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终南山赏析

2024-10-22

王维终南山赏析(共6篇)

王维终南山赏析 篇1

王维终南山赏析

王维终南山赏析,本诗写终南山的景色,以及写作者在终南山的境况,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作,值得读者深入品味。

导读: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隐居于此时所作。其原文如下: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翻译:

巍峨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我在深山前行,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

回头望去,白云又已在身后合成了茫茫一片。

我朝鞯那圉白呷ィ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见。

终南山是这样雄阔,不同的是星域以中峰划线。

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我想在山里找一个人家去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

简析: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次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第三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字词解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传说天帝居所。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ǎi):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海隅(yú):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以天上星宿配地上州国称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hè):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背景:

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三年(744)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首诗大概是诗人隐居终南期间的作品。

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王维却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众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后世评价: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终南山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

王维的《终南山》是讽刺诗吗? 篇2

但是从宋代开始,对此诗存在着另一种解读。北宋李颀曰:“说者谓王右丞《终南》诗,皆议时宰。‘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谓势位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徒有外而无内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古今诗话》)稍后,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一六中全引此语,惟将“议时宰也”改为“讥时也”。明人周珽亦引《古今诗话》语,且云:“程全之《绪笺》亦云王维《终南山》诗,刺杨国忠辈之宠幸也。珽谓以意逆志,果如寓言,则若‘合’若‘无’,借山势远近异观,状居高恃宠者之威福,为变为殊;假山态倏忽莫测,形奸时擅柄者之巧捷,何等蕴蓄,何等尖快!”(《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五律》上)清人吴乔亦对李颀之解大加赞许:“余谓看唐诗,常须作此想,方有入处。”(《围炉诗话》卷三)今按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下距杨国忠登上相位之天宝十一载(752)尚有十馀年,故所谓“刺杨国忠辈”之说不能成立。当然玄宗朝的另一位奸相李林甫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相,两年后即将贤相张九龄排挤出朝,朝廷实权渐渐落入李林甫的掌控。如将李颀所云“时宰”落实为李林甫,则无违史实。问题是,这样的理解符合王维的旨意吗?

如果仅仅论诗论诗,则李颀的说法似乎无懈可击。因为他对全诗的每一句都有文本分析,对诗意的阐释也都能落到实处,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其说呢?试看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卷七中引王琦驳斥《唐诗纪事》之言:“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讽谕,各有指归。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为兴、为赋、为比,而必曲为之说曰:‘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诬实甚欤!试思此诗,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而或者云云若是。彼飞燕兴谗于太白,蛰龙腾谤于眉山,又何怪焉!黄山谷谓:‘杜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斯言也,岂仅读杜者当奉为金科哉!”我们完全同意王琦的看法,但不无遗憾的是,我们应当承认他的推论不够周密。因为既然古典诗歌确有“寓情于讽谕”的传统,王维此诗何独不然?王维其人,虽然没有像李白、杜甫那样强烈的用世之志,但也并非对政治毫不关心。开元二十三年(73),王维作《献始兴公》诗云:“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否?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对贤相张九龄一表敬仰之诚,而且颂扬张九龄“不问党仇”“不卖公器”的政治节操。王维对权贵子弟占据高位、贫寒贤士沦落草野的现象也有所讥刺:“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童年且未学,肉食鹜华轩。岂乏中林士,无人献至尊。”(《济上四贤咏》)锋芒所向,多半是李林甫等恃宠弄权的奸臣。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肯定《终南山》一诗是“右丞自咏终南”,而不会寄寓着对朝政的讥讽呢?

首先,唐代的政治氛围在总体上比较宽松,文人在诗文中讥刺时政时较少顾忌,宋人洪迈特著《唐诗无讳避》一文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容斋续笔》卷二)语虽稍过,但大体合于史实。试看与王维同时代的诗人对开、天年间朝政渐趋昏暗的现实之讥讽,往往直言无讳,锋芒毕露,像李白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一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其三九)等,皆为显例。到了天宝年间李林甫将李邕、裴敦复等正直之士迫害致死后,李白诗中的讥刺更加激烈:“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古风》其五一)不但讥刺李林甫,而且涉及唐玄宗。杜甫也是如此,像“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之讥刺李林甫,“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之讥刺杨国忠,“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之嘲讽唐玄宗,皆作于长安十年时期,锋芒所向,无所隐避。即使是王维本人的诗作中,也有“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寓言》)的直斥权贵之句,语意直白显露。如果他果然想在诗中“议时宰”的话,有什么必要像《终南山》这般隐晦朦胧、深藏不露?

其次,解析一首诗的旨意,必须了解其写作背景,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心态,还须对同时所写的其他作品进行统一考察。开元二十九年(741)春,王维从岭南北归,回到长安后辞去官职,到终南山隐居。《终南山》一诗即作于此时,同时所作还有《终南别业》《白鼋涡》《戏赠张五弟三首》《答张五弟》等。当时王维对仕途极感失望,决心栖身山林,以遂隐遁之志。《答张五弟》云:“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完全是一副隐士的口吻。最能与《终南山》参照对读的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明人唐汝询评曰:“维晚年长斋奉佛,故言好道而觅此幽居,以养静也。山水之游,同志者寡,故每独往其间,胜事亦自得于心,有未易语人者。即临山看云,其乐自在,世人畴能赏此哉!然我非有心违俗,若林叟相值,未尝不与谈笑忘还,则岂有间于佛耶!”(《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五律上》)即使是认为《终南山》诗为“刺杨国忠辈”的周珽,也评此诗曰:“按摩诘本传,晚年长斋奉佛,故首言‘好道’,次曰‘独往’、曰‘自知’,见山水钟情,所会心处,未易语人者。是‘林叟’不必有指,不必无指。玩‘偶然’二字,得趣幽深。……珽生平最喜诵此诗,尤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语。”(同上)遍检唐宋以来评论王诗者,未见有人认为《终南别业》含有讥刺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作于同时的《终南山》竟会是“议时宰”或“讥时”呢?平心而论,《终南别业》与《终南山》二诗都是“右丞自咏终南”,但前者重在抒发情思,后者重在描摹景物,它们是相得益彰的姐妹篇,这正体现出王维的匠心独运。

如上所述,所谓“议时宰”或“讥时”的旨意,在《终南山》诗中纯属子虚乌有。但是这种解诗方法在历代不绝如缕,前引王琦之言中“彼飞燕兴谗于太白,蛰龙腾谤于眉山”即是二例:一是指李白《清平调三首》中用“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来形容杨贵妃之美貌,后被高力士曲解成语含讥讽来挑拨杨贵妃,因为赵飞燕其人虽为著名美女,但名誉不佳、下场悲惨,李白作诗时只指前者,高力士却别有用心地联想后者。二是指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中用“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二句形容桧树扎根之深,宰相王珪却以“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之语挑拨宋神宗,幸而神宗回答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见《石林诗话》卷上)高力士、王珪之流故意曲解诗意,意在陷害诗人,其心可诛,不足为训。但在古典诗歌阐释史上,这种一味求深、不惜穿凿附会的解析方式,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它往往披着现代理论的外衣借尸还魂,从而对文本进行“过度阐释”。这会从根本上歪曲诗歌的旨意,并消解诗歌的艺术价值。当我们遇到此类貌似深刻的解析文字时,重温王琦“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以及宋神宗“彼自咏桧,何预朕事”的话,不无裨益。

王维终南山的阅读鉴赏 篇3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题解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元年(742)王维隐居终南山期间。

王维对终南山并不陌生。青年时代,他曾经常前往终南山,去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的别馆做客。而此次的隐居生活,让他对终南山又有了新的感受。

句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太乙”,终南山的别称。“天都”,一说指帝都长安,一说指传说中天上玉帝所居住的地方。按第一种理解,诗开篇两句言终南山靠近长安,山峰连绵不绝,一直向东延伸到海边。按第二种理解,则是先极写终南山之高,再极写终南山之广。

无论作上述何种解释,可以肯定的是,诗人是先从大处着笔,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两句是写远景,写诗人遥望之所见。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边。说它“接海隅”,当然是艺术夸张。然而遥望终南,山势绵延,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象它一直铺展到大海边上。因而说它“接海隅”,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如果将第一句理解为写终南山之高,那么“近天都”也同样是以夸张写真实。终南虽高,去天甚遥,但从平地遥望,其顶峰高耸入云,的确会让人感觉与天相接。

遥望终南,气势恢宏;进入终南山后,又会见到怎样的景色呢?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诗人由远而近,进入终南山。此时,白云迷漫,一切都笼罩在云中,人也仿佛正浮游于白云之中。一路行去,白云分向两边,似乎自动地要为人让出眼前的山路;驻足回首,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将身后的路封住。这种奇妙的境界,有游山经验的人都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将其表现得如此真切?

山中云雾迷漫,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青霭是蓝色的烟雾。朦胧的轻烟在诗人的面前若隐若现,诱惑着诗人的眼,仿佛只要再向前一步,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摸不着,看不见,无影无踪。

山无云烟,如春无花草。诗人独具匠心,把终南山的美景都藏在云烟之中,给人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山高始有云,林深方有烟。白云、青霭告诉人们,终南山何其高峻,山中林木何其郁郁苍苍。而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终南山的一切都笼罩在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更令人心驰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缓缓而上,且行且止,因为仍然留恋着已经看过的美景,所以不能不“回望”。可在白云、青霭之下,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却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没有明说,而是用简单的十个字“画”了出来。

穿过云海,走过青霭,诗人终于登上了终南山主峰峰顶。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对应地上的.州国区域,称为分野。“中峰”,指终南山主峰太乙峰。终南山从北到南十分广阔,中峰两侧虽只有一峰之隔,却属于不同的州域。

诗人立于中峰山顶,纵目四望。四周群峰罗列,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由于众峰高低、方位不同,显得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有或无,千形万态。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断变化,更是明暗显晦,瞬息变幻,气象万千。

诗人尽情欣赏着终南山的风光,不觉间已到黄昏。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也许是诗人流连于山中美景,误了下山,不得不留宿山中;也许是诗人兴致未尽,欲留宿山中,明日再游。但山高林深,人迹罕至,诗人四处寻找,终于,听到了樵夫砍柴的声音。诗人寻声辨向,发现了山涧那边的樵夫。于是,隔着山涧,诗人大声询问,樵夫口答手指。在诗的最后,诗人为无声的画面增添了樵夫砍柴的丁丁声、山涧流水的潺潺声,还有一问一答的唱和声,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评解

王维终南山赏析 篇4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7分)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这首诗五、六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C(3分)

【解析】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

终南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5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翻译

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

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

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

什么时候我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那时我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注释

引领:伸长脖子去看,这里指翘首而望。

难为名:难以称呼,难以说清楚,指山中景色气象一派壮丽,无法用语言表达。

与之然:与这一派景象浑然一体,不辨物我。是说我心与自然融合而为一体。

造:访问,拜访。

幽人:隐居者,这里即指紫阁隐者。

灭迹:离开纷乱的人世红尘。

绝撇:高耸的山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一说是天宝五年)。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在洛阳遇到了杜甫,两人结伴出游。第二年秋天,二人又相会于东鲁。不久二人又再次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则东游吴越。这首诗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后,客居于沙丘寓所时所作。

赏析

仰望山岳抒发感慨是许多诗人都写过,李白也不止一次写过的题材。但是,所望的山岳不同,诗篇所涉及的人物不同,其内容和主旨也不大相同。这首诗写终南山,又是送给一位隐居者的,所以诗的主旨紧紧围绕着脱俗返真来抒情状物。终南山在唐代是隐居者最喜欢的一座名山,它既有佛家名刹,也有道教洞天,还是距关中平原最近的一座林木秀美的宜人山岭,李白就从远望终南山时的感受写起。终南山与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的“南山”同名,李白也有意效仿陶诗意境。前两句说见到终南山,抬头仰望,感慨和触动很深,三四句就说这触动是因为山中浑然的秀美景色带来的,却无法理清说透这景色的特点和细节,只是看到葱葱茏茏的山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别有一番迷人的光景。作者只写景色和组成景色的要素:阳光、翠岭,而不直接告诉人们他的感受,无形之中,人们被引进了欣赏山色的境界中,用心去体会了。

王维《送别》赏析 篇6

王维《送别》赏析1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注释

⑴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⑵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⑶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⑷但,只。

赏析

这首诗写送朋友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朋友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朋友。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朋友的问答对话。第二句设问,问朋友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朋友的关切。三、四句是朋友的回答。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朋友归隐的原因,道出了朋友心中郁抑不平。至于朋友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朋友“不得意”后,对朋友的劝慰。他劝朋友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句中有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情绪。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王维《送别》赏析2

【原文】

送别

又题:《山中送别》

年代:唐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名家点评】

刘辰翁《王孟诗评》:占今断肠,理不在多。

敖英《唐诗绝句类选》:只标地写情而不缀景。

李沂《唐诗援》:语似平淡,却有无限感慨,藏而不露。

凌宏宪《唐诗广选》:顾与新曰:翻用楚词语意,脱胎换骨,更为深婉。

唐汝询《唐诗解》: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子之归期难必。

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得汉魏和缓气。

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结得有多少妙味。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翻弄骚语,刻意扣题。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所送别者,当是驰骛功名之士,而非栖迟泉石之人,结句言“归不归”者,故作疑问之词也。

林庚《唐诗综论》:“年年”二字它原是一个流水的感觉,……它是说明时间的,而‘明’字则似乎是反时间的,岁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却让它出现在一个照眼的感觉上。这便是诗歌语言的魅力,仿佛那春草就将绿得透明了,那么,王孙该怎么办呢?春天的光辉与那勃勃的生气,它乃是一切的开始之开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消息原都不甘于寂寞,于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

王维《送别》赏析3

《送别》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送别》【韵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送别》【评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送别》【作者介绍】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但是,因为如此拆分,意思变成了浑身上下脏的很均匀。尽管如此,但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是说:“维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可见王维确实也佛家姻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王维《送别》赏析4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山中送别》诗词,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词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词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词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词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词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词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词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词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词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词解》中概括这首诗词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词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送别》赏析5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用荆条或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

【3】明年:一作“年年”。

【4】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作品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王维《送别》赏析6

王维古诗《送别》赏析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赏析王维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拿 床前明月光 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独坐幽篁里 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外围的事物都模糊化了。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是正是这些句子,却反映了许多内容,正如王维的别的诗一样,此诗也是诗中有画,这个画景并不是作者有心去采摘来的,而是适时碰在一起了。下马饮酒,问答,遥指远山,白云缥缈。这首诗又表现了情,朋友相见苦涩的喜悦,朋友之间的关心,以及朋友的失意,还有就是白云无尽时的感叹忧伤。而这些都来自于诗外,却是诗所含有的东西。

回过头来再说道与这首诗的联系,<<道德经>>中的道提倡的是一种无为的思想,一种取于自然的思想,一种不加人为雕琢的思想,一种周而复始,生而弗有,为了弗持的绵绵不绝的思想,最后还有一种大道通幽微的思想。这首诗它来源于生活的片段,不经雕琢而天成,随心记事而情在,这是这首诗的天成自然与无为特点,正是由于他的无为,使得这个故事虽然以但去莫复问为结,但是却更由于 这个不问,而带来的思虑就更多了,从而形成白云无尽时。白云无尽,人生缥缈,思想也感觉到了一种缈小而微弱。感到的是面对人世的繁杂与不适,面对的是青山无尽头,白云绵绵不绝而变化无穷的自然。人面对这些,思想感觉到了天地万物的宏大,感到了自然变比的奇妙。从而融合在无尽的大自然变化之中,成为人世与自然的一个分子,参与着人世的变迁与大自然的变化。这种感觉已经入于道的玄微了.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

这一句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王维《送别》赏析7

原文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韵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赏析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送别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拿床前明月光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独坐幽篁里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外围的事物都模糊化了。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是正是这些句子,却反映了许多内容,正如王维的别的诗一样,此诗也是诗中有画,这个画景并不是作者有心去采摘来的,而是适时碰在一起了。下马饮酒,问答,遥指远山,白云缥缈。这首诗又表现了情,朋友相见苦涩的喜悦,朋友之间的关心,以及朋友的失意,还有就是白云无尽时的感叹忧伤。而这些都来自于诗外,却是诗所含有的东西。

回过头来再说道与这首诗的联系,《道德经》中的道提倡的是一种无为的思想,一种取于自然的思想,一种不加人为雕琢的思想,一种周而复始,生而弗有,为了弗持的绵绵不绝的思想,最后还有一种大道通幽微的思想。这首诗它来源于生活的片段,不经雕琢而天成,随心记事而情在,这是这首诗的天成自然与无为特点,正是由于他的无为,使得这个故事虽然以但去莫复问为结,但是却更由于这个不问,而带来的思虑就更多了,从而形成白云无尽时。白云无尽,人生缥缈,思想也感觉到了一种缈小而微弱。感到的是面对人世的繁杂与不适,面对的是青山无尽头,白云绵绵不绝而变化无穷的自然。人面对这些,思想感觉到了天地万物的宏大,感到了自然变比的奇妙。从而融合在无尽的大自然变化之中,成为人世与自然的一个分子,参与着人世的变迁与大自然的变化。这种感觉已经入于道的玄微了。

王维《送别》赏析8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的是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情:

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

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是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是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王维《送别》赏析9

【原文】: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饮君酒:劝君喝酒。

何所之:去哪里。

归卧:隐居。

南山陲:终南山边。

【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赏析】: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 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阅读训练】

⑴解释词语:何所之: 但:

⑵诗中交代友人归隐原因是:。

⑶诗歌五、六两句是写对友人的 和自己对隐居的,及其对 的否定。

【参考答案】:

(1)去哪里 只

(2)不得意

(3)安慰 羡慕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王维《送别》赏析10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送别》赏析11

《送别》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译文: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上一篇:教育 实习小结下一篇:矿级领导带班下井工作计划