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孟浩然》王维赏析

2024-07-05

《哭孟浩然》王维赏析(共6篇)

《哭孟浩然》王维赏析 篇1

哭孟浩然,哭孟浩然王维,哭孟浩然的意思,哭孟浩然赏析 -诗词大全

哭孟浩然

作者:王维朝代:唐体裁:五言绝句 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注释】 ①孟浩然:盛唐著名诗人,王维的.好友。襄州襄阳人。与王维同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称“王孟”。

②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③襄阳老:指孟浩然。

④空:空寂无人。

⑤蔡州:这里泛指孟浩然故乡一带。 【赏析】诗人既直叙胸臆,又借景抒情,使诗篇直中有曲,语短情深。故人长逝,悼惜深情与凄怆涕泪,随诗行奔进而出。朋友已矣,如江水东流,唯能追寻遗踪以寄哀思。诗歌并无华辞丽藻,其动人心魄处全在于情深。诚如黄宗羲所言:“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

孟浩然《留别王维》阅读答案 篇2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宽容。

(1)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处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沈德潜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1)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交流的寂寞与艰难。(2分)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2分)

(2)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2分)如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语言平淡而余味无穷。(2分)

8.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答:

9.尾联中有“寂寞”二字,从全诗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参考答案:

8.【答案】①内容上通过写知音难觅表达对朋友的依恋之情,照应题目“留别”;既表明归去的原因又表达了诗人怨愤之情。②结构上这两句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思归的内容又引出尾联中归隐的态度。(内容2分,结构2分)

王维和孟浩然的小故事 篇3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 40 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但是,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因此,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于是毅然返回襄阳去了。临走之时,他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

道:

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可见王维抑制孟浩然,给孟造成的伤害之深。

开元二十八年孟浩然在贫困中死去,这时的王维忽然内疚起来,替孟营造坟墓,建孟亭、画遗像,好象是一位最知己的朋友似的。孟浩然九泉之下,定会感到可笑。

王维与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论文 篇4

【摘 要】山水田园诗是诗人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诗歌,它源于东晋谢灵运和晋代诗人陶渊明,以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虽然,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王维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静 闹 异同

山水田园诗其诗境隽永,风格恬淡,语言清丽,常常表达诗人对宁静平和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题材体裁、意境风格方面看上去大体相同,都具有清淡、闲适的风格,但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也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

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都不追求辞藻的华美,尽量保持景物的纯净,力求自然地表现山水本身的美。同时他们也都在山水诗中尽力表现自己的个性。孟浩然常在山水描写中融入游子漂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有时诗人自己被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而写进诗里。孟诗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其基本风格是恬淡孤情。读他的诗,总给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感觉。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因为向佛的原因,他的山水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也透露出深刻的禅意,诗人努力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故许多山水诗不见诗人的影子,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的自然的浓厚兴趣。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之乐趣,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

王维喜欢用“静”字,但他的“静”并不是一片寂静,而是以动衬静。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还有前面提到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也用了山中晚归的洗衣女的声音衬托山中的宁静。此外,《鹿柴》、《竹里馆》 、《辛夷坞》、《鸟鸣涧》 都是刻意塑造静美的景物形象,出色地表现了大自然普遍存在的难以言状的静美境界,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用动态景物来对比和映衬静态景物,在动态中写静态,又在静态中表现动态,达到静美的目的。孟浩然则喜欢用“清”,孟浩然对于“清”的情韵风度的追求,实乃其主体精神和清高性格的必然所致,也是其人生际遇的暗示。这种以“清”由于失意的惆怅、哀怨的情绪的介入,使其诗显得情韵寒淡。如“坐听闲猿鸣,弦清尘外心。而孟浩然诗歌也有时有“静”,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孟诗只是静其表,其诗歌内涵是热闹的。比如写田家生活的《过故人庄》,简朴可爱,生动热闹,表达出诗人欢快的心情。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淡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每个句子几乎不见费力的痕迹,却又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而王诗内外俱静,静成为他的一种生命风采,成为一种宇宙情怀,一种诗性精神。王维既能从感性的自然山水里看到静谧的本质,又能超越山水景象而达到精神的心无挂碍的境界,物我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诗人在与山水同静的交流中获得了身心的极大放松和自由,从感性时空里感受生命之永恒。

《哭孟浩然》王维赏析 篇5

送孟八浩然归襄阳二首(下篇一作王维诗)

作者:张子容朝代:唐 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孟浩然五律诗赏析 篇6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襄阳人,孟襄阳是也。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终生未仕,但洁身自好,耿介不随,与王维、李白、王昌龄、杜甫、张九龄等交好。诗以五言见长,清淡自然,弃初唐应制诗风,开山水诗一派,以此盛名。现录其五言律诗一扎30首,以飨同好。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工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赏析:开句气势浩荡,顺势而下,颔联未对仗,亦见工整。

《王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函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赏析:好个波撼岳阳城,千古绝唱。

《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樽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赏析:颔联对仗工整巧妙,描述细腻,含义深奥,表述明白易晓。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赏析:据传就为这句“不才明主弃”,玄宗阅后不悦,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孟襄阳终生未仕。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赏析:颔联绝妙。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云海泛殴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赏析:前两联和后两联均为倒装句式,非常别致。余重字不重意。

《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

赏析:句式灵活,颈联和尾联倒装下,别致有味。

《寻陈逸人故居》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赏析:山水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也凉。

竹林新笋稚,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赏析:观察入微,叙述平淡口语化,实为匠心营造,妙不可言。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上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赏析:一个蝉字,秋味便浓。

《宿永嘉江》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崖。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赏析:颈联至尾联一气呵成,观察细微,描写精当,意境深远。妙哉!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赏析:颈联对仗意对词不对,可作一奇观。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赏析:此诗一气呵成,似流水行云,对仗工整,情景交融,五律之格式典范。闻古韵一读文运切,问。

《自洛之越》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上一篇:的联欢会主持词开场白下一篇:农村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