自己还年轻,不想那么早就开始交保险金,后来是老大爷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他们交的。

由于国务院有政策: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据了解当时政策的制定者认为这种捆绑式的参保让参保人更加了解到养老保险是谁参保谁受益,但是地方政府把这项政策当做是扩大参保率的法宝。老人不关心政策,已经七十有余的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如今年迈,只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今让他去承担起一个督促说服子女甚至是孙子参保的责任的确是有很大不妥。再次,老人的三儿子家庭条件困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相关部门却无法制度外“开恩”,原因是在农村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我想地方政府想要扩大新型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最应该做的是加强宣传教育。应积极研究问题,寻找对策,发动群众参与,做到应保尽保,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从新农保中受益。一是继续做好新农保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特别是应针对青年农民进行有效宣传,提高他们的认同程度。二是适时组织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凝聚基层干部群众智慧,总结推广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开展。三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尤其是要宣传参保农民从中得到的现实利益,吸引更多群众投身到这项惠民工程的伟大实践中来。而不是去为难这些老人。案例二:

张大爷今年65岁大娘68岁,两个儿子都是建筑工地的包工头,在县城都有房子,家庭条件很不错。但是张大爷的儿孙们却都没参保。问起老大爷原因,老大爷说子女们都参加了社会上的其他保险,而他们老两口想要领保险金需要两个儿子家一共十几口都得参加这个保险,还不如儿子们把保险金直接给自己。这是一个典型的宣传不到位的案例,本来新型养老保险是谁参保谁获利,但是老人认为儿孙们交钱是为老人交的,却没有认识到这是儿孙们为了自己以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了一份保障,记得一个故事讲,风和太阳比赛谁可以把行人的外衣给脱掉,然后风就使劲的吹啊,但是结果是不但没有把行人的衣服吹掉反

而使行人把衣服紧紧的裹在自己身上。风停了,太阳用自己的光和热包围着行人,不一会儿行人满头大汗,自己把外衣给脱掉了,这里说到这个故事只是想告诉那写政策的执行这们,自己强制执行或者是为了使政策得到推广扩大而设置各种障碍的的方法远不及让人们切实的感受到政策的好处和优点而自己积极参保的。案例三:

张大爷和张大娘今年都是72岁,有四个儿子。但是两位老人与二儿子因为一些家庭的事情不和,走访到他们二儿子家的时候我刻意把新型养老保险的好处强调了一下,没想到他却说两位老人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这次参保他故意没给自己在外打工的小儿子参保,就是不想让两位老人拿到每个月120元的基础养老保险金。

遇到这个家庭的情况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我这个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又能做点什么,我不禁想国家给农村基础养老金是很好,但我希望刚开始的时候,对这1亿多农村老人,国家不要有任何捆绑条件把每个月55块钱直接给他们,这个对农村发展是相当好的,纵观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有好多都是这么做的,没有说农村老人的子女必须参保。因为农村老人拿这个养老金对我们国家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有很大的作用。好多人曾问过,像家电下乡,原来我们一年理想的标准是能够带动农村2千多亿的消费,最后发现只有500多个亿,20%还不到,比标准值差很大,原因是什么?可能农民从这些政策中真正得到的实惠很少,期间有各种各样的流失。有种开玩笑的说法是“八二准则”,即国家拿出100块,到农民手里可能20块都不到。但是养老金如果直接发到农民手里,那么1亿多农村老人一个人55块,全国就有很大数目的钱直接送到老人手中了,农村老人的生活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结束后我心里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知道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刚开始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在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改善的,但是我决策层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都将是一次地震。

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但又感觉到自己力量的渺小,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在报告的最后,我只能希望政府能够早一点取消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捆绑式参保制度,让农村的老人们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

2.《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

3.《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58号)

4.《养老保险》 董克用 王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6

农村调查报告 篇2

问卷涉及的问题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在老师的帮助下,根据所学知识,我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1个问题 (见附表) 。第一方面是党中央有关政策 (第1-3个问题) ;第二方面是发展问题 (第4-5个问题) ;第三方面是民生问题 (第6-8个问题) ;第四方面是精神生活问题 (第9-11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2-5个选答,有的问题可多项选答。

我总共访谈20人,由我提问,他们根据问卷进行回答,我作记录。由于是在欠发达的农村,我随机问卷的对象受教育水平都不高,受过高中教育的1人,受过初中教育的6人,受过小学教育的9人,没有受过教育的4人,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21-30岁的1人,31-40岁的3人,41-50岁的5人,51-60岁的6人,61岁以上的5人。男性10人,女性10人。

问卷统计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第一方面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了解情况,有10个人即50%的人“完全不了解”,这反映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在基层农村宣传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民,如果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这项工作就很难开展。10个了解的人都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农民的利益,都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农村的发展方向。这说明,只要宣传得好,大多数农民是赞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第二方面涉及发展矛盾问题。调查中有45%的人认为“农村生产科技化需求与农民素质普遍低下的矛盾”、50%认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陈规陋习的矛盾”、35%认为“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是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矛盾;有2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矛盾。虽然,几个急需解决的矛盾关注度都没有超过50%,但关注文化、科技发展这种根本性矛盾的人更多些,这是很有意义的。90%的人认为“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只是“有,但一般”,说明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但不突出。其实,我认为,“经济发展”问题是目前农村的主要矛盾,这可能是农民认识问题的差距。

第三方面涉及民生问题。调查中90%的人认为“目前农村贫富悬殊严重程度”只是“一般”,说明在他们周围,农村贫富差距还不严重。70%的人认为“家庭支出最大的开支”是“医疗”,同时有50%的人认为是“教育”、20%的人认为是“农村生产工具”,只有10%的人认为是“吃”。80%的人认为“农民的个人素质影响农村科技现代化进程”。这说明,“教育”、“医疗”问题凸显,是民生问题中的焦点。“吃”支出退居其后,表明温饱已经不是农村的主要问题。如果降低农民“教育”、“医疗”的支出,提高教育水平,生产又能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第四方面涉及精神生活问题。80%的人认为“目前农村较常见的陈规陋习”是“赌博”,45%的人认为是“帮派”、15%的人认为是“吸毒”,有2人认为是“迷信”,说明“赌博”、“帮派”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有50%的人认为是“未成年人频繁进出游戏机室”,说明目前农村游戏机室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65%的人认为是“目前农村存在宗族意识”、“宗族意识的存在影响村民的整体利益”,说明农村封建的宗族陋习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

解决问题的建议

经过问卷调查分析,我发现,农民叔叔阿姨思想朴实,最大的愿望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文化科技发展问题。我觉得地方政府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从一个高中生的角度,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供参考。

1、彻底解决农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决定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书杂费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免费义务教育,农民家庭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费用支出压力基本解除,这项政策大得人心。但接着有两个问题又会凸显,一是如果孩子要读高中,一些家庭的教育费用压力又来了。因此,如果高中也能逐步免收所有费用,那就能进一步解除教育费用支出给农村家庭造成的压力。二是教育质量问题。在学农过程中,我们除了干一些农活外,还到农村小学听课、代课,发现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普遍比较破旧,设施普遍比较落后;农村一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与广州的学校老师素质相比,他们的素质看上去有较大差距,这使我开始担心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质量问题。如果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好,农村孩子成才的根基就不牢,也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所以我认为,政府一方面需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省市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开办一些短期的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班,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以及为人师表的责任心。此外,在全省经济状况愈来愈好的情况下,希望政府尽力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医保标准,解决农民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问题。

2、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如果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问题,其他问题就有条件解决。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就可以创造财富,有钱就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和农民医保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发展要致富。发展农村经济,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力。在政府这方面,则要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要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人的温饱解决了,自然而然就会追求精神生活。健康的精神生活是需要政府来提供条件的,也需要由政府来引导的。其实,成年人与我们青少年一样,如果没有好的文化生活,就难免会受到封建迷信、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使农村的社会风气变差,这与“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符。青少年的自制力比成年人差,在农村由于缺少健康的文化娱乐设施,青少年就更容易受到封建迷信和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甚至很容易迷上游戏机之类的成瘾性电玩,陷于黄色、暴力的电子游戏中不能自拔,丧失了抵制封建迷信和落后腐朽思想侵袭的能力而走上歧途。所以,希望政府能提供适合农村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比如多举办“普法教育进农家”、“送戏下乡”、“农村书吧”等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积极鼓励开设“绿色网吧”,引导农村的未成年人正确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管理生产。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彻底关闭毒害青少年的游戏机室,严惩赌博、吸毒贩毒、宗族斗殴等不良行为。

4、加大党中央政策宣传力度。虽然我所见到的农民叔叔阿姨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们都有了解政策与形势的愿望,热切希望通过学习寻求发家致富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我觉得,向农民叔叔阿姨宣传党中央的政策,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外,还可以定期派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下乡,向农民群众解释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和介绍国内外形势,现场为农民群众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党中央的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农村调查报告 篇3

【摘 要】广西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农村就业条件不优越、地方和高校宣传不到位、父母观念陈旧、个人就业定位不准等因素,很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国家、基层政府、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努力,让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

【关键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 反哺 农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11-04

要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资源的引进比物质资源的投入更加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急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然而高校毕业生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对于回到农村就业更是望而却步。众多毕业生待业在家,农村基层求才若渴,于是就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透视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出现的障碍性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难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又有个人因素,既有经济上的困难,又有心理上的困扰,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又有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本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描述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对反哺农村的看法及态度,展示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工作成绩和差距,为国家、农村、高校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个人认识到反哺农村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想方设法为他们反哺农村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他们积极投入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相关书籍,了解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状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本次调查提供方向。

(二)发放问卷

通过网络派发问卷与实地发放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使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涉及面更广,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通过问卷测量了解高校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反哺农村的主要原因。

(三)访谈实录

调研队伍深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枯隆村岑吞屯、岜乙屯、板饮屯,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厂圩村和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的忠良村,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示范村和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柳杨村与村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进行访谈,更直接地了解对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看法和态度,为鼓励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思路和可供借鉴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与操作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是指在农村地区出生、成长,具有农村户口,由于家庭贫困,在考入各类大学后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如办理过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获得过国家或地区学费减免、各类奖助学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等的大学生。

(二)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等五所院校中的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所取样本绝大部分来自于广西各地市生源的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90.75%。

三、研究结果分析

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难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农村、高校、家庭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特点及成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农村或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2.59%,而愿意去沿海开放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比例高达77.41%。如图1所示。

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选择去沿海开放地区和发达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而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希望改变家庭命运、工资待遇丰厚和户籍、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制度更完善都是大学生选择离开农村的其他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

在众多的行业中,最不受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待见的要数民营企业了。而薪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较高的政府公务员、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则受到普遍青睐,成为大学生最理想的职业。如图3所示。

与沿海城市和发达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少、工作岗位不稳定、户籍、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完善、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更多从农村出来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就业。如图4所示。

(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

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也不关注家乡经济发展以及就业需求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在“您对家乡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等情况了解吗?”问题上,34.99%的大学生认为“了解”,57.0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还有7.99%的大学生表示“不关注”。如图5所示。

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普遍不关注。在问到“您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吗?”问题上,89.53%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不了解”或“不关注”。如图6所示。

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普遍认为家乡的政府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在问到“您家乡的政府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如何?”问题时,45.45%的学生认为“宣传不及时,不全面”,19.83%的学生对此并不关注。如图7所示。

高校在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展开的职业生涯规划较少。在问到“高校单独为农村贫困大学生组织过职业生涯规划吗?”问题上,50.69%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有”,36.0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如图8所示。

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的针对他们这部分群体的感恩教育较少。在问到“高校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开展过感恩教育吗?”问题上,60.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开展,而13.5%的大学生则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如图9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到“高校开展过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吗?”问题时,60.88%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开展过,21.4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相信每个高校都应该开展过此类政策宣传,部分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类似宣传的大学生应该是对学校的宣传工作关注不够,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宣传的效果并不乐观。如图10所示。

(三)回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的意愿对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在问及“您的父母希望您毕业后回老家就业吗?”问题时,仅有14.05%的大学生表示父母不希望他们毕业返乡,但是有55.92%的大学生表示父母没有明确要求。如图11所示。

接下来的数据调查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父母的意愿对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在问到“父母是否从小教育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出人头地?”时,48.48%的大学生表示“时常是”,38.29%表示“偶尔是”。如图12所示。

在问到“父母的意愿会影响你的就业去向吗?”问题上,60.33%的大学生表示“有部分影响”,17.36%的大学生表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如图13所示。

在问及“您毕业后更愿意前往哪个地区就业”问题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有22.59%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农村或西部地区(如图1所示),且他们选择回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有“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和“有很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图14所示。

四、原因与结论

(一)国家对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

从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发达城市,而不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比较发达往往意味着就业机会多,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解放,各项制度比较规范,职业发展潜力大。”在农村大学生看来,农村发展现状的就业吸引力仍然不足,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政策倾斜和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国家只有营造更加适合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二)农村政府与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缺乏联动

国家虽然对农村有详实的政策支持,广西新农村建设也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也做了大量的宣传,但大学生对此仍知之甚少。这也反映了农村基层对这些政策的宣传还不全面。农村基层往往以大学生常年在校无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由,将国家政策宣传的工作完全推给高校。农村基层如果能与大学生家庭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全面地向大学生家庭宣传中央农村政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便能有效转变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进而有助于解放众多大学生及其父母的择业思想。

(三)高校对中央农村政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大学生常年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对于各项政策关注程度不够、了解不到位等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校对政策宣传不全面、不深入,对农村籍受资助大学生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目前高校的教育定位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但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和日常教育中都带有明显的城市特征,还是在为城市的人才培养服务,对非农专业的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校的普遍做法往往只在固定的时间段,如仅在每年的资助活动月对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诚信、感恩等教育,只是在每年的毕业季例行公事般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宣传教育工作缺乏系统化、常态化。对于农村政策和建设等问题,如果没有高校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少会自发主动地去了解、关注。

(四)家长的观念对子女的就业去向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尤其在农村这样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一个农村大学生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期望。在农村基层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对于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问题上,父母嘴上往往都会说随子女的意愿,但是内心上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回到农村,总是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光耀门楣,不少父母甚至认为上了大学还回到农村是件很丢脸的事。如果农村籍贫困家庭能够理解和支持子女大学毕业后返乡就业,那么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建立返乡就业的信心。

(五)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择业期望值偏高

不少农村籍贫困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城市,薪水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和待遇、福利、社会地位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这些行业每年的职位供给十分有限,竞争必然激烈,往往是一家欢乐九家愁,而大多数贫困生即使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失利,也很少有主动回到农村、服务家乡、奉献基层的心理,他们总感觉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而回乡就业就有失颜面。”面对目前社会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低于求职人员的巨大缺口,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谁能更早转变,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尽管大部分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希望离开农村,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以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新农村建设已见成效的农村家庭和大学生普遍表示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两成的大学生对反哺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肯定的态度(见图1)。他们亲身感受到家乡巨大的变化,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也比较了解,愿意回到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家园。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通过中央、基层政府、高校、家庭多措并举,大学生自身调整就业观念,就能够引导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邵雅利.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以福建为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4)

[3]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上)[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4ZZ006)

【作者简介】赖远妮(1982—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孙宝会(1983—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调查报告 篇4

关于农村经济与农村教育的调查

在2006年的寒假,我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农村农民的家庭收入、家庭开支结构、上缴的税费等各方面情况和初级中学、小学的办学条件、规模及在校学生人数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经济要发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相应的他们用于教育的资金也就会增加。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对农村的经济有用的人才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

一、农村基本的经济和教育状况:.农民家庭经济情况 :

在调查农民家庭经济情况时,我们主要让被访者填写去年家庭的年收入情况、去年家庭共上缴的税费、家庭支出的主要方面、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等主要问题、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未来家庭支出的打算、家庭是否有人在外工作或打工等。

从我们的调查中得知,车家庄乡农民的家庭年收入 80% 的是在 3500 元以下,而只有 2% 的家庭的高于 10000 元。农民的家庭支出最主要是在子女的教育费用上 , 其次为医药费用和基本生活支出。而且除了基本支出以外农民基本没有余钱去做储蓄以及别的消费。相比而言,农民所交的税费没有增加,而是在减少,农民基本不用交税费,这说明国家政策做的到位。农民的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方式为自产自销,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农产品的价格过低,而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相比以前又在上涨。有少数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工资差别范围比较大。

从以上数据得知,车家庄乡的农民家庭经济状态普遍的比较差,而且农民内部的贫富差距也相当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的家庭收入来源及其农产品的销售很成问题,从这一方面来看,可能导致了部分农民的贫穷。.教育情况:

在问及对当地的教育状况是否满意时,20% 的人表示对教育现状表示很满意,有 25% 的人对教育现状表示较为满意,有 30% 的人对教育现状表示没感觉,有 10% 的人对教育现状表示不很满意,而有 15% 的人则表示很不满意。当问及-1-

教育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时,70% 说占到 80% 以上。在他们看来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很大,而且有 90% 的人认为教育能改变他们孩子的未来。他们觉得知识很重要,期望小孩能够读到大学毕业及以上。80% 的人认为村里富裕人家的孩子的教育要好些。在对待男孩和女孩教育问题上,90% 的人说愿意给予他们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由此可知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他们愿意为教育而付出。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寄于很大希望,同时他们也对当地的教育状态有诸多的不满意,而期望能有大的改进。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经济状态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

二、农村、农民经济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教育事业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调查中,有 30% 的人对彬县农村的教育现状表示不很满意,而有 18% 的人则表示很不满意。正如村民的不满所反映的情况一样,咸阳农村的教育的确问题多多。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目前,咸阳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条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条件比较好的城市,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比重较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种现象在村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们执教的车家庄乡小学便是这样的例子。由于民办教师、带课教师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 “ 照本宣科 ”,所传授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第二是教育消费负担过重,儿童失学情况严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从调查中可知,教育费用在农民收入占的比重特别的大,有许多贫困家庭还要靠借才能支付孩子的学费。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教育费用有明显增加趋势。许多十多岁的小孩因为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去外地打工,而且,这种现象在咸阳农村比较普遍。

第三是,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在我们执教的车家庄乡小学,这种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师资力量贫乏,而且教学条件也特别差,只有几排不像样的瓦房,而且还要容纳大约 400 多名学生,拥挤不堪。从整体上看,彬县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有的学校虽然有了,但作用却很难发挥出来。图书馆的图书几乎是摆设,难得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设备简陋,几乎不能做实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难以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通过调查来看,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制约因素也比较多。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在调查农产品销售显示的主要问题正是农产品价格过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加之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 “ 增投不增收 ”、“ 增产不增收 ”,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除了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等客观原因外,农户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是目前影响农民增收最重要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因信息闭塞,对市场需求不摸底,不知道种什么好,种什么能够挣钱,农民对市场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同时,各村、户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选择趋同、结构层次较低现象比较普通,再加上资金不足,水利设施老化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调查来看,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可通过让一部分农民转向经营非农产业和进行劳务输出,使这部分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并带

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同时,把一部分农民转出后,可相对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经营农户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后,实践表明,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或外出务工,始终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解决对策

农村调查报告 篇5

农村青年创业的调查报告

市银监局:

为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农村金融形势,更好的帮助和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全市农村信用社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支持青年农民创业再就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发放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1558万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21万元,保证贷款余额1127万元,抵押贷款余额410万元,2009年新发放青年创业贷款408万元;不良贷款余额43万元,占比2.76%,贷款最长期限为5年。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正确认识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各联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形式,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中央支农文件,深刻领会党的支农惠农方针和政策,充分认识信贷支持农民青年创业就业,解决创业资金短缺“瓶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及时开展了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的专项调研活动,要求各社围绕省联社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产品、新方式、新环境”五新战略,不断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支农服务水平,1

挖掘和培育一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的成长型客户。

2、持续搞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和信用村镇建设工作,营造诚信氛围

年初,各联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创建信用村(镇)工作的通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柜台直接办理办法》等文件,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创建信用村镇,支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详细的安排,要求各基层信用社抓早动快,求真务实,对全县农户开展建档、评级、授信、发证和年审的工作。同时,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畅通小额信贷的“绿色通道”,支持有志农民青年创业和再就业。

3、开展调研,了解情况,切实做好农民青年创业信贷扶持工作。

为有针对性的信贷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各联社积极与团县委联系,全面了解我市农村青年创业的基本情况,安排各信用社结合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深入创业农村青年家中进行基本情况和资金需求调查,并及时进行项目可行性调查和风险预测,对团县委推荐的创业农民青年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贷款证,为青年创业者申请贷款开通了绿色通道。对项目好、资信好,有基础的大户更是提高授信额度,给予利率优惠和贴息政策争取。扶持了广宏养殖、红太阳肥业、光辉生猪养殖等一批优质客户,带动了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4、典型客户介绍

扶风县午井镇吕家庄村农民张广宏,现年40岁,大专文化程度,党员。于2006年3月27日创办扶风县广宏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号:6103242100191,组织机构代码证号:78695225-6,税务登记号:***。该公司位于扶风县午井镇正西一公里处(吕家庄村东方庄组),紧邻扶风至小寨公路,企业总资产1560万元,占地96亩,总建筑面积8800多平方米,厂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卫生环保,标准化高,封闭管理,是目前宝鸡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集良种繁育,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标准示范养殖场。

自公司成立以来,张广宏带领32名员工,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利用企业的种猪优势和技术优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服务于农,对我县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带动作用。按照扶风县农业局良种猪繁育体系规划的布局要求,该公司建有高标准的后备母猪舍6栋,育肥舍10栋,保育舍4栋,配种妊娠舍2栋和分娩舍2栋10间,先后引正大集团优良种猪700头,采用正大集团标准化养殖模式,年可向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种公猪2000头,二元母猪6000头,仔猪7000头,产值4000万元其仔猪生长快,耗料低,育肥商品猪出肉率高,肉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销住西安,咸阳,安康等省内周边县区,2007年被市农业局授于“宝鸡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多项殊荣。张广宏个人被评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建设畜牧大县养殖标兵”、“十佳

农村实用人才”等多项殊荣。

截止2009年5月扶风联社向张广宏个人和公司累计发放贷款400万元整,全部用于建设猪舍、购进种猪和购买生产设备。

2009

农村调查报告 篇6

会里村地处岚县的最北边,汾河上游,海拔较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西南三面有石山环绕,东为丘陵,沟壑纵横,地形十分破碎。夏日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境。介于北纬38°05′00″~38°36′11″,东经111°21′43″~111°50′02″之间。省道忻黑线贯穿全村,占地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6000余亩,其中沟坝、旱坪地5500多亩。

人口稀少,只有1230人左右。

二、历史文化及民俗

会里村文化底蕴深厚。距今五六千年前,祖先们即在县境繁衍生息,商代为燕京戎地,西周为娄烦胡地,春秋时晋国建汾阳邑,北魏时鲜卑族秀容部环三百里建秀容国。历史上有举人2名。至目前,全村高中毕业生160人,本科生70人。1937年,贺龙率120师进驻县境,路过此村。

街头文艺有龙灯、旱船、高跷、狮子舞、转九曲等。民间工艺主要有纸扎、面塑。会里村纸扎制作精美、堪称一绝。

在吊丧活动中,会里村一带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根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祖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中,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未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炕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而“干炕”,就是只管住,不管吃,事后也不谢炕。一般“湿炕”居多,“干炕”较少见。当地把这种活动作为一种互助性的活动,谁家也不计较为对方担负义务的多寡。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三、收入来源及消费结构

村里收入大多以务农为生,有15%的人口外出打工,有将近5%的人搞运输业。总体来说,村民们收入微薄,生活困难。

消费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其中食品几乎占到总支出的50%,住房开支占总支出的30%,有10%的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剩下的用来满足人们对衣服、娱乐的追求。

由于当下物价飞涨,村民消费紧缩。能够自给的都尽量自足,由于村民本来的消费水平就低,较之城市飞涨的物价对他们的影响似乎没有那么大。

四、各类企事业单位及经营状况

全村有小学1所,教学班5个,小学在校生81人、幼儿园及小学附属学前班39人。学校经营不善,学生大多外出上学。

五、村属资源及其对经济的发展

村里岩层连续分布,以黑云母和片状花岗岩为主。

水资源总量丰富,地下水充足,全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高。

六、农业特色及其发展状况

农业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莜麦、土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葵花、中药材等,基本为纯天然绿色食品。正常年粮食产量在6万公斤左右,油料产量在2万公斤以上。岚县产的马铃薯、小米、精制莜面、胡麻油等产品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到目前,全县有林面积5000多亩,其中天然林30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36%,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已有一定基础,全村羊存栏1500多只,人均1只羊。

七、社会保障情况

近年来,社会保障深有改善,60岁以上老人均享有养老保险。也逐步完善了低保、五保、医保等保障项目。从今年开始,那些已退休的村干部也有了退休保险。另外,也给那些鳏寡老人盖了房子。尽管提供的这些保障范围很小,但也暖了不少人的心。

八、未来的设想

家乡地处偏远山区,地势起伏不平,交通不便,无任何资源可以依赖,靠天吃饭,挣得都是血汗钱。未来家乡的发展必须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得到政府的支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力发展适宜的经济作物,打造属于自己的农业特色产品,提高收益。

一、增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改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方式和供给体制,提高财政补贴标准。

二、政府的投入直接采用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委会等中介开展,有利于集约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

农村生殖健康调查报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农村随机抽样2000人, 其中男性1000人, 女性1000人, 将男性组定为A组, 女性组定为B组。其中男性年龄为20~45岁, 平均27.3岁, 女性年龄19~43岁, 平均25.8岁。

1.2 方法

对A租和B组分别进行男科和妇科检查, 记录他们的各自的生殖健康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A组调查情况

A组经过男科检查, 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17.8%的男性患有前列腺炎, 15.4%的男性患有泌尿生殖感染, 10.1%的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及性功能障碍, 30.9%的男性患有包皮过长或包茎, 9.8%的男性患有不育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在农村男性生殖疾病的患病率还是比较高的。

2.2 B组调查结果

B组经过妇科检查, 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22.7%的女性患有宫颈炎, 9.3%的女性患有阴道炎, 10.7%的女性患有盆腔炎, 1.3%的女性患有子宫积瘤, 0.2%的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 1.2%的女性患有卵巢囊肿, 7.8%的女性患有乳腺疾病。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在农村女性生殖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2.3 A、B2组治疗情况调查

A、B2组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有1105名调查对象在健康出现问题时会选择到乡镇以上卫生机构就诊, 占调查人数的55.3%, 其中57.3%女性和53.2%的男性, 会选择乡镇以上卫生机构就诊。有6.7%的对象选择能拖就拖, 其中5.6%的女性和7.7%的男性作出这一选择。11.9%的调查者选择村卫生室进行就诊, 其中12.3%的女性和11.4%的女性会选择村卫生室。选择自己在家治疗的人数达到18.1%, 其中17.4%的女性和18.7%的男性会作出这一选择。此次调查中, 发现农村人口生殖健康疾病患病率较高, 但患病后就诊率很低, 相当部分人在患病后没有进行正规的治疗。

3 讨论

当前影响农村人口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缺乏健康常, 预防保健意识薄弱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人们健康意识非常薄弱, 很多人只有不舒服才去检查或者从来都不去检查, 这样往往会错过很多最佳治疗的时间。很多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患病, 而实际情况是检查出的患病率很高。此外, 还有很多人缺乏生殖疾病的常识, 缺乏基本的保健意识, 不注意个人卫生以及性卫生等, 特别是一些已婚人员, 他们没有夫妻共同治疗的意识, 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和病情反复等。

3.2 经济生活条件差

在调查中, 发现很多的受访对象认为“没钱看病”是影响农村人口生殖健康的最主要问题, 人们有病不治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户, 有小病时往往拖着不治, 等到病情严重了又没钱医治。同时, 农村卫生环境状况较差, 人、畜、禽混居,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就地倾倒生活垃圾等等。一些非正规厂商生产的卫生纸、卫生巾等, 质量非常低劣, 但它们以低廉的价格充斥在农村市场, 对妇女健康造成了很直接的危害。

3.3 农村医疗体系差

调查中, 有11.9%的人把村卫生室、55.3%的人把乡镇卫生院作为看病最先考虑的医疗单位, 这里可以看出农村卫生系统是农民看病的主要对象。但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设施较差, 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人口生殖健康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2000人, 并按照性别分为A、B2组, 对其进行生殖健康问题的调查。结果 很多人都不同程度的患有生殖健康方面的疾病。结论 农村男女生殖健康问题很严重。

关键词:农村,生殖健康,调查

参考文献

[1]刘粉年, 王兆明, 徐雯.宝应县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 2005 (3) .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调查;英语应用能力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35-01

小学英语是一门新课程,小学英语课程在农村里的推广开设,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地反思现状,及时地调整教育理念、策略、方法及教学差异,让农村孩子也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农村教育的差异更重要地体现在英语教学之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引入。差异更加明显,各种现象频繁出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感受到了冲击和压力,英语课普遍缺少专任教师,大多为转行教师,成为困扰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一、现状

1、总体分析农村英语教学存在严重问题。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都很糟,这直接影响着出众的英语教学,农村小学涉入英语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都是其他科的教师改任,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而且开设英语也是有在条件稍好的农村重新小学,其余什么村小学还根本没听说过。即使已经开设英语的这些农村小学,他们也不重视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都不统一。小学没有升学压力,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就不是很明确,好多教师纯粹是应付,他们的母的是叫课本,为了教而教,不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教学方法更是单调机械,动不动就惩罚学生,罚他们抄课文,其实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抄一百遍也许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就这样被消杀了。这为初中英语教学又带来一大障碍,初一的老师得从ABC开始教,等于说初中老师在为小学英语老师得不称职又要多几倍的时间。

2、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令人揪心。虽然现在开设了英语,但各所小学的教学情况不一,农村小学有的学校五、六年级以前没学习英语,完全没有英语概念的学生突然去学习五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就像没有基石的房屋一样,这些学生在学校无人问津,学校不知怎么办,他们只让学生学好语文、数学就行,英语那是中学老师得事了。然而中学的英语老师没教过小学英语,教初一的老师不知道学生们在小学所掌握的英语情况,也不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二、原因

1、农村英语师资培训有名无实。小学英语教师大部分甚至是绝大多数是其他学科教师改教的,小学的英语教师缺口太大,处于偏远的农村小学,高效毕业大学生能有几个涉入农村,导致农村英语教学缺口一再扩大。即使这些参加培训的小英教工作者,又有几个足认真在培训的呢?在培训期间,为了让每位老师认真学习,负责培训的领导采用了考勤制,最后反馈信息到参训人员单位,负责培训的领导常指责学院所在学校,说派来参加培训的老师老是逃课。校长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苦口婆心劝说或是命令惨叫培训的教师不要逃课,要为人师表的样子。可这样管用吗?不少听课的学员在点完名后就溜上街买东西去了,剩下的也有好多在听课的时候睡着了。为什么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培训不感兴趣呢?他们迫于无赖,让他们安静的坐在那儿听专家讲授专业性的东西确实很难。学校想在短短几天就培训出胜任英语教学的非英语专业教师,学校是好心,但要根据某人自身情况,不要情人所难啊。

2、农村学校班额太大。农村中小学多数班级人数太多,如何组织英语交际教学?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大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困难。首先纪律就是问题。再次,面面俱到,辅导好每个学生,在上课期间每个学生都要得到锻炼,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老师们干脆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效果显然也不理想,班级的英语水平也个别低,优生不优,差生较差。

3、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农村英语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录音及视听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资料,我们仅有一些录音机和质量差、已老化的幻灯机,而常用的幻灯片基本没配备。小学英语教学资源贫乏,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许多的教师都要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教学英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沉闷,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英语新课标的提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就行不通了,他们所常用的教法仍然是讲练结合,老师一手包办,老师和学生共同目的就是能考一个号分数,至于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师生双方都没在意,很多学生就只用耳朵去听,很少看到学生们用嘴去说这种“哑巴英语”在农村学校很普遍。现在的英语嘴主要就是听说训练,创设真实情景,如何去交际。首先就要听懂对方说的什么,还要如何回答对方所说的内容,然而,农村学校孩子们能听上磁带,看得到录音机简直就是天方夜谈,老师认为放录音浪费时间,还有不少英语教师由于不是专业生而发音不准确,怕学生笑话自己读出来的英语不准确。现代教学中的多媒体久更少了。

4、课时安排不合理遵循高频率的原则。小学英语课程应保证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但实际上,多数学校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课时安排严重不足。有的学校每周只安排两节,有的三节,只有个别学校六年级才安排四节。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语言学科,没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特别是小学最起萌阶段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农村学生课下几乎没有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又不安排早读和自习时间,根本没有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环境,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怎能提高?

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小学英语的教学需要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的共同配合,但最重要的是需要小学英语教师的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同样,学校里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英语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应提高教学水平,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增强沟通能力,争取同事、家长、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让英语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傅到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农村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上一篇:《哭孟浩然》王维赏析下一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